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预算监管范文

预算监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预算监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预算监管

第1篇:预算监管范文

是指按照公共财政管理和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发展要求,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以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为平台,通过对财政资金支付全过程的实时监控,达到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促进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支付使用而进行的财政国库监督管理活动。其目标和作用是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及时纠正预算单位和银行的违规行为,强化财政资金事前事中监控,以发挥威慑、警示、纠偏、规范作用,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2、设定监控规则

财政部门按照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的目标要求,在动态监控系统设定监控规则。

3、进行实时监控

(1)监控资金流向。财政部门设置岗位派专人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每一笔财政资金支付活动全过程,重点监控预算单位是否从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转款、通过零余额账户大额提取现金、是否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是否维护公务卡基础信息、资金用途是否可疑等内容。

(2)监控支付流程。财政部门实时监控预算单位、银行、清算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完整,是否及时发送、登记、确认及接收相关电子数据。

(3)核查处理方式。财政部门单独或会同其他相关部门针对监控系统中预警发现的疑点问题,进行核实、处理、纠正等监督管理活动。具体包括电话核查、调阅资料、实地核查等方式。

电话核查:财政部门针对监控系统中预警发现的疑点问题,通过电话及时向预算单位、收款单位、银行、清算银行了解有关情况,核实具体问题,对疑点问题做出初步判断。

调阅资料:对于需要进一步核实的疑点问题,预算单位要向财政部门报送支付的相关文件、会议决定、合同、支付单据等资料进行核查。

实地核查:对于监控系统中发现的改变资金用途,违规转账或提现等重大疑点问题,应通过实地查阅账目、资料,组织召集会议等方式实地调查核实。

第2篇:预算监管范文

[关键词]预算;日常监管;部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58-01

影响部门预算日常监管的因素属于前进中的问题,需要在改革和发展中根据环境逐步创造条件解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文章不再论述。现本着“监督寓于管理,机制建设先行,渐入良性循环”的原则,提出健全完善部门预算日常监管机制的构想如下,供参考。

一、紧抓一条主线

即抓住公共财政管理。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各项财政改革都应在公共财政思想指导下进行,并为这个总目标服务。政府预算是公共财政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基本制度,而政府预算监督也是公共财政监督的核心和基本内容。通过建立健全部门预算日常监管机制,逐步形成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寓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运行机制,提高财政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加强公共财政管理,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迫切要求。通过我省财政监督部门的工作实践看,立足财政中心工作是财政监督部门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源,财政监督工作偏离了财政管理和改革的中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适应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的需要,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创新服务,为部门预算工作服好务,为改革保驾护航,为管理把关尽责,是监督部门的第一要务。

二、树立两种理念

即“大财政”、“大监督”理念。健全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是财政监督工作明确的目标任务,健全完善部门预算日常监管机制更是重中之重,而树立理念是机制建设的核心之一。我们认为,部门预算日常监管机制,要在“大财政”、“大监督”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框架构造和制度设计。所谓“大财政”,我们认为,凡是与财政概念有直接关系的分配和再分配行为都应该属于“大财政”范畴,“大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就是“大监督”行使职能的领域,财政工作视角延伸到哪里,财政监督就应跟进到哪里。这里所说的“大监督”,也是内外并举的监督,是“预算-执行-决算-监督”链条上的监督。要通过财政监督部门的监管机制建设,把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围绕事前把关、事中控制、事后检查全过程参与,为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为强化细化财政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树立这两大理念,理清了二者的关系,摒弃管理、监督“两张皮”的错误认识,我们的部门预算日常监管机制建设就有了共同的维系和牢固的根基。

三、建立三项机制

即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部门的协调运行机制;监督部门在部门预算运行中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参与机制;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部门的日常沟通协调及信息反馈机制。把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纳入制度设计和安排,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者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运行体系,实现监督与管理的密切融合。

(一)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部门的协调运行机制

具体构想是整合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和预算监督部门,形成既相互分工、相互配合又相对独立、相互制衡的监管互动的部门预算监管机制,明确职能分工,并制度化。其中,预算编制部门负责财政总预算和部门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部门负责预算资金拨付和管理;监督部门负责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再监督。三方可根据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碰头会,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另外,建议在厅内相关业务处室指定监督联络员,将有关政策文件等信息及时传递到监督部门,特别在涉及相关执法检查工作时,考虑统一编组共同参与,在管理和监督的政策层面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管融合、互相促进。

(二)建立监督部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参与机制

1 建立监督部门事前参与机制。对预算编制部门来说,监督部门要对预算编制的依据、范围、标准和程序进行审核,发现不当之处,提出限期整改建议;对预算执行部门来说,监督部门要对其资金拨付进行审核,包括资金拨付审批程序和批复过程是否规范,资金拨付是否到位和及时等。

2 建立监督部门事中监控机制。重点对预算编制部门追加预算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检查,实现对预算执行部门的财政资金收、付、结、存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及时查处和纠正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和滞留资金等问题。

3 建立监督部门事后专项检查和绩效监督机制。特别要在制度上充分授权监督部门对部门决算的审核权限,进一步纠正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探索绩效监督机制建设,可选择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或一个项目进行试点,就工作组织、制度设计、指标设置、评价标准等进行探索。

第3篇:预算监管范文

1实施周全预算打点的浸染

实施周全预算打点,能够让企业拟定内部评价尺度,以达到进一步成立规范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培育,实现人才致胜的计谋方针。周全预算打点是对单元整体经营勾当的一系列量化的打算放置,经由过程量化的表格明晰了单元中各条理的权限与职责,这样就落实了各部门的责任,又加倍便利了对企业各部门的业绩进行合理而尺度的评价,周全预算的有用奉行将为单元各部门确定具体可行的全力方针,并经由过程节制和查核将方针责任落到实处。同时,在合理的企业激励机制下,经由过程体味本部门的打算,员工加倍明晰了自己的责任和全力标的目的,也更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缔造力。

实施周全预算打点,有利于企业对日常经济勾当的节制,提高企业的打点水平,确保企业经营成长合适计谋抉择妄想标的目的。周全预算打点具有计谋性、价值导向性、牵引性的特点,能够把企业的计谋方针和日常经济勾当有用的联接起来,完美的周全预算打点可以使企业的计谋规划获得有用的执行。周全预算打点作为全员,全过程的节制,经由过程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把以往的宏不美观指导和各部门之间分工相联系,可以使企业的节制力增强,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打点水平。

2企业预算打点今朝存在的问题

预算打点是今朝良多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首要打点体例,可是因为各种原因,在预算编制的实务工作中,仍然存在良多问题:

2.1企业计谋不清,预算授权不充实。企业预算从根柢上说源于企业计谋,受企业计谋标的目的的指导,可是今朝良多企业对企业计谋熟悉不清,有的企业爽性没有明晰企业计谋,这都直接影响了预算尤其是持久预算的编制。我国企业绝年夜年夜都采纳高度集权的打点模式,而周全预算打点现实上是分权打点模式的产物,是以良多企业奉行预算打点遭到各种阻力。

2.2为预算而预算,过度依靠财政数据。今朝良多企业只是纯挚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对预算的打点本能机能熟悉不足,没有将预算与其企业打点很好的连系起来,而使得预算自力于企业打点之外,成为一个封锁的系统,没有充实阐扬预算的打点本能机能。良多企业仅仅把预算的重点放在了数字打算上,使得预算编成往后,只是一些纯挚的数字和表格,起不到打点的浸染,使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

2.3重编制轻执行。重编制轻执行是今朝企业预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编制预算时轰轰烈烈,编制完毕仿佛年夜功乐成,执行成了走过场。即使对预算执行相对正视的企业,也是仅仅将预算的执行放到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执行预算的审批和节制。因为财政部门工作的局限性,它无法对所有企业支出的合理性和需要性做出正确的判定,只能纯挚按照预算额度抉择是否核准支出,年夜年夜影响了企业打点效率。

3增强周全预算打点的建议和对策

3.1树立计谋导向的周全预算打点不美观念

科学正确的预算熟悉是实施预算打点的前提。周全预算打点不只是一种晋升企业打点的有用工具,更是一种集系统化、计谋化、人本化理念于一体的现代企业打点模式。计谋与预算是一种互动的关系,预算打点自己就是一种计谋落实。企业在实施预算打点之前,应理当真地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本的剖析,明晰自己的持久成长方针,以此为基本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跟尾起来,避免了预算工作的盲目性,从而使日常的预算打点成为企业实现持久成长计谋的基石。

3.2强化预算的执行与节制

预算自己不具有自动执行的功能,所以预算编制完成后,还需经营者的悉心指导和员工的周全投入,才能达到既定的预算方针。预算执行过程是整个预算的关头环节,应强化预算的约束性,在整个企业树立起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令效力的不美观念。把预算节制的责任落实到下层,各项预算指标下达后,各部门还要将预算责任逐级延长,尽可能细化到执行科室、本能机能组和关头的打点人员。成立严酷的授权核准轨制,明晰企业各级主管、各事业部和本能机能部部长审批的权限,使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在预算指标内进行审批,并承担节制预算的经济责任,企业经济勾当中的每笔对外支出的金钱,都必需在预算打点的规模内并经相关部门主管签字,财政部门方可受理,做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3.3实时进行预算差异剖析

预算差异剖析一般发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和预算完成后。在剖析时,要对预算差异进行深切的、定量的剖析,确定差异发生的原因。把预算执行情形与企业经营状况有机的联系在一路,提出改良方案息争救法子,确保预算方针的实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剖析可以按照四周情形和相关前提的转变来辅佐调控预算合理而顺遂的执行,预算完成后的差异剖析则可以总结预算完成情形,辅佐评价预算时代工作的口角,进而为企业考评激励轨制的公允有用供给数据依据。

3.4正视预算的考评和激励轨制

对预算的执行情形进行考评,看管预算的执行、落实,成立起客不美观合理、科学合理的查核指标和奖惩轨制,可以增强和完美企业的内部节制,也对员工的激励轨制供给了科学靠得住的基本。一方面经由过程预算约束使员工明晰知道预算方针是什么,实现方针的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同时,经由过程绩效评价,给以合理奖惩,使员工自觉地执行预算,保证企业预算方针的顺遂实现。是以,应正视预算的考评和激励浸染,激发员工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实阐扬潜能,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出产效率。

3.5加速信息化培植

第4篇:预算监管范文

集团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集团化改革中,我们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面向全面的市场化挑战和集团未来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集团预算管理的核心目的是建立健全内部约束及激励考核机制,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加强财务管理,确保集团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顺利实现,但集团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编制不完整、执行不到位以及预算的控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方面的问题。

预算编制不完整。一是预算编制范围不完整。目前集团预算管理工作只涉及到直属子报和处室,没有将投资的子公司和所属独立经营实体纳入预算管理。二是预算编制的组成不完整。集团的预算只有财务收支预算及固定资产预算,没有现金流量等预算,不能将经营管理的各个阶段有机联系起来。三是为利润目标过分缩减成本费用,使部分每年正常发生的费用没有编入预算。如:以2010年为例,集团采编费用中的3.6万元会议费、管理费用中的6.7万元劳动保险费年初无预算,计入预算内;发生的记者站会议费、广告大客户联谊费、变电所春检费、部分办公用耗材等费用是每年的正常开支费用,年初没有预算,计入预算外,共14笔,合计金额8.3万元。四是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部分费用支出实际发生额与预算额相差较大。如:2010年实际发生额大于预算额30%的项目4个,差额合计25.1万元;实际发生额大于预算额20万以上的项目1个,差额合计22.4万元;实际发生额低于预算额30%的项目34个,差额合计1182.4万元。

预算执行不到位。计划调控部成立后,财务中心按照计划调控部的审批记账。由于缺乏沟通或对“预算外支出”概念理解不清晰,导致会计报表内容与预算内容不对应,部分预算执行不到位。一是相应预算有余额,将成本费用计入预算外的共7笔,合计金额7万元。二是部门单项预算额度已超,将发生的费用计入预算外的共13笔,合计金额2.4万元。三是同一笔费用一部分记入预算内、一部分记入预算外的共4笔,记入预算内的金额为15.5万元,记入预算外的金额为10.1万元。

预算的控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是预算编制和下达时间较晚。由于预算编制和下达时间较晚,在年初的几个月,集团的经济活动是在无预算控制的情况下运行的,无法通过预算来判断经济活动发生的合理性。二是预算的严肃性不够。集团预算编制完成后,下达时没有党组批准的文件;全年经济活动结束后,没有经过集团党组批准的预算考核结果,影响了预算在集团经济活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预算透明度不够。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部分预算执行部门参与度不够,不了解本部门的全年预算额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部分预算执行部门不了解本部门的执行情况,无法合理控制本部门预算。

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原因有二点:一是集团对预算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预算是一个将企业绩效管理和战略执行力有效结合的系统管理工具,是一个将业务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与资金流整合于一体并进行优化配置的管理系统,同时,也是优化和完善战略执行和提升综合管理的最核心的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工作要求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充分认识,只有真的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才能做到真正的重视,预算管理部门及参与预算管理的单位方能有的放矢,更好地使用预算管理工具。二是预算的组织机构职责不清晰。预算管理体系虽设置但并未得到各级各部门的有力配合,没有树立全面预算意识,没有明确集团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在预算中各自的角色和应履行的具体职责。对预算的科学概念理解不透,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控制上难免会存在管理缺位或者越位以及人为控制预算的现象。

加强集团的预算管理的措施

修订《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集团行政管理部门和采编部门改革后,尤其是计划调控部的成立,预算管理环境、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机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预算管理制度的部分内容已不能完全满足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的需要。为保证预算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财务预算在集团管理中的作用,应根据集团实际,对原有的《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修改,进一步明确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预算的基本原则、预算的内容、预算的编制时间和流程、预算调整的前提及其审批权限和程序、差异分析报告的内容、预算考评的原则和激励办法等,从而形成一套多层次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避免人为凭感觉来确定预算的弊端。

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首先,完善预算指标体系。要实现集团发展壮大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规避风险。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不断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要尽量降低成本费用,同时还要追加投资和优化投资;要规避风险,就要关注资本运营的质量、管理水平的改善和财务风险的控制。基于价值管理的思想,集团高层管理者的预算指标应主要集中在价值创造、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五个方面,基层管理者的预算指标则可以按照会计要素进一步细分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资产、负债、资金七个方面。其次,制定预算控制标准。在预算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结合集团实际现状纵向分析集团的历史数据,横向比较和研究同行业和同类集团的相关数据,同时考虑战略规划和集团背景及其变化因素,合理确定预算的控制标准。最后,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在预算编制组成上,应增加现金流量预算和资本支出专项预算。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预算,为集团提供短期财务风险预警信号,使集团能够及早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集团的短期财务风险。对于新上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应该编制资本支出专项预算,并拟定筹资方案,以满足投资项目对资金的需求。在预算编制范围上,应把集团投资的子公司和所属独立经营实体纳入集团预算管理,以进一步加强对集团投入资源管理,促进效益的最大化。

第5篇:预算监管范文

工程建设管理的具体流程

由于该项工程的复杂性,在全面启动前,成立专门项目工作组,对这项工程进行系统分解,按具体流程开展工作。调查。对整个徐汇区保障性住房的分布情况,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建设要求,调查基础资料,收集保障性住房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及市政配套的规划资料。这是一项相当繁琐而具体的工作,调查清楚,方能对下阶段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对成本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聘请一家专业的规划设计单位,联合制定了徐汇区保障性住房大市政配套咨询报告工作机制、时间计划、工作要点及编制框架等。还根据项目的要求分别向水、电、煤、通信和排水(雨水、污水)等专业管理单位征询意见,并根据具体意见分别委托相关专业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规划设计。这项工作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征询。根据专业设计单位的初稿及反馈情况,联合所聘请的专业规划单位开始编制整个徐汇区保障性住房大市政配套规划文本,并分别向徐汇区建交委、房管局、规划局、市政水务署和绿化管理署等政府管理部门征求意见。评审。根据征询意见,各专业设计单位完成正式规划设计稿,分别组织评审。根据各专业的评审情况,组织编写徐汇区保障性住房大市政配套的初步正式规划文本,按照近期、中期、远期及具有可实施性的要求进行编制。形成正式的徐汇区保障性住房大市政配套规划文本向规划部门报批。分步实施。一旦各项规划落地,还有分步实施的过程,这是最终体现整个项目成果的阶段,当然也是时间跨度最大、难度最高的阶段。

徐汇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管理的重点

针对徐汇区保障性住房市政配套的规划,在项目建设管理中,重点需要关注的是道路和排水工程的建设。供电、通信是由专业单位实施,而道路、排水工程则由项目管理公司来实施(供水、供气则结合项目一并实施)。对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必须做好管理工作。经验表明,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决定了项目周期内80%的费用,初步设计决定了工程的80%的投资。加强项目的前期规划与设计管理,对项目的建设管理来说是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为此,对于徐汇区保障性住房市政配套的项目建设管理,结合基地建设的实际,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重点管理。重点关注项目前期管理。做好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管理,并结合每个审批阶段,办理好从项目选址到建设规划许可的全部证照,确保项目建设程序的完整。认真抓好项目的施工管理。按照“安全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风险控制”为主的控制原则,对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成本测算管理

徐汇区保障性住房市政配套规划涉及了许多专业,是一项系统而建设量相当大的项目。根据管理原则,需对涉及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而具体的成本测算,还需从近期、中期及远期进行分别考虑,特别是近期,哪些项目必须配合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度进行项目立项启动工作。成本测算的精细程度,对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成本测算做到详细而完善,才能对整个项目进行控制。经过各个专业设计和专家评审,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

第6篇:预算监管范文

【关键词】预算管理;新预算法;影响;预算编制

预算法又称之为经济宪法,自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对各个机关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带来新的机遇。新预算法的实施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的要求更加严格,实现了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新预算法律的健全,可以有效提高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精准度,并且对高等学校资金的利用率有很大提高。因此,高等学校应该自觉遵循新预算法来实施预算管理,争取实现预算管理的透明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高等学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方面。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渠道不一,各个学院会有一些获取经费的途径,这就造成高等院校的经费和实际资金情况不符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高等院校预算编制形式缺失现象。另外,高等学校的预算编制方法也有待改善,许多高校采用的是基期法。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来进行增减因素的估测和支出预算,这种方式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预算数目和实际的数目之间会有很大偏差,这就失去了预算的作用,更不利于高校的资源合理分配和学校发展。

2.预算执行方。高等学校对预算执行缺乏监管力度,没有对预算的执行进行跟踪管理,如果在这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将无法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并且对预算的后续执行也带来困难。只有及时跟进预算执行情况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确保资金合理分配。另外,高等学校的预算缺乏完善的控制体系,这就导致预算部门无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对其面临的问题无法及时作出资金调整,使得预算部门无法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出现这种情况还与预算的控制力度有关,预算部门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仅仅是做好预算就是完成任务了,对执行也需要跟踪管理、监控,确保预算执行过程的稳定。

3.预算监督方。预算执行时缺乏监督力度,监督是预算执行的重要一环,有效的监督是为了更好的按照预算实行,避免其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对其造成影响。监督力度不够就会导致高等学校的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无法发挥预算的作用。另外,部分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权力集中、缺失监管机制等也会造成预算管理监督力度小的问题。

二、新预算法对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影响分析

1.促进高等学校预算编制的精细。新预算法规定,报送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草案要细化,并应按照公共预算支出、基本支出的功能分类编列到项和编列到款。新预算法还对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调整等进行了细化规定。这些越来越细化的规定,对高等学校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促进高等学校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2.促进高等学校进行全口径预算管。根据新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将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中,并且平衡各个年度的预算。高等学校需要依据新预算法的规定,来完善预算的管理体系,把所以收入与支出都计算在内进行预算,这样更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准确性,提高高等学校财务部门的统筹能力。

3.促进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时效性和透明度。新预算法规定,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单位预算、决算和报表都要在规定时期内向全社会公开,并对单位预决算中的单位运行经费安排、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公开。这些都有助于促进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时效性和透明度,从而为广大社会公众监督高等学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监督渠道。

三、新预算法实施背景下加强提升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策略思考

1.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我们需要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任何一个机关单位,都离不开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不光要管理资金还需要对收入与支出做出预算。在新预算法的影响下,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精准性和科学性管理,为完善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持。另外,由于高等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因此,对高等学校的收入和支出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并且规划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所有支出都要事先安排在预算内,要细化高等学校的所有支出和新资产的分配工作。

2.提升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和透明。高等学校要严格遵循新预算法实施预算管理,细化收入与支出资金管理,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且以最快的速度给出处理措施。另外,要对预算执行进行多方位分析,除了每个月对学校收支情况分析,还需要综合近几个月的收支情况分析,并且总结财务报表,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实时跟踪,提高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落实预算公开制度,实现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3.提升高等学校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经费预算是资金合理配置的职能,而经费管理是资金合理使用的保障。只有把经费通过科学的预算和有效的管理相结合,才能达到经费的最佳使用效果。因此,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完善预算编制,从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出发,合理编制年度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预算审核,充分考虑上年预算执行进度、质量,提升预算审核效率。此外,要强化预算执行,加强支出进度的监督管理,明确高等学校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四、结语

新预算法的实施,Ω叩妊校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为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由此可见,新的预算法的实施,对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和明确性起到一定作用。在新的形式下,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够合理的利用资金并且明确收支明细,这就提高了高等学校资金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第7篇:预算监管范文

油田企业主要负责油气勘探和开采的生产管理,承载着国家能源开发的重要使命。而我国大部分油田企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控制投资成本上升、实现经济有效开发的压力日益突出,生产经营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2014年四季度以来,国际油价呈断崖式下跌,对油田开发经营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急迫的要求。在此形势下,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强化财务分析能力,通过“事前算赢”引导生产经营,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和运行,不断延伸管理触角将“事前”做足,丰富管理手段将“算”做细,提升管理效益将“赢”做实,真正将其打造成破解油田发展“瓶颈”、推进油田提质提效的关键利器。

二、“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

构建“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其主导思想是将精细、效益管理的思想融入到全面预算中,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合理预测、提前防范、有效控制的功能,并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强化预算效益引导、推进预算过程控制,提升预算管理效用。

三、“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案

按照方法论理论的指导,“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不是零散的、随机的、有选择的抽几个人,搞几项重点项目评价,抓几项重点的工作整改和提升。应该是按照“什么人干、干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的模式,分步构建完善“事前算赢”的组织体系、评价体系和目标体系,并通过体系的有序高效运行,打造具有高度效益敏感性和专业性的技能团队,将“算赢”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方法细化落实到每一项生产流程和经济业务节点,支撑、指导决策、管理直至操作行为的优化提升和调整改造,进而实现每一个节点都是效益增值“赢”点,保障油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1、“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下组织体系的构建

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应以油田企业原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基础,匹配当前行政管理层级的分布,大致可划分为汇总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次。其中,汇总层由财务中心价值管理人员、地质工艺及其他专家组构成;管理层由相关部门和管理项目组人员及财务部门组成;操作层则由基础财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负责。财务人员要主动承担更多更具体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在财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技能方面的特长和优势。

“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的组织构建,要注重发挥专家优势,集合地质、工艺专家的集体智慧和力量,突出强化一体化统筹;注重开发生产过程中技术、运行与经营管理的深度结合,突出强化方案优化;注重目标管理和效益考核,突出强化管理挖潜;注重信息集成,突出强化效益管理。

2、“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下评价体系的构建

“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在“算”,整体体系的运作中心工作也将以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重点内容。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可以按照信息集成化、功能模块化、对比线条化、结果直观化的方向具体执行。

(1)信息集成化。主要针对各单位信息不共享、口径不统一、期间不对应等问题,以标准数据库、标准代码、标准单位予以信息化集成描述,实现各流程、节点、开发、管理等信息的实时、完整描述,为各评价模块的运行提供公共标准数据源。

(2)功能模块化。一是要满足各层级分项目、分节点、分周期评价的不同需求。二是要满足接口完整、统驭整体的要求,避免出现评价运行自成体系、评价结果相对冲突等问题。三是要注重评价模型方法的信息化转换与提升,进一步提高评价的效率。

(3)对比线条化和结果直观化。强调将评价结果以简洁、清晰的方式,反映“算赢”的结果,让各层级的人员能够清晰地把握经济活动运行的期望效益和目标效益,增强评价平台的亲和力和熟悉度。

3、“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下目标体系的构建

“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赢”的衡量及确立,决定于指标体系的科学制定,其制定应注重三方面的因素:其一,要分系统、项目,选取更能体现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指标。其二,要分指标先进性,与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实现有机链接,将“赢”体现在“对标、追标”上。其三,要实时更新,关键衡量指标的选立,一般会因为评价规律的把握、理论知识的深化、生产动态的运行,形成不同时期对“赢”指标的不同运用。

四、“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运行的具体方法和主要内容

“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运行需把握三个关键,即高度集成、深入业务、细化标准。其中,高度集成,体现为充分集合投资、成本、开发、运行等一体化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强化定量分析和数据支撑。深入业务,要根据业务类型特点,建立与相关业务资源投入量的联动关系,通过价值动因分析和关键指标评价,支持方案优化和调整。细化标准,着重在于满足业务系统各节点资源分配的标准定额库的建立,以标准约束执行、以标准引导管理。

1、高度集成算效益,支撑决策

(1)基于当前财务核算流程及节点构架,实施单井成本核算。一是沿生产节点所属的油气生产过程,将提升、处理、注入过程发生费用分配到油水井单井。二是沿注水井(汽驱井)与油井的对应关系,将注水井(汽驱井)核算主体下的成本费用,按照井组的井间受效关系,分配归集到受效油井。三是沿组织机构与油井的对应关系,将采油厂、管理区核算主体下的成本费用,按照油井管辖和服务对象,分配归集到油井单井。

(2)基于成本属性分类实施“三线四区”成本划分,实施效益评价到单井,即以运行成本、操作成本、完全成本为“三线”,将评价对象按效益划分到盈利高效区、边际有效区、增量低效区和运行无效区“四区”。“三线四区”评价结果的获得,为实施一井一策的油井分类管理和事前算赢提供了指导方向和数据支撑。例如:针对无效益区油井(单位运行成本>税后油价),在满足井网、工艺需要的基础上,可重点实施油井间开、关井等措施,着力压减无效益产量和无效成本支出;针对增量低效区油井(单位操作成本≥税后油价≥单位运行成本),将突出以落实注气不转周、躺井不扶、措施不上等管控措施,严控无效增量成本支出;针对边际有效区油井(单位完全成本≥税后油价≥单位操作成本油井),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实施生产工艺方案、成本支出结构的优化实施上,努力实施挖潜提效,进一步加大效益贡献。

(3)基于“三线四区”评价模型,搭建完善“事前”决策平台,推动经济产量及效益“算赢”扎实落地。一是效益关井,以月度预算税后油价为标尺,与各单井吨油运行成本进行对比,当吨油运行成本>本月预算税后油价,则系统自动标识为需要关井,经推送开发及工艺部门审定后制定间开及关井方案。二是躺井不扶,当单井吨油运行成本+吨油维护成本>本月预算税后油价,系统自动提示为躺井不扶。三是措施算赢,当单井吨油运行成本+吨油措施作业费>本月预算税后油价,系统自动提示为措施算赢不通过。

2、深入业务算效益,优化方案

(1)事前预算评价,将方案设计算优。实施“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建立地质、工艺、工程、财务、计划协同优化运行机制,综合实施井下地质、工程及作业工序状况综合评价,以吨油作业费(以产量和预算费用比值)为关键对比目标值,否决高成本作业方案,优选施工执行顺序。

(2)事中预算变更评价,将执行变更算优。在施工中持续加强费用执行对比,对于严重偏离初步预算的变更方案及时进行叫停,进一步落实整改方案和措施,严防高成本支出发生。

(3)事后预算执行分析,将评价考核算优。将超预算最多的二十个项目作为样板进行全面解剖和重点分析,寻求问题根源,明确管理责任。

3、细化标准算效益,挖掘潜力

(1)将标准数据做“细”。以建立全成本要素单耗对比平台为依托,针对单井作业、单井材料、单车燃料、吨油循环成本、吨水循环成本等单耗指标,按先进程度、技术复杂度和管理难度进行分级细化,为开展横、纵向及同期成本消耗对比提供数据准备。

(2)将标准数据做“全”。树立生产要素都是资源的理念,围绕井、站、线、人员、设备,逐步完善技术规范、运行消耗、质量检测、推荐供应商等标准数据库,保障规范执行、资源优化有据可依。

(3)对标分析要“精”。强化对标的日常性与重点性的结合落实,针对单井作业、单车燃料、电费单耗、吨汽耗水等对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有重大影响,有重大潜力的项目建立专题对标分析平台,着力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对比追踪,最大限度地挖掘效益潜力。

五、“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

1、持续推进精细核算

实施“事前算赢”过程中,无论是开展单井效益评价、区块投入产出分析,还是进行单耗指标对比,精细核算是基础。需要依托信息平台的不断升级,完善工作量、成本费用日度核算系统,实现“核算到时点、明细到要素、量价匹配到业务、归集到单资产”四到位,为“算赢”做好数据准备。

2、强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升级

“事前算赢”需要集成多个部门的集中智慧和集体力量,而这种数据流、信息流的高度汇集,需要集成、高效、真实的信息系统予以支持和保障。

3、建立运行财务控制机制

“事前算赢”中的关键一环是财务控制,没有控制,“算”的管理也就无从谈起。需要建立完善相关财务控制机制,针对算的不到位、算的不经济的业务即时叫停,将更有利于效益风险的及时控制和管理。同时,需要财务人员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真正将财务人员精于算账、长于评价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4、完善效益目标考核制度

提升效益是推进实施“事前算赢”的根本基础和出发点,按照考核倒逼动力的方法,完善实施分项目、分单位、分费用要素的效益目标考核体系,更有利于提升“算赢”的自觉性、规范性和长效性。

六、实现“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取得的效果

1、实现财务风险和效益评价的专业化管理

当前,大部分油田企业正在推进实施单井作业费、单井材料、单车燃料等精细核算管理,但一般采用人员临时安排,需要什么抓什么的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数据连续性和准确性不高、数据口径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可对专(兼)职的“算赢”工作人员的工作责、权、利进行明晰,工作规范度、效率度和数据真实完整性将大大提升。

2、实现经济活动监管和全过程无缝链接

“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涉及投资决策、结构调整、执行监控、效益评价、考核兑现等各系统各节点,只有实现各个节点的环环相扣才能有力推进财务管理与各经济业务的全过程链接和渗透管理。

3、实现经济活动的多位一体化管理

“事前算赢”预算管理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决策层包括经济产量配产、区块(单元)投入效益评价,在管理层包括地质工艺措施方案优化、作业工作量运行管理等效益跟踪和过程管控,在执行层包括标准成本对标管控和效益考核等内容。各层次管理工作的开展均需要不断紧密生产与经营、投资与成本、当前与长远的联系,实施科学统筹,一体化治理。

第8篇:预算监管范文

关键词:建筑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预算,确保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是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三超”现象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工程预算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造价管理政出多门、招投标人为压价、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控等。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一、有关建筑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工程预算是一项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的动态过程,是施工合同甲乙双方编制工程计划、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合同等程序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对预算管理的确定及其准确性有着重要作用。实施工程预算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提高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可以保证施工企业在预算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实施预算管理可以将员工绩效与企业目标联系起来,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力途径。

二、有关建筑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1. 缺乏全过程动态管理的思想,一项完整的建筑工程是从建设单位到设计单位再到施工单位的一项从“图”到“物”的综合性动态过程,但是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还处于阶段性管理的时期,缺乏全过程动态管理的思想。由于相关单位在管理方面缺乏统一认识和规划,导致出现建设单位只重视工程的质量与进度,而忽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监控;设计单位往往侧重于项目工程的设计细节和方案制定,而缺乏对设计方案指标的控制范围和约束程度的重视,导致设计的方案并不优化,预算投资额较高;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获得招标项目就要尽可能地降低标底,但却往往导致在施工阶段实际费用超出预算费用,短期内出现资金短缺,建筑成本消耗过高,项目投资管理失控。同时,由于建设工程资金借贷利息压力不断增大,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进程,造成相关建筑企业以及金融机构遭受损失。

2. 建筑预算机制不完善一般情况下,工程预算的编制是以施工技术规范、工程定额标准以及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进行综合确定的。随着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以及设计工艺等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这种预算编制标准不能进行及时相应的更改,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导致工程预算缺乏适用的预算定额,造成对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和监控难度加大。同时,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相对滞后,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定额单价通常是建立在多年前的统计基础上,并且缺乏新增补的定额标准,造成了工程量计算结果与现时市场价格不一致。这种完全脱离市场经济变化的价格确定方法,已经不能适用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预算管理人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预算工作的管理水平。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是从小型承包企业发展起来,因此,承担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较多的预算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识别风险;或者缺乏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和投资预算控制的问题无从下手;还有的是缺乏对本行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的知识的掌握,对于工程纠纷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解决,缺乏应有的事故索赔能力。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综合素质。

三、有关建筑预算管理的措施

1、加强建筑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所谓全过程动态管理,就是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进展阶段对建筑工程的参与单位实施统一预算管理。首先体现在,对建设单位要统一制定进行测算的竣工工程经济指标、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以及设计概算依据,保证预算管理目标明确,为后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对设计单位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投资估算管理和造价限额管理,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科学预测项目的动态投资,保证建筑项目的资金链充足;最后,施工单位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工程预算的定额单价,严格控制人员、材料费用以及施工消耗成本,保证竣工工程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实现企业的预期收益。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决算工作。首先,预算人员在决算过程中要对设计中的变更信息进行及时计算和核对,要确定变更记录的时间单位,并且确保按时完成。在项目的建设阶段,工程的合同造价预算是关键环节,预算人员必须保证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出发制定相关监管条例,保证审核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出现变更的条款,要及时相应调整,同时进行严格的审核程序,保证各项费用合理支出,控制实际成本。

2、完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工程定额可以根据生产要素、测定对象及用途等标准进行分类。其中,工程预算定额是以定额的测定对象及用途为标准的类别,是建筑安装产品的生产消耗、社会关系、生产力水平的数量表现。由于建筑工程往往出现施工企业跨地区、跨地形的情况,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预算的定额体系,保证工程预算工作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及时调整施工的难易程度,采用适宜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降低施工难度,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效率”的预算管理目标,从而达到在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

3、应用动态造价信息系统,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技术大爆炸的时代,各个企业都在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功能的信息软件。为了尽量减少投资失控现象的出现,企业需要采取信息化的工作管理方式,扩宽市场信息收集渠道,提高信息的价值性和真实性,达到及时地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建立或者运用一套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定额管理、价格管理、造价估价和造价控制。预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这个系统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处理、保存、维护和使用,进行各种日常业务工作的处理,同时基于该系统对市场预测价格及其方案选择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从而降低企业建筑项目决策的风险性。

4、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预算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更是需要良好素质的人员。只有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才能提高预算工作的管理水平, 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在专业技术知识方面,预算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工程合同以及工程施工条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关注建设技术、施工工期、劳务水平以及主要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分析工程的投资预算控制,同时具备独立处理分析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现代预算管理人员还应顺应时代变迁,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技能,结合建筑行业的专业知识,收集前沿专业信息,积极了解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如信息化的动态预算管理技术。通过运用计算机,将纷繁复杂的编制预算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优化处理,减少预算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预算工作电算化和信息化,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手段,一个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好坏, 预算编制是前提, 预算执行是关键, 预算考核是延续, 同时辅以人性化的管理和员工自觉性的培养。只要这几项工作做好, 工程的预算管理就会健康发展, 经营管理总体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卢跃,张丽惠.静压桩桩基础施工中影响桩基础质量的因素[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 1(15)。

[2]肖志坚,罗洁玲.静压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J1.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6)。

第9篇:预算监管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预算;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工程预算的含义和作用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并反映工程的经济效果。简单来讲,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设施、工程的安装和操作,包括在人力方面的所有费用成本的总和[1]。工程预算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工程预算为起点,经过计算和评价,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性;有助于编制建筑施工设计图纸,使得企业确立成本评估;建筑工程预算对于材料、金额、劳动量等的计算,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成本的合理性。

2房建工程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

房建工程预算是房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一个合理的预算体系是投标方和招标方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我国目前的房建工程预算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部分施工单位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只是用预算管理用来控制成本。并没有对实际项目进行细致的调研和审核,总的来说就是我国的预算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各单位之间也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因此要想在房建过程中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那就要把工程预算重视起来[2]。

2.1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与实际不符

现有的工程预算定额只是局限于把现有的人工、材料以及设备的价格作为预算的基础。而不同时期的人工市场价格以及材料市场价格,都会随着市场价格发生变动,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根据预算指标变化而及时修改、更新。这样就造成了工程企业最初的预算定额和实际成本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使得工程建筑企业成本与利润核算与实际不相符。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施工企业工程缩水,降低施工成本的现象,影响着整体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制约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2.2工程审核制度监管力度不够

从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来看,施工企业为了争取到工程项目,通常以低价的手段进行竞标,缺乏对工程立项之前进行调研以及审核机制,同时缺乏对于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的严格审核,此外,在预算定额时也没有及时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对于材料、人工、设备等因素进行及时调整和更新,在工程初期进行概算的过程中,严重者甚至出现建筑施工企业利用不正当手段,制造虚假的概算用以骗取建设单位资金的情况[3]。

2.3缺乏工程预算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建设企业的预算管理意识都是处于薄弱的状态,预算管理方式也是陈旧落后。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与时俱进,而出于还在摸索阶段的工程预算管理自然就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了。一个完整的房建完成是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三者组成,但是目前三者之间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沟通机制。基于这样的背景下,自然就降低了施工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了。所以对于工程造价指标,房建企业也就无法做到严格控制了,导致了预算脱离实际情况、投资高于实际等现象。

3房建工程预算问题解决的措施

3.1构建工程造价预算体制

构建一个合理的工程预算管理机制是实现工程项目有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施工的各个部门也能通过这个体制针对施工具体事项,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对预算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给解决这些问题留出相应的缓冲时间,跟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工程项目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体制,使得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使得企业的收益最大化[4]。此外,要想做好工程造价预算工作,首先就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从搜集工程勘察报告到绘制地形测量图到考察施工环境等,再结合房建的概算定额,当地的市场材料价格,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以此来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质量。为了防止因为市场价格变动而造成了工程企业初期预算定额和实际成本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应该对负责的工程涉及到主要设备、材料的种类规格都要透彻的了解,从而缩小差价,以防在出现较大变动时能及时做出调整。

3.2完善工程预算审核体系

工程施工监管部门应当严格审核预算定额程序,制定一套完整的审核机制,明确各管理部门的审核职责,包括建设方、承包方、施工方、工程造价咨询管理等主要部门。确保涉及到施工的各个部门都要严格按照工程审核程序执行。明确工程审核的职责,意识到审核工作的重要性,督促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和落实,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不按照规定进行工程审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预算人员的角度,各个单位应该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预算管理审核人员,从而保证工程建筑造价预算审核工作的质量[5]。

3.3提高工程预算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

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想关培训是提高整个房建工程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从业人员以及各个部门是预算管理体制中的关键部分。只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丰富的管理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专业的人员才是使得工程预算体系的顺利运作的核心。因此,有关单位可以对经验不足的预算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强技能的学习,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预算编制的知识体系。对于不同的阶段的从业人员根据他们的技能需求,进行专项训练。而那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则要加大考核力度,实行绩效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此外,在培养现有的管理人员时,也要加大力度引进优秀的预算管理人才,壮大工程预算管理人才的队伍,将新鲜血液注入到房建工程预算编制工作中,从而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可持续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