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专题讲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学 教学模式 科研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47-01
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多学科领域,而且实践性较强。生态学教学改革中,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引入科研动态介绍、开展专题讲座,[1]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科研讲座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与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起点和重要基础,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提高科研意识的有效途径。[2]系统讲授与专题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及时地了解到相关的专业方向,并较快进入本学科的前沿发展领域。[3]生态学课程中应该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4]教师课余与学生交流,组织开展生态学热点专题讨论,引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或科研活动等,促使学生专业创新与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5]
本文探讨教研结合模式中科研专题的设计,分析各专题的内容,评价学生的信息反馈,促进教学与科研模式的不断改善,以提高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植物的富集作用”专题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设专题“植物的富集作用”(15分钟)。首先提出超富集植物的定义,介绍超富集植物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机理。超富集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蜈蚣草、紫花苜蓿、芥菜、凤眼莲以及转基因植物花椰菜等。同时指出超富集植物应用上的局限性。专题结束后,让同学们开展自由讨论。学生对这方面内容比较感兴趣,结合自己熟悉的植物踊跃发言,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植物化感作用及应用”专题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中设“植物化感作用及应用”专题(30分钟)。首先提出植物化感作用的定义,介绍化感作用的物质、排出分泌物的途径以及影响分泌物效果的因素,还介绍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实际应用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汇总,重点分析百合、菖蒲、夹竹桃、美人蕉、桉树和杉树以及百里香等的化感作用,突出这些植物化感作用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专题结束后,让同学们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提出建议,认为本次专题讲述内容详细,但是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如果由教师提供文献资料、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讨论和总结,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专题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中设“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专题(15分钟)。由教师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能量归还量初步研究”“滨江湿地植被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与稳定性分析”和“长春南湖水生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等文献进行概述,讲授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方法。专题结束后,学生反映讲授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记忆。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此类专题的讲授,要结合专题内容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害虫的生物防治”专题
第六章《应用生态学》中设“害虫的生物防治”专题(20分钟)。首先,介绍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包括:人工繁殖散放天敌(赤眼蜂)、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利用植物杀虫剂和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等。重点介绍植物杀虫剂中印楝素的应用。最后介绍国际上应用比较成熟的基本防治方法:群集诱捕法、迷向法等,提出利用信息素防治害虫的优势。学生反映本专题讲授内容难度适中,加上专题中设计了大量彩色图片,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课堂反映效果良好。
通过科研专题的应用,结合学生对专题的反馈,认为在专题讲授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1)对于文献量较大、内容抽象的科研专题,可以结合图片、视频材料进行讲授。同时,在讲授前给出相关文献的目录,让学生提前检索文献、准备材料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发言和讨论;(2)文献量较小、内容难易适当的科研专题,教师在专题讲授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方明,田立娟,李修平,等.生物科学专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9,35:836,846.
[2]许宏.浅析科研讲座对医学生的几点重要性[J].医学信息学,2008,21(6):805-807.
[3]王光军,田大伦,闫文德,等.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29-133.
【关键词】中职生 生物化学 趣味教学
长久以来,我国中职学校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为国家的全面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中职生物化学教学立足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结合生物化学教学的特点,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将生物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提高中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中职生物化学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最突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原始的学习动力源泉,这在中职学生身上表现非常明显。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充分挖掘趣味教学因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化学素养。那么如何开展趣味教学,一直是生物化学的教学难点,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与尝试。
一、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中职化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物化学教学应该是愉快、轻松与生动的,中职化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让他们感受到生物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就在身边,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认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化学是有趣味性的,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酶促反应的知识时,我提出了下列问题:1、加酶洗衣粉为什么可以洗去衣服上的血迹等蛋白类污迹?2、人适当的晒太阳为什么可以补钙?3、冰相为何能保鲜?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的讨论激情很高,课堂气氛热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体验到学化学的成功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生物化学课堂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的问题是越来越复杂的,也并不是单独一门学科或者技术就能完全解决的,所以要强调解决问题时候的联系性,这也需要有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能力。比如在中职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将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运用几个学科分析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可开展主题讨论的活动,将学生自由分为两组,围绕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一组的立场是不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另一组是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各自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增强学生自身对生物化学应用性的重视程度,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性意识。
三、开展生物化学知识应用比赛
在班级内开展生物化学知识的应用比赛,比赛的形式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生物化学知识应用意识。通过生物化学知识应用比赛,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生物化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最终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之间的比赛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生物化学知识的切磋,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进行实际问题调查活动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工厂和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化学相关的问题,比如三废的治理问题、河流污染与防治、土壤酸碱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企业比较头疼的问题,也是与我们生物化学专业息息相关的问题。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或者企业去实地调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调查之前让学生做好调查提纲,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回到学校之后进行分析和解决。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尽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生物化学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增强生物化学教学的趣味。
五、提供化学应用性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是一种有效且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所以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聘请一些专家或者学者到学校开展讲座,向学生介绍生物化学知识的应用,强调生物化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物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意义。
六、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是课堂探究的有效手段,在小组合作学习情境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从传统的班级授课中单纯的旁听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不但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主动性。
七、强化赏识教育评价模式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鼓励和赏识的教学氛围中能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中职生来说,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比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重要得多,而要想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必须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真正提高中职生的生物化学素养。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评价,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如果能够多做鼓励性的评定,不断的给学生以鼓励,就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并且可以促使他们积极投入生物化学课的学习。在对那些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耐心的给予精神鼓励,要多用肯定性的语言,这样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鼓励中培养兴趣。
总之,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以及生物化学学科的具体特点,总结教学经验,使学生在化学“趣味”教学模式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化学的乐趣,使不断完善中职生物化学的趣味教学为学生的职业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改变我们生活的生物技术》观后感
看了“科学讲堂线上公益活动”系列专题讲座,由孙万儒老爷爷讲的《改变我们生活的生物技术》。
听了老爷爷对生物技术的讲解后,我突然对生物技术充满兴趣,现在这个时代,生物科技的运用已渗透到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健康、农业、工业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生物产品逐步多样化,日常化,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同时由于生物的前沿性、广泛性、发展快等特性,并不为多数人认识和理解,人们往往对生物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或者说把生物看得过于神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克隆,其实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制造出另一个基因完全一样的个体,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了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看过老爷爷的讲座后,我的启发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是不能单纯的用“好”、”坏“来简单的描述的。如果把克隆人体的某些器官作为人类疾病的治疗用,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如果是为了优化一些物种而进行克隆,也算不上是坏事。如果有伤人类伦理、文明或者是危害人类而进行克隆,那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一、精选乡土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他们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教学情境来建构知识,所以考虑农村小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取烙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材料来阐述教材中的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等,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科学。例如《生活中的真菌》一课中,“可以食用的真菌”这个知识点我们并没有照本宣读教科书,而是师生共同探究了本地山区常见的羊肚菌、大马勃、灰棕口蘑、血红铆钉菇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可以食用的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乡土材料来设计教学问题,巩固所学科学知识,如在《土壤与植物的生长》一课结束的时候,教师联系本地种植胡萝卜的实际情况,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父母把胡萝卜种在沙质土里?”,学生一听立刻产生了兴趣,积极主动的思考讨论,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答了问题,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具体的感受和验证,不仅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课外延伸,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冀教版科学课本,每册都设有几节专题研究课,专题研究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问题,通过合作探究、亲历社会生活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专题研究课,我们农村小学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资源,例如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地实际情况,开展了调查当地马铃薯丰产新技术、当地常见植物繁殖方式、家庭房屋保温措施、本乡利用新能源的情况等探究活动。这样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上延伸了课下,从教室延伸到了社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体会和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乡土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评价体系,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智能潜质,发挥出了他们的最佳水平,教师及时鼓励表扬,这样我们对学生由单一的试卷智能评价拓展到了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多元全程的评价,真正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三、关注社会问题,开设专题讲座。
教育即生活,教育要探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农村经济不发达,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面对当地社区存在的典型社会问题,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讲座,是我们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又一重要途径。例如当地医院共用皮试针头,为社区居民埋下了巨大的生命健康隐患,我们在六年级《奇妙的人体》这一单元结束后,便开设了以“拒绝共用针头 珍爱生命健康”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告诫学生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可能会感染多种传染病,在就医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地野生大型真菌丰富,但常有误采毒蘑菇食用中毒事故,因而在六年级《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这一单元,专门开设了一节介绍本地毒蘑菇及识别技巧的专题讲座。这些专题讲座结束后,学生深入社区,用宣传演讲、粘贴标语等方式向家长、邻居普及科学知识,使社区居民对医疗安全、饮食健康、环境污染有了初步的认识,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本地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了一些社会隐患,有利于构建更和谐的社会。
四、激发学生兴趣,成立课外活动小组
1.1方法
1.1.1研究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由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师以上人员负责,严格按照规范化健康教育流程对其实施综合的自我管理教育,住院期间,每周2次,每次≥30min;出院后进行6个月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电话回访每周至少1次,每次≥30min;家访每月1次,每次30~60min,专题讲座每2个月≥1次。自我管理教育按住院期间和出院后2个时间实施。
1.1.2自我管理教育:住院期间对患者及家属一起宣教。①入院初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其了解自己的恶劣情绪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刺激,鼓励积极治疗,确立自信。②强化治疗期:针对疾病特点和用药进行教育,解除或减轻治疗反应的不适,消除疑虑及科学地对待疾病。③病情稳定期:制定个性化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药物治疗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维持治疗的时间,如森田疗法、肌肉放松疗法、脑电、肌电生物反馈疗法。④出院前期: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品质,防止应激的不良反应。出院后予以电话回访、定期家访及组织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通过治疗效果较好的实例介绍经验,听取反馈意见,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与家人、同事交流沟通和寻求帮助的方法。
1.2效果评价及统计学方法
效果评价: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前及出院后6个月,由专职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出院患者采用电话访谈、家庭访视、或发送电子邮件并通过提问方式完成问卷调查。①根据观察与询问评定其服药依从性,依从服药指患者能主动按时、按量服药;部分依从指被动接受药物治疗,按时不按量或按量不按时;不依从指不遵医嘱服药,经常拒服药。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③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进行评定。量表包括6个领域24条目,领域评分按正向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Epidata3.0软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见表1。
2.2干预组患者抑郁程度降低:见表2。
3讨论
3.1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的服药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强调患者在维持某种治疗方案的参与性和延续性。相关研究证实,自我管理训练有利于加强抑郁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分析、判断能力,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干预组除住院期间按照规范化健康教育流程对其实施综合的自我管理教育,出院后还通过电话随访、定期组织讲座、填写自我监测心理状态日记等形式加强管理教育,仅2例患者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而停止服药,可见,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有效提高了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3.2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美国护理专家Orem认为,人是行为的主题,完全有评价和管理自己的能力,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管理来达到健康的目的。表2研究结果显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3.3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制定个性化自我管理教育措施并延伸到院外,激发了主动参与意识、主动自行管理药物、坚持治疗、自我调节及控制情绪、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重建社会适应。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生活质量WHO-QOL-100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四大领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内及组间前后6个月比较均(P<0.05)。可见,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后抑郁症患者充分体现了自我价值,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与褚菊菜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一、科技馆教育的特点
科技馆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补充与完善,但同时又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家长的关注和儿童的青睐。科技馆在儿童科技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教育理念上,科技馆本着开放与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儿童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二,在教育内容上,科技馆向儿童展示先进的现代科技成果,并解释其中的科技原理,增进儿童对科学技术的了解,提高科学素养。第三,在教育方发法上,主要有体验、动手、互动、场景、参观等方式,让儿童在亲自动手与体验中,感受科技的奥妙,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从上述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馆本着激发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与体验中快乐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方式的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让儿童了解与体验科技,学会自主学习,释放天赋潜能,有很强的教育性。其自由开放的教育形式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科技馆教育的内容和项目
1、科普展览。
互动性科普展览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又可具体分为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两种形式。常设展览是科技馆进行儿童科技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馆富有特色的教育形式。常设展览力求为儿童营造再现科技实践的学习情境,强调以互动、体验的形式引导儿童进入科学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之中。科技馆常设展览的教育内容从总体上来看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科学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二是高新技术的内容。科技馆通过向儿童展示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让儿童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动态。三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内容。如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问题、计算机普及问题等需要儿童了解和关注的问题。
2、教育活动。
科技馆的儿童科技教育项目除了开展科普展览之外,还通过举办形式各异的教育活动来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专题讲座、夏令营、科普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专题讲座通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儿童普及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如浙江省科技馆举办的“细菌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的专题讲座,主要是为儿童而设计,让他们了解细菌的危害,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夏令营是科技馆为儿童举办的实地探索活动。通过带领儿童参观航天中心、天文台、动植物研究基地等,让儿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让儿童在动手制作模型、采集标本、开展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点燃他们的科学梦想。科普报告会是儿童科技教育活动的又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传播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发现和学术观点、展示重大的科技成果来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唤起儿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启发儿童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走进科学的殿堂。
三、科技馆教育的方法
1、体验。
科技馆采用仿真模拟、现代化的声光技术,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直观且形象生动的展品演示,让儿童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原理。或者让儿童在3D、4D体验馆,通过直接参与虚拟现实游戏,来感受如地震、火山爆发等一些不常见的场景模拟。这种体验性的教育方法,迎合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易于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参观。
参观是带领儿童观看科技展览来向儿童展示科学技术的奥秘以及对我们生产生活的作用。很多展项的基本设计理念都是通过激发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儿童主动探索与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科技教育的目的。让儿童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习科学知识与感受科学精神,这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而且能让儿童掌握主动学习与思考的方法。
3、互动。
科技馆对儿童进行科技教育,不像以往博物馆那样偏重静态的收藏和展示,它更注重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希望通过与儿童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目的。为此,科技馆专门为儿童设计了一些形象、直观、互动性强的科学游戏,让儿童在与家长、伙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4、动手。
免疫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如果单独介绍书本知识,而没有医院、病例和医药公司等方面的案例分析,学生就会感觉学习起来干巴巴的,没有实际意义,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甚微。我们在课堂上导入为当今社会所熟知的艾滋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让学生思考如何针对这些疾病的病理机制进行药物设计。也可以针对免疫学技术在临床医学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运用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用于乙肝病毒HBsAg诊断的原理和过程,以启发学生思维。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寓教于乐,漫画、主题游戏体验式教学
传统的免疫学课堂教学,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大量枯燥的免疫学知识,不但让学生无所适从,还会对本科程产生“厌学”心理[3]。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拟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选用大量图片、漫画、视频等教学工具,采用图片启示法能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形象地掌握所教内容。例如,讲B淋巴细胞时,我们选择“B细胞的一生”这组漫画,使得学生的课堂气氛骤升,课后学生也对这组漫画记忆犹新,明显加强了对B淋巴细胞的认识和记忆。此外,针对免疫学名词概念多且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设计了免疫学名词猜猜看游戏,即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背对黑板,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免疫学名词,下面同学给他描述这个名词的功能和行为,讲台上的同学根据大家的描述来猜,在热烈的游戏气氛中,大家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显着加深,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了学习的过程,通过体验将老师讲授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
3.通过论文导读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
在工科院校,免疫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免疫相关问题。基于此目的,我们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免疫学论文导读,例如讲授完树突状细胞后,教师以题为“DC-CIK细胞体外抗淋巴瘤细胞的免疫效应研究[4]”进行导读,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形式,有如剥笋般层层深入阅读文献,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DC、CIK细胞、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等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造力。
4.以专题讲座和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演示免疫学新技术
建立伊始,我院就成立了本科生导师制这种“2+2”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免疫学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如果不了解这些技术和方法,学生在阅读文献时会遇到很多障碍,也很难建立自己的科研思路。针对这些问题,利用本院现有资源,我们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现场演示免疫学新技术,例如流式细胞仪技术、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等,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可激发对免疫学有兴趣的学生成立科研小组。这样一种教学实践,不但加深了师生之间的联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我们成立的科研小组曾以“抗LDL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题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并取得三等奖。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研究
在医院的临床中,抗菌药物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药物,其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在对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保证用药合理,用药安全,能够成功将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提高,并且可以有效确保医疗事业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成功将社会的医疗负担减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诸多医院都出现了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之所以导致此种情况的出现,原因较多。医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没有进行有效监管、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以及对药物相关知识的不了解都会造成医院出现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1]。我院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发生,研究有效措施具体实施加以避免,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09月~2012年09月收治患者600例,其中男308例,女290例,年龄8岁~8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3±2.6)岁。其中医院各个科室患者的情况:医院五官科包括患者94例,医院妇儿科包括患者26例,医院内科包括患者218例,医院外科包括患者262例。
1.2方法 将所有患者的相关信息以及具体的调查项目全部记录在医院自制的表格内,利用Excel软件进行有效分类与汇总,对我院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系统分析。具体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所在的科室、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患者联合用药的相关情况、用药目的为预防或治疗以及患者在围手术期用药的情况等。
2 结果
2.1医院针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在600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522例(87%)。在我院使用抗菌抗菌药物的种类较多,达到了54种,其中使用最多的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是以预防为目的212例,所占的百分比为40.6%;是以治疗为目的310例,所占的百分比为59.4%。以治疗为目的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治疗过程中204例患者实施了血象检查,所占的百分比65.8%。在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联合用药的患者442例(二联、三联、四联患者例数分别为240例、160例、42例),所占的百分比为84.7%。在所有患者中,选择进行手术的患者320例,针对所有患者全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2评价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见表1。
3讨论
我院通过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后,主要研究以下几项措施保证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1开展专题讲座 要求我院的药学人员应该针对在对患者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在这个过程中临床医师也应该阐述对用药错误以及用药不合理的见解。在此讲座中,需要重点探讨当前用药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并且将药学知识进行充分展现,最终有效提高医院药学人员具有的专业水平[2]。
3.2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 我院根据抗微生物药物具有的特点,对患者使用后临床特点表现、细菌药物本身具有的耐药性以及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之后针对我院抗微生物药物实施分级管理。要求我院的住院医师所使用的药物只能为一级管理药物,二级管理药物只有主治医师才能够使用,而对于副主任以及主任医师才能够使用三级管理药物。对于药物本身具有特殊性以及受到限制的药物,要求其必须具有极其严格的适应症,在选药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对患者所进行的病原学检查结果等作为依据[3]。
3.3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在对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即使在表面上看不合理,但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用药非常合理。因此要求药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医药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保证我院针对抗菌药物能够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勤,金伟华,熊敏,等.我国2000-2010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6(30):202-205.
重调研,立足需求制订培训计划
培训是促成教师的变化即专业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要想通过培训改变教师已经习惯的、具有顽强“确定性”和“习惯性”的“旧实践”和“旧方式”,了解教师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是关键。为此,在骨干教师培训前,主训者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维度出发,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了全市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及需求。从队伍现状来看,有三大特点: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科,各校专职教师相对较少,兼职教师相对较多,部分中心校还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二是教师素质不高。科学学科包括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天体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由于以前的师范教育没有小学科学这门学科,而教师大部分是师范毕业生,因此,教师普遍感觉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三是教师年龄普遍偏高。在科学教师的来源调查中,大部分科学教师是“半路出家”的,有的是做了领导,兼几节科学课,有的是语文、数学教得不是很好,改教科学,也有的是即将退休,作为照顾的对象改教科学。科学教师对于培训的需求,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一是参加培训相对较少,不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教材中的设计;二是自身知识的不足,在遇到知识内容不懂或不完全懂时,不知向谁请教;三是外出听课特别是听高水平的课机会较少,教学实践能力急需提高;四是学习资料和教学参考资料匮乏,难以提高;五是学校内科学教师太少,无法开展研讨或研讨氛围不浓等。在了解了教师现状和需求后,我们制订了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突出了四个“重”,即重实践、重理念、重长效、重反思,以期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重实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研究表明,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关注的焦点和最有效的学习机制的核心。为此,我们在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时始终做到明确一个目标――以提高学员的科学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骨干班在安排学员听讲座、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大量的时间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与指导老师互动交流等,以此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邀请特级教师钱金明为学员作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扎实提高了学员的教学设计能力。邀请省教坛新秀姚伟国老师作《为求真求实常思量――我的课堂教学探索体会》专题讲座,切实提高了广大学员科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三周时间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PK活动,参与活动的学员都敢于创新,力求把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寻求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契合点,实践效果良好。召开海宁市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研讨活动暨“十一五”期间第一期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共上了4节展示课,在互动点评的基础上,浙江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对4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就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喻老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4节展示课的质量。在培训班短短的18天时间里,我们用有针对性的、几近“实战”的课堂教学专题培训,实现了骨干班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理念,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
教师参加骨干班培训,不仅要使自己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等层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转变,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素质。因此,骨干班安排了新课程、新理念方面的讲座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等课程,以此提高学员学习的后续力,同时也为学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注重学员学习方式的创新方面,一是组织学员向书本学习,及时更新学员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购买了《人是怎样学习的》《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等书籍,全体学员利用课余和双休日时间抓紧学习,作了大量的学习摘记;二是组织学员向同行学习,集体备课、议课等,使学员间的互助互学活动经常性开展。备课过程中全员参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扎实开展互动评课活动,在平时听课、上课、听讲座后,均组织学员与其他学员、指导老师、上课老师、班主任之间多层次的交流,营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培养了学员自觉研究、勤于思考的习惯;三是组织学员向专家学习,聘请市内外名优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聘请省市教研员、特级教师等为学员作高水平的讲座和指导课等,为学员有效实施科学教学奠定基础。通过培训,广大学员初步养成自主学习、互动研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改变,为教师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长效,改变教师的研讨方式
教师只有自己产生迫切需要培训的想法,培训才是有效的。因此我们在培训中贯穿一个理念:他培与自培相结合。培训中组织广大教师先后听取省市教研员及本地名师的指导课和专题讲座,这种他培和引领,对成长中的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注重在组织教师听讲座与指导课的同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集体备课、上课听课、互动评课和网络研讨中,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主动参与,变他培为自培,内化理念,外显成效。此外,针对“培训是短期的,教师发展是长期的”这一现状,以骨干教师培训为平台,组织教师全体参与网络研讨活动。网络教研做到定时、定人、定主题。每周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依托海宁市小学科学教师QQ群和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定期开展研讨,这一活动使培训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师的培训变得长效而持久。从网络研讨活动开展至今的效果看,网络研讨活动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为了提高网络研讨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全体学员制订了研讨安排表,确定每周研讨的主题、问题、主持人及时间,明确每一位学员每学期至少参与主持一次网络研讨活动。每次研讨前提前布置研讨话题,让学员们围绕话题作好准备,研讨中发动学员积极参与,研讨后让主持人整理好记录,及时到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上。网络教研活动开展3个多月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全体教师每周围绕一个主题,在主持人个体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研讨,用智慧碰撞智慧,用思维激发思维,提升了全体学员的科研意识与理论水平。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借助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这个平台,通过发贴与跟贴,有效延长研讨活动的时间。小学科学教学环节的过渡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研讨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让全体骨干班教师在研讨中拓展思维,优化理念。二是优化了研讨的氛围。网络研讨活动的特点是“以市为主”,将全市各小学的科学骨干教师组织起来,改变了原来学校由于科学教师少而无法开展研讨或研讨氛围不浓的现状,研讨不仅氛围浓,而且容易出成绩。三是及时解答了教师的疑问。网络研讨依托的是QQ群和论坛,各校科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或自己不懂的知识,在QQ群或论坛中一下,马上会得到其他教师或教研员的解答,改变了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单打独斗”和“无依无靠”等现状,使教师享受到群体互动与合作的快乐。
重反思,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