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描写柳树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柳树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柳树的诗句

第1篇: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一、抓住诗词的信息

诗的信息有两种:一为显性信息,一为隐性信息,鉴赏诗歌时要首先抓住这些信息。

显性信息一般表现在诗的标题或注释中。标题中的信息一般是提示诗的内容、情感或诗的类别。如《伤田家》,“伤”为“哀”,“田家”为“伤”的对象。据题意可知,这首诗的内容是作者为田家的生活遭遇而哀伤,情感是同情农家,鞭挞社会,类别是感伤诗。又如《送元二使安西》,据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如果知道了这首诗是送别诗,那么对诗中所描写的“雨”“柳”等意象的含义及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注释中的信息一般是交作背景。鉴赏诗歌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时必须对诗人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有时考题会给我们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注释,对这些注释必须重视。

隐含信息一般隐藏在诗的上下句中,它需要考生有整体阅读能力。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究竟是什么?考生只要联系上下诗句整体阅读,就可以从诗的“谁家玉笛暗飞声”和“此夜曲中闻折柳”中捕捉到“折柳”的信息:“折柳”乃为一首曲子,是“折杨柳”的简称,这首曲子往往是用来表达惜别怀远之意的。若能把握这些信息,那么解答这道题,一般是不会有错的。

二、熟悉常用意象的象征义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义来表达思想情感。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定意义,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这对于拓展思维,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如抒愁写恨的常用“水”、“草”、“雨”等意象来表达:流水比喻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草喻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春雨比喻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松、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诗词中出现这样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惯用意象时,可以把它们作为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三、掌握常见典故的意义

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鉴赏古诗词可以从诗词中的典故着手。例如:鉴赏南宋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完成诗后问题: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这首诗很巧妙地化用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是什么?

品味一下作者想追寻一种怎样的生活,又表达了怎样一种心境?

这首诗隐含了一个典故:桃花源。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创造的一种自由自在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环境。诗人在此借用这一典故,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向往桃花源式的自由生活。

当然,从典故着手去鉴赏一首诗,前提是能把握、分析出诗中的典故。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读古诗词,在阅读中不断积累。

四、依据景物描写体味诗词意境

诗离不了对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深邃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进行分析。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对这些重要景物的描写,结合全诗来分析。

五、学会分析表现手法

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比、反衬、象征等,鉴赏古诗词就要学会分析这些表现手法。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这首诗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诗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是描写句,作者用“一树”、“千万枝”、“嫩”、“金色”、“软”等词,写出了春风中生机勃勃的柳树的特点,给读者展示了柳树的活力。三、四两句则写杨柳的处境,“荒园”“属阿谁”表现了杨柳的荒凉、孤独。全诗一、二句与三、四句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柳树的处境。我们知道,古诗很少有单纯写景的诗,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写杨柳的处境实际是写自己的处境,这样分析我们就知道这首诗是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内心怀才不遇的失落。

六、学会赏析抒情句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是诗人用来直接抒发感情的诗句。一般来说,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都要把握这些抒情诗句。如分析王禹偁《村行》一诗的思想感情,我们只要抓住最后一联诗“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结合全诗来分析就可得出结论: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因为这首诗的前三联是描写句;最后一联写了自己惆怅的原因,是抒情句,它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引发提升的,是全诗的重心所在。

第2篇: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描写秋天的成语诗句段落

描写秋天的词语

秋风萧萧、金风送爽、春花秋月、秋月寒江、晴云秋月、天高云淡、

红衰翠减、霜天红叶、枫林尽染、一叶知秋、霜叶知秋、丹枫迎秋、

秋风红叶、天高气清、秋高气爽、秋高气肃、秋高马肥、金桂飘香、

桂子飘香、稻谷飘香、春华秋实、北雁南飞、寒蝉凄切、梧桐叶落

描写秋天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描写秋天的段落

1、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2、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3、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4、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5、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6、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7、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茂密无边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8、……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第3篇: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宋】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句译文】

像碧玉一样的高高的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恰似剪刀的二月春风。(《咏柳》贺知章)

柳树杂乱的枝条刚刚抽出,还没有改变初生时的浅黄色。因为能够倚恃东风便狂舞起来,只知用飞絮遮蔽日月,却不知天地间还有清霜存在。(《咏柳》曾 巩)

【对比赏析】

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大类,它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精神品质或理想。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因诗人的心情不同,经历不同,志趣不同,同咏一个事物,其思想境界、情感倾向也就大有不同。这一点在贺知章和曾巩这两位诗人题为《咏柳》的诗作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贺知章的《咏柳》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的形象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万条垂丝,也随之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肢”的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然而,更妙的是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这两句诗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这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曾巩的《咏柳》把柳絮翻飞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本诗炼字十分精到,极富表现力,特别是第二句“倚得东风势便狂”中的“便”字,用得更是巧妙,势为什么狂?就是因为倚得了东风。这个“便”字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柳树得势即发狂的本质特点,极富讽刺意味。写作上由于诗人抓住事物的特点,使之人格化,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便跃然纸上。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实际上写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本诗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综合思考】

1.读了上面两首诗,请你说说两位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诗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第4篇: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一、拼音填汉字。

péngyǒu

shuōhuà

nǐmen

wànsuì

chūnjié

mǔqīn

chūntiān

láile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亲()好()、红()绿()、春()大()、柳()花()、泉水()()

百()齐()、()致勃勃()、往()来()、颜()色()、暖()开()

歌()语()、()里()云、()()花盛、()()风拂、

三、古诗乐园-填空。

春晓

____眠____觉晓,____啼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组词。

东()、百()、高()、()万、()友、()们

冬()、白()、()亮、生()、升()、方()

早()、明()、()草

五、对的打勾。

朋(péng pén)绿(lǜ lù)草(cǎo chǎo)声(shēng sēng)行(háng hán)

醒(xǐn xǐng)争(zèng zhèng)软(luǎn ruǎn)龄(líng lín)经(jīng jīn)

亲(qīng qīn)诗(shī sī)醉(zuì zùn)散(sàn sǎn)

六、反义词。

矮()、黑()、少()、有()、去()、闲()、今()

七、换偏旁

例;活话(说话)

朋()()爷()()放()()各()()

八、、写出班级中5位同学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访写。

例:春天,果树开花了。梨化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我们村成了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量词使用。

一()绿油油的小树一()波浪滚滚的大河一()美丽的风景一()精彩的球赛一()蒙蒙细雨一()挺拔的小树【篇二】

一、看拼音写汉字 tuō xià、 mián huā 、tián yě 、yě huā、 jiě dng 、tàn zhǎng

duǒ kāi 、duǒ shǎn 、xiǎo xī 、xī shuǐ、 yáo tóu、tuō yi

tàn lù、 jiě fàng 、yě wài、 tàn qì、 yáo yuǎn、wèi lái

Kū shù 、guāng róng 、zhuī dǎ 、xìng xú 、huā cài 、shāng diàn

shāo shuǐ 、shāojiāo、 huán rào、 jiāo huā 、diàn zhǎng 、gān kū

shān gāng、 hōng dng 、hǎn shēng、 hǎn jiào、 chūn sǔn 、shì jiè

fā yá 、hū hào 、míng liàng、 wēn nuǎn 、dì di 、hū huàn

chōu shuǐ、 zhāng yú 、xiè xie 、gē ge、 guǎi wān 、sǔn yá

ān jìng、 jiànjian、 huā gū duǒ、 jiāo shuǐ、 tǎng xià 、zhù sù

第5篇: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34-01

在古诗词中,意、象是完整有机的统一体。诗人、词人在创作诗词时,已然将自己当时的情感寄寓其中,语文学科将这种写作方法称为“托物言志”或“寓情于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抒情时,必然依托实际可感的事物完成表达。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准确地引导学生捕捉意象,感悟意象之美,有利于学生沉入作品,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进一步加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一、捕捉具有营造情境作用的意象

诗、词、曲中的一些意象具有营造情境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具体的诗词意象,促使学生的情感、思维都进入意象所营造的诗词情境中。

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意境十分唯美,而产生这一效果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大量意象的运用。在进行本课教学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从全曲中找到作品中描写的所有具体事物,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接着,笔者又要求学生从结构上解析这些词语。如“枯藤”可拆分为“枯”与“藤”两个词,前者为形容词,后者为名词。诗人通过精简的词语,不仅写了藤,还描写了藤的状态――枯,与“游子思乡”的主题相串联,其意义更为丰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对其它表示意象的词语进行解构,并提出对意象的独特理解,从而对诗词意境有了更深入的感知。

二、捕捉具有表达作者情感作用的意象

古诗词意象的运用服务于诗人的情感,捕捉能够表现诗人、词人情感的意象,是对古诗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的综合系统性探讨。古诗词具有表达情感的功能,教师可以重点从情感阐释上入手,引导学生品味诗句中意象所蕴藏的情感,让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中《春望》一诗,作者杜甫通过明确的情感表达,利用“破”“深”来写春的另类特征,利用“烽火”“家书”等来写战争的残酷。由此,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悲世伤时的情感不言自明。教师讲解时,必须首先联系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到诗词背后的情感线头。同时,通过朗读体会意象所带有的情感色彩。此外,对诗词中的名句进行重点品味。在学生品味诗词时,教师可视具体情况作指导。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语言艺术瑰宝。因此,一些意象具有固定的意义,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大雁是亲人联系、情感寄托的载体;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柳树成为亲友作别、悲伤相赠的载体。还有如松树的坚贞忠诚、梅花的冷艳自傲、牡丹的美丽富贵等,都是诗词意象情感固定化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意象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有准确的定位。

三、捕捉具有艺术表达作用的意象

在表达过程中,诗人一般都会采用巧妙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这些艺术化的诗句往往成为千古佳句,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读来朗朗上口,诗中实景与虚景的交错融合则让整个场景富有动感与情感。笔者在进行此诗的教学时,首先对该诗的背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通过PPT模拟了诗中描绘的自然之景。同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与品味,对“大漠孤烟直”一句进行重点赏析,分析大漠、孤烟、长河及落日等具有代表性的边塞景物在诗中起到的表达效果。最后从修辞的视角,让学生体会对偶手法的艺术运用。再如,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的尾联中,直接以“故乡水”“行舟”这两个意象来借代送行者与自己,巧妙地完成了个人情感与景物的融合。教师通过对所用艺术化表现手法的解析与释疑,帮助学生自然感觉到此时所写“故乡水”之多情,实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诗词中类似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并不在少数,有一些艺术表现套路。如李白在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等诗作中就体现了其惯用的夸张手法;杜甫则在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中体现出其在对比修辞运用上的娴熟。教师可引导学生循其习惯而知其修辞,快速而准确地品味诗词的写作艺术。

第6篇: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一、诵读——诗韵清锵玉不如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诗文诵读则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为此,在古诗词教学中,从读题入文到初读感知、细读解文、品读悟情,诵读应贯穿课堂始终。

“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是古诗吟诵应遵循的规则。我在执教《送元二使安西》时,我先指导、示范读“城”,从舒展绵长中掌握“平长”的缓;然后再指导读“渭”,从声促气短中明白“仄短”的急。通过逐字逐句的指导,同学们读得有声有味。古诗的韵味、韵律、节奏在朗朗书声中飘荡。

“回声叠读”,这种诵读方法适合描写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的诗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模拟山谷回声叠读的方法定能让学生在诵读时脑海里浮现出“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壮观画面。“天门中断楚江开——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日边来。”书声在教室里回荡,诗文的意蕴在孩子们心中涌动。

朱熹在谈古诗朗读时说:“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诗词的诵读,应根据诗词的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诵读方法,如:“吟唱”、“节奏诵读”、“配乐朗读”、“表演诵读”等。

古诗合辙押韵,旋律优美,是汉语文本中最具有“歌”性的文本。歌之、舞之、吟之、诵之,方能体验古诗词的韵味。

二、想象——借得东风好行船

古典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意境深远,赋予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诗论》道:“诗与画同质。”英国诗人雪莱也曾说:“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想象将抽象的情思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诗不仅意境优美,而且美中蕴含中深深的情。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的:

师:王维的诗是悠扬婉转的歌,更是精美绝伦的画。圈一圈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景物有 “渭城、朝雨、轻尘”。

生:“客舍、柳色新”。

师:在这幅图中你认为最有诗情画意的是哪个景物?

生:轻轻飘落的朝雨。

生:被雨淋后新绿的柳树。

……

师:说到柳树,那可是诗人们喜爱的景物之一,你知道哪些诗句写到了“柳”?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好一个“柳”字,诗人王维向我们勾画出一副色调清新的图景。写 “柳”仅仅是为了突出渭城的景色美吗?读整首诗,想一想“柳”还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从题目看王维和元二是好朋友,可能是王维希望元二留下来。

生:哦,“柳”和“留”音相似,王维用“柳”留元二。

……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关于“柳”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出现了。首开咏柳寄情的先河。“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这是依依不舍的柳。到了唐朝盛行“折柳送别”,“柳”为“留”。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这是挽留的柳。

我通过抓住“诗眼”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交流理解图景,拓展诗人们笔下柳色,进而领悟“柳”实则为“留”。“柳”传递着王维对元二的情谊。

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的方法有“意象联想法”。古诗词较为常用的意象有:“杨柳”、“明月”、“雪”、“酒”、“梅竹兰菊”……“补白想象法”、“表达创作法”、“对(类)比推想法” 等。

高尔基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再论文理通顺》)面对中年级的孩子,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地要帮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真正地领略、欣赏古诗词这朵文学艺术奇葩。

三、链接——知人论世见珠玑

鲁迅说:“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因此, 链接全篇作品,链接作者本人,链接写作背景才能较为确凿地体验诗人的情感,感悟古诗词大意。

《送元二使安西》一文,要感同身受地体验诗人的心情:1.联系时代背景,元二出使安西唐朝正处于非常时期——“安史之乱”发生了。一个混乱的社会王维对元二的担忧不言而喻。2.联系环境状况。元二出使西域本是壮举,可阳关以西却是飞沙走石,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酒”道了出王维对元二前行安西的忧虑。3.联系王维本人,王维写这首诗已是55岁,可以说渭城一别就是人生的诀别,无限凄凉化作“酒”。4.联系“阳关遗迹”,感悟人世间可贵的真情。

又如《渔歌子》这首词,链接张志和个人资料。对诗人的“不须归”便有着进一层的理解,链接张志和兄弟间一问一答,对诗人“不须归”感悟更深刻。

古诗词博大精深,言有限而意无穷。“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是探究诗歌意旨的重要策略,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可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第7篇: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1、认“戈、慷、慨、湘、棺、屹、淌”;写“廊、纤、戈、俄、拱、慷、慨、惫、湘、棺、携、谋、屹、淌”;理解“戈壁、纤巧、拱手、疲惫、携带、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拱手相让、视死如归”等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3、学习文中写左公柳的段落,了解左公柳的外形、精神品质,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

一、学生预习

1、通读课文,标注感受或疑问。2、搜集左宗棠相关资料。

二、教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展示课件: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生读、师问:同学们,这是谁用来言志的对联?)2、展示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生读、师问:这是杨昌浚见到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所写的诗,用来歌赞谁呢?)3、他就是清朝一代名官,为、建设新疆,发展民族工业立下赫赫功勋的人――左宗棠。展示课件:左宗棠简介。4、导入新课,齐读标题。(板书:左公柳)

二、通读课文,检查预习。

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展示课件(我会认): 戈、慷、慨、湘、棺、屹、淌(自己读、指名读。)

在白板上书写“慷、湘、淌”三个字拼音,强调读准后鼻音。

展示课件(我会写):廊、纤、戈、俄、拱、慷、慨、惫、湘、棺、携、谋、屹、淌(轮流读, 交流记字方法。)

重点指导“戈、屹、携”三个字的写法,指定学生上台书写,师生共同点评写法。

(2)理解词语

展示课件:戈壁、w巧、拱手、疲惫、携带、屹立、流淌、睿智、慷慨激昂、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拱手相让、视死如归

读词语,哪些词语你不明白?(生生互动,质疑释疑。)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在白板上用聚光灯聚焦词语“视死如归”,让学生阐述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再读感知,理清层次

1、学生默读并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讨论汇报)

主要内容:主要记叙了“我们”在游览玉门关途中,听闻左宗棠的爱国事迹。

2、从几个方面介绍左宗棠的爱国事迹?(、建设新疆 )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两方面内容?

(4-13)介绍左宗棠事迹。

(2)1―3、14各写什么?简要说一说。文章分几段?

(1-3)描绘玉门关外的柳树那高大挺拔的形象。

(14)抒发我们对左公柳的景仰、歌颂的情感。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3);第二段(4―13);第三段(14)。

3、再次读文,提出质疑

该文章写人还是写物?(写左宗棠为什么题目是左公柳?左公柳与左宗棠有何关系?)

四、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师引导: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先认识一下左公柳。(左公柳有什么特点?)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并标记描写左公柳的重点词句,书写左公柳给你留下的印象及感受。(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惑?)(同桌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1、展示课件:前方傲然挺立着一棵柳树。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啊,好粗的树哇!两人合抱都抱不拢。(展示课件:左公柳)A、从重点词句“高大茁壮,身姿挺拔、刚劲有力、宛如帷幄”体会出左公柳的外形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标记重点词语并板书:外形特点。B、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板书:比喻、拟人。C、疑问:左公柳生长在什么环境?课件出示:戈壁滩图片再体会:(黄沙漫漫)用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引出“沙漠没有春风,没有绿色。映入眼帘的除了黄沙还是黄沙”?体会出左公柳生命力顽强,感受作者的惊讶与对它的赞美。D、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读出柳树的高大挺拔、刚劲有力,读出赞美之情。)

总结学法:

(1)抓重点词句理解。(2)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3)有什么疑问?(4)感情朗读。

按上述方法学习其他写左公柳的句子。

2、展示课件:听完导游的讲述,我们情不自禁地再次凝望眼前的这棵柳树――它依然屹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

A、重点词语“屹立”、“茂密”、“钢筋般”、“挺拔”、“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体会左公柳的刚强、生命力顽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标记相关词语。B、句子运用排比修辞法。教师板书:排比。C、 “――”在本文中的作用。 教师板书:解释说明。D、指导朗读。(由慢到快,由低到高的语气读)

3、展示课件:……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A、展示课件(内地柳树):引导学生背诵贺知章的《咏柳》,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法赞美塞外柳树与内地柔柳的大不同,赞美刚强之树坚定刚强、生命力顽强的品质,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板书:刚强)B、指导朗读出树的刚强、英勇无畏。

4、展示课件:这哪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A、你觉得这是棵什么柳树?(这不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她是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B、用什么修辞方法?(设问加反问)C、初步体会该修辞方法的作用。强调它不是普通的柳树,它是刚强之树,她是特殊的精神之树。这精神就是像爱国将士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品质。D、指导朗读。(用激昂、赞美的语气读。)

五、拓展延伸,领悟写法

1、把写柳树的句子连起来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展示课件:(先写树外形、后赞树品质、再赞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人。)2、教师讲解:这几个句子,随文逐步出现,让我们对柳树的认识得以加深、升华。既是写物,更是颂人,那么文章题目虽为左公柳,其实赞美左宗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板书:借物喻人3、回忆:还有那些类似的文章呢?学生回答:《铺路石》、《蜡烛》、《春蚕》、《莲叶青青》……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8篇: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杨万里;七绝;句法;意象选择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46-05

陆游在《杨廷秀寄南海集》中说:“夜读杨卿南海句,始知天下有高流”“四百年来无复继,如今始有此翁诗”;他还在《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云:“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范成大在《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说:“文名藉甚更诗声”“句从月协天心得”,他们所评价的都是杨万里的诗歌创作。

杨万里的诗歌之所以受到著名诗人的推崇,归根结底是因为他自成一家的“诚斋体”诗风。对于“诚斋体”的具体涵义,大概自此概念提出之后就众说纷纭。近代以来,现代及当代学者对“诚斋体”的看法不断更新、补充,大有涵盖杨万里诗歌的全部优点之势。笔者认为,这样不加限定、毫无界说包括一切诗作特点的看法不符合杨万里诗歌创作的实际情况,而且过于宽泛的探讨“诚斋体”的内涵不但不会对杨万里诗风的深入认识,反而会使“诚斋体”的特征进一步晦涩难懂。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诚斋体”的真正内涵,恰当地界定具有“诚斋体”特色的诗作。

一、“诚斋体”的典型代表七绝

杨万里是一位长寿的诗人,在他八十载的人生经历中,诗歌创作有很明显的分期,即使在“诚斋体”诗风形成之后,就他本人的主观努力而言,仍在不断追求着诗风的变化,但是如果从整体特色看,诗人自己在“诚斋体”诗风形成之后的“求变”无疑是对“诚斋体”作完美的追求,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因此,以“诚斋体”诗风的是否形成为标准,杨万里诗歌的创作历程可分为模仿、探索、成熟三个时期,至于“诚斋体”诗风形成之后的“求变”完全可以认为诗人对自己诗风不懈的完美追求。

诚斋体的形成就是以其诗风进入“欣如”阶段为标志。杨万里在《诚斋荆溪集序》中说得十分清晰,“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寤,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其中的“欣如”就是诗人自己诗风成熟的境界。至于“欣如”的含义,正如杨万里自己所说“试令儿辈操笔于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其中的“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即是作诗时应对自如、诗思泉涌的“欣如”境界。达到这种作诗状态,是诗人一直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诗人长期探索、积累的结果。“欣如”境界一旦获得,会令诗人欣喜若狂,创作大丰。因此,杨万里说:“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可见,至“戊戌三朝”,杨万里诗风已经,成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诚斋体”风范。而这一时期的结集主要就是《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三本诗集。

梳理这三个集子,我们会发现其中的七绝数量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看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研究成果,他对杨万里各本诗集中绝句数量做了一一统计,通过整体的对比,七绝诗体占杨万里整个诗歌数量的一半以上。而具体到《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三本诗集中,七绝更占有不小的比重,如在《荆溪集》中七绝占66%,在《西归集》中占72%,在《南海集》中63%,这些数字无可争辩的说明:七绝在诚斋体诗风的重要载体。

至于杨万里为何选择七绝的形式来创作“诚斋体”诗歌,笔者认为主要得益于绝句诗体本身具有的“七言四句”自由不拘的形式,这种诗体形式最能表达杨万里的心口,也是诗人进入“欣如”状态后最容易采用的,正如张瑞君在《杨万里评传》中所言的“在五七言诗的各种体裁中,七绝最容易写得富有情趣、活泼、灵动。它既不象古风那样讲究章法,也不象律诗讲究对仗而形成拘谨和板滞”,“就五绝与七绝而言,七绝因能巧用虚词、重字等更灵活多变”,这些分析准确概括了七绝较于其他诗体的优势,可谓精到,也再次说明七绝之于杨万里创作“诚斋体”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大致粗略地认为杨万里选用了七绝,而七绝成就了“诚斋体”。

二、杨万里七绝句法词法的运用

有人总结杨万里绝句的作法,依据对仗还是散句总结出若干结构,其实这种路数不是依据绝句总结结构,而是以结构去套绝句,因为结构是完全式的、具有绝对包容性的,以此全部结构模式去衡量绝句形式,当然总能找到例证,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分析总结路数无疑是削足适履,更不能加深对于绝句的认识,其实质就是先有概念,后找例证,也即是“主题先行”。因此,分析总结性探索应避免此类观念先入,在未有定论之前,科学的态度是先个别再一般,即从个别的特点走向一般的总结。所以,笔者结合杨万里七绝的创作实践,力求通过具体作品的归类分析,得出较为正确的“一般”性结论。细细梳理杨万里诗风成熟时期的七绝,我们可从以下四方面来把握其艺术特征:

(一)虚词的巧妙运用

诗歌以字少凝练见长,要求言短意长,因此篇幅十分有限,就七绝而言,一首诗作四句二十八字,可谓极其短小。一般情况下,诗人创作诗作要表达丰富的意蕴,必须多用实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丰富含义的传递。而杨万里则喜欢用虚词,而且用的很巧妙,一首诗的好坏甚至取决于一个虚词的点缀装饰,这无疑是“诚斋体”七绝的独特之处。具体而言,杨万里七绝诗句中副词、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等虚词用的最为精当,可举诗例如下:

1.副词的运用。副词虽属虚词,但由于它具有表情态、程度、时间等方向的功能。所以杨万里喜欢在七绝中运用,其七绝诗句中常见的副词有“忽、乃、皆、曾、聊、犹、堪、自、复”等。例如:

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入常山界二首》)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呜。(《宿灵鹫禅寺二首》其二)

忽开风起仍波起,乃是飞声与落声。(《净远亭晚望》)

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三)

归舟曾被此滩留,说著招贤梦亦愁。(《过招贤渡四首》其一)

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匾豆花。(《秋花》)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昼落无声夜有声,只堪醉听不堪醒。(《秋雨叹十解》其七)

我自愁吟无意思,蝉声移近入檐枝。(《秋热二首》其二)

春风也解嫌萧索,自送秋千不要人。(《晓寒二首》其一)

吹乱众红还复整,海棠却不怕春风。(《晓寒二首》其二)

2.介词的运用。在诚斋体绝句中,杨万里常用的介词有“于、从、与、和、替、将、向、以”等。例如:

梅于雪后较多花,草亦晴初忽几芽。(《雪霁出

城》)

上巳春阴政未开,寒窗愁坐冷于灰。(《上巳三首》其一)

待倩春风作媒却,西湖嫁与水仙王。(《水仙花四首》其二)

只有向南接天去,更和一线也无痕。(《过新开湖五首》其一)

问渠何故终不语,却倩滩声替佛谈。(《兰溪双塔》)

偶见群儿聊与戏,布衫青底捉将来。(《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

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罗溪望夫岭二首》其一)

莫以甘棠南国荫,便忘蓝草北堂别。(《送庆基叔德上犹二绝》其一)

3.助词的运用。杨万里在七绝中常用的助词有“得、却、煞(杀)、来、将、了、去”等。例如:

柳上青虫宁许劣,垂丝到地却回身。(《过招贤渡四首》其二)

野鸭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却飞回。(《登净远亭》)

上却城来忘却归,迎他来属送他飞。(《晚衙野望》)

到得欲开浑别了,玉肤洗退淡脂。(《瓶中红白二莲五首》其四)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立秋日闻蝉》)

茅屋破时偏入画,布衫洗了晒枯桑。(《野望二首》)

无数菊苗齐老去。多时花径不曾来。(《雨后行郡圃》)

4.连词的运用。在绝句中,杨万里常用的连词有“与、及、和、且、若、虽、要、只有、又、而、况”等。例如:

无波可照底须窥,与柳争娇也学垂。(《垂丝海棠二首》其一)

七字全胜五字城,清於庾信及锺嵘。(《和昊盐丞雪中湖上访梅四首》其二)

从教三日风和雨,闭户烧香不看花。(《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其二)

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须吟。(《舟过黄田,谒龙母护应庙二首》其一)

野鸭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却飞回。(《登净远亭》)

若要顺风兼顺水,拖头背指谢家山。(《过凌献台,望谢家青山》)

若遭好月唤登楼,脚力虽慵不自由。(《清心阁》)

要寻疏影横斜底,拣尽南枝与北枝。(《雪中看梅》)

只有睡时愁可遣,眷愁又向梦中来。(《纷纭》)

秋风遣我疏团扇,又被春风遣唤渠。(《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其二)

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十)

有得俸钱无吏青,如公官况世间无。(《和岩州添停赵彦先寄四鲍句》其二)

5.语气词的运用。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的语气词有“么、无、休、哉、矣、些”等。例如:

一年好处君知么,寒食千门插柳枝。(《清明雨寒八首》其二)

我昔属官今属我,子能略伴瘦藤无?(《送傅山人二绝句》其一)

莫笑山庄小集休,篇篇字字爽於秋。(《题山庄小集》)

荆溪老守底风流,哦就千诗一笑休。(《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得因十诗》其十)

闻道常山水壮哉,问途何惜小纡回。(《晨炊江山悬驿》)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二首》)

未论似得酴醵否,且是幽香野得些。(《入上饶界,道中野酴醵盛开二首》其二)

(二)句法的灵活多变

这是有关诗句中“句法”具体运用的问题,也是指诗句之间的关系方面,杨万里在《和李天麟二首》一诗中说“句法天难秘,工夫子但加”,说的就是诗句句法的功夫。至于杨万里所言“句法”的含义,笔者认为当是指诗作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与连接规则。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中国的文字尤其是中国诗的文字,是一种紧凑非常――紧凑到了最高限度的文字。这种诗意的美,完全靠‘句法’表现出来的。”诗作风范的确立离不开“句法”,同样“诚斋体”的形成也有“句法”运用的功劳,因此,句法的灵活多变无疑是“诚斋体”七绝的独特方面。结合具体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杨万里在诗句的组合关系中使用了以下“句法”:

1.反问式的句法。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反问式连接诗句,以加强语势。例如:

不特山盘水亦回,溪山信关暇徘徊。(《过下梅》)

春光尽好关侬事。细雨梅花只做愁。(《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二首》其二)

若无六代英雄骨,牛首诸山肯尔高。(《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其四)

尽日舞风浑不倦,无人柰得柳条何。(《六月六日小集二首》其二)

尽日向人挥玉尘,知将何事语春风。(《宿南岭驿二首》其二)

2.设问式句法。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设问式联系上下旬,在一问一答中,使句间关系更为紧凑。如:

登山得似游湖好,却是湖心看尽山。(《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其二)

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棱车。(《观蚁二首》其一)

如何对立烛光中。只见江梅白于雪。(《烛下瓶中江蜡二梅》)

郎峰好处端何似,笋剥三竿紫水精。(《江郎峰三石山在江山县南三十五里,礼贤镇望之极正,里人又呼为郎峰》)

平生山水看多少,最爱真阳第二峰。(《过真阳峡六首》其一)

3.倒装式句法。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倒装式,后句常常是前句行为或N"说的原因,即倒原因于后、变结果于前,如此更使语势跌宕。例如:

走上松梢绕却它,为他满插一头花。(《入上饶界,道中野酴醵盛开二首》其二)

花品已高香更绝,却缘韵胜得清愁。(《木犀落尽有感二首》其二)

荷衣芰制雪为容,家住云烟太华峰。(《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藕》)

风掠水衣无处去,柳塘著在角头边。(《万安出郭早行》)

破晓篙师报放船,今朝不似昨朝寒。(《明发阶口岸下》)

梦中草草披衣起,爱看轻舟下急滩。(《明发阶口岸下》)

4.转折式句法。在诚斋体七绝中,杨万里常用转折式,前后两句形成矛盾之势,以化深化诗意引人惊醒。例如:

袈裟未着愁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送德轮行者》)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悯农》)

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过显济庙前石矶竹枝》)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着春衫不裹头。(《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

也知滩急船难上,仰踏桅竿卧着篙。(《过招贤渡四首》其四)

三、杨万里七绝意象与表达手段的选择

(一)物象选择“小”的意趣

在杨万里现存成熟时期诗作中,数量上七绝占一半稍强,其中更以众多的咏物诗为人们所关注。与其他诗人创作咏物诗不同的是,杨万里的独特性体现在物象的选择上。从某种角度说,物象选择的倾向是诗人诗风意趣的所在,因此,以所咏对象来考察杨万里七绝咏物诗也能窥测出“诚斋体”的基本风貌。

细析具体诗作,我们会发现杨万里的七绝咏物诗有以下三个特点:

1.选择大动物、大植物诗作数量较少,选择小动物、小植物诗作数量众多。

在诚斋体七绝咏物诗中,大动物如牛、马等很少单独描写,即使写到牛、马等大体格动物,也多是诗句中提到,而全诗的中心决不是围绕其展开,如《过大皋渡》一诗中“黄牛无数放春晴,船行非与牛相

背,何事黄牛却倒行”虽三句涉及到牛,但都是放到首句“隔岸横州十里青”以及诗题“大皋渡”背景展开的。至于大植物如柳、松、桑、枫等,虽然比大动物牛、马受关注的机会多,但其根本命运也未有主要的改变,其地位和作用在诚斋体咏物诗中同大动物一样,例如在七绝咏物诗中,柳树是杨万里选择最多的大植物,但其有关柳树的诗作多着眼于柳丝、柳条等小的部件。如“辇路金丝半欲垂,外间玉爪未渠开”(《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新柳》)“一巷海棠千架锦,两堤杨柳万窝丝”(《游翟园三首》其一)等等。

相比较而言,诚斋体七绝咏物诗更多的描写小动物、小植物。

小动物如鹊、莺、萤、蛙、蜂、蚁、促织、蝇、鸦、蜘蛛、啄木鸟、雁、子规、蝉、鱼、蝶、蜻蜒、鸡、水螳螂、蛩、鹅等,可谓为数不少。至于小植物更是数目众多,如梅花、海棠花、杏花、木犀花、李花、牡丹等反复出现,数量很多,占有咏物诗的绝大部分。

2.描摹动物的诗作明显少于描写植物的诗作数量。

细细梳理杨万里诗歌全集,我们会发现其中以咏动植物为题的各类诗体共有450首,而咏动物的诗只有6l首,尚不足13%,如果以诚斋体七绝咏物诗来考察咏动物的诗数量将更小。相对而言,不少诗作直接以植物命题,如《腊梅四首》、《木犀二绝句》、《神堂铺前桃花》、《野菊》、《黄菊》、《残菊》、《残梅》、《垂丝海棠》、《葵叶》、《道旁草木二首》等都是较为著名的诗作。

3.多用拟人化的描写来表现意趣。这种特点在诚斋体七绝咏物诗中反映的极为普遍,更极为突出,以至于任意捏来一首七绝咏物诗,都能说上它对意趣或日谐趣的表达。如《郎石峰》一诗:

四旁不与众山连。特地孤尖立半天。

碧落诸峰非不好,让他郎石一峰先。

这一诗言众山之中的一耸独峰――郎石峰单独直立说成“特地孤尖”而且“立半天”,且其有意识的“不与众山连”,典型的人格化;而且诗的前两句还可看作诗人站在“郎石峰”的角度来发言,而诗的后两句则站在众山的角度上说话,意为之所以郎石峰单独直立,不是因为其他山峰不好,而是其他山峰相互谦让,所以说“让他郎石-峰先”,其拟人化的谐趣令人忍俊不禁,而且又令人深思。再比如《鹅鼻铺前桃花》前两句是说自己归家较晚,而后两句则采用拟人手法,将桃花的盛开与自己的归家之喜连接起来,进而使人看到了桃花之喜,所以说“路上桃花亦喜。为人浓抹湿燕支”。总之,这种拟人意趣在诚斋体七绝咏物诗中随处可见。

(二)叙述、议论的完美组合

在杨万里七绝中,叙述与议论的完美组合也值得我们关注。按诗句所言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叙述句和议论句,任何一首诗都可分为这两个部分,都由两部分组成。叙述与议论的完美结合,也是诚斋体七绝的一大特征。以二者在诗作中次序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

1.先叙后议。即诗歌开头先进行铺叙、描写,或交待物象或言说事情,而后诗人则表达自己对物象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这种形式使诚斋体诗风更为平易,因为先叙述再议论的顺序很符合读者的接受阅读规律。如《余于沂流至安仁》一诗,前两旬“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点出了自己所处的水域环境,而后两句“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则是由水域环境而发出的议论。以此考察杨万里的七绝诗作,数量不少,如《玉山道中》、《郡斋梅花》、《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晨炊黄冈望海》等都是较为典型的先叙后议的诗篇。

2.先议后叙。即先发表自己对某事某物的看法和态度,随后在叙述当前的事情和物象,这与逻辑学中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规律较为相似。这种先议后叙的形式,有助于诗人表达自己对事对物的真正态度,从而较为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过招贤渡四首》其三一诗,首句“倦游客子自无聊”即是议论。说出自己的因为倦游而百无聊赖,第二句“不是江山景不饶”以议论的形式说明了不是其他原因,总的来说前两句以议论为主,而后两句“危岸崩沙新改路,断渠横石自成桥”,虽然暗含一定的深意哲理,但如果以字面意思而理解为自己游山时看到的景象也是十分妥当的,因此可定为叙述。再如《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子二首》,其两首诗都可看作先议后叙模式,当中最为典型的要数第二首,其前两句“不宿青枫学子规,不穿绿柳伴莺啼”完全是议论,而后两句“双飞只爱清江水。自喜身轻照舞衣”,可以看作叙述。在诚斋体七绝中,先议后叙模式的诗作代表还有《海岸七里沙二首》其二、《初四日晨炊横翠亭》、《榕树》、《南雄驿前双柳》、《蜡梅》、《过扬二渡》等。

3.叙议一体。即叙述与议论合而为一。很难分清哪是叙述、哪是议论,这是叙述和议论的真正结合,有助于诗人意绪的表达和物象、事情的融会贯通。如《过招贤渡四首》其四一诗,咋一看全诗从首到尾均为议论,其实是叙述与议论的融汇:前两句“岸上行人莫叹劳,长年三老政呼号”,既议论规劝行人“莫叹劳”,又叙述言说生活在此“三老”生活极为不好;后两句“也知滩恶船难上,仰蹈桅竿卧著篙”,既是言说“岸上难走水上却更难行”,以致于“仰蹈桅竿卧著篙”才能前进,可见其全诗是议论与叙述的融汇。《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全诗同样也是议论与叙述的合一。同类的代表诗作还有《题山庄小集》、《春晓三首》其二、《垂丝海棠半落》、《静坐池亭二首》其一、《红叶》、《蒲桃乾》等。

四、诗学意蕴

杨万里是位学者型诗人,他的诗作内容绝大多数是对平凡生活的吟咏,从而表现出独具特色的生活意趣。如前所言,“戊戌三朝”时节的七绝是杨万里诗风成熟的标志,也是其“诚斋体”形成的最初成果和典型代表。经过第三部分的分析,我们更能明确把握住代表“诚斋体”诗风的七绝的美学特征,而这些美学特征背后的理学观物态度的支撑,更值得我们去关注探讨。

正如前所论述的那样,杨万里在为数众多的七绝咏物诗中,十分侧重于对植物的关注,这体现了他的静的观物态度,而背后正是理学观物方法。

第9篇:描写柳树的诗句范文

一个民族的审美,常常具有属于这个民族的潜意识。我们的创作符合这种潜意识的时候,就容易被认同,反之,则常常不太容易被接受。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立足于我们的中国审美传统,让自己的写作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潜意识。

情与物融

我们的古典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含蓄蕴藉的,作品的情感抒发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寄情于物。

我们可以以《诗经》中的两首诗为例:《关雎》写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得到之前,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得到之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里,君子对淑女的感情既真挚又节制,让人觉得“乐而不”,典雅含蓄。那我们还应注意一下,是什么原因让这首诗歌呈现这样的含蓄之美的呢?不能忽略了那“关关雎鸠”,也不能忽略了那“参差荇菜”。雎鸠和鸣,赋予了诗歌以声音的美,荇菜的“左右流之”,赋予诗歌以画面的美。这些自然之物的描写,本身就奠定了优美的抒情基调,只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优雅行为,才能与之和谐。再比如《蒹葭》,诗中的女主角甚至都没出现,作者对水边蒹葭反复描写,就已经把自己的哀婉缠绵之意表达得荡气回肠了。而这种忧伤又不是太过浓烈的,这是孔子所言的“哀而不伤”,也呈现出了典雅含蓄之美。这两首诗歌都是借助自然之物来达到抒情审美化的效果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亦即“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让人和大自然处于和谐状态,把人的喜怒哀乐放在自然山水之中,这样的情感就不至于太过直白无味了,山水成了人情感物化之后的山水,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代的诗歌基本上都离不开对自然之物的描写,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比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其实是把人的情感都蕴含在里面了,因为抒情的含蓄,所以也就有了审美的蕴藉。

举个具体的例子说,有的诗人明明很失意,但是他的诗歌里也往往不会把这种失意很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让我们在感受的诗人的情感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获得审美的体验。比如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们感觉诗人举步维艰,前路茫茫,可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依然是一派壮美的感觉,这就是景语的美带给人的感染力。如果李白把《行路难》中写景的句子去掉,全用直接抒情,那《行路难》就不再是充满审美意蕴的诗歌,而是一个庸人牢骚满腹的抱怨了。

在今天的写作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抒情要找到一个寄托的物,比如我们思念一个人,可以思念与他(她)相关的一花一木;比如写离别,我们可以让离别的情境诗意一些,可以把离别放置在一棵柳树的背景之下(也可以是一棵桂花树、一棵梨树、一棵枣树、一片桦树林等等);写乡下的爷爷奶奶,就把人物放置在麦田或者稻田等田园的背景之下等等,这样人的活动就有了景致的烘托,既提升了审美的指数,又可以把自己干巴巴的抒情议论通过景语含蓄有味地表达出来。当然,直接抒情本来也有直接抒情的好处,但是我们通过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透视会发现,我们潜意识里还是更喜欢借景抒情,因为情与物融,是我们传统的审美观,早就积淀在我们的民族性格里了。我们喜欢情而不言,“拈花一笑”,让人去神会。所以写作的时候,还是要学会借物抒情,这样更符合我们的民族审美潜意识。

思与境谐

“思与境谐”是紧承“情与物融”而来的。一旦“情与物融”,那么带来的效果必然是“思与境谐”。

“思与境谐”这个说法,与中国诗人的自然宇宙意识密切相关。中国古代诗人,把自然风物都做了情感编码,他们的欢乐、愁绪、清高、憎恶,往往都寄托给了某些自然之物。他们抒情的时候,自己的心思与自然之物就会非常巧妙地融合起来,产生一种奇妙的境界,时间久了,这些自然之物所代表的情感也就约定俗成了。所以,我们的文化里,青山、明月、杜宇、鸿雁、东风、柳絮等等一系列事物,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已经成了我们抒情表达的符号性事物。诗人一旦想要抒情,就会选取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景物,来营造和自己的思绪相契合的意境。比如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所营造的意境是凄苦的,孤寂的,正好契合他贬谪途中,愁绪满怀的心绪。再比如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写梅花的身居驿外的寂寞处境,就是在写自己无人赏识的悲凉处境。

这些在诗歌中形成“思与境谐”的写作手法,必然也会影响到我们今天的散文创作。我们写抒情散文的时候,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一般都会造境。比如朱自清写《春》的时候,他很自然地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一下子就把春天那种温软、多情的感觉写出来了,春天的感觉扑面而来。因为“杨柳风”“东风”这样的意象,创造的是一种温柔美好、情意绵绵的意境。再比如老舍写《济南的冬天》,里面有这样的一段:“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老舍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小水墨画,那这里寄托的是什么“思”,怎样与“境”谐的呢?老舍说这幅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唐代的水墨画追求的是什么境界?我们可以想一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不难推想唐代的水墨画追求的应该是一种玄远幽深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不正是老舍的审美追求吗?这就是“思与境谐”的诗歌或者绘画手法运用于作文中的经典范例。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让他们有一个“造境”的意识,自己写入文中的描摹风景的句子,都不是无端出现的,它们寄托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者暗示着文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总之,这些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使命的。要学会让这些自然风物“说话”,也就是“思与境谐”,那么文章就会极富表现力,非常具有审美意蕴了。

言与意和

言与意和,探讨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这句话本来是论述君子的理想人格的,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孔子的这段话:对美的看法,应符合人们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要求。如果内容胜于形式,就显得粗野。形式胜过内容,则显得浮华。只有内容与形式配合得很好的文章,才称得上好文。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中庸之道。

对于言和意,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我们应追求和谐、适度的审美标准。学生平时的习作,大多都是在“言”上缺少修饰,实话实说,“素面朝天”,甚至是“不修边幅”,谈不上审美。虽然说朴素到极致也是美,比如朱自清写作的《背影》,就是极为平实的,但是这种抱朴见素的美是需要阅历的,往往是写作大家才能举重若轻,删繁就简,学生写作常常不具备这样的功底。可以这样说,写作如果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个阶段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个阶段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么写作大家的朴素是第三个阶段,我们的朴素就是第一个阶段。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会必要的修饰,让文字的表达有一些美感,这样欣赏起来才更赏心悦目。

文章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要根据内容而定。如果文章是写景抒情的,那就诗意优美一些,如果是写人叙事的,则应朴素而生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切记,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如果内容是优美的而语言却呆板单调,就如同衣着不整参加宴席,当然不合时宜;如果形式浮华而内容朴实,又如同给满脸皱纹的祖母穿上了青春少女的服饰,非但不美,反而会显得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