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成本核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对营林生产的性质认识度不够
营林生产是林业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的工艺性事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今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提升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想要达到的目标。营林生产项目培育林业苗木,在一定规模的生产条件下,改善了周围的环境,提高了整体绿化面积,是符合全球发展趋势的公益事业。目前,在营林成本合算的过程中,核算者常常忽略营林成产的这一方面,比较注重生产的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对营林成本核算具有一定影响力。
2、营林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待改善
我国的营林成本核算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建国初期林业企业逐步发展并完善营林成本核算的方式方法。1982年国家要求对企业的苗木生产、抚育木材生产和其他营林产品生产等营林生产从营林支出中分离出来,实行成本核算,计算盈亏。1994年国家初步实行了林木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核算,2004年国家又对营林成本核算的方法进行完善。目前为止,营林成本核算的方式方法仍然存在着不足,还需要林业企业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营林生产成本核算的方法得到完善提高。
二、提升营林成本核算的对策
1、提升企业营林成本核算的观念
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项指标,在得到企业领导重视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发挥营林成本核算的意义。提升企业对营林成本核算的重视度,企业才能够拨发一定的资金发展壮大企业的核算部门,招收核算人员,进而保证企业营林成本核算不断的靠近科学严谨的步伐。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充分认识营林成产的性质,要注重宣传营林成产具有公益性的作用,使林业工作者了解营林生产不仅是改善环境的公益性生产,而且还是市场经济下受利益驱动的社会化商品生产。只有企业工作者了解营林成产的性质,才能够转变营林成本核算的观念,注意到营林成本核算对企业的重要性。
2、制定营林成本核算的框架
营林成本核算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制定营林成本核算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需要有成本核算的对象,核算的方式方法,对核算中出现的临时问题的对策等等。营林成本核算的对象依据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公司的管理经营方式确定营林成本核算的对象,可以将营林作业小班作为核算对象,也可以将林业作业项目作为核算对象。在确定核算对象之后,要确定营林生产周期,确定之后才能够确定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期,同时还需要确定核算的计量单位。随着我国对于营林成本核算的重视度,营林成本核算的方式方法的不断地完善中,这对于林业企业开展成本核算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同时也提供了多方法的核算方法,既可以按照林木资产的起因,简单划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核算,还可以依据企业经营的需要,按照商品林和公益林进行核算。不同性质的营林生产性质,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核算方法的选择一定是以“最合适”的原则进行选择的,如果方法选择不当则会产生核算误差较大的现象。在出现误差的情况下,一定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差,保证合算的精确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以最小的投入收入最大,保证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
3、优化企业营林成本核算的工作
传统的营林成产的会计工作比较单一,也比较粗放。目前企业营林成本核算的工作多数处于政府管理下的被动行为,企业对营林成本核算的工作缺乏重视,导致企业对营林成本核算无法正确的确定企业利润,进而引导企业行为。要优化企业营林成本核算工作,要转变企业观念的同时,将观念化的理论落实到实际,加大对营林成本核算的重视度。要改变企业对营林成本核算的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实现林木资产从实物量向货币量转换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核算的精准性,保证企业的经济管理更加合理、科学。
4、创建社会林业下营林成本核算体系
关键词:群栋批;成本核算;猪群
准确的成本核算是指导规模化商品猪场正确经营管理的关键因素,现在生猪市场虽处在高价位,但在充分的市场经济调控下,任何行业都没有长期持续的高盈利空间和时间,因此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算好自己的成本账,计算好自己的盈亏平衡点,从容面对不断变化的生猪市场。
养猪场不能简单地以头为基本核算单位,也不能仅以公斤为基本核算单位,要想准确核算猪群的生产成本,只能以群栋批为基本核算单位,且以公斤等为辅助核算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以头为基本核算单位不能指导基本的经营管理;仅以公斤为基本核算单位不能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以群栋批为基本核算单位,且以公斤为辅助核算单位才能进行有效核算。
仅以公斤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情况下:日增重大的猪群分摊费用多,生产费用分摊不准确,因为不同阶段的猪群日增重不一样、存栏时间不一样,分摊费用却要统一按照公斤为基数进行均摊,这样就会造成产房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等猪群分摊的费用合理,因为产房仔猪日增重最少、存栏时间最短,分摊的费用最少,保育猪日增重次之、存栏时间居中,分摊的费用也居中,育肥猪日增重最大、存栏时间最长,分摊的费用最多,这样容易造成不同猪群的成本失真,会误导生产经营管理,特别是在猪群发生疾病影响增重的情况下或者猪群死淘严重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成本核算的失真。
以群栋批为基本核算单位能进行准确核算,以公斤为辅助核算单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监管。所谓群栋批是指将猪场所有猪群按照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存栏时间划分为不同猪群,再分栋分批进行饲喂管理,即群栋批是确定成本费用归集和核算的最终对象。猪群具体划分如下:后备公猪、生产公猪(包括诱情查情公猪)、后备母猪、生产母猪(断奶母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临产母猪、哺乳母猪)、产房仔猪、保育猪、育肥猪。以上述猪群的转群、销售、死淘、清群空栏作为成本核算和费用归集分摊的起点和终点,但产房仔猪是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等归集摊销的终点和变动费用形成的生产成本结转的起点。
在以群栋批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前提下,参照作业成本核算的原理,饲料成本(包括饲料运费)、药品、疫苗等成本和密切相关的生产费用(土地租赁费及开办费、物料消耗、维修费、低值易耗品、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人员工资、社保、公积金等)按照相应群栋批分期归集,福利费按照相应栋舍饲养员的实际人数分摊;不能定性归集的生产费用按照以下方式分摊归集到相应的群栋批上:租赁费、折旧费、资产利息等按照相应栋舍及配套的固定资产价值占生产用总资产的比例和相应的折旧年限分摊,电费、水费、取暖费等按照栋舍占用面积分摊或者按照安装相应控制表的实际耗用金额归集,其他不便定性归集的全场消毒等间接费用可按照群栋批的猪只数量平均分摊。
归集在后备公猪、后备母猪上的成本费用,在其达到相应的生产性能时结转到相应批次的生产公猪、生产母猪上,后备死淘的成本要按期及时结转;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先在生产母猪上归集,尔后按照相应生产阶段和转群情况结转到相应的产房仔猪上,哺乳母猪归集、耗用的成本费用按期结转到相应的产房仔猪上,当然产房仔猪归集耗用的成本费用归集到其自身,这样每个期间相应批次栋舍的产房仔猪断奶转群时归集到其身上的成本费用按公斤成本结转到相应批次栋舍的保育猪、销售成本和死淘成本上;每个期间保育猪耗用和归集的成本费用按公斤成本结转到相应批次栋舍的育肥猪、销售成本、死淘成本上;每个期间育肥猪耗用和归集的成本费用按公斤结转到相应批次栋舍的育肥销售成本、死淘成本上,猪如有剩余,则单独归集结转核算其相应的成本,但应该努力避免出现这种剩余猪的情况,因为设计以群栋批为基本单位核算猪群成本的前提是相应猪群的能够做到全进全出,如果经常做不到猪群的全进全出,以群栋批为核算单位归集成本的办法就失去了相应的意义。
【关键词】成本 核算 控制
一、绪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成本高低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存亡。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成为其是否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在企业生产能力与市场交易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企业成本费用的节约与降低就等于增加收入和利润。同时,具备规范、科学、全面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管理,还能使整个公司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增加企业的价值。
所以,在实务中,我们应当对成本战略及核算方法真正引起重视,对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做到有效管控,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将从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钢铁生产企业的实务逐一论述相关问题,期望能够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二、成本核算与控制概述
(一)成本核算概述
1.定义
成本核算是指: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确定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2.内容
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制造费用。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发生的费用支出并不都属于生产成本或会计核算当期的生产成本。为了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划清以下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
a.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
b.产品生产费用支出与期间费用支出;
c.各月份的费用;
d.各种产品的费用;
e.完工产品在产品的费用。
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也是对产品成本的监督、管理过程,因此,企业的成本核算要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
3.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产品成本核算工作较复杂,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和准确,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a.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b.建立和健全材料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包括在产品盘点制度);
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
d.正确确定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方式。
(二)成本控制概述
承前,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控制成本。
1.定义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乃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2.内容
企业的成本控制包括成本分配与成本优化两大环节。成本分配解决如何归集、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的问题;成本优化解决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的问题。
三、生产制造板块的成本管理职责体系
(一)财务部门的职责
a.制定公司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核算程序;
b.编制各项费用预算,参与工序定额耗用量的制定;
c.牵头组织制定公司计划成本;
d.牵头组织编制公司的成本计划和增收节支措施计划,并负责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单位和归口单位;
e.检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
f.组织成本核算,编制成本报表,定期向经营层提交成本分析报告。
(二)技术部门的职责
a.根据公司战略建立和拓展公司产品数据库,并对产品物料定额消耗量进行测定(包括所有主辅料定额消耗)。
b.对老产品的物料定额进行优化和提升,作为次年定额调整的依据;
c.新产品试制当年测定当年试行物料消耗定额,次年纳入正式产品定额执行;
d.审批单项产品预算材质和技术标准;
e.严把质量关控制技术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严格控制废品率。
(三)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
a.科学分解生产工艺,确定产品定额消耗量;
b.加强公司内部计量管理,完备内部计量手段;
c.科学安排工艺布局和生产工期计划,提高产品完工率,严控窝工。
(四)经营管理部的职责
a.按产品目录制定产品定额成本并经审批后下达执行;
b.对单项产品计划成本进行审批并下达;
c.审批计件工资、人工费标准;
d.审批单项产品预算材料消耗量和材料损耗;
e.审批外包业务数量和价格。
(五)物资管理部的职责
a.定额物料价格水平的测定;
b.根据审批的产品材料消耗预算进行物质采购,并严格按限额领料预算发放材料;
c.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d.劳保用品、工具用品建立交旧领新、丢失赔偿等制度;
e.组织交旧物资回收利用,积极处理超储积压物资;
f.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定期预测分析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
(六)人力资源部的职责
a.定额人力价格水平的测定;
b.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动态监控并提高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性。
四、对生产制造业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生产技术改革与创新,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成本。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构成是一定的,企业只有通过改革生产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材料消耗,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工人的工作效率,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严格对费用的审核与管理。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挖掘“降本”新潜力。
(四)建立完善的生产成本管理奖惩制度。
(五)注重成本效益观,树立“降本”新理念。
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向现代效益观念的转变。若一种成本的增加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那么这种成本增加就符合成本效益观念。
关键词:主数据;集成;生产订单;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517-02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st Accounting in SAP R/3
GUO Li-qun, GAO Yang
(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aterial master data and the production master data in the SAP R/3 system,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order and the order cost accounting,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effect.
Key words: master data; integration; production order; cost accounting
SAP系统做为一个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上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是一套将财会、分销、制造和其它业务功能合理集成的应用软件系统,是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SAP R/3主要包括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生产计划、管理会计、财务会计、项目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模块,其中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模块主要进行物料需求管理、物料需求计划、生产控制和结算,它与销售、采购、工厂车间之间建立起关键连接,整合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使其拥有最强竞争力。 而管理会计(Controlling)模块是为管理者提供关于成本和收入方面实时和集成的信息,帮助管理者提高业务决策的速度和质量。本文主要分析SAP R/3中面向生产订单的成本核算集成关系及应用效果。
1 主数据的集成
SAP R/3的数据通常分为主数据和事务相关数据(又称业务对象),主数据是企业运营管理中相对比较稳定的,集中存储在数据库中、形式固定而且需要经常访问的各应用模块的静态的数据,同一个数据编码可以在不同的组织机构下建立不同用途的视图信息,供多个业务部门使用。
1.1 物料主数据
物料主数据作为物料管理的核心基础,与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操作都有关系,是系统应用最基本也是最广泛的数据,如图1所示。
1)基本视图
基本数据视图描述的物料信息都是唯一的,共享给所有组织层级,包括物料描述、基本计量单位、旧物料号等。
2)MRP视图
物料需求计划(MRP)视图是的生产的核心部分,分为MRP1,MRP2,MRP3,MRP4四个子视图,包括MRP类型、MRP控制者、批量、采购组织、安全库存等重要字段。
3)财务视图
财务部分分为会计视图和成本视图,包括主要的价格控制、评估类、项目库存的评估类、原始组等。价格控制确定了物料是采用标准价还是移动平均价;评估类是将物料类型同财务的总账科目联系,允许相同物料类型的物料过账到不同的总账科目,也允许不同物料类型的物料过账到相同的总账科目,根据企业《会计核算手册》的相关规定,每个工厂某一物料的“评估级别”是唯一的,若同一工厂同一物料投入不同装置且财务核算需要不同的成本项目时,需要维护“发料会计科目替换表”,以保证成本项目的正确性;原始组与评估类相关联,用于细分物料的间接成本控制,一般用于BOM物料。
1.2 生产主数据
1)物料清单(BOM)
物料清单的定义是部件完整、正式的结构化清单,包括每个物料的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在R/3中,物料清单是在生产计划(PP)模块中创建的,用于创建产品计划订单,以便在创建产品成本估算时计算特定产品所要求的物料成本。
2)工作中心
工作中心是指在工厂中执行工序或作业的地点,用于工艺路线的维护,也可用作统计和计算能力。一个工作中心的成本核算视图中分配一个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企业内部的最小职责单位,是每一笔费用的具体接收者用于记录、统计、分析、计划的成本对象。成本中心又定义不同的作业类型。
3)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列出了制造一件产品所需要的特定步骤,即工序,并为每条工序指定两方面内容:一是执行工序的工作中心,二是根据公式计算所使用作业的数量和工序中的缺省值,作业由与执行工序的工作中心对应的成本中心来提供。当计算工序的成本时,使用成本中心中的作业价格来评估作业,如图2所示。
4)生产版本
生产版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和技术方案,包含将物料清单数据(BOM)、工作中心数据和工艺路线数据设计并整理成主要生产装置加工方案的过程。
2 面向生产订单的成本核算
2.1 生产计划(PP)的工作流程
在SAP R/3系统中准备好生产主数据后,生产计划所设计的业务流程还有计划订单的创建,生产订单的创建和下达,按照生产订单的收/发货物、生产订单的完工确认。
具体而言,先是根据物料的独立需求计划、库存数量、销售计划需求综合产生物料的需求数量,按照需求创建每月的计划订单,然后由此转换对应的生产订单,各工作中心按照生产订单进行物料和能力的可用性检查和评估,当满足生产条件时下达生产订单进行排产,在当月进行基于生产订单的货物移动,对主产品、联产品及副产品进行收货,对原材料及三剂产品进行发货,最后进行生产订单的工序确认、完工确认和技术完成。
2.2 管理会计(CO)中的成本核算流程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注销产品;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经济市场的发展,汽车行业面临着新的竞争模式,从而影响到了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发展。因为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不少汽车配件企业的经济效益呈下滑趋势。夏津县共有亚通汽配等15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近几年来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若想改善这一情况,这些汽车配件企业必须对公司的成本进行更准确的核算与管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会计核算成果可直接表明该企业的生产状况,而成本管理间接出效益。因而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汽车配件生产企业中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1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流程有待完善。由于生产成本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很多汽车企业为能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而大幅度的借鉴其他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例如丰田汽车企业的“零”成本核算理念和流程。但是,汽车配件企业尤其是生产主销产品的企业一直出现成本浪费的问题。基于此,汽车配件企业成本核算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即成本核算组织结构和成本核算方法。汽车配件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然而财务部门统计的数据只是成本的总数据,数据的精确性不高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在成本核算方法方面,汽车配件企业的核算方法比较单一,而且没有依据市场实际需求以及产品特性进行核算,从而导致了成本核算数据的不准确性。
1.2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从而导致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现阶段,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所使用的成本管理理念已经无法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很多企业管理者意识的淡漠、管理方式的局限性等问题让企业成本管理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而且,汽车配件生产汽车在管理体制方面也比较落后,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无法有效配合。比如,汽车配件企业会有库存,而库存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如果是原料库存大,采购部门没有准确掌握这一信息,就会提前占用公司的营运资金,在资金链不充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企业陷入无法正常经营的境地;如果是成品库存大,而销售部门不能准确掌握这一信息,则企业会浪费资金的时间价值,同样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巨大影响。同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在管理过程很难形成一种环环相扣的整体性,例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生产部门由于无法同市场部门有效合作而无法准确掌握汽车配件的生产量,进而无法降低库存量。等等。
1.3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成本核算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在成本管理核算方面其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少汽车配件企业的相关人员只注重于配件生产的利益而忽视成本的管理。例如,相关负责人员忽视了知识资源这一新的成本核算内容,未能整理到市场较为准确的需求数据等,这势必会影响到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此外,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员工成本核算思想落后的情况。例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财务人员在统计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成本时其得出的数据较为简单,主要为汽车配件成本的总体数据,这很难全面反映出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各道工序上的真实成本情况。因此,企业无法直接通过财务部门的数据了解企业哪些环节可以做相应调整,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因为思想较为落后,未能形成统一的企业管理意识,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其他部门的员工在成本统计方面就会忽视某些细小环节数据的精准性,进而导致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在成本核算中产生更多的问题。
2.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对策
2.1选择合适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企业的成本核算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生产成本,一个是运营成本。然而,对于汽车配件企业而言其运营成本在成本核算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只需控制传统营销和新媒体营销的传播成本即可。所以,汽车配件企业应将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作为成本核算的重心。对于汽车配件企业而言,生产成本涉及产品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由于产品成本的内容较多,可选择报表法进行核算,报表内容有费用分配表、材料分配表、总成本表以及单位成本表。而对于人力成本,汽车配件企业可通过目标成本考核机制进行核算,依据员工完成目标率汇总其人力的总成本。
2.2不断更新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成本核算内容。社会环境以及市场情况一直都处于发展状态,因而会出现新的影响市场以及各个行业发展的因素。所以,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想要确保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完成就必须及时更新成企业成本核算内容,以确保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例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在核算成本时除了要涉及生产产品成本支出的常规内容,还应包括产品间接开发人员,如市场开发人员、产品设计人员以及研发人员等情况。此外,企业成本中还需将无形资产成本,例如产品市场成本、效益成本以及产品保护成本等内容纳入到企业成本核算内容之内,如此企业才能更好地实现成本核算的目标。
2.3更新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理念。通常,一个企业的理念是该企业的发展基础。汽车配件企业是以服务汽车企业为主要目的的,其汽车主销产品的效益会随着汽车市场和汽车企业的变动而波动。所以,现代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若想能够有效地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就必须更新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理念,让每一个人都建立起汽车配件成本管理意识。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可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引导员工进行相关内容学习,让其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成本控制理念,并可给予表现良好的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从而激发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2.4构建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健全的成本管理机制是一个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得以良好发展的基础,因此,若想更好地发展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就必须完善其现有的成本管理机制。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其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都可运用到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成本管理中,让其成本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和严谨,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还可通过信息技术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以及分析结果。例如,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可通过具有强大处理数据功能的软件和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出产品在一定时期的销售量和客户反馈内容,进而为企业提供科学依据,让企业在制定下一时期的产品时控制其生产量和成本,从而规范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比较弱势,其成本控制能力比较低,进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为能保证自身在竞争市场的地位,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就必须科学、有效地成本核算方法,在结合自身企业发展情况下做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从而在提升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其在市场的竞争力。如此一来,我国(包括我县)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业才能顺应时代、蓬勃发展。(作者单位:夏津县统计局)
参考文献:
[1] 叶琳.关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0(13)
[2] 王文莲,王晓晖.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趋势研究[J].管理观察.2009(05)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商品混凝土企业
一、 引言
物流成本核算是科学管理物流成本的基础,传统的核算方法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将物流成本分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三大项,并通过现有财务报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但由于传统的成本核算存在准确性不高、信息决策相关性较差等不足,Pohlen教授等人首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中应用的可行性(1994);Partial等人证明利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可以使物流系统获得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在物流战略制定、活动控制、服务水平等相关领域的管理决策(1995)。随后,作业成本法被应用于实际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如田军等人提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并以石油勘探企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其物流成本核算(2009);王亚丽利用作业成本法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供应物流进行了成本核算(2010)。
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大型水泥集团和建筑企业集团进入混凝土行业,商品混凝土企业快速发展,但由于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多分散于各个环节,不易核算和统计,其系统深入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将在分析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商品混凝土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从而为混凝土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提供有效指导。
二、 供应链管理下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1. 商品混凝土生产流程及物流特点。商品混凝土是将一定比例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原料与水在搅拌站进行拌制、质量检验等工序后,利用混凝土运输车等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运送到建筑工地的混凝土拌合物。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流程主要包括订单处理、搅拌生产、质量检验和运输服务四个环节,其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相比较于传统的现场搅拌工艺,商品混凝土不仅能减少了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而且能使混凝土质量更加稳定。此外,由于商品混凝土生产主要采取契约式生产,生产经营与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进度密切相关,具有生产周期不稳定、波动大、不均衡和销售本地化等特点,一个混凝土搅拌站的安全销售半径是20公里左右,成品混凝土出厂一个小时后就开始凝固,加上卸货时间,必须在一个小时内送到工地,因而通常不需考虑混凝土成品库存问题。
2. 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1)供应物流成本分析。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供应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原材料库存成本。其中,采购成本是混凝土企业的直接成本,与生产量直接相关;而库存成本是为安全生产而存储部分原材料所产生的费用。一般说来,混凝土企业多采用订单式生产,因而多是需求订单驱动采购订单,进而采购订单驱动供应商供应,原材料及成品库存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多仅考虑采购成本。
(2)生产物流成本分析。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物流成本主要包括流通加工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和库存成本。其中,流通加工成本是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搅拌加工过程所产生的费用;装卸搬运成本主要是原材料的铲车倒运及皮带上料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无效的成本增加;库存成本主要是备品备件的库存成本,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自动、准确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减少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
(3)销售物流成本分析。商品混凝土企业的销售物流成本主要是运输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其中,运输成本是混凝土企业将其运送到需求工地所产生的成本,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在物流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客户服务成本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合格混凝土而进行的质量检验等作业产生的成本。
在本论文中,对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表的项目,将直接计算企业的直接物流成本,而对于不易直接计入核算表中的间接物流成本,将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三、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商品混凝土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1. 作业成本法在商品混凝土企业应用必要性及可行性。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是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对作业进行动态追踪,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目前,作业成本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并取得良好效果。但至今尚有研究将其应用于核算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物流成本,本文将利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物流成本。
(1)商品混凝土企业规模大,自动化生产程度高。随着商品混凝土企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小型的私营企业已逐步被大型商品混凝土集团所替代,企业的直接成本通过实施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大幅降低,而其大量间接成本的降低也亟需利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商品混凝土种类繁多,客户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商品混凝土是替代现场搅拌混凝土而发展起来的,产品种类繁多,产品细分程度高,产品生产不连续,客户需要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因此企业间接成本对产品的分摊困难重重,亟需引进作业成本法加强间接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管理。
关键词:白酒 塑化剂 检测方法
白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饮食产品,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青睐。白酒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白酒质量的可靠保障,研究白酒自身度数、环境条件改变塑化剂迁移现象对于保障白酒工业的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关注食品安全,媒体聚焦食品安全,研究探索塑化剂在食品中的迁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实验结论可以应用到白酒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中,一是防范环境条件不符使塑化剂迁移进入白酒中,造成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二是通过改进相应工艺流程或设施,减少或避免塑化剂发生迁移现象;三是对于白酒产品质量问题的追溯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样品:38°低度白酒、65°原浆酒、95°食用酒精。
实验设备:海尔保鲜冰箱,具备0~5℃的温控设施,上下温差不超1℃;生化培养箱(SPX-250B-Z),量程5~50℃,精度0.1℃;恒温恒湿培养室,保持25℃恒温,温差不超1℃。
试剂:正己烷(色谱纯),天津市津科精细化工研究所;石油醚(沸程30~60℃,色谱纯),天津津科精细化工研究所;丙酮(色谱纯),天津津科精化工研究所;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品,DBP(德国Dr.Ehrenstorfer GmbH公司生产)、DEHP(德国Dr.Ehrenstorfer GmbH公司生产)、DINP(德国Dr.Ehrenstorfer GmbH公司生产)。
仪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QP2010 Plus),日本岛津公司生产;自动进样器(AOC-20i),日本岛津公司生产;快速混匀器(SK-1),金坛市杰瑞电器有限公司。
2 样品制备
2.1 温度因素影响试验样品制备
将15L的65°原浆酒分别装入3个5L的PET瓶中,封盖并分别注明样品编号WD1、WD2、WD3。设置海尔保鲜冰箱温度为5℃,将编号为WD1的样品放入保鲜冰箱中并记录时间及温度;设置培养箱温度为40℃,将编号为WD2的样品放入培养箱中并记录时间及温度;将编号为WD3的样品放入恒温恒湿间,并记录时间及温度。
2.2 酒精浓度因素影响试验样品制备
将不同度数的白酒分别装入PET瓶中,封盖并注明样品编号38°、65°、95°。将密封严密的实验材料置于恒温恒湿培养室中,控制温度在25℃,并记录时间及温度。
2.3 检验样品的取样
样品制备期间每天观察相应温度控制情况并记录。样品保存30d后,每隔15d进行取样并定量及定性分析,记录检验结果。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采用RtxR-5MS(30m×0.25mmID×0.25μm),进样口温度设为250℃,采用升温程序:初始柱温60℃,保持1min,以20℃/min升温至220℃,保持1min,再以5℃/min升温至280℃,保持4min;载气流速1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
色谱与质谱接口温度为280℃,采用电子轰击源(EI),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电力能量:70eV;溶剂延迟:5min。
3.2 标准样品色谱图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分别为2mg/L的DBP、DEHP、DINP混标进样,邻苯二钾酸酯的色谱图如图1,标准样品检测结果见表1。
3.3 温度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数据分析(表2)
检测结果显示,在各温度条件下,试样均未检出DINP,说明试样本身不含DINP成份或在此试验条件下DINP不会发生迁移现象。DBP的迁移量与温度的高低成正比,温度越高,迁移量的数值越大,在温度相对低的状态下,DBP迁移量与接触时间关系较为明显,接触时间越长,迁移量变化越明显。DEHP在25℃以下时迁移量与温度变化和时间变化不明显,在40℃条件下,DEHP迁移量较为明显。
3.4 酒精浓度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数据分析(表3)
检测结果显示,在常温状态下,PET材料接触不同浓度的白酒均未检出DINP,说明试样本身不含DINP成份或在此试验条件下DINP不会发生迁移现象。常温状态下,PET中的DBP迁移量与接触的酒精浓度有关,酒精浓度约高,迁移量越大。PET材料中的DEHP迁移规律与DBP趋同,酒精度数高于65°以后迁移量明显减小。
4 结论
4.1 温度变化对塑化剂迁移的影响
通过试验模拟不同温度下白酒接触塑料材质过程中塑化剂的迁移,利用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DBP的迁移量与温度的高低成正比,温度越高,迁移量值越大;在温度相对低的状态下,DBP迁移量与接触时间关系较为相关,接触时间越长,迁移量变化越明显。DEHP在25℃以下时迁移量与温度变化和时间变化不明显,在40℃条件下,DEHP迁移量较为明显。
关键词:成本核算 工业企业 原则
一、工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和要求
1、工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
工业生产过程,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活劳动的消费过程,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产品成本。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掉的各种直接材料、人员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生产费用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相关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都作为期间费用,一般不计入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
2、工业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1)企业应该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从而控制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强调生产费用各项支出的真实性。对不合理的开支,要严格把关;对超出了计划的费用,要按企业规定的手续上报审批。
(2)划分各项费用支出的上限。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本支出,但企业发生的各项相关支出并不都属于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了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划清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
(3)做好各项核算工作的基础。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十分复杂,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企业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准备工作,避免出现各种问题。比如:①健全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收发、计量、支取、盘点和定期核查制度;②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原材料的各项原始记录。③确立成本核算工作的管理方式。
3.工业产品的成本项目
企业生产费用可分为以下四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备品配件、半成品、能源费用、包装成本以及其他各种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给直接从事产品一线生产的人员工资收入及福利费用。
(3)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其他支出。
(4)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包括企业的分厂或者车间)为从事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停工停产损失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二、我国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
1、工业产品成本信息不真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是由供应、生产、销售构成的供应链,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生产过程的高效化和规模化,制造成本在整个产品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在逐步降低,而采购、研发、人力和营销成本等非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例在逐步提高。但是我国许多传统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仍停留在传统的以生产制造过程的消费为中心,因此这种成本核算往往不能给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
2、工业产品成本核算内容落后
当前知识和人力资源都已经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这部分资源的消耗理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而现行会计制度和惯例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管理费用,没有记入产品成本,这显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条件下成本的内涵,因此,必须尽快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记入产品成本中。
3、工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待改进
从成本的计算方法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分步法和品种法来计算,只有少数企业采用分批法。分步法、品种法比较适用于大量重复并且品种单一的生产过程类型,分批法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过程类型。目前制造费用的内容和金额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造费用内容越来越多,已达到人工成本的300%左右,个别更高,并且占全部成本的比例大大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生产工时或工人工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则会使生产程序复杂、产量小的成本偏低,使生产程序简单、产量大的产品成本偏高。产品成本数据核算的失真,将影响企业根据成本所进行的各种决策。
三、我国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2、合法性原则
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3、相关性原则
凡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收支,一般不允许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4、分类核算原则
确定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两种核算方法。产品生产成本按单独的品种进行核算,产品流通产生的费用按独立经营企业核算。
四、解决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有效方法
解决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可以引入先进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和手段,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控制方法。具体对策简单讲有以下两点:
1、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实行全员成本核算管理
成本核算意识是推动成本核算管理的前提,要想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全体员工,都应树立成本意识。企业要把成本核算意识、成本核算观念贯穿到成本核算的各个领域,让成本核算意识深入人心。
2、企业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机制
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成本控制的完成提供了保证。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同时,企业还可以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
总之,企业应规范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核算范围,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完善成本考核制度,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姬岩,杨树和.浅析工业成本核算的有关问题中国商界.2009;5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环境成本;安全成本;资源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首先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2006)》、《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其次,其作为一个特殊而独立的行业,其成本的核算也有独特的规定―《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正确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也能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
一、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
1.煤炭基本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是是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是直接生产成本,而制造费用属于间接生产成本。煤炭企业的基本生产成本指矿井采掘生产过程中实际的费用支出,它应包括:生产工人薪酬、电力和原材料。
2.煤炭安全成本
安全成本就是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总和,即安全成本是为保证安全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和因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它是由煤炭企业每月按规定标准从成本中提取的、专门用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设施投入的、由企业自行安排使用的资金。具体包括:煤炭安全预防费用、煤炭损失性安全费用和煤炭安全工程费用等。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与安全有关的费用占当前煤炭成本的比例已达20%以上,并且还在逐步提高。
3.煤炭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是指在某一项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煤炭环境成本核算包括:煤炭资源成本、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矿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矿区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等内容。
二、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问题及成因
煤炭企业成本包括煤炭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煤炭生产成本是指煤炭产品制造成本,指煤炭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目前,煤炭企业将煤炭成本按费用要素分为材料、工资、职工福利费、维简费、折旧费、电力、修理费、安全生产费用、地面塌陷补偿费和其他支出等项目。从上述项目可以看出,煤炭企业的发展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及退出成本等没有或很少的计入了现行成本中,造成煤炭企业成本内容反映不实, 不能客观真实反映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全部耗费,给煤炭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具体如下:
1.成本核算反映的内容不全
对环境成本的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全面反映煤炭环境成本;人工成本不能准确反映;资源成本没有反映;现行成本核算没有反映煤矿的退出成本和费用。
2.成本核算项目系数过死,计量标准过低
煤炭企业的发展基金提取不足;对安全防护的经费投入不足,未提取足额的安全成本;人工成本的计量标准过低。
3.固定资产中的弃置费用未进行核算
煤炭企业核算的最大改动就是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新增了弃置费用的内容。所谓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弃置费用可以不增加煤炭企业的内在成本,而直接增加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在以后年度的摊销中再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予以转化。
三、提高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水平的具体对策
1.采用合理的煤炭成本核算办法,增设缺失的成本项目
(1)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增加环境治理成本。设置“环境成本”一级科目,其下设“矿区环境保护投资成本”、“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矿区环境管理成本”等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2)全面反映人工成本。把 “人工成本”设定为一级科目,并在下面设立以下二级科目:“工资及奖金”、 “工资附加费”、“劳动保险费”等科目。
(3)增设资源成本。煤炭企业支付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为取得煤炭矿产资源开采而付出的款项,采用产量法计提折耗,列支制造费用科目,计入煤炭产品生产成本;其他费用列支管理费用。
(4)增设退出成本。在煤炭成本项目中设立“发展成本”科目,下设“生产建设基金”、“转产发展基金”、“人员安置补偿基金”等二级科目。
(5)核算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加强安全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应设置“安全成本”一级科目,并在其下设置“安全工程费用”、“安全损失费用”和“安全预防费用”三个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其相应的内容。
2.有序分步完善成本核算,实现重点突破
煤矿企业应当首先从自身出发,采取自己力所能及的措施,尽可能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其次财政部应该同有关部门制定、改革及完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方案,积极推进煤炭企业成本改革。对一些有重大意义的变革措施应当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不断完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和体系。
3.转换职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作用
会计工作必须转换职能,由单纯“算账型”转为参与经营型,即在继续做好事后算账的同时,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事前参与预测和决策、事中控制监督上来,使会计职能渗透到井区、段队( 班组) 以至每个岗位和职工。矿( 厂) 都按日算成本、利润,每天向公司负责人提供前一天的成本、润情况。
参考文献:
[1]张银博.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项目浅析[J].陕西煤炭,2010.
[2]常兵杰.关于对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认识[J].科技向导,2011(23):226.
[3]孙峻.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23):231.
[4]王生花.浅析煤炭企业成本构成核算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
[5]付文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