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第1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关键词:三本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本人多年在三本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对做好三本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看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地位的确立

目前三本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学校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促进三本院校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出发,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仅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提高三本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不够的,还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纳到三本院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规划中,真正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及整体素质。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三本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做到以人为本,做好三本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管理者要注意到三本院校学生的特殊性。本人去年对2010级新生做了一项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这样的特点:政治上进步积极,要求入党,兴趣爱好广泛,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容易。但同时,新生也存在一些不好的状况。例如:学生吃苦精神较弱,有很强的个人主义,团结协作不好,对学校没有很好的认同度,心理素质较差;没有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三本院校学生具体的思想政治状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校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师要多做调查研究,从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这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而能提高三本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另外,思想政治教师要结合三本院校学生的具体特点,分析研究更多、更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三、探索三本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1.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人文环境、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综合素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通过大力宣传“爱”的文化,将“爱校,爱家,爱国”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可以通过爱的文化开展相关的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各类征文竞赛等活动。以此增强他们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

2.通过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校来说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方面要利用网络思想教育宣传学校取得的成果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招生就业等各类信息,服务学生。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密切相关,三本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如果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三本院校要适当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一批素质较高的辅导员队伍。

总之,要做好三本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教育工作要具有针对性、教育途径要多样化、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植入学生的心田,并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第2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关键词:传统经济;生态经济;自然生态;循环经济

1传统经济学的弊端

传统经济学(TraditionalEconomics),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与各种经济关系及其发展逻辑、规律的科学,是传统经济运行模式背后的主要理论基础。正如科斯所说,这是“关于私有制度的经济学”,是以“经济人”为基本前提假设,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注重个人,强调利润最大化,把对个人欲望的满足视为幸福感。不论是在100多年前建立的以充分的市场竞争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无不将“经济人”这一传统经济学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在长达几百年的工业文明时段中,工业文明给予了传统经济学“自私、理性”价值观的合法性,并使其依托自身发展壮大,成为占据中外话语霸权地位的主流经济学[1]。人与自然本是相互依存、共生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个复杂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市场经济”限制其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忽视自然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基础性作用,让传统经济学成为一门“无根性”的经济学说。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有传统经济学家构建的经济学框架通过改变量等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使传统经济学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社会和科技快速发展,让传统经济学家的这一老旧经济学模型框架失去了对当下社会的“把控”,在这一框架之下的概念和变量也落后于时代。在当下认识论的角度下,自然生态作为整个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基础,传统经济学自始至终也没把自然这一变量纳入经济学框架之中,忽视自然、过度利用自然、把自然当作一个巨大的垃圾处理场,无不说明传统经济学在当下发展之中的弊端。

2传统经济学与生态危机

在的剩余价值理论里,剩余价值的产生主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3个过程。购买是指购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原材料是指“非人为再生产”的资源。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自然资源是基础,脱离自然资源整个过程将无法进行。传统经济学一贯忽视生态,视一切“非人为再生产”的自然资源为免费、可随意获取的,这种“自然免费论”导致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自然资源,忽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虽然取得了经济高效率,但生态系统被大肆破坏,造成严重的生态赤字,在一段较长的历史阶段内一步步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传统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试图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谋求可货币化的最大利润和物质福利的这一本质,决定了传统经济学无法解决生态问题。假设一个企业从自然界获取了足够多的原材料之后,很快进入到生产销售环节,并最终能够按照传统经济学的模式获取最大的利润。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弥补从自然界攫取原材料的损害,这个企业必须拿出利润中的一部分进行补偿。这样一来,成本增加,利润就减少了,与传统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相违背。作为传统经济学下的理性“经济人”,成本外部化是利润最大化的最优方式。弥补对外部生态的破坏,增加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不符合传统经济学“经济人”的假设[2]。

3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从形式上看是封闭的物质循环流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学,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为前提,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相比,循环经济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学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3.1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

3.1.1国内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国际学术界对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雷迪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批判了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震惊美国各界,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国内的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批农林学家和农业工作者,以农业生态研究为基础,在不断实践和研究中逐步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第一部生态经济学专著是许涤新、马世骏、刘思华主编的《生态经济学》。1980年8月,许涤新在青海省西宁召开的全国畜牧业经济理论论坛讨论会上提出:“要研究生态经济问题,逐步建立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王松霈说“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沙漠化、水土流失、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登上历史舞台,全世界都面临着自然环境的巨大挑战,是生态经济学兴起的主要原因。山东人民出版社在1995年7月出版了马传栋的《资源生态经济学》,马传栋先生指出生态经济学的宗旨是要探索人类实现资源、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对策,为解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3]。

3.1.2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有人认为生态经济学属于生态学,也有人认为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越来越多的人赞同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989年,Costanza指出生态经济学既包括利用传统经济学的方式研究经济活动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也包括用新的方法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联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的学科,他视生态系统为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联系作为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4]。我国经济学家腾有正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二重性的学科,兼有理论和应用,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涵盖的范围包括经济学、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政治学、生态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等。在人们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边缘性质时,往往会遗漏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性———时代性。目前世界面临一系列生态危机,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温上升、酸雨、沙漠化等,并且没有一门学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生态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将新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纳入到生态经济学,以帮助不同地区出现同样问题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以此保持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活性,使其处于时代前沿[5]。

第3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教材

《微观经济学》已经成为民办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笔者所在的学校,经济系和管理系每年有1000多名学生要学习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国际贸易原理、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打好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才有可能学习好这些专业课。但是,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一些特性,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工具来分析问题,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具有相当强的逻辑关系,而对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教师难教,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难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更遑论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了,这样反倒使得微观经济学失去了本来的教学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既保留微观经济学原本的特色和学科体系,又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值得每个经济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1 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合适的教材

民办本科院校作为一个新兴的高校层次,开始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很多课程教材的选择上都还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教材。比如,笔者学校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一直使用的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该教材不论从内容上还是体例上在国内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上都是上乘之作。但是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该教材内容非常繁杂,内容也比较深,体系严密,逻辑性太强,除一小部分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同时,由于生源的差异,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程度相差很多,给老师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最近几年市面上的标明针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逐年增加起来,但是水平也参差不齐,基本内容没有太大差别,缺乏特色和针对性。而国外的教材,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相对于国内的教材来说,趣味性强,难度也不大,但是,相对来说逻辑比较分散,也不完全适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因此,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对于提高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十分必要。

1.2 学生缺乏经济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笔者所在的高校,在江苏省内历年高考招生中,其录取分数在独立学院中始终名列前茅。但是,就学生本身而言,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中更希望老师提供结果,然后记住结果,为应试做准备,从而失去了经济学教学本身的逻辑性的培养和训练。同时,如果教师推导了各种模型的分析过程,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一些数学分析方法,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讲,又往往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产生厌倦甚至厌恶的情绪,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1.3 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微观经济学的教材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和模型,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同时,由于学生缺乏现实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从而导致学生很难理解生产论和成本论的相关内容。而我们的教材中的很多案例都是以西方国家的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大多描述的是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缺乏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实例。当这些例子中提到的现象和我们国家的经济现象有所出入的时候,学生就很难理解这其中的差别,也很难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假设,甚至会对理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1.4 教学条件有限,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民办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一个教学班一般都有100多个学生,从而导致教师对于课堂内容控制力有限,很难组织起规范的案例讨论,教师也很难掌握所有同学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另外,由于母体学校的特色,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存在着严重的重视工科实践基地建设,忽视经管类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有限,缺乏具有经管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导致学生只是在课本中学习,而很难具有实践的机会。

2 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建议

2.1 尝试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编写一本适合本校学生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对于改善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教材编写的方向,可以以现在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蓝本,删掉一些对于三本院校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内容,从而避免了内容的繁杂性而导致的学生的畏难情绪。例如,可以保留从供求入手,弹性的分析,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和要素理论。而对于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简要介绍,只要学生把握基本内容即可。从大的框架下可以增加相关的教学案例,如每个章节前面增加导入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每章结束后,添加一两个案例或相关的事件,引导学生用本章学过的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每一章的内容中,大部分知识点应配有相应的简单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每章结束后,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配合相应的题目加以巩固。

2.2 实施互动式教学

相比于一本、二本学生而言,三本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弱,但是,学生相对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一旦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是有能力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过程的。

2.2.1 适当分组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一个班100多个人,教师很难顾及到所有的学生。教师可以把10个左右的学生分成一组,每一组设一个组长,上课时候要求同一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组长也可以轮流,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就会变得顺畅许多。

2.2.2 把互动教学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

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互动式教学的设计,把互动式教学方法渗透到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中等各个教学环节。

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把相关的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要求各个小组按照案例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在课堂上,按照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以及对于问题的回答,给各个小组相应的分数,建立起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案例的选取,教师应该尽量选择当下的热点问题,因此,教师应当经常更新案例库,保持案例的新鲜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一例到底,用一个案例讲述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教师也不需要把每个知识点涉及的新的案例讲述一遍,节省了教学时间,学生也对案例的印象更加深刻。另外,也可以采用短小精悍的案例来说明相关问题。如讲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书上吃馒头的案例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讲其实并不合适,因为他们很少吃馒头。可以用体育课后喝饮料来说明,刚开始时候喝一口都觉得很解渴,当一瓶饮料快喝完的时候,再喝一瓶就没什么感觉了。再比如,在讲授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时候,可以举交换商品的例子,实践表明,学生听了以后,直观感受很强,对知识点的印象也很深刻。在每一章结束或者某一小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这种社会调查可以是实地的调查,比如了解本校学生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考察影响因素,每一种因素如何影响了需求。也可以是查找相关的数据资料,例如,哪些因素影响了住房市场的价格?如收入因素可以查找相关的统计资料,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引导学生使用统计数据库,使用统计工具。从互动教学的形式来看,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学生独立演讲,课堂辩论等形式,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的目的。当然,前提是教师要提前布置好规则,做好设计。

2.3 优化考核方式

2.3.1 强化平时分的统计

笔者所在学校,几乎所有课程都是用三七开的分值比重,即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但是在考核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的平时分数给的都十分随意,学生分数较低,就把平时分提高一点,这导致了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平时不逃课,或者几乎不逃课,老师就会把平时分都给满,从而产生了一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平时分的学生。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严肃平时分的计算方式,比如教师要对学生充分熟悉,这种熟悉建立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和关注上。每一次课堂讨论都把平时分公布出来,奖惩要严明,考试前公布所有同学的平时分数,增加透明度,从而避免学生浑水摸鱼现象的产生。

2.3.2 对试卷形式进行调整

根据各自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设计题型。传统的考试中往往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而忽视用基本原理解释经济现象,忽视基本原理的应用。笔者认为,在试卷的设计中应该提高应用部分的比重,适当降低计算的部分。微观经济学最核心的不是要学生算,而是要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想和灵魂以及应用。

3 小结

独立本科学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实践与互动环节,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调整考核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 117~120.

[3] 彭柳林,李晓云,陈青雁.交互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117~120.

第4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本论文借鉴结构主义的一些方法,抱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考察马克思论述政治经济学的话语结构入手,抽离出“自然·历史”、“共时·历时”、“一般·特殊”、“抽象·具体”四组基本的话语组合方式,为了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马克思把阐释归入“历史/历时/特殊/具体”,而排斥“自然/共时/一般/抽象”,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放弃对于“一般/抽象”的探求。他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辩证法,并把它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动力所在,而辩证法恰恰是“共时/一般/抽象”的研究方法,那么,“辩证”的叙述动力能否承载历史唯物主义的诉求,马克思是如何在“辩证法”的运动中纳入“历史”的声音,我将通过对商品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解读来回答这两个问题,从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突破文本的叙述抵达历史的艰辛,这对于语言学转型以来处理文本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在后结构主义解构“宏大叙事”的策略下重新找回历史唯物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历史、共时-历史、一般-特殊、抽象-具体、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抽象人类劳动、剩余价值、能指/所指/历史参照物

引言

生活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对于马克思、以及《资本论》的态度不得不带有复杂的情感。改革开放是在批判“”历史的基础上开启的,而在思想领域则伴随着对于教条化的清算,以至于在新时期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成为知识人的普遍信仰,但是随着90年代市场化在中国的全面展开,一些曾经借助批判和拒绝的东西浮现出来,中国究竟是在“发展主义”2的历史允诺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还是掉进了“现代化的陷阱”3,于是,一部分对社会持有批判立场的知识分子又重新认识到马克思和的价值,并把其作为介入社会批判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幽灵”4又回来了(按照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说法,“马克思的幽灵”从没有离开过),或者借用《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的结尾语“因为指引我们思考剥削,而剥削还没有终结”5,可以说,并没有被历史想象性地“终结”6。

正如20世纪法国著名结构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在《阅读<资本论>》一书的开篇就写道:“毫无疑问,我们都读过《资本论》,而且仍在继续阅读这部著作”7,阿尔都塞借鉴结构主义的方法,以哲学家的身份采用“征候读法”来重新阅读《资本论》,以便恢复苏共“二十大”以后人们对的信仰,这样一种“保卫马克思”8的方法依然是我们今天阅读《资本论》的主要的哲学背景,也使本文的分析不得不打上结构主义的烙印。因为《资本论》首先或许最终是一个文本,尽管马克思从没有打算把自己的思想只呈现在文本中,他更关注文本的实践意义,但是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已经很难获得这份突破文本而抵达历史的自信,或者说支撑马克思信念的哲学根基已经动摇了,尤其是20世纪初期在哲学界发生的“语言学转向”以及最终波及到整个社会人文学科的结构主义,似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语境”,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结构主义对马克思的阅读和阐释还依然有效。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资本论》应该属于马克思所深处的历史的“必然”产物(至少马克思这样认为,否则他就不会坚信自己的研究工作是科学的和真理的),这并不是说《资本论》中所讨论的问题不适用于当下的历史,而是一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本文就试图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动力和话语结构,并通过考察商品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来检验这一系列话语结构及其辩证运动是否能承载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叙述任务,这或许也是处理的“遗产”以及偿还其留下的历史“债务”10的一种方式吧。

自然·历史

第5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关键词:资产评估 学科定位 管理学 经济学

一、引言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资产类型、新的市场细分对资产评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需求已经逐步趋向高端化。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特征明显、知识背景综合的资产评估高级人才将是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继2004年重新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后,2010年又增设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目前全国有15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68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逐步高级化,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对资产评估专业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资产评估专业学科定位的研究,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随着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的实施,从理论上探讨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将有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未来研究方向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对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归属进行梳理。

二、资产评估专业学科定位的历史借鉴

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属性,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很多学者曾以“倾向性”的观点阐述资产评估的专业属性。根据对以往文献的梳理,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倾向于经济学科

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目的是为经济活动服务,如果资产评估的方法误用,评估结果的理解存在偏差,则只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陈鹏,1998)。同时资产评估的理论主要依附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供求理论、预期理论等,分析资产价值采用的方法也是典型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张俊平,2008),因此,资产评估更倾向于经济学学科。在全国15所资产评估本科院校中,将资产评估设置于财政(税务)学院的有内蒙古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河北经贸大学,共4所,占总数的27%,倾向于经济学观点符合资产评估的特征。

(二)倾向于管理学科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发轫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会计学、财务管理有较长的渊源关系,理应归属管理学科(李光洲,2007;邓九生,2008;唐振达,2009),在以管理(会计)学为基础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文学和理学(王开田、胡晓明,2002;张艳,2009),此观点偏向于管理学。教育部2004年在少数财经院校恢复资产评估专业设置时,将该专业归属于管理学科。从2010年15所具有资产评估本科招生院校的专业设置看,属于会计学院的有浙江财经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属于商学院的有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属于金融管理学院的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共有11所,占总数的73%,因此,相对于持经济学观点而言,倾向于管理学的观点占了大多数。

(三)倾向于交叉学科

交叉学科是指既包含有管理学、又有经济学,还有工学、法学等学科。张欣(2006)直接提出了资产评估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边缘性复合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宽,需要的专业技能高,且与多种其他行业相关。从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资产评估学科的交叉性。在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中,王淑珍、尉京红、马慧景(2002)认为,应该设置会计方向课程、经济与管理方向课程、金融与证券方向课程、税收、统计方向课程;常丽(2007)认为学科基础课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方向课程、财务会计方向或建筑工程方向课程与机械制造方向课程、金融与统计方向课程等。学科基础课就应体现不同性质高校的学科结构特点,财经类院校难以开展不动产评估和动产评估等学科基础课程。李春杰、柳娜(2010)认为学科基础课程可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统计学、经济法(税法)、市场营销学和信息管理系统。从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科目看,包含有财务会计、经济法、机器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资产评估五门课程,这些课程处于同等重要位置,涉及到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较多学者认为资产评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较为合理。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目的、研究假设前提、研究方法与手段的不同,通过比较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差异,进而从资产评估的研究目的、假设前提、研究方法来定位学科归属。

(一)研究目的

经济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区别的根源就在于研究目的不同。虽然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都涉及资源问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解释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管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提供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资源最优使用原理和方法。经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社会经济资源的严重稀缺。亚当・斯密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反思,并提出自由市场能够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优化配置资源的解决方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用边际效用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完全市场竞争能够通过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来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凯恩斯主义则从市场失灵的角度来解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显示了经济学始终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关注。因此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为什么社会经济资源不能进行优化配置,并提出经济发展对策。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工商企业这一新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如何使用组织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组织目标,成为当时社会的新问题。因此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他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的产生为管理学的研究确立了发展方向。管理学的发展过程始终讨论的就是如何提高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古典管理理论认为组织运用科学方法替代经验方法,通过经济利益激励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不仅应该关心员工的经济需求,而且应该满足员工的社会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应该并重,要重视组织文化激励作用,应该关注组织内的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外部环境。提高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途径。因此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根据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情况,提出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资源最优使用方案。

(二)理论基本假设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研究都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一是关于人的假设,二是资源稀缺与否的假设。(1) 关于人的假设前提。两个学科都是以人的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管理学研究人的组织行为。人的行为动机是由人性决定的,因此,两门学科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要以对人性的假设为基本前提。经济学研究内容是社会经济问题,因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管理学强调组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功能来充分利用组织资源,因而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2)经济学暗含资源的有限性假设,管理学暗含资源的非有限性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才需要研究合理配置资源,节约资源。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并非是有限的,而是可以通过组织管理不断扩充的。人力资源培训、员工激励和创新的运用可以充分挖掘出组织中人无尽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战略联盟和合作还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资源。与此同时,政治和文化资源也是组织资源的一部分,所以管理的资源是无限的。但是为了降低成本,管理学还是要研究如何有效使用组织资源。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同

供求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它用详细的模型理论分析供应方会以何种价格出售,该价格需求方在哪个阶段是可以接受的。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经济学可以运用模型等工具从静态、比较静态以及动态层面进行分析;也可以运用实证的方法或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用文字说明,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还可用几何图形式表达。管理学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等方面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更注重定性分析方法。

四、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定位

任何一个被认为是科学的学科,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都有它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学科体系区别于其他学科之所在,也是我们分析学科归属的出发点。资产评估专业学科的定位应从研究目的、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界定。

(一)研究目的

资产评估最终目的是在分析资产评估环境与评估对象特征的基础上,对特定时点及约束条件下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为决策方提供一定的价格尺度或合理资产价值咨询意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委托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直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能转而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提供相关专业信息的资产评估师,可以为相关各方提供实现目标的价值信息。资产评估服从了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为行为各方提供资产价值咨询服务并不过多地考虑管理,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注重公允,主要回答资产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从资产评估研究目的来看,它既解释了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提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因此,资产评估兼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特征,但更偏重于经济学。

(二)理论基本假设

资产评估是建立在若干假设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包括交易假设、公开市场假设、持续使用假设和清算假设。交易假设是假定所有待估资产已经处在交易过程中,评估师根据待评估资产的交易条件等模拟市场进行估价。公开市场假设是假定存在一个充分发达与完善的市场,该市场有自愿的买者和卖者,且买卖双方地位平等,彼此都有获取足够的市场信息的机会和时间,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都是在自愿的、理智的而非强制或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持续使用假设假定被评估资产正处于使用状态,包括正在使用中的资产和备用的资产。清算假设是对资产在非公开市场条件下被迫出售或快速变现条件的假定说明。其中,关于人的假设在公开市场假设中可体现出来,假定了人是理性人、经济人。关于资源的假设,四种假设都以可以计量的(有限的)资产为评估前提的,且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有限的,通过评估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因此从资产评估的假设来看,资产评估应归属于经济学。

(三)研究方法

资产评估有三项基本方法,即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资产评估的三项基本评估方法有着各自的理论依据,而这些依据均源自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如劳动价值论是成本法评估的理论源泉,是对评估对象特定时点价值的重置模拟,用现行资本价格重新购置资产并使之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它探究的是评估对象的内在价值,而这样的重置基础又是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决定的。再如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评估方法中的应用就是收益法,边际效用价值论强调主观感受(边际效用)在商品(或资产)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强调单位成本的付出与收益的比较。而收益法则是通过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资产的预期效用越大,获得能力越强,它的价值也就越高。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在两种或多种选择下进行边际分析方法、供求理论在资产评估中也到处可见。因此,从资产评估的研究方法来看,资产评估应归属于经济学。

五、结语

从资产评估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来看,该学科应定位于经济学;从资产评估的目的出发,该学科偏向于经济学。然而,每一个学科并不是孤岛,也不是单纯的继承关系,学科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发展的途径。顺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学与管理学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两学科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经济管理领域研究兼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两栖性的经济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等边缘学科相继出现。而这些学科几乎又难以分清其为纯粹的经济学或纯粹的管理学,经济计划、经济决策(包括政策)、经济预测、经济调控、经济监督、经济评估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以及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企业竞争力、制度安排、机制设计、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及经济激励等问题的研究,既可属于经济学,也可属于管理学。如果把他们从经济学那里硬拉出来划到管理学范围,那就把应用经济学的内容架空了。如果认为凡用文科方法来研究的则属经济学,凡用理工科方法来研究的则属管理学,那么无异于看漏了近半个多世纪来经济学的数学化、数量化、公理化、工程化的发展潮流。其实上述诸问题本身就需要经济学和管理学共同来研究。美国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因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说明他研究的经济决策问题不仅仅是管理学而且同时也是经济学(乌家培,2000)。因此,资产评估偏重于经济学,并非否认管理学在其中的作用。J

参考文献:

1.陈鹏.初论资产评估的经济学基础[J].财务与会计,1998,(5).

2.刘梦琴.资产评估学科归属及理论框架构成[J].评估纵横,2012,(3).

3.汪海粟.资产评估专业学科知识结构的思考[J].工作研究,2012,(4).

4.胡晓明.资产评估学科归属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0,(8).

5.乌家培.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J].管理科学学报,2000,(2).

第6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关系进入经济生活,客观上要求不同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转变为产权关系。产权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产权、激励与经济行为的关系,探讨不同的产权结构对收益一报酬制度及资源配置的影响,这一理论不但为研究我国经济体制及企业制度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且与会计学研究也有密切的关系。

一、产权制度的本质特征及理论依据

产权及其制度分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分析的一个传统。的产权理论认为,“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的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发展着。”在私有制社会,在私人占有财产为主要方式的同时,也存在国家占有形式;而在以公有制为主的情况下,也同时存在私有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从财务关系的发展变化出发,说明生产关系越发展,产权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马恩经典著作中对所有制的大量论述实际就是一个深刻的产权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通过产权和产权制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济学的解释力。美国学者哈罗德·德姆塞茨指出:在产权与价值的比较与衡量中,“任何资源配置机制,要为(社会)所接受,都必须解决好两类任务,一是不管资源如何使用,必须充分揭示资源收益的信息;二是必须促使人们认真考虑这些信息。”尽管二者从研究前提到理论核心部分都存在截然不同的地方,但是都对市场经济下的产权关系与社会关系这一共同研究对象各自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都指出了产权制度、市场、社会之间存在普遍联系,互相影响,分析了产权制度的发展、演变的轨迹与规律,可以为市场经济运行下的许多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产权在本质上是由人在使用稀缺物时所发生的与他人之间的行为关系或制度安排。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等是当代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斯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的安排就是制定约束竞争的规则。”他认为竞争何以进行,交易何以可能,产权制度安排是交易的基本前提。反过来,如果没有制定好“约束竞争的规则”,就会形成无效的竞争,就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就会增大社会成本。同时认为,产权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或处置权),把所有权的边界界定清楚,使权力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进行转移,也就是说所有权的边界由法律界定。虽然产权在法律上界定清晰是交易的前提,但由于交易成本为正,产权并非在事实上完全界定清楚了,所以,自由交易的契约关系在本质上是一个通过定价而对产权进行再界定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资源配置向更优不断收敛的过程。未界定的产权作为公共财富被置于公共领域,由交易各方自由攫取并在各处的约束下最终达到产权博弈均衡状态。

二、建立健全产权会计法律制度体系

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是建立在产权基础之上,无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还是经营者都是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契约关系。由于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是一种委托关系,信念的不对称、契约的不完备等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往往不一致,更多的时候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法律才能真正成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则。现代企业会计是以财务活动为对象,以财务关系为内容的统一体。财务关系的现状体现着现时的产权关系。产权关系是“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是以法律形式表现的人们在财产上结成的相互关系”。由于产权本身就是经济学与法学相结合的一个综合性范畴,而体现在财产上结成的产权关系,因而也明显地打上了经济与法律关系的烙印。

如何构建我国的产权法律制度体系?作为法律对事实上所存在的财产关系的确认从一开始便是根本性的。因此我们把《宪法》作为产权法律制度的最高层。在现代产权制度中,由于各个企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将得到明确界定,对企业的产权、债权、契约等问题就要进行规制。民商法是规定产权根本法的保障,它是实现产权法律制度的保障体系,它置于第二层。在产权会计法律体系中最核心的部门是会计的专门法律,我们知道维护、保障财产所有者或投资者权益,维护、保障由国家所代表的公共权益都必须依靠会计、审计这些最具体、最基础的控制层面,而统驭它们的是由民商法的这些基础层面的经济类法规,如《会计法》、《会计师法》、《核算法》、《审计法》等,它们是第三层面。第四层面就是相应的统一会计、审计制度。它们是产权法律制度体系的基础层面。

产权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中各种规制的关系如下图。

产权会计法律体系是包括宪法、相关民商法、经济法、会计专门法律、统一会计审计制度若干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宪法》为根本性的,相关民商法经济法是保障体系,会计专门法律是核心,统一会计审计制度是基础。

由此可见,产权法律制度及其体系的形成是以维护与保障产权及产权经济运营权益为根本目标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安排,围绕产权基本功能所进行的规制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而整个体系的落脚点却置于统一会计制度与审计制度这个基础层次之上。其中,又以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门法律作为关联性层次,这便突出了会计法律制度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特色,从本质上看这个法律制度体系便是产权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实,我们应根据国情,在总结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会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促进会计制度的变革。

三、现代产权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对会计学发展的影响

1、协调产权与财权的矛盾,建立产权与财务约束机制。现代公司财务的独立性因公司法人产权的独立性而确立,但是,这种权力不可能超然独立于任何其他的权力,还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在原始产权与法人产权之间,有着严格的制衡机制,即“法人治理结构”,法人产权的权力便在这一结构中受到原始产权的监督和制约,企业财权的取得和发挥也在这一“制衡机制”中得到约束。因此,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所以,建立市场经济下的产权制度,必须注意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要

转贴于

增强全社会的产权和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从各国公司法的基本精神看,都规定公司的重大投资计划、利润分配、增减资本、发行债券以及公司合并、分立和清算等企业关键的重大财务决策必须经股东大会审批,因此,原始产权对企业重大财权的这种约束,是原始产权决定法人财产权的具体体现,并成为财产约束的重要方式。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财权与产权的联系,财务约束机制的建立也必须受到产权约束机制的影响。

2、产权制度是会计产生的动因,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产权制度撰写是会计产生的基本动因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度量衡是源于产权界定的需要,即每个人之间包括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产权边界需划分清楚,因而需要度量衡。因此,度量衡的统一是一次产权制度变迁史。它降低了产权界定的成本,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从此意义上说会计的产生是源于产权界定的要求。西班牙的数学家、法学家基耶戈杰里·卡斯基洛就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契约,核算的目的就是反映契约双方的法律权利和要求。如同度量衡不统一将导致高昂的交易费用一样,会计制度的不统一也将因交易费用太高而制约产权交易的发展,从而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符合产权效率的会计准则和制度。

现代产权制度认为,一切经济活动即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易关系的经济活动,在本质上并非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产权交易。所以,作为反映和控制这些经济活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也因此在本质上是对产权界定、产权交易以及产权价值运动的反映和控制。如果这样看会计性质,那么,会计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工具,也并非价值中立,它的运用必然反映和体现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所以,会计政策在形成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契约安排。

3、提高产权效率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维护与保护市场经济下的产权问题是会计法律制度建立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基本体系最终得以构建起来的落脚点,这是产权效率的要求所致。因为在资源稀缺的世界里,产权不仅需要界定每个人对稀缺资源的所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诸多权利,而且还要界定每个人利用资源的效率,从而界定每个人做出贡献的份额。也就是说,只有产权的权责利界定是对称的和清晰的,每个主体都有可能产生具有产权效率的逐利行为,从而产生资源有效配置。所以,市场经济的产权效率原则,要求所有产权得到充分维护和保护。因此。只有具有产权效率的会计准则才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也就是产权效率应成为会计准则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7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关键词] 传统经济; 新经济理论; 财务报表

进入21世纪以后,一种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以网络、信息、知识和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新经济”。新经济给传统经济理论带来很大的冲击,比如,描述失业率和通胀率反向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 已不再适用,资源要素已不再局限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供求也受到质疑。在新经济条件下,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暴露出陈旧、低效和不适应的缺陷,作为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结果的财务报表更是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本 文拟从对新经济理论的着手,试图找到新经济条件下财务报表改进的突破口。

一、传统财务报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在于提供一个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动等信息,以帮助各类使用者评估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进行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手段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也是国际流行的会计惯例。然而,长期以来,财务报表一直受到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指责和批评。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在不断地改进财务报表,但始终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人们在改进财务报表时,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财务会计自身的理论及 上,而未从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是制约财务报表改进的主要原因。

那么,传统财务报表与经济学理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一,传统经济学理论把资源定义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类要素,并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基本前提。资源的稀缺性要求通过制度安排(市场机制或经济计划),使每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地方,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传统的财务报表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根本出发点,以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不变为假设,披露资本在各间的流动和配置。在资本的流动中, 财务报表正是担当了信息载体的角色,它通过向外部提供财务信息,使资本所有者通过阅读和分析报表,了解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然后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即把资本投放到有盈利或前景的企业,或是将资本从财务状况恶化的企业里撤出,最终实现社会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最佳配置。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是资源的核心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只能借助于资本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资本所有者是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主体,从而财务报表的目标也定位于向资本所有者提供有关“资本流转”的信息。

其二,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理论依据。不对称信息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信息,存在着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使社会资源达到合理、有效配置,而信息的不对称又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在传统经济,信息产业不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落后,资本所有者获取相关财务信息的来源渠道较少,这就必然要求使用资本的企业(经营者)定期地向资本所有者提供财务报表 ,这也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手段。

其三,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供求法则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物质资源是属于企业独占的、排他的。如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是属于企业独自使用和控制的,在同一时间内,别的企业就不能与其共享,而且此项资源是逐渐消耗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项资源正在被别人使用,那么你就无法得到使用它的收益,即资源的边际收益递减。这一法则为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提供了一种基本前提,即企业的资源状况是属于企业独有的,不能与别的企业共享。边际成本递增的供给规律还是企业产品定价、确定销售收入乃至确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传统财务报表无论从其组成内容上,还是从其目标、编制时间和信息含量上看,都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性定理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那么毫无疑问,财务报表正是这一理论推演的结果。

二、新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高增长、高收入、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目标。虽然尚无法给新经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新经济的实质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其运行规律和发展模式都与传统经济迥异。

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构成了现实挑战。

其一,资源的构成要素具有了新的内容。新经济所用的资源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强调的是物质资源,并把资本作为推动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在依靠知识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而发展的新经济中,知识无疑成了传统三要素以外的第四要素。在新经济条件下,所使用的资源主要是信息,物质资源仅是辅助部分。资本尽管仍然还是重要资源,但其重要性趋于降低。资源的差异导致企业生产对象的不同,新经济下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信息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其二,资源的稀缺性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传统生产函数的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都有数量的硬约束,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新经济中,知识和信息取代了传统的劳动力与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这一生产要素的最大特点便是其充裕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因为 知识与信息的使用具有外溢性、可重复性,而且在使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使用时间的持续而累计相加。 资源的这一新特性,使得新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扩大到了全球范围,配置效率也更趋于有效和合理。

其三,新对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供求均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供求曲线相交,形成市场均衡。由此还推出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法则。但人们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现,经济将某些产业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推向极致后,最终似乎否定了供求规律。比如,一旦为开发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投下了高固定成本,此后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因为信息产品的复制成本很低,甚至为零。也就是说,生产第一个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此后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可以接近于零,这种成本结构从根本上否定了建立在边际成本定价基础上的供应曲线。从需求曲线上看,也是如此。比如,在一定限度内,软件产品的使用人数越多,消费者对其口碑越好,就越是愿出高价来购买,即 需求越多,需求者出价越高,这就使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失效。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的外在性”。

其四,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假设也受到了冲击。新经济创造了大量的与信息有关的产业和从业机会,从而形成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交易和咨询的新型市场。信息和知识已不再具有专有性和独占性,信息被作为商品进行开发、采集、筛选和处理,并借助于网络技术,实时、快捷而又全面地传达给使用者。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大大减少。总之,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产业,弱化了信息经济学的原有假定。

三、新经济理论对财务报表改进的启示

其一,财务报表不应再局限于为传统的资源配置服务。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占有的资源由过去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转变为现在的知识和信息,因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企业拥有的实物资源(如固定资产、存货等),而是那些掌握知识与技术的“知本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财务报表仍然只是重点反映有形资产信息,而轻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披露,排斥新兴业务进入报表系统,只反映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等,就不能为知识与信息在企业间的高效流动提供清晰、准确的信号,无法适应新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另外,知识与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而传统的财务报表却以资源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为前提。因此,财务报表如何既能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资源状况,又能显示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也是我们要认真和探讨的。

其二,财务报表的目标应转向为知识的所有者提供信息。财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解决谁需要财务报表、他们需要哪些信息等问题。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知识所有者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来控制企业,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且知识所有者和企业是同位一体的关系。因此,财务报表的目标应由过去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转为计量企业主体资源和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以及有效控制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企业主体型财务报表目标模式。报告的信息类型也应由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转变为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及 其增进能力。

其三,利润表反映的收益形成过程与分配过程也要发生变化。传统的利润表只反映货币收益,即按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结果得出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在新经济条件下,损益表已暴露出其局限性。一是利润的形成并不一定完全是资本作用的结果,利润的形成部分甚至全部来自于人才和知识的投入产出效果。二是信息产品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使得企业可能只发生一次性的投入,以后生产的产品成本可能大大低于售价,甚至为零。这种信息产品的一次性高固定成本是不能按传统确认作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而资本化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损益表编制基础的配比原则怎样来加以贯彻?能否因某项产品的成本为零或不能可靠计量而不予确认收入?三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利润的分配不再由资本所有者专有,掌握知识和技术的活劳动也将参与到利润分配的过程中,与资本所有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第8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一、非理性的需求理论

1.非理性的需求量概念

之所以说西方经济学需求理论违反理性人假定,是基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需求种类的决定;其二是需求量的决定。

这个问题在其它贴在里已经多次提到了。人的需求是自古一来就有的,最基本的需求都是天生的本能,然而经济行为是人类存在历史上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儿。以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理性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有动机的,反过来说,有动机的行为的人才能算作理性人。从2+2的理论分析,经济是交换的集合,交换不过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可选方法之一,尽管现在人们选择了这种方法为主,但是丝毫不表示经济行为是人类行为的全部。

既然如此,我们就知道,需求是基于经济之外的东西决定的。价格是交换的比例是经济行为的表述,故而价格不可能是决定需求的一个原因。我们吃饭,是因为我们饥饿而不是因为食物便宜;我们穿衣是因为我们寒冷或者爱美,而不是因为衣服昂贵或者低廉;我们乘车而不是徒步是因为我们要以较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我们住房是因为我们在其中可以感到安全,所以我们不愿意谁在露天野地……因此,我们需求的量也不可能是由价格这种玩意儿决定的。2+2的经济学理论从心理学的层次需求理论出发导出“需求量”是一个基于需要而事先确定的、稳定的量,在数学表述上视为常数。“一个人只能同时开一辆汽车;不会有人一天到晚坐在餐桌边暴食面包;游泳池或公共厕所不收费也没人整天蹲在里面;一个客人也不会同时租住两个房间;你不会因为向西边去的汽车坐着舒适而不去东边办事;乘飞机比坐火车过瘾,你也不会呆在天上不下来……”(《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48)正因为我们理性,我们才可以基于我们的需要而确定我们需求什么需求多少;正因为我们理性,我们才会在需求被满足即解欲之后停止行为,而之所以需求可以被满足即解欲首先就要有一个有限的需求量。我们不会把一个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多少的人看作是理性人,如果一个人是因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需求,我们恐怕只能将之视为傻瓜或者神经病人了。

而西方经济学的需求理论恰恰是以价格决定需求量的理论,以坐标轴为渐近线的需求曲线告诉我们,当价格水平足够低的时候,需求量可以为无穷大。

同样,西方经济学的供给理论也是反理性人假定的,和需求者的需求量对于的供给者的供给量或者说产量也被认为是可以无穷大的。现实中并没有供给存在,供给不过是自我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任何厂商的产量都来源于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或者清楚的订单,没有一个厂商会从事一个没有订单计划的生产,没有一家厂商在没有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可以维持生产下去。同样,因为需求不是由价格决定的,所以基于需求的生产也不可能由价格所决定,价格高低和接到的订单数量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如果厂商像供给曲线所描述的那样产量随着价格升高而增加,他就是十足的傻瓜,何谈理性?惟有依据订单和市场需求生产才称得上是理性的厂商。

2.非理性的价格概念

如果没有交换就不会有价格这回事儿,因此价格由交换者决定是显而易见的。西方经济学价格概念的非理性表现在价格不是由交换的参与者决定的,而是由市场之外的东西决定的。瓦尔拉斯将这个交换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的东西即价格确定机制叫做“拍卖师”。

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的非理性的另一点表现是,价格并不是我明确界定的“交换的比例”的概念。从古典到现在,价格都被看作是商品自身的某种属性,即和价值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这样一来,价格概念并不涉及到第二种商品和第二个人,自然就和交换割裂开来了。我们也可以找到价格和交换比例不是一个概念的论述,比如马歇尔的论述。如此一来,经济学就变成了对交换者最为关心的“交换的比例”漠不关心的自言自语。而如果经济学的对象(经济人)作为交换者连交换比例都不关心,自己手中的东西随便什么比例都可以交换出去,他就太不正常了。

二、非理性的效用理论

1、荒谬的效用无差异分析

效用是满足需求的消费行为实施之后消费者需求得到的满足的结果。既然西方经济学需求理论是违反理性假定,以需求定律为基础的效用理论也同样就是非理性的理论。在效用学派看来,经济人不是以自身需求决定自己行为的,而是以无差异作为行为原则。

人的一生当中有许多需求,一项需求满足了,他就会追求下一个需求,这就是心理学的需求层次发展理论。人的不同需求之间,必须需求是不可替代的,而非必要需求除了因为偏好不同导致在需求序列中的排序不同之外,并没有什么消费量上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比如,人不会因为效用的原因改变穿一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一双鞋这样的消费量比例,更不存在彼此之间的一个无差异效用关系。效用是消费后的一个结果,是满足,是需求量达到时的解欲,而不是决定需求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因为达到了那个需求量才解欲才有效用,而不是因为解欲了有了效用才需要这个量。

效用学派通常认为不同需求的效用不是相加关系而是连自己都说不出的某种函数关系。因此,消费两种物品的效用函数被表述为五花八门令人匪夷所思的函数关系。但是,通常趋向于认同是某种和量正相关的乘积(包括乘方)关系。若果真如此,这类函数就是单调递增的函数,总效用的值一定会在需求被满足时达到最大,即最大值在函数图形的右边界上,根本无须考虑相互的影响问题,即每一种商品都达到各自的需求量时,多种商品的总效用自然会最大。

其实,如果边际效用递减成立或者说无论是否递减只要具有最大效用点,就应该导出需求量是有限的这个结论,否则就意味着有一直需求下去的可能即效用曲线没有最大点。理性人的特征就是行为截至于效用最低点,如果效用达到最大后继续需求,就是非理性的了。这一点显示出了效用理论和需求理论之间的、在理性人意义上的严重内部矛盾。

所谓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不仅仅将各自独立的需求项目拉扯在一起,还试图给出有规律的限制,即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需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会递减。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原来的总效用是最大,说明消费者的每一种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为何他要增加已经满足的需求量呢?已经满足的需求如果再增加,岂不是要获取负效用?自愿获取负效用的人还是理性人吗?

西方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曲线是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无限延伸就表示商品X、Y的量可以是无限的,这显然是因为忽略了需求量是有限的这个事实的结果。

“一个跟帖达15页之多的经济学故事”一贴中用“无法退货”来嘲讽效用学派的这个人为捏造的所谓规律。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非理性的、如同神经质般的怪人。

2、艾奇沃兹的非理性box

无差异分析方法中被广泛采用的一个被誉为“巧妙”的工具就是艾奇沃兹盒式图。但是,这个分析工具完全沿用了需求理论中需求量是无限的思路,因此承袭了效用理论和需求理论之间的矛盾。

效用学派压根没有想到,即便是假定存在的无差异曲线,它也应该是有边界的,边界以外的区域是没有行为的因而也是无定义的,用数学语言讲就是自变量定义域是有界的,而且效用函数的值域也是有界了。

但是,艾奇沃兹继承了错误的无差异理论,在构建方块盒的时候,用物品的自然存量作为盒子的边长,这样一来,两个需求者的需求量就不是由需求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自然存量决定的,自然存量大,它就需求得多,自然存量小它就需求得少,不要说理性连简单的主动意识都没有了。盒子有大小,乍一看似乎一个需求有限论者,但以对角点作为最大点实则是因为自然总量的缘故,而非需求量有限。

奇怪的一点就是,艾奇沃兹盒中的两个需求者的需求总是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偏好没有任何差异。这就是说两个人如果面对水和面包的时候,是要渴一起渴要饿一样饿。这种需求者的理性表现在何处实在是想象不到。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指出,艾奇沃兹所研究的对象从理论上不能说不存在,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微乎其微的特例,用它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就太过勉强了。更一般的要素分配已经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列举出来了。超级秘书网

三、非理性的生产理论

西方经济学生产论中的非理性观点,除了上面所说的关于产量的观点之外,就是由生产函数引出的要素决定问题。当然,归根结底还是需求量无限论的问题。生产论不过是错误的需求理论和效用无差异理论在生产领域的套用而已,既然根子上出错了,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正确的应用。

谈技术水平和生产函数”一帖中已经提及。在生产论中,西方经济学不是依据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量(即订单)确定一组要素需求量,而是反过来根据不知从何而来的要素量决定产量,考虑劳动量时不考虑已经由技术水平限定的资本品对劳动的容纳能力,似乎可以使用任意量的劳动。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论中,总是包含着一个生产能力无穷大的企业这个潜在假定,因为只有这种企业才会考虑产量如何调整的问题。但是,厂商为何要建立过剩的生产能力?仅仅为了产量调整吗?这种厂商很难说他是理性人。

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就是一个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样当一项需求被满足之后会将多余的资金用在其它地方,而不是一直购买某一种要素。采购经理手中的采购单都是有数量的,不会因为某一项材料的价格便宜而增加购买,因为生产就需要那么多,多买回来也没有用而且无端占用资金。如果采购经理因为某种材料便宜而将资金都用在其上却忘记采购其它材料,等待他的就只有炒鱿鱼了。

四、有限理性论的偏差

现在有一种苗头就是针对现有理论的百无一用,将之归罪到理性人假定之上,于是一种有限理性的论调便产生了。其实,所谓的有限理性无非是说行为人并不精于计算利润最大化或者效用最大化,而是凭感觉行事,而感觉被默认为是非理性的。

其实,利润是相对成本费用而言的,利润最大化就意味着费用最小化。精确的计算和感性的感悟,只是追求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手段之差。计算和计划,是要有费用产生的,是要消费时间的,比如数据采集、计算方法合理性及计算原则设计等等。而凭经营和直觉的判断往往节约计划工作的费用,因此,有时以经验直觉判断替代精确的数学计算恰恰也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方法,因为它减少了许多费用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第9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文

然而,经济学是不考虑负价值的。

这样讲的理由在于,经济学是以理性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现象是理性人的行为的集合。如果经济学不以理性人为对象,它就变成了研究非正常人的行为的精神病学,变为彻底不可把握的东西。

理性人的行为特点就是有理性,而有理性的标志之一,就是趋利避害,就是不会去主动追求负价值的获得。在心理学上,理性人的行为属于“操作行为”,操作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就不可能是获取“负价值”的行为。当我们考察一个经济人的行为时,我们一定会认定他的所作所为是对其自身有利的,即是获取正价值的,惟有这种认定才符合心理学对正常人的界定。

可以认为负价值并非不存在,但不是经济学所讨论的问题。因为经济学以理性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而理性人行为终止于效用最大,在负价值区域理性人没有行为,如果经济学研究负价值问题,就变成了动物学家研究人是如何飞翔的一样。

所以,讨论负价值问题,是在对理性人假设的认识上有偏差的表现。

效用理论在这方面也是有点认识的,比如效用曲线有一个最高点,即好处最大点。但是,效用理论发展到无差异分析之后,就基本上放弃或者说遗忘、回避了这个正确的观念,把最大效用点对应的数量看作是可以无限可变的量了,而不是看作一个有限常量了。事实上,你在所有经济学书籍中所能看到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都不符合效用曲线的形状,或者说都不是效用曲面的等高截形。只要坚持理性人假定,就知道理性人不会去获得负价值,即效用最大点之后就没有供经济学研究的行为存在了,就会得出需求量有限的结论。进而,我们也就知道,如果存在无差异曲线的话(不论是凸是凹是直),它一定是有边界(即有长度)的,而不是你在教科书上看到的那种无限向两边延伸的曲线。

Edgeworth's box是一个被主流广泛接受的分析工具,但是,这个工具中就完全无视理性人行为有一个终点这个基本前提了。无论禀赋的量是多少,它总是为两个需求者所接受,也就是盒子的边长总是等于商品的存有量。它所考虑的情况是两个需求者的需求量总是相等的,都等于商品的量。为何不论多少总是为需求者所正好需求呢?这种认识显然是滑稽可笑的,虽然没有出现考虑负价值的问题,但是却认为正价值量是无限的。(关于禀赋量超出两个需求者的需求量(即最大效用点对应的数量)和少于需求量的各种情况的讨论,请参阅《西方经济学的终结》第七章。)

价值不是事物的固有属性,是人赋予事物的、外在于事物的东西。自然万物本无价值可言,价值反映了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人对事物的关系的表现。人类认识的规律就表明,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逐步深化的,因此,价值是因人而异、随时而变的。这就是价值的主观特性,用数学语言讲就是价值是一个存量。

对于本无价值可言的事物来说,如果我们判断它有价值,只是说明它的某些属性可以为我们所利用而已。我们有理由认为,事物中同样包含着对我们有害的、不能为我们所利用的东西。这就是说,事物的中性可以看作是有利和有害的对等。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一书是这样论述“负价值”问题的:

“中国的古老哲学告诉人们:利害相随,有一利则有一弊,有用性和有害性是相对而言的。”

“在价值判断过程中,人们只取对自己有用的一面。利用不了,就视为无用,如果妨碍自己对需求的满足,就视为有害。其实,自然物本来就无所谓有用无用,无为才叫做‘自然'。对人的有用或有害,都是物的自然属性的表现,差异仅仅在于人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

“我们可以用‘0'来表示自然的中性,有用性我们用‘+1'表示,有害性对应地用‘-1'表示。用数学方式表示就是:0=(+1)+(-1)。对于自然物来说,如果我们一定赋予其价值判断的话,就相当于要从“0”中取出个‘+1'来,那么必然留下一个‘-1'。因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要保持自身的‘自然'状态,必然会是这样。”

“所以,‘有害'的本质是失去了平衡,在平衡中每个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类不断地打破自然的平衡,从其中抽取“好处”,坏处也就是随之而来,有些是浅而易见的,有些是随时间的推移才渐渐显现出来,但是它肯定存在。”

“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变量来表示使用价值量的话,这个变量究竟应该反映物的哪种属性,是反映物的有用性还是有害性?还是全面表达?如果全面反映对象物,如前所述,这个变量的值注定是零,没有大小之分,因为客观的物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我们仅仅用这个变量表示在人的主观上认为有用的一面,那么显然,有用的东西总量越多越好,价值量就与总量有关了。”

“也就是说,在表示有用性的价值概念中,不应该有负值出现,价值只是多与少的问题。用数学语言讲就是价值变量的定义域是(0,+∞),而不是(-∞,+∞)。如果物在价值判断阶段被定性为“有害”,人就不会需求它,更不会去换取它,因为需求、交换都是主动行为,按照趋利避害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原理,主动行为对行为人来说不可能是有害的,也就没必要考虑其负价值与量的关系。被动获得有害物的问题,不在经济学的范畴之内。”

“负价值的存在可以解释为什么需求量是有上限的。家具的实用性是正价值,而它的体积占据室内空间,是负价值。因此,人们不会把家里摆满家具;食物可以充饥,但也占据胃的空间使人产生饱涨的感觉,所以人们不会一直吃下去;消费可以带来,但是也消耗着消费者的财富和另一种资源——时间。”

“传统经济学类似的观点是环境经济学中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近的“物质平衡原理”:丢弃到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近似地等于从环境中取出的用于货物的生产的资源。但是,这个原理仅局限于物质量的平衡,表述的思想远不如中国古典哲学全面和准确。”

“从有‘用'和有‘害'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用',其实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好处',对人无益,人就说它无用或有害。这就对经济学经常性的话题‘经济学不讲好和坏的问题'作出了回答:经济学其实恰恰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好和坏的判断之上的,价值判断就是好和坏的判断,价值大小就是‘好'的程度。”

“有用性是对人而言的,归根结底就是对于人的生命的意义。结合我们前面的需求两分法,必要需求品的有用性也就是‘延长人的生命的长度'的意义,而非必要需求品的有用性表现在‘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的意义。因此,将价值归结为‘命价'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当然,价值判断是一个主观个人的过程,这个好和坏是对判断者而言的,并不具有普遍的标准。反过来也不能因为没有一个和公众伦理观念符合的价值判断,就说它对判断者也是没有好坏之分的。经济学不讲好和坏即价值判断的说法是不符合经济学的现实的:经济学一直都在研究好和坏(有用无用)、好处(有用物品)的生产和积累、以及好处(利益)的分配等等问题。”

价值,本意就是好处的意思。如果说“负价值”,其实就像说“坏的好处”、“长的短棒”、“黑色的白布”一样,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术语,不如直言“有害性”、“害处”恰当。

理性人不会追求负价值的获取,这在深层次上就意味着用经济的指标来衡量一个社会是片面的,经济指标表明经济越是发达,只能说明人类从自然界中攫取的自以为是“好处”的东西越多,打破的自然平衡也越多,同时产生的害处仅仅是我们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地视而无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