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转型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要把五四精神与银行网点转型相结合起来。五四精神反映着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作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我时时刻刻将五四精神铭记于心,并充分运用到建功青春年华的银行事业当中,我从事银行工作的这几年,我始终将五四精神作为我的工作精神,“五四精神“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我们今天讲爱国,讲科学、讲进步,最重要的就是立足本职,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同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到热爱银行、建设银行、振兴银行、发展银行的实际行动中。
我叫**,今年*岁,**年毕业之后就来到**银行工作。在这里,我看到了公司领导们真诚热心的微笑,同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我感受到了公司的勃勃生机和活力;看到了拼搏向上的力量、感受了团结互助的温暖。**公司带给了我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工作的感悟也就更加深厚。也许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将个人的生活赋予意义,将自己的生命赋予光彩。在这里,我还经历了**银行网点转型的过程。
**银行转型后,一是在无论单一功能网点、还是全功能网点的营业厅,都具备客户引导区、客户等候区、低柜理财区,自助设备厅和现金柜台。客户进入营业厅大堂服务人员就会主动进行询问,并按客户的不同业务需求给予讲解和引导,并尽量亲自将客户带领至下一环节。从而有效的分流了客户,减轻了柜面压力,减少了客户等候时间,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二是增加网点大堂服务人员数量,提供多种银行服务。在各网点营业厅都配备大堂引导员、产品经理和理财经理,客户进入营业厅后,就有专人按客户的需要,进行业务讲解、业务受理和有效引导。并且在客户等候区积极宣传理财知识、提供客户需要的理财咨询、帮助客户理性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三是低柜理财区提供专业理财服务。低柜理财经理上岗前均经过严格的考核、评级,上岗后还会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投资演练,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提高了业务水平,从而满足客户越来越多的理财需求。
一是理论知识的拓展
七天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系统认真的学习了“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有机更新的杭州经验、产业平台建设与人才集聚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等6门课程。上课的老师都是教授级以上且带博士生,他们理论丰富、站位高,上课时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教导有方,我都认真听、细心记、用心悟。
尤其是王士兰教授的“新型城镇化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课程感悟很深。首先,提出了城镇化的存在问题。一是城镇化水平低,2013年我国平均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53.7%,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36%,西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44.8%,这个水平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二是传统城镇化导致“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发展过程中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重城市建设,轻乡村发展等。导致了交通拥挤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三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来推进城镇化,土地粗放利用、耕地资源浪费,地方政府债务过大。四是外来人口“市民化”进城滞后。受城乡户籍制度分隔,他们不能享受城镇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五是城镇群主题形态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小、功能弱,城镇群不尽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协调。六是“建设性”破坏尚在蔓延。城镇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还在破坏,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城乡建设缺乏特色。其次,提出了城镇化的解决措施。一是统筹区域化发展。区域化的发展就是要与周边地域连接起来,通过整体地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城乡都发展了城镇化水平才能实质性提升;三是重点培育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发展重在发展主导产业,尤其发展工业经济助推城镇发展。同时在城镇建设中遵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既有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又有近、中、远期的实施规划,做好各个分期的科学建设。
一、教师在新课程中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学生的引路人、促进者。
传统的教育认为教师主要任务是把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播给学生,教师只要把课程学好,把思考题做好提供给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听多记,课堂强调的是学生要注意听课,认真做好记录,把老师传授的东西尽可能记下来,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得心应手把老师解题技巧、方法用在考试上,强调的是积累、记忆。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没兴趣,师生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少,这说明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已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要求教师传播知识的方法多样化,要传授给学生渔而是不是提供鱼。就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教师是学生的创造者和引领者,教师要在学生不同的年齡段设置路标,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过一道道关口,向更高的目标进发。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加强引导,并伸出援助之手,给学生勇气、力量,帮学生度过难关,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信心和方法,让学生去面对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难题。
二、教师应参与教科书的研究和课堂研究,成为直接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要靠教师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等专家把问题研究好了再提供方法给教师解决问题,这好比远水救不了近火。课堂上的问题只能靠老师在课堂上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成为直接的研究者。
三、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要求各校要根据本地区、本乡、本土的实际情况制订校本课程,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互相结合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以及各层次间的关系,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实际分层施教,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四、新课程中教师角色行为的变化
1.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民主关系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一切成为新课程的宗旨。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不能辱骂学生,把他们当成子女一样看待,不论是男是女,不论是好是坏,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只要他是你的学生,你就得义不容辞地关心他、爱护他、教育他,让他健康成长。
2.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需要尊重,特别是后进生、学困生,他们常常因各方面表现差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歧视,对学习生活失去了信心。教师要多花些时间与他们接触,多鼓励他们做一些有益活动,特别是他们喜欢做的活动,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关心他,爱护他。同学们在帮助他,支持他,从而重新做人,发奋学习,争取进步,有道是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3 .要善于反思,勤写课堂后记
教师上完一节课,学生学得如何,反应如何,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是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有进步。所以每上完一节课,教师要进行反思,把成功与不足的方面都记下来,并养成一种习惯,日积月累,教书的经验就会丰富起来,所以写课堂后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劲。
近日观看了3.29案件专题片,云南省成功摧毁保山市以乔永仁、乔连佰为首的“乔氏父子”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乔永仁、乔连佰父子俩通过交朋友、结亲家等方式,和一些公职人员勾结,甚至还有干部直接认乔永仁为干爹。该案呈现出政商勾结、利益链隐蔽、关系网交织等特点,涉案人员达500余人,涉黑资产33.8亿余元,是云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又一重大战果。,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云南省查处涉案人员最多、社会影响最大、涉案资产最多的案件。
2020年12月30日,该案一审宣判,被告人乔永仁、乔连佰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至拘役六个月,并处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或罚金的刑罚。盘踞保山30余年的“乔氏家族”黑社会性质组织至此彻底覆灭。
“乔氏家族”黑社会性质组织是保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毒瘤”“经济毒瘤”“社会毒瘤”,给全市政治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该案件的有力查处,彰显了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对修复净化政治生态意义重大。我对此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提升政治站位,认清重要意义。要提高思想认识,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开展以案促改的重要意义,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性,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扛实政治责任,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和“四个坚定”。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模式;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3-0115-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ents, the social orientation and health as the main lin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he paper constructed multi-level training course experiment, field practice platform and 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s, multiple security mechanism for social sports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support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ocial sports major;teaching mode;practical education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并相对理论教学独立存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1]。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2],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专业着重培养的是社会应用型实用人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可以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在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至为关键,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1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国内高校的调研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滞后、实习机制固化、创新创业不力等突出问题,具体可归纳为“四个缺乏”,阐明如下:
1.1 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自身专业特征
鉴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环节安排都是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制定的,课程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是一致的[3]。课程设置通常是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运动人体科学等已有课程基础上进行筛选组合而成,导致课程内容往往是各专业现有课程的一个“拼盘”[4],缺乏自身的专业特性。受此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很多实验课程内容仍然没有摆脱以竞技为序设置知识点的格局,例如运动前后尿液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的测定,无氧功率的测定,反应时的测定;动作稳定性测试,深度知觉测试;短跑动作技术分析;血乳酸的测定、血尿素的测定、尿肌酐的测定等等,这些涉及运动训练范畴的基础实验内容与社会体育专业应用环境较为疏远,所学与所用彼此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关注度和主动性。
1.2 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缺乏逻辑串连
社会体育专业实验课程主要涉及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伤害防护与治疗、体育心理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等普遍开设的基础学科,每一门课程都有对应的实验内容,并且有些课程还有课程设计环节,最后还有专业综合实验,综合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但是各个实验内容往往局限于每一门在授课程的认识区间范畴,无法将本专业内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贯通起来,使学生学习后对核心概念仍缺乏深刻理解,重要知识能力没有得到有序提升。例如对于社会体育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运动处方实验,上述课程都不同程度与之涉及,虽然在讲授上各有侧重,但反映在实验课内容上几乎没什么差异,都是依据运动处方的几个要素设计实验科目,针对性不强、实验内容简单重复、耗费人力物力不说,实验效果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似一份丰富的菜肴却被做成杂乱的食物拼盘,胃口全无,还浪费了食材。
1.3 创新创业活动和教学实践环节缺乏有机融合
就现实而言,大部分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全民健身上升国家战略新形势下校内校外实践环节结合不够,与服务对象、服务环境脱节。例如国民体质监测及结果分析、慢性病运动干预的指导、不同人群体力活动水平建议、体育赛事项目策划、拓展与户外运动实施方案等这些与社会密切的实践科目要么蜻蜓点水,要么无的放矢,这样一来,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及其职业准备密切相关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缺失,难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现实要求。
1.4 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缺乏严格要求
就调查来看,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列入教学计划的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比重、比例并不低,但从结果来看,普遍反映本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内容陈旧落后、实践教学平台单一、教学模式僵化该是主要原因。尤其体现在实践教学考核形式单一,考核要求简单,缺乏对专业能力培养效果严格要求,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干起来也没有成就感,最终造成实验教学缩水,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走形式,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要求降低甚至被忽视,严重影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整体质量。
2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理念
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为指向,以健康为主线,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育教学思想[5],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做到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职业素质协调发展,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2 建立“四多一体化”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依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理念,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及多重性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大平台,有效提升专业竞争力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见图1)。
2.2.1 多层次课程实验
多层次课程实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实验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基础性实验课程类。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等代表课程的基础实验。例如骨、关节、肌肉以及心脏和肾脏等的解剖,人体安静和运动时血液、尿液、汗液成分的测定,心、肺功能的检查与分析以及运动损伤常规检查方法等实验。这些基础性实验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人体机能及运动科学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基础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的过渡。
2)综合性实验课程类。这些实验往往包含一个复杂系统,需要综合运用基础性实验所培养的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完成一个实验任务[6]。例如包含体成分、骨密度、平衡能力、运动负荷评定等系列实验构成的人体动态体质测评,需要了解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各种内外因素,根据各个实验环节基础数据导出、汇总、分析才能得出结果。这类实验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着重实验全程的综合调控,这些实验可以为下一步学生进行相关主题课程设计打下实践基础。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基本技能到综合应用的转变。
3)设计性实验课程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理论应用能力、实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社会体育专业所涉及的这类实验范畴其实验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例如健身人群膳食调查与营养配餐方案、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拓展与户外运动组织方案、赛事筹划与运作设计这些实验科目都可归为此类。这些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综合性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很大益处。通过设计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综合应用到项目开发能力的融合。
4)创新性实验课程类。@一层次的实验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科研项目研究,导师可以给出研究方向,课题选题、课题内容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社会效益及经济前景。例如国民体质监测测试软件系统改善研究,运动介入亚健康的预防与评估、慢性病与运动促进的量级关系、全民健身运动的分级界定以及约球吧软件的开发等等,这些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创造条件,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具有社会体育科技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施展机会及环境(实验仪器设备、场地器械、创新创业基金)支持。通过创新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项目开发到创新创业能力的跃升。
2.2.2多领域实践学习平台
社会体育专业涵盖体育基本技能、体育综合素质、体育创新思维三个层次的实践能力训练,为此搭建的实验室(或实验中心)、校内外及与社会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教育基地,是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中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创新思维训练,特别是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持平台,其作用显而易见。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一是由实验室(或实验中心)组织学生,利用每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每年9-12月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教职工体质测试工作进行实践;利用大型校运会举办对大学生身体机能进行监控,结合所学推拿按摩,进行运动损伤与康复实习,拓展课程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二是利用校内外及与社会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内所有场馆的对内、对外经营管理和项目运作,广泛参与校内外赛事、群体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利用创新教育基地提高其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经验与素质,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当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2.3 多样化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实践教育相对于理论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形式多样化且必须具备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环境,随时满足实践教学需求[7]。鉴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多维度导向,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训、实习实践教学应打破传统整齐划一集中化模式,依照学生不同专业方向及职业倾向,内容设置可供选择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模块,组织形式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互结合,有的放矢,学以致用,通过实训、实习实践教学阶段的学习将专业实践、社会需求、职业取向结合起来,并在整个实践锻炼过程期间,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8],把大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科研活动作为其完成学业的一部分,纳入大学生成绩的考查,给予学分奖励[9],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10]。根本解决实习期闲而无事的现象,基于能力递进切实提高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培训质量。
2.2.4 多重性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应该转变传统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专业发展观念和模式,更加重视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并将其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的地位[11]。首先在社会体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体育实践课堂的有效教学。主动适应和配合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实现自身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其二在制度上确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全学程四年一贯制,不仅落实培养方案有关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及其所占比例,更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课内、课外协同发展,整合相关教学资源,通过多重性社会网络协同作用,形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流程中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的集合链优势;其三,倡导产学研结合,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依靠自身的优势和渠道,通过联合的方式,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外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并给予部分资金支持,发挥和巩固学校和行业部门既有的联系,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很好地将体育与专业、社会、职业取向结合起来,根本改变社会体育专业实习难、实践弱化问题。
3 结语
实践教育是以实践教育的思想理念为指引,通过课堂内外的各个教学环节,构建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7]。本研究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指向,以健康为主线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理念,通过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营造激励性创新创业环境,对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益探索,旨在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模式,从而为解决当前这一重大难题开拓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司函〔2001〕4 号)[Z].2001.
[3]曲洪刚.职业素质培养下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23):45-47.
[4]田雨普.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J].体育与科学,2009, 30(6): 68-70.
[5]付坤,李静,高青,王金国,凌振宝.高校工科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21-255.
[6]刘小河,马洁,管萍,付兴建,刘丽华.自动化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0):27-30.
[7]管芳,胡鸿志,郭庆.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17-19.
[8]汤佳乐,程放,黄春辉,曲雪艳,徐小彪.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88-135.
[9]王伟伟,董利飞.浅谈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时空,2011(4):221.
关键词:转型时期 乡土社会 信任缺失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61-01
一、乡土社会人际信任关系变迁
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村民间的信任是一种熟人信任,关系与人情构建了基本的信任模式,家族、邻里间互助广泛,民风淳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土社会的村落格局和乡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熟人信任”日益淡薄,而“陌生信任”却以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纽带逐渐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社会资本在减少,传统乡村人的淳朴、热情被隐藏起来,乡村向城市进步带来了信任的缺失。
二、乡土社会人际信任缺失的表现
1.留乡村民间的信任关系
纵观中国乡土,留乡村民间的信任关系呈现双线发展趋势。一方面,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阻隔了村落间的频繁交流,村庄中沿路而建的崭新房屋也打破了原有的差序格局,往日的“房前屋后唠家常”变成了“个人自扫门前雪”,村民间的信任关系日渐微弱;另一方面,留守在村中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当然,也不乏一些体弱多病,不适合外出的中年男女。在家中壮劳力短缺的情况下,这些在村村民们往往会自发形成互助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些经常来往的村民间的信任关系会秉持传统熟人社会的信任模式,甚至信任度更高一些。
2.留乡村民与外出村民间的信任关系
随着外出时间的增加,离乡的青年男女们与留乡村民之间的信任关系日益淡薄。在留乡村民眼中,外出村民与自己的信任关系更好地表现在物质层面。对于外出村民来说,他们承受着“双重信任缺失”:城市不是他们的家;回到乡村,找不到原有的归属感,成了乡村的陌生人。
3.外出村民间的信任关系
外出人口之间的交往形态和频率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他们在流出地的分散程度上,流出地不同的村民除了回村相遇或通讯沟通外几乎没有什么交集,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持久疏远加之城市淡薄信任观的长期熏染,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应该是最为薄弱的。
对于流出地相同的村民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信任不过是社会转型和制度安排下乡土社会关系“由农村向城市”的移植。其信任关系会受到原有传统信任基础、在城市的联系紧密度、彼此城市经历、城市信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三、造成乡土社会人际信任缺失问题的原因
1.现代文明对村落格局的冲击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种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博弈,在传统农村向现代化农村即城镇化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新农村的建设从结构上破坏了传统的村落,村民就业方式的改变又使原有的村落文化失去凝聚力,成为一盘散沙。村庄的形态变化和较高的流动性,使村民逐渐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初级群体。乡土的差序格局逐渐瓦解,传统的熟人社会变得陌生化,失去存在的根基,熟人模式的信任关系也受到严重冲击。
2.城市文化的引入与乡土价值观念的改变
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金钱观念与利己主义的引入,乡土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原本的地缘、血缘关系可以因利益纠纷而解体,失去信任依附的载体,而那些无信任可言的陌生人可以凭借利益最大化、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起短暂甚至长期的信任关系。熟人间的信任模式逐渐向陌生人间的信任模式转变。
3.转型期信任模式交汇更替的产物
传统信任与现代信任两种模式的核心分别为道德信任和法治信任。社会转型时期,长久以来的道德信任模式因不能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备受冲击,现代法律信任模式还在生成之中,且相当漫长。处于这个新旧交替阶段,村民们总是习惯从传统信任的角度观察判断转型期各种现实问题,却处处碰壁,同样也不可能在生成中的现代信任那里找到能说服自己和他人的答案,于是,这种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博弈的迷茫中,便催生了信任缺失。
四、小结
是否可以让乡土社会的居民在保留良好信任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发展,如何实现传统道德信任模式向现代法治信任模式的完美过渡,还需要社会各界专家和学者的不断探讨与研究。当然,在目前这个社会转型、制度交替时期,应该充分发挥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努力建立一系列制度规范,以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失信行为,同时弘扬传统的道德感,用道德信任弥补法律信任的不足,以保证在信任机制完善之前的人际信任关系相对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汪小红,朱力. “离土”时代的乡村信任危机及其生成机制――基于熟人信任的比较[J].人文杂志,2013,08: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