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初中科学小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科学小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科学小论文

第1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生物学科是一门对生物的形态、结构、遗传、进化等展开全面研究的科学学科。然而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普遍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对于一些理化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对初中生物的教学,教师面临的难度更大。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初中生物教师需解决的首要任务。

1.第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初中生物的第一堂课中,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期生物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一些科技图片,并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同时,教师通过相关视频的播放,将一些针对性强和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拿出来与学生共同探讨,来树立广大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让他们在第一节课就充分的体会到生物这门学科的魅力。

2.有效设计导入活动,以调动学生兴趣。有效且丰富的课堂导入活动的设计是一堂课美好的开始,而且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弱、良好课堂氛围的创造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程导入活动方面的设计。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创设丰富的导入活动,以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幽默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深入浅出,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理论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的生物知识点。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1.合理应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新时期,要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应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合作、探究模式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广大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自主的探究问题,而教师在其中就只是一个“引导者”的作用,组织、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生物问题实施自主的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观察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就明确观察的内容、方式与目的等,进而将所有的空间留给学生自主研究。如观察双子叶种子的结构,教师就可先告知学生观察的顺序:先察看种子的外形,然后将种皮剥去,并分开其两片子叶,将其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胚的结构,从而全面认识种子的每个结构,最后让学生自主观察、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强化了学习效果。

3.加强学法指导的科学化。目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面获得的指导较少,即使有,也主要以记忆指导为主,但是效果不大。因此,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从学习方法指导这一方面入手,实现学法指导的科学化。众所周知,每个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知识后,普遍都是采用模拟与记忆的方式来加深对其的理解,但是学生对于这些陈述性的知识往往不能形成较长时间的记忆,且极易形成各种概念间的混淆,而这也是教师平时的指导不科学的表现。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不完全丢弃“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在学生背诵知识点时指导学生将重点勾画出来,并在背诵后适当的增加课堂的检测,或告知学生一些简单的记忆方法,引导其用自己的话复述知识点,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从整体上提高记忆的水平。

三、结束语

第2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分层性教学,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目前教学环境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写作说明文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掌握学生在已有的基础知识上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针对学习成绩好、一般、困难的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价值,要具体合理。

教学目标的成功是检验课堂效果一个杠杆,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合理的依据,不可过于抽象。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合理的安排,了解学生的特性制定他们可以在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切忌“拔苗助长”。因此具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作用。我们知道制定教学目标要抓住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语文的单元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的教学目标,从整体层层深入到各个细节,让每一次的教学目标不仅合理而且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目标。

二、放飞课堂,解放身心

语文教师要让语文课堂有语文味,要让课堂“飞”起来、“活”起来。重点就要放在如何点燃学生学习激情上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调动其学习情绪,促进他们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语文教师容易教,课堂也效率也容易提升。

(一)以生为本,爱生敬业(这点与“放飞课堂,解放身心”感觉关系不大。)

尊敬的客户:这点只是一个前提,没有和谐的人情基础,在课堂上是很难调动气氛的。

无论任何职业的工作动力都来源于他对于事业的热爱。教育工作也一样,教育是神圣的,教育对象都是富有思维、带有情感的人,所以要让课堂飞起来、活起来就必须要爱惜自己的学生。“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体现的价值非常重要。语文课堂教学犹如战场,需要教师这位军师进行正确的指导,学生作为兵就要听指挥,能否大好一场仗,人心所向自然很重要。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如果不和谐,无论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会是徒劳无功。以生为本,爱生才能敬业,才能热爱自己的事业,爱业就会更爱学生,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实现“减负增效”。

(二)点燃激情,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让每一堂课都保持高质量,教师要带有情感、保持微笑,让情感流入课堂,温暖学生的心灵,拉近师生的距离。创建学生喜欢的活泼舒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从心里上降低了学生学习负担。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根据每一次制定的教学目标,挖掘学生的兴趣,采用学生喜欢和适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将文中的表达一切事物都能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不到是在学习,而是在体会,从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景中,不断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而且是学得越来越想学。课浓、趣更浓。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征,将苏州园林以及各式各样的园林,以图片、实物、幻灯、摄影等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整个课堂的气氛,不言而喻。

(三)授人与渔,教给方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重视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去学,引导他们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学生有了科学的学习技巧才会主动去学,才不会厌学,才能体会到学习带给他们快乐,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这样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提升,实现了“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

三、有限时间,无限魅力

一堂课只有45分钟的时间,在45分钟之内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才是所有教育工作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开发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

(一)精心设问

提问才能擦出思维的火花,提问才能爆发学生的潜能。精心设问才能引导学生去创造,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课下问题,使其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刺激学生的思维,提高求知欲望,不断的去寻找答案,很大限度的提升了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要不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减负增效”。在设计内容上一定要注重内涵的丰富性,问题一定要具有一定启发性。从某种角度来看,语文教师就是一名见多识广的导游,旅游者是否能有一次成功而又难忘的旅游,是否能有惊喜,一览无余的畅快,全靠导游的指引。当然导游的水平就必然取决于他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他精心设计的游览计划。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的挖掘教材,深入理解,掌握教材;此外还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打开心灵的窗户,让他们能惊喜的看到美妙绝伦的风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于质疑,不唯教师为权威,不唯教材而权威,刺激他们的创新思维,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促进学生去想、去学、去读。每课练习可以让学生去轮流命题,然后进行相关的套乱。让学生在议论、评价、练习的热烈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学生爱上这样的语文课堂,课堂则是学生学习天地,岂能不实现“减负增效”?

(二)把握节奏

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主要包括了过程中的教学、问答、讲解、练习等活动交换出现的其中有规律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降临,从而教学节奏也随之加快,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适度的紧张节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高度的幸福状态,这种状态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求知欲望同时进入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去,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由于长时间的高度幸福和紧张状态很快就会让大脑疲劳,从而会阻碍思维的进步和主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时间留给学生去休息,才有助于更好的整理、消化、探究问题。一节高质量的语文课,课堂节奏应该是一首静心优美的乐趣,要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紧凑时而委婉。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首先是在内容的安排方面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轻重适合的安排。其次,取决于语文教师的讲话语调、语气、语速上。通过这样才能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

(三)设计板书

板书的作用是所有教师所共知的。板书是用书面语言将教学内容概括化、图表化的方法。能在教学内容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巩固记忆的板书才是优秀的板书。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在事物的识别上,语言上需要2.8秒,图形识别上需要2.5秒。凭听而获得知识只能记住其中的15%,如果将之结合就能增加到65%。因此通过对板书的精心“雕刻”,令层次清晰、要点明朗,学习效率会逐步的加倍提高。板书设计结合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要符合一些标准:其一讲究线条美、文字美、对称美、色彩美。线条我们知道有曲线、虚线和实线,将他们的美感充分发挥出来就能给人多姿多彩的美感。文字美要注重字体的端庄、美观、整齐,还要将不同大小字体的文字结合起来。对称美和色彩美即是在运用对比和分类的方式,色彩要精心搭配,激活思维。其二要注重形象整体性。整体形象的板书犹如,不仅能回答课文的写作意图,语文教师要通过板书让学生全面地形象地去认识课文。

(四)语言实践

语文学科对听、写、读、说四种能力加强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实践性。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语言实践,在课堂上使用口述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和谐快乐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讲述课堂主要内容,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学生表达能力。此外,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鼓励学生敢于走出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去领悟、去感受、去审美,通过演讲或讨论,扮演角色或吟唱,对开展与语言实践有关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口语自然会表达流畅,阅读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上升。特备是让学生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高度保持注意集中,不觉得学习倦怠,将学习中的苦转化为乐,优化课堂效果,实现“减负增效”。例如在阅读《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将心中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用语言的魅力去诠释出来,不仅加强了学生了的语言实践能力,而且将课堂的氛围放松,凝聚了课堂的魅力,减轻学生阅读的负担,提升了课堂的教学实效。

第3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管理;方法和策略

初中数学理念的树立,是实施科学化教学设计,并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重要前提与基础。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与学生的自我心理感受非常重要,因此,有效初中课堂教学实现的关键是指数学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也就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就教学策略而言,主要指的是教师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其在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出学生实施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明确自己在数学课堂中所发挥的主体地位,并且树立自尊和自信与自强的思想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表现主体性和独立性与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只是被管理对象,同时,还是自我管理的管理人员,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是组织者和指导者与督促者以及评价者的身份。如果学生具备比较高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受到课堂管理的影响,也就会形成自律的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自身的责任心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促进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非常有必要加入学习中,多注重教师权威以及学生服从的理念的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由强调监督与控制学生的管理理念向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进行转变,由过分注重师生间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向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进行转变,进而强调民主管理。此外,教师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自身的威信不是从对于学生的专制而来的,更多的是在教和学的交往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承认以及敬仰。因此,教师应该在和谐平等的条件下,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此一来,才可以让学生欣然地接受教师自身道德与知识的影响,进而产生敬重之意。教师的权威应该在受支持的前提下进行,但是缺乏平等的数学教师则没有办法走进学生的世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一步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方式仔细反思,把课堂教学与管理理念更好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认真地对教育知识进行反思和检验以及批判,将其内化成自身的思想。

三、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利用学生有效的听讲进行实现的,其一,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和学生本身的思维方式相符合,如此一来,可以吸引学生本身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效率不断提高;其二,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注意力进行主动提高,认真听讲。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才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听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声音进行有效倾听,做到态度和蔼和友好,予以肯定。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讨和争论,利用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解,建立较好的师生情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激励学生高效提问

可以运用师生间对话和学生间对话的策略,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对课堂气氛进行活跃,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对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注重问题本身的层次性与针对性,把重点和难点放在提问中,能够让学生具备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还要并注意所收集的学生信息,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

五、营造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第4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教师备课时,应该有单元备课体系,制定总的目标和计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对子、建立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共同操练,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意见和感情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了他们的合作。在备课时,我们还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尽量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不是通过教师空洞的说教表现出来。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便让学生对各种角色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在进行教学步骤的设计时,我们应该在适当的环节加入合适的情景,使学生能在身临其境的场景里激起最大程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初中英语七年级教材《I''''dlikesomenoodles.》一课,虽然教学内容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要想用英语表达整个过程非常不容易,如何让学生学起来既感到非常有趣,又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非学生亲自运作实际角色莫属。于是,除了让学生熟悉本课的词汇和语法以外,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制作任务:每个学生制作大、中、小三个饭碗的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三部曲郭春霞河北省武邑县武邑镇第二中学河北衡水05340016K图片,然后根据教材中涉及到的食材,将自己喜欢的用小图片制作出来,用作课上使用。学生们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前,必须要了解所讲内容的大概意思才能找到相应的材料,所以这个预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参与讨论、对话的积极性,又能起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与人友善的思想教育。在进行教学步骤设计时,我们还要顾及到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的承接和过渡的自然性,使学生在完成上一个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能够做好进入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准备。学生预习的设计要根据教师课堂教学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适当的预习任务,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比如采用导学案的形式,通过预习任务和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教学的有效性,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上课前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组织学习。效益永远是课堂的至高追求,精心的课前准备是求得课堂效益的有力保障。所以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和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课堂操作的有效性

课堂操作的有效性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性的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适宜学生操作的教学情境,教师还应该通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互动与训练来提高单词、句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注重精心设计每个教学步骤的所需时间、先后、相互联系等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还应该采用多元性的课堂教学评价等,以上各项课堂操作环节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实现课堂操作的有效性。下面是初中英语七年级教材《I''''dlikesomenoodles.》课堂教学中学生制作面条并展示的场景。在这个任务操作之前,我详细的交代了任务的具体步骤和达到的预期效果。同桌之间一个人扮演侍者,另一个人扮演顾客,完成从选择所吃面条的种类和碗型,并当场制作完毕后,两人互换角色再次进行上述过程,最后看那个组最先完成。这个任务也是学生所熟悉并愿意积极亲身实践的,但是要求学生动作和表情上必须采用餐馆里的场景——一个站着,一个坐着,并且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以及动作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符,还得必须用英语进行交流,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使用部分汉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得出,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涨,并且交流特别积极。这种经过学生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会给学生留下特别深刻和牢固的记忆,就好比是理、化、生三科目的实验课一样,想让他们忘掉都难。尤其是学生给听课老师制作面条的片段最精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临场发挥,和听课教师配合的特别好,任务完成得也非常出色。我着实把学生们表扬了一番。学生们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语言的综合运用,一举多得。本环节的课堂操作,兼顾到了教学资源的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生活实际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注重了教学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同时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还创造性的使用多元性评价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拓展学生的视野——现场与听课教师对话,临场发挥与听课教师互动制作面条。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操作,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

3课后反思的有效性

课后反思是课改的基本研究方式之一。教师不但自己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笔的教学反思的习惯,还要加强教师之间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教学反思中得到启迪与升华,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坚持课后反思能够让教师对课改中的“三为主”原则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感悟。我们应该在每节课结束之后必须有课后反思,内容可多可少,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失写到教案的后边,一则可以通过反思这面镜子清楚的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二则能够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负效应。课后反思是对课堂教学的重新认识和思考,是总结课堂教学得失的必须环节,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后反思可以感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探究教学中的困惑等。课后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第5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1.教学实践生活化

由于我们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是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致用,用物理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也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设身处地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思考、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如我在讲惯性时,我就给学生举例我们上学时骑的自行车中的惯性现象;在讲电学时,我让学生统计我们家中的用电器,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真正的实现了教学实践双丰收。

2.教学效果理想化

我们的讲课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如果是没有效果的教学谈不上高效教学,因此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因此我们要落实我们的课堂效果,课堂的最后一定要有一个理想的效果。

二、高效课堂实施的几点做法

初中物理高效教学,就是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的收益达到最大化,让我们的教学质量达到最佳化,我们就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提升,学习的方法更灵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实行。

1.深入钻研教材,做到粗备全书,细备单元,精备课时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我们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上课的前提,因此在上课之前,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真正的做到粗备全书、细备单元,精备课时。所谓的备课并不是对教材的生搬硬套,要做到灵活的应用教材,要以教材为根本去创新的使用教材,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设置并确定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能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精心的设计重点与难点的内容,要想到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能突出重点,怎么样去突破难点,以求做到游刃有余。

2.妙用“多媒体及展台”,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课堂上我能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接触尽量多的物理资料,也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

3.找准着陆地,真正“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第6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初中教学工作避免不了与社会发展形势的接触与交融,离开了社会发展土壤的教学,必定是空虚和漂浮的,政治教学必须与社会发展态势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有所感触,理解的过程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活生生的案例,具有生动形象的内容,学习过程更为丰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知出发,汇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内心认识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首先回顾自己生活的条件,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然后和自己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探讨一下他们当年的生活条件,以这样的对比方式,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悟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群众生活水平的变化,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等等,从小的角度折射出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变化,感悟更为深刻,理解更加直观,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渗透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能够体现鲜明的教学特色,让教学课堂更为生动丰满,赋予了政治教学更为充足的底蕴。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充分研究社会发展状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程度。

二、初中政治高效课堂建设必须着眼学生成长保障功能

教育教学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或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或发挥能力培养功能。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深入分析学生面临的一些问题,及时干预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筑起“防火墙”》教学中,笔者针对当前青少年法制意识淡漠的状况,专门制作了一部多媒体课件,从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类型、青少年面临的一些不良诱惑、犯罪嫌疑人忏悔实录等三个角度,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讯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进行播放,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笔者趁势引导学生对校园内存在的类似不良风气或者迹象进行分析,对这些行为有可能继续发展的后果进行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对校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盲目讲义气、崇尚暴力等思潮进行了抨击,并指出其思想根源,是缺乏正能量的人生观,是对老师与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是对法律不够敬畏。课内的专题研讨活动让思想教育的深度更深,摆脱了口头说教的尴尬,思想教育的成效更为显著,体现了高效课堂建设的明显成果。

三、初中政治高效课堂建设必须实施全方位同运行策略

第7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一、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由于语文教学有效性是教师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特殊活动的结果。因此,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既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教学上的不足;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受学生因素的制约。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如下原因:

1.理念欠正确

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理念不正确。很多老师把教学当作是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没有认识到教书仅是职业的外在表现形式,育人才是教师教书的本质。二是教学理念不正确。很多老师实施教学是为了学生在期末、期中考试测试中取得好的书面成绩,便于自己以后评职称、聘职务、加工资。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围绕教师自己的利益在谋划和计算,没有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最终教学目标。

2.评价欠科学

主要表现在:一是有效性测试方式欠科学。目前,对测试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方式是学校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期末或期中采取统一命题考试,然后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单个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效高效低。由于统一测试重考察学生的死记硬背知识,轻考察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分数的高低不一定能真实的反映学生语文素养状况,不能客观的评价考核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二是评价内容单一化。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考核,是用学生考试成绩指标来衡量个体教师的绩;教育行政部门是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考核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是否到位;人事管理部门对教师职称晋升的评审授予,学生考试成绩也举足轻重。

3.方法欠更新

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角。老师枯燥无味的在讲台上不断地说、不断地灌,学生在被动的强抄强记,采用填鸭式教育方法,结果是逐步把个性丰富的群体学生塑造成个性褪色的相似个体。二是授课内容以侧重应试技能培养。老师课堂上主要是围绕测试内容、测试题型向学生灌输基本应试技能,而不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

4.知识欠运用

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堂上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语文教师缺乏对书面知识运用的引导,所学知识不被学生消化和吸收,变教师知识为学生知识,学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二是课外不引导学生用以促学。由于教师平时忙于专于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忽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转贴于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转变职业理念,确立育人为本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解惑授业不应是谋生手段,更不是追逐个人利益行为,而是为社会培人育人,是无比高尚的神圣职业。

2.完善评价体系,确立科学评价观

确立语文课有效性的评价理念是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突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客观的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确立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覆盖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

3.转变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新方式

改变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师生错位教学关系,建立老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的新型教学关系,积极探索实用新型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我在上《海燕》一文时,在一个班采用音乐朗读导入法,效果明显比在另一个班直奔主题好得多。又如在上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足迹》时,通过学生唱春、画春、说春、写春(可自己写一些小诗或收集写春的古诗词)等环节,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激起求知欲望、师生在和谐气氛完成教学任务。

再如在上《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考虑到这篇课文适合表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该童话的主题。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气氛迭起,成效很大。而作为教师,只须在课堂上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的角色,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得我在上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时,考虑到学生对戏曲很陌生,就提前半个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分组,有戏曲知识收集组、画脸谱组、唱戏曲组、采访当地戏曲状况组。经过学生的充分准备,利用一节课给学生展示成果。在成果展示课上,学生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戏曲知识。我想,只有通过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才能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使师生角色彻底转变。

4.重视知识运用,引导学生用以促学

第8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如果课堂提问的方式或者内容不恰当,则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厌学情绪,不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但深入,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观和进步,但是在课堂提问环节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缺乏课前准备

目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往往在课前不会做足够的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教学,对初中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随心所欲地去讲授,因此在提问的环节往往也比较随意,使提问的内容没有一定的章法,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 题质量较差

课堂提问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理解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往往把课堂提问当作教学的唯一手段,设置了大量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而对于这些问题背后的价值没有做深入思考,导致课堂提问的问题数量很多,但质量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身心疲惫,却学不到关键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发挥课堂提问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3. 忽略反馈环节

课堂提问的反馈环节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暴露出来的数学知识的薄弱之处和数学逻辑的欠缺之处,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提问的反馈环节,认为课堂提问结束就万事大吉了,这非常不利于课堂提问作用的发挥。

二、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进一步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切实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1. 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快乐的课堂氛围是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必要环境。只有在快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初中几何《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射击运动员在瞄准射击的时候要用手托住枪杆来保持稳定?”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快速导入到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多联系现实生活

初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多联系现实生活,这样能够使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认同,并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初中平面几何《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启发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平面几何。例如小鸟在电线上就是点在直线上,小鸟飞到天空中去就是点在直线外。这样的例子既贴近生活,又活泼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问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课堂提问面向所有的学生,不能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不能只向少数学生提问。如果教师只向少数的学生进行提问,那么其他学生就会被孤立在课堂之外,非常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的课堂提问一定要把机会公平公正地分给每一名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4. 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避免学生对初中数学产生厌恶情绪,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游戏以恰当的方式引入进来。为此,在课堂提问的环节可以对游戏加以高效利用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和检验数学知识。比如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拍节奏的游戏来学习有限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比如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节奏:×××,然后让学生拍出来,然后再将这个节奏永远拍下去,学生就会在游戏中感受到有限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区别。

第9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却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分组单一或随意;有的组内分工不明确;有的问题没必要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甚至放任的态度等等。那么,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呢?

一、营造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独立学习和竞争,而是让学生把相互帮助作为目标,把他人当作合作对象。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与别人的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能学到更多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合作中能学会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与不同的人往;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生趣盎然。其次教师既是组织者,也要“蹲下身”,有时不妨把自己当作普通一生参与讨论,营造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气氛。最后制定合作规则。如: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人人参与;不懂就问;提出不同意见要注意措词与礼节;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帮助别人却不要代替别人去做;少说或不说与合作讨论内容无关的话等等。

(二)要关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关系。很难想象,如果教师高高在上,怎么处理好师生关系?怎么可能使学生有很强的学习的动力呢?只有与学生建立比较平等的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近学生,并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多多鼓励学生,要为学生的不断进步而喝彩,――教师在课间和课余时间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博大的公平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溺爱不是真正爱,放任不是爱,对学生要严而有度,严慈结合,对学生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多关心。教师的爱应当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发自内心都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应当撒向学生都是爱。

二、精心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班级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文中结尾道“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件事主要怪谁?”接着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全班分为三组:一认为主要怪父母,二认为主要怪“我”,三认为主要怪万芳。然后要求三组学生先从文中、资料或生活实际中找出依据,再每组选出三位辩手,参加辩论赛。这种以学生观点或兴趣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虽然打乱了学生的座位,有点乱,可如果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的合作学习,每组以4-6人为宜。而分组方案最快也最常用的是学生与座位最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往往是前后4人一组。还有让学生选择任务分组,学生自主挑选搭档,随机分组和混杂分组等形式。尤其是混杂分组,由于学生与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有其他分组所没有的一些优点,譬如:因不同观点的提出和整合,会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学会与他们不同的人,特别是并不想与之合作的人一同学习的技能;和较生疏的人在一起会约束自己,纪律会变好;优生会更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此分组方法若分工明确,组织得当,效果很好。

对于合作学习小组,我们还可以不定期进行重组,并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可由口才较好的学生担任,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三、优化内容

当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在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处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学生独立学习和动手操作的地方安排小组讨论;有的一堂课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在适合全班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地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