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反假币工作范文

反假币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反假币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反假币工作

第1篇:反假币工作范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对假币的定义,假币是指伪造、变造的货币。伪造的货币是指仿照真币图案、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作的假币。变造的货币是指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多种方法制作,改变真币原形态的假币。

反假币是国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反假币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反假币活动的不断深入,社会公众反假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各金融机构收缴假币的操作程序也日益规范。但由于反假宣传的局限、犯罪分子制贩假币手段的不断变化,一些不法分子向农村贩运和使用假币,坑害农民,成为当前假币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动向。

一、当前假币的现状及特征

1.假币非法流通现状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假币非法流通主要呈现“五少五多”现象:一是在假币的识别上,能初步识别假币的人多,真正掌握识假技能的人少;二是在假币的受害人群中,青少年人少,中老年人居多;三是在假币的使用方法上,以大额买大件商品的少,大额买小件商品找零的居多;四是在商品流通中,从未误收假币的人少,多次误收、深受其害的人居多;五是在假币的使用地域范围上,城市中心区域城郊结合区域少,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乡镇居多。

2.假币收缴主要特征

一是收缴数量呈上升趋势;二是作案手法变换多样。不法分子贩卖、使用假币的手法不断变换,出现了许多新方式:有故意将假货币进行霉变处理,致使票面真假难辨,再拿到银行网点柜面去兑换,柜面人员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收;还有涂改拼凑,故意将真币与假币结合,采取拼凑,对接等方式进行不法活动,致使验钞机无法辨认,达到行骗目的;更有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人贪便宜的心理,在边远村镇、老年人活动场所、农贸市场等地方兜售或上门推销一些低于市场价的日用品等商品,引诱人们购买,然后伺机以假换真,以种种借口把假币掉包给顾客。三是伪造水平不断提高。

二、当前反假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反假意识淡薄

一是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反假意识淡薄。对收缴假币配合不积极,在收到假币后,他们的第一个愿望便是“怎样想办法花出去”,而不是上缴金融机构,以挽回或避免个人损失。利益机制的存在,使“假币驱逐真币”成为现实。

二是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各方面原因很少深入开展反假币培训和练兵活动,致使一线反假人员在相当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培训,反假综合技能整体水平不高。

三是农村人民币反假设施不齐全,防假意识差,个别基层金融机构网点配备的验钞仪器相对比较少,新版人民币反假验钞仪器又未及时配备,导致工作人员缺乏防假意识,尤其对小面额假币警觉性不高。

2.执行制度不严

一是有的储蓄窗口没有设置醒目的“假币一律没收”警示牌,且有些银行业务人员在没收假币过程中,出于亲情、友情考虑而放弃对假币的收缴,致使假币继续在社会中流通。

二是由于各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激烈,有些工作人员为了拉拢客户,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现假币不但不没收,反而返还客户。

三是对于发现的假币,一般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不深挖源头,甚至为了转嫁损失,个别柜台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选择警惕性不高、假币识别能力不强的客户使用假币,事后以“柜台当面点清,过后概不负责”来推卸责任,在广大农户中间造成了极坏影响。

3.宣传力度不够

一是各基层金融机构仅在每年度的反假币宣传周、宣传月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并没有把反假工作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二是宣传方式和内容单调。在宣传内容方面,其对人民币防伪特征及识别假币宣传得多,深受群众喜爱的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数量少。而对有关反假币重要性、迫切性、艰巨性和反假币工作进展程度及成果宣传少。

三是宣传区域狭窄。只注重强化城区居民的反假币知识宣传力度,而忽视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宣传,造成了反假工作的宣传盲区。

4.打击力度不大

一方面,有的金融机构没有严格执行对假币案件的一案一记、一案一报的登记报告制度,对发现的假币往往仅限于柜台的收缴,导致违法的犯罪分子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查处和惩治;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在侦破假币案件过程中,与银行缺乏沟通,对一些可疑票币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鉴别判断,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加大了人民币反假工作的难度。

三、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创新宣传方式

一是要针对农村偏远农村反假币形势严峻的现状,逐步将人民币反假宣传工作重点从城区向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转移,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反假防假意识,全面消除反假币宣传和教育的盲区。二是要创新宣传形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材料进行宣传。三是要彻底改变过去人民币反假“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期间紧一阵,活动过后就放松的短期思想意识,树立长远思想,制定长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真正把人民币反假宣传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常抓不懈。

2.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政府、公安、工商、法院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反假合力,使反假货币斗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二是要加大对货币真伪鉴别仪器的资金投入,把配置和摆放有效的鉴别仪器作为衡量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硬指标来考核,真正把反假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健全反假货币机构,调动农村各级领导抓反假货币工作的积极性,使反假货币工作在农村形成长效机制。

3.严格收缴制度

一是各金融机构窗口人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现假人民币应及时予以收缴,严格遵守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假币从金融机构流出的空子。二是要加强临柜窗口的服务工作,规范假币收缴、鉴定业务的操作流程,提高服务透明度。三是在现有反假制度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临柜人员没收假币应给予适当的奖罚标准,健全和完善反假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反假工作规范化、正常化管理。

第2篇:反假币工作范文

一、反假货币工作主要做法

自2010年起,迪庆中支在上级行的正确领导,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各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城市不放松、重点在农村”的工作思路,扎实深入地开展反假货币工作,坚决打击人民币犯罪,为切实维护人民币信誉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牵头建立健全反假货币工作机制,开创覆盖全州的反假工作局面。自牵头建立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后,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利用联席会议工作平台通报各自在人民币反假领域的开展情况、交流经验、共享信息,反假工作层次不断提升。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部门之间交流与协作,有效促进反假货币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前已形成由人民银行、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及各金融机构为合力的工作联动机制,实现各部门各司其职、运转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是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城市不放松、重点在农村”的工作主线。人民币反假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重要工作,针对反假货币工作的普遍性及特殊性。通过对迪庆州反假货币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中支坚持把“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城市不放松、重点在农村”作为反假工作主线,将人民币反假宣传工作重点从城区向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的农牧民地区转移。每年认真研究部署反假工作任务,突出1至2项工作重点,集中各方力量开展工作,牢牢抓住工作主线不放松、不懈怠。

三是发挥基层金融机构网点和惠农支付服务点的反假职能。截至2013年末,迪庆辖区共有金融机构网点67个,覆盖全州三县一区,29个乡镇。通过“一创两建”建成惠农支付服务网点190个,覆盖全州64%的行政村。针对辖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的落后条件,迪庆中支紧紧抓住基层金融机构网点及惠农支付服务点的优势,依靠基层,依靠金融机构网点,依靠惠农支付服务点认真组织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在金融机构网点窗口、惠农支付服务点发放反假货币宣传资料,张贴海报提示,利用少数民族节假日或赶集日开展联合宣传活动,在广大群众之中广泛宣传反假货币知识,四年来共组织各类宣传活动27场次,宣传范围覆盖全州三县一区,据估算共宣传讲解反假知识3万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海报、手册)5万份。

二、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反假货币工作联席机制运转更加协调顺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部门之间交流与协作,有效促进了反假货币工作的深入开展,逐步完善了从金融机构柜台堵截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工作程序,为有效打击藏区人民币贩假行为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反假货币防范预警机制逐步健全。通过各种防范措施的建立和完善,各地发现假币均能在最短时间内反馈到相关成员单位,为公安机关及时掌握犯罪线索,迅速侦破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假币收缴数量呈递减趋势。银行业金融机构假币收缴数量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从2011年到2013年情况看,3年来金融机构假币收缴量分别为99586元、90220元、81580元。另外,从公安机关通报情况看,假币犯罪案件发案少,近3年间全州范围内只在2012年发生过一起涉案金额3.2万元假币案件。广大人民群众对收到假币或假币争议投诉减少,近3年人民银行未接到一起假币投诉电话。

三是农牧民反假意识和反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农牧民通过人民币的主要防伪特征基本能够辨别手中人民币的真伪,反假识假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对个体商户、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城镇居民、农村群众的调查了解,95%的人在收到人民币特别是50元、100元面额的钞票时,都会自觉地查验人民币的防伪特征,鉴别其真假。这充分反映出广大农牧民群众反假意识日渐形成,防伪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三、制约反假货币工作的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限制

迪庆州幅员面积23870平方公里,2013年全州人口40.28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数仅14人,反假工作在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地区难以更好、更深入地开展。以德钦县羊拉乡为代表的11个乡镇为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加之草地游牧民族居无定所,长期在偏远草场放牧,反假知识的宣传范围难以向他们延伸,反假知识的普及仅限于居住在县城内的群众,难以深入到更深层次并且是最需要得到普及的广大农牧民那里,因此还有多数农牧民对假币知识认知程度不高,反假防假能力有限。

(二)农村地区金融基础服务发展落后

截至2013年末,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县及县以下人均金融网点资源占有率较低,平均每万人拥有的机构网点数仅0.2个,每个乡镇仅有金融机构网点1个。农信社成为反假知识宣传的前沿阵地,但由于柜面人员办理业务种类多,业务人员反假知识面及培训力度不够,在宣传人民币反假防伪知识、收缴假币等方面做得不够,柜面人员弱化了其收缴假币的积极性,反假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反假经验不足。从2013年“人民银行假人民币收缴量报表”分析:2013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共有网点67,农村信用社拥有近46.87%的网点,但其假币收缴量却赶不上其他金融机构网点。

(三)多民族、多种语言并存给宣传讲解造成不便

在全州40.28万人中,少数民族占比达83%,其中藏族占33.81%,傈僳族占27.78%,纳西族占12.81%,汉族占16.39%,白族占5.14%,彝族占3.29%,其他少数民族占1.47%。形成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特点,主要语言有藏语、傈僳、彝和汉语,各种语言相互之间交流比较困难。由于民族及语言环境的影响,给反击货币宣传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特别是对反假货币知识深入少数民族群众、深入艰苦边远地区造成很大困难。

(四)假币犯罪由发达地区向偏远地区转移

迪庆地处高海拔、边远、贫困山区,2012年发生的涉案金额3.2万元的假币案件就发生在德钦县。地处偏远的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差,经济落后。由此也反映出目前犯罪分子正是充分掌握了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对假币鉴别能力低、金融机构反假工作存在一定薄弱的状况,将犯罪重心转移到偏远地区。

(五)藏区留守群众反假技能欠缺

近年来,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绝大多数农牧民都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家中的一般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加之信息相对封闭和对新事物、新知识接触不多等原因,对国家发行的新版人民币防伪特征知之甚少,辨别假币的能力较差,假币容易重复流通。

四、加强和改进反假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政府积极推动反假货币工作

反假货币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必须有长期性的机构来组织协调。而目前存在的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制度,实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的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人民银行要建议政府将反假货币工作列入地方金融稳定和信用环境建设考核之中,由县级政府组织对乡镇政府考核。这样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发挥政府在反假货币联席会议中的作用。要积极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协同配合的反假工作管理体制,构筑政府、银行、居民为一体的反假监控网络体系。

(二)有针对性地创新宣传方式

要充分认识到藏区地域的特殊性、文化的差异性和语言的多样性,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民币反假宣传工作。要提升宣传方式的灵活性。要针对农牧民偏远反假币形势严峻的现状,逐步将人民币反假宣传工作重点从城区向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的农牧民地区转移。除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反假宣传外,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农牧民春耕生产或秋收季节集中到网点办理业务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反假宣传;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环境,开发和制作相应的双语音宣传片和双文字宣传卡、宣传画,针对不同的少数民族普及反假知识。

(三)结合藏区宗教力量将反假知识向僧侣及信教群众扩展

藏传佛教在全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应结合藏区的这一特点将反假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有效。州内寺庙林立,分布广泛,最接近农区、牧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全州各县包括乡镇大多都有规模不等的寺庙,当地群众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很多方的面联系,宗教人士特别是寺庙的活佛、喇嘛在藏族群众中有很大的威望和影响力。可探索联系寺庙中的活佛或有一定地位的喇嘛帮助向广大群众或僧侣宣传反假货币知识,借助宗教活动向广大信教群众和僧侣开展反假知识宣传。

(四)利用惠农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延伸金融机构网点反假职能

截至2013年末,迪庆州共建立惠农支付服务点有190个。惠农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覆盖了绝大多数金融服务空白的行政村。人民银行要积极利用惠农支付服务点优势,积极培训一批具备反假上岗资格的商户,使其具备一定的反假防伪能力,成为类似金融机构临柜人员的工作人员,使反假工作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成为常态。要给商户提供一定数量的反假宣传资料,通过商户向当地农牧民发放反假宣传资料开展宣传。要利用商户的优势,积极协助配合所在地金融机构开展假币的收缴工作,杜绝假币在偏远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泛滥。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反假能力

人民银行要认真督促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网点优势,积极开展在农村的反假工作,找准切入点创新工作方式,把在农村开展的反假工作作为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体现。要针对当前人民币反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开展对金融机构临柜人员的再培训,使临柜人员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培养一批具备双语能力的反假人才,根据不同的地域和语言环境,切实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反假知识宣传。培养一批反假积极分子,作为金融机构反假人员的补充,以此提高全社会的反假防伪能力。

第3篇:反假币工作范文

关键词:农村地区;假货币;反假体系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1-0119-02中图分类号:F820.3文献标识码:A

人民币反假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事关人民币信誉和金融秩序稳定大局。近年来,制贩假币违法犯罪分子将目标逐渐转移到农村,而农村由于受经济条件、信息渠道不畅及农民的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较低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已成为反假工作的薄弱部位和假币泛滥的重灾区,给人民币反假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农村地区的反假、打假工作,建立农村反假货币网络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村反假货币网络工作的现状

(一)农村群众获取反假知识途径的渠道狭窄。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商业银行都在走集约化经营模式,一些结算手段先进的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撤离,从而导致边远乡镇金融机构日益减少,并在反假货币宣传中随着服务对象的变化,宣传中心也发生了转移,从而使同样需要掌握反假货币知识的农村及农民群体得不到更多的反假币知识获取途径。

(三)农村反假货币队伍萎缩。随着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和人员的逐步减少,目前基本上是由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担当人民币反假重任,而大多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反假宣传和收缴范围仅仅停留在柜台和人民银行组织的集中宣传上,业务忙时,对发现的假币无法追究其来源,难以及时追踪和提供制贩假币者的线索,打假力度薄弱。同时基层人民银行由于受驻地、人力的限制,不可能派驻基层农村长期的专业反假人员。

(四)农村假币分布范围趋于扩大。近年来,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反假环节薄弱,假币侵害程度有上升趋势。经调查了解,农村地区受害对象主要为缺乏反假知识和防范意识的农民、个体经营者、老人和妇女。在农村集贸市场经营的农民有50%的人误收过假币,20%的个体经营者家中存有误收的假币。农村由于地域辽阔、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反假打击力量相对薄弱,已逐渐成为假币犯罪的高发区。

(五)农村假币券种较全、制假贩假手段狡猾。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假币券种从100元到1元纸币均有伪造。在人行平舆县支行近年收缴的假币中,以百元假币和拾元假币居多,占收缴假币总张数的80%,占总金额的90%,其中尤以新版百元假币升幅最快,但小面额假币亦有上升趋势。从制造手段看,机制胶印假币占绝大多数,但也有部分变造币和伪造假币制作精细、变造手段隐蔽,有的假币连验钞机都能骗过。犯罪分子以各种欺骗的手段贩卖使用假币。例如:先将真人民币涂上少量颜色,利用套近乎,将瞄准的对象搞熟悉,再将涂有颜色的真人民币说成是假币并给对方3至5张使用,一些贪便宜的人员将人民币使用出去后再与假币犯罪分子联系,以3000元买10000万元的比例成交,最后全是假币上当受骗。

(六)农村假币仿真度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近年来,假币制造也在升级换代,假币仿真度和印刷质量较高,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传统的拓印假币、描绘假币、粗糙的变造假币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激光照排、电子分色制版、彩色复印、机制胶版印刷等高新技术制造的假币。从目前发现的假币分析,制造手法隐蔽,“水印”、“安全线”、“无色荧光油墨”等防伪技术均有应用,有的甚至伪造了光变油墨数字和隐形面额数字等技术,其危害性较大。

二、建立农村反假货币网络体系的现实选择

(一)建立反假联席会议制度和反假联动机制。建立由政府、人行、公安、工商、金融机构组成的人民币反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反假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辖区人民币反假工作形势,及时沟通反假、打假工作信息,找出存在的问题,制订应对措施,统一部署辖区人民币反假工作。金融部门要加大打假宣传力度,发现假币来源要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打击利用假币进行诈骗的不法分子,坚决堵住源头。人行要与工商部门做好市场流通中零散假币的收缴工作,净化人民币流通市场,防止假币蔓延扩散。根据反假币的新特点,要重点加强农村反假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反假新途径,建立农村反假工作站,合理的布局,建议每个社区、每个乡镇设立一个,两个村设立一个。

(二)加强人民币反假工作队伍建设,壮大反假力量。一是针对商业银行机构退出乡镇,农村反假币力量薄弱的实际,人民银行可授权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为人民币真伪鉴定机构,赋予反假工作站适当的假币收缴权,弥补农村反假货币的力量缺失。目前在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他们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乡村,农村反假工作任务应交由他们担任。二是对市场上零散的假币,可授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收缴。工商行政管理局有专门的市场管理部门和市场管理人员,且负有商品市场监督管理的职能,他们经常出入市场,能够及时发现市场内假币流通情况,这是其他部门所不具有的优势,由他们来查处收缴市场流通中的假币,能够及时有效地制止假币的蔓延。

(三)加大反假货币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反假意识。一是阶段性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坚持利用大的集会、节日、新版人民币发行等时机,开展“宣传周”、“宣传日”活动,利用具体的案例向农民宣传、说明、解释假币的类型、特征,使反假货币宣传经常化。二是组建反假货币宣传小分队。将与人民币知识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宣传画册带入农村,在农民中进行广泛宣传,使农民认识到持有、收藏假币,同样是违法行为。收到假币应上缴金融机构或公安机关,对举报假币来源的农民,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农副产品购销旺季,金融机构应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到农村集市、市场进行现场工作,防止犯罪分子假币有可乘之机。三是建立农村反假宣传长期阵地。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和乡镇村反假工作站为主,以乡镇政府、村委会为依托,对村民进行反假货币知识宣传培训,提供反假宣传资料,宣传人民币反假法律、法规,讲解真假人民币鉴别方法,进一步巩固农村反假宣传工作阵地。

(四)加大反假货币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反假货币骨干。一是搞好对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反假人民币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假币鉴别知识,为搞好柜台收缴、鉴定和反假宣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搞好岗前培训,农村基层金融机构岗位调整频繁,严格做好对新上岗人员的反假人民币培训。坚持由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出纳人员和营业网点的临柜人员和公安、工商等有关人员;商业银行对开户单位财务人员;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对所在乡镇村反假工作站、反假联络点和乡镇村会计出纳、乡镇邮电员等开展多层次的反假货币培训,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如遇有新版人民币发行时还应及时进行培训。

第4篇:反假币工作范文

[关键词]反假货币 网络 模式

针对农村假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情况,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求,在全国三分之一的县市和乡镇、百人以上的村(屯)建立相对固定、长效稳定的反假货币工作站(点)但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两个网络成了虚而不实的花架子。近三年来,大同中支共收缴假币50079张(枚)、金额391.6万元,全部来自金融机构柜台和公安部门,没有一张是出自反假工作站或人民群众主动上缴的。其原因应引起上级部门高度重视。

一、目前大同市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建设的实效

(一)初步构建了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反假货币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在大同市中心支行的组织推动下,成立了大同市反假货币工作领导小组。大同市中心支行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网络体系,各银行都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对反假货币工作的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开展反假货币工作,定期及不定期组织开展反假宣传工作、反假知识培训工作等。

(二)初步形成反假职能部门多方协作体系,反假合力进一步增强。以人民银行牵头,各金融单位和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实行工作联动协作机制。通过多次对城乡居民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城乡居民充分认识假币的危害性,提高了防假、识假能力。各金融单位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在履行柜面收缴假币的同时,对假币和持有人状况实时进行分析,对一次性收缴的假币达一定数量的和假币特征、持有人异常等情况实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并密切配合调查,追根求源。通过有效协作配合,为深入打击假币犯罪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增强了对假币的打击力度。

(三)初步形成反假币长效机制,宣传服务站建设水平有效提升。截至2011年12月,大同市在全市村庄设立了1556个反假工作站,聘任义务反假宣传员1654名,在社区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反假货币工作站26个,聘用反假业务宣传员52名。为每个反假工作站都配备了高倍放大境、紫光灯、宣传资料等小型反假机具,同进对宣传员进行了反假知识培训,在网络建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农村基本建成了“层层有组织,村村有人管,宣传经常化”的农村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在城市主要社区初步形成了“宣传到位、反馈及时、防范有效”的城市反假货币宣传网络。

二、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

(一)主管部门人员短缺,对反假货币网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力量。目前人民银行地市中支货币发部门人员普遍只有10人左右,县支行只有5人左右,一人兼多职已成为普遍现象,反假货币工作人员走马灯似的换人,只能象征性地进行一年一次的集中宣传,对于基层宣传点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根本无力管理。

(二)工作站义务反假,没有宣传机具,积极性不高。一是目前各村反假货币义务宣传员基本上是由农村信用社驻村信贷员和各村村干部担任,在没有酬劳的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上,自然也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导致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宣传存在较大盲区。二是工作站没有假币样品,也没有用于宣传的机具(如放映机、影碟机等),只是每年借助电影快车进行一次宣传,不能进行经常性地宣传。

(三)反假货币经费不足、奖励不尽合理,制约反假币工作。一是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靠挤占有限的办公经费来加强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建设。缺少资金支持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假币的打击。二是《反假人民币奖励办法》中,只规定公安海关等部门破获假币案件和提供线索的人员给予奖励,没有规定给两个网络相关人员的反假币奖励。三是按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规定,对反假货币宣传,有关新闻单位应给予免费,但在实际宣传中却很难得到免费。

(四)基层人行没有专门的反假货币宣传车辆,难以达到必要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农村成为贩假、使假的“重灾区”。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也提出了“城市不放过,农村是重点”的要求,两个网络建设也都在农村,但基层人民银行交通工具不足,仅有的车辆也用于日常业务需要,没有专门的反假货币宣传车辆,使两个网络难以及时得到反假货币指导和信息。也难以经常性地去农村进行反假宣传,制约着反假货币工作在农村开展。

三、建议

(一)借鉴欧美模式,设立专门的反假货币机构、构建反假宣传体系。增加编制,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职反假部门,增加人员编制,经常性地对广大群众进行人民币反假知识的普及教育,以专业化手段打击不断升级的假币犯罪活动。立法支持免费宣传,健全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和渠道。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反货币假宣传列为公益广告宣传的重要内容,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加大反假宣传报道,宣传材料及技术服务由人民银行专职反假部门统一提供。

(二)借鉴文化下乡模式,统一配备相应设备和交通工具,做到宣传经常化。为工作站统一配置设备和资料等软硬件,统一站点建设标准,使工作站名符其实。为基层人行配备专职反假宣传车辆,便于每天走村窜户进行反假工作。应象工商、防疫等其他职能单位一样,为人民银行统一配备专门用于反假币宣传车辆,由人民银行专职部门长年累月地深入到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进行反假币工作,并及时地为反假工作站进行指导,为广大群众送去急需的反假币知识。

(三)借鉴家电下乡模式,为两个网络进行经费补贴,确保反假币工作实实在在开展下去。完善奖励制度,为两个网络设置奖励经费。一是对主动上缴假币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二是为两个网络中没收的假币根据数额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两个网络建设安排专项反假币经费。对其宣传、培训工作要舍得投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安排宣传、培训费用,努力提高反假经费使用效率。由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由政府出资设立反假货币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各种反假货币工作奖励经费。

(四)加大反假货币工作经费投入,避免挤占人民银行正常费用。反假货币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经费紧张,严重制约着反假货币工作的开展,财政部门应把反假币经费列入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避免挤占基层人民银行的正常费用,影响反假货币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反假币工作范文

关键词:假币;犯罪趋势;防范对策

假币犯罪是假币类犯罪的统称,包括伪造货币罪,变造货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走私假币罪。假币犯罪是一种多发性经济犯罪,不仅直接侵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而且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损害人民币的国际信誉。

2009年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某领导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国的假币犯罪仍处在一个高位运行的状态,基本上全国每年的收缴量都在10亿元左右”。为了依法严厉打击假币犯罪,切实维护国家金融秩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09年1月20日公安部部署在全国范围特别是假币犯罪重点地区开展为期10个月的打击假币犯罪专项行动,代号“09行动”。“09行动”战果丰硕,行动期间共破案3688起,缴获假币面值11.65亿元,使我国假币犯罪高发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一、“09行动”后我国假币犯罪的趋势

2012年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指出,假币犯罪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影响和制约我国假币犯罪滋生蔓延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依然存在。我国是一个使用现金大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现金流通量巨大的状况不会改变,而且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民币走出去进程的加快,反假与造假之间的斗争还将持续不断,防范和打击假币犯罪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我国当前假币犯罪呈现如下态势:

1、发案数量和涉案金额都将大幅度反弹

“09行动”后假币犯罪发案数量和涉案金额都出现反弹的态势:2012年四川“0901”专案涉案金额就达10亿元,2014年底广东警方举破获涉及2.2亿元的假币大案。2014年全年破获案件量同比增长27%,其中大案同比增长15%;全国收缴假币同比增加15%,其中银行机构收缴假币同比增长21.9%,公安机关收缴假币同比增长5.4%。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3年公安机关立案的伪造、变造货币,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假币刑事案件分别为1200起、1105起、1350起、1575起、1853起。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2、犯罪手段不断翻新

假币犯罪已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和“单兵作战”发展到现在的大规模印制和团伙作案,从传统的设备以及人工印刷,到现在激光排照、电子分色制版和彩色复印、胶版印刷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假币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湛,有些假币可以用“以假乱真”来形容,让一般人难以识别,央行通报“TJ55”“AZ88”“WL15”“YX86”假币,这些假币都有高的仿真度。此外,假币犯罪分子在原材料贩售、成品贩运、支付交易,很多是通过网络交易完成,较以往的交易方式更加分散和隐蔽。

3、犯罪的集团化、专业化

假币犯罪从假币的制造、出售、运输整个流程,都经过了犯罪嫌疑人精心缜密的计划,且整个流程的分工都相当明确。在一些假币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相当狡猾,日常安排都通过电话等非正面接触方式来进行,在背后控制着整个犯罪团伙,团伙的结构呈“金字塔”型,越往上则隐蔽性越高,不露面不暴露真实身份,从而给抓捕工作带来困难。假币犯罪的涉案人员,往往都有血缘、地缘纽带,出现“家族企业”的特点。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主要涉案人员一般都具有制假印刷的专业技能,就算主要涉案人员不懂这些技术,也会以高薪为诱饵聘请专业人员,购买专业设备来进行犯罪活动。而激光排照、电子分色制版和彩色复印、胶版印刷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为犯罪团伙制造假币提供了便利,加快了假币犯罪的专业化进程。

4、东南亚地区假人民币犯罪猖獗,并出现境内外假币犯罪的“合作”、假币“回流”趋势

随着人民币地位的日益提升,特别是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特别提款权,人民币跻身世界五大支付货币,国外一些犯罪集团把人民币作为犯罪目标,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实际上,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地下黑市已经把制造、销售人民币假币作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出现了国内、国外分工合作的态势,一些境内加工窝点把假币半成品运往境外进行再加工,然后再运回国内出售。

二、假币犯罪侦破难点

1、获取线索难

伪造假币、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等犯罪活动几乎都在犯罪嫌疑人之间秘密进行,犯罪事实很难被发现,犯罪活动的隐蔽性极强。司法机关很难通过常规侦查手段发现线索,有时通过科技手段也难以直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2、取证难

一方面,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打击,在选择交易地点时,具有随机性、流动性;在选择交易手段时,具有狡诈性、诡秘性。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出售、购买假币,都有相对固定的上、下家。尽管经常交易但一般都是单线联系,相互之间缺乏深入了解,姓名多是代号或虚假身份,电话、银行账号随时更换,即使司法机关摧毁其中一个环节,也很难获取有价值的上、下家信息。

另一方面此类犯罪嫌疑人大多是惯犯、累犯,反侦查意识和能力较强,作案手段极为狡猾,导致侦破此类案件调查取证难度非常大。同时,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大多数负隅顽抗,百般抵赖,即使人赃俱获,也拒不供认,讯问难度很大。甚至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带到司法机关后,装聋装病,拒不交代,给案件查证工作设置了许多障碍。

3、打击处理难

假币案件的突破口一般是使用假币,而按照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使用假币罪的立案标准是总面额四千余以上(其他假币犯罪的立案标准分别是:伪造货币罪是总面额二千元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是四千元以上,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四千元以上,变造货币罪是二千元以上),但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往往携带少于上述金额的假币,违法犯罪活动不容易被发现,即使被发现,因其涉案金低于犯罪认定标准,司法机关刑事打击处理困难,往往做无罪处理。

三、假币犯罪防范对策

针对假币犯罪的趋势及处理难点,司法机关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全社会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防范了假币犯罪的发生。

1、 提高专业素质,强化队伍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击犯罪必须提高执法者的素质。打击假币犯罪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支通晓假币犯罪活动的专业队伍。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培养一批专业技能过硬的反假币业务骨干,可假币犯罪案件进行精确的分析、准确的判断。只有队伍素质过硬才能使犯罪无所遁形。

2、 加强警银协作,强化联防

为打击假币犯罪,司法机关可以构建辖区反假币工作网络,积极与本地区人行分支机构、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联系,建立反假币协作机制,定期举行联席会议,通报假币情况。加强公安机关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实行专人专管制度,实现公安、银行有效对接,落实各商业银行柜台一次性收缴200元以上假币报警通报制度,第一时间搜集、掌握、研判、处置假币犯罪线索,及时了解本地区假币使用重点区域,筛查涉嫌假币犯罪重点人员,强化打击假币犯罪长期经营意识,推动假币案件线索获取和查办工作。

此外,公安机关还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人民银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人民币,出售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运输,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很少适用此法律规定,为了有效打击假币犯罪,突破案件处理难的僵局,公安机关加强对此法律规定的重视。

3、 加强警种合作,高效办案

打击假币犯罪一定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打击假币类犯罪是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的职责,公安机关各警种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但根本任务是一致的,应该做到分工不分家。假币类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虽归属于经侦部门,但离不开其他警种的大力配合。因此要加强与本地区治安、刑警、交警等警种及派出所的合作,其他警种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日常的治安管理、巡逻以及侦破案件中,尤其是基层派出所,对于群众的报警要高度重视,注意发现各类假币犯罪活动,力争抓获现行犯罪。针对目前假币犯罪跨区域作案的特点,各地公安机关要打破地区之间的界限,避免费时、费力的“单打独斗”,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形成协作机制,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联手打击假币犯罪。一方面可以使经侦有限的力量通过联动作用,发挥较大的效用,另一方面,针对假币类犯罪案件的分散性,通过各警种的协作,架网布控,就能做到“敌动我知”,迅速出击,及时破案,使假币类犯罪难成气候。

4、做好反假币的宣传工作

犯罪防范工作中宣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假币宣传可以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到假币的危害性,认识到制、贩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帮助群众掌握主要识别技能,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加强反假币宣传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短信、设点宣传等形式进行假币防范宣传,尤其是对假币的识别、假币使用手法等进行预警宣传,有效提升广大群众假币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根据涉及假币警情较多的集贸市场、沿街商铺等重点区域和老年人、女性、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通过实物辨假、假币识别技巧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宣传预警,进一步提高辨识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在受到假币不法侵害后要主动报警,为警方提供假币犯罪活动线索,提高群众识别假币的能力和意识。在宣传过程中,公安机关要联合银行等金融部门,利用广播、电视及举办讲座、接受咨询、张贴标语、散发宣传单等方式等各种形式,宣传识别假币的方法以及假币流通的社会危害性等知识,提高群众的反假币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加入到反假币活动中来,形成全民参与反假币的氛围,特别对调包、找零等欺骗百姓的作案手法印制案例宣传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辨假识假的能力,逐步缩小假币的流通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地位的不断提升,假币犯罪也变得日益猖獗。我们要加强对假币犯罪趋势、新型作案手段的研究,同时要加大打击力度,形成长效机制。

第6篇:反假币工作范文

摘要:

假币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干扰经济、金融正常秩序,损害社会公众利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反假货币形势日益严峻。2015年漳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打印假币+网络+物流”的制作贩卖假币模版案,该案件的犯罪手法、特点给当前反假货币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打击假币违法犯罪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货币管理;假币犯罪;对策建议

一、当前全国打击假币违法犯罪形势

(一)公安机关。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假币案件年均立案1000起左右,假币犯罪形势总体平稳可控。2012~2014年,全国公安机关分别缴获假币3.29亿元、4.15亿元、5.32亿元,年均增幅25%以上。2014年以来,公安机关连续3年祭出《全国打击整治假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堵源截流、打防结合、综合治理、重在长效”的指导思想。2014~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亿元以上假币案件七起,其中2015年9月17日的“猎豹”行动共缴获2005年版第五套100元假币2.1亿元,为建国以来最大假币案。

(二)人民银行。一是全力推进以现钞全额清分和冠字号码查询工作为重点的人民币净化工程。2012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假币“零容忍”为原则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误付假币专项治理工作,出台现钞全额清分和冠字号码查询等一系列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支付现钞必须全额清分,对外支付的100元和50元必须记录冠字号码。此举一方面,大幅提高了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另一方面,为涉假纠纷举证查询提供依据。截至2015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利用冠字号码查询解决假币纠纷5198起,其中维护银行信誉5190起,挽回存款人经济损失15笔。二是发行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100元纸币。新版人民币新增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防伪措施,强化了社会公众易于识别、犯罪份子难以伪造的防伪技术,防伪措施的新科技成为伪造新版人民币难以逾越的屏障。三是建立假币信息快速监测机制。2015年,人民银行、公安机关按照“依法履职,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打防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假币信息快速监测机制,强化假币信息研判,搭建反假货币大情报、大数据平台,形成警银打击合力。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国共设立500个银行监测点,其中福建省18个,直接与公安机关假币监测点或经侦部门实现对接,形成动态假币监测体系,为侦破假币案件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四是开展交通领域反假货币集中宣传。2015年,人民银行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码头、铁路、公交、客运、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领域开展“全方位、多维度、广受益”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宣传活动遍布城乡大小车站、涵盖水陆交通枢纽,宣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象广泛、成效显著。

二、当前假币违法犯罪的新特点

(一)假币收缴总量呈下降趋势。2015年,全国假币收缴量下降6%,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下降26.9%,总计3.8亿元。

(二)中小面额假币收缴量大幅上升。2015年,20元及以下中小面额假币收缴量同比增长42%,其中20元假币增长70%、10元假币增长27%。

(三)“电脑+网络+物流”复合型打印假币犯罪形式越发猖獗。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制作、销售假币案件频发,2015年漳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互联网+”制作贩卖假币模版案件,案件属于典型的“互联网+打印假币+物流运输”模式,具有生产科技化、制贩网络化、寄售物流化、假币小面额化、隐匿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案件扩散快、受众广、监控难、取证难,且波及未成年人,使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困难重重。类似案件2015~2016在江苏、贵州、重庆、河北、吉林、湖南、江西、云南等地均有出现。2016年3月,龙岩市公安机关侦破类似假币案件涉及全国27个省(市),且有蔓延之势。制贩假币犯罪由贩卖、化整为零转变为制作、贩卖同时化整为零,社会危害性极大。

三、假币违法犯罪及伪造趋势

(一)假币“去库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2015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100元纸币后,犯罪份子担心新版人民币大量使用后,2005年版100元假币市场空间受到挤压,不易蒙混过关,急于“去库存”,因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大量抛售现象,致使市场流通中假币数量增长。2016年前5个月,漳州市假币收缴量在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增长,张数和金额分别增长5.14%、6.64%。

(二)50元券可能成为下一个伪造重点目标。2015年版100元纸币防伪技术高,新增加的光彩光变技术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成为造假份子无法突破的技术难题。因此犯罪份子可能调整犯罪目标,将伪造重点转向50元券。

(三)中小面额假币量可能大幅增加。一是群众对中小面额假币防范意识较低,易误收误付。二是中小面额假币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无须光变油墨生产工艺,是制假份子放弃伪造大面额人民币,转向伪造中小面额人民币的原因之一。三是20元券为浅褐色,使用一段时间后纸质变黄,较易与假币混淆,因此20元券假币相对其他券别更不易被群众识别,群众收到20元假币后往往误以为是流通较久的真币。

(四)量贩式小型打印假币窝点成为打击重点。近年来,河北、吉林、湖南、江西、云南等地都出现使用PS技术、打印假币小型制假窝点,犯罪份子不需要实物胶片,制假工艺科技化,程序简单化,按需生产。

(五)利用互联网联系、电子商务交易、物流寄售的假币制贩模式给打击假币违法犯罪带来较大难度。2015年7月漳州市警方破获的假币违法犯罪案件,就是组合利用高科技电子产品、网络交易、物流寄售等手段实施犯罪,此类犯罪模式在上下线互不认识的情况下,完全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联系,并通过快递寄售假币,快速完成假币交易和流通,隐蔽性强、转移快,给打击假币违法犯罪特别是跨区域打击带来难度。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反假货币网络侦查和物流实名签收制度。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丰富、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犯罪份子实施违法犯罪提供了平台,犯罪份子利用网络交流制假经验、传播制假方式、购买制假工具、销售贩卖假币,危害性极强。因此,建议公安机关通过配备专职人员,利用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加大网络信息监测力度,对于与假币犯罪相关的造假技术及设备、原料、假币成品、半成品等买卖信息、广告、邮件等要加大监测、清除和打击,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QQ群、微信群等通信软件的监测力度,严厉打击利用通信软件进行与假币违法犯罪的交易,彻底扼制通过网络实施假币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建议建立快递物流行业实名签收制度,目前快递物流行业虽然建立了物品寄发实名制,但在物品领取环节身份核实却不严格,快递人员通常仅根据寄发单证的电话与对方联系后即可收件,给假币物流化犯罪提供了便利。

(二)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反假知识宣传工作

1.组建一支反假货币宣传骨干队伍。人员可以由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社区(村镇)反假货币义务宣传站等推荐选拨组成,通过培训使其具备精准识别假币的技能和系统讲解货币防伪知识的能力。

2.搭建互联网反假货币知识宣传平台。一要设置互联网自动弹出宣传功能,即当互联网用户登录互联网,网络页面即弹出反假货币宣传警示语,如,“制贩假币是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制贩假币违法行为”等。二要在互联网建立专门“反假货币知识在线交流”网站,开展货币防伪知识宣传、咨询,提升公众识假辨假能力;开展反假货币法律法规宣传和假币案例警示教育,提升公众守法意识与防范能力;开展《中国人民银行反假货币奖励办法》宣传活动,提升公众参与打击假币的主动性、积极性。三要在互联网设置反假货币报警平台,设立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发现网络制贩假币信息后可立即报警。

3.丰富宣传载体和形式。一要进一步完善和动态管理社区(村镇)反假货币义务宣传站点。二要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景区、进商场、进农贸市场宣传活动。三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强的宣传活动。

(三)建立中小学生反假货币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将反假货币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定期开设授课课程,播放宣传教育片或举办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开展人民币防伪知识及反假货币法规、案例等宣传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识假辨假能力,引导中小学生远离假币犯罪、远离网络犯罪,通过中小学生将反假货币知识传播给家人,实现“教会一个人,服务一家人”的目标,使反假货币意识根植于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

第7篇:反假币工作范文

关键词:农村地区;人民币反假;农村公共文化;有机融合

2007年,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根据我国反假货币工作形势,提出各级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和农村两个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工作目标,从而在制度安排上确立了人民币反假工作的具体形式、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反假货币工作缺少长效机制的问题。通过近八年的建设与运行,全国反假货币工作形势明显改观。但从对九江农村地区了解的情况看,因受制于农村人员素质不高、没有资金保障及缺乏制度约束等因素,农村反假货币宣传网络体系难以维系和运行,处境尴尬。

一、当前农村地区假人民币和反假工作现状

(一)假人民币存在的形态复杂,反假形势仍然严峻

从我国相关媒体、职能部门反假货币工作报告得知,尽管当前假币案件迅猛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制、贩、售和使用假币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制假手段不断翻新,售假、用假方式不断变化,假币存在的方式非常复杂。而从九江发现的假币情况看,主要特点为不法分子在农村地区使用假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公安部门在农村地区2010~2014年共接收假币举报使用案件38起,没收假人民币分别为8.2万元、4.8万元、5万元、33.8万元、9.8万元,没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同期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收缴假币数量分别为1.9万元、3.4万元、5.8万元、12.5万元、22.2万元,农村地区假币收缴量逐年上升,2014年农村收缴量占全辖收缴总量的比例达64.3%,可见假人民币在九江农村地区呈现出数量扩大状态,农村已成为反假工作的重点地区。

(二)人民币反假工作处于“被推动、被要求”状态

当前农村人民币反假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以人民银行主导的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平台、金融机构日常柜面、定期定点的宣传方式开展。从金融机构履职情况看,由于没有经营收益,反假工作在其经营视野中淡化,地处边缘,要靠人民银行工作安排去落实,属于典型的“推一下动一下”的工作管理;而从已建立的反假货币宣传网络运行情况看,由于缺乏有效的平台载体和工作方法,面临着有形的模式,难以运转的状态,时刻需要人民银行去打强心剂,农村人民币反假工作在纠结和踌躇中前行。

(三)反假效果不明显,农村群众识假能力有待提高

笔者在九江辖内农村地区开展千人千份问卷调查和真假币现场调查。千人千份问卷属于随机调查,经统计,在问到收到假币如何处理时,45.6%的群众回答“自已使用”,30%的群众回答“不知道”,25.4%的群众回答“上缴银行”。在问到发现违法犯罪分子使用或销售假币时怎么办时,72.3%的群众选择了“向公安机关报告”,27.7%的群众选择了“不知道”;在问到你是否知道反假货币工作站,58.4%的群众回答不清楚,42.6%的回答知道。在开展真假币现场调查时,我们用三张真币和两张假币(均为100元券人民币)模拟测试,调查对象为200名,结果58%的群众未能全部正确挑选,52%的群众正确挑选1张假币,23%全部挑选错误。这两组数据表明,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识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行政村反假工作站影响力和工作模式尚未扎根农村。

二、农村地区人民币反假工作的理性思考

上述问题,是反假工作矛盾的集中反映。随着反假货币宣传的到位和打击制假贩假力度的不断增强,城市反假货币网络建设日趋完善,农村反假工作的目标与现实效果仍存有明显差距,农村人民币反假应在原有反假网络体系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农村反假货币管理和推进工作。近年来,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反假货币网络建设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有助于突破农村地区反假网络建设遇到的形式单一、运转不畅、效果不佳等瓶颈。

(一)反假网络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融合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反假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是农民群众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民对人民币知识的相对缺乏,反假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在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既能有效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能使广大农民提高人民币反假知识和文化,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人民币知识的需求,自觉抵制人民币制假、贩假、用假等犯罪行为,塑造和谐的、现代的、科学的新农村公共文化形态。

(二)反假网络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融合是农村反假网络建设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经过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努力,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人民币反假网络体系,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的反假货币宣传活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识假、防假技能,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宣传效应不均衡,宣传形式较为单一,反假识别工具较少等现象,制约了反假工作的成效,迫切需要在手段和制度方面进行创新,以提升人民币反假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人民币反假融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之中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可为人民币反假网络提供可用的平台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公共文化载体,因而一大批如“农家书屋”、“农家文化大院”等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场所应运而生,一大批适应农民需求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这些场所和活动为反假人民币网络建设和宣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农村地区人民币反假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反假货币合作机制

为推动反假宣传网络建设顺利开展,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均应成立反假货币文化网络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与文化、宣传、广电等部门共同签订反假货币文化网络建设协议,为拓宽农村反假宣传渠道,形成反假合力奠定基础。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平台,建立自上而下的“农家书屋”反假网络体系,将人民币反假融入到各乡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各站点指定“农家书屋”管理员为反假义务宣传员,赋予其对反假货币工作实施宣传管理的职责,对其定期及不定期地进行反假知识培训,指导其认真组织开展反假宣传工作等,使反假货币网络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行有机结合。

(二)完善农村反假宣传网络管理机制

健全农村反假宣传的各种规章制度,将农村文化站、文化大院、农村地区人民币综合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农家书屋等统一纳入人民币反假管理。统一制定农村反假宣传网络站点工作制度、联络员和义务宣传员职责等规章制度,明确反假义务宣传员条件和权利义务。保证反假宣传网络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宣传活动场所,规范网络宣传站点日常管理行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民币知识和反假货币知识进乡村活动,使广大农村居民充分认识假币的危害性,提高农民的防假、识假能力。并通过培训农村反假宣传站(点)人员,辐射大批农民,使反假货币文化进一步深入农民心中,将农村反假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形成合力,使反假货币文化深入乡村。

(三)建立农村反假宣传激励机制

第8篇:反假币工作范文

流通渠道:自南向北京、沪成为集散地

“目前发现的假币主要以机制为主,约占90%,此外还有手绘、复印、拓制、变造、丝网镂印等制造方法,但是目前北京尚未发现制造窝点,所发现的假币基本都是从外省流入的。”董处长介绍说,“假币流通明显呈自南向北的趋势,北京和上海成为大的集散地和周转站。”

据介绍,犯罪分子主要是通过私人夹带,借助火车、汽车等普通交通工具从事假币的贩运活动,而且有组织的犯罪团伙大多采用单线联系。“有时被查获的嫌疑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携带的是假钞,他只是被告知交货的地点和时间。”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史宝科副科长补充说。

1996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两起贩运、制造假人民币案的审理结果。依法核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偷运3300万元假人民币到汕尾市的台湾渔民陈其鹏、徐金狂、吕逸生、苏火明、林登峰等五人的死刑判决。这是内地首宗判决制贩假人民币的台湾人死刑的案例。

2002年1月,张某因携带假钞20余万元在西客站警抓获,这也是近年来北京查获的较大一起贩卖假钞案。据张交待,这批假钞就是其从河南驻马店某地以1∶13的比例购进,经长途运输到京后准备抛售的。

据史宝科透露,前几年京九线曾被犯罪分子作为贩运假币进京的重要通道之一,公安部门曾在西客站查获大量假币。另据有关部门介绍,从2000年4月至当年年底,铁路公安部门查获假钞金额累计达到600多万元。

大批量的假钞在设法流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后,会通过各种渠道和级次的“批发”分散成小批量。

除此以外,近年来假币犯罪又出现了面值小额化和向农村发展的新趋势。

“一般根据国际上反假币的经验,最常见的假币是列最大面额第二位的币种,例如人民币面额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100元、50元、20元等等,按国际经验50元应该是最经常被假冒的币种,但是在我国,100元的假币所占比例也非常大。而目前10元、5元、2元,乃至1元的硬币都曾被发现,并且有增多的趋势。”史科长介绍说。

而根据新颁布的《管理办法》,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张(枚)以上,或假外币10张以上的就可以立案侦察。换言之,一次被发现拥有20元假币(假设均为一元硬币)就可能达到立案标准。

此外,根据近年来在京发现的一些案例,有些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农村识别假币意识不强,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招摇撞骗,将大量假币流向城乡结合部或者农村。

内地假钞二分之一来自台湾而来自汕尾的假币则分布最广

据史科长介绍,90年现的假币大多集中在南方,当时曾以发现地、制造地或是发现的时间来区分版别,但是由于目前情况日趋复杂,这种方式从鉴别的角度看意义已十分有限。

尽管如此,这种命名方法还是在历史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89年,深圳警方首次发现用电子分色制版的机制假百元人民币,其仿真度极高,普通手持验钞机根本无能为力,完全能以假乱真。这批假币因此被称为“深圳版”,当时每月都有大量的纸币被送到银行验别,有时高达上千万元之巨!

据分析,这些假币中的一部分就是从香港流入的。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的假币制造团伙就开始把做伪的目标对准人民币。有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出手比较容易,内地人多地广,防伪意识和手段相对较弱。

另据记者了解,在80年代以前查获的制贩假币案件,基本上是国内不法分子所为,主要采用了拓英复英套色描绘等简单工艺,制作粗糙,易于识别,并且制贩数量也不大。

继发现“深圳版”之后,在福建一带也发现了大量从台湾走私入境的机制假人民币,面额都是100元、50元的大票,机器雕刻制贩、照相制版、电子分色制版的都有,仿真度逼真到一般人和仪器根本识别不出来!这种被称为“台湾版”的机制假人民币一“登陆”,立即给沿海各省市造成了强大冲击。福建警方曾在一次反假币集中行动中,一举破获台湾来的3个黑社会团伙,抓获“竹联帮”、“四海帮”、“三合会”等24名制假币黑社会分子,缴获假人民币1208万元。1992年,广州市警方也曾缴获“深圳版”假人民币3000多万元。

另据国际刑警组织透露,内地假钞有二分之一来自台湾。两岸关系紧张时,台湾当局曾把假钞交给潜入内地的特务使用,并借此破坏内地的经济政治生活的稳定。两岸关系取得很大进展以后,属于台湾黑社会的一些假钞制造商开始充当主角,1995年,我国破获的200多万元假钞案就是从台湾流进来的。

来自警方公布的资料显示,从90年代初开始,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境外黑社会伪钞集团已向内地投放机制假人民币达3亿元之多!

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大量机制假人民币的走私入境,使得国内各地的不法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从1995年起,在广东省汕尾地区的假币犯罪活动就开始由单一的海上贩运入境发展到自制自贩,产、供、销“一条龙”,从极个别的犯罪分子参与发展到分工合作的家庭式作业。

第9篇:反假币工作范文

关键词:货币流通管理;人民币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3-0103-03

中图分类号:F822.2

文献标识码:A

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担负着我国境内一切债务的结算职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的投放量和流通量逐年增长,金融机构人民币收付业务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人民币收付业务工作的大量增加,其潜在的诸多风险(如工作人员、制度、收付操作、现金整点与保管等)也渐渐显露出来。为了掌握人民币收付业务现状,了解风险点、防范各类风险隐患,我们组织人员对金融机构人民币收付业务风险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从业人员情况

以许昌为例,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0家,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光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许昌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和农业发展银行,营业机构遍布城乡。由于农业发展银行的现金业务委托其他行,光大银行刚刚成立,因此两家机构未被列入调查范围。据调查,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现金收付业务人员共有2675人(见表1),其中男性771人,占总人数的28.9%,女性1904人,占总人数的71.1%。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636人、30-45岁1689人、45岁以上350人;从人员来源和政治面貌看,人员来源主要是以院校毕业生和其他部门调入为主,有2523人,占总人数的94.3%,党员617人,团员257人,从学历和职称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753人,中、初级职称829人,从从业年限看,10年以上占比较大,有1762人占65.5%,6-10年481人,5年以下432人,取得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人数1313人,占49.1%。

(二)现金清分情况

除交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外,其他6家金融机构均建立有现金清分中心,安装有监控设施,配置清分机具19台,点钞机具52台,场地面积平均45.3平方,个别行清分场所不足20平方米,面积小达不到清分要求,专(兼)职清分人员28人(见表2)。2005-2009年清分业务总量:50-100元券389260捆、5-20元券211122捆、1元以下144671捆,差错长款2860张、短款3038张、假币4759张(见表3)。由此看来,小面额票币差错率高于大面额,大面额假币则多于小面额。

(三)现金回笼投放流程

根据当前的体制,现金的投放与回笼是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金收支业务完成的(见图1)。据调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实行柜员制对客户办理现金存取业务,大额取现提前预约,对柜员营业用现核定一定的限额,超过限定的数量及时逐级交入本行现金中心,从利益方面考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业务量大小,对辖属支行(营业所、分理处)的库存现金量同样额定有库存限额,制定有严格的考核措施,超过限额及时上缴人民银行发行库。支取现金由其营业机构或支行逐级上报用现计划至现金中心,由现金中心汇总后到人民银行发行库办理取现业务,统一调剂分配到各用现机构。

(四)防伪机具及现钞处理设备配置情况

据调查,各商业银行投入大量资金配置了防伪点钞机和ATM机等机具,有效提高了假币防范的能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据统计,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共配置防伪点钞机2134台,其中营业用1758台,在营业场所为客户提供376台,品牌型号有康艺、中钞信达等十多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是由省分行统一招标购置,许昌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是本单位购置。全辖安装ATM机373台,其中在行式305台,离行式68台,分别占总数量的81.8%和18.2%。

二、风险分析

(一)人员风险

从调查情况看,年龄结构偏大,人员配置不合理。据调查,30-45岁的有1689人,绝大部分是40-45岁之间的,占从业人数的63.1%,30岁以下人员有636人,只占总数的23.8%,取得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的有49.1%,不及从业人员的一半,专科以上学历1729人,80%是后续学历,只有少数是全日制学校毕业生,女性是人民币收付业务的主要力量,占从业人数的71.1%。据调查,在人员配置上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对新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注重加强业务技能的提高,办理业务凭经验处理;二是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专业毕业学生。显然,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影响着人民币收付业务质量,滞后于新业务的要求,潜在一定风险。

(二)制度风险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据调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人民币收付业务都制定有相关制度,如《现金差错处理制度》、《人民币收付业务岗位制度》、《假币收缴管理制度》、《现金整点制度》、《现金清分管理制度》等。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差错(包括长短款)、误收误付假币现象一直得不到根除,回笼现金不按要求挑剔,对外支付的现金中夹带不宜流通人民币等情况。据统计,2005-2009年,工行、许昌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发现长款2860张、短款3038张、假币4759张。制度是做好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小到业务差错大到事故案件,究其原因,无一不是因内部管理松懈、没有严格落实规章制度造成的。可见,制度制定不完善,执行不严格,工作缺乏约束力,对人民币收付业务无异会造成业务风险。

(三)操作风险

人民币收付业务具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每个环节都必须按照要求操作,否则,就会出现风险隐患,发生差错和责任事故。办理业务做不到一笔一清,收付现金不能认真复核,思想不坚定、监督不力、不按规定处理业务,库房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单人操作等,极易出现错收错付、长短款、误收误付假币、私自挪用或盗窃储蓄款、库款等差错事故风险。据调查,发生错收错付、长短款、误收误付假币完全是由于操作程序上不严谨造成的,从近年来通报的工作人员盗窃案件中看,大都是由于违反了操作规程,给那些思想意识薄弱的人员创造了有利的作案机会。

(四)设备风险

目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配置的防伪机具有的达不到国家标准,不能定期升级,对新版假币不能正确识别,存在一定风险。调查发现:一是有的防伪机具灵敏度不高,防伪功能不全,在点验钞票过程中对假币识别不准确,造成误收假币的现象;二是配置的

清分设备功能落后,达不到清分要求,假币、残损币不能一次性分拣,需重复多遍才能完成,个别小型清分机清分后的钞票仍不能完全符合要求;三是自动存取款设备安全防范措施存在漏洞,有犯罪分子利用其作案的空间。安装自动机具其目的是为了方便群众,满足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金融支付结算效率,无论是离行式或在行式自动设备,是完全开放式24小时服务。为此一些犯罪分子就利用其便利条件研究作案方法,如在插卡空内做手脚使信用卡不能自动吐出,盗取用户信用卡及其现金,利用钞票退、出时间差调换假币等。

三、防范建议

(一)强化制度建设,防范风险隐患

加强制度建设,对防范风险隐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制度要把握全面、可行的原则,每半年或一年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对一些老的、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的制度要及时修订完善,对工作需要的制度要认真研究制定;二是经常组织业务人员进行制度学习,学习要有计划,要全面系统,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测试、竞赛等方法检查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确保工作制度达到人人熟知,并贯穿于实际工作当中;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制约机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制度落实,要在内部管理上狠下工夫,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以管理促落实,避免有制度不落实,重制定轻落实的表面现象,通过制度的约束,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二)规范程序操作,强化监督管理

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加强业务培训,把握好每一个操作环节,办理业务坚持一笔一清,先收款后记账,先记账后付款的原则,款项清分要按照清分流程操作,认真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清分款项的质量,对外支付现金要符合要求,当面点清,防止差错,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按照《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收缴,谨防误收误付,管库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杜绝违规操作。工作中要加强监督机制,制定监督措施,强化业务操作监督,人民币收付业务过程必须在严格的监督之下完成,不留死角,通过录像和现场检查适时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操作上的安全隐患。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