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的家庭教育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

第1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

一、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选择率最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数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第一,成绩第一,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事实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二、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最佳效果。

三、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致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分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本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John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童本身兴趣与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8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Baumrind,1968,1971,1973)的研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competence)的儿童。所谓工具性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学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

2.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会在消费与生活领域内的示范效应对于一般群众和青年人的影响是强烈的、普遍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孩子、过份满足或即刻满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程度,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无克制力。这样的儿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心理学家格罗克(Glueck)在哈佛大学从事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犯罪并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新现象,他只是那些来自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发展的延伸物而已;从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危险性”问题中,可以“预言”哪些儿童存在着成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追求吃喝玩乐开始的,他们犯错误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出过分的物质欲求。如他们有反常的饮食要求,过分讲究饮食的口味,极力想吃好的喝好的,爱吃零食、嘴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性成熟过程的到来,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则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不良青少年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了使孩子经得起青春期的考验,从小培养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斯马达教育中萌发的,继后被洛克、卢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则——限制物质享受,反对娇生惯养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原则。需要的饱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进。人往往是借着一种“欠缺感”和“饥饿感”不断涌现奋斗的意欲而有所作为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应重视传统的尚俭精神。尚俭是为了养德。使他们用理智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抗拒享乐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

3.忽视自立态度的培养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离的准备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离开摇篮,逐步地不依赖父母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种目标也正与儿童内在的需要相一致。本来,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动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动找事情干的。如婴儿刚刚学会走路,外出时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喜欢做事。但是不少大人觉得让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爱,于是常常照顾过多,包办太多,结果教养出依赖性强的儿童。

幼儿的自立态度或自立性,其重要体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务技能。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社会是比较重视的。在美国有让小孩一个人睡眠的习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常常用一种网围在床的外面。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从一岁半就开始培养婴儿的自我服务技能。这是因为美国人十分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儿童、家长双方受益,而且还可以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现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很重视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生存训练。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去找活干,挣一点生活费。18岁的孩子如果仍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正是这种做法,成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种重要机制。这种教育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幼儿的自立态度应该从小培养,父母不仅要结合其年龄,培养初步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提供机会使孩子对适合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他有某种选择权和决定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作出选择或决定,才能使他们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儿童真正地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们才可能变得有责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对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能作出决定,将来在决定大问题上很有可能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独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对于青少年要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可是,较强的判断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几岁时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成熟的自主行为、责任感。否则容易抑制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教育,特别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隐患。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律、自强之人。

4.忽视幼儿协作精神的培养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我国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谦让”、“合作”、“乐群”等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的教养思想对于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积极意义。但是现在不少幼儿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自立”性格的培养,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关切以及对攻击行为的纵容。日常观察的典型行为就是,有些家长接幼儿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询问孩子“今天谁欺负你没有?”“谁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这表面上是关心孩子,实际上这种语言或暗示必定会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极大障碍。

第2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关键字】尼各马可伦理学 幸福 家庭教育

一、什么是幸福?

(一)幸福就是最高的善。

“幸福”这个古希腊字的原始意义是受到良善神的庇护,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吉星高照的意思。所以大多数希腊人都把幸福作为最高的目标。亚里士多德说“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那么人们追求事物的最终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可见幸福作为最高的目的也就最高的善。

(二)幸福不是快乐感觉。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多次都谈到了快乐,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认为主观情绪上觉得自己快乐那么就可以说是幸福,并且主张幸福在于自己的感觉和把握。但是在希腊人那里,幸福不是主观,而是一种客观的判断,有客观标准去衡量的,是人的一种客观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快乐不是主要的善,但不代表快乐就排除,幸福虽然不等于快乐,但是一个人幸福她一定是快乐的,因为“幸福是最好的,最崇高的,最快乐的”(1009a24)。

(三)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

亚里士多德说:“人类的善被证明是灵魂体现德性的活动。”人类的善就是幸福,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幸福是活动本身表达的德性,第二幸福是灵魂的一种体现德行的活动。同时,幸福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幸福是符合德性的人的灵魂具有逻各斯部分指导下的现实活动。

二、幸福如何获得?

(一)幸福外因――外在善。

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幸福就是灵魂的体现德行的理性活动。“灵魂之善是最完美意义的善,远高于其他善。”(1098b15)但幸福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复合的概念。亚里士多德确切提出,德性是幸福的主要成分,但不是唯一的,拥有德性不代表拥有幸福,幸福仅有高尚的灵魂厚重的德性是不够的。他还要具备除了德性之外充足的外在善作为补充。

(二)幸福原则――中庸。

亚里士多德提出“正确的”,也就是正确的地点、时间、做正确的事,这是最好的也是中庸的,幸福是拥有德性的,德性又是靠理性指引达到中庸的状态的。因此,幸福的实现就必须遵循中庸原则。可是,要在所有的事情中都能找到中点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也只有在理性的合德性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三)幸福活动――思辨。

亚里士多德主张:“体现理论理性的生活对于人是最好的,最愉悦的,因为理论理性属于人之为人的(的属性)所以说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1178a6-10)思辨活动的目标再其自身之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合适的快乐,自足,无暇无忧等所有一切人类的好处都是这种活动的特征。当然,思辨的生活实践起来是有难度的,需要人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对智慧的崇尚,有对真理持之以恒的追求。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意义。

如今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随之而来的不是人们对于生活满足,而是自我精神的空虚和情感缺失的痛苦,以及灵魂的焦灼与干涸。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幸福的内涵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所以,面对现实我们迫切需要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指导我们正确的追究幸福,作为我们人来说,最早的开始接触幸福是从家庭开始的。那么家庭教育是对一个人品德的形成,人品的塑造进而对幸福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地位。结合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德性活动的培养,追求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随着市场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人们误以为幸福就是对于物质财富的不断占有,忽视了精神丰富的现实力量和重要作用。这种错误幸福观深深的影响着家庭中父母,进而对孩子的培养上抛开人的德性来过分重视外在的善目标变成现代家庭教育主流。那么,家庭教育处在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并长时间、稳定的影响着孩子幸福观的发展这一位置,就要求家长要改变“重物质轻精神”、“抢跑”、“进名校”等错误教育观念,注重孩子德性的培养,良好习惯行为的养成让孩子形成全面发展。

(二)以身作则,贯彻言传身教教育原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孩子是不会辨别对错的需要有德性的老师去引领。父母作为孩子最早老师,对孩子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家庭小环境中,父母对孩子影响最深教育方式就是言传身教,父母通过自己言行举止表达出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长期影响着孩子,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正确幸福观。那么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孩子的陪伴者,应该与孩子共成长,打破传统模式,和孩子一起学习,激发孩子对知识的追求,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实践中。

第3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1.培养孩子的重要性: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对孩子教育的失败。这是我去石家庄学习时一个家庭教育的专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的确,咱们国家在提了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也认识到了要“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家庭,家长挣再多的钱,当再大的官,孩子不成器,也是后继无人,老无所依。

2.严肃处理小违纪的重要性:孩子的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应防微杜渐。

3.维护学校、老师形象的重要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师才能听其言。对学校、老师有什么意见要和学校、老师当面交流,而不应在孩子面前。从我儿子上学起我就不许他说老师的缺点,我儿子刚上衡一时,教他的除了老教师就是刚分配的年轻教师,我跟他讲,你怎么这么幸运啊,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年轻教师有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你赶的机会很好,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学习。但是在工作中,我也遇到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老爱评论老师,甚至因为老师的教育方式他不赞同就去和老师理论,并且言词激烈。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不尊敬老师、不信任老师了,他还能学好这一科吗?要知道,小学乃至初中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这个老师教的那一科。

4.父亲培养孩子的重要性:每每开家长会母亲参会比较多,在家也是当妈的管得多。其实,男人管挣钱,女人管孩子的思想已经过时了,对孩子发展也不利。父亲带出来的孩子更大气,更有担当。做为孩子的父亲,如果没有太多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请务必要时刻关注他(她)的思想动态。做父亲的应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不要再光去喝酒、打麻将了,更不要叫人来家打麻将。多留些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陪伴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不要只关注孩子最后的成绩,而要关注孩子平时的状态.

5.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和谐的夫妻关系有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否则容易造成孩子人格的分裂。有一个普通人总结了一句不是名言的名言:在外面混得不好的男人才回家拿老婆撒气。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其实,夫妻之间应相互理解,丈夫体谅妻子在外面工作,回家还得做家务,管孩子。妻子体谅丈夫在外打拼不容易,工作生活压力大,到家需要一个温馨的港湾。因为只有我们幸福了,孩子才幸福。

6.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性:俗话说:父慈子孝。我儿子小时候,每每家里买了好吃的,我父亲总让刚学会走路的儿子给他老奶奶先送去,回来我们再一起吃。我们给孩子买的吃的,儿子也是先让一圈再吃,我们约定,都咬一点。因为我看过一个报道:一个孩子每周末爸爸都带他去奶奶家,每次奶奶都要去饭店给他点最爱吃的菜,他吃的津津有味儿,奶奶看得也津津有味儿。当记者问孙子想没想给奶奶也吃一口时,孙子瞪着茫然的眼睛,不知所云。他肯定在想:奶奶不是点了让我吃的吗?为什么还要给她吃?他都没有这个意识!现在我儿子上高二,三周回来一次,晚上到家,第二天中午就走,时间很紧。即使这样,我也让他跟在外地的爷爷视视频,爷孙俩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我觉得这样不耽误学习,孙子给爷爷精神的慰藉,爷爷给孙子情感的支持。其实,说到家风,还要说说我的奶奶,我奶奶活到97岁,直到最后,吃饭时,我对象给她盛饭,她都双手接过来,直到我对象坐下,大家再吃饭。

7.管理孩子方式的重要性:没有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知道怎么样科学地去管理孩子。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我儿子四年级转到吴桥县新兴路小学,考了第一后,老师让他当班长,六一等节日老师让班委周六给班上买东西,买到中午,有家庭好的同学提议请大家在街上吃饭。这样几次后有一个星期天,我回老家了,我对象给我打电话,问我拿没拿抽屉里的20元钱,我说没有,她说问孩子也说没拿,结果周日晚上孩子承认拿了,也是请同学吃饭了。我对象很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偷钱了!星期一我回来,中午等孩子吃完饭,我让他坐下,问:你是不是办了错事了?孩子恐慌得看着我,认为一顿打是挨上了。我没有打他,对他说:我很理解你,你是不是认为不回请同学们礼节上过不去,跟我俩要又怕我俩不给才拿的?这时孩子哭了,因为他觉得我理解他。我要是打他他不一定哭。然后我跟他讲,如果你们将来大学毕业了,有在北京的,有在上海的,过年过节回来可以聚一下交流一下信息,你在这挣多少钱,他在那挣多少钱。有没有可能也去好的地方发展。原来我任教的大魏中学校长的儿子在上海一个月挣8000,同学聚会时得知在北京的一个月挣10000,通过电话招聘就被北京54研究所录了。你现在才小学,整天在一起,有必要在外面吃吗?但如果你不去,同学会说你不够哥们儿意思,我请客你都不去。你可以编一个善意的谎言,说我爸今天要领我去我大爷家吃饭,既不伤感情,又不至于欠大家。这样做给孩子讲清道理,并支了招,他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也知道怎么做了。我既没有打他,至始至终也没用一个偷字。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错呢,关键看家长、老师怎样引导。

第4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前不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2009年4月18日上午,一对夫妇到菜市场买菜,妻子怀里抱着刚满百天的女儿。回来时刚走到巷尾,突然一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夫妇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砰”的一声,东西砸在妻子身上。丈夫回过神来,惊恐地发现,掉落下来的是一巴掌长的半块红砖,此时妻子怀中的女儿脸上不断涌出鲜血,右眼珠翻了出来,鼻子也被砸得凹陷下去……孩子被紧急送到医院后,但由于伤势过重,不幸身亡。出人意料的是,肇事者竞是一名年仅12岁的男孩。

痛定思痛,酿成这幕悲剧的因素当然很多,但是,如果单从肇事者的角度来说,高空抛物的陋习无疑是这起悲剧的“导火线”。一个年幼生命的意外终结,让人扼腕痛惜。我们不由呼吁:别再让高空抛物的陋习伤人夺命!同时,我们务必要警醒: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远离坏习惯,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长要充分重视孩子的习惯

长期以来,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和学习,以为身体棒、学习好,便可以高枕无忧,至于习惯,那是微不足道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认识。一个人,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将会受益一生。而养成了坏的习惯,则会祸患无穷。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

家长自身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事实证明,孩子的习惯,与家长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首先是向家长学习的。父母简短的一句话,细微的一个眼神,无心的一个动作,都可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这里,我们给自己来一番审视:我们是否因为物质富足,就对没有吃完的饭菜不屑一顾,对水电的浪费视而不见?公共场所,你大声喧哗吗?乘地铁时,你争先恐后吗?客人来访,你热情相待吗?所有这些,你做好了吗?如果做好了,就是对孩子无声的、有效的教育,孩子耳濡目染,积累起来就是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就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古人说,正人先正己。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先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家长不断提高自身、完善自己,以自身的实际言行去感化孩子、引导孩子,才能为孩子立起一道标杆!

家长要把握教育孩子的良机

仅仅靠家长自身的示范,显然还不够。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还要善于把握教育良机。对孩子的各种习惯,要认真观察,准确辨别。好的习惯,予以鼓励,坏的习惯,及时纠正。

第5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子女英语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22

多年以来,部分学生家长常将自己孩子英语成绩不好归结为学校、教师的责任。对此,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自省反思,学校和教师是有责任,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不免质疑: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比学校和教师,他们的教养方式究竟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多大关联度?

一、学习不良学生与学习优良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别

子女英语成绩好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不同有关。成绩好的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用情感温暖孩子和沟通理解孩子:当子女遇到挫折时,父母多能设身处地地为子女考虑,为他们加油,给他们鼓励;彷徨无助时,给他们坚定的支持。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家庭教育方式是严厉的惩罚和无原则的抱怨,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态度,这些孩子不仅英语成绩差,因此造成的心理问题也不少。

二、家长素质和家庭环境对学生英语成绩有重要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显著差异与父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低有关系。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选择民主教育方式的就多;反之,选择专制教育方式、放任自流、溺爱惯性方式的就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受教育越多,他们学到的知识越多,思维方式就更科学,看事情、处理问题更客观、更理性,对子女的愿望与想法更尊重,更愿意了解和理解。因此,在教育子女的情景中,更能将孩子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成人来尊重,能掌握孩子在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用较为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而家长受教育越少,知识越有限,视野也越狭窄,所接触的人更是如此,常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所以在教育子女时,老用过时的教条,抱住旧经验不放,把孩子当私有物品,想怎样就怎样,对孩子不尊重,以自己为中心,以不科学的态度,过于感性的方法教育子女。良好的愿望带来的却是较差的教育效果,甚至有些孩子直接放弃学英语。

家庭教养方式的显著差异与家庭环境氛围有较大关系。家庭环境氛围是指家庭里的心理气氛,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交流沟通的方式与品德修养的程度造成的。此氛围在较大程度上反映着家庭成员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人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的感染、做事的方向与行为导向三个方面,调查表明,家庭环境氛围对子女英语成绩的影响较深远。家长给子女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无形中影响子女的学习成绩。在学习优良类和不良类学生的家庭里、家庭环境氛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三、家长对子女的英语成绩期望值过高,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不仅家长素质和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有影响,父母的期望也对子女英语学习有影响。心理学的调查表明,期望效应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学规律。罗森塔尔“期望效应”证实,父母或教师的适当期望能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成绩。

从调查问卷看,成绩优秀者和成绩较差者获得父母的期望是不一致的。父母对英语成绩的期望是有差异的。父母相信子女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学好英语,经常鼓励他们多读多写,定英语杂志让子女看。这些殷切的期望和热情鼓励能促使子女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反之,另一些家长不相信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能学好英语,时时让孩子补课,并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得孩子开始厌恶英语学习,甚至放弃了英语。

在英语学习中,家长要让期望效应发挥它强大的力量。首先,家长必须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英语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努力去挖掘他们英语学习的潜力。在充分信任和精心引导下,这些优势和潜力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使孩子的英语成绩快速提升。

四、家长对子女情商的培养和重视不够是目前家庭教养方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英语成绩还与家长对子女情商的培养和重视有重要关系。

影响英语成绩好坏的直接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智商因素;一个是情商因素。前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智商高低。人聪明,其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就高,这样掌握英语就容易,但是具备这样的因素并不见得就能取得好成绩。恰恰影响英语成绩高低的是情商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上进心,自信心、耐挫力等。如果具有不服输的性格,不怕出力,积极上进,对英语学习有正确认识,这才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所在。但家长对子女情商的培养和重视不够是目前家庭教养方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孩子,学习态度、习惯都比较好,成绩却总不见大的提高,难以突破,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或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当然有的家长可能不知道英语学科的特点,可以主动找教师帮助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子女英语成绩的关系,从而引导部分家长正确审视自己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英语成绩产生的副作用,为制定合理的教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娜娜,陈阿雅.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07.

第6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上海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校服的采购、定价、送检、退赔以及惩处机制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内容全面、程序规范、责任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现予转发,请各地在加强校服管理工作中参照借鉴。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为了确保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现就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规范校服采购管理

(一)各中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商定本校学生是否穿着校服;确定穿着校服的,应当制定校服穿着制度。学校应当选择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优良、社会信誉好的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学校应当与校服生产企业签订本市统一的校服采购合同,及时将校服采购情况与家长委员会沟通,并在学校公示栏或者网站公示校服采购情况,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同时,应当将校服采购合同向区县教育部门备案。本市校服采购合同格式文本由市教委会同市工商局制定。(责任部门:市教委、市工商局)

(三)接受学校选择的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凭校服采购合同,主动向各区县质量技监部门申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四)区县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采购校服的监督管理,规范校服采购程序。(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完善校服价格管理

(五)市教委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由学校代办校服的价格区间。具体价格由学校在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后与校服生产企业合同约定,并按照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据实收取,不得加收其他任何费用。(责任部门:市教委、市物价局、市财政局)

三、建立校服双重送检制度

(六)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七)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在每批次校服出厂前,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送达各中小学校的校服,其质量标识应当完整齐全,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各中小学校在接收校服时,应当认真进行检查验收,查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质量标识。(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八)各中小学校应当主动将校服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可发放给学生使用。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建立和落实校服送检制度。(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四、建立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九)质量技监部门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校服生产企业,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抄送教育部门、工商部门。本市中小学校不得向列入“黑名单”的生产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市工商局)

(十)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校服质量监督抽样结果,并及时通报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各中小学校。(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五、建立问题校服退赔和惩处机制

(十一)一旦发现采购的校服有质量问题,中小学校应当立即与校服生产企业进行交涉,依照校服采购合同约定,要求校服生产企业办理退赔等事宜,并向上级教育部门汇报。同时,向质量技监部门举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依法查处。(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十二)校服生产企业如使用劣质原料生产校服,或者销售质量不合格校服的,由质量技监部门或工商部门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第7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中职学生 自信 教育观念 家庭氛围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70-01

在影响中职学生自信心的因素中,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首要和主要环境在较大的层面上占据主要影响意义,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观念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及其健全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自信及其作用于中职学生群体

自信心是一种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它表现为自我有能力、能胜任的感觉。中职学生作为个体在心理层面上仍处于不成熟和待完善的阶段,表现在应付外界环境上就显示出幼稚和脆弱,不具备较强的抗打击能力和面对挫折的韧力;同时,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的压力、学业前途的期望等因素,也成为他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境遇与问题。因此,良好的自信心不仅有益于他们轻松面对,学习困难、学习压力、考试失败、学业期望等挑战,对于他们个体人格的完善、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意志力、抗打击能力的增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二、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信心的关系

(1)拒绝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据荣格的性格心理学理论,人的情绪在被拒绝后往往会产生挫败感。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往往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而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尝试和努力,并且不容许孩子有差错或失误,频繁采用惩罚来强制执行。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对于经常受拒绝而产生的挫败感,时常日久就会造成孩子自信心的脆弱和情绪低迷、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不敢尝试也不敢追求。

(2)严厉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亲子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然而严厉型的家庭往往缺乏这种温情教育和亲子引导。持这种教养方式的家长对子女要求的突出特点是服从,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威严。对子女缺乏理解和温暖、和子女交往时喜欢居高临下、与子女缺乏积极的情感交流、较多地采用体罚、指责或不管不问的消极做法。这种方式的教养过程不仅不利于积极地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智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造成胆怯和懦弱的心理性格。

(3)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幼儿放到特殊的地位,一切服从、服务于孩子,不适当地满足其生活上的要求和欲望,处处迁就,事事代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往往情绪不稳定,自傲的同时也会自卑,并且能力低下、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容易形成依赖、懦弱、自卑的性格。当面临迥然不同的社会竞争时,就会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而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

(4)期待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期望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当下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这种家庭期望值更为强烈,父母往往在教导子女时给其设定目标、指定规划等等,这种过于强调期望的功利教养方式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负荷,由此而带来的消极灰色的情绪一样会影响到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自信的心理。

三、家庭教养方式产生影响的几个途径

(1)家庭氛围: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能给孩子带来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能为其成长包括心理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氛围不仅包括家庭的完整性,也包括家庭成员的和睦程度、父母关系的是否融洽以及家庭与外部环境的融合情况。由于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认知水平和评判标准,对于家庭氛围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层的感受,通过这种感受而影响到情绪和心理就尤为明白地表现出二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了。

(2)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对孩子最先产生影响的人,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自信心以及其它心理性格的形成及完善起到一个引导和榜样的作用。父母的积极生活态度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也会有消极的意义。

(3)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完善性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的环境中,知识结构的日新月异、社会现象的纷繁多变都要求我们要随时更新观念和思想,不断优化措施和方法,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亦是如此。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他们不仅心理敏感情感脆弱,而且情绪多变,在认知水平和评判标准上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所以,家长要随着孩子的成长根据其个性的变化和特点,随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

四、家庭教养影响积极自信的几点措施

(1)合理的教导方式。家长采取合理的教导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突出地表现在鼓励和支持上。尤其是自尊心比较强的中职学生群体,尤为要重视鼓励和支持。当然,我们所强调的支持并不是盲目地纵容,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施行这种鼓励,尽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同时也要以一个成年人的经验和认知去对他们进行适度地指导。这样的家庭教导会不断增强孩子挑战的勇气和渴望成功的信心,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一种积极有效地措施。

(2)良好的亲子关系。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经历着生理和心理上的重大变化。中职生在强烈自尊地支配下要求独立和自主,但同时又很容易遭受挫折而获得孤独和脆弱,因此,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在保持适度距离的同时,随时给予他们关怀和爱护,让他们在享受自由和被尊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支持与关爱。

(3)必要的成功体验。成就感,是影响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那么,他的自信心将会提高,相反,他的自信心将会降低。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针对其特点,多创造一些让孩子成功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孩子的积极情绪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学生自信心的相关研究,河北大学校报2006年3月.

第8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摘要: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数据,将受教育程度投资作为家庭金融活动中的非生产性投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居民家庭,往往具有较高的家庭金融消费和更强的财富效应。

关键词:家庭金融;受教育程度

一、引言

家庭金融活动是家庭经济行为的核心和枢纽,它将生产、消费和投资等家庭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决定并影响着上述经济行为的实施。Campbell(2006)研究表明,总体来说随着财富水平的提高,家庭参与各个金融市场的比例提高,并且相对来说,财富水平低的家庭参与安全市场的比例高,而财富水平高的投资者参与私人商务活动的比例高.类似地,Hong.H(2004)互动角度首次对家庭参与股市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社会互动程度越高,居民参与股市的概率越高,其解释是,居民的社会互动程度越高,他的观察性学习和交流股市话题的机会也越多,参与股市的净成本越低,因而参与股市的可能性就越高。

学历水平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具有强的相关性,以学历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家庭金融活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作为社会甄别就业者能力标准的挑选机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能够显著提高预期收入水平,从而刺激金融消费;另一方面,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不断植入对原有消费观念的改变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影响到金融消费。

二、计量方法和数据及处理

本文采用的是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于2010年实施“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项目。本文选取的数据来自该项目组2010年度在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展开的工具性测试跟踪调查。经过整理,本文共得到家庭层次的有效样本9597个。

首先可研究受教育程度对是否购买的影响。在因变量方面,“股票、基金债券”每一类可单独做mlogit回归。本文采用的主要指标如下表:

三、实证结果

1、首先,我们使用分别使用mlogit方法对金融消费的类型进行回归,从下表边际效应的系数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越高,家庭金融消费越高;家庭金融消费与家庭人口数成反比,与年龄成正比。从边际效应也可以看出,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的边际效应为0.0128,收入的边际效应更强。

2、将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收入,家庭人口数,平均年龄对家庭是否未进行任何一种家庭金融消费进行probit和mfx回归,未购买任何一类为0,购买过任何一类为1,进行probit和mfx回归,结果如下表,系数的符号与对股票的本金进行回归的结果均是一致的。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表明,提高家庭成员平均是促进家庭金融消费的有效手段。与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家庭相比,人力资本水平低的居民家庭在家庭收入、金融状况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高学历家庭在总体收入和总体金融消费方面均显著高于低学历家庭。不同教育水平的家庭在消费行为上差异较大,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接受教育对于改变消费者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具有重要影响。(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Campbell J Y. H ousehold finance[ J]. Jou rna l of Finance,2006,( 61): 1553- 1604

第9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文

关键词:女教师;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留职意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209-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132

一、引言

早期研究的焦点话题在家庭责任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冲突。根据这些研究,工作和家庭角色的不相容导致了冲突的上升。从2000年开始研究焦点放在管理上。性别作为一个变量经常出现在工作家庭平衡的研究中,虽然家庭冲突在两种性别上都存在,但研究集中针对女性。从主流文化角度来看,女性的社会角色有更多冲突,家庭职责成为她们在工作事业中最大的绊脚石。尽管政府和组织机构一再提倡两性在工作和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但相关调查显示女性社会地位仍显著低于男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家庭和职业的形式发生了实质性改变。更多的女性特别是母亲加入工作,而父亲更容易缺失孩子的生活。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参加工作,有别于单薪家庭或单亲家庭模式以及传统家庭模式,他们更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目前,很多研究个体成为管理层前后的角色冲突,近几年研究者不断扩展研究范围,针对容易出现角色冲突的职业进行研究。但是只有少数研究调查了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

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是一个高压职业,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对家庭和工作平衡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教师的压力主要和教师职业特性有关,比如高强度的工作和角色的过度符合。少量研究从不同的文化调查教师工作和家庭冲突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工作和家庭冲突与消极因素有关,比如工作或生活导致的过量劳损、工作不满意、生活不满意、情感耗竭、工作倦怠和离职意向。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认为工作、家庭角色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个体是否能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而不单一研究家庭工作或者工作家庭冲突。社会对教师角色寄予较高的期望,无形中也对教师施加了很多压力。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而会影响到教师对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的情景理论指出,工作家庭的关系会影响到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结合高校女教师的工作特性和未来工作取向,探讨工作家庭平衡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本研究采用滚雪球抽样结合网络调查的方式向高校女教师发放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04份。具体样本特征:年龄25岁及以下12人,26到35岁146人,36岁以上46人;专科9人,本科76人,硕士及以上119人;职称初级73人,中级112人,副高及以上18人;婚姻状况:未婚35人,已婚164人,离异5人;学校性质:民办103人,公办101人。

(二)研究工具

1.工作家庭平衡量表

本研究采用Grzywacz和Marks所开发的量表。此量表共有十四个项目。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点积分,从“1”到“5”分别为“从未有过”“时而有过”“中立”“偶尔这样”及“经常这样”。量表“Cornbach а”系数0.887,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主观幸福感量表

主观幸福感问卷采用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结合王宁、孙卫敏的研究,形成了19个项目,5个维度的量表。问卷采用里克特六点积分,“1”表示很不同意,“6”表现非常同意。该量表“Cornbach а”系数0.868,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留职意愿量表

樊景立所开发的量表与中国的文化背景较为贴近,因此本研究调查问卷中的留职意愿结合董霄颖等人的研究,部分采用这一量表,包含正向、反向两个方面内容,共四个项目 。量表“Cornbach а”系数0.813,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7.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留职意愿的相关分析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工作家庭平衡与主观幸福感总均分及其五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家庭平衡与留职意愿呈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及五个因子与留职意向呈显著正相关。

(二)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留职意向的回归分析

在上一个数据分析中探讨了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感、留职意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运用分层回归分析分别对主观幸福感对家庭工作平衡、留职意向的预测作用,家庭工作平衡对留职意向的预测作用进行探讨。

1.工作家庭平衡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变量之后,工作家庭平衡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人口学变量及工作家庭平衡对留职意愿的决定系数为0.409,回归方程F值为5.703(P

2.工作家庭平衡、主观幸福观对留职意愿的回归分析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变量后,工作家庭平衡对留职意愿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人口学变量及工作家庭平衡对留职意愿的决定系数为0.221,回归方程F值为2.336(P

主观幸福感有4个预测变量对留职意愿有预测力,依次是“心态健康因素”“目标价值因素”“知足充裕因素”“身体健康因素”。人口变量学及四个预测变量对留职意愿的决定系数为0.307,回归方程整体性检验的F值为3.651(P

(三)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在工作家庭平衡和留职意愿中起中介作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此进行检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自变量工作家庭平衡对因变量留职意愿的总效应c显著(β=0.369,p

四、讨论

从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可知,高校女教师的工作家庭平衡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且工作家庭平衡可有效预测主观幸福感。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吻合。在大部分的研究中常常以低工作家庭冲突或者低工作家庭冲突结合高工作家庭增益联合反映工作家庭平衡的状况。职业女性生活的两大主题就是工作和家庭,对生活的主要幸福感水平也主要受到这两个方面的调节。由此可见,工作满意度与家庭满意度是反映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大多数研究表明,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负相关,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增益均有预测作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显然会影响高校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女教师要在工作、家庭之间更好地进行调整和平衡,但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很难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主观幸福感。

高校女教师平衡与留职意愿呈显著正相关,且工作家庭平衡可有效预测留职意愿。相关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增益能正向预测员工的情感承诺,家庭――工作增益则与离职意愿显著负相关。有研究者对中国银行员工与美国银行员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中国员工的家庭工作冲突与离职意愿是正相关,美国员工在处理工作家庭冲突时具有较高的离职意愿。还有研究者发现工作家庭失衡会造成短期的离职行为,甚至产生永久的辞职选择,因而工作家庭冲突与个人留职意愿表现出负相关。在国内对女性医护人员的研究中,工作家庭平衡对留职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工作家庭平衡与留职意愿的关系可能受到职业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