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化概念范文

城镇化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化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镇化概念

第1篇:城镇化概念范文

基于振型的位移展开

1基于振型的位移公式推导

振型是结构空间位移的坐标基,所有位移都可通过振型进行展开。同理,内力和应力也可由振型展开,据此可定量化反映结构某方向上的变形状态。结构位移的展开公式如下,设结构的位移表达式为其中,s为位移空间向量;v为位移的幅值,即最大值。式(1)展开的关键是s向量的推导,假定s向量可展开为在式(2)两侧前乘Tr,并利用振型展开的正交性,可以得到利用式(3)和式(4)可将任意空间向量展开成以结构振型为坐标基的空间向量之和的形式。

2基于振型的位移展开

(1)平面问题的振型展开某5层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每层的质量和刚度均为m和k,结构的位移有以下两种形状,应用本结构的振型加以展开。利用以上推导出来的公式,可求出A和B展开以Φ为坐标基的式子AT和BT,见下页式(7)和式(8)所示。

从式(7)、式(8)可以看出,对于位移形式较为简单的A式,第一振型占主导地位,各自由度处几乎占总反应的80%以上;相对较为复杂的B式,第一振型占总反应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以第一振型为主。所以对于中、低高度类型结构,传统的Pushover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2)空间位移的振型展开假定某3层5榀3跨规则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长度方向5跨40m,宽度方向为3跨13m,层高3m。坐标轴方向:长度方向为x轴,宽度方向为y轴,高度方向为z轴。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结构除承担自重外,另外沿X轴和Y轴正方向每层梁柱交点施加集中荷载。对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前5阶频率和振动形态如图3所示。取结构中某一榀框架柱空间位移值,用前8阶振型展开,并观察各方向上位移量所占比例。某柱的位移分量为:[1.45E-03,2.00E-03,-5.45E-05,-2.24E-04,1.95E-04,0;1.92E-03,2.59E-03,-6.73E-05,-1.31E-04,1.7E-04,0],表示单元i端和j端自由度位移,分别为每端的3个平动和3个转动,共12个位移量。位移用前8阶振型展开式如式(11)所示。

从式(11)可以看出,由前8阶振型的位移展开式基本上达到了总位移的80%以上,满足一般结构设计精度的需要,故用振型指导概念设计仅需观察前几阶振型即可。

基于振型的概念设计

对于一般建筑,概念设计时,平面和空间布置尽可能规则、刚度连续;在振型上,前几阶振型以平动或弯曲振型为主,推迟或减小剪切振型、扭转振型、局部振型和耦合振型。结构的变形主要表现为4种情况:平动变形、纯扭变形、平动耦联变形和平扭耦联变形。平动和扭转振型方向因子计算公式如下。平动振型方向因子:当结构的外形确定后,平动振型方向因子和扭转振型方向因子完全确定。振型方向因子的大小决定了各阶振型中不同方向上变形状态及所占比例,对分析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图2中框架结构振型方向因子如表1所示。

由于本框架横向宽度13m,纵向长度40m,前两阶振型为平动振型,分别为纵向和横向变形;第3阶振型为弱平动耦联,同时伴有扭转变形;第4阶基本上还表现为横向平动;第5阶为较强的平动耦联,伴有扭转变形。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要注意角柱的配筋,同时边柱的配筋也要引起注意,防止扭转破坏。利用振型指导结构概念设计的步骤如下:

(1)建立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结构频率避开场地特征频率、设备工作频率和人的敏感频率等范围,满足适用性和安全性要求。

(2)观察结构振型模式,利用振型方向系数量化各阶振型中不同方向上变形量,判断结构的变形状态。

(3)对于某些不规则结构的角柱和边柱,鉴于其变形的特殊性,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防止脆性破坏。

(4)对于特别不规则结构,应加强某些楼层或某些杆件的构造措施,提高结构的延性性能。

结论

利用结构振型为坐标基,对任意位移进行展开,进而利用振型方向因子对各振型不同方向上的变形值进行量化,得到以下结论:

(1)任意位移均能以振型为空间坐标基进行展开,并且根据结构的规则程度,仅需前几阶振型就能满足工程精度需要。

(2)利用振型方向因子可以量化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顺序及平扭振型所占的比例。

第2篇:城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商业物流;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546-05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其发展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为物流产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综合性产业,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而在物流产业中商业物流更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当前商业中的较高业态连锁、百货公司和商业中心的运转基础。同时一个地区物流发展水平也和很多因素相关,城镇化的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1]。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化为城镇型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速度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但是在数量得以提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环境污染、留守儿童、农村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影响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一个立足于建立在整体战略的基础之上,统筹各种因素使农村得以进一步发展的观点。同时,中国的西北地区一直以来是中国重点发展的对象,但是因为区域以及历史的原因,物流产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用新型城镇化的视野来研究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希望给西北地区进一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予以借鉴。本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是建立在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解析,明确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的区别,以及新型城镇化对构建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要求;另外一个层面上,以西北地区为例,研究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所在,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1 概念解析

虽然城镇化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为了更好的区分新旧城镇化的概念,有必要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

1.1 城镇化

城镇化的概念源自城市化,是不同研究者为了区别彼此的研究切入点进行的概念区分。城市化其本身包含两层含义[2]:第一是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第二是城市的生产以及生活特征开始影响城市周边的地区。当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人口的非农化转变、地域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城镇化研究的对象。总体来说,城镇化意味着务农人口的不断减少、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生活观念的不断延伸。

1.2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提出的,更强调人的本质性特征,发展现代工业、统筹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实现其与农村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高效集约、功能完备、环境友好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1.3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对城镇化过程质量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注重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在注重城镇化硬件措施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农村居民的就业、居住、升学、医疗等社会问题,是一个观念的彻底革新。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提出了特色化的发展,也就是不同地区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特色[3]。

1.4 农村商业物流

农村商业物流的概念是从区域物流的概念延伸而来,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物流的一个小分支,强调一定区域内商业物品的物流,所以必须首先弄清区域物流的概念。区域物流是国家物流体系的分解,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建构在区域基础设施基础之上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一个包含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传递全过程的总体。

2 农村商业物流的特征

区域商业物流作为一种有别于国家物流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独立性、开放性和区域紧密相关性。地区性是由于自然、社会、历史以及文化形成的相对独立空间,区域物流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表现为区域内的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以及实体性。独立性表现在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内部各个物流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紧密关系,不同的区域商业物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表明区域商业物流之所以形成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内,其利益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利益[4];开放性说明区域商业物流的独立性并不代表其是完全封闭的,其发展的过程也是和外部相互联系的过程,需要和其他的区域物流进行分工协作,以及职能调整,最为重要的是,在明确其他的区域物流的特点之后,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区域特征形成自身的区域优势;区域紧密相关性表示区域商业物流归根到底是和一定的区域相联系的,那么所处区域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都会对该地区的商业物流带来影响。

3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理论的提出对中国整体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过度追求数量以及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对于在西北地区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1 西北地区城镇化的现状

1984年是全国范围内城市数量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1984年以前由于国家城市发展的重心在于中西部地区,则西北地区的城市得到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城市的数量是全国城市总数的35%,但是1984年以后,随着国家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目前,城市数量仅仅占到全国的18.3%,在数量上明显滞后于东、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城市非农人口仅占全国的16.6%。城市等级层次,不同规模,发展战略意义是不一样的,和东中部地区进行比较,西北地区在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的数量上都明显落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分布是其优势所在,但是这也导致了西北地区的城市密度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在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上,西北地区居民处于落后状况。从这些衡量指标综合来看,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亟待调整思路,进行跨越式的发展。

3.1.1 西北商业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分析 物流运输是物流产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衡量物流运输水平一般是以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以及单位里程。西北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情况可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物流运输主要依靠的是公路运输,而铁路运输以及高速运输的功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也显示出西北物流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3.1.2 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增长率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较慢,只有甘肃省6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20%,同时西北地区的地区之间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其中新疆地区在西北地区呈现明显的落后态势。

3.2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分析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本身的地理因素制约,也有主观战略发展因素,只有清晰了解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打破发展的壁垒,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观念来实现发展。

3.2.1 地理环境恶劣 对于区域的发展,尤其是物流产业的发展,地理环境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但是西北地区相对于东、中部地区,交通条件比较恶劣,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普遍缺乏,大型商品物流的重要依靠水运是其发展的致命伤。

3.2.2 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但是西北部地区在这一方面明显滞后。卫生问题、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交通及通信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西北地区进一步的发展。

3.2.3 观念与管理水平落后 西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水平的落后。服务意识差、管理模式落后、制度创新难都是其落后的重要原因。

3.2.4 城镇化特色挖掘不足 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不同地区挖掘自身特色,实施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民族风情以及地理环境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对其特色没有加以很好的利用[5]。

4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构建

中国西北地区,要想突破现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必须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型城镇化的构建。

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各种协调的过程,是重视发展质量的过程。规模协调包含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不同的层次,要实现规模协调,就要在不同地区实行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布,国家要协调发展大、中、小型城市的数量;要加强不同地区的协作,注重合理流动农村人口;功能协调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城镇化还必须发挥文化和政治的作用,要使城镇的各个功能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协调要强调在不同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是新型城镇化注重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使人口、环境、经济、资源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西北地区在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普遍的因素,还要关注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自身的发展。对于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城市,要重视其不同的作用,对于中心城市强调综合服务型功能,要进一步进行中型城市的建设,要重视镇这一层级的发展,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在职能上突出重点,依托西北地区特殊的风俗民情,打造特色专业城镇。

5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区域商业物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东、中部地区的商业物流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因为物流行业在成立之初,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加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大量的物流设施虽然已经老化,但是依然长期运作,使很多物流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物流体系分割不合理,资源不能完全利用,商业物流不同于其他的物流,批发企业、物资企业、储运企业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在西北地区最初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思维,商业物流一般散落在各个商业企业中,资源处于无法进行合理利用状态,设施也不能进行相互利用和集中管理;没有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在中国的东、中部地区,一些大型的商业企业现在已有或者正在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是在西北地区,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限制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进一步发展[6];第三方物流发展进程缓慢,因为物流的高额的基础成本性,在一个地区,形成第三方物流,从而进行统一管理,是一个地区发展商业物流最好的模式,但是西北地区因为观念和历史原因,往往没有这种第三方物流的意识,而是选择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但是由于其规模的限制,又常常带来季节性等资源浪费;信息化水平低,中国的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体系在信息化技术上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商品识别码技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传递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技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导致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的落后。

5.1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现状

农村物流因为和农业结合在一起,而农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所以农村商业物流也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包含了从农产品的形成、存储、加工、消费的全过程,以及农村人口生活用品获得全过程的物流形态。在中国的农村物流发展中,西北地区比较滞后,研究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现状,有利于准确发现农村商业物流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5.1.1 农村商业物流交通状况 中国西北地区的农村商业物流所依赖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传统型的运输工具,例如铁路、公路以及水路运输。近七年建成新线8 431 km,到2004年末,全国铁路复线总里程24 908 km,电气化总里程 19 102 km。2004 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4.9亿t,比1997年增加7.7亿t;完成货物周转量19 086亿t/km,比1997年增加5 832.7亿t/km;完成旅客周转量5 712.2亿人/km,比1997年增加2 127.3亿人/km。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在农村构建起重要的铁路运输线。公路运输是连接农村点对点物流所依赖的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到 2004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2万km,乡镇通公路率达99.5%,行政村通路率达92.9%,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1个和8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增大,2004年末达19.5 km/km2,比1997年末增加3.86 km/km2[7]。综合物流运输方式,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铁路和公路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更为先进的运输方式在农村商业物流的应用非常有限。

5.1.2 农村商业物流信息通讯状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商业物流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农村基本的信息通讯工具例如固定电话以及移动电话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2004年,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由8 354万部增加到6.47亿部。全国形成了“八纵八横”格状光缆干线,移通信网、数据网、IP电话业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

5.1.3 农产品物流现状 在农村商业物流中,农产品物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农产品交易市场开始出现,随着点对点的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但是就全国的农产品交易数量的比例分配而言,全国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

5.2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问题分析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在基础设施、信息设备都呈现出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农村的农产品物流更是城市商业物流的空白项。但是单单研究现状是没有作用的,必须深刻了解现状背后隐藏的农村商业物流的现实问题,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

5.2.1 商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商业物流所依赖的运输工具最主要的还是铁路、公路、水运这些传统型的物流方式,对于运输速度更快的运输方式应用在农村商业物流上较少,同时基础设施落后不仅仅表现在物流运输工具上,农村商业物流在物品的保管以及包装和设施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5.2.2 农村商业物流专业化水平低 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本身就是分工的结果,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农村商业物流在发展的初期就是作为一个农村经济的辅助工具,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商业物流对农村经济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商业物流存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农村商业物流的很多方面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统筹发挥作用。

5.2.3 农村商业物流的政策调控不到位 因为商业物流在投资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短期内不易收回资金,并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需要政府的有效调控和介入。但是,相对于政府部门对城市商业物流的调控,其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调控,显然存在较大的管理不足,使得不公平竞争、无序竞争、不公开交易、不规范操作经常性发生。

6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建议

新型城镇化理论相比较传统的城镇化理论,有了很多方面的改进,那么新型城镇化理论对于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为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6.1 重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规划建设

物流作为一个产业,近几年来其对于地区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各个地区也都非常重视区域商业物流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特别强调事前的规划,联系到商业物流的建设,西北地区本来的地理条件就比较恶劣,在建设区域物流的时候,更要做好规划,同时联系当地的商业规划、交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等等,要借鉴东、中部地区发展商业物流的经验,在进行具体的商业物流建设前做好区域的规划。

6.2 对现有的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设施进行整合改造以及新建

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节约和整合。同时对于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的项目,有必要先对地区的现有资源进行调查,由于当前西北地区的物流资源散落在各个商业机构中,做好对当前资源的充分利用,翻建、改建以及新建设施要同步实施。必须利用先进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撑,对当前的设施进行集约化的管理。

6.3 重视商业物流的信息技术的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重视创新,以及新兴技术的利用,而物流系统如果想做到高效,就必须发展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化的内涵是通过建立商品数据库,使商品代码化、运输网络合理化、经营管理电子化,从而实现从订货、运输、分配全过程集约管理。

6.4 更新发展理念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物流行业是21世纪的重要的利润来源。但是相对于互联网行业,知识型人才的高度密集,商业物流特别是农村商业物流,人才是特别稀缺的。对于农村商业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采取实地培训的方式,在实际的物流操作中增强管理以及组织能力。同时因为农村商业物流是建立在城市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在发展农村商业物流的时候借鉴城市商业物流发展的经验。

6.5 将农村商业物流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

物流行业是牵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动脉,但是正如其特点所示,其初始投资巨大,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必须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政府可以采取有关税收减免、土地使用费缓交等手段来刺激民间资本对农村商业物流的投资。由于目前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需要投入一定的研发资本,政府可以通过设立项目的形式,对农村商业物流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娟娟.西北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7(5):92-94.

[2] 姜大立,王 丰,甘 明.西部商业物流中心发展思路[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2):5-8.

[3] 薛 荔,陶德馨.中国商业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物流科技,2006(5):1-3.

[4] 谭春平,王 烨.甘肃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基于西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09(5):53-55.

[5] 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现状与政策性建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6):99-103.

第3篇:城镇化概念范文

摘要:文章探讨了在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图书馆发展现状及不足的分析,探索出了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新的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05-03

收稿日期:2014-11-13

作者简介:倪海燕(1969-),朝阳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城镇化和社区图书馆的概念及关系

1.1城镇化概念

综合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定义,城市化的概念可以表述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及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词汇,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中国的城市化可以具体为城镇化或小城市化,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2社区图书馆概念

社区图书馆(室)是按一定的地域来划分的。社区图书馆是以社区为依托,以文献、文化活动为载体,为特定地域内所有居民服务的图书馆,是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区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居民,属于公共图书馆体系的终端。

1.3两者关系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镇化基础的社区也随之增多,与之相应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也在强化,社区图书馆是城镇住宅文化的重要设施,是社区具有凝聚力的文化中心,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区图书馆就成为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并将随着城镇速度的加快而不断发展,城镇化在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社区图书馆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剂,为中国高质量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2城镇化进程中重视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缘由

2.1城镇化速度决定必须重视社区图书馆建设

以后,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1990年的26.41%、2000年的36.22%迅速提升到2010年的49.68%,中国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区人口加速集聚为社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动力和需求,如涌入城镇的劳动者素质提升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业余时间文化休闲娱乐问题都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而社区图书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文化设施,所以在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和整个社会必须重视社区图书馆建设,保障社区图书馆这个城镇社区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同社区硬件建设一样重要,在一个城镇社区建立起来的同时,社区图书馆也同时要向居民开放。

2.2城镇社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必须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社区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社区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缩影,折射出整个国家的进步尺度;城镇社区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大学校,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60%,以全国14亿人口计算,将有8.4亿人口居住在城镇的社区里,他们的整体素质将决定着社会的安定和“中国梦”的能否实现。而社区图书馆是具有公益性,服务性兼教育职能的社会性文化机构,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党的方针政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社区图书馆的良性运营和普及,会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稳步进程的推进剂。

2.3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功能的转变使贴近市民生活的社区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公共图书馆事业也迅猛发展,近几年还出现了面积10万平米的湖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和广州市图书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问题,致使大型公共图书馆的辐射力、影响力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大多数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大型公共图书馆更加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侧重文献信息情报功能的发挥,传统的休闲文化功能只是作为辅助功能。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完善,社区图书馆得到普及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休闲文化功能逐渐向社区图书馆转移,而市级以上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将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中心。要真正实现这个重大转变,必须建立和普及具有一定规模和标准的社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在延伸公共图书馆信息功能同时,不断开发教育、休闲娱乐、公益等服务职能,所以必须要重视社区图书馆发展。

2.4城镇化进程中居民休闲时间增多成为社区图书馆发展的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向小康迈进,空闲时间增多,求知、求美、求乐、求健,追求健康的生活成为时尚,社区图书馆在文化娱乐休闲的功能上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自1995年开始实行五天工作日起,在职职工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休闲中度过,他们需要利用假期充实头脑,更新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较快的中国必须利用好社区图书馆,利用休闲时间引导城镇新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接受新思想、新风尚、新技术,从而占领社区的文化阵地,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型城镇社区的沃土上蓬勃成长,从而促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镇化积极稳健进行。

倪海燕: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探析倪海燕: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探析3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社区图书馆事业已经迅速发展,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省市发展较快。2014年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中规定,每个社区设立一座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其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就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2013年政府正式给社区图书馆配备图书,实现社区图书馆的全覆盖。但是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还是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新型城镇化的速度没有同步,存在着许多问题:经费、馆藏、使用面积等资源不足问题;利用率低;服务功能单一,局限在书刊借阅上的问题;工作人员临时性,不具备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但是发达国家的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已成为当地文化的缩影,中国综合全国公共图书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差距,所以要规避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图书馆发展新模式。

4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

4.1设想新模式社区图书馆

假如在社区一公里范围内,新型城镇中每个花园小区中心都有一个面积足够、功能设施齐全、人员配备齐全的社区图书馆,那将是最让居民满意的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其解决的不仅仅是借阅图书的问题,而是学生放学后去哪里的问题。社区图书馆满足日益富裕的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健康向上的文献,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成为城镇居民交流、休闲娱乐的场所,社区图书馆可以组织共读一本书读书讨论会、老年读书之友会、青少年读书作文比赛,定时组织医学、健康、法律等沙龙活动,促使居民学习、阅读、交流。努力将社区图书馆打造成一个有吸引力和让人愉快的场所,从而使国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加快实现中国城市化进程。

4.2新模式社区图书馆借鉴英国的“概念店”设计理念

根据《全球图书馆经费预测2011》的统计,欧洲和北美图书馆经费均为负增长,拖了全球的后腿,而英国“概念店”在逆境中成长,不仅区内更多的图书馆改建成“概念店”,而且,正逐渐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概念店”展示的是一个集学习、信息和图书馆于一身的社区文化中心,在国际图书馆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4.3新模式社区图书馆借鉴美国社区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美国社区图书馆经费由政府保障,是社区文化活动的纽带,是社区人们交流、互动、建立人脉关系的中心。社区图书馆是未成年人接受课外教育的场所,学生可以查资料、做作业,接受志愿者辅导,参加各类培训等,并且专门辟有儿童活动空间,提供各类益智玩具。其还举办各种公益活动,为新移民常年举办免费英语辅导、免费专业技术课程、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免费提供非盈利活动场地等。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玛丽・伊丽莎白・拉斐尔在2012年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指出图书馆的功能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其作为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场所的作用不会改变。

4.4政府保障新模式社区图书馆的发展

与国外先进的社区图书馆相比,中国的社区图书馆在建筑、设施、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必须积极探索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在最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联合办馆。

4.4.1政策保障。2011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提出,为城镇的低收入群体、农民工、非常住居民等群体带来福音。特别是2013年的《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提出要求,构建覆盖全民的文化服务网络重在有效的将服务触角伸向基层,特别是县级以下的社区、乡镇社区图书馆。城镇中社区图书馆处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前沿,相关政策的提出为社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4.4.2经费保障。政府经费支持是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保障。财政部2014年8月11日发文要求,为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中央财政下达了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49.57亿元。 国家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也必将为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制定明确的经费投入标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争取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经费标准,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应该予以保障。

4.5政府与社会共建新模式社区图书馆

4.5.1选址和建筑方面。政府城建规划设计部门规定了在小区开发建设中,必须要有社区图书馆设施,根据开发小区规模,明确制定社区图书馆面积占总住宅面积的比例和所处位置。图书馆公共用土地是政府的公共设施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不属于居民用地,开发商不需要向政府缴纳土地出让金,建筑由开发商兴建,政府低价购买,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小区开发商将社区图书馆作为小区开发的配套设施投资创办,一方面提高了开发小区的住宅文化价值品位;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小区的商品房价值,同时也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图书馆的需要。

4.5.2设备和设施方面。政府配备是主力,同时争取社会资源,如开发商、知名企业家、慈善家、居民等的赞助和捐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国家增加了大中型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图书馆事业迅猛发展,1996年国际图联在北京会议上公布了一个数据,每3.7天就有一个新馆开馆,近几年还开放了具有现代化设备、面积达到10万平米的大型图书馆,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公共图书馆建设重心必须下移,重视终端社区图书馆建设,真正构建起省、市、县区、社区图书馆四级网络体系,公共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共享才能真正实现。

4.5.3管理方面。社区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的终端,运行成功的案例都是由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参与管理,实行总分馆制。①文献配备。由公共图书馆采编中心与社会文献机构联手,完成了社区图书馆(室)文献采编加工工作,为业务规范化和一卡通服务实施打下坚实基础。②管理人员。由一、二级公共图书馆派一名业务骨干管理;社区民政干事;政府配备公益岗;在社区居民中广泛招募文化志愿者(离退休人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图书馆管理员、假期放假的大学生等)自行管理;物业公司负责公共卫生及日常维护,上岗人员统一由上级公共图书馆进行统一业务培训。③作息时间。可采用倒作息制度来取代一般图书馆通常采用的作息制度,在保证双休日开放的同时,日常开放时间可定于下午四点到晚上九点,周一到周五,白天由小区志愿者自行管理开放,这样才能确保社区居民在休闲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④制度管理。为了社区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建立起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的机构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制定相应部门的规章制度,使社区图书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李春光.加快朝阳城镇化建设[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4-5.

[2]发达不发达,要看社区图书馆――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李国新教授 [EB/OL] .[2012-05-29/2013-06-20].:1-2.

[5]刘语涵.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0):144.

[6]高立,韩洁.中国文化报一版要闻[EB/OL].[2012-08-12].http:///html/content_133484.htm.

第4篇:城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核心内涵;主导路径

1.新型城镇化概念解析

“新型城镇化”的由来要追溯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战略,继而党的十正式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当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职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后,“新型城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尽管长期以来各行业和学界人士分别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不同的研究和定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新型城镇化”并无明确统一的概念。直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至此对“新型城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序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①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②矫正和弥补持续高速的城镇化所带来的弊病和损失;③使广大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④提供中国未来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与内涵

新型城镇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建设有条不紊、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绿色低碳。深刻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主导因素以及实施路径,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这一美好愿景的基本前提。

2.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统筹推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①

以“包容、公正、有序”的理念推进人的城镇化,着眼于解决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如异地高考、养老问题等,为移民、进城的农民提供保障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同时应极力避免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出行的“城进农退”问题,改变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慢于经济城镇化的两个慢于状况,构造社会文化生态,创造城镇欢迎、接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社会环境。②

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其发展内涵不容忽视,必须深刻理解阐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各类资源日趋减少、“资源枯竭型”城镇接连出现、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速。这些问题无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努力摆脱现阶段对土地、资源、人口的严重依赖,坚定不移地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精神层面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长,因此新型城镇化仍应以改善民生为基本要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众多的弊端和损失:忽视了农业经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致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受到制约;城市空间不断被侵占,城镇肆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与紧缺问题并存,亟待解决;传统资源被过度依赖和消耗,致使能源、材料濒临枯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监管力度,致使“三高”问题长期存在。2014年爆发的雾霾天使全国半数省区、30余个城市深受迫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为此,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质量效益型为主,必须坚持健康城镇化,坚持走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

综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强调质量。在此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发展与惠民并举的新道路。

3.新型城镇化的主导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推行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市场,并非政府。政府的职责在于维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象征是城市的形成,然而城市的形成并非简单的“圈地运动”。城市是先有“市”后有“城”,“市”即指市场。过去的城是因为先有了市场,人们在市场上交易、生活,然后城才慢慢形成,谁也没有刻意造城。像魔都迈阿密和中国上海等一些国际大都市都是无意中形成的,其后来的发展规模和实力远在人们预料之外,一些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如此。因此,城市化,市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配角。③

目前,新型城镇化已由政府全面主导逐步向有限主导转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政府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建设、土地利用、体制改革等发面发挥作用,市场主导具体的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解决人口转移、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

4.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关于如何选择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问题,一度出现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但随着大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又出现了小城镇发展观点。通过反复的争论、分析、探索后,关于道路选择问题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即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应该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化,各地从实际出发,走综合协调与多元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资源环境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也不尽相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必不能采用相同模式,更不能搞“一刀切”。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④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和实际布局来因地制宜地确立城镇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5.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具体问题提出来的,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层面。

5.1人口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政府部门片面追求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却没有解决农民在城市中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没有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由于农民缺乏文化素质和一技之长,所以在城镇中的社会地位无法提高,这就违背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竞相涌入大城市,造成大城市负荷过重,形成城市拥挤、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过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人口的不合理转移致使大中小城镇发展畸形化。

5.2资源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资源短缺、资源浪费这些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强调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相违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现代化农业还未彻底实现在,这些都直接导致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城镇化占用大量耕地建设城镇,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化迅速发展导致大量资源过度消耗,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用资源十分有限。城镇建设与人口需求的严重不和谐致使建筑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鬼城”这样的怪现象。

5.3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和产业对生态环境平衡遭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大量绿色植被遭到破坏、生活环境严重恶化、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水资源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无不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和伤害。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无法顺利进行,社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6.总结与展望

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阶段极具关键性的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建设、城乡发展的关键指导战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核心、内涵与路径,发掘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十分必要。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正式公布,今年以来,取得突破性成果,24省出台户改方案。2015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北京指出,将扩大新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名单不久将会公布。新型城镇化必将蓬勃发展,拉动内需,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佳彬.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3(9).

[2]陈文科.转型中国城镇化实践四题.汉江论坛,2013(9).

第5篇:城镇化概念范文

(一)何为“城镇化”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社会学领域中的“城市化”的概念在我国开始崭露头角,但是西方的“城市化”概念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中国学者运用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词,那就是“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建设的平稳推进,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尖锐的。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又不可或缺的队伍,他们的个人职业素质和职业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是其在进入社会生活中对职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表现,包含职业技能、科技素养、职业修养、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工作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人生的存在形式。”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那么取得突出工作成绩的可能性将大幅度提升;从企业角度来看,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经常检查自己的职业行为是否合乎社会的要求,从而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二、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的关系

(一)城镇化建设需要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

城镇化建设有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但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难题和考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系统而有效的专业化培训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重视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要求在加快城镇化脚步的同时,还要注意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人员素质脱节的问题。

1.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扩大。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就业和致富的机会,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化建设需要新鲜血液,所以需要鼓励和帮助一些还在犹豫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行动。就业机会的增多,使一些拴在农业生产上的劳动力得到释放,向非农产业型劳动力转型,这样可以大力的解放和发展劳动力资源,有助于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成人口优势。同时,城镇化建设可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城镇化建设需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

中国未来50年将增加城镇人口4亿多,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需求源。这些需求不仅能够有效地刺激经济发展,拓宽市场空间,同时也会使经济结构适时调整和加速产业升级,相应的,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影响城镇化进程

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向大城市大规模转移,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城市的公共资源难以匹配,造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医疗、教育和保险也跟不上,;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生活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难以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适应城镇化建设,城镇化进程受到阻碍。

1.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决定着自身的转移就业。

由于思想认识的不成熟,有部分人对城镇化建设存在疑惑和误解,根本不了解城镇化建设的内容和具体措施,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仅仅是等着国家拨款来改善环境,不靠自己的努力只想依赖政府和社会的资助,且不充实自己依然停留在原地。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岗位竞争能力即提升其职业素质,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多样化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转移后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选择余地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受制于人,只是盲目转移。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可以胜任城市工作,甚至在有了一定原始积累后可回乡创业。

2.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存竞争本质上就是人与人的较量,只有在工作过程中不断修炼、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拥有稳定的工作保障甚至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素质培训不仅是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更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城镇化生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1.城镇化建设急需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

当下,社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要求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对其职业技能的培训必须要贴近城镇化建设,并符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并转化为城镇居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大规模的“民工潮”现象出现,不仅开拓了更宽的就业市场,还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问题。

2.城乡一体化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急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用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让其能从事更高技术含量的职业,适应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三、结语

第6篇:城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新型城镇化 发展进程 策略

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概念有共通之处,但是城镇化是城市化概念在中国的具体体现,城镇化概念更具有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快速的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城镇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镇化起源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进程,城镇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进程。2005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人口部在其出版的《世界城镇化展望》中估计,2008年全世界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世界由此迈人城市世纪。在国际上城镇化水平是以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作为城镇化的统计指标来衡量的。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均在70%以上,中等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在50%以上,落后的农业国通常不超过20%。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它构建着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系,而且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整合,城镇化将反映并影响着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是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根据诺瑟姆提出的城镇化规律,我们将城镇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镇化率30%以下的是初期的起步发展阶段,城镇化率30%~70%的是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到达70%以上的是后期的稳定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特点

1949年后,中国曾经历了曲折的城镇化进程。直至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城镇化才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1、城镇化速度快,半城镇化现象明显

198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19.39%,远落后于世界平均的城镇化水平。199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26.44%,2010年城镇化率上升到49.95%。二十年内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了23.5个百分点,年均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城镇人口净增3.69亿。

2、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历来存在较大差异。1990年以来,沿海地区利用有利的区位条件和人文环境,率先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由于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了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农村人口,使其城镇化速度大大加快,并导致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比较显著。总的趋势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居其次,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最低。如图2所示。

3、都市化现象已经显现,城市群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在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一个普遍趋势是大城市发展速度更快。因为城市本身就是集聚经济的产物,而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更明显。中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的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集聚经济的效益。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已导致大量大城市的出现,若建立都市区的界定标准,其人口规模可以更好地反映城市实际的人口规模。2000年,中国大陆已有,117个50万人以上的都市区,人口1.9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1%,如表1所示。

三、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城镇化又起了推动工业化、现代化的作用。城镇化与工业化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一方面,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引发城镇化的进程。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还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另一方面,城镇化又保障和促进工业化。总之,城镇化是工业化过程中资源配置变化的必然产物,而城镇化又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理想的城镇化模式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从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同时,城镇化对工业化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没有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钱纳里通过对世界上多个国家的研究,提出了常态发展状况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一般关系,即在一般情况下,城镇化率应大幅高于工业化率,而中国的城镇化率长期以来一直大大低于工业化率,尽管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但二者的比值不仅仍然明显低于钱纳里总结出的“一般关系”,而且也大大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如图3所示。

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互相促进,互相依赖,共同促进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将成为新时期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力量,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二者的互动机制如图4所示。

四、加快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的策略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进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改变现有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内在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上,根据中国国情,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集约型城镇化的模式,坚持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城市为主体,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布局集中、城镇密集、用地节约的城镇化之路。

1、积极发挥政府的引领和调控作用,以加快城镇化进程

政府一方面作为国家的行政主体,另一方面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要且独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指导、监察监督、管理和调控作用,走科学化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城镇化进程的正确方向和合理速度,加速城镇化的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央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责任。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引导城镇化发展的扎实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政府要致力于各项制度建设,运用政策和法律法规,消除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速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2、创新投融资体制,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投融资体制主要是指在城镇化建设中,经营和管理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基本制度和方法,其主要包含投融资决策制度、投融资组织结构、投融资主体行为、投融资资金筹措和投融资监督体系等。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体制创新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城市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及环境保护、绿化美化、供水、供电、天然气等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投融资制度的建立及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的必要手段。在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方面,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整合各类资源和放大财政资金利用效益,创新理念,政府主导,规范运营模式,完善法人结构,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运行效果,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持。

3、加快工业化中制造业及第三产业的进程,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要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需要产业发展来作为基本动力。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要坚持以产业发展来驱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形成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1975年,经济学家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从而带动了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工业化与城镇化具有一致性。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促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有利的因素,为提高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大力发展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意义。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受到世界瞩目,这是一个宏大而循序渐进的过程,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是推动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城镇化是与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才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才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属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2001《北京市低碳投融资模式与运作模拟研究》资助;北京市财政专项《专业建设―新专业建设―国际商务》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卫志民、魏欣欣: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6).

[2] 谭杪萌、张修铖: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29).

[3] 宁越敏:中国城市化特点、问题及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2(10).

[4]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思考[J].福州师专学报,2002(8).

[5] 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城市经济,2008(1).

第7篇:城镇化概念范文

虽然当前国家推行的“特色小镇”建设,赋予了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等重任,但“特色小镇”仍然需要回归到现代城镇体系,惟有此,“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如今房地产业两极分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去库存”的背景下,以房地产企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非但不可行,而且势必会导致房地产库存增加,只有小镇产业发展的特色化,才能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不仅起到了统筹城乡发展作用,而且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大量农村富余人口涌入大城市起到“蓄水池”分流作用,也降低了城镇化社会成本。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农村人口“离土不进城”,留在小城镇,不进入大中城市,就近由从事农业转为从事非农产业,并实现生活方式改变,由分散居住转为集中居住,享受城镇居民所能享受的生活便利和社会保障待遇;二是农村人口“离土又进城”,远离原先的熟人社会圈,进入大中城市。但中国除了农村成功经商人士和进城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农村参军人员城市转业外,广大农村富余人口要真正留在大中城市非常困难,因此,城镇化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包括县城在内的小城镇及发展小城镇中的内生型经济,只有做大、做强、做实城镇经济,才能顺利实现城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世纪80、90年代,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内生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起步发展时期。小城镇经济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因素,随着内生型经济飞速发展,各地城镇化呈现相对有序发展状态,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同步发展,一些内生型企业不仅为所在小城镇提供城镇化原动力,而且小城镇与内生型企业相得益彰,小城镇因内生型企业而发展,内生型企业因小城镇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壮大。

2.21世纪初,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镇化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入了全方位开发开放阶段,中国城镇化重点转到了大中城市。一方面,大中城市通过各种开发区建设,获得了发展空间和行政资源,许多城市经由开发区发展为行政区,这使得城市空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实行,使得各级政府获得了在土地倒卖上的巨大收益,同时,土地级差地租的存在进一步推进了各级政府开发大中城市的积极性。由此,中国城镇化转到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道路上来。

3.目前,中国城镇化进入到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城镇化阶段。小城镇建设已远离了孤立建设的发展时期,所以必须通过差异化定位谋求在城市群中的发展地位,避免走同质竞争发展的老路。

不管何种形式的城镇化道路,都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钱从哪里来问题。农民进入城镇,要有住房,要配套水、电、气、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还要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因此,城镇化需要拿出巨额资金,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来推动;二是人往哪里去问题。农民进入城镇后,必须要靠就业、创业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将是解决城镇化后农民就业、创业的最重要途径;三是城镇化能否持续问题。主要包括城镇发展是否有稳定的产业基础,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农民容纳能力。是否能在城镇化中避免物质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长,给城镇化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是否能真正以人为本,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和新城镇人口生活满意度。城镇化三大问题的存在意味着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镇化,终究属于土地型城镇化内容,不具有可复制和可持续发展特性。土地型城镇化道路是不可持续的,而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以城市群为主的城镇化才是当前中国应选的道路。

在以城市群为主的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发展具有降低全社会城镇化成本、统筹城乡发展功能、实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功能。“特色小镇”既是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发展的一种类型,又属于城市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小镇”只有纳入整个以城市群为主的城镇化体系,才能精准定位,找到差异化发展道路。

目前,国家鼓励支持建设的“特色小镇”有两种类型: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文)所指的特色小镇。这类特色小镇一般为县城关镇除外的建制镇,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成1000个左右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主要特点是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二是2015年1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浙江省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战略布局。但浙江省提出的“特色小镇”,其本质是“非镇非区”。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其“特色小镇”培育建设上的体制机制创新,这既来自国外特色小镇经验借鉴,又源于浙江实践基础。2015年4月,浙江省政府公布《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特色小镇概念,以及规划建设的整体要求、创建程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特色小镇”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一是特色小镇特色创建,实行“目标先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新机制;二是产业定位“特而强”,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三是功能叠加“聚而合”,做到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叠加、融合;四是建设形态“精而美”,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

第8篇:城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产城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一致的背景下提出的。“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将城市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以产业为动力,促进城市发展并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最终达到产业、城市、人三者有活力的共同发展模式。

有关产城融合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从产业与城镇发展方面,张道刚认为城市与产业的发展应保持一致,城市是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而产业是促进城市更新发展的动力。从就业结构与人口结构方面,李文彬、陈浩认为产城融合对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体现了现阶段城市发展的最终导向是回归人本。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方面,林华认为产业结构发展应与城市发展相匹配,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和人口构成又共同决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居住模式及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产城融合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产业、城市、就业人口间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状态,是城镇化进一步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现代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结合,同时也是各类生产要素的高度集合。1.产业发展是城镇经济的重要基础。人口是城市得以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而通过产业的发展,实现劳动人口充分就业,实现土地集约化生产。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城镇经济发展。2.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一方面,城市通过自身比较优势吸引各类丰富的生产要素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城镇基本设施不断完善,制度环境逐渐成熟,区域消费市场初步发展,为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提供了支撑。

三、当前辽宁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城镇化发展截止2015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镇化率高达67.05%,城镇人口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已由1993年2071.1万人,增至2014年2944.4万人,平均每年新增41.59万城镇人口。然而,辽宁省城镇化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城镇化不断提高,但发展不均衡

2014年,辽宁省城镇化率高达67.05%,城镇化发展迅速。但与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江浙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辽宁省内部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以沈阳、大连为代表的辽中、辽南两个地区的城镇化率较高。人均GDP通常侧面反映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正常情况下人均GDP越高城镇化发展水平越好。2015年沈阳、大连城镇化率均高于75%,人均GDP平均6万元,,相对的丹东、葫芦岛城镇化水平均在45%左右,人均GDP均未超过2.5万元。明显的低于沈阳和大连的城镇化水平。辽宁省城镇化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分化趋势。

(二)小城镇化发展缓慢

与大城市相比,辽宁省小城镇的发展较为迟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对于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较弱。而产业发展所需生产要素主要集中较为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或城镇难以吸引足够的资源,难以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城镇化发展的动力,降低了城镇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

(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

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政策,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农民“进城难”、“留城难”等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都市生活成本高:高房价、高消费等,使得收入水平低下的农民在都市难以生存;另一方面,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低、价值观念差异大成为农民顺利市民化的阻碍,即使农民顺利进入城市,也难以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去。

四、促进“产城融合“提升辽宁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化发展

产业发展应因地理环境、人口聚集、文化差异、生产要素分配的不同而因地制宜。一方面,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集聚,地理位置差异,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就地增强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同时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撑,提高城镇发展竞争力;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改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镇综合交通发展、卫生系统等基础设施,促进城镇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人口市民化

人口是城镇化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依靠产业发展,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就业水平,是人口市民化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技能方面: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信息流通方面:增强当地相关的信息流通,如就业信息、培训信息等便民服务,促进劳动力灵活就业。文化宣传方面: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发展当地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就业人员快速融入当地文化环境。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

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一方面相对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发展周期短,聚集量较大,对劳动者技能水平要求不高,能在短期内吸纳缺乏专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为市场的发展,带来多样性,增强市场竞争力,稳定城镇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玉芹,文丽红.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为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4):64-67.

[2]许德友.以“产城融合”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5):34-37.

第9篇:城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新格局;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15-02

城市化的推进必然带来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流动。2013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6 894万人[1],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城市病及农民工市民化难题。农民工作为农民身份和工人职业双重属性的群体,其就业空间选择对于农民工市民化及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十报告强调要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和历史定位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并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3年12月12日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两横三纵”城市化发展战略格局;2014年3月新华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在2020年前优化城镇化格局,城市结构规模更加完善,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一、何谓城镇化新格局

(一)“城镇化”而非“城市化”

1.概念的同一性

以2012年十报告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拐点,“城市化”与“城镇化”在学术界使用频率发生显著改变,“城镇化”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二者在概念上具有同一性,表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量的积累方面,即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镇或城市的转移,城镇(市)数量增加、城镇(市)人口规模扩大等;另一方面为质的变迁方面,即人们的生活、生产、组织方式等全方位变革”[2]。

2.运用的差异性

实际运用中“城市化”侧重大城市或都市的发展,而“城镇化”则重在“镇”字,发展方向向农村倾斜,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尽管城市化向发展水平较低,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城市间发展比较均衡,当时的城市化着重大城市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腾飞,城市间产生层级划分,出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等类别,大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出现一系列城市病,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潜力巨大,因而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心应向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倾斜,这时的城市发展应称作“城镇化”。

(二)城镇化新格局

城镇化新格局是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高度,对城镇化空间布局及规模的设定做出的新规划。第一,以“两横三纵”交通网络为支撑,两条横轴“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三条纵轴“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以轴线上的中心城市为圆心,形成新的城市群。第二,积极发挥城市群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的辐射作用,促进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配合以户籍、教育、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基础设施工程的完善等,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第三,结合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形成有特色、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基地,注重周边城市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

二、城镇化新格局的战略意义

(一)描绘城镇化建设蓝图,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城镇化新格局从总体规划角度对未来城镇化发展提供方向指导,描绘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蓝图。东部城市群注重产业优化升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绿色发展方向提升综合实力,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科学定位各城市功能,引导特大城市人口及产业向周边城市及城镇疏散;东部新兴城市群积极“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海洋经济发展”[3]。

中西部城市群在保护中西部地区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3],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就业,解决就近转移的农业人口,形成产业和人口集聚效应,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

(二)降低城镇化成本,承接大城市人口和产业

特大城市城镇化量的积累已接近极限,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城市压力极大,亟须向周边疏导。该类城市未来发展重心在技术、资金、高端人才等密集的产业,城镇化成本极高;相比较而言,新兴城市群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本及区位优势,这些城市发展空间大,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较低,人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较低,是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基地。

(三)有利于市民化问题的解决

《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共有农民工26 894万,其中外出农民工16 610万,占总数的61.76%,超过80%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不仅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而且绝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无法融入城市生活,造成一系列市民化问题。解决城市病及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方向是引导农民工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缓解大城市压力,发展新城市潜力,降低市民化难度,使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新格局的发展目标是在优化城市布局形态的基础上,达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承接产业转移:(1)增强城市周边农村发展活力,践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有利于周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乡村与城市生活环境越来越接近;(3)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就业,为农民增收提供机会,缓解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社会问题,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三、如何实现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空间的引导

(一)积极建设新城市群

城镇化新格局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覆盖城市和小城镇按总体要求进行职能和专业化分工,协调合作。根据媒体数据,我国当前中西部城市群有“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4]、哈长等,今后将成为着重培育对象。建设城市群,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发展,逐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陆桥通道为依托的城市群及节点城市,借助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提高城市群人口密度,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

(二)配套制度的改革和确立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做好承接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准备,首先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人口“落户生存”所需的水、煤、气、电、公共交通、商业服务、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工程的建立和完善,是城市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2.积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开始瓦解,取消“农户、非农户”之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及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将实现在城市落户,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各项权利。人口流动将不再受制度羁绊,有助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但同样应明确,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考虑到教育、住房、就业、社保等制度安排,尤其是考虑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分情况差别化落户;结合城镇化总体规划进行合理布局,积极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集聚能力,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甚至落户创造有利条件。

3.完善教育、社会保障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之后,有条件落户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将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利;短期内无法落户的农民工子女,政府应积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减免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的费用,减轻教育负担,另一方面重视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管和人力财力扶持,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帮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关爱下健康成长。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各保险项目统筹层次,争取实现全国统筹,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整合城乡居民保障项目,建立通畅的转移接续渠道,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基本生活,免去后顾之忧。

4.规范征地制度

规范我国征地制度,合理征用农村土地,保障农民权益。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政府应注重其在征地中的应有权益。建立完善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合理、规范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合理提高农民收益,健全争议协调裁决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未来生活,为农业转移人口自由流动提供物质保障。

(三)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农业转移人口由于自身职业技能和教育背景的局限性,加之不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只能在次属劳动力市场从事重体力、职业技能要求低、工作环境恶劣、保障条件差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平等就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专门的劳动力争议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帮助农民工解决劳动力市场上遇到的问题,保障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稳定就业。

在城镇化新格局的指引下,政府应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拓展就业定位思路,避免盲目流向发展空间狭小的特大城市;并结合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度,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向发展潜力巨大的未来新城市群,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流动;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应尽量就近选择就业区域,为将来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真正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2014-

05-12.

[2]聂伟,风笑天.城镇化:概念、目标、挑战与路径[J].学术界,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