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科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因素包括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七种能力,其中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上述全部质量因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皆能得到一定的训练,而且非智力因素也与所增长。”为此,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强化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实验是化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地学习兴趣,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人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所以,强化化学课的实验教学,能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演示和学生动手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实际操作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对培养他们热爱化学学科,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大有好处。
二、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上述“三大原理”进行探索、理解和辩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三、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建筑术语:发透;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都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就解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与那些关键设备的重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少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所以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
四、运用典型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教师宏观地把握课标,教材的整体,知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能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思维训练、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再气化,因此硫蒸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谈蓝色火焰就不足为奇了。
2、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给初中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十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发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然后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3、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学习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
五、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重视让学生从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全面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应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只有多做实验,让学生养成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磊.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2009.09.
[2]肖常磊,钱扬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初中化学 科学性教学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老师们在备课时,其教案中已体现了一些科学方法的要求。但是大多数的教案对方法的描述过于笼统,很少有人将科学方法教育的目标明确细化。同时,通过了发现教师们在进行方法教育的教学设计时,大都是从学生易懂,条理清晰,和自身经验积累,或者是依据教材中的顺序,或者认为这样编制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的。可见,教师对科学方法教学策略的用还停留在自发状态。虽然教师对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也能注意到科学方法的教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科学方法的学习目标设计上、学习顺序安排上、教学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和活动探究中渗透的科学方法不能有效地进行内化,不能及时了解学习的效果。因此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性教学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人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并依据初中化学科学方法学习内容、影响因素和学习过程的研究,对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路。
首先,在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思想和方法,但教材中并未直接出现科学方法的名称,而是通过选择适宜的知识载体,结合某些知识的形成和获得过程来体现和渗透科学方法和思想。化学知识的教学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等。如学习酸、碱、盐性质时,可以先研究单个物质的每一个具体性质,然后再综合为物质总的性质而得出该类物质的通用性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推理能力。其次,结合化学概念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化学概念是从大量同类化学现象和化学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所提示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是构成化学理论的基础。因为每一化学概念的形成都必然包含着科学方法的因素,形成概念的过程就是应用化学科学方法思维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概念的教学中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给学生形成概念的科学方法。即化学概念的形成一般经过这样的过程:提出问题、观察实验一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演绎化学概念。最后,在化学理论和化学规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化学规律是化学现象或过程内在的本质联系,是构成化学大厦的砖石和框架结构,和化学概念教学一样,在探索、总结化学规律时,也应重视科学方法的传授。
其次,创设合理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方法训练。
“问题是激发思维的火花”,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对结论迫切追求的欲望,产生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行动。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猜想、特殊化、一般化等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逐步进行化学科学方法的教育。例如在进行酸、碱、盐教学时,提出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许多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分类、综合得出反应的本质是离子之间的重新组合,生成了水、气体或沉淀。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实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等科学方法,而且在实践中还了解实验的结果要经过多次实验的验证。
再次,剖析历史案例,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化学家们在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构思精妙绝伦,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科学方法教学素材。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化学科学发展的史料,将化学概念、定律的历史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使之熟悉化学家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和科研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科学方法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教学中化学史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根据教材课文中提供的事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化学史内容在教材中均有介绍,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来介绍科学发现的历程,也可以查阅一些资料来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2)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关于科学发现的阅读材料,例如水的组成揭秘,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3)根据教材挖掘出隐含的有价值的史料,如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原子和分子概念的发展简史等。
最后,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纵观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实验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让学生领略化学科学方法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方法的教育。
在通过典型实验,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的科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抓住实验异常现象,充分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反常实验现象。在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忽略这些异常实验现象,而应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异常现象,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客观、全面、准确地找出真正的原因。在找原因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反复实验,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来论证猜想和假设,可见,利用实验的异常现象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可以充分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在中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然而在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而应试教育仍然搞得轰轰烈烈的今天,实施科学方法教育仍然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为数不少的教师仍然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主,而忽略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忽略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这在教学中是极其普遍的,因此加大对初中化学的科学性教学的推广力度,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知识文化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理论性成果,是科学与文化在观念层面上的直接关联部分。若把其他文化要素比做科学文化的血肉,则知识文化要素为科学文化的骨架。知识文化要素是科学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他文化要素的载体。化学课程中的知识文化要素主要是化学学科知识,包括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知识等等。
2.技术文化
技术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操作性成果。技术文化离不开知识文化的理论支撑,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知识基础上的一种生产性文化,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化学课程中的技术文化要素主要是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是化学技术文化的集中体现。
3.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对过去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事实、进程进行记录、诠释和研究的一种文化。历史文化中包含着人文、哲学、科学、伦理道德等多种亚文化,可为现今及未来远景提供参考依据,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化学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要素主要是各种化学史,如化学家们的事迹、与化学相关的发明、发现、发展和生产的历史等。
4.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的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生命与自然环境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的文化。自然科学中融入生态文化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双面性,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化学课程中的生态文化要素主要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化学知识,如矿物资源的开发、化学变化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
5.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区别于人类其他亚文化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除此以外,艺术文化还具有认识、教育和陶冶等功能。让学生在满足审美需要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通过艺术文化,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引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深刻变化。化学课程中的艺术文化要素主要是与化学相关的美的存在,如生态环境美、科学精神美、化学美等。
6.伦理道德文化
伦理道德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自愿接受的内在的价值理想,二是遵循内在价值理想的外在的行为规范。科学文化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以及所表现的价值理想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化学课程中直接属于伦理道德文化范畴的材料较少,一般隐含于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中,如化学家献身于科学事业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等。下面以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为例,列出教材中所含的部分文化要素(因教材中的文化要素都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呈现,故表1中未列出知识文化要素)。
二、文化视角下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在“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1]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新课程教材加强了人文与科学的结合。人文文化作为满足人精神世界需要的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的目标就是强调化学学习不仅是获取化学知识,更要接受化学的科学精神、思想的熏陶,塑造科学品质,提升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1.创造丰富情境,凸显STSE教育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STSE教育是在人类生活的背景中将化学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实质是融知识、技术、生态、艺术、伦理道德等多种文化为一体的“多元文化教育”。通过STSE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还能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STSE教育也是在科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运用化学知识权衡利弊并做出恰当的选择,感悟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STSE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化学知识可承载的STSE内容,将具有类似STSE教育价值的不同的化学知识内容,用类似的设计思路组织教学,使学生分析、解决同一类实际问题时能形成正确的角度、思路和观念。例如在学习氮及其化合物时,先是在自然界的背景下呈现氮元素的存在及循环,然后是具体代表物的性质,再到应用物质性质分析解释环境问题。那么在学习硫及其化合物时同样采用自然界物质性质社会、环境的模式组织教学,就能让学生主动建构同一类实际问题的分析角度、思路和观念。[5]
2.融合历史文化,塑造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史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一部分,它以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和科学史知识为载体,呈现了化学科学在人类历史中的发展轨迹,展现了人类在化学科学研究上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在化学教学中融合化学史教育,让学生在历史背景中学习科学知识,既能让学生在科学发现、演变的基础上,更准确地理解化学知识,又能在化学史蕴含的科学态度、精神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合理、恰当地融入化学史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既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又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受到科学精神熏陶。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化学的历史文化素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让不同类别的化学史充分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例如:利用化学家的故事,可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如舍勒发现氧的故事、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等等。利用化学发明、发现史、生产史、应用史,既能让学生了解前人的科研事迹,又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如侯氏制碱法、苯的凯库勒式结构等,都是很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3.发掘地方文化,体现校本课程魅力
发掘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资源,在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学习化学,是促进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一条重要途径。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留给学校和老师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基于地方和学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地方文化资源是宝贵、丰富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以地方文化资源为载体,整理找出与化学关联的内容,然后确定其对应的国家课程内容,开发合适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感受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地方文化资源非常广泛,包括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等都是课程开发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包括历史文物、风俗习惯等;自然环境资源包括地质、矿物、水、气候、生物等;生产生活包括当地的工业、农业、手工业、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等。这些资源都可结合地方特点,发掘出与化学相关的文化要素,例如陶瓷文化———硅酸盐、地方饮食文化———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大城市的雾霾———硫和氮的化合物等等。
4.展现化学之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法国哲学家韦伊曾说:“科学的真正主题是世界之美”。尽管美在科学中没有准确的定义,人们对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美的确客观存在于科学之中,它总是与和谐、秩序、统一、完善等相联系。化学科学对物质世界的外在现象和内在结构的精确描述,展现了化学科学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化学中处处存在着美,只要潜心挖掘,就会发现其中有着丰富的美学资源。科学审美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在化学教育中将审美和科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化学及其文化之美的熏陶下,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审美观。化学之美主要体现在现象美、结构美、守恒美、平衡美、理论美等等。如烟花燃放时发出的五颜六色的光、酸碱指示剂变色等,这些色彩绚丽的化学现象,展现的是化学现象之美;苯分子的环状结构、C60的足球状的结构等,它们对称、均匀的特征,展现的是物质结构之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展现的是化学守恒之美;勒夏特列原理指导下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等,展现的是化学的平衡之美;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其简洁性、规律性、预见性,展现的是化学的理论之美。
5.引入通俗文化,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通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和构成要素,是人类文化中诸多的亚文化之一。有着大众基础的通俗文化,作为我们身边发生的文化事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引入通俗文化,寻找合适的交点,让课堂上的科学文化与课余时间的通俗文化交融在一起,以通俗文化为纽带,拉近化学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一首《石灰吟》让学生们感到化学并非只能通过枯燥的文字和化学符号表达。再看北大原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之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普通老师创作的化学版流行歌曲《青花瓷》等等,这些都是在“接地气”的通俗文化中传播化学文化。尽管有些创作从科学的角度看并非那么完美与严谨,甚至有些世俗和随意,但不可否认这些和通俗文化交融的化学,让化学知识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化学文化中感受、学习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和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大纲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的、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发展过程。
2.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3.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是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上,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4.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
化学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明白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
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远大目标。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四、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学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好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精彩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此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
3.情感
化学的学习不仅仅需要智力的支持,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通常情况下,化学理论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各类具体的化学实验.进行化学实验时,对于实验人员的严谨态度和科学品质具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真对待,从而得出最为科学的结论.对于化学实验室以及实验用品的了解是学习化学的入门阶段,教师一定要在初始的教育过程中就渗透相应的科学品质.使学生们在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化学教学中,领略到化学的魅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器具的讲解时,要展现出整洁规范的实验室环境、有序摆放的实验器具以及各类生动的实验现象.为什么酒精灯一定要用盖子来盖灭,为什们不能用水浇灭,为什么磷会轻易地被点燃以及不同材料燃烧所释放出不同的视觉效果,都是吸引学生们注意力的最佳方式.让学生们在疑问的带领下,走进化学的世界,并在良好实验室形象的展示影响下,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二、强化学生们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化学教育大纲对于学生的培养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目标,来保证学生们在结束初中学习时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便于其日后的急需学习和发展.因此,化学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的教学任务中认真的做好实验的演示,还要为学生们的化学实验创造良好的环境,尽量使每位学生都又亲自动手的机会.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要强化化学教育的启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缩减理论性内容.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要提升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由于当今社会实用性人才紧缺的现状所导致的,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任务时要注重对学生们实际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们的化学科学水平.对于教材中的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作出详明的介绍,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介绍来提升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而在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以及化肥农药等方面的了解,找到生活与化学的共通点,也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三、利用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培养学生们思维的探索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在相关的课程设置上要增强实验课程所占的比例,不仅是为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学生们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具体的化学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譬如在学生们学习了“水”的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去自然界中了解并发现水的状态以及利用和污染情况,通过亲力亲为的方式去收集一手资料,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们的科学严谨态度.又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演示实验中,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探究,通过多种形式来对一个论点进行实验,拓宽学生们的探究渠道,强化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们可以透过现象,找到本质的所在,养成良好的化学科学素质.
四、使学生们在化学学习中树立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
一、利用模仿探究,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九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由于化学学科知识不足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缺乏,尚不清楚化学学科探究的具体环节。因此,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适宜采用模仿探究。在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导演”,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预先为学生设计好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按照教师预定的学习目标和探究方式进行,给学生展示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涉及到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的方法。
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尽管学生对蜡烛燃烧很熟悉,但作为实验来探究还是很茫然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探究:1. 点燃蜡烛前对蜡烛物理性质的探究:(1)用眼睛观察蜡烛呈什么颜色、是什么状态的?(2)用鼻子能闻出什么气味?(3)用小刀削一些蜡烛薄片放入水中,观察蜡烛在水中沉浮情况,说明什么?2. 点燃蜡烛时对蜡烛化学性质的探究:(1)观察蜡烛是先熔化还是先着火?(2)观察火焰是否有亮暗之分?用火柴梗平移通过烛焰看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3)把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看到烧杯内壁有什么?手感如何?又说明什么?(4)把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说明什么?3. 熄灭蜡烛后对产生白烟成分的探究:(1)用嘴吹灭烛焰,发现有何物冒出?(2)用短的玻璃尖导管导出,用火点燃能看到什么现象?(3)如果用长的玻璃尖导管导出,用火点燃呢?学生的重要任务是记录好每一步实验操作的现象,并进行分析得到结论。按这样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进入有效探究状态并顺利完成探究,有利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形成。
二、教师引领探究,突破学生科学探究的障碍
学生经过模仿探究训练后,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随着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应逐渐减少,不再对探究活动作预先的设定,鼓励主动探究,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加以必要的指点和引导,此时,老师要发挥“助演”的作用,带领学生克服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顺利完成探究活动。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对化学问题视而不见、对化学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等问题,尤其是对探究的过程缺乏反思。这里需强调的是:反思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提炼出概括性的知识,防止知识变成惰性的和僵化;反思能理解如何应用不同的方法、策略解决问题,可以引申知识,拓展知识面;反思能培养学生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拓展了思维。所以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同时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 创新 新课标
“科学探究是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版初中化学教材的一大亮点,在新版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较多的体现,科学探究能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在中招考试的能力考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科学探究也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即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招对探究能力的考察,本文从课堂教学出发谈一下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点认识。
一、教师应具有的保护学生创新心理和创新精神的意识,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创新意识是使学生进行创新、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作为智力正常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教师应具有的保护学生创新心理和创新精神的意识,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如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新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在实验中萌发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学习了H2和O2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后,在学习制取CO2的实验中,可以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进行如下的设问:(1)、制取H2和制取O2的装置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否只是用于H2和O2的制取?是否可以用来作为制取CO2?(2)制取一种气体,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信息?(3)如果实验室没有稀盐酸,可不可以用硫酸代替?(4)若没有碳酸钙该用什么药品代替?经过动手、动脑,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
二、在实验中探索新知识,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1、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设计性实验??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中,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之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例如:在关于溶液的导电性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给出所需的药品和仪器,然后让学生自拟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物质的导电性,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安排:(1)学生自拟实验方案。(2)学生详细设计实验操作过程。(3)师生讨论、评价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探索、研究,虽然时间可能长一些,但在操作中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疑难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实验和学习的能力。
2、注重对实验的探究
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探究式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空,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并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以教材?“燃烧的条件”为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燃烧呢?
(2)提出假设:由于学生对燃烧这一现象非常熟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猜想一:要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可燃物)。
猜想二:要有氧气。
猜想三: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在学生提出各种猜的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合理的假设。
假设1;三个条件只需满足其一就能燃烧。
假设2: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假设3:满足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两个就能燃烧。
(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制订详细的探究计划,就上述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实验一: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决已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的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薄铜片上的红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实验二:用导管对准上述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观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4)解释与结论: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从实验所得到的事实可以证明,燃烧的条件是:①氧气(或空气)②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可燃物,这三个条件应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3、注重验证性实验的探究性
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方法和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要求教师通过实验探究来得出某个结论。例如,在讲铁生锈条件时,由于铁生锈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在讲课前的10天前按右图装置做好后,放置于教室或是实验室(也可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并让学生每天观察铁生锈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这样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趣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利用探究性习题,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选择好的探究性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可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实验方面的探究性学习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习题只需要利用大脑的思维,避开实验条件,利用已有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探究步骤,在大脑里比较分析各种可能情况的利与弊,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它不仅能很好的锻炼探究性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品质,学会把握探究过程的脉络,有利于提高在实际探究中更快的找到最佳方法的能力。
例如:某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发现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讨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并简述推测理由。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探究;化学科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76-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总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
一、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化学教学中,一些化学概念的形成和一些化学知识的获得都要通过对实验认真地观察。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很浓,这时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实验目的,不分主次。教师需要在充分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有目的性的观察。例如演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为理论知识提供感性认识,这个实验要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反应前后的物质的对比上。在点燃镁条前,让学生看清镁的外观―银白色、有光泽、有弹性等,在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白色、无光泽、松脆的固体,用手能捻成粉末,根据现象的对比,学生总结出在发生化学变化后,物质的本质发生了改变。
2、培养学生精确、全面的观察能力。在有目的性的实验观察中,学生常忽略一些微小的现象,所以也要加强学生精确、全面观察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镁条的燃烧实验中,学生往往被耀眼的白光所吸引,忽视了随着燃烧产生的一丝白烟,因此在做这一实验时,注意让学生观察这个现象,并指出产生的白烟是飞扬的氧化镁。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培养这种能力,如同是燃烧,木条燃烧时产生的是火焰,铁燃烧时产生的是火花。所以教师平时应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多“看”实验,从相同类型的实验中寻找规律,借鉴使用。
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长期以来,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附属品,是验证课本内容的“证明”。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是原封不动地按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去做,这样的实验做法,在实验过程中很少出现问题,得出的实验结果也和预期的几乎完全一致。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受到了限制,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去主动地思考能否换另一种实验方法,只是机械地把书本知识搬到实验桌上。但如今,科学课对实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有所转移,为了证明某一现象、原理或结论,要求学生自选实验仪器、自设实验步骤完成操作,学生发挥的空间大了,同时对其实验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开拓思路,自主地设计实验路径,改进实验方法。同时教师要做出表率,创造性地改革和设计实验,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大胆地去探索。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化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培养学生实验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创设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从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练,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例如教学探究实验: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探究。
目的:探究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条件。
试剂:0.1mol・L-1 FeCl3 溶液、0.1mol・L-1 FeCl2溶液、新制氯水、铁粉、KSCN溶液
要求:1、请根据氧化还原基本原理,提出有关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条件的假设。2、 设计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且记录现象
以探究实验一:Fe2+ Fe3+为例:引导:Fe2+ Fe3+需要氧化剂,上面哪些试剂符合这一要求呢?
答:新制氯水 问:那这个实验要如何设计呢
学生实验设计:向盛有1mL 0.1mol・L-1 FeCl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3 滴KSCN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进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实验一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加氯水振荡后,溶液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再加入KSCN 溶液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血红色。
反应方程式:2Fe2++Cl2TT2Fe3++2Cl- Fe3++3SCN-TTFe(SCN)3这个设计利用了氧化还原的知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比较明显。但有的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与上述方案有差异,结果出现了不同的现象:
学生甲的方案是:向盛有1mL 0.1mol・L-1 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的氯水,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3 滴KSCN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结果与上述现象不同,是看到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加入KSCN后出现血红色,一段时间后红色褪去。
学生乙的方案是: 向盛有2ml新制的氯水的试管中加入3 滴KSCN溶液,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1mL 0.1mol・L-1FeSO4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结果只看到溶液变成棕黄色,并没有出现血红色。
此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这两个不同方案的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①猜想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现象?②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这样使学生探究奥妙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师也自然地从单调的方程式教学中解放出来。教师通过创设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氛围,不仅让学生体验了探究的乐趣,更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四、拓展、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教材中设置的实验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精心设计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等特点,完成这些实验的教学在达到中学化学教学目标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许多实验的条件、方法和结论都是预定的,现成性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制约性,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实验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且有些实验的设计存在如下问题:未考虑环保性,药品用量大,尾气污染环境;直观性差,学生很难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仪器繁杂,操作复杂等等。因此,对实验通过改变条件、方法、仪器、步骤进行探索,即对实验进行优化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与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更有利于探究性学习教学目标的实现。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通过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了,化学课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周 雄,蔡亚萍.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究性教学思考[J],今日科苑, 2008,(15):141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化学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之所以成为现在科学课程和教育的根本理念,主要是源于现代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新课标的设计者们就是为了让科学素养潜移默化渗透在学校课程教育中,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慢慢积累的不仅是对化学这个学科的热爱,更多的是对科学的正确态度。作为化学教师更要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参透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教材,指导实际教学。
一、“双基”教学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基础
一直以来,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对“双基”即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比较重视的,然而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部分教师开始放松对“双基”的教育。在观察中,我发现有的教师走向了科学素养培养的极端,要知道物极必反,我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对新课标科学素养狭隘的解读。尽管很多教师明白道理,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论脱离实际,缺少实践环节;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气氛沉闷;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只有我们找到哪些因素导致了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因素,才能避免教师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双基”教学对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基础作用,只有认识到它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提高科学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构建“双基”教学的关键,结合实际教学,兴趣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式:①组织成立兴趣小组,在课前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教学中的内容,在课后让学生们对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展开讨论。②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将初中和高中的化学教学内容衔接在一起,例如在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时,可以从初中化学的溶解平衡引入,在讲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概念时,可以从电离引入。③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拿出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在可乐里,让学生看到铁钉从可乐中拿出变成光亮的过程。
把握住化学的学科特点是构建“双基”的有效途径,可以从培养化学思维和把握教材结构着手。前者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化学思维,还要指导学生形成化学思维。比如对化学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正确使用化学语言,才不会导致实验的无效。还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们形成化学思维,新课标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后者指的是对新课标下教材的把握,高中必修化学课程内容是以物质结构理论和物质变化理论相联系构成的理论框架,以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作为初、高中知识的联结纽带。
二、科学探究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应该看到“双基”教学和探究教学并不是矛盾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基于扎实的“双基”的教学,才能为探究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多样化探究活动的实行,有利于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国内外化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就是对科学探究的重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基于探究教学的需要,允许学生就涉及科学探究过程方面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展能力,学习知识”。这里我们看到,探究教学需要充分的时间,那么如何解决探究教学和“双基”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比例就成为影响探究教学的关键性问题。
首先,应该删除传统教学中那些“繁、难、旧”的知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探究教学活动的实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仍然难以完全打破旧的知识体系,可见传统教学对教师影响之深。既然已经成为教师,我相信每位教师是有打破旧知识建立新体系的能力的。再有就是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由于受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对学习的理解和掌握是有一定区别的,尤其是探究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学生之间差异的必然存在,这时教师就要起到指导作用,协调好不同能力学生之间的学习接受能力,做到有能力者多得多劳,能力较差者保持平均水平,兼顾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对硫酸工业的教学中,要让那些对此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延伸思维的长度,利于他们对今后更深更广的学习和研究,对那些平均水平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住教材要求的基本。
对以问题为中心的化学课程的探索是当下化学教学的一个别开生面的发现,我们传统的化学研究是以学科结构为主要特点,依次螺旋上升的。教学中一般是先介绍化学教学的原则、过程、方法,然后采用普遍性的教法传授基础知识,最后是理论的总结和归纳。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化学教学的目的、内容都变得有局限性,而方法上更关注的是陈述性知识的传授。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一方面使得化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更易获得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使得化学教学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更有利于新课标的实现,对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更多视角、更大范围。
三、科学态度是培养科学素养的保障
由于“双基”教学的传统,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很好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全面看待新课标的论述,基础知识和过程方法的教学是培养科学态度的前提,科学态度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终目的。盲目看待三者的关系,或者是任意割裂三者之间的联系都是不可取的行为。科学态度的最终实现,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达到的。只有将科学的态度渗透在每一课、每一道题中,培养的科学素养才是稳固的,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我们知道,理论上的认识必须去实践,培养科学态度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来谈谈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要求每个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目的是让每一个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个性和不同智力类型的人都平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掌握方法,构建知识系统,体验丰富的情感,形成能力,使教学过程呈现公平性,最终达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对科学态度的培养意义重要,而且具有较明显的实践意义。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科学态度的培养应该避免出现以下问题。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不确定,无法使教学呈现连贯性;对学生认知方式的不确定,往往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达到教学应有的效果。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对科学态度的培养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我们应该明确,科学态度的培养应该在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努力,然而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枯燥的教学,这样如何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呢。培养科学的态度,要使学生的思想,在耕耘中收获:在教学操作中“做”出思想;在教学游戏中“玩”出思想;在教学质疑中“质”出思想;在教学辩论中“辩”出思想;在教学创作中“创”出思想;在教学暗示中“引”出思想;在教学留白中“留”出思想。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
[2]许士永.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学周刊,2012(36)
[3]裴新宁.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