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生问题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实践
1.前言
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是指在体育学习方面发生偏差、体育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把这一群体的学生教好、教会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个体因素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研究为普通高校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学提供实践依据,并且对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的全面工作水平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塔里木大学一、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占据比例多的班级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出4个班,共计200人进行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情况调查统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研究状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调张查分析法;对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特征并初步归类。
2.2.3访谈法;访谈有关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实际感受。
2.2.4观察分析法:观察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3.结果与分析
3.1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主要分类和特征
通过广泛的调查和教学实践,发现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几乎存在于每个教学的自然班中,他们有着不同的体育弱势,表现不同的特征。根据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表现出来的特征,其归纳为;心里与行为弱势型、型态发育弱势型、运动能力与技能弱势型三类,其表现主要特征见表1。
3.2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分布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体育弱势学生与实际教学人数比例关系,从塔里木大学大一、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占据比例较高的班级中随机抽取4个班,进行体育弱势学生分布情况调查.每个班都有一定比例的体育弱势学生,他们占全班人数的31.47%-40.46%,而且不同的类型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运动能力与技能弱势型所占比例最多为13%,依次为心里与行为弱势型是12%,型态发育弱势型为9.5%。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本身汉语水平比较差,体育课大部分都是教师用汉语讲解锻炼方法和技能,在加上和汉族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本身的自我认同和自信不高,缺乏运动锻炼的思想,所以长时间就会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技能较差的现象,也会间接导致其型态发育不良。
4.少数民族学生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实践
体育弱势学生群体存在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常常困扰着教师,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活动,普遍反映:汉语水平差,和教师其他民族学生交往困难。自卑心理严重,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对体育考试非常恐惧甚至排斥体育教学。同时他们也对体育优异的学生非常羡慕和对学好体育课的渴望。学生的反映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而且我们通过研究找到了其主要的表现特征,掌握了其分类,那我们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4.1使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充分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
学校体育拥有其健身、键心、启智、情感发展、美育、娱乐等功能,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学业之外需要完善的方面。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学校体育的功能,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自己的重视体育课、自觉的克服体育锻炼方面的各种困难,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耐心细致的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讲清楚、讲透彻,使少数民族弱势学生真正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接受体育课。
4.2培养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体育弱势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当他们学习和生活在不同民族集体的环境中,他们缺乏自信,缺乏自我和彼此的认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弱势方面和已有的优势,帮他们量身定做锻炼计划,并给予定期的指导和检查,使他们循序渐进,自信心使他们努力向上的动力,当他们努力有结果时,他们也看到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也会增强,也会促使他们和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交流,提高他们的认同感。
4.3体育教育要有充分的责任心和爱心
教师一般都喜欢教基础好、有一定水平的学生。的确,基础弱、水平差的学生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而把基础和水平差的学生教好、教会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弱势学生更多的爱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他们意见、正面引导、善于启发。对每位体育弱势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他们的缺点及时发现,正确的引导、改进。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必定会影响体育弱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旦他们接受了自己的体育老师,那么他们会逐渐喜欢上体育课。
4.4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不同的班级学生体育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体育弱势的学生应让他们先打好基础,逐渐提高其运动技能,并不断的鼓励他们尽快的掌握技术要领,回归正常队伍。
5.结论与建议
5.1通过调查,分析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主要分类及其主要特征,并统计其主要分布情况,为少数民族体育弱势教学生学实践的开展提高科学依据。
5.2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近2年(2013-2014)的教学实践测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他们中绝大多改变了对体育课的看法和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3高校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群体存在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呈动态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其类型和特征也随之变化,教学中应及时掌握其主要表现特征及形成原因,及时归纳总结,不断提高教学措施,帮助体育弱势学生克服困难,真正达到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
5.4应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即:肯定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阶段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热情、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把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
作者:杨伟林 单位:塔里木大学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30-158.
[2]武文杰.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模式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0).
[3]陈文健.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类型与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0).
[4]赵建喜.学校体育弱势群体成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议论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坚定立场而逐渐淡去,但是可以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依然存在。2003年11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中国所出口的服装、纺织品、彩电实施配额控制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进口限制措施,这是美国政府看到人民币升值无望后采用的非汇率手段打击中国的出口,来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同时在国内也有升值的压力,中国多年来的贸易顺差和巨额资本流入使我们的外汇储备突破了4000亿美元。但是,人民币汇率目前必须保持稳定,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和国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导致疯狂的投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是灾难性的。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更是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将带来弊端,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造成就业率下降,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政策失控等等,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目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明智之举。但是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在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毕竟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只是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本币汇率升值的经济学分析
汇率,又称汇价,表示的是一个国家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价。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互换关系。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标价法,它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无论哪种标价方法,本币的对外升值都是对于以前而言,现在能用较少的本币兑换较多的外币,从而影响着两国商品的价格对比关系。一般说来,本币汇率升高,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则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因为在本币汇率高的情况下,进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支付本币;出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收入本币,这有利于进口商,不利于出口商。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本币汇率高,相对于外币而言意味着,本币标示的土地、房屋、劳动力价格、设备等等价格就高,因而投资在东道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财务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会上升,在同样的收入前提下,收益就少,就不利于吸引外资。同样,本币的汇率的上升也就是外国货币的贬值,在外国的投资成本随之下降,使向国外投资变得更经济,促进本国国内的资本转向国外投资,而投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前提,投资的减少也就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提升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但本币的升值为外资的进入设置了羁绊。这样,汇率的高低就归结到一点,能否更充分地利用本国资源,赢得更多的国民产出,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任何国家的政府都要争取有利的汇率条件。因而说汇率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要素,本币汇率的高低,关系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即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关系资本流动,不仅对直接投资产生深远影响,而且汇率的变动能诱发大批短期资本进行套利活动,冲击正常的经济生活。在本币升值的状况下,对本国的贸易和资本流入产生很大的冲击,1985年日本迫于西方主要国家的压力,签订了《广场协定》,使日元的汇价飙升了三倍,结果贸易形势发生急转,大批资本为压缩成本也跨出国门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固然攫取了可观的投资利润,但也影响了国内的就业水平和发展后劲,埋下了后期经济发展的隐患,可以这样说,日元升值是日本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的根源所在。因此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办法对进口商进行限制,对出口商进行补偿,限制或补偿的办法有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
二、政府行为对本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政府为了削弱汇率变动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主要有关税、出口退税、配额等。关税和出口退税是政府运用税收的办法调整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关税就是对进口商品课税,向外国物品征收,提高了国外商品的销售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对它的需求,所以提高关税是对进口商的限制。出口退税补贴是政府对出口企业进行税金返还,是对出口商的一种补偿,提高出口退税率,实质上相当于本币贬值,这是用国内的货币补贴国外消费者,用来对冲本币名义上对外升值而形成的对出口的冲击。这表明:本币汇率变动(升值),对出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出口退税补偿,对进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关税进行抵消。进一步说,本币升值的效应能够通过提高有效出口退税率来抵消,也能够通过提高关税抵消。但是采取关税或补贴两种手段各有其特点,效应是不同的。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刺激国内产出,补贴要优于关税,因为关税加大了进口消费成本,却无助于对国内贸易部门的产出。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减少进口或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那么关税的代价最小,而补贴较为不利,原因在于关税能同时起到进口消费品和增加国内生产的双重作用,这比补贴仅能增加国内外向型产出的单一作用更为有效。简单地说,可以认为关税是一种“内向型”政策,即保护国内生产的发展,而补贴是一种“外向型”政策,它刺激出口生产的发展。另外,两者作用的后果也不一致,关税限制了国内消费者需求,国外生产者亦支付了更高的进入成本,约束了国际间比较成本优势的发挥,对整个社会而言,只会引起社会整体福利的净损失,普遍提高关税这个效果是应当防止的。而且,一国关税的提高,往往会遭致贸易伙伴国报复性关税反击,造成“双输”的局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通常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依赖性强,进口弹性差,提高关税只会加重国内消费的负担,自身的福利损失更大些。出口退税补贴的实施要有政府财力做为保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出口退税补贴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对外贸易企业不能得到及时的货币补偿,引起企业支付能力和周转能力下降,陷入生产危机。另外,出口退税补贴的多少,即出口退税率的确定,还要考虑外汇紧缺程度,如果外汇短缺、储备不足时,提高出口退税率,能够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增加创汇;反之,就有条件订得低些。
以上两种措施是政府在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施加影响,政府还可以通过配额在进口商品数量上直接控制,来抵消由于本币升值使得进口商品成本低,进口商品有条件降价而形成的对国内生产厂商的冲击。配额的使用有一个特点:弹性较差,进口配额上升会受到贸易国伙伴的欢迎,但下降就会招致强烈的抗议,因为配额的数量是透明的,贸易伙伴按照原本配额设定产品数量组织生产进行供给,配额减少后,进口数量遭到强制压缩,无疑会使其生产能力闲置,形成投资浪费、加大失业。所以,配额增加容易减少难。
综上所述,政府在对本币升值进行政策抵消时就可以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即关税调整、出口退税率和配额。假设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我们能否还用这几种措施进行抵消呢?首先,从关税上讲,加入WTO后,我国郑重承诺大幅降低整体关税水平,再次提升关税水平势必影响大国的诚信和形象,配额也是如此,只能是一个逐步扩大、放松,乃至取消的趋势。从出口退税上来讲,出口退税率调整确实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直接,中国出口企业对税收成本的增减非常敏感。1999年在东南亚国家货币相继贬值的浪潮中,我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事实上是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外贸部门的出口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于是将出口退税率平均由6%提高到15%,政策效果显著,当年出口额为1949亿美元,到2002年底增加到325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6%。据有关专家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增加4.9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对本币升值的作用可见一斑。但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扩张的财政政策已形成巨额赤字,财政状况比较薄弱,出口退税的拖欠问题越来越严重。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下调了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降低了3%左右。毫无疑问,动用出口退税政策来冲销本币升值必须有充足的财力作后盾,况且近几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由短缺变为盈余,迫切需要外汇的压力变小,政府不愿在出口退税上再做文章。
三、市场自我调节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市场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是指在本币升值后,影响了出口商的经营行为,进而改变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带来物价的全方位下跌,进而又为出口改善了贸易条件,市场自身的力量使本币升值后尽可能回落。这一机理作用过程如下:本币的汇率升值,首先影响到进出口价格,使得进口价格降低,出口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上升,削弱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会很快丧失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进口商品价格下跌,排斥了本国商品供给,使得本国商品生产萎缩,丧失出口能力,使进出口失衡,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也产生过。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往往是传统的日用品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低,他们之间的产品出口替代性强,因而其出口贸易不仅要接受发达国家的歧视性定价,还面临着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一旦本币汇率升值,价格优势丢失,原来拥有的国际市场会迅速被其它发展中国家所占领。本国贸易部门生产出的庞大产品规模只得转销入国内市场,加剧国内商品市场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日用品市场价格水平的下跌。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带来国内产品价格下跌,这和本币对外升值带来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共同形成了物价水平整体下降,是同样的效应,即意味着本币对内升值。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科学技术不很发达,使得国内产业在适应新的出口形势而进行结构调整时显得更为漫长,物价往往持续地滑坡,低迷不振,把经济拖入通货紧缩的泥潭。因此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升值一步到位不再调整,可以说本币的对外升值也会通过市场自身的机制诱发货币对内升值。按照前面的假设,名义汇率不再调整,货币对内升值,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意味着实际汇率下跌,因而可以抵消名义汇率在前期上升的部分幅度。前文已经论述过,对内升值可以起到减缓进口商品涌入的速度,为出口商压缩生产成本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其实质是市场通过自身的力量影响货币价值而进行的自我恢复性调节。这种市场性的调节会带来市场机制的通病:作用链条长,时间缓慢、形成资源的浪费。要充分认识到市场自我的调节机制对货币对内价值的作用,使之尽量为国民经济发展施加正面影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一时间大量商品出口受阻,积压严重,只有拿到国内市场上出售,致使供过于求,物价下跌。而货币当局没有预测到这种现象,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通货紧缩的程度,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只有依靠后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去刺激经济增长。应当说,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会产生负面作用。
四、本币对内价值变动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运用货币政策使货币价值变动,即使其对内贬值或升值,对冲本币对外的升值或贬值。比如,在国内市场上,使货币贬值的方法是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造成的国际贸易的后果一般说来,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为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能随着物价的上涨趋势多卖钱,出口商却因为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工资等因素的上涨而加大生产成本,以本币计算的出口换汇收益就要下降,减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数量减少。所以,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条件下,本币对外升值,而对内贬值,对出口商会产生双重利空,但对进口商而言,却是双重利好,这样会迅速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导致贸易失衡,所以应该采用货币对内升值的办法来抵冲对外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影响。这样,出口商便能以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以低的价格出口,改善本币升值的不利局面。但是,又可能出现另一个问题,本币的对内升值,即通货紧缩,会造成国内经济的不景气,是货币当局不愿看到的。这样的货币政策操作便是以牺牲国内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来保证贸易部门的利益,对此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根据实际进行利弊权衡、政策取舍。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在一个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外贸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货币政策则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外贸部门的利益,阻止贸易状况因本币升值而过度恶化,通过贸易部门平稳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反之,如果外贸依存度不高,国内经济运行对通货紧缩反应强烈,则货币政策要侧重考虑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宜使货币对内升值,要暂时牺牲外贸部门的利益来保证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
五、利率调整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汇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外价格,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内价格。如果本币汇率上涨,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在赚钱,持有外汇多的人吃亏,因此会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意愿。如果利率下跌,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吃亏。运用这一机理,在人民币汇率上调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损失可调节利率杠杆来弥补。也就是说,作为出口型的企业,本币的升值,意味着财务环境恶化,外币收入转化为本币收入后减少,为了保证他们获得合理的利润,要使用利率手段增加拥有外币的收益,减少运用本币的成本,可谓堤外损失堤内补。操作的手法有:一方面,上调外汇存款利率,增加持有外汇的收益,使之相对于人民币存款更具有吸引力,变相提高外汇对本币的兑换价格,增强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外向型企业,提供人民币的优惠贷款,考虑允许外向型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降低外向型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运营成本,创造低成本的融资环境。这些措施属于结构性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不会干扰其他经济变量,也无关国际经济利益。尤其是我国很多出口企业是中小型企业,要对冲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尤为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融资困境,降低融資成本,在出口中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
摘要:21世纪是人性化的社会,也是个性化的社会,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任何消费都形成了个性化取向。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也表现出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标准化服务在饭店服务中受到广泛的挑战,个性化服务在满足客人各种特殊,复杂的需求,提高饭店的经营效益,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个性化服务的定义,内涵,特点和必要性,与标准化服务的关系及饭店个性化服务的策略等方面对当前饭店个性化服务的研究做了综述,以期能对我国饭店的个性化服务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促进饭店个性化服务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饭店;个性化服务:标准化服务;策略
回顾世界饭店业发展的百年历史,伴随着每一次饭店经营思想的创新,在饭店服务方面,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从饭店业初级阶段的情绪化服务到现代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化服务,直到如今跨越新世纪的个性化服务的提出,给饭店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百分之百的规范服务并不能换来百分之百客人的百分之百的满意,而旅游者的需求是形形、各种各样的,因此,个性化服务将是新时期旅游饭店服务的发展方向和竞争重点。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大量文献研究,从个性化服务的定义、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标准化服务的关系,以及个性化服务的策略等方面把握到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希望能对我国的饭店个性化服务提供借鉴,在国际竞争中稳步发展,提高竞争力。
一、个性化服务定义
个性化服务,作为一种服务思想和经营理念,不同的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史丹(2006)指出所谓个性化服务(PersonalService),是指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在满足顾客共性需求的基础上,针对顾客的个性特点和特殊需求,主动积极的为顾客提供差异性的服务,让顾客有一种自豪感、满足感,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他们的忠诚而成为回头客。[14]苏洪文(2002)认为个性化服务,是服务人员根据每位宾客的特别要求,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使其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满足生理、心理要求。[3]邱萍(2004)认为个性化服务又称特殊服务,是服务人员在标准化的服务基础上,针对客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别要求所提供的服务,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张延、金惠君(2005)认为:个性化服务(PersonalizedService或IndividualizedService)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以标准化服务为基础,但不囿于标准,而是以客人需要为中心去提供各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及超常规的特殊服务,以便让接受服务的客人有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并赢得他们的忠诚;二是指服务企业提供有自己个性和特色的服务项目。[23]
以上所列的四种定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业界对个性化服务没有统一的定义,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个性化服务是针对客人的个别的、特殊的需求提供的。邱萍和张延等人认为个性化服务是以标准化服务为基础,苏洪文认为个性化服务是满足客人生理、心理要求的优质服务,把心理要求的满足突出来。史丹则是从顾客需求的角度,指出个性化服务能够使顾客获得自豪感和满足感而成为回头客,这是个性化服务的结果和目标。相比苏洪文,史丹把客人心理精神方面的满足更加具体化。张延的定义还扩展到饭店本身的个性和特色项目,比起其它三个定义内涵进一步扩展,这个定义也更加符合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二、个性化服务内涵
苏洪文(2002)认为个性化服务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和体现员工的个性。并把它分为:灵活服务、癖好服务、意外服务、自选服务、心理服务和全能大师服务。苏洪文从员工与顾客的服务关系的角度来说明个性化服务的内涵,并且最先把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分为六种形式,基本把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包括进去。
和苏洪文的观点不同,李晴(2006)认为个性化服务的内涵有3层:一是服务人员根据服务对象的特别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对客人的各种个别的需要进行归类、整理与分析,推出符合不同客人个性要求的服务;二是针对客人个性需要提供“特别关照”和“区别对待”的服务;三是既满足客人的个性化,又发挥企业和服务人员的个性特色。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比起苏洪文内涵扩大了,指出要对客人的各种需求进行个归类、整理分析,找出规律以便为更多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内容有独到之处,不过表述上有点过于繁杂。
李晴(2006)把个性化服务分为四种类型:灵活服务与超常服务,主动服务与超前服务,细节服务与超值服务,情感服务与特色服务。钱学军(1999)把个性化服务分为:灵活服务与超常服务;超前服务与主动服务;温暖服务与情感服务;心理服务与超值服务。钱学军没有对这些内容做出解释。李晴和钱学军的两种分法较相似,他们都认为个性化服务包含:灵活服务与超常服务;主动服务与超前服务;超值服务和情感服务,但李晴强调细节服务和特色服务,而钱学军则指出心理服务和温暖服务的方式,笔者认为可以把他们综合起来。显然,钱、李二人和苏洪文对个性化服务内涵分析的角度和层次是不同的,苏主要基于顾客的角度和服务的内容出发,而钱、李则从饭店的角度和服务的方式出发。
有关个性化服务内涵这方面研究比较少,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分析。业界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明确个性化服务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发展个性化服务。
三、个性化服务特点
个性化服务的特点研究也不多,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分析。
李晴(2006)指出个性化服务特点包括:多样性、意外性、开拓性、风险性。李晴从服务员的角度出发指出在我国个性化服务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有些个性化服务是违反常规操作的,个性化服务风险性和开拓性并存。
和李晴的观点不同,王斌(2002)认为个性化服务特点包括:主动性,多样性,超满足性。在多样性上,李晴明确指出要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项目、产品设计等方面提供多样性,比起王斌的观点更具体明确。王斌的超满足性和李晴的意外性在内涵上是一致的。
史丹(2006)提出的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包括:灵活性、特殊性、多样性、全能性、情感性和超满足性。史丹的六个特点与苏洪文的个性化服务内涵的“六个服务”是基本对应的,在超满足性上和王斌是一致的。上述学者都同意个性化服务具有超满足性。
上述三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这些观点为基础,可以把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归纳为:灵活性、主动性、多样性、特殊性、情感性、开拓性和风险性、全能性和超满足性。这样就较完整地概括了个性化服务的特点,这些特点和个性化服务的内涵是相对应的。
四、饭店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传统的标准化服务手段受到广泛挑战,已不能适应饭店业日益激烈的竞争(苏洪文2002)。个性化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变的要求,凸现饭店经营的特色,展现出饭店的核心竞争力(程兴2001)。个性化服务成为新时代饭店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武器,成为饭店业纵深发展的航标。
陈颖(2005)从产业结构和产品同质化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认为中国饭店业结构不合理,饭店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市场细分不充分,饭店业处于低利润甚至亏本状态,因此,中国饭店业求突破和发展的一个有利途径就是开发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产品,提高客人忠诚度。陈颖的研究角度较为宏观。
李炳武(2005),从管理学和营销学两方面提出推行个性化服务的理论依据。在管理学上,采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激发顾客消费的动机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避免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另一类是“赢得满意”的因素,称为魅力因素。标准化的服务是必要因素,个性化服务是魅力因素,使客人享受到“专门为我提供的服务”,产生被“优待、重视”的良好感觉,达到满意。利用双因素理论分析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很多研究者在文章中都采纳引用这个观点。在营销学上,李炳武将顾客需求满足分为3个发展阶段:即量的满足时代、质的满足时代和个性化满足的时代,指出个性化服务是满足顾客需求的高级阶段,能把饭店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张浩清(2006)从个性化服务的作用出发,指出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增强饭店竞争力,培养顾客忠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技巧。李炳武(2005)认为实施个性化服务有以下优势:凸显现代营销理念;增强竞争力,区别于竞争对手;提高经济效益。张浩清和李炳武分别从个性化服务的作用和优势来说明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在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观点上是一致的。张浩清提出的个性化服务能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技巧方面,是别的研究者没有说明的,视角独到。
上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析了饭店发展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及个性化服务在增强饭店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上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在这些观点和理论中,以双因素理论的应用最广,使用最多。
五、饭店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的辩证关系
郑向敏、沈岳阳(1998),从差异关系和辩证关系两方面来分析饭店的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在差异分析上,指出标准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注重规范和程序,强调整体的形象和效率,是保证优质服务的前提,需要服务人员强烈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而个性化服务强调服务的灵活性和有的放矢,提倡主观能动性和效益,能带来顾客忠诚,需要服务人员更强的情感投入,分析得当。在辩证关系上,认为标准化服务是基础,个性化服务是必要准备,能促进服务的后标准化,为新的个性化服务开拓道路,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种分析方法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王伯启、潘澜(2006)从双因素理论来解释饭店服务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关系。标准化服务是“避免顾客不满意”的保健因素,个性化服务是“赢得顾客满意”的魅力因素。同时还借鉴国外的发展历程指出标准服务永远是最重要的,是个性化服务基础的,饭店不能忽视标准化服务。
程兴(2001)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探索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关系。程兴先分析了标准化服务所具有的优点,如管理方便、成本节省、沟通容易,有章可循等,再把两者进行对比,指出个性化服务的优势。程兴认为个性化服务与标准化服务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做好基础服务的标准化和印象竞争的个性化,将个性化注入到标准化之中,核心竞争力就产生出来了。程兴是第一个具体分析了标准化服务的优点的研究者,核心竞争力的探索角度也和其他学者不同。
李乐京(2006)从旅游心理均衡机制出发,和程兴一样他也认为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标准化服务是个性化服务的基石,个性化源于标准化,是标准化的提升。李晴(2006)认为标准化服务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基础,个性化服务源于规范化服务,高于规范化服务,规范化服务是以个性化服务为发展趋势及归宿。李晴的观点和程兴等人本质是一致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把标准化服务称为规范化服务。
对上述观点的综合理解,学者们对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辩证关系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认为标准化与个性化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只是各自的切入点不同,引用不同的理论加以论述。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分析,把二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
六、饭店个性化服务的策略和方法
饭店个性化服务的策略是研究者探讨最多的方面。个性化服务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操作层面上。下面把研究者的观点进行归纳,从十个方面分析个性化服务的策略和方法。
(一)建立顾客资料库和客史档案
占有充足的顾客资料是了解顾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史丹,张浩清(2006)提出全程跟踪,建立常客档案,并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技术开发,建立顾客需求档案,最终建立顾客信息库。李原(2005)提出客史档案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客户的常规档案,客户消费个性化档案和客户信息分析档案。这方面其他的研究者没有涉及,属李原首创。颜文华(2006)提出采用PSM系统建立客史档案,包括常规档案,个性档案,习俗档案,反馈意见档案及其他档案。这两种客史档案的内容略有差别,李原的更强调信息分析,比只收集不分析的档案建立更进一步,更能挖据销售机会。
(二)保证员工素质和数量
个性化服务的目标是维护一对一的个人服务,具有高接触性,高员工顾客比是个性化服务的基础(苏洪文2002)。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必须充分激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信任他们,进行必要的授权,使员工有更大的自我控制感、自我决定感与个人成就感(史丹2006)。
(三)结合内部营销和全员营销
内部营销是基于“员工是饭店的第一顾客,赢得员工,才能最终赢得顾客”的营销理念,针对饭店内部员工所进行的营销。饭店应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员工的真诚服务去感染顾客(张浩清2006)。全员营销是指所有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积极地利用优质服务创造声誉,留住客人(史丹2006)。内部营销和全员营销虽然对象都是员工,但是要先做好内部营销才能实现全员营销。
(四)培育细节文化
细节就是商机,是饭店个性化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体现。细节最富有表现力,最容易形成口碑宣传和新闻效应。因此,饭店要十分注重利用细节文化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史丹,张浩清2006)。
(五)运用情感战略
消费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自己被当作上帝,更希望出门在外时能体验到亲情般的关怀,而不是冷漠而周全的照顾。沟通顾客情感尤其是亲情的情感战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史丹,张浩清2006)。
(六)建立保障机制
不论是以天数还是以客人入住的次数来记录,只要是同一个客人对他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都应该是持续性的。凡是通过主动拜访、客人告知、员工反映等途径获得的客人喜好、习惯、忌讳等资料信息,都要整理成文字保存起来。然后按照该客人的客史记录,安排相关事宜,这是很多学者都赞同和引用的。
李秀菊(2001)认为,饭店提供个性化服务要从柔性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结构建设开始,建设以服务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重视知识管理。李秀菊主要从组织内部管理的角度进行阐述,比起史丹等人,更深入到组织的内部,具有更长远保障性。
(七)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加强员工培训
在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上,邱萍(2004)指出服务人员要熟悉和掌握饭店的标准化程序和各岗位的运作规程,熟悉和了解相关知识,具有超前意识,用最短的时间减少与客人的陌生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曹小萍(2005)则从交流艺术的角度提出饭店员工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广博的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良好的服务意识。从交流艺术角度分析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李炳武(2005)提出要提高饭店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收集个性化服务的典型案例,不断积累总结上升为经验,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考核。李炳武还列举了具体的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八)设立专门的服务项目
杨雁(1999)提出“私人管家”是饭店提供个性化服务重要手段和方式。王木树(2001)提出金钥匙服务(全能大师服务)在满足个人个性化需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颜文华(2006)提出私人管家和金钥匙是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要开拓视野,开发其他的服务项目。
(九)开展网络营销
苏洪文(2002)指出网络营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是个性化服务的理想手段和重要趋势。顾扬(2001)认为网络的出现是规模化个性化服务的基础,电子商务平台是企业获得顾客信息的有效渠道,网络营销在提高服务的准确性和经营效率上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十)正确运用个性化服务策略
王斌(2002)提出个性化服务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和选择,需要每个饭店结合本饭店实际,统筹把握。并分析了4种组合方式:非个性化即全部标准化;零点个性化即顾客有多种选择;资源约束个性化即个性化和标准化的结合;完全个性化。王斌的策略对于不同类型的饭店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并非所有饭店对所有客人都实行个性化服务,要考虑成本和效益的统一。这是很多学者都没有做出分析的,具有创新性。
此外,程兴(2000)指出在个性化服务中要融入绿色和环保意识,要把科技发展应用在服务项目上,为客人而设计饭店。与程兴不谋而合的是,邱萍(2004)认为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强化民族特色,提倡旅游创新意识。
如何提供个性化服务,研究得最多,也最深入。在一些共识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史丹提出的策略比较全面,程兴的观点体现了与时俱进,王斌分析了不同饭店应合理选择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方兴未艾,如何使个性化服务步入正轨,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讨论重点。
七、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经历了从基本消费时代到理性消费时代,直到目前的感性消费时代三个重要的阶段。感性消费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常常诉诸于情感,逐渐摒弃了“从众心理”而转向“求异心理”,个性化服务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在饭店个性化服务的策略研究上内容比较丰富,但在个性化服务的定义,内涵上研究得不是很透彻。随着个性化服务的不断深入开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地扩大。个性化服务在国外发展的时间比国内来得长,也来得成熟,因此,在饭店个性化服务研究应该多关注国外的发展和研究进程,同时要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提升中国饭店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实施个性化服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谈论的热点。个性化服务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我国饭店的个性化服务刚刚起步,与真正的个性化服务有一定的差距,要不断地探索前行,寻找一条富有民族特色、充满活力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雁.饭店业的个[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2]邱萍.饭店“个性化服务”[J].饭店现代化,2004(9).
[3]苏洪文.饭店中的个性化服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10).
[4]王斌.饭店个性化服务浅析[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5]李晴.旅游饭店个性化服务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
[6]张浩清.饭店经营中的个性化服务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6(6).
[7]钱学军.论饭店个性化服务的理论依据[J].旅游科学,1999(2).
[8]李秀菊.对饭店个性化服务的若干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1.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议论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坚定立场而逐渐淡去,但是可以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依然存在。2003年11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中国所出口的服装、纺织品、彩电实施配额控制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进口限制措施,这是美国政府看到人民币升值无望后采用的非汇率手段打击中国的出口,来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同时在国内也有升值的压力,中国多年来的贸易顺差和巨额资本流入使我们的外汇储备突破了4000亿美元。但是,人民币汇率目前必须保持稳定,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和国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导致疯狂的投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是灾难性的。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更是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将带来弊端,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造成就业率下降,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政策失控等等,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目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明智之举。但是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在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毕竟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只是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本币汇率升值的经济学分析
汇率,又称汇价,表示的是一个国家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价。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互换关系。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标价法,它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无论哪种标价方法,本币的对外升值都是对于以前而言,现在能用较少的本币兑换较多的外币,从而影响着两国商品的价格对比关系。一般说来,本币汇率升高,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则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因为在本币汇率高的情况下,进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支付本币;出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收入本币,这有利于进口商,不利于出口商。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本币汇率高,相对于外币而言意味着,本币标示的土地、房屋、劳动力价格、设备等等价格就高,因而投资在东道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财务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会上升,在同样的收入前提下,收益就少,就不利于吸引外资。同样,本币的汇率的上升也就是外国货币的贬值,在外国的投资成本随之下降,使向国外投资变得更经济,促进本国国内的资本转向国外投资,而投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前提,投资的减少也就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提升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但本币的升值为外资的进入设置了羁绊。这样,汇率的高低就归结到一点,能否更充分地利用本国资源,赢得更多的国民产出,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任何国家的政府都要争取有利的汇率条件。因而说汇率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要素,本币汇率的高低,关系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即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关系资本流动,不仅对直接投资产生深远影响,而且汇率的变动能诱发大批短期资本进行套利活动,冲击正常的经济生活。在本币升值的状况下,对本国的贸易和资本流入产生很大的冲击,1985年日本迫于西方主要国家的压力,签订了《广场协定》,使日元的汇价飙升了三倍,结果贸易形势发生急转,大批资本为压缩成本也跨出国门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固然攫取了可观的投资利润,但也影响了国内的就业水平和发展后劲,埋下了后期经济发展的隐患,可以这样说,日元升值是日本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的根源所在。因此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办法对进口商进行限制,对出口商进行补偿,限制或补偿的办法有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
二、政府行为对本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政府为了削弱汇率变动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主要有关税、出口退税、配额等。关税和出口退税是政府运用税收的办法调整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关税就是对进口商品课税,向外国物品征收,提高了国外商品的销售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对它的需求,所以提高关税是对进口商的限制。出口退税补贴是政府对出口企业进行税金返还,是对出口商的一种补偿,提高出口退税率,实质上相当于本币贬值,这是用国内的货币补贴国外消费者,用来对冲本币名义上对外升值而形成的对出口的冲击。这表明:本币汇率变动(升值),对出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出口退税补偿,对进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关税进行抵消。进一步说,本币升值的效应能够通过提高有效出口退税率来抵消,也能够通过提高关税抵消。但是采取关税或补贴两种手段各有其特点,效应是不同的。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刺激国内产出,补贴要优于关税,因为关税加大了进口消费成本,却无助于对国内贸易部门的产出。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减少进口或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那么关税的代价最小,而补贴较为不利,原因在于关税能同时起到进口消费品和增加国内生产的双重作用,这比补贴仅能增加国内外向型产出的单一作用更为有效。简单地说,可以认为关税是一种“内向型”政策,即保护国内生产的发展,而补贴是一种“外向型”政策,它刺激出口生产的发展。另外,两者作用的后果也不一致,关税限制了国内消费者需求,国外生产者亦支付了更高的进入成本,约束了国际间比较成本优势的发挥,对整个社会而言,只会引起社会整体福利的净损失,普遍提高关税这个效果是应当防止的。而且,一国关税的提高,往往会遭致贸易伙伴国报复性关税反击,造成“双输”的局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通常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依赖性强,进口弹性差,提高关税只会加重国内消费的负担,自身的福利损失更大些。出口退税补贴的实施要有政府财力做为保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出口退税补贴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对外贸易企业不能得到及时的货币补偿,引起企业支付能力和周转能力下降,陷入生产危机。另外,出口退税补贴的多少,即出口退税率的确定,还要考虑外汇紧缺程度,如果外汇短缺、储备不足时,提高出口退税率,能够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增加创汇;反之,就有条件订得低些。
以上两种措施是政府在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施加影响,政府还可以通过配额在进口商品数量上直接控制,来抵消由于本币升值使得进口商品成本低,进口商品有条件降价而形成的对国内生产厂商的冲击。配额的使用有一个特点:弹性较差,进口配额上升会受到贸易国伙伴的欢迎,但下降就会招致强烈的抗议,因为配额的数量是透明的,贸易伙伴按照原本配额设定产品数量组织生产进行供给,配额减少后,进口数量遭到强制压缩,无疑会使其生产能力闲置,形成投资浪费、加大失业。所以,配额增加容易减少难。
综上所述,政府在对本币升值进行政策抵消时就可以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即关税调整、出口退税率和配额。假设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我们能否还用这几种措施进行抵消呢?首先,从关税上讲,加入WTO后,我国郑重承诺大幅降低整体关税水平,再次提升关税水平势必影响大国的诚信和形象,配额也是如此,只能是一个逐步扩大、放松,乃至取消的趋势。从出口退税上来讲,出口退税率调整确实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直接,中国出口企业对税收成本的增减非常敏感。1999年在东南亚国家货币相继贬值的浪潮中,我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事实上是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外贸部门的出口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于是将出口退税率平均由6%提高到15%,政策效果显著,当年出口额为1949亿美元,到2002年底增加到325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6%。据有关专家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增加4.9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对本币升值的作用可见一斑。但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扩张的财政政策已形成巨额赤字,财政状况比较薄弱,出口退税的拖欠问题越来越严重。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下调了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降低了3%左右。毫无疑问,动用出口退税政策来冲销本币升值必须有充足的财力作后盾,况且近几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由短缺变为盈余,迫切需要外汇的压力变小,政府不愿在出口退税上再做文章。
三、市场自我调节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市场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是指在本币升值后,影响了出口商的经营行为,进而改变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带来物价的全方位下跌,进而又为出口改善了贸易条件,市场自身的力量使本币升值后尽可能回落。这一机理作用过程如下:本币的汇率升值,首先影响到进出口价格,使得进口价格降低,出口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上升,削弱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会很快丧失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进口商品价格下跌,排斥了本国商品供给,使得本国商品生产萎缩,丧失出口能力,使进出口失衡,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也产生过。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往往是传统的日用品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低,他们之间的产品出口替代性强,因而其出口贸易不仅要接受发达国家的歧视性定价,还面临着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一旦本币汇率升值,价格优势丢失,原来拥有的国际市场会迅速被其它发展中国家所占领。本国贸易部门生产出的庞大产品规模只得转销入国内市场,加剧国内商品市场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日用品市场价格水平的下跌。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带来国内产品价格下跌,这和本币对外升值带来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共同形成了物价水平整体下降,是同样的效应,即意味着本币对内升值。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科学技术不很发达,使得国内产业在适应新的出口形势而进行结构调整时显得更为漫长,物价往往持续地滑坡,低迷不振,把经济拖入通货紧缩的泥潭。因此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升值一步到位不再调整,可以说本币的对外升值也会通过市场自身的机制诱发货币对内升值。按照前面的假设,名义汇率不再调整,货币对内升值,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意味着实际汇率下跌,因而可以抵消名义汇率在前期上升的部分幅度。前文已经论述过,对内升值可以起到减缓进口商品涌入的速度,为出口商压缩生产成本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其实质是市场通过自身的力量影响货币价值而进行的自我恢复性调节。这种市场性的调节会带来市场机制的通病:作用链条长,时间缓慢、形成资源的浪费。要充分认识到市场自我的调节机制对货币对内价值的作用,使之尽量为国民经济发展施加正面影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一时间大量商品出口受阻,积压严重,只有拿到国内市场上出售,致使供过于求,物价下跌。而货币当局没有预测到这种现象,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通货紧缩的程度,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只有依靠后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去刺激经济增长。应当说,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会产生负面作用。
四、本币对内价值变动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运用货币政策使货币价值变动,即使其对内贬值或升值,对冲本币对外的升值或贬值。比如,在国内市场上,使货币贬值的方法是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造成的国际贸易的后果一般说来,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为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能随着物价的上涨趋势多卖钱,出口商却因为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工资等因素的上涨而加大生产成本,以本币计算的出口换汇收益就要下降,减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数量减少。所以,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条件下,本币对外升值,而对内贬值,对出口商会产生双重利空,但对进口商而言,却是双重利好,这样会迅速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导致贸易失衡,所以应该采用货币对内升值的办法来抵冲对外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影响。这样,出口商便能以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以低的价格出口,改善本币升值的不利局面。但是,又可能出现另一个问题,本币的对内升值,即通货紧缩,会造成国内经济的不景气,是货币当局不愿看到的。这样的货币政策操作便是以牺牲国内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来保证贸易部门的利益,对此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根据实际进行利弊权衡、政策取舍。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在一个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外贸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货币政策则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外贸部门的利益,阻止贸易状况因本币升值而过度恶化,通过贸易部门平稳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反之,如果外贸依存度不高,国内经济运行对通货紧缩反应强烈,则货币政策要侧重考虑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宜使货币对内升值,要暂时牺牲外贸部门的利益来保证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
五、利率调整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媒体;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
引言: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新闻产业已经取得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更为新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然而在这样多样化的新媒体环境之下,一些新闻产业中的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民生新闻发展的固定化与单一化,甚至是其“烂尾新闻”数量的增加都是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中国玉环新闻网对于民生新闻中所日益凸显的问题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中国玉环新闻网想要使民生新闻的发展有所突破,满足时代与受众们的双重需求,因此,对民生新闻的产生原因及创新方式的探索是势在必行的。
一、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的形成
21世纪是电子化、科技化的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之下,媒体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传统媒体形式开始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这些无疑是极其便捷与迅速的,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媒体环境的蓬勃发展,时至今日,我国的媒体环境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正式进入新媒体环境中,并且持续地对广大的受众群体们及社会环境产生作用与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中的问题与不足并不严重,多数新闻报道都是有实质性价值、头尾完整的,能够给人一种清晰明了的感觉,帮助受众们知晓社会中的发展。然而,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下,新闻事件的播报途径、种类内容等都越来越丰富,新闻报道的产量虽然十分巨大,但是具体而言,完整性,甚至是真实性的新闻事件较以往而言,都是有所缺失的。
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多数受众可能知晓多地区、多类型的新闻内容,例如“纸馅儿包子”的虚假性新闻实践,或是例如,“今天XX村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件”,但是其对于结果却并不清楚,“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是多数新闻报道的结尾所在,但是往往后续的报道就被淹没在更多的“烂尾新闻”中。因此可以看出,新媒体环境与民生新闻问题的凸显是有所关联的,想要促进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创新与突破,应当从多方面共同入手促进。
二、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
(一)民生新闻发展的问题及不足
具体而言,在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发展的问题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民生新闻内容及报道方式的重复与固定。说到民生新闻,多数新媒体都会以社会中的好人好事、矛盾纠纷、伤病死亡等为主,甚至连其报道方式也是十分相似的,毫无新意。
其次,是民生新闻的虚假性及烂尾现象,发生于社会中的民生新闻事件虽然每天都有所不同,但是真正能够吸引受众目光的奇闻异事也并不多见,因此,许多新媒体便会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去进行一些虚假性的新闻报道,而虚假性的新闻报道除了会混淆视听之外,也会增加烂尾新闻的数量。
再次,是民生新闻价值的微弱性。[1]民生新闻与广大受众的生活紧密相连,但多是新媒体传播媒介却仅仅意识到民生新闻所能够带来的价值,却不注重其为受众们所带来的意义。
(二)民生新闻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针对于上文所论述的,存在于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问题,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中: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新闻的途径增加,新闻播报的内容扩大,新闻产量总体上大幅度提升。在这样的多新闻环境下,新闻播报者、新闻受众等对于某一个新闻的关注度则会有所下降,对于多数新闻的关注则有所增加。换而言之,新闻播报在新媒体环境下逐步从“精深”转至“广博”。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相关从业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新闻播报完整性的重视程度有所偏差。在以下网络媒体、手机电子移动媒体中,相关从业者的个人素质及职业素养都不统一,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新闻完整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相对地,其也没有意识到民生新闻出现问题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再次,新媒体环境自身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增加民生新闻问题的主要原因。[2]新媒体环境是一个迅速的、快捷的、广阔的传播环境,在此之中民生新闻中某些问题与不足的产生与发展,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新媒体环境的“需求”。
(三)民生新闻发展缓慢的影响
民生新闻发展缓慢的状态若是不能够得到想应的改善,那么无疑会对社会各界产生相当巨大的明显,具体而言,其主要对新闻产业、新媒体环境及公众三个方面有所影响。
首先,从新闻产业的发展方面来看,民生新闻发展中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闻产业的发展,会让整个新闻产业陷入到一种混乱的局面当中,使新闻产业的发展失去规划性与发展性,还有可能使相关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感有所缺失,为民生新闻中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滋生温床,进而对整个新闻产业造成长久性的影响。
其次,从新媒体环境方面来看,新媒体环境主张时效性与传播性,一些需要长时间进行跟踪报道的新闻事件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或许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并且短消息的播报速度无疑远远超过于新闻报道的速度,这也是新媒体环境的要求所在。民生新闻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其不足之处便会更为突出。
再次,民生新闻的虚假性、单一性、不完整性等都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公众们的思想及行为,并引起公众们的舆论批判,唤起公众们的舆论批判与监督意识。
三、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促进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就应当从多方面、多角度共同促进与完善。
(一)牢牢以社会民生环境的发展为基础
从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方面来看,民生新闻的内容需要彻底摆脱现存的虚假性,而是应当牢牢地与社会发展动态相连接,为受众们呈现出真实,并有价值、有意义的民生新闻内容。[3]对此,媒体工作者便应当增强自身的专业化素质,奔走于社会的大街小巷,以独到的新闻视角,去挖掘民生新闻的魅力与价值。媒体工作者可以通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推动力,并且在实际的实践中不断地累积与完善自身的经验。
(二)广泛吸取广大受众们的意见与建议
从民生新闻的发展理念方面来看,广泛地吸取受众们的意见与建议,不仅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及时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及不足,也能够加强与受众们的关联度,从思想理念上促进自身民生新闻的发展与创造。新媒体对社会受众展开一些相关调查或是定期性的街头访问、意见箱投放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所想要提升的发展理念。
(三)新闻工作者应提升新闻报道责任感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除了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性之外,提升新闻报道的责任感也是十分重要及必要的。新闻报道的责任感会督促新闻人,为广大的受众们提供最新鲜、真实、完整及客观的新闻事件,而在现今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感及素质整体上有所下滑。[4]针对于此,新闻相关部门应当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入门门槛,监督新闻从业人员的共组,新闻从业者也应当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己的工作意识,避免民生新闻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
(四)公众们应发挥出相应的娱乐监督作用
公众们可谓是新媒体民生新闻最终的受众,对于公众们来说,其所能够发挥出舆论监督作用无疑是十分巨大的。然而不得不面对的是,多数公众却并不懂得运用及行使自身的舆论监督权利,不能够发挥出公众舆论监督的重大作用。受众们应当将新闻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与自身紧密相连,积极地进行正确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地提出自身的意见与建议,共同避免民生新闻中的不足,促进新闻产业及新媒体环境的蓬勃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研究与论述,可以看出,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民生新闻的真实性、价值型、趣味性等都有所下滑。在这种发展现状下,若是不能够及时地意识到,民生新闻问题中的不足,那么便会使新闻产业及新媒体环境的发展更加缓慢,从整体上阻碍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想要完善民生新闻中的问题,创新与发展民生新闻,其实现方式与途径应当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相关部门、新闻从业人员以及公众们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坚决避免民生新闻不足与问题的持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连根.“女孩喂饭新闻”,媒体丧失了什么[J].新闻实践,2013(05).
[2]章瑞华.老报人捐赠新闻史资料[J].新闻实践,2013(05).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生存与发展问题 对策
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失地农民在我国数量庞大,且由于他们的奉献,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我国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有1000万~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在经济发展之后,必须反哺失地农民,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如果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那么发展就会毫无意义,也就无法实现发展的真正目的,严重地将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一、失地农民的界定标准与特点
失地农民,从字面上看,失地是指失去土地,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生活物质材料的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失地农民从量化上来看,是指由于客观或主观原因导致农民原有土地流失,人均耕种面积少于或不足于0.3亩的土地。还有学者根据失地农民的性质来看,失地农民可以划分为广义、中义、狭义三个角度,广义上的失地农民是指凡是失去部分土地或者全部失去土地的农民;中义角度中的失地农民是指“被动失去部分农用地或主动失去全部农用地的法律主体”。[2]狭义上的失地农民是指主动或者被动失去全部或者部分农用地的法律主体。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角度对失地农民进行划分,每一种概念的内涵都是不相同的,都具有一定的侧重点,但是无论从哪一种角度去理解,都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在失地农民这一概念的界定上,应该突出失地农民生存问题和生活问题,这是因为对于概念的界定除了要涵盖一个事物的客观现象外,更应该涉及现象与结果的问题。所以,失地农民是指由于主动或者被动失去全部和部分可耕用土地,而导致自身全部或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足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农民,可以被称之为失地农民。
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失地农民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失去土地的失地农民生活总体来说水平较低、生活质量不高、生活标准不高;第二,失地农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失地农民主要是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3],具备高技能技术人数偏少,在失去可耕作土地之后,就会形成自身素质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需求之间的鸿沟;第三,由于失地农民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从事的是简单的体力劳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工种,工作技能单一,缺乏社会适应性;第四,失地农民自身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在失去可耕作土地之后,由于城市发展生活成本较高、生活水平较高等原因,致使失地农民在择业方面缺乏理性,他们对劳动报酬期望较高,对于城市的高质量生活的向往,使得他们越来越希望能从事非一般性职业,这种较为陈旧的择业观念致使失地农民与现实的就业机会与可能性之间产生的矛盾十分突出;第五,失地农民在城市中的整体社会适应性和生存能力都相对较弱,土地征收补偿款往往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加上失地农民自身就业与创业意识和技能的缺乏,他们在城市中可能会成为新的贫民。
二、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表征
在生存问题方面,失地农民由于失去了可耕作土地,只能靠自己的其他劳动获取生活资料,生活好一些的失地农民则可以借助征地补偿自己做一些小本生意谋生,在失去土地之后,这些失地农民首要面对的问题是选择何种谋生手段的问题,即择业问题。多数失地农民没有上过学,在对行各的选择上,常常处于迷茫状态,且由于脑力劳动对于他们来说是心有余而智不足,而相对简单的体力劳动对于他们则是心有余力也足。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失地农民还是以体力劳动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在脑力劳动方面缺乏指导与培训,生存技能低下,相对获得的劳动报酬不高。此外,由于就业知识、法律知识的缺乏,很多失地农民在成为城市工人或者打工者之后,对于自身的劳动权益保护意识不足,在当自己的劳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往往选择通过“暴力”形式进行反抗,选择合法途径解决的人群相对较少。最后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方面,目前社会上除了政府部门开设了就业服务中心外,带有公益性或者服务性的社会团体类、民办类较少有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指导与培训。从数量上看,每个地区、政府依托人才市场开办一个培训与就业指导机构,并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的失地农民人口的要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失地农民总数在4000万以上,每年有数十万失地农民,培训机构数量少。由于失地农民的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就业愿望不同等,因此他们所需要的培训项目不同,这就大大增加了就业培训难度,这也成为限制失地农民获得更好生存机会的外部困境。
在发展问题上,失地农民问题更多,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失地农民的思想解放,提高失地农民的整体素质。首先,失地农民自身综合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个人就业技能缺乏,社会地位与职业发展空间都相对狭窄;其次,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是制约他们获得更多社会发展机会的重要瓶颈,由于户籍或户口的限制,很多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子女在受教育方面往往会被忽视,受教育机会缺失;最后,在社会保障方面,很多失地农民没有在自己打工的单位获得正式聘用,往往以口头约定或临时工、小时工、散工的形式为主,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缴纳不足,多以农村医疗合作为主,城镇居民医保持有量相对较少,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三、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对策
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维护农民生存利益,降低城市发展风险聚积的重要手段,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有效途径。在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上,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要在征收土地方面进行公益性与建设用地的明确划分,如果是因社会公益项目征地,就应该适当提高对被征收土地农民的补偿水平,在征地补偿中要杜绝侵犯与损害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带有收益性质的失地农民补偿应该建立收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以土地出让的形式获得一定的份额,保证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对于工业、商业等其他开发项目用地,在土地征收上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在农民自愿情况下,采用市场交易、土地分红等多种形式,提高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生活保障。
其次,当地政府可以采用发展城镇专业市场的形式,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创业,将失地农民被征收的土地以比例合理分配给农民一定的经营门面,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的出路问题,为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保洁、保安、经营秩序维护与管理人员等。
再次,对于流转到城市打工的失地农民,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修建城市安置房、社会保障房等途径,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在安置区内鼓励社会兴办学校与教育培训机构,解决失地农民自身就业技能培训,以及其子女教育问题,在这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上,应该突出职业技能,注重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城镇的社区安置,鼓励失地农民购买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城镇医疗保险。
最后,失地农民本身应该改变传统思想,在现有条件下发展农民专业化的合作组织,成为就业团体,如可以组建运输、物流、建筑等多样化的合作团体,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竞争力与影响力,吸纳更多的失地农民加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以合作组织为集体的失地农民的生活、生存环境及发展空间提供有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丽萍.中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和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9(01):52.
关键词:相对主义;民族文化;体育;发展策略
文化相对主义一词来自博厄斯(Franz Boas,1858~1942)的作品,它鼓励人类学家从每个文化自身出发认识该文化,而不是做进化论的或种族中心主义的理论概化。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文化相对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相对主义的范畴是人文主义学科的,并不是自然学科的,它是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论依据,同时,文化相对主义也是一种价值观,倡导多元共存,各美其美的价值理念。
1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落后论质析
贵州省偏安西南一隅,自古以来就少被世人所知,历史文献中留下来形容贵州的词语大多都有贬义,譬如“夜郎自大”,“黔驴技穷”“落后”“野蛮”“多瘴气,善蛊毒”之类,贵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被贴上种种诸如此类的标签,据此,在此贫瘠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必然是落后的,不堪入目的。体育最本质的功能是强身健体同志曾经说过:“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进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固而强意志。筋骨在,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在,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同志对体育本质的认识,是十分深刻而准确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数就地取材,器材简单,对场地要求不高,比赛无关乎输赢,减少了竞技体育的残酷比拼性,真正体现了体育强健身体的本质功能,此外,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强调和谐性和普适性,如侗族的抛拍纱球,抛拍纱球的竞赛方式不是比双方的球技而是以拍球成功的次数论输赢。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真正实现了强健体魄,娱乐身心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竞技体育是无法超越和媲美的,在此本质功能上衍生出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具有平民性、非公利性和和谐性。
2“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中心论”批判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宗旨,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竞争社会里受到各阶层人民的追捧。甚至有人认为,现代体育文化才是主流文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则是乡土的、粗俗的、草根的非主流文化,是不值得一提的。诚然,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如今的体育大国,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殁,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建构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片面弘扬现代体育文化并不可取。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要内容,主要强调竞争性,突显个人色彩,轻过程,重结果,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这些表征在竞技体育中尤为明显,导致现代体育文化的异化,缺少人文内涵。有学者曾指出:若真要大张旗鼓的讨论现代竞技体育,恐怕当今之竞技体育早已死无葬身之地了,譬如:为争金夺银,教练员给运动员长期高负荷的训练,为圆冠军梦,不惜使用兴奋剂药物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不同,它强调参与者的身心愉快,崇尚和谐自然,带有自娱自乐的意味,关注大众参与性和普适性,注重表演性和娱乐休闲性,冯胜刚先生通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发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是休闲型的民俗游戏,其对娱乐的追求大于对健康的追求,展现少数民族部落原始质朴的原汁原味的生态美。如苗族的迁徙舞――木鼓舞,跳芦笙,侗族的抢花炮,土家族的摆手舞,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无一不是展现本民族大众狂欢的场景。
21 世纪的到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和尊重,这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复兴的机会,文化多元化运动,源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0年发表《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文化多元化的前提:多元中的每一元趋于成熟;多元文化之间可以平等地学习和讨论;多元文化有共同遵从的基本原则;基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评判;任何一元文化都服从于个体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体人的幸福的考虑;以人的进步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志;多元文化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和幸福。虽然目前以竞技性为代表的奥运文化在全球依然占据统治地位,但也面临着文化单一性所带来的危机。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再追求奥运竞技项目带来的单调刺激,而是希望看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感受多元的体育文化刺激,所以奥组委也积极倡导多元的体育文化。在当今世界,体育的价值观出现了异化,黑哨、兴奋剂等一些现象频发不断,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背离了体育的本质,丧失了人文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找回缺失的人文价值,确立正确的体育内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体育的出发点是对人性的尊重,蕴含人文精神。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的深受其影响,如何在众多体育文化交融碰撞中保持本民族的独特性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积极接受外来体育文化元素,吸收其精华,丰富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比如用现代竞技体育中的拼搏,公正,公平原则来改造某些民族项目,比如龙舟竞赛,舞龙舞狮竞赛等,第二:顺应时代潮流,摒弃本民族中落后的体育文化,比如某些民族表演项目祭祀部分中封建,迷信思想及鬼怪神灵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第三:主导调整本民族体育文化结构,重构各文化结构的各子系统以增强文化自身的适应性,第四:拓宽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如各级民族运动会,旅游文化节,民族文化交流会,将民族文化搬上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体育文化作为众多文化活动中的一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应为全世界所分享,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何 萍.文化相对主义:历史演变及内涵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
[2]冯胜刚.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M]. 贵州民族出版社, 2011.
[3]胡小明.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
论文格式规范全攻略
(一)题目论文(设计)题目应简短、明确,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
(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一般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使用的英文应该准确、通顺。“Key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
(三)正文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顺序:1、1.1、1.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四)注释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引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所有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
(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如果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列举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余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六)页眉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宋体小五号字,居中。
(七)附录(必要时可加,不必要时,无需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
(八)页码论文页码一律采用页下居中形式。正文前的目录和摘要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采用罗马文字“Ⅰ、Ⅱ、Ⅲ”等标示,正文独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4、5……”等标记。
(九)电子文档要求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和姓名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个学生学号035272001叫王波的学生,其文件名为035272001王波.doc。
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民生科技与第六次科技革命
〔摘要〕近代以来,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这五次科技革命具有一些规律性机理:发生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其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其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是重要动力,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重要趋势。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的耦合,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等。
〔关键词〕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1〕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2〕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1〕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3〕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4〕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1〕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5〕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5〕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6〕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1〕,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4〕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7〕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8〕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论文关键词:民生行政司法救济
论文摘要:我国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善民生、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些国家政策的调整为我国行政法学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尤其是,改善民生的国家政策将推动行政诉讼研究,有序参与的民主政策促进行政司法救济的研究,而利益统筹政策将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对这一领域的热切关注将直接影响我国行政法学的未来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行政法学在激烈的社会变迁中已成为一门充满无限生机的学科。每一种行政法理论背后,皆蕴藏着一种国家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但确立党的纲领而且确立了国家的未来发展纲领,随着我国的国家政策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对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崭新课题。
一关注民生促进行政法学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前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表明了执政党及其政府力图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勇气和决心,彰显了对现代国家社会功能的崭新认识。在转型时期的当下中国,民生问题已非简单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公共福利、收入分配等都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在民生问题成为政府基本的施政目标之后,行政法学无疑应当更加关注社会性规制研究。从“十七大”报告的论述上看,发展民主政治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行政过程中的公民有序参与将打破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然而,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进行密切合作的背景下,行政法学的使命就远非拘泥于对公共权力的驯服,它不仅要防范公权力作恶更要激发公权力行善。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因公权力的行使侵犯私权利而引发的行政争议也日趋复杂,如何确定及依法保护行政诉讼中诉之利益已成为行政司法领域急需探讨的问题。
二关注民生定位行政诉讼中诉之利益
“诉之利益”的定位是行政诉讼中的基础性概念,它与当事人行政诉权的行使、法院审理范围的界定密不可分。虽然行政诉讼能够为公民利益提供有利的保障,但审判权不是万能的,法院只对能够审查的行为,由合格的当事人在适当的时候提起的诉讼才能受理。行政诉讼中对诉的利益的审查,旨在明确何种私权利可以对公权力的行使提出质疑,进而避免无意义的诉讼阻碍行政效率的实现。由于诉讼途径是保障公民利益免遭公权力侵害的最后屏障,而诉权是公民利益得到司法救济所必需的程序权。
随着国家政策对民生的高度关注,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需依法维护的“诉的利益”也产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从“自然权利”到“社会权利”的扩大。公共事业的提供和社会福利的保障成为了政府必须承担的义务,与之相对应的是公民享受这些服务的权利,就业权、环境权等新型权利被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围,法律对于权利的保障已经不限于人的自然属性,转而强调为个人充分发展物质、智力和精神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二,从“法定权利”到“法律保护的利益”扩大。随着政府角色的转变,对传统行政诉讼模式构成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在行政行为已经“无孔不入”的情形下,公权力与私权利的接触范围扩大,对公民利益构成了更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在给付行政的理念下,越来越多的政府行为不再是针对具体相对人做出,而是提供给社会大众;第三,依法维护的诉讼主体资格扩大化。我国的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前,公民对行政机关的一直适用民事诉讼法,可以说我国的行政诉讼是从民事诉讼发展而来的,因而民事诉讼中“诉的利益”界定标准对日后的行政诉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2000年的《若干解释》将原告资格扩大适用于“法律上利害关系人”,但《若干解释》也只是将可以请求司法救济的“个人利益”的范围适当放宽,所谓的“法律上利害关系人”仍然是为自己的利益提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行为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一些公民曾经只能被动接受而没有任何发言权的领域,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对政府决策说。不”,这对现行法律的空白与滞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从2000年起,垒国范围内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公益诉讼案件,人们纷纷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己任,有人将其称为“一场方兴未艾的法律运动”。然而面对公众的热情关切,由于缺乏制定法的有力支撑。法院只能予以谨慎的回应,这促使我们对如何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法理思考。
三关注民生掏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利益统筹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在利益主体和利益内容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利益统筹贯穿于利益的激励,表达、协调和保障的垒过程,但关键还是体现在对不同利益冲突的化解上。也就是说,多元的利益诉求和多元的利益表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而利益冲突的消除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统筹不同利益的过程。在社会冲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利益统筹的理念应当贯穿于各种社会纠纷尤其是行政纠纷的解决之中。
(一)构建以行政司法为核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在不断加剧。特别是随着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收的强力推行,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在局部地区日趋紧张.甚至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尽管行政诉讼制度的实施已有20年之久,但民众在与政府之间发生纠纷时往往首先采取的都是内部施压、上访等非常规性的方式,最后通过司法寻求解决的并不占据主流。私力救济的盛行特别是潮的涌现反衬出公力救济尤其是行政诉讼的无能。我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数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即是明证。也许救济与法治之间亦敌亦友的悖论关系可能会成为其作为具有补充性的“特殊行政救济”的理论基础,但正式行政救济社会认同度的下降却值得格外警醒。
笔者认为,鉴于我国当前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实状况.应当着力恢复司法在行政纠纷化解中应有的核心地位.从根本上扭转行政纠纷解决无序的局面,进而把权利受到侵害的公民从家庭的血缘关系、从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地缘关系、从单位的计划管制关系、从国家机关的非权力化关系(调解关系)中解脱出来。以司法为核心的多元化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至少有三项急迫任务:一是系统改造现行制度,彻底改变是行政纠纷化解主渠道的现状,二是吸收域外“替代性纠纷解决”(ADR)机制的合理成分建立起公正、透明,专业,有效的行政裁判制度,为行政纠纷的及时化解提供新的渠道;三是进一步修正现行行政复议特别是行政诉讼制度,扩大行政司法救济的受案范围,使司法常规手段成为民众最为信赖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
(二)在行政司法救济中贯彻纠纷解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