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核算基本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业企业;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
一、引言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正常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广泛,发展较快。工业企业要提高产品成本的计算精度,完善产品的质量,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做好成本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如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出现问题没能有效解决,会影响企业的运行,同时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少了背景的依托,也难以实施。二者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二、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概述与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1.工业企业中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概述
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推行科学和流程管理的企业,要以客户和作业流程为中心来对工作任务进行管理。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关系,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是实施作业成本会计管理的基础与前提,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型的核心,它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模型。作业成本会计管理以提高成本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主要目的,是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利用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又把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工业企业一切作业活动追踪并反映动态,进行成本链的有效分析,过程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工业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科学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做到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2.作I成本法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主要有如下特点:首先,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导致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其次,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是产品;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包括产品,而且包括作业。企业改进作业链,减少作业耗费,提高作业的效益成为可能。再次,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涉及较多方面的成本,这样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的进行定价等相关决策。所有作业成本均是变动的,这有利于企业分析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而降低成本。最后,作业成本法更具有管理意义,它相当于是一种实现成本前馈控制与反(后)馈控制相结合,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统”。
三、工业企业中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思想认识,管理不规范
工业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难以跟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步伐。许多工业企业对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缺乏整体的认识,不知其重要意义,不重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时,执行力度不够,财务管理部门重视不够,没有很好的运用作业成本法,对实际生产时所消耗的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算,成本会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导致资源消耗严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工业企业达不到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所需的工作宗旨,影响工业企业平稳运行。
2.对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对象监管不到位
(1)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工业企业中,行政管理部门业绩的质量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作业成本会计管理却对其监管不到位,没有严格监督工业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钻研探究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对相关技术检测不及时,不准确,并且没有监督其提前做好应对问题的措施。同时,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职能发挥不到位,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支出,发展形势不熟悉,进而无法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
(2)对生产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
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工厂,车间等实施生产和组织管理的部门,都是企业的重要部门,作业成本的多少以及消耗和浪费都在这些部门中发生,因此生产管理部门可以说是作业成本的控制中心。可是在实际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时,对该部门的材料计算不精确,收支账目混乱,而且会计管理部门对生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不严格,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管理者,中饱私囊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缺少完整的体系,没有相应的机构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首先会计管理要及时准确,其次才能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二者相互影响,所以应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根据工业企业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使体系更科学,更合理。然而在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中缺乏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核算与管理没有相应的系统指导,在遇到问题时,缺失解决方案。同时,缺少制度约束力,经常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导致企业发展缓慢。
四、加强工业企业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1.加强成本管理意识,规范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工业企业必须不断学习,了解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技能与新思想,同时努力把它们合理的运用到工业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中。其次,工业企业领导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打造新的精细化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理念,对于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目标要细致分析,使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与工业企业的发展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尽力实现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同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风险意识,精细化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加快工业企业单位财务目标的实现,工业企业单位成本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控制成本财务风险。
2.增强工业企业作业成本的差异分析,降低风险
想要合理的控制成本,就要加强对其事后的分析和总结,将预算成本和实际的作业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及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为以后的企业定制预算成本的标准和实际成本应如何控制积累经验。同时,在实施控制成本时,建立定期的报告制度,依据相关报告,有效把握目前的控制成本的情况,有益于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通过内部模拟减少生产成本
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内部模拟减少生产成本。通过相关的生产部门,将当前的市场作为主导,将同行业内优质的业绩量作为依据,把其原材料的成本与生产的产品价格当做核算依据,得出目前的产成品在企业内的成本和有关价格。然后,把相关的生产部门看作是买方与卖方关系,通过内部的成本与价格合理推算出相应的利润,因此提出适宜的措施降低作业成本。
4.制定新型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案
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方案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结合实现。首先需要以内部市场模拟的方式,获取企业内部产品的成本与价值,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然后将内部订单的信息以市场链的方式完成分解,获取针对专人专职的应收账款子订单,将责任落实。选择逆向拉动的方式减少库存的成本,从而有效减少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的空间,以明确的订单信息为依据,缩减库存的成本。在多样化改进方式的支持下,建立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案,减少企业的生产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以效益。
5.加强监管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应从源头出发,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效率。大力实施集中采购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加强人员与有关供应商议价的能力,建立有关的价格判断机制,依据价格波动灵活采购,以此来降低作业成本,为更好的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工业企业中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其核算方法,特点与管理的技巧,核心等也是多种多样的。工业企业想要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做到最佳水平,就要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本质上把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原则要领,不要急于求成,扎实脚步,充分整合好核算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相信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工业企业一定能提升核算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志刚.论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当代会计,2015,(2):63-64.
[2]朱利清.加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264-264.
一、会计核算和石油企业管理的基本情况
会计核算在财务活动中常常被称为会计反映,主要是将流通中的货币视为计量单位,然后利用专业的术语来反映企业内部各项会计主体的资金活动。主要是对原始凭证及附件、记账凭证、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完整的经济业务有权拒付、拒办。[1]科学有效的开展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组织内部的会计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为各项财务报表的绘制和编制提供可靠性的会计信息和数据,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范畴比较广,而且系统性比较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仅仅是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环节中的小部分,但是其影响作用不容小觑。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油田人员成本管理、人工费用核算、材料核算等等,以此来确保公司用于石油资金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当前石油企业管理中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国家的石油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也引进和采纳了较为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软件,但是这些工作软件的统一性比较强,而且只能够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处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石油,这就大大增加了石油企业的经济业务数量,因此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范畴也在逐渐的拓宽,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挑战性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渐渐提升,然而其会计核算工作仍然停留在基本的理论管理阶段,并没有进行质的改变和创新。石油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责任仅仅局限在财务部门,其余的工作部门并没有参与到石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去,这就大大降低了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力。
虽然当前我们国家的石油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在核算过程方面进行了适当的优化和整合,但是并没有全面的改善当前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石油企业的上级领导对下级所提供的凭证的真实性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就会极大的威胁到会计信息的质量。[2]不仅如此,石油企业在开展年度评审工作的时候并没有采取高强度的管理措施,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并没有得到较好的监督,因此很难的从根本上杜绝徇私舞弊的会计核算行为,从而大大降低了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利于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制定。
三、提高石油企业管理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相应措施
(一)完善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范畴
石油企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其根本在于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及时、精准、科学的会计信息,奠定会计工作的良好基础,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3]会计核算工作范畴的制定必须紧密联系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范围和特性,详细的掌握石油企业的生产工艺顺序和基本的生产特征,从而制定完善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会计核算范围。明确油田人员成本管理费用、人工费用核算、材料核算等方面的内容,实行个性化会计核算工作服务方式,以此来满足石油企业发展的不同要求。
(二)制定健全的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体系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核算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从而制定与会计核算和企业经营相匹配的管理体系,以此来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科学有效地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形势,利用当前新型的石油企业管理的基本宗旨和理念,通过各种高技术的信息化手段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寻找最佳数据处理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目标,以实现科学、有效的经济核算体系,确保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4]
(三)提升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操作水平
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要定期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石油企业的发展服务。会计核算人员也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不断的明确自身的责任范围,提高责任意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严格按照石油企业制定的会计核算体系开展工作,从而提升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真实性,为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合理、真实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探讨
我国文化事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媒体行业也蓬勃兴起,报刊行业作为当今媒体行业的重点,也正在快速发展。在报刊行业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能以理想的速度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到会计核算模式符合自身的发展水平,会计工作必须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预算机制。会计核算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规范会计核算已经成为报刊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提升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就要对会计核算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我国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更正,要对报刊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做全面分析,对会计核算结构和报刊行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报纸行业健康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方面都会涉及到会计核算问题,因此,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业务操作流程和不同环节所需的核算与财务监控的前提下,从本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充分把握最基本的财务运行节奏。
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1.面对新的行业环境,需要做出更多改进
以前,报刊行业所需要处理的款项比较单一,资金来源的种类较少,因此当时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也较为简单。但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报刊行业所需要处理的款项增加,核算模式更加复杂,除订阅费用和发行费用外,诸如广告收入等项目也都列入其中。由于当今各类资本的涌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报刊行业的资金来源多样化,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要想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就必须与新型工作系统相配套,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监管和预算工作顺利进行。
2.报刊行业经营模式的改变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会受到计划管理的约束,其发展形式单一。但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都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制约,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显露头角,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就要不断优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模式。在当今市场经济模式下,报刊行业必须从各个角度全方面地考虑成本,力图把成本价格控制在最低,并对各项费用按照压缩弹性的程度进行精确分析,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3.为决策参考提供帮助
在会计核算中对发行成本予以合理控制,是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能够保证企业的运转资金更加充足,保证企业的各项基本费用能够压缩到最低。合理地对报刊的发行量和发行范围进行控制,有助于提升报纸的有效阅读率,将无效发行方式尽可能降到最低,以保证报刊行业的经济收入。将广告投送到特定用户群体,也是报刊行业在进行读者筛选后要做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对发行成本的控制,还是对广告的投送,都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合理核算,都需要对报刊行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进而优化核算模式,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
当前报刊行业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1.缺少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实现,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会计核算也逐步进入正规程序,当今许多国外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为企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会计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未能对现有的核算制度进行改革,对会计准则的落实还不到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核算方式和核算效率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此外,报刊行业中还有部分企业的核算工作是交由企业中的财务部门主管处理,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会计核算机构或核算中心,部门建设不健全容易造成职责不明、资金走向不清的问题。对于建立了相关的会计核算机构或核算中心的企业,其中仍有部分企业内设机构层次不清,各部门的分工不明确,容易造成会计核算管理性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这会成为会计核算工作发展的障碍。
2.缺少强有力的会计核算管控制度
我国部分报刊企业由于对财务管控和监督等职能没有深刻的认识,造成在对会计制度进行管控时,未能建立相应完善的会计管控制度。此外,有些报刊企业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会计制度进行合理改革,使得财务监管职能受到多方制约,工作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核算科目和会计核算账目,使得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数据混杂;没有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要求设立相应的会计机构组织,使得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常出现一个会计人员担任多种职务的现象,这样不但会造成会计人员身心疲惫,还会出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低的问题;会计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常常是摆设。会计管控制度是基本的会计工作内容,也是整个工作的关键,如果不够健全,会使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上容易出现信息错误,这样必然会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运行。
3.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会计法》是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其基本内容必须掌握,每项工作都应以《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报刊行业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他们对《会计法》的内容了解不多。根据统计数据发现,会计从业人员虽然有多年的从业经历,但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较少,从业人员很难得到企业组织的专业培训,这会造成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会计核算制度与核算系统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也会造成从业人员想要提升自己能力的意识比较淡薄。此外,在报刊行业中虽然拥有一些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员凭借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有深入了解,但有些高素质从业人员的电子操作技能较低,他们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普遍采用手工操作。财务工作比较繁杂,要想达到高速、高效的会计核算效果,就必须将核算工作电子化。只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从业人员,才能保证会计核算速度快、数据准、及时高效。
4.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形同虚设
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整改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确保会计规范化作业和会计核算整体水平提升。但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看,许多报刊管理人员注重其市场扩展与开发,对会计核算工作关注较少。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已经开始使用电脑办公,但他们对会计核算系统不熟悉,仍采用最为传统的记账方式和对账方式,这就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会计核算系统不能很好地跟进;或者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设备较为落后,未能得到及时升级,资源存储性能低,容易出现核算数据丢失的问题,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引进会计核算系统。这些都会导致报刊企业会计核算速度缓慢,会计核算数据不能及时为企业决策服务,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最终核算出来的数据错误率不断升高。
5.在科学引导方面会计核算模式不占优势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强烈,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报刊行业都对新市场开发格外关注,但企业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新的市场开发上投放的精力大,就会使得企业对内部的关注度下降,造成企业内部制度管理工作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洞。在这些漏洞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控制制度显得格外突出,造成会计核算模式缺乏专业制度的引导。虽然许多报刊企业都追求全方位的发展,但有些企业对会计工作的控制制度严重违背会计核算规章的基本要求,使得企业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趋势,无法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下更好地发展。
如何对报刊行业会计核算进行改革
1.进一步调整会计核算内部制度
报刊企业要想保证会计核算能够良性运作,一定要保证会计人员深入理解和掌握《会计法》中的基本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调整:第一,企业要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要善于发现与更正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着力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鼓励员工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帮助企业不断提高整体效益水平。第二,严格遵循《会计法》中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核算机构进行完善,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将各自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要避免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保证专门工作人员对其工作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步发展。第三,建立强有力的行业监督机制,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定期地对其员工的业务技能进行综合考察评定,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保证各项工作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2.创新意识对核算人员非常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报刊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想促进报刊行业良好运行,就要保证报刊行业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到专业化,因此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只有得到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才能更好地执行各自的任务。当报刊行业的专业人员接受专业化培训后,有利于他们掌握新技术,领悟新法规,使他们逐渐抛弃以往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对新型的会计核算方式有深入了解,主动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企业要帮助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当今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对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有更精准、更深入的了解,这有利于促进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要保证会计核算人员能够与时俱进,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对其工作质量予以评定,对其工作技能进行严格考核。此外,企业的监督管理也必不可少。只有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工作井然有序,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制度能够合理有效地运行,才能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激情和专业潜能,企业的业绩才会得到提高。
3.使用更加先进的数字化系统
一、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账户设置、项目直接成本核算和项目间接费用核算三个方面,属于建设项目中的重点部分。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应该遵循预先设定的目标原则,由此才能保障核算方案设计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核算风险,同时为基本建设项目提供财务指标和决策,约束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投入[1]。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参与了财务管理的问题,与经济项目存在直接的关系,目前,水利项目中的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点,成为会计核算发展的关键,依照会计核算在项目中的表现,加强会计核算的建设力度。
二、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的问题
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缺乏成熟性的表现,制约了项目核算的准确性,再加上会计核算特性的影响,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造成影响。例举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的问题,如下:
1.核算观念落后
会计核算的观念直接影响了其在项目中的核算行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受到行政核算的干扰,引发连贯性的问题。不符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需要,无法实行有效的核算,更重要的是不适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降低会计核算的水平。
2.核算不能满足实际应用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应适应建设项目资金运动的特点,满足基本建设管理和核算的需要,以项目概(预)算中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费用明细项目等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使建设项目实际发生的支出与该项目的概(预)算在核算口径上保持一致,实际基本建设项目中忽略了会计核算的应用。例如:会计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脱节。会计部门对工程情况不了解,对项目资金来源及应支付款项情况不清,对建设项目资金构成情况、项目总投资情况和签订的相关合同不了解,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统一性。
3.账户设置问题
会计核算账户主要是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工作者提供所需的信息,目前,基本建设项目会计账户并未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核算偏离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主体,引发诸多矛盾问题[2]。例如:某水利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中,没有设置独立的账户,大多是在本单位经费账簿中统一核算,资金的拨付仅通过“拨入经费”和“暂付款”科目来反映,很难分清项目的资金来源状况,严重混淆了交易与清算账务,不能实行会计控制,导致内部核算失去效力,引发了较大的会计风险和账户问题,同时出现了错误的核算行为。
三、基本建设项目中会计核算的控制方法
结合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水利工程的需求,规范会计核算的应用,进而提出实用性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核算意识
针对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问题,采取创新与管理的方式,改变会计核算中落后的意识[3]。例如:某水利单位领导不仅重视争取建设项目,更注重了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在项目前期就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工程开工以后严格执行合同及变更程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虚增支出。按照“同一个建设项目,不论其建设资金来源性质,原则上必须在同一账户核算和管理”等基本建设制度规定,专户存储建设资金,单独设置基建账,规范核算程序和核算办法,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加强建设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建设单位内部各部门应配合会计部门收集所有订立的合同资料,以便付款时予以监督,由此才能保障会计核算的信息准确。
2.规范会计核算的标准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要以经济业务的凭证为依据,遵循会计规范的标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基本建设活动中的材料、设备采购、存货、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会计核算在基本建设项目中需要达到完整、连续、系统的规范标准,禁止出现虚假的会计信息,准确的反馈基本建设项目的经济信息,体现出会计核算系统性的标准。
3.引进用友GRP-R9软件
用友GRP-R9是一项财务软件,能够辅助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构建符合基本建设项目实况的账户,集中管理项目会计核算的账务信息。用友GRP-R9软件可以在基本建设项目中设立账户,再设计核算选项,按照项目的分类执行会计核算,操作功能强大[4]。该软件可以自动生成账户信息,各个分项账户下的会计核算明细非常清楚,促使会计核算人员可以随时全面掌握项目核算的信息,推进会计核算账户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束语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及会计核算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保持“三个不变”,即预算管理体制不变、理财机制不变和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要求,由财政部门设立会计核算中心,集中进行会计核算、办理资金支付结算、编制财务报表及治理会计档案,是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为了加强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一种模式。现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安徽省委省政府两个1号文件精神,全省新一轮水利基本建设已经开始,未来10年,我省将投入资金1929亿元,着力实施防洪保安、供水保障、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加快沿淮淮北地区水利改革与发展。因此,会计集中核算下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尤其重要。
从2001年开始,安徽省部分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市县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在资金管理、工程价款结算等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由于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财务涉及面广,在会计集中核算下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
一、会计集中核算下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导致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目前部分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市县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项目法人的会计核算职能由会计核算中心承担,有些建设单位认为既然已经把会计事务都交由“中心”处理,单位就不存在着财务管理的问题,这样忽略了项目法人的财务管理,导致项目法人不能充分履行项目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职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2.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工程价款的支付与工程进度不一致
按照基建财务制度规定工程价款支付审批程序在完成施工承包商、现场监理、建设单位各个部门(工程、合同、财务、领导)等有关方面的审核意见后最终还要财政部门审批,由于财政部门的建设资金安排得很紧凑,往往工程价款的支付会延后,落后于工程进度,影响水利工程建设。
3.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建设项目的会计档案管理不完善
由于会计核算中心没有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会计档案的管理只能由会计人员承担,而其对会计档案管理知识掌握较少,不能满足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的管理需要。
会计集中核算作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一种新的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如何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就以上问题浅略地谈谈相应对策。
二、完善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在会计集中核算下的相关对策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结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有效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会计集中核算下水利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措施与对策。
1.在会计集中核算下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财务管理职责
在会计集中核算成立之时,明确指出管理体制上的“三不变”原则,即:预算管理职能、单位的财务支配权和会计主体法律责任等三个方面不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明确项目法人的财务管理职责尤为必要,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单位报账会计作为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执行者,要提高认识,理解所负财务管理的职责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地与会计核算中心沟通,做到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把有效资金发挥更高的效益,从而使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到位。
2.在会计集中核算下确保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使水利工程建设按期完成,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资产移交
按照基建财务制度规定支付工程价款审批程序,在施工承包商、现场监理、建设单位各个部门(工程、合同、财务、领导)审核环节,财政部门审批环节上简化手续,缩短审核、审批的时间,同时建设单位把相关工程资料准备齐全,及时制定用款计划,及时上报工程项目预算,做到工程价款支付与工程进度相符,不影响施工进度,按期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会计核算中心要协助建设单位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资产移交。
3.在会计集中核算下科学规范管理水利建设项目的会计档案
会计核算中心和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档案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是建立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建立档案管理安全责任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会计核算中心和建设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培训,特别是加强计算机会计档案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到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操作技能的熟练。
综上所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方式方法正在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下的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了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率、降低了财务风险。我们要适应会计体制改革变化的形势,不断总结和改进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核算 原则 管理 财务
一 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1. 企业会计核算的涵义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通过运用设置账簿组织、复式记录、会计科目、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等专门方法对企业进行连续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成本指标,据以考核经营目标或计划的完成情况,为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会计核算(financial accounting),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对会计核算进行规范的,在法律层次有《会计法》,法规层次主要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
2. 企业会计核算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1)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提供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明白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有着哪些优势和缺点,进而制定出符合事实的发展战略。(2)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成分的情况下选择判断时,维持必要的谨慎,在依照会计政策的条件下应当思考企业风险,合理估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将之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功效,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3)重要性原则。它指可以根据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决定会计核算的精确程度及会计报表内容的详略程度,来采取符合的会计方法与程序。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相互联系。要求提供的信息重点突出。(4)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保持相同,不能任意更改。这样会利于相同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综合比较,而且在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也要保持一致性。一致性与可比性一样,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
二 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从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来看:首先,企业会计监督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对自身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实行会计监督,然而有的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限制或在利益的驱使下,经常服从企业管理者的安排行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正常发挥。其次,各部门的票面样式不一,五花八门,同时市场经济下的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大,票种和票面的多样、多变,让财务人员眼花缭乱,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发票真假不容易分辨出来。再次,不少企业只注重事后核算和监督,缺乏对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生产过程的监督控制,外部审计更是受利益驱使如走马观花般,财务监督滞后。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往往忽视对基础工作的管理,给日后的查阅账簿、汇总数据、分析说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主要表现如下:原始凭证不规范、不合法,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制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随意性较大,会计人员依照个人的认识和偏好使用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
3.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明确
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和合伙的组织形式不具备法人资格,不管运用哪种组织形式,都具有企业产权与个人主题界限不清楚的问题,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企业的财产可以自由存取,使用难免会产生较为混乱的账单,给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隐患。这种状况在中小型企业中最为明显。有的企业尽管设置了会计机构,但岗位职责不分,将并没有太大关系的岗位交织在一起,许多企业则会“任人唯亲”。
4.高素质的会计核算人才参差不齐
财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的企业对会计核算人员管理思想落后,会计核算人员选用上重情感、相信血缘关系,财务不透明,要求忠诚老实,但并不注重才能;新业务知识和业务法规更新比较慢现象不胜枚举,或缺乏对电算化会计资料的管理经验,电算化操作技能差,重有形的、纸介质的档案管理;尽管会计人员每年都接受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进修,便于应付会计证的年审工作,但实际上这种为年检而组织的培训学习经常敷衍了事。进而造成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执业能力参差不齐。
三 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会计核算对于企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个应对措施:
1.加强对会计核算监管力度、内部控制
要使会计监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监督会计的问题。除了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外,稽核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主要是指财政、税务、工商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的监管。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依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对会计信息、企业资产及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力度,确保会计核算及时、科学、有效。会计质量和监督制度依照《会计法》的规定,企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
2.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1)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我国会计核算中出现的信息失真的现象,企业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进一步领会到会计核算主体、核算范围还有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新特点。(2)建立健全账簿体系。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对违规设立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有“账外账”的企业,依照财政会计法情节的严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档案是记录和表明经济交易事项的有效历史资料和证据,企业务必严格按照要求对会计档案负责整理立卷、编制和保管。
3. 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和内部牵制制度
这一原则要求对企业理当有对比清晰的界定依据,来确保会计制度有一个适合的实用领域。通常会计主体都应该执行独立核算。会计核算务必是定位于本企业的立场上观察所产生的经济业务,禁止与别的会计主体混淆在一起。会计主体如果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领域。我们开始判断会计主体的时候主要以能否独立核算为依据,只有能够独立核算,才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内部牵制制度包含了涉及企业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随便一项工作,至少需要有两人及以上分工处理,要重视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以起到一种相互制约的工作制度。既一般我们所理解的“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等相互依赖又牵制的机制。
4.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财务人员可以说是一切市场活动中较为特殊的从业人员,其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决定着企业的财务水平。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掌握操作技能,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还要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健全财会人员业绩考核、晋升、淘汰等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对不能胜任会计工作的人员,要从会计岗位上调换下来。
总之,要解决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问题,光靠少数企业会计人员的努力是很难达到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求得生存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务必从根本上调整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从自身内部修内功出发,稳基础,壮实力。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财务关系,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要与时俱进,积极规范和加强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防范财务风险,促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自身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河.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2年01期.
[2]唐志青.浅谈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年13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 会计集中管理 管理型和服务型 转化
会计集中核算是通过成立专业的会计核算中心,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去组织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其原则是不取消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取消同级会计机构和岗位。是一种核算、监督和服务为一体的形式,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改革中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是改革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优化和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能力,降低相应的核算成本,并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事业单位利用会计核算中心的较为多见,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能力不足带来的会计核算风险。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特点及意义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特点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其在会计核算中具有相对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中性。会计集中核算,顾名思义其最大的特点是集中,而这个集中主要指的是将会计档案和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而单位由于其预算并未改变,单位的资金使用和所有权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监督性。以资金监督为核心,这也是会计核算中心的重要职能,单位将所有的收入都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心的中心账户,所有的支出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中心,所以也需要接受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一致性。会计核算中心对于企业实施统一的管理,在监督范围和标准上不存在差异性,所以具有核算和监督的一致性,并且在单位财务人员的配合下,能够有效的对单位财务支出进行审核。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会计集中核算对于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关系。传统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基本由一个部门负责,这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形成了业务和人员上的叠加,这不利于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的实现,而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分离开,一方面并不影响单位正常的使用和分配资金,另一方面能够极大的提高对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并且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为单位提供真实和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强化财政的监管职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实施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能够通过将监督独立,强化财政的监管职能,防止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失,以事业单位为例,事业单位的收支都需要经过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能够使得资金在审批后在会计核算中心办理,而财务信息也同时在单位会计信息中心留下存档,使得资金使用得到了有效监管,解决了资金监管缺位的现象,提高了资金的全程监管,而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大型公司都开始建立了相应的子公司,所以资金监管通过以往的会计核算方法很难实现,只有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才能够实现公司资金的统筹和有效监管。有利于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监管不利带来的问题。由于会计核算数据得到了统一集中的处理,使得信息、管理、服务实现了全面的融合,从而对于出现的财务问题,能够及时的调整和纠正错误信息,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效运行,并且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的必要性
(一)传统型会计和管理型会计的区别
传统会计的基本只能是监管和核算,其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的工作,将会计报表和核算内容进行分析管理,但是由于对会计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并且这种会计核算模式工作量非常大,这种将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的传统会计不能够实现和发挥会计核算的职能。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型会计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发展的需求,对于新技术和管理改革的适应性较差,已经被管理型会计代替。管理型会计是利用先进的会计电算化技术,利用经济学知识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得出一些具借鉴和参考价值的结论和评估,对于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管理型会计根据前瞻性和指导性。
(二)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1、核算单位管理的必然要求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财务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是会计核算的制度保证,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在职能、方式和实施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别,但是二者本身又是密切联系的。首先,会计核算管理型是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不断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管理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出路,而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也从单位核算向为企业提供更多管理信息和服务信息;其次,会计集中核算实施之后,核算单位存在的许多财务问题,需要会计核算中心支持和服务,核算单位的依赖性很强,并且受制于自身改革能力和意识的问题,会计核算中心必须加强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服务。
2、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发展的要求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以会计监督为核心,会计核算为具体表现,从本质上说会计核算中心是通过核算来监督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所以如果会计核算中心单一的搞核算,就会失去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并且也达不到会计核算改革的目标,所以说会计核算向管理性和服务型转变是会计集中核算发展的必然趋势。
3、推动新型会计工作体系建立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会计工作已经不单单是记账、报账等基本职能,还需要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市场讯息,拓展和开发更广阔的市场,管理型和服务型会计集中核算,能够使传统会计核算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对于加快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建立新型会计工作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的途径和注意事项
(一)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服务型转化的途径
1、转变审核重点,深化财政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对于单位的票据进行审核,从而完成监督管理职能。但是这个过程也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会计核算中心面临着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敏感性和职业操守需要很高的水平。所以会计核算中心需要转变审核重点,把工作的中心向会计审核和会计监督转变,并且提高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完成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于深化财政监督职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强调单位参与,保证集中核算实效
管理型和服务型的会计集中核算对于单位的参与要求较高,一方面,单位参与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从而提高集中核算的核算效果,另一方面,随着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的调整,对于单位,特别是针对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所以通过单位的参与,能够提高对于单位的财务决策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单位参与也能够提高对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从而形成相互监督的格局,形成良好的监督关系。
3、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单位财务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与传统核算模式的巨大的区别是它是对于传统会计的拓展,所以在强调和服务和管理方面,会计集中核算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单位的财务管理,为核算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核算服务。服务是管理的重要宅提,管理有存在于服务之中,在集中利用优势资源解决会计信息问题的会计集中核算中中,要切实提高服务能力,指导和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
4、优化管理模式,落实财务预算管理
会计管理模式正在不断细化,特别是做到预算细化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做好企业的预算管理,如果在资金和目标成本中有所出入,就需要快速的找到原因和快速的解决问题,而会计集中核算从传统的核算职能向更加科学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能够指导会计快速的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企业分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而会计集中核算为企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预算数据,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巨大的帮助,所以会计集中核算还需要引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落实财务管理。
(二)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服务型转化的注意事项
在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会计集中核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集中核算在未来的会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和素质化要求更高,除了掌握会计知识外,对于法律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知识等技术的了解都要求更高,要全面提升人员的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才能够更好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转变管理方法。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型对于管理方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所以要转变以往的会计核算思路和方法,在管理上加强创新,满足基本的核算需求之外,还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并且引导企业充分的重视和利用会计核算信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结束语
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会计集中核算要进一步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充分的认识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的趋势,在职能上不断深化,在模式上不断创新,从而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实现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涛会计工作中核算模式向管理模式转变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2)
[2]张鹏.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3
关键词:企业会计 成本核算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企业中经济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面对竞争激烈的发展现状,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就应该建立健全的企业核算制度,在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使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方向,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可以脱颖而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
一、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的主要意义及要求
(一)企业发展中会计核算的主要意义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而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也是为了可以实现这个目的。而在企业建立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化核算模式的建立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通过合理化会计核算模式的建立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首先,通过合理化核算模式的建立,可以根据核算的成本得出相关产品的实际所需成本,可以使相关的部门对产品的价格进行全面的分析,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实际位置,及时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其次通过标准化核算模式的建立,可以使企业中的管理者及时的看清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充分的对企业中人力、财力及物力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各种资源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节约资源的过程中使其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最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原有账目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在现状分析的过程中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加深对产品的了解,从而使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全面的保障。
(二)企业发展中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要求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就应该将各种成本都算入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之中,与此同时,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关内容的实施,从而可以真实的反应出企业中产品的成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充分的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会计的核算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企业中会计成本的核算是整个企业发展中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在会计工作核算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相关工作,使会计从业人员认真的做好核算数据的原始记录,从而为以后的核算工作提供良好的保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使相关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违法乱纪的现象出现。
二、企业中会计核算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会计核算过程中其核算内容相对复杂
在现阶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成本的核算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与此同时,在数据的统计过程中其种类也相对较多,这就导致在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了复杂的现象,而且企业中相关会计核算人员在数据核算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会由于数据相对较为复杂从而导致整个核算工作出现异常的现象,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需要重新进行,这就导致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出现复杂的现象。
(二)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的主体相对较为单一
在现阶段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中的财务核算方法主要采取传统的核算模式,在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提前预算的模式,使企业在的发展时能够及时的了解发展现状,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问题的出现。但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核算主体相对较为单一,从而使一些传统的核算模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形式,很多的核算内容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从而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制约性的发展模式。
(三)企业中相关人员缺少核算的理念
企业中的核算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是相对较为复杂的,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核算理念,没有认识到核算问题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核算的工作就没有进行合理的总结,使企业中出现额外的收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中的负担。而且,企业中核算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人员意识不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员工不能达到专业化的素质水平,当工作中出现一些异常的财务统计现象时,员工不能及时解决,从而为企业中的核算制度带来了滞后性的发展。
(四)会计核算的内容过于片面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在会计财务核算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制度模式,但是,企业财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又相对较多。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财务中各种数据的统计,而这种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企业中会计信息核算的过程中,相关的统计人员对于基本的核算方式主要采取相对较为片面的工作方式,没有全面的将企业的发展现状全面的展现出来,从而导致相关的核算模式相对较为片面。
三、会计核算成本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对会计核算的制度进行全面的考核
在企业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更为激烈的发展方向,而且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面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逐渐增多,为了使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应该及时跟上时展的步伐。在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重视考核制度,通过对企业发展现状的及时了解,提高企业发展中的优势,同时也应该将企业中的运营成本纳入到整个核算过程之中,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实现丰富性的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在未来的运营过程中要提高会计审核的基本模式,通过对各个方面的制度核算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性。所以,在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相对较多的,不能将会计的核算单单的停留在人工费用支出以及项目成本的核算过程中,与此同时,更应该注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出的成本,通过对相关项目的充分考虑全面的提高企业核算制度的丰富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重视会计的考核制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
(三)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促进企业经济化的建立,就应该建立规范化的人才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所以,这就要求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充分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分析,提高其基本的道德标准,使其在工作实践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对相关的核算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在培训中掌握先进的科学技能,使相关的从业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最新的核算手段,提高企业中会计核算的基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的基本质量。
(四)建立科学化的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中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分批核算法、定额核算法等都是相对较为重要的核算制度。但是,在核算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核算主体这些核算制度就存在不同的有点及缺点。因此,在现阶段企业成本的核算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现状,从而选择科学有效的核算制度,使企业中的核算制度可以在简单、有效的环境中合理进行。与此同时,在相关制度的核算过程中,企业中成本的核算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相关的核算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完善相关的统计工作,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要及时的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更新,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企业中会计核算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而且也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因此,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要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就应该建立健全的核算方法,减少企业资金的支出,积极有效的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善制度的管理,从而使企业可以更全面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震秋.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现代商贸工业,2011
[2]邓松云.浅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与普通企业的会计不同,全面系统和连续是行政事业单位记录和反映内部资金使用情况的主要特征。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以及相关的工作受到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各种问题,如会计核算工作中不规范的会计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的失真、企业会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等。因此为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更好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工作,从而将会计核算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所起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本内容
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全面、综合、具体的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情况,所以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会计管理活动开展的主要核心工作就是会计核算。货币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的基本量度,会计核算通过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记录后,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出具会计报表、工作报告等一系列活动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以财务、成本数据为指标的科学数据分析。虽然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不算复杂,但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也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所以通过积极的创新和完善及规范,实现现代化的会计核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的主要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工作不够规范和制度不完善
传统、粗放、落后是行政事业单位现行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且与当今社会经济市场体制的建立和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不相符。其中财政资金分散、不集中,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和管控等现象是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且大部分行政事业对于部门预算工作的实行还未真正落实和实现,在财政资金支出方面存在的随意性也很大、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导致制定的各项管理规范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对工作人员起到约束的作用;另外内部控制制度设置方面不够严格和科学,导致单位内部形成了不科学、不严谨的财务制度体系,给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资产核算环节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制中资产核算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环节,资产核算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开展情况,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资产核算环节普遍存在着各种问题。如行政事业单位在核算固定资产数据方面的精准度不够、内部的净资产不真实、透明,资产的实际价值无法切实体现出来、对于无形资产的核算也存在问题,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制度体系中一直处于无关紧要的状态,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体制的不完善以及相关会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无法对单位内部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进而使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价值白白浪费和流失,不仅降低了单位自身的效益,也对社会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和缺失。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会计报表存在信息不全面、表外信息的披露不充足等问题都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工作增加难度。
(三)会计核算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会计凭证的不规范,如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存在漏填、少填、甚至不填等现象,一些工作人员核算的原始凭证根本不符合国家的法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与被纳入会计资料中的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规则有着直接关系,且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执行率也会随着原始凭证的不规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进而引起各种问题。如编制部门在进行预算时,虽然总是使上年的基数有所增长,但实际却没有按照零基预算来进行编制,导致预算编制不准确;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部门没有对单位的日常基本开支和项目资金使用作出具体的规定,导致事业单位无法实现资金专款专用、也无法对单位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监控,因此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内部超支、资金不合理占用、浪费等严重现象;另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部门在对相关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和考核时并没有一套完善、科学、严谨的制度,甚至普遍存在重拨款预算审核、轻管理实际的现象。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策略
(一)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类型的转换和管理体制改革
核算型的会计核算方式是行政事业单位过往一直在采用的一种方式,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应逐渐将传统、落后的核算型会计核算摒弃掉,并开始逐步向先进的管理型会计核算发展。但是仅仅对于核算方式的转变只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部门起到作用,要想全面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制改革,还要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与单位内部的联系。通过定期的业务培训,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流程进一步的了解。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知识培养和素质提升,能够有效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质量。另外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内部牵制制度,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能进行明确,并通过对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来保证资金的安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行积极的改革,并科学扩大预算范围,有效保证预算的合理性。
(二)完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方式
在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做到遵守当前企业实行的会计制度方法,同时科学设置单位内部的累计折旧科目,取消专用基金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可以将折旧费用科学安排在资产负债表中,从而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项、新旧准确的反映出来;在进行固定资产集体折旧时,要在扣除预计净残值后将余额计入相关支出中。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无形资产核算时选择的方式要根据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来正确选取,首先要对单位的无形资产进行系统、科学的分类,并将相关的无形资产进行登记和建立台账,使台账的作用充分出来。
(三)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现行会计制度进行深化改革,首先需要加强会计核算的集中管理。通过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以及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良好的会计环境,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形成依法行使会计管理职能和监督的良好风气、并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行政事业单位上级补助收入和上缴上级支出等科目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中需要额外增加补充的内容。
四、结束语
在逐渐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关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且会计核算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更应该加强和改善会计核算相关的基础工作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工作、监督管控力度等,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水平,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汝宜.试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4:133-135.
[2]吴文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4,07:102-103.
[3]徐克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