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体育思想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思想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思想论文

第1篇: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

一、精心设计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时,是比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路上》,在游戏中设置了“雪山”、“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

二、寓教于乐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爱新鲜,注意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些学生因图快或不认真,常常踩出圈,如果设计成“小猫捉老鼠”游戏,谁要是踩出圈,就算被小猫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趣。又如“送盲人回家”游戏,让“盲人”戴上娃娃头,“少先队员”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看谁先送到“家”,学生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去送盲人,达到锻炼和教育目的。在低年级或学前班搞穿衣服扣扣子比赛、用筷子夹玻璃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用“石头、剪子、布”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三、心有德育场地宽

第2篇: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教育思想是我们教学行为的指导,拥有什么样的教学指导思想往往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莫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我们首先要转变的就是教学思想,那就是要本着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的教育教学理念来开展我们的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核心地位,明确在新课改下师生的角色,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桥梁,作用就是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吸收所学知识,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共同进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学习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和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我们的学科教学技能,这样才能够给我们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宣传,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与学校沟通,使学校通过体育教学、群体竞赛、集会、广播、墙报、有线电视、体育名言牌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学校体育,营造一种浓厚的学校体育氛围,激发广大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提高学生自觉参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重要的是要热爱祖国、建设和保卫祖国,而且还可以和人的精神面貌及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建立起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体育可耻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让家长和文化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了,自然在上课过程中会更用心,主动性才容易发挥出来。

三、丰富教学流程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只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学习气氛。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通过多媒体进行形象教学,也可以利用游戏、比赛等形式贯穿教材的全内容等等。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向选项课、多样性质课、保健体育课的多样化方向发展,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育的学习和锻炼。

四、完善评价机制

第3篇: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是经师也是人师是老师也是朋友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二、加强办理生涯辅导。学校辅导学生的层面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生涯四个层面。前三项属补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辅导是预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预防甚于治疗”,生涯辅导遂成为辅导工作的主流。

第4篇: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1.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来开展,信息资源比较少,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利用手机媒体所带来的平台展开思想教育工作,能够大幅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手机媒体将会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手机媒体这种新型的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加快捷地一些信息,传授教育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展开。在手机媒体的应用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得到了很大的方便,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具有非常大的好处,可以很快捷、方便地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面效率的提升,必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显著地提升。另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手机媒体的应用无疑带来了一个新的教育途径。手机媒体能够传播文字、图片、视频、音像等何种形式的信息,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接收思想政治知识。而且学生在使用手机媒体学习时,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1.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手机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主要是以点对面的形式,这种传播形式能够方便、快捷、全面地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最新的动态信息,例如校园内的新闻以及自己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等,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各抒己见,促进大学生理性地思考问题,客观地面对事件。通过手媒体来传播正确、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准确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成长规律是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充分了解,才能顺利展开教育工作。当前,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通常都会选择一个人面对事情,缺乏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而手机媒体的出现,为人们创造出了一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空间,人们通过手机媒体进行交流,不用面对面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实时关注学生的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和符合大学生的真实状况。

1.3增进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手机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大的创造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对手机媒体信息能够积极主动地探求和思考,从而进行自我教育。大学生在利用手机媒体进行交流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而教育工作者则会通过大学生教育情况的反馈,对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完善和更新,这种互动性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平等,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提升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策略

2.1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载体作用

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手机作为载体和平台,采用图文并茂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手机媒体的各种信息传递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简单、形象、生动的形式发送给学生,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师也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另外,教育工作者也要努力地开发和拓宽手机媒体面向大学生应用的软件系统,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建设。

2.2建设专业队伍,优化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规律,但是也在不断地发展,这要求教育工作做具有相应的反应能力、开拓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校应建立教育培训机构,不断拓展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展开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3提升大学生素质

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点问题,就是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只有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才能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成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实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为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由于手机媒体传递的信息过于繁杂,其中不乏一些虚假、诈骗、等不良信息,所以对于大学生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3结束语

第5篇: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遇;挑战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进一步升级更新,一个全新的概念———自媒体腾空而出。脱胎于新媒体的自媒体,以其独到的传播方式,呈现出自身的优越特质。以人传播为特色的自媒体,由于其便利性深受广大网民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大学校园里传统媒体的低普及率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新媒体,以手机为代表的自媒体工具,成为大学生学习、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更是大学生离不开的“必需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紧跟形势,充分认识到媒介环境带来的变化,加强自身对自媒体的认识和运用,熟练掌握自媒体的传播特点,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

一、自媒体的概述

(一)自媒体的定义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Media(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①通俗来说就是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也叫“个人媒体”。②其主要表达渠道是:微信、微博、新型视频网站、博客,还有新型的个人门户类网站。

(二)自媒体的特点

脱胎于新媒体的自媒体不仅具有新媒体本身的特质,包括互动性、实时性、全天候、全球性、海量信息储存、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除此之外,也拥有自身独特的特质:1.平民化、个性化。与传统媒体的发言权控制在电视台、广播台、记者编辑等传统媒体人手中相比,自媒体则控制在普通大众手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注册、管理账户、添加关注、信息,建立属于自己的媒体,一切基于自己的爱好,极具个性化。2.门槛低、易操作。在自媒体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众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相比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的大投资大制作,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渠道中,经过简单的注册便可拥有自媒体,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也不要求任何的专业技术知识。3.开放性、复杂性。由于Web2.0的开放性,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由发表观点。人们可以自主成立“媒体”,当媒介的主人。自媒体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个人意愿随心所欲地编辑,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这一概念,编辑的权力被削弱。4.可信度低。由于自媒体的准入门槛低,不需要相关部门审批,信息也没有规章制度约束。有的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速度或者说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的部分信息者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5.创新智能化。随着移动终端的技术不断发展,新兴的个人门户类网站,例如微信公共订阅号等,凭借对内容的深度挖掘,笼络了一大批受众。另外,个人门户创新性地将消息进行智能推送,使这批受众固定化。智能推送不仅强化了受众的可选择性,更使得消息方和受众能够密切地交流沟通,加强了信息的接受度,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

二、自媒体带来的影响

(一)自媒体带来的机遇

1.扩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在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主要利用人际传播、传统媒体、校园网站等常规宣传阵地,自媒体的加入拓宽了校园信息流通的平台,同时也提高了传播效率,为大学生思政工作争取了时间,拓展了空间。自媒体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媒体网络平台上交流和分享的都是自我的真实感受。高校借助于自媒体提供的碎片化式的真实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得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而且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排除困惑、解决困难。③2.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自媒体基本实现了人人传播,点点传播,使传播内容可以更快更多更及时地到达传播对象。即时性是自媒体区别于一般新媒体的特性,互联网、邮箱、博客传播速度虽然也很快,但是不能一步到位,在传播对象看到之前仍存在时间差。而基于手机传播工具的自媒体的传播可以让传播对象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提高传播效率。当下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性,使得他们在第一时间即可接收到自媒体的信息,大大缩短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3.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从辅导员人际传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到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校报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然后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校园网、校园社区逐渐建立,这些都是高校努力进行的尝试,并且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自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思政工作形式,高校建立人人网公共平台、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共号、校园手机报,教师利用QQ、飞信、微信等账号联系同学等都是教师利用自媒体做出的全新尝试。

(二)自媒体带来的挑战

首先,随着手机、电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一方面他们可以获得大量信息、丰富大学生活,同时也可能在纷乱复杂的互联网时代迷失自我,无节制地接触观看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使得他们过度耗费自己的时间。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将时间浪费在手机娱乐上,自媒体大大提升了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其次,由于自媒体的信息量大且良莠不齐,使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污染。由于信息时并不会经过审查,所以使得多种思潮大量来袭。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对各种外界信息的客观辨别和判断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等问题。同时自媒体传播速度很快,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不良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扩展范围,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④最后,自媒体的出现,给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了解新型的社交媒体,更要学会新技术,利用好自媒体这一平台。当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被逐渐重视起来,教师开始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媒体。但是当大家刚刚掌握了QQ、飞信、人人网的时候,微博开始兴起,之后极短时间内微信又腾空而出。新媒体技术革新之快,常常让我们措手不及。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利用好微信等新型自媒体平台。

三、自媒体时代的工作创新

正因为自媒体是把“双刃剑”,这就要求高校要顺应信息时代的变革,充分利用自媒体优势,尽可能规避其消极影响,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手段,提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刻认识到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维模式,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在之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高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优势,开辟新的平台和阵地,加强管理层面、师资队伍和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教育,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正确引导,同时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话语体系、传播方式读解当下的政策思想,使其深入人心。

(二)拓展全方位自媒体传播渠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积极利用自媒体,开创全新的工作平台。高校利用网络社区,例如校园网络社区、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共号、APP手机客户端、手机报等自媒体,加大信息传播力度。教师开通即时通讯工具:QQ、飞信、微信等渠道,建立和学生日常交流的平台,利用自媒体工具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以及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为他们答疑解惑,同时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互动。

(三)培养多元化辅导员人才队伍

辅导员队伍中不仅要吸收专门化的人才,同时也要培养教师自身对自媒体的认识,掌握相关技术和运作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主动成为学生的“好友”,时刻关注学生的“朋友圈”,以便达成形式和情感的认同,掌握言论主动权,成为舆论的引导者,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的效果。

(四)加强高校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

从上而下的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强而有力的抓手,高校应出台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网络舆情引导制度,加强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博、校园论坛的建设,在提供舆情表达和信息汇集空间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建立和完善自律自查机制。⑤为了加强监管力度积极设立网络管理中心,负责校园网的开发和维护,规范和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和习惯。同时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网络信息制度。实行信息公开,增强信息的透明度。⑥总而言之,自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机遇,教师要积极利用新的技术,掌握自媒体平台,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媒体的弊端,尽量让大学生主动排斥网络上的消极信息,吸收正能量。如何最终落实创新工作模式,真正将自媒体优势发挥出来仍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实际挑战。

作者:牛小游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注释

①张莹.浅析“自媒体”的特点[J].科教文汇,2008,5.

②“自媒体”百度百科:/link?url=cKApy1aODjYBahqJFrcrW.

③丁凯,宋桂秋.自媒体时代高校宣教网络建设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

④林伟荦.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8.

第6篇: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关于思想政治的吸引力,这是一个延续而且长期的话题,它在我国的思想政治产生时期,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是人们精神的洗礼,对人们自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努力提高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人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有着特别的作用和地位。要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首先就要引导他们认识其作用和特殊地位。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于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所以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是很有必要的。高效学生呢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的年龄段处在一个心理和生理都趋于成熟的阶段;大学思政教育有明确的大纲要求,针对学生身心规律和特点,进行有步骤、有计划、有系统的塑造其心灵;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的社会要求培养四有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四有新人的具体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现状分析

2.1 由于老师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没有丝毫创新,老师认为只要把自己该讲的内容介绍完毕,其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没有注重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真正学到知识,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认为是学生方面出了问题,把责任归咎到学生身上,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欢迎,甚至让学生感到厌烦。

2.2 我国坚持以经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路线,大学老师对其片面理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甚至被专业课代替。在大学里,对政治课程没有重视,有的对这方面的考试也没有认真对待;大学里专业课的老师受到极大重视,而政治课老师往往就饿比忽略了;老师只注重教学而没有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大学里的政治教育,很多都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是用来装点门面,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3 现在的网络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各种信息散播的媒介,它已经成为思想舆论与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网络传播的多元化挑战思政教育内容的一元化;网络信息的互动性挑战思政教育单向性;网络信息的可选择性挑战思政课堂内容的不可选择性;网络信息的创新性挑战思政教育模式的相对滞后性。这些挑战都是减少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所在。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策略

3.1 提高针对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学生的特点,适应学生的思维,与学生的实际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有针对性、对症下药。现在是自由言论与开放的时代,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些禁止学生与外界接触的封闭式状态,面对现在高校在改革开放式所需要迫切解决和思考的各种现实问题,要有针对的去解决。另外,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灵活多样,选准角度,根据家庭背景、个性特点、专业、年级、兴趣爱好、社会经历,实行有针对的教学。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把多媒体教学与网络信息融入到教学方案中,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

3.2 提高知识性。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要通过理性力量,增强其鼓动性、说服力和鼓动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这是进行知识性方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要求我们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几个、搜集、反馈、处理和判断,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快捷、有效、准确的支撑。这就要求学生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运用系统,发散,主体思维等与计算机有关思维方式。要求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网络的学习,提高科技意识,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把现代科技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深入扎实的学习。

3.3 提高情感性。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理性教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排斥感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学生加强心灵间的沟通,,以情感让学生由认识转向行动,讲究幽默感、趣味性、和主动性。坚持以理服人,在情感教学中与学生产生共鸣,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并喜欢思想政治教育。

第7篇: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际距离不当主要有两种表现:其一,主体际距离过近,超越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范围,没有长幼尊卑之分;其二,主体际距离过远,教师与学生形同陌路,没有任何交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往往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正确地认识他人,致使彼此间产生距离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际距离不当的产生同样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认知偏差在认知过程中

个体的某些偏见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这种偏差会构成个体对他人的印象,或好或坏。人际知觉中的种种偏见常常成为人际距离不当的诱因。

1.刻板效应刻板现象又称类化原则

定型效应,它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在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看法,总是按其民族、籍贯、性别、职业、年龄等特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已经形成的对社会各类人群的定型认知和固定印象去判断其人格。比如在学生的固有印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具有古板严厉、教条固执的特点,尽管不准确,却根深蒂固。正是由于受到这种刻板效应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接触认知对象的机会不多,认知不深入的情况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产生阻抗情绪,导致主体际距离的疏远。

2.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

是对不熟悉的个体第一次接触后就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它是通过外貌、体态、举止、风度、仪表、言谈等对他人形成印象。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大多是通过对教育主体的外貌、言谈、举止等初次接触后形成的。如果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第一次与学生交往时,着装邋遢、举止粗俗、夸夸其谈的话,那么这个教师很难让学生对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即便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良的印象必定使得学生不愿意接近这样的老师,排斥与老师的交往和接触,拉开主体间的距离。

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

指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评价之后,还会把这种评价推及扩展到对该人其他特征的认知上去。假设学习主体的某一方面特长如学习优秀得到教育主体的认同,那么有可能教育主体对该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作肯定的评价,会主观地认为他在社交、文艺、体育、道德、品行、思想等方面同样占有优势。同样,教育主体的某一方面能力如学识渊博如若得到学习主体的肯定,也会让学习主体将教育主体的这一优点无限放大、扩张,并被视为圣人,遮蔽住他的其他特征,导致过度崇拜。这些对于双主体的错误的判断间接地影响到主体间距离的亲疏冷热。

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又叫新近印象

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常常根据最近获得的信息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在感知熟悉的人时,近因效应更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师生关系受近因效应的影响略大一些。在交往初期,彼此已经建立的第一印象会随着接触的次数与时间的发展产生变化。比如,刚开始时,学生对老师的初次印象欠佳,但随着交往的深入与了解,越来越多的信息和事实改变了他之前已形成的看法,改变的可能取决于新信息的强度。主体间距离的远近潜移默化地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

(二)代际距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学习

主体由于年龄、性别、所处时代、环境、人生经历等的差异,导致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品味、生活方式、行事风格以及同辈群体。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于人生经历丰富、历经曲折,思想观念趋于谨慎、保守,处理问题也较为全面稳重。而学习主体,一方面表现出活跃、乐于冒险,勇于创新,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生活社会经验,易凭感觉、冲动行事,率性而为,致使其常常碰壁受挫,且心理承受能力弱,思想观念不成熟,看问题片面、粗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双主体间的分歧一般较多地体现在态度和价值观上,他们对同一问题各持己见,刚愎自用,久而久之,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距离也越来越远。

(三)情感沟通缺失邻近能够促进相互喜欢

扎琼克认为原因在于邻近有助于多次接触,对同一刺激物的多次接触就会使人经历由生疏到熟悉的变化,而熟悉又会使人产生好感,从而导致喜欢。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后来,米勒根据自己的实验材料指出,见面次数只有在一定限度之内的增加,才能提高喜欢的程度。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引起厌烦,减少喜欢度。简言之,即“距离产生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次数若太少,难免使主体间的情感沟通中断,情感上表现出冷漠生疏,相互间产生隔阂、矛盾;双主体接触次数过多,必然使彼此的特点暴露无遗,这些特点中当然包括各种缺点。这些缺点会使对方产生厌恶,破坏美的意境,导致审美窒息。

二、调控距离的方法主客观原因拉开了主体间的距离

使得主体在思想心理层面对对方产生了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也便成了主体间和谐融洽的障碍。那这种距离感指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呢?距离感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个体对他人形成的无法亲近的认知,并在与其交往中表现出不自在的主观感受。要想有效地消除距离感,建构并维持和谐的主体际距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空间安排在谈及主体际空间距离的标准时

已经提到了霍尔对人际空间距离的四种分类,分别是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0~1.5英尺):在此距离内,人们的身体可以充分接近或直接接触。沟通更多地依赖触觉、嗅觉、而不是视觉和听觉。一般情况下,此种距离是非正式的高度私密的,只有夫妻、情侣、亲子,以及密友才能进入。个人距离(1.5~4英尺):它是非正式场合下,朋友熟人之间对话、交谈、聚会等的适当距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接受来自对方的信息,身体接触很有限。尽管陌生人也可以进入这个距离,但与陌生人沟通时保持的距离可能更远一些。社交距离(4~12英尺):该距离适合于正式社交场合,是外交会谈、社交活动、处理公务时保持的距离。在沟通时,需要清楚的口头语言和充分的目光接触。它是同事之间、店员与顾客之间以及一般熟人之间交谈所使用的距离。公共距离(12英尺以上):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可以接纳一切人,适合于陌生人之间,演讲者与大众之间进行沟通时所采用的距离。双主体的师生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应介于个人距离与社交距离的范围(大约为1.5~12英尺)浮动。过近的亲密距离会侵犯对方的私人空间,使对方产生觉醒或阻抗等反应;过远的公共距离又会使彼此过于生疏,如同陌生人,不利于沟通交流。因此,适度最佳。

(二)接触次数生活中

彼此接触机会较多的人们容易相互喜欢,相互吸引,从而建立友谊。由于熟悉会使人产生好感,对同一刺激物的多次接触就会使人由生疏到熟悉,从而导致喜欢。是不是人们之间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就越可能相互喜欢呢?实验证明并非如此。米勒指出,见面次数只有在一定限度之内的增加,才能提高喜欢的程度。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引起厌烦,降低喜欢度。奥斯卡普证明,增加见面次数的作用仅限于中性的客体或积极肯定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交往频率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秉持适度原则,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最恰当。过犹不及都是不合适的,都不利于主体间距离的和谐。

(三)心理倾向

1.兴趣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可以增进相互的吸引力

研究表明,在国籍、民族、文化、宗教、年龄、职业、肤色、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信仰、态度、人格、经历、价值观、社会背景、教育程度等方面越相似,就越能相互吸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身比较理论化、抽象化,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法制观以及道德观教育,内容的枯燥空洞使得学习主体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了抵触厌烦的情绪,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听课效率。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讲课中增加一些学习主体感兴趣的内容,想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适当地投其所好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可能影响学生对学科的态度,增加对老师的满意度,从而间接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

2.需要满足功能理论的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

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自身的某种需要,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应首先了解这个态度所能够满足的需要是什么,再通过改变人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的态度。卡茨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某个态度对象持肯定积极地态度是因为这个对象对满足个人的需要是有效有用的、有价值的。而对某一态度对象持有消极否定态度则是因为其阻碍了个人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主体意识到教育主体能够满足他的某种需要,对他的生存发展是有价值的,必然会因此改变原有的态度,对教育主体形成新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尽管主体间存在着差异性,如果交往互动双方在需要方面能够互相满足的话,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3.个人魅力我们说一个人有魅力

就意味着他具有一系列积极属性,如美丽的外表,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优雅的气质,善交际,有能力等等。毫无疑问,有魅力的人总是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喜爱,常常成为人们争相交谈的宠儿。个人美丽突出表现在仪表、才能和人格品质等方面。

(1)仪表文学家说

“美,是一封介绍信。”亚里士多德早就感叹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论述,可以这样理解:爱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喜爱美、渴望美、探索美、创造美的天性推动着人类不断发展。在生活中,人们很容易为靓丽俊美的仪表所吸引,甚至产生晕轮效应。因此,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具有美丽仪表的人往往更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和喜欢,更有机会获得成功。这里的仪表不仅仅指长相,还包括穿着、体态、风度等因素。主要通过视觉来发挥作用。还有研究认为,仪表因素对从事政治、外交、司法、教育、表演等直接与他人接触工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这其中的一员,要想增强自己在学习主体间的吸引力,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番包装,进行适当的修饰和美化。

(2)才能才华横溢

聪明能干的人惹人喜欢是毋庸置疑的,但实际上却稍显复杂,并非如此简单。假如一个人近乎完美,自视高人一等,使大家可望而不可即,难以接近,同他在一起会使别人感到不安,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感,那么他很难得到别人的喜欢,人们只会敬而远之。阿伦森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最喜欢的是才能出众而且有瑕疵的人,完美的才能佼佼者的吸引力只能排在第二位,没有错误的才能平庸者位居第三,而才能平庸又犯错误的人最不受大家欢迎。心理学家把这种有才能者因犯差错反而增强其吸引力的现象叫做“犯错误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讲授者,教育主体本身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如果一直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近乎完美的才能,不但不会因此增加个人的吸引力,反而会因“不食人间烟火”而造成距离感的萌发,拉开彼此间的距离,有碍于双主体间的互动。

(3)人格特征人们的人格品质

第8篇: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繁荣和发展我省文化的前提。我省文化未来发展的目标、路径等定向模糊,通过解放思想,推进河北文化大发展,确立新时期河北文化发展新理念,推进河北文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 社会 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 民族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任何实践都是某种文化的实践,或者说是一定文化 指导 下的实践,文化不仅贯穿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而且指导和规定着人们实践的价值和意义。”[1]针对河北省而言,建设具有河北地域特色文化,发挥其对 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内驱力,不仅是适应塑造河北精神形象的需要,也是推进河北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解放、更新观念是繁荣和发展我省文化的前提,陈旧的观念和狭隘的文化意识是文化创新建设的藩篱,因而只有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才能推动河北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一、以解放思想突破陈旧观念的瓶颈

从 历史 上看,

三、解放思想,推进河北 文化 发展目标的实现

文化领域解放思想,还需要确立和实现理想目标的支持。既要有因应河北发展不同阶段和形势变化而适时调整的近期目标,还要确立保持河北文化稳定发展的长远目标。从根本上讲,河北文化发展目标应该着眼于本省的实际情况和全国文化发展的态势,同时还要兼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既要注意到文化发展的一般特征,还要注意到河北自身的特点。河北文化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应该是高起点和高标准的。文化也不能安于充当 经济 发展的注脚,而是要积极参与全球文化竞争,在竞争中崛起、成长和壮大。河北文化建设要形成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先进性并充满活力的文化体系,要营造出高质量的人文 环境 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确立高品位文化的战略层面上,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策略。在目标实现中坚持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 发展战略 、发展路径上开阔河北文化发展的国际视野、拓宽河北文化发展的思路、提高河北文化发展的标准和发展的水平。解放思想,达成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要付诸实际的行动。

首先,要从全球文化发展水平、全国文化发展水平、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着眼,在深入分析河北文化发展的国内国际差距的基础上,确立河北文化发展的目标策略。这种分析和目标确立,应该以全面、客观的 调查 为前提,要用数据说话,要有科学的比较,其别是要与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域或省份作比较,从发展理念、战略和策略到手段和方法、成就和绩效等都要有充分、准确、深入的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弄清原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其次,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北文化发展理论得失、政策绩效做出全面考查,其别是要重点思考如何将文化立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 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河北人文精神、培育创新文化等理念的效应发挥出来,并放大河北文化发展理念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要实现河北文化发展的现代转型。从增强河北软实力的角度,将河北文化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要结合河北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河北文化发展模式。尤其要以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主导,勇于面对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深层矛盾,在实践中不断突破旧有观念的束缚,破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减少干预,给文化发展松绑,让文化产业轻装上阵,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向深入。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实现河北文化发展与国际接轨。

河北文化建设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不断解放思想,并发挥其先导作用。在思想解放过程中,作为文化主体的诸如政府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政策的决策者、理论界和相关决策咨询机构的研究者、文化政策和文化 管理 的执行者等必须具备思想解放的基本素质。在坚持实事求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基础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具有批判精神,这是解放思想的内核。思想的贫乏,原因在于教条主义思维和垄断、控制思想的陈腐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作怪。思想要实现新一轮解放,必须唤醒并进一步强化批判精神,敢于破除“成规”、“ 常规”和一切阻碍发展的观念。允许人们大胆探讨,在思想上有一个开拓创新的局面,特别是不能给教条主义留情面,自我剖析、自我修正、自我创新。要具有忧患意识,正视本省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激发河北文化发展繁荣的斗志。

【参考文献】:

[1] 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6

第9篇: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内容提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教育可以起到开发智力、道德感化、人生导向等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运用美的法则,创造美的环境、展现美的人格、追求美的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美的法则/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美/人格美/方法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爱美,也总是乐于接受美的事物或观念。与人的爱美特性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地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一、美的法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1.开发智力的作用

学生个体通过审美修养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才干,更有学习能力。先生曾要求科学家“兼治美术”,就是因为“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很多伟人都爱好和擅长文艺,这种爱好同他们的事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爱读文学名著,爱因斯坦常常拉小提琴,李四光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美的魅力和神奇,激发了众多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的渴望和执着;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培养和促进了他们的观察力,引导他们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鼓舞他们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美育对于创新人才的智力开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潜能的挖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心理学家依据大量的科学实验分析告诉我们,创造型人才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卓越的文艺天赋。创造性人才不仅表现在智力上,也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创新意识实际上也是一种好奇心,一个人有了这种好奇心,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尝试冲动,美育能够通过积极的态度,扶植和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审美修养方面的确应该先走一步,更高一层。

2.道德感化的作用

古代儒家教育很注重诗教,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所谓“兴”,就是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所谓“观”,就是考察社会的认识作用;所谓“群”,就是互相感化和社会凝聚的作用;所谓“怨”,就是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可见,诗的这四种作用对人的道德发展是有帮助的。儒家还十分重视乐教,我国古代的音乐美学名著《乐记》,对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作了详尽的阐述。《乐记》主张用乐教来陶冶人的性情,养成内心的和谐。其实,古代儒家所讲的诗教、乐教就是运用美的法则来使人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美的感染,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变得高尚起来,起到道德感化的作用。

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若不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导致社会风气、道德情操的滑坡。而审美教育则是一剂精神良药,在审美教育中,它并不强求学生必须如何行事,而是通过提供某种审美理想、范本,感召他们应该如何行事,当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道德认识相契合并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时,审美情感也就自然地内化为一种行为动力,驱动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转化。这种道德行为一旦成为定势,就会对道德意志的形成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审美教育可以辅翼道德,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3.人生导向的作用

审美修养是从多方面发展人生价值的过程,从而使人更加珍惜和热爱人生,生活之路也就会更加宽广,且可以摆脱生活的种种束缚、困扰和烦闷,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崇高的志向,获得精神上的平衡。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审美修养是提高需求层次,创造人生价值和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了一定程度的审美修养,也就在相应的程度上摆脱了低级趣味,心灵受到了美的净化,精神上就有了更高的追求,生活、娱乐的格调也随之提高,生活内容也就更加丰富多彩,学习的目的就会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会大大增强,就会朝着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目标加倍努力。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运用美的法则

1.创造环境美

环境影响人,造就人,美好的环境对人的美好心灵、美好品德有着熏陶和感染作用。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校园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有着直接的影响。美化校园自然环境,一是可以使学生怡情悦目、精神振奋,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二是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需要通过师生的劳动创造和保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提高社会公德水平。美化校园的社会环境,诸如宽松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更大的影响力。

2.展现人格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人格美,就应从四个方面努力:第一,培养与教育使命相适应的思想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和埋头苦干建功立业的思想;要摆正利益观,耐得住清苦,严于律己,品行端正,做一个“仰不愧于天,府不怍于人”的有德之士;要以身作则,为人先行。第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理论素质是道德认识和气质涵养的基础。因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兴趣广泛,情操高尚。第三,具有良好的能力结构,如调查研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等等,能够把丰富的知识自觉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第四,风趣幽默,刚柔相济。同一件事,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就不同;同样,不同的人和事,用同一方式处理,也会把事情弄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处理学生的具体问题时,要有热情、有策略、有分寸、有弹性,特别要因人因事而宜,语言要风趣幽默,在谈笑中使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

3.追求方法美

(1)注重情感激励。美的东西往往把不可言状的情感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人在想象中体会到情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高层次上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用美的语言体现“情”,做到入情、入理、动心,做到情真理切,理在情中,真正使学生心悦诚服,激起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热情、信心和力量。

(2)利用活动熏陶。高校一定要结合大学生活泼好动,希望多方位发展以及反对空谈的心理需要,注重采用情趣转移、寓教于乐的熏陶式教育,把教育内容艺术化、文学化,使学生在各种轻松、愉快、高雅、富有艺术性的活动中受到美的感染,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升华,达到调节精神,增长知识,沟通情感,提高觉悟的目的。

(3)增加科技含量。运用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完善和丰富工作的体系和内容,把先进的科技手段引进工作领域。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4)抓好典型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的树立要有时代感,在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的21世纪,英雄辈出,只要做有心人,到处都可以找到鼓舞人的榜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多选树学生关心的热点典型,要善于发现那些有时代风采,有导向作用的典型。由于典型是以生动的形象打动人,因而往往能收到单纯的理论教育难以收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1975.

[2]丁光熏文集[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