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建筑艺术审美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艺术审美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第1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一、建筑艺术的类别

建筑艺术的类别复杂而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大体上有这样几类:从使用的角度来分类,有住宅建筑、生产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从使用的建筑材料来分类,有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钢木建筑等等;从民族风格上来分类,有中国式、日本式、伊斯兰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式等等;从时代风格上来分类,可以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等。从流派上来分类,就更多了,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就有历史主义、野性主义、新古典主义、象征主义、有机建筑、高度技术等等不胜枚举的流派。

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二)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不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面。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说,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效果不复存在,后来的又出现新的审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又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须是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飞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宽阔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景象了。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环境的特定性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三)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第2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题记

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互通有无,艺术审美的实质就是把握艺术联觉,我们把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归为同构联觉。从审美统觉的角度来说,同构联觉是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基本心理机能,以感情为心理动力,表现创造主体人格、心境、意绪的一种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力。同构联觉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艺术联觉的能力越强,就越能敏感地把握形象的特征,领悟感觉之间的艺术联觉点,从而对艺术进行真实的描绘,创造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对于艺术接受者而言,艺术联觉能力越强,就越能在接受过程中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领会作者创造的意义,从而建构自己的艺术人格。同构联觉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好比“桥梁”一样,使艺术之间相互沟通、转化,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它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

一、同构联觉对建筑艺术审美特征的作用

建筑作为造型艺术,其主要审美特征是视觉传达的直观化、空间布局的风格化、形式美法则的凝练化。

1.视觉传达的直观化

视觉传达的直观化,是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造型艺术运用物质媒介创造出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把具体可视或可触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直观的美感。

形体主要由线、面、体组成。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因素。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意味,比如,直线显示坚硬,横线显示平实,斜线显示有力,折线显示生硬,曲线显示流畅。倘再细分,垂直线给人以高耸感、严肃感,水平线给人以稳定感、安宁感,折线则包含着骚乱感、危机感。线条的这种审美意味广泛体现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美的领域,尤其在艺术创造中,它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艺术中,线条成为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朱光潜说:“建筑风格的变化是以线为中心。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哥持式’建筑多用相交成尖角的斜线,这是最显著的例子。”

2.空间布局的风格化

空间布局的风格化,也体现在空间表现的差异性。在建筑艺术上是指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古典皇室建筑中讲究对称美。例如,中国故宫是典型的完全中轴对称,而西方建筑则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风格,但在空间布局上都综合同构联觉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建筑师不得不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除受日照时间长短影响之外,还有很多风水学之说。从著名建筑师高迪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不同时期其建筑风格的转变。之所以空间表现会出现差异性源于人们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及当时视觉、听觉、嗅觉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总体来说,是同构联觉在无形中发生着作用。

3.形式美法则的凝练化

凝聚的形式美,建筑艺术上是指具有在艺术形象中凝结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则对于造型艺术具有普遍性,因而运用形式美法则对物质媒介进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着形式美的艺术符号。可以说,形式美的法则(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主从、尺度、明暗、虚实、多样统一等)运用在各门类艺术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态,而这些都是同构联觉的体现。从抽象到具象,同构联觉如同经济学中“价值规律”,深入到艺术的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有形和无形的魔力。比如,比例的匀称、变化的节奏韵律、明暗对比、多样统一、虚实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则在各种门类艺术中的集中呈现。

有人说“建筑是凝聚的音乐”,这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它说明了建筑艺术中的节奏美与韵律美。美的建筑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而是人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位立体式的感受的享受。如北京颐和园的长廊,就具有古典音乐里的那种规则式的重复,这些流动的曲线不仅功能性俱佳,观赏性也颇高。这种二次创作的美也是观赏者同构联觉的体现,是建立在共同联觉与个人联觉之上的。伟大的建筑师正是利用了共同联觉以及个人的联觉创作出来的。一座伟大的建筑,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空间的场所,而是一种让时间静止的美的凝聚。

二、同构联觉对建筑视觉审美特征的作用

每一种感觉都有特定的感觉经验。换句话说,一种感觉经验是不能连续地转变成另一种感觉经验的。同构联觉表明,各种感觉间又会发生相互影响,当视觉出现时也同样会伴随着另一种或多种感觉而生的情况。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色觉又兼有温度感觉,如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暖,所以这些颜色被称作暖色;蓝、青、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这些颜色被称作冷色。还有一种色觉称“光幻觉”,可伴有味、触、痛、嗅或温度觉。语色联觉是指某些词汇引起的色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甜蜜的声音”“冰冷的脸色”等,都是一种同构联觉。

1.色彩对建筑视觉的影响

无论是有色还是无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和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例如,2008年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设计。颜色上运用了水的蓝色,造型上结合了水分子的外部形态,整个建筑极具识别性。

色彩与形状是绘画与设计中满足视觉需要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互相补充,色彩赋予感情,形状赋予精神表现,(转第31页)(接第27页)使我们获得整体的信息,这二者的阴阳耦合也都是同构联觉的作用。好的建筑会引导人们的共同联觉,使之向设计师希望的方向想象,最终和设计师保持基本一致的角度。

通常情况下,暖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如红、橙、黄等色,类似于太阳和烈火;冷色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类似于碧空和寒水。不同的颜色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是抽象的表象符号。色彩抽象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性、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的复合。表意和表象有时同时存在,色彩表象性构形和色彩情感效应,与人类内在的情感等主观经验形式和联想有关。在一定条件下,以文化现象为基础,使得色彩有了某种系统价值。例如,北京香山饭店的总体布局,因考虑到饭店地处幽静、典雅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历史文物,建筑师有意将建筑物设计得比较低矮,不破坏四周的景观,并在外立面上设计了三层玻璃窗,利用视错觉造成建筑物只有三层的高度,从心理上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低矮感觉。它的空间布局采取中国建筑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多院相连的区分和联合方式。散发着浓郁现代民族气息的香山饭店,色彩配置运用中国传统抹灰墙面的白色、灰砖线脚为基本色调,素雅、干净、洗练,与江浙民居和园林建筑相照应。浑厚素朴的风格,朴拙单纯的传统工艺,视觉化的色彩形象,均散发出淡淡的乡土气味和思乡情结,表现了对乡土文化的深切眷恋。

2.造型对建筑视觉的影响

不同造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建筑通过其特有的空间结构关系和艺术表现力传递建筑的情感。比如,上海金茂大厦的造型,有意识地借鉴中国古塔的变化韵律,给人以中国古塔的定位联想。强化造型透视的逐层急促加快的节奏伸展,增加了塔楼的固有高度感,高峻威严,挺直雄健。银色基调的塔楼与天空背景融为一体,同时红色花岗石组成的红色基调房又增加了它与大地的关系,并衬托了银色基调的塔楼。该设计舍弃了具象形式的模仿以及机械僵硬地照搬重复传统,而是以明快、醒目、凝练的抽象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塔结构和塔文化的概念。再如,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候机楼的外观造型,比例优美的折线形架空斜脊,同雄壮、两端向上微翘的正脊结构成屋顶形制,使得中国传统屋顶的神韵油然而生。逐层退台、升高的架空结构性语汇既符合这个建筑的构造逻辑,又自然地作为了造型的视觉元素。本土的传统建筑情感意念与现代设计审美思想,通过简约的塑型和空间序列的有机整合,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话语转化成现代感的设计语汇,保留在特定的结构之中,从而展现出华夏雄厚的建筑文化和气度非凡的精神。这些都是造型对建筑视觉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结语

同构联觉是审美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人自身无意识产生的心理联想及想象。它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融会贯通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它的运用像一只无形的手,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过程中,时刻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建筑艺术之美离不开同构联觉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第3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一、同构联觉对建筑艺术审美特征的作用

建筑作为造型艺术,其主要审美特征是视觉传达的直观化、空间布局的风格化、形式美法则的凝练化。

1.视觉传达的直观化

视觉传达的直观化,是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造型艺术运用物质媒介创造出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把具体可视或可触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直观的美感。

形体主要由线、面、体组成。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因素。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意味,比如,直线显示坚硬,横线显示平实,斜线显示有力,折线显示生硬,曲线显示流畅。倘再细分,垂直线给人以高耸感、严肃感,水平线给人以稳定感、安宁感,折线则包含着骚乱感、危机感。线条的这种审美意味广泛体现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美的领域,尤其在艺术创造中,它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艺术中,线条成为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朱光潜说:“建筑风格的变化是以线为中心。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哥持式’建筑多用相交成尖角的斜线,这是最显著的例子。”

2.空间布局的风格化

空间布局的风格化,也体现在空间表现的差异性。在建筑艺术上是指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古典皇室建筑中讲究对称美。例如,中国故宫是典型的完全中轴对称,而西方建筑则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风格,但在空间布局上都综合同构联觉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建筑师不得不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除受日照时间长短影响之外,还有很多风水学之说。从著名建筑师高迪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不同时期其建筑风格的转变。之所以空间表现会出现差异性源于人们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及当时视觉、听觉、嗅觉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总体来说,是同构联觉在无形中发生着作用。

3.形式美法则的凝练化

凝聚的形式美,建筑艺术上是指具有在艺术形象中凝结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则对于造型艺术具有普遍性,因而运用形式美法则对物质媒介进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着形式美的艺术符号。可以说,形式美的法则(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主从、尺度、明暗、虚实、多样统一等)运用在各门类艺术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态,而这些都是同构联觉的体现。从抽象到具象,同构联觉如同经济学中“价值规律”,深入到艺术的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有形和无形的魔力。比如,比例的匀称、变化的节奏韵律、明暗对比、多样统一、虚实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则在各种门类艺术中的集中呈现。

有人说“建筑是凝聚的音乐”,这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它说明了建筑艺术中的节奏美与韵律美。美的建筑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而是人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位立体式的感受的享受。如北京颐和园的长廊,就具有古典音乐里的那种规则式的重复,这些流动的曲线不仅功能性俱佳,观赏性也颇高。这种二次创作的美也是观赏者同构联觉的体现,是建立在共同联觉与个人联觉之上的。伟大的建筑师正是利用了共同联觉以及个人的联觉创作出来的。一座伟大的建筑,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空间的场所,而是一种让时间静止的美的凝聚。二、同构联觉对建筑视觉审美特征的作用

每一种感觉都有特定的感觉经验。换句话说,一种感觉经验是不能连续地转变成另一种感觉经验的。同构联觉表明,各种感觉间又会发生相互影响,当视觉出现时也同样会伴随着另一种或多种感觉而生的情况。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色觉又兼有温度感觉,如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暖,所以这些颜色被称作暖色;蓝、青、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这些颜色被称作冷色。还有一种色觉称“光幻觉”,可伴有味、触、痛、嗅或温度觉。语色联觉是指某些词汇引起的色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甜蜜的声音”“冰冷的脸色”等,都是一种同构联觉。

1.色彩对建筑视觉的影响

无论是有色还是无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和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例如,2008年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设计。颜色上运用了水的蓝色,造型上结合了水分子的外部形态,整个建筑极具识别性。

色彩与形状是绘画与设计中满足视觉需要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互相补充,色彩赋予感情,形状赋予精神表现,(转第31页)(接第27页)使我们获得整体的信息,这二者的阴阳耦合也都是同构联觉的作用。好的建筑会引导人们的共同联觉,使之向设计师希望的方向想象,最终和设计师保持基本一致的角度。

通常情况下,暖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如红、橙、黄等色,类似于太阳和烈火;冷色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类似于碧空和寒水。不同的颜色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是抽象的表象符号。色彩抽象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性、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的复合。表意和表象有时同时存在,色彩表象性构形和色彩情感效应,与人类内在的情感等主观经验形式和联想有关。在一定条件下,以文化现象为基础,使得色彩有了某种系统价值。例如,北京香山饭店的总体布局,因考虑到饭店地处幽静、典雅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历史文物,建筑师有意将建筑物设计得比较低矮,不破坏四周的景观,并在外立面上设计了三层玻璃窗,利用视错觉造成建筑物只有三层的高度,从心理上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低矮感觉。它的空间布局采取中国建筑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多院相连的区分和联合方式。散发着浓郁现代民族气息的香山饭店,色彩配置运用中国传统抹灰墙面的白色、灰砖线脚为基本色调,素雅、干净、洗练,与江浙民居和园林建筑相照应。浑厚素朴的风格,朴拙单纯的传统工艺,视觉化的色彩形象,均散发出淡淡的乡土气味和思乡情结,表现了对乡土文化的深切眷恋。

2.造型对建筑视觉的影响

不同造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建筑通过其特有的空间结构关系和艺术表现力传递建筑的情感。比如,上海金茂大厦的造型,有意识地借鉴中国古塔的变化韵律,给人以中国古塔的定位联想。强化造型透视的逐层急促加快的节奏伸展,增加了塔楼的固有高度感,高峻威严,挺直雄健。银色基调的塔楼与天空背景融为一体,同时红色花岗石组成的红色基调房又增加了它与大地的关系,并衬托了银色基调的塔楼。该设计舍弃了具象形式的模仿以及机械僵硬地照搬重复传统,而是以明快、醒目、凝练的抽象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塔结构和塔文化的概念。再如,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候机楼的外观造型,比例优美的折线形架空斜脊,同雄壮、两端向上微翘的正脊结构成屋顶形制,使得中国传统屋顶的神韵油然而生。逐层退台、升高的架空结构性语汇既符合这个建筑的构造逻辑,又自然地作为了造型的视觉元素。本土的传统建筑情感意念与现代设计审美思想,通过简约的塑型和空间序列的有机整合,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话语转化成现代感的设计语汇,保留在特定的结构之中,从而展现出华夏雄厚的建筑文化和气度非凡的精神。这些都是造型对建筑视觉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第4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前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推动了我国文化建筑艺术设计的发展与进步,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电视台以及影剧院等文化建筑日益增多,不但对传统文化建筑体系进行了完善,也使得城市建筑结构更美观、更实用。如果要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对文化建筑进行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文化建筑的结构、内部装饰以及环境设计方面都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与建筑的结构设计相比,建筑环境艺术的设计的内容更加多样化。

环境艺术设计和文化建筑概述

1.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将环境作为衬托,根据建筑物具体的使用功能和标准,通过建筑美学的原理与物质技术方面的手段,设计的能够达到满人们在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实际需求和审美的室内外环境,通过对优秀的环境设计,让文化建筑文化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给人们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化环境。

2.文化建筑的概念

文化建筑所指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所有可为人们提供玩乐、参与的共公场所,例如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及游乐园等公共文件化场所。另外,有名的学府,以旅游景点开放让人们参观、游览的历史遗迹也包含在文化建筑的范畴之内。文化建筑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类型、数量及质量能将这个国家城市发展的水平充分的体现出来,是衡量一个因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备。

文化建筑的审美心理与环境艺术设计

1.美和审美心理

文化建筑体现的美是相对矛盾和复杂的综合体系,而环境与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之间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会文化建筑艺术的直观美享受和客观艺术价值的体现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美与审美心理也影响着的文化建筑的设计效果,而设计者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感受就是其审美观念的主导和诱因。审美主要是指人们见到某一事物后,心理上产生的美观与体验,心理波动则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知、情以及意,而审美心理学则对人们如何产生和体验美感的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

2.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

(1)创造审美与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人们对规律和目的进行综合之后,开展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设计可以创造出更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需求的艺术环境,这也是创造审美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意义。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对于流行性与公众性非常重视,设计者需要对大多数支持的审美观念和爱好进行全面的考虑,否则共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就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员,必须在自己设计的作品中强调独创性与前瞻性同,根据公众审美观念和爱好未来的发展趋势,坚持推陈出新的设计原则,这样设计和创造出来的环境艺术才能受到人们的喜爱。(2)审美和环境艺术设计的观赏环境艺术设计非常重视审美观赏意义,审美观赏就是指人样在体验和感受中获得的心理美感,也包括审了美愉悦和享受。因此,建筑环境设计的色彩和居室的和谐,是否能够满足受众审美爱好和需求,就取决于其审美观赏的意义。在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中,审美观赏性高低,和人们看到环境后感觉上产生的满足程度成正比,所以,艺术设计里的审美观赏,大部分都把其存在的价值作为基础,一旦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在使用功能和技术都存较大的问题,那么这件作品在外形于的观赏意义就会降低,人们自然也就不会对其产生美感。

基于审美心理角度下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强调审美的大众性

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文化建筑和环境艺术的都来自于社会,也存在于社会,是能人们随时感知和体验的作品,是一种开放性很强艺术表现形式。文化建筑环境艺术的审美受体所有的民众,而不是某一个要或是某一个群体,因此,审美受的大众是现代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基本的审美特征,也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原则。

2.强调融合性的文化传达

第5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关键词:美术;创作;要点;语言;审美;精神

美术创作是美学欣赏与美术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美术创作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美术欣赏与美学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对于美术创作的艺术要点,所有的美术创作人员都必须全面把握,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落到实处。

概括起来说,美术创作的要点,主要有以下三点,我们分别进行论述。

一、 掌握艺术语言

美术创作的第一要点,是掌握美术的艺术语言。

任何艺术都是它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音乐艺术的艺术语言有旋律、节奏、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等;舞蹈艺术的语言有结构语言、动作语言、时实语言等。

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摄影、篆刻、工艺美术、工业美术、商业美术、现代设计等等。这些造型艺术,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线条

线条是所有造型艺术的最基本的语汇。世界级绘画大师达・芬奇说过:“绘画科学首先是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由面规定着的形体。”①而在点、线、面、体中,线具有最重要的贯穿作用。因此,法国画家安尔尔说:“线是绘画的主角。”②岂止绘画如此,造型艺术中的书法、篆刻,乃至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等,无不如此。

线条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多种多样的线条,可以塑造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例如直线中的水平线,可以塑造舒展、开阔的形象;垂直线可以塑造挺拔、宏大的形象;斜线可以塑造激荡、运动的形象。而曲线中的圆线、螺旋线、抛物线、波纹线等,则共同具有柔和、流动、优美等特点。

(二) 色彩

色彩也是美术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色彩是辨别物体的重要依据,它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它由物体借助光的照射而形成。又分为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情感色、象征色等等。各种色彩又具体分为色相(色的相貌)、色度(色彩明暗深浅的程度)、色性(色彩的性质)三要素。

色彩的运用,是美术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例如建筑艺术中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以红、黄色为主,被称为“民族色”,我国国旗也是这种色彩组合,均具有庄严、热烈、宏大、温暖、辉煌之感。

(三) 构图

构图同样是美术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构图是在美术创作中,根据一定的美学原则与艺术法则,并根据作品题材、主题、体裁、风格的要求,在平面或立体空间中对物象的各个部分与各种因素所进行的艺术安排与布置。我国传统绘画中,把构图称作“经营位置”,又称为“章法”、“布局”。

构图也是造型艺术“造型”的重要艺术语言。构图的要点有二:

1. 构图的原则

构图以均衡与对比为原则。均衡是比例相称,力度与分量均等;对比则是大小、高低、明暗、疏密等的明显不同。均衡具有稳定、平衡的效果;对比则具有活跃、生动的效果。这两条原则常常共同运用。

2. 构图的形式

构图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正方形。具有宁静、肃穆之感。

(2)长方形。具有整齐、稳定之感

(3)正三角形。具有坚实之感。

(4)斜三角形。具有运动之感。

(5)倒三角形。具有倾危之感。

(6)圆形。具有柔和、圆满之感。

(7)波浪形。具有自由、活跃之感。

二、 把握审美特征

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具有以下几个审美特征,把握这些审美特征,是美术创作的第二大要点。

(一) 直观性

直观性也称“可视性”,是指美术所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都是可以看见的,可称作“视觉艺术”。由此使得美术创作更加注重形式美。

(二) 永固性

美术作品具有永固性审美特征。许多绘画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工艺美术作品、雕塑作品,成为珍贵的文物或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就因为它们的永固性使然。当然,这种永固性又是通过美术作品选择瞬间性形象完成的,即通过永固表现瞬间,通过静止表现动态。

(三) 表现性

美术作品的表现性审美特征,表现于它们的抒情性、寓意性、独特性、创造性等方面。例如国画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都成为人的品格的象征:梅的高雅、兰的清新、竹的亮节、菊的清幽,无不与人的情操、志向、品格密切相关。又如在书法艺术中,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冬心、黄慎三人作品的形式与风格都个性鲜明,大有惊世骇俗之风、领异标新之气。把画家特有的造型能力与诗人特有的天真情趣,融入书法艺术之中,开拓了近代书法的表现空间。

三、 守握艺术精神

美术创作的第三要点,是守握艺术精神。艺术精神创作艺术神髓,是美术创作的指导方针。

首先要分清中外美术截然不同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③

其次要把握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有:“天人合一”、“中正平和”、“写意传神”、“气韵生动”、“心悟”、“意境”、“线型思维”等等。

参考文献:

第6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关键词:苏州市域小城镇;审美取向;调查研究;一体化;协同发展

Abstract: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design, is a core problem in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design talents, standi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uzhou surrounding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various groups, based on the data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nalysis of different aesthetic subjec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trend; Advocate a healthy aesthetic concepts to guide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the modern design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to build urban image and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value of the unity and development system, promote the small towns in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s a whole aesthetic perspective.

Key words: small towns in the area; Aesthetic orien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研究背景及目的

1.1研究背景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中国”建设是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梦想”的主题,小城镇作为连接乡村与城市节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丽中国”的构建不是城市的独舞,乡村集镇的共同繁荣才是发展的最终剧本。同时随着苏州周边小城镇与苏州“同城化”程度的提高,市域小城镇形象将作为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着苏州地域文化特色,这是苏州城市转型的有效资源载体。

自工业社会之后,城市进入了消费社会的新阶段。消费活动及其文化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方式之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随着美学观念的改变,已经形成参与美学与分离美学并存的境况。传统小城镇建筑历史悠久、文化沉淀丰富,在城镇一体发展的背景下,新环境依托老建筑,形成新旧对比鲜明的美学范式,这需要设计人员站在空间造型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新老建筑与城乡环境,同时,也需要从生存的角度介入设计,拷量建筑形态与环境景观美的形式与内涵是否相悖或同一。

随着空间消费的转型,建筑空间的商业性异化主导着当代建筑设计,商业空间形式上的包转使得建筑设计被符号、权威、利益所绑架,建筑的日常性以及生存体验逐渐被猎奇心理导向下的艺术造型和利益驱使所替代,城市形象趋于同质和泛化,缺乏活力和特色。

消费社会与城市转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课题,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参与到城市空间生产中去,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于西方审美取向俨然已经凌驾于当

代建筑设计之上,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渐式微。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设计美学构架逐渐失去了自我认知原则,审美脱离本土、弃绝民俗、异化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流失使得中国城市建设趋于平庸肤浅,粗劣的模仿或低俗的造型意象已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毒药,侵熏着设计行业的灵性和骨髓,如何净化这种不健康的设计之风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1.2调查研究目的

审美观决定着人的行为准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城市建设源自他们之手,正确的审美导向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基本条件,因此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对审美大众的心理趋向、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取向的调查来了解当代民众、政府甚至是设计人员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从而为设计人员的审美价值判断提供依据,通过对苏州市域小城镇建筑美学的调研把握当代设计精神,以生存与发展为出发点,梳理多元审美取向,寻找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建筑设计之路。

2案例调查

2.1调查选取点及调查内容

2.1.1调查选取点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苏南以小城镇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并且发展稳定的经济发达区域,本调查地点按照路径选取横塘(核心城区)、木渎(城乡结合部)以及同里(小城镇)三个地点进行调研,通过这种不同区位的调研使得本次研究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苏州市域小城镇建筑环境的审美价值取向,使得本次调查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

2.1.2调查内容及方法

根据研究需求,本次调研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人群的审美认知,不同时空的什么特征以及当代审美异化的表征。基于此,本课题以苏南小城镇调研对象,针对不同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以及不同领域的审美主体以及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小城镇景观形象有选择的做了具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1)按调查对象分类:①非专业人士、②专业人士、③名人专家。

(2)按勘测路径:①核心城区、②城乡结合部、③小城镇。

(3)按调研内容:①空间环境、②建筑形态、③民众生活风貌。

2.2样本基本属性分析

(1)区位及环境

横塘镇位于苏州高新区南侧,随着苏州城市建成区的扩展2002年并入市区,2004年横塘镇改为横塘街道,由于受苏州市区影响较大,横塘镇原有城镇格局已慢慢退化,镇区环境形象已市区原有城镇风格并以现当代建筑居多,古镇氛围淡化;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木渎古镇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随着旅游的开发,过度的商业化包装掩盖了木渎古镇形象,但整体空间格局保持良好,由于紧邻木渎工业区,大量的人口集聚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落后使得形象趋于混乱,缺乏严整的视觉秩序,严重影响了古镇传统形象;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始建于宋代,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距苏州市18公里,由于同里古镇较早的得到保护及开发,同时受苏州市区影响较小,整体形象依然朴实原味,城镇空间机理得到较好的保护,建筑环境淳朴自然、江南古镇形象鲜明。(图1、图2)

(2)产业空间结构:

由于横塘镇已并入苏州市区,产业结构也融入苏州产业布局当中,古镇形象的缺失使得旅游产业发展并不突出,倒是商贸交易市场火爆,完全的一幅商业市区景象,同时工业也是其主要产业支撑;木渎古镇是木渎旅游产业开发的主要支撑,旅游及其配套服务业是木渎古镇的主要产业形式。随着周边工业发展,随着了“园林”和“乾隆”两大文化亮点的突出以及“姑苏十二娘”水乡文化品牌塑造,创意产业也成为木渎古镇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工业是木渎镇的主要产业支撑,如此的产业结构对木渎古镇的建筑环境以及形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已趋成熟,同时与其镇域的生态农业、科技研发等创新产业结合,形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多元产业并进产业结构形式,避免旅游业发展的古镇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包装是同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图3)

(3)审美主体结构

随着横塘并入苏州新区,人口构成中新苏州人占据的绝大部分,文化和社会意识也逐步城市化,木渎古镇由于周边工业较为集中,审美主体原著居民、游客等还包括大量的产业工人并占了主要部分,人口流动性较大,由此而产生木渎审美主体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人口构成社会层次差异较大,同里古镇形象的审美主体主要是以游客为主,城镇发展以及形象包装以迎合旅游开发为主,同时专业人员是主导同里古镇形象保护与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并将作为政府的献策者基于参与到同里审美价值取向的判断之中。(见表1)

表1:

3不同层面的审美取向总体特征分析

3.1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审美特征

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审美特征分析是全面了解苏州市域小城镇审美价值取向的主要途径,审美取向深受时代性、地域性的影响,不同年代背景下的审美环境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差异,同时由于地域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存环境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地域性的审美特征的差异性。

3.1.1基于时间序列的审美特征

时间序列是是在历史性范畴内进行表述的,苏州市域小城镇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这也是其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的本质所在。基于时间序列审美特征是时间一维性的外在表现以及是对历史的尊重,正像圣马可广场的围合空间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构筑一样,在和谐统一的秩序感中标现时代符码的建筑构成将会使其更富情趣和历史意义。小城镇建筑形态是不同历史时期逐渐累积而成的,尊重历史的叙事性是寻找小城镇建筑形象生成原因的基本切入点。在对苏州小城镇建筑环境的调研中,62%的居民倾向于传统的沿河而建的建筑形式,而同时在选择居住住宅建筑风格的时候却只有12%的受访者选择传统建筑风格,由此可见,城镇居民对于传统文化拥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而现代生活方式确实他们的的必然选择,建筑内部空间自然要符合这种基于当代生活方式的生存审美需求。由此可见,审美是随时而变的,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是人的审美价值的历史性特征。(图4)

3.1.2基于空间区位的审美特征

空间区位的审美特征是基于地域范畴内建筑的主要体现。从大的范围来说,北方的厚重、江南的轻巧、岭南的开朗,不同地域的建筑由于不同的空间区位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由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基于这种文化氛围下的审美价值取向必然具有地域内涵,因此,地域区位的差异也影响着小城镇视觉空间形态。苏州市域小城镇星罗密布,除了在江南文化的大背景下的传统形象特质,也包含着自身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城镇形象。在本次调研中曾针对不同区位下的城镇进行调研,选取横塘、木渎和同里三种与苏州市区不同关系的古镇分析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审美价值特征。横塘属于苏州市区,由于受苏州城市化影响较大,原有城镇空间形象形态已不复存在,内部人口构成的混杂使得城镇视觉体系混乱,1000多年的文化积淀也在城市化的冲级中遗留甚少,江南小桥流水景象只能成为部分原著居民的回忆。而木渎位于苏州近郊,尽管整个镇区已有工厂、商业建筑,但核心区的古镇形象保存良好,原有呀园林宅院成为支撑江南形象的主要节点。同里则远离苏州市区,城镇发展一直在保持自我格局的自然状态下发展,再加上古镇保护专家的精心呵护和地方严格的保护政策,同里城镇形象依然带有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情调,同时由于原著居民并没有搬离景区,江南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当地市井生活气息依然浓厚,社会文化民俗在旅游业的发展下也重获了新机。(图5)

3.2主体差异视角下的审美特征

在对小城镇审美主题的差异性分析中,主要分解出一下审美主体:本土居民、设计人员以及政府三种角色,并由于不同的审美价值认知而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

3.2.1非专业审美主体认知

本土居民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建筑设计的主要涉及依据,建筑不仅仅是空间的塑造,也是时间的沉淀,建筑是历史,是当地居民记忆的载体,建筑承载的是他从出生到死亡与它相关的所有人的回忆,而正是使用它的人,尤其之作为个体的人的记忆,建筑才对我们有意义。因此,建筑设计不是凭空的造型,而是基于本土居民使用过程中的认可以及生存需求的满足的这一本质下的美学设计,这也是环境美学下的思想体现。本土居民的认可主要包括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以及空间品质的提高,是基于参与体验美学的特征表现,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审美主体。(图6)

非专业审美主体往往更从内心心理感受出发,通过自身的参与式体验而产生最本质的审美感受,如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游客游览的知觉体验等等都会左右着他们对城镇视觉美学的判断,非专业审美主体的美学认知是建立在诸如亲地性、可达性、均质性甚至是愉悦性的心理认知基础之上的,因此把握非专业审美主体的美学认知是体验“以人文本”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作为审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审美需求是当代建筑设计人才不得不考虑的。

3.2.2专业人才培养中审美导向

专业人才审美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城镇空间品质的高低,随着城市脱离原有自然状态的下的发展,专业人才的介入很大的影响着传统古镇的形象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新科学、新技术与新结构的广泛拓展,不同的建筑师对于建筑形态的理解与加工方法存有差异,由此所表现出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建筑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方式的不同,都将造成古镇视觉构成的重组与变异。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不仅仅是对建筑艺术造型的设计培养,也是对生命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和挖掘,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等不仅需要有理性的知识,更需要有情感智慧的生命潜能的激发培养,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形式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

专业人才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是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审美判断价值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受西方教育体系的影响,高等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缺少国学情操的浸,传统文化基底的薄弱成为当代建筑人才的短板并进而影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设计。同时,专业人才缺乏体验式的审美情怀,然而建筑设计需要公民建筑意识,要有服务意识和体验意识,造型、艺术、功能的体现需要联系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专业人才培养的审美导向需要人文情感关怀。

3.3.3管理角色审美价值取向特征

管理角色是城市发展的统筹者,管理者的审美需求是建立在城市总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形象的构建只是城市整体发展的一部分,政府职能的履行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关系城镇的空间发展形态,随着经济发展形势转型的提出以及政府职能角色的改变,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不再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发展水平的政策思维都将改变着管理者审美价值判断的标准,“美丽中国”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都反映了基于公民意愿的审美诉求的价值转变,当然城镇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美丽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活、工作在城市里的人们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美丽心情以及公平、舒适的生存环境,而不仅仅是城市拥有“美丽”的物质躯壳。

3.3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及问题特征

3.3.1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

美国哲学家提吉拉曾将现代美学转变概括为三个方面:转向艺术、转向人的独创性和转向人类境况,城市是承载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美学是美学范畴内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艺术情操,社会伦理、文化以及空间等要素综合成体的整体感知(图7),基于城市美学的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需要以下几方面切入:

(1)艺术视觉导向

艺术是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形状独特而美观的”,建筑属于艺术的一部分,因此将不可避免的参与到美学价值评价之中。卡米诺西特曾对现代主义的组装时城市建造进行批判,认为城市不仅仅是基于功能需求的生存实体,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建筑以及城市设计进行艺术处理,从而回归传统文化内海的表现上来。不得不承认城市的本质是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但马斯诺需求定律告诉我们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还需要精神文化层次的满足,城镇的艺术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来进行构建的,艺术视觉导向下的审美价值取向是美学理念下的原始出发点,因此小城镇建筑环境审美价值导向通过艺术视觉导向将对城市居民的整体艺术修养形成积极影响,同时也是提高建筑空间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

(2)空间消费导向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空间资本运作是空间消费的基本理论,随着空间中的消费向着空间的消费的转变,建筑环境视觉形象的包装成为消费吸引力的主要手段。由于全球化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消费社会的到来,特别是人的精神诉求的增加,基于亲地性的集体记忆以及对空间氛围的消费倾向使得转型期的中国城镇不得不面对城市形象的夸张表达,人们不再局限于与对实体商品的需求,空间经过包装之后也成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对象,商品形式的异化促使建筑形式风格的商业化,因此,空间消费的审美导向是当代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糅合的产物,并将基于对今后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3)生存美学导向

环境恶化、资源殆尽、公平缺失以及管理混乱都为当代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分离式美学下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因缺少人文关怀而逐渐受到质疑,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社会问题的突出,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认同的迷失,生存境遇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的自身生存、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的审美价值。生活空间品质的下降、道德信仰的缺失甚至多发的自然灾害和疾病、饥饿所带来的恐慌使我们不得不面向生存美学,这就需要我们在创造优美视觉城市形象的同时也达到生存境遇的改善,保证生存境遇改善与视觉美观的统一是审美价值观念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历史风貌区形象的维育过程中由于过于偏重物质空间因素,传统的“分离”审美方式缺少人文关怀,造成传统空间活力下降,富有特色的当地风土人情也不复存在,基于文化产业的衍生品价值并没有得到提升,只留下一个缺乏活力的“空壳”风貌区形象,而缺乏“人情味”的审美是难以感受到美的存在的。(图8)

3.3.2当代审美导向下的问题特征

(1)视觉构成混乱盲目

基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差异,当代审美价值的社会导向趋于多元。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进行,城市社会文化要素的传递越发快捷,多元文化的融合造就不同审美取向的艺术方式。基于不同价值基础的当代文明改变着城市空间原有的社会性以及文化性,当代城市形象异化同时又在改变着传统的审美价值取向,消费主义、时尚主义侵蚀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秩序,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社会空间重组加重了城市空间的消费性和速食色彩。同时,随着城市问题的突出,生存境遇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更有意义,低碳生活理念也慢慢得到体现。因此,不论是城市的艺术造型,又或是城市文化空间的耦合还是可持续性的发展需求,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在此背景下显现的当代社会性导向必然表现于多元,并将直接影响当代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

当代城镇形象内涵趋于多元是在文化构成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完成的,然而文化构成的多元并不能否定审美导向的秩序化,视觉构成缺乏整体协调,没有明确的表达诉求。

(2)形象沦为视觉符号的简化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果是巨大的,然而快速的经济发展扰乱了文化本体的稳定性,特别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落后带来的文化上的不自信,自我认知的否定只会造成形象符号化的简单模仿,城镇建筑环境的视觉优化成为一种空洞的建设布景运动。然而随着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整体空间品质的下降,使得这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建筑空洞而无助。同时由于受西方设计文化以及消费文化的影响,城镇外部空间的设计往往成为被广场主导,而富有中国特色的街道空间却在失去城市机理的影响下日趋弱化,消费性建筑的点是布局打乱了原有细密的城镇空间秩序,传统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也在这种切割式的建设活动中逐渐消失,形象的过度符号化没有给城镇视觉带来特色,反而将原有的城镇风貌破坏,得不偿失。

建筑环境的塑造是带有文化多元性、地域同源性和认知亲地性的多种元素的组合,视觉吸引力只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一方面,缺乏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建筑是难以经受时间的。

(3)缺乏对生存艺术的尊重

同时,城市美学具有潜在的图底性,对于审美主体来说,社会整体审美导向性具有格式塔的心理特征,不同人群的审美认知是传统审美取向与当代审美突变相互博弈产生的结果,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人的不自觉的行为大多来源于潜意识的心理映射,审美过程除了主动地辨别还应包括潜意识的情感寄托,如归属感和亲地性。因此,审美价值的社会性导向不仅是视觉导向同时也是心理导向,当代审美取向是一种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的耦合,这包括:生存图底、环境图底、视觉图底以及空间图底等等。随着美学范畴的扩大以及深化,不同审美主体的图底取向将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审美取向将决定不同的价值观导向并产生不同的城市空间视觉效果,审美取向的趋同化和泛地域化是当代城市形象趋于同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热衷于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大多数建筑师缺少对公民建筑空间的兴趣与思考,例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或是高端酒店的设计更能为建筑师带来欲望表达和声誉提升,而承载城市的日常的人居、休闲建筑不屑一顾或草草了事,这种缺乏对生存艺术和人文关怀的建筑设计成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构成的主要原因,由此而导致“到处皆标志,到处无标志”的混乱城市形象,建筑师成为具有强烈欲望表现欲的操纵者,而不是城市形象低调的引导者。

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小城镇建筑环境审美导向思考

4.1当代语境下的审美导向

哲学认知的加深与人类科技能力的进步引发了观念层面的变革,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这也导致建筑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发生转换。从古代的手工艺建筑美学.到工业时代的机器建筑美学.再到现在信息时代的高科拄建筑美学,建筑形态审美的取向不断跃迁,建筑美学的原则悄然变异,而建筑形态的不断创新正是反映了这种变迁。新的观念影响着建筑师时世莽的认知,进而影响了建筑师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内容.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筑师重新以一种更加关联、交互和动态的思路撂索建筑彤态创作。

当代建筑设计缺少对生存体验的尊重,现代审美导向的多元化需要映射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建筑装饰、形式以及空间等需尊重表皮与内在的统一,装饰与空间是外延与内在的协调,建筑设计的本质是空间的设计,形式则是两者的纽带。

特定时代的建筑艺术是特定时代哲学意识的反映。随着当代哲学对人类及其生活本质探索的深入,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建筑艺术不仅是生活的“理想”,不仅是对生活的描述、美化、评价,更是生活本身。建筑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多变的形体和丰富的空间,向人们展示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程,展示着各种文化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建筑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就在于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的物体、美的空间、美的环境。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既包括地基、结构、空间、物理、材料、设备等自然科学,又包括哲学、艺术、美学、环境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它既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是物质生活本身,又是人们审美的对象——精神生活的需要。正是由于建筑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4.2传统建筑保护更新导向

每个时代都有主流的审美价值取向,传统建筑的保护要尊重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形象表达,首先需要认识的是原真性及过程性审美表达是辩证统一的,原真性保护的基本原则然而历史是发展的,不能因为保护这个时代的建筑遗产而就否定后来的,不仅要保护“第一历史”,同时也要认识历史发展的过程性,对“第二历史”及其以后的延续都要做出保护与更新的回应;其次,城市旧城的保护与更新还要注重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城镇形象是需要富有生活气息的居民活动支撑的,同时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是重现建筑活力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建筑保护的目的,只要这样传统建筑的保护才更更有可持续性。

4.3新建筑设计导向

城市发展需要新建筑的增生,新建筑的设计要注重整体风貌的协调,在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中借鉴欧洲“插入式”的新建筑设计方法,通过与周边建筑外饰上的延续来保证整体风貌不被破坏,视觉秩序的保持是当代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方面,也是审美价值取向在整体视觉上的体现。同时要尊重地域特色,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融入新建筑设计之中,地域建筑技术上的运用与发展,吸收地域建筑就地取材的据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材料和装饰元素。同时关注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武的关联,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与日性的亲切巷.因此具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达到共鸣。结合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存,要做到地域建筑特色的自觉追求,前提就是地域建筑环境的留存。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新建筑的设计在汲取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同时更要符合自身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建筑环境的设计也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保护好历史遗留的并进行开拓,也是当代建筑师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图5)

5结论与展望

随着快速城镇化的足迹推向乡村聚落,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开始以突出国家的、民族的乡土的拟或是民俗的审美为主导。曾经的后现代的混乱逐步趋于秩序,在此语境下的城乡建筑设计更加强调个性与多元、开放与包容的审美价值观:建筑毕竟是本土的、场地的、与周边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的空间物质形态,生活化是其本质,象征性是其民众审美附加价值,时空压缩与文化离散,让今日的建筑本体语素呈现多维、复合并令人难以言表的美感情怀。

建筑设计人员是建筑环境营造的主体,对城镇环境的审美影响重大,对建筑内外环境氛围的营造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本次调研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角色的审美主体以及苏州市域小城镇的调研分析,总结并把握当代小城镇审美价值特征、审美价值取向的方向,为当代建筑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导向参照,为高校建设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季松.从空间到文化从物质到符号—消费文化对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文剑钢.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马武定.城市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肯?泰勒, 韩锋, 田丰.文化景观与亚洲价值:寻求从国际经验到亚洲框架的转变[J],中国园林,2007,11.

[7]刘经芬.建筑的本质及审美取向[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

[8]王征,梅洪元,刘鹏跃.当代建筑形态创新倾向[J].华中建筑,2012.

[9]程相占,阿诺德·伯林特.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J].学术研究,2009.

作者简介:

1.单怡,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2.文剑钢,男,教授,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建筑环境艺术

3.陆晓婷,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4.李禹函,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第7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关键词:天人合一,乡土建筑,美学

一、 “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定义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神的实质。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描述了世界万物的矛盾变化规律,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这一概念,并将之与人建立关联。“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源自于人类的天道观。

“天人合一”从字面上看,“天”是指头上的天空,而实际上“天”在中国文化中有更广泛含义,日月星辰运行是“天文”,四季交替是“天时”,昼夜循环是“天道”,风雨雷电是“天气”。所以中国文化中的“天”其真正的内涵是泛指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代表着决定物质资源思想的主体。“人”的思维意识和“天”客观存在是一体的。“天道”的变化和“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是有关的。这种一体性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关联性就是“天人感应”。“合一”,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人类自我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和相互转化。人类依附大自然而存在,大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水源等,同时大自然在人类生存的影响下发生着改变,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二.乡土建筑的美学特征

1.山道村聚落的和谐之美

“青山云外深,黄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道出了山道村的优美意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闽南风格村落美景长卷图。

据说该村的村民是大约在200年前从福建上杭县古田镇的人来金华开染坊,觉得这里的山水自然环境特别优美,于是选择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至今。

村落主要以闽南风格的夯土房子组成建筑群,黄色的土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中,建筑风格统一。虽然在规模上不及福建土楼,但却是独具江南文化风味的建筑群,村口和村里有数颗上百年历史的古树,使村落增加了一份古朴宁静之美。村中溪水清澈,空气清新,宛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因此山道村也被誉为“金华的小九寨”。

为了营造理想的人居空间,山道村在规划选址时,崇尚自然的环境美学观。在崇尚天道自然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充分吸收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合一”及“物我为一”的思想观念,努力追求一种独特的既尊崇自然、保护环境,又富于生机活力的有机整体空间。

2.乡土建筑的形式美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主要包括:均衡对称、单纯齐一、对比调和、比例尺度、节奏韵律,和谐统一和多样统一。建筑艺术被称作为“凝固的音乐”,具有风格、结构、色彩、节奏等多重形式美。山道村建筑艺术更是形式美法则运用的典范实例:外在形式变化多端,追求高质量的空间环境,精美的结构及素雅的色彩效果。就外观而言,立面效果虚实对比强烈;从内在来说,布局和谐,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整体上更是兼具韵律感、节奏感和整体感。因此说山道村的建筑是形式美法则最直观表达的门类艺术,毫不过分。

3.乡土建筑的色彩之美

山道村是典型的以夯土为主的村落,因此建筑造型色彩呈现出一种宁静素雅的效果。墙身为高峻的黄泥土墙,绝大多数外墙不加任何粉饰,直接暴露在阳光下。远远望去,绿树丛中一片黄灰色,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给人以宁静、古朴的感觉。依势而下,层层屋顶,如跳动的音阶,虽静犹动。

山道村聚居建筑整体色调而言,基本构成以黑(灰)、白、黄为主色调。色彩虽是以黑、灰、白、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但彼此间却内含对比关系:黄土墙与台基的淡色与彩色,墙身与屋顶的黄色与黑色,甚至墙身与窗口面积大小也存在对比关系。即便局部对比反差较大,但整体上却自然和谐。除黑(灰)、白外,几乎唯一不同的色彩就是建筑本身的黄土墙,非常简练的色彩,单调中蕴含着丰富内涵,局部与整体形成强烈的对比,厚重中透着轻盈,彰显出一种朴实无华的质朴美,不会让你会觉得山道村的建筑缺乏色彩美。反而只会从简洁、朴素、淡雅的色彩中解读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山道村的村民驾驭色彩的能力令人赞叹不已,它们没有脱离“天人合一”的美学原则,除单体建筑自身巧妙设色,还懂得与屋外自然相得益彰。重视“师法自然”的美学原则,尽可能地适应自然。选择在青山绿水中建设村庄,运用极为醒目的不同设色、冷暖对立色彩来协调建筑本身大面积的黑白、灰黄对比,加之通过借景,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之中,建筑色彩与自然色彩遥相呼应,俨然一幅自然山水画卷。

3.乡土建筑空间意境之美

建筑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再现,一个村落建筑水平的高低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地区人的艺术审美水平,夯土建筑群作为山道村的主要建筑风格,是建筑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反映当时社会是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的,在建筑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空间是建筑与建筑相互之间形成一种交相辉映的组织关系,我们所指的建筑的空间之美,归根结底就是建筑外观和空间组合关系的和谐之美

中国建筑空间是时空的融合的空间,它具有流动性,无限性,绝非是简单的凝固的音乐,更像是一幅无尽流动的艺术画卷。这种空间环境性与“境”的特征不谋而合;建筑与自然山水、绿化密切相关,在建筑族群内部或庭院空间中,常常设山理水,植树栽花,将自然引入院内,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使建筑融进山水诗、山水画的意趣,实现“天人合一”艺术境界。显而易见,山道村聚居建筑的空间构成、装饰艺术、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烈地展现出意蕴深邃、虚实相生和天人合一的空间美特征。

三.“天人合一”对乡土建筑的影响

乡土建筑文化从本质上说,它们除受制于民族、地域、气候、制度及历史等因素外,更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审美观念的体现。从乡土建筑发展来看,始终没有离开“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尊法自然、合乎天地,几近成了人们的自觉的审美意识。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和谐统一,成为乡土建筑企望达到的一个审美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思想,至今也深深的影响到山道村的选址布局,对山道村建筑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四.结束语

“天人合一”的乡土建筑是凝聚乡情、乡音并且融入了自然的因素,它是一部地方自然风俗画卷,通过研究山道村建筑的美学价值,为挖掘该地区民族文化提供了线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在乡土建筑中蕴藏着该地区民族传统思想、精神文化与建筑艺术,。乡土建筑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保护价值,挖掘它的美学亮点对于今后的有机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8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关键词:造型艺术;审美特征;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的参与,造型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手段。从人类文化的开始到现在,人类通过自身创造的视觉形象来传达信息,视觉形象一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基本手段之一。这其中凝固的视觉形象在今天被我们称之为“造型艺术”,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造型艺术是艺术家根据各种各样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表现形式(雕塑或是绘画、具象或是抽象等等),运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能够传达特定信息的视觉形象。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环境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造型艺术不同于听觉艺术,它是用眼看得见,用手摸得到的艺术,强调真实性和装饰性。视觉语言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两部分构成的一套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其中,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明暗、色彩、质感、空间,它们是构成一件作品的基础,相当于建一栋房屋所需要的砖、瓦、水泥、钢材等等,也类似于文字语言中的字和单词。设计原则包括:布局、对比、节奏、平衡、统一等。它们是艺术家用来组织和运用基本元素传情达意的原则和方法。归纳起来,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造型性。空间物质形式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形式,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它的造型性。它是指艺术家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出艺术形象。由于这种艺术形象是直接的空间存在形式,因此人们的视觉可以毫无障碍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从而引发审美感觉。在绘画和摄影艺术中,艺术家用线条、色彩、色调和拘留在平面空间中创造着或平面感或立体感的二度形象;在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中,艺术家们则用泥土、木石、金属为材料,在立体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在物质性的三度形象。造型艺术的物质媒介决定了其作品静态的永久性。它总是以静示动,寓静于动,以无声示有声,在一种永久的物质形态中表达深刻的历史和审美蕴涵。

2.静态性、永固性与瞬间性。造型艺术由于塑造的是可视空间中的静态形象,因此就其本质而言,它不适合表现事物的运动和过程。所以,艺术家通过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而塑造出的艺术形象,只能是艺术形象运动过程中某一瞬间凝固的静止状态。造型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瞬间性,说明它只是一种空间艺术而非时间艺术。正因为此,造型艺术家在创作中必须学会观察时间生活与事物过程,学会在事物过程的动与静的交叉点上捕捉瞬间形象。姿势表情尽管可以暗示某一显出特征的动作,却只应表现出那个动作的开始或准备,或者说,一种意图,否则就是表现出动作停顿回到静止状态。一种蕴藏着整个世界的一切可能性在内的精神处在静止和独立自主的状态。

3.再现性与表现性。造型艺术的另一个审美特征是长于再现而力求表现。从传统角度看,造型艺术是长于再现的。莱辛曾说过,绘画所处理的“是一个眼见的静态,其中各部分是在空间中并列而展开的。绘画由于所用的符号或模仿媒介,只能在空间中配合,就必然要完全抛开时间;所以持续的动作,正因为这是持续的,就不能成为绘画的题材。绘画只能满足于在空间中并列的动作或是单纯的物体,这些物体可以用姿态去暗示某一种动作。”无庸置疑,造型艺术在再现事物的形象方面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作为一种静态的造型,它不同于文学艺术可以通过语言直接抒发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像音乐等时间艺术,直接表现作者浓烈真挚的情感。然而造型艺术的现展却打破了传统的再现的藩篱,日益由再现转向表现。这种表现性是指艺术家通过造型艺术的创作活动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某种意识及情感倾向。关于这一点,法国现代派画家马蒂斯曾说过:“我们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它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想。”无论是在绘画、雕塑、摄影,还是在建筑、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门类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些造型艺术本身的外在形象,往往还可以通过它们去感受艺术家或作者们的意识和情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艺术大师们将充满宗教理想的世界拉向人间的人文倾向。

在罗丹的雕塑《加莱义民》中,人们可以理解作者对义民悲惨命运的无限同情。在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里,人们可以发现艺术家对现存世界的嘲弄直至批判。造型艺术之所以会成为观众与艺术家们进行心灵交流的媒介,重要的是因为,艺术家总是要根据自己的某种意识或带着某种情感去选择创作主题,并且要根据自己的这种倾向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同时,还要把这种倾向溶入于作品之中。正是由于这一点,人们在欣赏造型艺术作品时,可以在理性上与情感上接近艺术家,同样,造型艺术也成了艺术家意识与情感倾向的凝结物。造型艺术的再现性主要是指造型艺术家倾向于使用再现生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意识与情感倾向。绘画中的写实倾向,建筑中的功能主义设计、新闻摄影、非抽象雕塑等,都属于此范畴。这种再现性的造型艺术的价值在于某种“艺术的真实”,对欣赏者的欣赏不会造成障碍。造型艺术的表现性主要是指造型艺术家倾向于使用非现实的抽象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意识与情感倾向。绘画雕塑中的现代主义、建筑中的非美倾向、实用艺术中非均衡设计等,均在此列。在表现性的表现中,形式本身意义超过了造型艺术品的主题意义,观众的自我欣赏和体味的意义超过了作品的一般意义。此类作品的出现,对观众的欣赏和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表现性的表现往往将造型作品变成了一个多义的符号对象,所以它也往往对观众的欣赏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型艺术由于其先天的再现性艺术的特征,总是力图打破再现的藩篱而努力走向表现,去追求和建构一个深远的意味世界。

造型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关键。造型艺术实际上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它是以人和与人相关的一切社会生活环境为反映和表现对象,以改善人性、美化人生、促进人类福祉为指归的文化活动。造型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决定了它的根本属性之一即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之一。”造型艺术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劳动,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精神劳动。它的创作目的从来是与社会的具体形态保持着一致的,而造型艺术家的视觉、情感与艺术作品总是要关注社会变革,深入社会生活,并用具象的、抽象的艺术形式去表达和诠释他们。我们讲的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应该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促进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人的和谐,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造型艺术这种显著的社会性、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则是一种“人格美”、“心灵美”,体现的是造型艺术对整个社会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引导和人性关怀,这是造型艺术对社会、对文化构建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9篇:建筑艺术审美特征范文

建筑风格 哥特建筑 中国建筑 造型

1 .建筑风格概述

任何与艺术相关的作品都有风格可言,有些是以历史背景来分类的,如巴洛克风格以及后现代风格等等;有些是以个人色彩来分类,如莱特风格或罗丹风格等等;也有些更细微的分法,是以创作者个人不同时期为基准,如画家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与粉红色时期等等。对风格的探讨,研究者一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体上的共识为,风格是作品在外表形式上,利用共同的元素和固定的手法,而达成许多类似的组合。

建筑以其不同的艺术风格而被人们所认知。就世界范围的大文化圈的空间区域来划分,建筑有西方建筑风格、伊斯兰建筑风格、中国建筑风格、印度建筑风格和俄罗斯建筑风格等类型。就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而言,如较晚近的欧洲建筑,至少从中世纪晚期的哥特建筑,已可以分出法国风格、意大利风格、英国风格和尼德兰风格等地方性建筑的细微区别。在东亚文化圈中,中国风格、日本风格、朝鲜风格、东南亚风格又各不相同。仅以印度建筑而言,就有印度教建筑、印度佛教建筑及印度伊斯兰教建筑等风格上的差别。而传统中国建筑,不仅有民族的差异,如建筑、新疆建筑、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等,而且有北方建筑、江南建筑、岭南建筑和荆湘建筑等的区别。风格的另一种含义是把某个时代的重要文化标志、审美对象的美学效果等诸多因素集结在一个概念之中。我们说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国内正在盛行的“欧陆风格住宅”等等,都把一定历史时期的主要的或大量的建筑物所显示的特征,用风格二字概括。这类“风格”的说法,可以是一种简单的年代问题,可以被认为是一套规范形式的应用,也可以专指某一时代的一种共同审美追求。

2 .西方建筑风格特征分析

在西方中世纪,先后经历了早期基督教建筑、罗马风格建筑、哥特建筑等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漫长的中世纪结束后,又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建筑、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还有以繁褥琐细而著称和洛可可建筑等不同风格。18 一19 世纪期间,一方面出现了专门复兴古老风格的建筑潮流,如希腊复兴建筑、罗马复兴建筑及哥特复兴建筑;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将各种建筑风格作标签式的拼贴处理的所谓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从时代风格来看,古希腊建筑具有宁静典雅的风格,它与同时期的雕刻一致,甚至可以说,古希腊建筑具有当代雕刻的风格。我们看到不同的希腊神庙,便感受到形式(造型)上的一种特定风格,因为它们不但具备了古典柱子、嵋梁、山墙、阶梯等共同元素,更因为这些共同元素是以一套建立在数字上的类似比例关系作为组合的手法,才使得它们得以成为一种建筑风格。哥特建筑具有神秘朦胧的风格,它也与同时期的雕塑、绘画一致,甚至可以说,哥特的雕塑、绘画具有当代建筑的风格。现代西方建筑强调体量对比,造型简洁,突出空间组织,也与当代的抽象雕塑、绘画,以至文学、音乐是一致的。具体来说,罗马式建筑的特征,一般是在窗、门和拱廓上广泛采用半圆形拱顶,以这种桶状拱顶和交叉拱顶作为内部支撑,可使建筑物牢固而美观。这种建筑艺术风格已被广泛用于桥梁、高架渠、大圆形竞技场以及凯旋门等建筑中。哥特式教堂保持了罗马式的十字形建筑平面,但它用尖的和斜脊的屋顶代替了罗马式的圆顶,在墙壁外面用大石柱加固墙壁,以承受斜脊屋的横推力。教堂内部是似框架式的结构柱,窗子占满了支柱间的整个面积,而支柱又全部由垂直线条组成,筋骨嶙峋,几乎没有墙面。哥特式建筑的外表形高而直尖,显得巍峨飞耸,直插云天,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的特殊建筑风格。洛可可建筑不追求所谓的排场而求实惠,关心的是方便和舒适,精致的客厅和亲切的起居室代替了豪华的沙龙,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并没有简单地模仿或照搬希腊或罗马式样,它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上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型装饰,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这种建筑风格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厅、行会大厦、广场与钟塔等建筑中。巴洛克建筑突破了欧洲古典的、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常规,采取了双柱或三柱为一组的节奏不规则地跳动的形式,开间变化很大,突出垂直分划,墙面作为深色的壁案,有意造成反常出奇的新形式,并且喜欢大量地使用壁画和雕刻,常常将人体雕塑渗透到建筑中去,以显示富丽堂皇的形象。

3 .中国建筑风格特征分析

相对于西方的建筑形式而言,中国的建筑风格也为人所熟知。中国建筑最主要的部分是屋顶、柱梁和台基、而通常有几种主要的种类和组合方式,使不同的房屋在外表上有统一的风格。建筑既有不同的用途,它们给人的艺术感受也就各不相同,欣赏时应该加以区别。宫殿、寺观庄严神圣,犹如肃穆、缓慢的庙堂音乐;纪念性建筑物崇高、伟大,犹如气势磅礴的进行曲;园林建筑清新隽永,犹如行云流水的抒情小调;江南农村建筑青砖黑瓦白粉墙,犹如山歌村笛。能够听出不同的节奏旋律,品出不同的艺术韵味,方算是领略了我国各种古建筑的风情。

人们常说,汉魏质朴,隋唐豪放,两宋秀逸,萌清典丽。这些风格不但概括了当代的建筑风格特征,也适用于概括绘画、诗词、书法和工艺美术。至于地方的和民族的风格,更是建筑富有艺术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现存的明清时期建筑,就可以明显地区分为北方、江南、岭南、西北、西南等地方风格,以及蒙、藏、回、维、壮、瑶、侗、黎等不同的民族风格;而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风格,它们表现出的气质、韵味,以及某些特有的装饰题材手法、构图比例式样,都与当地其它艺术一致。地方的和民族的艺术风格,是该地区、该民族人民审美心理结构的反映。这种心理结构是长时期生活实践,包括审美的和艺术创作实践的积累,具有相当牢固的传统性和保守性。图它们在各种艺术创作,以至整个生活的价值取向方面都要顽强地表现出来。另外,性格与建筑类型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中国古代建筑,宫殿、坛庙、寺观、陵墓、住宅、商店、作坊,基本风格是一致的,形成统一风格的母题是相同的,但它们的性格有差异,这差异就在于另外一些母题不同,比如宫殿寺庙用琉璃瓦,而民居商店绝不会用;佛教寺院常有佛塔,没有佛塔的也有另外一些标志物(如影壁、牌坊、香炉、石碑等),绝不会与衙署府邸等世俗建筑混淆起来。现代建筑功能复杂,类型比古代要多,正是因为有一些非此莫属的功能性符号,才使得现代建筑也应该有很鲜明的性格。

4 .造型风格美的内涵

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之间既有美学上的共性,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其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都是以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来感染人的。建筑造型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的功能目的要求,综合反映建筑的空间处理、环境布局,构成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的造型风格是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自然形成的,由点、线、面等形式要素组成直观的形象。它是一种艺术观象,具有一定的特征。周建筑作为一个巨大的物质实体,它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直观感受。任何建筑,只要它置立于大地之上,它就不可能是抽象的二次元“面”,也不可能是抽象的一次元的“线”,更不可能是抽象的零次元的“点”。它势必呈现出长、宽、高三度空间。如果构成了序列,它又渗人了第四度时间的因素。如果这些形式要素结合建筑实践具体运用,就可以成为完美的形式和美的风格。比如,美国现代建筑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该建筑座落在美国匹茨堡市郊一个风景幽美的山润溪谷中。那里林木扶疏、山石峋嶙、泉水涂涂,建筑环境得天独厚。建筑本身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抽象的形式美法则,由竖直的烟囱、墙壁及水平的挑台等组成高低错落、纵横穿插的几何形体,对比十分强烈,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作为一幢现代建筑,它不仅体现了“回归自然”的环境意识,而且展现了一种由简洁的点、线、面要素构成的、生动有趣、赏心悦目的造型美。“流水别墅”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说明了一切优秀建筑的造型美,都是综合了各种形式美法则浑然一体的。如果只有外立面的美而内部空间关系紊乱,或是本身比例不错而整体尺度失真,这样的建筑是不能给人以美感的。从建筑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类对造型风格美的追求留下了辉煌的成就。造型风格不仅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比如,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的风格,反映了奴隶制城邦社会民主开朗的生活。古罗马建筑雄伟豪华的风格,则是奴隶主穷兵默武、骄奢逸的生活写照。中世纪哥特风格的基督教堂,以它们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光怪的装饰,既显示出了教会的极端权力,又展现出市民力量的勃兴。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只要历史在前进,建筑造型风格的变化就不会停止。同样,其审美感受和社会生活的功能也将继续发挥作用。

5 .建筑风格反思

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敏感的一种现象,也是争论最大的一个课题。事实上,基于自然、功能、技术等物质因素而出现的形式,可以给建筑风格以重大影响,但最终形成风格特征的核心还是符号的鲜明性。一座最普通的楼房,即使是最平庸的建筑师使用最平庸的建筑处理手法,只要母题运用恰当,或母题的特征鲜明,也会赋予它一定的风格特征。比如,加几个玻璃亭子,就有中国风格;窗顶做成曲线尖拱形,就有伊斯兰风格;前面加一排西方古典柱式门廊,就有欧美风格;女儿墙加檐口饰带,就带有风格。又比如,布局对称、树木修剪,再加喷泉雕像,就有西方园林风格;布局曲折,亭廊委婉,再加假山曲水,便是中国园林风格。现代建筑否认建筑具有艺术风格,主张形成自然地由功能、技术产生。实际上没有一座建筑的形式是这样“自然地”产生的,它们总带有某些功能的风格特征,总有一些特殊的母题,哪怕是最“纯净”的一个钢架玻璃盒子式的建筑,它那大面积的玻璃并不是全部功能所需要的,它就是一个母题。这母题代表着现代结构、材料和技术的成就,因此它也不可能只是空前绝后的一座建筑,而是普遍存在的“现代”风格。

在建筑学术语中,“风格”是最被滥用的词汇之一。建筑的民族风格并不是靠主观臆造出来的。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从传统当中跳出来,接受新型的材料,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满足民族特色的习俗,这样,才可能呈现出民族气质的时代精神来。如果现在还老想着苏州园林、北京故宫等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那么只能说是守旧。因为红色柱子支着金黄瓦顶已不适合于这个时代了。笔者认为,一座城市不能硬逼出一种风格来,应该让它自然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实行的是木结构体系,又要做到一定的跨度和良好的排水,所以采取“举”的办法,举出一个大屋顶。而我们现在可以运用现代技术作出百米的跨度,又何必硬搬出个大屋顶,用钢筋水泥把木椽子仿制得惟妙惟肖呢?再说,就是把一个完美无缺的大屋顶原封不动地搬到一个几十米高的建筑上去,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比例协调。由此可见,在追求建筑民族化时,不能只注重外部形态。密斯・ 凡・ 德罗曾强调:“只有当内部充满生活,外部才会有生命”。这说明了内部空间的重要性。建筑物主要是为人们所使用,功能上的实用性应首先考虑,其次才是艺术性。所以,我们应更多地探讨如何处理与我们更密切的内部空间,让内部空间决定外部形式,从而反映民族风格。

6 .结语

概而言之,一座建筑的风格,如同一件器物的装帧,赋予建筑以时空的归属,表述建筑以不同的特征,展示建筑以独特的性格,确定建筑以特定的身份,传达建筑所内蕴的情感。中国建筑师有着广阔的创作舞台,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创造有中国特色现代建筑的时代潮中奉献出更多更好的建筑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黄绳.《 建筑设计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 7~27

2. 潘谷西等.《 中国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 128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