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思想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张学彬 孙光瑞 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室内设计批评大多数还处于表面层次的批评:一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当然尽量理解原意是最起码的要求,以描述、诠释为批评的目的。而有价值的严肃性批评不多,此类型的批评涉及到价值观的层面,探讨批评对象的社会性与哲学性思考。以判断、判别为主要目的,不是以错与对,黑与白为结果,而是过程与价值的反思。[4]当代室内设计批评者大多有感而发,随意性大,缺乏理论深度与哲学高度,基本上处于专业人员与媒体评论员的直观感受和客观描述阶段,还停留在功能与美学表象层面。十分缺乏室内设计思想价值方面的内在评价。要让室内设计批评发挥推动学科实质性发展的作用,就需要批评者根据批评对象,掌握和运用客观真实可行的批评论证方法,以增加批评的全面性和深度。
采用室内设计批评的方法,将室内设计思想、作品与设计批评理论融为一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生活和经验的认识和总结中,形成了特定的室内设计现象或设计作品,它们是室内设计批评的“第一文本”,人们通过室内设计批评活动,形成了对室内设计的全面认识,转变成为室内设计批评的“第二文本”。这些文本对室内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告诉室内设计师或公众对室内的认识、设计、欣赏和使用,起到丰富并延伸室内设计作品、设计师及其价值的作用,赋予室内作品以开放性以及附加的价值。探索性的从个人室内设计作品和个人思想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这就是一种对室内设计进行批评的过程,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活动。通过考察室内设计师或是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室内设计作品的实用性、舒适度以及人体工程学尺度,研究其设计的创作过程,分析其设计中所蕴含的设计符号、结构工艺、材料及设计思想来源,揭示室内设计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用以预测并构建未来设计的前进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批评理论体系全面而深入地对室内设计批评理论进行研究并合理运用其指导室内设计实践,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批评理论体系。从宏观上看,对室内的认识实质上是对社会的认识。通过室内设计师的产品以及所表达的思想,能较充分的反映社会现象中的政治、经济、艺术、技术、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要素。同时,人们对于设计作品的认同度,并设计师本人设计思想的关注,都将影响到整个业内人士及消费群体对设计师思想的认识。就像建筑理论一样,室内设计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设计形式,也拥有着自身的设计批评理论体系。对于国外室内设计师的理论研究已经十分的系统化了,并且远超过了国内的研究进程。所以,对于国内的室内设计现状来说,主观和客观条件是同样重要的。没有室内设计师的禀赋与才华不行,缺少理论研究和对设计师思想的理解和支持亦不行。中国的室内设计师并不缺少聪明才智,而且如今有着较为宽松的设计环境,缺少的是室内设计师对专业的职责和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是坚持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思想和批评理论进行研究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结合室内批评学的相关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个人设计作品的认识,对室内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室内设计思想的剖析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探究,以此来建立一种较为新颖的室内设计批评方法论研究方式。能够为国内对室内设计师的研究建立起一种评价模式,更好的与国际室内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与理论分析接轨,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理论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完善和加强室内设计批评理论体系,是中国室内设计事业百花齐放和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
目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领域,已经开始倡导设计批评,并在设计实践中得到重视和大量运用。室内设计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实践也势在必行。因此,应提升对室内设计作品、一系列设计作品或是与建筑整体的某种价值和意义作出适当的评价和判断研究。而对于中国,当代的室内设计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因而建立室内设计批评的理论是必要的工作之一。室内设计批评就是一种对室内设计进行批评的过程,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从室内设计师的作品和成长经历入手,深入研究和学习,来找到关键点所在,为现阶段国内室内设计师的创作提供思想和理论依据。
论文关键词 知识产权心理学 外观设计相同相似性判断 认知混淆分值表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中旬,中国最高法院公布了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件,其中包括一件申请再审行政案件。在该案件中,申请再审人为日本的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被申请再审人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原审第三人为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新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该案件的基本案情是:本田株式会社是01319523.9号“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权(简称本专利)的专利权人。双环公司于2003年12月24日、新凯公司于2004年12月10日分别就本专利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将上述两无效宣告请求案合案审查,于2005年3月28日进行了口头审理。2006年3月7日,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第8105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简称第8105号决定),宣告本专利无效。该决定认为:“…将本专利与日本国外观设计公报jp1004783(简称证据1)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但是,本专利与证据1的产品在外观上的上述区别均属于局部的差别,根据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原则,上述差别对于汽车的整体视觉形状和风格来说属于较细微的差别,不足以使普通消费者产生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而将两者认定为具有不同款式的产品,而两者的主体部分的相同之处却使普通消费者易于将两者混同。”
本田株式会社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的第8105号决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的第8105号决定。
本田株式会社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本案中,判断的主体应当是对“汽车”这一类产品有常识性了解的人,其对外观设计产品之间在形状、图案上的差别具有一定的分辨力,但不会注意到产品的形状、图案的微小变化。“…本专利与证据1所存在的差别属于局部的差别,一般消费者需要施以特别的关注、反复比对才能区别开来,这样的差别对整体视觉效果不具有显著的影响。…”据此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田株式会社仍然不服,随后申请了再审。中国最高法院经审理认为:“基于被比设计产品的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对被比设计与在先设计进行整体观察,综合判断两者的差别对于产品外观设计的视觉效果是否具有显著影响,是《专利审查指南》规定的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基本方法。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一般消费者的特点是,对被比设计产品的同类或者相近类产品的外观设计状况具有常识性的了解,对外观设计产品之间在形状、图案以及色彩上的差别具有一定的分辨力,但不会注意到产品的形状、图案以及色彩的微小变化。据此得出结论:“这些差别对于本案诉争类型汽车的一般消费者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足以使其将本专利图片所示汽车外观设计与证据1所示汽车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区别开来。因此,上述差别对于本专利与证据1汽车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二者不属于相相似的外观设计。”至此,该案“盖棺论定” 。
由于最高法院是中国的最高级别的司法审理机关,其对于此案的再审审理结果无可更改,是中国对于这起行政纠纷所涉及的全部问题的最终答复,是被理解为正确的、中肯的和全面的终极裁决,应该说本已没有质疑和思考的余地。然而,如果我们对此案的审理全过程做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此案仍然遗留了一个关于如何判断外观设计相同相似性的核心问题,即:确定一个“判断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性状判断,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域内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介入到判断过程之中:判断主体、判断客体和判断方法。表面看来,中国的法律法规在如何判断外观设计相同相似性方面,对于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似已规范得十分细致和周详。比如,《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之4就对“判断主体”规范为“一般消费者”,而且是根据适用外观设计的产品种类的不同,具有“对涉案专利申请日之前相同种类或者相近种类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其常用设计手法具有常识性的了解。”以及“对外观设计产品之间在形状、图案以及色彩上的区别具有一定的分辨力,但不会注意到产品形状、图案以及色彩的微小变化。”等能力的不同消费者群体。中国最高法院在其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中也对“判断主体”相应地规范了:“应当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近似。”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上述规范并非被落实成原所设计或预期的那样周详和严谨,事实上,作为判断主体的“一般消费者”及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概念和程度并未形成相对统一的共识和实施。笔者根据“北大法宝”对近两年来中国法院的外观设计专利诉讼案件做了粗略的检索和核查,发现中国不同法院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对于“一般消费者”及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具有不同的认识和判断,比如:
1.在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昆知民初字第302号民事判决中,法院认为:“普通消费者施以一般注意力,容易产生两者整体美感相近似的印象。”
2.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2011)一中知行初字第482号行政判决书中,法院认为:“参照2006年版《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第4节规定,(该款规定判断主体是‘一般消费者’-笔者)…但从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角度而言,本专利与附件1的整体形状近似,前述方面的差异仅属于外观设计局部的细微差别,不足以对两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而在同一案件中,被告专利复审委认为:“一般消费者在观察本专利电炖盅和附件1电炖盅整体外观效果时,会注意到二者之间在控制装置和控制面板部位存在明显区别而不易混淆。”
3.在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2010)穗中法民三初字第115号民事判决书中,法院认为:“经对比,被控侵权产品与原告外观设计专利各面视图相比两者的整体视觉效果基本相同。”
上述案例“1”中,法院把《审查指南》以及最高法院规范的对外观设计相同相似性做判断的“一般消费者”认定为“普通消费者”,而且把最高法院明确地在司法解释中规范的“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诠释为“两者整体美感相相似”(见“被诉侵权设计与授权外观设计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两者相同;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的,应当认定两者近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可见该案法院与最高院对于判断主体的“一般消费者”及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概念和程度是有差异的。如果说一般消费者里的“一般”与普通消费者里的“普通”属于同义词并可互释,则作为丈量“一般消费者”及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尺度的“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一语与“整体美感相近似”则相去甚远了。在上述案例“2”里,复审委的“会注意到”和法院的“不足以”在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判断上或称拟制程度上以及掌握的尺度上呈现出直白的对立或对抗。在上述案例“3”中,三地法院虽然都在判断主体上采用了一般消费者的概念,但在以判断结果作为尺度对于判断主体的判断能力的认定,则产生出不甚相同的判定:最高法院对于外观设计判断的“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或“无实质性差异”的规范,在三地法院的诠释下成为了“整体视觉效果基本相同”、“整体视觉效果上的近似”和“显著的视觉差异”。
从上面引述的案例和对比中不难看出,即便有了相对明确的规范,目前施行的外观设计相同相似性的判断仍呈现为一种客观依据较差、主观意识较强的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对待“一般消费者”是否“根本不存在显著的视觉差异”,还是“会注意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而不易混淆。”这一问题,在进行判断的时候仍然存在有很大的主观性,因而造成公众/当事人对于外观设计相同相似性判断结果难以预判或使判决结果难以达到更趋合理的判决公平和公正度。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青年旅行总社cyts商标与中国国际旅行社cits商标的驳回复审案件等案件上。我们是否可以对外观设计相同相似性的判断摸索出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
只有掌握了客观的、人类认识、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对人们会不会在“相关公众不会混淆或误认”或“相关公众会混淆或误认”的问题上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够有可能达到或尽最大限度地接近社会公众、法制建设所需求的公正和公平乃至正义。
二、心理学和外观设计的判断
所谓心理学,目前取得比较一致性的观点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等等的不同,将心理学大致可分为普通心理学、法律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数十个心理学分支学科。与知识产权联系相对比较密切的,当属法律心理学。然而,正如某心理学家所言,心理学家在法律问题上开展的研究“过分犯罪化”了。应当说,法律心理学应当除对与法律具有紧密联系的、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劳动改造心理和民事诉讼心理等部分的研究外,还应当包括对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审判心理、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侵权人心理、证人心理、法官心理等之外的、知识产权诉讼中涉及的对于两种以上事物的感知心理、联想以及错觉心理等内容。可以说,涉及知识产权的心理学应当是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而应当确立起来的一个新兴心理学学科,它当归属于法律心理学的一个部门学科。它是将法律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从上述刑事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扩展到在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中相关社会公众和/或消费者对事物的认知心理现象和规律上的学科。
同样道理,外观设计的相同相似性判断,如上所述实质上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它服从于客观存在的人类认知心理规律。面对外观设计的各类组成要素,如形状、线条、色彩等,做相同相似性判断,人们就是进行了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因此,为了使外观设计的相同相似性判断更加科学化和实用化,将人类的对事物感觉和知觉以至思维过程中产生的此类认知和误差规律适用到知识产权法律实践当中去,就成为了解决外观设计相同相似性判断的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知识产权法律心理学适用设想
将心理学研究成果、方法和人的心理规律结合到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的实践之中去,实际上是研究、掌握和运用人们是否会根据一个外观设计连带想起另一外观设计并进一步将两者混同起来的心理学中“联想”以及“错觉”等等这种人类认识事物的心理规律的问题。
事实上,尽管存在有人的知识层次和社会生活实践的不同以及思维能力的差异,但造成人对两个以上的外观设计产生混淆的心理过程都具有符合上述心理学的联想和错觉的规律:它以被感知事物的各个特征,即由人的感知器官如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得到的特征信息为基础,在感知一事物过程中,引发出与其在各个特征相接近、相关联的它事物的回忆,进而在知觉的过程中,将此与它事物误认为相同。
就外观设计而言,使人就一外观设计联想起在其知识和经验中的另一外观设计,甚至造成两者相混淆(相同或相似)的心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外观设计的基础特征信息,即:该外观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其构成方式。一个外观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其构成方式可以拆分成各个不同形态的元素。根据《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之7.2款的规范:“构成外观设计的是外观设计要素或要素的结合,其中包括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同理,两个商标的联想以及混淆的心理构成过程也是取决于商标基础特征信息,即商标构成要素及其方式。根据商标法的规定:“第八条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这里可以看到,法律对商标构成要素规定了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或颜色等项内容。然而,对这些元素做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一个商标的基础特征信息事实上应当由下列元素所组成:点、线、颜色、点线组合构成的发声(文字发声)、点线组合构成的符号含义(文字含义)、点线面组合而成的三维物体形态(方形、长形、圆柱形、菱形、球形…)、上述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排列顺序。
从上述规范和分析中不难看出,构成外观设计和商标的基本要素,无非是点、线(条),颜色(呼叫)及其组合。而这些能为人们所感知的视觉和听觉客观要素,是造成人们联想和错觉的基本素材或基础。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人类生理结构的限制,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感知这些基本要素的某些时候,必然会产生认知结果与客观实际相符或不相符合的心理现象。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把这些自然(生理)现象或规律加以采集、整理、归纳并抽象出来若干规律或定律,然后应用到外观设计和商标的相同相似性判断的行政和司法实践中,则可以制订出科学的和客观的相同相似性判断准则、尺度和标准,这不仅会大大提高判决的公信度、公平公正度和广大公众的认可,而且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如何将其适用到实际审理实践中,是一个将心理学上的有关外观设计异同的辨识规律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过程。
摘要:现代纤维艺术虽然与传统的纺织、编织手工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有了脱胎换骨的全新面貌。现代纤维艺术不拘泥于传统纤维的平面形式、材料、编织手法来表现作品,而是通过综合材料的应用结合现代思想与设计观念的引人,使得现代纤维艺术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国际艺坛上。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表现形式材料制作手段
现代纤维艺术起源于西方,其发端于古老而传统的挂毯(Tapestry)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四千年前,埃及和巴比伦就有了羊毛编织壁毯,现存最早的实物是公元前9世纪埃及人留下的作品,其织造技术与现代高比林工艺十分相似。在南美的秘鲁、利智和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都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编织物。壁毯作为一种古老的编织语言,体现了特殊的习俗、历史和意义。
现代纤维艺术虽然与传统的纺织、编织手工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有了脱胎换骨的全新面貌。现代纤维艺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艺术家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表现手段和传统的材料的局限,而长期对新纤维材料的关注与尝试所产生的结果。现代纤维艺术成为20世纪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兴的独立的艺术门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现当代人文背景的转换,现代纤维艺术不仅在材料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而且在纤维艺术品的精神内涵上更加注重艺术家个人艺术观念的表达。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观念受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的影响,与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的创作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观念产生变化,从而引发了现代纤维艺术表达的丰富性。在现代建筑空间环境中现代纤维艺术创作观念必需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然而正是这种制约,使现代纤维艺术创作表现出独具空间形态的艺术观念。90年代后期,艺术家个性观念的表达更趋多元化,纤维艺术在艺术审美和文化语境上呈现出深刻的艺术特征。
一、表现形式的拓展
1.从平面走向立体
传统概念中的纤维艺术,特别是在欧洲主要是指挂毯、壁毯等平面形式的作品。挂毯在欧洲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许多博物馆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美的传统挂毯作品。欧洲挂毯的较多运用与其气候条件及建筑风格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各类纤维艺术手工艺,虽然内容和形式上也十分丰富,但难免受到实用性的制约,这时的纤维制品材料,色彩、形式、内容上都趋于程式化,虽然经过千百年的沿革方面都较为成熟,但设计上过分地依赖于民间文化和传统思想,或者为所谓的艺术所左右,成为纯艺术的描摹写照。与其传统形式不同,早期的现代纤维艺术就作为现代建筑的共生物而具有现代意义。其风格创造在空间特征中仍是二度平面的形式,但画面构成已有抽象、立体等现代派艺术的表现风格,并着重挖掘材质与肌理的视觉美,在编织表现上以粗犷、平坦、凹凸的多种形式取得许多虚空间,创造了如同浮雕般的空间特征。
在20世纪70年代现代建筑几乎成为现代的代名词,而现代纤维艺术也成为消除现代建筑固有缺陷的“良药”,与现代建筑相辅相成,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此后越来越多的纤维设计家、艺术家、建筑师投身于纤维艺术创作,以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他们的思想,时代的主题等。更有甚者将纤维艺术作为纯粹的情感宣泄的形式,出现了大批的现代纤维艺术。
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立体与半立体的作品占的比例较大。即使一些平面的纤维作品,其展示形式也已不完全是壁上的平面形式,而是去追求一种在空间形态中的悬或挂的形式,或将原本平面作品在空间作了各种形式的展示变化。
在立体纤维艺术品中,占比例较大的是“软雕塑”,即以金属、木、竹等材料为立体框架、支撑物,在其上进行编织;或将已编织成的平面纤维制品与立体的框架相结合;甚至完全没有框架,利用纤维材料自身的“可站立性”制作作品。另一部分是以各种空间悬吊方式为主的,悬吊的方式有的在空间的上部,类似顶棚的效果;有的是在空间中起着一种空间分隔的效果;有的是在空间的下部或者是在半立半悬吊形式,有屏风的效果。如保加利亚著名纤维艺术家马林·瓦尔班诺夫(万曼)采用粗犷的纤维材料去展现立体几何的现代派艺术雄风,从吊顶上悬挂的大型几何结构形式,在灯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幻莫测的多维空间效应。
探究现代纤维艺术由平面向立体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a.纤维艺术材料与其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b.现代建筑需要这种表面柔和、质地松软的立体艺术品来增加现代建筑空间里的人情味,以改变现代建筑中许多冰冷或平淡的空间效果。C.现代思想与设计观念的引人。
2.从具象走向抽象
欧洲17,18世纪的挂毯大多以宗教等具象的题材来表现的。到了19世纪末,绘画产生了象征主义和综合主义,纤维艺术也开始向现代艺术过渡。开此艺术先河的是法国壁挂艺术家让·吕尔萨,他是第一个把现代设计观念和新的装饰性带到壁挂里去,把现代绘画和壁挂技术相结合而使壁挂以新面貌出现于艺坛的人。他在壁挂艺术上的创新精神,促使纤维艺术的发展从过去的忠实于画家的画稿、油画的复制品的主题性绘画风格向多元化方面发展,使观赏主体直接参与纤维艺术的情势,纤维艺术与空问环境已经融为一个整体。现代纤维艺术似乎越来越向抽象化发展,但这种外在形式的抽象化发展却都是伴随着明确的主题表达的。例如:格鲁吉亚的现代壁挂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的作品《音乐会之后》,他以娴熟的编织技术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经线和纬线的交织运作中不停地思索,变换手中的各种色线进行创作,绘画性的表现形式与变幻莫测的编制技巧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变化微妙的色彩效果。
现代纤维艺术已经从较为狭隘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力图用综合材料,用现代观念和传统技艺的结合来表达纤维材料构成的内在力量。在技法处理上运用了极其丰富且“非寻常”的手法,对原始的纤维材料进行刻意的“加工”、“扭曲”、“变形”。以抽象的形式让人们更多地关注纤维材料与制作手段和空间所形成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微妙的心理感受,以及个性的独特传达。
二、材料运用的拓展
纤维艺术首先是一种属于材料的艺术。纤维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材料和人造纤维材料两大类。人类利用纤维材料,首先是从实用的需求出发,并赋予了材料许多个别的功能与使用方式,从劳动工具到人类的着装、室内陈设用品。可以说,纤维材料是一种与人最亲近的材料,具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来自于材料自身的性质,如柔韧性、保温性、遮蔽性、装饰性等,也来自于人的感受性。现代纤维艺术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已从传统的较为单一的状况走向了“多元化”。现代纤维不仅沿用传统的自然纤维,而且运用了大量人造纤维,如:合成纤维、有机化学纤维、尼龙、金属、光纤、玻璃、陶瓷、石棉纤维等。多元化的材料运用使现代纤维艺术在色彩、质感、肌理及表现力等方面都展现出不同以往的新面貌。不同材料的质地能改变外部与内部结构轮廓线的质感,从而更丰富了形态的视觉美感。比如硬质的竹、藤、金属等纤维材料,其共同具有的弹性张力在外形与内形的结构组合中,形成比较明确的结构轮廓继而产生了爽利挺拔的形态美;软质的棉、麻、丝、毛等纤维材料,其共同的柔软属性在不同编织的交织中形成了模糊的随意的张力结构轮廓,从而表现了柔美和谐的形态美;软硬材料的组合,其对比的张力在各部分形态间的表现则是一种曲直刚柔的形态美。
从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现代艺术中就出现了使用透明、闪光或发光的材料来表现现代的高科技,现代纤维艺术家同样也采用了这些材料与技术。他们提出了一种“不可见”的材料(即:自身没有特别的肌理,但是具有极好的反射性)来表现闪烁而且多变的光线、反射、透明。这不仅仅是作为对难以捉摸的现代电脑科技的反应,也是现代纤维对日益发达的室内光线照明控制所产生的装饰效果和现代建筑中大量使用的反光材料的一种反应。室内的照明、建筑内部采光的改善也为纤维作品的“高科技”提供了可能性。美国纤维艺术家南希的作品《金色的波》采用了羊毛,铜丝和粘胶纤维作为材料。保加利亚纤维艺术家万曼的作品《经与纬》采用了塑胶管和毛线作为材料。现代纤维艺术在取材范围上的拓展,主要还是由于现代纤维艺术追求材质美的表现。丰富了材质的种类就等于丰富了材质之间的对比关系,丰富了纤维艺术的表现语言。
三、制作手段的拓展
哲学研究表明,任何事物都包括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例如,事物之间性质上对立两极之间的转换;位置、结构上的互相颠倒和转换等等。因此逆向思维存在于任何领域,具有普遍性。其次,逆向思维是与正向思维相辅相成,是对惯例和常识的反叛和挑战。它能够克服僵化的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认识模式,具有批判性。再者,按着循规蹈矩的正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有时由于受经验的局限,人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熟悉的一面,而忽视相反的另外一面,因此,会使人们的思路变得单一刻板,得到的只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结果。而通过逆向思维就可以克服这一思维上的障碍。在环境艺术设计上运用逆向思维,经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人以惊奇,具有新颖性。
2艺术设计中运用逆向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所谓逆向思维不是简单的表面上的逆向处理,而是真正从逆向思维中得到科学的、独特的超出正向思维效果的成果。上海“萤七人间”餐厅是一家集餐厅和酒吧于一体的休闲聚会场所,大门常闭不开,从外形看,全不像其他正常营业的餐厅,当天若不电话询问开门密码,保证你吃一闭门羹连门都进不去。“萤七人间”餐厅,在室内设计上也有别于传统,创意无处不在,巧妙分割的厅堂,只用黑白二色装点的整间餐厅,眼能所及之处没有一块完整的墙面和地板,就连卫生间也暗藏玄机,会作弄你一番。餐厅地处静安寺,优雅清静的环境自然是不用多说,幽幽的灯光,情调的氛围,就连菜肴也追随时尚走“概念”路线,非常精致。其次,要坚持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本身虽然是对立的,但又是密切不可分割的。所以,以正向思维作为坐标和参照,进行逆向思维设计,才能显示其突破性。例如:在野生动物园里,野生动物是采用开放式放牧的,为了防止人们受到猛兽的袭击和伤害,让游人坐在汽车里面进行参观游玩,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情趣。例如,还有一些高档酒店采用开放式的餐厅制作间,整洁卫生的制作间就设置在营业大厅中间,设置在就餐顾客的眼前,不仅增加了顾客的食品安全感,现代的厨房设备更让人感到另有一番风味。
3结语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就校园文化的概念来说,由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一直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对于校园文化的内涵,相关研究仍然相当模糊,并不能给出十分明确的说法。概括而言,校园文化是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受到熏陶,令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学生接受德育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亚文化,它集物质、知识和心理于一体,是学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内涵的界定: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以校园为活动和建设空间,主要目的是育人,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等内容的群体性文化。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我国的校园文化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理论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当然,作为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如何构建仍在研究。目前,针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已越来越多,相对完整的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构建应指日可待。综合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现象学和思政研究角度的分析,从大局的角度深入探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学术界对高职教育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分类不明晰,其所涵括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所涉及的范畴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相互交叉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脱离了高职教育应用型的特点,建设理念仍停留在传统大学的建设思路上,未能体现出高职特色,甚至忽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未放在整体办学的大方向和整体建设策划中实施。以校企结合、职业素养育人、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等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较少。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界定,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表述,但就其实质而言是相同的。有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为受教育者特意创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所和文化氛围,并有意识地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认之,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有的学者认为:“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一种不具备独立的学科形式存在而是附着、渗透、隐含于其他载体中的教育,其性质不够明显,不直接,不暴露。”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种有效形式即无意识教育,是指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教育形式,把无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实质上就是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人们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组织管理、职业活动、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有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综合以上各种观点,笔者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做如下定义: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利用教育主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方面的隐性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无意识被教育的情况下获得教育者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内化之,是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二者是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在共同教育目的引导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三、校园文化建设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宣传、党校培训课程的开展、校园学术报告等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它是校园文化的一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方面。本文所研究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校园文化为教育载体,实现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当它有了明确的教育指向性,蕴含大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时,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才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展也正需要多种教育形式充当其载体,传递不同的信息给受教育者,这是一个复杂的且必须可控的过程。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利用好其载体的作用,充当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让两者能够互相参与、互相作用,为它们提供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既然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更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面。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利用高校文化互动性高、渗透性强等特点,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影响着在校师生,乃至影响着整个学校,这是对原本枯燥乏味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补充,会使原本缺乏生机的校园变得更具动力、更具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气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会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间与高校校园环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合到一起。如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对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与此同时,覆盖面广是校园文化的特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能使其隐性教育的作用得到全面实现。
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缺失的现状
高职院校当前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是国家管理和发展46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它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国家未来的技术精英,还是具备相当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的技术精英,这确实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更离不开与校风、学生关系更为密切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校园文化建设硬件设施投入大,设备齐全,但缺乏个性高校底蕴之所在是个性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学生人校之初对学校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对校园文化的了解之上,学校的师资、教学软硬件等不可能通过一朝一夕了解清楚,因此,学生了解学校是通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来实现的。可以说,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否优秀,就看学生置身其中,能否就被它独特的、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所触动。
(二)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受到忽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直占主导地位,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却受到严重的忽视,一些教育者没有意识到这一方式的重要性。尤其利用校园文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利用更是难以实现,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并不能完整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在日常教学中巧妙地将其融入教学过程,直接导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量闲置浪费,开发利用不足。因此,必须增强教育者的自觉开发和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意识,树立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要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由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生置身于大学校园中,所接受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理性且正规的那一部分内容,还包括其他各种非正式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而又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尤其要认识到高校自身校园文化建设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
(三)校园活动形式多样,但内容相对贫乏高校是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生平时除了接触专业知识,丰富的校园活动还可以起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的作用,它不仅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好处,也是学生培养其兴趣爱好、发挥特长的重要途径,更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但高校校园活动存在数量多、样式多、质量档次不佳的现状,从活动内容来说,只能用贫乏两字形容,多种雷同的活动开展在各地的校园里,校园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正被不断弱化。
(四)校园文化建设未利用好网络宣传主阵地网络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学正是学知识、接轨社会的重要时期,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宽带技术的发展,虚拟网络世界中的生活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虽然现在各大职业院校都在加强网络建设,网络硬件和覆盖面都得到最大提升,但在网络页面、信息传播速度上仍然较慢,不但不能满足学生获取信息的要求,同时也弱化了网络传播正能量的速度和效果。
五、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
(一)增强教育者开发利用高校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它是教育者运用各种知识,独立有效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课程本身设置具有很强的宣传性,学生难免有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时更应注意,要将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而其他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也应积极拓展、创新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因此,高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环境的,如何将校园文化建设融于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这需要提高教育者的创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首先,教育者要发挥其创造性,将高校特色校园文化资源结合并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看似无意却是有意地提及校园文化中贴近学生生活环境的内容,容易激起学生爱校热情和自豪感,进而上升到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其次,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学校校园文化的哪些方面感兴趣,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学生的兴趣策划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彩内容讲授得有声有色、合情合理、精辟透彻,使学生听的有兴趣,并将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资源融人思想政治教育后完整地见诸文字,通过报刊、广播、文件、网络等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因此,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断加强开发和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培养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一些传统载体,还要善于开发利用一些现代新载体,通过这些种类繁多的载体将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营造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周围,以合力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目的。譬如校园广播、校园橱窗海报、校园网络论坛等,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奋斗历史、宣传校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形式增加与学生接触的频率和覆盖面,反复地、综合地、累积地宣传强化,把教育的时空延伸到课堂之外,真正做到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三)发挥师生群体的行为示范效应,实现行为育人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如何规范广大师生的日常言行,主要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以教师和个别学生为榜样对身边每位学生的思想教育影响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教师要举止庄重、谈吐有理,学生才能尊重教师,这才会相信他教授的知识。因此,实现行为育人。必须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必须树立身教为先、身教为重的教育观念。这种教育观念是指用自身的行动来得到学生的敬重,使学生视其为表率,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讲授。同时,学生“朋辈”影响也会起到相当的群体行为试范效应。朋辈之中行为得体、思想高尚者,将其先进事迹当作典型,形成相应材料,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冲击受教育者的认知系统,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徽州生态伦理思想 徽州古村落 “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建设 挑战
解决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探索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但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仅靠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生态危机除有它的经济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根源,就是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念。徽州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最深厚、保存最完整的“标本”,中国古人的生态伦理思想也在这青山绿水和族群村落之间得到了最充分的实践和展现。因此,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探讨徽州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当前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但这必然有一个创造性的转换和重构的问题,后工业时代毕竟不同于农耕时代,直接地照搬运用,很可能会造成理论与现实的错位,从而无助于现实生态问题的真正解决。因此,对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保持一种双重的审视是不无必要的。对此问题,本文加以探讨。
一、徽州生态伦理思想的特点与意义
面对曾经富甲天下、人文昌盛的徽州留给我们的中国农耕社会完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大量古村落群,想必人人都无不惊叹和称奇,它们不仅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而且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然而,古老的徽州人是如何造就这个光辉典范的?这恐怕要追根溯源到古代徽州人充满智慧的生态伦理观念。总体上说,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精神与古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这一点儒家和道家都是认可的。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孟子・尽心上》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礼记・郊特牲》说:“阴阳合而万物得。”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强调天地人的协调、和谐,以保持自然的生机和谐及自然环境的生态。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老子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地由道而生,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道家以其天、地、人、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构筑起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所以,秉持“天人合一”,达到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实现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一直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最高的生命追求和理想境界。
这在徽州古村落建筑群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甚至可以说徽州古村落建筑群在根本上就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境界的现实化和具体化。总体上,徽州古村落给人一种独具魅力的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这种特殊风格的徽派建筑艺术,实际也正是中国古代以“天人合一”为特征和旨归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外在表征。比如徽州古村落的择址和民居建筑都有与其地理条件相适应的布局特点。一般说来,徽州古村落大都结合徽州独特的丘陵地貌结构:群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岩谷数倍于土田,因此,比较注重以天然山水为依托,讲究枕山环水,随坡就势,择高台建筑,应合了堪舆学所说的“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趁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1]P96在古徽州,察山川地势,依山旁水,择吉地建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案例比比皆是。它们大多都是按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等生态伦理观念和民间堪舆之术择地而建的。比如古黟宏村,枕山面水,背靠黄山余脉雷岗山,面临新安江末支西溪,以卧牛为形状,并根据牛的生理特性来进行村落的规划和建设,先将村中一天然泉水窟扩展成半月形的月塘(即月沼),形为“牛胃”;然后,引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其长川九曲,流经十弯,形为“牛肠”,并相互连接贯穿。此后,又在西溪河羊栈河、双溪河架起四座木桥,俗称“牛脚”。这样形成了以“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此后宏村的建筑,全部围绕“牛肠”和“牛胃”来建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村落规划和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2]P2这样,整个村庄既水脉环绕,湍流不息,又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同时也解决了村民的饮用、清洗、灌溉和消防等实际需求。由此不难看出,徽州村落不仅富有山水意境,宛如一幅幅凝固的中国山水画,兼有山之静态与水之动态的交汇,山之封闭与水之开放的互补,而且这种特殊的意境,使得徽派民居建筑群落的古村庄很好地与自然保持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既充分认识、服从于自然力,又对自然很好地加以利用与开发。
同时,为了保护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徽州的很多古村落都特别重视保护植被和土壤,并且制定了不少村规。其中,有的村落以“保龙脉,来龙为一村之命脉,不能伐山木”为由,严禁村民砍伐后龙山的风水林。绩溪龙井胡氏就有禁伐之族规:“堪舆家示人堆砌种树之法,皆所以保全生气也。各族阴阳二基宜共遵此法,尤必严禁损害。”[3]P14另据《橙杨散志》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徽州府歙县颁布告示,严禁在溪口山冲要脉等处“采伐”、“开凿”、“挖煤采石”,“倘敢故违。立拿从重究治”。[3]P14又据《白杨源志》记载:“各村祠下之山林,赖祖栽未向理,斧斤不时入伐,……若不经理严禁,恐做尤不堪设想,故今邀集公众议决,将山场树木,概行严禁……如违照章重罚,觉不宽容。”[3]P15从上述宗规、府令和议章可见,当时徽州人对自然界的山石草木、土壤植被是非常珍视的,认为它们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宗族命运息息相关,所以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禁伐禁凿,以保护民众聚居地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尽管徽州古村落林林总总、形态各异,但其总体特征却是显著的、鲜明的,它们大多依山傍水,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一方面充分认识、服从于自然,另一方面又对自然很好地加以开发与利用,从而保持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以及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体现了古徽州人充满智慧的生态伦理思想。在全球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它正在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它所拥有的丰富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智慧对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二、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建设生态文明中面临的挑战
今天,充分肯定徽州古村落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孕育而成的具有农耕社会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工业化社会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徽州古村落的原生态文化存续的基础已开始遭到破坏,原来古村落所具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局限也开始受到冲击,甚至被打破。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增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冲击所带来的古村落现代生态失衡与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分析徽州古村落现代生态失衡的表现和根源,探讨和解决传统生态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徽州古村落建筑群的总体风格基本上表征了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但这又不是后者可以完全解释的。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从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古代的徽州村落业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而是靠境外的徽商和徽籍官僚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反哺乡里来保持繁荣,是典型的寄生型村落,其经济形态属于资源寄生型。村落的主人是那些累资千万、富可倾国的大商人或出将入相、主政一方的大官僚。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财富,衣食无虞,无需向徽州本土索取生活资源,从而能够有足够的条件超越一般的农民意识和现实需求,而陶醉于对自然的欣赏与吟咏,流连于天人合一的精神之域,追求人道合于天道,营造宁心怡情的和谐世界。”[4]P49这就是说,徽州古建筑群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及其生态伦理思想是有其经济的富足作前提保障的,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像是古代徽商或徽籍官僚们的“后花园”。但随着徽商的衰落,徽州古村落的生态和谐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资源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慢慢地被打破了。特别是改革开发后,一方面现代文明以其裹挟的技术优势、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物质产品的诱惑,正在形成一种快速地解构着农业文明的摧毁力,另一方面当代的徽州古村落正在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地向现代文明转型,以至从前的富商返乡享乐、仕绅退隐休闲的文化园林变成了现时代的旅游的生产基地,以前的资源寄生型的经济形态变成了现时代的资源内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村落的主人也由过去的富商、绅士变成了地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村吃村的平民了。所以,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因此,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形态的转变在破坏着徽州古村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的同时,也考验着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生命力。
总体上,徽州古村落及其体现的生态伦理观念是适在应农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之需要而建造起来的,它的空间形态、内部结构、材料质地、环境容量等均与农业文明条件下能量的消费方式和人均消费总量相一致。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现今的人们生活消费的能量形态(种类)、消费方式、消费条件、消费量均大大突破了传统社会的规模,因此,现代生活必然对古村落生态系统整体产生不可抗拒的破坏性力量。同时,徽州古村落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行程中,缓慢地产生了维护古村落生态的一系列传统民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的急速变迁,特别是旅游业的直接刺激,现今的古村落里的人们已经没有先辈那样的热情与自觉意识去维护村落的生态环境了。这势必进一步加剧徽州生态文明的危机,同时也挑战着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生命力。所以,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增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意识。现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已经由国家文化部批准正式挂牌设立。它标志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特定时段典型代表的徽州文化,其保护、承传和弘扬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冲击所带来的古村落现代生态失衡与破坏。所以,对徽州古村落及其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我们要有一种当代的问题意识。而当前问题的关键是:农耕社会的生态伦理思想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转化、重建,与工业社会实现有机对接,从而在当下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汪昭义.徽州村落视野中的生态文化意蕴[J].黄山学刊,1998,(4).
[2]金艺辉.中国老村――宏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论文关键词:思想 设计载体 文化精髓
论文摘要:艺术成果是思想与实践交融时呈现出的一种结晶,这个结晶是理论与实践的载体。为了丰富结晶的含金量,作为设计者必须具备丰富的设计思想及扎实的实践能后才能完善其成果。
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内,我们从艺术角度来谈艺术设计,它却是一个广博的问题。而对于高等院校学设计的学员来说,他们不但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只有当理论与实践相融时才能得出真正的学习成果,而这个成果正是理论与实践的载体。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艺术成果是在什么状态下成为理论与实践载体过程的。
一、具备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主要来源于学员本身的学习态度及超乎寻常的联想能力及实践能力。同时,作为设计者更应具备关怀自己与社会的密度性。
对于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员在短暂的三四年学习时间内,想真正掌握好设计知识,仅凭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量来恒定自己有多么高深的设计水平,是值得估量的。更不用说学员跨出校门后就能立即成为社会中设计人士公认的优秀的设计工作者,这更是一件值得思量的问题。
作为设计学员要想在高等院校里学到更多,懂得更多,就必须做到:“学会自我管理”。只有严格的自我管理,才能获得较为理性化的学习方法,而严格的自我管理也是建立在有学习目标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盲目地学习基础上来为学习而学习。
一位想持久地从事设计行业的学员,在三年的学习时间内就会主动去博阅大量的文化书籍,来服务于自己的设计创作。在学习的历程中,学员就会博阅到来自不同国度的书籍,如果长期地、有目的地博阅会得到不同文化精髓的熏陶,在不同文化这种元素的熏陶中就会不经意地产生新的灵感源泉。作为学员,还得时常保持着像学员一样的真正心态,为设计者方向而不懈努力。把课堂知识、书本知识、社会知识相结合地融汇于设计创作之中,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在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性。为了学到更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学员还得相信自己所付出的,它有一天会植根于成功者不可缺少的坚实基础,并以这种自信的学习信念,是成为设计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二、设计思想的取舍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工作者,有了广博的设计理念之后,还得学会取舍这些理念。只有经过精心锤炼与设计主题相符合的设计思想,最终设计出来的设计作品,才是最耐人寻味的佳作。
在设计之路上,如果把设计者的思想比喻成大海,那么在设计者心中真正成型的设计思想,是千锤百炼后凝结成的一种混合元素。这种混合元素需要像棒棒糖一样具有足够的诱惑力,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否则也是玩物中的无稽之谈而已。一切设计成果都需要对某一部分人产生诱惑力才能算成功,如果一个作品能让世界人民都喜欢,那么,这件作品无疑就是最成功的佳作之一。
设计思想是一个设计者的命脉,中枢神经,它不允许短路,但会疲惫。所以,从事设计的工作者在某些时候需要静心,静心能修复疲惫,有时候还能使设计者的灵感如洪水一样滔滔不绝,而真正所需的东西就也会在其中呈现,而这时就需要设计者捕捉与提炼,这也是设计感性与理性后果决的关键环节。作为一个丈量度的持杆者,他必须有着与设计主题相关的大量信息,才会作出果决的答案。反之,就难以下定论。当然,每位设计者首先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及其对该项设计具有强烈的占有欲,也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属于正果。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会设计,更应该学会在像大海一样的思潮中果决答案,这就是设计者及决策者融为一身的思想展现。 三、展现设计思想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他所有的设计思想元素都会通过一种形式或多种方式体现出来,那就是设计作品,无论作品的好与坏,都能体现出设计者的思想涵养。
正如在学校,一个班级有上十号学员,当这些学员集中在统一的设计公司,使用着同样的工具及材料,他们最终完成的作品都会千奇百怪。出现这样的结果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这也正是思想涵养不同的最终展现,而这些思想得以体现都是通过实践后所得的结果。所以,设计者思想最终得以展现的机会绝大多数流露于设计作品之中。
作为设计者,一生有着无穷的创新灵感,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科研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属于自己所有创新的成果都是无法一一得以展现。因为,实现远远大于展现的机会。所以,作为设计者为了有更多展现自己设计作品的机会,就需要长期保持着具有积极挑战性的活跃思维灵感。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去展现属于自己所实现的设计作品。展现作品是为了更多地展现自己的价值及地位,少数者处于自我娱乐状态,这种状态潜在地说,是一种专一奉献精神,也是自我引领设计的最佳方式之一。多数设计者是处于生计在无限奉献,为此来达到某一种目的。
四、设计思想的价值体现
对于设计者来说,设计者的思想价值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经过介质进行转换后产生的价值。这大概就是市场经济,思想化价值体现的载体,这也显然是商品价值包容着思想价值的一种表现方式。如何把最具有灵感性的设计思想赋予给商品,这就在于设计者在实践中对该项产品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创意手法。
当思想需要进行比较乃至展销的时候,设计者设计思想就要作为主导性思想来进行指导,把它付诸某一种可观、可用的物体,这个时候,此类物体便成了一种思想的载体,更是通过实践后所产生的结果,所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辩证,最终呈现的就是结果。结果便是理论与实践的载体,更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五、设计思想的传播
很多时候,设计思想的传播不单靠简单的语言交流就能得以完成,更多的是靠实物来证明给观众,实物论证是设计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当我们需要传播某种思想的时候,就会把思想转换成实物后在进行传播,实物的传播方式在如今有很多种形式可以起到较好的传播效应。如新闻、网络信息、展览展销等其他形式。
一个时代里,一个时期内,能让某一部分人士的精神及理念源远流长,最后的印证一定是依附于某种产品之上。为此,设计成果便是承载思想与实践永不会褪色的证物。同时也是评判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一、儒家道德伦理概述
中国古代设计伦理思想根植于自身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对于设计伦理的研究,又以孔子所倡导的“仁爱”的儒家伦理思想观为基础,而后发展成由众多道德范畴、社会道德规范等构成的庞大体系。这个体系规范着古代社会的运行,成为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规范和指导。
“仁者爱人”的“仁”被认为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系的核心,处于主导的地位,“仁者爱人”成为孔子的重要伦理思想,体现了孔子提倡用“仁”的手段来处理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化解各方面矛盾的观点。孔子对“仁”的论述的基础是“孝亲爱人”,这一观点在孔子提出“仁”之前就已经存在。正如《三字经》中所言,“首孝悌,次见闻”,说的就是“百善孝为先”,人们应该孝亲、敬兄、爱弟,在自己的家庭范围内通过“仁”制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然后才能推广到家庭亲缘以外的社会。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对象是由人这一个体而引发到社会的层面,一个人如果不“孝悌”,那么怎么能让整个社会都遵守“仁”这一伦理道德呢?正是以“孝悌”作为“仁”推广的根基,而进一步上升到社会、国家的伦理道德层次。而当时的社会活动和人们的造物行为也无疑是以“仁爱”的道德标准来进行的。
二、春秋时期设计伦理思想
中国古代最早的设计思想源于《周易》,周易中提出了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而其中提到的“见乃谓之器,形乃谓之象”则被认为体现了一种“制器尚象”的观点,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一样作为一种抽象符号来理解,即造物活动中对具体器形的塑造应该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模拟、类比和象征,以表现更深层次的“意”。
春秋时期,在社会制度的动荡与变革中,人们也迎来了思想意识的变革,当时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为诸子百家的“著书立说”提供了土壤,这些活动在整个社会掀起了新的浪潮,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理论格局。其中,也不乏理论家对一些主题的热烈讨论,其中的一个讨论主题则是与造物活动、造物精神相关的,即关于“用与美”“文与质”的讨论。“文与质”的关系也成为传统中国造物历史中的一对设计伦理的主要矛盾,自春秋起源到后世的很多造物理论也都是以“文与质”为原点进行讨论的。
对应造物活动来讲,那么这句话实际是在说审视一件产品的基本观点,产品只有功能而缺乏美感难免流于粗俗、平庸;过分注重装饰而忽略功能,则又显得花哨,不实用,一件好的产品必然是要兼具外在美与功能美的。可见,人们当时已经具备了对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等因素的初步认知与思考。
三、考工记与春秋时期伦理设计思想特点
春秋末期的《考工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工艺学理论文献,其内容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天、地、材、工”被认为是造物活动的四个重要因素,“天有时”指的是造物活动的季节时间环境,“地有气”指的是造物活动的空间环境;“材有美”对应的是对材料特性的掌握;“工有巧”指的是工匠的制作工艺和技能等。一件产品应该是“天时、地利、材美、工巧”等四方面综合因素的结合体。也可以说,这四点是春秋r期的伦理设计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顺应环境。造物活动应该顺应季节时间条件,这表明古人已经开始对自然物的性质、规律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懂得一件好的产品,从选料到制作都要依据自然规律。这也体现了顺应自然的伦理观念。只有顺应天气、季节的规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由于南北地域不同,其水土等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不仅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也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了南北迥然不同的风格。
(2)材料因素。造物活动应该要考虑材料因素。不同材料的性能不同、质地不同,因而影响材料的特性,造物活动中要对材料特性有所掌握。
(3)工艺水平。强调手工艺人应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准,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材质进行工艺上的创新。
四、结语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教学设计思想的发展现状,对多元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评述,认为当前教学设计的特点主要是教学设计思想运用的非线性,教学设计思想研究的开放性。指出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更好的运用教学设计的各种思想理论,将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指导教学设计的多元思想
当前,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多元的,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许多思想仍被教学设计所采纳;人本主义认识理论,后现代主义认识理论等哲学认识论观点的合理成分也被教学设计所吸取;新知识观、新人才观等观念也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中的一些理论、思想也正被教学设计所吸取。
人本主义认识理论从个体自我实现的角度来考察学习的价值。强调从学习者,而不是观察者的角度来解释人的行为;后现代主义认识理论可归纳总结为: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五个特点;新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内含在团队和共同体中的,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完全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广泛的相互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才能达到共识;新人才观强调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应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竞争的能力;通过阐释学原理的应用,可以在解释者对世界所熟知的意义和世界拥有的某种未知的意义之间架构起一道理解的桥梁,缩短二者之间隔阂的距离;模糊逻辑存在的基本依据就是世界上的事物绝大部分都不是非此即彼,它们处在彼与此之间。实际上,人们在获取精确结论的时候,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模糊的信息得到的;而混沌理论是指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与无序性、复杂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的存在。
二、教学设计思想发展现状
1、基于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
随着教学设计学科的整体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依据自身的不同特点,来利用教学设计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目前,运用教学设计来设计教学的学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的学科,有许多新兴学科的教师在授课时也非常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力图设计优化的教学,诸如心理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等都尤为重视教学设计过程。同时,当前的学科划分得越来越细致,就算相同学科的同一授课内容,教师们的教学设计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同一节课来说,教师们可以采用有多种形式:双语教学设计、探究式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设计、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和当堂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众多教学设计中的一种甚至多种,这样可以保证更快、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说目前几乎每个学科的每堂教学都充满着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2、基于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设计
当前,教学设计已经深入到学习的各个阶段,从传统的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发展到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研究生教育等等,其中的授课都充满着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并且对于每个学习阶段中的每个年级的学生,也都有针对他们年龄、兴趣等特点的专门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深入理解、掌握当代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者,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3、基于不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教学设计
当前的教学设计形式多种多样,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又有多种基于不同理念和思想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下面是比较常用的几种。(1)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亲身体验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2)自主学习。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自身因素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积极主动、富有个人特色的自我控制,使其行为或产生特殊行为的性能发生变化的过程。(3)协作学习。处于相互作用这一环境中的人或集体,其中一方一旦达到目标,同时也会助长他方达到目标。(4)探究学习。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5)互动教学。能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增进课堂教学效能的教学方式,同时又是能够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方式。(6)任务驱动教学。是任务、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即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基于不同教学媒体的教学设计
当前,教学设计中媒体的应用既有电视、电声、电光教学媒体,又有计算机、互联网等教学媒体。这些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取代关系,而是互相补充、有机结合的关系。
三、多元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理念评述
综上所述,从指导教学设计的多元思想来看,人本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等促进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发展,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这类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当前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并代表了今后教学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当前的教学设计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如超文本的随意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路径,教学软件允许学生不按照线性流程,而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等等都体现出后现代主义认识论的若干观点已被教学设计所吸取利用。新知识观、新人才观代表了新时代对教学设计的知识内容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新知识观、新人才观强调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应重视学习过程,应力求学习方式的优化。这使教学设计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阐释学为教学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阐释学强调教学不仅要为学习者留出理解的空白,而且要利用这种空白,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填充“空白”的机会。阐释学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真考虑和融合学习者的元认知技能,应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善于使用学习者熟悉的术语,给学习者获得正确理解提供高度的可能性。模糊逻辑和混沌理论对教学设计的主要贡献在于打破了传统教学设计的线性思维模式和教学程序。在线性教学设计中,设计者认为只要按照既定的教学程序,对学习者施加影响,就可以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但在事实上,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众多的,要周全精确地考虑所有因素和所有变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学设计应该设计灵活、弹性的非线性教学过程。此外,模糊逻辑和混沌理论还强调教学设计应重视培养学习者元认知能力以及情感教育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上述各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学设计已经在新世纪的各种课堂上全面开展。总体来看,当前的教学设计特点可以归结如下:第一,教学设计思想运用的非线性。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线性系统,这个线性系统严格规定了设计过程的阶段性和顺序性,但过于机械化,不够灵活,在当前复杂的教育系统中这种设计过程十分不适用。当前的学习,主要是以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我们可以来设计各式各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在各个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步骤中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思想理念,只要能够在各个步骤中都有可能培养能力,那就是成功的教学设计,这样可以形成一种多维的、非线形的教学模式,也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充满动态性,以适应复杂的教学系统。第二,教学设计思想研究的开放性。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复杂化的信息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教学设计思想必然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首先,教学的开放过程是无始无终的,既不是从某个特殊起点始发后沿直线进行的,也不在终点界定其目标、评价或控制。其次,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它并不遵循简单的线性途径。最后,开放的教学思想研究能快速有效地适应未曾预料的各种偶然事件。这
样的教育环境导致了教学设计思想研究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
[1]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