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现实主义文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实主义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实主义文学

第1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关键词:19世纪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风格特征

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其一,浪漫主义着重主观色彩的描摹,对主观思想的表现明显,侧重于抒发个人的对具体事物或现象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描绘。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比较注重个人主观感觉,轻客观揭示;注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模仿和客观性都不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主题,浪漫主义是强调鼓舞人民对现实的期望和想象的文学艺术形式。

其二,浪漫主义作品中多描写歌颂大自然,对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心境的美好表现尤为突出。浪漫主义作家通常把自己头脑中勾画和描写的人物放在大自然美好宁静的大环境中,希望通过大自然的单纯无暇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得到一定的美好烘托,更加增添表现人物的人性、心灵美。另外,借用自然美丽的反衬,鲜明地折射出某些与自然相对立人物的丑陋特征,突出作家的中心和感情倾向。

其三,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一般都喜欢借鉴中世纪的一些民间文学,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是流传于民间的具备民间普通大众理想化、自由化思想的色调,浪漫主义注重于人民理想世界的渲染和重现,更容易受到人民的推捧和欢迎。浪漫主义作家创作过程中,通常在事件叙述和人物刻画方面精细加工,事件需要开动想象思维,既能够表现主题又应该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应该具有可追求、可向往和实现的可能性。虽然,浪漫主义重视个人主观的感受,但是主观感受也是来源于具体的社会现实的。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基础,就是说认识是对实践现实的主观 能动性反映。立足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在浪漫主义上也有体现,认识是个人的真实期望,认识具有自由特征,是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自由表达。浪漫主义作家是充分借鉴现实中的某些构成实践的,只是加以主观改造。

其四,浪漫主义创作相对于现实主义需要一定的理想化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的营造对于理性王国的表现是十分有必要的。艺术效果往往是通过许多修辞方式配合的,例如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反问等表现方法。比如在雪莱的《西风颂》的最后一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歌的诗句。浪漫主义诗歌是浪漫主义色彩表现比较完善的文学形式,在诗歌中较为容易的进行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表达。诗歌是抒发个人情感的有力载体,在表达方面具有直观性和有效性。这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修辞方法,但是仅是反问一种表现方式便可以代替烦繁重复杂的多种修辞的叠加效果,反问在表现上是强有力的。这句反问的回答一定是春天不会远了,冬天之后是春天符合逻辑现实,在表现希望存在并且希望在前方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点

其一,现实主义注重对生活的理性分析、体验和实践,与理性主义相区别的是现实主义完全的来源于现实,钟情于现实的真实性反映,而非理想形式的描写现实面前的个人期待。浪漫主义带给社会成员的更多的是一种在苦难现实面前无力挣扎的鼓励和光明未来的畅想和希望,而现实主义则更多的带给社会一种最真实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想象,客观上不允许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主观美化或丑化。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之前都要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的接触现实世界的各种人情冷暖,充分了解社会的整体生活状态和人民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整体的文学主题上需要进行正确性的检测,细节方面也力求完全符合现实逻辑,不容许与客观现实的较大出入和分歧。因此,现实主义艺术主要表现的是客观的现实存在。

其二,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在绝对忠于现实的基础上,经常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一定的具体化和典型化。所谓的典型化是说现实主义文学表现现实的同时,将现实对人民大众的影响集中于具体的一人或者多人身上,在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完整的现实压迫或威逼,以由小见大的方法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见闻全面揭示社会现实的残酷性和剥削性。例如,在狄更斯的《双城记》中集中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的历史时代背景,大革命对于英国和法国人民的冲击和影响是极其灾难性的,大革命的爆发使得贵族阶级和平民阶层存在一定复杂矛盾,大革命使得恋人不能凭借自身冲破灾难,恋人被陷害入狱,暗恋者代替情敌入狱而成全了所爱人的幸福未来。这样的情节是被残酷现实逼迫的,不可能实现两个人的自由,只能用一个人的束缚换取另一个人的自由,这是残酷的。然而,受到现实压制不自由的并不是只有这几个人,只是借助于典型性的叙述反映整体的社会现实残酷性质。

其三,在现实主义作品中一般很难找到作者的感情流露,现实作品在描写现实的同时虽然也存在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一般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在作品中隐含的、需要读者仔细阅读体会的情感表达。较之不同的是浪漫主义作品,浪漫主义作品例如《巴黎圣母院》,读者可以通过具体的语言叙述很明显的感受到作者对于卡西莫多的厌恶和对爱斯梅拉达的赞美感情,这种感情的表达在人物语言和形象上面有直观的表现,很容易看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参考文献:

《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第2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关键词 元好问 现实主义 建安文学 杜甫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元好问是金代文学大家,堪称金代文学史上一代人杰。他不仅是个有着明确创作追求的诗人,同时也是一论自觉的文学批评家,元好问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他的诗论作品《论诗三首》、《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杨叔能小亨集引》等等,都很精辟地评论了古代诗人诗派的得失。其中,《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后,以绝句的形式系统地表达诗歌理论的又一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元好问直接或间接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从他对前人的评价总结中,笔者体会最深的是他对传统现实主义诗风的继承与提倡。

一、对建安文学的推崇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极力宣扬恢复建安以来的诗歌优良传统,笔者认为他所推崇的建安传统,主要是建安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在第二首中论道:“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觉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元好问论诗从建安才子说起,钟嵘在《诗品》中说,“曹刘殆文章之圣”,元好问也以曹植、刘桢为代表说起,从“曹刘坐啸虎生风”中,可见他推重建安诗人的是他们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气概和力量,元好问欣赏他们的慷慨激昂、悲壮动人。曹植《前录自序》里自云:“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他又在《赠徐干》中云:“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曹植的诗歌明显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抒发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抱负,寄托诗人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典型代表的是《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然而书写志向的同时,曹植诗中又常弥漫着战乱环境所赋予的悲凉慷慨情思和对人生无常的叹息。历史上的建安时期,战乱连年、民生凋敝,动乱的社会现实在给英雄们建功立业提供可能的同时,激发了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当时一流的文学家们都卷入了战争,他们用文人特有的眼光把他们的经历纪录下来、以文人的特有的情怀评价、审视这一时期的现象,并用文人特有的文笔激励人们的斗志。钟嵘在论建安文学时,明确提出“建安风力”,刘勰论及建安文学总结了“风骨”理论,无论是“风力”还是“风骨”,其来源都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所唤起的特定精神――伤时悯乱、哀民涂炭。西晋时期,王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高远阔大、悲凉雄浑一直是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曹操《短歌行》诗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甫,天下归心。”慷慨的悲歌,雄浑的气势表现了曹操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心,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精神。由战争乱世刺激而产生的慷慨激昂情怀构成了建安风骨的主要内涵,使这一时期诗人的作品表现出慷慨纵横、激越昂扬的风格。然而,战乱同时带来的“生民涂炭”,生命的朝不保夕,给人们带来生命无偿、岁月不居的深沉叹息。这一壮美、苍凉的风格是这一时期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生动写照。元好问之所以标举豪迈悲壮的审美标准,源于这一风格是建安文学现实主义的集中体现。并且,对于这样一个现实转化为文学作品的过程,元好问感同身受,元好问“值金源亡国,以宗社丘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他所处的时代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端尖锐的金末元初时期,民族斗争不断,国破家亡、国难民艰,这一连串的动荡、不幸,激起了元好问强烈的爱国忧民之情。所以元好问认为客观的社会现实是诗人创作的源泉,丰富的生活体验是诗人创作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他标举反映现实的诗风,提倡切身体会、感受,他在《论诗三十首》二十三中说“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高度赞颂南朝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的是眼前景,即景抒情,充满了生活气息,饱含蓬勃生机。而同时在二十三中,他对脱离生活、缺乏社会内容的诗作给予了批判,他说“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江西诗派代表作家陈师道,爱苦思苦吟,锤字炼句,以“闭门造句”见称,“平日出门,觉有诗思,便急归拥被,卧而思之,如病者,或累日方起”,黄庭坚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句。元好问在此借用黄庭坚的话批评陈师道作诗无补于世、浪费精神、实在可怜。可见,无论建安诗人的悲壮雄健,还是一如谢灵运的清新、自然,风格虽有不同,然而他们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致的,从中可见,元好问论诗的标准之一是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二、对杜甫的推崇

元好问推重唐诗,唐诗中最欣赏杜甫,所以他对杜诗有专门的研究《杜诗学》。元好问在《杜诗学引》中说:“窃尝谓子美之妙,释氏所谓学至于无学者耳。今观其诗,如元气淋漓,随物赋形;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乱情况,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成为杜诗的突出特点。由于对离乱生活的经历与特殊体会,杜甫诗中常有“瘦骨伶俜的壮丁、被抓应役的老妇、新婚即别夫的嫁女、子孙死尽的老人、无家可归的老兵、在颠沛流离中扔掉孩子的母亲”等形象,而这些都是在战乱的时代,社会悲剧加身的无辜者形象。“三吏”、“三别”描绘了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的历史,《月夜》、《羌村》、《述怀》描写了贫贱夫妻、饥寒儿女,杜诗中始终交织了国恨与家仇,国恨使家仇更痛彻,家仇使国恨更具体化,而这些都是安史之乱时期特定的社会历史的生动纪录。杜甫的诗歌多是以反映现实社会人生为目的,取材多是时事和他曲折的生活经历,用叙事手法写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用纪行方式书写山川风物,细腻、真实,感情真挚。他论诗亦如此,在《戏为六绝句》中,他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所谓“亲风雅”实际就是在创作实践上表现为写时事的写作倾向,把文学从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思引向写民生疾苦,从书写理想引向写实。所以本着杜诗的现实主义宗旨与精神内核,面对标榜以学杜诗为宗旨的江西诗派,元好问直指江西诗派并没有学习到杜诗“善陈时事”、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弊病,他在《论诗三十首》中说道“古雅难将子美亲”,这是说江西诗派虽然打着学杜的旗帜,其实其创作已远离杜甫的道路,他们的学杜只是在创作技法上仿效,而没有学到杜诗的精髓。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黄庭坚,自认为得诗法于杜甫,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论主张只是“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他认为“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尔。”元好问始终坚持自己的现实主义诗歌审美标准。提倡创作应亲身实践、思考现实、体察民生,诗歌失去了现实依据,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他在《论诗三十首》十一中说“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创作只有“亲到”、“眼处”,才能产生有“神”的诗句,而“暗中摸索”,脱离现实,凭空想象,暗中虚拟,总不是真实之境,对于创作只是白费精神。

三、元好问的诗文创作

元好问是一代文论家,但首先他是位诗人。其现实主义诗学观不仅表现在他的诗论中,而且用他的创作来诠释自己的理论主张。他欣赏建安风骨、心仪杜甫,因为他与他们有着相似的社会经历,相似的民生意识,他们都是站在百姓立场上的士人,都是为反映百姓疾苦而纪录现实的诗人。元好问早年,从师郝天挺,业成之后,“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赵礼部见之,以为少陵以来无此作也,以书招之,于是名震京师,目为元才子。”当时,世人见好问诗,能突破时间时代的限制,直接把他比杜甫,可见好问诗风一如杜诗。《四库全书总目・遗山集》提要中,记载评价好问,说:“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诗存史,去取尚不尽精。”“以诗存史”,这是对元好问诗歌创作现实主义精神的充分肯定,可见遗山诗亦有杜甫“诗史”的特点。因为亲历战乱的流离失所,目睹亡国的惨痛,元好问将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的“丧乱诗”记录了他所目睹的山河破碎、生民涂炭。蒙古兵围金凤翔,凤翔失陷后,元好问随即写下了《岐阳三首》,诗云:“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偃蹇鲸鲵人海阔,分明蛇犬铁山围。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其一)“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其二)“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其三)三首诗中首先描写了凤翔城被蒙古军包围时,固若金汤的局面,诗人只能长歌当哭,然后记录了攻陷时人民流离失所和金兵横尸野草的惨状,表现了诗人对侵略战争的谴责。最后追溯战争失利的原因,是金宣宗虽置秦关等处九个防御使,但形同虚设,天险尚在而武备不修,只能任人侵略的事实。如今读来,那段惨痛的历史尤然在目,让人心痛。从中可见好问“诗史”的具体表现。金亡后,他写下了《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中道“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真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径?”诗中记载了蒙古铁骑兵临城下,金哀宗亲自带兵出征,然兵败退走的历史事实,诗人用沉雄的笔势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巨痛。城破后,元好问被蒙古军押送至聊城,沿途的情景,让他心情悲凉至极,遂写下了《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诗云:“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其一)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其三)”,诗中描述了途中蒙古兵恣意抢夺的行径和战后凄惨的景象,惨烈而无情的现实使诗人谱写了一首首绝望哀歌。

参考文献:

[1]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李明高.《文心雕龙》译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9.

[3]赵翼.瓯北诗话[M].胡主佑,霍松林,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冯至.冯至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5]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第3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传统的翻译研究对译者的主体与主体性问题是十分不重视的,或者说是极力压制的。考察中西方翻译史,不难发现在长期形成的观念中,中西方对译者的定位是何等的相似,译者普遍被定位于一个至今难以摆脱的角色—仆人,使译者长期处于边缘地带。

二、译者的主体性

先来了解下译者主体性的定义,目前比较权威的也是用的比较多是查明建、田雨的这个,“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每个译者都不可能以一片空白的头脑走进一个文本,他总是有着一定的知识结构,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有着各自不同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历,又从而养成一定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让人生观,这些便构成了一个人的先在性,也就是一种“前理解”。译者的这种先在性是往往不受到本人的注意,因此也就被人们所忽视。每个读者或译者在理解和阐释一个文本的时,都是带有一定“偏见性”的。应该承认这种偏见性,并正确对待它。翻译的创造性是人们长期以来忽视的一个本质特征。对于大多数译者来说,他们长期以来都奉行一条原则,那就是在翻译中,不要掺入自己的主观因素,这种典型客观主义翻译观于今天不再是放之四海皆行的准则了。

三、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体现

《苍蝇》是英国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众多短篇名作之一,这篇短篇小说短小隽永,语言精炼。文章以两位老友的对话开始,退休了的伍德菲尔德(Woodifield)和已是暮年的老板(未署名),在看似无情节的描述中文章逐渐揭示重点,老板于6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痛失爱子,强忍悲恸不敢触及,本以为自己再也不能为儿子的的离去哭泣,哪知老友的无意提及令之痛哭起来,朋友走后,老板用墨水淹死了一只苍蝇。就这样一个看似没有结局的简单的故事,却蕴涵着曼斯菲尔德对灵魂的严肃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状态。初读,两个译本各有千秋,在某些句子的处理上陈和徐的译法不尽相同,可以说意思相差较大。认真对照下原文,发现这其中和译者个人的翻译风格紧密相关,徐、陈的译文相比,各有高明之处,笔者不揣浅陋,试对两篇不同风格的译文不同的表达稍加比较,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的主体性问题,以下摘录了两篇译文的一些句子加以评析。例1:OnTuesday,hewasdressedandbrushedandallowedtocutbacktotheCityfortheday.(P412)陈译:到了星期而,他就给打扮的整整齐齐,让他到城里商业区去转转。徐译:每逢礼拜二她们便把他穿着打扮起来,允许他进城去放一天风。原文这句被动句,陈还是以被动形式翻译出来,而徐则译被动为主动,所给人的语感当然也大不一样。陈的“他就给打扮的整整齐齐”是被动,后半句“让他到城里商业区去转转”变成主动了,整体来看情感没有徐译的来得强烈。徐整句都采用主动表达,给读者这样一种感觉:处主导地位是他妻子和女儿们,他一直处于被控制的地位,而且“放一天的风”这个表达暗示了Wooifield因为身体差而几乎禁足的生活。例2:SotheresatoldWoodifield,smokingacigarandstar-ingalmostgreedilyattheboss,whorolledinhisofficechair,stout,rosy,fiveyearsolderthanhe,andstillgoingstrong,stillatthehelm.(P412)陈译:所以,老伍德菲尔德就坐在那儿,抽着烟卷,眼巴巴盯着那个老板,简直百看不厌,瞧他坐在办公椅上转啊转,身体矮胖,红光满面,虽然比伍德菲尔德还大五岁,可身子骨仍旧结结实实,仍旧掌着大权。徐译:老伍德菲尔德坐在那里。抽着雪茄,近乎贪婪地盯着老板看,老板坐在办公椅上转来转去,他身材高大,面色红润。虽然比伍德菲尔德大五岁,但依然很健朗,依然大权在握。例2两个译本句型结构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看事物的角度,即译者的主观性。陈把“staringalmostgreedilyat”译为“眼巴巴盯着”,“stout,rosy”译为“身体矮胖,红光满面”,而则徐译分别为“贪婪地盯着”,“身材高大,面色红润”,两位译者对老伍德菲尔德(以下简称老伍)和老板褒贬不一的措辞可以说成是译者对作者表达的苍蝇意象的不同理解。陈译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可怜的老伍和高高在上的老板,表示老板表面上给人一种身强体壮,意志坚强之感,实则不过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而已,在这个意义上他已经由人异化成一只虚弱的“苍蝇”了。而徐译则贬老伍褒老板,老伍比老板还小五岁,却是一个“虚弱的老家伙”,明显的“行将就木”,之前的一句“weclingtoourlastpleasuresasthetreeclingstoitslastleaves.”,让人不禁想起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很是凄凉,但究竟他是一只异化了的还是没有异化的“苍蝇”,这就由读者的想象力决定了。例3:“Myson!”groanedtheboss.Butnotearscameyet.Inthepast,inthefirstmonthsandevenyearsaftertheboy’sde-ath,hehadonlytosaythosewordstobeovercomebysuchgriefthatnothingshortofaviolentfitofweepingcouldrelievehim.(P415-416)陈译:“我的儿啊,”他道。可是没有眼泪淌下来。孩子死后,头几个月里,甚至过了几年后,每当他悲从中来,除非放声痛哭一场才减轻得了痛苦的时候,他只要说这么几个字就行了。徐译:“我的儿啊!”老板着。可是还没有眼泪出来。在以往,在儿子死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只要一提起这几个字他就会悲痛欲绝,大哭一场是唯一的解脱方式。这是老伍不经意提起儿子,老板不禁掩面而泣,多年来努力在心底筑起的心坝瞬间崩溃的场面。两位译者对这句话理解不同。先说陈的译句,笔者认为陈译的“甚至过了几年后”有点啰嗦之嫌,宜把“过了”或“后”去掉。后面一句的“onlyto”《21世纪大英汉词典》中一条解释为:“却;不料,不料竟会;结果是”,笔者认为这里“onlyto”应译为“不料,不料竟会”。“shortof”在《21世纪大英汉词典》中除了有“缺乏;不足”之义,还有“除以外”之义,陈和徐在译这个短语没有异议,后半句笔者认为这样译更贴近作者的表达“每当他悲从中来,非痛哭不能减轻时,这几个字就会不经意地脱口而出。”想起痛失爱子,老板情绪难控,无意识地喊出“我的儿啊”,可见爱之深!如按陈老的译法“只要说这么几个字就行了”,要是说出这几个字就能控制情绪,他不会长达6年都走不出失子的阴影了。徐译也有所偏离原文。“Myson!”是老板痛哭后吼出的,而不是“一提起这几个字他就会悲痛欲绝”,因果颠倒了。例4:Allthesame,therewassomethingtimidandweakab-outitseffortnow,andthebossdecidedthatthistimeshouldbethelast,ashedippedthependeepintotheinkpot.(P418)陈译:尽管如此,那只苍蝇已经显得有点软弱无力,疲于奔命了。老板决定最后再来一次,他把钢笔又深深蘸进墨水壶里。徐译:然而,它虚弱的、小心翼翼的尝试又开始了。老板把钢笔蘸进了墨水壶中。他决定再滴最后一滴。在第二滴墨水之后,苍蝇的反抗明显无力了。挣扎出第一滴墨水时,老板还称它很有胆量,但此时的胆量明显不如刚才。陈把“effort”省去不译,后面的从句也是按字面顺序译出,显然没有徐的译法更忠实于原文,也更吸引读者,先说把钢笔又蘸进墨水瓶了,要干嘛呢,读者不禁想赶快读下去。纵观全文,两篇译文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鉴于篇幅问题,在此就不一一举出例子分析了。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研究、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译者,不同时代背景,同样的著作却散发不同的光芒,这就赋予了重译的可能性,每推出一个新的译本,都会有其价值。

第4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一、注意“烟”和“雾”的不同

“烟”一般指固体小颗粒,“雾”一般指液体小液滴。例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应描述为产生“白烟”,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也应描述为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浓盐酸试剂瓶时的现象为“有雾生成”,而不是“白烟”,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又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小液滴。

例1: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 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分析: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不能产生火焰,而能够产生大量的白烟;C. 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不能得到浅绿色溶液;D. 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解答: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故选项正确;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不能产生火焰,而能够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C. 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选项错误;D. 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再由无色变成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二、注意“光”和“焰”的区别

“光”一般指固体微粒燃烧时的现象,“焰”一般指气体或液体燃烧时的现象。例如: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为“发出红光”,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点燃纯净的氢气发出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当然也有特殊情况,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而不是“光”,原因是硫在燃烧时,先熔化再汽化为气态硫,然后再燃烧,故产生的是蓝紫色“火焰”。了解了这些,也就不难理解了。

例2:下列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色烟雾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分析:A.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须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三、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不能混淆

有些学生在学习化学初期,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搞不清楚,总是把二者混为一谈。例如:在描述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易把其描述为“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这样的描述是错误的,原因是把实验结论当做了实验现象。应该描述为“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可。因为生成物的名称我们通过感观是无法感知的。在这里,我们不防简单地记作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例3:化学实验对于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加热铜丝表面变黑,生成氧化铜

B. 在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蓝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D. 聚氯乙烯在空气中灼烧有刺激性气味

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稀硫酸显酸性;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加热铜丝生成氧化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硫酸显酸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四、注意用词用句要恰当,要使用化学术语,更不能口语化

科学实验讲究的就是“精”“准”。如果用词用句不够恰当,就不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比如:“看到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闻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等实验现象的描述都是错误的,因为无色是不可能直接看到或闻到的,无味也同样是看不到的。又如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应描述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描述为“石灰水变白了”或描述为“出现白色沉淀”就不妥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描述为“碳酸钠化了,冒泡了”等,这样用词不当,使人啼笑皆非。

例4:鉴别物质时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学方法。现须鉴别3包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粉末,它们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2SO4,请按下表完成实验设计:

分析: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和硫酸钠中的阴离子不同,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接触会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可以首先将碳酸钙鉴别出来,碳酸钠遇到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硫酸钠不会与盐酸生成气体,故答案为:

此处若说成:“冒气泡的是碳酸钠”就不准确了。

五、注意不能凭空描述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实验中,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往不能全部表现出来,因此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只能依据具体的实验现象,而不能凭空捏造。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这样描述“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就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根本看不出生成的气体具有这种性质,只有通过另外的实验才能验证。因此应这样描述“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有无色气体生成”。

例5: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最终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______(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____;一段时间后,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C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此题我在学生训练时,增加了一个问题:(3)在C中的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

第5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提起数学课堂,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乏味。语文课堂有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散文和诗歌,还有教师形象生动、海阔天空的讲解;英语课堂有幽默的文章和丰富的生活素材,还有参与性很强的对话表演;科学课堂和生活联系紧密,还有动手操作的实验;政史等课堂无不贴近我们和生活,生动有趣。这些课都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上。唯独数学好像只有一行行枯燥的数字,一串串冰冷的符号,一个个抽象的图形和不知从何而出的定理,学生提不起兴趣,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趣。这不仅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更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那无与伦比的美妙和生动被湮灭。

二、问题的分析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应试教育的特性和教学方法的不当。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学存在太多的短期“功利色彩”。因此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充满“科学精神”的“业”,而并非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道”,数学课堂教学一般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师更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灌输更多的数学结论,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求“真”,而非数学文化的“美。数学来源于实践,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的。随着数学的发展,理性的思辨数学产生了,人们从纯理论的假设出发,推导出相应的数学理论,形成纯粹数学,将数学从原始形态转化为学术形态,内容的抽象、结构的严谨、应用的广泛和知识的连续特征逐渐显现。数学教材从知识的逻辑性出发,将原来数学形成的历史一扫而空,剩下的只是公式的堆积和字母数字的堆砌,学生看到数学的是一具尸体。正如一位数学家所讲:“过度形式化,把光彩照人的数学女王,用X光看成一副骨架。”

另外,数学教师不会合理有效地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仍然采取“烧中段”的教学法。一些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体现的“精讲多练”,其“讲”基本上还是先人式的灌输,很少讲背景素材,也很少涉及再创造过程的展示;而“练”也无非就是大量的反复模仿和机械操作,更是缺少对身边数学的感受和应用。因而,枯燥、乏味、难理解,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数学的代名词。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渗透数学文化

一个合适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之中,从而能够顺利地突出这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利用数学文化中的一些趣味故事正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

师: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上有这样一道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头?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吗?教师用这样的问题情景引入课题很好的渗透了我国古代数学文化。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数学家的故事。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塞乐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所以塞乐斯素有数学之父的尊称,原因就在这里。塞乐斯最先证明的定理之一就是: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证明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在创设情境时渗透数学文化,给学生一种饶有趣味的情境,激发好奇心的,促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这个教学过程行云流水,学生对于定理的掌握水到渠成。

2.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概念的学是比较枯燥,如果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点缀其中,则足以活跃概念课堂的整体氛围,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引导他们走进数学的殿堂。数学教育故事的运用,也能激发学生的爱数学之“情”。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过程中:

师:在讲概念之前我们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一天欧拉躺在床上静静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他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的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直角坐标系就像这蜘蛛网: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其中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这个教学过程使数学概念形象化,加深了学生对于概念的认识,可谓事半功倍。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轴对称”的教学过程中:

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了一组图片,有中国的天安门、法国的艾菲尔铁塔,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蝴蝶等等,同学们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感受着这些美妙的图片带来的震憾,惊讶于生活的美好,已经完全被它们的这种独特的美所震惊了,接下来我出示了经修改后的天安门、艾菲尔铁塔,学生们就有反应了,不够雄伟,不够壮观,在学生们愤悱诧异时,我让他们观察这两组图片的异同,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了美,进而鉴赏了美,许多同学也从中悟出了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人生也是美好的,只是没有去发现,没有去珍惜。可见挖掘教材中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是开发数学教材人文内涵的探索方向。

3.在数学定理公式拓展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比如:七巧板、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练习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让学生阅读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的拓展知识: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而a2,b2,c2又可以看成是以a,b,c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即得S1+S2=S3 。如果以直角三角形三边a,b.c为边,向形外分别作正三角形,那么是否存在S1+S2=S3 呢? 类似地,上述结果是否适合其他图形?如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a,b,c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S1+S2=S3 成立吗?再画几个类似的图试一试,结论成立吗?由此,你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结论。其实,在欧几里得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勾股定理的一些拓展。《几何原本》第六卷命题31就曾介绍:直角三角形中,在斜边上所画的任何图形的面积,等于在两条直角边上所画的与其相似的图形的面积之和。让学生阅读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的拓展知识,学生在欣赏历史上的勾股定理时体味数学家思维的精妙,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叹数学的美!

教师总希望课堂中学习内容设置,既能达到知识功能的目的,又不失有教育功能。此例让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公式,这样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博大精深。

4.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作业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的数学活动。新课程教材,它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一定数量的阅读与思考材料,开辟了“观察与猜想”、“探究与发现”等拓展性栏目,为有兴趣、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因此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们应有选择地利用这一亮点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究,使课内探究自然而然地延伸到课外,达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的目的。

(1)制作手工模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结合教材进度,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类的作业。

例如:在七年级上比例尺的作业布置中:请同学们按一定的比例尺,选择以下选项之一制作模型。①制作钟面学具。②设计建筑模型。③绘制学校平面图。

这些作业,需要学生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加以完成。而这些课外作业,可以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余地和思考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在课外实践中开展小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再次感受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可以受到人格品行的教育。如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

例如:研究课题“白色污染——塑料袋”要求:①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作用,包括益处与弊端。②采访周边的群众,听听他们对白色污染的看法③收集自家每天每人平均用塑料袋的个数,全班同学每天用塑料袋的个数,并由此推导出全村、全镇、全国每天每人平均用塑料袋的个数,制成统计表。④再计算出全国一星期、一个月、一年所用塑料袋的个数。⑤形成小报告后在全班畅谈感受。

这些作业既丰富了知识背景,拓展了知识的应用领域,又培养了学生处理和正确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结束语

我们应该将数学文化尽可能地结合中学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的相互作用,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把抽象严谨的数学变得有血有肉、光彩照人,使学生变得灵气、睿智,使数学课堂不再呆板、冰冷。总之,数学的课堂加入文化的元素,数学的气质与味道将会芬芳无比;数学的课堂加入文化的因子,数学的灵动将会快乐飞扬;数学的课堂加入文化的细胞,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将会充分释放。数学是科学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它的教育目标取向应该是多极的,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更应该是情理相融、科学人文并重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育江.提高数学教学的文化品位——兼评《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J].中学数学教学,2003第3期

[2]陈建辉. 让数学史的渗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亮点 [J]. 《数学教学研究》2008第1期

第6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一、 提供的生活情境要简明、生动,突出数量关系。

创设问题情境应突出“四性”:即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课标教材的选材注意突出“四性”,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感,采用童话故事、人物对话、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情境。使学生从接触应用题的第一天起就感到这些问题出自自己熟悉的生活原型,这样就容易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抽象成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一般不会将现成的条件和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条件需要学生去捕捉,问题需要教师或学生去提出。因此,需要对创设问题的情境进行简化和模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把实际问题简化成应用题。但是提供的问题情境一定要简明、生动,突出数量关系,不要不切实际地创设花哨的、复杂的、绕圈过大或问题过多的情境,使学生看不懂、说不清,找不到解题思路,这样就会浪费教学时间,严重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成班里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二、 掌握好图画情境题向文字应用题的恰当过渡。

一年级多学一些图画情境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从而理解题意;进入二年级就应该逐步出现半文半图的,或直接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以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图画情境在低年级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停留于此,也不能过分留恋。文字应用题也是富有情境的,同样具有现实性,但这个情境与形象的图画相比是概括的、理性的,它是经过筛选,经过提炼而成的。解答这种言简意赅的数学问题是实行第二个转化的必需,也是数学的本质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会读题,读懂题,会审题,弄清题意,然后再去解题。

三、 把两步应用题的解答作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转折点。

两步与“一步”之差不仅仅只是“多了一步”,而是起了质的变化。两步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形式上的“分离”现象。其中涉及的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学生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解答。怎样才能解决这一学习难点?怎样能使学生在条件与问题的“空隙”处寻找出突破口?我们九十年代总结的经验值得借鉴和继承。如:“连续两问改一问”、“一步变两步,变中寻思路”,“改变条件和问题”,“填条件、提问题”等方法,在帮助学生为寻找“中间问题”中起到了“脚手架”的良好作用。

四、 要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当他们读完一道题后,就能立即看到题目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数量关系。例如:光明剧场楼下有415个座位,楼上比楼下少175个座位。光明剧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楼下座位数+楼上座位数=总座位数

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式,发现必须先求出楼上座位数,该题便迎刃而解。

又如:“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都是学生解题的基本“骨架”或称数学模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引导学生提炼总结。

突出数量关系分析,找到解题思路(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在分析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如:题目中问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跟哪些因素相关?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素材?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等。其中分析法、综合法的思路至今仍需继承,通过分析综合法的学习和掌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在分析中学会数学地思维,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 为学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地解题策略

有些实际问题结构特殊,变化多样,数量关系复杂,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运用解题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才能理清解题思路。一般来说,小学生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策略主要有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假设法、逆推法、枚举法、转化法等等,这些解题策略能使隐藏的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1、在有目的指导中生成“策略”。解决问题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而学生策略性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来自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各种策略的指导,二是运用策略解决各种问题的指导。首先,策略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进行解决问题分析策略的渗透,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到了中高年级要加大“策略”指导的力度,使学生随年级的升高 能经常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策略。即引导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对同一策略要反复进行指导,直至学生能灵活运用。

第7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关键词:以读为本;阅读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7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114

新课改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为行为,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可见,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的主线是朗读。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与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学生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而只是按照特定的教学程序机械地接受,失去了阅读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独立性,只能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要发挥阅读的教学功效,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生活,掌握方法,陶冶性情,就必须要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以读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阅读,在阅读中得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对以朗读为主线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读代讲

首先,我们要摆正朗读与讲解的关系。徐世英先生提出:“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付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一语指出了讲解与朗读的不同。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不能再以讲解为中心,而是要以朗读代替讲解,给学生以阅读的主动权。如在学习一些包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时,这些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并不是教师的讲解与分析所能领会的,是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的。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与指导下展开充分的朗读,在读中生情,在读中会意。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小到字词大到主题,全部都是经由教师细细咀嚼后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在机械地接收与记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相反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因此而对阅读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为此,我们要以学生的朗读代替教师的讲解,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通过朗读真切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地感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由自在,阅读的欢快淋漓。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朗读,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学生朗读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可以示范朗读,通过教师对语气、语调的把握来传授阅读的基本技巧,传递情感,以此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学生的模仿朗读来提高阅读水平,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本。

二、以问促读

以朗读为主线的课堂教学,阅读不仅要有时间上的保证,更为重要的是阅读还要有质量。为此,我们不仅要以读代讲,更为重要的是要以问题来诱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阅读与思考,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勤于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1.教师置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读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带着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展开有目的的阅读。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与文章设计提纲挈领、能够突出重难点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如在学习《散步》这一课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与写作线索。文章题目的角度是事件,请你换一个角度来为本文重新拟定一个题目。这样的问题将整个文章贯穿起来,更有深度。这样,学生的阅读就不再是盲目开始,而是能够带着特定的目标来展开有针对性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以问题来带动学生的主动阅读。

2.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材。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经过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思维的结果。为此,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多做批注、多查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而后又带着问题走出教材,走进更宽广的阅读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一是启发与诱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学生理解肤浅或是没有疑问时以问题来启迪学生思维,以让学生于肤浅入、看似无疑处提出问题。二是鼓励与保护。学生所提问题并不都是有价值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我们不要只是单纯地看提问的结果,而是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学生的优势,给予必要的肯定,再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以读带练

第8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意义;实际应用

一、引言

小学语文一般被认为就是识字、朗读、写作,似乎与实际应用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而小学语文的教学意义也被定义为简单的读、写,小学生们在教室里读书,典型地成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所学的知识只是为了在课堂上运用,而远远地脱离了实际,让教学成为了闭塞的状态。而我们经常强调学以致用,因此,学习是为了应用,而小学语文教学更要培养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主线

很多人都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读写以及识字训练,与实际应用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加强小学语文的实际应用对于语文教学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学以致用”的理念,小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在生活中是十分敏感的,感悟与感受也比较多。而小学语文,不仅仅是能够让学生掌握读写的基本能力,更应该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味人生的道理,对自身的人身观与价值观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小学语文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养成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大有裨益。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积极应用,不仅能够使得自身能力得以发展,对未来的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线。

三、以实际应用为主线的教学意义探究

明确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线,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们沿着这一主线学习。下面以两组实际案例作为分析,讨论不同教学模式下,能够以实际应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的意义。

案例: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A班教师制定A教学计划,其中,以写作描述景色为例,给予学生们以实际应用的教学主线,引导学生们联系实际进行写作。B班教师制定B教学计划,其中,写作内容一致。但是,B班采用教师要求的课堂写作以及套路写作——即教师教给学生们一个写描述景色作文的模板,让学生们按照模板去写作。

实际操作:A班教师对写作给予两个课时的时间,首先给出写作要求,然后让学生们用一个课时去观察,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想到的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然后再用另一个课时进行写作。B班教师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给学生们制定写作要求,然后教给学生们写作的模板。然后马上开始写作,写作时间也是两个课时。

结果:A班学生在两个课时内完成作文写作,完成率达到100%,文章质量很高,内容新颖独特,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文章一蹴而就,通顺有主旨。B班学生未能在两个课时内全部完成,完成率为70%。其中30%的文章模式化严重,文章内容欠缺,观察力不够,整体缺乏色彩。部分学生反映头脑中没有思路,对于所要描写的具体事物没有形象化的认识。

分析:以上事例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A班的学生虽然利用一课时的时间去体验,但是写作的时候却有东西可写,大脑中充满了写作的实质与灵感,因为亲自去体验了。B班的学生们虽然一直都在教室里写作,也有教师给予的“套路”,但是写作的要求是实际的事物,脱离实际而凭空想象,效果可想而知。即便有捷径可循,但是内容却非常空洞,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结果验收的时候,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们没有完成写作。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误区,传统的应试教育让我们脱离了实际,忽视实际应用,只是埋头于书本,忘记了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而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于生活。语文学习尤其是小学语文的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例如上面的案例一样,对于景色的描写,如果没有实际的体验,是无法写出生动的文字的。而真正的教学意义在于通过实际应用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语文学习的确是强调写作的重要性,但是写作的内容与灵感以及感悟却往往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以实际应用为主线,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四、结语

实际应用是教学的主线,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实施对于语文的教学而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小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要在学生们确立自身学习方式的时期给予其正确的指导,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式。总之,培养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海云,《读写算》,2012

2.宋新科,《现代教育科学》,2012

3.张燕枝,《小作家选刊》,2012

第9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1 认知建构主义和发现式教学的内涵

        认知(cognition)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的过程。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首先是对环境的重视,即情境性: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抽象地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其次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即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对学生原有经验的重视。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

        发现式教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叶,当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提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其后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有相同论断,认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从理论角度诠释,发现式教学的思想指导基于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主动建构自身的学习和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以自身为主体,以自己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去探索外界知识,并伴随着对原有知识体系的丰富和修正。而发现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就是强调的以学生为主,指引其积极主动“发现”新知识,感悟新理论。本文将从认知建构主义的视角下对新闻传播专业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2 新闻传播专业发现式教学模式探析

        2.1 “情境”在发现式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认知行为都是在一定活动情境中进行的,无法脱离特定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现式教学要求学生有充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的学校和教师就要创造和学习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正确的探索性思想活动。

无论是实物、模型、音乐还是语言描述等情境模式,首要的是情境的轻松愉悦可接受性和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性并不一定指客观实在,其真正内涵在于基于建构主义“图示”概念,教育者所提供的“情境”能够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对事物的知觉理解和思维方式较为完美的契合,以助于学生对新知识、新刺激的同化,达到理解上的真实,而非左耳入右耳出。

        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的“情境”,一种是存在于实践性教学中,如新闻摄影中的实践操作,报刊媒体和具体新闻的分析,自己动手撰写新闻稿、编撰刊物等等。这些是从属于新闻实务方面,但在提升学生的新闻传播专业主义的理论素养方面,“情境”应用并不理想,仍存在“灌堂式”的行为主义学习。新闻传播理论性课程并不枯燥,枯燥的只是教师营造出的并被学生所感触的学习情境枯燥。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课前准备,借用超媒体、多媒体等手段营造直观的情境,如用历史事件的影音资料和解释新闻理念的典型案例实物图片加深思维刺激、加深印象、引发思考;用新闻理论的组织结构图,给学生以思维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情境从来都是直观手段和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教师良好、恰当的语言描述能够提升感知的效应。情境的好处在于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更在于知识的不仅仅存在于白纸黑字上面,而存在于鲜活的情境、事例上,让学生自己于情境中总结经验。这样总结出来的传播理念在旧有图示的同化过程中更容易达到建构主义所描述的平衡状态。

        2.2 “互动”在发现式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新闻传播发现式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可以采用换位的方法进行,即首先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即建构主义中的旧有图示),自己进行新知识、新理念的融合、同化,这个同化的时间不能过长,在学生已有大概新知识印象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开展互动交流,让不同的理解和理解方式进行碰撞,让学生发现碰撞的异同点、优劣点并产生趋同一致的理念图示。此过程要有教师的引导,避免误入歧途。最终导向正确的课堂知识。

       2.3 充分利用信息化社会中学生故有的新闻传播经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中国,学生,尤其是高等学府的学生对于网络、媒体等传播媒介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潜移默化中就具有了自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图示。仅以08年南京师范大学高山冰对江苏数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每天花在报纸杂志上的时间为42分钟、广播30分钟、电视95分钟、互联网131分钟。”这表明,一方面,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在课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丰富的媒介传播经验,甚至可以说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已经亲身参与到了信息传播过程当中。这在教学当中,其优势是学生很容易联系自己的经验图示和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发现之旅。

        3 重视发现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发现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发式的知识探索。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发”带来的另一个定义,“盲目”。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认知理论上说,它反映了客观的差异性。认知建构主义所揭示的学生在传播学上的旧有图示则加剧了这种差异性,因此,发现式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角色。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师生之间是一种交往和共同创造意义的关系,是一种“你——我”关系。教师要积极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且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加以引导,在学习的阶段性时期加以解释和拓展,在学习终了加以总结与评价。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综上所述,认知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发现式教学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努力做好新旧经验融合,建构新的传播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在恰当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开展独立探讨、知识的互助交流、互动式教学,产生知识的碰撞、融合,在教师角色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建立起新的传播经验图示,实现由抽象知识到科学概念的转变。(说明:本论文为衡水学院教改课题成果论文之一,课题编号jg2010012)

        参考文献

        1 姚勤华.温特建构主义哲学观解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 (5)

        2 温彭年等.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3 鲁锋.浅谈对“发现式教学法”的几点思考.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