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原理与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机构尺度综合;机构仿真
《机械原理》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1,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则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及深化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所选用的设计题目以往多为针对不同类型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机构的类型机构及尺寸由教师指定,一般为平面六杆机构。班级各学生所需分析的机构类型或机构的尺寸不同。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已成为机械工程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此大环境下,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进行改革,将以分析为主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变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3,4]——型综合——尺度综合——运动动力分析”的设计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势在必行。
二、设计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课题组首次在大三詹天佑班及车辆专业部分学生中试点,进行了设计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组在充分调研查阅的基础上,选用文献[5]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并自编了与之配套的任务书等教学资料。
1.设计的目的及任务。设计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使其对于机械的组成结构、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的分析与设计建立较完整的概念;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机构选型与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其任务为: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它的工艺动作过程比较简单)进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与评定,机构尺度综合等。
2.设计题目。本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选择了“圆盘型自动包本机进本系统”、“水稻插秧机”等六种机械系统作为设计与分析的对象。各个机械系统由多个能够完成具体工作的机构组成,其各组成机构必须动作协调,方能实现预期要求的功能。教师根据各机械系统所包含的具体工作机构的数目,将学生分为2~4人一组,每位学生在完成所要求的整体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前提下,还须独立完成该机械系统中的指定工作机构的型综合、尺度综合及其运动分析(动力分析部分为选作)。因此,任意一名学生的工作均需各自完成,不可能“拷贝”他人成果。
3.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完成:①全组讨论及提出两个以上系统设计方案;②经比较、选优,确定系统最终方案;③每个学生设计分析总体系统中的一个机构;④每个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机构运用解析法完成机构运动分析;运用解析法选作机构受力分析;⑤每个学生运用软件选作机构的仿真与验证;⑥完成设计说明书。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方法的改革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前期工作。《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为期两周,为使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消化理解《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做好先期准备工作,我们提前一周半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授课。许多学生听课后即开始查阅资料,重温课程设计中所用到的相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讨论方案,主动找老师答疑等,教师也插空到班级辅导,收到良好的效果。
2.集思广益,确定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各组学生拟定出两个以上机械系统运动设计方案。所有参加设计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六十多名学生一起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优选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具体做法为: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主讲,其他学生补充,借助PPT介绍本组初定的几种设计方案,指出各方案的优缺点及筛选原因,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及建议。通过讨论,学生对许多概念、基本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巩固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并且各组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开阔了思路,对本组原有的设计方案又有了许多新的设想。
3.理论联系实际,完成机构设计。由于所承担的任务不同,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总体系统中一个机构的设计,难度较大。指导教师与实验室老师一道,带领学生参观各类机构模型,演示各类机构动画,讲解各类机构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一一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自己设计的机构进行仿真与验证。
4.综合运用知识,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力分析。教师对运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对运用solidworks软件和ADAMS软件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方法及常见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辅导,使得学生在求解机构的运动过程中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5.在课程设计的各环节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课程设计整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查阅文献、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克服困难、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并在对每位学生单独进行答辩的过程中加以考核。强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较为理想。许多学生感慨,这次课设虽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收获了知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语
开展“设计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收效明显: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逐步掌握了工科学生应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3.促进了师资的培养,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队伍得到了锻炼。
参考文献:
[1]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谢进,万朝燕,杜立杰.机械原理[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孟宪源,姜琪.机构构型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机械原理 课程 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基本内容后提供一个较完整的从事机械设计初步实践的机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编写宗旨就是指导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的机械基础理论运用于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通过机械传动方案总体设计,机构分析和综合,进一步巩固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得到工程设计方面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资料,提高绘图、运算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
1 目前在机械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1.1教学内容乏味
就现阶段的机械原理教育课程来看,教学的内容非常乏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部分老师在教学时只针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从不去扩展,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发散不出来,限制了其想象力。但是机械原理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日后的关于机械方面学习很重要,如果只是讲解书本上面的知识,涉及的内容就十分有限,这样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理解就会被限制在了书本上,根本拓展不开。
1.2需要做的修改
长期以来,各校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中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改革。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更是进入新一轮。各校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题目、组织形式作了深入研究,探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提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施方案。这些教学实践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准备。本文旨在总结各校近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1.3机械原理的重要性
在机械原理的理论教学中,尽管可以安排一些实物、模型、甚至录相,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但是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机械原理实践环节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机构、零件结构和机械设计等工程实践知识的认识和对仪器设备的动手操作、机械结构的装拆等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对理论课程教学不足很好的补充和完善。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设计能力。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主要侧重于机械运动方案设计而机械方案设计是机械设计乃至以后的制造和使用最关键的阶段是决定机械产品质量好坏、性能优劣和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步骤其创新特性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质量和使用效果。因此我院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也经历了“机构的图解法分析机构的解析法上机分析机构创新设计”三个发展阶段。我们把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基本设计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能力作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宗旨。
2.1选题
传统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中仅仅以指导书为蓝本教师的程序化指导贯穿始终。其题目一般是由教师指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如半自动平压模切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今的选题原则是在不脱离机械原理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很多学生的创新设计题目极具研究和应用价值。创新需要基础素材没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就不会有创新成果出现。因此我们将课程设计提前布置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时能有的放矢的认真学习、研究相关章节内容。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知识对他们学期末进行课程设计大有帮助这样又反过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设计过程的控制与要求
在进行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同时,就让学生对课程设计进行选题并说明整个设计过程的要求。这一阶段为分散教学,要求学生选题并提出多个运动方案。在集中设计阶段,第一天完成多个运动方案的评价与优选,确定本课程设计的运动方案;第二天,确定机械的总体尺寸,给出各执行机构与传动机构的初选尺寸,绘制机械系统运动简图,编制机器运动循环图;第三天,对所选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第四、五天,编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由于严格要求按给定的时间进度设计,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任务。在机构的评价与优选过程中,采用个人、教师及学生小组的多层次的机构评价和优选方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各种运动方案的认识,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课程设计说明书作为一种技术说明书,强化其编写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在以后的实际技术工作中,编写技术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和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如何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给出了详细的写作要求并提供了写作样本。我们运用公开、透明及自评、互评及教师评分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评分。首先,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说明及展示设计说明书,并对自己这的课程设计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同学对其进行质询与评价;最后,由老师进行讲评并给出成绩。这样,使学生体验主动参与、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并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学术气氛,并学会用理性与公正的态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工作。
3结束语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是进入21世纪后,面向创新人才培养,我国工科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改革的成功尝试。全国高校围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无论对于机械原理精品课程建设,还是深入开展包括机械学科在内的工科课程体系教学改革,都富有借鉴意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各种教改尝试,既有鲜明的主线,又各具特色。既有成功验,也有需要探讨、摸索之处。因此有必要总结、梳理,以利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械设备;机械可靠性;可靠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85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机械设备的可靠性现状
我国机械工业底子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大型成套设备和精密自动化设备不能自行设计制造。产品可靠性差、能耗高,有效寿命多数只相当先进国家相应产品的1/3~1/2。万元产值的能耗及钢材消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我国1988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仅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0.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机械工业的进步。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出口额不断增大。但困扰我国机械产品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产品的可靠性差。主要表现:目前国民经济和产业化所需装备近2/3依赖进口;机械制造业典型产品的技术来源57%依靠国外;仪表、气液元件、低压电器等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一至两个数量级;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是国外的1/2~1/3,甚至1/10;国产越野车的无故障里程在380~800km,而进口车却为28 000km;国产仪表和日本仪表在同样工作条件下,故障率是9:1。诸多类似的事例导致用户提出“宁愿牺牲先进性,也要保证可靠性”的要求,许多用户抱怨国产机电产品是买得起,修不起。由于可靠性问题,加剧了机电产品出口出不去,进口挡不住的局面。可靠性严重制约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影响到我国机械工业的声誉。
二、可靠性设计理论的基本任务
可靠性设计理论的基本任务,是在可靠性物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可靠性试验及可靠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出可供实际设计计算用的物理数学模型和方法,以便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规定其可靠性指标,或估计、预测机器及其主要零、部件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的工作能力状态或寿命,保证所设计的产品具有所需要的可靠度。机械零件的可靠性设计是以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为基础的。
三、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原理分析
可靠性是一门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广泛,是一门综合了系统工程、管理工程、价值工程、人机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产品检测技术以及概率、统计、运筹、物理等多种学科成果的应用科学。可靠度也叫可靠性,指的是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当以概率来度量时,称可靠度。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产品的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对产品而言,可靠度越高就越好。可靠度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工作;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度高,产品就可以无障碍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机械结构的可靠性仿真算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大致分为两类:解析方法和抽样方法。解析方法通过寻找和优化设计验算点计算功能函数的可靠指标,进一步计算机构的失效概率。解析方法主要包括:一次二阶矩法、二次二阶矩法、响应面法等;抽样方法通过随机变量的抽样计算结构的失效概率,抽样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蒙特卡洛法、半径重要度抽样、自适应重要度抽样等。
在确定功能函数的基础上,多次调整不同的变量分布类型、变量的统计特征,选择不同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可以是零件的可靠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整个组件级、系统级的可靠度。对于同一系统进行不同情况的可靠度分析,可以得到系统可靠性的提升,满足设计的要求。
可靠度函数可用关于时间t的函数表示,可表示为R(t)=p(T>t),其中,t为规定的时间,T表示产品的寿命。由可靠度的定义可知,R(t)描述了产品在(0,t)时间内安好的概率,且R(0)=1,R(+∞)=0。下面是一些可靠性常用的分布:
指数分布:浴盒曲线对应的指数分布为F(t)=1-e- t;如何得到这一分布?
设产品在t时间内总的失效率F(t),则:
在t时刻产品的存活率R(t)=1-F(t);
在t时刻的失效为t时间的是效率的导数、即f(t)/F’(t);
在t时刻的失效率为t时刻的失效比t时刻的存活率,即f(t)/R(t)。
根据浴盆曲线,当产品在稳定失效阶段时任意时刻的失效率为λ。
综上,即得到等式:λ=f(t)/R(t)/(1-F(t));
解此微分方程得到一个特解:F(t)=1-e-t;
所以R(t)e-t,这就是指数分布:
威布尔分布:与指数分布相比,只是变量λ不一样。威布尔分布的F(t)=e^(-t/a)^b;当b=1时,F(t)=e^(-t/a)^b,这也就是指数分布;从威布尔分布来看看其他参数;
R(t)=1-F(t)=e^(-t/a)^b;
F(t)=F(t)=(b/t)*(t/a)^b*e^(-t/a)^b;
失效率=f(t)=F(t)/R(t)=(b/t)*(t/a)^b;
对数正态分布:顾名思义,说明产品在t时间内的失效率与t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也就是说F(t)与ln(t)成正态分布。标准表达式为:F(t)=Φ((lnt-ln(T50))/δ);
根据各种分布,都可以方便地求出产品MTBF。
要求出的MTBF就必须找到样品的失效时间,这样我们必须取出一定的样品做特定的测试、记录样品的失效时间,然后计算产品的MTBF。
有时候,我们常基于概念进行可靠性设计与分析。于是就涉及到了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分布类型选择
机械产品可靠性定量分析理论根据产品基本变量存在随机分散特性,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计算机械产品在使用期内满足规定功能的概率。一般情况下,影响产品可靠性因素有所承受的外载荷、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材料的物理特性、工艺方法和使用环境等。
随机变量统计特性参数选择
一般来讲,各类型统计变量的统计特性参数选择都应来源于试验数据,但是存在一些共性;泊松比的离散程度较小,其变异系数仅为0.01~0.03左右,机械零部件寿命的变异系数均是小于1的数值,使用指数分布描述机械零部件的寿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对于产品整机寿命,在第一次大修前的变异系数较小,而经过大修后的整机,其寿命的变异系数加大;原来材料的机械强度是接卸设计的基础,一般原材料机械强度的变异系数屈指都比较小。
故障树分析法(FTA)能形象的显示出产生系统故障的外在与内在原因以及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为设计、管理、维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形象的的基础资料。这对提高产品的可靠度与改进产品设计都是很有帮助的。对于简单故障树,可以用直观的方法,即按照故障树结构及逻辑的性质求最小割集。但对于复杂故障树就要利用系统的方法求最小割集。
故障树中各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影响程度不同。从故障树结构分析,个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或嘉定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相等,分析个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叫结构重要度。结构重要度分析是分析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的影响程度,为改进系统安排全性提供信息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本文在回顾机械产品可靠性定性分析和定量设计分析方法后,探讨了一些简单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的方法,明确了设计分析方法流程,并提出了基于可靠性产品的参数设计方法,为机械零件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对零件进行可靠性设计分析,并且对零件的具体参数实施基于可靠性的参数设计,为可靠性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ANSYS10.0有限元分析自学手册》 邓凡平.人民有点出版社。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课外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17-02
一、引言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绘制工程图和应用计算机等能力,特别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我校而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我校机械类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的第一门工程设计类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1]
二、现状分析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1.我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对牛头刨床、插床等传统加工设备的传动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其机械动力学问题。课程设计模式缺乏整体性思维,设计题目陈旧且与工程实际结合不紧密,缺少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机构的选型设计等。
2.题目相同,设计的机构一致,只是原动件的位置不一样。故对学生而言,缺乏创新能力的训练。
3.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案与内容相同,学生缺乏查找资料、方案陈述与讨论、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等环节的训练,与当前企业的需求脱节。
(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情况分析
目前,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种类繁多,面向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科技活动有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制造综合实践创新能力-数控加工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应用技术大赛、汽车节能竞技大赛、大学生方程式汽大赛等等,对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如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有限、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缺乏主动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课外科技活动参与的学生人数有限,单纯地为了竞赛而组织的实践活动,由于受时间和名额等因素限制,难以在学生中广泛地组织开展,从而使受益学生的数量受到了限制。
三、教学研究思路
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有兴趣和热情,但人数有限;参与课程设计的学生人数多,但积极性不高,过程不认真,往往抄一份报告敷衍了事。因此,如何利用学校目前课外科技活动开展良好的氛围,将科技活动融入课程设计教学中,使科技活动与课程设计相结合,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四、教学研究内容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课程设计题目研究
为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设计的题目可借鉴课外科技活动的主题,或参考具有生产实践背景的工程实际项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械原理课程课题讲授内容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使课程设计的内容更贴近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
譬如,借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提炼出“多功能黑板的设计”、“便携式可调折叠桌椅的设计”、“自动黑板擦的设计”等设计题目;借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钱币的分类、清点、整理机械装置;不同材质、形状和尺寸商品的包装机械装置;商品载运及助力机械装置”,提炼出“硬币分拣器的设计”、“硬币包装机的设计”、“纸币分类与计数装置的设计”等设计题目。
(二)课程设计内容研究
课程设计内容着重于机械方案的设计与选择、机构运动的分析与设计、机械动力学的分析与设计等三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引导学生应用ADAMS等软件进行机构设计与分析,完成机器总体方案设计。由于将科技活动融入课程设计教学,设计题目多样化、生活化,[2]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设计内容改为与科技活动相关的产品综合设计,保证设计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此外,课程设计增加查找文献资料、设计方案陈述与讨论等环节,旨在锻炼学生资料文献综述能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加强团队协作交流,使学生熟悉产品设计流程和报告书写格式。以往笔者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过程中发现: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第一项任务往往是调研,即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现有产品的现状与技术特点,归纳出开展科技活动的技术线路、研究方法等等,这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是目前教学模式往往忽略这一项内容。
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笔者对课程设计过程进行了监控,在相应时间节点安排了必要的教学活动以及详细的设计任务,如表1所示。
(三)课程设计方法研究
近几年指导学生科技活动过程中发现,几乎每项科技活动都需要应用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往课程设计结果往往停留在几份图纸和书面报告,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机构或机器是否可行不得而知,所以积极性不是很高。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构运动仿真已轻而易举,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的积极性普遍很高,且企业对应聘者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可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如引导学生应用ADAMS软件对机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和运动学仿真,[3,4]使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得到提高。
五、结论
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与学生科技活动相结合,既丰富课程设计的内容,增加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于科技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等。
经过教学研究与实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得到改善,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近三年,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黄小龙,刘相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82.
[2]孙志宏,单洪波,庄幼敏,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改革机械原理课程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98-99.
关键词: 礼仪教育 高校 “和谐校园”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高校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精英。高校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之一是普及礼仪教育。
一、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需要普及礼仪教育
1.礼仪知识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交际,一个人交际能力直接影响到他的生活、事业……成功的交际离不开礼仪。马斯洛根据人的需要层次阐述理论,人有社会需要,这一层次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的忠诚;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需要,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换言之,人人都需要与周围的人很好地交往,促成良好交往的剂就是礼仪。无论在什么场合,一个人的仪态和谈吐都直接体现出他的素质。试想一个有着良好专业素质的人才在社交场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会给周围的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所以说个人身心的发展离不开礼仪知识。
2.“和谐校园”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终极使命。[1]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主体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满足社会需要同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两者和谐,学校教育才能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谐教育要形成一个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颜元)当今社交礼仪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需要懂礼仪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的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
二、礼仪教育在我国高校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系统的礼仪教育没有普及
我国的礼仪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在高等学校还没有真正普及。现在开设礼仪课程的学校大部分是一些有相关专业知识要求的职业技术学院,多数院校没有开设礼仪课程,而是通过其他课程的教学渗透礼仪教育。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学校没有系统地学习礼仪知识,等进入社会后意识到礼仪知识的重要性,再通过其他途径参加礼仪培训填补相关知识的空缺。这样,不仅耽误了时间,更影响了事业的发展。有人认为没必要设礼仪为通识教育课程,因为礼仪课和思想品德修养密不可分,思品课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了。诚然,“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礼仪都离不开道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2]“从本质上说,礼仪修养的作用目的与道德修养的作用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素质的人”,[3]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礼仪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思想道德教育一般着重与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礼仪教育则侧重于礼仪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着重于人际交往中应该和如何正确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和理解”。[4]因此,在大学阶段让每一个学生都系统学习礼仪知识,在走入社会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是十分有必要的。
2.当前的礼仪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
目前,礼仪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与重视,有的学校礼仪教育仅作为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部分,有的仅把礼仪设为公选课;现代社会过分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导致部分学生片面认识: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这就造成学生即使选修了礼仪课,也仅仅满足于获得几个学分,“讲礼仪”的观念没有深入学生的心中。大学校园中存在很多不文明现象:在公共场吸烟、男女过分亲昵,穿拖鞋、穿背心进入课堂,随地吐痰,随手扔废物,在公共设施上涂写刻画文字和图案,迟到、早退,上课中间拎着书包大摇大摆走出教室,在课堂大声聊天,收发短信,接打电话,玩游戏,听音乐,吃东西,翻阅与课本无关的读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睡大觉……这些现象都成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障碍。
礼仪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礼仪课的教学采用讲课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式地讲礼仪知识令学生很难提起兴趣。礼仪课应该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需要有场地模拟社交的场景,让学生参与训练。但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礼仪教学相当于纸上谈兵,难以收到理想成效。
三、采取适宜的礼仪教学措施,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1.和谐配置礼仪教育资源
合理的教育资源是开发和发展教育产业的基本保障和基本条件,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两类。硬资源是有形资源,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软资源是指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这里所说的礼仪教育资源的和谐配置主要指对礼仪教育的资金投入要充足,要加大对礼仪教学师资的培养力度。只有配套设施完善,教学队伍充实,才能保障礼仪教学的质量。
2.采用科学的礼仪教学方法
在礼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上,应遵循应用型本科和高职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采用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5]
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采取讲练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学生讲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辅以课外礼仪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或真实的情境中,掌握礼仪规范的操作方法,实现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要改变传统的“一卷定终生”的方式。卷面所反映的是单一的理论知识,虽然经过考试,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缺乏应用能力,尤其是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这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考核方式应该有效地改革。
3.建设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
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和实践礼仪知识。和谐的校园环境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大学生正处在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有利于礼仪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高效和谐校园的构建,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和谐校园与体育伦理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体育伦理对构建高效和谐校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效和谐校园的构建,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作为高效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伦理要求参与体育的人必须格守体育到道德准则,重视参加比赛的选手表现出诚信、公平、团结协作以及相互尊重的体育道德风尚,从而具备规范个体的行为,协调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作用,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显然十分重要。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和谐乃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它指的是人和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随追求的一种美好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和谐便是美从哲学视角来看,和谐指的是各要素之间保持全面协调以及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而和谐校园,指的是校园中个体与个体、个体同校园环境、个体同社会等其它要素之间的矛盾保持着稳定协调、相互依赖以及健康发展的状态。和谐校园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环境领导同教师间、学生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以及平等互利。整个校园凸显以内与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以及稳定有序的表征。
二、体育伦理的内涵
“论”与“理”始为两个词,在《说文解字》中就提到,“论”指的是人际关系体现出符合一定的规矩与准则,并且代代相传;“理”,原意指根据玉体本身的纹路来打造玉器,从而使玉器成形有用,后被引申为协调和治理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所谓“伦理”,指的是人伦关系的道理、条理以及原则,这些道理、条理以及原则直接关联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以及个体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所谓的“体育伦理”则指的是人们在参与体育赛事与体育活动时所建构起来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置这种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具体而言,“体育伦理”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体育伦理需具备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体育赛事参与者与观赏者均必须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二是体育即竞争,故此,体育参与务必遵循体育竞赛规则,务必在规则所允许的相同条件下,持公平的方式参与比赛与评判;三是体育本身即文化,体育赛事参与者与观赏者均必须凸显体育的文化精神,除却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外,与此同时,还应表现出勇往直前、顽强拼搏以及团结协作的优良体育精神,并且充分展示体育运动力与美的完美绽放。
三、体育伦理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机结合
公平公正乃和谐校园的基本表征,同时也是各高校所追求的目标。公平公正的和谐校园指的是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就是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公平与公正的评价机制与竞争机制:即彼此相互尊重、精诚协作以及齐头并进的良好校园氛围。然而,当前,许多学校纷纷出现了对教师评价的不公,极个别教师为达私人目的而不择手段,少数学生为获取考试高分而采取不正当手段现象。故此,学校要和谐,校领导首先要与师生建立公平、公正的意识。众所周知,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常规竞技运动,乃参赛双方的竞争性活动。此种竞争务必要遵守体育比赛的规定,参赛双方是在公平及公正的前提下进行。学校组织教师与学生参加比赛,通过体育比赛规定的强制性,规范参赛者的行为,从而培养教师与学生公平竞争意识的形成。体育利用规则与舆论规范了个体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的形成,这就从根本上促进了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友爱乃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与协作的基础,它促使了人们在笃实、笃信以及关爱中建构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人们和谐相处,促进学校构建融洽与和谐的良好氛围。高校培育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团结协作与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无疑是促进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同时亦与社会经济、道德体系稳定以及发展紧密相连。在传统体育理念看来,“仁”、“礼”乃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道德准则与道德境界,其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用爱心与善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事多要替对方着想,考虑对方,理解对方,在体育赛事中应做到礼让为先。此举显然同奥林匹克精神——团结、有意以及进步的体育道德精神相一致。此种体育伦理思想,促使了赛事参与者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彼此之间往往就会表现出相互帮助、相互尊重以及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在公平竞争的参赛条件下,培养彼此良好品质的形成。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技术学习,还是各种游戏与比赛,同学与同学问,均是在相互帮助以及相互协作下完成,促使了他们彼此之间诚爱与友爱良好品质的形成,这也从根本上加快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关键词】现代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机构;建设;管理
一、现阶段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严重
八十年代中初期国内部分医科大学及工科院相继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BME)专业,BME毕业纷纷进入医院从事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曾一度辉煌。但是,大多数BME毕业生又先后离开医院。其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院在人才培养、使用、晋升、生活待遇等方面存在着重医轻工的现象,使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产生了不平等感,部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因此而另谋他业。二是九十年代初期国外医疗器械设备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销售机构,不少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优厚条件,而到这些机构从事维修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医疗维修机构内部管理缺限也是造成人才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些医院让正规院校BME毕业生长期从事一般技术工人所从事的工作,BME人员感到委屈而离开医院。
2.现行人员素质偏低
据相关资料报道,在我国医院维修工作一线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多数为中等学历,其主要来源为其它待业改行者,如护理人员改行、汽车维修人员改行等。这部分人员的技术主要源于工作实践,未经正规BME教育,技能单一,思维方式落后,缺少跟踪先进医学工程技术的潜能。特别是长期的“放羊式”管理导致了他们缺乏创新思维方式。即使是高学历人员,在这种管理体制中也容易放任自由、不思进取。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医院管理者尚未意识到BME人员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使BME人员没有受到象医护人员一样的严格管理和继续教育。
3.维修手段落后
应该说,我国现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与美国70年代十分类似,属于维修店。尽管随意医疗器械设备的不断发展,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维修工具,检测手段仍是陈旧的。其原因是医院自身不愿意对维修机构的设备有更大的投入,因为这种投入的回报不是显著的,难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
4.管理制度滞后
尽管目前医院管理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却成了医院管理的盲区,多数医院没有详尽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滞后。即使是建立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管理制度的医院,其制度也难以及时修订与补充,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如缺少新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有关机构人员组成,占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学历要求,准人资格等在卫生政策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其主要原因:一是医院的规划和发展策略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缺乏明确的建设与管理标准,难以形成相关管理制度。二是医疗单位对医疗器械设备的发展与管理策略、质量要求等难以准确把握,难以及时制订或修改相关管理制度。
二、加强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1.建设与管理原则
应该注意到,医疗器械设备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服务手段,它还是医院文化的重要标志,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医院形象与声誉,也影响着医务人员情绪及行为。另一方面,医疗器械设备具有现代高科技特征,维修过程需要创新思维,维修人员需要有多层面的知识结构。为此我们认为,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应把握如下原则:(1)加强机构的文化内涵建设,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医学文化素养; (2)树立为临床医疗服务的思想,培养具有敬业精神的工程技术人员;(3)明确人员准入条件,重视人才培养与知识更新;(4)建立或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及相应运作规则。
2.建设与管理目标
2.1基本目标
任何一项目标的实现,人员总是起决定性作用,应在建立工程技术人员引进、培养、淘汰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如下目标:(1)对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分工,正确使用,严格管理,全方位为临床医疗服务;(2)突出预防性维修,最大限度地提高或延长医疗器械设备的无故障时间;(3)不断提高人员的维修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4)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维修服务水平。
2.2具体目标
参照国外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保障情况,结合我国医院现状,现阶段的具体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故障发生规律编制维修规划,并依据规划实施预防性维修、改进性维修、故障维修及日常维护等。(2)采用现代维修新技术,使电子类及大型设备的自维修率在85%以上,如心脑电图机、B超诊断仪、放射线设备等。(3)实验室精密仪器的校准与维护,自维修率在95%以上,如分析天平、色谱分析仪、多参数生化分析仪等。(4)常规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自维修率达到100%,如血压计、负压吸引设备、制冷设备、常规理疗设备、常规口腔设备等。
2.3机构设置
2.3.1工作室布局。(1)维修计划室:由设备科(处)主任直接领导,一名主管人员具体组织并负责实施。维修计划应由全体维修人员共同参与,在预防性维修,故障维修,日常维护等方面制订详尽规划。必要时,可根据维修规划进行经费预算,并报经济管理科(处)审核。(2)档案资料室:应详尽收集或记载医疗器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修方法、履历等,并科学分类,严格管理,确保维修有案可稽,使维修依据可靠,维修方法恰当,更换部件准确。(3)维修操作室:一般包括精密仪器维修室,电子设备维修室,其它专用设备维修室等。
2.3.2维修小组的划分。(1)中高档器械设备维修组:配备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配置智能故障诊断设备和其它专用设施及工具。(2)常规器械设备维修组:配备中级工程技术人员,配置专用工具。(3)基础维修组:配备1-2名熟练技术工人,主要从事钳工,车工等,完成一般性维修和零配件的加工。
2.4建立新型管理机制
2.4.1建立主管领导负责制。主管领导的工作职责应包括:组织制订或督促执行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组织审查维修机构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审批维修机构开支方案等。
关键词: 马克思 主体性理论 和谐校园文化
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哲学作为探寻人的存在根据的学问,自然要从人作为主体的性质出发,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是他的人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探讨,以社会实践为立足点,以人的“功能”角度为出发点,强调了人是劳动、社会关系的主体,肯定了人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对于研究我国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职工和学生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马克思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上的主体性理论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他的主体性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从而具有了如下特征:一是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实践活动的结果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主体性及其发挥。二是人在实践中确证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只有通过实践,主体才能达到其目的,实现其价值。三是人的主体性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三者的结合和统一,是主体和主体性的真正发挥。
“人始终是主体”,[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立足于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自主运动。现实的人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历史活动主体的统一。人的主体性及其发挥决定了实践活动的结果。马克思在肯定了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的同时,还进一步指出,现实的人和主体又不是完全对等的,只有现实的人具备了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后,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创造历史、改造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在实践中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在本质上才是有意识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突破或超越了动物的生存方式,不再满足于对现成自然物的直接索取与占有,而是力图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在对客体的改造中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一方面必须依靠现成的外部物质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生存和活动的先在前提,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或价值选择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创造出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存在,并通过自身对该存在方式的占有和享用,使其成为人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的有机要素。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践规定了主客体的相互生成。动物和“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依赖自然,“完全形成中的人”则宣告了人和自然的对立。这种人和自然分化的动力不是别的,正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人由此而获得了改造对象世界的主体的意义。
二、主体性的理论问题是在三种意义上使用
首先,在本体论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主性。自主性是人的自主意识的外显,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和体验到的。自主性既是人的一种内在要求,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按照实践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的一种“自主性”活动,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3]这意味着,人的生成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通过自我创生和自我生成活动,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扬弃、自我否定,并因此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是人独特的存在方式。对于动物来说,运动和进化构成其活动方式,因而是谈不上发展的,但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方面改造了对象,创造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也改变了自身,创造出人新的自我,因而发展是惟有人才具有的自我生成活动,发展是实践活动的内在本性,因而也是人生命活动的内在本性。
其次,在认识论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人的能动性。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所谓“当作实践”、“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并不是否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而是指对现实世界不要仅从客观的方面去理解,即在马克思这里,在认识论意义上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是统一的,其基础是实践。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主体性是感性的主体性,这就批判了近代的理性主体,使主体中的“自我”又重新获得了生机。最重要的是马克思在这里强调了主体性的内容是它的能动性,马克思指出:“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5]这就说明了在马克思那里,人的真正的主体性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能动性,从而超越了近代意义上的抽象的主体性。
最后,在历史观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历史地和社会地生成的,从而体现出人的创造性、选择性、目的性等主体能动性。马克思一再强调:“创造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历史行动中的人,而“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也就是说,“人始终是主体”,[7]“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8]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是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生成的自主运动的过程,从而强调了社会的历史性和生成性,体现了人在社会中具有创造性。
三、马克思主体性理论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作用的发挥
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约束学校整体行为,以及教职工和学生个体行为的功能。因此,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能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的教职工和学生,要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及积极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肯定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这不仅是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的具体运用,而且是由我国的高校特征以及和谐校园文化内涵和建设过程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的。首先,教职工和学生是校园居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体。其次,教职工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改善校园环境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管理者。全体师生员工都是校园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三个群体的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发挥群体力量。再次,教职工和学生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根本利益,由此也决定了教职工和学生应该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大受益群体和最终受益群体。正因为这样,进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依靠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来进行。只有实现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才能顺利推行,校园文化所产生的精神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离开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忽视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忽视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就会影响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2.发挥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主体性理论表明:能动性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体的根本特征,它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得到具体表现。能动性是选择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统一。发挥教职工和学生的能动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把教职工和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调动教职工和学生的能动性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要加大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具体目标,知晓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让教职工和学生明白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事关自身切身利益和学习生活的大事。这样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广泛地调动起来,才能促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把发自内心深处的愿望和情感,转化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强大内驱力和自觉行动。其次,凸显教职工和学生的能动性,表现在尊重教职工和学生作为主体的选择性,让他们把认为最为迫切要建设的方面放在首要建设位置,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在装修自己的美丽的家园。因为教职工和学生作为社会所培养的高级人才,其本身就蕴含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所需要的丰富的创造活力、智慧和力量源泉,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必定会开出璀璨之花。最后,肯定教职工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性表现为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不盲从、不刻板、不模仿,也就是体现创新精神。即建设出来的校园文化既能够突出本校特色,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价值标准、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又能得到表现。将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只有让教职工和学生既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又能享受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才能使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内在地统一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才能真正全面地使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3.尊重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利。
所谓自主性,从主客体关系上看,即表现为一种“为我关系”,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不仅根据客观事物的规律这一外在尺度进行改造,而且把内在尺度运用到改造对象中去。自主性既是人的一种内在要求,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感性显现。人不是简单地适应外部世界,而是要求外部世界来服务自己。自主性是人之主体地位的确证,自主性表明人具有支配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具有自主性的人,是自主、自立、自强的人。他既是外部客观环境的积极调控者,又是自我意识和行为的主导者。人一旦有了自主性,便自然地显现出个体的潜力、意志和魅力,表现出独特的能力和品质。
对于主体的自主性来说,自主性意味着自愿、自觉、自决、自享。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来说,自主性同样意味着自愿、自觉、自决、自享。也就是说,教职工和学生所建设的和谐校园文化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活动,认为参与这项活动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他们愿意为这项活动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无穷的智慧,对于这项活动所带来的后果,从不盲目地主观臆断,而是以审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一切,扼信命运之咽喉,建设理想之精神,不放弃、不舍弃,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畅享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
参考文献: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VOL42:13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VOL42:9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VOL42:16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VOL46(下):5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VOL1:54.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机械原理 应用
一、前言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使命,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融入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机械原理应用竞赛是机械原理课外活动之一,通过机械原理应用竞赛,能够让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创造欲望,完成机械机械原理课程目标。构建基于参与式教学的机械原理应用竞赛教学,能够在竞赛之中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性得到激发,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校积极开展机械原理应用竞赛,采用参与式教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参与式教学基本原理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创建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工科专业的学生具有关注学习的实用性、注重学习的时效性与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二)参与式教学设计
机械原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参与教学,从而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机械原理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进行以下的规划:(1)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的方式完成特定运动的分析、设计与完成,了解零件的加工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完成任务,提升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理解;(2)设计选题与认识设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特定机构的原理分析、完成原理草图的绘制、优缺点讨论、归纳合理的解决方案、有条件的可以加工成产品等任务,使学生了解机构设计与加工的全流程;(3)成果演示与讨论,经过设计与加工之后,采用成果演示的方式阐述机构的原理与设计思路,采用答辩、自评与他评的方式对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设计的不足,提升学习效果。
三、基于参与式教学的机械原理应用竞赛教学
本校2014年以“休闲娱乐机械和家庭用机械的设计与制作”作为机械原理应用竞赛的主体。竞赛中笔者以升降课桌的设计进行讲解,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学习
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分组讨论以及机械原理分析,运动实现要点设计、归纳合理的解决方案、总结等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升降课桌的设计原理,笔者以当前市面上已出现的学生升降课桌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升降课桌的机械装置工作原理,并分析讨论这种课桌的特点,指出这种课桌最大的缺陷是需要借用工具才能调节高度,不能实现随手调节高度,从而为升降课桌的设计打下基础。
(二)工艺分析与设计
经过理论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到四杆机构的设计原理与工作原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引入机械创新大赛,让学生能够以小组的方式设计出升降课桌。小组设计中不同小组的运用的原理并不相同,有的小组采用分别设计然后对比选择最优设计的方法、有的小组采用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并汇总的方法,而且小组讨论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做好引导,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升降课桌的运动原理,给予学生必要的理论技术指导,而且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设计,讨论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法。这一阶段的实践,获得一些技术性、可行性等均有较好表现的方案。在这一阶段,虽然不同小组的方法不同,但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讨论与设计,了解机械原理应用的情况,学生对机械原理应用的理解加深,学生的机械原理学习热情均有所提高。
(三)机械原理应用大赛评价反馈
机械原理应用竞赛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的竞赛,在竞赛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竞赛中,学生必须按照竞赛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文献检索与创新说明,能够提升学生查阅资料与组织资料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确定方案之后,将理论知识延伸到机械原理应用大赛,采用竞赛的方式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估,将设计的评价反馈到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对课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机械原理是机械专业的重要课程,为了满足机械设计人才的需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革新机械原理教学方式。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与机械原理应用竞赛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参与机械原理应用竞赛的过程中,参与机械设计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对机械原理应用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机械原理课程的参与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3〕223号)
参考文献:
[1]朱建江.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教育科学),2011,(12).
[2]蔺永诚,刘箴.参与式教学法――高校课堂教学中值得推行的教学方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