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经济组织范文

新经济组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经济组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经济组织

第1篇:新经济组织范文

1.精心选择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课堂情境导入过分注重体现新课程中的“数学生活化”理念,把一些原本很简单的数学问题,想方设法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而忽视了数学学科自身的知识。虽有活泼的形式,却缺少数学本身的价值。数学中的情境导入设计,既要挖掘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要注重数学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不能为生活化而生活化。例如,在“在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时,就可以淡化生活情境导入方式,从前一节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导入:

①我们知道8+(-3)=5,那么5-8=?同时,5+(-8)=?5+(-2)=3,那么3-5=?同时,3+(-5)=?

②观察上面问题你能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吗?

③根据结果说出减法的法则(或规律)。

这样的导入设计是通过与已学的加法法则紧密联系,从数学本质结构来探索减法的规律,既清晰明了,又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起来简单而又深刻。再如,教学“合并同类项”有这样的导入设计:

①星期天小明上街买早点,买2根油条、1块大饼、1杯豆浆,吃完后,又为家人买了6根油条、3块大饼、2杯豆浆,问他共买多少早点?

②若将上述油条用a,大饼用b,豆浆用c代替,则小明共买多少早点?这种导入设计以生活为背景,清晰地说明了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为什么要合并,并自然而然地知道同类项怎样合并,它从简单的生活实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并揭示数学规律。有效的课堂导入应是通过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发现数学的内在美、和谐美、揭示数学的内在规律,体现数学的价值。初中数学阶段需要学习很多数学基本知识与规律,因此,要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2.精心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活动不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而应该是实现课程目标、落实课程内容的手段及方法。

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基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完成,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教学《梯形》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等腰梯形的概念及性质,可设计一个动手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对自己手中的等腰梯形的观察、度量、折叠等方法来探究等腰梯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等腰梯形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这种肢体的活动可使数学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易于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听、触觉意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等腰梯形的认识,对等腰梯形的性质掌握得更加牢固。再如:教学《平面图形》时,可设计活动:先欣赏课本图案,感悟设计意图,再请学生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案中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和2条线段,并给图案配上恰当的解说词。活动步骤为:①利用作图工具,设计图案,并添加解说词。②在学生设计后,全班分组交流并评选出2―3幅富有创意的作品。③与学生一起确定最佳作品和优秀作品。④与学生一起欣赏作品。⑤与学生共同听作品介绍,并请其他人作点评。通过这种活动给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创作,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并使学生的能力内化为素质。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精心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我认为有效的课堂练习首先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练习的设计要深挖练习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处理好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的关系,通过自主练习、解决问题,揭示知识的数学本质,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其次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使枯燥乏味的纯数学练习变为解决生动有趣的生活实际问题,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再次要启迪学生的思维,练习的设计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存在,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可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激发自主发现的欲望,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第2篇:新经济组织范文

[关键词]信贷配给;利率;非利息成本

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在一般利率条件下信贷市场不能出清的现象,贷款人不是以提高利率的方式对超额需求做出反应,而是采用配给的方法,即使申请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部分贷款申请人的贷款要求也被拒绝,或只是部分得到贷款。[1]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贷款人的预期收益函数不是利率的单调增函数,仅采用提高利率的方式会导致低风险的申请者离开市场,贷款人风险加大,收益下降。由于涉农经济组织与大型企业集团相比具有信息成本高、信贷风险大等明显劣势,所以往往成为被配给的对象。

一、逆向选择的信用缺失行为导致金融部门的信贷配给

假定存在多个涉农贷款需求者。其中每个贷款者都有一个投资项目。贷款者要完成某个投资项目,具有的初始资本为X1, 项目需要投资额为X2,X1<X2。

因而必须向银行借X2-X1=B数量的资金。假定所有的项目都产生相同的预期收益均值T,但这些项目的风险各不相同。在自由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如果某种项目的预期收益显然高出平均市场收益,那么通过市场竞争以及信息的快速流动,很快就能达到均衡。即我们所假设的T。当然,对于具体问题可能T会有变化,但这种变动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分析结果。为了简化起见,假设成功的项目产生收益R;失败的项目产生通常的价值Rf,假定它是一个可以为零的常量。成功的概率为P。由于所有项目的预期收益相等,P和R的关系可以表示为:[2]

pR+(1-p)Rf=T

由于T是常量,所以成功时的收益R越高,成功的概率P越低。

贷款者如果有能力偿还贷款的话,要在贷款到期时支付(1+r)B的资金;但如果贷款者因项目失败而破产,就仅支付实际可得的收益Rf。于是可得下式:R>(1+r)B>Rf,表明:如果贷款者的项目失败,银行的贷款将因难以收回而出现损失,这实际上是一种间接融资风险。

考虑到涉农经济组织的信贷行为并不完全受市场利率的调节,因此我们的模型将引入一个更加接近现实的假定,即涉农经济组织的间接融资成本不仅仅包括银行的利息,而且包括各种非利息成本,[3]由于信用的原因,使得我国涉农经济组织在借款时必须付出经各级政府部门考查、评估、出示抵押品、交纳各种收费等众多交易费用。这种非利息成本均可视为贷款者与金融机构之间信贷行为的信用成本c。

因此,存在一个临界值R*=(1+r)B+c,当且仅当R>R*时,涉农经济组织才会申请贷款投资。因为PR+(1-P)Rf=T,上述结论意味着存在―个临界成功概率p*当且仅当P≥p*时,涉农经济组织才会申请贷款。[4]p*定义为:

也就是说,利率和涉农经济组织申请贷款所必须付出的非利息成本(信用成本)越高,涉农经济组织申请项目的平均质量越低,违约的概率越大,从而项目失败或金融机构受损失的风险越大。在有限责任制下,借款人的收入不可能小于零,给定涉农经济组织的收益,较高的利率意味着成功时较低的利润,只有那些成功时收益较高的涉农经济组织才会申请贷款;但是,给定期望收益,较高的成功收益意味着较低的成功概率(较大的风险)。高风险的涉农经济组织驱赶走低风险的涉农经济组织,较高的利率意味着较大的违约风险。这就是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二、金融机构规避涉农经济组织信用风险的理性策略选择

由于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取决于借款人还款的概率以及信用甄别的非利息成本。因而上述论证只是说明了涉农经济组织间接融资风险的可能性。这种风险要转化为现实,还需要一个条件:金融机构与涉农经济组织之间确实是信息不对称的,而在我国的现实经济中,金融机构与涉农经济组织之间确实是信息不对称的。对于国有金融机构来说,在渐进式改革下,它传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有企业。[5]涉农经济组织对金融机构几乎完全是新客户,社会上也没有独立的资信、项目评估机构可以利用。所以,金融机构无法了解涉农经济组织的项目成功概率,无法识别高风险企业和低风险企业,这就在涉农经济组织和金融机构之间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金融机构对不同风险的涉农经济组织项目无法执行区别对待的信用甄别非利息成本,只能执行同一信用审核标准;对于国有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个包含着内在矛盾的选择。因为其提高非利息成本,则低风险的涉农经济组织将因为成本过高而退出申请,从而提高企业项目失败的平均概率,这将会降低银行预期收益。但如果金融机构统一选择较低的信用审核成本,则由于涉农经济组织良莠不齐,高风险的借款者的逃废债务现象增加,同样会降低金融机构预期收益。

因此,金融机构期望收益应该为利率和非利息成本的函数,并且利率和非利息成本的增加对金融机构期望收益的影响一般来说不可能是单调的。如果金融机构满足所有借款人的要求,每单位贷款的期望收益为:

横坐标代表涉农经济组织申请贷款的利率,纵坐标代表非利息成本,垂直坐标代表单位贷款的预期收益。只有当r=r*, 且c=c*时,[AKπ-]达到最大。此时变动非利息成本或改变利率大小,都将面临现实的涉农经济组织间接融资风险,使金融机构预期收益下降。这样,金融机构权衡的结果是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r*和c*附近)选择放款,这就为信贷配给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

三、金融部门信贷配给行为形成机制

现在我们用图2来说明信贷配给现象的形成机制;假定涉农经济组织对贷款的需求Ld。取决于融资成本t(融资成本t为r和c的函数,按三维空间作剖面,将融资成本换为r或c,结果相同。如图3所示 )而金融部门的信贷供给Ls取决于金融部门的期望收益[AKπ-]。因为信贷供需的决定因素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用传统的供求曲线图。涉农经济组织的贷款需求可以表达为

导致其斜率是负数。所以在图2中,信贷需求Ld是第一象限中向下倾斜的曲线,与通常的需求曲线形状没有什么不同。为了得到信贷供给曲线,我们在第四象限画出与r的关系。在第三象限画出资金供给Ls与[AKπ-]的关系(假定Ls是的增函数),第二象限是45°线。通过这三个象限中描述的函数关系。我们可以得到第一象限中的信贷供给曲线Ls。在图3中所示的情况下,当涉农经济组织融资成本为使金融机构利润最大的t*时,在F点存在一个信贷配给均衡。在t*点的涉农经济组织信贷需求由R点所示。此时Ld>Ls,金融部门将实行信贷配给。即在所有涉农经济组织的贷款申请中,只有一部分得到满足。当融资成本小于t*, 金融部门的期望收益下降,它不会选择这样做。当融资成本大于t*时,如F点,尽管F点为资金供给等于资金需求的瓦尔拉斯均衡点、由于融资成本过高,以及申请人可能存在道德风险,金融部门无法得到贷款申请人的风险信息,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动机会拒绝这个瓦尔拉斯均衡点,从而使正规金融市场的非均衡成为一种常态。

同时,可以看出:在垄断性的信贷市场和竞争性的信贷市场下,信贷配给存在着不同的均衡点。在一个垄断性的信贷市场中,由于正规金融部门的期望收益率较高,国有金融机构将收紧其决策约束,导致更多的涉农经济组织无法进入市场。而在一个竞争性的信贷市场上,由于非正式金融的加入,增加了信贷配给的总量,将降低借款人进入信贷市场的条件,从而使更多的低风险类型的涉农经济组织获得在垄断市场难以得到的贷款。

四、结 论

1.不仅将利率,而且将非利息信用成本也作用于信贷配给机制的理论模型,更加符合我国现时的经济特征。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在转型经济时期,通常缺乏成熟的金融市场,利率往往受到管制,经济主体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不敏感,因而限制了利率作为信息甄别机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涉农经济组织的利息支付能力和意愿,属于私人信息,而金融部门所要求的抵押品、审核等用于弥补信用缺失的非利息成本,具有公共信息的特点。因此,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金融部门会更加偏好运用非利息信用成本来实行信贷配给。

2.在信贷配给情况下,主要出局者是无力支付足够非利息费用以证明其信用的涉农中小企业、农户。特别是在一个垄断性的信贷市场中,由于正规金融部门的期望收益率较高,金融机构将收紧其决策约束,提高单笔贷款的额度和信用审核成本的临界规模,从而导致更多的涉农经济组织无法进入市场。由于这些涉农经济组织并非全部是高风险的借款人,非利息成本的信贷配给在为正规金融部门资产带来安全性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潜在的经济福利的较大损失。

3.非正式金融市场中过高的融资成本,要求借款者有更高的投资收益率、才能弥补其借款的成本并获得平均利润。在出现了总需求不足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涉农经济组织的获利空间会越来越小。在获得体制内的金融资源无望,体制外非正式金融过高的利率的双重压力下,必然使得涉农经济组织无法通过适度的外源融资来扩大再生产。这或许是我国最近几年来在总需求不足情况下,涉农经济组织、乡镇企业投资大量萎缩、发展严重受阻的原因所在。

相对而言,非正式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所以,在这个市场上形成的资本价格基本上能够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及实际资本的边际效率。但是,民间非正式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可一般要比体制内资本市场高。这主要是用于识别信用真伪,控制风险所必付出的代价,也与民间非正式金融借贷不受政策法规保护,不透明、不公开有关。相信只要给农村民间借贷以合法地位,让其公开化,并对借贷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民间借贷中的过高融资成本是可逐步下降的。因此,为有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振兴,有利于广大农民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也有利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必要对我国现行融资制度进行总结、反思,并作出进一步的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1]Stiglitz,Joseph,&Weiss,Andrew.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Inform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81,71.

[2]Wette,H.Collateral and Credit Rationa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3(3) 1983.

[3]王 静.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张 捷.结构转换期的中小企业金融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杨天宇.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之信贷配给和为之内生制度根源分析[J].经济科学,2002(4).

Financing and Credit Rationing of Agriculture Economical Organization

Wang Jing

第3篇:新经济组织范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我国分散的小农经营规模不经济的现状,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局限性已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严重限制了农业技术的革新,阻碍农业现代化,难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农户以个体方式进入市场,生产规模小、主体分散、信息不灵、经济实力脆弱,所以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极差,加上低下的商品率和劳动生产力,都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的产、加、销诸环节被分割,实行多部门分割管理,农业只能获得国家规定的低微原料价格,而加工和销售利润则流入农产品加工部门和运销部门。这种体制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高,加工和运销部门为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甚至利用其垄断地位和借助于政府行政力量损害农民利益,这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制度原因,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

(三)政府的管理体制和产业政策不合理,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较弱。目前国家对农业的产业管理基本是分割的,政府的农业管理没有一个可以在宏观上代表和表达农民利益的组织形式,以有效维护农民的共同利益。产业组织纽带的断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组织结构以政府与农户间的两极结构为主,政府的农业管理与协调因缺少非垄断的各类行业协会和服务组织的消化吸收,不是管理成本高,就是效率低下,行业性组织的稀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制度创新的路径

(一)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必须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产权为纽带,实行生产要素的组合,使农民利益与龙头企业联结。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政府坚持“引导而不领导,扶持不干预”的基本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民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其它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和政策环境。

(二)大力发展合作制度形式,加强横向一体化的组织创新力度。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建的组织,由农民自己管理,代表农民的利益,各类民间合作服务组织(如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是为农户产业化经营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农户的弱势地位。由于合作社(中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最终增加农户的收益、保护农户的权益。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进行大量的宣传,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尤其是专业合作组织,使合作社的规模和数量得到极大提高要加强合作社的组织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合作社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三)加速发展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能较好地促进不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实现“单个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化”,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的需要,从而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的必然选择。为此,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为农户凭借土地使用权入股创造条件;增加对股份合作制的政策支持力度,对其进行税收减免,完善和建立各种投融资渠道,加强对股份合作制组织的金融支持力度。健全有关股份合作制的法制、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发展资金、土地、劳务、技术、信息、产权等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推动农业资源及生产要素转化为资本,完善农产品及农业要素市场运行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创新,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第4篇:新经济组织范文

调查表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现阶段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保障农产品供给的主要力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尽管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数量不断增多,但所占比重仍不高,单个实力还不强,农民老龄化、生产单一化、土地经营零散化的现状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一从思想观念上看,对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认识偏低。认为合作是“走回头路”,“吃大锅饭”,怕入股入社吃亏。干部怕弄不好落埋怨,不讨好。二从发展上看,数量偏少。特别是像样的、规范的更少。发展的也不平衡。有的村“空白”。还是处于自发的,原始的初级阶段。三从组织规模上看,组织规模程度偏小。有的合作社就几户,或是家庭式的。四从带动作用上看,带动作用偏弱。由于数量少,规模小,内容单,因此对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商品化发展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有的在运行中因为各种因素夭折失败,产生负面影响。五从经营管理水平上看,管理人员的__素质偏差。文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智,管理能力不强,很难支撑和再发展。六从规章制度看,执行的也不得力。七从资金上看偏缺。__乡三排村的“万家乐”千只绒山羊养殖场就是因为没有购羊的流动资金而被迫在去年末停办。八从服务上看,全程服务偏全,还不能到位,还不能满足需要。

1、提高认识,在思想上推进。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让农民明白,依法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不是过去搞的合作化和“归大堆”,不是要改变家庭承包经营体制,而是要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是农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客观要求。要通过召开经济能人座谈会、走村入户调查、举办专题讲座、推荐成功经验等途径,教育引导农民自觉组建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帮助农民算效益帐、算信息帐、算技术帐等群众乐意接受的方法,引导农民自觉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努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规范模式。基层政府要加大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加大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转变其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2、加强领导,在组织引导上推进。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抓在手上。认真研究,制定工作规划、方案、措施。建立县、乡(镇)、村组织领导责任制。县、乡(镇)领导包村责任制。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工作推进的具体措施的研究和落实,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并且要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抓好典型示范引领。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巩固现有好的,完善有缺欠的,发展有基础的,整合不合适的,扶持初建的。每年每个村都要发展一两个。做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带一批农户,富一方群众。

3、加快耕地流转,在规模化上推进。建立健康有效的耕地流转机制,加快耕地流转,这是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现在耕地流转也就是10%左右,流转空间很大。有的村有基础和经验。要按照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积极推进耕地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鼓励农民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强化耕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开展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引导土地依法、自愿、有序、稳妥流转。

4、创造发展环境,在优惠上推进。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给予优惠。二要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项目支持力度,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科技、商务、质量技术监督和畜牧等部门,要把扶持重点向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倾斜。三要把农业__开发、农村扶贫开发、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测土配方施肥、农、林、水、机、畜、鱼以及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可委托和安排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来实施。

第5篇:新经济组织范文

【关键词】高新区 优势

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沧州市区西北部,高新区内现有华润热电、力通联钢管等30余家企业,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年产值28亿元。有19个项目被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5项。其中东塑集团塑料膜工业园项目,属于新技术的项目,投资20个亿,将来销售收入预计可以达到40个亿。作为市区的一部分,高新区的路、水、电、气、暖、讯等管网与市区管网连成一体。

一、发展优势

(一)政策优势

沧州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区后,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冀政[2010]135号文件精神,可享受资金、财税、土地、融资、规划、机构编制等多项优先发展的优惠政策,在本区发展的项目将会获取优越的发展空间。

(二)产业优势

沧州市现有石油化工、管道装备、五金机电、轻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龙头带动作用。因此,高新区应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大力引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和节能环保等四大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构建“4+1”产业体系,把沧州高新区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科技生态园区。

(三)区位优势

沧州北靠京津,属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8+2”成员。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沿海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沧州不仅环京津、而且属于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加快推进,沧州的战略地位快速提升,正在成为拉动冀中南及广大腹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京津、冀中南、鲁西北以及陕西和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沧州高新区可充分利用北京、天津高等院校在技术、人才方面的资源,通过合作开发、优势企业扩张和科技创新带动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打造成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

(四)交通优势

高新区坐享贯穿中国最发达沿海地区的京沪铁路、京九铁路、塑黄铁路带来的便捷交通的同时,这里也是中国高速公路等级最高、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环城高速公路外接京沪高速、京台高速、荣乌高速、长深高速、津沧高速、石黄高速、沧保高速、津汕高速、沿海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境内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距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的黄骅港仅为90公里。另外,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沧州高新区进入了京津一小时经济圈、发展空间和层次得到快速提升。

(五)地缘优势

新区和其他的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相比,由于在市区,而且在京沪高铁的周边,市区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市区比较完善的服务功能,高新区都可以用得上。到高新区创业的,将来的外资、央企企业的管理人员,就可以在沧州市区住,在沧州市区买房子,生活很方便。

(六)人才优势

高新区有一支团结、敬业、务实的干部队伍。有了这支队伍,发展就有了基础。今年先后组织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到大庆参观铁人展览馆;组织区内6村换届后的“两委”班子成员到市委党校封闭培训,使全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二、几点建议

(一)高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

只要能在体制创新、政策创新、人才使用创新以及土地使用制度创新上狠下功夫,并抢得先机,就一定能够在要素市场上搭建一流的资源平台,积累足够的要素资源,实现超常规发展。我们建议高新区不断出台并完善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创业的政策,积极搭建政产学研合作的各类平台,大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究机构等,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高新区创造效益的前提是聚集人才

面对创业者占比不高、低层次流动人口有余、高层次人才引进不足的实际情况,建议高新区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观念,立足自身的优势,千方百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积极培养人才。这其中不仅包括要培养和锻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高新区干部队伍,还包括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在人才引进上,紧紧围绕发展重点产业,依托一批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坚持“一个领军人才和一个优秀团队可以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人才的专业优势,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形成创业团队的综合竞争力。

(三)风险投资机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保障

高新技术产业离不开风险投资这一催化剂和资本市场这一孵化器。根据实际尽快制定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拓宽吸引民间资本渠道,促进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结合,同时要及时建立起以市场融资为主体,政府支持和企业自筹为两翼的风险投资体系,形成资金来源社会化、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行为市场化、投资环境宽松化的融资机制。

(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高新区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第6篇:新经济组织范文

足球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发展校园足球是成就中国足球梦想、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的校园足球工作启动以来,省教育厅积极制订工作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在最近召开的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推进会上,副省长徐济超指出,两年来,校园足球活动蓬勃开展,深得孩子们喜爱,深受中小学校的欢迎,成为教育领域一大亮点,十分令人鼓舞。

为了落实会议精神,本刊从本期开始,设立《校园足球》栏目,以及时宣传有关政策,分享科学理念,传播新鲜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努力推动校园足球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期我们邀请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郭蔚蔚撰文,对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进行深入的回顾与思考,敬请关注。

2015年4月, 在郑州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研讨会”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这样说道:全国的校园足球同行都应该来河南学习!2016年5月,王登峰司长带领专家组到河南检查校园足球工作情况时再次评价:河南的校园足球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对我们近些年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2016年12月8日,省政府在临颍召开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推进会,徐济超副省长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指出校园足球活动蓬勃开展,深得孩子们喜爱,深受中小学校的欢迎,成为教育领域一大亮点,十分令人鼓舞。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区)郑州金水区、洛阳涧西区和临颍县介绍了各自的经验,省教育厅、体育局、发改委、财政厅分别结合各自的职责做了针对性发言,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举措。

回顾以往的校园足球工作,可以说,在省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级教育、体育部门的积极参与下,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率先将校园足球办公室设于省教育厅

一直以来,中国足球由体育部门主管。直至2014年11月26日,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正式提出将校园足球的管理职能从体育部门移交教育部门。2015年2月27日,国务院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将这一规划付诸实施。而河南省早在2013年初,就已经完成了校园足球管理由体育部门向教育部门的转换。这就意味着,当国内多数省份的校园足球工作起步之时,河南省已经扎扎实实开展了两年的工作。

二、基本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校园足球管理体系

2015年3月24日,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校园足球行动计划》。同年4月2日,又印发《关于成立河南省青少年校@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朱清孟厅长任组长,副厅长刁玉华和省体育局副局长王鹏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于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接着,各地纷纷按照统一部署,成立各层次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全省基本建立起从省级到市、县(区)级的校园足球领导体系,保证校园足球工作自上而下、规范有序开展。

随后,《河南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要求》《河南省校园足球竞赛管理办法》《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内置机构及成员的通知》《河南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督导评估办法(试行)》《河南省校园足球档案资料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校园足球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校园足球活动招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保证了河南省校园足球在发展过程中的有法可依。

目前,河南省已经基本构建起完整的、系统的校园足球管理规范,把校园足球纳入了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轨道。

三、提炼出校园足球“育人为本,重在普及”的指导思想

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全省校园足球大发展的核心理念应该是“普及”。 早在2009年,国家就开始“校园足球试点”,但没有摆脱以“精英化培养”为主的思路,主要还是围绕训练、竞赛开展工作,成效并不明显。我们认为,必须从竞技的思维中跳出来,把重点放在普及上。校园足球的重点应该在于“育人”、在于“普及”。不管谁管足球,两三年就想出大成绩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教育、体育和足球发展规律。校园足球才是支撑中国足球发展的正确途径。只有树立“育人为本,重在普及”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才能医治中国足球的痼疾! 扎扎实实埋头苦干8~10年,优秀足球苗子的涌现将水到渠成。

四、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培训

2015年3月,河南省指定郑州市金水区承办了教育部“全国县(区)校园足球培训班”,自4月开始,陆续组织校园足球行政管理人员、特色学校的校长、足球指导员、裁判员等进行校园足球培训工作。据统计,两年来,省级培训达4200多人次。

我们提出,全省所有参与校园足球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指导教师都要参加培训,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足球管理人员的理念问题,让他们理解校园足球强大的育人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更要从根本上解决一线指导教师的能力不足问题,具体到教会他们如何上足球课、如何设计足球大课间、如何组织班级联赛。只有把理念、措施都落实到位,才能实质性地推动全省校园足球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基本构建起全省范围的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

在普及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搭建起稳定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体制。搭建起这个平台,才会吸引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同时,它也是一个上下贯通的渠道,让踢球的孩子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出路。

近几年,我们多次举办大规模的超级联赛,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级别全部覆盖,孩子们也踢出了水平、踢出了精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果,基本构建起全省范围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2015年,首届“省长杯”联赛,共吸纳了来自全省的85支代表队计1500余人参加比赛,虽规模较大,但并未覆盖全省,也没能将小学纳入赛程。2016年的“省长杯”联赛,将全省18个地市覆盖在内,共吸纳了128支队伍、2000余人参与,成为河南省参与面最广、人数最多的一场盛会。我省的四级联赛体制,也将会在实践中不断升级、完善。

六、举办河南省校园足球夏令营

2015年、2016年,河南省都举办了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夏令营与竞技无关,而是通过趣味十足的足球体验活动、感人至深的足球微电影、振奋人心的足球梦讲座、弥足珍贵的足球文化藏品展、新奇有趣的足球文艺节目秀,上演了一幕幕异彩纷呈的足球文化盛典,让孩子和家长、老师欢聚一堂,畅谈足球梦想,尽享足球文化盛宴。此举最大限度地展示了校园足球的丰富内涵,宣传了足球文化,培养了孩子们的足球兴趣。这也是“育人为本,普及为重”理念的具体践行。

七、研发河南省校园足球管理系统

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进步,已将全世界纳入“互联网+”的大发展中。古人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河南的校园足球需要“与时俱进”,借鉴先进科学技术,打造“智慧教育”“智慧足球”,才有助于大力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深化。我们联合“一刻足球”研发了校园足球管理平台,在2016年开始施行,这样的举措在全国也是首创。这个系统将为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课程设置、大课间设计、足球联赛体制创建等问题提供具体支持c解决方案。

在校园足球工作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校园足球教育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对“育人为本、重在普及”的指导思想理解不深,地区、学校之间的校园足球发展不均衡,场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难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精心谋划,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改进提升。

“足球是教育,足球是文化,足球是生活”,这是我们对校园足球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一个从小与足球相伴的孩子,一定会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拥有较强的责任心、抗挫折能力、创造能力、预判能力和强健的体魄。

第7篇:新经济组织范文

1.经营方式创新驱动,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协调发展多元化商业。将分散的村落集中到一起,村民在聚集居住过程中,应加强引导村民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推进农业用地规模化,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教育学习程度,引导络活农村村民逐步成为现代化的新农民,继续推进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调整我国农业产业增长方式,逐渐剔除小而分散的农业生产,推进多元化生产方式,集约农业、商业、工业、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经营模式。

2.人际交往创新驱动,村庄合并、共同居住的生活模式打破了旧的村与村、组与组和家族、宗族的传统居住格局,消除了邻里矛盾、家族矛盾,形成了“广入住、大融合,谋发展、促和谐”的新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在经济组织管理层面政府需要转换管理方式,以现代经济市场的运行原理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居民可形成具体民间服务组织,在进行居民协作过程中形成利益团体可自觉维护组织的利益,逐渐变换为现性的人际关系。

二、基于城乡一体化中国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新挑战

通过近三十年的农村经济组织改革进程,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农村经济组织飞速发展。农村经济组织的建立明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健全了农业增长方式,加大了农业的资金投入,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不过在推进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1.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农业生产方式紧密相关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土地制度逐渐表现出其固有的传统农业性质和计划经济的痕迹,在一定程度上阻扰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很多问题尤为突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资金和政策的投入,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地经营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农地经营仍是分散经营,居民点也必然与之相适应;如果农地实现规模经营,或者已经实现产业转型,随着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诸多问题也显现出来。

2.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农村内部环境紧密相关

我国各个省份、直辖市的农村合作组织各式各样,杂乱无章。大部分合作社按照传统模式发展而来,社会体制的局限性给合作社的体制规范带来局限性,致使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缺乏统一管理,甚至没有规范、章程、宗旨模糊、职责不清。大部分农村合作组织是以农户之间的协作劳动和资金合作为基础的自发性管理模式,这种合作方式决定了我国农村合作组织思想基础较弱,合作研究与教育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农民对合作理论的要求。

3.农村经济组织发展与农村外部环境紧密相关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农业知识、管理知识和相关法律的支持。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受到来自各种政策的制约因素。制约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自由组合,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成长。合作组织主动求助各级政府的帮助,依托于各种部门甚至直接由政府组织建立,依此来保证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

4.农村经济组织发展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紧密相连

农村土地种类很多,农村土地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使用过程中,比如说使用权、所有权问题等。农村大部分用地是集体所有,根据相关法规制度规定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相对平均地分配到村民手中,但现阶段规模农业产业发展强劲势头下,平均分配到村民手中的农业用地统一管理利用的职能被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完善农民在承包农业用地时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其原因可归纳为两点:第一,希望进行大规模利用农业用地进行规模生产经营时,农户很大程度上不能顺利地获得土地。第二,希望进行非农业种植的部分农户出于对自己用地的保守态度不能自主地进行土地流转。这种比较典型的矛盾长期存在,这样就加剧了农村集体用地转化的阻力。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推进中国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1.不断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社会组织及管理体制

农村社会组织的迅速创新发展是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管理的重要标志,农村组织的功能是否得到有效的发挥直接导致社会的内生力量能否得到有效发挥,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组织是否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更是城乡社会焦点矛盾的有效解决方式。所以,农村经济组织的社会组织在管理创新和加强管理的过程中,不仅是完善经济组织管理机制,而是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建立势在必行,其方法为:第一,民间机构的参与和社会群众组织的有效推广,培育学习型、服务型的民间组织,对进入民间组织的标准要放松,建立行业协会成立听证制度,破除传统的管理模式,探索民间组织管理“以民管民”新格局。第二,大力加强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的创新力度,政府部门要推出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完善监管机制,规范农村社会组织发展。

2.不断加大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的力度

第8篇:新经济组织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新生研讨课;组织;创新

一、新生研讨课的发展及现实困境

(一)发展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一种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程,由学科领域专家教授主导授课,依托课程设置的科研主题,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精英座谈、教师精讲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新生研讨课起源于德国,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生研讨课被普遍认为是1959年在哈佛大学开设的。国外对新生研讨课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国家资源中心(The National Resources Centre,NRC)和博耶委员会(The Boyer Commission)的推动下,于20世纪90年代达到[1]。调查研究的内容涉及新生研讨课的发展历史、课程目标、师生准入条件、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网络平台、课程管理和评价、师资培训、财政支持等方面。2003年,清华大学率先在我国引入该教学模式,之后,不少研究型大学相继开设类似课程。作为一种研究型教学的有效手段,新生研讨课正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

新生研讨课通过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构建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多重学术研究团队,探索师生互动、问题研究、团队合作等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校园适应能力、积累学术经验,以及有效实现学术性转换。美国2009年新生研讨会全国性问卷(2009 National Survey of First-Year Seminars)结果显示,新生研讨课在提升学生保留率、增强学生之间联系、有效利用校园服务设施、增强师生课外互动、提升学生学术能力和满意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

(二)现实困境

1.教师准入条件与名师授课精力有限的困境

为了实现良好的专业引导,新生研讨课通常由专家或教授负责。例如,清华大学2003年开设的首批新生研讨课全部由32名教授负责,其中31名为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主讲教师95%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3]。一方面,专家或教授对学科有更好的诠释和把握,同时能为新生树立良好的楷模;另一方面,由专家或教授授课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念。但是,目前各大高校的学术精英往往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时间及精力十分有限,而新生研讨课的课前教学设计、课中互动把控及课后指导评判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不少专家或教授深感分身乏术。

2.自主学习要求与“灌输式”教学习惯的困境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学术技巧、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及服务、营造学术氛围、培育探索精神。但是,目前大多数大学新生,在高中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对于主动解决问题、发散性思考、参与式研讨等方式难以适应。同时,由于缺少对开课教师的相关培训、新教学背景下教学理论及方法的有效指导,以及师资缺乏,不少高校的新生研讨课仍以“大班”模式进行教学,大多数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上,“研讨”课程名不副实。

3.课程模式创新性与科学评价体系缺失的困境

我国不少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对新生研讨课进行了不少创新及尝试。如清华大学打破专业和教材限制,新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门研讨课程,鼓励交叉学科选题,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辩论和写作训练;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有学科导引式、前沿专题式、实践探索式和跨学科式四种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则给予授课教师更大的教学支持,给每位教师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实现师生互动、思想沟通及学术交流[4]。这些创新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但也使得教学效果难以把控,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由于其他课程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于后续课程的影响及关联性难以评判。

4.教改热情高涨与开课动力不足的困境

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更注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掌握及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新生研讨课是以讨论为主要授课方式的小型课堂,以建立团体为重点,促使学生和教师相互交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阶段的特点,初步体验探究学术命题的乐趣和方法。作为一种打破传统的创新教学模式,新生研讨课在我国备受高校及教育学界的推崇,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亮点。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启发学习、互动学习的必要训练,在整个课程中十分被动,加之其他课程的学习压力,参与热情有限。同时,不少学校对于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资源配置、评价制度改革、教学观念转变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限,教参与的主动性低。

二、大数据语境下新生研讨课的组织

(一)大数据及大数据语境

第9篇:新经济组织范文

【关键词】新自由制度主义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多边贸易体制组织机构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关系十分紧密,其是国际关系法制化的结果。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流理论,对国际经济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其价值论的不足导致多边贸易体制偏离了社会正义,使得多边贸易自由化陷入困境。与之对应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推动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法的发展。

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新自由制度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应全球形势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国际关系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他们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的世界政治》一书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巅峰之作。相互依赖、国际机制、全球主义等构成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概念。

新自由制度主义摒弃了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冲突这样一种理念,更加倡导国与国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通过一种默契的行为使双方之间或多方之间达成一种双赢或共赢的利益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当中,国与国之间只有趋利避害,才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达成一致,使参与其中的行为体在无政府状态这样一个国际大环境中,将这场博弈达成一种“非零和”(Nor-Zero-Sum)的结局,从而使其在博弈中达到最优。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保证国际合作的有效机制是国际制度,因为国际制度可以通过加大或减少国际之间的交易成本和提供可靠的信息、调整博弈效用结构、加强互信行为、加强对未来的重视,使行为体相互期望值趋同,达到促成国际合作的目的。①与新现实主义不同的是,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强调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认为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至少同等重要,而且经济利益显然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②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各国为促进生产力发展而制定符合世界市场统一趋势的国际经济规则便成为欲求之目标,拆除各种不利于经济自由化的法律壁垒成为晚近国际经济规则谈判的主要内容。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一揽子协议是二战以来国际经济自由化立法的最重大成就。

新自由制度主义价值论的不足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新自由制度主义者在对国家行为的分析中,把道德因素排除在外,国际合作不需要依靠利他主义、理想主义、个人品德、共同目标、中立标准,或是共享深嵌在文化中的价值意识。这样一来,新自由制度主义在价值观上的缺失,对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偏离“社会正义”的倾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现有立法倾向是对发达国家有力的形式的“程序正义”,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紧迫需要的“社会正义”。其表现在不顾南北方经济实力的差距,不切实际地要求南方国家加快自由化步伐,而对自由化可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严重考虑不周。③

首先,从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协议上看,乌拉圭回合产生的服务、农产品、知识产权等捆绑协议都要求发展中国家改变自身的国内经济政策以适应自由化发展需要,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非常不利。其次,WTO协议中包含了一些关于给予发展中成员及最不发达成员有关差别和优惠待遇的规定。但实践中,这些特殊和优惠往往被大打折扣。第三,从WTO的决策程序看,发展中国家也存在被边缘化倾向。WTO在进行决策时,遵循的是“协商一致”的原则,在无法达成一致时,采用投票制,每个成员国拥有一票。协商一致和一国一票制相比,似乎更为民主,但在实践中,由于一些非常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都不在场,对WTO而言,沉默就意味着同意,所以发展中国家很难得到真正的公平。④另外,WTO的争端解决程序复杂,使发展中国家在启动或辩护上存在很大困难。况且,争端解决机制最终效力来源于成员方的报复能力,而发展中国家实施报复的能力很小,很难利用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毋庸置疑,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的形式正义,没有考虑或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悬殊的事实,把发展中国家置于严重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从多边贸易中得到的收益只占世界总收益的很小一部分,出现了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的情况。因此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各成员方动力不足,成为多哈谈判失败的关键。在多边自由贸易进展缓慢、多边贸易谈判进程受阻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有效途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个成员的首选,而且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向纵深发展。WTO规定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主要为货物贸易自由化,包括降低或取消区内关税、消除非关税障碍等,以及与货物贸易自由化相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逐步超越了这一范围,除了货物自由贸易外,还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与贸易的便利化与产业合作等内容。

第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具有新的发展特征。其一是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主体突破了国家的限制。传统上,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主体是一定地理区域的国家,即主权国家是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唯一主体。随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出现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成为主体的情形,比如APEC的成员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近年来,伴随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一个主权国家内的不同关税区亦成为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主体。如CEPA,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同属于一个主权国家,但在WTO框架内,又属于不同的关税区;其二是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打破了地理上相连的特性。早期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主要在毗邻或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间组成,但晚近成立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大多打破了地理上的相连性,表现出跨地区、跨洲际的特征。如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美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区等均打破了地理上相连性;其三是双边一体化组织成为新的亮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拥有易于达成、灵活多样、运作机制高效、涉及内容既广且深,较少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相邻等方面的限制等无可比拟的诸多优势,成为许多国家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首选,现有的大多数FTA都是两国间或一个国家与一个经济联合组织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美国近年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有20个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生效的FTA均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呈现出双边化发展趋势;其四是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交叉重叠。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边界清晰、成员关系单一,一般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立的一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则互相交叉重叠,一个国家或地区参加多个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或者大的区域组织包容次区域组织,相互关系错综复杂。

第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设置渐趋弱化。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为了保证本组织职能的常设性和稳定性,都设有一套常设机构,有具体的运行机制。传统上,按照每个机构所承担的职能来讲,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模式设置的,主要包括权力机构、执行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或准司法机构。但由于晚近达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多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其具有运作机制高效的特点,无需按照“三权分立”的模式设置组织机构。大多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采用强化自由贸易规则、弱化组织机构的方式来推动区域贸易组织的运行。各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规则十分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对于庞大的组织机构的需求就不是十分强烈。

目前,大多数双边自由贸易区均设立类似于自由贸易区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作为自贸区的最高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议,考虑任何关于修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其附件的建议,并监督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进一步实施;负责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执行有关的事项,并考虑任何可能影响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的其他问题;在必要时建立增设委员会及特别工作组,并向任一委员会或工作组就相关事宜征询意见。但在自由贸易委员会之下,并没有建立常设的执行机构和行政机构,只是就具体事项设立相应的委员会或工作组,如货物贸易委员会、服务贸易委员会以及投资委员会等,负责处理相关事项,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具体的职能。

此外,从新近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中还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并没有建立常设性的争端解决机构,只是在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争端解决机制,以完备的争端解决机制代替常设性争端解决机构。(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法学院)

注释

①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0页。

②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9~130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