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自然的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旋律伴着秋风的几声问候,带着云彩的飘逸,载着我的深思,向天空的更远处扩散。我想音乐是让我和大自然沟通的一种方式,世界万物,大自然千变万化,用美是无法形容的。正如我对音乐的感触,大自然也许就是种朦胧之感,这种美感含蓄的让人像是置身于白云缭绕中,永远也触摸不到它的边界,也无法去衡量大自然所创造的境界。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没有永远盛开的花,也没有永远保持常青的绿叶。这是大自然的生命,是它的魔力在世界万物的生命中所创造的。为什么花儿不能够永不凋谢,难道大自然很残忍吗?不,不是大自然残忍,也不是一种自私,而是它对生命的一种独特的爱。它要让花儿们知道生命是有限的,要经历一个低落的时期,要让它们领悟这时世间真正的生存哲理。这也是对我们人类的启笛,让我们去珍爱生命,去创造生命,在这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世间拼出一个美丽的人生。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残酷现实下,去体验大自然对我们的厚爱。
那险峻的山峰,在云里雾里述说着大自然的凄美。是大自然创造了它们,让它们在那仙境般的梦幻里感受自然风韵,感受雄伟与辽阔。站在最高峰上,环望四周的一切景物,感觉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在我的脚下,在和我的生命寻觅大自然的脚印。
深沉的海洋,蓝得寂静让人不觉感慨生命的纯洁与美好。滚滚的海涛,永无止境的奔腾,让人不觉惊叹大自然的绝伦,让人感慨生命的短暂。海洋里的万类生物也在各自寻找自己的天堂,经受磨难与挫折。
大自然是平等地对待世间的任何一种生命,它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生命,它懂得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所以,大自然是明理的。
关键词:自然观;《老人与海》;生态批评
海明威,是20世纪世界文坛的风云人物之一,其创作的作品风格独特,文字质朴却富含深意,思想蕴意深刻,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无法替代的影响。其创作的《老人与海》更是深得世界文学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很多文学专家更是深入研究这一作品。在这一作品中,人们将焦点集中在海鸣威塑造的桑提亚哥这个硬汉形象上,体会到了作者想要传递的人们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但是海明威是一位思维独特、经历丰富的作家,同时他创作作品都会用到“冰山原则”,对《老人与海》这一作品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其隐藏的精神[1]。这里我们从自然观的视野来解析《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思想。
一、人类依附于大自然而存在
《老人与海》中硬汉桑提亚哥出海的目的,就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桑提亚哥与其他渔夫相同,出海捕鱼的动机是为了生存,由于他们的生活与生存都需要依靠捕鱼来维持的。桑提亚哥迫于生存的压力与无奈,只能离开自己温暖而又简陋的小窝棚,不顾生死毅然前往茫茫的大海,历经风险,捕捞大鱼来买个好价钱,维持生计。海鸣威在这里想要表达的重要思想是:像母亲一样的大自然孕育着人类,一个人无论多么坚强,多么聪明,多么强大,多么坚强,离开大自然孤立存在是完全不可能的。
二、人类通过战胜自然伟力来实现自我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仅崇尚、热爱大自然,而且也表现出人类通过战胜大自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桑提亚哥老人想通过战胜凶恶的鲨鱼、捕获大马林鱼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实现自我。在那场人与鱼激烈斗争中,老人信心满满,他将对大自然的抗争当做人的尊严来维护,好比作品中讲到的老人杀死鱼是为了向人们和自己证明“你是最棒的”,也想使得大自然明白“人类的能耐有多大,人类能够忍受多大的磨难”。桑提亚哥默默地鼓励自己“我必须征服它,......上帝保佑,它们没有要想杀死它们的人类聪明。”桑提亚哥将大鱼视为自己的对手,他承认 “也许只是我的武器比它强”。同时,桑提亚哥老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2]。”这句名言被广泛用于人们被社会背景严格限制下表现出来悲剧性的英雄精神,然而这句话之所以意义重大显然是由于它针对的仅仅只是个别人,如果以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角度来审视,其荒谬性不言而喻:人类已经被毁灭了,又从何而谈不败呢?我们必须牢记,自然可以被破坏,然而永远不会被征服。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就必须被大自然规律所限制。
三、妄想征服大自然的悲剧性结局
人类同自然之间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生存与生活依赖自然,人类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敬重自然,只有这样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共同生存。凡是以自我为中心,藐视自然法则妄想征服大自然的愚蠢想法和行为都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都是以悲剧收场。这便是海明威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生态观念,给人类敲响了生态警钟。
在《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出海84天都是无所收获,很长一段时间都没钓着鱼,没有钱购买鱼饵和食物,小男孩和饭店老店长期以来都照顾着他,然而这位硬汉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同情。同时,老人受到了其他渔夫特别是年轻渔夫的藐视与嘲笑;另外一些年级较大的渔夫对他充满了怜悯,同时一直相信和崇拜他的小男孩也被父母送到了其他渔夫船上。为了改变这一窘状,他只能钓上一条大鱼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依然决定冒险。在85天,桑提亚哥在距离大陆600英尺的大海深处,成功钓到了一条尤为罕见的大马林鱼。他与大马林鱼搏斗了整整两天两夜,最终打败了大马林鱼,老人将鱼绑在船边。但是在回程路上遭遇了鲨鱼的袭击,在回到陆地上时,仅仅只剩下一些鱼骨。三天三夜的生死搏斗,却以这样一个悲剧性结局收场。在大马林鱼被鲨鱼吞噬后,老人心中充满内疚和负罪,内心深深地自责。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规律是不能被破坏和征服的,捕杀是赠予与回报的循环,大马林鱼被鲨鱼吞噬是它对大自然的回馈,然而这也是对大自然的毁灭和破坏,对自然界生物的过度捕杀,这也是对人类生存环境巨大的毁灭和破坏。这好像是个悖论似的难题,所谓过犹不及,人类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却需要更加珍惜和爱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老人与海》中体现出海明威深邃的生态思想。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在强调与肯定人类生存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处理好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绝对不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肆意破坏自然界的和谐。同时,人类也应该珍惜生态体系中其他成员的内在价值,尊重他们的情感与尊严,尊重他们神圣的平等的生存权。海明威的生态批评思想既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海明威的作品,亦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寻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正确位置,帮助人们建立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健康的关系。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重新解读海明威的作品,探究海明威生态批评思想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华德福教育理念幼儿园教学启示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起源于德国,是一种完整而独立的国际性教育体系。整个华德福教育运动的中心思想植根于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自创的人智学。华德福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斯坦纳说:“我们所努力的最崇高理想是培养开发出给自己生命目标及方向的自由人之能力。”
一、华德福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一种教育模式的灵魂所在。好的教育理念能够指导教育实践顺利进行。斯坦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是帮助孩子的身体、心灵和自我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门艺术,他提倡让幼儿快乐成长,认为这是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华德福教育不提倡对幼儿进行正式的教育,如果非要进行“教育”的话,必须注重对孩子社会常识的教育,如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让孩子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手工制作;培养孩子的情商等。
(一)规律与重复
华德福幼儿园中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都以节奏性、规律性和重复性为原则。斯坦纳认为:“规律是健康之柱”,人类、大自然都在规律中演进,配合大自然的规律是促使幼儿生理与心理健康成长的要件。生活和活动的节奏就像呼吸一样重要,重复和秩序能给孩子带来稳定感和安全感,培养儿童的意志力,是健康身体发展的基础。同时早期的顺序规律生活经验可以为幼儿未来的逻辑思考奠定良好基础。
(二)模仿与典范
幼儿具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及模仿能力,这阶段的孩子具有梦幻特质,具有很强的能力去编织“想象”的世界,一根树枝可能就是他们的一支枪或一艘船。因此,必须给孩子一个开放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力可以帮助小朋友来理解事情。幼儿是透过“模仿”来学习的,同时经由感官来认识世界,他们的感官对所有围绕着他的声音、颜色和形状开放,因此,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典范”提供经验和模仿是华德福幼儿园很强调的部分。
(三)真善美的追求
华德福教育重视人的智力、艺术和道德的平衡发展,尤其重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具体来说,华德福幼儿教育注重健康的身体、敏感的情绪、社会活动能力、丰富的想象和智力的发展,帮助孩子寻找有意义的抱负和理想。教师的任务是唤醒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允许儿童自由地表现和发展个性,为了使其成年后不会迷失生活方向,引导儿童要追求真善美,其中感恩是幼儿期真善美的核心目标。
(四)整体生命的教育
华德福教育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生命意义,反对将原本具有生命意义的事物脱离生命而孤立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教育应该促使幼儿在身体和心灵上与自然协调,所以,儿童所用的材料都应该是自然的。
二、华德福教育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华德福教育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发展最快的非宗教性的教育运动,历经几十年始终保持自身特色,其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尊重幼儿,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幼儿教育掺杂了太多成人的目标、意识和功利主义,甚至忽略了幼儿的成长发展的规律。幼儿背负了太多成人的期望,素质教育时间取代了幼儿游戏的时间。幼儿被迫每天忙于“为自己未来生活做准备”。社会太多膨胀的东西让我们忽略了幼儿真正的需要――时间和空间。在这种强制、压迫的教育体制下,幼儿抵御成人异化的能力逐渐丧失,以至于他们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过早地消失,幼儿能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小,能够体现独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在华德福教育中老师遵循“万物应有”的原则,从儿童本身出发,充分尊重儿童。让孩子能够在自己的世界中健康成长。华德福老师认为幼儿不仅要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中,更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
(二)重视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华德福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基本一致,强调依照幼儿的本性对其施以教育,重视人的智力、艺术和道德的平衡发展。在滋养幼儿心灵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幼儿博爱、感恩等心态,不仅要感谢父母、同伴、老师,还要感谢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它认为人类个体与自然界的矿物、植物和动物息息相通,所以,在教育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教育内容、材料、组织和时间安排方面都突出强调自然性。可见,华德福教育更强调培养儿童的爱心和感恩之心,特别重视依照自然本性对儿童进行教育。
(三)强化亲近自然的意识
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幼儿已经从丰富多彩的大自中被排挤出来,他们被人造的物质产品所包围,缺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缺少亲自体验大自然的感受,不利于天性的发展。亲近大自然被看作是华德福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华德福学校中没有成品的塑料玩具,他们注重的是户外的自然环境,室内玩具大部分是老师和家长用自然材料做的。因此,在现行的教育中我们必须增加自然的内容,强化自然的意识,在教学中多运用自然素材,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使孩子能够通过自己感官体验大自然的美。
(四)做幼儿的知己,倾听幼儿的心声
一直以来,教师被称为辛勤的园丁,被评价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事实上,大多数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的关爱与理解,忽略了倾听幼儿的心声、关注幼儿本身的需求。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必须吸纳华德福教育中师幼互动的方式。华德福幼儿教师认为只有与幼儿建立精神层次的关系,才有机会真正了解幼儿,才能和幼儿进行心灵的沟通。因此,幼儿教师在处理幼儿问题时,要把它当做是自身专业发展的载体,把幼儿的成长和问题带进自己本能的生活中,这样,幼儿的成长过程也就成为了帮助幼儿教师实现内在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黄晓星.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位留英、美学者解读华德福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元.幼儿教师专业化特征及实现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3,(01).
关键词:人与自然 和谐关系 可持续发展
自人类从自然界中诞生以来,人与自然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类凭着自身不断增强的力量,对自然企图驾驭、控制整个自然。正是这样,出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危机,并且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那么,人类要缓解并摆脱生态危机,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必须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类与自然构成了“两重性”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对象,人类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改造索取的对象,人类在自然面前居于主动的地位,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对自然负有责任。
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从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明确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它为人类直接提供生活资料。人和动植物一样,其一切活动都要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和支配,所以人要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能恣意妄为。
总之,人类要依赖自然,又要不断地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就要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使人与自然达到完全融合。这样才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一)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地球能源、资源及生物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人类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高速去求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减少人类可用的自然资源,使物质和能源达到极限;如果人类贪婪的欲望无限,则会造成生态资源和人类需求的失衡,这样注定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大,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将会日益显著。
(二)人类的物质欲望无止境,对利益的无限追求。随着人类征服自然力度的加强,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污染,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结果使得资源枯竭、土地沙化、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等等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于是,自然界开始向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洪水肆虐、沙尘风暴、土地严重干旱等,这都是人类对自然的无止境的掠夺而遭到的报应。也是人类对利益的过分追求,不顾后果而去破坏自然,这就把人类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而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却认识不足,这就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耗竭,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如果人类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违反自然规律,势必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一) 要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倡导尊重自然的观念。人类必须正确认识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且要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要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加大环保舆论监督力度。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突出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正确把握人的行为准则,通过人创造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促进高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三)政府应采取严格的环保政策,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政府要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重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重大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加大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地方法规执法力度,让那些污染环境的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赔付责任;在消费上,要树立生态消费意识,提倡节俭,引导合理消费。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这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面对出现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进行反思,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生存危机的困境。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等观念和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茵.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若干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
[2]王国聘.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J〕.现代哲学,2001(2)
论文关键词:生态伦理;华兹华斯;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责任
近年来,随着生态困境的频现,生态思潮日益波澜壮阔,英国及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威廉·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及其对现代生态学、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贡献被逐渐认识并受到肯定,但遗憾的是对华兹华斯生态观的理解与研究却多流于文学表面,缺乏从生态伦理学范式的角度对其生态前瞻性以及维系其诗学理念内在统一和逻辑性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剖析与探究。本文拟从当代生态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自然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人类的生态责任等层面切人,从生态伦理建构的角度探究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以期对今天社会良性生态伦理建构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思想建构
人类社会步人二十一世纪,物质文明取得极大发展,但同时人类对自己唯一的家园——地球却也负债累累。工业化进程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面对生态困境,人们不得不反省“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
什么是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人类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以自然的毁灭作为代价?自然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显然西方传统的伦理学给予了人们错误的指导,“它从未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它在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伦理学的分割时,发展了一种自然界没有价值的科学和伦理学。在这一框架下,人成为唯一得到道德待遇的物种:他只需依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对待其他事物。这种伦理观念鼓励了一种对自然不加约束的行为,是造成人对自然界的掠夺,形成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生态危机呼唤着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的建构。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在其《自然财富》(TheWealthofNature)中所述:“今天,我们正面临生态危机,不是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而是我们的伦理系统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可能地度过危机,要求我们准确地认识我们对自然的影响;而且要求我们认识那些伦理系统并运用这种认识去变革伦理系统。”
倘若我们打算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构建一种新的伦理范式,用道德甚至法律的力量来维护它。显然,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必须基于生态规律,吸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成果,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并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革命性地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提出挑战,把道德义务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即生态伦理学范式。
二、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华兹华斯一生隐居英国中西部湖区的自然山水中长达五十几年.他以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的文笔热忱地讴歌大自然.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的作品,被称为“大自然的诗人”。而今在生态危机重重的现实语境下存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追溯过程中,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发现这位“大自然的诗人”追求精神生态.肯定自然的价值,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肆意掠夺.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及精神生态的摧残和损害.呼唤人类担负起生态责任,其理念折射出当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奕奕光芒,其生态伦理智慧显示出了超越时代的、被后世社会发展所证实的远见,对于当今社会建构良性生态伦理范式不乏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1.自然的价值
欧洲人对自然的理解往往是多种涵义的,就其根本意义来讲,自然是为人类发展提供必要物质资料的场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征服与服务的关系。另外。于宗教的情怀,在他们眼中自然的样式也是神的安排.自然之中无不体现着神性。而在华兹华斯眼中.自然既不是超验的,也不是泛神论的.而是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精神之所。
华兹华斯在诗作中描述了大量的自然美景:《早春命笔中大地网春时的百鸟争鸣、百花斗艳,威斯敏斯特桥》清晨的宁静、太阳的华美初照,太阳早已下山中皎洁的月光.《廷腾寺》旁的流泉瀑布、丛林果闶。如果说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只是生态学描述,屁然美景诱发诗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山中有欢愉.泉中有生趣”’。大自然的美丽使诗人炊欣鼓舞。明月艳阳、山川河流、花木鸟虫都是欢乐的触发刹.即便是在孤独忧伤时。美丽的自然也予人安慰和喜悦。
美是生态伦理学的基础。美不是一个可推论出伦理标准的范畴,但是人类对美的直觉产生了能激起伦理行为的某种关系。伦理学家斯蒂文森认为:生态学描述和伦理学的规定之间是能够通融转换的.中情感是关键的转换器一。自然美景带来的强烈的情感为诗人的生态伦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诗人诗中所述,“生命力散发出天然智慧,欢愉示真理”。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情感使诗人认识到了真理自然的伟大价值,它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工具价值,也不仅只停留在审美的层面。华兹华斯认为自然是“最纯真信念的牢固依托.心灵的乳母、导师、家长。全部精神生活的灵魂”。自然界支撑着一切生命。它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给人希望,净化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2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当我们考察人类作为生物的自然性时。我们就会发现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有着共同的特征、相似的进化过程并与它们共有一个生态环境。如生态伦理学者泰勒所说,“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要素。因此人类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与其他物种的地位是一样的”。只关注人类一个物种福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肤浅片面的,每一个物种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平等的道德权利.应当同样得到道德关怀。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会发现诗人早已建构了基于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道德准则.深深悲哀于狭隘的人类巾心主义带来的伤害。
《宪跳泉》集中体现了华兹华斯对人类巾心主义的抨击。在爵士的疯狂追赶下,美丽的公鹿走投无路纵身跳下山崖,死在清泉边。爵士并不同情公鹿的死亡,为了炫耀反而在鹿死的地方修造华屋继续作乐。肆意改造自然最后带来可怕的灾难.鹿跳泉一带变成最荒凉的地方。在诗人看来.鹿的痛苦是一个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问题。“如果一个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它们有理由和人类一样获得道德权利.也拥有人类应予关心的权益”。诗人呼吁:“我们的欢情豪兴里。万万不可/羼入任何微贱生灵的不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华兹华斯批判了认为只有人类关系才涉及道德范畴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更预期了20世纪末深层生态伦理学理论的许多重要思想,尤其是今天的“动物权利”思想。诗人描述公鹿死后自然彻底异化则体现出自然界持续生存的权利遭受破坏之后其对所受侵犯的挑战.暗示了大自然的权力。从这个意义来讲,诗人的道德境界又已超越了动物福利这一层次,他肯定自然的权力与利益,并暗示生命是同时并存、相互依赖的。大自然的稳定和生机取决于生命形态的丰富,而不取决于是否有一种物种能够轻而易举地战胜和统治其他物种。因此,《鹿跳泉》的故事实际上体现了华兹华斯的道德准则: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而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3.工业文明批判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工商业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人类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凭借着新生的科技力量无所顾忌地进行着破坏性和掠夺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无情的机械文明使人们丧失了固有的悠闲生活与美好的本能,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原本和谐共存的关系被破坏,最下层的劳动者生活艰辛。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描述《塌毁的茅舍》《西蒙·李》《女游民》的悲惨命运,农夫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最后一头羊》。这些作品直接表达着诗人对工业文明和人类无尽贪欲伤害自然以至伤害人类自己的不满与悲哀。
同时,华兹华斯也批判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活导致人的身心疲惫和精神枯萎。华兹华斯这样描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英格兰成了“死水污池”,“自然之美和典籍已无人赞赏”,“淳风尽废,美德沦亡”。“我们在人类的愚昧与罪恶中耽搁已久,被迫观看那些悲苦的情景,哀伤、失望、恼人的杂思、混淆的是非、衰竭的热情、最后是尽失希望的本身以及希望的对象——所有这些都折磨着我的内心!”。在他看来,人类是如此冥顽不灵,不能吸取大自然的教益,不敬畏自然。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歧视、侵犯大自然及与人类相互依存的自然界的生灵,这是可悲的人类自身的道德精神的堕落。
4.生态责任呼唤
生态责任即人类对自然整体的责任,也就是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它是人类基于对生态规律及生态知识的了解与认同而衍发的。在从对生态学描述的理解到对伦理学规定的认同与执行的转换过程中,情感促使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使人领会在自然生态规律中蕴含着的人类责任。显然,自然的美好带来的欢愉情感及工业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伤害自然而带来的悲哀促使华兹华斯感悟到了人类的责任,诗人以众多作品抨击自然与人截然对立的传统观念,呼吁人类承担生态责任。
在《责任颂》中,华兹华斯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责任是“指路的明灯”,“防范或惩罚过错的荆条”。只有责任“律令威严”,能够“伸张了正气”“叫世间昧昧众生终止无谓的争斗”。诗人请求责任女神赐予人类“自我牺牲的意志”,使人类“谦恭而又明智”,呼吁人类“竭力尽心,将你(自然)侍奉”。华兹华斯呼唤人类承担责任,保护、回馈自然,在《泉水》中,诗人指出对于大自然千万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在《劝诫》中他又告诫人们:不要从“大自然的书上把这珍贵之页撕下”,因为“凡现在使你着迷的一切,从你插手的日子起就消失”。为了保护和回馈自然,诗人也呼唤物质生活简单化,他赞美简朴的生活,反对过度的物质欲望。在《伦敦,1802年》中,诗人就抨击简朴生活、高尚思想和心灵的平和等在当时都消失了,而“侵吞掠夺,贪婪,挥霍无度”成了“崇奉的偶像”。诗人呼吁遵从自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物质的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限度内,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家们认为人类应尽的生态责任。
“生态伦理思想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因此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是守护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回归自然、融人自然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最终吁请。华兹华斯在许多作品中赞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勾画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在《两个懒散的牧童——地牢峡瀑布》中,少年在山岩下的草地上、阳光里,欢快地吹奏着风笛,山中的鹿角草和狗尾草装点着他们的帽子,林中的鸟儿不停地高歌,千万只出生不久的小羊都在山坡上。诗人推崇这世间最为安详的理想美景:自然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人类和其他生命共存于这个呈现着美丽、稳定与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甚至在诗人看来,人类也完全可以如同《序曲》第五卷中温德尔湖畔的小男孩一般,与大自然神交;或者象住在鸽子泉边人迹罕至地方的姑娘露西,摆脱尘世纷扰、摒弃社会赞许需要,直至生命停息,“天天和岩石树木一起,随地球旋转运行”。显然诗人认为:当人真正融入自然之后,人的灵魂就永驻天地之间,无论他的肉体是否存在,人都将永远与自然朝夕相伴。而这正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也履行了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
三、华兹华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类历史常常不是线性发展的,必须殷殷回首,以捡拾不该遗落的可贵的人文精神和生存经验,使前行之路少一些误区。探究威廉·华兹华斯作品中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发现诗人追求精神生态、反对人类肆意掠夺自然,呼唤人类对于自然的责任,他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对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乃至社会发展与人类的责任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这些解释验证了他超越其时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今人类社会良性生态伦理范式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聆听他穿越时代的生态伦理呼唤,折服于其伟大远见,更体会到人类不可推卸的生态责任。
关键词:自然环境;建筑形态;可持续发展;居住环境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是人类思想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表现,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能够在解决人们居住问题的同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为人们带来更加清晰的空气环境和美观的居住空间。在建筑的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要注意将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完美结合,根据大自然的形态和基本特点,灵活设计建筑形态,使建筑形态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在不断提升我国建筑水平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造生态型的社会。
(一)促进我国建筑水平的创新和进步
每一位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之前,都需要根据建筑的外部环境和建筑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考量和分析,比如建筑外的自然环境、光照效果、城市规划要求以及建筑的主要住户需求等等。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8日-1959年4月9日)先生指出,“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他的建筑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1]。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正好满足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建筑水平的创新和进步,增添城市中的绿色氛围。
(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
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能够满足生态建筑的要求,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意义。生态建筑简称为ECO(Eco-build)[2]。这种建筑风格将建筑和生态相融合,使建筑生态系统能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辅助、相互协调,比如德国的“三升房”等等,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健康,也能够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
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可增加建筑形态的美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生活体验。以下为对这些方法的具体论述。
(一)结合自然环境,巧设建筑内部设施
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自然,自然环境中的美是千变万化的,建筑形态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通过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的方式,将大自然中的千变万化的美感融入建筑设计当中,使美能够在建筑中绽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感和清晰的空气,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例如建筑设计师可以将流水、桥梁、山岩等等自然中的景象“移动”到建筑设计当中,在建筑中巧设流水、桥梁等内部设施。潺潺的流水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清新感受,桥梁的灵活设计使人们放佛置身于大自然当中,感受建筑的艺术氛围。设计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种植恰当的植被,建造富含美感的“社区园林”景象。建筑中的用户可以跟随小区内植物的变化而感受四季的变迁。例如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先生所设计的“西塔里埃森(Taliesin West)”就是在一片荒漠之中。这里的气候十分炎热,降水量较少,赖特先生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出西塔里埃森这样的建筑群[3]。它包括娱乐设施、休闲设施等等,虽然建筑是由粗糙的石子和水泥建造而成,却使人们放佛回到了远古时期的部落当中,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完美融合。
(二)利用构成元素,增加建筑形态美感
构成元素的点、线、面在自然中的灵活运用,也能够增加建筑形态的美感,使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完美融合。例如赖特先生所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建筑整体是以线为主,由线组成面。赖特先生主要运用圆形的形态,以此表现出螺旋的弧线,使弧线逐渐连成盘旋而上的圆形。盘旋而上的线条层层相连、层层叠加,形成了如同蛇形一般的线条形状。建筑顶部圆形的天窗在阳光照射时,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紧密而精美的空间结构使人们无论是仰视它,还是俯视它,都会感觉到一种优雅而深邃的感觉,深刻感受到它的艺术气息和自然灵感。
(三)遵循自然法则,保持有机建筑形态
有机建筑形态指的是大自然中由自身的平衡力和各种自然规律而产生的平滑曲线,展现着生命形态的基本特征[4]。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法则和自然法则规律,不能背离自然法则而为,违和自然法则规律的建筑必然会展现出它的消极作用。赖特先生所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一直都是世界建筑的优秀代表之一,影响了众多建筑设计师的建筑风格。这种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感和清新感以及流畅的线条、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当建筑前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遵循自然法则和自然发展规律,将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有机结合,利用大自然中的美感装饰建筑,使建筑能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环境。
结束语
自然环境和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不断提升我国建筑水平,使建筑形态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将大自然中的千变万化的美感融入建筑设计当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感和清晰的空气,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忠臻.基于空间形态的滨河高层住区外部空间设计探索――以兰州市主城区黄河两岸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06):1-26.
[2]王健.气候导向下的建筑形态设计方法研究――以严寒地区扎赉诺尔博物馆建筑形态被动式设计为例[D].中央美术学院,2010,(06):1-25.
【关键词】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7/08-0018-03
一、问题的提出
“生命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倡导人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1〕这一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会通过多种途径对生命形成特定的观念。〔2〕这些观念在日后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幼儿对生命的态度和其生命的质量。因此,学前儿童同样需要生命教育。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是帮助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 提高自我保护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3〕当前的学前儿童教育对生命价值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許多幼教工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也较片面,难以促使幼儿形成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积极情感。〔4〕目前我国大陆有关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研究非常少,已有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尚未建立起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体系,从事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幼教工作者在实践中常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设计一套操作性强且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命教育课程,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尝试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对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进行初步探讨。
二、课程目标
(一)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总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幼儿园生命教育就是要确保幼儿自然生命的安全与健康、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为幼儿创造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体验生命、珍惜生命和发展生命等方面。〔5〕对应的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引导幼儿认识生命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技能,让幼儿体验到生命的珍贵、美好与平等,从而形成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情感。
(二)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及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各项运动;保持积极情绪,体验和享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2)对待他人方面:接纳并喜爱他人,乐于与人交流,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3)对待自然方面:喜爱大自然,喜爱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成长规律、生活习性和相关特征,并有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2.中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了解身体的内部器官和功能,有自我保护和保健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加运动,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能识别基本的情绪,掌握调整不良情绪的基本方法。(2)对待他人方面:了解和关心身边的人,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3)对待自然方面: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了解身边的动植物,有保护自然的意识,有探索自然的兴趣。
3.大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生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其他生命与自己的关系;有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方法;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拥有健康积极的生命态度。(2)对待他人方面: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策略,认识不同职业的人的价值及其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有初步的社会责任感。(3)对待自然方面:了解动植物成长和变化的规律,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有保护、关爱动植物的意识,并了解如何保护、照顾动植物;热爱大自然,有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基本能力;欣赏所有生命的美,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追求高质量生命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生命大体可分为人的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命两大类,前者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后者主要指动植物的生命。人的生命又可细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坚持合目的性、基础性、价值性、发展适宜性、兴趣性和直接经验性等原则。〔6〕应以幼儿的生命为中心,围绕引导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和发展生命等来组织课程内容。
(一)生命与自我
初步认识自我生命和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知道自我生命的来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了解基本的营养、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清洁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和保健方法,了解运动锻炼对身体成长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走、跑、跳、投掷、攀登等技能,喜欢并积极参与各项运动;接纳并喜欢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乐于体验生活,初步形成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品质;有学习榜样,有初步的人生理想。
(二)生命与他人、社会
了解、掌握自我生命与他人、社会的联系,包括:他人生命的特点、规律和价值;与他人交往、相处的策略和方法;他人生命与自己的关系,对他人、社会应有的责任、态度和情感。
(三)生命与自然
对于黄帝提出的问题,岐伯回答说:“上古先民中绝大多数是知晓道理的人,他们效法与顺应天地大自然的规律,吃饭、饮酒有节制,起居循常规,每天工作、劳动与运动但不过度,所以他们的身体与精神均健康和谐,从而享尽天年,活到100岁以上才寿终正寝。”
接着,岐伯进一步分析,现在的人与上古的人生活方式不同,他们把酒当水喝,把错误的生活方式变成了常态,醉酒后还要行,为满足一时的欲望而耗竭自身的真精,不知道爱护和保持体内的精气,不懂得按照时空规律去御养自己的元神,只图及时行乐,完全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又起居颠倒,夜晚不睡觉,白昼不起床,所以刚过50岁各种生理机能就衰退了。
对照当今社会某些人,出门电梯,出行汽车,以车代步,饮食无度,腰粗肚大,一爬坡就气喘,提一桶矿泉水就闪了腰,摔一跤就骨折,甚至打一个喷嚏也可能椎间盘突出……不就是“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的典型代表吗?
岐伯明了黄帝向他咨询上述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要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的今时之人找到回归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健康良方。岐伯说:“上古通晓天地大自然规律的圣贤之人,在给民众进行健康教育时反复强调,易引发急性传染病流行的邪风和易损伤人体正气、导致感冒与引发身体原有疾病加重的邪风都一定要及时避免。同时,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的心要恬静、淡定,心无杂念,心像宇宙一样空灵,这样,真气就会顺从人的形神自然规律在体内运行流动,精神饱满而不外散。如果我们认真做好了以上两点,疾病会从哪里产生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儒家生态伦理观 启示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客观要求,是一切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即优先考虑世界上的穷人所必不可少的必需物品;二是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所以说,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观,也是一种伦理观,包含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它是在代际公正原理的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相处和谐、共生共存的重要性;在尊重自然界的价值和生态规律基础上,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生态环境空间与可用资源。
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是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济,它是在扬弃传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这种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道德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并赋予生态环境应有的道德地位。由此可知,可持续发展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生态伦理观是一致的,它们都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张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古代儒家“天人合一”“顺应天常”“仁民爱物”“寡欲节用”的生态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尊重自然万物,珍惜自然资源,取予有度,消费有节,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伦理观。
一、儒家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十分丰富,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现雏形。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然而,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关于“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表述有所不同,也有不同学科意义上的理解。从生态伦理学意义上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儒家继承了殷周以来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主张天人相感相通、天人合一观念。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整体意义上的生态伦理观念十分鲜明,以至于儒家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孔子肯定了天之可则,即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可则,人与自然可以统一。孟子提出人要由“尽心”、“知性”而“知天”,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理论。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发展到宋代更趋成熟。宋代张载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他认为天道的“诚”就是天德,“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即儒者需要通过“明”来达到对“诚”之天德的把握,以实现天人合一。
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不仅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认为天地运动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具有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
(二)儒家“顺应天常”的思想,强调生产活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周易・大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对为政者提出了顺应自然、使其行为合乎自然本性的道德要求。
儒家深刻地洞悉到万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有其自身秩序和自身规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认识到了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性。荀子指出:“天有行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不仅肯定了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客观性,而且强调人们只有认识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避“凶”趋“吉”,由“乱”致“治”。
儒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就是要求人们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按照四时变化和生物生长规律组织生产和生活。孟子明确提出了“取物以时、不违农时”的思想,提出要尊重自然外物的生长规律,爱惜、保护、帮助促进其生长和发展。荀子主张“山林泽梁,以时禁发”,做到“谨其时禁”,就是要根据自然规律,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使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
(三)儒家“仁民爱物”的理想,倡导人们爱惜自然万物,重视对动植物的保护
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要求把“仁”、“爱人”、“义”、“礼”这些人际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界万事万物之中去,以此来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孔子认为人对万物应持一种同情的善待态度,否则就是不人道,所谓“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孔子家语・弟子行》)。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惜生与爱人悯人同为儒家思想题中应有之义。他指出:“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孔子已经把人们对待生物的态度当作儒家道德规范之一――孝道来看待。孔子把对待动物的态度看作是道德问题,初步实现了由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向生态伦理的拓展。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爱万物”的思想,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宝贵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孟子要求世人对人、对物,都应该持有一份“不忍之心”。仁政之德不仅在于施恩于黎民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和谐自得,而且还应该拥有更为博大宽广的、泛爱万物的胸怀,“恩,足以及禽兽”(《孟子・梁惠王上》),使万物在共同的世界里和悦共生、协调相处。
董仲舒则直接把爱护鸟兽昆虫等当作仁的基本内容。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张载认为人类应该兼爱万物。他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意谓天地万物的本性,以非我一人所独有。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以尽自己的责任。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著名命题:“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西铭》)他们都主张人类要仁爱自然万物,对自然实行“人道主义”。
(四)儒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准则,要求对大自然索取有度,对资源节约使用
儒家主张慎用资源,强调“取之有度”;要求人们珍惜资源,“用之有节”。崇尚勤俭节约,反对暴殄天物,历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上则体现为一种对物质享受的节制和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爱护。
《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狩猎时“不合围”,诸侯狩猎时“不掩群”,即不把一群动物都杀死。据说商汤就曾“网开三面”,即便在捕猎时,也不能“一网打尽”,不能斩尽杀绝,要给野兽留下一条生路。孔子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认为对生物的获取要有度,“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只有爱护、珍惜大自然,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生物界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吕氏春秋・功名》)。这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的使用,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正如朱熹所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孟子集注》卷十三)。
孔子提倡:“节用而爱人”。儒家在人的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应该遵从一种“合于义”的节俭的生活方式。孔子强调,“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荀子也认为,节俭顺应天地的自然规律而且可以抵制自然所带来的灾害,他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
儒家寡欲节用的道德要求,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铺张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约束世人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儒家生态伦理观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认真反思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思维方面的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念支撑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利益与幸福。从生态文明观念来看,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此,人类应当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内心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生命,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维护大自然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和伙伴关系,从而使人与自然保持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尊重客观规律,推动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历史证明,儒家顺应天常的思想是正确无疑的,违背自然规律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古代和现代,人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最终会自食其果。正确理解和积极顺应自然规律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前提,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的改变必须限定在自然界能够承受的范围,限定在遵循生态规律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前提下。失去这一前提,必然会动摇人类的生存基础,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现代人在自然面前需要保持谦虚谨慎,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界进行适度变革,促进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进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