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思维导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思维导图;物理教学;牛顿第二定律
思维导图,即思维疏导、梳理图,也称为心智导图、脑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树状图或思维地图等[1]。思维导图的源头是笔记法,经过不断的发展,运用图文并茂的方法技巧和隶属层次框图的构建,将所创建的关键词、关键点整合,使之罗列成层次清晰的结构,并以添加色彩和图像的形式使思维可视化。在教育教学领域,思维导图作为表达图像式思维的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和自学过程中能使课程主题以及关键点更为鲜明突出,可操作性极强。将思维导图融入物理教学中意义重大:首先,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不是把学生当成完成学习任务的工具,而是关注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接受程度。其次,相对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物理知识或者物理现象能够使同学们更易于接受,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知识讲解,能够使学生物理思维变得更加清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由此可见,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2]。
一、思维导图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基本流程
思维导图设计教学体现了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物理教学质量[3]。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分别为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巩固阶段,基本流程见图1。图1思维导图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流程图1.课前预习:学生初建个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搜集与本节主题相关的知识,或者探寻解决本课重难点的方法步骤。每位同学查找这些资源后,对本课主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其所涉及到的知识也都有自认为的重点难点,并根据自身理解发挥独特的创新思维。牢牢把握本课主题所要讲解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各个知识点的顺序,这样在课堂听讲时就能紧跟教师步伐,才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中边听讲边记录的模式,让学生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上,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和学生进行很好地互动,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2.课堂教学: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构建(1)教师用思维导图创设物理情境物理学要求我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探索实践,并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学会从生活经验中提取物理问题、总结物理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和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多思考哪些生活实例和物理知识相关,勤思考为什么。教师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将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或者常见的生活现象一一列举出来,就可以避免直接切入主题的唐突与陌生感。如果只是将这些生活现象以文字形式罗列,学生会失去对于本节课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好奇心。运用思维导图添加图片或关键字词以框架形式展示出来,在学生对于本节课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教师继续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提出本节课需要师生共同探索解决的问题,这样能够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把握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概念教学,把握住学好物理的关键[4]。因此,用思维导图创设物理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合作共建小组思维导图在现代化教育的今天,校内外图书馆日益普遍,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现在有很多学校建有“未来教室”,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更加的方便、快捷、高效。在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所讲知识点,此时,学生不仅要提前梳理知识脉络,还应该做到将下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利用身边的图书、互联网查阅并下载成资料带到课堂方便同学们共同学习讨论。课上,教师在课堂引入和基础概念讲解过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同学利用课前搜集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由于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上交流能够让同学们的思想灵魂得到碰撞,而后小组成员共同构建思维导图。将每个知识点、性质以及扩充的内容按照清晰合理的思路填入思维导图的框架中,在课前学生独立构图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能够产生“1+1>2”的效果,取长补短、协同创作,制作成小组成员公认为最完美的思维导图。(3)师生合作完善小组思维导图讨论结束过后,教师收集各小组思维导图,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各个小组的思维导图投放给大家观看。每投放一组的导图,就请其他小组同学参与点评,采用生生互评,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指明其优点与缺点。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明确每一组思维导图的闪光点,提供给其他组成员借鉴采纳。最后,教师总结升华,给出由多个教师共同制作的较为完善的思维导图,让同学们对比本小组所做思维导图找出不足,之后同学们对小组思维导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此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习成果深刻的移植到记忆库中,达到深层记忆的目的。
3.课后巩固:学生完善个人思维导图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如何绘制更全面的思维导图,在课后整理、回顾时就可以将课前预习时独立绘制的初步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与修正,从而完善个人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复习知识点,还可以在梳理结构的过程中将本节课自己不容易掌握、理解的知识进一步定位,重点标记,以便今后复习。课后再次依据思维导图巩固总结,实则是对课堂学习思维过程的再现和探究过程的回顾,是对本节课系统全面的梳理。在物理学习中,要做到举一反三,在学生学过每个章节后,都可以鼓励其将本章节中每节课所涉及到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梳理清晰后构建章节思维导图。如果能将每一章节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呈现,学生对于知识查漏补缺、梳理框架的能力会得到质的飞跃。
二、思维导图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以“牛顿第二定律”为例
1.学生初建个人思维导图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前,同学们可搜寻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的课外参考书或参考资料,将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牛顿第二定律内容以及对其的理解进行细节梳理,就可以了解本节课的重点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难点为力与质量、加速度的相互关系,每位同学对牛顿第二定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在知识点梳理过后能够自主勾勒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见图2)。
2.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创设物理情境教师在引入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可以将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的生活现象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一一列举出来。例如运动中的汽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改变汽车的牵引力,能够发现汽车加速度不同;用力推拉玩具,玩具将会立刻获得加速度。引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并配以生动的图片或动画,既能让学生有贴近生活的亲切感,又因为思维导图引入后梳理出的清晰思路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列举的生活实例中蕴含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切入今天学习的主题———牛顿第二定律。利用思维导图创设物理情境对于本课主题的引出十分连贯顺畅,所以要学好物理,思维方式十分重要。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发展自己多样化的能力。
3.学生合作共建小组思维导图教师在课堂上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出来,并根据内容让学生推导出F=ma这一表达式。当探究到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时,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将课前各自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本小组的每位同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最后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六大特性-同体性、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相对性、独立性,并将每一种性质根据所查阅的资料进行扩充总结。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激烈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在思维导图建造的过程中,将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 建构 分析评价
现今地理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流程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主体性和积极性,习惯依赖和等待,失去应有的朝气和活力。这种重灌输轻活动,重结果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重应试技巧的传授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任。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当努力⑿驴纬谈母锏哪勘暾嬲落到实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课程理念是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不断实践,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合作学习和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1972年他们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提出了教学模式是“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施运用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采用的加快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实践―修正―再实践―再修正”的重复,笔者在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思维导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如图所示)。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像神经细胞一样由一个点散发出多条线。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挖掘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把握全局和细节,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学习更高效。根据对目前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的实践,运用思维导图实施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应用方法与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三维目标,编制导学案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三维目标分析,以确定课程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由于主题包含在三维目标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中,通过三维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关系图,即意味着获取了为实现该三维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据此我们可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在此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帮助教师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师不仅可以迅速写出授课学案,使重点难点知识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很容易把握知识体系的框架与结构,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更得心应手。
导学案,导学价值要体现。学什么,三维目标是指南。三维目标一情牵,思维才是生命线。导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导思维。导思维就是挖潜能、促发展。在导学案中引入思维导图,它的意义在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型。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这就告诉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因素和认知需要,选择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素材,让学生在愉悦、兴奋的状态中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强化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所选的素材,具体地说,一是内容富有吸引力,使学生爱看、好思、愿问;二是形式要新颖,让学生有新奇感;三是要生动形象,让学生有真实感和亲切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真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综上所述,教师要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能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思维导图中大量的可视化元素有利于情境创设,可有效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使用直观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思维导图方式,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使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引发认知冲突。使用图形和简要的关键词绘制出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提供问题式的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思维导图不仅带给了学生轻松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而且发展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思维导图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棒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思维能力。就思维而言,独立的思维品质和自主思维能力永远是学生的立命之本。所以,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提倡学生全力以赴地自主画,穷尽所思所想,放大学生思维的“自主知识产权”,避免出现“伙伴依赖”、“伙伴替代”、“教师依赖”、“教师替代”的现象。人生最危险的惰性就是思维的懒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主封闭,远离分享、对话、启迪、生成。相反的是,自主思维投入越大,越能点燃合作交流的激情和愿望。
三、明确问题,学生自绘制思维导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新知识的整体认知之后,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熟悉教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如提供探索问题的背景材料及解决问题的线索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等,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勇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提出个人想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研讨教材,做到边思边议。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提供探究问题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有选择性地、适时适当地向学生提供符合教学要求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架O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联系,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选择。要善于点拨、诱导,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启发、激励,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勇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化其思想,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共绘思维导图,形成集体的结晶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此时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和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体的有意义建构。整个合作学习过程教师应给予组织和引导,讨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组三五人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思想,由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将大家的想法都汇集在一张思维导图上。小组成员再次对第一张集体思维导图的分析和反思,修正认为需要改变的地方,并重构思维导图,形成小组的最终讨论结果。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对时间的掌握,并保证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能各抒己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因势利导地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的思维导图会呈现多种内涵、多种形式、多种风格。内涵、形式和风格的差异恰恰会形成新的学习资源,小组成员在分享、比较、欣赏、矫正、提升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评选小组最佳作品,再通过全组成员的修改完善,参与班级展示。作为小组的集体成果,板演、讲解便可以多人分工完成。这样既可以节省展示时间,又可以让学生享受合作的乐趣。
五、展示成果,评价总结,自我反思
当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展示探究成果,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恰当地给予精讲评价,引导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中,并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有意义学习、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最后,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述,并变换问题的角度与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得到迁移、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如课堂教学内容较多的话,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绘制个人思维导图,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课堂教学会变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平.“自主―探究―合作”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课程标准;激发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43-01自初中入高中,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里程碑。它既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阶段的、渐进的过程。高中生特别是许多高一新生在经过初入高中的短暂兴奋后,会因高中学习内容繁难、庞杂、抽象而感到苦闷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做好初高中教与学的衔接是教育教学的一大课题,历史教学在这方面问题非常突出。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我就经常听到学生这样问我:我初中历史学的非常好,为什么现在经常不及格?特别是遇到考试,很多学生凭借的还是初中的记忆,高中的学习没有发挥作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一些方法。
1.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适应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十五六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渴求心理和好奇心是成人所不能比的。因而,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理解新事物的欲望。
1.1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疑,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例如,讲述《》时,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林则徐,是不是可以避免?讲述时,提出:如果没有,是不是就能拯救中国?
1.2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一的历史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和联系生活,把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例如:讲到分封制和宗法制时,联系到我们的姓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你们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吗?让学生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更好的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不平衡状态。
1.3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丝微成功。从心理角度上讲,高中生具有明显倾向的兴趣。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时,当学生的不同观点得到教师赞许时,心理上会出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给予成功的满足感,对于基础差的后进生尤其如此,老师应不放过任何表扬和鼓励的机会,哪怕是他们的进步极小。因为这种通过学习的兴趣、满足感激发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兴趣,只要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对历史的畏惧感自然大大减轻。
2.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
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兴趣固然重要,但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一历史教师如何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落到实处呢?
2.1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例: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我让学生讨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异同,从地形,经济,政治,文明特征等方面做比较,更好的理解中西方的差异。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2.2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历史规律包括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两种。总结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会学的境界。例如,通过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可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就是围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来进行的。一方面,如何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的权力;另一方面如何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主意识
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但学生刚刚升入高中,仍存在依赖性,只有逼其自立,辅以学法指导,学生才能迅速进入角色。因此,高一历史教师给学生上的第一堂历史课最好是学法指导,一开始就指导好学生的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环节。就听课来说,要让学生知道要主动听,边听边思考。做笔记不能还是象初中一样,为了便于记忆全部都记下,而应该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重点、难点,及一些相关说明;笔记也不要求记在笔记本上,记在书上空白处就行了,这样便于结合教材理解掌握。此外,老师还要指导好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例如:在每节课新课之前让学生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小节。新课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单元总结,画出单元思维导图。实践表明,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这种自主思考,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克服遗忘,而且可以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加强。
总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单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衔接、学习能力的衔接、师生情感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准确分析出要衔接的原因,制定出对应的策略和措施,才能做好衔接,全体历史老师应该时时关注和研究,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赖友生《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难题的破解》《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0
[2]李峰《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新课程研究》2012.5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优势越来越凸显,已成为世界各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我国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要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在积极探索这种新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如史料教学中的材料错误、滥用材料、仅采用史料论证历史教材中的观点等。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历史教学;史料;运用;思考
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优势越来越凸显,已成为世界各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史料教学的理念是学生不能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要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目前,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的探索这种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如史料教学中的材料错误、滥用材料、仅采用史料论证历史教材中的观点等,这其实是运用史料教学的误区,与史料教学的理念相差甚远。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到底有那几大误区,又如何有效进行史料教学呢?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误区
误区一:选用史料未加甄别
史料种类多样,主要是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种,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间接史料是经中间人省略或转写的,这两类史料都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所用史料的主要来源。高中历史教学中所用的史料必须是第一手的、经考证后的史料,但如果教师选用史料时不加甄别,直接选用互联网上的资料,很容易出现误读史实的现象,把错误的史料传授给学生。如教学“商鞅变法”时,有教师用图画《废井田开阡陌》来证明商鞅推行土地私有制度,是不科学的,因为图画中的文字是楷书,楷书是在汉末才形成的,可见这不是原始史料,是后人画的,难免会带有主观性,所以选用史料前要甄别。
误区二:选取史料忽视学情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选取恰当的史料,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研读史料掌握历史。但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取脱离目标、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与能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教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原因及历史评价”时,选用了《礼记·礼运》中的两则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这两则材料描写了什么社会现象?两则材料选用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世袭制”的问题,学生了解的较少,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并且历史时间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同时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但他们的思维还以形象思维为主,比较感兴趣直观化的材料。上述教学选用的材料符合教学内容,但是晦涩难懂,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误区三:史料运用停留表层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多停留在表层,多是教师出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让学生根据史料得出结论,即史料的作用只是论证历史教材中的观点和看法。如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中的“1787年美国宪法”内容时,教材中只是简单列出了宪法体现的三大原则,学生不了解宪法的内容,也就无法评价宪法。有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中的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原文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美国政府是如何组成和分权的?美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权?简要评述1787年美国宪法。像这样的史料教学,只是把史料作为生动的例证,来说明教材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史料起辅助作用。这说明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史料教学的实质,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没有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材料,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相符。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策略
策略一:尽量选取直接史料
直接史料是原典性的材料,客观真实性高,教师要尽量选择准确无误的历史材料,多在原典性材料上下功夫,不能将错误的材料传授给学生。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搜集到很多教学案例。有关的直接史料有历史照片、个人回忆录等,还有一些间接史料如影视、小说等。从史料的性质来看,图片、日记都有明确的出处,属于原典性史料。影视材料虽然反映的也是客观现实,但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与原典型材料相比,说服力稍低。所以,从史料的性质来看,原典型材料说服力强,更符合选用。
策略二:结合学情选择史料
史料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的选用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历史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开辟新航路”时,为了达到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教师可以选用一些新航路开辟的史料。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史料很多,教师要选取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史料。如介绍“新航路开辟与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引用T&O地图、托勒密地图、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等,让学生通过三幅地图感受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变化。
策略三:史料运用增强深度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不是为了说明已有的观点,教师要传给学生的是运用史料探究历史的方法。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也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史料去认识历史、评价历史。如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有教师选用了制宪会议代表麦迪逊的看法、宾夕法尼亚5000农民签名要求拒绝这一宪法、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A·比尔德的看法,这三则史料都涉及的范围广,有会议代表、农民、历史学家,有肯定宪法,也有否定宪法的,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实这三则材料没有对错之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观点的冲击下开启思维,呈现多元的视角,那么真理会越辩越明,从而利用史料重构历史,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敬党.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几点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4)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教学 习题设计
高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与现代化建设中对人才的渴求相适应的。新课程改革后,江苏历史高考试卷也做出了重大改变,既有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考查的试题,又有考查学生探究与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试题。历史试题更加灵活、生动,充分展现了人文特点;历史问题既富有层次又有侧重,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创新意识。历史试卷不再是只要能熟练背诵课本习题就能取得高分,更加注重实践性与开放性。因此,设计高中历史试题时必须勇于创新,敢于摒弃旧的理念,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新型历史试题,改变传统历史作业的单向性、单一性、封闭性与机械性的不足,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设计出以学生为本的新颖全面的试题,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注重张扬个性的时代,设计历史习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高中新课程的要求,结合自身实践与同行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做好习题设计工作。
一、人文性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渗透人文教育,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理解并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从而更加关注中华民族的发展,关注全人类的命运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高中历史,增加历史学知识,健全人格,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且要求关注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尊重个性。因此,历史习题的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习题的内容应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了解民生,探索人类的命运,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开放性
很长时间以来,高中的历史试题基本上都是单一、封闭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开放特点。如今信息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广,学生可以从电视、电影、报纸、网络、图书馆、博物馆、课堂、与人交流中了解众多历史信息。因此,教师的习题设计必须拓宽来源渠道。开展历史教学务必与当今社会的变化相适应,设计的试题应当具有开放性、立体性,注重多边互动,以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试题的形式应当灵活多样,注重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题型可以包括历史问题的讨论,历史文献的阅读,还可以增加师生的对话,鼓励学生演绎不同的历史小品,或者模拟现场进行采访,等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领会“读史使人明智”的真谛。开放性试题的设计更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融中,突出人文学科的综合性特征,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教育的本质目的。
三、生活性
最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加大了对生活性知识的考查力度,如社会习俗的迁移、历史情境题的设置。历史试题的生活化也应当成为趋势,因为传统的历史学习往往死记硬背,注重题海战术,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历史课程也变得枯燥无味。历史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实际,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同丰富多彩的社会风俗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活用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丰富知识的内涵,深化对知识的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真正达到教育的本质目标。可以教导学生开展历史参观活动、观察历史遗存;进行历史调查,体会历史的丰富;书写历史习作,感悟历史的文化底蕴;编绘历史图表,制作历史模型与历史课件,感受历史的真实。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放在生产、生活的实际场景中,体会历史知识的魅力。教师可以大量设计贴近社会生活、注重社会实践的历史习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四、差异性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教学的过程是能让全体学生顺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开展学习活动,并且最终可以取得相同的教学结果,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同步的学习过程,是有差异的、具有发散思维的学习过程。因此,历史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与实践经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尽量安排对应难度的习题,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在平时与其他老师探讨教学案的设计时,不仅要包含适应全体学生学习需求的学案与巩固案,而且可以加入一些迁移应用题,以适应能力较高的学生的需要,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题型的选择要广泛,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论述题、制表题等。虽然高考试题中不存在填空题,但是加强填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历史知识。选题的内容要丰富多样,可以是史料的辨析,可以是课文内容的重组,或者是开展历史问题的讨论,教导学生查阅史书、讲历史故事,要求学生分析历史因果关系,或者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历史习题要紧密结合相关的历史教学内容,但不能在历史教材中有现成的答案。历史习题设置的差异性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从根本上指导学生科学地分析与解决历史问题,因为对很多问题学生可以给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五、合作性
现代社会大力提倡合作意识,注重培养人的合作意识,提高人的合作能力,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存与发展。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力度。因此,历史教师应当为学生的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创设更好的环境。在设计历史练习时,可以有目的地将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在合作性习题的完成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开展互相求教,或者向教师与家长咨询问题。教导学生多开展合作性练习,在同他人的协作中加强沟通,互助互利,乐于分享,让学生在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基础上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务必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摈弃旧的教学理念,设计试题要根据学生需求,立足教学目标与任务,别出心裁,新颖独特。只有这样,新课改才能真正得到推行,才能让学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成才的基础,是学生获取新知的内在动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置于历史事件的场景中。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音乐、问题等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任何教学情境都必须根据所教内容进行创设,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高中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以及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并且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等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比如,在导入环节,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儒家思想。教师接着问:儒家思想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学生回答:春秋时期。教师再问:春秋时候的思想界出现一个怎样的局面呢?学生回答:百家争鸣。通过问题的递进,引出课题。再通过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问题,比如,“百家争鸣”的含义。形成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呢?自行读课本寻找答案,再讲解具体知识点事,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比如,讲解孔子这个代表人物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视频播放,并配合音乐营造较好的氛围,加深学生的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走近文本教材。
二、搭建合作平台,加强学生交流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历史常识和事件,很少关注学生本身,特别是教会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更是鲜有问津,导致学生学得辛苦,但效果却不容乐观。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其中,搭建合作平台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交流,促使学生对问题思考。创建合作平台的形式有很多。比如,一帮一,优带差,学习小组,等等,从而真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真正融入课堂。
下面以高中历史《》这一课为例,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教师将4~6人分为一组。组队之前,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能力、基础等情况,力图做到优势互补。比如,让性格内向和活泼的在一组,让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合作学习,并且每一组里挑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内的学习活动及纪律。上课时,让各学习小组根据黑板上的问题进行学习,比如,分析的影响,两次的比较,等等。最后,以小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合理搭建合作平台,才能促进学生交流与思考。
三、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探索问题,从而真正让历史课堂成为彰显智慧、激活潜能的舞台。
下面以高中历史《》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比较熟悉,因此,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条件导致的爆发呢?当时,导致革命兴起的条件有很多。比如,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等等。学生不一定能够独立解决,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地剖析文本,寻找那个年代的相关辅助资料,如故事、活动、名言以二元体影像资料,等等,并与同学交流探讨研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注重质量,能够发散学生思维,特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状态,积极获得知识。
四、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一个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统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有的时候,教师往往可以借助不经意的善良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学习热情,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老师单一的点评、组内学员互评、组与组之间互评等方式。也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评价方式,比如,“成长记录袋”、“悄悄话信箱”、“学习奖励卡”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情境创设 应用实践 设计思路
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意味着我国的教育由局限的、闭塞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全面的、开放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新课程颁布后,教师在教学上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情境教学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开发和应用的,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与教学内容进行“互动”,进而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情节性比较强,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将情境教学引入到历史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还原历史事件,使学生在学习时犹如重温历史画面,这样能够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记忆。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实践
1.利用实物展示,为学生创设情境
在高中历史内容中,涉及到比较多的历史文物展示,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文字描述来为学生讲解内容,学生很难直观的感受到文物的结构、形象等特点,即使有相关的参考图片也难以对文物有整体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搜集相关的文物仿品或者一些制作原料来为学生展示,从而创造实物情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文物的形态、结构。比如,教师在讲授“青铜铸鼎”的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仿制的青铜制品,虽然学生清楚这不可能是文物,但是通过仿制品的展示,也能够使学生了解到青铜制品的形象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适当利用多媒体播放影音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同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讲解“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但是在多媒体引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时间和内容的选择,多媒体播放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播放的内容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而且不能有过于暴力的内容,防止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3.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高中生具有比较成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具备较强的判断力和批判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设置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讲解“”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突破教材的束缚,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很多人认为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同学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脱离教材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学生们会对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这种方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历史情境再现,为学生创建角色
最好的学习过程,就是能够亲身经历教学情境,深刻地体会教学内容的意义。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角色,使学生融入到历史事件中,进而感悟历史意义。比如,在讲授“梭伦改革”的内容时,先交代梭伦改革和梭伦个人背景,这也是为学生创设情境的基础,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背景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酝酿情绪,引感共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贵族与平民间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如果你是梭伦你会坚持改革吗?”根据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容易进入到角色中,站在梭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数学生会回答“会,因为当时的矛盾已经积蓄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及时改革,国内战争一触即发,后果不堪设想。”教师接着引导“那么该如何进行改革?”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从矛盾的源头开始改革,就是要调节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当然,如果在此期间有同学存在异议,教师也要认真的听取不同的意见并对其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思考。这种情境模式比传统的灌输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境教学的设计思路
为了能够使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高效性,教师在授课前必须理清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教学课程。
1.明确情境教学的作用
情境教学是为历史教学而服务,在情境设计中要遵从历史的真实性同时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采用合理的情境创设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创设方法,如对于情节性较强的采用影音视频创设情境、只需要有大概了解的采用图片创设情境,需要具有强烈感染氛围的采用音乐创设情境等。
3.掌握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才能够根据将教学与情境进行紧密的结合,使学生更快的投入到情境中。
4.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情境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相交相融,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方法,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要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英国“记忆力之父”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特征:①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②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③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高层次的形式上;④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
二、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实例运用
本文着重探索思维导图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是因为历史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首先,历史知识是以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为基础的,具有逻辑性和发散性;其次,历史知识具有时间先后的顺序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历史关联体系很重要;再次,中学历史教学又特别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总体掌握与联系,知识具有综合性。上述特点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帮助他们通过历史学习能够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本质,从全面的和辩证的、发展的和联系的、具体的和综合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问题以及从的立场出发,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历史进行认知活动,并做到“以史鉴今”。
下面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2课《》一课为例,说明思维导图在历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1.收集信息,梳理脉络。
本课以为中心主题,主要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战胜(败)的原因为切入点,从而对照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如补充战争前夕的时代背景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查找动态的形势图理清战争经过,这些知识储存都为接下来学生的思维发散奠定了基础。
2.知识延展,拓宽思维。
通过上述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已经对《》一课有了系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此为切入点,联想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拓展、以及《》《》的签订等相关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由此绘制一幅新的思维导图进行梳理,作为知识延展和思维拓展训练。
三、思维导图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1.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
中学生在绘制历史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已有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由此联想到其他相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一思维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严格遵循了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2.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核心能力要求。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思维型课堂研究,强调课堂教学由知识型向思维型转轨,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探讨历史课堂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几条途径。
一、运用“时间轴”和“思维导图”,增强时序观念和整体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
按时间顺序进行思维是历史推理的核心,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年代顺序感,是无法考察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解释历史的因果关系的。时间顺序为历史思维的组织提供了智力的支柱。在高三复习备考课堂上,我们引进“时间轴”和“思维导图”教学法,强化学生的历史时序思维和整体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宏观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例如,在复习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时,我们设计了“时间轴”(见图1),把从19世纪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到20世纪初的,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地学习西方的过程放到世界大环境里,引导学生分析推动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因素并概括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特点。在复习必修二第二单元时,运用“思维导图”(见图2)让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目了然。
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辅助材料
作为中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较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也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补充相应的材料,让学生接触到教科书以外的历史书籍及各种历史文献,并向他们介绍各种历史解释和观点,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记忆标准答案或权威性解释、重复文献或课本中提出的事实或结论,就会严重制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引用相关史料的同时,会围绕教学目标和高考要求,努力设计高质量、有深度、有思维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一般来说,设计的问题要与史料有密切的关系,并要有适当的难度,或启发学生思考,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三、注重思维过程分析,切实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案例】根据表1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图3所呈现趋势出现的原因。
表1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年 14.1 2.7
1880年 14.5 5.5
1890年 12.0 10.2
1900年 10.0 16.2
1910年 8.4 26.2
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按照如下过程解决问题: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目标 限制性条件 途径
1.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 1870―1910年 根据材料
2.图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1870―1913年 根据表1及所学知识
步骤二:结合所学,回忆教材相关知识,概括关键词。
教材相关知识(紧扣材料要求的时间和内容范围) 关键词
图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得出(材料未涉及) 工商业的发展
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变化得出(材料未涉及) 世界市场的扩大
由表1得出(材料已涉及) 航运业的发展
步骤三:整理得出答案。
四、在思维过程中锤炼语言,在锤炼语言中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要在课堂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基本唯物史观和多元史观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其次,教师要进行示范分析。再次,引导学生仿照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须提示学生把握如下要领:其一,准确掌握历史事实,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其二,正确使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或各种史观;其三,语言文字表达力求准确精练。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推进“思维型课堂”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即是对这一重要理念的践行。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和高三备考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强化时序观念、提高学生整体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基本思维方法的综合训练、指导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锤炼语言、通过锤炼语言锻炼历史思维能力,是切实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建设思维型课堂的较为科学的做法,也是提高高三备考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