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古诗意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古诗词优化教学策略
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是我国一笔瑰丽的文化遗产。而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的学生十分遥远,背景也是非常陌生。对于小学生而言,引导他们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近年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对古诗词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背诵的层次上,应经常地逐步地指导学生理解与欣赏,并感知、品味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一、熟读成诵,整体感知
选入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学生已经能背诵的,这使得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往往忽视读通读顺的环节,在古诗教学伊始,就让学生急急忙忙解诗意。其实,尽管有些诗学生早已在幼儿园就能熟练背诵,但是,他们往往只是模模糊糊的背,并不清楚每个字怎么写,甚至有些连字音都读不准确。因此,教学伊始,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自由地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全诗、认清字形。在初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要放得开,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读的方法,读的重点,一定要反反复复地读。尔后,教师再帮助学生一起扫清障碍,读通全诗。
这个阶段,有三个任务,一是把题目意思读明白了。有些题目意思难懂,也不好读。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初晴后雨是雨后初晴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饮是喝酒,学生更不懂。按照现在的语言习惯应该是“雨后初晴湖上饮”,词序明显与现在不同。只有理解了意思,学生才能把题目读好。二是把每个字都读准了。如《泊船瓜洲》这首诗,多音字特别多,有“间、数、重、还”,学生一开始不一定能读准确,这就需要教师从旁指导,纠正读音。三是把大概的意思读出来。有些诗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能读明白;有些诗的意思学生比较难懂,如《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词中28个字,写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鸿影、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2种景物,要让学生说诗的内容太不容易了。
二、突破疑难,理解诗意
理解重点词与重点句是理解诗句的关键。教学时我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不过多的讲解,少给点“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用自己的话串出诗句的大意,在串句意时,有时要重点把握好诗句的“序”,使“疑”得到了及时的排除,从而使学生在初步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诗文进一步的理解。比如《石灰吟》中“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引导学生了解是因为“要留清白在人间”所以才“粉骨碎身全不怕”,这样顺序一变动,学生对全诗的理解就加深了。在理解词语时,我还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古今不同的词义上,如《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的就会提出“可怜”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值得同情、怜爱”呀,这样一发出疑问就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这样和“露似珍珠月似弓”就联系不起来了呀,这显然是不对的吧!这个时候我用投影仪出示初秋的夜晚,淡淡的月光下草地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的优美的画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月光下的露珠是那样的晶莹透亮,犹如一颗颗可爱的珍珠发出迷人的光芒,便恍然大悟――“可怜”在这边所表示的很明显不是现在所通用的“值得可怜、怜爱”的意思,而是“可爱”的意思,他们对这首诗的诗意也就随着“疑难词”的理解而领略了大半了。在古诗文的教学中,突破疑难,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
三、寻找诗眼,理清思路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寻找诗眼,对巩固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探明诗人写作思路,感悟诗人的情感大有裨益。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但是它突出 的却是一个“深”字,以水之深喻情之深, 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 伦情谊的赞美。所以“深”是诗眼。它不仅 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又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 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楼的特征,也是这首诗着力刻 画的核心内容,为全诗的着眼点即诗眼。“危”本来就是高,“百尺”是描绘高,“手可摘星辰”是强调“高”,“恐惊天上人”是夸张“高”。在这首短诗中,无一不是在写“高”。通过多侧面的 描摹刻画,反复渲染,山寺危楼那高耸的形象就深深留在读者的 脑海中了。
四、品味欣赏,体会情感
由于古诗词的创作时代离现在已经是非常久远,学生不了解诗词的背景,不懂古诗的韵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品味诵读的方法。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这首词中,我先播放一段描绘初夏夜乡村田间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欣赏,在学生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我动情动容地吟诵,极力地感染学生,以声传情,让学生从老师的“音”、“调”中去体会古诗的韵味,领悟其中意境。接着,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如何读出“音”、“调”,读出感情。这样学生的“读”不仅“多”,而且会充满了激情,逐渐进入作品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在微风习习,有月,有鸟,有蝉、有蛙,还有稻花香的乡间小道上散步,从而就容易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因丰收之年而喜悦的情感了。
五、积累学习,拓展延伸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多积累一点古诗文呢?除每节课尽可能适当安排多一点教学容量,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之外,还要讲一点“多多益善”的策略。如在教学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这三首诗的时代背景不同,诗人的境遇也不同,为什么教材要把它们编在一起让我们来学习呢?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点呢?”由于学生对古诗已经基本理解,所以很快就能领悟出教材的编排是“别有用意”的。虽然时代背景不同,诗人的境遇不同,但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都表达了羁旅之人一个共同的心声――“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及热爱。”在古诗中,像这一类的古诗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好好地上网找一找,并认真地抄出来,在班级中好好地交流。由此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精心咀嚼文字,赏析古诗词的语言美
中华古诗词以凝练的语言、深刻的内容、深远的意境、真挚的情感获得了巨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并不需要象古文一样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这反而会破坏了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的意境美和韵律美,而应该让学生对关键字句进行反复赏读、探究、体味,才能让学生深刻地从古诗词优美的语言中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陋室铭》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再对课文中的重点片段、字词进行咀嚼,以求重点理解。如文章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以“不在高”、“不在深”来比“陋”,用仙和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只有让学生理解词境、解词意后才能在古诗词的语言美中体会作者的人格美、个性美。
二、展开联想想象,体会古词诗的画面美
联想和想象是理解、所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古诗词通常充满着诗情画意,但诗词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具体事物的描绘融入自己的感受中,丰富其内涵,才能把握诗中的意境,更加顺畅赏析诗词,也才能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义旨。
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在田地里,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在哭泣”。并在引导学生全面的描述诗词的画面的同时,逐渐地把脑海中的想象画面变得充实、丰富,逐步在想象的画面中理解到诗词所散发出来的内涵。再例如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西湖美景的图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感受风景绮丽的湖光山色,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体验,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诗的美,集中体现在意境上。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需要我们去了解、去领会。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讲诗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意境美的赏析研究,着力于整体感知,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中,一开始就形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而“我言”却让诗人阔大的胸襟将诗词表面镀上的一种不幸的色彩轻松得以轻松溶解,展现的却是诗人非凡的自信。“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学生只有在理解了原文的意思,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能体会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晴空一鹤排云上”,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虽然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只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体会,情景交融,才能感受到文中的意境深沉高远,从秋天的生机和素色中领略作者的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四、引导学生主体,品味古诗词的真善美
凡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古诗词,都应当是真、善、美的三位一体。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迫于中考的压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把一首首优美的古诗词化解成一道道枯燥乏味的试题,时常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感悟,长久下去会导致学生丧失创造力与想象力,无法品味古诗词的优美。因此,教师要深掘诗歌中各种美的对象,引导学生在体验美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评价古诗词的真善美。
师: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它会令你想起哪首诗?
生:《望天门山》。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师:这首古诗不仅要求背诵,还要求默写,下面请大家拿出笔和纸,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天门中断(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片日边来。]
师:这位同学填的是“楚江”“孤帆”,对吗?
生:对。
师:这位同学不仅填对了,而且字写得工整、漂亮,老师给你点个赞。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同桌写对了就给他点个赞吧!
【点评】执教老师采取复习导入法,由古诗《望天门山》引入教学,既检测了学生背诵诗歌及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又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老师发现,“饮”的前鼻音和“晴”的后鼻音你读得特别准确。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怎么停顿呢?谁来范读一遍?
生范读课题。
师:这位同学停顿准确,读得很有节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读了诗题,你能知道什么?
生1:苏轼在西湖上喝酒。
生2:天气是先晴后雨。
师:题目经常会缺少一些要素,这首诗的题目缺少了人物,我们在理解题意时要学会补充人物这个要素。(补充说明:这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喝酒赏景,天气起初是晴朗的,后来下起了雨。)
【点评】诗题是一首古诗的眼睛。教学时,执教老师让学生从读诗题开始,强调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了解题目的意思,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板块的学习。
二、读准音,初感知
师:诗人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师:这里有几个特别难读的字,谁来挑战?
生1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妆”时,翘舌后鼻音读得很准确,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潋滟”时,前鼻音读得特别准确,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吧。
师:去掉拼音后的生字,你还会读吗?
全班学生读生字词。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读得字正腔圆。
师:你读得很有节奏感!“子”“奇”“宜”都是押“i”音,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学会体会诗的韵味。
男女生比赛读,最后全班读。
【点评】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如自由读、个人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读好停顿,读出诗的韵味,达到了字字准确、句句流畅的朗读目标。
三、知诗意,想画面
师: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了解诗句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诗句?给大家推荐一下。
生1:看注释。
生2:看插图。
生3:想象画面。
……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一两种方法读这首诗,通过字面含义,你能够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1: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晴天时和下雨时西湖的画面:天晴时,太阳高照,西湖的水在荡漾,湖面上闪着粼粼的金光;下雨时,远处和近处的景色朦朦胧胧,别有一番奇特的美。
师:你描述了一幅西湖晴雨图。
生2: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西湖:晴天时,艳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是橙色的;下雨时,云雾弥漫在西湖上空,像仙子一般。
师:你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想象中的画面,真好!
【点评】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感悟诗的意境。
师:你认为哪一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
师:“潋滟”是什么意思?
生: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解。
师:很好!通过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这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点评】现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古诗词就有了相应的注释,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做了解释和说明。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好教材,让学生掌握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反复强调,从而形成学习能力。
师:阳光洒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生1:微波荡漾的湖面上银光闪闪,像是铺满了钻石。
生2:湖面波光闪动,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银光闪闪的湖面多美呀!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形容这样的景象?
生:水光潋滟。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读出湖面波光闪烁的美景。
生齐读。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湖面波光闪动的画面)你们看,这就是――
生:水光潋滟。
师:这样的景象让你想起了哪些词语?
生1:波光粼粼。
生2:碧波荡漾。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波光闪烁、金光闪闪、浮光跃金……)这些都是描写阳光下水面景象的词语,让我们记住它们吧!
师:诗人一个“水光潋滟”让我们想象到了这么多的画面,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现在我们将这些词语运用到诗句当中,说一说西湖的美景。[多媒体课件出示( )晴方好]
生1:水光粼粼晴方好。
生2:金光闪闪晴方好。
生3:波光闪烁晴方好。
师:好一个绚丽多彩、生趣盎然的西湖晴天。晴天下的西湖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呢?
生1:太阳照在北海银滩海面上也是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在北海银滩看到这样的景象时,你可以说――
生1:水光潋滟晴方好。
生2:我坐在游船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坐船泛舟湖上时,你可以说――
生2: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南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站在风景秀丽的漓江边,看到这样的景色,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在杭州,看到晴天下波光闪烁的西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方”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当用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这些方法仍然无法理解诗意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方”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老师选出了4种,你认为选哪一种解释才对?(多媒体课件出示:①办法,技巧;②正、刚刚、恰;③地区、地域;④方形。)
生:选②正、刚刚、恰。
师:没错!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点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诵读诗文提出了“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潋滟”一词时,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想象和描述中回忆有关描写水面波纹的词语,积累词语,领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与水面波纹相关的词语,并让学生运用到诗句中,创设了许多场景,让学生通过吟诵诗句来形容自己见到过的景象,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师:当诗人还陶醉在阳光明媚的画面中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下雨了,景色朦朦胧胧的,像烟雾缭绕一般。
生2:像一幅山水画。
师: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我们可以用诗句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山色空蒙。
师:西湖阳光明媚的晴天很美,雨景也很奇妙,“亦奇”是什么意思?
生:也很奇妙。
师:“亦”用换词方法来理解就是――
生:也。
师:“亦奇”就是也奇妙的意思。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雨中,感受西湖雨景的奇妙吧!
生读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读“山色空蒙”时声音特别轻柔,仿佛置身于这奇妙的雨中。(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和诗句,引导学生读出西湖晴雨两幅图的不同景象。)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全班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两幅不同的画面。
学生齐读第一、二句诗。
【点评】古诗语言精炼、鲜明、形象,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感受到了在不同天气下西湖的美,将西湖晴雨两幅图的美读得富有层次和厚度。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学生齐读)这么美的西湖,诗人把它比喻成什么?
生:西子。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知道西子是谁吗?
生:西施。
师:对,西子名叫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到底有多美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传说西施天生丽质,每次她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的时候,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都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入了江底,所以她还有一个美称――沉鱼。
师:在苏轼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一样美丽多姿,那么,在其他诗人眼中,西湖又是怎样的?(多媒体课件出示3组比喻诗句: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周起渭《西湖》;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艾青《西湖》)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师:诗人把西湖分别比作什么?
生1:白居易把西湖比作图画。
生2:周起渭把西湖比作明月。
生3:艾青把西湖比作明镜。
师: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妙在哪里?西湖和西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1:因为西湖和西子一样美。
生2:西湖和西子前面都有一个“西”字。
生3: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她们都属于同一个地方,西子是越地美女,越地是今天的江浙一带,西湖也在浙江。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对于西子而言,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刚刚合适,对于西湖来说,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也都刚刚合适。
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合适的意思。
师: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其实,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午后、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西湖,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所以,诗人不禁感叹――
生读第三、四句诗。
【点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个比喻句,传神地写出了西湖的神韵美,那么如何把这种神韵美传递给学生呢?在教学策略方面,执教老师选择了用语言描述、故事引入、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西子的沉鱼之美,再用对比鉴赏的方法,与白居易笔下的“图画”,周起渭笔下的“明月”和艾青笔下的“明镜”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苏轼的比喻妙处所在,明白西湖的美在于神韵,在于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四、诵古诗,悟诗情
师:苏轼用了28个字为我们展现了西湖的美景,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加动作读,可以用吟唱的方式读,可以配乐读,试着读出诗中的画和诗中的情。
学生自由读诗,有的在朗读时加入肢体动作,有的用吟唱的方式读。
师:苏轼在杭州做官时,为了保护西湖,不惜多次上书朝廷,贱卖自己的字画,修筑苏堤,疏通西湖,还修建了三潭映月。刚刚完成长堤修筑,苏轼泛舟西湖,心情很好,诗情满溢的他随即吟诵了这首诗。
全班学生齐读诗歌。
师:千年后的今天,西湖依然水光潋滟,仍旧山色空蒙,但湖上已不见饮酒之人,只有西湖边上坡的雕像深情矗立,他对西湖的爱已融入诗中,成为了千古绝唱。
生再次诵读古诗。
师:苏轼的诗现存约2 700余首,诗的题材广泛,豪放旷达又不失婉约,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诗《望湖楼醉书》《中秋月》,试着领会苏轼创作的艺术风格。
【点评】学习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执教老师在教学时采取范读、个别读、配乐吟诵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体会诗歌的含义与情感,最后通过补充苏轼的资料、推荐古诗的方式,让学生领会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
【总评】
教学时注重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智慧课堂的标签。教学古诗词,教师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积累语言,提升思维和语用能力呢?执教老师对此做了有效的探索。
一、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古诗语言凝练、形象,有着鲜明的节奏,富于音乐美,朗读最能够让人感受到这种艺术魅力。教学中,执教老师设计了3个层次的读:一是读通、读顺、读准确;二是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三是读出诗的个性和韵味。每一个层次的读目的不同,形式也比较多样。第一层次的读,学生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层次的读,学生在读中要把握诗句的含义,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第三层次的读,学生在充分感悟诗情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这样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以诵读感知为主的特点。
二、懂诗意,悟诗情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除了能够理解诗意,重点在于想象画面,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执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想象,在学生读通读顺整首诗后,没有对词句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以“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抓住“水光潋滟”一词,让学生想象阳光下湖光闪动的美丽画面“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湖面像是铺满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三、想意境,品诗情,积累运用,领略诗韵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诗的境界》一文中说过:“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要紧。”见,是一种当下的直觉的观照。见什么?见景,见意象。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能够见意象,教师的作用就是“举象”,“举”是打开,是呈现,是营造,不仅要“举象”,还要“造境”。
教学中,执教老师不但带领学生想意境,品诗情,还注意引导学生读诗“见”景,通过“举象”“造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例如,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句诗时,教师抓住“水光潋滟”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阳光下水光潋滟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于是,波光粼粼、波光闪动、银光闪闪、碧波荡漾等词不断地从学生口中涌出。接下来,执教老师又设计了让学生将积累到的词语填到诗句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深入理解“水光潋滟”一词的含义,更好地体悟诗情,接着又以“晴天下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还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情景”这一问题,让学生从西湖水光潋滟联系到北海银滩等地的景象,学生由此读出了诗情画意。再如,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句诗,执教老师分别用了3位诗人的3首诗,通过对比、讨论、品味,让学生体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精妙,进而积累与比喻相关的诗句,最后还补充了苏轼的资料,让学生能够继续研究诗人的创作风格。这节课很好地实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教学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好!在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古诗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古诗就是其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很多古诗所描述的情境都像一幅画一样,所以也有人说:诗就是画,画就是诗。下面我就来考考你们,看看你能说出下面的几幅画对应的是哪几首诗吗?
(学生猜诗、背诗《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小儿垂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对照画面猜诗、背诗。假如不给你们画面,而是给你古诗,你们还能够把它变成生动的画面吗?
(大部分学生摇头,有同学边举手边说――能!)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怎么能把古诗变成画儿?
生:我会把古诗里有的景物画出来,比如说有小草我就画小草,有小鸟我就画小鸟。
师:你可真聪明!知道要把古诗变成画得抓住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可是,咱们所说的这个画可不是在纸上画画。那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种读懂古诗意思的方法――把“话”变成“画”。谁知道,这里面的“话”指的是什么?
生:说话。
生:不是说话,是诗的内容。
生:是诗中的语言文字。
师:你说得真准确!这个“话”就是指诗文,就是诗中的语言文字。那么“画”呢?
生:画面。
师:是真的要大家动笔画画吗?
生:不是,是在头脑中画画。
师:依据文字描述的情景,在头脑中画画。假如你还能够把这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那就更了不起啦。
师:今天我们就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为例,来学习把“话”变“画”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请大家自己来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想一想这首诗讲得是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生自由读,同桌检查读,教师指名读)
附: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师: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现在可以提问。
生:“寻”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够解答他这个问题?
生:“寻”是寻找的意思。
生:我觉得他要寻的隐者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东西,所以不应该用寻找,应该用寻访。
师:你真会思考和比较,一个“访”字就显示出了作者对隐者的――
生:礼貌。
生:尊敬。
师:那么,什么样的人叫隐者呢?你们快看看书下的注解。
生:就是隐居在山林里的人。
师:这样的人往往有一颗淡泊的心,有一份宁静的情感。
生:老师,我不懂什么叫“不遇”?
师:“不遇”就是没有遇见。谁能把这个题目完整地讲给大家听?
生:贾岛去寻访一个山中的隐者,但是没有遇到。
师:“但是”这个词用得很好,表示意思的转折,本来想访问人家,结果没有遇到。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生摇头)谁能把这首诗的大致意思讲给同学们听?
生:贾岛到山里去寻访一个隐者,可是只见到了隐者的徒弟,一个小童子。小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但是云彩太多了,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师:谢谢这位同学清楚的表达。可是我有一个问题,并诗中没有说这个小童子是隐者的徒弟啊?你为什么这么讲?
生:“言师采药去”里面的“师”应该是师傅的意思,所以我觉得小童子就应该是隐者的徒弟。
师:能够从文字中找到自己这样说的依据,很了不起。
师:刚才这位同学理解“云深”就是说云彩太多了,你们同意吗?
生:我觉得主要是说云彩太浓了,太厚了,当然也很多,所以看不见师傅到底在什么地方。(众笑)
师:这样一说就更准确了。接下来请每一位同学都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生自由说)
第二板块:提问题,想画面
师:说到这里,好像这首古诗我们已经读懂了,其实还远远不够。不信,你们看第一句,老师就还有好几个问题要问呢?(展示ppt)
贾岛在什么样的松树下面?怎么样地问?问一个什么样的童子呢?请你来想象并描述一下。
生:贾岛在一棵古老苍翠的松树下面,遇到了一个正在闭目养神的小童子,于是他给小童子深施一礼,问道:“小童子,你的师傅到哪儿去了?”
师:你们听,他多会想象,多会表达!“古老苍翠”说出了松树的特点,“闭目养神”点出了小童子的神态,“深施一礼”则表现出了贾岛的动作,多好啊!就这样沿着问题来想象和表达,谁的脑海里还有不一样的画面?
生:贾岛在一棵高大茂盛的松树下面,彬彬有礼地问一个头扎着发髻的胖乎乎的小男孩儿:“请问,你的师傅到哪儿去了?”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小男孩扎着发髻呢?
生:书上插图里画着哩!(众笑)再说,我从古装电视剧里看到的小男孩就是这个样子的。
师:看来,看书上的插图、看电视剧,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师:接下来,请你自己针对后面几句诗来提问,看看你还能问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生:小童子是怎样回答的?
生:山什么样?
生:山中都有什么?
生:隐者什么样?
生:隐者怎样采药?
生:采些什么药?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你们提出的一两个问题静静地思考、想象,两分钟后我们来汇报,看谁想象得更合理,描述得更清晰。(学生静静地思考2分钟,指名汇报)
师:按照诗文的顺序,谁来先说说小童子是怎么回答贾岛的提问的呢?
生:小童子急忙还一个礼说:“我师父到山中采药去了。”(边说边做动作)
师:这个小童子真有礼貌!
生:小童子仰着头,指着远处的山说:“我师傅到那座山上采药去了。”
师:这里山挨山,山连山,简直分不清是哪一座。不过,师傅就在这里采药,只是云雾弥漫,找寻不到踪迹啊!那么,师傅什么样?怎样采药?在什么样的山中采药呢?
生:师傅长着白眉毛,留着白胡子,眉开眼笑,唱着山歌走在山路上。
师:好一个仙风道骨的师傅啊!这简直是神话传说中的老仙翁啊!
生:师傅非常和蔼,身穿长袍,脚踏草鞋,肩背药筐,手举药铲去采药。
师:这位同学前几个用词非常精当,穿、踏、背,我很欣赏。后面的“手举药铲”我觉得改为“手持药铲”会更好,你说呢?(生点头表示赞同)
生:师傅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他一会儿蹲在草地上小心翼翼地挖出人参,一会儿爬上峭壁去采灵芝。
师:这山里的好东西可真是不少,又是人参又是灵芝的。(众笑)当然,这也说明我们同学知识非常丰富,知道这都是些名贵的药材,能治病。你刚才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位老人――鹤发童颜。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头发白了,但是脸色很红润。
师:是啊,就是形容老人的气色特别好。
师:师傅要是采药时累了该怎么办呢?
生:师傅采药累了就躺在大青石上休息一下。
生:师傅采药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下,他可能会闭目养神,也可能会望着天上的白云发呆呢!
师:师傅要是渴了饿了,该怎么办呢?
生:师傅要是渴了就喝点矿泉水,饿了就摘点野果充饥。
师:你知道师傅喝的是什么牌子的矿泉水吗?(众笑)
生:没有牌子,就是山里的水。
生:是纯天然牌的。
师:谁能够完整地再来描述我们头脑中这么生动的画面?
生:师傅休息时,有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身边飞舞。师傅喝水时,还有小鹿在旁边看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呢!
师:这位师傅的生活是多么的悠闲自得啊,不为世俗所干扰。小童子虽然没有给我们描述师傅如仙人一般的生活,但是他自己是完全可以想见得到的。你们说,他说这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语气呢?
生:高兴。
生:骄傲。
生:得意。
师: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那个小童子高兴、骄傲,甚至有些得意的感情。(生练习读诗)
第三板块:入诗境,悟诗情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想象使画面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生动。请你们结合题目再来想一想:贾岛寻隐者的结果是没有遇上,但是当他想象着原来隐者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
生:贾岛把棋盘摆在石桌上,一边和小童子下棋,一边等着隐者回来。
师:总之非要见上一面,因为毕竟为拜访而来。可以这样想。
生:贾岛坐在松树下,和小童子聊天,进一步地了解隐者的生活。
师:这棵大松树可派上用场了,它再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那一片绿荫给贾岛和童子提供了聊天和休憩的场所。
生:贾岛让小童子拿来纸笔,即兴写下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
师:想得妙啊!或许这首诗就是这样即兴而作,一挥而就。
生:贾岛背着手,站在松树下,望着远处的山,陷入了沉思之中。
师:虽然我们不清楚贾岛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今天的寻访对他触动很大。
生:贾岛辞别小童子,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入密林,他要去寻找隐者的踪迹。
师:贾岛是非要找到隐者这个人不可吗?
生:不是。我觉得他是向往隐者这样的生活,他也想过隐者这样的生活。
生:贾岛留在隐者的茅草屋里,他要等着隐者回来与他喝酒、对诗。他甚至还想搬到这里来和隐者一起住。
师:这样的生活少了世俗的烦扰,所以贾岛寻访隐者不遇,非但不失望,反而心情愉悦,充满了向往。
第四板块:明方法,重训练
师:同学们,最初我们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时候,只是说“贾岛到山里去找一个隐者,可是只见到了隐者的徒弟,一个小童子。小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但是云太深了,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然后我们在这样的理解的基础上,针对诗句中的文字提问题,结合问题来想象,使得我们真正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看来,把“话”变成“画”真的是读懂古诗意思的好方法。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古诗,你还能够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吗?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大致讲解意思,然后请学生结合诗文提问)
生:小路是用什么铺成的?
生:树头上的花怎样落下来?
生:儿童用什么来捕捉蝴蝶?
生:他们是怎样在菜花中寻找的?
师:请你结合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画面,用三两句话写下来。
(学生思考写话约4分钟,然后汇报)
生:一个叫杨万里的诗人住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店里。一天早上,他走出门来,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眼前的景色把他牢牢地吸引住了。只见有一条石子铺成的小路沿着稀稀落落的篱笆伸向远方。
师:他给大家开了个好头儿,谁能接着他的往下说。
生:小路两边的桃树啊,杏树啊,枝头上的花已经开过了,随着微风的吹来,像小蝴蝶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师:老师建议你把“开过”了改成“开败”了,这里的“败”就是花朵凋零的意思。
生:几个孩子正在捉蝴蝶,他们用衣服扑,用网子罩,一会快步跑过去,一会又悄悄靠近。可是蝴蝶聪明极了,飞进了菜花丛里,你就再也找不到它。
师:要是我来写这段话,我会这样写,“几个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捉蝴蝶,他们有的用衣服扑,有的用网子罩,一会快步跑过去,一会又蹑手蹑脚地悄悄靠近。可是蝴蝶聪明极了,躲进了菜花丛里,你就再也找不到它。”你们觉得我这样写好吗?
生:好!
师:好在哪儿呢?
生:您用了好词,例如兴高采烈和蹑手蹑脚。
师:这两个词怎么好啊?
生:把孩子们捉蝴蝶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生:您还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说明有好几个孩子,他们捉蝴蝶的方法不一样。
师:你听得可真专心!
生:您把他说的“飞进了菜花丛里”改成“躲进了菜花丛里”,因为要捉小蝴蝶的小朋友太多了,所以小蝴蝶只好躲起来了。(众笑)
师:仅仅一字之差,你就能体味出其中的妙趣,我们要向你学习。
师:今天,我们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为例,学习了把“话”变成“画”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方法经常用才会成为技巧,才会对你的学习更有帮助。老师祝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能手!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幸福
读着王文丽老师的古诗教学实录,我的脑海里闪现一个词汇:幸福。每个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课堂是幸福的,孩子是幸福的,老师是幸福的。不得不让人想起《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李振村老师关于幸福课的言论:“幸福课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理念;幸福课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境界;幸福课不是课堂改革的短期目标,而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王文丽老师的课应该可以归结于这幸福课的范畴,因为她的课堂体现的是古诗词教学的理念,达到的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境界,实现的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纵观《寻隐者不遇》这一首诗的教学,板块清晰,遵路寻真,展现了具有古诗词特点的教学。
舒适,才是愉快的。古诗词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它往往意思跳跃,语句浓缩,成分省略。《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相对似乎比较直白,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障碍。疏通语句,这是学习古诗的必要教学程序。一字一句的理解,字字落实的翻译,往往使这一环节成为学生学习古诗最痛苦的情感体验。但是在王文丽老师的课堂上却寻找不到一丝疏通诗句带来的疲累。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代以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教师扮演的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有一个问题,诗中并没有说这个小童子是隐者的徒弟啊?你为什么这么讲?”“刚才这位同学理解云深就是说云彩太多了,你们同意吗?”整个教学氛围是宽松、自由、平等的,学生是以舒服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的。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有这样的发现和言论:“我觉得他要寻的隐者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东西,所以不应该用寻找,应该用寻访。”“‘言师采药去’里面的‘师’应该是师傅的意思,所以我觉得小童子就应该是隐者的徒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愉快的交流中,原本了无生气的教学内容也变得情趣盎然。
投入,才是有激情的。怎样让孩子投入,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带领孩子走入情境。王文丽老师是一位富有智慧的教者,她巧妙地带领着孩子畅游在古诗词特有的意境中,握着孩子的手触摸到了这首诗的“意象”。意象是诗词作为一种文体的典型标志。诗人创作诗词,缘于外物的触发。但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为了弥补言不及意的困窘,诗人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用意象传达诗情,即使可直接表达的情思也往往寄寓于意象。古诗词凝练的话语背后一幅幅形象的画面,形成的就是直观可感的意象。从上课开始,至课的结束,自始至终,学生投入地学习一个教学内容:把‘话’变‘画’。我认为这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而更应该称为“触摸意象”的艺术。老师展示问题,学生想象描述;学生自主提问,再思考、想象、描述;最后完整地描述头脑中生动的画面。多么随意!教学最高的境界是无痕,王文丽老师让学生把“话”变“画”的过程就是踏雪无痕!原本朴实得就如拉家常谈论天气式的诗词语言,在想象过程中,变得这么有情有趣。一个仙风道骨的师傅,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在深山中手持药铲采药。休息时,有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身边飞舞;喝水时,还有小鹿在旁边看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如此悠闲自得的生活怎么能不让小童子骄傲,如此不为世俗干扰的生活怎么不让学生激情地醉一回?
“贾岛寻隐者的结果是没有遇上,但是当他想象出原来隐者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当学生谈到贾岛要去寻找隐者的踪迹时,王文丽老师又以波澜不惊的方式掷出了激起学生更投入思维的小石子:“贾岛非要找到隐者这个人不可吗?”是啊,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在读着简单到几乎在陈述一件简单事情的诗句后,我们是否去思考过诗人凭借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不遇”,从事情本身来说,是令人失望的。但是,诗人创作这首诗时需要倾诉的情愫就是失望吗?相反,非但不失望,反而心情愉快,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期待。期待与隐者的进一步相识,向往也能过上不沾世尘的生活,为不虚此行而感到愉快。
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情感是富有激情的。“以言造象,立象尽意”,学生投入地想象,在头脑中建立了意象,凭借意象的通道,把握了诗人内心涌动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