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农业供给侧改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供给侧改革

第1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破解生态环境及资源条件紧箍咒、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低问题,是“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供给改革主旨之一。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则为其抓手。

以正在进行政策试点的华北农业大省河北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地下水超采面积已突破6.7万平方公里,占其平原区国土面积的90%以上。地下“漏斗”的形成,导致了降水、地面径流和地下水“三水”失衡、无法循环的状态。

超采的地下水中,有近七成被用于农业用途,为粮食连年增产提供了保障。但这种借助“子孙万代”的水换回的粮食安全其实不可持续。

随着中国粮食安全观念由注重产量向稳定提升粮食产能转变,“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日益受到重视。2014年起,河北作为唯一试点省份,承担了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任务。

《财经》记者近日在河北多地调查发现:试点近两年来,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在缩小种植面积、减少播种次数的同时,如何维持粮食总产量不大幅降低,且令农民收入有所保障的难题。长远来看,其是否能将耕地面积、质量和农业技术保持高水平,在需要粮食产量增加的时候,有产出足够粮食的能力,亦是未定之局。

这正是本轮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难点之一。 黑龙港去产能

在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支撑下,以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衡水市为代表的黑龙港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在经历由“对抗性种植”到“适应性种植”转变。

上世纪60年代末之前,衡水市的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并未开采地下水。受华北大旱影响,从1968年左右起,衡水开始开采地下水。

据当地水文资料显示:此时衡水开采的地下水主要为第三层承压水,水位为2.94米左右。但随着近年来每年约1米的下降,到2015年底时,当地地下水位已下降至近110米左右。

区域降水量普遍减少15%左右,大量修建水库拦截导致的地表径流受限,以及水资源因调配方面的管理漏洞,均是造成这一下降的原因。

但更主要的,则是经济社会发展所用的水资源远超过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

“最近十年,农业用水占到了社会总用水量的80%以上,小麦、玉米、蔬菜等的生产,都是用水大户。”衡水市农牧局调研员陈桂荣对《财经》记者称,“种粮食只能抽地下水,浅层的抽完了,就只能抽深层的。”

水位持续下降带来的影响之一,是农业灌溉用水的机井,必须要深入到地下三四百米左右的深度,才可将水抽取上来。随着大量机井报废,新机井开掘速度加快,“无井可打”的局面正愈演愈烈。

此外,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原本因水位高带来的盐碱上涌现象持续缓解。“原来的盐碱地都变成了好地,从不能种东西变成了沃土。但结果是越种东西越需要更多的地下水,抽取持续加剧。” 国家“华北地区节水保粮”协同创新行动项目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研究员王庆锁对《财经》记者表示。

按照2015年的相关统计:衡水的人均水资源量为148立方米,仅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48%和6.6%;亩均水资源量为76立方米。

作为当地原有的主要农作物,种植一亩小麦的用水量为180立方米。而其耗水量相当可观,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其生长期需浇水六次到七次。近年来随技术进步有所减少,但也需浇水四次到五次,平均一亩地的耗水量在50立方米左右。大致算来,“用这种不可弥补的子孙水每生产1公斤小麦,就需要50立方米的水资源”。

“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国家综合实力不强的时候,适度超采地下水对于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陈桂荣称,“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压缩高耗水的小麦,种植棉花及经济作物的地方性压采措施,已经由当时的地方行署布局操作。”

按照当时规划,当地1100万亩左右耕地上,三分之一播种粮食,三分之一播种抗旱抗盐碱的棉花,三分之一播种经济作物。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粮食增产的持续扶持,这种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多样化发展模式至今未能彻底贯彻执行。

“因为缺乏一个全面的农业指标考核体系,在保障粮食安全名义下,近年来形成了一种新的‘以粮为纲’,粮食数字增产了各方面都高兴,减产了都面上无光。”陈桂荣称,“不讲可持续发展的粮食安全,实际是对粮食安全的误解。”

受上述单一指挥棒影响,衡水市在持续超采地下水的勉力支撑下,逐渐复归成了种植结构中粮食作物占比超70%,小麦玉米在粮食作物面积中占比97%以上的种植模式。其粮食人均生产量高出全省近一倍,商品粮调出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直至2014年,河北省被列为中国唯一一个“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后,衡水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才有了和缓的可能。

按照财政部试点方案:为减缓地下水超采,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主要措施包括:一方面引黄河水、坑塘积水进行水资源置换,另一方面调整种植结构的改革则更为彻底。 地下水压采为主带来的生产能力维护、农民稳收入、保障粮食产量安全将成为本轮华北农业生产供给侧改革要实现的几个基本目标。

据《财经》记者获得的《关于印发2015年度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艺节水相关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显示:这一调整由调整种植模式和推广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持续补助项目、推广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项目、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蔬菜微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中药材水肥一体化项目等组成。

河北省多位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按照项目实施近两年来的情况来看,第一项调整的效果最为明显。其原因是:在试点地区,由原先的一年两季生产降至一年一季,停种小麦,只种雨热同期、不需或少需地下水灌溉的玉米或者苜蓿。

“除这项措施外,也有一些其他不同的调减组合,给予高低不等的补贴。但从效果来看,还是直接让农民停种一季小麦给予每亩500元的补贴最为明显。因为一算账,农民每年每亩地的1200元左右收入中,小麦也就占500元左右,直接停种省工省时、收入还不减少,大家的积极性都很大。”王庆锁称。 确保不减产

按照前述实施方案,河北省2014年调整种植结构的总面积为76万亩,涉及衡水、沧州、邢台、邯郸4个设区市的38个县(市、区)和3个省直管县。按亩均节水180立方米计算,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1.37亿立方米。

2015年起,河北在这一基础上,新增调整面积28.31万亩,新增压采能力0.5亿立方米。

在这两年的调减面积中,衡水市分别占了40万亩和49万亩左右。在2015年时,“衡水市的粮食播种面积863.7万亩,总产70.42亿斤,在面积有所调减的情况下,粮食产能保持稳定。”该市一位农业主要领导在2016年进行的全市农牧工作会议上称。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统计产量之所以未出现大的波动,一是一系列配套性的新播种技术采用带来的正面效果,以及由多年来形成的统计外产能弥补所致。实际上,衡水核心的粮食产能是有所下降的。

“在农产品品种大多以高产为标准的前提下,减少其他物质性资源的投入,结果往往是产量下降,只能二选一。”王庆锁称。

在地下水超采带来的切肤之痛下,“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休耕轮作这一新概念后,衡水争取被列入休耕轮作试点城市,由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变为一年休耕一年轮作,努力修复水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保障粮食产能维持在70亿斤左右,衡水市的底线为确保小麦的种植面积在350万亩以上,产能维持在30亿斤以上。

其主要规划包括:一、建设一批基础完善、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二、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三、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那么,以衡水为代表的原粮食主产区正在进行的种植结构调整,对于河北的整体粮食生产来说将带来哪些影响?

从地方压减总量来看,按2016年1月《河北省农业厅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方案》,可分为两部分:

其一,今年河北省将压减籽粒玉米300万亩,其中在畜牧养殖大县,将150万亩改种为青贮玉米,在农牧交错区等因地制宜改种为杂粮;其二,在地下水漏斗区,实施休耕与轮作试点,新增压减水浇地小麦96万亩,压减总面积达到200万亩,变一年两熟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并争取在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启动年度休耕试点。

作为中国除河南、山东外的第三大小麦生产省份,河北的传统生产优势为优质强筋及中强筋小麦,在保证自身口粮供应外,还承担了调出责任。“调结构不意味着都不种粮食了,基本的口粮安全还是要保障的。”河北省农业厅粮油处处长李联习对《财经》记者称。

为保障产量,河北省规划将巩固山前平原小麦生产优势,确保小麦种植面积3400万亩,产量270亿斤左右。并建立10个5万亩标准化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这将构成河北省近几年的底线。既能满足河北省自给,也能给国家作贡献。以后不管再怎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一块保证了,其他放开,也就不慌了。”李联习称。

就耕地面积稳定或减少是否能够保障产量的稳定性而言,近两年河北的产量数据证明了可能性:2014年之前,河北省的小麦产能为270亿斤左右,2014年和2015年两年能够实现产量达到280亿斤左右,这与亩产提高到410公斤左右有关。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大规模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积水;采取了其他新型种植技术进行的置换。

“对河北来说,过去更多的是单纯看产量。结果是河北小麦虽然名义上属于中强筋优质小麦,但因为种植过程的短板,真正品质达标的产量仍然太少。所以,下游加工企业更愿意进口品质稳定的进口小麦。”李联习说,“因此,通过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在根本上提升河北小麦的品质,同时加强下游加工企业的培育,都是河北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改革待突围

地下水压采为主带来的生产能力维护、农民稳收入、保障粮食产量安全,将成为本轮华北农业生产供给侧改革要实现的几个基本目标。

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达了一定担忧:在多重农业政策均处于改革进程之中的情况下,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未来可能将面临“三选二”,或究竟哪个目标为先的难题。

就地下水压采的效果而言,据《财经》记者调查,在调减掉原有的104万亩小麦种植面积之后,衡水、沧州两地的小麦种植面积,整体总量并未减少104万亩,实际上可能同比只减少了42万亩。

原因之一,是农民为获得补贴,在原已停止耕种的地区复种小麦。此外,因近两年国家开始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造成棉价下降,也使得衡水等地的棉农改种小麦、玉米的积极性提高。

以玉米为例,因其特点是雨热同季且产量较高,地方政府为避免小麦面积减少带来较大粮食产量冲击,对其态度也较为积极。依照传统种植习惯,玉米只需要在出苗时浇水一次,其后因雨热同期,基本不需抽取地下水浇灌。但因河北接连两年在七八月份时遭遇“卡脖旱”,“虽然小麦面积缩小节省了一部分水资源,但粮食已种下去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农民绝收,只能先抽地下水保苗。”李联习称。

受制于此,目前河北试点多地对地下水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态度是:地下水超采治理的评价标准应相对软性,不能一味固化。

李联:要想真正做到农业节水,国家近期正在实施的农业用水价格改革,是根本的解决方案。“只有把水彻底管住了,多用水真的多掏钱了,农民才有可能真正有动力采取一系列措施节水,包括避免大水漫灌、采用节水品种及节水耕种方式。”

目前这种改革可能难免“捉襟见肘”,原因是此前农民在种地时取水只需付电费,再增加新的水资源费后,可能会进一步提升生产成本,带来新矛盾。 从201 1年宣布破土动工算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建设耗费了超过五年时间, 总花费超过55亿美元。

2015年以来,河北多地已经出现的一种新情况是:农业要真正节水,土地相对规划化集约生产是根本基础之一。但问题是,因玉米收购价格下跌,租地的大户在计算收入后发现收入已得不偿失,已经开始出现违约现象。

“以往市场效益好,每亩地的租金低则八百,高则一千都能有收入。但今年有大户就直接对土地发包户说‘地租不给了,玉米在地里我也不收了,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衡水市桃城区一位农民对《财经》记者称。

为保障农民收入,可能遇到的难题不会仅此一端。以衡水为例:在不种冬小麦可能带来春季扬沙情况下,地方提出了种一茬抗旱的油菜或油葵作为地面植被的解决方案。不过,即使能避免冻死、机械化收割等难题,若推广面积过大的话,农民收入风险亦会加倍。

“2013年和2014年的时候,各类谷子的种植少,小米价格能涨到7元/斤,到2015年各地普遍种植,结果价格跌到了不足3元。不管是种植什么,若没有产业链的话,都会存在卖不出去导致亏损的风险。”李联习说。

陈桂荣也指出,衡水棉花价格持续下降之下,当地农民普遍遇到了改种难题。从现有规模来看,在比较适宜的地区,瓜菜的种植面积已经不小,再扩大面积发展,除了市场风险之外,势必将再次增加水资源的消耗。

“以往什么都缺乏的时候,改革相对简单。本轮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前提却是什么都开始过剩起来,此种情况下,农民增收点在什么地方?”陈桂荣在思考。

《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农业相关人士均表达的一种关心是:在目前粮食储备高、进口量大的情况下,的确给国内的农业生产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窗口期。但如果农民的收入因此下滑太多并造成了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一旦信号发出去,压产量很快,但想要再涨起来就会很难”。

据河北省农业厅的《全年农作物种植意向表》(农情02)显示:该省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种植意向,已经从13008.1分降低至12962分,降低46分左右。按分类计算,小麦的种植意向分降低了14.5分,玉米则降低了165.2分。

第2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农业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从依靠资源投入的发展方式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从满足量的角度向提升质的要求转变,从供给侧角度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结构性问题,达到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村的绿色生态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裘盾

在产量连续十二连增的背景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因此亟需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资源环境、农民增收等等方面存在较大压力,产量大而质量低、成本高而价格低、库存高而销售滞、小生产而大市场,以及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等矛盾都亟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破解。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保障有效供给,以富农、惠农、强农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农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从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体系的结构性改革入手,着重解决农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提高农产品全产业链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

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不是总量而是出在供给侧,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突出绿色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高效提升,将农产品向高质绿色提升,向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提升。

一是解决农产品绿色优质均衡供给。由于国内的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价格机制存在问题,当前部分农产品的供需结构矛盾表现突出,例如一面是大豆供不应求,一面是玉米供过于求。为适应需求结构的改变,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解决,提供绿色、标准化的高质量的农产品,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均衡发展。

二是完善农业的绿色生产体系。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而国内人工土地等成本攀升,国内粮价高出国际市场40%,竞争力不足,小规模、高成本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为继,因此需要通过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农业供给体系的效率,提高农业竞争力。

三是确保农业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在确保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将农业发展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从农业生产入手,包括规范种养植,大幅降低化肥、农药、抗生素的使用量,标准化农业生产,改变粗放式拼资源做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三方面入手,提质增效。一是从总量平衡向结构优化转变,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二是调整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向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来转变;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改变农业产业体系,向现代农业体系,向新产业、新业态来转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重点

一是去库存。通过调整农产品的生产,来适应需求的改变。提供优质绿色农产品,如增加大豆的生产供给,而对供过于求的玉米,一要压缩产量,二要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三是调整玉米收储制度。

二是降成本。我国农产品在投入成本上持续上升,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价格高企凸显,要降成本来提高竞争力。一要降低土地成本,二要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三要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提升竞争优势。

三是补短板。对农业进行反哺,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让深山老林的产品都能通过电商快速接入现代物流体系;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民旱涝保收;加强对于现代网络的投入力度,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升农民收入。对于基础设施投入,不仅要增加硬件投入,还要增加软件投入。

三大创新加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无论是农产品供给、农业产业体系,还是农业经营体系改革,都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尤其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以科技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科技投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上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解决农业问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扭住科技创新这只牛鼻子不放,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确保农产品源头绿色,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创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农业的创新园、创业园和产业园,来加速推进和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2016年全国实现了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这是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又一大制度改革和创新,包括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与产权制度改革,包括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性的制度创新,也为根本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此外还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收储制度,尤其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保障农民权利,提升农民的收益,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供给。

三是金融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投入力度大,单靠财政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在防控好风险的情况下,通过金融创新,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要保障。不仅加大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而且要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扩大林权和农村土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努力实现涉农信贷投放持续增长。支持农业保险等金融创新,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加强金融创新支持的同时也要防控好风险,为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金融保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价格发挥机制作用,让价格信号起到激发市场活力与调节市场供求的作用,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但这不等于国际贸易对国内农产品不保护和完全放开市场,政府需要提供好制度环境,做好产权保护,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加财政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不只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而是在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绿色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体系建设给予重点支持,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加大支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

三农事关重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一号文全面阐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强调坚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条底线:确保粮食产能、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唯有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确保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的总基调。唯有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才能完成今年政府工作,解决好三农问题,取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第3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此前不久,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农业领域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一二三产融合不深;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主体素质偏低,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大市场竞争要求,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可以说,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要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是要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使“老短板”变成“新动能”。

中国人对高质量、绿色生态产品的巨大需求和国内农业生产相对匮乏的有效供给之间形成了巨大缺口,这必将对提升中国农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的市场利益驱动,从而倒逼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催生农业现代化“新动能”。

通过农业改革释放新动力,农业经济部门加速提质升级,这一过程本身就将带来更多的与第二、三产业以及城市经济融合发展的机遇,一二三产从股权、产权到经营方式、收益分配的融合趋势将逐步加强,从而形成巨大的融合式“新动能”。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收入获得较大幅度提高,农村消费市场将全面启动,可望为中国经济提供源于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

当前,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抓手何在?不久前于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强调,要着力构建好“三大体系”,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

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要大力打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科技思想和装备改造发展传统农业,发展绿色生产。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建立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链条,用信息手段打造高品质健康农业。

第4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据了解,四川省今年将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发展青贮玉米等主要作物新品种,在18个县推进粮经饲改革,以养定种发展青贮玉米20万公顷以上。“改革核心就是围绕‘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表示,过去农业生产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要,虽保证了年年增产,结构却不一定合理。通过改革,力争实现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供给什么,从而推进种植养殖结构优化。

背景:供给侧改革,为何从一粒玉米开始

根据农业部部署,今年全国拟完成“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66万公顷以上,四川省正处于“镰刀弯”区域。

“不过,四川并不承担调减任务。”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玉米生产大省。

那么,为何四川省农业供给侧改革仍然聚焦玉米?

据悉,玉米虽不做调减,但其结构调整将成为全省改革的重点:受生猪等畜牧养殖业推动,作为饲料的玉米消耗量巨大,甚至需从外省调运。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等饲用作物,适度替换普通籽粒型玉米,可为全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饲草料。“这说明调整玉米结构背后有更大蓝图,这张蓝图就是畜牧业的结构调整。”四川省农业厅畜牧业处副处长付建勇表示,全省将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力争到2020年,把牛羊兔和家禽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而作为牛羊养殖过程中重要的饲草料,青贮玉米等饲用作物的推广是发展牛羊产业必不可少的一环。”

来自四川省农业厅的资料显示,饲料玉米消费占我国玉米消费总量的70%以上,其中,青贮玉米果穗大、生物产量高、消化率高,比籽粒型玉米更适合作为饲料。

而在推广青贮玉米的基础上,新型饲用作物也将在今年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在自贡第一批种植户试验的基础上,我们计划把新型饲用作物推广到渠县、宣汉等19个县(市、区),开展引种试验和示范种植。”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样本:发展优质饲用作物,助养殖户增收

自贡是四川省川南黑山羊重要的原产地和输出地,看准这一优势,在外打拼的张劲松于2013年回到老家创业当起“羊倌”。目前,他的羊舍里养着400只种羊,另外400多只商品羊则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分包给加盟的乡亲们散养。

创业初期,张劲松采用当地传统的饲养方式――收割撂荒土地的野草供山羊们食用。“这个方法成本不低,雇佣乡亲们收割野草,1公斤的工资是3角4分钱,10吨草就是3400元钱。”

这种“传统”的饲养方式并非个例,四川省农业厅草原处工作人员孙立菁表示,与牧区不同,四川省农区牧草资源缺乏,亟须发展优质饲用作物,提升饲料品质。

去年初,张劲松开始尝试青贮玉米、新型饲草和黑麦草套种的方式。尤其是新型饲草,它是由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出的试验性饲用作物,被寄予厚望。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教授唐祈林介绍,这种新型饲草和玉米有一定亲缘关系,但更高产、适口性强,粗蛋白含量高,是草食家畜的理想饲草料。

上述特点在张劲松的羊舍中得到印证,他说,新的饲用作物很讨黑山羊喜欢,新型饲草的生长速度也很惊人。“草长到70厘米就能收割,一年可以收割四五次。全年下来,一亩地可以收割10吨饲草。”

更大的账本是黑山羊养殖的效益。告别野草,去年张劲松的黑山羊平均每只多长了约2.5公斤肉。“别小看这5斤,对农户来说,就是每只羊都多了70多元的收益。”

收益的另一边,成本也在下降。“不用再雇人割草,只需流转山坡荒地,一年的租金是每亩400元。”张劲松表示,加上租金和一些杂费,收割10吨饲草的成本不到500元,远低于收割野草需要支付的3400元人工费。此外,收割的草喂羊,羊粪再用来施肥“喂草”,非常生态。

路径:种养结合,带动农业结构全面调整

四川省将采用以养定种的方式发展青贮玉米,而针对新型饲用作物的试验示范,也将依托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或养殖大户开展。

尝到甜头的张劲松已经行动起来,今年他决定把饲用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公顷。“我们有一个规划,争取今年的商品羊出栏数量达到1000只,远期要突破2000只,到时候种植规模还要扩大。”

第5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中央提出“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金融部门如何顺应和适应改革,相机提供更高效率的金融供给侧服务,形成补齐农业短板和金融转型升级的双赢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此我们以金昌市为例探讨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一、金昌市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金昌市发挥工业优势,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和示范,农业种植结构显著改善、设施农业和标准化养殖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开始起步,农业的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种植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经济作物主导明显。金昌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自2010年以来呈下降态势,至2016年末下降13.14%;经济作物播种播种面积连年增加,至2016年末增长31.93%,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6%,粮、经、饲比例调整为66:30:4。种植、养殖的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大棚、日光温室种植和标准化饲舍、小区养殖方式较为普通,抵抗自然风险能力显著增加。农业机械化率提高,适合家庭适用的小型农业机械已基本代替了牲畜耕作,2016年末金昌市农业机耕率82.46%、机播率73.6%、机收率63.02%,综合机械化率80.82%,降低了劳动强度。

(二)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多。近年来,金昌市把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从创新经营机制入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形成了自愿互换、入股和统建、改选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土地流转模式。至2016年末金昌市共建立县、乡、村级流转服务中心(站、点)152个,流转土地面积66.12万亩,流转率达60%。

(三)农业产业化提速。围绕特色优势农业,延伸产业链条,金昌市建成了朱王堡、双湾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出现了三洋集团公司、莫高啤酒原料分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了莫高麦芽、马记瓜子等一批特色拳头产品和著名商标品牌。至2016年末,金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1家,农产品加工品种达到120多种,年加工量达到60多万吨,7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

(四)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至2016年末金昌市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286家,资产总额9.54亿元,入社成员1.2多万人,专业合作经营发展成为扩大农产品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方式。

(五)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由金昌市政府统筹规划建成了金昌市国家级啤酒大麦生产示范区、金川现代循环农业综合示范园、清河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金昌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城郊“菜篮子”生产基地和沿山冷凉灌区食用菌生产基地的“一区三园两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由企业或农户主导投资建成了金昌市硕丰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永昌县金农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为金昌市农业的现代化起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在支农惠农政策下,金昌市涉农贷款持续增加,至2016年末金昌市涉农贷款120.81亿元,连续8年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按照“集中优势、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示范乡镇”建设试点,农业银行重返农村市场,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及建设银行等向农村市场发力。金昌市乡镇以下金融机构网点58家,建成惠农服务点213个、便民服务点25个,新布放各类现代支付机具 526台,农户银行卡发放量达33.5万张,人均持卡1.66张,60%以上的农资及机具购置均通过刷卡消费,惠及农民20多万人。

(二)以信用、联保方式解决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涉农金融机构为更好地为农户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为主,其它担保抵押方式补充,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从2010年的5万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5―30万元,对农户发放的贷款总量逐年增大,有力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针?εХ⒎诺男糯?品种达到20多个,2016年末农户贷款64.93亿元,是2010年末的6.42倍,年均增长47.01%,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三)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力度不断加大。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与农业产业化企业或组织开发各种形式的“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信贷产品,至2016年末,农业龙头企业贷款46.53亿元,增长25.93%,金融支持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动力源。

(四)金融创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配合农村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开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至2016年末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700多万元,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财产权抵押等业务有序推进。

三、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1.扩大了金融业发展的空间。长期以来,受制度限制、规模歧视、外部环境缺陷等因素使农村金融服务明显不足,不能有效支持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转型升级、农业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培育、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和完善,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这些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服务的空间。

2.丰富了金融支持的载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和难题,主要有低水平供给与高水平需求不匹配,农产品受到价格封顶、生产成本抬升双重压力,农业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任务艰巨等,对此供给侧改革提出扩大农村土地流转经营试点、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生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政策措施,对金融机构来说,遵循政策支持导向,锁定优质客户,加大金融支持,不仅仅是培育新的增长点,更是金融转型升级的良好时机。

(二)面临的挑战。1.市场主体数量多,但发育不成熟。一是市场主体数量多,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不足。2016年底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12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但规模化不足,产值过亿元的仅有4家,具有较为完善产业化链条、带动辐射影响强的更少。二是市场主体发育不足。除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对规范外,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村合作社均存在内部运行不规范,特别是内部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产权不清晰,财务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达到银行授信条件,信贷融资难,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尚未突破,2016年底四类主体贷款余额中,产业化龙头企业占94.7%,其余三类仅5.3%,其中很大部分是以个人名义申贷来发展。

2.农业产品发展充分,但竞争力不强。一是产品特色不够。农产品供给要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近年虽有所进展,但更多是普通的大路货,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二是品牌多而不亮。全市农产品注册商品4500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13个,全省著名商标56个,但真正叫得响、有竞争力的匮乏,全国驰名商标,可能只是省内有名,全省著名的,往往只在辖内开花。三是农业大而不强,品牌效应和加工深度决定了产品竞争力、附加值和农民得到的实惠,辖区内有比较优势的永昌啤酒麦芽也仅仅提供原料。四是化肥农药施用水平仍水平较高。发达国家化肥施用强度警戒线225公斤/公顷,农药施用强度警戒线7公斤/公顷,2016年市化肥施用量为34.2万吨,农药使用量2.77万吨,相较耕种面积差距是较大的,对生产成本、供给品质、水土资源环境等影响将是深远的。

3.适度规模推进快,但科技化程度低。全市的农村土地流转率和农业机械化率走在全省前列,但是存在:一是分散经营不利于科技推广。尽管流转面积达60%,但是大量的农民集聚在有限的耕地上将阻碍适度规模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影响新科技的应用与推广,很多种养大户还是凭传统经验来组织生产经营。二是农业科技人员的匮乏。很多基层的农技推广站由于工资低、待遇差等留不住人才,人才总量少、素质偏低、专业不适应、老龄化严重,阻碍了农业新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三是农业生产全过程中介的服务组织少、程度低。如:产前的种苗集中培育、产中的日常精细管理、化肥农药的科学施行、产后的适时烘干储存服务等。四是农产品加工设备的平均科技含量就更低,大多是初加工。

4.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但产业融合度弱。农业产业融合必须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向前带动农业生产,向后辐射流通领域,延伸至观光、休闲,但问题在:一是龙头企业与农村一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一方面“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建设的程度化不高,带来原料品质把控较难;另一方面加工后产品销售与现代流通嵌合度不深,价值实现难度大,根源还是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导致产业链条难以前伸后延。二是三次产业之间利益联结机制松散。目前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少。三是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由于农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盈利低下,许多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缓慢。四是休闲与观光农业等延伸链条发展严重不足。

5.农产品市场种类多,但现代流通滞后。一是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当前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力量是单个或合伙的农民,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体系,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导致农民销售农产品成本高且效率低。二是流通技术落后。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配套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农产品损耗浪费惊人。三是流通信息化水平低。由于缺乏系统、及时的农业信息收集、整理、体系,导致生产与流通存在很大的信息局限性和盲目性。四是“互联网+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网上交易企业少,更谈不上如何借助互联网加大数据分析来提高供给侧水平,满足需求端的需求。

四、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相关建议

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对照结构性改革任务,金融部门要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点”在供给端,“着眼点”在需求端的本质要求,着力提升金融供给侧服务的效率与水平,力促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适应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科技金融。一是打造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制定更规范、更明晰、更具有?绦辛Φ呐┮德躺?金融标准,实行有保有压、进退有序,向低碳、环保、绿色可循环领域倾斜。二是助力绿色公共品牌建设。围绕农业现代产、产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的“四化”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为主、金融扶持,优中选优,集约耕地、技术、资金等,遵循绿色生态标准,全力打造农产品绿色品牌。三是围绕农业经营体系,加大科技金融扶持。支持新型高效缓释肥料、新型环保地膜、低毒农药等高科技资料的研发和生产;突出农业科研、新品种培育、科学种养、节能灌溉、科学施肥(药)、精深加工等科技服务中介予以支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适应农村产业融合趋势,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一是完善和发展农业生产体系。适应农产品结构调整,突出特色、生态和名品种养,运用“两权”抵押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订单质押等组合产品服务。二是完善和发展农业产业体系。金融部门要同政府主管部门一道,整合财政、信贷资源,优中选优,遴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为产业链上游农户提供全方位生产服务、为下游做好农超和市场对接等批量化、集中式服务,构建产业利益共同体。三是做好农产品流通服务的扶持,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物流效率。同时抓好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服务,延伸产业链。四是加强金融市场建设。调整、巩固间接融资,与政府部门一道引导、培育企业特别是骨干核心企业的市场融资意识和技能,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债券票据直接债权融资等,改善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做实产业基础、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品牌。

(三)适应农产品流通需要,大力发展“O2O”金融。坚持O2O双线推进。从线上:一是加强农业电商平台服务,打造本地电商平台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并根据线上销售提供信息服务。二是支持“淘宝?金昌馆” 建设,采取B2B、B2C、C2B、C2C等多种经营模式,促进流通。三是加快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部门借助自身平台,运用数据与信息,打造“互联网?信贷”。从线下讲:一是加大区域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坚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帮助农产品价值实现和市场供求信息化建设。二是扶持区域重点农产品流通企业。推进连锁经营,发展物流合作社、连锁经营等,带动农超对接。三是加大现代冷藏储运基础设施投资。争取政府资金配套,优先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关键流通载体的冷藏储运设施。

第6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农业结构性改革;综合效益;新型经营主体;生态农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改革,能够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这就经常会发生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许多时候农产品存在难卖出去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产品供给体系结构性失衡,因此需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提把质增效,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1.解决农产品质量、结构与消费结构升级的矛盾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从原来的总量不足转化为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在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不再要求吃得饱,更注重要吃的安全、吃的营养和吃的健康。因此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产品向有机绿色、安全、生态、营养和健康等方面发展,增加农产品的种类,使农产品不仅品种齐全在,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打造农产品多元化结构,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对于国内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但在国际市场,我国无论是食品加工业还是饲料加工业,农产品都缺乏市场竞争力。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再加之流通体系效率不高,存在着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这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影响。因此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进行步对农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并降低农产品成本,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等的转化,全面提高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率,加快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培育,进一步激发出市场的活力,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由于农业综合效益的高低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泶蛟旄呓弧⒏咝А⒂胖省⑸态和安全的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各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和农产品质量,实现生产成本的淘宝维权,进一步对农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从而实现农业局种植效益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4.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面源污染、大气污染及掠夺式经营的现象,这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应用,增加有机肥、生物菌肥和微纳米肥,采取生物和物理等方法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和保护。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分析

1.培养和发现新农人

新农人即是创新型农业经营者,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体为市场,因此需要发挥农业生产主体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村涌现出许多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带路人,这部分作为实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快新农人的培养,即加大力度培养具有创新型发展理念、创新思维、敏锐市场洞察力、先进知识的农民,使其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带路人,带领农民来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培育创新型经营主体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创新,乡村“创客”的劳动是农业创新的源泉,要想推动企业与乡村“创客”的共同成长,使乡村“创客”的创新活动拥有宽广的平台,就必须有计划地选派农村和农业专家深入经营主体开展创新指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乡村“创客”融合发展。乡村“创客”是实施“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要鼓励他们领办创办合作社、成立家庭农场。要发展好市场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就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产品营销的优势和作用,与农民特别是种、养业能手在一个产业链条上合理分工、携手共赢。

3.促进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都市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类型,是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综合高效现代农业,能有效地带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各地区农业的供给侧改革要服务于该区域发展的目标,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推动生态城市的发展。从供给侧看,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要解决好三方面问题:首先要完善土地承包制,延长土地承包期,推动土地两权分置的改革,解决限制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和功能发挥的土地承包期问题;其次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解决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第三是谋划“十三五”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指导都市生态农业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引导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三、结束语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发展理念的创新,同时还是改革实践的创新,因此需要主动与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坚持提质增效,加大力度调整农业结构,确保实现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确保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江,王乐乐.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12(7).

第7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调优种养结构,提高产业效益。针对玉米价格下调、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状,今年该县计划调减玉米种植4万亩、落实订单农业总面积15.5万亩。引导全县土地流转率逐步达到60%以上。加快三棵榆树镇万通药业万亩平地人参项目、四棚乡万亩贝母项目、石湖镇4000亩苗木项目、光华镇5000亩蓝莓项目建设,成为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范本。加快推进上海同济大学“千村百镇创新联动工程”,建立秸秆养牛、沼气使用等生物质循环利用新模式。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产业项目的目标,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壮大村集体经济共赢发展。

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优势。该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把绿色发展、生态化理念、标准化要求贯穿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以建设全省园艺特色产业大县为目标,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将中小药材、食用菌、棚膜蔬菜、特种经济作物、经济动物养殖作为全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今年该县园艺特产产值预计达到18.1亿元,园艺特产面积稳定在16.9万亩。

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实现集群发展。围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集群发展这“三个路径”做文章,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为抓手,重点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突出现代化、集约化、集群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让农业和工业一样有竞争力。加快总投资20亿元的快大人参市场建设,推动“通化林下参”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正道地人参现货交易平台,辐射全国各大药材市场,把通化林下参和相关衍生产品推向全国零售终端市场。在休闲农业方面,依托英额布振国养生谷、蛄河国家湿地公园、转水湖休闲农业开发等项目建设,打造较具地方特色、O施齐全、标准较高的集医疗、康复、休闲、度假、旅游、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健康产业代表。

转变农业经营理念,积极构建现代营销平台。2016年,该县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试点县的契机,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立县级服务中心1个、乡镇级服务中心4个、各类服务站145家,逐步完善物流配送,实现蜂产品、松子、木耳、榛子、人参等农产品网上交易,“互联网+农特产品”的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8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关键词:园艺特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07

1 发展现状

园艺特产业作为吉林生态资源大省的重要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效益明显提升,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在带动农民增加就业、助农民增收、助贫困人口脱贫、增加农业有效供给以及增加地方财力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明显。

1.1 产业发展超出预期

各地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玉米价格下滑的有利时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一是棚膜产业结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园艺品种更加丰富。棚室结构更加合理,吉林省蔬菜生产的短板是冬季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温室数量少,利用率不高。从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各地陆续加大了温室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棚室结构更趋合理。据统计,2016年全省新建规模以上棚室面积为3811亩,其中,大棚2315亩,比2015年减少900亩;温室1496亩,比2015年增加139亩,增长10.2%。从调查情况看,凡是新建、扩建、改建的,温室占主要部分,温室数量的增加有效缓解了吉林省冬季蔬菜供应压力。区域布局更加集中,梨树县棚室3.2万栋,面积3.7万亩,仅环县周边的15个村棚室就达2.9万栋,面积3.1万亩。扶余、宁江、榆树、双阳、永吉等地的棚室也大多在县域周边或公路沿线。生产模式更加科学,前郭县八郎镇农业站根据当地耕地的垄宽设计出长9米、宽6.5米的可移动式大棚,棚膜蔬菜比大田菜早上市20多天,效益很好。2016年仅八郎镇就有移动式大棚2000多栋。棚室生产产品更加丰富,由单一的北方蔬菜生产逐步扩大到引进栽种南方品种,由蔬菜生产扩大到水果、山野菜等生产;二是人参全产业链开发步伐加快。2016年全省园参留存面积为5700万平方米,鲜参产量2.7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建设标准化人参生产示范基地15个,“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28个,合计面积300万平方米。依托东部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在省农委的组织推动下,成立了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加强参农在规范种植、新技术推广、产品溯源平台等方面建设。围绕做大人参加工业,各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产业园区,建设人参全产业链加工生产线,产品涉及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五大类千余个品种。通过“长白山人参”品牌授权的经营主体企业已达33户,116种产品,产值过亿的品牌企业15家,总产值55亿元以上。全力打造国家级万良人参大市场,分期建设会展贸易区、仓储物流区、产业加工区、科技研发区和配套服务区。长白山人参区域公共品牌推介取得良好效果,各地不断加大力度,积极争取授权,区域品牌、经营主体品牌共存共赢,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三是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全省食用菌规模达到120万吨。食用菌产业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吉林、延边主导品种是黑木耳,通化、白山主导品种是香菇,中西部主要是以草腐菌为主的金针菇、平菇等。菌袋标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德康、神怡、大山合、正旭等一批菌袋生产企业。企业统一制作菌种菌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也从源头上提升了产品质量。延边标准化香菇菌袋供应达到了90%,汪清天桥岭镇的黑木耳菌袋100%由企业供应。通化香菇的菌袋工厂化生产占比达50%以上。种植方式不断创新,由传统的地栽发展到吊袋、普通温室以及光伏大棚等。新成果、新技术应用面逐步扩大,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积极开发新品种,进行玉米棒、稻草和果木替代山林木屑的科学实验,通过农博园菌菜基地、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等示范推广;四是林蛙柞蚕产业健康发展。2016年,全省共回捕商品林蛙5.1亿只,产值达到25亿元。林蛙产品加工企业由2010年的30家,增加到现在的50家,年加工林蛙油接近25吨,占当年林蛙油产量的20%。以林蛙皮提取物――抗菌肽、胶原蛋白肽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开始逐步占领市场。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省林蛙养殖户平均增收5%,养蛙林地的利用率从以前的不足20%上升至30%。蚕种生产经营监管工作不断加强,核发了《蚕种生产许可证》和《蚕种经营许可证》,加强柞蚕生产技术指导,开展了柞蚕蚕种检验员培训,对合格学员核发了结业证,为蚕种检验工作提供了技术人员;五是多种经营精彩纷呈。各地根据当地的资源和潜力,积极探索园艺特产项目,出现了一大批新兴产业。梨树的乌米、辉南的大榛子、延边的紫苏、黑果腺肋花楸、永吉的黎麦芦笋等。各类特色产品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1.2 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发展园艺特产业的时机和条件越来越成熟,已成为新增投资的重要领域。一是政府财力重点倾斜。全省各地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推动园艺特产业发展,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与以往不同的是,2016年政府投入的针对性都很强,引导产业发展的目标明确。松原市制定了《全面落实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绿色产业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实施意见》,针对16个绿色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扶持。长春市出台了《农产品“三品一标”奖励实施办法》,对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经营主体奖励。敦化市政府专门列支200万元,对处理废弃食用菌棒进行补贴。东丰县拿出专项资金1300万元,用于农户购买菌棒、建大棚等发展食用菌产业补贴;二是社会资本持续涌入。生产经营单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培育引导经营主体进驻园艺特产业是今后投入的生力军。2016年工商资本投入园艺特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大块头”的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主要投入在人参加工、设施蔬菜和食用菌生产经营上。2016年白山市投资亿元以上的人参项目有4个。广东太安堂投资10亿元在抚松建设人参产业园区。省国资集团拟投资40亿元打造人参产业集群。通榆县经营工艺品的老板,投资5亿元建设占地300公顷的高标准日光温室,现已建成220栋。吉林省生态农业公司在和龙市新增投资8000万元,建设年生产能力3000万棒的黑木耳生产线,2016年已生产500万棒。安发国际在延边州投资20亿元建设黑果特色产业园。这些“大块头”经营主体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就业,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亚泰集团在和龙市建设人参产业园区,2016年可实现利税2000万元。

1.3 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在园艺特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创新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在设施蔬菜生产上,省农委大力推广吉林金丰现代农业公司的冬季不加温生产蔬菜新技术。年初以来,全省应用新技术新建改建冬季不加温日光温室265栋,266亩。长春市启动了互联网工程服务用户活动,在手机上安装APP软件,开发了环境监测、病虫害诊治、气象预报预警、市场营销等功能。长春市优美信食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销售鲜切蔬菜,通过购置自动售货机在地铁站、高档社区、写字楼等繁华地段设立无人销售专柜150台。吉林市在设施果蔬销售上总结出了多种新模式,包括休闲采摘、私人订制、会员配送、菜园认领、社区直营、阳台菜园等,这些模式实现了产销对接,大大提高了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延边州强化特产品互联网市场建设,全州100多户企业的产品实现了上线销售。汪清县天桥岭镇政府与成都花卉果蔬交易所联合,依托电子屏幕实时更新购销信息,黑木耳年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敦化市成立了电商协会,高标准建设敦化大德创客园,宣传推广地方特色产品。白山市重点建设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长白山馆。松原市制定政策措施,为棚室生产大户颁发经营证书,为申请银信贷款创造条件。白城市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采取订单式合作,由企业出保低价收购农产品、垫付生产费用、承建基地抗旱设施等措施,取信于民,确立了较为紧密稳固的合作模式。品牌意识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经营业户,逐步把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到品牌上,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积极申请商标和“三品一标”认证。一些产业发展正在由求数量、铺摊子向求质量、上台阶转变,品种选择上正在由重复、低端逐步转向特色、中高端。

2 存在问题及原因

2.1 优质产品占比低

园艺特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发展无序、自发、小而散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园艺特产品大路货多,优品、精品占比十分有限,与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生产经营以散户为主。据点调统计,散户生产经营的产品占90%以上。散户经营带来了许多问题,生产成本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应用普及慢,产品检测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缺失,政府监管难度大,产品质量提升困难;二是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难以做到优质、优价。由于园艺特产品种类繁多,又普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外观辨认、品质鉴定有一定的难度。例如马铃薯种薯与商品薯、普通产品与“三品一标”产品等很难区分,价格却相差很大,优质高价往往面临低质低价的不平等竞争,影响优质产品的销路和效益。同时,对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监管乏力,惩治力度小,违法成本低,也造成一些经营者有恃无恐;三是产后储藏保鲜和初加工能力不足也是影响园艺特产品品质的重要方面。采后处理产业化是保证新鲜度和营养性的重要条件。四川省蔬菜产后商品化处理率达40%,泡菜产量330万吨,产值270亿元。据吉林省点调统计,蔬菜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不足10%,尤其是白菜、萝卜等大宗蔬菜因未处理而造成的损失率达15%~25%。由于园艺特产品的自身属性,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分类、分捡、净化、包装等环节,要求有相应的储藏能力和冷链物流;四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一些地方的园艺特产产品品质差异很大,但由于缺少商标,“三品一标”认证占比又很低,造成有些园艺特产品真伪混淆,市场美誉度、知名度不高。

2.2 产业化经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是规模化水平低。吉林省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应统筹规划,联动发展,但实际上部分县的发展规划与市制定的规划、目标衔接不够紧密,市与市之间的投资建设也存在类似问题,各地单打独斗,重复建设造成产业散、小、弱的问题比较突出,要么一哄而上,要么一蹶不振,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的态势没有形成,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特色产业形不成规模,有规模的产业又缺乏特色,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二是标准化水平低。园艺特产品种植与大田作物相比,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门类多,要求也更高。地址选择、园区设计、水电路分布、生产标准、投入品标准、产品检测、产品包装、产品上市等都需要科学规划,但因相关环节缺乏标准,或即使有标准也很难执行和监管,难以形成规格统一、周年供应、品质稳定的产品;三是组织化水平低。总体来看,全省农民合作社数量发展迅猛,但积累偏少,成员联系不紧密,发展也不太规范。要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仍然要依靠企业。全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21家,涉及园艺特产业的加工企业数量很少、规模偏小。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家大型的马铃薯加工企业。而且大多数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衔接不够,产、供、销存在脱节,经常出现单方面违约的情况,影响企业货源的供应质量、供应数量和加工能力。

2.3 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相当一部分园艺特产业集中在山区、郊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园艺特产品时令性强、储藏要求高的特点。白城市特色经济作物灌溉能力仅能满足50%,干旱成为制约园艺特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产业发展的物质技术装备还不适应。与大田作物相比,园艺特产业可选择的耕作技术、机械品种和设备工艺少,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三是信息服务跟不上。调查中了解到,在园艺特产项目选择建筑材料、种什么、怎么种等方面,经营户主要从亲戚朋友、农资供应商和农村经纪人中了解,渠道狭窄,可信度有限。如温室建设所需的棉被、薄膜等,质量、价格相差很大,农民选择有一定的随机性,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影响了生产能力和效益;四是现有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例如2014年前郭县某合作社争取到国家新菜田基金840万元,用于设施农业建设,经招标,由某公司建设,由于不懂专业知识,设计的棚室后墙体基础建设达1.7米,不仅没有必要,也造成很大浪费,同时用水用电设计上也不合理,合作社不得不重新修建。白城市招投标建设的膜下滴灌也存在类似问题。

2.4 政策扶持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玉米价格下调、大田作物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发展大园艺、大特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但现有的要素集聚状况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与园艺特产业大发展的需要极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不大,加上项目资金分散,使用不尽合理,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有限;二是社会资本的投入还不足,有资金的不懂园艺特产业,懂园艺特产业的又缺少资金;三是政策扶持不够,与产业发展配套的水电地、融资、保险、担保等政策滞后,与大农业相比各类补贴少,扶持力度弱;四是科研力量薄弱,投入不足,研发新品种数量少,成果转化率不高,本应由科研部门进行的引种、试验、示范却由经营者自己引种试验,加大了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五是技术推广网络覆盖面低,技术人员数量少,指导服务跟不上。

2.5 劳动者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调查中了解到,与大田作物相比,从事园艺特产业的农民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园艺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除了学识水平、技术能力等需要提高外,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视野狭窄,产业发展盲目跟风;二是不会算账。在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投入上,经常购买低价劣质产品,表面上看投入少了,实际上产出更少了,忽视投入产出比,忽视投资回报率,往往占小便宜吃大亏;三是小富即安。冬季温室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民不愿意付辛苦,年吃年用够花就行;四是侥幸心理。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凡是棚室都应当参加保险,但农民总是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投保,而一旦损失了又后悔莫及。据调查,全省绝大部分棚室没有投保。通榆县某合作社2012年、2014年因雪灾、龙卷风毁坏大棚100栋、60栋,损失惨重;五是思想陈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产品销售仍采用传统方式,不会应用互联网。与企业或合作社合作契约观念淡薄,诚信缺失,常常违约。生产经营和管理越来越图省事,很多合作社怕麻烦,宁可高息民间借贷,也不愿意在银行贷款。

3 对策及建议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贯穿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针对全省园艺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措施及建议。

3.1 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明确职能定位,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一是科学制定产业政策。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惩治什么都要十分明确,通过政策这个指挥棒,引导产业发展,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问题;二是优化发展环境。重点是出台鼓励土地流转、开展保险服务、降低经营主体融资门槛、放宽设施用地政策、园艺特产农机具纳入补贴、减轻经营主体负担等政策;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产业发展的水、电、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应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建设;四是增加财政投入,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益不大的产业及环节由公共财政承担。例如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大型市场建设、食用菌废弃菌袋的处理、马铃薯加工污水的处理等,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补助或项目支持;五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逐步把大田作物的人财物等资源转移到园艺特产业建设上来,健全网络,配齐人员,保障经费;六是提供信息服务。依靠政府行政资源及时将产业发展规模、新品种、新技术、农资供应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产购销等信息宣传到千家万户,由生产经营者自行决策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

3.2 创新发展理念,补齐产业短板

园艺特产业门类多、品种杂,属性各不相同,每个产业短板也不一样,必须对症下药,因业施策,使园艺特产业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田和排头兵,成为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的典范。在设施蔬菜产业上,要坚持周年供应、均衡上市、品种多样、品质保障的发展要求。普通棚室要扩大规模,减少农药化肥用量,提升产品品质。要大力发展采后处理和初加工,增加净菜的供应量,减少损失。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日光温室,保证冬季生产。新增投资应重点投向日光温室建设,让当地居民吃上本地应季菜。根据市场需求不同设计产业发展规模,白菜、辣椒、西红柿等大宗蔬菜要集中连片,创建品牌,体现区域化、差异化,靠品质增效益。在蔬菜集中产区应加大育苗点建设力度,采用现代科技建设高标准、大规模的种苗供应基地,从源头把控蔬菜品质。以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可多品种、小规模,以提供丰富多样可观赏、可食用的产品。以年节为经营目标的经营主体,可生产盆菜、盆花、盆景,打造家庭菜园、阳台菜园,在节假日品尝到现摘现做的美食。人参产业应稳步发展园参,积极发展非林地栽参,大力发展林下参。通过政策扶持、病虫害防治技术保障等措施,鼓励参农种植5年以上的人参。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防止重金属超标,严格按产业技术标准种植,让百姓吃上放心参。大力宣传“长白山人参”区域品牌,将更多的经营主体、基地、产品纳入到区域公共品牌标准建设上来,扩大规模,提升产业的影响力,实现区域品牌和经营主体品牌双赢。应充分挖掘长白山资源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灵芝产业。按照提升品质、打造高端、节约环保、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要优化产业布局,在吉林、延边地区重点建设黑木耳产业带,在通化、白山重点建设香菇产业带,在中西部重点建设草腐菌产业带。加快标准化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建成一批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菌种菌包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促进分工分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集菌种研发、菌棒制作、产品加工、市场建设、废弃菌包处理一体化的生态循环经济。鼓励在长白山建设林蛙种蛙繁育基地。提升林蛙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支持以林蛙为原料全产业链开发系列产品,积极申请长白山林蛙地理标志保护,打造知名区域品牌。

3.3 创新发展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一是强化基地建设的引导机制。下大力气建设一批高标准基地,采用标准化生产模式,大力提倡对园艺特产品进行分类、包装,加大大型储藏窖的建设力度,加大冷链物流的建设力度,集中打造园艺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全程保鲜示范点;二是发挥特产之乡的引导机制。把特产之乡建设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与休闲采摘、民俗旅游相结合;三是完善企业利益引导机制。要探索科学实用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变农户分散种植为大规模集约经营。要科学分工,凡是科技含量高、工艺要求复杂的环节由企业来做,如食用菌生产采用企业集中制袋、农户分散种植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四是调整财政投入的引导机制。调整现有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按照放大、扶中、控小的思路扶持园艺特产业发展,如市场竞争充分、产业链完整的大型加工企业,应通过帮助企业改善基础设施、提供用地用水用电方便、负面清单管理等措施,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软环境,避免资金扶持不痛不痒的问题。对于小规模经营的散户不要给予资金扶持,例如对散户生产食用菌棒的应加以限制,避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并能实现有效管控。资金重点扶持中等规模的经营主体建基地、推标准、提品质。项目资金应重点投向“三品一标”认证、新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推广应用、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大政府对本区域自然资源优势产品的宣传投入,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特色产业的积极性。

3.4 创新营销机制,实施品牌战略

第9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范文

韩长赋指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两年来,在科技和机制创新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科技创新方面,聚焦科技资源共享、区域重大问题、产业瓶颈问题,初步形成了“一盘棋”“一体化”“一条龙”的创新格局。在机制创新方面,聚焦创新资源整合、创新主体融合、创新环节结合,搭建了多学科协同、科企合作、上中下游衔接的平台。实践证明,联盟建设成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韩长赋强调,联盟的建设运行要坚持三个原则: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联盟的“联”主要是解决科技创新的机制问题,把分散的资源联接到共同的使命上来,做到联心、联利;联盟的“盟”主要是解决产业的重大问题,形成共同的任务,开展联合攻关,推动资源共享。坚持发挥行政领导和科技主导两个积极性。促进两股力量在解决农业重大问题中拧成一股绳,形成创新驱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科技创新“顶天”和“立地”两个导向。既要在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理论突破,抢占制高点,又要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上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供给。

韩长赋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不断加强联盟建设。一要明确主攻方向,着力发挥联盟解决行业性和区域性重大问题的重要作用。围绕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区域发展等问题,加强技术熟化配套和系统集成,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二要加强组织协调,着力发挥联盟在开展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中的协同优势。在土壤质量、农业环境等10个学科领域选好点、布好局,建立观测规范和数据标准,做好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深度挖掘。三要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提高联盟整体运行效率。在国家层面,加快推进任务牵引、资源共享、行业协同、市场驱动等机制建设落到实处。在联盟内部,建立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平台一体、利益共赢等机制,激发联盟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四要推进科企合作,着力提升联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打通创新要素双向流动的通道,让优势科研单位与企业相互融合、深度介入,推动科研院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集成示范基地等,建立联合开发和转化技术成果机制。五要强化齐抓共建,着力激发联盟各主w的创新活力。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落实科研人员权益分享、持股兼职等激励政策。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抓紧项目对接和任务落实。六要加大支持力度,着力促进联盟可持续发展。农业部有关司局要统筹资源,大力支持联盟建设。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动实现产业对接、政策对接和项目对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支持联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