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描写荷花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蜡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传说先民在四千年前就已开始种植观赏了,到了西汉,武帝修建上林苑,遍选奇花异草入内,其中就有蜡梅花,但当时韵蜡梅是野生品种,花色淡黄接近白色,花瓣较尖,形似狗牙而被称为“狗牙梅”或“狗荚梅”,武帝认为其名不雅,就命人将其改为九荚梅,盖因其花瓣为9片。“蜡梅”一词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杜牧就有“蜡梅还见三年花”的诗句。宋代任渊在《黄庭坚诗序》里说:“香气似梅花,类女工捻蜡而成,京洛人故谓蜡梅。”范成大的《梅谱》也有“此物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近,色酷似蜜蜡,故名蜡梅”的记载。清代刘灏的《广群芳谱》中就曾提到罄口梅、荷花梅、九英等蜡梅品种,并特别指出开花最早,色深黄,香最浓的檀香梅是蜡梅的最佳品种。蜡梅在明代传入朝鲜,后又传八日本,再后由日本传八欧洲。
蜡梅还有一个别名叫“素儿”,根据《宾月宴语》记载:宋代诗人王直方的父亲家中,有许多侍女,其中有一个叫素儿,长得最美。在蜡梅盛开的时候,王直方折了一枝送给他的诗友晁无咎,晁赋诗答谢,其中有“芳菲意浅姿容淡,忆得素儿如此梅”之句。一时被传为美谈,一些文人便把蜡梅称为“素儿”。
蜡梅原产我国中部,河南、湖北、陕西、江苏、四川等地都有分布,人工栽培以河南省鄢陵县的蜡梅矗为著名,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此外,重庆、四川成都以及江苏镇江、扬州等地的蜡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江苏镇江还把蜡梅选为市花而广泛栽培。
在鄢陵还有一个关于蜡梅的传说:相传有一天,汴京城(今河南开封)突然天昏地暗,狂风骤起,大风所到之处,瓦揭树断,就连皇宫门前的影壁墙也被刮倒了,皇帝想派人马上修复此墙,但又疑暴风摧墙乃天帝发怒所为,恐违天意而有不测,考虑再兰。仍无良策。次日早朝,百官朝拜之后,皇帝请大家商量万全之策。有大臣出班奏到:“宫前影壁损毁,不宣重修,如若将鄢陵蜡梅移来一株,栽于此处,一则可使蜡梅枝成壁,二则可遮阴赏花,三则蜡梅花开正值新年,颜色金黄,更是吉祥之兆,望陛下三思。”皇帝听后,愁眉舒展,即刻准奏。几天后,一株上等的百年素心蜡梅从鄢陵运至宫中,栽于宫门前,正好与原来的影壁大小相同。腊月的一场大雪过后,这株蜡梅便在皑皑的白雪中欣然绽开了金黄色的蓓蕾,吐出了浓郁的芳香。皇帝到此一看,盛开的蜡梅花像一串串吊挂的金钟,在凛冽的寒风中微微晃动,与白雪交相辉映,顿觉心旷神怡,不禁惊叹“真乃国色天香,天下第一花也”这时飞来一只喜鹊,轻落在蜡梅枝顶。弹落了枝头的雪花,皇帝见此雅兴大发,让人取来文房四宝,画了一幅《蜡梅飞鸟图》,鄢陵蜡梅也因此名扬天下。
为使学生的文章有美妙的开头,笔者充分利用语文阅读教学,加强读写训练,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开头的技巧,使作文的开头能先声夺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的水平。
一、学会描写引用法,使“凤头秀美漂亮”
所谓描写引用法,就是通过描写和引用名言警句、诗文,运用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文章的开头装饰得更美一些,使人感到文采飞扬、意境高远,吸引和感染读者。
如《春》一文的开头就展开了景物描写:“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尽管是概括描写,但作者通过对初春的山、水、太阳等的描写已经把读者带入了一幅阳光照射下秀美的山水图之中,融入对春的“盼、来、近”等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中,给读者以美丽和愉悦的享受。
我在引导学生初步赏析这些课文开头的秀丽、高远之美后,让学生进行仿写。有学生在题为“秋天的美”的作文中是这样开篇的:多少文人雅士感叹过春之美。提起这些,便让人想起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多少人又因夏而欣喜若狂,让人想起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有多少人想去那冰冻数尺的北极,每当此时,便让人有“独钓寒江雪”的梦想。而我一个15岁的青少年却更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天,并要大声赞美秋天的美。该学生巧妙地引用了古代诗人赞美四季之景的精湛诗句,并在对比中突出秋景之美,使人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秋景图。
二、学会开门见山法,以“首句标其目”
这里的“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以比喻开头就像开门一样,就能从打开的门中看见远处的山峰。意即文章的开头就切题,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不绕圈子,直奔文章的中心,直接点明文章的主旨。使用这种方法,能一下子引出文章的中心问题或主旨。
如《背影》一课,开篇就点题:“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朴素的叙述之中蕴含着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浓厚的感情笼罩全文,同时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再如《白杨礼赞》开篇:“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树是一种极其普通的树,可作者开篇就说“实在不平凡”,既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的感情,又吸引着读者:因何而赞?使读者带着赞美白杨树的感情急不可耐地往下读,从而了解全文要写的内容。这种开门见山之效真是妙不可言。
在学生初步赏析到这些课文“首句标其目”之效后,我就激发学生也来露一手。结果有学生在《欢乐的元宵节》中有这样的开头:哇噻!期盼已久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情都十分激动,个个主动请缨,参加家庭元宵庆贺活动。这样开门见山,既直接点题,又总领全文,还为欢乐的节日奠下祥和、快乐的基调。
三、学会排比反复法,使“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即在文章的开篇就运用排比、反复等方法,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震撼读者的心灵。
如《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一文的开头:“百合花代表纯洁,康乃馨代表温情,非洲菊代表支持,红玫瑰代表浓浓爱意……”既有力地说明了各种花草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又激起读者对花草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从而水到渠成地将读者带入到转基因花的世界。
学生赏析这些课文,感受到了“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之艺术效果后,也禁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自己来“秀”一手,结果写的文章开头精彩纷呈。如有学生写的《我的语文老师》一文是这样开头的:“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美丽的梦,五彩斑斓;有人说,人生像一首歌,有宁静也有激越,我说……”再如学生作文《与压力同行》:“出生时,生存是一种压力;小时候,长大是一种压力;现在,责任是一种压力;未来创业更是一种压力!”这些比喻、排比式的开头,语言优美、句式整齐,又有破竹之气势,催人奋进。
四、学会设置悬念法,达“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之效
“设置悬念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产生一睹为快之感,同时还可使文章更加曲折,显现布局之美。
如《草》一文的开头:“二班长杨光从昏迷中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放亮了。他欠起身子,四下里打量着,回想着,好半天才弄明白:自己是躺在湿漉漉的草地上里。”读到这样的开头,读者必然要问:“二班长杨光是谁?”“怎么会昏迷的?”“又为什么会躺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呢?”这一系列疑问必然会促使读者一气呵成地读完整个故事。
花本作华,繁体字写作“”,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朵枝叶繁茂含苞盛放的鲜花。后起的“花”和简化的“华”都是形声字,“化”是声符,形符“艹”和“十”都是草的象形。关于“华”字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和考证,以及它又怎么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指称出现的,都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陶文里,它就被绘制成一朵花(见左图):甲骨文的“”字,就像一棵树上繁花盛开的样子(见下图)。古时候,称树上开的花为“华”,称草开的花为“荣”。后来“”才泛指草木之花。如《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是“桃树长得又鲜又润,红的花儿绽放光芒。”“华”用作动词时,表示“开花”,如《诗经・小雅・出车》:“昔我往兮,黍稷方华。”这里的“华”表示“开花”。到了魏晋,才出现“花”字,这时候“华”和“花”才正式有了分工。“花”字用来表示花朵和具体的比喻义,“华”字则用来表示抽象的引申义,指光彩、光辉等。
“华”为什么成为汉民族的古称呢?原来古中原地区生活着众多民族的族群和部落,其中有三支最大的,那就是来自古羌族黄帝部落、古苗族蚩尤部落和古夏族炎帝部落,炎帝和黄帝的联合大军在中原与蚩尤交战,后来蚩尤大败被杀,其部落或被俘虏,或被杀戮,其余部分就四散逃亡到南方或西南方,成为后世南方侗台、苗瑶等各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就成为中原主体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主宰中原后自称“华族”或叫“华夏族”,以表示跟苗族的区别,更显示自己的强大和繁荣。后来“华夏”,也引申为“中国”。唐朝孔颖达曾在经文的注释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族大约形成于5000年前。
汉朝以后,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如果从文字学角度追溯,“中华民族”形成之初有三皇五帝,五帝时代的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就叫“华”。“五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部落实现大联盟的时代。五帝的“帝”即部落联盟首领。“帝”字就是后来“蒂”的本字,即花萼或花蕾的象形字。在古文献中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解释。如:“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可见“帝”是“华”(花)的母体,是植物繁殖的根本。因此“帝”在上古主要指生育之功、生物之主。后来它的两个孳乳词“蒂”和“缔”分化了“帝”的功能,“帝”就专指上帝和皇帝了。甲骨文的“帝”作花蒂形,由八卦的“风”、天地的分界符号和象征生殖的“”三部分组成(见右图)。在甲骨文时代,“华”“帝”是同源字,都是原始生殖崇拜的象征。具体说,它们代表了女性社会,代表母系氏族制度下女性的特定权威地位。至今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还能经常见到这样的描写,把“花”(华)看作女性的象征,用来表现女性温柔缠绵明净之美。
魏晋之后产生“花”字,自此“花”“华”二字有了分工。“华”除了表示华夏民族和中华的意义外,还表示华贵、华丽和光华的含义,在一些成语中“华”仍然保留着鲜花、开花的本义,如“春华秋实”“华而不实”等;而“花”除了表示鲜花外,多表示美丽、花纹、色彩、花俏等义。魏晋后“花”的使用越来越泛化,例如“花费”“花白”“花点子”“花边新闻”等更是新生的用法;种花、养花和花艺也成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关于花的传说和故事也不断丰富了起来。相传古代皇帝舜的妻子娥皇、女英,与舜的感情甚笃,后来舜帝南巡殁于苍梧之野,姐妹俩得知后,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她们至诚的爱,将她们的魂魄化为江边的水仙花。这个美丽凄婉的故事,为水仙花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传说我国第一个女皇武则天酒后醉言,下令百花于降冬时节同时盛开,诸花不敢违抗,唯独牡丹抗旨未放,显示出坚贞的气节,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谪洛阳。牡丹却因此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与赞赏。至今,洛阳的牡丹仍极富盛名。牡丹花也就有了高贵的象征,被喻为“花王”。相传古代有一群海盗,劫持了许多妇女和儿童,囚禁在一个孤岛上。后来岛上的食物吃光了,人们四处寻找食物,发现一种蒜头一样的草根,煮后很好吃,而且还能使身体恢复健康。这种既可食用又可润肺止咳的花,其鳞茎状的根好像百片组合成的,像一朵白莲花,因此,人们称它为百合。在我国,百合花就具有了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兰花名列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家语》中说:“孔子曰与善人交,如入藏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就是说与正人君子在一起,如在养兰花的房间里,被香气所化。兰花不娇不媚,气质超凡脱俗,深受人们的钟爱。传说古蜀国国君望帝杜宇苦恋上了一位功臣的妻子,但又碍于道德约束,难以如愿,于是禅让离开了蜀国,但仍苦恋不断,后相思而死,死后化为杜鹃鸟,不断啼叫:“不如归!不如归!”叫声凄苦,动人心魄,以致啼出血来,把漫山遍野的花也染红了。这种被染红的花就叫杜鹃花。杜鹃花成为爱情忠贞的象征,诗人李商隐曾作《锦瑟》留下不朽的诗句,专门歌颂了这段传说。这些传说或故事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花文化。
【中西文化漫谈】
西方人对“华”字和中华花文化了解甚少,但是对“花”的推崇和迷恋并不逊色于中国人,尤其在花的礼仪方面极具创造力,广泛地影响着现代中国人。在西方文学中,花的传说很多,对花的描写也特别动人。
爱花,是人类爱美天性的突出表现。每年逢春,百花齐放,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花节。中国的花节叫花朝节(简称花朝),传说是百花生日,也是花神的生日。具体日期各地不一,中原和西南地区是农历二月初二,江南一般是二月十五。那段日子,正逢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青年男女春情萌发,是花前月下谈情说爱的好时光。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记:“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690~705)。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在那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
在西方也有花节,但各国时间各不同(一般定在五月一日),名称不一。至于花神,叫flora(芙洛拉)。在古希腊神话里,宇宙之神所在的奥林匹斯山的花园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花海,由花神flora掌管。花神是意大利远古时所崇拜的司花女神,常作为青春的象征,早在古罗马时就被萨宾人作为农业神来崇拜。后来意大利人把每年4月28日至5月3日定为花神节,节日期间人民有非常放纵的竞技会,常用玫瑰花来装饰自己和动物。花神这个形象从此也一直以年轻美女手持花束的姿态出现。人们对芙洛拉的赞美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她是女性祥和、青春、健康,一切美好的代名词。历来画家都喜爱借用神话中的花神来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传达人性、人情和人爱的思想感情。
正如汉字的“”跟风有关,西方的花神是风神的妻子。说明“花”跟传达爱情的风有密切的关系,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中对自然美崇拜的共通性。传说风神爱上了一位凡间女子,便强行将她作为妻子,后来那女子便成了花神。下图就是风神艾俄罗斯抢走农神之女芙洛拉的画面。后来演化出许多优美的故事,也生发出无数动人的富有情思遐想的花语。各种花具有非常独特的美和象征意义。在希腊神话中,爱神为了救她的情人,急速奔跑,手上、脚上、腿上都被玫瑰的刺划破了,血滴在花上,白玫瑰变成了红玫瑰,因此红玫瑰成了爱情的象征。在情人节这天,送给情人一枝红玫瑰以表达爱意。相传在古欧洲,有一名骑士带着心爱的恋人在海滨游览,他的恋人看见水中有一束花挺立,想采下插戴,骑士为博得她的欢心,涉水去采,不料被汹涌的潮水卷去。在他被卷走之前,还不忘将花抛在岸上,对着他的爱人喊:“不要忘记我!”此后,这花便得名勿忘我,成为相爱的信物,深受情侣们的钟爱。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俊美王子叫纳西萨斯,深得少女们倾慕,但谁都无法获得他的爱心。后来,有一天纳西萨斯在湖畔喝水,从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十分得意,竟天天在水边徘徊,顾影自怜,终于蹈水而死。有一位爱慕他的少女对他的死感到很悲伤,到处寻找他的灵魂,在他溺水的地方,看到一株美丽的花,总不断向水中的影子含笑点头,那就是水仙花。一品红在圣诞来临时开放,火红耀目。在欧美,一品红是圣诞节必不可少的应时花卉,象征了基督诞生的喜悦。其花鲜红的色彩,长时间不褪色,象征永恒的生命。而那似火焰般燃烧的颜色,又似在诉说:“我的心在燃烧。”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则关于风信子的传说:太阳神阿波罗与宇斯的外孙许阿辛托斯很要好,西风神很妒忌,在一次阿波罗投掷铁饼时,西风神把铁饼吹向了许阿辛托斯的头部,血液从许阿辛托斯的头上流出,长出了一株鲜花,就是风信子。郁金香色彩艳丽、高雅、端庄而略带矜持。在“鲜花之国”荷兰,随处可见郁金香。在大仲马的名著《黑郁金香》中,那历经千种磨难培育出的黑郁金香被视为胜利和美好的象征,也使得郁金香更为世人瞩目和喜爱。
显而易见,东西方的花文化有同也有异,可是对美的欣赏和赞美是一致的,不过在具体的象征意义上又有不少差别。
西方花文化中体现的象征意义――
汉语花名 英语花名象征意义
水仙 narcissus 自尊/单恋
石榴 pomegranate 相思/永生
月桂 victor's laurel 胜利/不诚实
报春花 polyanthus 初恋/自作多情
木棉 bombax 热情
紫丁香 lilac 青春的回忆
紫荆 chinese redbud 故情/手足情
百合 lily 纯净/神圣
紫罗兰 violet 信任/爱的羁绊
桃花 peach blossom 被你俘虏
杜鹃 azalea 爱的快乐/节制
铃兰 lily-of-the-valley 纤细/希望/纯洁
牡丹 tree peony 富贵/羞怯
银杏 ginkgo 长寿
芍药 peony 害羞
蝴蝶兰 moth orchid 幸福/纯洁/吉祥
蟹爪仙人掌 christmas cactus锦上添花
郁金香 tulip 名誉/慈善/美丽
茶花 common camellia 美德/谦逊
千日红 common globe-amaranth 永恒的爱/不朽
栀子花 cape jasmine 喜悦/纯洁
木槿 hibiscus 劝告/短暂的美
风信子 hyacinyh 悲哀/永远怀念
百子莲 african lily 爱的来临
牵牛花 morning glory 爱情/依赖
君子兰 kaffir lily 宝贵/高贵
含笑花 banana shrub 矜持/含蓄
非洲菊 african daisy 神秘/兴奋
含羞草 sensitive plant 敏感
茉莉 jasmine 你属于我/亲切
猪笼草 pitcher plant 财源广进
凌霄花 trumpet creeper 好高骛远
康乃馨 carnation 温馨/慈祥
鸡冠花 cockscomb 永生/爱美/痴情
荷花 lotus 神圣/纯洁
大理花 dahlia 移情别恋/优雅
圣诞百合 christmas bell 温暖的心
一串红 scarlet sage 热切的思念
紫薇 crape myrtle 圣洁/喜悦/长寿
睡莲 water lily 信仰/纯洁的心
吊兰 spider plan 无奈/还有希望
向日葵 sunflower 爱慕/光辉/高傲
矢车菊 cornflower 纤细/优雅/幸福
金鱼草 snapdragon 傲慢/好管闲事
夹竹桃 oleander 深刻友情/谨慎
金盏花 pot marigold 离别之痛/迷恋
扶桑 china rose 体贴之美/纤细
金银花 honeysuckle 真诚的爱/羁绊
金莲花 canary-creeper 爱国心
秋海棠 begonia 亲切/诚恳/单恋
美人蕉 canna 妄想/猜疑
曼陀罗 angel's trumpet 恐怖/敬爱
晚香玉 tuberose 危险边缘的快乐
野姜花 ginger lily 无聊
圣诞红 common poinsettia 祝福你/付出
chrysanthemum 清廉/高洁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被大家关注。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曾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目前的语文课堂也存在着许多与课改初衷相背离的现象:一是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如“讨论”之风盛行,动不动就让学生三四成堆地坐在一起,且不说论的内容怎样,仅讨论的过程就很让人担忧,不是一个人(小组长或优秀生)说,另外几个人听,就是大家叽叽喳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干。全班交流时,发言者所说内容仍是个人见解,并没有概括大家的意见。讨论知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收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二是杂。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语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比如课堂上撇开文本,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收集来的信息,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文本上的知识,留下将近一半的时间或表演或作画,围绕一个不值得探究的问题纠缠不休等等。三是闹。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像这样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应用放在次要地位的语文教学屡见不鲜,这又谈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于“有效性”有一个隐喻: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谁掰的多;第三,在穿越的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长期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显然,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而学习体验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结果。
总之,考察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教学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而这三个要素主要在课堂上实现,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善学者穷于一物,不善学者穷于物物――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目标不宜太多,选择是一种智慧。每篇课文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一节课有一得或两三得就很好了。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契合文体的特点,如教授诗歌《再别康桥》,可以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多元主体的对话与探究,运用反复诵读、品味涵咏等诗歌鉴赏方法,深入体会诗的情感美和艺术美,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鉴赏力;也可以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分析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共鸣,体味荡漾在康河柔波里的美丽情怀,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契合教师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如果善于言辞,就可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引人入胜的讲演去感染学生,体会诗作的音律美和意境美;如果长于分析,就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诗作的同时提高对诗作语言的感受力;如果擅长写作,就可以领着学生翱翔于模仿诗歌创作的自由天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也要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资源方面,我们应确立“以课标为主体”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创设切实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教学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当前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为人们所重视,而其问题意识的形成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创设切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让问题来自学生,学生独立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应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比如学生读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学生提问,说作者不懂自然常识,认为春蚕吐丝尽时并没死,而是做成了茧。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自己理解,延伸一下。学生经过讨论,撞出思想的火花:人的情思正如这蚕丝,胡乔木就有“岂可缠绵效缚蚕”这样的诗句。《还珠格格》的歌词里也有“我破茧成蝶,想和你飞”这样的词。不被缚住成茧,“思”又怎么能尽?心思不死、不经过这感情的休眠期,又怎么能“破茧成蝶,想和你飞”?“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即指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无法相聚的痛苦如蜡烛自煎,不烧成灰泪不会流干。两句都提到了死意,爱之切、情之深,真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两句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情,至死方休的思念是诗人的爱情誓言,也隐约说明了这份感情的无望,无望而执着的追求、灼热的思念,使得这诗具有一种悲剧色彩。现代人提及这两句,早已经不限于原来的爱情方面,其蕴涵的情理已扩大到其它情操,这也正是这千古绝唱的魅力吧。针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少讲授、学生多涵泳”的理想效果。
三、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开展切实有效的课堂对话
新课程倡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以课文为对象,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的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钱梦龙老师说过,在对话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此,我们语文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做足功夫。课堂上要涟漪不断,作为教师必须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提升生成的基础。正如福建师大文学院孙绍振教授所言,我们语文教师要先有底蕴才能与学生对话。教师还要认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以预设为基础,在对话中互动,在互动中生成,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如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一个课堂对话片段:学生:“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这是作者眼中的景色。”老师:“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学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就是作者去荷塘时的心情。当时,大革命失败,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老师:“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好方法。朱自清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陷入苦闷彷徨之中。大革命失败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但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就成了他寻求解脱的工具。但是作者此时‘心里颇不宁静’,除了社会原因,还有家庭原因……”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媒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我们日常教育中,教育媒体也随之发生显著的变化。代表当代科技水平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凭借声光电像等优势,以其图文并茂、声真、形象生动、传输迅捷、大容量汇集信息、全方位调动感官的诸多特点,日益赢得广大教育中人的青睐和接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宜过分追求观赏价值,教学媒体的使用切忌重新潮、轻重点。诚然,在有些教学中,配乐诵读,画面映衬,让学生在美好的视听氛围中,浸润情感是有效的,但如果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妨碍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佳。为使课堂45分钟更加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必要加以精简。多媒体课件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它就像一个人为的陷阱,让人跟着它走,而无法关注课堂的随机生成,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有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的意识,不受机器的牵制与束缚,解放自己的手脚,滋养学生的心灵。我认为语文老师自身就是最好的媒体,一手好字,一张铁嘴,真切实在地贴近学生实际,脚踏实地地传给学生知识。教师深厚的功力渗透在灵魂深处,一举手,一投足,一扬眉,无论语调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流露出一种魅力,在课堂上形成磁场,让学生如沐春风。在没有了多媒体的牵绊之后,教师能更好地即兴发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随机点拨,往往点石成金,彰显智慧,释放激情。这样的课堂是舞动着师生灵性的课堂,课堂的旋律随着学生语文生命的律动而流淌。
五、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反思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智慧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除了需要激情,还需要智慧,那么如何追求课堂教学的智慧呢?途径恐怕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反思总结,再实践探索,这样循环反复,积累经验,加深体验,理论提升,实践印证,常教常新。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要自觉地反思,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要自主地反思,进行反思性的实践,完善我们的教学理念,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改善我们的教学方式,追求教学的智慧,提高教学的效率。课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课堂的助推剂。
新课程标准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教师就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已经出现过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完的《祖国山川颂》后,写下了以下的教学反思:“‘颂’的写作是课文可以发掘的语文资源。今天的学生了解一些‘颂’的知识,见识一下‘颂’的形式还是有必要的。所以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颂’的写作。但该目标要求较高,对于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作要求。”这段教学反思写了自己在教完该课后的认识,便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借用。正所谓,教而不思则浅,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