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金融企业纳税筹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企业纳税筹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企业纳税筹划

第1篇: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企业负债筹资 纳税筹划

0 引言

对一个企业来讲,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企业的筹资方式除权益筹资外,主要是负债筹资。负债筹资的渠道有银行借款、发行优先股股票、发行债券、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但无论是哪种筹资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达到最低。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由于我国税法对不同筹资方式取得的资金成本的列支方式不同,这便为企业筹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则、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

1 负债筹资的纳税筹划现状分析

1.1 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企业的资金来源除资本金外,主要就是负债,具体又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两种。其中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构成关系,通常称之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特别是负债比率合理与否,不仅制约着企业风险、成本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税负以及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实现的水平。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主要体现在节税及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包括税前和税后等方面。其中节税功能反映为负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抵减应税所得额,从而相对减少应纳税额。在息税前收益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收益不低于负债成本总额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效果就越显著。这可从以下公式得以反映: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权益资本

上式可以看出,只要企业息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增加负债额度,提高负债比重,就会带来权益资本收益水平提高的效应。应当明确的是,这种分析仅是基于纯理论意义,而未考虑其他的约束条件,尤其是风险因素及风险成本的追加等。因为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融资的风险必然相应增加,以致负债的成本水平超过了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从而使负债融资呈现出负杠杆效应,即权益资本收益率随着负债额度、比例的提高而下降,这也正是上述所提出的实现节税效果必须是建立于“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不低于负债成本率”前提的立意所在。

负债融资是税前付息,只要符合规定均有税收屏蔽作用。向金融机构贷款仍是负债筹资税务筹划的主要方式,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和费用一般都较高,当然资金成本也较高,但其给企业的好处不仅在于丰厚的财务杠杆利益,而且贷款利息被允许在税前扣除,这实际上等于国家和银行降低了贷款利率。

公开发行债券属直接融资,发行费较高,但利息因避开了中间商,在同等资信条件下,往往比银行贷款低。债券可以等价发行,也可能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溢价和折价的摊销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两种,虽然两种方法不影响利息费用的总和,但却要影响各年的利息费用摊销额,从而影响各年的应纳所得税额。因此,企业在运用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时,可以在两种方法上进行筹划,以实现递延纳税,这将有利于减轻企业的实际税负。

利息摊入成本的不同方法、资金往来双方的关系及所处经济活动地位的不同,往往是实现节税的关键所在。金融机构贷款,其核算利息的方法和利率比较稳定、幅度变化小,企业灵活处理的选择余地不在大。而企业与经济组织的资金拆借在利息计算和资金回收期限方面均有较大弹性和回旋余地,从而为筹划提供了有利条件。

利用商业信用融资进行纳税筹划也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应付票据融资属于一种自然性融资,它是在相互关联的购销企业之间进行,一般不需要签订特别的协议,因此比较灵活方便。应付票据可以带息,也可以不带息,即使带息,其利息费用也可以税前列支,从而降低企业税负。

商业交易中,除了购买方企业可以利用应付帐款等商业信用融通资金外,随着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卖方企业同样可以利用应收债权来筹措短期经营资金。因为债权人的利益往往优先于股东权益,因而促使一些企业愿意购买应收帐款,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业务不足资金多余时,也乐于接受应收帐款融资的业务,以赚取手续费。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在权衡比较之后做出合理决策。

1.2 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的主要核算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不仅仅是披露要求的增加。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很可能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对负债筹资纳税筹划的影响主要有:①借款财务比率指标。为获得借款而需要符合的财务比率指标很可能因新准则的实施而被打破或缩减,从而导致获得融资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当及时重新审阅相关的合约条款以识别并矫正潜在问题。②财务系统与控制。新准则的实施要求企业财务系统取得现行会计准则可能未做要求的数据。因此,必须尽早对财务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以符合相关要求,并确保在全面报告开始前可以开始实施与测试。

2 新准则下企业筹资过程中纳税筹划的对策及发展趋势

2.1 企业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的对策

2.1.1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由于筹资活动中纳税筹划目的的特殊性,所以面临着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企业应当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一旦发现风险,能够立即示警。

2.1.2 纳税筹划方案符合国家对企业的税收政策导向

筹资活动中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法律的内涵,时时关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纳税筹划方案符合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这是筹划成功的根本保证。

2.1.3 综合考虑纳税筹划方案对企业整体利益的影响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除了要考虑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及税收收益外,必须合理安排好企业的资本结构,防止出现过度负债的财务风险。在纳税筹划的同时,还要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在纳税筹划收益和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之间进行全面综合的衡量,使企业获得最佳税收收益的同时,财务风险也较小,即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筹资活动中的纳税筹划还必须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环境,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筹划时应综合考虑、全面权衡,防止纳税筹划方案顾此失彼而造成企业整体利益的下降,不能为筹划而筹划。

第2篇: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经济;税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084-01

1 纳税筹划的概念和意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维护自身的权益,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不违反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纳税主体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或递延缴税,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纳税筹划有利于纳税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对完善税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税收违法行为和涉税犯罪,提高纳税人乃至全民的税收法律意识,征收征纳双方加强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企业所得税的简介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自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实现了两税统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税率为25%,新税法对税收优惠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形成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技术进步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并体现了以“特惠制”取代“普惠制”的改革理念。

3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缩小应税收入策略

缩小应税收入主要考虑及时剔除不该认定为应税收入的项目,或设法增加免税收入。在实践中具体采取的方法一是对销货退回及折让,应及时取得有关凭证并作冲减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以免虚增收入;二是年度计算收入总额时,对预收货款、应付账款等项目也应予以减除,防止错记为收入;三是多余的周转资金,用于购买政府公债,其利息收入可免交企业所得税。或者将多余的周转资金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也可免交企业所得税。

3.2 膨胀成本费用策略

3.2.1 分散利息费用

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支出都可据实在税前列支。但是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以外的部分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列支。

故企业筹集资金应尽量避免高息借款。一旦发生高息借款,应考虑将高息部分分散至其他名目开支。如企业若是向非金融机构、向职工集资,部分高息可以转为金融机构手续费;若是同行业互相拆借的高息支出,可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开支,在产品销售费用、经营费用等列支,从而扩大在税前扣除的支出范围。

3.2.2 分散业务招待费

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超过列支标准部分,应于税后开支。若超过限额,企业应自行调整减除,将开支的招待费转移至其他科目税前扣除。例如企业赠送客户礼金、礼券等费用,可考虑以佣金费用列支,佣金支出无限额限制,这部分也可以税前扣除,从而达到节税效果。

3.3 税负转移策略

税负转移的主要原则,就是将利润从一个实体转移给另一个实体,从而使一方的应税所得降低,来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通常做法是在两个关联公司或者母子公司之间,同时这两个公司所在地区存在区域性税率差异,从而将利润从高税率地区转移到低税率地区。

第3篇: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财务管理;企业

1.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意义

纳税筹划可以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实施纳税筹划,企业以一种合理合法的手段实现税收的减少。与此同时,可以使企业合理利用剩余资金,降低企业偿债能力下降情况的出现,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纳税筹划可以提高企业竞争的实力,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要使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得到合理的运用,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和高效率的财务部门,财务人员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熟悉税法,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设账记账,从而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其次,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财务、决策之前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决策,使企业能够正常、合理、合法、高效的运行。纳税筹划有利于与经济全球化接轨,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跨国公司、跨国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多,跨国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高级应用,通过纳税筹划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纳税筹划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从广义上来讲它受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两方面的影响。既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和企业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分配股利决策等。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得到最优的税收方案,提高企业受益,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纳税筹划,可以使企业为了免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而不断调整企业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再者,企业可以根据税法的规定,扩大生产规模及范围,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大对设备的投资力度,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四个方面

2.1筹资筹资活动的目标就是在资金成本最低的情况下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企业筹资可以通过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企业自我积累、企业间接自我拆借、企业内部集资、发行债券、股票投资、商业信用投资、租赁筹资等多种渠道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筹资活动中纳税筹划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确定企业的资本结构,既指企业筹集的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合理的企业资本结构可以使企业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情况下实现资金的筹措;二是运用租赁筹资,企业减轻税负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租赁,通过租赁筹资,可以使企业迅速筹集资金,保存企业的举债能力;三是处理借款费用,既指企业因借款所导致的利息、折旧等的兑换差额。所以,企业可以在保证借款费用稳定的前提下加大计入费用化的金额,使企业可以更好地节税从而获得节税收益。2.2投资税负的多少,将会严重影响的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投资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如购置设备、兴建工厂、开办商店等直接把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性资产的投资,间接投资是对股票等金融资产的投资。由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收益性和风险性的不同,就需要企业在投资时对二者进行理性选择。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政策的调整也给企业投资带来了相应的契机,企业应抓住契机,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优惠,扩大投资的方向。2.3经营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企业通过合理的企业经营活动来实现企业的纳税筹划。其一,在企业的采购过程中,采购企业通过将自营运费转变为外购运费来实现税负的降低。其二,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生产产品的选择和生产费用核算方法的选择来降低税负。但生产费用核算方法是多样的,不同计算方法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也各不相同,从而使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额不同。其三,在销售过程中,由于我国税法规定以增值税为主的混合销售一并交增值税,所以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应税货物和非应税劳务的比例,合理分配税负,从而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2.4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进行纳税筹划,就是对利润的控制,企业通过对处于利润优惠临界点的利润加以控制,并通过其他方法分散利润收入,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对企业的优惠政策,适当控制投产初期产量来获取更大的节税收益。

3.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

纳税筹划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多种税收方案进行优化选择,通过对企业的筹资、投资、经营和利润分配等活动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由于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筹划性、专业性、目的性、多维性等特点,它与避税偷税不同,在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的前提之下,纳税筹划可以实现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双赢。企业通过自身的纳税筹划能力来减轻税负,是企业纳税人纳税意识的提高和纳税观念转变的表现,纳税筹划使企业能够在国家税收法律的前提之下更好地增加自身的利润。同时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国家正确引导企业发展的表现,也是社会意识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总之,在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纳税筹划是当代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财务管理行为,纳税筹划有利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少勇.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中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2014(27):256-257.

第4篇: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本文结合工业企业的生产业务流程,简要分析在不同流程中应用纳税筹划技术的要点。

 

一、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和必要性

 

谈到纳税筹划,或者被定义为高端业务,或者被假想为偷漏税。其实纳税筹划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运用税法允许的纳税方法和纳税确认条件,依据企业实际业务的内容和类型,合理地安排税款的确认时间和金额,是一种正常的、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即不高端也不违法。

 

纳税筹划对于工业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工业企业一般资金占用量大,周转较慢,在创新能力不足的前提下,利润率也不高。那么合理避税以及科学安排纳税时间就会为企业赢得利益,获得生存的优势。所以,工业企业需要积极研究税收的规则内容,利用税法制度的合理“漏洞”,优化企业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模式,获得纳税筹划的效益。

 

二、工业企业流程下的纳税筹划应用

 

工业企业的流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产、供、销以及投融资管理等几个部分,从税收角度来看,每个部分涉及的税种是有区别的,工业企业按流程进行纳税筹划,能更有针对性,节税方案设计的也更实际。

 

(一)采购阶段的纳税筹划

 

采购阶段有三个重要的内容可以进行纳税筹划。第一,供应商纳税人身份选择。这里面涉及到的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采购成本和税负比较问题,小规模纳税人有价格优势但不能进行抵扣,而一般纳税人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抵扣但成本相对较高。

 

我们按照一般税率来计算税负,那么,当一般纳税人的销售价格是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价格的1.19倍时,两者的税负是相同的,如果前者高于后者,我们应当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进行采购,反之选择一般纳税人进行采购,这样就给采购活动提供了纳税方向性的选择。第二,运费抵扣选择,税法规定只有购买商品由购买方支付的运费才能作为增值税进项抵扣。

 

所以,在购进货物时,如果由采购方负担运费,应当要求运输企业单独给企业开具运费发票,这样就能够进行增值税抵扣,减轻增值税税负。第三,采购发票取得时间及合同的优化,这个环节是供需双方降低综合税负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企业可以利用进项税进行抵扣以及成本控制,另一方面,供货方要按照销售进度和货款的支付节奏来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样在采购合同中,按照两方的经营状况,合理规定供货进度和货款的支付结构,实现双方综合税负的最小化。

 

(二)生产阶段的纳税筹划

 

生产阶段涉及到的可以有效筹划的税种主要是消费税。根据消费税的纳税规定,企业生产应税消费品应当纳税,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几个纳税模式,一种是自产自销应税消费品,在生产完毕之后征收消费税,另一种是委托加工后直接对外销售,这种是在委托环节进行纳税,还有一种是委托加工以后用于连续生产,是在最后环节纳税,但是可以扣除以前缴纳的消费税。

 

既然存在三种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模式,就给纳税筹划提供了机会。一般来说,自产自销形成的利润较少,形成的消费税负担也较重,而采用委托加工后直接销售相比再加工形式,税负也要较低些。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在自产和委托加工的成本相差不多的情形下。所以,在应税消费品生产环节,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根据当前企业自产和委托加工两种方式形成的三种生产模式中,综合进行成本大小的考量,选择最为适合企业的消费税纳税筹划方法。

 

(三)销售阶段的纳税筹划

 

工业企业销售环节使用的手段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销售效果,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税负负担,也给工业企业创造了纳税筹划的机会。在销售渠道选择上,在不同渠道销售策略下产生的销售方式的税负比较结果为,平销模式实物返利税负最高,然后依次为代销模式、经销模式或者平销模式现金返利。那么,作为工业企业应多多地选择经销方式和平销模式现金返利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税负,获得必要的收益。

 

在促销策略的选择上也存在税负差异,当销售毛利率小于54.25%时,税负较小的促销方式是赠送商品和返还现金;当销售毛利率大于54.25%,时,税负较小的促销方式是打折促销和返还现金。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返还现金方式具有较大的企业获利优势,同时还可以兼用赠送商品或者打折促销来进一步地推动商品的销售,实现企业销售阶段综合税负的降低。

 

(四)投融资阶段的纳税筹划

 

投融资活动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广大财务人员并不陌生,其中纳税筹划方案也是基于不同类型的金融活动所产生的。除了传统筹资方式中债务筹资可以运用财务杠杆效应,积极地进行纳税筹划发挥抵税效应外。在当下新常态中,利用较为发达的金融衍生工具,同样也能起到纳税筹划和降低企业筹资风险的作用。如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或者购买长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相比较购买短期债券可以延缓收益纳税的时间,在平衡年度间的利润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常态下的企业投融资活动中,纳税筹划活动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想象空间,会有更多的机会来实现降低企业税负,从而获得最大收益。

 

(五)其他管理活动的纳税筹划

 

除了以上几项工业企业基本活动内容外,还有诸如人员工资的合理避税、科技研发费的加计扣除、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化和资本化等可以进行纳税筹划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方法上相对较为成熟,税法方面也都有一定的规范。应用这些纳税筹划技巧,最为重要的就是掌握在税法上的应用条件,并努力使企业的活动符合条件,并且与会计核算相互配合,才能正确、准确地制定出纳税筹划的方案,否则将会承担偷漏税的风险。

 

综上,工业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要求高,涉及的内容多,技术操作复杂。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根据生产流程,逐项分析各业务内容的纳税特点和纳税规则,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设计适合本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为企业节约成本,获得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5篇: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所得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建筑企业所得税的逐年增长使所得税的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我国的主体税种。因此所得税的缴纳不仅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就企业而言,所得税的筹划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个企业都十分重视该税的筹划[1]。由于建筑企业所得税的税源大,税负的强性也很大,因此具有较大的纳税筹划空间,是每个建筑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重点,因此应该引起每个企业的重视。建筑企业若能在筹资过程、投资、生产经营过程和利润分配过程中合理选择、进行纳税筹划工作,必能给建筑企业合理合法的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同时增加税后收益带来好处,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2]。本文主要从建筑企业在筹资过程、投资过程、运营过程来谈如何进行纳税筹划,希望能够给建筑企业提出一些策略。

一、筹资过程中的建筑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筹资是建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刚建立的还是需要扩充投资经营的建筑企业都必定会涉及到筹资问题[3]。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所需资金,不同的筹资渠道或筹资方式气税负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选择不一样的筹资渠道,最后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是不一样的,企业所承担的税负多少也不一样,即所得税的缴纳多少也不同。

其中利用银行贷款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建筑企业减轻所得税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建筑企业在归还利息后,它的利润略有降低,实际所得税税负会比给银行所支付利息小[4]。假如金融机构和建筑企业之间能够达成某种协议,让金融机构提高部分利率,建筑企业在最后计入成本的利息就会增大,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建筑企业所承担的税负。金融机构再以某种形式将企业所支付的高额利息返还给建筑企业或者为企业提供更方便地贷款等,也能达到避税的目的。从企业纳税的角度来看,如果自己积累筹资资金所承担税负将比企业与经济组织间拆借所承担的税负要重得多,但是相互融资的税负又比社会融资的税负要重。因此,从建筑企业角度来看,社会筹资达到的效果最好,因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纳税利润规模得到降低。

二、建筑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所得税纳税筹划之投资方向选择

建筑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必须先明确投资方向,选好投资行业或领域。不同的行业或区域,最后得到的投资收益会大不一样[5]。就纳税方面来说,我国为了优化产业结构,确保经济能够健康稳定发展,国家会对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政策的投资,会给予建筑企业减免所得税税收等方面的待遇。为了改善我国目前的经济布局,对中西部地区的税收政策比较优惠。因此建筑企业应尽量选择那些有税收优惠的行业或地区投资。

(二)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之投资结构选择

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国家会对不同行业、性质、用途的项目给予一些税收优惠待遇。比如国家现在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会对农业有关的项目进行扶持、优惠[6]。但为了分散风险,投资者最好不要将所有资金投放于一个地区或行业,这样就产生了优化组合投资结构的问题。不同的投资结构最后肯定会形成不同的应税收益过程,最终影响投资者的所得税负担。

三、建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之折旧方法选择

折旧作为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筑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和年度总和法等。当我们用不同的折旧方法所计算出的折旧额也不一样,这样分摊到生产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成本也会不同。因此,折旧的计算和折旧方法的选择必然影响成本大小,最终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税负轻重。因此,建筑企业便可以利用折旧方法上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纳税筹划工作[7]。

(二)所得税纳税筹划之坏账损失处理方法选择

我国的税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等规定,建筑企业可以选择备抵法或直接冲销法来处理建筑企业中的坏账损失[8]。我们在选择不同的坏账损失处理方法将会对所得税额的多少产生影响。通常选择备抵法要比直接冲销法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税收收益。大多数建筑企业选择备抵法来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坏账损失,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减轻企业税负,企业能获得延迟纳税或增加营运资金的好处。

(三)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之长期投资核算方法选择

建筑企业对长期投资通常采用成本法、权益法来进行核算。成本法是企业 “投资收益”账户的反映,当投资企业所持有股份比被投资企业全部股份的25%要小时,投资企业便就可选择成本法来核算长期投资,并将投资收益投放在被投资企业的账面上作为资本积累,这样可以获得延迟纳税的好处,最后在有利时机将投资收益收回,达到减轻所得税税负目的。

四、结论

建筑企业要是能在筹资、投资、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选择、进行纳税筹划工作,必能能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税后收益。但是,建筑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必须权衡各方面因素,然后才能作合理的抉择,在抉择过程中不能片面地看问题,把眼光只盯在税收上,要以实现企业权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最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瞿志明.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合理避税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10(01).

[2]邝健斌.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J].财经界,2010(01).

[3]李慧霞.浅谈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J].河北水利,2006(02).

[4]徐俊.浅谈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J].科技广场,2009(08).

[5]蒙强.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途径与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12).

[6]刘东波.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探析[J].财会通讯,2011(02).

第6篇: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l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5.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员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第7篇: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5.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员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第8篇: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摘要土地增值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税种之一,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来说十分必要,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从可以选用的政策、条件、情形分析,包括不征土地增值税的政策有两条;免征增值税的条件和情形有两个;可以暂缓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情况有三种;还有一些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等,通过案例分析对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及风险作简单探析。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房地产开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税收收入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我国地税收入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减轻纳税负担,规避纳税风险很必要,而土地增值税在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如何有效地进行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来说十分必要。以下简单探析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并提供风险规避的几点建议。

一、对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几点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目前可以选用的政策、条件、情形包括不征土地增值税的政策有两条;免征增值税的条件和情形有两个;可以暂缓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情况有三种;还有一些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等。以下简单探析:

(一)对不属于征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情形的纳税筹划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的部分房地产转为企业自用或用于出租等商业用途,产权未发生转移的,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所以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在销售形势不景气的时候,可以考虑将房产出租,取得租金收入,由于没有发生产权的变动,企业只需缴纳出租的房产税,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二)属于根据土地增值税免征条件情形的纳税筹划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增值额超过扣除金额20%的,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对此,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增值税具有较大的筹划空间,如果能证明项目是普通标准住宅,并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金额的20%的,就可以享受免征土地增值税优惠。所以房地产企业在项目规划时,应考虑普通标准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区分,分别计算增值额,在普通标准住宅增值率超过20%的临界点时事先规划,可以通过适当降低销售价格,加大成本费用进行筹划,以获得免税待遇,提高税后利润。

案例分析一:某房地产控股集团的一分公司,开发某一楼盘,支付的地价款为1.88亿元,开发成本及税金利息等可扣除项目1.82亿元,该公司开发标准普通住宅又开发非标准普通住宅和营业用房,其中标准普通住宅收入3.6亿元;面积45500平方米,非标准普通住宅收入1.0亿元;面积10370平方米。

1.不分开核算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

增值率=(4.6―3.7)÷3.7×100%=24.32%

应纳土地增值税=(4.6―3.7)×30%=0.27(亿元)

2.分开核算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土地增值税,按实际测绘面积分摊开发成本。

普通标准住宅的地价款为1.53亿元,开发成本及税金利息等可扣除项目为1.48亿元。

增值率=(3.6―3.01)÷3.01×100%=19.6%

土地增值税=0(亿元)

非普通标准住宅按实际测绘面积分摊的地价款为0.35亿元,开发成本及税金利息等可扣除项目为0.34亿元。

增值率=(1―0.69)÷0.69×100%=44.93%

土地增值税=(1―0.69)×30%=0.093(亿元)

合计土地增值税0.093亿元。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分开核算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应交土地增值税0.27亿元,分开核算应交土地增值税0.093亿元,节税效益明显。

(三)利用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的三种情况进行筹划

房地产企业要达到节税目的,可以从以下方面筹划:

1.改出售为投资联营节税。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投资、联营企业将上述房产再转让的,应征土地增值税。这为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如果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或公司作为购买方,可以考虑以土地、房产投资入股,再以向购买方转让股权的形式达到销售房地产的目的,这样可免征土地增值税,从而为企业获得节税收益。

2.利用合作建房节税。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对于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双方合作建房,建成后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合作建房双方分得的房产均不含土地增值税,特别对于公司自用的房产,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建成后双方按比例分房,免征土地增值税,这样大大降低了房产的成本,节约税收负担,实现出资方和出地方的双赢,这也是一种土地增值税筹划的思路。

(四)利用代建方式节税

房地产的代建行为是指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客户进行房地产开发,在开发完成后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代建收入的行为。对房地产开发公司而言,虽然取得了收入,但没有发生房地产权属的转移,所以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采用代建房方式,不仅可以减轻营业税负担,还可以不用缴纳土地增值税,降低了税收负担,所以房地产企业可以利用此政策,在开发开始时确定定向用户,避免开发后再销售时缴纳土地增值税,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五)对借款利息费用进行筹划

房地产业开发周期长,专用资金量大,借入资金较多,利息开支较大。在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中,正确筹划利息支出是计算房地产开发费用的重要一环。

根据国税函[2010]220号第三条:房地产企业的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按商业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在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房地产开发费用在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10%以内计算扣除。全部使用自有资金,没有利息支出的,按照以上方法扣除。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从减轻增值税税负的角度,对利息支出的筹划思路如下:

首先要充分利用借款,避免全部使用自有资金,因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开发周期长,资金量大,完全靠权益资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企业要事先筹划,在计算土地增值税利息扣除项目时要注意:房地产开发企业从非金融机构取得的借款利息,如果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即使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按规定计入财务费用,也不能在土地增值税前扣除;利息支出不包含逾期利息和罚息。其次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需要权衡利息是据实扣除好还是开发费用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10%以内计算扣除好。企业应该对整个项目的开支有大体的预算筹划,如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的金额与实际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相比较,从而选择有利于企业的扣除金额。

案例分析二: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一标准普通住宅取得收入6.5亿元,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2.03亿元,房地产开发成本1.35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税费0.364亿元,假设企业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在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10%以内计算扣除,企业的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为(2.03+1.35)×10%=0.338亿元,另外房地产企业可按财政部规定的加计20%扣除数为0.676亿元,这样增值额1.742亿元,扣除项目合计4.758亿元,增值率=1.742÷4.758=36.61%,应纳土地增值税=1.742×30%=0.5226亿元。

如果企业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的利息支出0.54亿元,则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在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扣除金额=(2.03+1.35)×5%=0.169亿元,房地产企业可按财政部规定的加计20%扣除数为0.676亿元,这样增值额1.455亿元,扣除项目合计5.045亿元,增值率=1.455÷5.045=28.84%,应纳土地增值税=1.455×30%=0.4365亿元,企业应该选择据实扣除这样节税效果明显。

如果企业的利息支出为0.135亿元,增值额1.86亿元,扣除项目合计4.64亿元,增值率=1.86÷4.64=40.09%,选择据实扣除应纳土地增值税=1.86×30%=0.558亿元要大于不据实扣除的金额,所以企业要统筹规划利息开支,选择有利于节税的方案。

二、对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风险防范的探析

对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同时,我们应考虑到根据国家有关土地增值税的相关法规,要充分考虑节税的同时有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要建立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要考虑纳税筹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中,必须全面了解税法和政策的相关规定,做出不同的纳税方案,研究适合本企业的节税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做出最合理、最合法的税收筹划方案。

(二)纳税筹划应该具有超前性

土地增值税筹划应该从项目投资决策前开始纳税筹划,而不是等到项目结束才想到筹划,因为等到项目结束时,相应的纳税义务已经确定,往往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随着房地产企业的蓬勃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对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筹划

在以上所谈到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的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方案中,这些思路首先要服从企业实际经营规划和策略,而且每个企业的差别很大,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和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纳税筹划,减轻税收负担,增加税后利润,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第9篇:金融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结合

一、企业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结合运用的意义

(一) 税务筹划受财务管理目标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把总目标分解成小的目标。税收筹划通过减少税负和延迟纳税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税收筹划获得的利益就是这些小目标之一。税收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要始终围绕财务目标调整管理活动。在筹划纳税方案时,不能以追求纳税负担和成本的减少为唯一目标,必须综合考虑税收筹划方案给企业带来的绝对收益和社会效益。决策者在确定筹划方案时,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的筹划找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税务筹划受财管管理内容影响

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要把税收筹划的思路渗透到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企业筹资可分为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负债投资成本低、风险大,权益筹资反之。企业将税收筹划应用于筹资活动中,在确定筹资成本时找到最佳的资本结构;确定投资时要充分考虑国家对企业所在地所处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到有的放矢;在资金运营时要综合安排企业折旧计提方式、成本费用列支、销售结算方式等进行税收筹划;在利润分配时要考虑股东股息所承担的税赋和股本增值的税赋差额,可采用股票回购代替现金股利来降低股票税负。

(三)税务筹划受财务管理环境影响

财务管理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税务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无法脱离这些环境独立存在,税收筹划一定要顺应外部环境,立足于降低企业整体税负来灵活调整纳税筹划。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一)忽视系统性调究,偏重个案研究

很多企业缺乏整体筹划的思路和方案,仅对单个项目或者环节进行筹划,导致纳税人在筹划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不能从自身涉税行为出发进行个性化筹划;无法从更深层次分析纳税筹划的动因和实施原则,使筹划方案流于形式。

(二)过于关注效益,轻视成本和风险

多数企业只关注纳税筹划的获利性,却忽略了成本付出和筹划风险。企业纳税筹划要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筹划风险分析确实筹划方案的可行性,实现纳税筹划的目标。

(三)重视理论研究,忽视案例研究

企业在纳税筹划中忽视了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税收法规间的统一性,过于重视理论研究,实施操作性差,所以企业不能一味以税收政策为主,脱离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方案。

(四)重静态筹划,轻动态筹划

企业在选定筹划方案后没有根据税收政策、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方案,导致方案失效。

三、理顺纳税筹划和企业财务管理间的关系,实现纳税筹划目标

(一)正确定位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功能

税收筹划通过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负税,达到利润最大化,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安排财务管理管理活动。税收筹划通过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使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减少企业税务支出,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企业纳税筹划贯穿于企业经营运转的整个过程,直接服务于企业的融资、投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决策等阶段的财务管理,保证了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税收负担的降低不能保证企业总体成本的降低和收益水平的提高,所以企业财务管理不能过于追求税负最低,以免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涉税风险。

(二)掌握当前税收政策是做好纳税筹划的关键

高质量的企业纳税筹划不仅仅要求企业会计人员精通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还要掌握现行政策和税法法规,保证所选择纳税筹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有重要的意义。立足现实,从企业自身综合状况制定纳税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时刻关注税收政策变化,掌握变动细节。由于环境和税法处于动态变化导致其不可预见性,所以税收筹划计划必须灵活,做到与时俱进。第二,对税法精神要充分把握,尤其是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更要深刻理解,这是纳税筹划的重要环节。在实施中如果对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将享受不到优惠。第三,避免过度筹划,以免税收筹划本身的成本超过节税节省的成本,得不偿失。

(三)选择会计政策有利于纳税筹划

市场经济环境下,节税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追求目标,会计政策选择是实现纳税筹划的有效途径。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纳税统筹,通过延长缴税期限而使货币时间效益增加,能为企业节省更多成本。开展经济活动之前进行全面的纳税筹划工作,对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不会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和受到的约束力最小,会计政策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增强了可操作性。

(四)对纳税筹划界限的准确把握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实际纳税业务发生以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和可选择条款,获得最大节税收益的理财行为。企业纳税筹划具有降低企业税务支出,减少国家税收收入的功能,所以国家税务机关每年都会检查企业税收情况,以杜绝纳税人借用税务筹划将纳税转化成偷税漏税。由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人员的立足点对立,对纳税筹划的方法认识也有所不同,所以纳税人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时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规,避免纳税筹划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五)纳税筹划方案的实现方式

企业逐渐认识到纳税筹划对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性,聘请相关人员对涉税分析和项目整体纳税筹划进行分析,按投入产出比最佳的原则选择交税最少,收益最大的方案,导致企业负责人对纳税筹划的期望不断提高。税务机关则不断完善相关规则,不断降低企业纳税筹划可能存在的空间,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一现实,分别对企业的筹建、资产购置、生产、销售、资金和利润分配进行筹划,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筹划方案。

四、结语

企业的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始终坚持以财务管理总体目标为原则进行纳税筹划工作,关注税法更新及其它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纳税人的税后利润最大化。(作者单位:河北永大维信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