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会计核算 原则 管理 财务
一 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1. 企业会计核算的涵义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通过运用设置账簿组织、复式记录、会计科目、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等专门方法对企业进行连续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成本指标,据以考核经营目标或计划的完成情况,为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会计核算(financial accounting),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对会计核算进行规范的,在法律层次有《会计法》,法规层次主要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
2. 企业会计核算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1)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提供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明白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有着哪些优势和缺点,进而制定出符合事实的发展战略。(2)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成分的情况下选择判断时,维持必要的谨慎,在依照会计政策的条件下应当思考企业风险,合理估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将之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功效,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3)重要性原则。它指可以根据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决定会计核算的精确程度及会计报表内容的详略程度,来采取符合的会计方法与程序。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相互联系。要求提供的信息重点突出。(4)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保持相同,不能任意更改。这样会利于相同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综合比较,而且在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也要保持一致性。一致性与可比性一样,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
二 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从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来看:首先,企业会计监督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对自身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实行会计监督,然而有的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限制或在利益的驱使下,经常服从企业管理者的安排行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正常发挥。其次,各部门的票面样式不一,五花八门,同时市场经济下的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大,票种和票面的多样、多变,让财务人员眼花缭乱,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发票真假不容易分辨出来。再次,不少企业只注重事后核算和监督,缺乏对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生产过程的监督控制,外部审计更是受利益驱使如走马观花般,财务监督滞后。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往往忽视对基础工作的管理,给日后的查阅账簿、汇总数据、分析说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主要表现如下:原始凭证不规范、不合法,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制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随意性较大,会计人员依照个人的认识和偏好使用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
3.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明确
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和合伙的组织形式不具备法人资格,不管运用哪种组织形式,都具有企业产权与个人主题界限不清楚的问题,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企业的财产可以自由存取,使用难免会产生较为混乱的账单,给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隐患。这种状况在中小型企业中最为明显。有的企业尽管设置了会计机构,但岗位职责不分,将并没有太大关系的岗位交织在一起,许多企业则会“任人唯亲”。
4.高素质的会计核算人才参差不齐
财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的企业对会计核算人员管理思想落后,会计核算人员选用上重情感、相信血缘关系,财务不透明,要求忠诚老实,但并不注重才能;新业务知识和业务法规更新比较慢现象不胜枚举,或缺乏对电算化会计资料的管理经验,电算化操作技能差,重有形的、纸介质的档案管理;尽管会计人员每年都接受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进修,便于应付会计证的年审工作,但实际上这种为年检而组织的培训学习经常敷衍了事。进而造成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执业能力参差不齐。
三 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会计核算对于企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个应对措施:
1.加强对会计核算监管力度、内部控制
要使会计监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监督会计的问题。除了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外,稽核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主要是指财政、税务、工商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的监管。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依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对会计信息、企业资产及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力度,确保会计核算及时、科学、有效。会计质量和监督制度依照《会计法》的规定,企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
2.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1)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我国会计核算中出现的信息失真的现象,企业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进一步领会到会计核算主体、核算范围还有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新特点。(2)建立健全账簿体系。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对违规设立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有“账外账”的企业,依照财政会计法情节的严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档案是记录和表明经济交易事项的有效历史资料和证据,企业务必严格按照要求对会计档案负责整理立卷、编制和保管。
3. 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和内部牵制制度
这一原则要求对企业理当有对比清晰的界定依据,来确保会计制度有一个适合的实用领域。通常会计主体都应该执行独立核算。会计核算务必是定位于本企业的立场上观察所产生的经济业务,禁止与别的会计主体混淆在一起。会计主体如果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领域。我们开始判断会计主体的时候主要以能否独立核算为依据,只有能够独立核算,才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内部牵制制度包含了涉及企业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随便一项工作,至少需要有两人及以上分工处理,要重视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以起到一种相互制约的工作制度。既一般我们所理解的“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等相互依赖又牵制的机制。
4.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财务人员可以说是一切市场活动中较为特殊的从业人员,其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决定着企业的财务水平。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掌握操作技能,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还要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健全财会人员业绩考核、晋升、淘汰等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对不能胜任会计工作的人员,要从会计岗位上调换下来。
总之,要解决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问题,光靠少数企业会计人员的努力是很难达到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求得生存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务必从根本上调整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从自身内部修内功出发,稳基础,壮实力。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财务关系,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要与时俱进,积极规范和加强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防范财务风险,促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自身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河.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2年01期.
[2]唐志青.浅谈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年13期.
关键词:央行业务;资金风险;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4)-0089-04
一、央行会计风险分布现状
人民银行的会计部门是信贷、货币资金运作核算和反映的直接部门,承担着经理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资金清算等重要职责。简单来说就是央行营业部管理监督中央银行资金的会计行为。传统上,央行会计核算是以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实行各级央行为一个核算主体,通过手工联行进行资金汇划和清算,并最终由总行对账中心发送对账信息实施账务核对的账务处理模式。而现行模式是从分级核算改变为集中核算,由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进行内部账务处理、连接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和大小额支付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清算服务, 并办理央行内部资金汇划业务。比较之下,现行模式下央行会计业务在核算主体、账务处理、事后监督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央银行实现了资金汇划和清算的同步目标,资金清算方式由相对封闭、相对间接走向开放、直接。同时原来县级支行之间的联行业务变为核算中心内部转账业务, 账务环节减少,资金流转速度加快,这一系列的变革在提升了央行会计核算水平的同时导致央行会计风险历史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制度性风险、操作性风险、管理性风险分布呈现新特征,央行资金安全遭遇新危机。
制度性风险主要表现在现有制度不能涵盖各类业务全过程,使得部分业务环节或人员处于失控状况或者虽然出台了一些规定,但出台的新规定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操作性风险是指不足或不正确的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业务或实物不合规的可能性;管理性风险是指会计管理和事后监督跟不上会计核算主体和核算组织形式的变化,会计核算不能按照规范化的要求执行而形成的风险。从理论上看,制度性风险和管理性风险都属于可控制风险问题。究其原因是任何业务变革中对新事物的总有一个熟悉过程,这往往表现在制度不完备、管理滞后于各业务变化,但这两种风险可以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来消融,如制度性风险可以借助健全制度的手段加以规避,管理性风险在管理层逐步洞悉业务处理过程后出台各项内部制度来完善进而规避。而操作风险从引发部位来讲,它是对具体业务的一系列操作行为的产物,难以全部控制,通常管理层采取规范流程、减少人为操作环节、优化处理系统等措施来降低操作风险,但却不能做到完全规避。
从实践运行看,央行内部把账务核算组织是由为网点柜、联行柜、综合柜及事后监督四个部分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独立运行,但又由上自下形成会计核算的链条关系。与之对应的账务操作流程是从凭证受理、接柜、记账、复核,到联行资金汇划、凭证传递、装订、入库保管在四个部分之间不可逆向地传递。从各组织环节来看,由于央行资金具有流动性强, 涉及的结算环节多, 资金清算速度快的特点, 会计核算风险点成散状分布态势(如图1)。具体表现在:
1、总体上各风险在四个组织环节均有分布,但各显特点,呈现不均匀态势。实际上,各风险普遍存在于央行会计核算过程中,但在各环节又表现为不同比重。由图1看,操作风险主要分布在网点和联行操作性强的环节中。管理性风险集中在综合和联行两个环节,且分别表现为效能低下和管理不到位的不同形式。制度性风险在各环节的比重相对小,且主要分布业务操作的小环节上。
2、从各风险表现看,操作风险分布在各组织环节之中,成为资金风险的主导因素。从风险分布上看,各组织环节集中存在着由于人员、系统及可能的外部事件等引起的操作风险。分环节来讲,网点柜是账务核算的起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须人工操作,核算质量随人为操作风险的影响变动;联行柜作为资金流转的重要关口,人员和系统引发的操作风险不容忽视;综合柜作为权限最大的业务操作平台,是对会计核算结果的控制行为,人为操纵账务的可能性必须引起关注。事后监督作为ABS的后续监督管理的组织环节,由于时间滞后、实效性差,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能对会计核算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控制,对于违规操作和营业部门内部控制根本无法实施控制。事后监督的风险集中在人为性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监督人员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素质低不胜任工作。
3、制度性风险和管理性风险分散在各组织环节的内控管理下。由于人民银行的内控制度、操作规程、人员素质等还未完全适应当前支付清算系统环境的要求,部分制度对业务指导不够细化,导致可操作性差;联行和综合业务内部约束及管理未达到常态化,管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央行会计风险如此分布态势下,央行风险管理何去何从才能高效地做好资金合理流动。不难看到,央行会计核算的组织环节平行独立对资金风险起到了充抵作用。制度性和管理性风险所占比重不大,且能够通过对内部资源管理和调控加以消融的。但对于操作风险来说,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可能彻底消除,从对央行会计的环节分析来看,操作风险寓于业务流程之中,成为央行资金风险的主要威胁。
独立核算是指对本单位的业务经营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会计核算。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独立核算单位,它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资金,在银行单独开户,独立经营、计算盈亏,具有完整的账簿系统,定期编制报表。独立核算单位应单独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如果会计业务不多,也可只设专职会计人员。
非独立核算又称报账制。实行非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报账单位。它是由上级拨给一定的备用金和物资,平时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整理,以及备用金账和实物账的登记,定期将收入、支出向上级报销,由上级汇总,它本身不独立计算盈亏,也不编制报表。如商业企业所属的分销店就属于非独立核算单位。非独立核算单位一般不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但需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处理日常的会计事务。
2.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
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其记账工作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两种。
集中核算就是将企业的主要会计工作都集中在企业会计机构内进行。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各单位一般不进行单独核算,只是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原始记录,办理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审核和汇总工作,并定期将这些资料报送企业会计部门进行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实行集中核算,可以减少核算层次,精简会计人员,但是企业各部门和各单位不便于及时利用核算资料进行日常的考核和分析。
非集中核算又称为分散核算。就是企业的内部单位要对本身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比较全面的会计核算。如在工业企业里,车间设置成本明细账,登记本车间发生的生产成本并计算出所完成产品的车间成本,厂部会计部门只根据车间报送的资料进行产品成本的总分类核算。又如在商业企业里,把库存商品的明细核算和某些费用的核算等,分散在各业务部门进行,至于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不宜分散核算的工作,如物资供销、现金收支、银行存款收支、对外往来结算等,仍由企业会计部门集中办理。实行非集中核算,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能够及时了解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有利于及时分析、解决问题;但这种组织形式会增加核算手续和核算层次。
3.专业核算和群众核算
我国有些企业除实行专业核算外,还开展群众性核算。
关键词:企业年金;会计准则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不仅是劳动者退休生活保障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吸引高素质人才、稳定职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当前企业年金会计实务处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养老金制度以前实行的是国家和企业大包大揽的制度,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在会计确认上,很多企业都按照基本养老金的会计确认方法,而不是以企业当期应付的企业年金支付义务作为企业年金成本的确认标准,这种收付实现制的处理方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也不利于更好地衡量企业真正应付的企业年金支付义务。
二、关于我国当前企业年金会计规范的思考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第四条对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作了如下规定:“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后者即为企业年金。同时就企业年金会计核算专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规范了企业年金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列报,规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层面的会计处理,目的是解决企业年金投资股市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企业会计主体与基金主体界限模糊。2006年2月正式颁布的此份准则规范的对象除了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还增加了委托人。根据《信托法》:“企业年金基金的委托人一是指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即法人;二是指企业职工,是自然人”。此份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委托人是指作为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因此会造成这样的困惑:在企业财务系统中,是以企业为主体,还是以基金为主体对企业年金进行核算。计提年金的企业是否需要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
2、内容上更多地具备了特殊行业准则的特点。作为具体会计准则,一般以基本准则为理论基础,把发生在企业中带有共性或具有特性的某个或几个会计业务,在要素的概念、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方面加以具体规范。我国目前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初期,由于业务发生频率较低,我国所颁布的企业年金会计准则是针对特殊业务的具体准则。从相应的会计准则内容上看却属于特殊行业的具体准则,规范的重点针对的仍然是年金基金受托机构的信托业务,因此只能对企业的私人养老金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进行有限的指导。3、无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准则中的企业年金建立在企业年金基金的层面上,针对的是企业年金的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而无论国际会计准则(IAS)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和英国财务报告准则(FRS),其所针对的仅是企业,因此会计核算的主体范围有差别。其次,IAS、FAS和FRS都对确定缴费型计划和确定受益型计划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分别进行了规定,并以确定受益型计划为重点。而目前我国企业对确定缴费型年金的会计核算遵循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于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运营管理的会计核算则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于确定受益型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却没有任何会计规范可供参考,这样最终导致企业年金业务会计处理各自为政的状态,不利于特定业务的统一核算。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要求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近年来我国颁布一系列会计准则,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力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因此对于企业年金计划这种新型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应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考虑在我国实施的可能性与适用性,可进行必要的修正,从而使我国上市公司正确核算企业年金业务有章可循。
三、规范与加强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养老金制度正由单一型变为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保险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政府为了弥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高覆盖、低保障的不足,鼓励企业根据本单位的情况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基于企业与职工利益角度的企业年金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和加强企业年金会计核算。
首先,虽然近两年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较快,但大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与核算,少部分由企业自办、商业保险或工会经办。这种单一的组织形式带来的问题很多,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年金组织形式与会计核算模式。
其次,我国就企业年金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金基金》,它的作用在于规范企业年金的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的会计核算处理,为企业年金基金的统一会计核算奠定了基础,但我国就企业年金计划的会计核算并未形成企业年金专门的会计规范,因此,为了使企业年金会计准则同其他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范围相一致,应针对上市公司或其他企业专门制订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准则,便于各类企业采用,从而有利于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最后,在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体系中,由于涉及大量的精算假设、精算方法、折现基础以及必须对许多复杂的未来事项进行估计,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年金计划一直未纳入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中,但我国确定受益型企业年金计划是有市场需求的。我们需要发展多种类型的企业年金,积极培养精算人才,使企业年金有关经济事项能进行正确的会计确认,同时会计计量也能在相关性的基础上达到可靠性的标准,为会计记录与披露打造平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一、会计的历史定位
(一)会计具有重要地位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会计人员的手工操作,使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那么会计工作是否不重要了,会计人员是否无所事事了?
在会计工作中,由于使用计算机而富余的会计人员,不是无事可干,而是要不失时机地转向会计管理工作。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只是改变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变核算的内容和要求。
(二)会计的重心在管理
会计工作不等同于会计核算工作,它包括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两个方面。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会计是否具有管理职能,要从会计工作总体出发,从客观条件和要求出发来分析。会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会计管理,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编制财务计划并组织财务活动,控制消耗并监督企业经济行为,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考核经营业绩,分析执行情况,挖掘潜力,提出措施,以便促进企业、事业等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三)建立管理型会计模式
会计的重心在管理,需要建立以会计管理为核心的会计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的会计模式: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要强化内部管理,严格监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相应地需要建立强化会计管理的会计模式;政府部门通过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经济杠杆等,对企业进行调节和规范经营活动,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地需要建立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调节相协调的会计模式;企业要进入世界大市场,参与国际流通,开展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交往,相应地需要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知识管理型的企业会计模式。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建立调控型的会计组织系统;建立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知识型的会计管理系统;建立服务型的会计市场系统;建立竞争型的人才系统。
(四)会计要逐步实现现代化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现代化,当然各行各业都要实现现代化。会计现代化是指广泛、系统地运用先进、科学、规范的会计理论、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现代化包括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方法现代化、会计手段现代化和会计组织现代化。
中国的会计工作进入80年代,1990年11月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双先”表彰大会,提出要努力使会计工作向经营管理型发展,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现代会计管理方法,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1995年10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在全面总结“八五”期间会计工作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未来15年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1995年12月15日财政部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在“九五”期间,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实现会计的现代化、法制化。”会计工作要实现现代化,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是会计发展的方向,需要一个过程。要求会计工作要达到先进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国际性。
二、会计核算向多方面、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会计核算集中化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发展与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相应需要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它要求会计核算的制度要集中统一制定、分级管理,对经济活动的核算,要集中决算、分级辅助核算。
《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可以制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企业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可以制定本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对经济活动要统一、全面核算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而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
对小企业,有的可以实行独立会计核算;有的可以实行记账,由记账的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等)实行集中核算、全面决算,被记账的单位进行辅助核算。
(二)会计核算信息化
会计核算是一个开放型的信息系统。会计核算过程是信息的输人、加工、整理、传递、贮存和输出的过程;是通过信息发生着与国内外各企业、事业等单位各个方面的经济与技术的联系,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通过信息沟通、处理与国内外各企业、事业、社会组织、国家机构和社会人士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技术与行政的关系,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维护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会计核算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进行的,通过网络生成和传递各种会计信息。
我国养老金制度以前实行的是国家和企业大包大揽的制度,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在会计确认上,很多企业都按照基本养老金的会计确认方法,而不是以企业当期应付的企业年金支付义务作为企业年金成本的确认标准,这种收付实现制的处理方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也不利于更好地衡量企业真正应付的企业年金支付义务。论文百事通
二、关于我国当前企业年金会计规范的思考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第四条对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作了如下规定:“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后者即为企业年金。同时就企业年金会计核算专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规范了企业年金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列报,规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层面的会计处理,目的是解决企业年金投资股市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企业会计主体与基金主体界限模糊。2006年2月正式颁布的此份准则规范的对象除了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还增加了委托人。根据《信托法》:“企业年金基金的委托人一是指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即法人;二是指企业职工,是自然人”。此份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委托人是指作为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因此会造成这样的困惑:在企业财务系统中,是以企业为主体,还是以基金为主体对企业年金进行核算。计提年金的企业是否需要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
2、内容上更多地具备了特殊行业准则的特点。作为具体会计准则,一般以基本准则为理论基础,把发生在企业中带有共性或具有特性的某个或几个会计业务,在要素的概念、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方面加以具体规范。我国目前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初期,由于业务发生频率较低,我国所颁布的企业年金会计准则是针对特殊业务的具体准则。从相应的会计准则内容上看却属于特殊行业的具体准则,规范的重点针对的仍然是年金基金受托机构的信托业务,因此只能对企业的私人养老金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进行有限的指导。3、无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准则中的企业年金建立在企业年金基金的层面上,针对的是企业年金的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而无论国际会计准则(IAS)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和英国财务报告准则(FRS),其所针对的仅是企业,因此会计核算的主体范围有差别。其次,IAS、FAS和FRS都对确定缴费型计划和确定受益型计划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分别进行了规定,并以确定受益型计划为重点。而目前我国企业对确定缴费型年金的会计核算遵循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于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运营管理的会计核算则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于确定受益型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却没有任何会计规范可供参考,这样最终导致企业年金业务会计处理各自为政的状态,不利于特定业务的统一核算。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要求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近年来我国颁布一系列会计准则,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力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因此对于企业年金计划这种新型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应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考虑在我国实施的可能性与适用性,可进行必要的修正,从而使我国上市公司正确核算企业年金业务有章可循。新晨
三、规范与加强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养老金制度正由单一型变为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保险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政府为了弥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高覆盖、低保障的不足,鼓励企业根据本单位的情况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基于企业与职工利益角度的企业年金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和加强企业年金会计核算。
首先,虽然近两年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较快,但大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与核算,少部分由企业自办、商业保险或工会经办。这种单一的组织形式带来的问题很多,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年金组织形式与会计核算模式。
其次,我国就企业年金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金基金》,它的作用在于规范企业年金的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的会计核算处理,为企业年金基金的统一会计核算奠定了基础,但我国就企业年金计划的会计核算并未形成企业年金专门的会计规范,因此,为了使企业年金会计准则同其他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范围相一致,应针对上市公司或其他企业专门制订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准则,便于各类企业采用,从而有利于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最后,在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体系中,由于涉及大量的精算假设、精算方法、折现基础以及必须对许多复杂的未来事项进行估计,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年金计划一直未纳入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中,但我国确定受益型企业年金计划是有市场需求的。我们需要发展多种类型的企业年金,积极培养精算人才,使企业年金有关经济事项能进行正确的会计确认,同时会计计量也能在相关性的基础上达到可靠性的标准,为会计记录与披露打造平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展开,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控制压力。与传统市场经济主体不同,医院仍须履行社会效益目标,成本控制的压力主要依靠自身消化,而不能转嫁给患者。为此,将全成本核算机制纳入到医院经济管理中,则是推动其改善经营质量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理解全成本核算的内涵呢?首先需要指出,建立在全成本管理下的会计核算,改变了传统具有事后性的静态管理模式,在动态视角上,对医院经营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与归类。受医院经营内容的复杂性影响,我们可以在组织资源范畴下展开全成本核算模式的构建。具体而言,基于人工和物资两大类费用,在价值层面来核算和控制会计成本的发生。为此,建立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相融合的方式,则是本文着重关注的方向。
一、影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质量的因素
以直线职能型为特征的医院组织结构,间接使得监管各科室在进行实施成本控制的努力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尽管该现象的存在不可避免,但因科室自身的利益使然被放大了。结合财务和成本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其影响因素可做以下分析:
1.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影响因素
从价值层面来理解医院经营,实则依赖于财务部门对单位预算资金在配置、使用、回笼等环节的监管。由于传统会计核算的事后性特征,时常导致医院业务经费超出预算,而影响到资金的统筹配置。另外,在传统的资金软约束和医院功能定位驱使下,也使得各科室未能形成节约使用经费的意识。并在财务部门弱化对各科室所提交会计原始凭证审查的情况下,在现实中就增大了资金浪费,从而降低了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指标――利润。
2.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影响因素
从本质上讲,成本管理主要依靠技术方法来完成。诸如,对医院采购物资在使用上的成本控制,则需要通过提高原料使用率来实现。就传统会计成本核算方法而言,这种事后统计实际发生费用的方法,无助于从过程中完成对医院经营所发生费用的控制。这就要求,建立在动态视角下的全成本核算模式,需要在优化财务管理资金约束机制的基础上来达成。
二、全成本核算的实现机制构建
1.优化财务管理的资金约束功能
全成本核算要求建立在动态成本管理基础之上,而动态成本管理则依靠财务管理对资金的动态监管。可见,全成本核算所承担的成本过程控制功能,需要在财务管理的资金约束功能下来实现。目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这已超出了财务管理技术的优化范围。因此,需要通过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来减少该现象的影响。笔者认为,将市场原则引入到医院经济管理中,建立起科室对上负责的资金支配权。在完成针对科室的业绩考核后,剩余资金作为科室成员绩效奖金的一部分。
2.完善财务与成本管理融合态势
上述财务管理组织形式的变革,就因资金监管层级的减少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程度。同时,各科室因业务内容不同,以及业务技术构成也不同,上述组织形式又能较好地适应这种专业性强的单位。科室负责人应将运营经费量化到人头(应满足业务正常开展的需求),通过明确成员在业务开展中的经费解决目标,来建立起动态的成本管理模式。最终,这种动态的成本管理模式就支撑起了全成本核算的需要。
3.融合态势形成下增强医院内控
由于医院还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责任,从而其全成本核算的目的仍在于推动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财务与成本管理融合态势,应围绕着增强医院内控来展开。这便成为了实施全成本核算的价值取向。
三、机制构建下的实施模式
1.财务管理的优化模式
首先应优化医院的审计模式,实则在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在巩固传统审计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应紧密围绕着如何公开信息来开展优化工作。具体为,医院管理层面的审计团队成员不仅包含专业审计人员,还应根据部门的业务特征引入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样一来,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就各职能部门的业务运营状态进行评估,这实际上也是对科室负责人获得经费支配权的一种监管。
2.二者融合的实现模式
医院财务管理遵循一整套财务制度,并在对二级账户管理和跟踪审计的推动下,完成对资金流量和流向的监管。作为监管的原始凭证而言,则构成了实际的监管对象物。上文已经指出,成本控制的手段依赖于技术上的成就,但在科室业务开展中仍依靠团队成员的成本控制行为来实现。因此,增强团队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需要通过激励来实现。作为实施激励的依据,则依靠财务部门定期开展的成本核算来提供。
3.增强内控的最终模式
本文的落脚点在于利用全成本核算,来最终提升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质量,而经济管理质量提升的获得,还依靠医院良好的社会声誉度的建立。这就意味着,上述所进行的财务管理优化和二者融合态势,不能一味依照市场经济组织的自利行为来展开。特别对业务科室的成本核算,应根据医疗服务的性质和内容,建立起弹性经费使用原则。关于这一点,还需要业界展开深入探讨。
本文认为,可借助财务管理对资金的动态监管所提供的约束功能,来将成本控制的工作分解到科室成员人头,由此获得全成本核算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雪梅.探讨如何做好医院成本控制工作[J].中国外资,2012(5).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体系 问题 策略
一、前言
所谓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公益的目的,由其他组织或者国家机关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主要从事卫生、教育、文化遗迹科技等诸多活动的一种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组织实体,有着与党政社会团、企业组织等不尽相同的特征,其最根本及最主要的特点为政事不分。对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和全面记录的就是会计,并且事业单位的会计还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对国家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反映及监督。由此可见,会计在我国事业单位的运营及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规范和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财务管理及相关职能的加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有待于迫切解决的问题,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会计基础规定有待于清晰
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而经营收支业务核算则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这项规定使得相当一部分的事业单位会按照自身的利益来对会计核算制度加以选择,为具有经营性业务的事业单位提供了过大的操作空间。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共存,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将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透明度降低,而且使得其有了对自身收支进行合理调节的制度依据,甚至导致相关部门监管稽核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难度大大增加。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及不足,这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基本开支远远超出计划预算,事业单位所编制的预算也将实际的使用情况超过,致使我国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借助于人为扩大消费支出的方式对资金加以套取的不良现象,使得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与实际的计划存在着非常大的偏差。这些问题的存在均给单位会计核算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为了能够应对市场经济危机的需求和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于2007年我国的会计体系便逐渐开始进行大力的改革,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中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在此类状况下,事业单位必须尽快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完善。
(三)会计核算制度完善性不足
正是因为受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负面性影响,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对行政资金支持过度依赖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有关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也未真正构建起来。一些事业单位即便是为了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或者为了“跟上形势”,便对相应的核算制度进行了制定,但是却没有加以认真的实施,存在较大的形式性,并且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也未根据相关规定予以认真实施。与此同时,有些事业单位的内部根本没有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部分单位的财务核算制度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没有与本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和具体部门的运行状况相结合。这些方面均是会计核算制度缺乏完善性所导致的,造成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仅仅流于形式,给财务核算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四)未按照会计制度开展核算工作
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而言,在处理会计事务时,有些单位是按照《事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加以执行的,而有些单位在处理财务事务时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加以执行的。除此之外,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还存在着随意编制核算项目的问题,比如在处理事业单位的“结余”项目时,因为当期财务核算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造成账务工作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在之后处理专项财政资金时,无法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处理会计科目,在处理常规的拨款方式时依然采用的是常规的拨款方式,此类状况造成财政拨款数目的迅速增加,没有在“应交税金”中对所缴纳的税金加以体现,而却是反映在“事业支出”的项目中,并且没有真实地反映缴纳税款的情况,最终使得事业单位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不良状况。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会计制度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与建设阶段,一方面,应当保证会计制度有着较强的严谨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应当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在对相关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制定时,要对各相关制度间的衔接问题加以密切的关注,防止执行中混乱的出现。另外,应当将核算中实施相关法规的作用与力度加大,强化会计核算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自主意识,及时调整和发现核算中所发现的问题,并且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加以切实的追究。
(二)构建成本核算制度
由于事业单位受到以往传统财务观念的影响,其财务处理的过程当中极少对财务成本问题加以涉及。近些年以来,随着事业单位会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事业单位的迅速改革,事业单位核算体系中的成本核算便成为关键性的环节,特别是事业单位走进市场以后,单位的成本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能力的强弱和盈利能力的高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借助于会计手段的使用,切实在源头上控制成本的浪费,并且对市场经济信息进行积极的收集,结合自身的具体状况提前控制管理及预测本单位的会计形势。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营目的有着非常强的公共性,但是其成本控制则有助于事业单位资金效益的提高,这便需要事业单位尽快将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起来,同时不断加以改革和完善。
(三)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按照事业单位的任务特点、工作性质以及工作范围,事业单位应当构建起完整的一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从制度方面与组织方面实行内部控制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同时还应当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运作的程序加以规范,对业务流程进行合理且科学的设计,明确各个控制点和岗位的主要控制监督内容。我国的各个事业单位应当将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落实,不断促进财务工作流程的完善,根据财政系统的有关要求和各项法律法规,再加上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和各种财务制度,包括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以及原始记录管理制度等。尽可能地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真正的实现,制定规范的审批授权分级体系,并且构建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与内部稽核机制,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实施中的问题,同时予以有效的解决。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当对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严格的加以遵守,从根本上对财经法纪加以维护,保护财政资金及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行。
(四)改进无形资产核算
为了对无形资产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无论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是否实行,在受益期内其无形资产都应当分期平均摊销。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面,应当加设“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科目,所增加的无形资产要贷记“银行存款”,借记“无形资产”;在分期摊销时,要贷记“无形资产摊销”科目,而借记“经营支出”、“事业支出”科目。此外,还应完善无形资产核算体系,按照无形资产计价的方法,对无形资产分门别类地进行摊销及计价,充分确保在受益期内无形资产的价值得以补偿。就事业单位而言,单位的科研成果和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是最主要的无形资产。对于需要管理的无形资产,其重点就是确定成本,所以,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无形资产核算体系,将财政部门和科研科技部门的协调、合作的关系搞好,以便于将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共同管理好。同时,还应当对无形资产充分的加以利用,强化无形资产的运行,构建转化无形资产的中介机构,以便于负责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加强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因此,事业单位必须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宋玲.浅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17).
[2]查良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索[J].中国农业会计,2010(06).
一、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
企业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合称企业的三大经济核算,构成企业核算体系。企业三大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有密切配合,相互补充,从不同侧面担负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核算和监督任务。统计核算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主要包括企业经济活动条件统计、企业投入统计、企业产出统计、企业经济效益统计等方面。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并据以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其主要内容包括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户的设置和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编制等几个方面。企业业务核算,又称企业的业务技术核算,是对企业各种经济技术业务活动进行登记和核算,及时反映各类经济技术业务的状况和变化,使有关人员据以进行领导和管理工作。
二、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的关系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三大核算主要是为企业经济管理服务,但为国民核算提供材料,也是企业核算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国民核算与企业核算的结合上,研究企业三大核算的协调问题。为此,首先必须明确三大核算及其相互关系。在三大核算中,尽管统计核算是重要的,但会计核算占特殊重要地位。在企业业务核算中,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必须通过会计核算反映企业供应、生产、销售全过程的来龙去脉,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在货币方面的归宿。评定企业经济效果,这在企业是由会计部门来承担的。统计部门制定的统计指标,常常需要会计部门提供材料。企业业务技术核算也与会计核算密切相关,因此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
业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企业业务核算侧重于原始资料的调查、登记、保存和必要的计算。例如,职工人员卡片,反映生产过程的原始记录,领发原材料的原始凭证、库存记录、设备使用情况记录、职工出勤、缺勤情况记录等。这些资料都是会计核算的统计核算的基础资料。没有健全的会计业务核算,也就不可能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
三、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的协调
在明确企业三大核算的内容和相互关系之后,再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协调。随着经济技术的巨大发展,特别是现代电子计算机的飞速进步,三大核算将逐步走向融合一体化。即对同一种数字来说,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适应不同的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具体要求。三大核算协调统一的重要标志,是通用化、标准化和系统化,具体内容:
(一)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的协调与统一。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是业务核算、会计核算以及统计核算的基础依据。有的要求相一致,有的要求不相一致,这就需要相互协商,尽可能使它们统一起来,使其既简化观察、计量、登记手续,又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二)指标口径的协调和统一。由于分析研究目的不同,不同核算所用的口径,常常存在不同的情况。例如,工作总额的计算,统计要求按应发制计算,会计要求按实发计算。会计指标主要考察资金运动,而统计指标主要用以研究投入产出和效益的数量关系,彼此存在一定的差异,使之在指标涵义、计算范围等方面存在程度不等的出入。为此,需要在满足各自需要的情况下,力求三大核算的协调和统一,以方便运用、对比和分析。
(三)分类方法的协调和统一。有的分类方法是统计研究需要的,从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看,作用不大;相反,有些分类是适应会计和业务需要的,统计分析则用不上,需要统筹兼顾,尽量保持协调统一。
(四)计算过程的协调和统一。在计算技术不发达时,计算过程是分散进行的。现在,由于电子计算技术在发展,三大核算的计算过程,包括原始资料的输入、存储和加工计算,就可能走向统一,并兼顾几个方面的需要。这种计算过程的变化将会对三大核算的协调、融合和统一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经济迅速、兼容共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