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花的学校范文

花的学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花的学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花的学校

第1篇:花的学校范文

江苏省江都 七里中心小学三(1) 朱靖

我们教室的窗外有一个四边形的花圃,花圃的边上围着一棵棵松柏,好像一个个军人身穿军装保卫着这一片土地。你伸手摸一摸,还挺刺手呢!花圃的里面有一株十分可爱的桂花,瞧:桂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有的绿,有的黄,有的绿中带黄,有的黄中带红,好看极了。桂花的枝叶衬托着一朵朵淡黄色的小花,显得那么秀丽、典雅。一阵风吹来,一股股浓浓的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钻。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也似乎被桂花的香味吸引来了,正在翩翩起舞呢!桂花的身边是一棵美丽的月季花,月季花的身上长满了小刺,我想:也许是不让人去摘它心爱的花儿吧?!月季花有的已经谢了,有的还是花骨朵,正含苞欲放呢!

如果是春天,你来到我们学校的花圃看一看,瞧一瞧,不把你迷住才怪呢!

第2篇:花的学校范文

1、我为你美丽的心灵绽放。

2、手下留情花更艳,脚下留情草更翠。

3、鲜花还需绿叶扶,学校更需同学护。

4、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让一让。

5、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心是纯粹的。

6、花儿以花香回报我们,我们只需脚下留情。

7、迈步留意地下草,掸指莫折枝头花。

8、绿色是我们的'家园。

9、保护学校环境,共创学生圣地。

10、绿色的草地多美,小朋友的行为更美。

11、请爱护花草树木吧,它将还你绿色的生命。

12、让学校阳光普照,让绿色神圣美妙。

13、花草是我的朋,请多一份爱护

14、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它。

15、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16、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17、我们和小树一齐成长!

18、乘阴靠绿树,美化靠大家。

19、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

20、青青小草,踏之何忍!

21、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22、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

23、为了美丽家园,请从小事做起。

24、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它。

25、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心是纯粹的。

26、让花儿含笑,让草儿传情,让心儿绽放。

27、少一个脚印,多一个生命。

28、同建绿色学校,共享鸟语花香。

29、花草是我的朋友で攵嘁环莅护!

30、绿色明亮了我们的眼睛,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足下绿的生命。

31、您热爱生活吗请爱护美丽的花草吧!

32、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无妨。

33、珍爱生灵节俭资源抵制污染植树护绿。

34、鸟儿渴望洁净的天空,人类渴望绿色的家园。

35、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36、我很怕羞,请别碰我。

37、拯救地球,一齐动手。

38、为了你我的健康,请爱护树木。

39、珍爱生灵节俭资源抵制污染植树护绿。

40、你珍惜我的生命,我还你一片绿荫。

41、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心是纯粹的。

42、芳草依依,大家怜惜。

43、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

44、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

45、绿色象征生命,珍惜生命,环保第一。

46、鲜花还需绿叶扶学校更需同学护。

47、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我。

48、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49、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50、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51、绿色学校,绿色生活。

52、绿色的`草地多美,小朋友的行为更美。

53、请让我们的学校永远充满绿色。

54、花草是我的朋友,请多一份爱护。

55、保护学校环境,共创学生圣地。

56、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57、拯救地球,一齐动手。

58、少一个脚印,多一份芳香

59、草儿可爱,大家爱。

60、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61、让绿色看得见,让绿色听得见。

62、如果没有树木,世界将会暗淡无光。

63、带来的是你的赞美,带走的是你的记忆。

64、花草是我的朋友,请多一份爱护。

65、多一声多谢,多一个朋友,多一声抱歉,多一份宽容。

66、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67、青青小草有生命,请君足下留情。

68、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心是纯粹的。

69、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

70、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

 71、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让一让。

第3篇:花的学校范文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小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熊猫吹泡泡”、“小鸭游泳”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捏糖葫芦”等。同时选择的教材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所以教师在选择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材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

二、优化美术活动的物质环境

1.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第一任老师”,兴趣是儿童学习、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如我在《妈妈的卷发》这一活动中,让幼儿想想妈妈的发型,请小朋友说说小雯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再出示我准备好的道具――假发,让幼儿观察,用手指空画表示,这样一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听完幼儿的讲述后我趁机画了“妈妈的卷发”,选用不同颜色,把妈妈的头发画成彩色的,当我画好后,幼儿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当美术活动与孩子们日常生活相联系,能为生活增添色彩时,活动就会变得更欢乐、更有趣。

2.营造自由的环境。

观察生活是绘画的源泉,培养感情是绘画学习的根本,思维想象是绘画学习的中心,创造表现是绘画学习的生命。绘画中我注意培养幼儿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幼儿对周围事了解得多了,理解更深刻了,在进行绘画时就会比较主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让环境影响孩子,使孩子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美、体验美。如在“彩色的烟花”这一教学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烟花的图片,这些图片上的烟花色彩鲜艳、图像清晰。幼儿能感受到美,感受到色彩对眼睛的冲击。刚好前天学校附近有户人家放烟花,虽然白天看不大清楚烟花的颜色,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些颜色,但是声音孩子们却记在脑子里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这样的环境感染,让幼儿对事物的兴趣有了新发展,绘画前,我再次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在节日里放烟花的样子。在这次绘画活动中,幼儿边嘴巴里“嘭、嘭、嘭”地说着,边绘画,不停换颜色,画出来的作品很成功。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1.以游戏的口吻导题,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幼儿将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贴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还有在绘画活动“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在剪纸“雪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把小纸条变成一片片小雪花,然后将小雪花放在一起,和幼儿一起玩下雪的游戏,并让幼儿在捡雪花的游戏中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玩色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橘子后添加眼睛、嘴巴、手、脚,就变成一个个小朋友。又如用弹子蘸上颜色,放在纸盒里进行滚画,不一会儿便变出一块块漂亮的花手帕。还有和幼儿一起玩吹泡泡游戏,让幼儿在开心之余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对着白纸吹泡泡,泡泡破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教师指导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第4篇:花的学校范文

一、帮助学困生找回自信

做一个辛勤的园丁,使每朵花都绽放,每颗幼苗都茁壮成长,这是我多年教育教学的理念。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从教15年来,一直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了学困生的个性发展。着力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这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拿出十二分的热情,更加细心、更有爱心地去照顾学困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信。深信可以成功地教育好每个学生,要看到学困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并因此为突破口,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做好每一个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二、真心做学困生的朋友

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可以说是最难、也是最具挑战的。对此,很多教师在自己神圣职业使命感的驱使下,迎难而上,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一般都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由于语言的障碍学生理解和记住教材内容所花的时间,比城里学生多2~3倍;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了,为了防止他们遗忘,需要教师经常引导他们进行巩固性的练习,想办法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们每个教师都做过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听所教的课,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数学本身难学难懂,若老师经常对学生板着脸,学生有问题不敢问,甚至不懂装懂,不但学不好数学,更不会对数学感兴趣。所以,平时要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真诚的爱,用满腔热情去关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感到自己又多了一位知心朋友。在学习上,多鼓励,耐心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优差生同等对待。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在交谈中,既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老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又是可亲、可近、可信的朋友。

2.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境,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记住运算顺序,我创设了个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在路上,一个年轻人与一个老年人相遇(年轻人表示加减法,老年人表示乘除法),如果年轻人碰到老年人,应该怎么办?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年轻人给老年人让路。通过游戏让学生玩乐中获取知识,还懂得给老年人让路是讲礼貌的表现。也就是说,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做乘除法后做加减法。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有具体形象,易于激发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而言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只看教师拼、摆图形,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4.巧用游戏,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如在学乘法口诀时,可以设计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在又红又大的苹果上分别写上不同的乘法算式,树旁画上不同结果的各种篮子,让学生将算式与结果对应的苹果摘到各自的篮子,这样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5.通过比赛,激发兴趣

比赛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因此,在数学中,要常在小组间、个人间、男女生间开展口算速算分析等竞赛活动。在比赛的过程中,老师的一句赞美,一朵小红花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希望,有的甚至影响学生将来的学习。对于学困生,更应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一个叫赵强的学生。我教了赵强两年数学,从五年级到六年级毕业。赵强最大的问题是计算基本功较薄弱,为了能提高他的计算能力,我每天坚持让他做5~6题的口算题,全做对了就奖励一个爱心。每当获得爱心时的喜悦都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如今,赵强已经是个初中生了,每每谈到自己在初中学数学的感受,赵强总是不忘谢谢小学数学老师对他的帮助。

三、培养学困生的恒心

常见到有的学生背课文记公式,只是反复读反复写,却不去分析思考不去回顾和自我讲述的情况,而优生却用完全不同的高效方法,在开始背诵时就去回忆复述。不同的是一些很细小的学习环节,学困生仍然需要指导。一道数学作业题不会解怎么办?这是学生常遇到的问题,但学困生却不能通过复习教材,阅读例题而仿写,从而解决问题。听课的心态、精神面貌,听记看说并用等问题,都是听课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学困生却一如既往地总用一种不见效的方法听了几年数学课,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正是学困生学习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更需要教师的及时纠正和指导。

第5篇:花的学校范文

关键词: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178-01

随着学生数的减少和区域分布不均,部分学校的班级学生数正在减少,逐渐形成了小班化的班级。那么化学在小班化中如何教学呢?

一、学生讲解法

学生讲解法就是指对于某一共性问题,让某一位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向其他同学讲解的方法。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督促每一位学生积极的去思考问题;可以增加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机会,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回归“正途”;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基本操作过程

具体的操作可以分为:

1、提出要求:即教师可根据教材或者具体问题、题目向学生提出具体任务。

2、分组讨论:即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进行阅读、讨论、老师有重点地指导,解决各组在讨论中产生的问题。讨论结束后从每一组中任意抽选一人解决提出的问题。在后期复习阶段,分组讨论可适当省略,直接变为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3、学生讲述:学生在讲解中,除了要说出问题的答案,最好还要能够说出解题思路。而教师最好不要讲话,而是注意讲解同学的思路和存在问题,同时也要环顾其他同学,注意他们的听课情况。

4、补充答疑: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已回答的问题进行修正、纠正、补遗答漏。在讲解结束时还要强调问题的重点和要点。如最后时补充说明,原理是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同时作用;并指明是降低温度,而并非是降低着火点,着火点是不可改变的。

三、提高自主讲解积极性的方法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

开始阶段:在刚开始时,学生由于某些原因会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回答问题,教师在此阶段不能硬逼着学生回答,更不可大声训斥或者讥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先说一部分留一些地方给学生填空;也可以由学生回答,能答多少答多少,答不出来的教师顺着他说的说下去。慢慢的带着学生回答问题,不断鼓励他们,以培养他们回答问题的习惯。

第二阶段:教师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学生的具体能力,适当的选择。即简单的问题,基础不好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基础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再困难的题目,教师可不设置回答,自己描述。力求使学生不怕回答、敢于回答、勇于回答。例如:某有机物1.6g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求这个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有哪些?这个问题提出时,可将这个问题进行分解,先让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这个有机物中一定有的元素是哪些,可能有的元素是哪些?然后再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第二个问题:(2)反应后的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已知碳氢元素来自于有机物,那么根据这些计算的数据判断,有机物中含不含氧元素?这样既可以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增强自己的信心,也可以督促基础不好的学生发现问题所在,继续努力奋进。

第三阶段:长期训练后,在学生已经勇于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再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的严格要求(也可以发动学生一起找回答者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更加深刻,也可以使学生在作答文字类填空题时容易得分。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可以训练学生表达能力:通过讲解,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当众表达机会。由于是讲解,学生不仅要大胆地说话,还要清楚、简洁、有层次,让人听懂。这种讲解极易使表达能力得到极好训练。

2、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记忆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讲解”,不仅要有表达的能力,更要有理解、记忆的能力。只有经过对书上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对老师的指导话语的理解记忆才能真正准确的完成讲解。长期下去会使学生理解、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第6篇:花的学校范文

关键词:影响;两极分化;因素;对策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要比其他学生提升得快一些,而又有一部分学生要比其他学生提升得慢一些。久而久之,提升快的学生能和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进程同步,提升慢的学生则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进度,这样,班级学生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在农村学校中,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方面

1.“留守儿童”的影响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即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家中没有人照顾的学生)。他们每天除了要在学校进行正常的学习外,还要承担家中繁重的家务。这样一来,他们除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外,很少有时间去接触书本。再者,家中的一些事也会对他们的精神和体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学习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可能就会成为“两极”中的“学困生”一极。

2.家长观念的影响

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家长只看到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能注意到接受教育对孩子今后发展的影响。于是,有一部分家长就不再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学,更有甚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会强迫自己的孩子辍学。这就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这些学生也就有了成为“两极”中的“学困生”一极的可能性。

3.周围人群的影响

农村学校学生的失辍学率比较高,当一个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他身边总会有几个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辍学。这些学生辍学后常常去外地打工,当他们从外地打工回来后,就会向还在学校的学生“炫耀”他们的“劳动成果”,比如吸烟、喝酒、带手机、骑车等。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经受他们的“诱惑”,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严重的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学校方面

1.教学制度影响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但对于大多数农村学校而言,当前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仍然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为了能让学生考出个好成绩,不少老师就选择了“两极分化”的教学方式,将那些他们看来在学习上不能取得新进展的学生视为“自由人”,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这样,就从心理上对这些学生形成了一定的伤害,更有可能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2.学校硬件限制

农村学校目前的师资结构还不完善,相当一部分老师同时要代好几门课程。这样,老师的大多时间用在了如何调节这些课程上,很少有时间去辅导学生。而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又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最终的结果就是把不能消化的知识积压下来,以至于“欠账”太多,从而出现“两极分化”。

3.同学关系影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用在这里似乎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在学生的情况,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交往的原则,那就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与学习成绩好、在老师眼中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交往,而对于那些相对而言的“后进生”,他们常常采取“躲避”和“冷战”的态度,这样,这些学生在学习失意的同时又处于艰难的同学关系中,很大程度上难以拾起学习的信心。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形成的农村学校学生“两极分化”,不仅从心理上让部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而且让这些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难以得到和其他学生相同的待遇。这对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期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要想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尽力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一)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学校应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让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了解相关的教育信息,尤其是目前国家的各项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家长集体学习。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能入学的问题。

(二)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培训

“两极分化”的出现,学校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天网”“地网”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全体教师接受更多的新课程理念以及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让他们在欣赏盛开的鲜花的同时,更应注意到那些学困生也是含苞带放的蓓蕾,从而让自己用“爱心、恒心和信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对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三)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7篇:花的学校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引言

在新课标提出后,学校的教学改革也随即积极开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课堂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让学生能协调好学习各方面的因素。确保课堂教学效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1.1创造理想的课堂心理氛围

教师在上课前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授课过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案,让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探讨解决其中的问题,接着让每位成员代表小组将自己的学习观点表达出来;参照“罗森塔尔效应”来设计课堂作业并及时检查修改,为学生制定近期发展的新目标[1]。

1.2强化目的教育

根据化学教学的心理特点,学生对化学有好奇心,他们想从实验中看到奇特现象,他们对使用化肥、农药现象感到新鲜有趣,想得到能用于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识;他们常会从祖国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和古今中外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出一种想将来在科技方面作出贡献的愿望,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传授的这些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诱使、引发其产生这些积极的心理,这样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就自然调动起来。

1.3转变教师角色,调整教学行为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从反馈中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2]。

1.4概念重点剖析的有效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4.1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提炼出概念中的“要点”

为了深刻理解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为学生指明在运用这个概念时有几个必需的选项要点。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中心词“纯净物”。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在初中教材第十单元中,酸的概念是:“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也就是电离时阳离子有且只有氢离子的。就此可提炼出两个关于酸的选项要点:一是化合物,二是电离时阳离子有且只有氢离子。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氢离子的产生,又有另一种阳离子钠离子的产生,NaHSO4电离时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氢离子,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时,均要突出概念中的选项要点。如在讲“溶液”与“浊液”的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中心词“混合物”。因为“溶液”与“浊液”首先必须是混合物,然后再根据溶液的特征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来判断。

1.4.2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固体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句子比较长,往往不好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应剖析开来: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克;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缺一不可,这样就比较容易接受与掌握了。

1.5实验教学要注重简约

做到尽量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明显的观察现象。有时在一节课内要完成几个实验或补充一些实验,先前的实验材料就是最好的实验资源而加以利用,既能节约时间,也可节约药品。如溶液的形成实验中,分别将氯化钠和蔗糖放入水中形成溶液让学生初步形成溶液的概念,再将上述两溶液混合又得到新的溶液,从而加深了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的认识,真可是一举两得[3]。

1.6符号记忆要尽量分散

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符号记忆多―入门难。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合价等,教学中要采取分散性原则,培养兴趣,分段瓦解。具体做法可以是从第一节课起安排记忆一些符号,宜少不宜多,重在兴趣和参与,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记忆符号并不是困难事。还可在记忆的方法上想办法,如采用联想、谐音、浓缩等记忆法,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2、总结

综上所言,化学是初中教学必可忽视的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获得丰富的知识。重视,只有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发展动向,精心设计,引导开展多边对话,课后反思,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常态下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参考文献:

[1]权民.自主学习一种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学习方式[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3(2).

第8篇:花的学校范文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成立于2004年,是南宁市一所年轻的学校。建校伊始,我们就构建了“蓝色的梦”这一学校文化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打造出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功能齐全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并以此为优质教育品牌,有效促进了学校的成长和发展。

在建设学校文化过程中,我们一边开拓创新,一边总结经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形成了我校学校文化建设的三大系统:一是WZXJ建设系统,包括物质文化(W)、制度文化(Z)、行为文化(X)、精神文化(J)4个方面;二是JXFKG创新系统,包括学校寄托物内涵(J)、寻找新载体(X)、赋予新意义(F)、开拓新视野(K)、改换新角度(G)5个方面;三是LJX成果系统,包括学校领导文化发展支干(L)、教师文化发展支干(J)、学生文化发展支干(X)3大支干。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我校文化建设的三大系统作简要概述。

一、WZXJ建设系统――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属于学校文化中的“硬环境”。我校把“蓝色的梦”作为学校文化的主题和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赋予学校各项物理环境建设项目以文化的含义,使我们的办学理念可物化、可触摸、可实践。

首先是我校的主题标志――“梦源”。“梦源”是一个写意的“梦”字,它被烙印在教学楼的核心位置,是师生“播种梦想”的地方,寓意“梦开始的地方”。

其次是我校的主题建筑物“蓝色宫殿”。我校教学楼的主体色彩为我校的标识性颜色――蓝色,造型似一艘帆船,承载着师生们的梦想,寓意我们将从这里“起航”。

再次是我校的主题文化延伸景点“中国园”。中国园里有花岗岩铺成的中国结、中国地理微缩图、算盘雕塑等,它与“梦源”是一个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引领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最后是我校的主题文化长廊“梦想启动未来”。我校利用校园文化长廊为学生培植梦想、实践梦想、收获梦想营造氛围。

(二)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为了凸显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我校从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推进管理制度的创新,变管理为引领。为此,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制定了《我与滨湖之约――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管理章程》《我与滨湖之约――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师行为规范细则》《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小绅士、小淑女”好习惯培养目标》等制度,这些制度涵盖了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目标等综合内容。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保障了师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三)行为文化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我校积极开展以“蓝色的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例如,开展“向海洋进军”科学探究实践课题研究,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低年级学生探究《珊瑚、小丑鱼、海葵的共生关系》,中年级学生探究《珍珠贝苗新育法》,高年级学生探究《保护海洋卫士――红树林》。在探索与实践中,我校走出了一条开放式课堂教学的道路,为学生开拓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四)精神文化建设

我们希望打造一所精神文化内涵丰富的学校,而这必须从领导作风着手,以领导作风带动教师学风,以教职工作风带动学生学风,从而形成学校精神、班级精神、教工团队精神,以精神文化推动学校的文化发展。为此,我们架构起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核心价值观、校训――让我们的今天赛过昨天;校长寄语――“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架起实现梦的桥梁,让孩子们的梦、起航”;学校愿景――创办一所科学民主、个性鲜明,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让老师们愉快工作,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办学理念――让天性有展现的空间,让智慧有表达的机会,让美德在习惯中扎根,让梦想在勤奋中实现;编写校歌《滨湖蓝》;等等。

二、JXFKG创新系统――创新学校文化,凸显学校特色

文化立校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以多元的文化载体培育学校特色,将制度升华为学校精神,进而激励师生共同成长。我们认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注重以特色文化立校,尤其要注重文化的创新。为此,我们创建了学校文化的JXFKG创新系统,从创新寄托物内涵、寻找新载体、赋予新意义、开拓新视野、变换新视角五个方面构建学校文化创新特色。

在创新寄托物内涵和寻找新载体方面,我们赋予学校文化建设主题标志“梦源”以人之思想情意,让它成为学生“播种梦想”的地方。通过优化校园环境,使校园充满理想与希望,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文化的灵气和内涵。此外,我校还以丰富、多元的活动承载新思想、新理念,开展“蓝色的梦”系列活动,每个学期都会开展“播种梦想、收获梦想”活动。在开学注册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会收到一张“播种梦想”的“校长心语”卡片和一颗晶莹剔透的“梦想石”或一艘“小纸船”。在开学典礼上,学生们来到“梦源”,亲手将寄托着梦想和希望的“梦想石”“小纸船”放进“梦源”,这个活动激励着学生不断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到学期结束,又有相对应的“收获梦想”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摘取“我是最亮的那颗星”活动,感受收获梦想的甜蜜和快乐。“播种梦想、收获梦想”活动让远大的理想化作一个个可操作的近期目标,学生只要努力都可以实现,这让我们的教育更有实效。我校还开展了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家长开放周活动,学生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们的课堂中,与孩子们一同学习。这个活动在家校间架设了桥梁,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校文化。

为了培育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创建学校文化品牌,我校将“蓝色的梦”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对原有的校园活动赋予新的含义。首先,为塑造小绅士、小淑女的良好品行,我们提出了“净与静”,意为干净、安静、净化之意。为此,我们提出了“校园文明从洗手间开始”“文明礼貌三句话”“文明行为三件事”等要求,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细化、强化我们的常规管理。其次,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我校提出了“优与美”,意为优化、美化。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们着力于将学校文化渗透到每一个景点、每一个细节。比如,我校的“梦源”其实是一个写意的“梦”字型的水池。又如,在中国园里的“中国结”上有十二生肖图,有我国传统的民俗节庆及故事。为了达到美化、优化校园环境的目的,我校对各项管理都设定了具体的指标,如盆花的摆放不少于1 600盆,将地球仪、书架、钢琴及壁挂式的鱼缸等摆放在教学楼的大厅和过道上。最后,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根基,我校提出了“实与新”。“实”强调教育的扎实有效,注重习惯的养成。例如,我校开展的“快乐劳动”和“静心悦读”,就是让学生每天利用10分钟劳动,用15分钟读书,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新”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创新,我校要求教师保持对教育应有的敏感,善于挖掘教育素材,把握教育契机。比如,我校每年出版一本学生写的童谣集,这个做法便源自一个学生在梦想卡上写下的愿望:“我想把自己写的文章编印成书。”虽然这只是一个孩子的愿望,但是我们相信那是很多孩子的梦想,于是我们开展了“唱响新童谣,编织新梦想”文化传统特色活动。

坚持文化立校,不断开拓创新,我校牢牢抓住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科技教育这两大特色,创建自己的精神文化,塑造本校的优势文化品牌。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学校管理中创建自己的精神文化。我校的精神文化定位是:凸显个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高品质的现代化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拥有学校的CI形象――梦开始的地方,有学校鲜明的色彩――滨湖蓝,有个性鲜明的追求和价值理念――让我们的今天赛过昨天,以及整个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校训、校长寄语、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徽、教师誓词等独特文化符号。

其次,牢抓科技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两大特色,塑造优势文化品牌。我校成立了“梦之莺”机器人挑战队、梦之莺天琴艺术团。“梦之莺”机器人挑战队外出参加比赛,屡创佳绩,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小学组冠军、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金一银和最佳技术团队奖的荣誉,2008年5月还代表中国赴美国洛杉矶参加“2008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与近百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队伍进行了紧张激烈的比赛,夺得“2008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团体银奖。

在校园文化研究中,我校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从新的角度思考、挖掘、打造学校文化特色。例如,教师节在我们传统的思维里,关注的是教师,我校则打破这一传统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这一天定为“爱生日”,让学生与教师共享爱与被爱的幸福。

三、LJX成果系统――文化立校,硕果累累

文化立校,重过程,也重结果。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学校文化的LJX成果系统,即领导文化发展支干、教师文化发展支干、学生文化发展支干三个系统。学校文化就像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一个支干都必须坚强有力。

(一)领导文化发展支干

作为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自觉肩负起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校长的人格、品性和治校理念。我校在领导文化建构上形成了以下三种文化:一是理想文化,校长的理想和信念成为全校师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引领着全体师生为实现美好的教育理想而奋斗;二是和谐文化,我校非常注重变管理为引领,领导班子以和聚人,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校长把引领教师成长作为自己的责任,为每个教师的发展提供舞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服务文化,我校领导班子提出了“教育是一种服务”的理念,从师生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师生的合理需要,以服务为宗旨,实现情感与制度并重。例如,校长每周发放邀请函,邀请学生参加“校长会客厅”活动。在活动中,校长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等,为学生解决各种难题。活动结束后,校长还为学生发放小礼物,通过“校长心语”等方式,与家长、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将关怀传递给学生及家长,将学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当中。

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我校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比如,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等,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让教师的才能得到展示。又如,倡导教师通过新的专业成长方式提升专业素养,与广西基础教研网合作就是其中一种,学校鼓励教师在网上进行集体教研,坚持撰写教学日志和教学反思等。

(二)教师文化发展支干

在文化立校过程中,发展教师文化是重头戏。我校在发展教师文化方面,重点发展以下几种文化:

第9篇:花的学校范文

(一)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广义上讲就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具体到每个不同学科上,就成为“学科有效教学”;“学科有效教学”除了具有有效教学的一般涵义外,其更多的要受到具体学科特殊规律的制约,又具有更为深层次的涵义。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高中师生在化学课堂上、在一般教学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殊教学规律指导下,以最少的教学投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使所有学生的化学素养都得到尽可能发展和提高的教学。

(二)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特征,从传统教学论角度会被理解为化学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内容更为清晰、教学方式更加适当等;但如果从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涵义角度来讲,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非教师的教,即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应该是衡量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准或者是唯一标准。基于此,我们将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特征的外在表现归结为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三点:一是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得到了积累和应用;二是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培养;三是学生能够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自身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二、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师为教而教,而不是为了学生学

就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教无学,教与学相脱节,教师只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甚至是照本宣科完全的将学生的学置于脑后,教师上课只是为教而教,而不是为学生学。学生处于这种氛围,难免是被动的“接受”化学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二)教学流于形式,无系统、计划可言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要求要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要一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来促进学生发展。课程改革是好事,但是限于老师对新课改理念的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够深,为了体现“三维目标”,片面强调教学的形式、过程,而不重化学知识本质,教学改革导致教学流于形式,就其教学系统性、计划性而言则无从谈起。

(三)教学实验探而不究,学习合而不作

新课程改革标准重点关注了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学习,要求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许多老师大量减少了讲授时间,花更多的课堂时间来让学生“探究”。这样做表面上是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是也由于缺乏相应指导、引导,导致学生实际上是探而不究。就实验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而言,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但由于学习并没有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涵义是“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导致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互相推诿、合而不作。

三、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化抽象为形象

高中化学学科有很多专业性较强的术语、概念,这些术语、概念多是看不见、摸不着,较为抽象、难懂;但是对于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又不可替代。因此,需要教师要对于这类化学术语、概念教学进行巧妙设计,将抽象、难懂化为生动、形象,是一种必然而又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加强知识横纵向联系

正确、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是高中化学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但是许多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书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难题。为了能够成功克服这个难题,就需要教师在讲解化学方程式时,要尝试联系将新的方程式知识与之前学生的结合起来,即利用化学知识横向、纵向的联系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利用反馈、帮学生当堂消化

一堂完整化学课上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真正的能够完全理解、掌握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疑惑。疑惑一定程度上是好事,能帮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如果疑惑长期累积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对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效率、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反馈,将更多的学生疑惑消化在课堂上。

(四)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

古语有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说明了知识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的本质。为增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设疑,旨在引发学生思考,并利用学生的分析、思考深化问题,从而启发出新问题,对增进学生学习效果定大有益处。

(五)善于总结,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调查发现,高中许多理科生的数学、物理都能学得很好,但总是被化学拖后腿,学生给出的理由是数学、物理的知识对逻辑思维性要求较高,很多知识可以“推理”,需要记的东西也很少;化学恰恰相反,其知识点多杂,很多知识不通过“逻辑”来理解,只能“死记硬背”;这时就需要教师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助理学生理头绪、深理解。

(六)勇于革新,培养学生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