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

第1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一历史 学习困惑 应对策略

一、高一新生历史学调查反馈

2012年9月,我对本校的高一新生就历史学习问题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的困惑:①课后学习时间不够用;②想背书但不知到背哪部分;③做题时只想着查书或参考答案;④很难将历史知识点归纳起来;⑤材料题不会做; ⑥对老师分析的东西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⑦不知道怎样记笔记;⑧不知道怎样学历史,很迷茫。

2.学生的期望 :①希望老师多详细解释名词概念,发现好多名词我以前会用,现在好像什么都不会了;②希望老师每一课都严格按照教材讲课;③老师将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抄写下来,要求学生背;④提醒学生哪些是重点,将历史背景、内容、影响抄给学生,否则容易记乱;⑤多讲些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课;⑥对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要严惩;⑦多补充些课外知识,我以后学理科,只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⑧多讲解习题,多讲些历史学习方法。

二、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1.时间问题。客观上讲可能是高一历史教学周课时不足,主观上讲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时间投入不足,或者是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不高。学生将课后的时间基本上用在了数学和英语上,而且长期以来形成了轻视历史学习的传统。

2.记忆问题。就历史教学而言,主要有三方面表现。其一对需要记忆的内容目标不明确,没有被高度注意的记忆目标,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的。这可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个体的注意投入不够。其二是记忆的品质差,常表现为记的慢、忘的快,记不准、易混淆。其三是教师的要求过高,学生负担过重。

3.理解问题。历史知识的特点决定高中历史学习的难度。历史知识是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也是史料和阐释的高度统一。历史都是过去的、无法直接观察的、客观的,对历史的学习只能借助史料进行间接认识;历史知识通常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主观认识,是对客观历史的描述和阐释。因此,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是典型的语义记忆,而“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对历史名词、概念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形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习惯了初中“了解历史知识”学习的高一学生在适应高中历史学习上需要一个过程。

4.学习态度问题。①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清,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调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本身;②功利主义思想泛滥。准备学理科的同学将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定位在开拓视野的层次上,而对“怎么学”也仅仅定位在了解的层面上。

三、应对策略──做好学习笔记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认为目前摆脱困境的最好学习策略是:做好历史学习笔记。

1.课前预习笔记

课前预习笔记方法、种类很多,如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笔者认为最适合当前高一新生预习历史文本的方法是三步阅读法。即概览以列出提纲、精读以解析历史信息、深思以融会贯通。这种方法是带着任务和问题去阅读,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体现了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阅读过程,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避免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盲目性,容易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预习笔记内容既可以在草稿纸或专门的笔记本上进行,也可以在书上进行;既可以完整、系统的表达,也可以记关键词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在书上以自己喜欢的点、圈、划的方式进行,我本人更支持高一学生采用后者。不管何种方式,良好效果的取得,关键是学生要带着阅读任务也就是历史问题去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几点细节:①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旧课弄懂;②如果高一新生感到无从下手,可以结合学校配套的教辅资料中的“课前预习”问题设计进行,但是切记不能以教辅资料“课前预习”的内容代替自己对教材文本的预习阅读和历史解读;③可以结合教师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或者做一些调查,以丰富自己的认识;④未知或不懂的问题一定要记录下来,向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请教。

2.课堂笔记

首先是准备。其一是历史课前材料的准备,如笔、笔记本、草稿纸等。笔,最好准备双色的,至少是非黑色的。专门的历史笔记本可有可无,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必须要准备一个历史笔记本,它不仅仅起到质疑和记录的功能,而且还是课后整理归纳文字,提高自己文宗能力的重要依据。其二是学生思想上的准备。谁都知道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得多,记历史笔记也一样。立足于自己的不解和未知主动记笔记,才能够抓住自己的学习重点,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次是用好教材。教材是为我们学生学习服务的,是我们质疑解惑的基础,也是建构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经验的主要材料与情景依托,更是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敢于在教材上点、圈、划,进行批注、列提纲。但是又要善于利用教材,有些同学将教材正文划得满满的,似乎很认真,其实是没有突出自己学习的重点,在未来的复习中会浪费你的大量时间并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材上的笔记力求简约。

第三, 处理好在课堂上听课、读书、思考、讨论与记笔记的关系。记笔记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始终的,但主要是在看清、听懂、生疑下记录,不明白的更需要快速标记或记录,运用自己能够明白的文字和符号快速记录。

3.课后复习笔记

做课后复习笔记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借助老师或其他同学的笔记对比,在对比中辩伪、补充、调整,以补缺补差。最终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规范化。”②处理好释惑与生疑的关系。“释疑”,既解决在预习和课堂教学中自己的问题,掌握基础知识;“生疑”,即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③处理好教材、教辅资料和笔记的关系。教科书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学什么”,笔记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掌握了什么”,教辅资料的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怎么考”,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④要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克服做题的盲目性;⑤注意及时复习。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好复习的间隔时间、次数、强度,将课后复习与单元复习相结合,并将复习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别人请教。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2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教师们都在努力重新建构新的教学理念,实现新教学目标的达成,寻求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试图打破往常传统的、已经不适宜现在教学目标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历史素养,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的一些教学困境和教学问题。具体说来,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缺乏目标与兴趣

    “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这说明历史不仅仅只是反映过去,更与现实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效的历史教学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但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这种教学现状是十分明显的,学生接触的历史教学是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历史,这种教学弊端也会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觉得学习历史知识没什么用处,是在浪费时间,渐渐就会产生一种“学而无用”的厌学心态,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初中历史教学是十分空洞的,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认真学习的前提,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不高的困境便也可以从这里寻得原因。

    2.教学模式单一与落后

    目前,许多高中历史教学依然停留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上也只是一味停留读和记这个层面上,历史学习的确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一味的停留在读和记的层面上,让学生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程,以至于学生对历史课程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二、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1.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将课堂内容导入,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将强烈的求知欲转化为认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吸取历史教训,更好地推进今天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历史。所以教师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从而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化知识为能力。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让他们觉得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2.改变教学方式

    首先,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架设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借助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结论性内容较多,这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部分老师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只须向学生灌输结论。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而且要使之理懈、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老师们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结论的桥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4.注意与现实的结合性

    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学起来没有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老师一讲时政热点问题就听得特别认真。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把历史与时事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5.学法指导是动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顺利升学,以便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6.作业与评价的开放

    学生的作业量要适当,不能太多。要回归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编制一些基础性的练习,但最好也要有开放性的题目,比如“法德化解百年恩仇,对中日两国有何启示?”、“随着匈牙利等10个中东欧国家的新成员入盟,欧盟的建设之路还有多远?”等。试题涉及的知识主要是教材,同时还应向课外延伸,联系现实,联系生活,即使是识记类的知识,也要尽可能通过活题来检测。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或作业,可以由教师评价,也可以学生互评或学生自评。但教师是“首席”评价,即使是学生自评或学生互评,教师也要了解评价的情况,以防止评价“走过场”,失去评价的意义。

    三、结语

    笔者认为,在当前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样性、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本领,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对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以上是笔者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希望这些经验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中学生 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较已往有了很大改观,然而在教师、家长、学生心中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完成。不少教师、家长、学生一味追求高分数,把历史学科看作是背诵科目,认为历史学习就是把历史知识记熟记牢,忽略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价值。这样的学习导致了学生机械懒惰的行为习惯,对历史科目失去了兴趣,遇到问题不积极,不愿开动脑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受到了很大限制,违背了高中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教师要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精神,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中历史课程的新模式,在历史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历史教学资源,在教授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料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意义

1.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在讲台上填鸭式地讲解,学生坐在椅子上被动地听和记笔记,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很多学生对历史课很感兴趣,但又不愿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这种状况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结合时代的要求形成科学工合理的教学模式,但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材料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有时学生很难理解某些历史事实的时代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采用多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呈现历史材料的本来面貌。在史料分析和讨论环节,教师也要进行适时地启发和点拨,从而促进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历史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新时期对历史课程的新要求。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自主分析、合作探究的过程,必然要对资料进行搜集、学习、归纳和总结,从而发现历史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是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因此对历史知识印象更深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发展。

2.当前新课程改革赋予高中历史课程新的任务,即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和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道德修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学习、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我国历史课程承载着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学生在学习历史史料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发自内心的,远远胜过教师平时空洞的说服教育,教师脱离事实依据的说教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不是很大。在史料学习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当的历史背景中来看待某些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一次切身体验,这样形成的一些看法态度是有历史依据的、深刻的、不容置疑的。学生有参与有体验的学习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历史事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它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历史事实和历史材料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接触大量历史事实、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从古至今的历史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学生所形成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极其广阔的。历史发展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有特定时期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思考,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有序而系统、扎实而深刻。我们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要大量吸收学校和社会上的有利资源,指导学生在自主分析、合作探究历史史料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并能将这种思维能力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2.正如俄国杰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的很好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掌握扎实系统的知识才能形成更高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思维能力。我们在教授学生历史知识的时候,要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尽力模拟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境,并注意语言的精炼性,如把一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按一定的顺序总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知识全面,结构简洁,学生能够把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索串起来,从而更扎实地掌握历史知识。在知识的总结和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多种思维方式并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提问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巧妙设疑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有效地学习,也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在讲授知识时,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较难理解的地方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事件所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接受起来更容易,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也是很好地锻炼。但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科学合理,以教材和大纲要求为标准。教师指导学生之间的讨论要有实效性,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花红热闹而失去了讨论的实际意义。课堂讨论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互相探讨和交流,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模式,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参与的过程中才会暴露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不断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就是非常有效地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

4.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以记忆力、理解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诸多因素共同提高为基础的。老师要帮助学生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及矛盾的对立双方的辩证关系有清楚的理解和把握。在历史学习中,很多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无从下手,找不准知识点,教师要教给学生不同的分析方法,从历史角度看待问题,结合事件所发生的历史背景,运用科学的历史价值观来评价人和事,从而剖析出历史的精髓。

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灵活和开放,不再单纯考查历史知识,更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从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搜集、查找、分析和评价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历史学习符合新课标提出的的教学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西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论述能力;知识积累;思维培养;书面论述

论述能力就是指针对某个问题提出自身看法、论述自己观点的一种能力。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材料论述题是一类难度大、分值高的题目,若是不能提高自身的论述能力,那么在解答这类}目时必然难以得到高分。对此,作为一个高中生,就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加强论述能力的锻炼培养。

1 加强基础知识积累,奠定论述能力基础

在历史学习中,涉及到的各种知识比较庞杂,而且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之间存在共性。正所谓“历史都是相似的”,即便是不同的历史朝代,在某些事件的起因、影响等方面都存在共性。比如历朝历代都会发生的对外战争,其起因一般是外族侵扰边关、窥视中原。而影响一般都会涉及到耗费大量钱财、危害边关安定、百姓流离失所等等。正是因为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的这种共性,使得论述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从基础知识积累做起。只有积累足够的基础知识,在回答相应的论述题目时才能旁征博引、言之有物,用充分的理论和事例证实自身的观点。在基础知识积累上,一方面要在课堂学习中对各个细小的知识点做好笔记,在课堂上就进行记忆。另一方面,在课后要加强巩固,每隔一段时间就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总结梳理,强化掌握。

2 培养自身逻辑思维,提高论述能力水平

在加强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对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进行历史问题论述时,讲求条理清晰,只有逻辑关系明确,才能让他人准确把握自己所要表达的核心思维。首先,可以结合历史资料进行线索归纳。即从教材或是试卷上随便选择一段材料,对其进行线索归纳和层次划分。如此经过大量练习,自然可以对书本教材上的历史材料形成明确的逻辑认识。其次,可以结合实际的材料论述题进行论述提纲的写作。在日常学习中,可以自主从试卷、课后题目以及课外辅导书上寻找一些材料论述题,然后写出对应的论述提纲,理清论述结构。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在面对材料论述题时具有清晰的解答思路。最后,可以多进行一些培养思维能力的小游戏,比如头脑风暴、历史知识接龙等等,以此进一步强化思维能力,促进自身论述水平的提高。

3 进行书面论述写作,巩固自身论述能力

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在基础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培养的基础上,还需要展开实际的论述写作,将思路、提纲等演变为实际的论述答案。对此,可以在试卷或是辅导书上挑选一些材料论述题目,展开实际的论述写作。比如针对2016年全国卷1历史试题,第40题就是根据两则材料论述清中晚期人口膨胀原因和影响,以及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先对材料一进行层次划分,然后从减轻赋税、优化农作物种植、没有战争等方面论述人口膨胀的原因,再从土地涨价、游手好闲者增多、水土流失加剧、农业人均收益减少、人口流动加剧等方面阐述人口膨胀的影响。在论述过程中,还可以引入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繁荣时期的人口变动情况进行辅助说明,如此就可以进一步加强说服力。此外,在进行论述写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用词精简、准确,突出重点详细说明,不重要的内容一笔带过,确保论述始终围绕中心思想进行,避免出现偏题。

4 结语

论述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生学习历史时所应当关注的问题,在日常学习中要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同时要对自身的逻辑思维加强锻炼,最后还需要结合实际的题目进一步巩固自身的论述能力,确保能够满足历史学习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历史水平。

第5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之下,历史这门学科长期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 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突出,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一个人物是英雄,很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是落实的很不够。有的同学在学习中过于重视对知识个体的孤立、机械性记忆和理解,就事论事,割裂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对知识点之间关系的融合性理解与应用,窒息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甚至有人提出“为迁移而学习”的口号。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要重视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是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另外,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也非常重要。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心向,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要灵活处理,而不是生搬硬套。所以,在应用以上所列方法时也不要僵化,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二、改善高中历史学习中的阅读、做题与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自我。当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断推广,教育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是十分迫切的课题。

阅读历史教科书通常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会浏览教材。第二步,精读。就是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逐句逐字地读,弄清楚段落大意、层次、重点、难点,并做好读书笔记。对某些或某个问题有疑问或有不同见解的作出标记,通过以同学、老师共同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步,接受和整和信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教材提供的信息(包括引用的史料),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要在接受信息时分析这些信息,用它们做为论据,以做到史论结合。

现在一般历史考试卷包含的题型:客观题(选择题)、主观题(阅读材料题、政史结合、史地结合、政史地结合题)。其中,包括对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考察,同时更注意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讲述、训练各类历史题的一般解题能力,特别是分析比较能力(知识的横纵联系)、史论结合能力、系统条理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的内容丰富,古今中外,人物事件,年代地点,纵横交错,为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此过程较复杂,要进行反复的训练,主要训练的练习有判断练习、推理练习、论证练习。同时,发散思维对学好历史也很重要,它的思维过程具有开放性、扩展性。这些不但可以让学生认清历史发展线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把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复杂的事情联系起来考虑,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改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做好准备,如发现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6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导图 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77-04

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多数人认为历史只要多背就能得高分。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们发现高考历史题看起来容易,但考生要得高分很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历史主观题很大一部分是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历史演进线索和历史逻辑关系对历史事件、历史观点等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到准确认识和把握,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是,当前不少考生只是死记硬背单个的知识点,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历史认知结构,导致答题时思路不清,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即知识与思维“脱离”,从而得分不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应“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能熟知和牢记具体的史实,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如何使历史教学实现学生知识与思维的“融合生长”,这是高中历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mindmaps),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明的借助图像和文字进行思考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运用箭头、线条、图像、关键词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复杂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的一种记笔记、做规划的方法。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在制图过程中必须思考,思考的过程恰恰是思维导图优势所在,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等建立记忆链接,把逻辑关系严密的复杂信息用图解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可以说,思维导图的这些特点和优点正好适应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利用新课思维导图,梳理主干知识

新课思维导图即每学完一节新课的内容,教师都引导学生对本课的核心知识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如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第四课“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之一。为帮助学生轻松过关,新课讲授完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

一张图浓缩了教材7页书的内容,简单明了,形象直观。从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敏锐地发现启蒙运经历了由对人政治的启蒙到对人思想的启蒙这样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成熟的过程,同时学生还可以发现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是每一代人都继承了前一代人创造的文化遗产,每一代人又把自己继承和创造的文化遗产传给后代;每次的思想剧变都会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武器,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

二、构建专题性(主题式)思维导图,梳理历史的纵向联系

专题性思维导图的构建就是根据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的特点,以某个专题作为切入点,从知识的纵向联系着手,以时间为主线,整合一个方面或一类内容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成认知结构图,进而理解历史本质、掌握发展规律。一个专题讲完后,教师要求学生画一张本专题的思维导图,当作一次作业上交。大多数学生的导图往往知识漏洞多,结构不合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建立,或建立了错误的联系,教师批改时应明确指出其思维错误部分,促使其整改。批改完后可进行展示交流:既展示教师的导图,也展示画得较好的学生的导图,鼓励学生创新。如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我们可构建如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

通过此图,我们就把这一专题的相关内容整合成主干突出、层次分明、内在联系紧密的思维导图,效果明显优于用笔列提纲的方式。之后引导学生对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思考,学生不难得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到开始探索与苏联模式不同的道路再到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建设道路不同的原因,这样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增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另外,构建专题性思维导图还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整合同一类内容,构建主题式思维导图。如围绕高中历史教学的长效热点之一“古今中外的民主政治”我们可以构建如图3所示的思维导图。

依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黄宗羲提出的“民主”思想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有何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近代中国无法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等问题?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阶段性思维导图,挖掘历史的横向联系

阶段性思维导图的构建就是根据历史发展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以一个阶段为切入点,从知识的横向联系着手,注重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注意不同国家民族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形成阶段性知识思维导图。如19世纪中期是西方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时期,这些特征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思想三个模块中都有涉及,在学习完三本必修模块相应的内容之后,就很有必要构建如图4所示的“19世纪中期东西方历史比较”的思维导图。

通过以上的梳理建构,把不同模块间的相关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之“形散神不散”,既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全球史观的视野认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树立整体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向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对当时历史现象进行综合理性地分析。如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主要方式(军事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思想渗透、政治控制等);分析19世纪中期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过工业革命逐步实现工业化;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科学革命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了世界殖民体系);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变化的特点(受西方影响明显、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四、善用习题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答题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材料问题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但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让学生完整地写出答案,时间紧迫;不动笔,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真实解决程度,思维导图则能展示师生解题的思维路径。在复习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时,笔者以2010年高考福建卷第38题为例。

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1912-1937年)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此题第一小问不难,第二小问考查阐述和解释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针对第二小问,笔者给学生3分钟时间画出答题的思维导图,之后根据巡堂了解学生的作答情况,抽取典型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并请学生本人说明其思维流程,再运用全班的集体智慧对它们进行分析“批判”,使学生明白问题所在。最后笔者边讲解边板书,引导学生找关键词界定问题(工业发展但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下滑原因),并以此为基点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思维发散(发散出阻碍近代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原因),逐步画出如图5的思维导图。

图5

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目睹解题的整个思路,把握答案的来龙去脉,又能从教师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辩证地分析“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迷信、不盲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下转第83页)

(上接第79页)

通过善用习题思维导图,学生正确运用知识的途径被强化,错误的过程被剔除,长期坚持必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

高考突出考核思维能力,就是要把考生的注意力从死背知识点引导到对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实践证明,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而实现知识与思维的“融合生长”,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地运用历史知识为生活服务。所以,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应潜心钻研,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种新型思维工具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学会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使他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沈君飚.例说知识结构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12(7)

第7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下面就根据本人从教多年的经验,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记笔记”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第一步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笔记训练。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几种笔记训练:

1.在预习时尚未搞清楚的易错、易混、理解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内容,要记下来,课堂上边听讲解边记录,这一点是很多同学没有尝试过的,不妨试一试。

2.记重、难点。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应着重注意,一定要记好、记全、记准。通常,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往往以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形式出现。关键词是指在讲课内容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词语,可以作为记忆的引发器。

3.记书上没有、老师补充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重要的考点,你可能因记下这些知识而取得优势。如果非要用到书本上的大段内容,可用“见书x页”的形式注明;若有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要留出空位,以便课后补上。

4.记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的提纲、图解和表解。如果这个纲要与书上基本一致,则不必记,只要在书上勾画出来就行了;如果与书上不同,老师对本课的内容重新进行了组织,这种纲要应该完整地记下来,作为自己复习和总结时的参考。

二、学会“加工”知识,形成层次分明、内容相联的历史网络体系

新课改下历史学科的教学绝不能脱离基本知识去空谈能力的培养,而要理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加工”,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基础知识是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点,主要是指基本史实和历史概念。由于新课改后的教材对一些核心基本概念几乎都没有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基本史实的同时,要突出历史概念要素的分析和概括。突出历史概念的教学,有利于加强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从而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揭示历史阶段特征,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因此,历史知识网络体系的建立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基本线索是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经线”。

历史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历史的这种继承、发展性,使历史知识具有一种有别于一般知识系统性的链式结构。把握基本线索,可以起到贯通来龙去脉、明确趋势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的作用。 总之,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过去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病,记忆、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积累性的,互相融合为一体的。

三、学会科学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忆,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理解记忆,不要单纯地机械记忆。高中历史理论性较强,抽象概念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理解历史结论中每一句话的内在含义,每一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如世界近代史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评价,就要将四句话的简短结论分解成:①地位“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标志“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其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又包括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的贸易关系。③积极作用“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有利于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相互促进。④消极影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商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这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在贸易双方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必然会逐步加深双方间的矛盾。

其次,要在整体知识的联系中记忆,不要零星孤立地记忆。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如因果联系、并列联系、对比联系等。将历史知识分类归纳在一起,形成知识链,记忆更深刻牢固。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繁杂,最易记混记错,但将其分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军事和宗教等类别归纳记忆,则效果大不相同。

第三,提倡巧记,切忌死记。巧记是指运用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的一些方法帮助灵活记忆知识,如口诀记忆、谐音记忆、联想记忆等。

四、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第8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角色互换;策略研究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教师需要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担任教学任务,使学生有机会站在教师的角度开展备课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要扮演好“学生”的角色,认真倾听“小老师”的讲课内容,做好笔记,配合完成角色互换的教学任务,并在课后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讲课过程,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一、角色互换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参与度

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学生存在片面思考的问题,缺少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1]。当学生与教师角色互换时,学生就需要站在教师的角度,主动去思考和学习历史课的内容。一方面,学生需要兼顾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认真备课;另一方面,学生一旦站上讲台,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分析其中的重难点等,这都需要学生来独立完成。因此,对学生来说,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当作为教师站上讲台时,学生的心情一定是激动的,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使学生更多了一份责任感,也促使其在整个上课过程中,尽力、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能够使学生掌握备课、讲课,以及课堂互动的技巧,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讲课能力,使其综合能力在一次次的参与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角色互换过程中,当学生切换到教师角色,就不能再单纯按照自己的喜好或理解去选择内容或备课,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授课要求和课堂需求进行内容讲述,以确保其他学生能够听懂并掌握。这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学生要提前整理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列出“教学大纲”,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分析和思考,最终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备课方案[2],同时制作“讲义”,这样的实践学习无疑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还需要克服自己在讲课时会出现的紧张心理,避免逻辑混乱或语无伦次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角色互换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备课,教师指导

当学生要作为教师上台讲课的时候,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的。学生并没有相关的经验,因此教师需要从旁进行指导[3]。1.下达任务,从旁观察教师向学生布置讲课任务时,要说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考虑到学生一个人完成会有很大压力,教师可以将任务分配给一个小组,或是让学生自由组队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向学生强调这不是一场游戏,而是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所有学生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认真准备;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尽力而为,但也需要教师从旁观察,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2.通读内容,厘清逻辑学生需要通读课本内容,厘清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小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小组分工,比如由每个组员负责一节内容的备课和讲解,小组长负责进行最后的对比讲解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学生学会全方位思考问题,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力,激发学生潜能。3.分工备课,技术指导小组内,每个组员进一步熟悉、吃透自己分配到的内容,找到讲解的切入点和逻辑线索,明确讲课的重难点,并对必要部分进行资料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讲课内容与讲课时间相匹配,准备的内容既不能太单薄,以致撑不满一节课,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重点不清晰。同时,也要兼顾讲课内容的充实性和趣味性,避免照本宣科,或内容太过枯燥。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建议小组成员参考教师平常的做法,制作PPT,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内容将讲课重点直观地展示出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PPT的制作可以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比如小组长负责制作课件,其他组员提供素材,也可以为PPT中的重点内容设置视频或图片超链接,使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制作PPT的过程也是对讲课内容的二次梳理,这一过程也能帮助学生发现备课中的不足,以便及时充实内容。

(二)学生讲课,教师倾听

在角色互换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登上讲台是呈现自身或团队备课效果、体现临场反应能力的关键环节,无疑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大部分同学在经历这一环节时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此,在学生讲课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和学生一起完成角色互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1.前排听课,施以援手在学生讲课时,教师最好坐在前排,便于倾听和观察学生,当学生遇到问题或出现尴尬场景时,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缓解尴尬,让学生可以在讲课时更加自信从容,而不是为自己的一点小失误惊慌失措;同时,教师也要不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和动作,传递给学生更多信心。2.包容差异,做好记录每个学生作为老师在讲课时,都有自己的风格,对此,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包容对待,不必要求学生的讲课风格都统一为一种模式。当学生讲课时,教师还要认真发掘学生讲课过程中的亮点,同时也要发现问题,并做好详细记录,为之后的评价和改正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3.总结补充,充分肯定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讲课内容进行补充和总结,在与学生所讲内容实现无缝衔接的同时,针对课堂的整体效果和学生在讲课过程中的亮点给予充分、及时的肯定,在增强学生成就感的同时,激励学生做得更好。

(三)教师评价,学生完善

在角色互换的课堂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获得能力的快速提升。1.认真观察,详细评价教师需要在听课阶段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所讲的内容,观察学生在讲课时的表现和课堂上其他学生听讲、作笔记的情况,在课堂的最后进行补充和强调,并在课后给每一个参与讲课任务的的学生写出详细评语。2.当众表扬,私下纠错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先表扬后批评。其中,表扬要在最后全班总结时进行,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教师可以私下和学生谈一谈。因为在上课时教师已经当众表扬了自己,因此,学生依然有很大成就感,不会因为教师指出的不足而影响自信,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自己的问题,并且从心底里想要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而后积极开展各项策略去提升自己。3.针对性评价,可操作性建议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备课、讲课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时,要十分注意。首先,要对每一个参与讲课任务的学生,都给出针对性的意见,而非仅做出整体的、笼统性的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自我改进;其次,教师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尤其要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关于备课,每一部分内容应当如何呈现,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事先将思路告诉自己,在大家商量之后确定;比如关于讲课,教师可以安排每一位学生轮流进行试讲,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对讲课内容啃得更透,理解得更深刻。相信通过学生自己当老师,对学习历史是需要死记硬背这一观点一定会大有改观。

三、结语

第9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会考复习 有效性

近年来,高中历史会考试题呈现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特点,这对学生的考前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复习的效果,显得格外重要。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所以我们高一历史老师根据会考标准要求,充分发挥每个教师之所长,精心策划,和谐备考,自编了一套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教学方案,用心设计适合我校实际的会考复习课件,为提高会考复习的有效性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两耳要闻窗外事,一心慎读圣贤书——细酌文本,让学生“读”得有味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阅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因此,在高一历史会考的复习中,我认为教师采取的复习方式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采取符合学生“口味”的阅读式复习,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老师。

一般的复习课,对老师来说容易陷入“炒冷饭”的枯燥,对学生来说会导致厌倦感,严重影响复习效果,教学便成了低效。为此我们老师应该在会考复习课上引导学生把自己零散的知识连成片,再结成网。如本人在课堂复习中,对复习方式做了这样的调整: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花几分钟时间阅读本节课的课前提示和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后,用复习课件中的“知识结构树”加以整体回顾,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做到一精再精,改原先的先讲后练方式为边讲边练的方式,减轻学生疲劳和单调感;除了根据考纲还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学情选择设计习题,题目由易到难,逐步推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几节课下来,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所以我觉得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基础上细酌文本比单纯灌输基础知识更为有效。

没有坚固的地基,肯定筑不起高楼;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提升能力是空谈。高中历史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应该落实到文本中的课前提示上,并且会考主观题的答案要点也往往都集中在每一节的课前提示,我认为熟读课前提示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文本内容甚至构建历史基本线索具有很好的效果。只有这样,阅读教材文本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有些学生认为阅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其实不然,关键是要找对阅读文本的方法,对症下药才能清晰的领会文本的内涵,形成历史知识脉络进而提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因此,我觉得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课,应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本,这样才能读出味道、读出内涵。

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得有趣

兴趣,是指良好的情绪,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倾向,心理学称为“兴趣”。高一学生由于偏科严重,对历史会考重视不够,班主任在学习引导上的不当等原因,学习兴趣不浓。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我们的历史会考复习课尽可能多的通过创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复习课前的备课时要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结合复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为本位,灌输新课程创新教育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真切而有感染力。因此,在复习课中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和课堂气氛。如我在设计《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复习方案时,我设计了如下情境:在2008奥运会期间中央台准备拍一纪录片《中国帝制(秦——清)的演变》,介绍我国悠久的政治文明。如果你是导演,你觉得哪些政治制度应该会出现在这个记录片里面?要求:按时间先后次序;内容要详实。又如设计《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的复习方案时,我设计了以下情境:某历史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要举办一次近代以来(到20世纪中期以前),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维护奋起抗争的史实展览,以此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会出现在这次的展览?如此设计,能够变学生有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在身心愉悦的参与过程中了解了本专题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构建起知识脉络体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妙拨方法,让学生“记”得有劲

“以愉快的心情学得的,会永远记着”,这是马什对记忆的一种理解。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把它牢牢记住,就是博闻强记。没有记忆力,整个智力构架就要坍塌,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活动都要仰仗头脑里的记忆功能。正因为人类具有这种独特的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才可能逐步建立起现代文明社会。

高中会考历史的记忆主要是记知识要点,而知识要点则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会考标准》确定的考点来开展复习,抓住课本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识记。为了调动平时学生的记忆兴趣和记忆的效果,我们在课堂复习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简单实用的记忆方法如排比记忆法、单字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例如排比记忆法:在讲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归纳为“一牛一弹二钢,二兰三油四个人”。一牛:成功合成牛胰岛素;一弹:成功地试验第一颗原子弹;二钢:武汉、包头钢铁基地。二兰:兰新、包兰铁路;三油: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四个人:艰苦创业的大庆工人王进喜、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青年女工向秀丽。还有在复习必修二中国古代农具的使用可用顺口溜记忆法总结为:商农始用夏朝铜,春秋战国铁牛用,曹魏马钧翻车好,曲辕筒车助唐农。又比如在复习《》和《》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沙重苏杭2亿两,割让辽台开工厂,免收内税任意闯;4.5亿是赔款,东交民巷为使馆,驻兵北京山海关,保证人民不造反。例如在复习《》的主要内容时可用单字记忆法归纳为“割赔开议”。还有就是归类记忆法:例中国近代史可归类:一次失败的变法();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三次革命(、、);四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第二次、、中日、)。这样的记法能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在快乐中记忆、在记忆中快乐。当然每个厨师烧菜都有自己的诀窍,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亦有自己的特色,关键是如何把历史课堂教学这道菜做得色、香、味俱全,让学生“爱吃”。 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记忆方法来弥补基础知识点中的“弱项”和“盲区”,我觉得不失为提高记忆基础知识的一种捷径。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精挑试题,让学生“练”得有效

亚里士多德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在会考实战中学生要想捕到鱼,就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积累捕鱼技巧,让学生通过试题的训练,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教师不能盲目地搞题海战术,而是应该整合练习资源,精做巧练,提高“练”的效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会考复习所使用的试题要进行有效取舍。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的全面掌握,从而达到练习的有效。我们结合温州市会考复习会议精神,征订了一份大家普遍反映良好的练习,同时也精选了部分练习,在保证试题精干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模块的学习内容重点选择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那些易错而又重要的考点、学科交叉点和渗透点加以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自认为做的比较成功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对同类型的题目要归纳、整理,建立“错题集”,将每一次试题训练中曾经做错的问题集中起来,把错题还原到教材或笔记的内容当中以加深印象,同时试题训练一个阶段后要求学生对错题集进行总结、反思、分享,以达到“错有所改、错有所思、错有所得”,鼓励学生针对以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经常翻翻看看,对错题认真反思,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还有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错题反思及时作出反馈,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练习的效率就会更高。

当然仅仅有好的练习设计还不够,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学法指导。因为时常出现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教师要教会学生首先审题,分清题目结构,即明确提示项、中心项、限定项、求答项是什么,回答问题;其次,组织答案要角度多元、层次清楚、用词规范、避免错别字;最后,做好练习后复查。所以分析试题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得到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科学地“练”和科学地“讲”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的会考复习教学方式应该是针对学生特点而采用的方式,是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况的教学方式,即一切的出发点还是在学生。因此,教师要精心备教材,更要精心备学生。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应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生个体差异,不断变化的学习状况,灵活改变会考复习方式,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和单调感,让课堂氛围和谐一些,使学生学得轻松一点;让教学方法巧妙一些,使学习行为主动一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持久地保持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课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复习的效果,让学生愉快又高效地应对会考。

参考文献:

[1]《例说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双赢——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起》蔡江彭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年8期

[2]《有效实施情境教学的若干问题》 毕晓黎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