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

第1篇: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2、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确有实效。

3、宣传社会,扩大影响,带动身边的人。

三、活动设计(一)活动准备

(二)活动形式

1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貌,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文明的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貌行为实践养成诚信的内存品质。

(2)、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术交流的各种纪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

(3)、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的教育。真诚待人、诚实守信,是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包括真诚的理解,看待他人,善待他人,做人要诚实,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等。通过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教育,建立和诣的人际关系,体验自尊,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4)、乐于助人的教育。乐于助人是诚信品质的体现。包括: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的需要。通过乐于助人教育,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和积极情感体验。

(5)、言行一致辞和学会负责教育。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是诚信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包括:说和做相一致,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6)、诚信立人教育。诚信立人是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包括,确立诚信立人的意识,把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通过诚信立人教育,唤起自我完善的意识。

2、各班利用晨会、午会和班会时间组织班上学生进行诚信活动的大讨论。

3、学生征文活动。学生围绕诚实守信,正确对待学习、生活,诚实对待考试、升学等内容

写作,可以是观点鲜明的议论文,也可以是反映学习、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等。

四、活动总结。【范例】一、 诚信教育活动的主题塑造诚信大学生,构建诚信校园

二、诚信教育活动的目的引导学生明了诚信的本质和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自觉地做一个诚信的大学生;通过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观念,号召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觉加强诚信建设,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把学生培养成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诚信大学生,共建和谐校园。

三、诚信教育活动的时间5月 8日(星期五)至 5月 25日(星期一)

四、诚信教育活动的具体安排:1、全系动员宣传。

制作一条以“树诚信学风,做诚信学子,创诚信校园”的横额,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由系团总支宣传部负责。

2、诚信格言征集比赛。

组织各班团总支开展诚信格言征集活动。征集要求:诚信格言要以“诚信”为主题,提炼对诚信的认识、看法与领悟,要求精练、深刻,对他人能够起到启迪、教育作用,字数不超过 30 字。系部将从中推选3-4条报院团委参评。

一、活动目的:本次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弘扬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广大干部职工“诚信”的优良品质,要求干部职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做一个诚信的好成员,在单位做一个诚信的好职工,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促进良好行风的形成。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也使中葛根水库建管处德育建设有突破性进展,让道德环境有全面性发展。

二、活动主题:做诚信职工,建诚信科室,创诚信单位。

三、参加对象:全体干部职工。

四、领导小组组 长:鲁新平

副组长:张德兵 芦志强

组 员:赵 勇 侯彦姣 唐鲜鲜

五、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职工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职工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单位纪律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活动时间:4月1日—5月31日第一阶段:4月1日—4月15日 启动宣传阶段

第二阶段:4月16日—5月26日 活动开展阶段

第三阶段:5月27日—5月31日 活动总结阶段

七、具体活动安排:(一)启动宣传阶段1.利用例会举行“诚信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2.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宣传诚信思想,营造诚信氛围。

3.召开全体干部职工的动员会。

4.各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加入诚信内容,渗透诚信思想。

(二)活动开展阶段1.在诚信教育活动期间,组织开展诚信教育“六个一”活动:

(1)举行一次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活动。(4月15日前)

(2)出版一期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4月15日前)

(3)提出一句自己的诚信口号并由同事监督实施。(4月22日前)

(4)个人制定一份“个人诚信公约”,并组织职工签名活动(4月25日前)

(5)开展一次以“我身边的诚信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4月25日)

(6)举办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5月10日交稿)

2.在诚信教育活动期间,党支部组织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

(1)评选优秀征文等。

(2)检查 “诚信公约”及签名活动、个人诚信口号的落实情况。

(3)组织开展“我身边的诚信故事”演讲比赛。(5月9日)

(4)组织观看纪录片《道德的力量》。(5月23日)

(三)活动总结阶段1.各科室写出本科室诚信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并上交部分资料。

2.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树立诚信典型。

3.展示诚信教育活动成果。

八、活动要求:1.全体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这一教育活动,层层负责,力求实效。

2.可针对各自特点,突出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加强对职工的诚信教育,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营造良好的文明诚信的氛围,创造人人诚信的精神家园。

一、活动主题 争做诚实守信好少年二、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三、令页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四、活动时间 10月9日—31日五、活动内容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端正考风考纪,作业和^考查求真实,不抄袭、不^做蔽。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规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要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培养学生诚信、守纪、公正、文明等良好习惯。

六、活动步骤第一阶段:启动宣传阶段(10月9日——11日)

(一)举行“诚信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10月10日7:30)

(二)教学楼前面悬挂诚信教育的宣传横幅

(10月9日)

(三)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放关于诚信的故事(伟人诚信的故事)或名言。

(10月10日—28日)

(四)出一期以“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栏。

(10月11日前,责任人:王玉森)

(五)新都小学诚信主题教育签名活动。

(10月17日前,全体师生)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阶段

(10月13日—28日)

1.在诚信教育活动期间,各班组织开展诚信教育“五个一”活动:

(1)举行一次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10月13日,责任人:班主任) 各班组织好一次“我们与诚信同行”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要坚持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2)每位学生收集一句诚信的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班主任把它张贴到学习园地,每天早上要带领学生读。(10月15日前)

(3)班级制作一个“诚信之星”评价表。(10月15日前) 班主任自行设计,然后把电子表格交到年级组长,由年级组长统一转交德育室统一打印,张贴到班级。

(4)开展一次以“我身边的诚信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10月24日,责任人:年级组长) 班主任协同语文老师组织学生通过书籍、报刊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诚信”的名人故事,以激励自己,向榜样学习。

先在班级进行初选比赛(10月22日);

各班选派一名优秀选手参加学校比赛。

评分要求如下:

①主题鲜明、内容连贯、语言符合年龄特点。(30分)

②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表达流畅、精神饱满、感情处理恰当(50分)

③参赛选手的仪表大方、自然、得体。(10分)

④选手比赛时间控制在3—4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10分)

(5)举办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10月27日前,责任人:美术教师) 三~六年级学生制作诚信手抄报,参加校手抄报设计评比活动。同年级分别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用3K纸大小,班别、作者姓名书写在作品背面右上角。

设计要求如下:

①版面设计新颖独特,插图美观,标题醒目、大方;

(40分)

②书写工整,字迹清晰,美观规范;

(10分)

③文稿紧扣主题,内容精炼充实、可读性强;

(20分)

④版面布局合理,整体效果好;

(20分)

⑤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图文一律为学生手笔。(10分)

2.在诚信教育活动期间,学校将组织开展如下工作:

(1)评选优秀班会记录、优秀手抄报等。

(2)检查各班的“诚信之星”评选过程、个人诚信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的收集张贴及学生读的情况和演讲比赛的落实情况。

(3)加强值周检查工作力度,以值周检查为评选诚信班级的依据。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阶段(10月29日—31日)

1.各班班主任写出本班诚信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并上交。

2. 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各班评选“诚信之星” 填写申报表,报大队部;

学校评选“诚信班级”。

3.德育室对本次活动做好总结,利用学校博客展示诚信教育活动成果。

七、活动要求1.要强化组织^令页导。要高度重视这一教育活动,切实加强组织^令页导,德育副校长要亲自抓,要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妥善安排,力求实效。

2.要制定实施细则。结合我校实际,做到活动有内容、有检查、有考评、有效果。

第2篇: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一、明确诵读中华经典的意义

国学启蒙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瑰宝,凝聚先人智慧,蕴涵民族美德,具有永恒的传承价值。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国学启蒙经典中包含了很多美好的思想品质,如: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学校作为促进学生成长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如果能将中华经典文学与诵读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就能让他们在经典诵读的熏陶中成长,提高道德素养。

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轨的同时,也在努力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我国现今正处在多元文化侵蚀的危机中。西方文化凭借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思想素质的提高;还可以从行为上指引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环境

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同时也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校园中的一些小角落改造成学生学习经典、感悟经典的宣传园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报,让学生发挥才能,搜集自己喜欢的古诗文或经典国学,在班级环境的感染中提高道德修养。

同学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古诗词通过绘画和剪贴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粘贴在教室的经典展览栏里。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图书柜里存放一些经典的书籍,如:《弟子规》《三字经》《诗经》等中华经典图书。教师还可以在教室粘贴一些名人名言、书画以及学生的手抄报,使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氛围里成长,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渗透到德育教育中。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

为了使学生真正地从经典的国学诵读中获得思想和行为的提高,我校开展了“诵经典 我成长”活动,周一至周五晨诵时,由教师选择内容,如古诗、《弟子规》《三字经》等,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诵读的方式加强德育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后,学校内开展了“《三字经》讲故事比赛”及“经典诵读伴我成长”主题演讲,举行了古诗文默写比赛及经典文化手抄报、优秀经典书画展览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经典国学,走进了传统文化,获得了思想上的共鸣。

四、在活动中巧妙进行德育教育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或祖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很多孩子出现蛮横无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讲信用、不懂得谦让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笔者认为,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正面引导孩子。而经典诵读正是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的教育形式和载体,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

我校以《三字经》为内容,进行了一次讲故事比赛。比如通过讲《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孩子明白母亲为了孩子的成才,不惜几次搬家,让孩子有读书成才的好环境,从中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孩子通过这次活动,可以明白很多的生活道理。把这样的思想教育融入到了一个个小故事当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们的道德修养。

第3篇: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我在九年级第五课《与诚信同行》第一框题时,我先讲述了《曾子杀猪》的小故事,导入诚实守信的道理。然后我让学生观看视频《狼来了》,播放结束后,我提出问题: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任凭放羊娃怎么大声喊人,就是没有人来救他,到底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从反面印证,不守诚信的危害性,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很大震动。榜样的正面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我经常利用课上或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述《国王与花种》《一诺千金》以及许多诚信经营的小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养身之药、经商之魂、为政之基。我还挑选一些诚信的名人名言,让学生熟记能诵,时刻警示自己。教师为人师表就一定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给学生树一个好榜样。我在与学生交往时,信守承诺,答应学生的一定不折不扣的兑现,师生建立了和谐互信的朋友关系,树立了我的个人威信,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诚信的魅力。

二、反省法,自我剖析改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对认知事物都有一个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的心理过程,而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六个环节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反思”。自我反思是诚信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反思提高学生的诚信素养。对犯了诚信错误的学生,我要求他们写书面反思材料,对自己不诚信行为进行剖析,挖掘失信的心理根源,深刻认识其危害性,并帮助他们找到改进措施。同时,我要求学生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不定时对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三、情境教学法,角色体验强化认知

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以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寓教学内容于情境之中,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诚信,起到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例如我在《做诚实的人》教学中采用角色体验法,我播放了一段不法商贩欺诈消费者的视频,然后请同学扮演视频故事中的人物,开展惟妙惟肖的交流对话。商贩最终聪明反被,自食其果,生意倒闭的凄惨下场深深触动了学生们的灵魂,让他们得到启示: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诚实是人生大智慧。角色体验法较之枯燥的说教,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学成效更显著。

四、讨论法,引导质疑交流

讨论法能够把每个学生内心真实的思想展示出来,通过交流辩论可以促使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还可以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张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而且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我精心设置富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小组内各人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分别说出来。在讨论中教师对学生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让小组成员彼此交换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改进与完善。最后做好讨论小结,在小组内部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之后,向全班学生表述本组观点。例如,有一个初中生到学生餐厅打饭却忘记了带钱,就向打饭的师傅说明缘由,并告知自己的班级姓名,许诺下一餐时把钱还上,餐厅师傅欣然答应把饭给他打好。结果他却没有如约去还钱,餐厅师傅按他所说的班级姓名去找,发现没有此人。我提了两个问题:他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走出思想误区,强化了对诚信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第4篇: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关键词】:道德 情感 诚信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从班级文化的角度上说,如果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那么,精神文化则是隐性文化。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即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它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一个人有了高尚的道德,就什么都能做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会学生做人是我们教师的根本任务,不能过分强调文化课的成绩,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很强的功利主义,从而淡漠道德品质。

        教育需要精神的浇灌。“爱”、“宽容”是一切教育力量的源泉,是一切情感文化的桥梁纽带,是绵绵不绝的养料。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从而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师生之间心理动机方向一致。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时才能顺利地,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班主任教育学生更要触及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上幸福自信的“庄稼”,拔掉自卑、粗俗、自私的杂草。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的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的发展。教师的精神之爱应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存在于无言的感动和人性的光辉里。在教育教学中,爱是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还需要真正落实到教师的言行中,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在班级文化活动中,一是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二是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三是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开展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手抄报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从而让学生自觉恪守诚信的行为——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与他人约好了一定不失约;有了错误及时改;诚实不说谎;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不欺骗他人;放学后按时回家;捡到东西要上交;借人东西及时还;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学校中的事情如实告诉家人;独立完成作业等,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追求。

       礼仪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看,礼仪是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交际方式,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看,礼仪是交往中相互沟通的技巧。通过班级礼仪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做人的修养,提升学生的品位及人格力量,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以专门制定“小学生在校礼仪规范”,如在每条走廊上都有标语“轻声漫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走”、“静”、“净”……在不知不觉中提醒小学生注意礼仪规范,巩固礼仪教育的成果。其次还要帮助学生习得和养成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社会礼仪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作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意各方面成为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老师要注意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如:学生乱扔纸屑、对纸屑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大多数班主任最头疼的,尽管三番五令,但收效甚微。本人就带头捡纸屑,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学生也抢着捡,继而不乱扔。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第5篇: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关键词:传统美德;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33-01

在新时代德育教育过程中,传统美德的内涵应该有什么发展变化,与现代公民素质教育有什么密切联系,如何在学生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传统美德。才符合实际,才能收到实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的思考,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把"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研究"作为我校的德育研究课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我们开展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素质整合教育的基础和切入点。进过两年多来研究和探索,在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小学生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下面介绍我们的一些做法:

1.从时代进步的角度,让学生对传统美德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即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时代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

2.贯彻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里养成。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必须有效地实施各项《守则》、《常规》。贯彻《守则》、《常规》要重在导行,应制定有力措施,加强具体指导、训练、管理、督促检查、考核评比。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管理。使学生学会规范行为,自觉遵守行为准则,并在长期的规范化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狠抓课堂主渠道,加强荣辱观教育

把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课堂中去,通过课堂活动中情境设置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使感知得到内化,形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真正体现德育的有效性,切实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3.1学科渗透,处处育人,全员育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深化学生的认识,以强化学生已获得的道德观点。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教书的同时,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学习语文,让学生认识名人古人的伟大事迹,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思考方法;综合实践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课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3.2 上好中队课,教会学生做人。主题队会是少先队组织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因此,我们在组织队活动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把外在的灌输教育有意识地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把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美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和现代公民的素质(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向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传统与现代融和的主题队会课。例如:举行主题为"懂得感恩"的中队观摩课。通过这次感恩主题活动的成功开展,陶冶了队员们高尚的情操,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爱",学会用自己的爱去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学会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懂得感恩的好少年。

4.创设氛围,积极打造美德洋溢的校园文化

让学生生活在美德洋溢的校园里,每天耳闻目睹正确的舆论、宣传,接受无声的教育,这也是现代公民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学校要求各班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出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活动主题、具体内容的德育实施方案。利用健康活泼、生动有趣的宣传栏、黑板报、文化墙、永久性标语、壁画、小喇叭广播等,使学生耳濡目染,在丰富多彩的"文字"、"图片形象"和悦耳动人的"声音形象"等富有教育内容的感召下,学生无形中接受到正面教育。尤其在自身的参与、实践中,用自己的头脑自觉地作了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行为修养的认知和判断。这些活动启迪了学生思想,升华了学生人格,陶冶了学生道德情操、弘扬了学生道德正气。所以,美德洋溢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5.丰富各项活动,传承中华美德,内化学生荣辱意识

5.1 广泛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培育学生知恩品行。设计献给父母"十个一"的孝心作业。十个一"是:一句温存的问候,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写一封信,制作一个贺卡,煮一道菜,给一个表扬或一个戒语,与长辈合影团圆照等。这些"孝心作业",培养了学生孝敬长辈的心智。少先队大队部举办"孝亲敬老"为主题的中队活动观摩,学校组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美术书法比赛,讲故事比赛,自下而上,人人参与,在体验、互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发,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同情心。

5.2 开展"诵读典故,传承美德"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鼓励学生诵读经典,培养道德意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本学期我校举行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这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示了我校平时注重诵读训练的显著成果。

5.3 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优秀队员组成"文明执勤队",执勤的主要内容为检查全校当天纪律、整洁、推普、两操情况;负责检查、督促整队放学情况;发现有不文明行为或违纪行为应制止,值勤内容天天登记。他们佩戴着值日标志,穿着崭新的校服,认真负责地坚守岗位,有他们默默地奉献,我校学生养成教育会再上新台阶。

第6篇: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情感教育 新课程

教育不但是帮助人们取得成功的一种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塑造完善人格的过程。培养人健康、和谐的情感,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是未来教育的重要主题和使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2004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它的实施给广大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及其教学带来新挑战。新课程标准中,在目标分类方式上,新课程超越了旧课程的“双基”体系,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突出地增加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维度,这是对以前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发展的超越。

    以往的学校情感教育主要集中于与社会道德规范有关的德育。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教育除了继续关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等对学生未来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态度。如“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既是认知的过程,而且还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的过程。认知与情感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渠道,而且还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的场所。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理”,对学生来说是单调的,缺乏吸引力的。如果既动之以“理”,又辅之以“情”则会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进行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要落实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情感领域的目标,作为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该如何来实施情感教育呢?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这是情感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教育观是教师对教育的观点和看法。(1)知情并重的教学观。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教师的主导性是激发教师创造性和乐教的基础,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学生乐学的关键。知情并重,才能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发展情感。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加不能只注重理论学习,而不顾学习兴趣的培养,否则就会造成学习的疲惫甚至厌学的心理。(2)科学的评价观。人们常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成绩好、听话常常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简单的标准。情感教育下的评价观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予恰当的机会,都能愉快地学习,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应该把情感发展水平也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一情感体验,而不在于选优汰劣,应该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和体验。

2.实施情感教育就要遵循情感教育规律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情感教育也需与之相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育应符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强烈、易受感染的特点。如,在教学中可以引用一些精彩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既有利于学生深人浅出理解教材,加深记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使学生经由丰富有趣、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步入理性知识的殿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不管是讲概念还是讲原理,都要以情晓理,以理激情,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1)教师要以愉快的情绪、充沛的精力上好每一节课。积极愉快的情绪是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学习,可以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感受性强。教师饱满的情绪主要是通过表情、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讲授和讨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和生动的肢体动作来感染学生,从而产生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2)言语的表达要和谐、亲切,声情并茂,或激烈高昂,或凝重深沉,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使其产生强大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3)贴近生活,结合实例,激发学生情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材料。先进的榜样,名人名言,通过感人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理解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完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需求。马斯洛的人类需要五层次理论表明,“需要”在情感调控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客观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是影响情绪发生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影响情绪、情感(愉快或者是不愉快),同时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源泉。表扬和鼓励是教育的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扬和鼓励可以在人的心里引起积极反应,这种积极反应会起连锁现象,可能就是因为一句表扬的话,学生上课注意开始集中,发言变得积极,态度变得认真,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转折点。

第7篇: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短短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外树形象、内抓质量,迅速打响质量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目前学校已形成制冷与空调维修、形象设计、商品经营、文化艺术、酒店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六大骨干专业。制冷与空调维修专业被评为浙江省示范专业,形象设计和商品经营管理专业被评为台州市示范专业,形象设计专业基地被评为台州市示范性实训基地。学生和老师在各种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学生舞蹈和教师舞蹈连续几年获市、区大奖……一次次的荣誉,让二职人一次次分享了自我价值体现的喜悦,让二职精神一次次的内化于心,让二职人追求更高的价值体现。

阳光教育 成就师生幸福

学校教师立志用人格引领学生,平等对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断学习,让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生成功的阶梯,用阳光的师德去灿烂每一个学生。“我们在同一条路上,二职的明天有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今天的工作决定明天的幸福”,“正确做事,做正确事,平和做人,让创造价值的教师分享学校价值”。

学校一直倡导的阳光教育,是二职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学校共同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学校倡导阳光教育,建设阳光校园,让师生过一种幸福的阳光教育生活,提升教师教育幸福感。在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体验中,二职师生集思广益,完善学校校园文化的系统标识,编印学校的《3Q7S管理手册》,将校园的横幅标语、名人名言、科室标识牌、主题宣传栏、学生作品展统一规划,精心布置,使师生得到心灵的净化;学校的每周例会、周一晨会、学期总结会、评议述职会是二职精神的宣讲舞台,它把二职精神的点点滴滴渗透在教师的典型案例中;重视并完善学校宣传网络阵地的建设,学校网络主页成为宣扬二职精神的最直观的载体;开展二职精神主题论坛,围绕“放下抱怨、心怀感恩、积极工作、快乐生活”的主题,积极探讨学校的文化内涵与理念;倡导并推行自我管理,把教师的责任感体现在上好每一节课、说好每一句话、做好每一件事等细节上;注重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丰富校园节日文化,让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化为行动,让行动积淀为传统。

师生携手 实现全员育人

学校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认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诚实守信、遵守公德、遵纪守法是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但也有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审美取向倾向感官刺激、以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为普遍、情感荒漠化现象开始显现、责任感缺乏、公共伦理素质亟待提升、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开始显露。

结合学生现状和问题,学校分别从认知经验领域、情感意志领域、行为方式领域出发实现德育导师制:选聘责任心强的德育导师,招聘德育小组成员,确定受导学生,德育导师制的活动模式是自主体验式。德育导师制自主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有体现自我责任心的校内外各种感悟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活动,有体现他人责任心的爱心活动,有体现环境责任心的绿化、环保、节能活动,有体现社会责任心的校外调查,使学生了解同学在校外的行为表现,同时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及时反馈和督促全班同学自觉遵守,保护自我,维护社会秩序。德育导师制的推行,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了德育导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有效促进了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融洽了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使关爱每一位学生由口号转变为积极的实践,学生更贴近老师了,学生更愿意向老师说心里话了,学校的实力不断增强,声誉不断提高。

品牌活动 提升文化内涵

学校精心打造校园品牌活动,把提高职业技能和人品兼修作为师生的共同目标。在持续开展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凝聚二职精神,既是对学生职业道德良好的熏陶,又展示了学生的风采,更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第8篇: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一、遵循原则,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零敲碎打,想到什么干什么,那将使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杂乱无章,让师生无所适从。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大局出发,整体规划,和谐有序地进行。

1.胸有蓝图,制定三年规划。宁宝小学从2010年8月成立以来,校级领导就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摆上日程。学校确立三年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为“养育习惯”。以环境建设为抓手,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拓展校园文化内涵;以校本文化建设为主阵地,打造富有特色文化品牌;以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三年努力,促使学校达到环境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规章制度齐全、规范、科学;“三风一训”体现团结拼搏、和谐文明、以人为本的精神;最终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2.遵循原则,构建文化建设体系。

(1)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通过习惯的养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全体师生的和谐发展。

(2)整体性原则。统筹兼顾,整体规划,围绕“养育习惯”这个核心,在建设制度文化上侧重规范师生言行,在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习惯;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处处彰显习惯的培养;在校本文化建设上,编辑校报《宁宝之光》,开发了校本课程《好习惯 益终生》,把日常的习惯养成做成课程,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在活动文化建设上,围绕“养育习惯”开展相关系列活动,让好习惯扎根在师生心田。

(3)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编辑校报、校本课程、校本儿歌、拟定规章制度、绩效评价方案等方面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完善制度,规范师生

宁宝小学按照“全面、科学、可行”的要求,修订完善学校管理、德育、教学、后勤、安全等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体系,装订成册。制定并通过了全体教职工的绩效工资评价方案及其他各种奖惩制度,加强了依法治校,不断促使师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律自护、自主成长的良好习惯。

三、环境文化,儒养师生

1.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各具特色、凸显主题”的目的要求,对校园建筑设施及人文景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精心取舍,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很好地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区、运动区、科普园,根据各区域的作用和特点设置了鲜明的文化主题。

2.精心打造,凸显主题。为凸显“养育习惯”的主题,学校建有体现特色的文化建筑,花坛中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雕塑,东门校道右侧有孔子及古代四大发明浮雕,左侧有大字标语“好习惯成就未来”,紧接孔子雕塑的围墙用不同颜色的植物拼出“好习惯 益终生”字样,既美化环境,又既有教育意义。进入新教学楼入口处有个“好习惯”主雕塑,一群孩子正在用积木堆“好习惯”这三个字,预示着好习惯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培养好习惯要持之以恒。旁边的配电室墙上,有一幅“习惯良好,美丽人生”浮雕,告诉师生,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有美丽的人生;新教学楼一楼有文化艺术墙“好习惯伴我成长”,周围的廊柱上配有关于好习惯的名人名言,让师生深刻体会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总之,环境文化建设处处凸显“养育习惯”。

四、校本文化,滋养师生

校本文化建设是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主阵地。学校定期出版校报《宁宝之光》,全力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提升广大师生的精神素养。学校还创设了自己校徽,创编了校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宁宝小学充分认识到习惯对一个人的终生影响,开发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好习惯 益终生》,一到六年级共12册。教材图文并茂,由故事、实践探究、评价等内容组成。这些习惯的培养安排在小学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让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五、活动文化,涵养师生

为了让师生真正养成好习惯,学校结合主题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活动文化涵养师生。

教师方面:

学科技能竞赛活动和娱乐活动。青年教师赛课是宁宝小学不变的菜单,促进青年教师养成敢于挑战,精益求精的习惯;通过学科的技能竞赛让教师养成不怕困难,勇于参与,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习惯;组织趣味运动会、羽毛球、篮球比赛等活动,让教师养成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热爱生活的习惯。

学生方面:

1.趣味学科活动。各任课教师立足学科教学,精心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和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敢于参与,敢于展示,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

2.特长训练活动。学校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组建各类兴趣小组、科技小组等,安排专门教师辅导,定时、定点开展活动,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3.丰富多彩的校园节日活动。学校每年都定期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节日期间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才能,获取成功的机会。

4.全心抓好“国旗下专题讲话”。每周一个专题,由上周五行政会议确定讲话内容,并指定一位行政领导或教师、学生代表主讲。让全校师生经常受到爱国爱校、文明礼仪、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思想道德教育。

5.用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年来,宁宝小学每年都利用各种节日和纪念日有计划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学期性的专题“四jìng”活动,“静我校园”“净在我行”“敬在我心”“竟显我能”。学校把“四jìng”要求编成儿歌,要求学生人人会背,并以此要求自己。值日导护师和行政导护每天进行检查评比,及时反馈,做不好的抓落实,这样让“四jìng”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学生受到礼仪、法纪、行为规范等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9篇: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范文

要让传统美德教育在校园结出累累硕果

九江县第一中学面朝国家铁路大动脉――京九铁路,背倚千年古城――浔阳城(九江市区),东临风景秀丽的庐山,西邻清代大学士、两广总督李鸿宾遗宅,人杰地灵,是一所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

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了江西省七――十一届“文明单位”、“江西省中学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中小学和谐校园”、“江西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九江市十佳文明学校”、“九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九江市校园管理创优示范学校”、“九江市中小学校园管理四星(目前最高级别)学校”、“九江市学校德育活动创新设计方案评比优秀奖”等60多项市级以上奖励和荣誉称号,这些奖励和荣誉的取得,无一不得益于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真抓实干。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其中一朵最亮丽的奇葩就是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探索和实验,并使其结出了累累硕果。

随着素质全面开展和深入,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发扬光大,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现行的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和中学各学科的教科书中所选用的相关素材,在中华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出渊源。为进一步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探索其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九江县第一中学于2005年元月申报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学校”并开展了对“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整合”这一德育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中,我们抓住了“三个内容”,坚持了“三个结合”,做到了“三个重视”,从而使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焕发了勃勃生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德育工作新经,大大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

抓住“三个内容”,构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机整体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其中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先人后已、严已宽人、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追求真理的事实求是态度,进行科学分析,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并不断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少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观和人格。据此,九江县第一中学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从众多的中华传统美德中选择了最具代表性、最有针对性,最富时代性的三个方面,即“爱国、仁信、节义”,作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

爱国――传统美德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曾经孕育过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演绎过多少催人向中的故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苌弘一片丹心,血化碧玉;楚人和氏刖双足,抱壁泣血;南霁云铮铮铁骨,宁死不屈……

仁信――传统美德中一个厚重的话题。千百年来,仁信一直被国人推崇为待人接物的重要行为准则,甚而被推为立世之本:“亲君子,远小人”是难忘的古训;“信则诚,不信则败”是至理名言;“善则称君,过则称已”是陈实之仁;“不夺人之功”是晏子之德……

节义――传统美德中一个浩然正气的话题,天地之间,中华节义小则体于见义勇为,大则现于明辨是非,甚而至于舍生取义;文天祥一首《正气歌》传颂千古;董宣刚正不阿,敢触皇帝,博得传世美名;张释之抑制皇权,坚持法治,昭示古今正气……

以上三个教育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九江县第一中学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机整体。

坚持“三个结合”,寻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新途径

教育形式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把传统美德知识、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不断寻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新途径。

一是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

校内教育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直接而系统的传统道德教育,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素材,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紧扣教材,点滴渗汲,潜移默化。同时,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形式,沟通校内与校外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的优势,达到校内与校外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如定期组织学生到与我校签订了共建协议的九江县烈士陵园管理处、陶渊明纪念馆、岳母墓管理处等6个德育基地开展“牢记先烈,振兴中华”、“刚正做人,不为五斗折腰”、“精忠报国志,本领须过硬”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到94940部队开展“一日军营”活动,到九江县福利院送温暖,开展艰苦朴素教育等,让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接受传统美德的洗礼,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树立文明礼貌的风范。

二是常规教育与典型教育相结合

我们把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进行梳理,并融于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之中,作为学校一日常规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同时,充分运用典型事迹的鼓动性、榜样性来影响、激励、感化学生。通过向孔子、岳飞、文天祥、诸葛亮、匡衡、欧阳修等古代名人学习的典型教育,带动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三是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一方面,我们坚持集体教育的正面导向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注重启发、激励、诱导的方针,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开展争创文明中学生、文明寝室、红旗班级的“三创”活动,举办传统礼仪知识讲座,利用班会、校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传统爱国片、传统美德片、日常行为规范录像等。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和正确的舆论中自我反省、自我纠正,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做到“三个重视”,积极探索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过程,就是把道德品质的理论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对象结合起来,经过系统化、理论化的思考,选择出最优化的实施方案和模式,最终达到教育目的的物化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使教育对象的传统美德的实现过程。我们在这实施过程中,做到“三个重视”,努力探索最佳的方法,以期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是重视陶冶,在熏染中感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陶冶,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陶冶;一是环境陶冶:通过学校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如在教学楼走廊墙上等地方合理布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诺千金,言重九鼎,诚实无疑”、“公德盛者,其群必盛;公德衰者,其群必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业精于勤,荒于嬉”等古代名人名言,让学生始终置身于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中。二是艺术陶冶:几年来,我们通过组织观看传统美德影视作品,举办传统美德音乐、舞蹈、诗歌表演朗诵比赛,开展我读《美之德》征文活动(并将征文结集成校本教材《德海拾贝》),举办传统美德知识讲座,进行“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图片展”等多种形式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和教育。

二是重视情感,扩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感召力。

传统美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因而必须特别强调情感的教育作用,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感体验,努力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首先,要求教育者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榜样。比如在开展礼仪教育时,我们在对学生提出了“九江县第一中学学生文明礼仪一日常规”的同时,也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九江县第一中学教师文明公约”、“九江县第一中学教师用语十条要求”,用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受教育者。其次,用榜样激励。我们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编印成校本教材《美之德》,并分发给学生人手一册,通过开展模拟美德小品,讲美德故事,谈美德感受等活动,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加深情感体验,激发热情,培养道德情操。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我身边的美德之星”评选活动,用榜样的激励来进一步扩大传统美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