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医学本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研究背景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自从2001年开设并招生以来,学生毕业前一直采用毕业论文答辩的考核方式。通过对近5届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及答辩成绩总结和分析,发现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部分是理论探讨性文章,部分是简单病例的分析或诊疗体会,论文答辩偏重于对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临床实践教学的成果,同时,这种考核方式比较简单,毕业班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我们从2010年起,对毕业生毕业考核方式进行尝试性改革,具体方式是在原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临床技能考核,以检验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及应用情况,以探求更加符合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特点的毕业考核模式。
2.考核内容及方法
结合医学教育模式,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巩固临床实践教学成果,课题组加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前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工作,在现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对2010—2011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生相续进行了临床技能考核。
2.1 动员宣传和组织管理
分别在2届毕业生进入实习基地之前,进行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动员与宣传,使学生带着任务走向实习岗位,重视临床技能的学习和知识储备。学生毕业实习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系统一组织部署临床技能考核事宜,包括制定考核方案、遴选主考成员、组织考前培训会、监督考核过程及考核成绩分析等。同时,根据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发动全系中、西医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组织考核题库,系部主任亲自把关,保证题库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适用性。
2.2 考核学生范围
中西医结合系2010—2011届全体毕业生,共计434人。包括: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5级15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2008级82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6级13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2009级64人。
2.3 考核内容和方式
本次考核参考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多站点考核方式。因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要进行论文答辩,同时上交20份不同病种的大病例,因此,我们不再组织临床答辩和病历书写环节。结合我系学生的实际状况,经过专家对考核方式多次分析、论证,最终决定采取最能反映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际能力的2站式考试。第1站考试为基本操作考试,考查学生西医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和规范程度,学生现场任意抽取2道试题,每道试题思考时间不超过5分钟,现场演示或作答,监考教师当场给分,满分50分。第2站考试为辨证论治考试,考查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依据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完成中医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剂名称、具体的药物处方(药物,剂量、煎服法等),针对病情,提出中医预防、调护方面的措施与注意事项等,考试结束后由中医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评分,满分50分。技能考核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
3.考核结果及分析
2005级本科、2008级专升本、2006级本科、2009级专升本第1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40.91、42.78、42.62和43.17分。第2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31.73、30.35、31.46和32.00分。总评成绩分别为72.64、73.13、74.08和75.17分。
以上考核成绩显示,2011届总评成绩高于2010届。2011届普通本科生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1.44分,2011届专升本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2.04分。同届毕业生专升本学生考核成绩高于普通本科生。4个班共同特点为:第1站考核成绩较高,平均成绩达到良好(40分),而第2站考核成绩偏低,平均成绩只达到及格(30分)。
4.讨论
4.1 学生重视考核程度有待加强
2010届毕业生第一次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2011届毕业生考试前准备相对较充分,部分学生向往届学生探听有关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所以,考核成绩总体上升。但是,总评成绩上升幅度不大,则说明2届毕业生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持平。此外,专升本的总评成绩高于同届普通本科班成绩,原因在于,专升本的同学已经经历过一次毕业和就业以及专升本考试的历练,他们更加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认真对待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这一点在我系学生论文答辩时也有所体现,即专升本的同学对待论文答辩比普通本科班学生认真,论文书写质量较好。所以,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动员工作,引起学生对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足够重视。
4.2 学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亟待加强
从考核结果看,学生对于西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较扎实,对常规的检体操作都能应付自如,考核平均成绩良好。但是,中医辨证论治平均成绩只达到合格,说明学生已基本具备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但是,传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考核结果也提醒我们,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根据专业实际继续进行调整,适当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
4.3 考核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以往我系毕业生只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书写比较规范,认真,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随便摘抄一些文章内容,甚至从网络上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只要论文答辩过关,就能毕业。我系组织的除论文答辩之外的临床技能考核,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临床技能的热情,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4.4 为参加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核做好铺垫
目前,国家已推行执业医师考试、注册制度,这是医科类毕业生从业的必经之路。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方案可以看作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提前预演,学生切身体会考核的方式和难度,对其今后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考试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只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技能基本功,首先要重视临床实践教学过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次,还应该对考核方法进行探索性的改革,多层面挖掘学生的潜力,较为全面、客观地对学生毕业前的临床技能进行评价。
[关键词]重症医学;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本科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一门学科,其中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是伴随医学形成的一种职业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基本涵盖了全院所有学科的急危重症患者[1]。因为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危重、转归复杂且预后不确定,再加上封闭化的病房管理、严格的探视制度和高昂的住院费用等因素,患者及家属心理极易产生复杂变化,从而很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重症医学科是医疗问题、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体现最为突出的科室[2],因此重症医学科医生更应具有高尚的人文素质[3]。临床医学本科生在重症医学科学习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抢救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全面而高尚的人文精神,为当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医疗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4-5]。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医学人文主义精神发展不相匹配,从而导致了在竞相追逐医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淡薄医学人文精神的现象。且在传统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方法及手段侧重理论,缺乏实践性及学习的趣味性。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阶段,灌输人文知识是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树立正确服务意识的必要手段。因此,寻找适宜的、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是目前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6]。本研究通过采用调研、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访谈等相关方法,发现目前临床工作中关于人文精神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1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度不够
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下,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受强烈的以科学专业实用技能为价值导向的“短、频、快”急功近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边缘化,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部分。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基本定位在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专业教育上,以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高度专业化模式为主,其考核制度也主要局限于专业技术,如科技论文、专业文化考试、医学操作技能等。即使按要求完素质教育,也是“不走心”而流于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忽略了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培养这一教育本真,忽略了对人文精神和积极豁达精神面貌等综合素质的培养[7]。在科技的高速发展、物质追求过于强烈的形势下,倘若没有足够的人性教育和大爱精神的培养,许多人为了追求自我利益就可能采取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手段,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若社会和大学把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丢失了,就会让人性陷入危险境地,让社会的未来无光。
2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的是深耕细作的潜移默化,与“短、频、快”的科技高产量不相一致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及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均提出,在“立德树人”精神影响下实现高校人文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8]。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场需深耕细作、潜移默化的马拉松,而非一朝一夕就可快速完成的短跑比赛,其与追求业绩、追求高时效性、追求高分值论文的考核体系有所差异。虽然很多高校深知“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耗时耗力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急功近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3缺乏人文素质水平的衡量体系或手段
人文素质体现的是人对生活的看法及其内心的道德修养,是文明的真谛所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人文素质与科学的区别是:“科学”着重如何去做事,“人文”着重如何去做人。因为科学是做事,事情有结果,因此就有明确的考核体系;而人文是做人,是精神境界的追求,缺乏明确的人文素质衡量体系和手段。无要求就无充分准备,无考核就无重视,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无道德衡量体系和无相关衡量手段的背景下更不易受到重视。
4人文素质教育方式的单一和(或)流于形式
近年来,尽管教育部和各大高校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各级文件和培养方案中反复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基于长期的历史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流于形式,在培养方式上仍存在形式单一等现象。(1)教育方式单一,考试形式单一,课程不实用。很多人文素质教育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甚至为“一言堂”的形式,仅教条化地传授理论知识,忽略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式,缺乏趣味性、多样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的趣味性。(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少,相关课程选择人数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3)人文素质教育与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相混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雷同于公共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内容,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人文素质教育[9]。
5人文素质教育对象易受社会背景影响
目前,各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对象为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这一阶段正是我国物质飞速发展的阶段。在多元化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自媒体网络环境下,加之快餐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多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熟悉,过多追求物质需求,急功近利,而忽略了自身内在素养和能力的提升,甚至抛弃了精神追求。这可能导致大学生缺少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精神,缺乏关爱他人品质,甚至形成道义的缺失和人格的缺陷。因此,过快过多的物质追求大大影响了临床医学本科生的身心健康,突破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方法迫在眉睫。
6人文素质教育实施者数量缺乏或质量低下
由于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可能导致其投入不足。(1)人文素养教育师资数量不足,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或课程配备不合理时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2)人文素质教育师资自身的人文素质不够,或未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方法枯燥单一,照本宣科,影响临床医学本科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兴趣。(3)未形成全民教师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尤其是专业型教师,未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授课中,忽视了在专业基础知识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忽视了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格教育。
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的协作对研究解决临床问题、探索疾病的基本机理以及发现新问题非常关键,成功的合作会对未来教育体系和卫生保健的发展都有着巨大推动力。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在本科教育阶段试推行一种新型跨专业联合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我们的预期成果是这种新模式有助于促进未来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同时增强相互学习能力。跨专业教育无形中能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促进相互理解、尊重及有效掌握合作技能,有助于改善其入职后的合作关系,进而提高医疗服务团队整体质量[1-2]。对于此研究的评估我们围绕以下两个主要问题展开:
(1) 对于跨专业学习机会,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学生反应是否存在差别?
(2) 本科阶段的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学生一起学习是否存在观念上的障碍?
1.方法
1.1 设置跨专业课程
1.1.1 教师的选择:跨专业课程由两名老师持续三周教学。其中一名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不涉及临床实践,另一名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教学。
1.1.2 学生的选择:已经参与了基础课程学习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此次培训试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5名)和检验医学专业学生(15名)。跨专业学习课程设置在大三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
(1) 使用他们各自专业相关的知识来鉴定微生物;
(2) 合作讨论临床诊断检查项目、优化设计方法和设计新诊断工具的优缺点;
(3) 批判性分析,合作讨论并写文章提出科学的诊断和治疗观点;
(4) 领会另一个专业群体的价值。
我们首先进行专业内阶段教学,每个学生群体有7天针对专业方面的入门学习,随后是3天临床实验室环节,让临床学生观看指定临床样本,向他们简要介绍病史,并进行临床诊断测试,而检验学生观看相同的临床样本后,除了不可查阅病人病史外,他们被允许可以在教学医院使用相关实验诊断检测工具。然后进入跨专业阶段环节,每个学生阅读5篇相关论文并准备进行跨专业讨论,每个群体学习不同的论文,临床学生被要求关注临床内容,而检验学生则被要求关注实验室检测方法部分。作业是两个群体共同讨论他们阅读的研究论文中有关的病史、使用的诊断方法和细菌学诊断。
1.2 跨专业课程的评估
1.2.1 所有学生问卷评估跨专业环节。在课程结束后分发调查问卷,要求学生给出包含跨专业环节课程的整体印象,,最后要求学生对跨专业课程的整体效果按照Likert量表进行打分(优秀、良好、差、非常差)。同时我们鼓励他们反思课程中进行的学科内和跨学科作业。问卷调查的结果由没有参加教学环节的一名老师进行仔细审查。
1.2.2 采访所有学生。采访由没有参加任何环节的教育咨询师进行。对两个群体的学生分别进行了群体采访和单独采访。采访能够使学生获得其它学生的不同观点,关注到他们从实践中得到了什么,从而反思在未来的培训计划中能作出哪些改善。随后我们对采访的内容进行了定向的分析,分析学生对跨专业教育环节的感觉和收获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组织处理学生对跨专业培训环节观点的突出问题,对两个专业进行比较。
2.结果
15名临床学生中有15名(100%)完成了调查问卷,15名检验学生中有13名(86.7%)完成了调查问卷。当问及“你认为跨专业学习环节怎样?”时,80%的临床学生将跨专业环节评为“良好”或“优秀”,20%的临床学生评为“差”或“非常差”;而有66.7%的检验学生评为“良好”或“优秀”,20%的检验学生评为“差”或“非常差”。这说明临床学生比检验学生更赞成跨专业教育。
临床学生赞赏跨专业互动,他们和检验学生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能意识到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如何进行清晰的互补,建议应该有更多机会进行跨专业互动包括实验室协作,从而真正相互学习并看到他人优点。检验医学角色问题被认为是课程中的一个大问题,检验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他们的角色容易被临床医学学生误解为只是实验室技术人员。目前医学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核心教材中只有《诊断学》中的“实验诊断学”涉及到较为简单的医学检验内容,缺乏检验专业角度的探讨和分析。医学检验专业虽然进行了临床课程教学,但内容较少,学生不能完全掌握与检验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要点,所以检验医生缺乏和临床医生沟通的能力,而且临床医生对检验医生有把后者定位为“只是实验室技术员”的“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和目前有所缺陷的教学现状密切相关。
尽管在观念和价值上存在某些差异会导致一开始的误会,但是跨专业培训环节很明显能帮助拓宽学生研究客体的视野,更深刻地了解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同时学生也明确了各自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各自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学生发现跨专业教育是有价值的好想法。不过他们对于培训环节是否对学习有影响存在观念分歧,临床学生明显表示从检验学生那学到了更多关于论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从而可以及时追踪先进的临床检测技术;而检验医学学生,整体上认为对实验室实践比较满意,他们更倾向于深入思考如何开展或改善新的检测方法以至于可以更快地获得诊断结果。检验学生也赞同与临床学生一起参与社会对话这一教育模式,他们同样建议,为了获得更丰富的疾病理解,在做实验分析之前,最好是能够和临床学生一起讨论症状。两名教师也相互独立地书面写下了关于跨专业教育环节的总结分析,结果很相似,他们都强调临床学生负责引导讨论,检验学生仅喜欢讨论实验室部分以证明他们的能力。
3.讨论
在医疗专业中加入跨专业培训有潜在益处:相互理解各自专业作用、加强个人专业自信、为未来专业生涯中的交流和团队协作准备,同时分享知识技能,这种新型教育理念在研究密集型大学背景下为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学生带来了一种跨专业学习机会以充分进行合作互动[3-4]。实际情况中学生和教师大体上都是支持跨专业教育的,很明显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学生对此学习机会的回应不同,临床学生更加热情,欣赏检验医学学生的不同能力并且希望拥有更多的互动机会,特别是实验室方面。检验医学学生则希望更多明确的学习目标,主要问题在于感觉他们自身专业角色经常被误解。临床医学学生对检验医学学生阅读科学文章、产生研究理念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方面印象深刻,但是检验医学学生关注的则是他们的角色被认为是作为“实验室技术人员在进行临床实验测试”,这是许多学生的一种情绪问题,特别是教师指出检验医学学生在表现上相比于临床医学学生不够积极。我们意识到定型观念导致了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生之间的分歧,这种现象其实在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同样存在,缺乏沟通是转化医学的障碍之一。本研究就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处理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跨专业教育模式,即在本科生层面展开合作讨论,提出了相关的预防策略。
未来的努力应该明确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跨专业教育练习才会对参与的各方面都相互有利。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纳入训练计划之中,从而促进不同学生群体对他们的未来专业角色进行更加开放的对话。而且可以为学生划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跨专业问题的正式和非正式反思和讨论。直观上这种学习模式对医学专业本科生有效且重要,所以此话题会引起极大兴趣。目前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本科生只是在一起学习基础课程,这种干预的长期效果将反映在对这些学生在医学研究方面的协作作用及对健康的影响。为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本科生提供互动机会的需求应该受到课程层次方面的支持,设计此跨专业培训环节过程中,建议明确学习成果并考虑需求和课程的优先顺序。
1.组织保障
成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是保障考核质量的关键。成员须由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担任。主要负责领导和组织研究生考核工作。
2.制度保障
建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制度,保证各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确保考核过程的严密性和公平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是检验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标准的关键。因此,考核体系必须符合“5+3”培养模式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体现临床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特色和优势。科学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制度是保证和促进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3.构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体系
实践性是医学教育的突出特点,不同于学术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研究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更要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临床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满足“5+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求,主要从研究生培训过程考核、中期考核、毕业考核、分流淘汰这四方面来建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体系。
3.1过程考核
以河北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在日常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按照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完成日常培训考核、出科考试。通过接诊病人、采集病史、书写病历、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和基本技能操作等多种形式,重点考核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2中期考核
主要考查研究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与医德医风,是否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是否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是否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是否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等。包含三个部分,即思想品德素质考核、理论知识水平考核、临床实际能力考核。
3.2.1思想品德素质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考核帮助研究生树立崇高的职业责任与道德使命感,建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规范。
3.2.2知识水平考核:包括学位课程成绩及专业课、专业外语考试、综述报告。考查研究生临床专业知识的坚实性与系统性,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3.2.3临床能力考核:通过病历评估、口试与临床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病历评估:随机抽取研究生经治的完整病历资料五份,评估项目包括病历是否规范、完整,诊断是否正确,病例分析是否合理,处理是否及时得当,预后情况等。病例答辩:研究生结合上述病例,提出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治疗原则以及预后分析判断,考核其理论知识的运用和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基本技能考核:包括病例考核及手术或辅助诊疗技术考核。
3.3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含临床实际能力考核、论文答辩。
3.3.1临床实际能力考核。医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就是为了培养能够胜任相应的临床医疗工作的优秀医务人员,因此,毕业考核中需考核研究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3.3.2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质量不仅反应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代表了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学校设置了论文的选题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抽检盲审等环节,来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3.4分流淘汰
关键词:团队合作;创新性实验;病理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77-02
传统医学的本科教育注重医学基础知识的传承,而在学生创新能力上培养不足。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提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在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实验课中开展了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希望通过自主选题、自主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也希望通过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提高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505人。
2.方法。(1)分组和指导教师。在开学第一次实验课上向学生阐明创新性实验的目的、意义,给出创新性实验的具体任务安排。所有学生按学号分组,每小组5―6人。由教师组成专家组(博士2名,硕士3名,高级实验员1名),跟进实验全程,指导所有组别工作。(2)实验项目的选择。以“耐缺氧、抗疲劳”为主要方向,鼓励各小组根据兴趣设计实验方案。6周后各小组以开题报告形式进行立项评估,包括:立项依据、实验设计方案、仪器设备和资金需求等。其他小组会根据开题报告情况评分,共选出创新性项目8项。(3)实验执行情况。实验操作时间大致为5―8周。教研室将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基础实验设施、动物饲料和药品。实验动物来自桂林医学院动物房。(4)实验评估。包括实验过程评估和实验结果评估。实验过程评估包括:实验项目设计、实验过程组织、实验操作等情况。实验结果评估是指各实验组根据实验数据撰写论文,根据论文质量由专家组评分。优秀论文推荐发表[1]。
二、学生对创新性实验的评价
由调查问卷和座谈构成。调查问卷发放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
1.医学生对创新性实验开展必要性的评价。对于是否应该在医学临床本科开展创新性实验,56%的学生认为创新性实验具有挑战性,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所必需的;10%的学生认为可以开展,为研究生教育打下基础;29%的学生不应该对实验结果定下过高的要求;另外5%的学生觉得到大学三年级为止,医学基础掌握得还不够充分,现在开展创新性实验会对科研工作产生畏难情绪。
2.创新性实验对能力的培养。84.5%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改革能够初步培养科研思维,也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2.1%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71.5%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专业资料查询、总结的能力,78.7%的学生认为创新性实验有助于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讨论
创新性实验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式。“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2]是创新性实验的基本原则。
1.创新性实验让学生有机会早期接触科研。传统教学方式系统高效,却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3]。创新性实验让学生有机会将兴趣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过程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有益的,锻炼了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初步科研思维的培养。这与以往资料相符[4]。
2.创新性实验重在过程。2011级临床学生展开了8项创新性实验,顺利完成7项,仅有2项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在项目开展之前教研室就达成共识:科研项目的探索性和未知性使创新性实验的评估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以支持和指导为主,更倾向于多种能力的培养。尽管在座谈中有同学抱怨创新性实验耗时耗力,也有同学觉得在大三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创新”,但大多数的同学仍然认同创新性实验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尝试。
3.创新性实验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此次创新性实验以小组团队合作为基础。从小组立项开始到最终撰写论文,对没有接触过科研工作的临床医学生而言,每一步都是新的,小组团队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每个人独立完成所有工作。创新性实验中受益最多的是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的优秀学生,但创新性实验不应是精英学生的独角戏,而应该是团队协作的过程[5]。正如西奥多・罗斯福所说:“在成功的公式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调查报告显示:78.7%的学生认为创新性实验提高了组内、组间以及和其他人交流合作能力。在座谈中学生也认为团队合作有利于分担压力,分享成果,降低完成创新性实验全过程的难度。
4.创新性实验对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71.5%的学生认为创新性实验的开展对专业资料查询、总结的能力提高有帮助。互联网、向专业教师咨询和使用图书馆馆藏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72.9%的同学选择上网查询(引擎搜索和医学专业数据库),57%的同学曾向相关教师咨询,相关教师不仅包括专业课教师,也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等其他教师。值得注意的是,在独立查询获得设计方案独特性的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活跃的,信息共享和合作精神得到体现。
5.不足之处。此次创新性实验,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自主选题”。并非不知道这种做法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限制,但医学院校基础条件各有不同。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薄弱、文献检索课程跟不上实际需求、教师的科研知识不全面、实验室设备陈旧、配套资金不足[6],这些是地方性院校需要改进的现状,却不应成为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理由。我们的体会是:只有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本科常规教学,才能让创新性实验在医学院扎下根来。
参考文献:
[1]王h,马宁,吴秋慧,等.黄芪精口服液对大鼠抗疲劳作用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4,36(3):101-1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通知[Z].教高函2007]20号.
[3]董健,郭迎.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推动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183-186.
[4]袁俐,曹红艳,米利古,等.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思考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165-1167.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教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2008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也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医学院校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扬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以机制为保障,以基金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大大促进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医学院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我院围绕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四级联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及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的建设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了适合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医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本科教育,我校于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及设立创新学分等多种措施,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由多种课程构成的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点是将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大课程群重新进行分类整合,新的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由临床医学导论、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七门课程组成[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第一学年开始,贯通于本科5年之间的10个学期。如临床医学导论和医学文献检索在课程群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以在第1至第3学期基础医学阶段开课,其次是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安排在第4至第5个学期开课,而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均需以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医学方法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在第6学期及以后开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的构建,使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培养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培训,从而实现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各种问题与医学科研方法和技术的对接,通过综合运用医学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多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校在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即将各门课程内的实践内容单列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继续秉承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这一理念,适当压缩授课的总学时,特别是理论课学时,继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开展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后,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近30%,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在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并着重提高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程考核,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1.3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规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获得的总学分。除了在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外,学校还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制度。学生获得的创新奖励学分可作为任选课的学分,也可作为超修学分。创新成果的认定范围包括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市级以上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励,发明创造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研究成果或发明创造被社会有关部门采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项创新成果可获得奖励1-3个学分,多项创新成果奖励的学分可以累加。学生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填报奖励学分申请表并提供创新成果的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高等医学教育并不仅局限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也不受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限制,学生还具有发挥其创造力的发展空间,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要获得创新奖励学分,必须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创新成果。
2依托“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体系,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从2007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随后,各地方及各高校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从2007年起每年在省属高校中遴选1000个大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扬州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学校相继出台了《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扬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扬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构建起国家、省、校配套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为了加大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扶持,学校从2004年起即开始设立了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同时,学校还对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按照1∶1配套经费资助,对获准立项不资助的国家级、省级项目亦参照同等级别项目进行配套资助。我院在国家、省及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基础上颁布并实施了《扬州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及《扬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探索性实验的暂行规定》,以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设了院级大学生探索性实验训练项目[2]。探索性实验项目每学年开展一次,首先是面向学院教师征集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实验课程的改革项目。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相关的实验项目。学生的选拔和推荐由院学工处和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学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项目的实施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尽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故原则上选择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由3-4名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实施结束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并由主持人进行结题汇报[2]。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为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启动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先推荐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报送学校进行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遴选。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院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相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联动机制,成为我院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扎实载体。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是推动医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医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助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指导[3]。近年来,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首的一些本科院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扬州大学早在2000年即开始在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院也制定并颁布了《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率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4]。临床医学专业吴登云实验班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该班级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业成绩、英文测试及综合素质考核等进行了层层选拔。根据导师制实施细则,在吴登云实验班中我们从入校第1学年起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全院教师中进行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师德高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中、高级职称,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科研业绩突出或具有科研项目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先担任本科生导师。师生之间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挑选自己敬佩的导师,导师再对入选的学生进行面试后决定是否接受。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规定一名导师只能带教2名学生。导师的职责主要内容有:思想引导、选课指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科研训练或临床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报告会指导、就业指导等[4]。同时强调,本科生导师需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可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组织科研课题研讨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使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制的实施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助力。在医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导师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生入学后大一阶段,导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对临床医学专业产生热爱和兴趣,同时用高年级本科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入导师所在的课题组观看其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到大二阶段,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导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科研课题的需要,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方法的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就某一方面的科研问题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及申报。到大三阶段,学生在科研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可以结合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正式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制实施后,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有近50%的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课题组,获得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立项的课题组成员均有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中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占多数。导师制为学院扎实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有利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苗和培养,使学生在学术科技创新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成效与思考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医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大一第二学期就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进行见习,参与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在学长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培训。到大二阶段,多数学生自发组成科研小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并开始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大三阶段已经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我院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数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申报的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获得立项85项,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立项15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35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1项,6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受益。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增加,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也逐年增多,近5年共计有30余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SCI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借助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平台,部分项目的成果被遴选为“挑战杯”大赛作品并入围,学院多次获得扬州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其中一项作品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二等奖,实现了我院课外科技作品全国大赛奖项零的突破。近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维持在45%左右,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主持或参加了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训练经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坚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相关保障制度做起,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及导师制的实施相结合,将教学、科研及创新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作者:郑 英 史宏灿 陈轶群 王正兵 龚卫娟 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2013,34(2A):47-49.
[2]傅奕,龚卫娟,季明春,等.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61-62.
关键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 现状分析 改进措施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目前医学教育的主要模式。其目的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学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至今已经完整地培养了7届毕业生。招生人数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100多人。经过10年的研究生培养,截至2013年7月,学校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555人,已授予专业硕士学位311人。目前学校在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同时也发现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教务部与医务部共同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1.调查对象
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7~2012级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毕业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
2.调查内容
对学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临床轮转、考核体系、学位论文审核、答辩程序等问题进行评估。
3.调查方法
向毕业研究生发放问卷86份,回收60份,有效回收率69.8%,入学时间集中在2007、2008、2009年。向在读研究生发放问卷156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80.6%,入学时间集中在2010、2011、2012年。
二、结果和分析
1.课程设置情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学位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但有少数研究生认为课时数和学分设置存在着不足之处。课时数的安排和授课内容存在冲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设置上有部分不合理性,需要改进 。
2.临床轮转
在调查对象中有64.7%的人认为临床轮转安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35.3%的人认为临床轮转安排太笼统,没有体现出各学科专业的特点。有39.7%的人认为某些科室的轮转周期过短或过长、以致影响整体的轮转安排。另外,在轮转管理方面,也存在着38.8%的不合理性。通过具体调查,大部分是由于在临床轮转过程中教学部门和科室的监管职能没有划分明确,造成部分研究生的轮转流于形式,或没有完全按照轮转计划执行。
3.考核体系
通过调查,有36.2%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出科考核体系不太完善,考核内容太局限,没有充分体现研究生在轮转科室的整体表现。大多数研究生认为中期考核和毕业考核的流程和考核内容比较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有7%的人认为毕业考核中的质量评价体系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改进。
4.学位论文评审
通过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学校的学位论文评审体系的构建比较有认同感,尤其对我校从2010年开始使用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尤为满意,这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讨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显示,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目前实施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满意度较高。研究中也发现,有少部分研究生对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认同感较差,因此,合理规划研究生课程设置、加强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出科考核等环节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评审工作,有利于提高我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高水平、高素质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1.加强学位课程建设,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先集中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位课程学习。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生源特点,结合其他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经验,制定出一套适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医学科学技术哲学、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基础、医学科研方法、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执业设计、医学临床英语等,为研究生进行以后的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基础课开设了免疫学、病理生理、药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肿瘤学等。部分教材、讲义由我校多年从事研究生教学的高级教师编写,其内容既紧密结合临床又具有较强的科研性。为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我们还特意增加了临床各学科领域新进展这门课,由临床上具有多年工作经验、创新精神的导师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我校还引入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教学法,训练学生们的临床思维能力。由研究生学院、任课教师共同商讨,根据教学内容制定适宜的课时数和学分制,同时结合毕业研究生的建议,逐步进行调整。目前规定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未修够学分者不予发放成绩单。通过完善课程设置,使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前就完成了一个良好的医学知识储备,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合理安排临床轮转,采取分级管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技能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半年的学位课程学习后开始进入临床能力训练阶段。他们主要在二级学科(内、外科在三级学科)相关专业开始轮转。轮转周期为1年至1年半。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我们制定了轮转计划。各专业至少轮转3个科室,同时需在相关的医技科室轮转。轮转周期一般为1~2月,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在轮转过程中要求研究生掌握相应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时填写研究生学院下发的《临床能力培养训练记录手册》。针对轮转管理混乱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三级管理”措施。教务部属于“一级管理”,主要负责检查研究生的考勤和是否严格按照轮转计划执行。在轮转过程中,教务部会不定期地进行抽查,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科室属于“二级管理”,科主任负责为轮转的学生指派指导教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本科室的规章制度,参与本科室的诊疗活动。指导教师属于“三级管理”,负责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工作,遵循“放手不放眼”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训练。通过分级管理,使临床轮转有序地进行,为有效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完善临床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
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考核一直是保证和促进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临床考核,不仅能考察研究生临床工作水平,而且对规范临床操作、提升临床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进行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和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研究生每轮转完一个科室就要进行出科考核。由科里组织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3~5名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工作量、轮转记录、病历书写、体格检查、技术操作、诊治能力,对研究生在轮转科室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估。中期考核包括专业课、专业外语考试,由教务部统一组织,出题范围包括二级学科,兼顾三级学科。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包括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考核。因此,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选择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对保证考核的可操作性和考核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对于提高医院临床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效益,确保教学各环节有效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组成了临床考核委员会和临床专家考核小组,由富有临床经验的教师担任考核专家。每项考核内容设定量化指标,杜绝印象给分和人情分。通过建立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保障临床考核有序进行。同时不断完善目前采用的“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争取做到能力训练寓于培养之中,能力考核体现培养内涵,能力水平依托培养提升。
4.规范学位论文工作,提高论文质量,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与科学学位研究生一样,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开题报告。在导师指导下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所选课题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开题报告采用5% 一次不通过率,不合格者一月后组织二次开题。我们一直采用所有学生的学位论文全部送出“双盲”评审,首次盲审未通过者修改后可二次送审,二次盲审不通过者取消论文答辩资格。“双盲”评审两份未通过者取消当年答辩资格。2010年起学校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文字重复率在33%以上者必须重新修改,这对提高论文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每年学校都进行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对入选的学生及其导师给予奖励,在某种程度上也鼓励产生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总之,通过对学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确保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鞠学红,管英俊.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完善.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6):686~689
[2]吴昊,单珠凤,杜祥,临床医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模式的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99(6):19~21
[3]鞠学红,管英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45~48
【摘要】中医院校本科生同样也需要较高的科研素质来适应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但目前普遍地存在缺乏基本科研素质的现状。中医院校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教育不同于临床医学技能教育,不能要求掌握太多的学习内容,而应该在基本科研思维、基本科研技能和基本科学态度上加强“三基”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或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等方法来逐步提高中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使之具备未来从事科研的可能性,从而逐步提高中医科研水平。
【关键词】科研素质 本科生教育 中医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7.052
21世纪是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竞争的世纪。《高等教育法》指出:“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在给学生传授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提高医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基本科研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中医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体制下,不管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医学本科毕业生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意识不强,对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必要性认识不足。200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1],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科研的过程和方法,不懂得怎样撰写医学论文,80%以上的学生对科研重要性缺乏认识,很少到图书馆阅读医学文献,搞科研积极性很低,甚至错误地认为当医生给病人看好病就行了,没有必要搞科研,只有5.6%的学生毕业后发表过论文[2]。2010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只有36.02%的医学生表示对科研活动感兴趣,70%以上的学生对科研重要性缺乏认识,很少到图书馆阅读医学文献,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科研的过程和方法,不懂得怎样撰写医学论文,大多数学生对于科研设计、论文写作技巧等与科研相关的基础知识缺乏了解,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较少,只有4.84%的学生参加过教师的科研课题组,绝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科研素质现状表示不满意。对比以上调查数字,我们发现,10多年来,虽然国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医学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仍然是医学教育中的重大问题。
中医院校的本科生也普遍地存在缺乏基本科研素质的现状。目前有关中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科研素质调查与研究的文献资料还不太多,2011年一次在中医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的调查中[4],有35%明确表示具有中医科研的相关知识技能,37%表示没有获得,另有 28%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具有中医的科研知识。在明确表示具有中医科研知识的学生中,94%的学生认为自己仅仅是略知一二。在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中所做的小样本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46%认为自己在本科阶段获得了中医科研的知识,38%的人表示没有获得过中医科研的有关知识,其他18%的人难以确认是否获得过相关知识,且绝大部分的研究生只能用“略知一二”来描述本科阶段获得中医科研知识的程度。可见,从总体上来说,中医高等院校本科生也比较缺乏中医科研方面的知识。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必需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济医科大学在规范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由于科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肯定[5-6]。中医院校本科生同样也需要较高的科研素质来适应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
2中医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要重视加强“三基”教育
中医院校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教育不同于临床医学技能教育,不能要求掌握太多的学习内容,而应该在基本科研思维、基本科研技能和基本科学态度上加强“三基”教育。也就是说,不以要求提出“高、精、尖”的科研思路为目标,而是要求中医院校本科生基本具备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来思考、讨论和探索有关中医药理论、临床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不以掌握具体的实验技术为目的,而是要求中医院校本科生了解基本实验技术原理与应用范围;也不是以要求全面培养科研素质为方向,而是要求中医院校本科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态度来处理理论、临床或数据资料。通过基本科研思维、基本科研技能和基本科学态度的“三基”学习,提高中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具备未来从事科研的可能性,逐步提高中医科研水平。
有调查研究发现[4],学生们认为科研基本理论知识应该是基础,认为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较实验技术的掌握更为重要。如果在本科阶段开设“科研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和“科研创新思维”三门课程,要求学生们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结果表明,学生认为科研基本理论知识最重要,其次是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最后是实验技术。这项调查研究反映了中医院校本科生对科研素质培养的需求,希望能掌握相关的科研基本理论,培养科研创新思维,对科研素质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中医院校本科生重理论、轻技术的思维模式。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实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也提出“中医理论是根本,现代技术为我用”,中医科研也必须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当然,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是对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的基本要求。
3中医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穿行科研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科生的教科书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在随着研究发现不断增补,“十二五”规划教材也都非常重视在教科书中向学生提示、标示出目前的研究情况或进展,这些内容是扩展学生思路、锻炼学生科研思维和科学态度的重要素材。
第二,中医院校本科生学习任务重,精力不足,限制了科研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因此中医院校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或者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课外科研活动,尤其是各大院校用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选修课程,是开展本科生科研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在本校的《神经科学基础》选修课教学过程中,介绍目前神经科学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要求学生们查阅医学期刊,以课题设计汇报作为考核指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很多课题设计经过修改,申报了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第三,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7],将本科生象研究生一样培养,熟悉一些力所能及的基本实验技术。当然,本科生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知识背景都与研究生有较大差距,不能象研究生一样要求,但是与研究生的科研实验工作接触对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非常重要。
我国当前的医学教育体制改革,除了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转变教育观念。中医院校本科生为适应未来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在本科教育阶段也应重视科研素质的培养[8],利用各种方法或途径开展科研素质“三基”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时间上,给本科生更多的培养空间,这对于培养中医本科生生综合素质,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承堂, 黄祥成, 孙大成. 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调查与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 (3): 35-36.
[2]吴乃利. 我校1994~1998年五届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与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 1999, 17(3): 168.
[3]张作鹏, 梁子敬. 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调研及对策[J]. 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4): 139-140.
[4]杨海燕, 王萍. 中医药本科生科研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19): 27-28.
[5]刘振中, 彭厚鹏, 文历阳, 等. 面向21世纪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9, (2): 48.
[6]余珊燕, 杨锦华. 以“挑战杯”为龙头深化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3): 29-30.
1.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改为四年。自2013年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鉴于部分较早设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并未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对于原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是否保持五年制方案的毕业论文要求,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是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毕业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自2002年开办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以来,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高年资带教老师结合检验工作实际,进行毕业研究论文设计、实验工作、分析汇总、撰写毕业论文、返校论文答辩等环节。使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实用科研能力。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我校仍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维持毕业论文要求。现我结合我校以往培养过程,分析探讨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对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2毕业论文各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2.1实习基地的选择
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是在各实习基地进行的。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医院的临床规模,更要求实习医院有带教实力的充足的、高素质的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在开始实习之处,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江苏开辟了多家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实习医院检验科均安排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各级科研课题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论文导师,且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2.2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选题鼓励学生结合导师现有的科研课题,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课题的初步方向或题目,由导师分析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后确定。有条件的实习医院在选题时应尽量结合一些前沿技术,如最近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这样,从选题开始就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论文开题
选题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并整理出课题设计的目标、内容、试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形成开题报告。该阶段锻炼学生查阅、理解、消化和提炼文献的能力,好的开题报告应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设计方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每个实习点均有多名实习同学,相应有多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组成指导组,学生围绕课题设计进行PPT演讲。导师组对课题立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课题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学生真正进入课题中的阶段,该阶段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在实验研究开始,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让学生独立实施,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关注实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同学间先讨论分析问题,网上查找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能的修正,学会对结果进行分布总结。该阶段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论文撰写
我校毕业论文大纲要求由综述及科研论文组成,综述要求学生围绕科研论文,査阅大量文献,总结出课题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要求学生参考相应格式文献,立论正确,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正确认真严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图表等手段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论证推理严密,统计推导指导教师认真评阅、仔细修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写作。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训练学生进行科研汇报的良好途径。论文按临检血液、免疫、微生物、生化检验等专业分组。答辩评委会由本校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及资深任课老师组成,根据分组情况,论文先由相应专业组专家函审,初审合格同意答辩,如问题较大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修改后参加答辩。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评委提问、学生回答、评委打分等环节,该过程充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