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国际贸易和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和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和经济

第1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贸易;替代融资

宏观经济政策是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国家或政府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国内和国外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还很缺乏,但已经有学者关注相关内容,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

一、宏观经济政策与国际贸易

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都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工具,国际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紧密相连,一国的经济状况影响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也会反过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国际贸易量对宏观经济政策很敏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比如增加政府开支,对进口商品的支出也会增加,但支出比例的多少要依据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金融市场,刺激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这个过程和国际贸易也是紧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增长消费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也增加,国内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商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会将生产资源转向国内,一国贸易收支状况恶化。相反情况,如果一国消费需求减少,国内生产商会主动开拓国际市场,贸易收支情况改善。国家或地区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

2008年的金融危机伴随着贸易量的减少,这引发了贸易怎么依赖金融市场的问题。传统上说,金融危机是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主题,而不是贸易方面的;同时还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贸易在全球商业周期中如何扮演传输渠道的角色。国际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者都被这些问题吸引,并且在使用联合方法找到新的答案。

Beatriz de Blas& Katheryn Niles Russ(2010)研究的是国际银行问题,自从2008年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这个问题引起了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极大兴趣。论文研究的是如果一国向国际银行市场开放,本国能否从中获利,并且怎样依赖国内市场结构。假设贷方是异质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显示,FDI能提高利润(常用的人存贷款利差的净息差),效率提高的同时,当地竞争使银行提高向借方收取的利率。如果允许国际银行通过收购国内高效率银行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会导致国内竞争下降,这可能是有害的。在不影响市场上次有效率银行的基础上,最有效率银行会提高自身利润来转移提高效率增加的利益,而不是通过降低借款利率。允许跨境贷款的替代选择可以使国内借款人受益于外资银行的效率,并且不会对国内市场结构产生负作用。全球金融市场开放提高的是效率还是不稳定性;在金融体系改革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开放形式,论文得出的结论对当前这些争论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个主题,一直以来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是全球公认的。在相关文献中,最有力的结论之一是国际开放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积极作用。国内投资是资产积累和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Dong-Hyeon Kim, Shu-Chin Lin &Yu-Bo Suen(2010)实证研究贸易和FDI能否提高国内投资总水平。研究发现两者关系不明显。基于国际和国内投资的替代水平,FDI可能不能提高一国的投资总水平。文献显示,贸易和FDI在不同国家扮演的角色不同,对投资水平的作用依赖于国家已存机构的复杂程度。在人力资本和金融体系发展不成熟的国家,贸易不利于国内投资,而FDI有积极作用。在机构发展成熟的国家情况正好相反,贸易比FDI发挥更有利的作用。这些结果为国家决定货物和金融市场的开放顺序提供政策建议。

Chin-Yoong Wong & Yoke-Kee Eng(2010)研究垂直专业化和贸易在中间投入的影响,用新凯恩斯模型重现和解释了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商业周期。该论文的关键创新点是引入更丰富的垂直结构,顺序联系——三级垂直结构,比之前的研究更具特色。作者用最先进的贝叶斯统计估计模型参数,结果显示模型成功重现了体现国家利益的一系列商业周期时刻。最重要的是,模型重现了在商业周期中,提高跨国贸易结果的经验观测值,这个结果对许多假设不太丰富的模型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另外,该文献为全球经济中出现的传统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新颖的、重要的见解。

在金融危机中贸易量下滑严重,在“大衰退”中产量下降明显,然而贸易量下降的比例更大。人们怀疑,金融市场混乱导致产量下降的同时引起贸易量剧烈下降,人们也怀疑企业贸易活动与金融市场关联度不同其感受到的危机程度也不同。Brahima Coulibaly, Horacio Sapriza& Andrei Zlate(2011)利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水平数据验证后一种假设。论文的一项贡献是为公司应对全球需求提供政策建议,可能消除由于金融约束带来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显示:如果危机前金融状况比较好,公司可能不受全球需求下降的影响;公司替代融资的能力——用贸易信贷融资替代外部金融融资——也可以使其免受全球需求下降的影响;在金融脆弱性给定的情况下,替代融资能力差的公司销量下降的多。论文为金融异质性和公司为应对危机选择融资渠道替代带来的后果给出了有效指示。

在“大衰退”末期,政府重新重视运用财政政策管理宏观经济,用财政政策代替已经被利用到最大限度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国家颁布“购买国货”的条款,这限制政府把支出花费在国内而不是进口商品上,这些政策在国际上引起巨大争议。Mario Larch &Wolfgang Lechthaler(2011)运用财政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贸易和财政理论数据创建模型,确定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政府支出并分析政府支出是否应该排除进口。研究发现,一方面,购买国货条款可以消除传统外部性,在由国内纳税人确定的成本水平,财政支出对国外生产者有益;另一方面,购买国货的财政政策会提高成本,因为消费者不能购买比国内商品便宜的外国商品,这会降低整体消费和福利水平。文献研究如何从国际贸易理论中汲取经验教训,并有效地应用到公共经济学领域。

长期以来,在国际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企业基于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定价行为是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经典主题。不同的定价策略影响货币政策在国际和国家间的传导,相反地,货币制度的性质可以跨市场影响企业的定价行为。Julien Martin&Isabelle Méjean(2012)通过分析法国出口商向EMU国家出口商品时的定价行为,研究欧共体内的金融与货币联盟(EMU)对出口公司定价行为的影响。该文献发现,EMU对价格离散有显著影响:相对于EMU以外的欧洲地区,转变成单一货币时减少的价格离散大约是出口价的1%。作者运用高度分散的数据研究公司异质性的作用,数据显示采用欧元对大出口商的定价惯例有重要影响。当把异质性考虑在内采用单一货币时,减少的跨市场价格离散比例更大,相对于非EMU地区达到4%。因此,对于传统争论,是否应该采用统一货币加强市场整合并减少偏离一价定律,文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Ling Feng and Ching-Yi Lin(2012)通过研究广延边际对金融摩擦和国际货物贸易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用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参与国际贸易货物的范围。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在广延边际还是集约边际,信贷紧缩会减少贸易量,后者是每种货物的贸易量。从理论上讲,论文创建了随机动态模型,把贸易理论中的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受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约束的报关决策,固定和沉没成本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元素;信贷限制的金融约束,信贷基于企业价值以及由此预期到的企业利润。出口成本包括非出口商没有的固定和沉没成本,模型显示,出口商为获得每单位利润比非出口商需要更多的贷款。较高的贷款利润率意味着金融约束力更大,并且更易受到金融约束的冲击。关于为什么金融冲击对贸易影响特别大,模型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徐松,戴翔.宏观经济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M].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5.

[2]Beatriz de Blas& Katheryn Niles Russ,FDI in banking secto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NBER Working Papers 01/2010.

[3]Dong-Hyeon Kim,Shu-Chin Lin &Yu-Bo Suen,dynamic effects of trade openness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Modelling27(2010)254 261.

[4]Chin-Yoong Wong & Yoke-Kee Eng,Vertically globalized production structure in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impact factor: 0.76).01/2010;21(2):198-216.

[5]Brahima Coulibaly,Horacio Sapriza& Andrei Zlate,Trade credi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uring the2008-09global financial crisis,History of Finance Journal 07/2011;DOI:10.2139/ssrn.1893093.

第2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 贸易环境 贸易政策 对策

一、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传统贸易理论与实践往往集中关注贸易量差、国家福利等方面,常常忽视环境这一重要变量,如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李嘉图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均未考虑到贸易可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依照这些理论,自由的国际贸易会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并增进国民福利。然而,这一观点只是在静态条件和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合理性,若加入贸易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效应情况要复杂的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国发展某些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可能会给它国带来环境损害,如跨过河流上游国家砍伐森林以推动林业相关产品出口将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从而会严重损害下游国家出口型农业所依赖的环境,导致以邻为壑,破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所以这些效应均会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长短期的持续作用,进而反转影响贸易利益及国民福利。

以出口为例,由于工业污染密度下降的可能性有限,而出口增长弹性却较大,负的规模效果常常要大于正的结构和技术效果,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一国过度出口往往对环境不利,如资源性产品的跨国贸易常常以资源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为背景,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产品的盲目出口更极易破坏平衡的生态环境,而当代盛行的转基因产品贸易已日益被证实背后隐藏着不少环境风险。此外,从各国政府贸易政策来看,当今国际贸易中凸显的绿色壁垒、环境关税,一方面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新形式,但另一方面亦侧面反映出不恰当的贸易活动将危害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危害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一)、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口创汇的单向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1、生物资源破坏

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一些生物资源因盲目、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数量大为减少,相关衍生品质量下降,出口货源已经或濒临耗竭,如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破坏了地区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产区土地沙化、荒漠化;而名贵中药材出口对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砂仁等因采挖过度已濒临绝迹。

2、矿产资源损耗

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不仅因此破坏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释放出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环境和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投入自然资源高于产出水平,使原本稀缺资源更加稀缺。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不经济性,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出口却占全部出口额较大比重,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隐患。

(二)、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1、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

国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都在增加;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品的进口正快速增长。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随着油气需求每年的扩充,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至1亿吨,净进口率达41%。这种趋势既对国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也将加剧我国环境问题。

2、易污染型产品进口

进口氟氯烃和使用氟氯烃的空调器、冰箱等产品,加重了我国环境压力,尤其是国家淘汰此类破坏臭氧物质的难度。此外,进口化肥、塑料薄膜等形成了新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氮肥易使地面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威胁,而最终失去农业价值的塑料薄膜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3、废弃物转移进口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直接贸易形式向中国大陆转移废弃物的事件相当严重,2006年从美国、日本和香港入境的占进口总量的21.3%、7.8%和11.3%。另据报道,仅英国在2003年就向中国出口有毒废弃物36.2吨,价值约1155万英磅。这些有毒废弃物种类繁多,主要是有色金属废渣、电池、旧衣物,甚至含放射性废物,其再生过程已对使用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三、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恰当地引入环境变量,将环境因素纳入政府贸易政策规划的视域范围。在当代全球贸易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绿色浪潮”汹涌之际,环境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出口的规模、速度及质量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和产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持续性“刚性”顺差但总体附加值不高,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及倾销诉讼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环境规避的贸易观,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将出口产品导入更多的环境质量因子,使之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及相关质检部门应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促使环境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大力宣传彰显优质品牌中的环境优势,通过树立若干环境“标杆”型贸易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转型提升;此外,努力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环保产品提升为国家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培植环境型规模经济,[2] 对出口型绿色产业的孵化发展尤其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企业与社会收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绿色营销、开辟绿色渠道、发展绿色消费的风尚。

鉴于当代国际贸易中突显的环境标准效应,我国必须全面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首先,要积极推行ISO 14000国际标准认证制度,完整对出口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过程中绿色方案的施行步骤;其次,积极实施环境标准制,使出口产品在环境认证基础上扩大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再次,大力拓展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标识认证领域的合作,推进环境标识的多边认可,同时努力扩大标准制订层面的国际发言权,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壁垒。

(二)、坚定可持续型进口观、规范贸易类投资准入

进口是一国对外贸易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受历史产业结构和传统贸易政策影响,我国贸易活动中一度存在“重出口轻进口”的倾向,对进口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层次的认识相对薄弱,进口中的环境观念更是鲜有涉及。2007年,针对贸易持续性顺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商务部明确提出了“扩大进口、优化结构”的口号,同时将环境因素置于政策调整的视域范围,这对于全面理性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性进口要求立足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物健康标准积极引进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技术与设备,尤其要积极引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产品如污染防治技术及设施,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进口商品结构,坚决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口,对拆船业和废钢、废纸进口要实行专营;严格禁止有害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的进口;严格管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口;加快禁止消耗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的进口。

(三)、建立环境税收制、培育环境贸易示范区

国际贸易活动中对环境的漠视并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环境的公共性特征、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置于其生产经营总成本框架中,缺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激励和动机,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私人成本较低而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在高额利润刺激下盲目发展,现代税收制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失。经济学理论及西方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下税收具有有效的杠杆调节效应,环境税是纠正市场失灵,消除外部性,促进环境良性发展、引导企业从事环境标的生产和经营的有益税种。[3] 着眼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应尽早启动环境税收制,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按照产业特点分门别类征收级差性税收,对不利于环境贸易产品的生产、经营尤其要加强环税调控功能,以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贸易”。

(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增强环境贸易主动性

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亦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应积极加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及多边谈判,利用WTO舞台努力促成相关贸易与环境协议的达成;在环境检测方面,力争使部分资质佳的专业检验机构通过国际认证并获取可直接颁发国际绿色通行证的权威授权,成为有关国际组织的正式成员。[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有责任推进国际有效合作,防止任何严重退化或有害人类及生态环境的活动迁移转让至第三国,尤其严防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科学出版社,2003.

第3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当前,许多国内企业的发展已经延伸到国外。这些企业在国家统筹指导下,通过考察,在境外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成立了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域,包括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其共同特点是都拥有着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强,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的是吸引中国或其他国家企业投资兴业。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一种联系纽带的方式,吸引着是我国与其他国家间关于限定区域的双边经济贸易。

一、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的加大对外投资合作,主要实施引进外资为主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逐渐深入,顺差也不断增加,贸易摩擦更愈加显著。此阶段,对外经济贸易的大背景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愿望愈发强烈,国内开发区建设的成就显著,企业“走出去”的紧迫性越来越强,开始不断的探索建立境外园区等等,我国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种“企业对政府”的模式,是我国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发展空间、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发挥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用。目前,获得商务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共有19个,(见表1)。以高新技术园为主的第三批合作区正在筹备中,相关的招标审批工作正陆续进行。如今,伴随着“一路一带”的建设,沿线23个国家中有77处境外经贸合作区将在未来建成。

现在,我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已经初见规模和成效,正呈现出一种良性的发展和运行状态,加强了区域间的互利往来,推进了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的纵深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3月底,我国在建的14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已完成总投资额16.6亿美元,入区企业共计409家,累计投资43.4亿美元,创造总产值184.6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7.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4.3万个。

二、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的作用

(一)享受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指由中国商务部牵头与相关国家政府部门达成一致,并由通过中国相关部门审批的企业进行建设的工业园区。园区的开发企业与国外政府达成协议后,可以自主开展对外招商活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立是官方贸易的结果,这种两个国家之间高层次经济贸易合作,离不开国家的协议、政府的支持。通过双方会谈,两国通常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重点会在税收、金融、土地、基础设施配套、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便利,使商务投资环境呈良性化发展。

以我国政府为例,政府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资金方面,每一个入选经贸合作区的项目都可得到商务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资金”最高可达2亿元人民币的资助;政策方面,对投资到合作区的设备、原材料和散件的实物投资,一律视同出口,给予退税。金融方面,对前往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入驻企业的银行贷款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中给予5年100%贴息;审批方面,对于合作区相关人员出国手续可以一年内一次审批多次有效。

东道国政府也支持合作区发展,相继出台各种政策。如建立泰中罗勇工业区之后,泰国政府就出台了包括无国产化率的要求、无汇款限制、无出口要求、制造业无外资比例限制等措施,给投资者以政策上的鼓励。再如越南龙江工业园,对入园的企业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有:设备免进口税;产品出口免税;生产用原料、物资、零部件进口免进口税5年;前四年免所得税、9年减半税率为5%。良好的政策和产业基础以及良好的政治运作机制,有利地促进了我国同东道国之间和谐经贸关系的建立。

(二)转移过剩产能,优化经济结构

目前,我国制造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行业的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国内市场严重饱和,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减少都是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的原因。虽然缺少国内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最初,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在选址上有计划的倾向于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多集中在非洲(7个)、东南亚(7个)、南美(2个)等,故而就为这些行业先进的技术、设备、资本、理念等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极大的推动了该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理性的转移我国过剩的劳动力,也实现了双方互赢,促进了共同发展。通过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国内的部分产能过剩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有需求的国家,即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可以促进当地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三)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缓解摩擦

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这样一个平台,以较小的代价进入到国际市场。在业务功能方面形成合理分工,建立良性的中国企业内部合作机制。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把国内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到海外,不仅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生产中国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以投资国的名义出口到其它国家和地区,改变产品的原产地,这样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很多针对性的贸易制裁和管制都将会失效,使得我国企业得以绕开一些国家的贸易壁垒,规避了贸易摩擦。例如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区的建立,把生产基地建在了海外,不仅避免了俄罗斯“灰色清关”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变“中国制造”为“俄罗斯制造”,避免了欧盟向我国出口企业征收的反倾销税。再如,泰国罗勇工业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俄罗斯波罗地海经贸区等都有相应的关税优惠、普遍制优惠和贸易限制和配额上的优惠,这些,都极大地扩展了企业的国际市场,实现了产品原产地的多元化,从而有效地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四)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

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我国在新的国情下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一种新模式。它充分利用了地理上的集中性,使企业变低效分散式的投资为高效集群式入驻方式,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拥有良好的服务环境和管理功能,通过集体谈判机制,促进区域内产业梯度专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和经济走廊形成,通过集聚效应,国内的企业可以开展规模化的跨国生产和经营,在国际市场上直接参与竞争与合作。最明显的是在巴基斯坦海尔一鲁巴经济区的建设中,海尔集团首先以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延伸为主线,亮出旗帜,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的家电、汽车等行业的知名企业进入合作区发展,形成了以品牌家电产业集群和配套企业的聚居地。还有,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贸合作区,一批与吉利相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与吉利集团一起先后到墨西哥投资设厂,促进了专业汽车行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国内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直接参与竞争与合作,可以促进国内跨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了国内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存在的不足

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在我国以初见成效,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截止2016年,中国将建成50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些问题也浮现出来。

(一)政策性风险较大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建立在国外的产业园区,优势是通常合作双方会携手提供一定的商务环境,从而使投资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得到保证;局限是与东道国的政治、政策、环境等的变动直接相关,波动性大,跨国投资的风险较大。例如埃及、巴基斯坦政局变动,社会的不安定,环境的波动性,使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巴基斯坦海尔一鲁巴经济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公司不能正常运营,园区人员返回国内。此外,许多园区在成立前会得到东道国承诺的诸多优惠政策,但在后续运营时却不一定能够落实执行。以赞比亚为例,2006年,赞比亚通过了《发展署法》,并成立了服务外部投资的机构,也实施了不少优惠投资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与机构运行的稳定性都成问题,这一届政府通过的政策到下一届政府是否有效,这都是经贸合作区所发展所面临的风险。

(二)金融配套设施不完善

首先,东道国的金融环境直接影响着入区企业的金融风险。其金融环境不稳定,汇率变动大,入区企业在的资金进出过程就会承担较大的金融风险。今年3月,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就遭遇了此类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近期埃镑对美元的大幅度贬值,直接导致多家企业利润减少,并且,埃镑的下跌,使企业的经营利润很难难以回笼。其次,在投融资方面,金融配套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东道国多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经融环境较为落后,融资渠道融资工具有限,且贷款成本较高,例如埃及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13%至14%,存款利率7%至10%;再次,我国国内银行与国际连接渠道并不全面,对境外资产难以承认,全球通系统不完善等均导致入区企业贷款困难,影响着园区的后续发展。

(三)发展规划及实施中问题较多

数量多且速度快是园区规划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第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于2006年由商务部批准,实践过程中经验教训还没有认真总结,第二年第二批境外经贸合作区就披挂上阵,过于急功近利。这种先一次性投入、再逐步招商的方式,呈现的一个凸显问题就是开发规模过大,资金资源的浪费,形成大部分园区的实际入驻企业数量与计划的距离大。园区规划中的第二个问题是不能结合东道国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和需求进行园区产业定位。纵观建设中的19个经贸合作区,充分融合当地资源的只有2个(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结合当地的有色金属进行专业化生产,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其余合作区都采用集加工、制造、物流、商贸等于一体模式,建成了一个综合的产业园区,不能彰显东道国产业发展独特优势和特色。园区规划中的第三个问题表现在区位选择上,集中、扎堆现象突出,比如,柬埔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国家环境及建立的合作区功能都比较类似,但我国与其都建立了合作区,且越南和泰国均有两个经贸合作区,这势必造成这些经贸合作区之间、以及和我国珠三角本土制造业间相互的牵制和竞争,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不但不利于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问题,也不能很好的为企业搭建一个良性的投资经营平台。

第4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关键词:贸易;义乌;智慧;交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作为以市场、贸易、商业、物流等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国际小商品城义乌,城市化率高达71.22%,如今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交通问题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建设、物流运输的行业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出行方式、节能环保等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根据义乌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营的现状,针对城市交通的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致力于探讨义乌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以有助于解决义乌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

一、义乌城市发展和交通概况

1.义乌城市区域和人口发展

义乌是一个典型的商贸城市,1982年义乌全面开放小商品市场,进而提出“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义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2002年义乌建成区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2012年达到96.4万平方公里,以每年约5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2011年底户籍人口75.3万人,暂住人口159.5万人,按照《义乌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到2020年义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将达到429.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估计达到市域常住人口18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160万人的规模。

2.义乌城区道路和汽车的增长

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义乌市城区道路也在不断延伸,1995年城区道路长度只有7.63万米,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为1.13平方公里,至今城区道路长度已超过45万米,道路面积共计13.27平方公里。

2005年义乌的民用汽车拥有量为7.30万辆,到2011年底,已达22.49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则从6.20万辆增加到20.69万辆。城镇居民年末每百户的汽车拥有量从2003年的8辆增长到2011年48.4量,几乎每两个家庭就有一辆私人汽车,农户年末每百户的汽车拥有量从2003年的3辆增长到2011年的21辆,增长势头非常迅速。

除私人汽车以外,公交汽(电)车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近五年来每年增加5辆;出租车的数量进行了有效控制,近五年都维持在1300辆左右。

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对义乌交通的要求

1.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对交通的要求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对外贸易和市场发展中的矛盾不断突显,为了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2011年国务院批准施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该方案中,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义乌港”这两大任务,对义乌的交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之能够切实配合义乌物流平台的构建和“义乌港”的全方位建设。义乌是浙江省重要的内陆港,各类物流企业2311 家,其中国内物流企业1126家,国际货代仓储企业1051 家,快速物流企业134家,经营面积105.2万平方米,全社会货运量4331 万吨,物流从业人员157273 人,在义乌通行的道路货运车辆3万辆,其中,异地备案集装箱运输卡车5268辆。

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交通需求大幅上升,如何在义乌打造便捷高效的物流平台,建立现代物流产业链,对义乌交通运输的运输网络、运输时间、运输成本、运输效率、运输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2.城市居民生活对交通的要求

近20 年来义乌城市人口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人口总量稳步上升,城市规模日益壮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增加加大了交通出行的需求。2011年底,城市化率达71.22%,户籍人口70多万,常住人口达150万。

从2005年到2011年,义乌汽车拥有量的增幅明显数倍于道路面积的增长率,6年间,道路面积发展到原来的146%,年平均增长率为6.51%,而汽车拥有量一共增长了416%,平均年增长率为26.8%,是道路面积增长速度的3倍多。汽车上牌数量以每月近3000辆的速度在增长,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得道路的交通负荷、停车需求大幅提高,交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尤其在贸易改革试点正式推行后,城区主干道明显变得拥堵,堵车、噪音、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多,反映了义乌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脱节”等深层次的问题,同时也对城市交通体管理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

对照上海的道路发展和汽车增长的数据,1990s以来,上海的道路面积142%,修建了地铁、高架路、跨江大桥、越江隧道等许多道路基础设施,中心城区现代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但同期的机动车总量却增长了470%以上。该数据同义乌近6年的增长数据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城市化带来人口急剧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爆发式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超过20%),拥堵现象日趋严重,据建设部的信息反馈,我国城市公交车速已越来越低,平均车速只有10公里/小时,已低于自行车12公里/小时的速度。与10年前相比,公交出行时间平均延长10分钟,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不满意率高达70%。义乌中心城区道路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城中中路、稠州中路等主要城区道路高峰期流量超过2400辆/小时,一旦遇交通事故或周末交通流量大的时候,就会引起城区大面积的交通拥堵。

图1 2005-2011年义乌市汽车拥有量增幅和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增幅

义乌城区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段,主干道上堵车现象已成常态。因此,如何科学地规划和发展我市的城市交通,提高道路使用率,保障城市道路通行顺畅,是目前义乌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出行便捷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节能环保对交通的要求

《义乌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节能方面,突出抓好交通运输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方面,突出抓好交通运输和民用等重点领域的污染物减排工作;低碳技术方面,推广应用节能减碳和低碳技术,大力发展低碳交通。

2012年底,义乌登记在册的机动车有38.3万辆,全年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约30万吨,其中汽车尾气排放量近15万吨,特别是柴油车、公交车、外地车和大型货运车辆的尾气不达标。义乌自2012年10月开始检测PM2.5以来, 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机动车尾气是PM2.5的最大来源,目前汽车尾气已成为空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以及大气中PM2.5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交通问题同时也是节能环保刻不容缓的要求。

三、解决对策:建设义乌智慧交通体系

2008年,IBM最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医院、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通过互联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在此理念上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而智慧交通则是智慧城市的具体应用体系之一,旨在用物联网实时采集交通数据,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进行数据互联,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将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将最新的交通数据实时传输给居民,以减少交通拥挤程度,实现城市畅通有序的智慧交通道路体系。

1.交通问题的解决对策举例

义乌城区面积仍在不断扩张中,加长道路里程、拓宽道路面积也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是义乌汽车拥有量的增长三倍于道路面积的增长,而且对于已建成的中心城区,拓宽道路面积的可行性不大,而且需要长期的施工和限制通行,加重其他道路的交通负荷。在新建城区则当切实做好道路规划,但是不可避免的是车辆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道路面积和里程的增长速度。

目前针对义乌交通拥堵问题,在行的整治措施主要是依靠提前设置警力和清障力量,在早晚高峰派出民警进行路面疏导分流和全天候的巡逻管理,加强警情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一旦发现拥堵苗头,马上指令路面民警前往处置,便于及时消除拥堵现象。该方法侧重于事后控制,且需要民警进行现场控制疏导,需要较多人力,无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主要问题,且只能在拥堵产生之后进行事后缓解,未能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其他城市出台相关政策,如尾号限行、车牌拍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拥堵得以一定程度的缓解,却未得到根本解决。义乌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较为合理,但是后期管理和施行过程中,却发现有许多问题,高峰时段,公交车专用车道上汽车、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等都共用一线,严重制约了道路的使用效率。如果限制汽车出行,又有可能会抑制义乌市场贸易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在考虑收取“交通拥堵费”,但是这仍然属于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彻底解决交通问题。

2.智慧交通是根本解决之道

不仅要结合义乌市场特殊的发展需求――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要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方便居民出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要节能环保,以尽量减少交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综合上述多方需求进行考虑,在诸多缓解交通问题的对策中,建设智慧交通的应用体系是合适义乌目前城市发展的根本解决方案。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过程中,义乌物流行业面临着全新的转变和技术提升,物流和交通有着紧密结合的关系,建设智慧交通,在此基础上,打造义乌的物流平台,方便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并改善环境质量。

在物流平台建设方面,在关键交通节点安装物联网传感器,运用各种方式采集交通路况数据,同时运用GPS技术和RFID技术对车辆和货物进行实时跟踪,掌握车辆的实时信息,以此全程动态掌握货物的流通状况,真正实现现代物流产业链的快速便捷流通。

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在关键交通节点上的传感器,将路况信息进行采集,并传输到数据中心,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同时将结果传递给出行者,帮助居民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选取合适的出行方式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和故障车辆。

在节能环保方面,据测算,智慧交通系统若运用得当,将会使交通运输效益显著提高,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交通拥堵,而且还能减少油料消耗和废气排放近30%。

3.建设义乌智慧交通的注意事项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建设智慧交通需要前期较大的投入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特别是信息化水平,需要强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建立技术先进、不断升级改造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全盘规划,而智慧交通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应用体系,要求在“城市综合发展”的层面上进行综合考虑,与其他方面如商业、贸易、人口、能源等一起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城市发展。

义乌的特殊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决定了义乌智慧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和强调的重要元素,如市场、贸易、物流、人口流动等。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希望:“义乌应围绕智慧国际贸易体系建设,打造与实体市场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物流平台、支付平台和信用平台,促进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融合发展,并应积极运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智慧商贸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市场,探索发展适应义乌实际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交通的建设需要切实结合义乌城市当前和远期的发展情况,充分结合市场和物流的行业特点,共同打造新型商贸城市。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义乌市统计局.义乌市统计年鉴(2005-2012年)[M].义乌市统计局.

[2]数字化义乌――2010.义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R].义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11.

[3]杨红艳.“智慧城市”的建设策略:对全球优秀实践的分析和思考[J].电子政务,2012(1):81-88.

第5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贸易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都是人类竞相追逐的共同目标,但是如何在环境制约贸易、贸易破坏环境的时代做好协调工作,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国际贸易打破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的地理壁垒,进而促进国家之间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大进步,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国际公约的签署以及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的设立。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已经签署了二百多项环境协定,国际组织主要有多边环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环境环境发展委员会等。贸易的自由化不仅带动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为环境保护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贸易的增长使得人们之间的经济交流增多,文化融合、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随之加快、加深,环保技术、环保理念随之扩散到需要解决特定生态问题的地区、国家中。

不可否认的是,国际贸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其影响之深远更加值得人们关注。对利益的追逐使得国际贸易活动逐渐靠向无节制的方向发展,对于环境资源的攫取亦毫无理性。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我国环境影响更为深重的是,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是居于不利位置的,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议定书造成国际贸易公司优先考虑自身利益、经济效益等因素,对环境的关注则是某种程度上对外在的反映。加之,我国对贸易公司或者其他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限制较少,他们无需付出环境成本,环境的退化也没有反映在产品交易中。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开设在中国,或者直接将垃圾出口到我国。据统计,1991-2001年间,我国进口了大量污染废弃物,1991年为99万吨,占当年全国进口额的0.49%,而2001年我国的进口污染物为1,119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占当年全年进口额的2.07%。

(二)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环境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最初是通过资源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格局,但是随着国际贸易发展的深入,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后,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开始颁布环境法律法规,对进出口产品实行征税,以此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一方面,各国有关环境保护的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促进高新产品的研发,力争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既能保障贸易的增长,又不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另一方面,国际社会通过颁布环境法规限制甚至禁止对环境危害大的产品进出口。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此法效果不佳,发达国家能够利用本国经济、技术上的优势,违背自由贸易的宗旨,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保护本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一直是以经济贸易的增长为目标,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造成如今“亡羊补牢”的局面。现存主要的问题有:

(一)环境保护法规的滞后

首先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与其他法律部门的不协调。在立法上对环境进行保护、对经济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方面进行规制,环境政策就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经济发展政策发生冲突,造成实际司法工作的混乱,影响到环境保护的成效。其次,在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中,监督处罚机制尚未完善。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的限制,仅仅只靠环保部门一家出力是不够的,而且该部门的独立性本身就不高(受到同级政府中经济主管部门的制约),监督效率随之下降。

(二)国际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总体来说,政府是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从“七五”期间的476亿元到“十五”期间的七千多亿,投资的上升趋势十分明显。但是从比例上来看,环境保护投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但是专家解释说环保投入需要投入1%-1.5%才能初见成效,达到3%才能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三)外贸产业结构的不科学

我国出口的产品一般都是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进口产品多是化工原料、羊毛、合成纤维等原料,工业制成品在进口商品中的比例稍有扩张,其中主要是成套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通过进出口产品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外贸结构存在比例失衡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受技术水平的局限。我国劳动力价格比那些发展中国家要低很多,因此他们以技术带动生产为由,将化工、印染等污染企业开设到中国境内,进行环境成本转移。

三、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间贸易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事有轻重缓急。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后,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要以保护环境为首要了。因此,我国可以多加入一些绿色环保国际组织,充分利用国际上保护发展中国家政策,免受发达国家的歧视和限制,积极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谈判,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实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积极履

行自身义务的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发挥更多的作用与履行更多的义务。在要求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开发我国的环保产品。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则更多地依赖合作,同为取得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款而努力。 (二)调整国际投资结构和方式

国际投资偏重于污染环境的产业,这是由发达国家的利益驱使所致,但是我国毅然可以制定投资政策,引导国际投资的主流方向。一方面,我国对其他国家如亚非拉等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投资偏向于带动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实现我国产业梯度的战略转移。另一方面,改变外商的投资渠道。我们不可能因为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对我国环境产生了影响就一味排斥外资,但也不能向以往那样听之任之,而是需要积极引导外资的流向,利用引进外资来继续带动我国产生的发展,同时又要改变原有的投资格局,将外资引向无污染或者低污染、高技术的产业中。例如,在投资之前给予投资清洁产业的公司一定的优惠政策,与之签订长期的清洁协议,保证环境污染产生之时的责任主体与后果;对于那些未能达标仍然一意孤行的组织一定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性措施,甚至取消其经营资格。

(三)积极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

我国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执行环境成本内部化,这是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贸易自由化的继续发展将导致环境更加恶化,而这一后果却必须由交易中更为弱势的一方承担,这是违反公平责任原则的。具体说来,我国可以加强税收政策,对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更为严苛的税收政策,以及规定相应的财产权等,通过此种途径定能有效地对资源利用进行优化配置、控制污染废弃物的排放。尽管环境成本的内化必将导致生产消费模式的转变的,从而使市场价格改变,对市场造成冲击,但是这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不得已做法。

第6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一、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同人民币国际化效应分析

 

1.国际贸易规模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硬条件

 

我国虽然有浮动汇率管理制度,并以市场供求作为基础、参考其他国家货币进行调节的原则,但是在实际中,我国仍旧进行汇率制度的固定管理制度,且只有在经常项目下人民币才能够自由兑换,有限度的开放资本项目,使得其并不具备高度的流动性,以至于人民币并没有打破小货币的现状。我国通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出口贸易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位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也同样位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其中的信用支付、国际贸易结算、大宗商品定价等,则很难看见人民币的踪影,显然我国人民币的地位与巨量经济体逐渐出现矛盾激化。因此,我国政府需要顺应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无可逆转的客观规律趋势所在,有目的、有步骤的化解我国经济体与人民币之间的矛盾。

 

目前来看,在境外的货币使用中,人民币在资本市场中,仍旧处于非常低的使用率,仅仅被限制在跨境流通中使用,要想人民币成为能够在国际流通的通行货币,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第一,即最重要的一点,要让金融产品以人民币为计价,成为各个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投资工具。第二,需要在境外促使人民币的现金结算形成一定流通度。第三,提高国际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交易的总比重。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现阶段还并未符合这三个条件,因此,可以说我国人民币尚处在初级的国际化阶段。

 

我国经济的特点以及迅速提升的国际竞争力,极大地提高了普通群众,以及参与国际经济交易者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扩大了其对人民币的需求。同时,我国持续增高的经济总量,能够有效扩大人民币的普遍接受性。

 

根据世界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01年至2011年的十年间,我国有约四分之一的人民币汇率硬通货效应,即获得百分之二十四的升值,对应贸易上升4个位次,增长7倍,对应进出口贸易依存度波幅在30%,在42%-72%之间波动,其所占GDP比重振幅约为5%。根据贸易条件的理论来看,一旦货币出现显著升值其贸易必然大幅度增长,并且出现高额贸易顺差,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贸易条件,而一旦贸易条件明显改善,便能够极大提高人民币的硬通货效应。

 

经济持续性的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力中的优势所在,目前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排名二十左右波动,处于世界国际竞争力的中上游水平。从2000年至2011年的十一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五位,增长五倍,对外贸易、消费以及投资各占三分之一,国际贸易七倍增长,约贡献了1.5倍的外部效应与3.5倍的内部效应,使得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连越两个台阶,上升二十个位次,平均每4个位次上升对应约4%的人民币硬通货效应增长。可以看出,日益增长的经济国际竞争力能够明显增加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借势成为强势货币,这一点对人民币国际化直接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

 

2.经济增长平稳夯实人民币国际化软条件

 

我国在开放经济的大背景下,需要保持宏观经济动态,平衡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需要将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一起实现。动态内部平衡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的核心要素就是经济增长。目前来看,人民币缺乏在资本项目中的高流动性。因此,实现外部动态平衡,也就是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为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内部效应其实具有两个层面含义。第一层面是指存量效应,也就是我国GDP总量的影响。第二层面则是流量效应,即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所引起的动态结果。我国在35年来罕见地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自2000年以后,在世界经济中我国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我国每日剧增的国际竞争力与逐步雄厚的经济实力奠定了重要的人民币国际化物质基础。在经济飞速提升的内部效应中,显著提高了国际竞争力的乘数效应,以及不断加强的进出口贸易外部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以及扩大了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推进了人民币强势货币的不断增强,出现了人民币发展的国际化软条件。可以说决定了人民币在客观条件上的必须国际化,并且为其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软基础。

 

二、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同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就是跨境结算,我国政府在2008年以后,鼓励对周边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时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且与多个国家签订了相关货币互换协议。截止2013年底,与我国中央银行签署本币结算协议的国家以及地区共有十四个,涉及到一万三千多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量在2010年时为五千零六十三亿元,占据全年贸易总量的百分之二点五。而到了2011年前三个季度时,已经高升至一万五千四百亿元,占据全年贸易总量的百分之八点九,截止2013年底,其结算额已经突破两万六千亿元。然而在这两万六千亿元贸易结算中,来自中资企业境内外关联公司结算额占据了极大一部分,并且按照真正意义来说,这一部分的数据并不应该算做跨境贸易结算。因此,只有向大型跨国企业增加人民币贸易结算,或是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使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离岸市场的发展。任何一个世界上主要储备货币均有着庞大的离岸市场。一个发达的离岸市场能够促进货币的国际化,使其在激烈的国际货币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我国需要对新加波,香港地区以及伦敦等离岸人民币中心加强合作,使人民币能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流货币。

 

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作为股权转让、境内企业并购、新设企业出资、对已拥有企业增资以及提供股东贷款等。这就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外资企业,能够申请将所募集的人民币资金以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回流内地提供可能。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资本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在2011年,人民币合法境外投资者方案与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方案通过确认。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在2012年时高达600亿美元,其中投资方式为并购的投资额度高达220美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2012年初出台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上海力争到2015年能够确立起全球性人民币产品清算、创新、定价以及交易的中心地位,并且在提出这一目标三年后,进一步将改革规划方向进行明确,并且对建设金融中心的步骤进一步细化。

 

人民币国际化尽管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但是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旧偏低,尚处于对货币国际化的初期摸索阶段。越来越多的机构以及学者为了得出我国人民币目前国际化程度的一系列数据,先后对其国际化程度进行测度。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国际化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在2007年至2009年间,美元国际化程度接近一百,欧元国际化程度约为四十,而人民币甚至低于日元的28.2。到了2010年至2012年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其不断增强了资本项目中可自由兑换性,人民币对外商直接投资、贸易结算以及货币互换程度持续改善。根据新货币国际度指标测度,也就是在国际货币储备比与国际投资比中,一国货币境外流通的数量以及范围,发现在2007年至2009年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虽然远低于美元、日元以及欧元,不过其呈现出了逐年上涨的趋势。

 

另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中重要的测度指标还包括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国外购买的中国国债,以及人民币是否进入过多国贮备货币篮子,且作为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等。根据调查结果,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人民币能够飞速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并且达成速度很可能突破预期时间。相关各界普遍认为我国能够在日后若干年内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即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与自由交易货币。

 

三、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同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建议

 

国际贸易外部效应以及我国经济增长内部效应,有效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优秀的内外部条件,为了解决我国经济总量与人民币之间的矛盾,必须使人民币国际化广化与深化。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人民币处于硬通货效应中,这一点对人民币国际化极其有利。

 

从根本上说,扩大人民币流通范围与使用范围就是其国际化的广化。实际中,我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且流通日益频繁。政府之间通过近年来巨量的货币互换,将人民币打造成为了区域化货币,并且成为了亚洲地区的硬通货。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不断通过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步一个脚印稳健扎实的推动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从根本上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广化。

 

对于广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地域扩展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在周边国家使人民币出现硬通货效应;其次,将周边化演变为正式区域化与准国际化;最后,从而真正实现国际化。广化的另一层意义则是扩大人民币的货币职能,这一点也能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让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使用人民币。第二是使区域性投资货币成为人民币。第三是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的储备货币。

 

同样,想要做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化,需要对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性不断增强,提高国际贸易结算中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的份额,同时需要对跨境贸易结算扩大,才能够使得人民币在资本市场中与国际金融中不断提升流动性,从根本上增加资本市场中人民币的交易份额。

第7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关键词:竞争政策;国际贸易;国际协调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092-02

竞争政策的概念至今尚不统一,世界贸易组织(WTO)认为,竞争政策包括竞争法和其他旨在促进竞争的相关措施。竞争法是竞争政策的核心,主要包括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竞争政策的核心是管制企业的限制性商业行为和政府的补贴行为。其目的是保护市场正当的竞争关系, 为竞争者提供平等的竞争条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消费者福利。

最初,竞争政策只是各国的一项国内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内市场的有效竞争,但随着企业的跨国活动,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家的竞争政策也对国际经贸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竞争政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以及竞争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竞争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竞争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制国际贸易中的反竞争行为

我们将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的经济垄断及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统称为反竞争行为。国际贸易中的反竞争行为除了政府实施的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以外,主要包括:横向限制竞争行为、纵向限制竞争行为、特权企业限制进出口、倾销、进出口补贴等形式。

横向限制竞争行为,在对外贸易中主要体现为进出口卡特尔。出口卡特尔是指出口商之间为统一出口价格、控制出口数量、划分出口市场而达成的一种协议或安排。进口卡特尔指进口企业为协调进口而订立的协议,其目的是对付国外经济实力强大的出口商,降低进口价格,改善进口条件;纵向限制竞争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环节而有相连关系的企业,通过共谋而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如维持转售价格、搭售、设置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分销网的障碍等;特权企业限制进出口,是指被国家授予贸易专有权或特权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的专营性,使其有可能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外国竞争者进入国内市场或对国内竞争者进入国外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而出口商之所以能够承受倾销所导致的损失,通常是因为其在国内市场上处于一定的垄断地位。因此,从性质上说,倾销是一种垄断地位的谋取行为或垄断力的滥用行为,属于反竞争行为;进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为增加出口或减少进口而向本国某一企业或产业提供经济资助或其他有利条件,并对他国的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上述国际贸易中的反竞争行为,都是竞争政策所禁止和限制的,例如,2000年,日本三菱公司因为被指控参与了一个固定石墨电极价格的国际卡特尔,被美国司法部征收了1亿3千4百万美元的罚金。2004年以来,欧盟指控微软公司,滥用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将IE与Windows捆绑销售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阻碍了其它浏览器的发展。并对其进行了累计10多亿美元的处罚。

(二)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制订

竞争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实现效率和福利最大化。因此,各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往往将竞争政策融入其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六章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分别对对外贸易中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出了规制。WTO也于1996年成立了“贸易与竞争政策相互关系工作小组”,开始就贸易与竞争政策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随着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互动融合的趋势将不断加强。

(三)为竞争条款被引入区域贸易协定提供法律依据

区域贸易协定(RTA)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区域贸易协定中引入竞争条款已非常普遍,而各国(地区)的竞争政策为竞争条款被引入区域贸易协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例如,印度政府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加入竞争条款,以保证与伙伴国开展自由贸易时不会出现卡特尔联盟反竞争的做法,避免发生垄断市场及随意定价的事件。如果反竞争做法影响了国内市场,影响到消费者和印度经济,印度的《竞争法》将保证让国内和国外的违规者受到惩罚。若一国国内不具备完善的竞争政策,则会造成竞争条款被引入区域贸易协定时的法律依据缺失。

二、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

各国间竞争政策的不同必然产生贸易摩擦,国际间的协调至关重要。迄今为止,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严格来说还缺乏一种专门机制,目前只是依赖于不同形式的双边和多边协调。

(一)竞争政策的双边协调

竞争政策的双边协调指两个国家或类似于国家的国际组织之间通过订立双边协定,互相为实施竞争政策提供合作。例如,1999年美国和日本签订的《关于在反竞争活动问题上合作的协定》、我国政府于2003年与欧盟签署的《中欧竞争政策会谈纪要》和《中欧竞争政策对话框架协议》等。虽然这些协定是为了相互谅解,避免冲突而订立的,但它们却极大的推进了竞争政策的双边协调。

(二)竞争政策的多边协调

多边协调主要包括区域性一体化组织的协调和国际性组织的协调。

1.一体化组织的协调

在区域一体化组织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欧盟的竞争政策起源于1957年签署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该条约关于竞争政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第81条、第82条、第87-89条。由于该条约没有明文规定企业合并控制,所以,理事会于1989年12月制定了《企业合并控制条例》。随后,欧盟在欧共体条约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部长理事会和委员会的条例、指令和决定,并根据发展需要对共同体条约第81条款和82条款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新的条款于2004年5月1日开始生效。欧盟竞争法的效力高于其成员国竞争法,成员国竞争法不得与欧盟竞争法相抵触。当有关反竞争行为影响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时,才属于欧盟竞争法管辖的范围,当有关反竞争行为只影响到成员国内部,对欧共体共同市场并无影响时,则属于其所在成员国的竞争法管辖范围。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竞争政策主要体现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中,虽然它没有具体规定竞争政策和法律协作方式,但它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竞争政策指明了方向。协定中的第15章有5条和一个附件涉及竞争政策、垄断、国有企业、贸易和竞争政策小组。与欧盟不同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竞争政策尊重各成员竞争法的规定。为保证竞争政策的有效实施,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于1995年、2000年、2001年签署了双边竞争政策及反垄断法实施合作协议。

2.国际组织的协调

在国际经济组织中以OECD和WTO的竞争政策最有代表性。

OECD是较早和较多地关注成员国之间竞争政策和竞争法的协调问题的经济组织。它下设“竞争法与竞争政策协调委员会”,分管、编制和研究各成员国的竞争政策及有关问题。1982年设立一个“竞争贸易工作小组”,该小组于1984年发表了“竞争与贸易政策的互动”的报告。从2001年起,OECD开始举办“全球竞争论坛”,进行竞争政策的对话,并吸收非成员国参加竞争政策的协调活动。OECD的文件虽对成员国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它对于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多边协调中最有影响力的是WTO的竞争政策协调。虽然WTO目前没有有关竞争政策的专门的综合协定,但竞争政策的规定散见于WTO协议中。例如,WTO的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化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等规则的精髓就是公平竞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反倾销协议》、《保障条款协议》、《补贴和反补贴协议》等,都对反竞争行为进行了限制。而且,为了通过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促进和保证自由贸易不断深入,WTO力图制定专门的贸易与竞争协议, 1996年在新加坡举行的WTO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上,成立了“贸易与竞争政策相互关系工作小组”,并于2001年将贸易与竞争政策纳入多哈回合谈判议题。虽然在2004年坎昆会议上没有完成多哈会议就竞争政策所设定的目标,但竞争政策与贸易挂钩的国际性协调不会就此终止。

三、竞争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协调对中国的启示

以上分析表明,竞争政策与国际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个国家(地区)可以通过竞争政策,对不利于国内竞争的域外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救济措施,维护本国市场的竞争秩序,保护国内产业、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所以,国家建立完善的竞争政策体系,对国际经济贸易中获取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正式实施,该法对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和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等垄断行为进行了规制。《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在维护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应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1.加快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的进程

首先,应尽快完善相关的配套规则及实施细则。目前,相关配套规则只有2008年8月3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2009年5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而更多的实施细则和执法指南需要尽快制定。

其次,理顺和完善反垄断执法体制。我国规定由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分别负责相关的反垄断执法工作。多头管理必然存在职能交叉、边界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建立集权威性、专业性和独立性为一体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2.积极参与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各国以及国际贸易组织越来越关注竞争政策以及各国家间的协调,竞争政策在WTO中的重要性也逐渐上升,必将成为各方争夺利益的热点领域。我国应积极参与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在国际竞争规则的制定与协调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的利益。

3.将《反垄断法》与贸易政策相结合

我国贸易法规中虽然涉及到竞争条款,但是非常笼统和简单,对外贸易与竞争政策的整合环节也很薄弱。应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做法,在贸易法规中详细设置符合我国国情的、能够维护我国利益的竞争条款,与《反垄断法》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第8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专业特色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

二、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一)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

(二)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三)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总结: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参考文献:

[1]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商业经济》2010年第3期

第9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口贸易;经济增长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了稳健的汇率机制和发达的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由于汇率和出口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本币升值将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即汇率变动和一国出口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由此一来汇率或者出口并不是孤立地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这种作用的过程是动态的,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正是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人民币汇率和出口在这三十多年中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我国在解决内外经济失衡及制定下一步的贸易安排及汇率管制等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人民币汇率和出口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定性分析

本文讨论的人民币汇率指的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RER-A),即将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名义汇率年中间值剔除物价影响之后得到的汇率值。其计算公式为:RER-A=NERA*PA/P,其中NERA代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名义汇率,PA代表的是美国的物价指数,P代表对应时期中国的物价指数。

2.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历了两次汇率制度改革,分别是在1994年和2005年进行的,如今我国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揽子货币基础进行调节。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走势如图2.1所示。

数据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

由表可以看出,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经历了一个先贬值然后升值的过程,转折点在1995年,原因在于我国在之前一年也就是1994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此次汇率制度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并轨之后,人民币汇率改为实行有管理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尤其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人民币汇率不仅没有贬值而且升值3.7%,人民币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增强了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然而这也同样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94年我国的出口猛增64%,但汇改之后1995年开始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在35%和-18%之间波动,尽管整体仍是不断增加的趋势,但也不容置疑的受到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情况变化如图2.2所示。

数据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

2.2 出口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由总产出的表达式Y=C+I+G+X-M,可以知道出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正面效应,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情况可通过表3.2显示。

数据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进行计算得到

从表2.2可以看出,全国的出口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2年里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相应的我国经济总量也在过去的32年里增加了数倍,和出口的增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如图2.3所示。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自1979年以来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2010年达到31%,由此不难看出出口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3.人民币汇率和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这里我们用到的数据主要包括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的实际出口额和我国同期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NER-A)是在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美国劳工局网站分别查询了中国兑换美元的名义汇率年中间值ER、中国历年的物价指数Pc和美国历年的物价指数Pa,通过公式NER-A=ER*Pa/Pc得到;而我国的实际出口和实际GDP是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名义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价格因素的影响得到的。

鉴于我国每年的出口额和GDP数值较大,而且对数函数值不改变数据的趋势和平稳性,所以本文均对其进行了取对数的变换,从而得到LNTX和LNTGDP两组数据。

3.1 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3.1 三组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LNNER-A LNTGDP LNTX

t-Statistic -5.442486 -3.606307 -3.594199

Prob. 0.0006 0.0475 0.0486

表3.1中所列数据的滞后阶数为滞后1阶,不难看出这三组数据都是平稳的,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计量检验分析。

3.2 协整检验结果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E-G两步法协整检验,所以首先建立函数关系:

(t,p)=(-149,0)(254,0)(-10.8,0)

R-squared =0.9996 Adjusted R-squared=0.9996

对由此得到的残差序列做平稳性检验得到到t=-2.6576,p=0.0095.所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即人民币汇率、出口和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3.3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从图3.1左半边图形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在当期给出口一个正的单位冲击,GDP的响应函数值约为0.28,即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实际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0.28,之后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出口政策措施引领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稳步增强的趋势,如今这一影响约为0.43,由此可见出口在经济增长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标准差区间在不断变大,反映在途中也就是两条红色虚线间的空间在变大,这和前面的图2.2相对应说明我国出口尽管增长趋势不变,但出口增长率波动较大。

图3.1右半边图形反应的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看出,这一汇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数,而且影响程度较小,持续在-0.005左右。同样的,由于汇率的波动,其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标准差区间也是不断扩大的。

3.4 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结果

首先建立函数:

其中、、分别是、、一阶的差分值。经过eviews6.0估计得到:

(t,p)=(-1.92,0.06)(17.7,0)(-2.52,0.03)(2.5,0.02)

R-squared =0.9197 Adjusted R-squared=0.9112

由此可以看出出口一阶差分量每增加100%,GDP相应增加82.8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阶差分量贬值1%,GDP一阶差分量下降0.0028%。这和前面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残差低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为-0.1234,意味着每当经济运行偏离长期均衡路径的时候,误差修正机制会自行将其向相反方向拉动量的12.34%。

3.5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经过前面的检验,可以发现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NER-A)、实际出口(X)和我国国名经济总量(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NER-A和X对于GDP在短期和长期均有一定的影响。观察GDP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不难发现,NER-A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影响比较小,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均在0.005左右,而且是负相关影响,即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会给经济带来微弱的负面影响;再考察X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难发现X一个单位的冲击给GDP的影响约为0.4,而且这个数值已经趋于稳定,由此可见实际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另外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告诉我们,当国民经济增长偏离均衡路径的时候,误差修正机制本身会将经济增长向反方向推动12.34%,以促使经济增长回归到均衡路径。在这个模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实际出口的一阶差分值变动对GDP的一阶差分值变动影响为0.83左右,而相应的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约为-0.003,这和前面广义脉冲的检验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4.本文结论

综合第二部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和实际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以及第三部分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NER-A对GDP的影响整体是微弱的,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NER-A经历了先贬值而后升值的过程(转折点在1994年我会汇率制度改革),NER-A对GDP的影响却是很小,但这并不否定NER-A和GDP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至于这种较小的影响可能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完全的开放资本项目导致的;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较大,导致NER-A对GDP影响的标准差在变大,这对我国稳定汇率,减缓内外失衡提出了客观要求。

然后是实际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不断增强,到最近几年这种影响稳定在0.42左右,对于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的变化以及GDP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体现出来;但同样的出口的波动较大,在图2.2中可以看出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和最慢的年份增长速度相差80个百分点,而且由GDP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可看出实际出口的大幅波动导致的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产生的标准差不断在扩大。当然,出口的变化同样体现了如今我国面临的内外经济失衡的问题亟待解决。

另外由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同样可以得到和前面基本一致的结论,同时还可以看出误差修正机制在GDP增长中的作用,即对于经济增长偏离均衡路径的情况,这一机制可以将其向相反方向弥补12.34%。

参考文献

[1]沈国兵.中日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4(5).

[2]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