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

第1篇: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乡镇卫生院的设置

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原则上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市卫生局负责监督和管理,乡镇予以协助和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要符合国家《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要求,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功能适用,确保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乡镇卫生院按功能分为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要设置预防保健科,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职能

(一)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协助政府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疗护理。

(三)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的疫情监测、报告、防治工作。

(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精神卫生的干预防治工作。

(五)落实国家和省免疫规划政策措施,开展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的保健工作。

(六)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工作,承担区域内公共卫生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七)开展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服务。

(八)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承担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业务管理的指导。

(九)协助做好区域内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工作。

(十)协助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乡镇中心卫生院除履行乡镇卫生院职责外,要协助做好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四、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任务

(一)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用

1、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在月日前完成。按照《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冀机编2号)核定人员编制。核定的编制是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2、科学设置岗位。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其中,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90%,根据服务人口和工作任务合理配备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人员。鼓励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3、实行全员聘用在8月31日前完成。根据卫生院编制和岗位设置要求,实行竞争上岗、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所在上岗人员实行全员聘用,乡镇卫生院与竞聘上岗人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并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1)实行资格准入制度。竞聘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或医药卫生类中专以上学历。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卫生院正式在职人员。非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

乡镇卫生院院长由市卫生局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每届聘期原则上为3—5年。乡镇卫生院院长原则上要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定期进行绩效考核,经考核合格的可以连续聘任,考核不合格的可以提前解聘。

(2)实施步骤。①报批设岗方案。乡镇卫生院在月日前根据《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拟制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经本单位职代会或职工大会通过后上报。设岗方案由卫生局、编办、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月日前报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在核准的岗位总数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制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②确定竞聘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岗位条件对竞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③组织竞聘上岗。市卫生局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统一组织竞聘上岗。

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按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完成岗位设置、组织人员定岗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4、乡镇卫生院空岗人员的补充。乡镇卫生院编制和岗位空缺补充人员,必须在核准使用的编制、岗位和年度招聘计划内,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二)改革分配制度,实施绩效考核。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

据近3年的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因素核定。

对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按照《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办法》执行。月日前由市卫生局组织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财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乡镇卫生院在市卫生局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发放补助的依据。考核合格的,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不合格的,按照考核档次确定相应的补助水平。各乡镇卫生院考核不合格的扣除补助资金,由财政局和卫生局统筹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

乡镇卫生院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每周期为半年)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乡镇卫生院应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确需使用其他药品的,按规定在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范围选择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品由省组织采购,实行网上集中招标,统一定价、配送。乡镇卫生院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原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政府指导价和省采购价。其中,已实行省集中采购的药品,销售价格不得超过省采购价;未实行省集中采购的药品,销售价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具体实施时间最迟不得晚于月日。

实行零差率销售后,由财政局、卫生局等部门依据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工作任务量和人员编制情况,合理核定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和支出,收支差额部分通过其它多渠道予以足额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基本药物的质量管理,强化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时收集上报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落实质量责任,确保使用环节药品质量安全。

第2篇: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关键词】 农村卫生人员;乡镇卫生院;队伍建设;政策建议

加强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乡镇卫生院人员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整体素质和能力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卫生院房屋设备简陋,执业医师数少,学历层次较低,高职称人数少,专业结构不合理,继续医学教育落实不够和收入水平偏低等[1-4]。针对目前现状,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不单是数量不足、人员不稳定,而且还有素质不高、报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地组织、推动和支持。首先要靠政府的力量,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稳定队伍、输送专业技术人员及资金上给予多方面扶持。其次,卫生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力量应加大投入和加强乡镇卫生院自身管理,才能确实从学历教育、职称晋升、人员培训、专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改变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队伍现状,提升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具体思路探讨如下:

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壮大乡镇卫生院卫技队伍

农村卫生服务多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公共产品的资源配置上是市场完全失灵的领域,理所当然是应通过公共财政提供经费[5]。然而目前各级政府,尤其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农村卫生的认识未能切实到位,把社会公共服务作为次要职责,政府与市场职能分工边界不清,对农村卫生的责任一再弱化,其后果是农村卫生网底破了,基层卫生队伍散了,农民的基本医疗得不到保障。有些地区乡镇卫生院实施“企业化”转制改革,甚至完全将乡镇卫生院推向市场,最终结果是导致农民在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实际获得上的反比关系越来越大。

1.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入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

目前乡镇卫生院用于维持卫生机构的日常运行和人员工资发放的主要是靠医疗收入。但乡镇卫生院提供的服务,其性质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主要责任,必然要求建立以政府主导的经济投入形式,同时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多元投入机制,不能过分依赖医疗收入[6]。在卫生事业经费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的比重,特别是对医疗卫生队伍人员经费的投入。增加财政投入,改变农村卫生院落后面貌才能为吸引和留住农村卫生人才创造条件。

1.2 落实定向委培政策,培养乡镇卫生院后备人员 根据目前乡镇卫生院的现状,政府应高度重视如何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不足。我们都知道,这几年国家制定了一些政策,鼓励医学毕业生进入农村基层工作,但毕业生真正能下到基层工作的却是屈指可数。要改变这种现状不能等待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改善后进行,而应从实际出发,出台一些更易操作的政策。也可以借鉴一些省市的做法,依托当地的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为乡镇卫生院量身定做而培养的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同时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保证所培养的毕业生贴近农村实际,并保证这些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工作。政府的定向委培政策也可借鉴军校和国防生毕业分配模式。

1.3 放宽执业资格限制,增加乡镇卫生院后备人员 目前乡镇卫生院仍然有不少人员不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而仍然在无证执业。根据目前农村卫生队伍的数量,如果让这些无执业资格的人员下岗分流,可能会造成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现象,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我们认为对在职不具备执业资格人员可采取不同的政策。比如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增设乡镇卫生院医师考试序列,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可以结合乡镇卫生院工作实际,考试合格者颁发乡级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以后只能在乡镇卫生院这一级医疗机构执业。这一方面可解决考试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乡镇卫生院培养人和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当然针对这些人员,今后加强培养还是不能放松。

1.4 引导医学毕业生就业,充实乡镇卫生院后备人员 从目前来看,省级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卫技人员业务能力强、素质好;而乡镇卫生院连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较差的学生也不愿去,必然其人员的素质是日趋变差。目前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现状是毕业后宁愿做一些与医疗无关的工作,也不愿到乡镇卫生院去。主要原因还是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太低,待遇太差,条件艰苦等外在因素。但我们要加强就业指导,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加强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思想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鼓励他们扎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到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服务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基层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就业之路。只有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自觉到基层工作,才能促进乡镇卫生院人员结构的改善,才能真正地留住人才,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1.5 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改善乡镇卫生院人员队伍 目前乡镇卫生院中无学历人员数量也不少,而这些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上,还有一部分人员因身体和业务技能等原因,无法坚持正常工作。同时,农村尚有一批医学院校毕业生无法就业或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其实在这种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部分乡镇卫生院可以试行富余人员提前内部退养,使无法胜任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提前在单位内部退养,退养期间其工资待遇可以适当减少,以空出岗位,同时,聘用医学院校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改善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状况。继续推行聘用合同制,推动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畅通人员流动渠道。

有效引进人才也是提高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乡镇卫生院很难引进并留住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许多乡镇卫生院已经二三十年没有招收到一个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了。这也是造成人员素质低下和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之一。在访谈中,也了解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用人机制不活,加上农村经济水平低、人员待遇差等相关。因此目前还是要强调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灵活的用人机制,实行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乡镇卫生院。

1.6 实行经济补偿政策,稳定乡镇卫生院人员队伍 这种经济补偿政策是要求我们国家的政策导向,不仅要严格保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且要求所服务地区对应配套50%~200%的补偿性工资,用奖励性的经济杠杆作用替代鼓励性的动员方式,使面向农村就业成为广大医学毕业生的自愿行为而不是冲动行为。同时要废除就业地域终身制的规定,对获得补偿性工资的医师,在完成规定年限(5~8年)的服务期后,应当允许其自主选择,或转为城市地区的医师(不再享受补偿性工资待遇),或继续在农村地区服务(补偿性工资的比例有所增加)[7]。

1.7 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提高乡镇卫生院业务水平 我国农村主要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村卫生筹资政策的变化必然会给农村卫生服务的供需双方带来许多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乡镇卫生院提供服务的数量增加,乡镇卫生院资金状况将有明显好转,推动乡镇卫生院的积极发展。主管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抓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个大好时机,创新人才评价和奖励机制,对人才在精神上鼓励、生活上关心、政策上倾斜,充分调动卫生院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让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提升乡镇卫生院总体业务水平。

2 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推动乡镇卫生院规范培训

卫生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制度。卫生部科教司在全国设立13家试点乡镇卫生院举行在职培训。2007年科教司组织专家组对这些试点单位的人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反映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些试点单位开展了大量的培训活动,学习效果显著:规范了诊疗操作,改善了服务态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思想观念转变。在自学时间、自学人数、专家讲学、处方合格率、岗位任务完成率、病例书写合格率、门诊人数、住院人数等各个方面均显著增长。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学习科教司这一做法,对自己所管辖的乡镇卫生院设试点、抓典型,进行检查、督促和评估。当然,我们最好能以县(市)为单位,在全县(市)范围内开展,明确培训要求,并以需求为导向,为职工量身定做培训内容。让乡镇卫生院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实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 推行退休和相关保障制度,解除卫生院人员后顾之忧

乡镇卫生院职工几乎全年工作,并且是全天候守候,收入相对又低,其付出与收获严重背离,与当地教师待遇反差极大。乡镇卫生院现行工资来源是政府拨给45%差额补偿,除此之外是靠自找饭吃,目前这种医疗环境很难完成这个补足55%的任务。政府应考虑参照当地教师标准,对他们在工资上全额拨款。如果政府暂时无法解决全额拨款,但是也应考虑适当解决退休职工工资由政府足额支付问题,同时提高在职职工工资补偿比例,使他们的收入增加,生活待遇得到提高,得以提高工作积极性[8]。

4 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开办适合基层的特色专业

卫生行政部门很有必要督促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制定一个长期的人员培训及教育规划,依托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的医学院校的学历教育等。同时医学院校也要克服教育收费制度的不完善,对愿意赴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各类医学生收费给予适当减免或采取奖励措施,并且在教育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中也应注重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确实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人才,又能够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还有助于扩大就业。

5 加强三级医院的作用,扩大卫生院人员知识面

5.1 强化对口帮扶,提高卫生院人员业务素质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和落实卫生部提出的要求。实施对口帮扶,帮助受援乡镇卫生院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援赠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等工作,使受援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业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9]。

在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业务素质方面,下派人员根据受援乡镇卫生院实际需求,给予医疗技术指导及医药卫生知识的理论培训,规范一些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和合理用药;下派人员开展临床示教和技术操作指导,规范临床诊疗操作;免费接收受援乡镇卫生院人员到支援医院接受培训;免费让受援乡镇卫生院人员参加支援医院的全院性业务学习、培训班等;接收受援乡镇卫生院人员来院进修;并定期派出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出诊和义诊,对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实行传、帮、带,提高卫生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城乡之间对口帮扶的实施,一方一面会改善我国乡镇卫生人力资源的困境,另一方面优质的卫生人力资源进入乡镇卫生院后,可采用类似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卫技水平。

5.2 接收培训医生,为乡镇卫生院注入活力 充分发挥三级综合性医院拥有丰富临床资源、雄厚师资力量的优势,为基层培训医生。医学本科生毕业后,没有找上合适的单位或进入基层单位后,可参加省级教学医院(一般为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他们不纳入培训单位的用人编制,但可以得到培养单位适当给予的岗位津贴。经过三年的培训,引导他们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必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整体水平。

5.3 组织专家到农村基层讲学,规范诊疗操作 三级医院选派出相关学科专家到农村基层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学。这类讲学可以同当地卫生局联合举办,将适合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常规带到基层,吸引当地农村卫生人员参加。这些专家们能结合基层临床工作实际,在理论上详细阐述、实际诊疗方面认真指导,将对规范他们诊疗操作和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5.4 重点加强县级医疗机构的作用,系统培训卫生院人员 虽然三级医院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并且三级医院的医疗任务较为繁重,也不可能经常到基层进行系统地给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因此笔者认为随着乡村医疗一体化的改革,并且目前交通越来越便利,今后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任务应重点放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乡镇卫生院应与县卫生局、县医院、县中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食品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等建立业务技术协作关系,医生培训可以请县有关专业人员结合农村特点讲授业务知识和技能。这些系统地培训,提高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调整了人才知识结构,逐步使每位医护人员能胜任农村卫生工作。

6 发挥乡镇卫生院自身作用,抓好全员培训力度

虽然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培养在某种程度上离不开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帮助,但是除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全方位,多层次的方法外,应加强卫生院自身的培养。立足卫生院现有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全员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同时建立一套适合自己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科学规范的人才规划,将培养本单位的人员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在手段上应“稳定”和“引进”并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

6.1 加强规范培养 建立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一方面,要通过培训形式培养人才。首先要注重“内部学习”,以自己本卫生院为单位,经常组织培训学习和院内考核,快速培养岗位能手和技术尖子,促进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普遍提高。规范培养,应和现阶段提倡建立学习型单位联合起来-创建学习型乡镇卫生院,提高乡村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综合性医疗保健的综合实力。

6.2 落实传帮带作用 着眼未来,搞好传帮带,促进中青年人才的成长。乡镇卫生院不但要重视骨干人才的培养,也应将中青年的培养工作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业务骨干,应充分利用这些人,对本单位人员做好传帮带作用。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能力,不靠外界增补医务人员情况下,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落实本院的传帮带作用,还能在不影响医院日常工作情况下,培养人才,提高全院卫技人员医疗技术水平。

6.3 贯彻继教制度

加强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建立终身教育制度。根据卫生部《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定规定》,结合自己卫生院的实际,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杜绝走过场,流于形式。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目前乡镇卫生院忽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尽管我国乡镇卫生院人才极度缺乏,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仍未得到足够重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认识不到位。有些卫生院员工认为只有外出脱产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培训,而许多在职岗位学习活动被忽视。

总之,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仍然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枢纽,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农民群众健康、确保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两年各级政府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给予很大的支持力度,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级政府需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加强乡镇卫生院内部“造血”功能,配合外部环境的改变,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 考 文 献

[1] 谢红,李宁秀,尹俊波. 医学教育和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9:550-551.

[2] 方铁红.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策略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54-56.

[3] 毛宗福,王永棣,刘继强.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其研究现状.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19(1):12-1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7年第一版

[5] 崔春,李秀清. 农村卫生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医学与哲学,2004,25(3):7-9,22.

[6] 黄伟,龚勋,张洁欣,等. 中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思考.医学与社会,2007,20(9):21-23.

[7] 郭露华,黄子杰.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其政策探讨.卫生经济研究,2007,(8):22- 24.

第3篇: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单位始终以保健为中心,实现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在认真做好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同时,克服诸多困难,筹集资金添置医疗保健设备,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条件,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依法开展母婴保健服务工作

1、出生医学证明发放

我县规定,在发放出生医学证明时,为儿童建立保健管理卡,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提高保健管理率。从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全县共发放出生医学证明3128人份,(其中保健站发放2009人份,1岁以内儿童1071人份),都办理了儿童保健管理卡。

2、新生儿疾病筛查

今年有11家医院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从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全县共采血样检验室筛查新生儿人数为时尚早2894人份,其中筛查出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苯丙酮尿症1例,上述两例患儿均得到治疗,仍在随访中,目前生长发育基本正常,减少两名残疾儿童的发生。

3、新生儿听力筛查

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及时给予干预或治疗,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做到聋而不哑。我单位自筹资金5万元购置了耳声发射检测仪,从2007年3月至9月30日,共筛查408人,并对4名未通过的新生儿在1月后重新复查,都已通过。有效的预防了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

4、发放幼儿园教师健康证

于9月底为示范幼儿园53人名幼儿教师健康体检,并发放幼儿健康体检合格证。检查中有2明幼师因体检不合格,给予治疗,复查合格后补发该证。

二、妇幼保健业务工作

1、爱婴医院、爱婴卫生院业务指导

为不断巩固爱婴成果,提高产科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我单位每季度派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到3所爱婴医院和7所爱婴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重点是母乳喂养宣教和“两早”工作,每次下乡都有书面指导意见由院长或负责人签字,发现不足之处,要求立即纠正。同时对“两管”工作也给予及时指导。一年间共下基层252人次。

2、孕产妇保健管理

活产数3894,产妇总数3889人,孕产妇建卡人数1746人,住院分娩人数3695人,非住院分娩人数194人,住院分娩率94.89%,母乳喂养率81.21%。由于孕产妇保健手册多在产妇手中而未能及时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部分手册回收较迟,加之有重复建卡现象,导致产检率偏低。另有少数妇产科医生责任心不强,宣传不到位,孕产妇保健管理覆盖率优待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25.68/10万。8月份,我站为19名孕产妇进行了爱滋病普查采血送检,结果无异常。

3、儿童保健管理

儿童保健管理人数4802人,保健管理率31.9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905人,系统管理率为13.64%,婴儿死亡38例,婴儿死亡率9.67‰。1-4岁儿童死亡1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58‰。

我站在“六·一”节间为来城1002名集体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和营养评价,并将体检结果及时书面报告给幼儿园和儿童家长。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保健人员素质

为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我站近年有3名医护人员参加成人高校医学专科学习,有8人次参加省级妇幼保健业务知识学习,有7人次参加市级医疗保健培训班学习。全站所有业务人员都参加了各种继续教育学习,每人都取得了20分以上的继续教育学分。

对基层妇幼保健员,我县仍坚持每季度办一次培训班或开一次例会。今年3月份和6月份,分别办了一期妇幼保健业务知识培训班和一期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班。各乡镇卫生院的保健员和妇产科负责人参加了学习,其中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班请市一院和二院的专家讲课,现场学习,做到凡参加人员都会正确使用复苏囊,并会操作新生儿气管插管技术。

四、做好孕产妇死亡评审和儿童死亡补漏调查工作

1、7月份,组织召开了围产保健协作组工作会议,对1例孕产妇死亡进行了分析和评审,并将评审病例和评审结果上报市、县两级主管部门。

2、为能准确、真实的反映我县妇幼保健工作情况,我们十分重视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包括对社区的业务指导,尤其是对年度报表的质量控制,5月和10月先后2次对乡镇卫生院的报表进行了核查和补漏调查,特别是年终,我站抽妇保,儿保、统计等4名业务人员,对各乡镇全年妇幼保健工作进行了核查和指导,针对报表数据,核对孕管卡、儿管卡,并到18个乡镇计生办进行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补漏调查,调查中发现有3个乡无漏报,余15个乡都有漏报现象,补漏调查结果已上报市所。

五、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我站克服人员少,医疗设备陈旧奇缺等困难,努力开展妇产科业务技术工作,为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能力,今年又筹集资金近10万元购置了微波治疗仪、麻醉机和耳声发射检测仪。并通过公开招考有2名本科应历届毕业生将于12月份进入我站。使我县妇幼保健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改变了保健站无本科生的历史。

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人少事多,加之乡镇卫生院严重缺乏妇幼保健员和妇产科业务人员,孕产妇保健管理覆盖率和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等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做好保健院09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争取将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

第4篇: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关键词】药事管理 规范管理 规范药房内容

笔者借助进行井冈山市县乡(镇)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验收的机会,对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周边县市的约50家县乡医疗机构(其中县市级医疗单位8家、私立县级医疗机构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12家、乡镇卫生院29家)药事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期望通过调查和分析探讨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对策,进一步推动县乡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和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1 罗霄山脉中段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面对的问题

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市和周边县市的一些乡镇农村,山高林密,地势险峻,平均海拔381.5米,属于边远山区,这里人口居住分散,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分布特点。过去,罗霄山脉中段部分县乡(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存在如涉药人员缺乏必要的药学知识与技能,药房建设投入不足,药库(房)简陋,药品购进、验收程序不规范,储存、保管、养护的管理不到位,冷藏设备不足等诸多问题,对医疗机构用药安全构成一定隐患。从调研情况看,这些医疗机构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药学专业人才匮乏。《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从调研的50家医疗机构159名从事药剂工作的人员基本情况来看,50家医疗机构只有26家配备药学技术人员,159名从事药剂工作的人员中只有87名药学技术人员,其中只有68人经过药学专业院校毕业的,41家乡镇卫生院只有19家配备药学技术人员25名。由此可见,从事药剂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没有取得药学技术职称或执业资质,一般由医生、护士兼职,甚至无医药知识的人员也在从事药品采购、调配、养护工作。由于这些涉药人员缺乏必要的药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较差,从而降低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

1.2 药房基础设施差。长期以来,医疗机构药房建设投入不足,药房药库的面积过于狭窄。大部分医院药房药库面积与医院规模不相适宜,有的医疗机构的药房(库)面积不足15平方米,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药房(库)大都在12平方米以下。大部分医疗机构的药房设置在一楼,库房陈旧、潮湿、通风避光条件较差,药库没有安装风扇,夏天闷热、春季潮湿,室内最高湿度达到90%,最高温度达到33℃。按照规定,药品贮存湿度应在45~75%,阴凉库温度应

1.3 软件资料不健全。在10余种必备的常用软件资料中,大部分医疗机构最多只能查到药品购进记录、验收记录、出库记录等三、四种资料,与药品零售企业50余种档案资料相比,还不足10%。各类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如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入库出库、处方调配、事故处理、特殊药品、不合格药品、进口药品管理等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健全,上墙制度更是难觅踪迹,没有收集药品质量信息,也没有记录近效期药品催销情况,部分医疗机构没有温度调控记录。对供货方资质的审查普遍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和供货方签订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保证协议合同并留存相关资质证明就可以了。对招标药品,认为政府统一采购的药品质量不会出问题,既没有和供货方签订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保证协议合同,也没有留存供货方的相关资质证明。对于进口药品及一些特殊药品,没有索取《进口药品注册证》、《口岸检验报告书》等相关证明文件的留存件。

1.4 药品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和养护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单位缺少对药品进货入库的全面质量验收,往往只注意数量验收和金额校对,忽视质量验收和项目登记,没有把验收工作作为一项必要的工作程序,没有对购进的药品进行逐批验收,也没有验收记录和验收人员签名。近效期药品没有做到近期先出,致使许多医疗单位或多或少存在过期药品。药品储存未实行合格药品与不合格药品的分区管理,对不合格药品、过期药品管理、报废没有严格手续和记录、不合格药品随地堆放或丢弃现象较多。药品堆垛没有与地面墙壁保持一定距离,部分药品直接堆放地上,由于罗霄山脉中段地区雨量充沛,空气湿度较大,而医疗单位又缺少必要的温湿度调控设备,药品受潮现象时有发生,又不能定期对药品检查养护,造成了许多药品霉烂变质或被虫蛀。药房、药橱、药架药品摆放零乱,倒置、横放药品时有发生,内服药与外用药、药品与非药品、药品与器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未明显区分,生活用品与药品混放现象也较多。品“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用帐册、专册登记”等“五专”管理要求不严格,帐册登记、专用处方书写不规范,同其它药品有混放现象。进口药品验收把关不严,发现有无进口药品注册证、口岸药检所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等证明手续使用进口药品的现象。

2 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是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缺乏制约机制,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机制不完善,加上医疗机构对医院药学、医院药事、医院药事组织、医院药事管理部门等认识不清,由此导致医院药事管理不力,这是近年来医疗机构药房管理中存在的最大失误。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1 “重医轻药”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医疗机构对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认识不到加强药事管理对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作用。加之现在医疗机构间竞争激烈,医疗机构多把工作重点放在经营上,对药事管理缺乏主动性。个别医疗机构负责人甚至片面地认为,加强药事管理和创建“规范化药房”,是增加成本的“作秀”活动,对这些工作有一定抵触情绪。还有一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经过监管部门耐心的宣传和指导,虽然愿意加强药事管理和创建“规范化药房”,但缺乏长效管理意识,认为通过了“规范化药房”验收就万事大吉了,为了节约药品管理成本,出现安装的降温设备不再启用、温湿度不严格监控、记录填写不及时等不规范行为,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与改造后的硬件设施不相匹配。不能把药学人员的培养教育摆在与临床医生同等重要上来认识,有的医院管理者对此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把药学人员的培养教育放在从属的或被制约的地位,对历史和政策原因造成的药学人员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偏低,采取另眼相看或歧视的态度,即给临床医生学习、深造机会多,给予药学人员的少。对药品购销、利润注重多,对人员培养教育、内涵建设考虑少,有的把药学部门的职能异化为普通事务管理部门,以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充任药学技术工作,给人造成一种医院无需药学人员的感觉。

2.2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不到位。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包括:为临床医学、临床病人提供药学服务;保证供应安全、有效的药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提高药物治疗的质量;采购、配制、分发和控制医院所使用的全部药品;给医生、护士、患者传播和评价有关药物及其使用的全部信息;监督、评价药物使用质量等。但实际情况是,医疗机构受规模、人员等因素的限制,一般无条件设置药事管理机构,药事管理的基本职能缺失,医院领导或者药房人员的药事管理意识停留在日常配发药品等简单工作上,其他如保证临床安全用药、传播药物信息、评价药品质量等职能没有履行。

2.3 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机制不完善。由于创建“规范化药房”是一项探索性、试验性的活动,缺乏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对相关部门的职责、义务均缺乏明确规定,卫生部门的参与程度、重视程度往往要视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关系而定,缺乏主动性,如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和创建"规范化药房"没有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导致医疗机构创建不积极;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是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进行的,但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认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和责任机制,导致前期工作互相配合、有声有色,后期跟踪检查只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单打独斗”,达不到预期目标。

2.4 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缺乏制约机制。药房管理的好坏有赖于科学、健全的规范管理,但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和“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始终没有很好地开展。由于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因素,《医疗机构药械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等配套法规尚未出台,目前医疗机构的药房管理制度处于可有可无状态,就连《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药品保管制度”等,由于没有规定医疗机构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中没有得到落实,给药品的安全使用带来很大隐患。

2.5 现行法规相应的责任条款缺失。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对医疗机构只有禁止性或者义务性规定,缺乏相应的罚则;新颁布实施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在医疗机构购进、储存药品方面有明确规定,但是对违规行为仅做出 “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的处罚,起不到有效遏制和处理不同形式的违法行为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诸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各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药房、药库面积必须达标且必须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等要求,即使医疗机构做不到,监管部门也无法采取限制和强制性处罚措施。

3 促进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如何使县乡医疗机构药事工作由传统的供应服务模式向规范化模式转变,是摆在医疗机构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3.1 建立以县(市)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为龙头的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建立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辖区医疗机构药剂工作的领导,总揽医院药事管理全局,集中研究具有共性的药事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实现形式,这是完成上述任务可靠的组织保证。乡镇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受规模、技术力量等因素的限制,一般无条件设置药事管理机构,而县(市)级医疗机构却具备人财物的优势,在这种情形下,就有必要建立以县(市)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为龙头的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要根据医疗机构药学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工作要求,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与药学会工作结合,让区域内药学工作者参与管理协会有关学术、业务、管理方面的活动;同时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要协调、指导区域内医疗机构开展药事管理工作,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切实解决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推进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3.2 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如在现行《药品管理法》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许可制度,并联合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可参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统一的“规范化药房”验收标准。但也应考虑到医疗机构的特殊性,除了对药库、药房软硬件建设制定标准外,还应考虑急诊室、防疫室、中药炮制室、病区药房、化验室、煎药室的药品管理问题,使药房、药库在人员、设备的配备和管理上得到有效规范,各项具体措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实施步骤可由卫生部门会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同制定。当然,在此之前,可先考虑制定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性《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

3.3 重视药学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药学技术人员的潜在力量。无论是从药学事业发展的宏观上看,还是从各单位微观上说,药学人员是药学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承担者、执行者,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德才兼备的药学技术队伍,并管理好这支队伍,是发展药学学科和医院药学事业的重要保证。如何来解决好药学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呢?一是加强社会宣传力度,鼓励一批药学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并向社会公开招聘药学人才,解决乡镇医疗机构药学专业人才匮乏问题。二是积极鼓励现有药学人员参加再教育,提高药学服务水平。要充分利用函授、广播电视、网络教育、讲习班等方法培养和复训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并把重点放在偏远、贫穷、少数民族地区,尽快提高乡镇药学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同时,应将乡镇药学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乡镇卫生人才培训计划。

3.4 加强药房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营造良好的药学服务环境。作为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药学工作,应加强基础设施,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重点改善制剂室、门诊药房、病室药房的基础设施、设备及用具条件,并要根据质量控制检测需要,充实药检室的仪器设备。同时应按照临床药学、合理用药监管的要求,搞好图书情报资料、用药咨询、药物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等软件咨询系统及信息网络,充实实验室建设;改善药品存放条件,力争达到《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范》的标准,为完善服务功能,延伸和扩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技术水准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加强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县乡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需要多方协作,尤其是医疗机构管理机关、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和药学会等组织,应当发挥指导与协调作用,综合运用法制的、政策的、自律的、经济的手段,使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为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范(赣卫医发[2007]6号)

2 吉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吉安市卫生局制定的《吉安市乡镇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验收标准》

3 卫生部医政司陈虎编著.我国医院药事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考

第5篇: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锐意进取,开创医疗技术工作新局面

--在2005年全县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全国“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在卫生局中医药管理股和县中医院的大力协助和积极筹备下,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县卫生局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工作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致以崇高地敬意!

中医药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今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也非常关心中医药事业,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扶助,使我县的中医药事业进入了依法、持续、稳步发展的轨道,全县的中医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会议旨在以继承、发展、创新为主线,拓展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学术发展、科技进步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县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还需各尽其责,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为我县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县中医院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在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方面,特别是骨伤、针灸专科两方面,措施有力,成绩斐然。此外在人才培养、信息网络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县广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会议收到论文116篇,不少文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在开展新技术交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适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今后的学术探讨和工作实践中,积极开创我县中医药科研、学术、临床服务工作的新局面。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二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这次会议之后,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各项工作指标。

第一、加强中医药学会组织机构建设。学会组织机构建设是开展学术活动的基础和保障,要以县中医院为主体和依托,按照改革、创新、服务、管理、经营的办会理念,注重把那些在学术上有造诣,热爱学会工作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推荐和选拔到学会的领导岗位上来,以保证学术优势和学会工作的连续性。在加强学会组织机构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学会常务理事的作用,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要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医药工作者和中西结合工作者全部吸收到这一块阵地中来,共同为繁荣全县中医药学术科研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只有在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疑难病症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中医药发展才具有强大内在动力。例如,在今年防治“非典”的斗争中,中医药发挥了温病学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要我们始终把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县中医院要充分发挥其人才集中,知识密集的优势,按照全国、全省中医药工作计划和防病治病的重点,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推动中医药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着力落实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各项目标任务。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今年六月二日,以民政发(2003)80号文件转了我局制定的《民勤县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行动方案》,该方案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为依据,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是整个创建活动的行动指南。今天在座的有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和中医药骨干,希望大家回去后,以这次培训班、学术交流和适宜技术推广三大活动为动力,对照各自的工作目标责任和单位实际,认真查漏补缺,特别是对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要尽快建成合格达标,今年十一月份,我局将邀请县人大的领导和人民代表视察创建工作,哪个单位的工作滞后,由哪个单位的负责人和中医药骨干共同负责。

第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医药事业由此将走上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和支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条例》,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条例》,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条例》,依法管理和发展全县中医药事业。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紧紧围绕促进我县中医药改革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中医药服务为中心目标,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使中医药工作服从和服务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同志们,这次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大家充分利用这次机会,研究探讨,互相学习,广泛交流,取长补短,更新了学术观念,获得了新的知识,学到了新的思路,了解了新的动态,掌握了新的技术,大家受益非浅,会议圆满成功。本次会议已成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适宜技术推广,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会议。会后,我希望大家更加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发展我县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6篇:卫生院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我国有6.6万所医院,其中基层卫生院约为5万所。县级以上医院,包括大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所属医院(不计军队医院),共计1.6万所(有人估算为2万所)现代化医院。近20多年来这些医院都先后陆续引进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他们为我国医院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医学工程这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已经在我国形成,并且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1.1医院组建医学工程科室

我国各级现代化医院,随着大量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现代医疗设备引进医院,如何正确使用,确保仪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已成为医院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医院如果没有医学工程师与医护人员的合作,仍只靠了解现工学知识甚少的医生和护士是很难胜任的。很多医院都认识到这点,所以自70年代中期开始,各医院都根据工作需要自发相继成立了医学工程部门,但各医院这个部门的名称很不一致,诸如称医学工程科(部)、医疗器械科、器材科、设备处(科)、维修科(组)等等。

1.2医学工程技术人员

概算在全国各级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工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不计仪器设备使用和计算机管理人员)约10万人。其中县级医院为3~10人/所,共约4.5万人,省、市级以上大医院10~40人/所,共约5.5万人。我国目前各级医院的医学工程人员业务水平普遍偏低,绝大多数医学工程科的工程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30%左右,且知识老化,多为其它专业转过来的,跟不上医学工程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此,自1978年起到目前全国有21所医科院校为医院培养大专以上医学工程技术人才。每年毕业生约1000余名,但其中到医院医学工程科从事临床医学工程工作的人还不到1/2,而且工作还极不稳定。

1.3医学工程科的工作

我国医学工程科的建设和发展多数还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工作主要围绕医疗仪器设备购置、管理和维修进行医疗服务。还有一些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和高精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工作。对其它与临床医学工程有关的许多工作都没开展,或无能力或无条件做,工作范围还很局限。实际上现代医院对医学工程科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理应是很高的。一个现代化医院的医疗设备总资产约占全院总固定资产的50~80%,一般三级甲医院的设备总额在1~3亿元以上。国家和医院把如此巨额资产交给医学工程科负责管理,如何管好、用好,使其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医学工程科的基本任务。可见,这个部门的责任重大,它是一个现代化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浪费、进行科学管理的关键部门。遗憾的是,直到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医院的医学工程科在医院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多数医院的医学工程科尚需加速完善,尽快在医院起到应有作用。

1.4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医院的医学工程科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现谈多数医院面临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医学工程科不稳,面临关、停、并、转局面:因医院改革受后勤社会化的冲击,对那些只能管医疗设备购置、维修工作的医学工程科(室),将被医院列为后勤社会化统筹的对象,有的将与电工、水暖工……等后勤维修工种合并,有的采取维修社会化,买维修,面临取消医学工程科。根据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这种作法肯定是错误的,只不过有关领导尚未认识到医学工程部门在医院的重要性,取消它将会给医院带来多么严重的损失,还将推迟我国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进程。②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整体水平偏低:多数不是本专业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只有少数省、市级以上医院开始引进足够数量本专业毕业的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原有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靠经验维修和购置管理医疗仪器设备,很明显已不能适应医院医学工程科的要求,亟待培训提高。并应通过考核上岗。③在医院工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亟不稳定:由于医院的有关领导只重视花费巨额资金买医疗仪器设备,使医院硬件上档次,而不同时重视购置、使用和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使这些人的专业技术特长得不到发挥,在生活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深感不平衡。所以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普遍工作不安心,流动较大。严重地影响着医学工程科工作的开展。④尚无“医学工程师法”:我国很多医学工程学专家和学者都积极呼吁,我国应当制定和公布“医学工程师法”,能将医院的医学工程科定位为医学技术科室,规定医学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培训、考核、上岗的方法和制度,还应对医学工程师的权利、义务和奖惩作出明确规定。这样将有利于稳定医院医学工程技术队伍,发展我国医学工程学科,促进医学现代化发展。据悉卫生部有关部门正着手准备作这项工作,这是很可喜的一件大事。

2临床医学工程科的任务和作用

一个现代化医院的医疗技术工作主要依靠三部分人员,即医生、护士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由他们分工合作,驾驭医院正常运转。现代化医院的医学工程科是定位在院长直接领导下的一个医技部门,是现代化医院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支柱。其主要任务:

2.1负责全院医疗仪器、设备和器材的购置与管理。

2.2负责全院在用医疗仪器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管理与监测,把好在用医疗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关。

2.3负责培训医护和医技人员能正确使用与维护现代医疗仪器设备的技术。

2.4负责对现代大型多功能医疗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工作,使医院购置的仪器设备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到物尽其用。

2.5负责在用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使医院的仪器设备维修工作能及时、方便、省钱。保证常用仪器设备能正常运转,提高完好率和利用率。

2.6负责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报废的技术论证与处理工作。

2.7负责现代化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设计与技术管理。

2.8与有关医疗科室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开发、研究新医疗技术,运用现代医学工程技术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型医院的医学工程科能基本完成上述几项任务,多数医院医学工程科作不到。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除医学本身发展外,将很重要的要依赖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特别是要依赖于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医院的合理应用。可以说现在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已成为现代化医院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仪器设备安全、有效的正常使用,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部门。医院领导必须重视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建设,使其充分发挥出医学工程技术优势为临床医学服务,真正起到支柱作用。

3医学工程人才培养

3.1医学工程师应具备如下条件:

①具有医学和工程学两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②掌握较广的生物医学工程知识,能对医学方面的研究课题提供工程技术手段,能对其可行性作出正确判断。③能适应生物医学工程新技术的发展,不断了解和掌握最新技术成就。④能在各级医院的医学工程岗位上承担临床工程技术服务工作。⑤具有对医疗经济管理、医疗环境、医疗仪器设备质量和安全性等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能力。

3.2对现有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目前多数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组成人员很杂,应将目前各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调整,将业务能力太差人员进行分流,对那些有专业培养前途或需要知识更新的人员,根据其自身条件和基础,有计划的培训为Ⅰ级医学工程师(专业基础好,知识面广,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可作本部门业务骨干或学术带头人)或培养为Ⅱ级医学工程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基础,能从事医学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维修和使用等具体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预计经5年左右的分期培训、分流和引进工作,将彻底改变我国现有医学工程科的局面,提高医学工程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