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建筑施工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施工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施工技术

第1篇: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建筑能耗

我国传统建筑业在经历过劳动密集型和粗放式的发展以后,也不得不面临建筑能耗所带来的问题。随着人类对地球生态的破坏和地球资源的消耗,人们对建筑能耗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建筑施工只有积极改进更新施工技术,才能在满足人们建筑要求的同时,实现建筑能耗的减少。

一、当前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实现了持续地推进,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有关建筑的能量消耗也日趋增加。由于当前建筑施工还未对能源消耗问题起到广泛地的重视,建筑能耗在城市能源耗用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正以每年16到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加建筑用房,这其中超过九成的建筑属于能耗偏高型建筑,而超高的建筑能耗使得其在城市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由上世纪末的25%,上升到目前的约30%。针对目前建筑能耗所带来的巨大问题,必须寻找出符合国家科学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措施。

二、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形式

1.完工建筑的能源消耗

电力消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消耗形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加,为了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有关建筑的设计建设高度就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密集度无法相应扩大,建筑的自然采光问题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只能通过增加有关电力照明设施来有效采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筑的能源消耗。此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额提高,各种各样的家用电气也逐渐走入普通百姓家,这也使得建筑对电力的消耗快速的攀升。

2.施工阶段的能源消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施工设备也日趋增加,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企业的施工能力,但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企业的能源消耗。此外,很多建筑企业由于其管理问题较突出,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也由于维护保养不够而出现老化,老化的设备会极大的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加有关设备的电能损耗。

三、控制建筑能耗的措施

建筑能耗所带的能源消耗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为了提高建筑内部能源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建筑能耗的降低,笔者充分分析了引起建筑能耗的各个方面因素,提出了以下一些有效的改善措施。

1.积极使用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不仅会机会能源危机,还会给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建筑建设中应当积极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等,这些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够能够降低能源的使用成本,还能免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目前这类新型可再生能源还未大规模在建筑中使用,但通过有关政府或开发的广泛宣传和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一定能够在建筑中发挥重要的能源供应作用。

2.选用科学的建筑材料

科学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样能够有助于建筑能源消耗的降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功能各异的建筑材料被大量的开发出来,施工建设中可以通过有关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而控制建筑能耗。例如在选择门窗材料时,可以选用一些反光和透光效果较好的玻璃材料,这样可以有利室内的采光,减少对照明设备的依赖;对于墙体材料的选择,也可以适当考虑新型隔音、保温效果较好的墙体材料,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室内安静,还能维持室内合理的温度和舒适度,从而减少有关取暖设备的使用,最终达到建筑降耗的作用。

3.科学地设计规划建筑

我国传统建筑中就包含着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在经过几十年的需求型建筑发展以后,人们对于环保建筑的思维逐渐淡化忽视,但随着我国经济实例的增强,绿色环保型和科学发展型的建设理念又从新被人们所推广。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充分体现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能耗的降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4.提高建筑围护的能源利用率

建筑建设时充分利用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夏季控制外界热空气的流入,在冬季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具体到建筑施工的环节,可以通过下列角度进行围护的建设提升。利用科学的构造技术来保证围护结构具有适当的保温隔热性能,常用的方式主要包括:通过架空式通风、建筑顶部蓄水达到阻止温度变化的作用;利用采光复合结构墙达到墙体保温的作用;利用高隔热性的材料来保证室内气体高气密性。为了尽可能的发挥建筑的热工性能,建设施工时可以尽可能采用好的隔热材料。

5.控制施工建设的能源消耗

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降低不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理念同样可以贯穿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来。工程施工可以通过有效的使用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建筑节能。例如太阳能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健康能源,建筑企业可以在建筑顶部架设太阳能电池板等装置,通过一定的转换装置将电能传输到各个用电设备上去;此外,光电屋面板及光电外墙板等设备可以实行耗能到产能的转换。太阳能还可以通过转换来共给人们取暖和供热,从最大程度上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经济还会持续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会实现不断地推进,这期间一定还会伴随着大量建筑的产生和能源消耗。为了解决这些能源和环境的双重问题,各个行业必须充分注重有关建筑能源耗用降低的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实现建筑能耗的最大化降低,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由于笔者能力及文章篇幅的限制,文中提到的很多内容都未能进行深入的展开,希望以上的论述可以为广大行业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婷.刍议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能耗[J].中国科技投资.2013(20).

[2] 夏炳章.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能耗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

[3]宋银瑞.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群之间的关联[J].江西建材.2014(11).

第2篇: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着规模较大、周期较长以及工序复杂的特点,因此,其施工的质量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渗水漏水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它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在美观,也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干扰。而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大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以促进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1建筑施工中发生渗水漏水的具体部位

1.1屋面发生渗水漏水

屋面是所有建筑的顶层,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挡风遮雨或者是抵抗风雪、太阳辐射等等,确保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也是经常发生渗水漏水的部位之一。在建筑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因屋面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例如,钢筋材料质量差,致使屋面上的防水卷材常会出现变形,进而致使屋面发生了渗水漏水。屋面施工技术的不规范,例如,施工之前未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也同样会导致屋面因浇筑不均匀发生渗水漏水[1]。

1.2外墙发生渗水漏水

建筑外墙也是经常发生渗水漏水的部位之一,它是整个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发生渗水漏水的主要部位是在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所以,如果是外墙出现渗水漏水很容易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找平层抹灰因施工不合格,导致建筑外墙的找平层出现开裂以及空鼓,很容易让建筑外墙出现渗水漏水。如果建筑施工企业也没有按照原来的规定进行严格的施工,也会导致阳台板以及墙体连接部分抹灰层发生开裂,进而致使外墙发生渗水漏水。

1.3地下室发生渗水漏水

现代化建筑在建设施工时,都会增设地下室,以方便用户使用,除了为用户提供方便之外,地下室也是整个建筑中发生渗水漏水最为严重的部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而混凝土在施工时存在质量问题,例如,砂石里面泥的含量不合格与施工缝不合格等等,都会导致地下室发生渗水漏水。如果施工用到的钢筋,起直径偏大,间距不合格,这会直接使墙体发生开裂,进而导致地下水发生渗水漏水。地下室的结构相对来讲有一些特殊性,是很多管道的聚集位置,因此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地下室的接缝会比较多,例如,沉降缝、结构伸缩缝以及冷接缝等等,它们如果出现问题,将直接使地下室发生渗水漏水[2]。

2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2.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选择合格的防水材料。

建筑屋面的防水材料常会选用卷材,但是如果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卷材防水材料不合格,就会导致屋面发生渗水漏水,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时,应当选择合格的防水材料进行施工。防水材料市场鱼龙混杂,建筑企业材料采办部门,在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采办时,不可贪图价格便宜,就选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来以次充好。工作人员购买防水材料时,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筛选出需要购买的合格材料,如果防水材料没有任何合格证明,即使价格再低也绝不购买。如果购买回来的防水材料,与之前订货看到的材料不一致,商家用假冒伪劣材料来欺骗工作人员,这时应当立刻停止对该防水材料的使用,要求商家立即更换或直接退货。

(2)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在建筑屋面进行施工以前,建筑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基层进行仔细清理,把基层上面的全部灰尘以及杂物清理干净,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防水卷材与基层间因粘结强度弱而带来不利的影响;等到基层清理完毕以后,还需要在基层上涂刷处理剂,要求涂刷一次完成并且均匀细密,不能进行反复涂刷;过一段时间基层上的处理剂完全干燥后,必须要弹出防水卷材部位的基准线,紧接着是对管道口这些重要节点做出处理,以及还要对这些位置的附加层进行加铺处理;同时还要对该位置的附加层做加铺处理;在对房面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必须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铺设,逆排水坡在铺设防水卷材时,其方向应当是自低处往高处铺设,长边可以和分水岭相互平行,防水卷材间的搭接缝必须要盖住下层的防水卷材;当所有铺设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对防水卷材做加热处理,在防水卷材加热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加热的质量,因为如果加热质量不合格,就会给粘结强度带来影响,例如,没有进行均匀加热,加热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很有可能使防水卷材发生烧穿状况,进而导致它不能发挥出理想的防水效果,当防水卷材的表面融化之后,应该立刻对防水卷材进行粘贴,要想铺设的更平整,可以把防水卷材下方的空气全部抽走。

2.2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外墙发生渗水漏水,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施工,才致使雨水通过窗户进入到建筑物内部,因此,建筑企业的设计人员,应当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参照建筑的整体设计,绘制出有效的防水防渗结构图。例如,在对建筑物窗户进行施工时,可以向外做12cm的坡度,或者是做一个圆弧为2cm的坡度,提升混凝土浇注的高度等等,都能够有效的确保窗户周围无法堆积雨水,或者是出现雨水反水等情况。

(2)在对外墙的底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将混凝土的现浇导墙设置在200mm,接着再将其每一层的高度值标控在坐标点上,如此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外墙墙角的防渗水能力,也可以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对外墙周围的管道进行孔洞时,应在抹灰施工结束以前,严格遵循标准的防水方法进行施工,选择使用的砂浆一定是干硬性的,接着开始进行三次或者是两次的封堵,并控制封堵厚度在5cm以下,最后封堵施工完成后,一定要紧靠管道边进行打胶。在找平层进行施工时,要将板面清洁干净并做好坡度拉线,然后涂刷上素水的泥浆,再通过混凝土来找平,等到找平结束之后,还需再对找平的表层做出洒水处理,继而达到养护的目的[3]。

2.3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的施工技术

(1)地下室进行防水防渗施工时,建筑企业除了要选择好防水材料之外,还需要保证防水涂料施工的质量。并且一定要对防水层做相应的检查,经检查合格之后,接下来就能对保护层进行施工了。在对地下室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穿墙管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进行套管的预埋,并且其数量还很多,可以直接应用预埋角。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建筑企业应对新旧混凝土间的接缝部分作出处理,处理时要想有效提升防水防渗能力,可先对缝隙进行湿润再进行密实处理。

(2)地下室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建筑企业应安排一位专人来负责混凝土后期的养护,不仅要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测量工作,还应当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温度作出调控,保证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在25℃以内。只有这样才防止混凝土因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太大,发生早期裂缝的问题。

3结束语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因为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好坏与否,将会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带来直接影响,进而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因此,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经常发生渗水渗漏的部位加以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确保施工的质量,最终解决渗水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臧丽薇.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民营科技,2014,2:167.

[2]张群.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4,18:107-108.

第3篇: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优化措施

建筑施工管理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含了档案管理、技术管理、基础培训、安全管理、施工设计管理等,其中,施工技术管理尤为重要,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渠道。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更是决策建筑工程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技术管理的基础上,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保障建筑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施工标准。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分析

(一)施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都是采用总分包模式,并且不同施工部门之间的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素质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因此,想要统一建筑施工规章制度极其困难。这就要求能够构建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对项目工程承包方的技术管理工作,以合同为技术纽带,承包商和分包单位必须要做好衔接工作。但是,由于无法保障施工衔接的紧密型,无法保障施工单位硬件设备、施工水平、管理模式能够符合标准,同时想要安全贯彻标准施工技术,并加强材料控制,会大大降低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成本。

(二)施工技术管理监督工作不严谨

纵观我国如今建筑企业发展现状,具有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的单位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在建筑监督管理当中,无法根据相关操作流程与规范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监督,也无法掌握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从监督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对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得技术监督工作流于表面,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监督部门形同虚设。

(三)技术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建筑单位由于没有健全技术管理监督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建筑施工人员层面上,专业人员与建筑技术岗位无法形成良好的对接工作,各个岗位的职责也无法清楚划分,导致在技术管理中时常出现没有负责人的情况或出现矛盾。此外,虽然部分施工单位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施工,但是由于没有对施工人员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和定期验收工作,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经验主义现象也时有发生,无法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要求。

二、新时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在新时期下,想要不断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必须要在完善基础管理工作的条件下,融入一些先进技术或便携设备,这样才能够对传统技术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基于此,笔者认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制度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基础内容,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标准,加强程序化管理能够保障每个岗位至少设置一个技术负责人员,避免在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出现责任不清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技术负责人员,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针对施工进度和预付款工作,施工单位需要制定更加系统、完善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如采购施工材料、合理安排岗位、施工设备配置等各项计划,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衔接工作,提高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率,避免出现施工人员、施工设备闲置的现象。同时,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正式开展施工前,制定好出现各类施工问题的应对措施,将施工中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二)强化技术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是保障技术管理制度实施的前提,想要全面加强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度,必须要注重监管工作的合理性,否则一切就成为空谈,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首先,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让监管人员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其次,对每个施工环节质量都要根据制度标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尽快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加强与监理单位的合作,保障二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重合,但不相互冲突,对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与此同时,为了能够保障监管工作的效率性和全局性,加强监管人员的实时沟通至关重要。因此,可以利用当今智能手机的微信平台加强联系,从而突破对讲机无法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的缺陷,如果某处施工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商量,可以对问题细节进行拍照并上传到群中,这样就能够商量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提高监管效率。

(三)加强技术优化工作

建筑工程负责人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开展。结合施工计划和施工目标,对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工作。在网络经济时代下,建筑单位可以实施网络管理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技术管理水平,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工作,让每个管理者都能够及时获得施工信息。同时,可以通过便携式监控设备实时观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只需要通过网络终端就能够观测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责任争端问题。此外,通过网络平台还能够存储各种各样施工材料,包括施工进度、施工合同、施工技术方案等,通过网络实时传输相关数据,从而实现技术管理优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保障工程质量,就必须要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本文重点探究了当今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现存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下,通过融入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技术管理质量,保障项目工程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秋高平.新时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22:289-290.

[2]覃凤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9:14-15.

第4篇: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关键词】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绿色

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支点,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工程建设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与追求。也就是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应当建立在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在建设的同时不忘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使建筑能够同环境更好的结合,降低生态与自然环境因建筑施工而产生的破坏。下面我们就从以传统技术中存在的弊端为切入点,从管理以及环保的角度仔细的分析一下基于绿色理念的施工技术。

一、从绿色施工角度出发,看传统施工技术中的弊端

建筑带给人们的是生产生活所用的空间,也是建筑企业按照一定的要求及标准通过各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具有各种功能的空间。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因建筑而耗费的自然资源占到人类获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消耗的资源占全球可利用资源比例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建筑所造成的电污染、光污染以及空气污染占等占总污染的百分之三十四左右,并且其产生的垃圾相当于人类因活动而产生的垃圾的百分之四十。

①施工过程中废气带来的污染

建筑过程中的废气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例如建筑涂料、油漆等。建筑所排出的废气是比较少的,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建筑废气的种类比较多、毒性也比较大,并且产生的地方都是人群较为密集的地方,所以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是较为明显的。

根据相关实验发现,建筑在失火之后建设所用的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毒气和烟雾低人类造成的危害更大,比较常见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害气体混合物体等。

②施工过程中粉尘造成的污染

建筑产生的垃圾一般都为固体,它们是由建设或者维修及拆迁等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现阶段,我国由于建筑产生的垃圾已经占城市垃圾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绝大部分的垃圾都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露天的堆放在城市边缘或者乡村边缘地带,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使用了大量的清运经费,同时在堆放的工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尘,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二、绿色施工技术的探索

所谓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组成,那就是环境保护、施工管理、节能及能源利用、节材及材料资源的利用、节水及水资源的利用以及节地及施工用地的保护。下面,我们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一下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1.以环保的眼光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的探索

(1)对施工扬尘的控制

①在运送土方、设备、建筑材料以及垃圾的时候,避免对场外的道路造成污染。运输易飞扬、以散落的物料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密封处理,防止运输过程中四处飞散。车辆本身也应保持清洁,在施工现场要设立相应的车辆清洗槽。

②在进行土方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覆盖、洒水等措施,达到在作业区域目测扬尘的高度要小于1.5米,确保其不扩散到厂区之外去。

③装饰装修、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内目测扬尘的高度应小于0.5米。对于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在堆放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覆盖措施;对于粉尘类物料进行封闭处理;对于厂区之内能够造成扬尘的建筑垃圾以及材料在搬运的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降尘措施,例如洒水、覆盖等;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清理垃圾和灰尘时要尽量的使用吸尘器,避免造成扬尘;施工的机械设备在进行剔凿等作业时,可以利用水淋、掩盖、遮挡等相应的措施进行局部的防护;在高层建筑或者多层建筑进行垃圾的清理时要搭建临时的封闭性专用通道,或者是利用容器进行吊运。

(2)振动与噪声的控制

①对施工现场噪声的排放要进行严格的监控,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②对现场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马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③在确保施工正常的情况下,选择噪声小、振动低的机械设备,并采取隔震隔音的措施进行控制,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及噪声。

(3)水污染的控制

①施工过程中污水排放要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针对不同的污水要有相应的排放、处理措施,例如化粪池、隔油池以及沉淀池等。

②污水的排放应该委托给权威单位进行水质的检测,并且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③保护好地下水环境。采用具有较好隔水性能的边坡支护技术来防止施工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地下水位较低或者是水资源不充足的地区尽量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及使用。在基坑开挖的抽水量达到50万立方米以上的时候,必须进行地下水的回灌,并且在回灌的过程中要确保地下水不被污染。

(4)土壤保护

①注意对施工地表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壤发生侵蚀现象,造成土壤流失。在因施工而造成的裸土区域进行及时的沙石覆盖或者植被的种植,减少土壤的侵蚀;若是因施工而造成了地表土壤径流流失的现象,那么就要及时的设置地表的排水系统,或者利用植被覆盖、稳定斜坡等措施来减少土壤的流失。

②防止化粪池、隔油池以及沉淀池出现堵塞的现象,定时定期的对其进行疏通处理,并委托想关的单位进行清运。

③对于施工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品应进行固定的投放回收,然后通知相关的部门进行回收处理,绝不能与建筑垃圾进行混合外运,避免对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2.以管理的眼光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的探索

(1)组织管理

①组建绿色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出相关的制度及目标。

②项目经理作为工程绿色施工的第一负责人,对整个工程进行施工组织与实施,并安排绿色施工的专门管理与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

制定绿色的施工方案。该方案要独立于整体的实际方案中,并且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绿色的施工方案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①环境的保护措施。要有明确的环境的管理计划,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运用有效的措施减低环境的负荷,对地下设施进行有效的保护。

②节材措施。在确保工程的安全及质量的情况下,制定相关的节约建材的措施。例如对施工方案进行节材优化,建筑的垃圾减量化,尽量使用可循环的材料等等。

③节水措施。根据施工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节水措施。

④节能措施。施工在节能方面要有相应的计划,建立节能措施。

⑤节地及施工用地的保护。制定临时的用地指标,设计临时节地规划及施工平面的规划布置措施。

三、总结:

社会若想持续、稳健的发展,就应当将环保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社会组建增大的住房需求使得建筑行业飞速的发展起来,因此,对城市环境、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实行绿色施工建设就成了当今建筑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要想使绿色环保的理念同施工建设完美的结合,运用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工程建设,就应当对传统技术进行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管理以及环保两个方面对工程施工建设进行规范,逐渐的使建设更加环保化,更加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纪尧,董长瑞,王世贵.实行经济的“绿色发展”创建社会的和谐氛围――对“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J].价值工程,2005(09)

第5篇: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尤其是建筑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此条件下,各建筑施工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尤其是对新施工技术要加大引进力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优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基础建设施工技术优化

从实践来看,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结构逐渐走向了高层化、多层化建设发展之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地建筑基的要求自然也就越来越高,传统的天然地基实际上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地基施工技术方案层出不穷。对于地基围护结构来说,可采用的处理技术有钻孔灌注桩、土钉墙、深层水泥搅拌桩以及地下连续墙等措施,而且不同的地基围护结构其采用的具体施工方案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实际环境和工程造价决定的。就目前来看,土钉墙在地基结构处理中效果非常的明显,其支护效果非常的好,而且工程造价相对比较低。在此以土钉墙施工技术位列进行说明:通常情况下,基坑开挖要分若干层进行施工,上层的土钉强度一般达到七成以后才对下层土体进行开挖作业;每一层的挖土作业完成后,立即对边坡进行人工维修,成孔后再以高压泵将预先准备好的混凝土浆液灌入孔中,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注浆的压力、水泥含量、混凝土强度以及水灰比,同时还要掺入适量的速凝剂,即外加剂;同时要注意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的接焊长度要超过网筋直径的十倍。此外,桩基种类也比较多,比如现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双灰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碎石桩、粉喷水泥桩、高压喷射水泥桩以及粉喷石灰桩等,这些在当前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

2、楼板与楼梯施工技术优化

建筑楼板施工过程中,可考虑采用一次浇筑成形的施工方案取代传统的整浇层,简单的说就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次浇筑成型。从实践来看,这种施工技术优化方案对业主、开发商非常有利,同时它也是一项可以实现双赢的技术策略。通过对一次浇筑施工技术优化方案的使用效果观察可知,该技术不仅可以直接铺设楼板,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费用开支,从而避免该建筑工程项目业主装修过程中对整浇层进行凿除作业,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将原本复杂的施工工序简单化,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需要说明的是,该施工技术优化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了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支撑模板设计,还是混凝土浇筑工艺及养护管理工作,都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求,因此只有满足这些技术方面的要求才能实现一次浇筑施工技术的价值。实践中,对于楼梯用板式而言,3至4 米宽的样式与施工成本控制要求不相符;当楼板的长度超过 3米时,因混凝土的厚度在不断的增加,导致其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施工成本也因此而大幅度上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在楼梯设计时,尽可能地采用梁式楼梯模式。举例说明:通常情况下,楼梯间跨度在3.6米时,而且采用的是板式模式时,其板厚应当在13厘米,此时混凝土的实际用量大约为1.5立方米,而钢筋的用量大约在50公斤左右。在经过施工技术优化,建议采用梁式楼梯,因为其板厚大约为40毫米,而混凝土的实际用量只有1.3立方米,钢筋的用量也只有26公斤。较之于传统的施工模式而言,优化后的梁式楼梯施工模式显然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

3、楼层之间的施工技术优化

对楼层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后,也表现出很多的优势。举例说明:在某一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原来的结构层高度为3.3米,经施工技术论证和反复研究后, 发现在满足实际要求的情况下可将其结构层的高度缩减为3米。由此一来,在保证原有建筑整体高度不变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额外的建筑空间。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满足整个建筑结构使用功能不变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降低一下每一层的高度,这样就能将整体造价安装单位建筑面积有效地分摊至各个施工环节,从而降低施工建设成本。据调查测算,建筑结构的每一层高度下降10厘米,整个工程的总造价就会下降一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墙体材料施工费用可降低十个百分点。此外,对于多层建筑而言,可通过减少建筑结构地震力对其上部的主体结构影响有效减小受力构件配筋与截面的尺寸大小。基于此,笔者建议采用柔性连结方式对基础与主体间的部位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建筑结构的基础对其上部主体结构产生较小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一种比较有效的优化思路是利用隔震设备使连结位置变的更具柔性,比如橡胶垫等,这样一来即可降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造价和成本。

4、墙体与外立面施工技术优化

在外立面粉刷与墙体砌筑过程中,可通过施工技术优化来降低施工成本,对于建筑结构体系而言,实际施工过程中非承重墙市场使用比例非常的大,而且对建筑工程成本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对于该建筑施工技术而言,对其优化过程中可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水泥玻璃纤维板、膨胀珍珠岩空心条板以及石膏条板等现代施工技术。具体而言,外立面施工过程中若考虑外观美化效果则成本会非常的高,而且还增加了墙体自身的厚度与材料使用量。据调查显示,当前已经有很多的建筑工程结构的外立面使用了与外墙面砖具有相同效果的真实漆,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也有效地简化了施工工序。基于此,笔者建议采用高级外墙涂料,既可优化工序,又能降低施工成本。

5、引入先进施工技术,加强材料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多引入绿色施工技术,坚持减量化、再使用以及 循环再生利用等原则。所谓绿色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全面贯彻清洁生产、减物质化等理念,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施工工艺之中。比如,墙体材料使用环保保温材料;将保温隔热材料应用于屋面建设;墙体可采用组砌方式以实现节能之目的;采用复合墙体施工技术和方法来节能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寻求降低消耗和提高工效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比如选择钢筋种类时,不同级别的钢筋具有与不同的力学性能,因此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钢筋方案,从而实现降低工程整体造价之目的。实践中,尽可能使用Ⅱ级钢,较之于I 级钢而言经济性更好一些,更重要的是其力学性能没有变化,而钢筋的用量也可减少三成。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应当尽可能地统一配料,对材料进行集中管理、量材取料,从而提高使用效率。据测算,如果严重控制混凝土配制及施工过程,则可节约10%的水泥用量,同时也可减少12%的混凝土耗损,提高生产率。

结语: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实用安全性,因此应当不断加强思想重视和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与优化,从而为建筑事业探寻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黎煌宇.优化建筑施工技术 降低建筑能源损耗[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

第6篇: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关键词】节能建筑基本要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和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加深,作为能耗较大的建筑业,如何更好的节能降耗是每个工程人员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在提高思想意识的前提下,通过技术进步和革新,在施工技术中积极采用先进的低碳环保节能技术,为人类的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节能住宅建筑是利用现代节能保温材料以及科学的设计实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节能目标的建筑。受其设计目标影响,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管理工作的难度。例如:结合光伏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节能住宅建筑其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有效控制,还需要对光伏技术应用基础进行管理。针对光伏技术运用中对建筑结构的需求进行强化控制,以此实现节能住宅建筑需求。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其施工技术要点以及特点进行管理。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完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工作目标。在对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特点的调研与分析中可以看出,节能住宅的施工中应用了更多的新型材料与新兴施工技术。同时,其节能设计也与传统建筑结构有着极大的区别。因此,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进行管理工作的改革,以此实现节能住宅建筑建设使用目标。

一、节能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

1、针对节能住宅建筑特点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

节能住宅建筑的设计中更多的运用了节能技术与节能材料,因此其施工技术要点也与传统建筑施工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针对节能住宅建筑的特点以及技术要点,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中首先需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控制管理体系。以具有针对性的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保障节能住宅施工质量。在这一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对节能住宅设计施工技术文件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同时注重对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评测。通过技术文件探讨与分析了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要点以及特点、通过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评测改进企业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具有针对性的、及时改进与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规范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而实现技术管理目标。

2、注重施工材料控制与管理,为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奠定基础

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多的节能材料以及建筑新材料得以应用。而新材料的应用中需要施工企业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材料采购、存储等环节的工作质量。作为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的基础,材料控制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才工程中标即对施工材料进行分析。了解节能住宅建筑工程材料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材料的招投标采购。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用材料技术需求对供应商进行评测,并针对施工材料特点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材料特点开展技术控制与管理,为保障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用材料质量、保障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开展材料管理工作。以材料控制与管理作为基础促进技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工作的开展。

3、针对现代节能住宅建筑墙体保温需求开展技术管理工作

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施工中,墙体保温技术是最基本的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方式。通过墙体保温材料以及保温技术的运用减少夏季空调用电、减少冬季供暖能源消耗,通过建筑内部温度的保持减少能源消耗。这一理论是现代节能住宅建筑设计的基础,因此在节能住宅简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应针对墙体保温技术需求开展技术管理工作。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设计中主要以墙体内外保温层为重点实现墙体保温目的。墙体保温以聚氨酯泡沫塑料为重点,采用喷涂方式进行施工。另外也可卡采用轻骨料与水泥、石灰、石膏等交接了进行保温层的施工。在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结构设计需求进行保温层的施工。在轻骨料与结交料混合施工中注重各种物料的配合比与混合。以混合技术参数控制保障保温层材料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混合砂浆施工方式进行抹灰技术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温度与湿度,对于施工过程中环境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应进行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保温砂浆性能。自上而下进行保温砂浆的抹灰工作,注重基层清洁、修平、润湿以及不易沾基层材料的打毛。根据保温砂浆性能控制抹灰厚度,同时注重砂浆的保湿养护,以保温砂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为基础开展技术管理工作,实现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工作目标。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现代节能住宅建筑中较为常用的保温技术,其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喷涂前基层的处理。以基层清洁、干燥、平整为基础为保温涂层的粘合力保障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喷涂过程中保温层的均匀性与厚度控制。以喷涂距离、角度、速度以及流量等技术参数管理实现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性的施工质量。

二、节能建筑施工技术

1、墙体施工

节能建筑的墙体施工主要有空心砖墙体,空心砌块墙体两大类。其中空心砖墙体为重墙体,一般用平砖砌,一般不使用空心砖,从而避免出现裂缝等一些现象。空心砌块墙体则是施工者保护那些墙体热值低,粉刷容易开裂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方法,主要用提高墙体施工质量。

2、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主要有抹灰工艺措施、喷绘工艺措施、干挂工艺措施、粘贴复合工艺措施。

抹灰工艺措施是在与墙体相连的隔墙门窗框,管线施工不破损的情况下方可施工的。抹灰保温是以各种轻骨料和水泥等胶结料加入少量助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保温砂浆,保温砂浆应在基层质检验收合格,屋面防水层完工,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夏季应注意保湿养护。

第7篇: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向城镇,这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的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压力,城市土地人均占有面积越来越小,其中,人口的建筑住宅压力就是最大的压力之一。为此,为了有效地缓解这一巨大的压力,高层及超过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城市的上空到处是高楼林立,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人口居住压力,维持了城市的生存,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一、高层建筑极其施工技术的特点概述

从高层建筑来看,它具有占地面积较小,能够大大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能够利用高空间,构建高大的建筑空间,这对于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层建筑有利于城市规划,有助于城市的美化。因此,做好应该切实做好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想确保高层施工技术,就必须了解其施工特点,这是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前提。

(一)高层建筑对其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

从高层建筑来看,具有楼层数多、建筑物净高较高、建筑功能复杂等特点,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有着十分严格地要求。一是高层建筑主要以高空作业为主,风险性很大,因此,必须确实做好综合统筹安排好施工材料、设备及人员等相关要素的安排。二是采取有效的高空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做好高空防坠落工作,切实做好防高空坠物砸伤的相关措施。三是钢筋混凝土是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刚结构或钢混结构是高层建筑结构的未来发展之路。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混凝土的现浇施工,具有很高的要求。

(二)高层建筑对其施工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筑功能的使用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求高层建筑必须满足基本的质量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现代建筑的新理念,展示现代高层建筑的独有特色,彰显现代都市人居住文化的高端品位。高层建筑的楼层高,使用功能的要求也高,因此,高层建筑是施工对设备的要求就更加严格,比一般的建筑工程要严得多。例如高层建筑所需要的起重机和塔吊设备,比一般的建筑物所需的此类设备要庞大得多,其功能和性能要求都更加严格。

二、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究

(一)施工方法之一:逆作法

这是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一是在进行逆作法施工时,应该严重相关轴线实施浇注,以建好支撑柱。这种支撑柱主要是用来承担有力地承载施工荷载,当底板完成封底之前,能够有力地承受来自上部结构的压力,进行有力地支撑。二是在完成封底版之前对向下开挖的土方及地下的各层结构进行浇注,一直持续到封底板为止。按照这种方式,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一层的楼面结构,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逐层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地面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施工。

(二)高层建筑施工方法之二:建筑裂缝防控技术

建筑裂缝的防控是我国高层建筑技术中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办法加强建筑裂缝的预防和控制。在实际防控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想方设法地做好建筑裂缝的防控工作。从高层建筑所使用的混凝土来看,都是采用高等级的混凝土,需要浇筑大量的混凝土,一般都带有多层的地下室,因此,极易出现建筑裂缝。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一是在在进行填充墙砌筑施工施工时,在其与梁底相接近的地方,必须留出一定的高度。二是尽可能地不要使用高强度的水泥,充分利用掺合料、外加剂等,想方设法减少水泥使用量。三是尽可能地选用大粒径的砂石,确保其具有最佳的级配,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振捣到位,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也要防止过振,以免发生混凝土离析的问题。

三、关于高层建筑强度控制的思考

第一,选择合适的配合比。配合比对建筑高层建筑的强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开工之前,一般都应该根据设计的相关要求,做好各种强度的混凝土的配制,并充分利用检测机构进行级配试验。然后,根据级配报告进行试验室级配合比测试。在实践施工中,试验中的配合比往往与之具有较大的差距,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加以防范。

第二,严重按照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做好养护工作。送商品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得到成功的应用。这种混凝土能够使施工周期大大地缩短,并能够切实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混凝土的养护是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多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因为抢抓进度而导致养护时间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有关研究表明,混凝土养护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浇筑质量,特别高层建筑中需要浇筑大体积的混凝土,其养护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进行高层混凝土养护工作中,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增强养护质量意识。在进行养护时,应该切实设计好养护方案,充分从人员因素、水源条件、昼夜及覆盖问题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严防出现养护上的疏漏。

四、关于高层建筑“三线”控制的相关探讨

(一)切实控制好垂直度

垂直度是衡量建筑物质量的主要指标,做好垂直度的控制是确保高层建筑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是搞好高层建筑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垂直度得到有效地控制,能够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按照高层框剪柱的情况,先确定好高层建筑大楼的四个边角柱的具置。二是在安装四个边角柱或墙角的模板时,沿柱外层或墙身外侧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并浇筑砼。

(二)轴线的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

(三)标高线的控制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

四、结语

总之,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其施工技术也将随之发展,大量的新施工技术、新的设备等都会源源不断地涌入到高层建筑施工中来,给高层建筑带来新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应该切实做好高层建筑时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以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登前.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06)

[2]文仕波.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1,(05)

第8篇: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施工技术;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出现高峰,这一点在城市中更为突出,当今情况下土地资源紧缺,于是,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占据了城市建设的主体地位。由于高层建筑要求楼层层数多,材料用量大,施工时间长,工程质量高,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的建设的技术性要求比较高。本文笔者就从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入手,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做了分析。

1、对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强度控制问题的分析

可想而知,高层建筑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一定要控制好,并且由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时间长,再加上可能会受到气候等工作条件的影响,使得混凝土的强度离散性扩大,严重者则导致质量不合格,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我们就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1.1合理控制和选定混凝土的配比

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建筑不同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配置好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并作级配实验进行测定,根据级配报告的结果在做配合比实验,从而使在实际施工的时候能按照合理的混凝土强度来施工。而且还有资料显示,当砂含水率过高时,混凝土的强度会下降15%~20%,砂率会下降2%~3%,同时水泥量的影响和石子及砂的级配的影响均为5%~20%,由此可见,他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他的控制。

1.2制定合理的养护时间,严格实行养护制度

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使用中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是有关调查却发现,有很多的工程在使用混凝土时虽然对配比、材料选择、振捣控制方面的要求很严格,但仍会出现混凝土的强度不够的况,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充足的养护时间,经过实践和专家的测试都表明养护对混凝土的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严格的养护制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3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力度要加强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对于合规的混凝土应有相同的强度等级、相同的期龄和基本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由于高层建筑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比较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不可以笼统的来评价混凝土的强度,而应该分批分不分的来评定,并且还要加强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力度。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的“三线”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三线”指的是轴线、标高线和垂直度。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比较严格,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时“三线”的设定会有不准的现象,因此。我们对于高层建筑中的这一难点———“三线”控制要加强。

2.1对轴线的控制

2.1.1轴线的传递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对轴线进行有效地控制,我们可以先把一层的轴线控制好,在复核轴线的正确性之后,再以它为基准,预埋多块200×200×8mm的高板。应注意的是要在它的最长纵横向预埋,并且还要准确的标出轴线的控制点,这样在二层及其它楼层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就有了参照,以轴线传递的方法,以一层为基准,在同一层相应的位置上也预设200×200mm的方洞,并用大线锤对下层的控制点进行引测,还要用经纬仪等仪器对它进行校正,对于各层的轴线和细部尺寸线也要放出来。

2.1.2对过程线的控制

对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是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我们可以选择用18mm的优质胶合夹板来浇筑剪力墙,我们既要保证剪力墙的平整度又要保证他的垂直度,这就要求我们对内外墙的固定组合进行合理的制定,还要控制好剪力墙的四角,控制它的垂直度偏差,并且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对线性控制目的的实现,我们可以选择在剪力墙的外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使线和模统一,如果有不良的情况则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调整。

2.2对标高的控制

为了对标高线进行控制,我们可以在预控轴心的洞口进行标高定位,并对其的定位进行复核,来提高标高的准确度。同时要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洞口的模板支撑度也应加强。我们还要防止由于细小误差的存在而使累计误差过大,所以我们要提高洞口控制点和外层复合点在同一水平面的标高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对标高的控制。

2.3对垂直度的控制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我们还要加强对它的垂直度的控制,我们在测量垂直度时可以采用吊线的方法先对高层建筑的四个边角柱进行垂直度的测定,保证高度的垂直度,在其达到100%的垂直后,再对其进行固定和加固混凝土。等到四个边角柱拆模后,再以它为基准控制整个平面的垂直度。再对垂直度进行控制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垂直度的校验,从而使垂直度的准确性提高。

3、对建筑裂缝的控制

在建筑过程中有些轻微裂缝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产生的裂缝主要有运动、不稳定、稳定、和闭合等类型,然而为了高层建筑的质量和整体的美观性,我们要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因此对建筑裂缝进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建筑裂缝的产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尽量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水泥,在使用混凝土时可以搀和上外加剂,并且要预计外加剂对混凝土强的的影响。

(2)为了减少水和水泥在高层建设中的用量,也是为了减少泌水、收缩和水热化的可能性,我们再对砂石进行选择时可以选择最大粒径砂石,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的,我们可以知道,比如:用5~40mm的碎石和用5~25mm的碎石相比,每立方的用水量可以减少6~8k,而且水泥的用量也会在每立方的情况下降低15kg。

(3)我们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的产生,为此,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失振和过振的情况,可以采用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的方法来避免气泡和水汽的产生。

(4)我们可以采用线盒增设钢筋网带来防止裂缝的产生。

(5)再进行砌筑时,我们可以等填充墙快接近粱底时留出一定的高度,等砌筑完成后间隔适当的时间在进行补砌,除这些措施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分缝分块施工、分层浇捣等方法来减少裂缝的产生。我们在对裂缝进行控制时,重要的是要注意构建的湿润和温度的保护,因为如果水分的蒸发过快,内部就容易发干,从而产生强烈的收缩作用,这就很容易使使混凝土因过干收缩而裂开。因此对于高层的建筑大体积的混凝土使用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温度的控制而言,温差过大过高也容易使混凝土膨胀或是收缩,从而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我们应该做好混凝土的温度监控工作,尽量使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

结语

随着现代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建筑施工技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它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高层建筑的出现和增多,他还表现在随着生产工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的施工仪器、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产生和应用。而且,如今的社会条件下对施工的要求更加严格,质量要求更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高层建设施工的各方面的控制,对于在高层建筑中的三线和强度以及其他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为加强高层建筑的控制提出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有利于高层建筑质量的提高。本文笔者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看法,希望可以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发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凯安.盒子卫生间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09,(11).

第9篇:建筑施工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高层建筑施工现状

高层建筑施工是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在施工中土方、钢筋、混凝土、模板、管线等多种复杂的工程环节,在这些工程环节中,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叉,造成工程组织和配合之间的复杂化。同时在社会发展中,随着各种新材料的不断引进,这就对工程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主要的缺陷有以下几点:

1.重建不重管的弊端

在工程项目中,从操作人员到管理人员都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以此作为规范标准来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和管理。但是在多个企业单位之中,操作人员并未曾完整良好的按照这些规章和制度去进行工作,只是将其挂在墙壁上,作为一种形式来走走过场。同时在管理中管理人员不履行相关职责,故此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时有发生,这就造成各种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2. 手工作业的不合理

在现阶段的建筑操作人员多为务工农民工,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着施工理论知识欠缺,传统作业在施工中占据的比例较大。同时由于这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具备使用各种先进设备和施工技术的能力,在业主及监理工作之下各种不合格的工程量大多都需要返工重建,这不仅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而且造成施工进度和施工预算的不明确,常常造成工期的拖延。

3. 安全措施管理混乱

一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都要明确的规定相关安全责任。科学、明确的安全管理是提高企业施工质量,工作效益的关键。但是就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管理制度尤为混乱。首先,在管理工作中安全负责人常常都是有名无实,而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却又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意识,在工作中违章违纪操作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组织者和管理层又很少对其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安全知识教育。其次,安全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和防护措施设置要求,对于脚手架的搭建和验收标准也未曾制定出明确的标准。就这诸多原因分析而言,在施工之中造成诸多的安全隐患,在加上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隐患。

二、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1. 高层建筑工程量大

因为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面积有限,加上城市化的不断加快,我国高层建筑的规模很庞大,工程量相应的也很大。尤其是一些综合性、复杂的大型单位和部门,例如像写字楼、大酒店和大商场等建筑物。对于这些工程量大的高层建筑,施工的方法是要一边设计、一边施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还要与相关的部门,像客户、设计单位、施工团队等不断的进行协调、磋商沟通,精心施工,提高满意度。

2. 高层建筑高空作业多

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在施工的过程中,如何将要用到的施工材料运到高层,是一个难题。虽然,现在已经产生了很多工具和方法来解决这种运输问题,但是相应的技术还不够先进,主要还是依靠人力。由此造成了安全问题,在高层施工的过程中,发生人员的坠落等意外事故也是经常发生。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人员的安全保护,并做好高空作业过程中的通信、水电等问题的工作,并采取更多安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在垂直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高层建筑工程工期长

高层建筑工程量大、规模庞大的特点自然而然的造成了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一般都需要在两年以上。所以,如何加快施工速度,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考虑在缩短装饰和结构上做文章,以此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在雨季、冬季等自然环境对工期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应对。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存在的问题

1. 工程规章管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始终存在重建不重管的弊端。现实中大多数的施工,都没有按照合理的操作流程和制度进行施工。管理涣散,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操作人员不按照合理的操作流程施工,导致工期延迟,没有按期完成。在施工过程中,这种行为导致建筑事故时有发生,不但影响工程建筑的质量,也对人身安全问题造成威胁。

2. 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性

建筑工程的实时操作人员几乎都是农民工,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理论知识。他们大多数不会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传统作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造成了工期进度慢,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另外,由于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农民工在对施工原材料的把握上也拿捏不准,比如各种原材料混合比例、使用方法等。这些也导致了原材料的浪费,造成了损失。

3. 隐含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工程作业高,大多数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高空坠落事件常有发生。高层作业施工交叉作业较多,在交叉作业的过程中,互相造成伤亡事故也是经常发生的。还有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正常的设施变成危险状态,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事故。加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相关的管理人员缺少安全管理,没有专业的安全防护培训,给施工建筑过程的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加大了可能性。

四、提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方法

针对高层施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建筑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施工事故发生。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

针对施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要对他们进行经常的培训来充实他们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了理论知识为基础,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流程合理的施工,对原材料的使用才会合理。同时,经过专业的培训,施工者的安全意识也会提高,发生建筑工程事故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另外,还要注意人才的引进,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高层建筑技术行业,使高层建筑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2. 落实规章制度的管理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建筑质量的保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从各方面不断的提高工程的合格率,要重视施工的每一道流程,每个细节,尽可能的避免任何可能造成隐患的因素存在,明确分工。“无规矩不成方圆”,组织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规章制度管理,尽量避免施工现场混乱,无序的现象。比如施工的各流程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砌体工程,都管理安排要由专人负责,防止因分工不明确而造成的责任不清、管理混乱等情况的发生。

3. 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离不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施,他们是高质量的工程和提高施工效率的保证。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施工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手工操作,制约因素很多,不但造成工程质量的降低和施工进度的缓慢,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些有巨大安全问题的施工环节,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力,不但避免了安全问题,还提高了施工效率。所以,必须积极合理的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的先进机械设备,这样才能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五、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脚步的加快,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必须对高层建筑施工加强管理,不断探究发展新的施工技术,不放过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控制安全问题和建筑成本,才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效率,才能使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鲍广鉴.王宏.深圳地王大厦主楼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施工[J].施工技术,200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