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生产安全;责任主体;切实落实制度
一、前言
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渭化集团”)是陕西省着力打造建设的大型煤化工企业。三套装置的前段系统和公用装置等密切关联,可灵活调整产品和产量,市场竞争适应能力较强。回顾近年来的安全生产工作,我们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深化过程控制,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消除安全生产中的盲点和难点,构建了长效安全管控机制。
二、企业生产安全主体责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规范,GDP不再是政府的唯一目标,科学发展、安全合理的发展逐渐成为共识,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及安全主体责任的担当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应的,当今许多行业的安全意识不短增强,安全条件投入、安全管理日常、员工安全教训培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交通事故、矿难、危险化爆炸泄露、油气管道、粉尘爆炸等重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企业安全生产隐患仍很突出。
(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践概况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起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企业依法依规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需要切实落实,企业领导需要全面负责。大力推进“十项制度、一个能力”责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思想等造成“政府急、企业疲”、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等问题,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的经营人员安全意识极度淡薄,根本不会吧安全生产放在战略性的高度来考虑,一昧的追求经济效益是在个别企业中,作为领导层主要存在的问题,他们往往对安全生产做产生的社会效益认识严重不足,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轻安全重生产的思想状况是目前企业在落实生产安全中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2)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执行难度大。在企业中,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往往是“被逼”的,是用来应付检查的,在内容上存在责任交叉,内容空洞等问题,导致制定的责任制失去了作用。(3)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停留在纸面上,对各类人员培训宣贯不到位,责任制没有落地生根,员工对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不清楚,导致“一岗双责”成为空谈。
(三)企业保障员工安全实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逐步健全完善,国家对企业保障员工生产生命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及对事故的惩处越趋严格,监管压力传导,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也逐步提高,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化,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得到提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初实效,主要体现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软实力,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后,对安全文化的重视也逐步提高,主动或被动按安全文化规范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理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环境文化等方面下功夫,以自媒体、宣传栏、警示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全员安全责任自觉性。企业在责任体系上不断自我完善。在责任体系上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在领导层面实现一岗双责,明确了上至公司管理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安全责任,下至岗位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在组织机构设置上。严格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有关要求,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管理委员会直接间接负责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和本系统本部门的安全管理,科学合理设置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确保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三、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建立及原则分析
(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
企业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的组成部分中,最主要的就是企业的安全责任制,也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管理有章可循的根本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必须有一个配套制度与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它必须成立一个体系才能更稳固地存在于企业当中。1.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的其核心就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的程序。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一般由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其制定程序如下:(1)构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机构,设立管理岗位。(2)定时对岗位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风险测测评。(3)组织人员编制。(4)审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草案。(5)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依据切实的岗位职责来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
构建制度后,首先要做的重要任务就是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与应用。该责任制的落实在企业推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循环性。综上所述,该制度要想更好的在企业内实施,就必须寻求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循环运行模式,该模式的最终确定,要始终依据企业安全责任制度的制度原则。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可以合理运用“戴明环”来进行企业运作:第一阶段:计划制定可行性计划;企业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工作内容及目的,分派到各个岗位部门进行分组处理。外部基础和内部基础都应该作为主体责任制度主体基础。第二阶段:实施时时刻刻注意计划的实施工作,务必要确保主体责任制度的顺利实施,且相关监督工作人员要切实落实。第三阶段:检查现场检查、调研主体责任制度的具体实施成效。严格评估负责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各个部门的进展及效果,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企业运营中能够彻底落实。确保该安全责任制度的公平公正,做到有奖有罚,赏罚分明,并能够在员工中起到激励的作用。第四阶段:改进对责任制度实施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例进行保留、完善,争取达到最佳实施效果;对其中的缺口或不足,务必及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研究核实,解决方案要给出的及时;结合企业的动态发展实际,查找进一步改进的机遇、不断完善实施计划、准备下一轮的行动计划。
(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
1.严格性原则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绝大部分是因为基层员工、错误操作等导致的。企业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严重性,事故发生没有严格追究事故责任,往往事过人息,不能很好的做出总结并吸取教训,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执法不严、控制不严,因此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和实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2.公平性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绝对不允许权势大于法制、钱财大于法制、人情大于法制。实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时要本着公平性原则,人人平等,公平地衡量安全生产人员的工作质量,执行相应责任。3.公开性原则因为不管制度设计多么严谨,如果执法部门监守自盗,那么制度就会形同虚设而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制度要实施“阳光工程”,必须使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公开透明,相关人员之间彼此互相监督,各级企业领导要自觉接受基层人员和外部人员的监督,获得社会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以防止人情关系对执法、执制、执纪的干扰,防止企业工作人员、包庇他人等。
(四)建立安全组织监督体系
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安全工作负责人(安全主管)、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各级安全管理组织与工作人员组成现实监督机构,形成企业安全管理的组织系统,并以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要求为企业安全工作提供组织保证。组织保证体系必须是健全的、有力的、协调的和有效的,不能流于形式。
四、结语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考虑包括政府、社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积极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安全保障。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社会高度关注,然而,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凸现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缺失。当然,我国企业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确实有不足的地方,由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经济水平制约了安全投入的力度、制约了安全技术和保障标准,社会认知水平和公民整体素质存在一定的缺失,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及执行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保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不能太过于操之过急,不能脱离现阶段实际,不能把眼光仅仅聚集于企业和政府,也不能因为客观存在放弃努力推进工作。但是我们应该立足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客观,从严,从法律、企业、政府、行业、媒体等方面各尽其能,并有效配合,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作者:吕艳 单位: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庆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理论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6):169
[2]宋振.关于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增刊):114~116
[3]谭伯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6):121~122
[4]徐德蜀.安全夏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3):71~82
[5]高建明,刘宝龙,恒川谦司,等.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201~204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关系;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对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而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以及发展力量却是不可小觑的。我国自2004年以来开始大规模、大范围的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一批试点行业包括机械制造行业、高位化学品生产行业、冶金行业、以及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等。经过6年的发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0年提出并颁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p t9006),这一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我国广大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制度标准的方式加以了规范。为了进一步推动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促进其良性发展,笔者认为:通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其加以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推动措施展开详细阐述。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关系分析
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了面向我国广大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该要求自2012年2月1日其正式实施,主要作为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与标准化规范。GB/T28001当中最大的特点在于:与质量体系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等相关标准规范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突出了健康在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增设合规性评价。实质上,GB/T28001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这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在运行原理、管理基础等多个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之处。这也正是以GB/T28001为标准,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工具,助力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所在。现针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从相同点的角度上来说,GB/T28001下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两者在运行原理、管理基础、管理理念、以及实施方式这几个方面均存在紧密联系:首先,同GB/T28001引导下的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样,安全生产标准化也以PDCA戴明模型作为运行原理,且管理基础也是建立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之上的。同时,GB/T28001当中所遵循的预防为主,事故防范的管理理念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而言同样适用,且两者的实施方式均是通过企业构建体系,申请外部评审的途径达成。
但,GB/T28001下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比如说,从要素层面上来说,GB/T28001是在框架限定范围内加以执行,而安全生产标准化则将规范划分为了人员、设备等多个要素,针对性更加突出;同时,GB/T28001当中的审核以自愿为基本原则,这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不适用,而需要体现国家的强制性达标。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GB/T28001下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两者在体系建设以及审核过程方面基本一致,可以通过对以上经验的应用,助力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同时,可以以对PDCA戴明模型的遵循为切入点,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2 分析如何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对于现阶段绝大部分行业领域的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建设方面,企业大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标准化的经验参照,也缺乏成功案例的规律可循。因此,为了促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的质量与水平,笔者认为:现阶段已发展成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当中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参考的地方。具体而言,值得企业采纳并应用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机构方面:结合GB/T28001下的相关经验来看,要求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以企业负责人以及分管领导、下属部门责任人为核心,构建工作小组,推动建设工作的开展。实际工作中,可以借鉴GB/T28001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模式,以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作为小组班底,以企业负责人为小组主任,以分管领导以及责任部门负责人为小组副主任,积极展开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
(2)人力资源方面:在GB/T28001的要求下,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当中,多是通过培训考核内审员工作队伍的方式,为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人力支持与保障。这支工作队伍具有丰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同时在安全生产知识以及安全操作技能方面掌握度高,因此,可以通过对该工作队伍的再造与改编,形成能够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的工作队伍。
(3)文件体系方面: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求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能够在政策法规当中发挥支撑价值的文件体系。而同时,在GB/T28001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当中涵盖有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文件在内的文件要素,形成了可靠且稳固的文件体系,对企业安全生产反应的主要责任,各个工作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当中,以上文件内容的合理提取,再适当补充与完善的基础之上,形成支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文件。
3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对于企业前期所构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而言,在以GB/T28001为依据,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建设与规范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于企业在展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也是同样的。为了能够在尽量控制资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质量及其效率,就需要以发展成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工具,借鉴其中的系统架构以及基础要素,参考成功的案例及实践操作经验,在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可靠性的同时,节约能源消耗,减轻企业负担,促使效益最大化发挥,以上也正是本文展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关问题分析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 赵慧,杨振宏,田彦清等.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调查及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12):163-167.
[2] 李传华,钟江平,秦杰等.大型环保企业“4全-3S-2E-1H”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8):90-92.
[3] 王凌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结合实施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4):161-165.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Q086.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8日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规范方面的法律体系刚刚得到初步完善,虽然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具有了整体稳定的局势,但是也依旧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作出阐述与分析,对于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全意识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企业欠缺安全意识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在企业的发展中,强化产品安全生产需要投入资金成本,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了利润与安全之间的冲突。所以在安全意识方面,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具有侥幸心理,重视经济利益追求而忽略安全生产投入;二是在欠缺安全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企业使用滞后的管理办法,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混乱。
(二)安全投入问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安全投入问题集中体现为人才投入以及资金投入欠缺。在人才投入方面,具有较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以及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生产技术人员是预防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保障,但是在企业生产中安全管理人员往往具有较小的升值空间,这导致了安全生产人员工作积极性欠缺。而缺乏在企业技术人员方面的组织与投入,也导致了技术人员对生产设备的操作以及工艺欠缺了解,从而为安全事故的产生埋下隐患。在资金投入方面,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环境有待改善,如企业管理机构有待健全、企业现金生产设备等配置不足、企业在老化工业区的改造方面存在不彻底现象、生产技术落后或者设备超负载运转等都是导致安全生产隐患存在的重要原因。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策略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安全意识欠缺以及主体责任不明确是导致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从强化宣传与提高认识等方面来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在此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对安全生产进行高度重视,并对生产流程做出全面防范。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安全风险防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理念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最为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实践中,企业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重视处理向强调预防转变,通过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来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应急处理知识作出讲解来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认知。另外,可以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从而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重视培训的规范化以及考核的严格化。在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宣传以及培训的基础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必要确保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在企业中有必要开展企业、车间以及班组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特种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持证上岗,企业负责人也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以及安全知识素质。生产过程中则有必要依靠禁令来对员工生产行为做出规范,从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条例的贯彻与落实。另外,企业有必要对安全培训教育情况以及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做出严格的监督与考核,以便确保培训工作以及安全生产制度的有效性。对于培训机构工作的开展,企业有必要实行动态的监督与管理,可以通过对培训机构课堂秩序、教学情况以及到课率做出抽查来对培训机构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教师队伍听课、讲课比赛来推动教师在安全生产培训方面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在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安全培训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来提高企业领导以及各级员工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与认知。
(二)对应急体系进行完善。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其目的在于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然而,危险化学品企业规模以及储存规模的扩大和集中生产导致了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如果对安全事故所进行的应急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法不当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升级以及失控,并在社会中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对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做出完善十分必要。
首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要重视应急机制的构建。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构建统一指挥、合理结构、灵敏反应、高效运转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地方安全管理委员会要发挥出自身的参谋作用,通过调动企业安全管理主动性与积极性来构建合理的安全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工作考核机制以及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安全管理格局。
其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要重视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应急预案应当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作出动态调整是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中的重要内容,在此方面,要强调危险化学品存储以及集中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在对应急处理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提高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以及完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对事故进行有效且快速的控制,从而将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在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中,需要确保应急预案本身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应急预案要具备针对性。即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这要求在应急预案的标志中要广泛听取管理专家、技术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意见;二是应急预案要具有及时性。一旦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安全生产问题,即需要针对潜在的风险编制应急预案,从而确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能够以应急预案为依据来进行及时的处理;三是预案演练要具有有效性。预案演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成效,所以针对应急预案中的内容,各个企业重视预案演练的定期组织,从而通过预案演练来对预案中的缺陷以及不足进行查找、分析以及修正,以确保预案体系构建中的科学性以及预案本身的有效性,并可以实现企业工作人员面对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反应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安全投入。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安全投入是重要的基本保障。在此方面,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投入的重要主体,应当构建资金投入机制,在依据相关规定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提取的基础上重视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以及宣传资金。同时,有必要重视人才投资,通过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来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安监部门有必要对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进行监督,合理引导和增加企业投入安全生产费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对安全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对安全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其中,安全生产资金应当优先用于安全隐患的检查与排除、危险源的分析与监控、安全生产设备与设施的构建、安全管理队伍以及应急队伍的构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以及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与宣传中。另外,有必要将对企业的安全评价与企业的经营生产许可证颁发与更换进行结合,从而确保在准入门槛方面紧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安全生产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首先有必要对专家培养、引入以及退出等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形成各专业人才结合、结构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管理队伍来发挥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同时,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对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定向培训以及校企联合等模式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并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启敏.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2.
[2]邢娟娟.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响应关注要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0.
一、依法对企业安全生产实施监督检查、督促、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监督企业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二、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实施全国“安全生产月”及“安康杯”等活动,营造一个抓安全生产的氛围。
三、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岗“双责”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贯穿到企业生产每个环节,确保企业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四、定期召开安全生产集中督查调度会,研究分析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督促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五、督促企业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及“四新教育”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六、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经费的提取和使用,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七、按照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委领导班子人员每年下企业督查不能少于4次,科室负责人每年下企业督查指导不能少于6次,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下企业督查指导不能少于12次。积极配合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并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
八、督促企业必须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对企业新建、扩建、技改安全设施“三同时”进行审查和验收。
九、按照《安徽省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各单位应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隐患登记建档,并对重点行业安全生产进行监控、防范。
【关键词】 现场安全 管理流程 防错模式 装备形态 调整措施
经过我国内部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关于既定企业中心安全生产活动已经大面积开发,涉及细化的安全对象与疏通法则要梳理完全,这对于后期规模化架构规范指标来讲意义重大。社会大众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强大的重视效果,但是我国部分产业仍旧不予理睬,这将长期制约管制单位的规划力度,同时对于周边人民正常生活标准产生阻碍效应。因此,各个生产单位有必要在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发展目标过程中,适当调整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为后期多元场景改造灌输适应力量。
1 涉及现场安全管理方式的论述
这里所谓的现场,其实就是企业在落实既定生产任务中应用的空间架构,根据内部信息数据的收集和观察,能够合理鉴定员工的思想动态状况,属于完善安全生产问题提炼和优化质量的必要场所。现场管制属于安全规模改造的必要疏通节点,结合既定产业安全场地规范费用以及安全等级进行同步验证,技术人员有义务针对细化关系模型进行现实应用方案的整编,避免阶段开发限制的重复性蔓延结果。
而安全管理能力首先是一种企业能力,具有企业能力的属性,是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知识与技能。为了全面引导我国企业进行现场管理格局改进,我国相关质量检定中心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部开展制造企业管理标准评价活动,这对于后期现场创新规范手段规划来讲,存在价值深厚。
2 现场安全管理方式的应用
为了完善现场安全维护体制,有关装备保障企业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学习、锻炼,争取将实际生产流程梳理完全。因为这类企业的中心管制任务就是整合安全机理要素,同时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上,技术人员需要做出细致认证、调查,但是任务堆积如山,人员调动活力萎靡不说,整个安全生产隐患迎面扑来,包括人员擦伤、结构碰撞等。所以,这类系统管制活动显得相当重要,应当引起主管单位的全力重视。
2.1 管理思路设计
针对上述安全问题以及管理细务进行同步验证,涉及地区的安全规范制度以及装备搭建体系要尽快落实条文规定指标,争取透过危险源辨识节点着手,将整个厂区内部危险要素提炼完全。具体的调整方案表现为:将目视化、防错等指标全面挪用到现场安全管理活动中去,主动尝试危险效应降低活动。运用员工基础素质培训方式,改进管制规模。结合企业既定安全状况分析,涉及细化的整改方案要结合阶段标准进行有机改良,尽量贴合安全生产的最终动机要求。
2.2 危险源的辨识
其主要强调某些尚未产生的潜在质量隐患进行系统鉴定、识别,开发这类方案的途径比较多样,尤其在细致化切入点研究活动中,经常会衍生某种局限性特征。联合各类风险源辨识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关于装备保障企业的专业划分与运营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整理完全,确保细致事务的简易性特征,避免危险元素的交织化影响,这是稳定作业科学评价基础的必要出路。例如:在面对差异化风险等级控制任务规划上,因为源点排列规则各异,具体后果延伸方向复杂,因此起始点清单的陈列,便作为加强现场管制质量的必要端点内容。经过风险源识别之后,将不同隐患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对于事故以及损失的调节来讲实在犹如雪中送炭之举。
2.3 现场安全管制方式的应用
在规划这类体系架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确保从实际角度出发,将工作场合中的人物、机械部件记录清楚,之后采取经济合理的定置策略,保证全体员工的参与行为。
而目视化管制理论就是将安全生产质量提升至某种标准形态,具体细化应用流程表现为:涉及整个企业的安全符号问题要做到统一规范、宣传,制作过程中要确保结构清晰,同步维持疏导工具的应用潜质。
防错手段便主张在产品设计环节中消除错误因素,维持本质架构的安全条件。但由于
阶段性科技、经济成果不够完善,因此具体设想的指标始终难以达成。这就要求现场技术人员运用多元设备进行现场结构机理完善,确保人员素质强化训练的跟进力度,杜绝错误操作现象的再次滋生。
经过客观研究、调查,在具体实施现场安全规划之后,涉及车间内部工件、设备的完整、清洁条件得到有力完善,各类工序在相对合理的机制顺序下进行特定位置陈列,这使得员工重新燃起积极工作态度,确保全程自觉遵守安全规范制度,将设备乱摆乱放现象全面杜绝。
3 结语
本文具体结合特定企业施工环境进行有力监督,同时联合目视化、防错途径实施现场格局改造任务,为相关设备安全管理大开方便之门。经过实际改造之后,现场设备的确发生重大改变,尤其是细化机械的设计、改造工作仍旧存在部分局限问题,需要管制人员实现逐渐完善,进而全面适应多元行业生产环境,落实后期安全管制标准的制定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定置管理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11(05):56-74.
[2]王学良.防错技术的实施思路及其案例分析[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0,20(03):182-187.
[3]徐冠武.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路径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0(06):77-79.
关键词:电网 基建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
中图分类号:TM42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正处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较快的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工程建设进度一般都是比较快的,安全文明施工往往会被忽视,所以加强电网基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意义重大。如果是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建设,一般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到建设单位都会比较重视安全文明施工,施工单位投入也是比较大的,从资金投入到人员配备都能得到保证。对于110千伏及以下,特别是配农网工程,则有的建设单位仅仅满足于工程进度而经常出现忽视安全文明施工的情况。提高电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应在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的制定、管理措施的落实、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管理和安全事故防范等方面下功夫。
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化
应在施工作业的现场按要求配备标准化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施工作业现场设备材料和施工机具众多,车辆往来频繁,人员流动较大,导致环境杂乱,配备标准化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便于施工人员识别和维护。比如,在进行构架安装和铁塔组立时设置临时攀登用保护绳索或永久轨道,攀登人员正确使用攀登自锁器,在线路工程塔上作业上下悬垂瓷瓶串、上下复合绝缘子串和安装附件时使用下线爬梯,在高处作业区附近有带电体时,使用绝缘梯或绝缘平台,就能有效的保证施工安全并提高工效。
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的布置应制定总体性的标准化要求。在对施工现场按照功能分区后,进一步按照作业内容进行作业分区,通过隔离、维护、封闭,实行区域化管理。通过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规范建筑物、安全设施、标志、标识牌等式样和标准,达到现场视觉形象统一、整洁、美观的整体效果。比如,线路工程基础施工、杆塔组立、张力场、牵引场等场地采用安全围栏进行围护、隔离,实行封闭管理,就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的基础条件。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落实与节约环保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自上而下逐级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的策划和方案的制定,以此有效的指导施工全过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要求的落实。各级单位应按照职能审批策划方案,贴近现场实际的方案才具备可行性。施工项目部应在开工前编制安全文明施工设施报审计划,报监理项目部、业主项目部审核批准,并按照审批后的报审计划,选配使用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进场前,应经施工项目部进行性能检查和试验,并要将进场的装备设施报监理项目部和业主项目部审查验收。建设单位要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照标准化布置和配置要求进行检查。
电网基建工程建设在做好安全文明施工的同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工程建设节约用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等法律法规,提倡绿色施工,尽量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如在线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搅拌和灌注桩施工必须设置沉淀池,禁止将泥浆水直接排入农田、池塘,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及施工场地实施遮盖、封闭等措施,减少灰尘污染,以减少PM2.5污染指数,应对当前雾霾天气。
三、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分析
电网基建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火灾爆炸。这六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三类事故占比较高,因此,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是易发事故,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应作为电网基建工程安全事故防范的重点,只要控制了这三种类型事故,事故伤害就能够大幅降低,从而有效控制事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处坠落的主要类型:(1)高处作业转移位置时,踏空跌落;(2)高处作业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带未经试验合格;(3)脚手架、跨越架或攀登的铁塔等发生垮塌;(4)因触电或感应电伤害后引发高处坠落。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现场危险点不了解;(2)施工人员不按要求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3)安全措施未经方案审批和验收即投入使用;(4)高处作业防护用品存在缺陷等。
物体打击的主要类型:(1)进入施工现场未正确佩戴安全帽;(2)高处作业造成高空落物伤人;(3)线路工程施工中导地线发生跑线事故后被鞭击。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违章作业;(2)工具材料放置不当;(3)安全工器具规格不匹配,不按规范操作,如以小代大等。
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1)施工临时用电存在安全隐患;(2)施工人员违章作业;(3)在带电线路附近进行作业,不符合安全距离或无防护;(4)在平行或同杆架设的多回路上工作无人监护;(5)在带电线路下方使用金属工具测量作业;(6)防感应电措施存在缺陷等。
管理不善是造成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对伤亡事故分析表明,有89%都不是技术解决不了造成的,都是因违章或管理不到位所致。通过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笔者发现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安全教育不到位和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可通过教育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四、岗位事故的分析
在电网基建工程中,输电线路工程事故相对多发,究其主要原因是输电线路工程大多数是在野外作业,施工地形复杂,高处作业、交叉作业、跨越作业频繁,天气条件恶劣,工作危险性大,而登高作业人员又普遍素质较低。相对而言,变电站工程施工条件较优越,而且因施工技术要求高,相对人员的素质也较高,能够识别现场的危险点危险源并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五、安全事故防范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电网基建工程常见事故类型和岗位事故的分析,安全事故主要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可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教育措施加以改善。
(1)夯实安全基础
一是按照“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的标准,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体系和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精简、高效、规范的工作流程,用“流程管事,制度管人”。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措施,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作战能力。三是开展安全工作评价,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四是加强和规范安全监督体系分级管理和考核工作,细化安全监督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安全责任,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遏制各类事故为中心任务,按照“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改进”三个环节的要求,突出预防为主,前移事故预防关口,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可控、在控。
(2)强化安全教育
一是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和事故的危害,从而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状态,从严要求、从细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二是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操作、安全防护和安全自救等技能,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开展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分析高空坠落事故、物体打击和触电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有效防范。
(3)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事故问责制,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和事故单位“说清楚”制度。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研究各种方案的安全和保障措施,对施工方案的制定做到精益求精,合理可靠,尽量减轻劳动强度。三是完善人员岗位标准,建立工作内容明确、责任清晰、措施完善、考核到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传递机制。
(4)开展风险管理
一是加强风险辨识与控制,突出危险源的检查与监控,针对可能发生的伤害超前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控制,确保生产安全。二是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推行现场作业指导书,规范工作流程,按照“可行、可靠、便利”的原则优化技术方案。三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把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和一般检查相结合,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控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安全检查和监督走过场,搞形式。四是按照“教育强化、制度完善、执行刚性、监督到位”的标准,突出防范恶性违章和人身伤亡事故。
(5)加强安全监管
一是坚持安全施工技术先行原则,用技术保证生产安全,按照管理标准、业务流程、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的要求,确保所有施工生产一线班组实现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校核、审批、交底、执行全过程跟踪检查、监督,确保管理层措施完善、交底清楚,操作层作业规范化。三是坚持事故责任追究,严肃查处事故,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处理,找出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惩处事故责任者,迫使员工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查找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
[1] 王军,郑荣虎,吕保和.某辖区建筑施工死亡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日[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3):128-132
关键词:安全标语 安全文化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1 引言
好的安全标语有利于安全生产,然而仍有不少企业把安全标语视为安全文化的“边角料”,让安全标语成为了摆设。本文将从企业安全文化的视角对安全标语定位,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2 企业安全文化
2.1 企业安全文化定义
狭义的解释是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以建立适合企业健康发展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为目标,通过运用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安全规章制度等人文手段开展的企业文化活动[1]。
2.2 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
安全管理是通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机制把控等手段规避各种风险和不安全因素的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包含三个方面:行为管理、设备管理和技术管理 [2]。随着先进的生产设备投入和技术发展,安全事故并没有得到根治,究其原因发现,多数事故是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和危险不当行为引发的,这说明作为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人的因素在事故中起着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大多数事故是行为管理能力不足造成的。提高行为管理能力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工作,也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重要手段。而从安全管理学角度分析,安全行为受人的安全意识影响最大,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使安全理念根植于员工的意识中,形成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安全行为管理能力。
3 安全标语
从企业安全文化视角定义,安全标语是一种采用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的视觉语言表达形式,以体现企业安全管理理念、企业精神、制度的文化为目的,通过影响、激励、约束和导向的安全文化四种功能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进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安全设施[3]。
3.1 与企业安全文化的关系
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体现是物态文化,是体现企业安全价值观的传播媒介和载体。安全标语作为安全文化中最常见的一种物态传播方式,特点是形式灵活、内容多样,容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得员工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3.2 目前存在的问题
1)企业重视度不够,流于形式。虽然现代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但对安全标语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有些企业的安全标语几十年没有更新,内容已经不适应当今现代化生产的,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已搞的形式主义,草草对付过去就没事了,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安全标语流于形式,甚至成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包袱。
2)缺少系统的安全科学理论支撑。企业在设置安全标语时,往往直接找广告公司制作,这些标语制作者缺乏系统的安全理论知识,往往将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标语糅杂至一起,拼凑出安全标语,内容杂乱无章,失去了安全标语设置的意义。
3)内容单调、生硬、针对性不强,无法引起员工共鸣。企业在安全标语的创作时,简单的将之归为玩文字游戏,一味地追求创造大而空的“名言警句”,而忽视了标语应该体现的安全管理及科学教育诉求点,有些标语甚至采用恐吓、威胁方式进行宣传,如“违章占道,罚你钞票”、“喝酒误工、钱袋罚空”等,起不到安全教育的意义,相反会引起受众的抵触和反感。
3.3 改进建议
1)企业要提高重视。企业应把安全标语视为单位安全文化特色的名片,是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窗口。著名的跨国性企业杜邦公司的企业核心文化就是“安全”。“所有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所有事故隐患是可以控制的”、“良好的安全创造良好的业绩”等著名的安全标语树立起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2)标语内容上要把好关。安全标语的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安全制度条例,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一车站的安全标语“吸烟等于防火,防火等于犯罪”这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逻辑臆想,让人莫名其妙;建筑工地的安全标语“你要出了事,别人睡你媳妇打你孩儿”、“工地不戴安全帽,阎王开心小鬼笑”虽然出发点是安全,但庸俗、迷信的白话并不符合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让人难以接受。
3)标语热菀体现安全心理。以葛麦斯安全法则做例: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内著名的滑雪胜地――卡特德拉尔山,景区内的公路因事故高发而被人们称为“死亡弯道”,人们想尽办法依然无济于事。在了解司机葛麦斯“时刻把对家人的爱放在心里”的安全驾驶秘诀后,交管部门把安全标语更换成了“安全驾驶,不要让白发苍苍的父母为你伤心”等温馨标语,卡特德拉尔山从此交通事故大幅降低,这就是著名的葛麦斯安全法则。通过研究发现:信息受众群体对权威有抵触、排斥的反抗倾向,也是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越不让做什么,越要去做”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在安全标语制作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禁止”、“严惩”、“不能”等命令式的字眼出现,避免信息者与信息受众之间产生对立,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用亲情去感化、引导受众接受信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4)标语要具有广告要素。在形式上,安全标语仍然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必然也要符合传播媒介的特征和广告审美价值。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间接性和分散性特征,同时传播媒介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设计安全标语时应遵循广告传播规律:从图形、文字、色彩等广告视觉要素上寻找最佳方案。在图形构架上要充分把握好变化和统一、对称和均衡、对比和调和、节奏和韵律等形式美法则;文字要做到简明易懂、通俗不庸俗,有客观性和真实性,使人产生信赖和共鸣;在色彩的使用上要科学,比如暖色调比冷色调的记忆性强,原色比间色记忆性强,华丽色彩比朴素色彩记忆性强,单纯色彩比复杂色彩记忆性强;在色彩联想上冷色调暗示深远、冷漠、理智、轻巧和圆滑,暖色调暗示温暖、刺激、鲜血、危险和情感抒发。我们在企业常见的蓝底红字标语就是其中的一种。
5)标语的管理要科学规范。标语要设置在合适的场所,根据环境的不同,标语的内容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在生产车间设置饮食安全的标语显然是不合适的;标语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如“安全操作点赞,违章操作差评”等标语别出心裁,用“点赞、差评”这些时下流行语传达安全理念,容易让年轻员工接受;标语要有重点、有特色,如煤炭行业“炮采、综采离不开安全开采”、“正确乘坐矿车是您向安全前进的唯一方式”等不但在安全上做到了提醒,同时又体现了煤炭企业的特色。
4 总结
1)安全标语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缩影,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2)安全标语是具有受众广大、内容多样、简洁明了等特点,优秀的安全标语在宣传企业安全理念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安全标语遵循管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的科学理论,能起到好的传播效果,避免形式主义造成的企业人力物力浪费。
参考文献:
[1]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2-55.
[2]王秉,吴超.安全管理学视阈下的安全标语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9):138-143.
【关键词】煤矿安全;原则;实施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迅猛增加,煤炭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但是在高速增长的煤炭产量背后,却是接二连三的煤矿安全事故,因为市场需求必然促使煤炭生产企业满负荷运行,造成煤矿企业超能力生产现象十分普遍,这给煤炭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煤炭开采属地下作业,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过程复杂,致使煤矿生产安全问题较其他行业更重要、更复杂、更难解决。尽管国家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并下大力气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矿难还是屡屡发生,触目惊心的特别重大事故给我们留下永久的痛。
二、煤矿安全管理的原则
安全管理就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生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活动。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进行有关安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根本任务是预先发现、分析、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危害,避免各种损失,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第一,煤矿生产和安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安全存在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期达到消除或避免事故,保护广大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的目的。第二,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站在保护生产力的高度和角度,充分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并不是去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环境和因素采取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尽可能的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的健康与安全;贯彻“预防为主”,则要清楚的认识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抓住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第三,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在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的同时,还要强调安全生产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责任。如果不进行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就无法产生积极的、明显的管理效果。安全生产管理牵涉到生产活动的很多方面,涉及到生产过程中全部的生产时间和一切不停变化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四全”动态安全管理。第四,加强安全管理的控制。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消除危险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内容中,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与突出。因此,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把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看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交叉,从这个原理出发,也表明了应该把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缺乏带有强制性约束当作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安全生产管理是存在于不断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动态管理,这就意味着管理应该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才能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不间断的摸索管理的规律,总结控制危险因素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出现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生产管理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施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高产高效矿井的发展,安全问题更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安全是煤炭工业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关系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的头等大事。煤矿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施,首先是搜集与分析资料。搜集与分析资料是掌握企业安全状况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的基本方法,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前者在于明确伤亡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后者在于通过安全检查表等形式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进而考察企业管理机构是否采取了有效地措施防止事故发上,找出管理工作方面的缺陷。其次是选择对策。针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3E原则(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选择恰当的改进措施。一般应先考虑技术改进,同时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直接控制技术操作人员的水平,杜绝因操作不当带来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通过教育和培训,使职工逐渐养成安全操作习惯,更好的克服隐藏的不安全行为及状态的深层原因。第三是实施对策。根据选定的改进措施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专人负责,组织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快付诸实施。最后是评价实施结果,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四、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要点
第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监察机制。国外煤炭产业发展迅速的国家均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相关法律,让煤矿企业在生产时确实做到有法可依。严格规定了矿山企业行业准入和生产许可证制度,严厉追究事故发生的刑事责任,高额的事故赔偿费用等,都有法律上的依据。很多国家都设立了规格较高的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并拥有相对独立的安全监察执法地位;监察员在安全检查方面拥有相对独立的执法权,可以向企业任何人要求提供相关文件,并可扣留任何文件,凡对监察员的工作任何干扰和妨碍都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罚款或监禁;各国监察员待遇一般比较高,并不断接受培训,不断充实安全知识技能。第二,要大力应用和推进新技术。煤矿安全生产实践证明,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大幅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如机械化和自动化采掘可以大幅度降低挖掘中的意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易于遇险的人群。加强矿山集中监控系统的建立,努力实现井下流程化作业,主要设备实现无人操作集中控制。积极建立煤矿科学家队伍,从事实验室研究和进行采矿设备的安全试验,在应急期间,还提供特殊的现场技术支援,帮助企业一起解决问题。第三,大力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应组织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并对培训工作、培训时间和内容都要做出具体的规定。对矿工还要进行定期培训和危险培训,内容包括强制性的安全技术培训、安全监察员培训、安全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并发行和出版大量各种各样的培训出版物、手册、教程及录像带等培训资料,培训形式多样化和培训内容时效性紧密结合。第四,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要着手建立技术设备先进的矿山救护队伍,在政府安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制订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三方协调机制,明确了各级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建立了潜在事故报告制度,鼓励各方人员寻找事故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
参 考 文 献
[1]邵祥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煤炭工程.2006(3)
[2]罗艾民,多英全,魏利军.隐患治理及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4)
[3]魏晋英,黄自强.浅谈创新和充实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内容[J].煤.2009(4)
走进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劳动保护检测技术中心,简称“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的中日合作呼吸防护实验室,记者看到不仅有呼吸防护用品常用的检测仪器,如过滤效率检测仪、泄漏率测试系统、呼吸阻力测试装置、滤毒盒(罐)防毒时间测试装置,还有呼吸防护用品检测室并不多见的气溶胶粒径分布测试仪、气相色谱仪等,不禁心中暗赞一句:不愧是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的甲级机构,专业仪器设备够齐全。
打造一流的检测实验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所长刘宝龙向记者介绍说,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2002年先后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认定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测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目前,我国只有6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测检验甲级机构,2家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检测机构,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都名列其中。
刘宝龙介绍说,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的面积大约有700m2,分为头部防护用品检测室、眼面部防护用品检测室、呼吸防护用品检测室、躯体防护用品检测室、足部防护用品检测室、带网检测室、安全材料检测室等8个不同类别产品的检测实验室,拥有主要的检测设备200 多台套,其中100 多台套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20多台套属于自主开发研制的设备。因此,能够依据最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部分国际标准进行30多个类别产品的检测检验,包括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服装、逆反射材料、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防护鞋等。
“最初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开展业务比较多的是防护鞋、防护服、安全帽等的检测,呼吸防护用品的检测能力相对较弱。”刘宝龙直言不讳道。近年来,我国职业中毒和尘肺病等呼吸性职业危害形势严峻,为提高我国呼吸防护用品性能及其检测技术的发展,2006~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日本政府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联合开展了“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的合作项目,关键内容就是加强我国呼吸防护用品检测研究能力的建设,于是诞生了现在的“中日合作呼吸防护实验室”。
协调正压与负压
对于中日合作呼吸防护实验室的特点、优势,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张明明介绍说,“首先,在实验室的设计上,我们借鉴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呼吸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的先进经验,我们专门去参观学习了日本唯一的国家级防尘防毒面具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技术。”
呼吸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在布局上还有什么特殊要求?张明明解释说,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的检测对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控制要求不同。防尘口罩的检测需要在相对比较干净的环境中进行,我们的防尘口罩检测实验室是参照日本同类实验室,按照万级洁净室1立方英尺的空间内粒径≥0.5um的粒子数≤1万个的标准进行设计的,这种条件在国内其他的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中是不具备的。像北京的天气比较干燥,空气中粉尘含量也比较高,如果测试防尘口罩过滤性的环境条件不好,有很多粒子,相当于环境本底浓度过高,对测试结果会有影响,产生误差,而万级洁净度的实验室内空气中粒子较少,使检测结果更准确。
但是,检测防尘口罩的万级洁净室要求室内保持正压,即室内压力大,室外压力小,这样室外的粉尘、空气都进不到室内,只允许室内的空气向外逸散,以保证检测环境的干净。防毒面具的检测实验室则不同,要求室内负压,即室内压力小,室外压力大。因为检测防毒面具过滤件的防护时间时,要做毒气实验,测试毒气多长时间穿过过滤件,而又不能让毒气泄漏到外面,所以会在通风装置中进行检测实验,这就需要排风,排风是把室内的空气抽走,室外的空气补充进来。
为解决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检测条件的不同要求,呼吸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将防尘口罩检测室和防毒面具检测室之间用一条走廊隔开,两面墙壁上分别安装大块的玻璃。这条走廊在中间对两间检测室压力要求的不同起到缓冲作用,而且在任一个检测室内都可以透过玻璃观察另外一检测室和走廊的情况,发现异常能尽快处理。
留有升级改造空间
张明明还说,中日合作呼吸防护实验室在建设之初,既充分考虑了国标对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检测条件的要求,又考虑了欧标、美标的测试要求,多数设备也能达到欧美国家对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的检测要求。比如,防尘口罩的泄漏率测试系统,要求真人戴上防尘口罩在装置内做各种标准动作,像走、跑、跳、扭头、说话等,测试做这些动作的情况下,粉尘粒子从一些缝隙、边缘漏进去的可能性。我国国标要求被测试者做头部、面部等这些简单动作就可以,被测试者头部周围的粉尘粒子浓度均匀即可,而欧标要求被测试者佩戴防尘口罩在跑步机上走动,所以测试空间要求更大。张明明说,在设计泄漏率测试仓时,前后左右留出足够的空间再安装进一台小型跑步机,以便将来可以按照欧标进行防尘口罩泄漏率的检测。同时,在泄漏率测试仓内增加了一个圆筒状的伞罩,佩戴防尘口罩的被测试者站起后头部刚好在这个圆形区域内,更好地维持了被测试者头部粉尘粒子浓度的稳定。
采用先进测试方法
对防毒面具防护时间的测试,中日合作呼吸防护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一家使用仪器法进行测试的检测机构。国内其他检测机构对防毒面具防护时间的检测大多采用指示剂法,即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防护时间。然而,国际上普遍都使用仪器法进行检测,一是精度更高,二是更方便。因为仪器法检测中使用的仪器都是些电子设备,可以自动产生读数,并连续记录;又可以连接到电脑上,一边测试,一边进行数据处理,形成谱图,快速便捷地观察到变化,既可定性观察又能定量观察,同时把原始数据保存下来。而指示剂法中,毒气穿过过滤件与指示剂反应,使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这过程还需一定时间,实际上是指示剂还未变色时就有毒气泄漏,相当于显示滞后,并且指示剂法只能定性地表示防护时间的长短。张明明补充说:“我们把用仪器法对防毒面具防护时间的检测数据与日本国家检测实验室仪器法测试的数据相比对,两者非常接近,说明我们的测试结果比较可靠。”
多种技术服务方式
拥有众多先进的技术设备后,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积极地以不同的技术服务方式发挥其作用,不仅提供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材料的检测检验服务,还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及开展劳动防护用品的产品研发、检测检验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协助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抽查工作,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近几年,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参与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基础科研项目5项。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包括:三高气田钻完井安全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关键技术规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