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中小学体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体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首先,目前的中等职业体育教学的理论课程缺乏合理性的安排,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用价值不高。其次,教学方法单调,没有实践基础,学生没有自主性。体育教学和职业学校的专业关联少之又少。教学缺乏创新,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问题。多数职业院校只把体育教学当成一个定期的教学任务,但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得到体现。缺乏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特征,没有结合职教学生的个人特点,没有针对性,没有职业导向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目标。最后,考评方法单一,降低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教师也没有提供一个吸引人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学习目标,致使很多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慢慢降温。

2、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相关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各类人才教育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各学校现在更注重学生专业的教学,学生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很不利。因此,为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上不断创新方法,转变思路,结合职业学校的专业性为学生量身打造合适的教学方案。首先,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具有针对性。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去向各异,各专业的职业岗位对个人的体育要求也同样存在很大差异。例如航空旅游专业要求毕业生有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敏捷的思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要求毕业生身强体壮、吃苦耐劳、细心细致、头脑灵活。现今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各校的毕业生应具备强健身体、美好心灵、坚强毅力等综合素质。毕业生刚步入社会,在面对繁杂繁重的工作时会因体力不支而产生辞职的想法。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应与终身体育联系起来,让学生终身热爱体育运动,强健体魄。其次,教师因地制宜选编教材内容。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任务主要是强身健体,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安排一些球类运动,比如排球、篮球、羽毛球等。进入二、三年级的学生,体育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各专业学生的学科专业特点。安排不同专业的学生上不同的体育课程。例如航空旅游专业需要气质型的人才,我们可以为他们开设相应的舞蹈课或形体课。考虑到不同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我们也可以针对锻炼不同肢体的灵活性而开设不同的体育课程。例如为了锻炼眼和手的灵活性,安排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为锻炼腿部肌肉安排长跑短跑等,锻炼手可以安排排球等课程。最后,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中玩,随时保持一种快乐的学习心态。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小型球类比赛以及社区体育比赛活动。

3、探索新的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1大单元的时间教学模式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整合在校的体育教学时间,运用运动教育模式利用一学期、一学年或是更长时间来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任务的时候,要选择学生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例如排球教学),以一学期为一个单元的教学。其中,每学期按照20周计算,一周2节体育课,共计40学时。采用长时间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运动技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采取这大单元的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其中1~2项运动项目,将一个学期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对学生所选的项目进行系统的教学。例如某校的排球教学模式是以一个学期为一单元,并分为发球(1~8学时)、垫球(9~16学时)、传球(17~26学时)、扣球及扣球的综合学习(27~35学时)、拦网的综合学习和集体比赛的互动(36~40学时)六个学习阶段。每阶段的学习根据动作难易程度和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分配课时。发球的学习阶段,教师安排了8个课时的学习时间,重点是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发球技术。同学们站成一圈练习传球,抛球等游戏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垫球的学习阶段,教师安排了8个课时的学习时间,重点让学生掌握垫球的手型和击球位置。运用分组发球、垫球的比赛巩固垫球技术提高垫球频率。传球的学习阶段,教师安排了10个课时的学习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传球手型和全身的协调用力。运用徒手模仿练习、持球模仿练习、原地抛球传球练习等锻炼学生传球跑位等技能和身体的灵活性等自身素质。扣球的学习阶段,教师安排了8个课时的学习时间。要求学生书里安装我助跑起跳的步法,掌握正确的挥臂击球动作和击球手法。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应掌握边助跑边判断球方位的能力,不断锻炼手和眼的协调性。在学习过程中加一些小型比赛,锻炼扣球手和二传手的配合度。拦网的综合学习阶段,教师安排3个课时,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移动起跳,起跳时机的控制。在拦网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锻炼了学生们的腿部肌肉和自身的弹跳力。最后总结单元的学习成绩,组织各种技术技能分组的比赛,强队和强队比,弱队和弱队比。在比赛中进一步掌握基本技术的运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玩乐中学习,锻炼身体,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

3.2丰富课间运动项目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课间体育活动能缓解学生因过度学习而产生的疲惫感。中学生的身体仍在发育阶段,为了保证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每天至少要有1h的锻炼时间。学校的大课间时间长,参加人员多具有较强的效益综合性。大课间选出适合学生锻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打造校风和体育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利用大课间大段的时间开展多样的活动模式。比如可以包括集体项目:如广播操和球类比赛等。开展年级间和专业间的集体比赛,也可以分层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增进学生情感、锻炼团队精神、磨练个人素质。为贯彻“强身健体”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应多为师生们提供活动场地、活动器械保障师生们的自主性的活动。例如建设篮球场、排球场、购买乒乓球桌等等。以班级或者年级按个人兴趣自由组合,积极开展球类、田径、健身操以及生活体育、传统体育、时尚体育等多种活动形式。大课间活动的积极开展,既培养了团队精神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中职学校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的一条重要途径。

3.3区分专业特征强化体育教学的专业性

由于中职学校的专业学习性较强,不同的专业需要掌握不同的学习技术,不同的专业技术也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身体素质。比如学习航空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有良好的气质和身材高挑;学习电焊的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体力和足够的耐心;学习汽修专业的学生要有灵敏的听力和较好的视力;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耐心与灵巧的双手;学习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身强体壮等等。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当因地制宜的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开展教学任务时应将专业技能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开发体育课程内容的深加工,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巩固了专业课程,以掌握符合本专业的实用技能。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巩固他们专业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的目的。

3.4结合所在地区的特点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地广人多,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地域特点,遵循着物竞天择的生存规律,我国南北方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气候中,这就构成了我国南北方人在不同体育项目上具有不同优势。北方以冰雪为主,南方以水上为主。各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为学生开设相应的体育课程。终身体育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终身体育思想在高等教育和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坚定不移地将终身体育思想作为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将终身体育贯彻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校、学生、专业和地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逐步完善体育教学大纲、优化教材选择和改良教学内容等,不断探索出优质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

第2篇: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 学校体育教育 人文体育

体育是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促进人的身体发展、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高校体育教学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做到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和体育锻炼兴趣服务。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对体育人文价值认识的不足以及实践中对学生的体育人文价值培养的缺乏,都最终导致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偏失,忽视了学生对体育人文精神的领会,这无益于运动健身习惯的养成和保持。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培育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终身体育意识淡薄,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认识不够等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问题。高校体育教学多年来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在这种模式中,授课是运动技术技能的灌输,考试是测量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程度的手段,对体育的理解限制在狭隘空间中,将受教育者塑造成熟练掌握技能的机器。由于旧的体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的开发,许多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常常是零散和混乱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很少有大学生考虑如何通过广泛地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运动能力,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教学失去了人文精神,淡化了体育对人本身精神世界的关注,忽视了在人的本质层面上的精神养成和人格修养。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体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只有深刻领会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和理念,才能够科学、有效、真正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并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终身受益。 

二、对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体育思想培养 

1.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灌输 

有的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多为技术性、技艺性课程,教学目标多确定在技术层次,偏重运动成绩和结果,在课程的设置上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所以,提高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是贯彻这一任务的前提,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同时,在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和评价方面多为技术、技能类的内容,偏重运动成绩与结果,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而课程是关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根本,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完成教学的桥梁。所以,要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必须对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做出必要的调整。 

2.课程设置个性化与多样化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健康素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2002年我国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做任何的规定,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情况自主构建大学体育课程,发挥本校风格和特色,来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

在人文体育观的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个性化地设置课程。随着高校体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成为大多数高校首选的教学模式之一。开放式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权和自觉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因为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

选择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更容易地投入到具体的学习中。其次,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多样化地设置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使体育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可以调动、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规范着自身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氛围、环境的塑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习得并非全是在课堂或者考试中的识记过程,而是在缤纷多彩的体育课余活动中对人文体育思想的领悟。这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开展众多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针对贯彻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适宜于发展学生人文体育思想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 

三、结束语 

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发生的最大转变是从生物体育观逐渐转向人文体育观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和健身理念。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能够适应日益多样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蔡珺,王东.论人文体育观的确立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2006(4):20-21. 

[2] 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1). 

[3] 赵克.现代体育思想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4] 朱鹏屏.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5] 曾晓琼.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j].文化·视野,2008(7):97-98. 

[6] 王萍,孙旭林.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体育观[j].甘肃教育,2008(10):37. 

第3篇: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摘 要: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无论是在教材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初中笛Ф匝生的认知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初中数学老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习的过渡,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衔接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衔接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很多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都在不断下降,不能有效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环境。对此,笔者分析了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异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有效衔接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一、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异同点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学习要求更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多比较具体,如数的运算、图形的认知等,这些内容的难度较小,而初中数学的内容较为抽象,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如数的运算,不再是简单的整数运算,而是有理数的运算,还涉及函数和方程的学习,这对学生来说,有着更多的学习困难。除此之外,数学的教学内容也有较大的变化,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小学数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的压缩,而初中数学内容则相反,有了较大的拓展,这也就意味着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跨度比以往更大,学习难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二、如何做好小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

(一)学习方法的衔接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学习效果的前提,初中的数学老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学习上多为被动,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去引导,初中则不一样,老师应当指导学生由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因此,笔者建议,初中的数学老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预习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数学老师可以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研究,数学老师在课堂开始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不懂问题当堂提出来,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和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做到有的放矢去听讲,这样也就提高了课堂的听课效率。(2)培养学生良好倾听和做笔记的习惯。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在课堂上听课效率也普遍不高,很多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一时也没有改变过来,在课堂上听课还是存在较多的“分心”状况,老师虽然上课用心去讲,但是学生没有用心去听,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听课效率较低,因此,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让学生能够耐心听课,基于此,数学老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听课,还会促使学生动脑。除此之外,数学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是课下难免又会忘记。培养学生边听课边做笔记的习惯,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会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第二教材,笔记可以成为学生考前复习资料以及课后复习资料,起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数学老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下都能带着问题对新学习到的知识点查缺补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课后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并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的数学老师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外,还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与初中的数学内容相比,小学数学相对简单一些,小学数学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运算以及对一些图形进行简单的认知,而初中数学则要复杂一些,无论是运算方面还是图形的认知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好有效的过渡,尽可能挖掘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点,并对此加以利用,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引入小学学习的“大小比较”这一节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比较温度、长度等内容,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小学的“感性认识”上获得更多的“理性认识”,指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本质问题,学会比较、对照,寻找学习方法,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点之间建立等量关系,从而达到顺利过渡的目的。

综上所述,重视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能够帮助小学毕业生顺利过渡到初中,快速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环境。因此,数学老师应当对此加以重视,对中小学的数学衔接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为学生铺平道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中小学数学之间的过渡,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玉梅.刍议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J].知识窗(教师版),2016(8):8-11.

第4篇: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策略 技巧

一、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首先,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精神注意力,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断更换思路进行思考,由于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集中精神思考问题。这样就使学生积极进行主观思考,把精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同时,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起学生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表现为对最终答案的渴望,这样及积极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有了这样的学习动力,学生才能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因此,老师要掌握成熟的课堂提问策略,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要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上的障碍,掌握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老师对重点难点的讲析要注重方法,口头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有所收获的。只有让学生积极的对重点难点进行思考,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分析才会正确理解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才会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掌握这些知识。

另外,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要在思维上组织语言,从而言语流畅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不断得到强化和改善,对学生全面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再者,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自信心。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老师应该给予积极鼓励,因为学生的答案如果得到老师的认同的话,学生会在潜意识上增强自信心,对语文学习更加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同时,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问题认识上的误区和对问题理解程度。通过纠正学生的答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堂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对课堂问题的设置要合理。从某种程度来说,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可以有效的串联课堂知识点,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享受学习过程。课堂提问不仅能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积极调动学生进行主观思考。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要有成熟的课堂提问策略。所以,语文老师要合理科学的设置课堂问题,课堂提问要对时间分配安排合理,同时老师提问时的表情、语气等等都是要事前考虑好的。这样才能算是完整的课堂提问策略。

2、语文提问策略,老师要学会倾听。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管学生回答的怎样,不管答案正确与否,老师都应该给与学生积极鼓励。老师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加以引导,学生回答不对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一点提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答案的同时,分析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分析问题。一味的否定学生的观点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信心受挫。这样学生就会潜意识里不愿意回答问题。这样的语文提问策略不仅没有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反而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而言是不利的。

3、语文课堂提问要加强拓展课外知识。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教育,同时还能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语文教学能提高学生内涵素养,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人格。因此,老师在设置课堂问题的过程中对课外知识有所针对,使学生对课外知识有所拓展。比如对教学过程中古诗词、古文的学习,老师就可以设置一些有关作者创作背景的问题,以及与作者相关的一些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就可以增加相关的知识的了解。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记忆。

三、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创新是关键

1、教学要讲究对学生负责,要重视学生是否正真学到了东西,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以往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老师来说,有的老师课堂教的内容浅薄、单一,追求课程的进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有部分老师把课堂知识讲的太细,学生得不到一点自主思考的空间,造成学生消极接受知识的局面。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是对学生极其不负责的表现。

2、要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必须在原有的教学体制中寻求突破和不断革新。要想语文教学模式有所突破和革新就该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策略作为突破口。首先,老师要设置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理念的提问策略,提出的问题要新颖,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老师要对问题的层次和知识点有掌控力,课堂提问要讲究时机和课堂氛围。

3、课堂提问策略要以学生为主导。要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所转变,首先是角色的转变,课堂要以学生核心。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学生之间相互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要作为课堂的掌舵者,引导课堂进行的方向,要发挥学生主观作用,激发学生想象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充满信任,要对学生有信心,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语文教育才能实现革新。

结语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学科目,初中语文教育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重点。因此,要重视语文教育,从课堂提问策略入手,结合新理念、新方法积极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精神人格,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而努力,只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多用心、多努力,相信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

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语文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因此也可以说,语文课堂是实施生活化教学方法最有效的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与语文知识紧密连接,引入生活知识,并且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他们情感和素养的养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笔者对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分享以下几点策略。

一、通过创设情境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文言文学习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问题,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字词需要理解和激励,而且这些字词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有着很大的区别,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着较大的困难,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我们将文言文进行改编,根据课文内容改编为一个情景剧,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饿,而且也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时,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孩子,在学习到陈太丘与父亲的对话时,便可以请几个学生分别扮演陈太丘和他父亲,同时由另一个学生对情境进行旁白叙述,这样课堂气氛就变得活跃,而随着学生逐渐进入到表演状态,便能够更好的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这样在对陈太丘的言行进行论述时,学生便积极的发表各种不通过的看法,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有效的激发,而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学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时,利用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实现一个很好的情景再现的效果,真真切切的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自然更加深刻。

二、利用社会实践为语文教学提供素材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另一个难点,学生的写作水平与他们亲身经历以及自身的知识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作文写作也是学生最为恐惧、教师最为头疼的一部分,很多学生面对作文写作总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选题或者是缺乏论述的基础。面对这一问题,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生活经验,并且将生活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简单的生活中体味平凡的快乐,体会生活的意义,当学生对生活有了自己真切的感悟,那么作文写作也就更加顺畅,感情也更加饱满。比如在写作关于地方风景的作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校外郊游,通过相机等工具对该地区的风景进行拍摄,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每个人的作品进行展示,使学生都能从他人的拍摄作品中,寻找不同的角度,也产生不同的认识。这个过程便是一个积累素材的过程,也是学生对风景的直观认识,将书本描述的知识转化为画面,更加形象,这时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也就自然而然的拉近,当他们对风景有了一定的直观恩智,在写作起来,便能够很顺利的描绘出自己作品的内容,而避免了学生生硬的想象造成的写作困难,这时的作文也将更加能体现出生活的色彩。

三、通过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生活

教科书虽然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其却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任何教课书中所涉及到的关于生活的内容都是十分有限的,而在实际的生活中,语文资源随处可见,如家庭、校园、社会,来自不同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内容,而将这些现实的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开展各种语文活动,能够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也是他们更加热爱生活、体会生活的真滴。比如我们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些活动,根据教材改编剧本、辩论赛、故事会等,通过这些简单的小活动,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获得充分的利用,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知识的力量,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将语文活动延伸到课外,比如让学生做一次家务并且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让学生与父母进行一次调换,学生扮演家长,进行各项家庭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并且学会辨别真假、善恶。通过各种生活实践活动,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不断增强,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当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生活环境,将生活化教学贯穿到语文课堂中,促进学生不断形成和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并且与学习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使学生对生活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这对于学生日后走入到社会中可以说是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而生活是运用知识的主阵地,如何有效的促进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生活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只有将课堂知识生活化,才能使其更加深入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并且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也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叶菁.探究语文课堂中生活化的教学模式[J].语数外学习( 语文教育),2012.(10).

[2]陈.把最真实生活带入语文课堂[J].文教资料,2009.(15).

第6篇: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摘要: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创设情境、展现情景

多媒体集形、声、光、色于一体,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情景,其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多样性、内容生动性,学习过程的互动性等。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把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有效地辅助英语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是否能组织学生的集中注重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堂英语课有一个好的课堂组织教学,将对整堂课的英语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功能。一般在英语课前的2-3分钟,我就开始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唱一些简单易学、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或是朗诵一些琅琅上口的英语小诗,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英语的良好境界。抓住这一时机,我又在开始上课时的5分钟之内,对学生进行语音练习,充分利用录音设备,多听标准的语音,让学生在语音的学习中,感知语音的美丽、语调的自然流畅,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喜好。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洞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直观教学多优于一般的讲解,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说练习很轻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使学生能够集中注重力,而且形象的电化教育又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摘要:在新授bed,lamp,dresser等词时,把这些单词所表达的事物制成多媒体课件。当屏幕上出现了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画面时,学生的注重力马上集中到了屏幕上。这时,我就趁机教学What’sthis?It’sabed.反复几次,学生不仅把握了单词拼读,理解了词义,还把握了What’s…?It’s…的句型。

在教学打招呼用语时,用自制课件,将孩子们喜爱的卡通猫制成小动画,并拟人化,加以配音。小猫的卡通形象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动画一播放,小猫的顽皮和可爱马上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只见小猫边做鬼脸边说摘要:“Hi!大家好!我是cat!想和我交朋友吗?那就先记住我的名字吧,cat!”小猫一说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练习起来,很快就记住了cat这个单词。这时教师适时点拨摘要:“想和小猫交朋友吗?那你必须要有礼貌地和它打招呼,这样小猫才会兴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谁想先和cat交朋友啊?”孩子们都举起了小手,争着打招呼。每说对一个,小猫就会给他奖励,翘起它的大拇指,说“Hello!你真棒!”或“Hi!Good!”听着小猫的夸奖,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说得就更起劲了。接着,我又让善表演的学生模拟小猫和大家打招呼并用实物投影放映到电视中,孩子们从大屏幕上看到自己很兴奋,都努力地表演,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习喜好不断高涨,在很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复习、运用了所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用多媒体图像刺激和丰富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物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再造形象能形象地理解自己不曾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因此,利多媒体课件这一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再造形象,有利于学生深化熟悉生疏及抽象的事物,故事书中的“TheLonelyLion”借助课件展示猴子的活泼狡黠、狮子被困笼中的无奈和无助以及重返森林后的喜悦,再造想象了故事发生时的情境,心得狮子向往自由的情感。得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视觉和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能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想象的内容,畅谈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过程。如摘要:在教学“TheFarm”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使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让学生在美丽的画面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学会cow,duck,farm,field等单词及句型,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一幅幅彩色画面的再造想象,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四、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说”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是语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基础的小学英语其口语在此尤显重要。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多媒体设计,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小学英语第二册第七课,课前,我播放了这节课所学有关食物的歌曲《It’stimeforlunch》来渲染气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以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用微机播放剪辑好的对话,进行播放回顾和润色,在此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对话情景进行部分消音或全部消音处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配音,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是为了用,在课结束之前,我又将卡通人物和食物用投影放映并展示给大家进行现场交际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让情景的设置配合情景活动,为学生提供想像空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将所学知识变为己用,讲出来,让他们有开口的欲望,并真正说出口,进行语言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形成流畅的语流和悦耳的语感。

通过实践,我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和文献

顾佩雅、曹岭岚、许可.《漫游Internet英语世界》

第7篇: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一、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在不少中职学校的教学中,体育教学常常被忽视,体育教学的器材设备和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有效保证体育课教学的有效开展。而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兴趣不高,课堂学习训练没有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不服从教师管理,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教师管理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如下现象:上课已经开始几分钟后,学生才散漫地来到操场,并且手拿饮料、食品,边走边吃;教师在示范讲解项目动作要领时,学生在旁边嬉戏打闹,有的学生说笑话、做怪动作,分散学生听课注意力;当教师指出学生的训练问题时,学生不以为然或顶撞教师等。以上这些现象的发生,使教师需要不断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学生原因。有不少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使学生不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环境。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经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大、易发怒、不能专心学习、爱动等问题,甚至个别学生的挑衅行为与敌对心理比较严重,故意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服从教师管理,寻衅滋事等。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由于中职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学生上进心不强。社会上不少人对中职学生有偏见,再加上学生不能公正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易产生较强自卑心理,学习热情不高,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由于中职学生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又得不到教师和学校的爱护和关心,心理失落感强,存在自暴自弃心理。这些原因造成学生上课不服从管理,问题较多。2.体育场地与器材原因。一些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训练器材、设施缺乏,投入却严重不足。因缺少场地和练习设施、器材,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

二、中职体育教学课堂管理策略

(一)加强思想教育,保障教学秩序。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严格的课堂组织纪律能有效避免学生的散漫自由、打闹嬉戏等不良行为现象的发生。教师要和学校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采取多种措施和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和改正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强调和督促学生遵守上课时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加强课堂管理,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对于旷课、无故缺席或迟到的学生加强教育和交流沟通,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批评教育,使学生能认识到错误,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训练的自觉性,为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中职学生来自农村的人数较多,他们对体育锻炼和健康理念知识掌握了解不多,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教学时,要广泛宣传“阳光健身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健康理念。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建立终身锻炼的观念,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方法的指导。根据大多数学生喜爱观看体育比赛的特点,教师应经常介绍国内国际重大体育比赛情况,与学生共同探讨热点体育话题,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比赛规则与比赛精神,增强学生更好地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育和启发学生了解各种体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三)营造和谐氛围,促进课堂管理。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效果,体育教师就要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效果和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把对学生严格要求和信任尊重有机结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看待,积极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经常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体育学习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中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8篇: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1.1创造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氛围

1.1.1体育教师教学的转变

一是要求教师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现实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育技术理论往往不被予以重视,仅仅是片面地和低层次地加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至于如何展现体育运动变化过程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效率却持有消极态度,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高校体育教师缺乏体育技术理论的指导,甚至对待体育技术理论漠不关心,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仅凭自我兴趣来领悟体育运动的内在原理。因此就有必要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灵活组织教学。在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只能依赖体育设备和黑板粉笔进行讲解,而在现代教育技术介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创造出动静结合和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从而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媒介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就大大突破了体育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的限制,为体育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多种选择。三是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积极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念。俗语说的好,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活动。对于体育教学而言,什么样的体育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技术的关注和观念的树立对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

1.1.2高校学生学习的转变

一是要求高校学生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由于我国高校学生的生源有的来自城市,也有的来自农村,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接触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就相对较多,自然反映到高校学生学习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就存在很大差异,而如果学校没有设置现代教育技术公选课,就会使得高校学生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存在很大差距,不利于来自农村的高校生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因此,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选课,以便加强高校生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从而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二是要求高校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在现代的教学模式中,排斥填鸭式的教学而提倡学生主动式的学习,即采取授之以渔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探求知识,使得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而现代教育技术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自我学习的平台,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从而激发学生兴趣的培养。

1.2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1.2.1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一是加大校园网的建设。校园网并不仅仅是满足学校宣传和行政管理事项,也要注重校园网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创建相关的体育教学网页鼓励教师学生参与网络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效能。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以改变目前现代教育设备不足应知的问题。二是建立体育信息交流平台。体育信息交流平台可以提供为学生与老师进行沟通与教学反馈,也可以为老师与相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更可以通过这一信息网络交流平台提供高校之间的合作并进行互通有无和共享资源。三是增加多媒体教室数量。多媒体教室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设施,而多媒体教室则是由诸多液晶投影机、中央控制系统、计算机、数字视频展示台、音响设备和投影屏幕等现代教学设备组成的。而限于高校资金投入不足,往往使得多媒体教室数量有限,因此需要加大多媒体教室建设的力度。四是增加体育场馆及与场馆配套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良好的体育场馆是充分保证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在现实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中,场馆建设和与之配套的系列设备建设存在供给不足的状况,这就需要高校根据自身条件,有计划地加强体育场馆等设施的建设。

1.2.2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软件环境

一是丰富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相关课件、比赛数据资料、各种竞技视频、体育相关图片、电子教材等。而多媒体资源库的建立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最主要的是学校老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有关体育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并建立专人管理机制进行资源库的管理。另外,也要加强本校与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源库的合作关系,以便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加强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高校要有计划地加强本校多媒体课件库的建设,将课件库进行整合分类。但是目前而言,许多高校最为缺乏的是体育多媒体开发的力度不足,特别是由于体育老师自身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不足,并且缺乏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有效沟通手段,进而导致各高校体育老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这就需要各高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课件制作人员,同时体育教师掌握几种课件制作软件,以便能够独立制作简单教学课件。三是加强开发网络体育课程。网络体育课程具有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能够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一前提是网络体育课程的开发能够满足高校需求。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往往由于资源瓶颈而限制了网络体育课程的开发力度。因此,需要高校加以重视网络体育课程开发,设立固定资金来建立固定的网络课程开发队伍,从而使得网络体育课程开发能够满足学校需求。

1.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是有效促进体育教育内容的转变。以身体练习、体育表演和运动竞赛为形式的体育教育内容需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以充实和更新,并渗透其它教学方面的知识,以便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同时,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储存方式和教学表现形式,如电子教科书和武学教学课件等,使得学生在近似的模拟环境中,有效拓展学生的观察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二是积极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模式下,主张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传统教育模式却突出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吸收知识,显而易见,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会截然不同,建构主义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会得以有效提升,学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结语

第9篇: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使教育信息从多种渠道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占有、使用,更有效、快速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的质量。

1.有助于课堂上教与学的相互作用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死板、无趣的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但可以用于实际,还可以如此地生动、有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有助于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

以往学生的学习只是固定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从教师索然无味的叙述中看不到实际的画面。现在的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一幅幅画面和图片中身临其境地学习语文,直接接触到国家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让语言和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3.有助于灵活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学习过程。利用多媒体创设语言环境,其关键在于引入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景创设可以有真有假、有虚有实,但必须源于生活。同时,在创设具体的情景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要超出学生的实际,过分追求情景。另外,情景创设一定要紧扣教材,难易适中、长短恰当,生词量要少,做到不脱节、不扯远。通过情景教学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实效性,增加课堂密度。

4.有助于教学资源呈现多样性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从网上去寻找一些资源,把这些资料引用到教学中来。这种新的人机互动的方式,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入进来,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成就感,对语文学习更有信心,有助于学生自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语文,亲身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得使用多媒体,也并不是每节语文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得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不仅达不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副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慎重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别让自己的教学为多媒体所束缚,也别让多媒体在课堂中喧宾夺主。我们要充分展示多媒体的魅力,发挥多媒体的正面效应,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1.让多媒体真正为课堂服务

说起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多媒体的功劳最大,它让学生的视野开阔,兴趣浓厚……但是,如何让课件为自己的课堂服务?让多媒体发挥最大功效?这是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中应该及时总结的经验。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课件,那什么时候应该让课件发挥其作用呢?我认为应在知识难点较抽象,依靠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时使用。比如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学生难理解,这时用课件直观播放“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的过程就一目了然,同时对“渐渐”一词的理解也更真切。这需要我们老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研读课本,熟悉学生,有的放矢地使用。

2. 多媒体没必要每节课都用

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我能感受到多媒体课件带来的好处,让课堂熠熠生辉,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有一次不用课件,学生注意力就不集中了;还有,对有些知识,学生可以大胆展开想象,但由于多媒体的出现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对于这些问题,我也在一边教学一边总结经验,是否每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课件?比如学习《兰兰过桥》一文时,除了课文中介绍的桥的知识外,我还提供其他桥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可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定式了,想象力就受到了局限。

3.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的一种工具,在教学中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它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唯一的,不能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如果过多的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会致使学生感觉是看教师演戏,教师只是一个“解说员”,形成“以机代人”或“以机代教”,忽视了语言教学的个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文教育,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重视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比以机代替更为重要,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讲解,通过灵活的或适当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行之有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周玉凤.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J].中学语文,2007,(29).

2.吴越武.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J].当代教育之窗.2010,(06).

3.张杰.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应注意的问题[J].新课程(下),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