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美学范文

建筑美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建筑美学范文

关键字: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绿生活

1.建筑美学的新纪元

由于多元化的时代的来临,引发了当代审美观的多元化倾向和建筑美学追求“建筑艺术的意义”,传统建筑美学所着重研究的构图的均衡、比例的和谐,以及视觉上的舒适度已成为次要因素,当代艺术思潮所想要获得的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譬如有一些建筑很有表现力,但却很难谈得上美,甚至使人们感到怪诞(图1)。但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能够满足某些现代人猎奇的心理,能够达到建筑艺术所要追求的意义,可以说它们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彼得•埃森曼的钢铁山城――位于墨西哥的加里西亚文化城,包含六栋到处都是直线、曲线、格线令人惊异的建筑物,对其的评价则是疯狂、惊人、奇迹、欧洲史上最大的建筑工程(图2)。整个设计当中蕴含了埃森曼的密码――将老城圣地亚哥康波的遗传密码融入到他的设计当中去,以彰显某种隐喻的含义,表达了他对建筑的本质重新定义,对整个建筑的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重新界定的尝试,反映了建筑师的情感和思想。

虽然很多建筑不能简单地评价为是优美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不同程度上具有某种美学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往不曾涉及和想象的空间和渠道,这也就是当代审美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划时代的建筑技术

当现代建筑的美学概念发生了变化以后,即使是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人群,也会对同一个建筑得到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尤其是当代人强调个性的发展,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建筑审美走向多元化。而这种审美倾向上的普遍差异,除了观念上的变化以外,某种程度上也是建筑技术发展的结果。

建筑技术从广义上讲可以包含建筑业所能涵盖的所有技术,一座好的建筑物常常被看作是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目前大部分成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筑师针对当地气候条件而创造出了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语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建筑的巨大进步几乎都是以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为前提的。至于现在,从可因应人体需求调整室内状况的智慧建筑,到利用自来水制造氢气提供居家用电,以及全赖太阳能运作的空调系统等,惊人的建筑科技将改变你我的生活方式(图5―7)。科学技术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人类如何运用它。

3.“未来建筑=美学+技术”

目前环境的最大杀手是是建筑物。我们在之中工作、游戏、生活,但温室气体排放量有45%是来自建筑物。现在新一代的绿色科学家、建筑师与工程师正在思考如何将美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的未来建筑,而这也是必由之路!他们构想会改变你我的生活,而这就是“绿生活”。

将美学和技术完美结合的环保建筑实例有很多,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的沙漠地带有个特别的社区,这个社区里的建筑不仅造型各异,而且特别的地方在于采用热质能以应所有加热需求,热质能墙是由最常见的人类废弃物旧轮胎所做成的。他们多年就切断所有设施,包括电力、下水道与水源,其设计者迈克•雷诺兹把这种环保建筑称作“大地之舟”,意喻“在明日之海里航行的独立船只”。 并提出了生物建筑这个概念。媒体对大地之舟的评价是“明日住宅的身体与灵魂”。

那么未来的建筑会是什么模样?凯文博克的建筑事务所――威廉麦当努公司,已经开始研究令人兴奋的绿色建筑概念。如融合顶尖技术的未来机场的概念――AIRPORT-NET PRODUCER OF ELECTICITY;最为环保的拆解建筑概念――DESIGN FOR DISASSEMBLY;以及对中国未来城市的构想,将农田移到建筑物的屋顶上,把整座城市放在下方,每个建筑区块,都可当作城市中的个别有机体运作。(图3)

4.结语

无论是加里西亚文化城,还是 “大地之舟” ,抑或是未来的新构想等等,无不是将建筑美学与建筑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这是人类对“绿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对未来建筑的一种启迪。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的将美学和技术完美结合的杰作,证明维持可持续生活是可行的,我们的建筑物可以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他们向世人证明,绿色环保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

因此,美学和技术从根本上是统一的。把新的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可能创造出新的技术美学体系,而新的技术美学可以创造出如传统建筑一样富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充分展现了当代建筑的高超技术水平,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高度的理性的技术体系与强烈表现力的完美结合。也是走向“绿生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第2篇:建筑美学范文

收稿日期:2012-09-12

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C12050)

作者简介:蔡良娃(1977-),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美学、城市设计研究,(E-mail)。

摘要: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其作用意义不可忽视。重点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注重天大传统美学理论的延续,关注前沿创新理论,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比例,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采用多元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95-03 建筑美学课程教授的内容是以城市与建筑为审美对象,同时融合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美学、科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精华,总结而成的美学规律。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即引导学生如何从美学的、艺术的维度观察、发现、思考和把握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方面的问题。如何在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热情,并为日后的设计引入美学思维的理论支撑,值得建筑学相关教育者思考与探究。

一、建筑美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建筑美学课程,主要面向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初步掌握了规划、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基本功,具有了一定的入门专业思维。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期,是学生将较为单一的要素转换到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城市与建筑观逐渐开始形成。选择在三年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与美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城市与建筑美学观。

二、建筑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美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理论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美学理论难免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吃力、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较偏重设计课的学习,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在设计课学习中,常常出现对某位建筑大师、某种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形式的盲目模仿,而对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技术发展、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并不了解,在学生自己的设计中忽视对各种社会发展、基地、功能、自然条件、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难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在数字技术进入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图形分析能力,使其从设计的辅助角色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整合角色转换。诸多先锋建筑师都在其作品中彰显了数字化的强大表现力及对其工具性的依赖。学生们借助简单的软件,如Sketch Up、3D MAX等,很容易迅速地制造出复杂、新奇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作品。传统形式美的准则与数字化的城市和建筑观出现冲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字技术下建筑美学的转变,是当下建筑美学教学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析

针对当前建筑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建筑美学的兴趣,让美学与哲学理论、形式美的法则理论等更浅显易懂,切实帮助学生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正确认识当前数字技术对设计观念与审美价值的冲击,学院对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方法作出调整。

(一)调整教学内容比例

建筑美学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美学的发展史纲以及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三大部分。教学内容比例的调整主要原则为:减少纯美学理论比例;增加学生关注内容;延续形式美研究传统;关注当代信息化与生态美学新思潮。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自身特点,对于建筑美学的含义与范畴、建筑美的哲学定位、建筑美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等美学基本概念作适当压缩。在讲解时尽量做到简单明晰,不过多展开演绎。

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当代建筑师、规划师的作品,较为关注时尚前沿的建筑设计,认为这些建筑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更真实,而大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更能为自己所模仿的情况,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的讲授中,对于西方古代城市与建筑的艺术观念与美感特征等部分内容适当压缩,着重讲述建筑的审美拓展、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潮。

在建筑美学理论体系中,重点讲述传统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建筑美学理论。对传统形式美法则的研究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优势,以学院彭一刚院士为带头人,从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切入,揭示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把解决好建筑形式美问题当作建筑创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彭一刚院士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学生设计入门的必读书籍。而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西方建筑审美变异,是以学院曾坚教授为代表的团队主要研究的成果,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二)进行横向主题式教学

横向主题式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与形式美法则教学内容。传统的美学史纲,从古希腊的和谐优美开始到古典主义的严谨理性,再到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后现代的多元多义。这种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但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对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吃力,同时,面对活生生的最新建筑设计研究时往往显得“交流”困难,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

尝试在简洁梳理建筑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把形式美法则:“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重点与一般(主和从、对比与微差)”“比例和尺度”“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渗透于层次”等作为不同主题,每节课围绕一个或两个主题,横向展开比较,分析各个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如在“均衡与稳定”主题中,包括了诸如西方古典城市规划的均衡完整构图与中国古代“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营国思想,以及扎哈·哈迪德极具动感的参数化城市设计方案的比较;避暑山庄烟雨楼建筑群不对称的布局与具有稳定感的金字塔群的比较;肯尼迪机场候机楼的动态平衡与CCTV大楼突破传统稳定观念的惊人形式的比较等。

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认知。教师仅对每个主题基本含义作重点讲述,归纳、比较,研究部分由学生完成,重点对不同时期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课后每一位学生都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符合该主题的作品进行课堂分享。在此阶段,学生从资料搜集,到重点备课、课堂讲述,都要求做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被提升,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品呈现出了多维的理解。

(三)多元结合的教学方式

美学课程历来被认为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采用分析方法,由含义解析、叙述、分析到图示、案例解析,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同时,艰深晦涩的美学理论似乎与学生实际的设计课程学习完全无关,容易淡化学生对建筑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尝试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是美学课程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尝试在美学课程单元的不同阶段,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动态的声像资料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拉近学生与著名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能尽可能地体验建筑的三维世界。除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采用互动式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外,在建筑美学基本概念部分,由于主要为美学概念、哲学定位以及美的形态特点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生对经典美学意义与文化艺术信息的感性认识,提升学习兴趣,可进行赏析式体验。比如: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时空特性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节选;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文化维度时,请学生欣赏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古堡》交响曲、欣赏唐代诗人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等。

而在新增的当前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最前沿的“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单元,对“参数化城市与建筑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可选择“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城市形态生成”“参数化设计对建筑形态影响”“数字化城市的哲学与美学解读”等主题,或自选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汇报研究成果并展开广泛讨论。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成若干课题,4~6名学生为一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针对选题内容为听者设置思考题。课堂上以制作PPT、影片、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成果表达,亦有听者的随机提问,形成讨论互评。由于“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是较为前沿的美学理论与设计思潮,学生对这一互动环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学生们视野广泛、思考活跃、评断犀利,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结 语

当今,全球城市面临不同的发展与转型问题,建筑现象纷繁复杂,建筑美学课程试图拓展学生规划思维与设计创作视野,为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提供美学理论与思维方法支撑。同时,针对学生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课程学习中感兴趣与出现困扰的问题,适当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比例;打破通史化教育模式,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在注重天津大学传统美学理论“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教学之外,增设了“现代建筑的审美拓展与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部分的讲授,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及理论思维能力,为学生设计课程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吕品晶.建筑教育的艺术维度——兼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实践探索[J].美术研究,2008(1):44-47.

[3]六角鬼丈.建筑教育的特征与未来——艺术系的建筑教育特征[J].胡惠琴,译.建筑学报,2008(2):12-14.

[4]布正伟.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J].建筑学报,2011(11):80-85.

Exploration and though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teaching methods

CAI Liangwa, ZENG Jian, ZENG Pe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g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

第3篇:建筑美学范文

【关键词】建筑美学 教学改革 探讨

一、建筑美学的介绍

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

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

二、教学改革的方式

1.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色彩鲜艳、图象逼真等特点,不仅能为学生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而且能够创造出崭新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兴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兴趣越浓,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计算机的优势很明显,它能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并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动态化。多媒体教能够很好的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还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大师的讲座,让学生感觉到换了个学习的环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参与讲授。启发教学以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重要标志。不能一提启发式,就只看举手人数多少。启发式不能单以提问多少来鉴别,不能与满堂问与满堂答来决定。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还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讲授与点拨、使学生顿开茅塞,也应该属于启发式教学。简单的“是非问”不能促进学生思考,这样问得越多反而成为注入式教学的变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激励的话语,少些批评,特别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更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者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而且他还形象地指出:“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象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这些论述能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只要教师能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的自尊心,消除恐惧心理,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3.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处在发育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身心发展。教师安排教学活动,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规律,循序渐进。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就要努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先天素质不同,环境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对教师施教的影响和反应也就完全不同。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4.增加实践环节。建筑美学课程只在课堂上讲述还是很局限的,应该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去看看现实中的建筑,再对建筑进行现场点评,能够更加直观的加深学生的印象。课本上的知识来源与现实中,现实中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在实践环节进行前要对学生进行一个系统的教育,说明要去参观的地点,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建筑理念等等,让学生们到实地后进行建筑的测绘,把现场的建筑再画到图纸上,这样的效果非常明显。

5.考试的改革。虽然是一门选修课,但是也要进行考试,很多老师都是采用写论文的方法进行,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能够很全面的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透彻,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对考试的做法。有些国家一门课程结束后,不进行试卷的考试,而是一对一的和进行交流,老师能够占在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回答课堂上的知识。这种方法很实用,建议在一些选修课中进行推广。

第4篇:建筑美学范文

侗族鼓楼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它不仅凸现出侗族建筑师们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美的追求。黑格尔在论及艺术的独创性时,曾这样表述:“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3]建筑艺术的美,首先体现在建筑形式的和谐上。所以,许多优秀的建筑物,都十分重视其形式的和谐。而这种形式和谐又是通过形式美、自然美体现出来的。所谓形式美,就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的审美特性。”[3]178这种美感,实际是一种抽象意蕴。能工巧匠们修建鼓楼时,没有统一的图示或图纸,仅凭一根“香杆”(竹片)和“线”(竹条)画着“V(上)、≯(中)、Z(下)”等数码做标尺和标识,便能魔术般的建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鼓楼来。这种建造鼓楼的工匠技艺,一直流传到最近几年来新建鼓楼的工匠手里。

“形式美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形、色、声、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比例、调合与对比”[4]182等诸多方面,而这些特征在侗族鼓楼中一应俱全。在上述形式美的审美特征中,侗族鼓楼最主要体现在“形”的方面,按照有些学者的看法,所谓“形”,“概括地说就是点、线、面、体。线是点移动的轨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直线表示刚劲、力量。曲线表示优美、柔和、流畅。……直线平列表现安稳,直线交叉成折线,表示突然和激荡。事物可以根据其线条的不同变化表达不同的审美需求。”[4]179一方面,从建筑结构来看,侗族建造鼓楼所用的柱子、枋、板、椽子都是直线形,是满足形式美的审美特征的。对于每一个侗族村寨而言,建造的鼓楼必须高出寨子中所有的房屋,故而我们今天在侗寨中所见到的鼓楼都显得伟岸挺拔,错落有致,给人一种人与鼓楼自然和谐的美感;另一方面,从鼓楼的形状来看,侗族鼓楼纵剖面左右均衡、对称,横切面也呈中心对称状,具有典型的对称美特质。鼓楼“形”的重要体现形式是雕塑,它主要镶嵌在楼身各层的翼角、顶层、屋背、檐下及门枋上。雕塑用的材料有扁铁、桐油、石灰、纤维材料等。雕塑的内容,在翼角上多为类似仙鹤状的鸟的图形,在楼顶屋背塑有龙,楼身下部的第一及第二层的隔板多塑有龙、猴、虎。如贵州省黎平县纪堂鼓楼底屋呈方形,上为八角形,共有九重檐,为四角攒尖顶。宝顶为铁制,下为如意斗装饰,屋背白色,翼角高翘,装有套兽,塑有狮、虎、凤、猴、蛇、虫、鸟等动物。楼上第一层与第二层屋檐之间有“二龙戏珠”木雕,大门上有“幸福堂”金字匾额。[5]20-27此外,在湖南省通道县马田鼓楼、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马胖鼓楼、贵州省从江县则里鼓楼等分别雕塑有飞龙、麒麟、千年鹤、“双龙抢宝”浮雕等等,这些雕塑装饰,不论用博大精深或波澜壮阔来形容,都应该是不过分的,其艺术价值也是堪称瑰宝。

“色”是侗族鼓楼形式美特征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侗族鼓楼色彩的使用上,不管是雕塑或是绘画,其色彩均以绿色和蓝色居多,黄色次之,同时也会拌有其它色彩。这些色彩恰到好处的使用表明了鼓楼画师在运用色彩的调合技艺方面是独具一格的。人们在观赏这些雕塑和绘画图案时,都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侗族鼓楼的绘画来看,彩绘又集中体现了鼓楼“色”的特点。彩绘主要是在封檐板、枋梁以及第二层的板壁上,其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犁田、村民扛火药枪上山打猎、“雀堂”捕鸟、汽车、马车、拖拉机和自行车在公路上奔驰;“踩塘”、斗牛、芦笙集会、“行歌坐夜”等等众多丰富的民情风俗;侗乡的自然山水、家畜、家禽、鱼类、野生动植物;其他民族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楹联等都被技艺高超的画师们浓缩定格在鼓楼的画面中,是研究侗族文化的原始资料。此外,还有一些装饰品如牌匾、石碑铭文、水牛角、木质对联和在文体活动中荣获的奖状等物,[5]20-28整体显现出构造精细、形式和谐、图案精美的特质。从上述雕塑和彩绘这些装饰艺术来看,开放与古朴的嫁接、现代与传统的依存、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动感与静物的掺杂、色彩与线条的交织、典故与人物的匹配、房舍与山水的协调、神情与行为的和谐、汉风与侗俗的默契、简练与繁盛的唱和、寨邻与亲友的诚信等,在鼓楼装饰艺术中一一展现,将侗族百姓“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表达得淋漓尽致。侗族鼓楼里的这种高超的装饰艺术,不仅仅给人带来无尽的美的享受,而且在享受这美的过程中,更令人吮吸到了侗族特有的人性自然美。

我们日常语言中的自然美和侗族鼓楼所体现的“自然美”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日常语言中的“自然美”,“主要以其感性形式引起人愉快的美感。一般而言,审美对象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但是自然美的内容比较模糊隐晦,而其感性形式则鲜明清晰。人们往往是享受着自然的色、形、声的美妙及其排列组合的神奇。”[4]151侗族鼓楼的美虽然也涵盖了日常语言中“自然美”的审美元素,但显然又超越了自然物带给人的美感,“而且还超出了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美(如治理过的江河、驯养过的禽兽、绿化了的沙漠,盐碱地变成良田等),即人化的自然美。”[4]147-148所以,侗族鼓楼的自然美,除了“形式美”的特征外,更主要的是它展现了人们由内在而生发的众望所归、顶礼膜拜的信仰心态,这样一来,侗族鼓楼的美,就把形式的美感、自然的风光、建筑的社会功能等融为一体,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交织的审美特征。

物理和谐:结构与质料的统一

在侗乡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锦鸡翅膀凤凰尾,比不上侗家鼓楼美。”它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侗族鼓楼美的赞叹。之所以能够引起美的称赞,不仅是因为其形式美的特性,还在于鼓楼的结构与质料所构成的物理的和谐。侗族鼓楼的高度少则1层,最多达29层(从江鼓楼,高46.8米,每一楼层的平面呈正八边形,耸立在从江县城郊的都柳江畔,于2005年11月建成,是我国目前最高的一座侗族鼓楼[6]),鼓楼楼层的平面总体上以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为体征,其顶部不仅有悬山式和歇山式,也有多坡面攒尖顶等形式。侗族鼓楼一般都由主承柱支撑,主承柱多为杉木,在使用数量上不尽相同,有使用一根作为主承柱的,也有用四根和六根的,最多的有用八根的。侗族鼓楼的设计、建造者都是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匠师们在建造鼓楼前,根本不需要设计任何图纸,手里的工具只是一把木角尺、一棵丈杆(一种尺度)、一节墨斗、一支墨纤(沾上墨斗中的墨之后当作笔使用)以及斧、锯、凿等民间流传的古老建筑工具,实用而简单。建造鼓楼时充分利用杠杆原理,以杉木为主材,凿榫衔接,无需一钉一铆。从表面看来,鼓楼的形式虽然各式各样,但其构造却有相通之处:支撑鼓楼的落地木柱有4棵、6棵,也有8棵、12棵,多者有14棵和16棵不等,这些木柱都是比较均匀地落在同一个圆周上或同一个圆心的两个圆周上。因为侗家人认为奇数寓意吉祥,故他们建造的鼓楼层数均为奇数,有3到29层不等。侗族鼓楼顶阁的艺术性色彩较浓,形式多样,既有歇山式、悬山式,也有多角攒尖式,瓦檐还有密檐式和疏檐式。顶阁与楼檐的多样性艺术特质丰富了鼓楼的外观,增添了鼓楼的艺术感染力。

然而,这样的结构艺术,并不仅仅是为了让人能够体会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部分,更为重要的是体现那虚无的空间。构建出这样的空间,才是侗族鼓楼艺术美的最终目的。正如侗家人在庄重场合和节庆日寨老们唱诵赞美鼓楼的歌词那样:“鼓楼高威威”。侗族鼓楼从底层到顶层都是中空的,好似一个竖立着的大音箱,能够烘托出侗家人演唱侗族大歌时悠扬嘹亮的歌声与大自然的共鸣。这种中空的建筑结构,比较容易将侗家人聚众议事时击鼓的声音传播很远。透过鼓楼的横向观测,每相邻的两个楼层之间没有遮挡物,风力完全可以横穿鼓楼,不受阻拦,对鼓楼不会造成伤害,所以至今未有听说过一栋完好的鼓楼被狂风刮倒的例子。这种建筑结构从外部看,高大雄伟,而内部又将中国古典艺术中“重虚”的传统发挥至极致,成就出一种巧夺天工的建筑美。建筑艺术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兼具实用和审美的特点。它通过体形、比例、质感、色调、韵律等空间组合或某些象征手法构成乐曲般的形体结构,反映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精神面貌、情趣、理想。因此,有人称建筑艺术为“凝固的音乐”,而侗族鼓楼更是“凝固的音乐”中生机勃勃且古朴悦耳的佼佼者。正因为如此,侗族的鼓楼建筑才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侗族鼓楼的整体建筑特色呈现出结构与质料相统一的特色,这样不仅保证了鼓楼的实用功能,更是在空间上显示出浓郁的美学风格。物理上的和谐把集体精神和人文理念有机融汇至鼓楼的外在形式之中,并且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把民族文化体现了出来,在审美体验中给人深刻的领悟与思考。

文化和谐:社群关系的融通

“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的生存和发展,经由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社会规范总和。”[7]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由若干个层面构成,每一个层面的文化因子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的文化因子一起通过不同的方式构成一种文化网络,各文化网络间相互连接,构成了文化整体。[8]鼓楼在侗族社会中,不仅承载着优秀的侗族文化,而且还是各种侗族文化的聚焦点和传播地,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和谐。这种和谐大致有六个方面:

(一)歌以言情,舞动其形。侗族村寨大多聚族而居,一般一寨一姓,也有数姓一寨的。长期以来,侗族鼓楼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功能,使侗族社会一直处于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侗族鼓楼不仅是“合款”集会议事的场所,也是宗族和村寨的标志及公众休息、娱乐的场所。因而鼓楼除了宗族“合款”以规约人们的行为外,还承载着侗族传统文化特别是歌谣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侗家山寨被誉为“歌的海洋”。明代邝露《赤雅》载:“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①“长歌闭目,顿首摇足”是指男声演唱侗族大歌时的情景。因为侗族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暖心,哆耶暖村”(“哆耶”泛指侗族人集体载歌载舞)。在侗乡是人人唱歌,处处有歌,事事用歌,唱歌成了侗家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精神生命延续的必需。侗家儿女祖祖辈辈在鼓楼里练就了一身唱歌、跳舞的硬功夫———能在不同的场合与环境中灵活地即席措词“对歌如流”,其声调也能与歌友的声调“相映成趣”。鼓楼对歌是“哆耶”活动的,歌逢对手时,不仅通宵达旦,有时要连唱几天几夜。人们在“哆耶”活动中,不仅得到了一种高超的艺术享受,而且还在这一活动中使艺术得到高度的协调,进而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社会和谐图景。“哆耶”就是这一社会和谐的最好脚注。

(二)传授知识、聊天娱乐。鼓楼是侗族百姓的娱乐场所。人们休息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聚集在鼓楼里面和外面的鼓楼坪唱歌吹笙、跳舞、踩歌堂。歌谣文化是侗族鼓楼承载的文化因子之一,青年人通过在鼓楼里对唱,不但可以寻求到自己的知音,而且还能让民间歌谣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弘扬。侗族男女青年在鼓楼里以歌为媒,成就了他们的共同心愿。在摆故事、聊天、唱歌等传授知识的途径中,主要还是通过歌声向后辈传授历史知识和生产技能。谈斗牛、斗鸟的趣事(包括传授饲养斗牛、斗鸟的方法)以及议论以往的战绩,预测明天的胜败,等等,都是在鼓楼里的欢悦之中得到传承的。

(三)信息传递、击鼓报信。击鼓报信是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与野外城墙上烽火台的作用相当,只不过一个用鼓声、一个用火光而已),由来已久。清嘉庆年间的《梦广杂著》有“……每寨必设鼓楼,有事则击鼓聚众”。据有关史料记载,侗族鼓楼最早也是用来报信御敌的。有史料记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流地方“村南通黔,村北通楚,各建鼓楼一座,取戍鼓戍之,遗制也。”至今仍流传在侗乡各地的传说,也可以作为佐证证明鼓楼的这一用途。现在仍有不少鼓楼置有一面皮鼓,作为召众集会和报警之用。鼓声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号令,是有特定的表达方式的,如鼓声密集而长久不断,表示呼救;如鼓声密集而短促,表示情况紧急等等。遇有重大事件,登楼击鼓召唤,众人闻声而至,众村民还可从鼓声里得知是警是喜。同时,只有寨老或款首才有下令击鼓的特权。

(四)聚众议事、排忧解难。美国学者摩尔根在考察美洲土著人的住处时提到:“家庭在各个发展阶段是个很软弱的组织,其力量不足以单独对付生活斗争,因此要几个家庭组成大家户以求得庇护。”[9]侗族人的社会生活的演进也是这样的。因此,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侗族就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组织———“款”。“侗款”“在侗语里是‘法律条款’之意。侗款包括立法、司法一整套的侗族法律体制,实质是原始军事联盟、司法职能机关和群众相结合的社会组织”。[10]侗款的形式有“小款”、“中款”、“大款”。“款”的首领被称为“款首”,是由每个村寨的寨老充当。“款首”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召集款内群众制定“款约”,而“款约”的内容则是对村民的一些不良行为的约束。“款约”制定出来后,款内群众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如有违反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某一个村寨遇有大事发生,“款首”就会亲自跑到鼓楼击鼓,召集全村人到鼓楼来,集体进行商议和表决。“款约”一切争端和纠纷也都由寨老或款首召集当事人和其他人员在鼓楼里集会解决。一些本寨及本族人举行的祭祀仪典,也全是在鼓楼里办理。寨老及款首没有特权,平时做自己的事情,有事召集众人民主协商解决,并无报酬。侗族的习惯法,就是款规款约,全都是在鼓楼里订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款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在侗族鼓楼里订立出的“法规”,就成了侗族百姓生活、言行的准绳。

第5篇:建筑美学范文

在我国众多民族中,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湘、桂等地。在人类建筑的历史长河中,侗族人民以其特有的民族特色创造了侗族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建筑艺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侗族民族文化之一,侗族鼓楼、桥、寨门、居民楼房等建筑,是侗族建筑艺术的表征,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侗族的民族文化,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这些建筑风格的设计具有较高文化价值,是我国建筑历史文化的重要分支,是珍贵美学建筑设计的文化资源。所以,我们要对侗族的建筑结构设计特点进行保护与发展,对侗族的建筑进行整体的规划、探索。

二、侗族建筑的布局

侗族特有的建筑美学民族文化,使侗族建筑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建筑,侗族传统建筑经历丫多年的文化建筑发展过程,以其特有的建筑布局形态,为文化脉络勾_r它发展的轨迹。传统侗族建筑民俗文化形象由其建筑整体形态及环境布局构成。以贵州肇兴镇侗族传统村落为例,贵州县地区以多山地为主,侗族村寨多建造于狹长谷地,侗族建筑布局紧密、错落有致,形成特有的侗族建筑群体的布局风格。从侗族村落建筑文化布局上可分为设计学的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类。

点状建筑文化形象以侗族村落的五座鼓楼为代表。侗赛鼓楼是侗族村落全寨中最高的建筑物,并且分布于村寨五个建筑团体的中心,鼓楼居于中心,民舍环鼓楼而建造,鼓楼是村寨的标志性建筑。线状建筑文化形象有从村寨中穿行而过的溪流,在溪流之上分别有六座风雨桥,并以它独特的侗族建筑风格为整个侗族村寨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状建筑设计特点则为狭长地区民居建筑的建造形式,侗族村寨的布局是围绕着村寨的五座鼓楼的各自中心而展开的。村寨由五个环形建筑体系组成,分别被称为仁、义、礼、智、信等建筑团体。这种面状建筑群虽然有部分现代建筑穿插于其中,但是由于建筑规划布局集中,在整体上并没有破坏建筑设计美学的面状整体性。

三、侗族的建筑设计结构

建筑作为侗族文化表现方式之一,侗族结构建筑在民族文化建筑中更加标新立异,其民间结构营造技艺及建筑美学结构设计的结合更是令人叹奇。下面从建筑美学结构设计手法的角度分析侗族建筑美学结构的特点。

1.建筑特性结构设计构成新的设计语言符号。建筑材料的性格特点不同、切割的形态不同,所构成的构件具有不同的性质,在建筑力学上也有不同的表现特质。根据建筑力学结构构件互相作用传力的特点,来确定构件的材质和形态,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建筑屮的作用。梁、析架、索、拱、柱等重要建筑组件,可以在建筑中构成不同的符号和建筑设计语言系统。

2.抽象儿何图形结构的建筑设计。几何图形是一种经过抽象概括形成特有的形态,如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方形、菱形、圆锥形等。在自然界中以几何形状而真正存在的并不多。所以抽象儿何形状的建筑设计显示出改造自然的抽象美、人工美、理性美。与此同时,也表现一种人工精美雕琢留下的建筑痕迹。在侗族建筑中,抽象的儿何形态设计,体现了理性逻辑思维,建筑力学上承蜇力受力均衡、施工简易,所以是侗族建筑结构设计较为常见的类型。

3.等比复形的内部结构。等比的网状结构是采用重复的线形构件,通过特定的建筑设计结构的结合点,按照侗族民族文化建筑设计语言的特点和组合规律,组装成特有的侗族立体的建筑结构骨架。连续的、等比的网状结构是侗族建筑空间杆系的结构体系。当结构为二维时即为等比的网状结构,等比的网状结构为曲面时具有建筑三维空间的壳体结构特性。

4.仿生的建筑设计语言的构成,表现在建筑物仿生形态的外观结构。仿生设计是在进行建筑规划与设计时不可或缺的设计手段,也是建筑结构形态的设计语言。多种仿生形式的结合和演变,创新了仿生设计手法特有的建筑设计语言。同象征一样,仿生可以确定建筑主题与建筑形体、空间和符号的关联,而使体验者产生联想和共鸣,从而传递情感,它对表现建筑的主题有着直接明晰的效果。树状结构是在德国工程师弗莱?奥托的倡导下,经长期研究,逐步成熟,得以应用的结构形态。将原始建筑学之美转换成现代的建筑,即轻型的、节能环保的、灵活适应性强的现代建筑。树状建筑结构是用仿生美学的构建特点与天然树木极为相似的空间结构,以其多级分杈,向上生长的结构形态赋予建筑以旺盛的生命力,强烈地体现其是从底部支柱逐级“生长”起来的,并融为一体。节点釆用相贯形式,力的传递顺畅自然。建筑往往模仿自然物象的形态及其特殊的组织关系来构图和表达立意,可以取得新颖独特的效果。侗族鼓楼的优美造型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飞向苍穹。侗族建筑从形态仿生美学设计角度进行设计,形成了侗族特有的建筑风格。

四、侗族建筑发展趋势

侗族建筑由于更多地扎根在历史,所以会带上一些封闭和保守的建筑设计性格,侗族在现代化建筑设计迅速发展的技术革命面前,可能有一些传统设计结构特征被削弱。但侗族建筑在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可以更具有民族性,同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之间也会有更好的互助发展。

1.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理念。侗族建筑作为人工产物的中华建筑文化,是侗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文化结晶。它所传达的是一种属于侗族所特有的建筑文化信息,同时侗族建筑精神文化的理念也传播在其他少数民族建筑中,建筑一精神一人一自然,是侗族建筑文化的主旨。

2.恢复原有的面貌并加以保护。侗族建筑承袭中国传统建筑以木质建造结构为主的建造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表面的油漆彩绘脱落损坏。因此,侗族建筑民俗文化遗产应该引起现代社会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手段进行保护和复原。

3.应开拓性地、创造性地看侗族传统建筑文化。侗族建筑是地区建筑、民族的建筑。在现代建筑文化设计风格的发展过程中,侗族形成了独具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氛围。我们应弘扬先进文化与民族精神,扩大对侗族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使侗族传统建筑文化这颗璀璨之星更加夺目。

结语

通过对侗族的建筑形式的分析,客观地反映了侗族人民在村寨选址、布局、营造,以及审美和文化上追求“万物有灵”“神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另外,传统的侗族建筑文化至今也未被现代建筑所吞噬。相反,倒是以新的面貌站在民族文化建筑的前端。但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侗族建筑也正在受到来自人类自己的威胁。对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不应是孤立的保护,而要合理地给予它在功能和景观方面的有效利用,也要努力使它融入社会现代化发展中来。有效利用侗族传统建筑,并继承发挥着原有的功能,是对侗族传统建筑最好的保护利用方式,侗族传统建筑和历史环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应以人类的合理活动赋予侗族传统建筑以新的活力。

第6篇:建筑美学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y elaborated environment esthetics and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esthetics's concept, the characteristic, unify the building esthetic ecology beautiful principle, proposed that moves toward the ecology esthetics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esthetic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btains the creation which China constructs to have with the natural paragenes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dea conclusion.

关键词:建筑环境美学 生态美学 可持续发展

key word: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esthetics Ecology esthe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吕锦玲(1979―)女,四川大竹人,四川天一学院,助教。

一、环境美学与建筑环境美学

(一)环境美学的概念

人们一般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所展开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密切交织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美的标准应该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适宜度,所以环境美学首先应该从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如森林、河流、海洋等以及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与居住地的绿化安宁等多种手法的美化过程进行研究,构成环境美学的框架。

(二)建筑环境美学的特征

建筑环境美学就其特征来看,第一便是严格遵循建筑科学和环境美学的规律性,力求在一定的经济、建筑科学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处理好实用空间与视觉空间、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实体分割出来的实用空间组合是在空间上和谐连续变化的序列;其次便是建筑环境美学必须沿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在现代建筑群的塑造上体现出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当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还要注重新、旧建筑群的整体协调,使整个城市的建筑,既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又各具特色并展现新时代建筑风格的雄浑气魄。

二、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化

一本《寂静的春天》引发了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改革开放的大跨度进程中,在城市化进程提速的当今社会,建筑群体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传统建筑审美及设计的特点

传统建筑设计在兼顾一定审美需求的同时更注重的是其使用功能,在建筑的设计中往往会忽略掉其居住的舒适性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等需求。建筑设计上的模仿和建筑科学技术的局限是传统建筑的弊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审美眼光对现代建筑群体的形成有了一定的阻碍。面对当今严峻的生存环境,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产生深刻认识,使得我们的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没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传统建筑的审美标准在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出现时发生了变化。

(二)生态美学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而我们建筑师的创作则是营造一种人工的生存环境,如果契合我们现在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不得不说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就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我们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进行加工和改造,建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三)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古今中外的建筑师们都把建筑当作为一门艺术,从色彩、造型、风格内涵以及周边环境美化等方面提升建筑物的美观要求,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应是建筑审美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特征一: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建筑物的存在时以牺牲环境、损害生态系统和巨大的能源消耗为代价的话,那么建筑物本生便不具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的建筑物根本谈不上美。

生态美学的特征二:和谐。生态美是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在各自的运行中和谐共存,这就营造出了人工环境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于建筑物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语周围的融洽,而更应是使用功能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的融洽。

生态美学的特征三:科学发展。建筑得存在是为人类服务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发展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在现代建筑物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具备科学发展的眼光,达到环境的持续循环利用。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已经在国际现代建筑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建筑师已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建筑审美观念中,更应该肩负起使得建筑物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艰巨使命,改变观念,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审视建筑形态。今天,我们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同时更向世人展现出的既有我们和谐共存的利用自然、创造环境的思想,更有我们研究环境、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马文起.关于城市的环境美和环境设计的几点思考[J].河北林学院学报,1991,6.

第7篇:建筑美学范文

十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生态建筑美学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回应,更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和谐相处,促进当代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筑美学

(一)生态建筑美学的概念

生态建筑美学是由生态学、建筑学、美学三大学科的有机“融合”与“共生”。“融合”是由人工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体,最大化建设发挥有利于生态效益的自然环境,尽量避免额外的反生态效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共生”是以不改变自然环境为目的,也就是说,原始自然环境和生物物种不被打扰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系统的共存原则,从而有利于自然生态适应和发展。

(二)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

1、高新技术中的新型材料

高技术处理后的低效材料,直接利用一个特殊的编织工艺形成建筑的密封结构,或构成建筑的表皮系统。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其中,德国馆外墙使用的是网格、良好的透明性创新架构的“布料”,能有效避免因人流密集而导致热量堆积,减少空调能耗的负担,最重要的是这些“布料”可以被再次使用,制作成小型遮阳罩。英国馆的外墙采用一种透明亚克力制成的“触须”,白天,触须会传导光线提供内部的透明,夜间,触须内置的光线可以照亮整个建筑,从而节约了场馆的电量。这些新型材料自身的质地和线条,不仅带来了新的视觉美感,而且还营造了现代感和震撼。

2、采用生态技术对建筑节能的考量

生态建筑技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中,最基本且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建筑设计。杰出的建筑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创建空间和实体,通过块体、空间和设备的优势来满足建筑。在现代建筑中,应减少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影响,按照建筑功能的需求,去寻找自然通风和采光,表皮布局使用自然条件调整日照,促进建筑能耗量少,得到全面的节能效果。

3、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

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是生态建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生态控制论和生态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的一个概念。任何产品最终将成为一组“垃圾”,每组“垃圾”也是生物圈中另外一组有用的“产品”。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遵循材料回收的准则,实现资源回收和永久利用,最低成本换取最大化的发展。

4、生态建筑的和谐美

自然美:人类的生存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石,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来决定。就地形而言,不同的山地地形里,单体建筑可以得到更好的通风和采光。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可以有一个更有优雅的环境,身处其中,感受自然的建筑风景,同时也享受着快了,这充分体现了自然美。人文美:空间布局、外观情况和建筑物的细部装饰对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中,大多以闭合的状态展现,并布置在中心轴线对称的形式。在细部装饰,一些传统民居会在搁栅雕刻波浪卷的图形,表达防火意识。历史美:历史环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建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美的过程。现代主义建筑是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中心,表现出理性的建筑之美;后现代主义建筑倡导装饰技术,以实现丰富视觉,主张满足心理需求,呈现一种妥协的装饰美感。每个时期已经属于艺术印迹杂交叠加和历史累积的成果。

二、生态建筑与相关建筑的关联

(一)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

生态建筑的设计总体思路基于:利用土壤、温室和自然通风技术提供一个稳定和舒适的室内环境;粪便、食物垃圾等已经在沼气中作为燃料和肥料……因此,所谓的“生态建筑”,是在建筑生态系统中操作能量和内部订单、回收、高效的平衡生态建筑环境。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理念,主要包括建材、城市规划以及功能和构架、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荷载和环境的集成,其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

(二)生态建筑与其他建筑

对于“低碳、健康、自然、环保、生物、技能、环境共生、资源循环型、有机建筑”等建筑,不能与“生态建筑”竞争,它们只是“生态建筑”的一个附属部分而已,只是局部概念罢了。

三、生态建筑造型的美学探究

由于建设规模不同的生态建筑风格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以美感的角度做出的形状更符合以人为本。我们可以发现,人们都集中在审美体验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发展的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当代的审美原则也出现了模糊、情感化的审美变异。

(一)人文主义

建设作为文化的象征,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的理解和认知。事实上,生态建筑以物理形式存在,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需求,所以只有以与人相关的概念去认识,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内在的联系。只有当生态建筑和当地人民的习俗、文化融合,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意义。因此,生态审美的活动已经不是单纯对建筑形式和风格的纯美学,而是反馈生态建筑在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问题。

(二)体验过程

建筑的意义在于为人们的生活而服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的是建筑结构,即建筑特性和质量(样式、功能质量等)的体系结构,作为最终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评价指标。这种专注于精神需求的审美观念,具有明确的目的,追求优雅的审美情趣。

当代生态建筑被认为是一个不断发展与人沟通对话的方式,所以人们更关心的是沟通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对话。事实上表明,人们对建筑概念的变化,关注建设中心从“结果”到“体验”。

(三)审美变异

审美变异指的是当代建筑设计概念问题的出现反抗现存的古典审美现象,其中包括建筑美学、价值曲线、审美标准体系和变化的艺术技巧。事实上,人们在追求“国际风格”和欣赏“文化共生”足以表明“变异”的审美现象。建筑的多样性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式,而是包括了多元化的审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单一的审美价值已被打破,但文化价值的上升,是建筑物也呈现了不同的风格。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类型之间存在丰富多彩的差异形式和方法,完美诠释了审美的变异。

四、生态建筑美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新模式

第8篇:建筑美学范文

作者:董晓磊 单位: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白天,这些挺拔高耸的建筑轮廓就像跌宕起伏音乐节奏在律动;夜晚,高层建筑流光溢彩,霓虹闪烁,整个城市就像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高层建筑实现了建筑垂直方向的立体化发展,这使得建筑面积大大增加,节约了城市土地,这样可以把更多的土地开辟为公园和绿化场所,使得城市绿化率大大提高,净化城市空气,让城市实现生态化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高层建筑体现了多方面的科技美学价值“科技美学是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审美价值形态及其规律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是美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它肯定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科技美学由科学美学和技术美学两部分构成。”[2]高层建筑本身就是物理学、力学、化学、材料学、数学、结构学、建筑学等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晶,蕴含了极高的科技美学价值,显示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使得高层建筑的科技美学价值有了更高的提升,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价值,逐步地鉴赏科技美学。高层建筑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任意一种科学的发展都会引起高层建筑在内部构造或者外观形式上的改变。材料的改变会引起高层建筑整个材料及其审美价值的改变,玻璃材料和现代钢结构的出现使教堂从幽暗封闭转向了明亮开放,美国洛杉矶的水晶教堂就是最好的例证。整个建筑不再肃穆阴森,变得轻盈飘逸,晶莹剔透,甚至连砖石结构的钟塔也被玻璃塔所取代。可见科学美学散发着它非凡的魅力。技术是建筑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高层建筑更是通过技术在其内部构造以及外观造型方面的运用,达到技术与造型的完美融合,展现新的美学价值。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所展现的技术美学价值是与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相一致的。最早的高层建筑侧重于工程技术与建筑功能的运用,现代高层建筑极力表现技术在艺术创意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层建筑到了一定的高度,其节约用地将不会太明显,但是其造价将会成倍地增加,极其昂贵。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曾提出过尖锐的批评,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就是其中一位,他对高层建筑的奢侈提出来强烈的谴责:“摩天大厦将永远是空想,它们永远是昂贵的,它们永远是额外的。在我们的时代当然能用摩天大厦的众多实例去庆祝文化,我们注视的生活方式由摩天大厦最好地表达出来了。摩天大厦在美国文化中有伟大的方面,但他们已经停止建造高层建筑了。”[3]高度是高层建筑引以为荣的特征,同时也是它自身的一个弊病所在。在面对地震、飓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时,由于高层建筑内部构造极其复杂,再加上其内部容纳的人员多,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对人员进行安置和疏散,相较于底层建筑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美国“9.11”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当时两栋主楼和旁边的5栋裙楼在1h内先后倒塌,在其内部的各国工作人员,约3000人死亡或失踪,参加救援的300多名消防人员遇难,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其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生态美学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同样和谐也是高层建筑生态美学价值所在。这种和谐不仅包括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也包含了它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和谐,并且要体现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自然气候环境截然不同,所以两国的人文居住环境不能相提并论,各自有各自的环境特色;就中国国内各个省份而言,气候不同,居住的民族不同,其建筑特色也各有千秋。陕西、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与重庆等山城地区的高层建筑,其地基不同,使用的原材料不同,呈现出的整体风貌也尽然不同,但各自的建筑又与当地的黄土高原或山坡环境相交融,有意识地对当地自然环境加以保护,呈现了很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实现了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

第9篇:建筑美学范文

关键词:代建筑;美学特征;美学范畴

1 前言

建筑作为一种实存的文化载体。它镌刻着一个民族、地域、社会的生存、延续、衰退、消亡的历史过程,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人以无限的遐想、灵魂的震撼和强烈的美感。然而美的涵义是伴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同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不一样的美学思想潮流。在当代中国,美学思想由注重客体研究的客观倾向走向注重主体研究的主观倾向,美学范畴由单元转向多元。

2 当代中国建筑美学的相关概念

自2O世纪初以来,我国建筑始终在”完全西化“,“民族形式”和“折中主义”的主线下发展,但自上世纪9O年代以来,建筑艺术设计在处理传统和西方现代风格的问题上变得理性起来,强调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现代观念,但不可否认,大众在建筑鉴赏与建筑消费上还未真正上升到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上来。

2.1 美学和建筑美学

传统美学关于美的观点有两种:一类观点认为“美”在主体,即“美在心”另一类观点认为“美”在客体,即“美在物”。这两种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将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与物一元对立。从伦理层面或认知层面得出审美活动有别于其它活动的特点。遮蔽和忽视了“美”的生存论意蕴和本体论意义。总之,至今大部分观点仍然是认为所谓的美学,一直是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和美的哲学这三者某种形式的结合。建筑美学理论体系包括4个层次的研究内容:美的哲学、艺术社会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实践。笔者认为: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与环境美的本质规律,研究建筑审美经验,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且探索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的学科。

2.2 建筑审美

建筑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有规律可寻的,而审美却是随时代、地域等因素改变的。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的建筑能达到审美要求,体现美的存在。审美标准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作为人们审美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影响着建筑美的评价。然而,审美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它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与归宿。一般来说。建筑审美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内容包括社会伦理、宗教观念、应用性、思想性等方面,形式包括感观、装饰、质地、色彩形态、空间组合等。建筑审美来源于对建筑空间的体验和对环境的心理感受。然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科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这种变化表现在审美习惯上。具体说,就是单一式审美向多元化审美拓展,深度性审美向表层化审美拓展。

3 中国建筑美学特征

3.1 技术性美学特征

技术性的美学特征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它在现代人的审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建筑的“轻、光、挺、薄”与古代建筑的“粗拙”、“繁褥”的形象差异,主要表现在技术手段之间的差异。一般而言,技术愈成熟,愈先进,就愈能解决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矛盾从而更能达到美的境界。反映到实践中,需要按照技术规律来造型,即是建筑界常说的结构逻辑。若违背了这一点,使建筑技术手段与形象彼此割裂,那么给人的感受便只是虚伪和一种矫饰。在现代的建筑群中,高科技赋予了建筑一系列强烈时代感的空间意象。一方面为城市提供了形态各异、新奇美妙的景观造型;另一方面塑造了一种在跨度上大大超过钢结构的巨构空间。

3.2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筑开发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现象。比如过度占用绿地、片面提高容积率等等。各种短期的开发行为造成了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将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融人建筑创作中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创造体现人文景观的场所、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和对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等等。如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的设计积极地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控制超大厅堂的空间体积:同时采用合理的能源,以提高设备的节能效率:控制外墙的玻璃面积注重保温隔热等。

3.3 和谐的特征

“和谐共生”是现代建筑的精髓。而和谐本身就是―条极重要的美学规律。这种和谐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自身的和谐:二是建筑与广义环境的和谐。首先,建筑自身的和谐包括空间与功能需求的和谐:其次是建筑空间与安全性的和谐。建筑与广义环境的和谐包括:(1)建筑之间的和谐,表现为新旧建筑和谐:(2)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表现在对环境的充分尊重和融入;(3)建筑与人工环境的和谐,表现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充分认识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

4 创造美的美学范畴

创造美即是如何实现建筑的美学特征 理性与感性、推陈与出新是创造美时人们的主观创造。

4.1 理性与感性

人的思想总在理智和感性之间徘徊,建筑创作也就不可避免地有着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理性成分是建筑产生和存在的基础。非理性的成分是一种激情和极端的创作。正是因为非理性成分的存在才使建筑各有特色。不论感性或者理性,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二者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理性与非理性并非完全对立,而是辨证的关系。西方建筑从启蒙运动开始一直到现代主义取得合法地位,其对理性的追求贯穿始终。即使如此,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非理性成分。中国建筑的理性不像西方理性主义那样力图排除经验主义,恰恰相反,中国建筑理性强调现实的经验和历史的体验的统一,情感、法则与行为意象的化合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而当代建筑在注重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的同时则加入了更多个人情绪化的非理性成分回。

4.2 推陈与出新

建筑融集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因此创造建筑美时,要比较和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筑的创新需要有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没有对于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用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对抗“国际式”建筑的乏味,在建筑中传达出特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信息。传统的继承需要创新。创新的前提是充分理解。如果设计师过分依赖传统,进而忽略创新,盲目照搬,就会成为历史风格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