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基础范文

经济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基础

第1篇:经济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垄断;反垄断法;法经济学;经济学基础

前言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和法律开始了较为全面的渗透和融合,法经济学逐渐兴起。法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以及未来发展的学科。运用经济学研究、分析、评判法律问题,带给我们更多新的启示。垄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问题,而反垄断又是一个法律势在必行必须规制的问题,法律与经济的融合在反垄断中有很充分的体现。因而,在反垄断法中,处处体现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垄断的社会损失

市场竞争是否有效率,关键在于边际收益是否接近边际成本。为了使利润最大化,经营者必须高效率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最有价值的利用资源。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是合理的经济学假定,这是市场机制正常有效运转的结果。只有竞争均衡出现时,市场中的资源才得以优化配置,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才能达到最大,社会总财富才能达到最大。如果市场中出现垄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寡头们会通过价格大于边际成本的手段攫取垄断利润,从而造成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小于自由竞争的收益,不仅增加了社会成本,也减少了社会总财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损失。

(一)生产者剩余的损失

如果仅仅限制产品价格而不限制产量,垄断成员为了增加利润就会竞相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垄断价格就难以维持,所以数量垄断总是与价格垄断联系在一起的,寡头们通常在维持垄断价格的同时减少产量。产量的减少会造成生产者剩余损失,导致社会得到的产品达不到它应当得到的数量;而垄断高价又同时引起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压低互补品的消费量,导致互补品需求量下降,生产互补品的行业也会萎缩。

(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

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分两种情况:第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垄断产品转而购买廉价的替代品,这部分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无法从垄断者的垄断利润中得到弥补,这是社会净损失。同时,消费者购买廉价替代品刺激其他经营者利用稀缺社会资源生产劣质产品,花费了更大的成本。第二,垄断者提高价格后,部分消费者仍然购买垄断产品,消费者多付的价款,转化成了垄断者的垄断利润,此时社会财富总量并未减少。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以垄断利润的形式获得有利可图的转移支付这种机会,会把真实的资源吸引到销售者谋求垄断的努力和消费者避免支付垄断价格的努力中去,在这些努力中所消耗的资源的成本,其实是获取垄断所造成的损失,这也是垄断的成本。

(三)其他损失

除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之外,垄断还会造成其他的社会损失。为了获取垄断地位,经营者可能会利用投资游说立法机构和管制当局;为了维持垄断地位,经营者也可能采取广告等非价格竞争形式耗费资源;虽然从长期来看,垄断能促进创新,应当鼓励,但经营者很可能滥用垄断势力造成反效果。垄断造成的这些损失,虽然不是现实的、有形的物质财富损失,但是整个社会的实际收入会低于自由竞争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潜在收入,这一损失长时间累积也是相当巨大的。

二、反垄断法的法经济学分析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对垄断行为进行限制,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学为反垄断法提供了很多理论基础,比如交叉需求弹性理论为如何划定市场提供了经济学的思路;供给和需求理论支配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的市场均衡;效用最大化理论解释了垄断者在博弈过程中将会如何抉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使得我们在反垄断法的制定、实施过程中能够寻求到最佳点,更容易找到最适合反垄断法实施的方式。

(一)反垄断法上垄断概念的经济学分析

垄断一词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垄断通常是指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市场。这种联合的或者独家的企业,控制着某一个甚至几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在该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经济学中的垄断是一种利弊兼有的经济现象,判断垄断适度与否,应该比较它带来的利弊大小:如果垄断没有导致市场结构失去有效竞争或者有可能失去有效竞争;垄断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没有导致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垄断符合国家利益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需要,这些垄断就不应被认为是过度垄断,而是适度垄断。

反垄断法所禁止或者限制的垄断,理所当然应当是经济学中的过度垄断。经济学的概念,决定了反垄断法的对象。但是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应该在于过度垄断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结合经济学基础,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垄断的含义:垄断主要是指以单独或合谋以及其它方式,凭借其经济优势,限制、支配他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竞争的有效展开,违反规模经济的要求,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学中的垄断,侧重于判断市场的状态;反垄断法中的垄断,侧重于市场状态下经济主体的行为。构成反垄断法中垄断的要件是:以特定的行为和方式--单独、通谋或其他方法,达到特定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有效竞争的开展,违反了规模经济的要求,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制定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都有相似的经济学基础,即经济自由主义和经济民主主义两大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相辅相成,反垄断法对经济民主和自由的保护是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在于:自由、公正、竞争的市场既是自由的,又是民主的,反垄断法在维护自由、公正、竞争市场的同时,就维护了经济的自由和经济的民主。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始于亚当・斯密,他主张建立一种使"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都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这个机制归纳起来,就是一种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他在《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的"垄断弊害论":垄断将导致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破坏"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这一观点迄今仍支撑着现代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的基本看法。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推崇市场经济的作用,倡导国家应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主张给私人经济活动充分的自由,同时它也强烈反对各种经济力量对竞争的禁锢,以避免效益损失。这样,经济自由主义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制定反垄断法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经济民主主义以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为主要内容,其基本观点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民主,国家必须尽可能的保障企业自由,为企业提供开业的平等权利,并尽可能的保障企业之间无论大小、强弱都平等的拥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垄断势力以及垄断力量的滥用全部或者部分的取消了相关市场中的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是违反经济民主的,国家应当以法律为手段,对垄断力量予以有效的控制。因此,经济民主主义同样成为了制定反垄断法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三)对我国《反垄断法》的经济学思考

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垄断,而我国存在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强制交易、政府专有交易等垄断行为,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垄断,这些垄断都有政府"行政力量"在背后支持,于是中国学者借用了行政垄断这个概念。我国传统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反垄断法》是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台的,竞争不充分使得《反垄断法》在某些领域的生存基础先天不足。我国同样也存在经济垄断,但是行政垄断较之更为严重,更亟待解决。

行政垄断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许多垄断行业基本上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或间接庇护下生存的,因此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对抗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各种反垄断政策,以保护自身的利益。相比于经济垄断,我国行政垄断的数量和危害程度都更大,但08年实施的《反垄断法》仅简单的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此外,没有任何其他针对行政垄断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垄断有抑制作用,也利于抑制行政垄断数量的增加。但是,要想彻底的解决我国行政垄断的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光靠《反垄断法》想要对行政垄断进行有效规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不能期待这部法律能单独解决行政垄断的问题,它只是一部有关微观经济的法律。

三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反垄断实践中的冲突解决

现今的反垄断的实践过程仍充满了冲突,比如许多学者主张大部分甚至完全废除反垄断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反垄断法或相似的反垄断政策;在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越来越提倡采用"理性原则"时,根据"本身原则"来执法的情况还是到处可见;即使在同一套法律或者同一份反垄断案件的法庭判决内,仍然常常找到自相矛盾或含糊不清的论据。利用经济学的成果,可以调解反垄断在实践过程中的冲突,通过对反垄断司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使这些冲突能够在诉讼和抗辩过程中自发的得到解决。

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美国判例的趋势表明"本身原则"无法识别哪种商业行为是肯定有害的,然而根据"理性原则",试图通过考虑某种商业行为的综合社会效果来判断其是否有害,也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如下:

第一,反垄断诉讼中的不同角色,对所谓的社会效果,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反垄断法的目标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如反垄断法的立法者会担忧低价对垄断竞争的小企业造成伤害,也担心歧视性定价的问题,他们还担心高价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然后他们对高价的担忧主要是认为垄断性定价会造成财富分配不公,而不是担心垄断性定价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保护竞争者免受低价的伤害与保证消费者免受高价的伤害--这是不相容的政策目标。

第二,司法会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把本来是促进竞争的行为错判为反垄断违法;另一种是把本来具有反竞争效果的行为错判为合法。法庭如果把本来是促进竞争的行为错判为反垄断违法,即错杀了无害的商业行为,会对社会造成持久的伤害;法庭如果把本来具有反竞争效果的行为错判为合法,即放过了有害的商业行为,这种错误可以由市场力量来纠正,不如第一种错误造成的损害严重,所以重要的是第一种错误。在实践中,法官的出错率是比较高的。

由上可知,在反垄断的司法实践中,"理性原则"仍然是一套含糊不清和自相冲突的诉讼程序,不可能得到很好的适用。此外,司法过程会出错,错杀无害的商业行为这种错误会由于法律的强制力而放大它对促进竞争的商业行为的抑制,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解决反垄断实践中的冲突的方法:为了慎重起见,反垄断司法的"理性原则"应该解释为让反垄断的原诉人承担这样的举证责任,即证明其控诉的经济学基础不仅是逻辑自洽的而且是具有现实性的。

结语

反垄断法应当以效率为优先的价值目标,同时兼顾公平,这在我国现阶段尤为重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有效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提高社会总体福利,需要竞争和企业这两个工具。反垄断法的目的是使企业经营的结果与竞争市场运转的结果协调一致,即企业运转的结果符合自由市场运转的结果。在法学和经济学逐渐渗透和融合的今天,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实施问题,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实践中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兆丰.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关立新,杜江.反垄断法: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解析[J].商业研究,2008(8).

[3].尹德洪.反垄断法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6).

[4].高桂林,肖彦山.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和法理基础[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第2篇:经济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立宪民主

之所以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框架去分析政治,是由于政策制度类似消费制度,政策家像商业家,投票者像购买者,推选制度像业务制度,推举类似于钱币。布坎南认为策略家和投票者都是很聪明的经济人,都在运用成本――收益计算追求着自己不要受损失。因为 投票者对知道当局的成本无法支付而放弃投票,所以常当局常被特殊利益集团的策略制定者所操纵,当局很容易滋生腐败。布坎南甚至认为西方所表现出来的交易制度的故障,实际上是政策制度的问题。但他坚定政治制度是可以塑造的,西方社会面临着塑造一种具体的政治制度以控制特殊利益集团。布坎南是一个契约论者,他的理念是宪法民主、个人自由和政治平等;他认为民主要有宪法保证,宪法要适合民主要求。在《自由市场和国家》中充分表达了他的思想。

一、立宪基础:公共选择理论

詹姆斯・M・布坎南(1919―2013),美国经济学家,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将人们从互相交换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经济概念应用于政治决策 范畴,对社会和政策决策的契约和法制基础颇有研究,为公共选择、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的、奠基了理论 根本。他也因此被称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他认为,公共选择观点中两个分离而有区别的方面或要素。

(一)经济学研究的是一般化的交换科学。

布坎南认为,在“社会”和“政策制度”之间,“交易”和“得失”之间,“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难以找到严格的分界线。所以,不必局限于对买卖关系的调查,用扩大互换经济学的方式可以观察政治过程。一个扩大到交换关系中运用于人们在集体的相互作用的复杂环境,会给观察政治和政策制度的方式。

布坎南承认,用交易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治过程有其局限性,如对那些明显带有权力强制因素的非自愿政治关系便显得无能为力。为了改变公共选择理论的自身的逻辑困境,布坎南借助于借助交易政治学概念,把公共选择演进到了立宪经济学,这一方法的应用仍然有着可能成为制度变革突破口的创新性规范含义。

在一定程度上人们间自愿的交换被看作有正作用,而强迫压制被看成负作用,这中间出现这样的含义,即人们期望以前者取代后者。这种含义推动公共选择经济学家趋向于主张看来行得通的市场那样的安排,主张在适宜形势下政治权力的分散。

政治上的公共选择观点会直接引导人们的注意力趋向改革的方法。人们在政治上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点像复杂的交换过程,人们的注意力或多或少必然引向相互作用过程本身。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改善这个过程:公共选择观点要求人们重视规则、宪法、宪法选择和对规则的选择。正如维克塞尔声言,如果希望在经济政策里进行改革,要着眼于作出经济政策决定的规则,着眼于宪法本身。

(二)个人行为的经济人的假设。

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定义为私人的行动生成要使效率化,要延续到受那些人遇到了无法超越的障碍才会停止。而布坎南的重要理论把“经济人”假设应用于对政策范围或众多人决策的过程来研究。依照这个理论,人们做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中,总想着怎么发挥或是得到的比付出的少才能平衡。比如,考虑到自己去投票,它产生出来的成本大于收益,那他会放弃这个机会。可以说,考虑在前面的,只有他自己。西方很多的政策制定其实是在这样一种假设中制定的,把人当做自私的,用法律去规范它,反而很见效。

布坎南等人提出的重要理论,其中的很多分析有一个相同的方向:经济人。考虑在前面的,只有他自己。所以,只考虑到自己没有考虑到社会影响甚至是破坏, 最重大的办法就是通过法律来约束。进而,在此基础上,布坎南提出了宪法经济学理论。

二、立宪目的:解决“政府失灵”

关于政府失灵, 布坎南给予了界定, 所谓政府失灵说, 是指政府在处理重要的事务中,职能或效益没有发挥出来,或者是常常出错。在布坎南看来:“政府作为人们的拥护者, 其作用是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否则,政府的存在就无任何经济意义。但是政府的很多行为常常是无法满足这一方向的, 甚至有些行为的作用事与愿违。 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政府的职能出现问题。

在凯恩斯时代中,都热衷于政府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的管理的作用,认为什么事情政府都应该去管管,结果是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都管的也没有起多大作用。并且他们一人政府的责任就是来弥补市场的失灵,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但布坎南并不这样认为,他的公共选择理论对“福利”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出并不存在所谓的“利益”、“福利”等说法,他提出只有人们才知道他们想要的东西。布坎南坚持认为在福利国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他对西方的民主等制度,对国家和政府深表怀疑,并提出了他的政府失灵理论。通过对政治过程中选民、政治家和官僚的模型化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在一种非常实际地意义上提出了“政府失灵理论”。这样一来,政府对那些非政治性的市场经济领域的侵入,就不再是理由充分、论据确凿了。

布坎南对政府失灵的几种比较重要的形式和它的来源进行了具体研究,得出了所谓政府行动的干预是市场运行不能确保资源有效运转的重要原因。其次是政府部门的重叠, 政府部门重叠的危害是,相互推诿,效率非常低,缺乏竞争压力;政府行为趋向于资源浪费,监督信息不完备。。再次是政府具有寻租偏好, 政府去寻租的方式是利用自身的权力,对不该自己管的事务强行介入。

布坎南在本书中进一步强调,政府不仅不可能改善“市场失灵”,有时还要介入到寻租活动并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 因为政府自大的原因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无效分配和分配格局的破坏, 会产生大量的成本浪费,寻租对社会有很大的危害。布坎南指出: “榱四苁拐府的寻租行为得到很好的整治, 我们就得执行宪法的规定。” 这是布坎南针对政府失灵现象提出的立宪改革的思路。

三、立宪民主:形成长效机制

布坎南的讨论触及到了一个公共选择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民主的地位与作用。他指出,“民主”已经是一个带有强烈感彩的词。很少有一种政体会公然宣布自己是“非民主”的,即使是那些实际上的威胁政体也是如此。但是,以往对民主的认识却流于肤浅,仅将之视为多数人的决定,而如果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则更有可能对之进行深层次的透视。首先,对于任何一种真正的民主理论来说,最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把价值源泉完全归结于个人。如果存在着非个人的价值源泉,或者说假定存在着非个人的价值源泉,那么,民主的政治程序充其量只能成为发现独立价值途径中的一种。这样,民主政治程序就不会比别的政治程序如专家统治、军政府统治更加有效。

个人价值上升到全面政治理论中占中心标准的重要地位,对人们相互作用的制度结构具有直接意义。如果分散的个人利益的冲突是一个变数,个人相互作用的选择结构可能排列成有意义的“民主”在规模和范围上可能受严格的限制。此种限制从广义上考虑是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政治上“成功”的标记。把“民主”扩展到先前不属于政治的相互作用的领域是值得称赞的。

当阐述了民主功能的有限性之后,布坎南强调,民主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时又避免导致政治冲突或者对个人价值对压制,就必须以立宪为前提,即实行立宪民主。用一种宪法民主政治来取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的民主政治。具体地说, 他的观点是“ 只有在个人自由本身具有价值, 同时在有效的政治平等(这是民主发挥作用的原则)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民主'才能具有评价的重大意义, 而只有宪法的条文规定能约束或限制集体政治行为的规模和程度, 政治平等才能得到保证”。 所以, 政府行为如果缺少有效的宪法约束, 就会出现由于无政府下自发个人行为所导致的掠夺情况。宪法约束失灵正是政府失灵的根源。

但是, 布坎南的宪法民主并不是无政府主义。 他并不是一概反对政府行为, 他所反对的只是过多的和不适当的政府干A,反对的是超出宪法允许范围的或不受宪法约束的政府干预。进而, 他区分了三种不同阶段的集体行动:(1)执行现行宪法的那些行动, 这个层次的活动属于“保护国家性”的行动。如同体育比赛中指定裁判员来执行规则, 督促比赛的进行。(2)包括现行法律范围内的集体行动的那些活动, 包括制定普通法、提供公共物品、进行再分配等。这套活动属于“生产性国家”。(3)修改合乎宪法的法律的行为, 也即体育比赛中对比赛规则的修改的活动。 由这三个层次的集体行动可以看出, 国家和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除了修宪行为以外, 还需要“保护性国家”和“生产性国家”。布坎南认为,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秩序之所以混乱, 是因为混淆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行动:“ 正当认为应该限于第一套活动的人却在第三套活动中行动而毫不内疚, 就如同正在进行的比赛中, 裁判不断地改变比赛的规则, 还公开宣称, 这是他们指定的任务”。正是政府得不到有效约束, 才使许多经济问题不断出现, 经济政策屡屡失误。因而, 要改革政治和经济, 改革规则。

参考文献:

[1][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年版。

[2][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3]许云宵:《公共选择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4]唐寿宁:《布坎南立宪经济学述评》,载于《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公共论丛”第六辑),三联书店,2000年版。

[5]张启强:《公共选择与立宪民主――詹姆斯・M・布坎南》,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杨茜:《布坎南的 “政府失败说 ” 及其对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D),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0月。

第3篇:经济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 经济学 基础理论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

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其表现在: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第4篇:经济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轻松课堂;师生互动;个性教育;突出主题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一、课堂教学难题

三尺讲台一直被认为是神圣而庄严的传播知识、培育高尚情操的地方。在如此崇高使命的指导下,教师往往倾向于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向学生传播尽可能多的知识;往往用严肃的表情自我约束和约束学生,塑造出紧张而严肃的课堂,致使理应神圣的殿堂走上了歧路。

(一)沉闷课堂。即讲台上教师慷慨激昂,讲台下学生纪律良好。然而,教师偶有提问,讲台下仍然一片沉静。师生没有达成共鸣,教师只好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从这位教师的立场出发,抱着神圣讲台理应传播知识的心思教学无可厚非。然而,高强度的知识灌输已经使学生应接不暇,陷入沉闷状态。同时,教师一直保持严肃的表情会让学生不敢言谈。

(二)躁乱课堂。即教师在讲台上竭尽全力地讲,学生在讲台下竭尽全力地喧闹,师生两不相干。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失败源于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实际上是教师未抓住学生的心,致使其为逃避课堂而违纪。沉闷课堂和躁乱课堂表明,师生间思想交流的共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学生则以沉默或反抗的行为表示对课堂教学抵触,教师在神圣讲台上传播知识塑造人才的美好初衷以失败告终。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深厚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深切理解学生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沉浸于课堂中主动吸收和消化知识。从学生角度出发启发和引领他们探索新知识。

二、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本着师生共鸣的原则,针对高等专科学生特点,笔者设想了几点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一)轻松课堂。《教育心理学》曾谈过,人如同水。水能哭,水能笑。向水播放动听优美的音乐时,水的波纹就会变得美丽动人;向水播放悲愤的音乐时,水的波纹就会变得可怕难看。学生如水,要使其积极向上、茁壮成长,教师必须向他们展示美好的音符,即真善美,使他们感受到爱与尊重。在面对不擅长的事情时人们常敬而远之。高等专科学生在以往抽象学习中处于劣势地位,自然对学习活动心生畏惧。面对课堂,学生不仅无心学习,更无法开动创新思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心理自由”是指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表达。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

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即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情境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师生互动。心理学上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高等专科学生多属于第一种,活动好动,为人热情,注意力易转移,故长时间地安静听课比较困难。此外,长时间被动听课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应是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变“教”为“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互动。

(三)个性教育。高等专科教育的职业性要求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社会,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感。高等专科学生来源多样化,要研究制订适应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培养方案。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质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甚至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德国在培养学生方面,注重学生个性,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着力培养学生在求异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突出主题。罗伯特・弗兰克在《牛奶可乐经济学》一书中讲,针对同一个对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理解的问题,没上过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回答正确率比上过经济学课程的学生高两倍。他认为,上过经济学课程的学生表现欠佳的原因是:经济学课堂上,教授一次给学生灌输的概念繁杂而模糊,学生难以理解透彻。高等专科课堂理论教学犯了同样错误。设计一到两个主题,佐以大量案例分析的课堂,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教会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三、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笔者试将以上设想应用于《经济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效果良好。在教学中,我院经济学基础选用的是吴汉洪的《经济学基础》(第三版),是经济学的入门教材,相对于国内的很多经济学教材而言,比较适合高等专科的学生使用。但是,开学不到一个月的实践,发现学生对它总是提不起兴趣,普遍反映该课晦涩难懂。笔者开始反思,经济关乎个人的财富积累,谈起应该是使人兴奋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学生反应?

笔者仔细分析学生特点,发现学生对于传统的经济学教材借助数学公式、图形、假设等较抽象阐明理论的方式不太习惯,甚至难以接受,挫败了学生天然的兴趣。为还原该课趣味性,每堂课设计了一个经济理念,抛弃数学公式,仅用日常生活琐事说明。

比如讲经济学的稀缺,一般的经济学的稀缺是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而言,任何的资源总是显得不足。为了让同学们把握这个概念,笔者举了清人打油诗《十不足诗》为证,让学生感悟人心似海、永不知足那种欲望无限的心态。

比如经济学的需求,首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我们的欲望(需求)划分一些层次,并举出具体例子。借此谈起满足人生不同层次需要的经济基础――收入;再深入到收入风险――通货膨胀。

比如,同学认为比较易于混淆的两个基本概念:纳什均衡和占优策略均衡。笔者给同学举了两个例子,性别之战和囚徒困境。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让大家掌握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知识。

这样一堂课一个主题的讲解方式,使学生对经济概念理解透彻,能够尝试着在生活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经济学,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让枯燥的经济理论有了生活的气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语

通过高等专科教学体验,笔者发现目前高等专科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设想了一些思路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毕竟从教时间有限,经验不足,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还很不成熟。比如,在个性化教育中尚未找到明确的思路;简化主题的课堂案例不够充分生动。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尚需对教学工作进行长期的摸索及对教育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茅于轼著.生活中的经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美)博伊斯著.徐,李思凡译.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经济学基础范文

>> 基于创业的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设计 高职教师《经济学基础》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探索 “主旋律”课堂模式在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对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高职院校提高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高职院校经济学公选课改革与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情势变更的经济学基础 反思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反思经济学的道德基础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索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探析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论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教学的改革 高职经济学教学目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百度百科.教育信息化[OL].2015年1月29日.http:///link?url=XHReQhl_AeuQR2i-9RR5dchgi_eUtTvPIzKVU4ym4kHnV7J8sotvFfklG_pHDOpVo7D_cpiHSXl2ELPCx0O77q.

[3]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 文良.对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5-116.

[5] 蓝晓宁.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内容构建之思考[J].北方经贸,2013(4):193-194.

[6] 朱广其.“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问题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76-179.

第6篇:经济学基础范文

一、经济学的主要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就是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人,即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类存在着尽可能增加自身利益的愿望和行动,即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官员追求选票最大化。

经济人假设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需要分为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从而否定了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把经济利益作为人类唯一需要的观点。西蒙的有限理性学说认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不可能把所有的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当中。了解所有备选方案及其实施后果,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因此,决策过程中人们寻求的并非最优解,而是满意解。威廉姆森认为,既然人是自私自利的,就总是有损人利己、投机取巧的意向,这种意向变成具体的行为,就是机会主义行为。莱宾斯坦认为,由于人的能动性不是一个常量,因此,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模糊起来,管理者和工人的行为在大部分时间里就成为最大化的,此时,最大化成了一个特例。诺斯认为,人类行为比经济学家模型中的个人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复杂。有许多情况不仅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的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作出选择的结果。

(二)效用人假设。人类追求的利益目标是一个多元的效用函数。问题不在于什么是满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答案,它取决于人的偏好体系,而人们不同的偏好来源于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看,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人们要获得最大效用,就不能只有一元的效用函数。因此,人们增加效用的途径,便是需求多元化,即不局限于只对经济利益的需求。这就是效用人假设。

二、经济学人性假设存在的问题

(一)把人性简单化。许多经济学研究者没有区分人性和人的本质这两个概念,从而把人性简单化处理。一方面这是研究简化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经济学的简单化。

人性是人之成为人的属性。人性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系统,有五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生物性;二是意识性;三是社会性;四是实践性;五是历史性。

人的生物性,即人的生理属性。这主要是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结构产生的本能行为。任何一个现实中的个体和任何一个阶段的人类都具有那个时期和阶段的地域、文化、经济、政治的印记。

意识性,即人是有思想、有意义、有心理、有感情的动物。这是人区别于动物,成其为人的显性指标。与生物相比,这完全是人的属性。

实践性,即人能主动改变世界,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与动物本能地适应世界并改变世界相区别。

社会性,人因群而成社,因互动而相会,故有社会。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方面。群居团体有边界,就有人群的差异,互相沟通交往就有个体差异,从而形成了人的各种社会属性,如地位、阶级、分工、职业等。于是又产生了社会管理。马克思认为这是人的根本属性即人的本质。

历史性,人因代代相传绵延而成文明。如果放弃历史,人类一切从头开始,则无异于其他动物。

总的来说,人性的主要方面就是使人这样的生物体在社会中能够获得自我的意识,并会去实践自己的意识成果。通过历史性,使人类的文化、知识等得以发扬光大。

人性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可以涵盖整个人性的。即使我们将人性简化为人的本质,即人的最根本的属性,那么这个属性也在不断的缓慢的变化着。将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人性表现作为整个人类的人性假设,理论上是以偏概全,将问题简单化了。

(二)割裂了人性各方面的有机联系。人性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人性的不同方面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人性的现实表达。生物性是人性的基础,没有生物性,人不存在,因此,人的许多属性是由生物性决定的。人类还没有完全解开人类生物性的奥秘,许多属性对人们来说还仍然是未知的,对待求知的东西,我们不能轻易地下论断。社会性是人成为人的条件,没有社会性,人只有生物体,而不是人。意识性是人性的表现,人性都是通过人有意识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实践性是人性的目的,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历史性是人性得以延续的保证。各属性之间的互相作用才构成了真正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把这样复杂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割裂开来后,就使鲜活的人性变成了僵化的、死板的人性,用这样的人性假设去解释充满活力的经济行为,是无法完成的。这就是经济学不能真正解释现实经济的根本原因。

三、经济学人性假设背后的道德基础

经济学家在对人性做出假设时,是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找到的。而这一过程,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学家的时代、地域、人文背景等对经济学家的立场有极大的干预作用,不可避免地打上经济学家个人生活与环境的烙印。这是因为理论的逻辑起点不是先天存在是,而是人们在对对象有了深刻研究、认识后所确立的一个依据。就理论体系而言,逻辑起点往往是表述在前,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是由逻辑起点推出了这一理论体系。其实某种意义上而言,逻辑起点只是理论表述的需要。所以,不论是经济人假设、效用人假设,或是其他的人性假设,如前所述,都是经济学家所处那个时代,人们对人性认识的一个表现。这就是我们研究经济学人性假设道德基础的依据。

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实际上大多是基础于这样一个历史现实的,就是长期以来人类物质十分匮乏,人类研究经济学大多是为了解决匮乏,不同经济学只是解决的思路不同而已。

道德,特别是现实中存在的道德,不是有什么先天的公理来支撑的一个体系,而是在人类生活中,为了种族的发展相机确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面对人类物质匮乏的现实,人类又该确立怎样的自我保护机制呢?一般而言,人类的道德行为存在着金律、银律、铜律、铁律不同的道德律之分。金律是“欲人是欲己,亦是欲人”,银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是道德律。铜律“人施于己,反施于人”,是非道德律,所谓非道德律,它既不好也不坏,是一种价值中立。铁律是“己所不欲,先施于人”。铁律是反道德的。这四个道德律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体现,只是各个所占的比例不同罢了。

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恰恰就是在人类物质匮乏的条件下,道德律不同的组合与表现。人们在物质匮乏时代,一般都会选择铜律来作为人性的道德依据;而在极度匮乏时代,会选择铁律来作为人性的道德依据;在物质丰富时代,会选择银律来作为依据。经济人假设就是以物质匮乏又开始大发展起步时的选择,这时如何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成为经济学要考虑的问题,所以经济学家选择了经济人的假设。

同时,人们的道德取向还取决于人们的需要。人的需要有真实性需要与意识性需要。人的真实性需要是本真的需要,是人没有其他干扰下身体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人的意识性需要是在文化的影响下,自己思考形成的需要。人的真实性需要不多,所以在道德律上,人们采取铜律的态度比较多一些,因为铜律是对等律,真实需要虽不是公平的,但是对等的。而意识性需要则复杂得多,在不同的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和物质匮乏的认识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如同一时代,富裕的人应该不如贫穷的人贪吧,但事实上,贪不贪取决于其意识性需要。为富不仁就是富裕的人采取铁律的态度。

第7篇:经济学基础范文

1经济学基础上公路路政超载超限的主要原因

市场环境下,利益是所有事物和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力。为了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加快了招商引资的步伐,为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运输单位和和个体车主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开始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超载超限运输。这种运输行为不仅会对公路的基础设施和运输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还会对当地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之所以出现超载超限运输,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利益的驱动和利益的分配问题,主要可以从如下几点体现出来。(1)可以促进地区优势资源的输出,从而带动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为地方财政创收,这是从地方利益角度出发的。受到经济条件和运输方式的限制,很多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就是公路。如果公路运输不能满足地区对运输的需求,或者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就会导致超载超限现象。(2)从运输行业利益的角度出发,超载超限可以实现公路经营的利润最大化。(3)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超载超限因为具有多超暴利的特点,是个人经营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是超载超限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2公路路政超载超限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严重危害

2.1破坏了当地的投资环境

在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各地区都在积极的招商引资,这就要求它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除了政治环境之外,经济环境也是招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3]。经济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的硬环境是指包括公路运输在内的基础服务设施情况,而软环境则是指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制度等精神文明的综合。而超载超限除了会破坏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的硬环境之外,还会破坏当地的交通制度等软环境。

2.2破坏了生态环境

车辆在超载超限的过程中,因为载重超过了标准,所以会导致车辆废气的排放量超标,增加大气污染的程度。同时,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限制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

2.3破坏了运输市场的秩序

虽然我国的运输产业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从很多地区的公路运输实际来看,却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有效的制衡措施。由于运输的主体构成成分比较复杂,其中的小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占据的比重较大,除了不利于运力的集中之外,还会加剧行业的内部竞争,相互压价,降低运输价格等现象。在这种市场环境中,部分企业和个体运输业主就会采取超载超限等违规措施来增加经营利润,和对合法运输的企业和个人的合法利益造成了影响,会加剧超载超限,不利于良好运输风气的形成。

3经济学基础上治理公路路政超载超限的主要措施

3.1加强法制宣传的力度,增强运输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加强法制管理是规范交通运输管理的根本性措施。因为运输从业人员是有效治理公路路政超载超限的主体和关键,所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对于杜绝超载超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进行法制宣传时,可以重点从如下两方面入手:(1)增加对《公路安全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对对象,让运输企业和驾驶员在工作中能遵纪守法,为路政管理部门创建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5]。(2)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超载超限运输的严重后果,例如通过社区宣传、广播讲解和电视讲座等方式的播放一些典型案例,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交通法制意识。

3.2组建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公路路政执法队伍

路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是治理公路超限超载的根本性措施,因为他们是各项治理措施的执行主体,所以他们的综合素质是超载超治理效果的关键。具体的措施如下:(1)加强对路政执法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执法的宗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素质培养,依次来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和法律素质,为组建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奠定夯实的人力资源基础。(2)加强路政部门的服务性管理,树立执法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文明执法、全面热情服务,以适应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除了上述两点重要的治理措施之外,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超载超限现象,还需要加强得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走综合治理之路,从当前运输发展的需求出发,制定详细、科学的发展计划。

4结束语

第8篇:经济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学教改

这里所讲的经济学基础课,主要是指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一般都开设了这些课程,为后续专业课打基础,但是关于教学中怎样开设和讲授这两门经济学基础课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在独立学院关于怎样开展经济学基础课教学,怎样提高经济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独立学院多年的经济学基础课教学经历,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独立学院经济学基础课教学效果现状

独立学院起源于1993~1995年,是指由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中,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二级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成立之初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主要依靠举办院校,教师也是由举办院校派出,在教学模式上就与母体学校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然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是较为特殊的群体,有不同于母体高校大学生的特点,由此导致了独立学院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经济学基础课在独立学院教学中除了存在与普通高等院校相同的“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等问题之外,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导致了独立学院经济学基础课教学的误区。

(一)教学定位不明确

有的独立学院要么不开设经济学基础课,要么就以专业课的形式开设。例如对物流专业,不开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而是让学生直接接触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很吃力。因为当他们在学习市场营销时对其所涉及到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等概念是陌生的,或不是全面了解的;在学习供应链管理时对相关的生产、成本理论也是不解的。又如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与西方经济学宏观均安排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并要求对经济学基础理论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学生会感觉到枯燥、难懂。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把握不准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教材的选用方面以及教学大纲的安排方面。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于其规模发展,如今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教材都是选用“一本”、“二本”院校的教材,这就有悖于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其生源的特点。“一本”、“二本”院校的教材层次过高,内容过深,理论性过强,容易造成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信心,不适合独立学院的学生使用,同时也导致任课老师在因材施教、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等问题上陷入困境。这对培养有―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是不利的,所以,“一本”、“二本”院校的教材是不适用于“三本”的课堂教学的。

(三)教学方式不当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最常采用的方式是课堂讲授式,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概念与数学模型,学生从头到尾地记笔记,教师、学生都缺乏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教师授课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时感到很茫然,认为经济学空洞乏味。

另外,独立学院主要依附母体院校的师资力量,这些教师多年来形成了“一本”、“二本”的教学定势,惯于遵照研究型大学或教学与科研并重型高校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未能从公立高校的教师角色和教育方式中转换过来,根据独立学院“三本”的生源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把内容讲得过深,理论性太强,常常使独立学院的学生感到勉为其难。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的

从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上看,独立学院一般为应用型层次的教育机构,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必要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有必要开设为专业课打基础的经济学基础课,但是要好好把握这些课程的设置,体现“能力为主,需求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

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同时要对学生未来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为: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政府公共支出与收入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管理制度等,这就要求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的基础上侧重于西方经济学宏观的学习。又如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为: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了解生产模式,成本分析;了解市场结构等,从而在学习中侧重西方经济学微观的教学。

在总体教学目标上,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同时学会观察经济现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虽然我国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在经济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教材建设远远没有跟上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步伐。现行教材不能反映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新现象,不能反映我国现实经济情况。特别是适合独立学院“三本”及专科层次的教材更显欠缺,由此独立学院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选优编缺,加强教材建设。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独立学院主要招收的是“三本”或专科学生,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特点:思维敏捷、多才多艺、思想活跃,但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由此,我们不能以一种僵化的模式来教育学生,而应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培育学生。不管学生以前的发展如何,尊重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在操作实践的课程范围之内,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实践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教学中,针对较为简单的经济模型,可以给学生布置社会小调查的任务,撰写小论文或是调查报告,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习经济学原理更加透彻,使学生学以致用。这里所说的实践教学不仅是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更多是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试验分析、课程设计等。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平行,二者相互协调、相辅相成。通过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

第二,综合案例分析,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经济学的精髓不是结论,而是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经济学深奥的理论配以晦涩的数理分析,经常使学生理解起来如水中望月,而案例教学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讲解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把概念原理与经济现象、现实联系起来,用实际的资料和案例来说明理论可以怎样应用以及如何应用,可以使学生在对概念、原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具备观察分析现象的能力。目前,国内出版的各类经济学教材或专著中有许多非常经典的案例。但是,仅仅分析那些西方经典案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经济学与中国本土经济相融合,适当地引进一些现实中的案例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这是因为学习经济学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案例的选择应注意典型性、贴近性、正面性和简洁性,切忌牵强附会、庸俗低调。案例的使用应和理论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不可喧宾夺主、有所偏废。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初步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时,就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复杂案例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增强其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第三,调整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传统的考试方法,造成了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疲于应付的误区。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经济理性思考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我们要将以往单纯期末考试改为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根据不同专业的考核目标,在日常教学中贯穿作业、讨论、论文、笔试等灵活多样、易于操作的考评方式,加大日常考试所占比例,督促学生的日常学习。期末试卷应通过标准化试题库命制,确保题型丰富、题量适中,以考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应用为重点,避免过多的再现性概念题目。

参考文献:

1、侯英梅.独立学院教学改革初探[J].科学之友,2008(2).

2、常国山.《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凯里学院学报,2007(8).

第9篇:经济学基础范文

一理智决定论

怀特海认为决定论观念最初来源于古希腊人的悲剧精神,即认为命运是冷酷无情的,它驱使着悲剧性的事件无可逃避地发生。这种宿命论形态的决定论观念成了希腊哲学理智论中的最重要观念。理智论的集大成者首推柏拉图。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见世界和不可见世界两个部分。对应于可见的世界是一个可感知的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意见的对象。对应于不可见世界的则是共相的世界即理智的世界,是静止不变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知识的对象。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是变化无常的,因而,是不真实的。永恒不变的共相的世界是真实的,是可见世界的本质。静止的共相世界是变化的经验世界的原本,而变化的可见世界则是不变的理智世界的模本,变化的世界被不变的世界决定。

柏拉图所建立而成的理智决定论一直是神学家关于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朽逻辑证明的主要依据。这种提倡主要研究感官经验后面的静止的、理智的、本质的、必然的逻辑世界,从而为解释和预测可感知世界提供某种基础的观念为近代唯理论者所复兴,并为所有科学分享。

最能集中反映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理智主义精神气质的就是英国的牛顿和法国的拉普拉斯。牛顿力学仅仅用三大基本运动定律和几个与基本的力学量,即时间、位移、质量、力等,然后借用数学和几何学提供的逻辑这个脚手架,推演出了一个严密的、没有任何矛盾的和精美的逻辑的或观念的理论体系。这个如此简单的数学模型不仅解释了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和彗星的运行,而且还可以预测没有观察的星辰的存在。这就说,决定整个宇宙万物动物状况所有机密和枢纽都在这个优美、简洁的数学公式之中。牛顿力学所提供的观念就是:只要建立了运动方程,就可以依据初始条件来确定随后的运动。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而且被发展到极致的决定论观念,也是理智决定论最高的范本。

拉普拉斯被看成是法国的牛顿,在他看来,整个宇宙演化过程都是严格遵循着决定论的,

也就是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宇宙方程。他设想一个具有全能、全知的智慧精灵(被后人称作“拉普拉斯妖"),只要这种精灵知道了某一瞬间宇宙间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那么他就可以借助数学方程,将宇宙的一切全部看透,预言未来的一切事件了,也就是说世间一切事件事先成为已知的了。他曾以阿基米得口吻说道:如果有人能告知我整个宇宙诞生初期的条件和宇宙边界的条件,我甚至可以计算出整个宇宙的演化历程。或者说,只要给宇宙中所有质点的初始条件,就可以预先确定宇宙中每个质点在任何时间的位置,包括万年后某棵树上的树叶漂向何处。显然,拉普拉斯的话透露出一种神秘的宿命论的意味。理智决定论又回复古希腊人的命定观的形态之中。

理智主义决定论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学所追求的是一个静止的、本质的、具有支配性的理性世界。经济学像其他硬科学一样属于柏拉图理智主义传统,都是建立在本质和现象两个世界的区分基础上。即假定那个超感官的、理智的、齐一的、规律的、静止的世界,支配着可感觉的、经验的、杂多的、变动不定的世界。我们日常经验到的经济现象可以从经济规律得到理解、解释,甚至可以预测我们将要经验到的经济现象。经济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试图从杂乱的经济现象中寻求经济规律。换言之,经济本质决定经济现象是经济学所隐含的一个本体论承诺。这种形而上学的信念体现在经济学理论的各个方面,最为突出的表现在对市场均衡的追求。

均衡是自边际革命以来经济学一个核心概念,诸如价格均衡、就业均衡、消费者均衡、厂商均衡、竞争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宏观经济均衡等等充满着经济学理论之中。韦森曾这样写到:“'均衡'概念或者说均衡分析,可以说是以新古典主义为主流的当代经济学的灵魂。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瓦尔拉斯均衡',到'阿罗-德布鲁均衡',以至到目前已经融入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哈萨尼均衡'(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均衡)、'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以及'演进博弈均衡'等等,可以说,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浸透在绝大多数当代经济学理论文献的分析与话语之中。现在,任何人都可以保险地说,当代经济学的辉煌、精美、诱人和极其庞杂繁复的理论大厦,完全是建立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之上的。即使六十年代以来以科奈、巴罗、贝纳西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非均衡论”或者说“反均衡论”,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均衡”二字。因此,经济学家们好像对'均衡'着了魔、入了迷。离开了均衡二字,经济学家们就会没事做、没饭吃。”1

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均衡也是在理想的完全竞争的状态下,每个市场实体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从而自动地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经济关系的平衡。正因为作用于经济实体的各种力量达到平衡,它们没有发生变动的倾向,从而经济实体处于稳定的、静止状态。经济学均衡分析实际上就是从变动不居的经济现象的表面,寻求恒定不变关系,并利用联立方程组来确定惟一的均衡解,从而确定了所有经济变量的均衡结构。当然,这种静止的、均衡的世界不是现实世界,而是逻辑的世界,理智构造的理想世界。熊比特十分清楚地表明,“现实生活中的市场是决不会达到均衡的,所以只能对观察者高度抽象地想像出来的市场提出均衡问题。"2新古典经济学正是从理智的、静止的世界中获得了经济知识的确定性,并用它来理解、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第二,经济学所研究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逻辑的、必然性的和有严格秩序的理想王国。理智决定论把一切经验的现象还原成不可经验的理想的思想客体。正是在思想客体这个影子的世界中,才能遵循着严格的必然性,没有偶然。近代物理学把可见的物体还原成幽灵似的质点,这是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没有弹性形变的刚性的“质点",并且是在没有任何摩擦力和真实的世界中运动。

经济学同样通过理智的抽象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变成经济范畴和概念,从而把现实的世界变成一个纯粹的逻辑王国。以经济学理论的经济人这个核心假设为例,经济学把现实的人还原为经济人。显然,在经验中人总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相反,只有在静止的理智王国中,人才是原子式的。这种经济人的本性是一个常数,或者说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人。因为经济人如果在同样的约束下,每个经济人都会做出这种同样的选择。经济学所假定的经济人没有性别、没有意志也没有感情的逻辑机器。当输入几个数据(收入约束和效用目标)时,他就会闪电似地且精确地按照设计好的程序(效用函数计算好)运作,人的行为是严格被决定着。关于这一点,霍奇逊了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注释,他说,“在新古典学派那里,个人被看作仅仅是循着一个设计好了的追求最优化的模式来对经济环境作出反应,偏好一旦确定,选择于是便确定了。个人被置于一个机械世界里,其中质点总是对合力直接作出反应。引人注目的是,帕累托写道:'个人可以消失——假如他将自己的偏好告知我们的话。'从这种机械论的观点出发,有关意志和目的的问题便退到后台变成背景材料,尽管这些问题不一定被机械论者排除在外"[3]。

二普遍主义

理智主义不仅具有决定论特征,还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理智主义普遍性特征假定存在着一种超越国界和超越文化的理性和普适的规则,从而强调同质性、一致性,排除多元性、差异性和增殖性。

对普遍性的追求一直是萦绕于理智论者脑际的一个梦想。古希腊理智论始于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则从逻辑推理角度上论证了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静止的,并且存在是理智认识的对象。

苏格拉底把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实际上,“苏格拉底方法的目标就是要抽绎出这种普遍判断,而这种方法是苏格拉底在讨论中所用的,是反复追问的巧妙形式。"[4]这种从特殊之中寻求普遍的原则或本质是理智主义的重要诉求。

柏拉图承接了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以及关于概念的知识是唯一的真知识的教诲,创立了他的理智主义体系。他进一步阐明,只有“概念的知识揭示事物中的一般、不变和基本的因素,因而是真知识。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一般,不变和永恒"[4]。在这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理念世界中,所有的抽象观念之间都满足于普遍的逻辑规则,没有矛盾,只有一致性。并且,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理念的逻辑体系,它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精神统一体,由宇宙目的、即善的理念所统辖,因而是一个有理性的精神整体。"[4]

最明确地表现普遍主义要求的就是斯多葛学派。他们认为宇宙不是由一连串的机械的因果链条,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有理性的,美好和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受一个智慧的上帝所统率。人是宇宙的一个部分,是一个小宇宙,因而拥有上帝赋予的理性。世界只有一种宇宙理性,因此,世界只有一种法律即自然法;世界上只有一种权利即天赋的人权。正是斯多葛学派把自然法理解为超越一切种族,属于所人类的法律,从而表现了强烈的世界普遍主义特质。在他们看来,正是由于人类有着同一起源,都是同一父亲即上帝的儿女,所以每个人身上有着相同的宇宙理性,他们服从同一种法律,是同一世界的世界公民。斯多葛学派代表的库斯·奥勒留说,“我们不应该说'我是一个雅典人'或‘我是一个罗马人',而应该说,‘我是一个宇宙公民'。"[5]斯多葛学派这种具有普遍主义的自然法对后来的罗马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罗马法所说的自然法或“万民法",也就是强调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守共有的法律。

近智主义肇始者勒奈·笛卡尔,主张知识是从先验的、自明的、简单的少数原则或公理出发,当然这些少数公理本身就是超越时空的、不变的、普适的抽象原则,经过严格地逻辑演绎,以达到一个远不是自明的定理,再由这些定理演绎出一些可通过经验观察的推论,这些公理、定理和推论体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人们正是通过这个演绎体系来发现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并且,只有当人们的经验与这个演绎的知识体系的推论相吻合时,这种经验才是真实的和现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抽象、普遍的原则可代替具体的事物,只要理解了这些普遍法则,也就掌握了现实世界。这种诉诸普遍性的理性来理解现实世界,是因为在近智主义者看来,“整个世界是一致的,像物理定律般可通约的、可解释的"。[6]

理智主义在黑格尔达到了顶峰。他认为宇宙精神即绝对精神是在自然、历史和人类思维中显现自己的。理性充满着宇宙,不仅太阳系是有理性的秩序,有机体也是有理性的,而且全部人类历史过程也是有理性的,有目的的和具有意义的。而且,“宇宙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实现目标或目的,即宇宙理性的目的。"[4]这种演化过程是从理念即潜在的宇宙、具有自为、自在创造力的逻各斯或理性开始。它不仅表现在自然界、个人中,也表现在人类制度和历史、权利或法(财产、契约和惩罚)、道德或良心以及习俗和伦理义务(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中。它最后还体现在艺术、宗教和哲学中,从而达到了绝对精神,并且绝对精神认识到了自己。这种绝对精神统摄着自然界、思维和人类社会,并且,人类社会的世界历史是严格地按照古代东方、希腊、罗马和日尔曼这种欧洲中心主义唯一标准进行着的。

总之,这种对普遍主义的追求是理智主义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从不变的、抽象的前提出发,把自己推定的原则、价值或生活方式论证成为普遍的和唯一的东西。

主流经济学像其他科学一样属于柏拉图的理智主义传统,它强调所有现象背后深藏着一个普遍的规律,经济现象可以通过这一规律得到精确的预测和解释。为了寻求到这种规律,经济学通过撇开处于真实的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如文化、习俗、制度中的环境,从而把人所生活的环境抽象成一个像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摩擦力和真空状态,从而,确保它所倡导的规律具有严格的逻辑性和普适性。同时,主流经济学也把具有各种知、情、意、欲等复杂动机的人以及各种差异的人抽象成为完全齐一、同质的,只有单纯的一种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高度理性算计的经济人。然后从这种“非常稳定的、高度简化的人性中推出有关社会中的人的'法则'"[7]。正是因为这种理性经济人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虚构人,所以它才有高度的普遍性,所有的经济学现象都可从这个抽象的理性经济人出发演绎出来。或者说,所有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回溯到抽象的理性经济人。对于当代主流经济学来说,理性经济人已经不仅仅成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强力工具,而且它已经渗透和扩张到所有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说社会科学的全部领域都落入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的分析范式之中了,人们把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

主流经济学认为,在“看不见的手"指引下,理性的经济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就实现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既可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指整个人类。当它指整个人类时,就是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实行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从而使整个人类的福利增加。在经济学看来,关于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理论是超越一切民族国家的普适规律。不仅如此,经济学所揭示的原理具有与自然科学一样的普遍有效性。西尼尔就曾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具有普遍效力的理论系统。这门学科被宣布为属于一切民族和一切国家;工资、利润和其他经济现象受永恒不变的法则支配,就像自然被重力法则支配一样。"[8]先验主义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代表米塞斯一再重申,经济学是一门先验的、因而是普遍正确的知识,具有和逻辑学、数学一样的普遍性。

除了当代主流经济学理论所散发来的普遍主义精神外,实际上,经济学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实际上就在推行其普遍主义诉求。众所周知,1815年欧洲恢复和平后,英国在欧洲大陆封锁政策期间积压了大量的工业品,为了向欧洲大陆倾销,学术界利用古典经济学中的普遍主义诉求,采取了各种办法诸如专门划拨“机密费",收买和操纵欧洲大陆经济学界人士和新闻工作者,从而控制理论界和新闻舆论,以科学的普遍主义姿态,向欧洲大陆大肆宣扬斯密主义。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斯密主义已经“作为一种神圣的教条被所有国家的经济学家接受,就像在英、法、俄国一样,在德国的科学界权威都一致同意这一教条。"[9]

三数理方法

对世界的认识要用数学语言和演绎方法既是理智主义对决定论追求的一个体现,同时,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理智主义数理方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数是世界万物背后的那个永恒不变的本质,只要找到数量关系,也就找到和认识了隐藏世界背后的神秘的本质。宇宙万物都是遵循数学的原理。同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几何学方面,也有着超凡的成就。这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十分深远地影响。这是因为“几何学是从自明的、或者被认为是自明的公理出发,根据演绎的推理前进,而达到那些远不是自明的定理。公理和定理被认为对于实际空间是真确的,而实际空间又是经验中所有的东西。这样,首先注意到了自明的东西然后现运用演绎法,就好像是可能发现实际世界中一切事物了。这种观点影响了柏拉图和康德以及他们两人之间的大部分的哲学家。"[5]

对于柏拉图而言,数不仅是不依赖于人们感官经验的一种抽象存在,而且,数也是达到最高抽象客观实在即理念世界的阶梯。柏拉图把数看成是认识理念世界的工具。在他看来,神在创造世界时已经把数学放入其中,人们只要认识到隐藏在世界背后的数学关系,也就进入了理念世界即真实的、本质世界。可见,柏拉图这种对世界的看法只不过是毕达哥拉斯的数学主义更精致的表现形式。

中世纪是一个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而经院哲学是由早期基督教和新柏拉图主义结合形成的一种理智主义。罗素曾指出,“严格的经院形式的神学,其体裁也出于同一个来源(指毕达哥拉斯主义——笔者注)。个人的宗教得自天人感通,神学则得自数学"。[5]对于毕达哥拉斯来说这个永恒的对象是数,对柏拉图来说是理念,对基督教来说,就是上帝。它们之间是相通的。这是因为,数仅仅作为思想的对象,而不是感官的对象。同样,几何学意义上的点、线、面,不是经验客体,仅仅是作为思想的对象而存在。这种永恒的对象就要以被设想为上帝。实际上,作为西方理智主义开端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体现了数学和神学相结合的特征。罗素说指出,“柏拉图的学说是:上帝是一位几何学家;而詹姆士·琴斯爵士也相信上帝嗜好算学。与启示的宗教相对立的理性主义的宗教,自从毕达哥拉斯之后,尤其是从柏拉图之后,一直是完全被数学和数学方法所支配着的"。[5]并且,这种数学与神学的结合,“代表了希腊的、中世纪的以及直迄康德为止的近代宗教哲学的特征。"[5]

可以说,从中世纪直到近代欧洲人来说,宇宙是上帝依照数学设计而成的和上帝就是一位至高无上的数学家的观念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把上帝看成是大自然的设计者和创造者,上帝创造的宇宙是有法则、有秩序的,人们运用上帝赋予人类的理性去发现宇宙的秩序与法则,从而体察上帝的伟大和善意。中世纪的学者正是在为了赞美上帝的仁慈和智慧这种强烈的宗教动机的驱使下研究自然,从而能够证明自然界与数学定律相吻合。伽利略之所以开创了用数学解释地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上的天体运动,正是基于上帝依照数学设计宇宙万物的信念,笃信大自然这本大书是用数学语言写出的。只有用数学才能窥探出自然的秘密和领悟上帝的伟大。他在《试金者》中曾这样描述过宇宙:宇宙这本书是上帝“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其文字是三角、圆和其他几何图形"。[10]开普勒对外部世界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发现上帝赋予它的合理次序与和谐,而这些是上帝依数学语言透露给我们的。他建立在太阳中心说基础上的开普勒定律,即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此两行星轨道长半径的立方成正比,以在数学上的简洁、优美的形式表述行星运行的椭圆形轨道而著称。

同样,牛顿确信上帝创造的世界与数学原理吻合。他认为通过数学可以领会上帝对宇宙高超的设计。牛顿对上帝的信仰是他进行数学和科学研究的动力。正如罗素所指出的那样,“牛顿的《原理》一书,尽管它的材料公认是经验的,但是它的形式却完全是被欧几里德所支配着的"。[5]他的对自然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寻求上帝设计自然界的秘密的宗教动机。这种宗教动机是他晚年全部献身神学的主要原因。牛顿为了展示造物主的智慧,在原来的数学无法提供揭示和表达自然奥秘时,他自己发明了“流数"(Fluxions),也就是今天所谓微积分来满足他的请诉求,提出正切、加速度、斜率、无穷小、微分等概念,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数学的猜透上帝想法的功能。

近智主义代表笛卡尔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把代数应用到几何学上,发明和运用了解析几何方法,“为近世数学指出道路的人"。[11]他的先验理智论就是依靠数理方法即数学领域中的演绎推理方法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这个方法首先要求从几个先验的、直觉的、自明的前提出发,然后通过演绎推理获得各种真理性知识。它不仅能获得关于事物的确实可靠的知识,而且可以认识上帝、整个世界和人的灵魂。笛卡尔在他的《方法论》中,运用普遍怀疑的原则和诉诸于理性权威,确认了“自我"存在是一个自明的事实,从而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第一条原则和基石。然后,借助这一自明的前提,建立起他整个哲学体系。

近智主义另一个重要人物斯宾诺莎也是极度推崇数学上的演绎方法,甚至于超过笛卡尔。在他看来,“一切事物都受着一种绝对的逻辑必然性支配,在精神领域中也没有所谓自由意志,在物质界也没有什么偶然。"[4]实际上,他的《笛卡尔哲学原理》和《伦理学》著作都是运用严格的演绎推理的方法写作的。他首先列出一些普遍性的定义和公理,然后再列出一系列命题,并对每一命题逐一加以证明,最后由得到证明的命题再加以推理,从而得出必然性的结论。

理智主义为经济学提供的重要思想资源就是这套数学和几何学的思维方法对也就是经济学的数理方法。所谓经济学数理方法就是指把数学分析作为一种认识工具来分析、研究经济现象。它包括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数量化)、数理经济分析(符号化)和演绎推理方法(形式化)。

第一,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这是一种数量化的要求,它把经济现象和经济现象关系简约为一种数量和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程度的分析方法。从哲学上来看,这就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的观念。在质与量的关系中,把量看成比质更为真实的反映本质,而质最终都可以通过量加以描述和解释。在形式与内容(质料)关系中,形式高于内容,形式可以独立于内容而存在。经济学理论也是建立在这个信念上的。经济学理论处理的是一个量的世界,即是一个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和统计的数字世界;一个可以通过数学计算的并且遵照经济学方式运行的世界。

对统计分析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威廉·配弟。他首先在经济学领域最先提出了“政治算术"的方法。他十分重视经济现象的统计学分析。杰文斯就直接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量,涉及的是经济现象的量及其相互关系,因而它在性质上是一门数学科学。实际上,“杰文斯的效用理论及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是数理经济学最突出的成果"。[12]他也是最早提议用“经济学"一词取代“政治经济学"一词的人,显然,他是希望为经济现象提供一种更科学的解释,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可定量的从而能够用数学形式表达的现象中。

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在20世纪初开始迅猛发展。由于古诺和瓦尔拉斯数理分析,经马歇尔的补充,使许多变量更具操作性,从而易于测量。同时,由于此时的统计方法和概率理论已经十分成熟,从而为计量经济学兴盛提供了数学工具。1930年,拉格纳·弗里希(“计量经济学"一词发明者)和阿尔文·费希尔创建了国际计量经济学学会。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主要基于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等数学理论对相关经济现象进行观察、归纳和统计,试图从复杂的经济变量关系中寻找相关性,从而为经济理论的质的分析提供量的内容。

第二,数理经济分析。这是指采取代数的方法,即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建构理论模型的经济理论,经济学理论的定理成了一个个优美的数学方程。法国经济学家古诺是最早运用微积分研究经济学的名著。它在“边际革命"之后,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杰文斯把经济学理解为一种“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13]他们把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地运用于消费、生产、投资等市场经济规律的研究。莱昂·瓦尔拉斯就强调,“经济学跟天文学和力学一样,既是经验科学,也是理性科学"[14],他仅仅用几套代数方程就建构起一个个精美的数学模型系列。公式化使得经济学借助数学表达式简洁和清晰地表达经济学思想,诸如消费函数模型、生产函数模型、货币需求函数模型、投资函数模型等都是很成功的范例。

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方法运用得最为广泛,并且,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他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用数学符号加以全面地改造,把经济学在30年代以前用的自然语言和图式的分析改写成为定性的数学模型和推理方法,从而确立了现代主流经济学追求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经济学已经变成了社会代数学。

经济学这种符号化的诉求,使得现代主流经济学拥有了一个统一的语话体系即人工语言系统,从而使经济学得到迅速的发展。经济学许多相关理论、定理和命题如尤拉定理、斯拉茨基方程、一般均衡理论、博弈论等得到严格的数学证明。总之,现代经济理论广泛地应用函数、积分、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线性规划等符号化工具,使得经济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逻辑化和公式化,因此,经济学具有了科学性的外表。

第三,所谓经济学演绎推理,是指经济学理论以几何学的方法为蓝本,即从简单性、不证自明性的公理或假设出发,然后合乎逻辑推理出一整套命题体系的方法。对演绎法的强调肇始于李嘉图。他把经济学变成一个纯粹的演绎体系。他对诸如价值、工资、利润和地租等经济学基本范围进行改造,然后通过范畴来演绎经济学体系。熊彼特则把李嘉图的演绎法方法称为“李嘉图的恶习"。[15]

西尼尔最早地明确地表述了经济学的演绎法。他认为,经济学就是从以下四个自明的命题[16]出发,演绎出整个理论体系。西尼尔之后,在古典经济学中形成了所谓西尼尔-穆勒-凯尔恩斯传统,这个传统都是坚持经济学理论的演绎方法。穆勒对西尼尔方法进一步公理化,确立了经济学演绎的原点即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特别在“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的演绎推理方法通过数学公式化得到了最好的表现。罗宾斯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著作中,强调经济学方法是从内省得到的类似于公理的那种自明性的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出经济学的真理来。

对于当代主流经济学理论而言,无论是先验主义代表米塞斯、实证主义者弗里德曼、工具主义者萨缪尔森和证伪主义者布劳格,尽管他们之间的存在千差万别,但在经济学演绎法方面,他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弗里德曼在他的1953年发表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论文中,完全以一种柏拉图-笛卡尔的先验论观念维护演绎法的。他以欧氏几何为例,说明经济学与几何学、物理学一样,是从一个简单、抽象的假设出发来演绎出一系列推论和经济预测,然后,根据经验观察来检验这种推论和预测的正确性。这种演绎假设“首先,是一个概念的世界,或者说,这是一个比'真实世界'更简单的抽象模型,它只包括这种假说声称的那些重要力量;其次,这是一套由规则定义的一种现象类型,它是由'模型'规定被认为充分代表了'真实世界',在模型中的变量或整体和可观察的现象之间详列了一一对应关系。"[17]他还强调,“这种模型是抽象的、完备的,同时,它是一种'代数学'或'逻辑学'。"[17]

总之,模仿欧几里德几何学的演绎法已经成为现代大多数主流经济学的主要方法。1995年诺贝尔得主卢卡斯对此直言不讳,他说“经济思想的进步意味着越来越好的、抽象的、类比的经济模型,而不是对世界的好的书面描述。"[18]从现代经济学的形态看,经济学成了数学的形式经济学,其方法就是依照数学和物理学那样,首先建立一个抽象的数学的模型,当然这种模型是人们理智上的虚构出来的假设。正如弗里德曼所提出的,后来萨缪尔森称之为“弗氏-扭曲"(F-Twist)即“越是有意义的理论,其假设就越不现实"。[17]这种假设作为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运用演绎的方法,严格遵守逻辑法则,指导了一系列可以用经验加以检验的预测性命题。最后,把经验观察和统计的各种数字,输入这种形式推演体系之中,从而得到一国经济或市场供求情况和动态,当然这种结果不是现实的经济世界本身,仅仅是一种完全关联的虚拟经济,经济学理论就是这样“通过时间序列近似模拟出现实经济的时间序列来。"[19]

参考文献:

[1]经济学消息报,2000-12-29.

[2]熊比特.经济学析史:第三卷,朱泱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25.

[3]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6-67.

[4]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6]查尔斯·汉普登-特纳等.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M].海南岛:海南出版社,1997,第24页。

[7]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8]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M].华夏出版社,2001:192.

[9]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0]弗朗索瓦·夏特莱.理性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4.

[1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65.

[12]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73.

[13]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45.

[14]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7.

[15]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47.

[16]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46.

[17]Friedman,EssaysinPositiveEconomics,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53,p.24.

[18]小罗伯特·E.卢卡斯.经济周期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5.

[19]小罗伯特·E.卢卡斯.经济周期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8.

责任编辑:王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