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纪律范文

课堂纪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纪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课堂纪律范文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呢?其实,我们只要回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规定的内容,就不难发现,良好的纪律是有标准的。现在,我就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同行商榷。

首先,良好的纪律要求“严而不死,严而有度”。

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纪律的概念告诉我们,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纪律,具有强制性,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必须严格执行。“严师出高徒”实际上表述了三层意思: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严格的课堂纪律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益的保障;教师严格的要求会换来学生的成才。但是,教室毕竟不是军营,更不是监狱,学生毕竟是有思想、情感、意志的个体,不能管得过死,不必非得学生的举手投足都整齐划一,出现我在前文提到的那种“安静”的场面。同时,我觉得,严格也应该有“度”,这里的“度”,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握。作为教育主导的教师,在强调起码的课堂秩序的同时,不必对学生的坐姿、读书的音调、回答问题的速度、书写的快慢等等行为作出统一的要求,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灵活掌控。而学生所掌握的度至少要建立在“该与不该”的前提上,做到“不随意、不随便、不违纪”,竭力融入自觉的学习,以至学有所获。要知道,拉肚子的学生请假上厕所不是违纪,读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声音太大不是装怪,坐在靠墙的学生坐姿不端不是违纪,向同学借笔的学生也不是违纪……只要把握好这个“度”,我们就会发现,违纪的学生少了,我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师生的关系融洽了,课也好上多了。

其次,良好的纪律应该是“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的。

教学活动是一种互动的交流,因此,好的课堂应该是“活”的。包含几层意思:老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知识、情感、个性等都会在课堂这个载体上流动和传播;教师的主导是活动的,他会因为知识的变化、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方式的改变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所以,教学活动是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主体,他们的思想是流动的,思维是活跃的,对教学的反应也应该是流变的。一句话,任何一节课都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基于教学的这种性质,我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活动的、活跃的,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老师应该积极地激发学生使思想、思维、行动“活”起来。不过,我所说的“活”单指为教学效益的提高而言的“活”,不是那种乱糟糟的局面。教学是要讲究秩序的,不讲秩序的活就会违背纪律的起码的规定性。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活跃没有为学习服务,而是自作主张地随便说话,我行我素,或者吵吵闹闹,那么,这堂课就会是一塌糊涂的。所以,老师要掌控好教学秩序,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在纪律要求上,教师不能勉强,学生也不可随意,一切都要为教和学服务。从这个层面上说,要求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讲求教学效益,真正做到教学活动的“形散神聚”。秩序井然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好的课堂纪律的整体标准。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好的课堂教学,师生应该是和谐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收放自如。

第2篇:课堂纪律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纪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55-01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即使是学生,也比较关心课堂纪律问题,他们期望教师是一个好的课堂纪律者。如果课堂时间被纪律问题耗掉了,真正的学习也就相对减少了,学生也是不舒服的。由此可见,课堂纪律也是正常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初中学生好说好动,而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以至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一些随意走动、上网聊QQ、吃零食甚至会打游戏等不和谐的现象发生。

如何让所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所有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是我所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他们喜欢的东西等等,在教学资源的选择时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巧妙的设置课堂前奏。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

在学习时,我就在课前搜索了一些资料,让学生拼图游戏,自己做连环画,做圣诞贺卡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这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

三、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玩中学、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进行指法训练,可以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着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花样百出的打字游戏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几次游戏的玩耍,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教师就可以教给学生汉字的输入方法,进入实际训练,此时可以安装上汉字输入的测速软件,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调动起学习的热情。

四、少动嘴,多动手。

现在的学生最烦的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耽误他们的上机时间。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

此外,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五、调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做到严肃自由、主动探索。在保持较好的课堂纪律的同时,要让待发展生敢于提问,让优生敢于质疑。这可以运用知识竞赛法,作品展示法,学科整合法。

老师善于把教学过程营造成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取、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环境。这样,教学就能够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凝固走向丰富多彩,离开混乱走向秩序。

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等诸多方面进行的动态的人际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真诚―理解”,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的基本原则。和谐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是平等、民主,活跃的和朝气蓬勃开展我们的教学活动,而不是靠压制、奴役学生的个性去实施教育。

第3篇:课堂纪律范文

作为课堂纪律管理主体的教师需采取有效的、系统的方法来管理课堂,这时教师教育智慧对达成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本文从教师教育智慧的视角探讨一下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其中教师教育智慧主要包括温柔、示弱、沉默、忽视。

关键词:课堂纪律管理;教育智慧

一、问题的提出

时下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问题备受关注,究其原因得知:只有“有效的”课堂,才会有“有效的”教学,可行的、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的阻止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 [1],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无论是教育理论者还是教育实践者都对探讨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技巧趋之若鹜,尤其是一线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的运用各种各样的管理技巧来促成理想的课堂教学。但是,一些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目的的达成而忽视了学生的本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在管理的过程中乐此不疲的采用粗暴、大声喊叫、逞强等所谓的管理方式,这些管理方式会收到一时的“静”效果,可试想如果整个课堂都静若溪水的话那还能是一堂好课吗?无论是全静的课堂还是全动的课堂都是无效的课堂。所以说,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教育智慧就显得尤其的重要,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育智慧中的温柔、示弱、沉默、忽视等管理智慧来促成有效课堂的达成。

二、 相关概念界定

1.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课堂管理主要是指为解决课堂上的纪律问题而采取的行动 [2],可见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这里的课堂纪律管理是指为解决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教师应用智慧而采取的行动。

2.教师教育智慧

智慧(intelligence)亦作“ 智惠 ” 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指聪明才智;在《大智度论》卷四三中:“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从上可以得出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在生活等其他方面智慧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教育大词典》中对教育智慧的定义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 [3]去年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说过:“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那么在教育当中,尤其是课堂纪律管理当中教师智慧更显得难能可贵,教师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智慧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

三、教师失慧在课堂纪律管理中的表现

教师失慧在课堂管理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说情绪的突然失控、语言的暴力性、行为的冲动性等等。本文主要对教师在语言或行为上的失慧表现进行探讨,如粗暴、逞强、嚣叫、过度重视等,从下面几个镜头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失慧行为。

镜头一:音乐课上,人声鼎沸,学生在乱七八糟地大声唱歌,老师声嘶力竭地喊“停!停!停!”用力的、愤怒的敲着黑板和讲台,但学生根本据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地唱着自己的歌曲。

镜头二:班主任王老师做事很是认真负责,对于班级的任何事都是亲力亲为,小到擦黑板、桌椅摆放,大到班级的全部备品管理及每个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致使组织课堂纪律占去了正常教学的时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学生也不买老师的账。

镜头三:数学课上,老师正在黑板上写题,大部分学生在认真的做着,但学生甲、乙两人在下面偷偷地相互递着小纸条,他们看着、写着还偷笑着,更有甚者还开始打闹、嬉戏起来,老师见状,立刻停止上课,大声呵斥这两名学生,一“吼”就是十分钟……

镜头四:英语课上,李放同学把手机拿出来玩,正在上课的张老师看见了并要“收缴”李放的手机,李放不给,发生了争执。无论张老教师如何威逼“恐吓”,李放就是无动于衷,就是不给,这时张老师为了不丢面子就雷霆大怒,甚而动起手脚来。继而又把李放“请出”教室,然后干脆课也不上了,并说“李放不认错,不把手机交出来,我还就不上课了……”。

四、教师教育智慧对课堂纪律管理的贡献

1.教师教育智慧之温柔

《管子·弟子职》中提到:“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 这里的温柔是指温和柔顺。艾青 《花束·维也纳》诗:“阳光能射进你的窗户,用温柔的手指抚触你的眼帘……”这里的温柔是指温暖柔软。这里教师智慧的温柔是指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要像妈妈那样温柔、有爱心、有耐心、有宽容心,用一颗柔软的心来管理学生的管理智慧。看下面的例子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从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显然可以看到教师丙的处理方式相对来说是最恰当的。再看看镜头一:教师失慧之粗暴,老师的声嘶力竭、怒不可解解决不了课堂上的纪律问题。作为一种教育智慧的温柔是一种爱的表达,是一种平等的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众人都懂得的道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教师在提问或批评学生时,采取一种温柔的方式学生更易接受和改正。这里温柔的方式往往是教师秉承着以弱克刚的原则去感化学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易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易于课堂问题的解决。

2.教师教育智慧之示弱

《后汉书·班超传》:“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於远夷,暴短於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这里的示弱是指暴露弱点,表示软弱。教师教育智慧中的示弱是指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适当地表示自己软弱的一面,收敛自己强势的一面的一种管理智慧。适当的示弱能够轻松的营造出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把讲台和探索的机会让给学生,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心境的开放,是主体性的凸现。而示弱,它首先是一种教学态度,去除“师道尊严”的想法,走到孩子们中间去;示弱更是一种管理艺术,如果教师能够像幽默风趣的主持人(主持“星光大道”的毕福剑、主持“挑战主持人”的马东等等)那样以示弱取悦于观众,那么课堂一定会很快乐,课堂气氛也一定会很和谐、融洽。

镜头二:教师失慧之逞强中的班主任王老师不清楚学生的成长是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学生自己做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错误,甚至会遇到一些危险,但是,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学费。如果教师一直怀疑学生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成为精神的侏儒。他们可能善于服从、听话、俯首称臣,但他们可能缺乏自信、热情、勇气,他们的生命缺乏基本的活力与光泽。学生活在教师的羽翼下永远也飞不起来,所以说在课堂管理,尤其是在课堂纪律管理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放权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纪律管理的真正主人,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示弱一下很是必要。教师作为一个人,它不是万能的;在自己力不能及、力不从心时,可以适当的示弱,示弱不是软弱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

3.教师教育智慧之沉默

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升沉后进》:“二公沉默良久,曰:‘可於客户坊税一庙院’”,这里的沉默是指不说话,不出声。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他们,不悲叹也不流泪,不呐喊也不说话”,这里沉默是指沉寂,寂静。而教师沉默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处理违纪行为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智慧。

镜头三:教师失慧之嚣叫,教师处理传纸条、嬉戏等课堂违纪行为时采用大吼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喊叫的行为,那么就足以说明教师已经失去控制课堂的能力了。面对课堂上的违纪行为教师可以先暂停2分钟采取静看(静静地看着他)的方式,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比较坦然的,但过一会儿,就会感到浑身的不自在,这时学生就会主动先开口说话。“老师,我不敢了,您上课吧,以后一定不会……”。所以,有时候教师不用说话却能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反思的时间。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沉默,不仅是一种教育智慧,更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尤其是课堂失控的时候语言会变得很桑白无力;这种方式在不伤害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可以节省组织课堂的时间,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

4.教师教育智慧之有意忽视

明朝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仁智等殿宫》:“虽自命清流,忽视武英,不屑与称僚寀,而时论不谓然。”这里的忽视是指不重视,不注意。 在提到忽视时,想到更多的是给予的关注过少,然而这里的教师有意忽视是指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有意不看、不听、不管、不问,让学生在自讨没趣后主动终止违纪行为的一种管理智慧。

镜头四:教师失慧之过度重视中教师可以就着上课内容的某一“空隙”,比如说:请同学们先研究研究这道例题,想想为什么可以这样解决问题?然后(没准说完这话时,玩手机的同学已经自觉地把手机收起来不玩了)可以轻轻地走到该学生的旁边,提醒一下他,把手伸出来,意思就是让他把手机什么的交给你,你不用厉声喝斥他,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正常上课,如果他给你最好,不给你也没关系,你可以俯在他的耳边,轻轻说,“请把手机收好,上课时间不要玩。”如果你拿到了他的手机,也不用大声宣扬,你可以置之于讲台,下课时故意“忘记”带走了,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处理了一件有可能影响到全班同学上课的事,保全了这位学生的“面子”。还有教室在发怒的时候,尤其当他的脾气完全失控的时候处理不良行为,往往反应偏激,于是反而激怒了孩子,使原本已经够糟糕的情况愈发恶化 [5]。教师“有意忽视”不但解决的课堂上的纪律问题,而且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些捣乱行为,大部分是为了吸引老师和学生的注意。如果这时教师终止讲课,处理学生的捣乱行为,可能正好迎合了这部分学生追求的目的。而采取有意忽视,实际上是向他们表明教师对他们的破坏完全可以保持泰然自若,无须用同样的方式回敬他们,从而使之自讨没趣后,而终止这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英]杰伦迪.迪克西著.王健译.有效的课堂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1.

[2]李保强,夏耀明著.课堂管理探论[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11):1.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 [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716.

[4]何蓉.浅谈教学中教师示弱策略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63-64.

第4篇:课堂纪律范文

而现在,走进课堂,就像走进了大型超市:只看到一组组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围在一起听组长的讲解,有的聚在一块黑板前指指点点,还有的争论不休,一派忙碌的景象,在这里没有了过去的森严和安静,学生不再是我们过去所常见的循规蹈矩。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今天的课堂是学生在展示预习成果,展示提出的自学疑问,闪现出来的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以生为本”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关注生命的感受、体验与发展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学生的质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信力等综合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课堂,需要的是张弛有度的课堂。张,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行紧张的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驰,能使情绪活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驰骋想象,蓄积新的力量。要构建这样的课堂,摒弃过去那种沉、闷、死的课堂,我们教师就要:

一、改变观念,从内心深处去接受新的理念

教学要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新的理念下,教师充当的是“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能再把自己视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要逐渐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课堂上体现的是师生双边的交流和探讨,而不再是演讲与听众,当然课堂体现的不能只是安静和死板,而是张弛有度、严而不乱。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现在一节课的好坏,不能以学生规规矩矩为标准,也不能以热热闹闹为依据,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高效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学生在课堂里要积极思考、大胆讨论、踊跃展示,既要放,又要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很强的课堂纪律调控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多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多研究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多研究教材,在学识上提高自己。例如,课堂教学设计要灵活多变,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避免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会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并能牢牢吸引学生,把握课堂纪律。

三、课堂要分层设计、分层练习

五个手指,有长有短,班里的学生有好有差,要维护一个高效的课堂纪律,我们的设计方案就应该分层设计、分层练习,从自学的问题到要讨论的问题、要展示的收获,让学生每个人都有能解决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事可干、都有成功的体验。这样他们就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感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他也就有兴趣参与到课堂中去,自觉去维护课堂的纪律。

四、组建一支自我管理的学生团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课堂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离不开学生,要组建一支学生干部队伍,选择一些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把管理的权限交给他们,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开班会、组织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去管理。

五、改变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给学生更多的掌声和赞许

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要多元、客观和开放,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学生能真正关注学习的过程,变得乐于去思考、去展示;乐于有自己的思维和观点——哪怕是片面的错误的观点。这些行为的转变,将使学生珍惜课堂,珍惜学习的过程,将使课堂变得更加和谐、有序。

第5篇:课堂纪律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纪律

体育课堂纪律就是在体育课中,教师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是体育教师为维护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组织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对教学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利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爱学、会学。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的机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搞好课堂纪律的决定性因素,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以正常发挥和不断发展的。

2. 要培养体育骨干 培养体育骨干,可以避免教师因过于忙碌而使课堂纪律松懈。要及时表扬骨干学生提高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号召力。从而更好的协助教师搞好课堂的组织工作。

3. 要注重教学层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帮助他们制定不同的、符合实际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过去的要我练变成现在的我要练。这样,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被调动起来了,课堂纪律很自然就会好起来。

4. 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例如:要求学生做到上课要穿运动衣、运动鞋;不带危险品(小刀、钥匙等);集合动作迅速,做到快静齐;上课时不要随便讲话,不迟到、不早退;要认真练习动作轮换要快;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等,不但要提出要求,而且要讲明道理,学生明白道理后就会自觉遵守纪律。

5. 要建立课堂评比制度 在每节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对班级和小组用评比的方法进行小结,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也有助于学生遵守课堂秩序,加强纪律性。全班学生组织纪律,各种动作完成得好,就评为“优”;如果人随便说话,不好好做练习,但不至于影响课的进行,就评为“良”;若有打骂人,随便跑动,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完成练习任务,则评为“差”。小组也可根据以上标准评比。有时上甲班的课也可把乙班体育课评比介绍一下,鼓励先进,推动后进。为了集体的荣誉,学生们彼此鼓励监督,有助于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6. 要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要搞好体育课堂纪律,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当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学校也必须制定统一的规定,是每个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向学生提出一致的要求,得到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支持,才能真正把住上好体育课的第一关――搞好课堂组织纪律。

7. 维持体育课堂纪律的要求 (1)建立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好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2)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好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3)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等措施。(4)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如口头赞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当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5)严密体育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体育课的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减少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

第6篇:课堂纪律范文

一、 造成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的根源

1. 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性质影响其课堂本身的开放性。信息技术网络信息量极其庞大,内容极其丰富。各种游戏铺天盖地,方便快捷的聊天模式,对学生的自控能力的确是一种考验。而在机房上课时,一位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他们在计算机操作中会碰到各类层次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把握,并正确地引导,那显然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一些学生,会利用老师让其讨论的时间说一些与本学科无关的事,导致了课堂的“吵”。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技巧,讨论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跳一跳”能够得着的,这样更利于课堂形成良好的纪律和氛围。

2.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影响课堂秩序。这一时期的孩子虽然心智发展已渐成熟,他们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比较枯燥乏味但具有间接意义的事情上。当然这种注意力缺乏持续性,有的孩子存在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课堂秩序。同时,他们的知识差异性也导致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感兴趣程度不一。例如,有的学生对图像处理较感兴趣,有的对软件编程有兴趣等等,这种对知识需求的差异也导致了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

3 信息技术课的学科地位,也造成了学生对本门课程心理上的轻视。

二、针对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的解决策略

1. 面对学生对待本门课程的态度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本课程并非轻松课程”思想上的颠覆教育。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想将本门课程学好,没有一定的意志力也是不行的。对于爱好计算机课程的高中生来说,他们无疑都崇拜微软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这个电脑天才,但学生们未必了解比尔・盖茨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强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对微软公司与比尔・盖茨的成长历程进行专题的学习了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正确态度,且锻炼其一定的意志力。

2. 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探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要对学生的已有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做到尽可能详尽的了解,对于所要讲解的内容了然于胸,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巧妙灵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在机房教学时,我们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符合其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另外,“讲练分段”教学法也是常用并实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将一堂课的内容划分为很多段,讲一段练一段,中间间隔时间不要太长,这样既避免了学生长时间听讲效率低,同时练习时间的缩短也很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利用这段时间玩游戏或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当然,现在的计算机教室一般都是电子教室,教师可以直接控制学生的计算机,这样在讲解或练习时由教师进行学生计算机界面的实时控制,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不得不专注于老师的讲解和练习。

第7篇:课堂纪律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

二、解决问题

(一)落实课堂常规训练

首先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抓好初期工作。在第一节导言课上,就要向学生提出一些行为要求。如专心听讲、不讲废话、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等,使他们明确在课上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与此同时,还要适时地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如当小组讨论中,教师大声喊“停”而学生并不理睬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思考,学生自然会被“引”回来。其次要将这些课堂常规结合日常的教学,进行反复地训练、调整、巩固,使之形成一种自然的学习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提高自律。

(二)运用奖励机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多数的孩子对批评反应很平淡。但如果受到表扬那就不同了,给他们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他们会争取做得更好。比如学生问题回答得好,课文读得好,我们可采用借手势进行口头表扬的方式,如果是书写方面的检查可采用奖励贴画的形式。但不论哪一类的奖励如果用的太多、太频繁,就会没有效果,也不可以为奖励而奖励,奖励应该是我们对孩子点滴成绩由衷的赞许,让孩子感受到成功带给自己的快乐,他们学起来才会更起劲。

小学生好表现,也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当课堂上,有的学生在阅读课文,而有的学生却在嘀嘀咕咕时,老师对全班说:“你看,XXX读得多认真啊!”保证那些在嘀咕的学生会立即端正姿势,自觉地开始读起来。可见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在奖励的方式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但主要采用非物质性奖励,如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教师可以报以微笑,投以赞赏的目光等。在教师的举手之间,眉宇之间,让学生们意识到行为的正确性,从而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维持纪律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惩罚,所谓惩罚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但惩罚要讲究技巧,不能滥用,更不能进行体罚。有时针对不专心听讲的学生,点名叫他回答问题,就是一种惩罚。

(三)控制节奏,做好调控

规章只是学生行为的依据,奖励也不过是一种激励手段,要使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注意力集中,首先要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堂上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控制好节奏。重点的地方节奏要慢,难点不仅要慢,要多举例,还要循序渐进,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其次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可采用游戏、歌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再就是及时的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训练,训练可以是两人一组的形式,也可以是四人一组的形式。最后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尤其是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多鼓励、多表扬、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的点滴的进步。只有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孩子才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在课堂上做违反纪律的事。

(四)随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一位好的教师应擅长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其注意力转移而引起课堂管理不当。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应首先注意自己的声音力度。教师在课堂上声音太小,学生们听不清楚时,注意力就开始转移到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去了。另外,随时提问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当学生知道老师随时有可能对他提问时,他就会无意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的问题上。因此教师应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吸引其注意力。

(五)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英国的教育学家埃克斯利认为,呆板的教师不是好老师。好教师以他的热情使其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有时课堂纪律混乱完全是由于教师讲课死板、照本宣科而造成的。所以教师应尽力使课堂生动有趣,使教法多样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有利于课堂管理。

三、注意问题

(一)控制教学节奏

节奏是世界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教学节奏是影响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在英语课上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其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节奏太慢。据测,人的思维速度比一般说话要快三、四倍。教学进度太慢,接受的内容就会大大落在思维之后,这时学生就不得不经常调整自己的思维,降低速度。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或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会利用调整时间去做其他的事,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严重影响课堂纪律。

相反教师的教学节奏过快,单位时间里的信息量过大,就会让学生紧张地喘不过气来,没有思考的余地,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各种问题行为就会产生。因此教学节奏应紧凑、快慢有度,灵活地处理各个教学环节,切忌在45分钟内处处平均用力。在引入新课时,学生的精神状态较好,对新知识充满好奇,这时教学应是明快、主动的。在新授阶段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对于难点应循序渐进,安排多一点时间进一步引导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余力消化每个教学信息点,沉醉于学习思考中。在操练阶段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地进入语言巩固与运用阶段,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专注于学习。

(二)调控学生的参与面

在课堂上如果仅仅只有几个学生参与一个教学活动,其余的学生只做“观众”,那么这些“观众”就很可能会不经意地做出违反纪律的行为来。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爱说爱笑、爱动爱玩,要他们端端正正坐足四十分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每时每刻都应该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课堂,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不让学生的思维停顿下来,否则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坐不住,随之产生形形的纪律问题,总之,我们要让班内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意识到课上“人人有任务,人人有事做”,无暇再去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第8篇:课堂纪律范文

如何调控好课堂纪律,是一个具有灵活性和迫切的现实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对违纪行为进行大声训斥,严厉批评可能会中断教学过程,影响学生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更有效的课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一、运用语言调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应该身体力行,做学生行为的表率,言传身教,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引学生的目光,会有一定的示范与榜样作用。有道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在课堂上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老师在正常的授课中可以变换语调,如突然提高8度语调,以示警告。如:我在分析课文《白杨树》“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这两句话时,一个同学突然站起来看着窗外,不少同学也跟着张望。我加重语调说:“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经此一渐高的语句,使学生知道课堂出现了“故障”,及时调整了听课情绪,从而达到全神贯注地听讲。这样既制止了学生违纪的行为,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沉默是金”调控

课堂上,有学生违纪时,老师可突然保持沉默。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整个教室处于安静状态。有一次,我请一个学生做《乌鸦喝水》的实验时,有些学生不由得大声说:“XX,速度太慢,不会放小石子,请我来做。”我立刻做了个停的手势请做实验的同学停止实验,使教室鸦雀无声,烘托出几个同学行为上的众矢之的,形成鲜明的场景对比,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幕。

还有一次自习课,同学们都在安安静静地认真写作业,教室里却传来断断续续的说话声,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大了,其他学生也开始躁动了。其中有位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是XX和XX两个在说话。”两个孩子意识到自己打扰到其他同学了,也不好意思地站起来。我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并让两个孩子坐下,同学们又埋头写作业了。课后,我让两位孩子到我办公室,原来他们是在商量一道题,由于意见不一,争论起来,就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了。我很庆幸,当时没有对他们进行大声呵斥,而运用了“沉默是金”。

三、运用“双关语”调控

组织、调控课堂纪律需要艺术和技术。教师要恰当地利用各种条件,找准时机,针对违纪现象,用一语“双关”点醒“梦中人”。在讲《落花生》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看课文,有几位学生没看课文,在窃窃私语。我便问其中一位学生:他们一家人在说什么?并在语调中突出“他们在说什么”,用意是提醒几个学生“你们在说什么”,经这一问,果然使他们“醒”过来了。

四、运用目光调控

用眼神与学生做思想交流。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的作用确实也是巨大的。老师运用目光的“窗口”,以恰当的目光、眼神把要表达的意愿、思想、语言传递出去,使学生的目光接触到信息知错就改。这就要求教师表达要准确、恰当、真实。有时虽然是批评,但其包含更多的关爱,这样才更有利于师生心灵的沟通。

有时让学生做课堂练习,总会发现有个别学生无动于衷,这时我会轻轻地走到他身边,用既有警示性又有询问性的目光和短语配合:“怎么啦?需要我的帮助吗?”并了解其原因,主动辅导,直至他动手又动脑后才离开,过一会儿又来到他身边,发现他做好了会以微笑的目光给予鼓励。这样拉近了师生的感情。

五、运用提问调控

这是我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发现课堂上有违纪的学生,我就根据适时的教学内容对他提问,如果他回答对了,我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回答错了,我会对他说:“如果你能专心听讲,肯定会回答对的。”

讲《小青蛙找妈妈》这一课,我对小青蛙找妈妈的经过进行分析时,有几个学生专心致志地画画。于是,我请他们到黑板上把小青蛙找妈妈的先后顺序标出来。结果,一位学生只标对了一个。我肯定了前者,指出若认真听课,就更棒了。这时,其他画画的几位学生也觉得不好意思,教育的效果非常明显。

可见,调控好课堂纪律,清除上课过程中产生的阻碍,完善课堂的不完美,能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9篇:课堂纪律范文

摘 要 体育课堂由于其教学的特殊性,其纪律的维持有别于其他课堂。它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本文从制定适合的规章制度和体育课堂纪律管理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 体育课堂 纪律 维持

一、制定适合的规章制度

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与进行体育比赛一样,学生需要知道其中的规则的原因,而且,要求学生从始至终都要遵守这些规则。在组织性比较好的体育课堂环境里,学生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规章制度可以维护体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可以保证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正确使用,规章制度为每个人提供了体育教学的日常行为规范。

体育教师的责任是建立一种指导班级师生行为的规章制度,当然,制度的建立也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体育教师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让学生明白这些规则的价值所在――有利于学生的自制、自律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有用的。在体育课中安全制度的制定是最重要的,因为制定制度的原因可以根据行为的结果做出解释,而其他制度则很难进行有效的解释。

二、纪律管理模式

纪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种遵守学校管理规定的意识和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最终确立能够对自己的行动约束的纪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日常发生的小事,培养学生自己处理事件的能力。纪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和个性,使学生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并成为班级的建设者。但是,如何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遵守并维护纪律,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然而,当学生真正的感觉到他被被人所喜欢并接受时,实施纪律便会变得非常容易,而且,教师的指导也会被学生自觉接受。如果师生之间不存在相互尊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会进行抵制、反对,甚至会憎恶纪律。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即教师在实施纪律时,必须控制自己的感情,意气行事会妨碍纪律的有效实施。

体育教师在讲解纪律时要有计划、有耐心。长期和持续的纪律教育,将会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比较明确的方向,是学生价值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学生将从中受益。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于如何控制学生学习纪律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专制型模式、放纵性模式和健康型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不同的关于合作、责任的教学方式,以及每个教师对可接受行为的不同尺度。

(一)专制型纪律实施模式

专制型的体育教师一般把纪律建立在惩罚之上,主要依靠惩罚来控制学生的教师犯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即是将惩罚等同于纪律,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其实,纪律与惩罚是有区别的:纪律是要培养人的自制力、个性、秩序及效率,而惩罚则是以实施处罚代替发现并改正错误来维护纪律。经常对学生采取惩罚的教师会感到,他们有点像警察或法官的角色,他们的工作任务是调查犯罪事实、判断有罪和执行惩罚,这种模式不值得提倡。

惩罚总是和威胁相联系,它强迫学生接受纪律,而不是引导学生进行建设性的思考。惩罚的后果是伤害师生感情、离间师生之间的关系。

惩罚会导致学生的感情受到伤害,他们会产生反叛性、复仇心,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有时也会使学生丧失自信。惩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心理现象:

1.愤怒(或怨恨)

如果学生发觉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轻视,他们就会感到愤怒,认为自己受到伤害。惩罚会导致师生间的感情出现裂痕。

2.报复

学生有时会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伤害进行报复,他们要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及鄙视找到补偿。

3.畏缩

学生以为自己应该被惩罚,并尽力通过屈从去取悦别人。由于极力地顺从而导致自信心缺乏,导致学生成为惩罚的牺牲品。

对于惩罚,教师必须进行自我反思,学生们从惩罚中是否学会了合作,还是学会了责任,还是什么都没有。其实,惩罚的手段基本不可能教给学生有意义的东西。这是因为,使用惩罚手段的教师完全控制着学生的行为。这些教师已经为学生做了所有的决定,也为学生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无论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学生并不能从惩罚中学习到任何有益的东西。

(二)放纵型纪律实施模式

放纵型纪律实施模式是指没有限度、规则、秩序的民主,它将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学生。这种没有规则、限度、秩序的自由会养成学生不尊重规则、权威,无责任心的行为。

放纵使体育教师和学生在决定规则及特权上有平等的权利。当学生犯错误时,放纵型的教师会通过解释对与错之间的区别来激起学生的理解力与责任感;学生则通过这些信息来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大多数学生会把老师视为自己的保护者,这样,学生就认为自己可以无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三)健康型纪律实施模式

在健康型纪律实施模式下,体育教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行为。体育教师要告诉学生行为的限度是什么,什么是可接受的选择,并清楚说明学生要如何对自己的行为或活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