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课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实施目的与意义
(一)方案实施目的
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条件下教研方式的转型和提升。探究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改革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学生的篮球裁判水平,让学生尽快能融入社会。
(二)实施意义
1.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微课教学视频,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学生不仅在课内,还可以在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这对于跟不上教学节奏的学困生有特别的意义。教学中没懂的环节,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微课让不同水平的篮球裁判员更好地学习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而在篮球裁判员培训中我们会遇到每个学生的裁判水平与理解能力不一样的现象。他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视频的学习对自己的不足与不理解的东西加深学习,让个人的裁判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3.改善学习时间,让学生的学习更机动
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是以走读生为主,放学后训练的时间不长。而我们是农村学校,没有体育馆。遇到下雨时很难进行课外训练。但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的教学,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深入学习每一个规则的精髓,方便在下一次培训课中检查。这样使我们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补充,让学生不会因为客观的原因而影响培训。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内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机动、更加变通、更加灵活。
二、实施的对象与内容
实施对象:篮球裁判员协会成员。
实施内容:篮球裁判规则与篮球裁判法。
三、具体实施方法
(一)成立方案的组织和管理
由组长主持实施工作,负责经费保障,组织开展方案研究工作,以及年度计划、总结、实施报告等材料的撰写工作。各组员负责篮球规则的自主学习知识点的确定,并安排相的微课及学习单制作任务,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负责微课及学习单的制作,进行篮球裁判规则的实践研究等。
(二)成立微课制作团队
1.把体育老师分成5个组,每组配几个篮球裁判学员成为一个团队,进行微课的制作。
2.根据实施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需要,主要采取如下一些研究方法进行制作:
(1)调查问卷法。调查学生初始状态时的水平及各阶段的情况和变化趋势,认真比较,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时期制作不同的微课。(2)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一致,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察,看任务完成的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制定相应的微课。(3)个案研究法。我们通过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个案,制作成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4)经验总结法。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策略来制作微课。对学生的教学和比赛执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制作成微课。
3.收集一些网上的微课进行审核,然后合理的运用。
(三)建立微课资源平台
1.内部资源的建设。一方面是建立我校的微课平台,教师把自己制作的微课和整理好的别人的微课放在一起,让学生能共同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建立我校篮球裁判协会的QQ讨论群、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在上面进行讨论、点评。
2.外部资源的链接,主要是链接互联网上的微课教学资源网站。让学生不局限于本校老师的制作,让学生了解的更全面,学习知识点更足。
(四)建立学习与评价机制
1.确立学习时间。我们规定协会成员在每个星期三的第七节课进行统一学习。课后布置学习的微课,要求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
2.每星期进行微课的更新。由组长及时收集微课,并进行审核后在微课平台上发表。如有收集别人的作品要证明。
3.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抽查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微课知识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提问。如遇到不对之处要及时解析,让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理解。
4.每学期进行考核。根据每学期的微课制作内容,制定一份考核试卷。一定要学生拿一百分。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处理。一定要学生理解通透该微课的规则精髓。
四、保障措施
1.领导的支持。我校的篮球裁判协会的学生多次为镇、学校的篮球赛做裁判,并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因此该方案的实施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2.组织保证。成立了项目研究小组,都是我校的老师,因此很容易团结一起,共同努力做到最好。
3.经费保证。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勤俭节约中研究,在常规工作中出成果。学校能在必要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4.硬件保障。我校是中职学校,有建全的校园局域网,拥有多媒体教室。学生家庭有部分能具备上网观看微课视频的基本条件。
在我们收到的微课参赛作品中,在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的同时,也存在大量参赛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据统计这些作品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一、对微课概念模糊
在收到的微课作品中很多是将教师课堂实录进行编辑便直接交了上来。可见教师在参赛之初对“微课”这一概念都没有搞清楚,不知微课为何物。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它主要依靠互联网进行学习活动。而课堂实录是指对一节课的师生活动进行实时记录。因此微课与课堂实录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很多教师将微课理解为压缩了的课堂实录。
二、大量引用课本图片或网络课件
在收到的教微课作品中很多作品通过电脑录屏软件对课堂教学PPT进行了录像,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微课作品直接使用网络下载的教学PPT,大量图片是教材图片的翻版。这样大量引用存在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导致在评选活动中因版权问题被淘汰。
三、声音处理不细致
在收到的教师微课作品中部分教师语言地方化问题严重,方言较突出,一些语言无法听懂,同时未配相应文字说明,影响作品效果。
四、画面拍摄及处理有待改进
在收到的教师微课作品中一些教师使用的PPT课件画面干扰因素太多,如在PPT四角放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或是在图片中插入旋转动画,或是选用的图片未进行加工,不注意背景与文字颜色搭配,文字看不清楚等。很多老师不懂拍摄技巧,不注重拍摄质量,用手持手机或摄像机拍摄画面,抖动倾斜的现象较为严重。
五、生成微课文件格式不正确影响参评
在收到的教师微课作品中的一些作品不注重编辑生成格式,各级评审都要求视频格式为MP4格式,但交上来的作品格式繁多,许多参赛微课无法打开影响参评。
六、微课环节不全
微课又称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微课虽然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其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但就知识点而言,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在收到的参赛作品中环节不全比较常见,如视频开始没有相关课程内容,有些作品所在单位都是简称,无所在省市县名称或不用所在学校全称。有些作品不是没有教学目标分析,就是结束时没有简短的回顾和总结。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各级部门对教师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微课在我县区开展相对滞后。其次我个人经常到个别学校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我发现老师们对于微课还是有相当高的兴趣,但是在中高考的压力下,从校长到老师都不敢率先利用教育信息化开展教育模式变革的创新活动。再次许多学校参加省市县级培训后未及时开展二次培训活动,导致大部分教师未参加关于微课的任何培训活动。最后我县从去年才开始举办微课大赛,所以这方面的专家几乎没有,无法指导基层教师开展微课创作活动。
[关键词] 微课;校企合作;资源建设;微课资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114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238- 02
1 引 言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并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1]。由各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各级微课比赛,激发了教师开发应用微课的积极性,带动了微课的发展。如今,微课资源已经被很多院校作为专业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每年教研活动和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校企合作的开展,一些院校开始尝试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微课资源建设。
2 校企合作模式下微课资源建设的优势
2.1 弥补课堂教学内容滞后的缺陷
教材通过编写、出版等一系列过程,在使用中部分内容难免与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脱钩,出现教材滞后的现象,而通过实地考察,对企业专业岗位工作过程和内容进行分析,将企业实时工作内容融入微课中,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微课,较好地弥补课堂教学内容滞后的缺陷。
2.2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习者可根据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观看微课进行学习内容的巩固或补充,一些教学内容因环境场地等现有条件限制无法呈现,可发挥企业的优势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拍摄,制作成微课再应用到课中。例如港口运作或冷库管理业务一类环境视频可以让学生突破时空,对实际工作环境有直观的了解。
2.3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可发挥院校懂教学、企业懂生产的优势进行校企共同开发微课。部分内容通用性较强、开发得较好的微课可用于教学和企业培训中,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如生产安全教育、仓库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的操作安全规范等微课,可共享使用。
2.4 满足移动学习的需求
微课具有短、小的特点,适合在Pad、手机等移动端播放,可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要求,充分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特别是通过企业开发的云端平台播放的微课,只要把链接进行转发推荐,便可轻松地进行分享。
3 校企合作微课资源建设形式
校企合作微课资源建设经过近年的探索和实践,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3.1 院校主导企业参与
由院校根据需求进行微课资源开发和建设规划,组织教师进行微课开发,借助企业工作情境进行视频录制,或将微课技术类业务外包给专业信息技术公司,这种形式制作出来的微课展示效果好,形式多样,但教师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和人力进行教学设计和素材收集整理,院校也需要支付不菲的费用给制作公司。
3.2 企业主导院校参与
由教育教学服务商牵头,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微课资源开发和建设,形成作品后以共享或销售等形式推广,这种形式过于商业化,由于企业投入较大,往往要求版权归企业所有,院校只能内部使用,微课很难无偿分享出去。
3.3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
由院校骨干教师、企业实践专家、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建设团队,共同进行选题,经过研究讨论确定制作微课的知识点,确保选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企业工作情境和任务引入进行教学化,从微课脚本设计到素材整合都共同完成,视频拍摄或动画制作等交由专业美工技术人员完成,微课制作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审定。
2016年,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联合省内其他四所院校与Logis公司合作,以横向课题的形式,由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共建团队,邀请职教专家指导,精心选点,联合开发了网络营销课程共十个微课,并计划2017年共同进行仓储管理与配送、国际贸易实务两门课程微课资源建设。
4 校企合作微课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重表现形式轻教学设计
微课是为学习者学习和课堂教学服务,但一些微课过度采用了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制作,精美华丽却忽视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一些太过花哨,简单的语言可以阐述清楚的知识点被制作成动画,反而分散了学生者的注意力,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4.2 时空障碍导致进程缓慢
微课资源建设从选点、设计、制作、成品等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参与的教师和企业人员,平常都在各自岗位工作,虽然当今通讯技术比较发达,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难以协调,导致微课资源建设进程缓慢。
4.3 未充分发挥微课作用
不少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大量资源制作的微课,常常只用于少量课堂或参加一些微课比赛和教学成果评选,使用范围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微课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缺乏二度开发和改进,慢慢变得不适用而被摒弃,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4.4 分散开发,后劲不足
微课资源建设在行政命令、竞赛、精品课程评选等驱动下开始,对于刚起步的院校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一些微课为竞赛评分标准而生,未经过规划和论证就进行开发,在教学中也不适用。参赛教师各自开发,造成力量分散,微课很难形成系列,也造成微课资源建设后劲不足。
5 校企合作微课资源建设的对策
5.1 选题合理有据,技术应用有度
要体现设计先行的理念,微课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选题应通^教学设计和论证,合理有据,可以利用拍摄、录屏、动画或几种混合等形式,更好地将素材进行整合呈现,在技术形式利用上也应有度,不盲目追求技术表现形式。
5.2 借助网络搭建团队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微课资源建设团队由校企双方人员构成,由于条件限制很难经常集中进行面谈和讨论,可借助QQ、微信建群进行在线研讨,定期召开网络会议,因有文字或语音记录,因故未能参与研讨的人员也可了解相关情况,再结合文件共享等方式进行有效沟通,突破校企双方时空障碍。
5.3 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社会效益
可通过建设系列微课,结合专业认证课程,为参与人员提供在线学习机会,辅助各种专业认证,扩大应用范围。可选择合适的微课应用到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等领域,为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素质的提升服务,提高社会效益。
5.4 建立长效机制,总结建设经验
建立科学、多元化的微课规划、设计、开发、评价机制,有规划有组织地进行微课系列建设,在微课应用中、应用后都应进行追踪评估,总结反思,形成意见,为后续微课不断改进优化以及新的微课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依据,降低成本和风险。
6 结 语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碎片化、信息碎片化”的移动学习需求增加、教师信息素养提高和微课制作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微课将被开发利用到院校课堂教学和企业培训中,通过长效机制的建全和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校企合作可以更加大胆、深入、创新地进行微课资源建设和推广,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社会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伴随着晚秋的凉意,学校于10月12日晚6:30在会议室举行本学期“第四次全体教师大会”,与会者包括全体行政以及教师。会议分为四部分:首先是英语科组兰真真老师作教学经验交流;接着由王洪军老师给全体教师作“微课掌上通”培训;再接着由德育处郭勇军主任作“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专题讲解;最后,何春红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并布置工作。会议持续将近一个半小时。
兰老师在经验介绍中,就如何“备好课”、“上好课”“辅好差”等方面进行交流,特别指出引导差生学会听课的重要性,让差生养成“心到、口到、眼到、手到”的上课习惯。她旁征博引,实例分析,让老师们听后受益匪浅。
开通并且使用“微课掌上通”,既方便了学校教育管理,也促进了家校沟通。为了使“微课掌上通”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于咱们教育教学中,学校委托王洪军老师给全体教师作专题培训。通过王老师的细心讲解和现场操作示范,老师们更加熟练掌握了“微课掌上通”的操作和功能使用了。
安全,是学校工作中永恒的话题;疾病预防更是重中之重。时值秋冬之际,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郭主任利用PPT投影,从传染病的种类、传播途径、表现症状和处理方法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并且强调各班主任务必切实做好每天的晨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何春红副校长讲话中总结了近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情况,表扬了部分优秀教师,也指出存在的问题。他特别强调教师应当遵守
关键词:微课;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作用
近年来,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也是教师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如何利用微课提升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反思能力,对于高校外语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意义重大。
一、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开始受到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Perry提出,“教师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自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升华,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1]Johnson & Golombek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现有知识、信念和实践的不断重构,而不只是吸收新兴理论或知识方法”,[2]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一般意义上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基本相同的内涵”。[3]
综合以上观点,外语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困惑,自我思考、学习,改善行为,得到发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4]相比于其他专业,外语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较高的要求,因而,在专业教学能力发展的同时,外语教师需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发展其专业技能,表现专业道德,三维度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专业化。
目前,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如“构成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在经验上有所欠缺”,“在教学理念上缺乏反思与协作意识”,“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素养薄弱”,“科研意识与能力需要提高”及“职后培训与研修体制不够完备”。[5]微课(Microteaching)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被列为当前最有前景的现代教育技术之一,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笔者将通过分析微课的内涵特征,探讨微课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系,分析英语微课的制作过程,揭示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针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策略。
二、微课内涵
(一)概念界定
焦建利提出:“微课(Microlectuer)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该定义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微课的主要特征属性,即“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并且强调微课是在线教学视频。[6]黎加厚定义“微课程”为“时间在2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强调微课程除了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要包括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微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如音频、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在微视频格式。[7]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2014)则提出微课是为了提高教和学的效率,教师就某个知识点或某种微技能开展的一般不超过10分钟、能够自成一体的教学活动,突出强调了微课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作品评审标准》则要求参赛作品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时长为5-10分钟的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方案、教案、习题、课件(PPT)等辅助材料,更关注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设计。
(二)微课特点
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微”:“形式微小”,“内容微少”,但却能从“微小的形式”和“微少的内容”中见到“大”,见到相对独立的主题和完整的结构,能见微知著。教师如何能做到教学时间“微”、内容“微”、容量“微”,关注的现象“微”、策略“微”,以微见大,这一过程无处不体现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情感投入,亦是教师专业能力得以发展的过程。
三、微课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相较传统课堂,“微课”作为一种以微视频为载体、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资源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实践价值,对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具有深远影响。[8]
(一)微课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创生
知识的创生就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变换,使得知识的量与质发生变化的螺旋循环过程。微课具有空间的随意性,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及资源的丰富性,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外空间的转换,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将难以言明的知识,通过图像、声音、文字进行表征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显性知识的默会化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机统一,实现静态知识与动态知识的转化,教师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与渗透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的创生。另外,高开放度的教学空间更能使教师发挥教学创造力,激发更高的教学热情,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的使用,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思维,提升教研水平。
(二)微课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转换
教师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微课给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讲好一节微课,教师会从选题之初进行聚焦,认真思考、反复筛选重点、难点或考点,进而完整地设计一节微课,并要熟练掌握课件制作技术以及录屏软件等微课制作技术,写出教案,合理制定考核方式,极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素养。此外,微课具备可以进行广泛交流的特点。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众”的及时点评和反馈总结经验,有针对性改进教学,不断优化自身教学实践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微课打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需要整合资源技术,从而大大驱动了联合开发微课的合作教研形式,能够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激发出的火花能够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三)微课反思
微课为教师提供了独特的反思平台,它将教师置身于微课实践与微课观摩的情景下,对自身和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审视,始终处于“分享-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系统中。微课的反思是在视、听的情境下发生的,是一种动态的、多元化声音的反思,教师通过对微视频的观看,在视与听中回顾自身教学经历,丰富个人教学实践性知识,反思获得教学灵感,指导下一次教学实践,在动态循环中实现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另外,由于微课设计制作参与的多元化、微课反馈的多元化,教师的反思必定是立体的多元化的,可促使教师逐步实现由“经验性”教学向“反思性”教学的过渡,实现由“新手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的晋级。
四、英语微课制作与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英语微课制作(以参加河北省第一届外语微课大赛作品为例)
文秋芳从选题、目标、过程、方法、语言五个方面提出了外语微课的评价标准:微课选题应小而精,应用性强;教学目标恰当,成效明显;教学过程应微而全、深入浅出;教学方法应新颖生动,理念清晰;教学语言应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英语教师应该从这五个方面的评价标准设计英语微课并评估已设计好的微课。
以笔者为主的教研室3人团队参加了2014年河北省第一届外语微课大赛(英语专业组),3人均为第一次制作微课。为准备此次大赛,团队派出1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外语微课培训,从微课理念,设计及技术制作方面进行了系统学习,进而与团队进行分享。经过头脑风暴,仔细筛选,团队选定“How to Choose a Graduation Thesis Topic”为微课选题,因为通过日常教学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继而确定教学目标为“Students are Able to Choose a Proper Graduation Thesis Topic”。接下来的难点就是如何通过微课设计来实现该教学目的。经过3人反复推敲与改进,考虑到毕业论文写作的学术性、教学对象及团队技术水平决定采用微课模式中的“无极模式”,即:教师不出镜,以呈现内容为主,制作PPT,通过录屏软件进行旁白解说,考虑讲解的趣味性,将课程内容设计于毕业季场景,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探讨,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为学生为选题而困惑,向指导教师询问意见,导师给出选题总体原则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引导学生进行选题,设计学生拟出5个同方向题目作为例析,但都存在一定问题(过大,过窄,过酷,过敏感,过浅),由导师讲解否定理由,通过反例引导学生选定合适选题,继而总结。在脚本撰写后,采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屏,进行声音与PPT画面的合成。制作完成后,邀请学生观看,根据反馈进行反复改进,包括教学设计,声音与画面的同步,PPT的制作,讲解语言的准确度等;在教研室活动中邀请同行教师观看,再改进;在专家来校讲座后的研讨中再次请教后持续改进,最终向大赛组委会提交时长为7分钟的作品。
团队在参赛后反思,发现微课给教学带来了新变化,如下表:
通过全程参与此次外语微课大赛,确确实实调动了团队的教学创造性与教学热情,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协作能力,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通过反复的课堂设计提升了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也通过制作PPT与学习录屏软件增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素养,自我效能感大大加强。如果是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好任务学习单,准备好发展高级思维能力的学习资源,设计好主题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形式,随时准备好指导有困惑的学生,这一切都将推动英语教师的转型,都将带来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转换。
(二)微课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教师是微课的开发者,也是专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微课能够切合教师职业的领域特征,整合多种传统课堂研究途径与现代教师培训模式,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针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进行微课培训。培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参加前沿英语微课技术的培训研修,通过系统学习,参加研修实践,实现专业发展;另一类是利用已有英语微课资源库,进行观摩学习,分析总结听说读写译英语技能课程的实现方式,借鉴有效教学设计,指导自身教学,同时可以提出改进建议,及时反馈,促进观摩教师与共享微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2.进行微课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回放录像直观地发现课堂各种要素的优点和不足,有效地开展反思构建,包括自己对教学目标定位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反思,对教学手段和技巧的反思和对教学评价准确性的反思。特别是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主讲课程微课,分项技能练习及综合技能演练提高教学技能,通过反思不断改进,很快提升综合教学能力。
3.开展微课研究。当前微课如火如荼地开展形势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了科研新机遇,高校外语教师应以微课为抓手,以教科研为契机,以微课研究促进外语教育教学,积极开展外语微课教学与实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学术水平。
4.构建校内微课学习共同体。校内微课学习共同体相对较易构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由4-5名教师组合,其中至少要有1名教师具备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共同体成员要共享微课资源,共同开发外语微课资源并进行共同反思与持续改进,每个学期可以选一门外语课程做系列微课,或就各成员主讲的专业课程里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共同体成员分工协作,增强认同归属感,实现专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Perry P.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M].London:Kogan,1980:183.
[2] Johnson K.E.& Golombek P.R.Teachers Narrative Inquiry a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387-406.
[3] 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5,(1):61-66.
[4] 吴一安.Aspiring after Continued Teacher Development-A Studyof Effective University EFL Teachers in China[J].中国外语,2005,(2):67-69.
[5] 燕芮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以教师实践与反思为例[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1.
[6]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关键词 微课;教学模式;高中政治;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50-02
高中政治课具有知识容量大、涉及知识面广、素材更新快等特点。相较于传统教学,微课以其趣味性强、机动灵活等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高中政治课转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带来契机。笔者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及自身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的实践,谈谈对高中政治课堂中微课辅助教学的认识。
1 微课在辅助政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主题突出、类型多样、交互性强、具有可生成性等优势,它的出现极大地触动了现行的教学模式。
1)从理论方面看,把微课引入高中政治教学,有利于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落实新课程理念。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是高中政治课的特点,短小精悍的微课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灵活方便地进行学习的需要,适应了快节奏、高负荷的高中学习现状。微课侧重于教学重难点、考点的精讲细讲,能重复使用,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够大大提高实际学习效率。
2)从实践方面看,把微课引入高中政治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对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灌输,微课的内容更精简,主题更突出,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时机开展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快节奏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掌握重难点知识,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教师就可以真正成为课堂的创意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适时介入的帮助者和问题引导者,少讲精讲,在减少重复劳动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由于微课更易于保存、方便传播,克服了传统课堂时间、空间限制的缺陷,使得课堂的交流更加迅速方便。
2 政治微课设计与优化应注意的事项
微课设计要层次化 优秀的课堂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教师无法回避的,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对新知识的获取吸收能力也有极大的不同,以教师的精力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面面俱到并不现实。借助于微课,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参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录制相应层次的微课,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都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并学有所得。
如制作微课,讲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微课自己得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什么?如果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直接引用一段中美两国之间的大事件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分析,一般能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如果是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微课中可以用主席出访欧洲四国导入,分别用几段文字材料或图片,循序渐进地一个一个得出基本点,最后简单总结出外交政策的几个基本点。
微课设计的层次化能够拓展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让不同学习能力的人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课题选取要细微化 由于微课录制时长较短,因此,微课所讲授的课题大都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在设计微课时要善于用一种宏观的眼光来进行细微化,把课题中的重点内容划分成若干的小专题。微课制作应选取教材的某一重点、学生学习的某一难点或教师的某个独特的教学行为等细微内容。如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框题时,学生对“商品的需求量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细微知识点理论理解简单,但实际运用出错率高,尤其是需求曲线出错率更高。因此可以针对这一知识点制作微课。由于这一微课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就使得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学会最关键的内容。
微课讲解要直观情趣化 高中政治课堂中使用比较多的是讲授型微课。它要求入题快捷,讲授线索清晰,总结迅速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微课中运用直观有趣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使得问题能够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同时,学生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汇率和币值的变化”是讲授型微课,该知识点是高频考点,也是常错点。设计微课时就可以直接用数字举例:假设最初100美元=660元人民币,那么当100美元=670元人民币时,汇率和币值是怎样变化的?而当100美元=650元人民币时,汇率和币值又是怎样变化的?两种情况加以对比,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微课定位要辅助化 高中政治课堂是由很多个微型学习环节组成的,如果能将其中的某些环节用微课来处理,学生就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从而达到弥补个性差异、查漏补缺的目的。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微课很适合将一些抽象但又很重要的问题有针对性、比较性、趣味性地进行呈现,这样既简洁,目的又突出,学生印象自然就深刻。但是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对一些疑难问题“翻转”预习,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解惑指导,但绝对不能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微课的制作应只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或一个知识点,微课制作不能以课堂上讲解满堂课中新知识一样来进行,否则将使得微课毫无意义。
3 微课开发应该努力的方向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2012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的不断传播,各种不同类型的微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质量不高,并且利用率较低。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微课的选题、应用目标和呈现的方式等都会影响其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心去把握。目前很多教师对于微课的基本核心理念、制作技能等把握不足,导致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普遍乏力,这可以通过开展创作技能培训、微课大赛等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微课资源建设中来,使微课制作成为每个教师的必备技能。
不断深化微课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 好的微课,每一节都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将这种资源整合到学科的常规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总之,微课的开发和应用给高中政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要认真研究微课设计和制作规律,积极开发优秀的微课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辅助政治学科教学,不断提高政治课堂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
[关键词] 教师;信息技术;O2O;培训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O2O模式的构建
在浙江省教科规课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O2O模式研究”背景下,笔者构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O2O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包括培训组织者、培训师、参训学员、线下学习、线上学习等要素,培训师主要指高等院校和教育部门具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培训组织者指教师培训机构专职人员,参训学员指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线下学习是指在教室进行短期的集中培训,线上学习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的长期个性化学习。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融合的。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O2O模式的优势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更新快,操作性强,存在“难学易忘”的特点。传统的信息技术培训经常是“炒冷饭”,重复且低效,这是由于传统的培训模式无法很好解决两个难题。第一是培训时间短,不可持续。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重,继续教育的工作学习时间问题矛盾突出。传统的集中培训时间短,往往是参训教师刚入门培训就结束了。教师在应用所学技能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具体的问题无法解决。学难以致用导致教师产生挫败感,丧失信心和兴趣。第二是听课多操作少,难满足个性化需要。培训师课时有限,为加快进度,课堂上以讲为主,学员缺少足够的操作训练。无法满足个性化需要是集中面对面教学的通病,在教师培训中尤为突出,另一个问题是参训学员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差异明显。
O2O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指的是线上线下结合(Online to Offline)的混合培训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学员的学习包括线下集中培训和线上个性化学习两部分。学员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借助于在慕课平台上的微课视频来学习,通过平台上的论坛、群组或即时通讯工具IM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完成任务,并通过线上线下的考试。O2O模式既可克服传统集中培训无法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也可解决在线学习缺少支持、引导、和监控的问题。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培训活动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联系实际的任务,以任务驱动培训;二是培训活动强调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既重视集中面对面的学习,又注重线上分散的学习和交流,可以理解为传统培训与互联网培训的有机融合;三是培训活动可以是中长期可持续的学习活动,特别是线上部分,学员可以用于预习、学习、复习,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这是传统的集中学习无法做到的;四是培训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对培训的整个过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O2O模式的实践
为验证培训模式的实效性,我们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一所中学、一所小学的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学科除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的线下集中培训以及借助朗朗课堂慕课平台的线上自主学习,开展了O2O模式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在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线上的培训指导、答疑解惑、互动交流等活动都起到了很好地辅助学习的作用。我们通过线下的交流访谈、在线的论谈、问卷调查、学习数据分析,来评估培训实效性。以下是具体的实践过程:
1.培训需求调研
课题组设计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需求调查问卷,并在问卷星网站上,以获取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和培训需求的信息,两所目标学校共有183名教师填写了在线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好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应用能力尚停留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阶段;教师有较高的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需求,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能力有待提高;已有的培训尚不能完全满足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参训者对培训的满意度不高。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能力相对较弱。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低下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2.培训内容设计
在调研基础上,课题组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为基础能力、通用能力和学科能力。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是指教师为满足日常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技能,如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维护,常用小软件的使用,简单PPT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等等。信息技术通识能力是指教师在备课、授课、总结反思过程中,完成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如多媒体素材资源的查找、下载、处理、整合、应用等能力。信息技术的学科能力是指与专门学科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能力,如数学课常用的几何画板、物理化学课常用的虚拟实验室、美术课用到的金山画王、Photoshop等。
3.课程资源建设
O2O培训模式中的线下学习课程安排比较传统,以讲座、观摩、实践、论坛研讨等形式开展集中培训。O2O培训模式中的线上学习课程是利用慕课平台,培训组织者通过互联网为参训者提供培训项目信息、培训内容清单、学习任务书、培训课件等资料,提供培训的一系列微课程及配套练习,提供具有问题解答、交流探讨等功能的论坛和即时通讯群,提供在线测试、考核评价,提供学员学习过程记录、个人学习数据统计和分析、学习问题诊断和建议。这种互联网学习环境能促使每个参训者融入进来,形成学习共同体,对线下短期集中培训起到有力的支持,和线下培训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可以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成为长期的、可持续的培训,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需求。
慕课平台上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结构包括“学习资料模块”“微课程模块”“交流讨论模块”“考核评价模块”“学习管理模块”五个部分,为线下线上的培训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和内容支撑,如图2所示。
笔者以培训课程中的“多媒体资源整合”部分为例,介绍在线课程的建设过程:在“学习资料模块”里提供学案、学习任务单、课件、参考文献等;在“微课程模块”里提供精心设计、短小精练、为不同层次学习者而分层分类的一系列微课;参训学员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微课程,通过观看微课来开展预习、学习、复习等活动,结合线下的集中培训,掌握多媒体资源整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各微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能合为一体。学员利用平台资源更有效地学习,养成多元化学习视角。多媒体资源整合课程微课内容如图3所示。
4.教学过程安排
多媒体资源整合能力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文本、图像、动画、音视频的技术手段,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将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改编成适合网络自主学习,以多媒体教案、学案、课件和微课的形式展现。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然后,任务驱动,引领学习者自主学习:培训师一开始就设置一个微课任务,让参训学员在解决实际任务的驱动下,紧扣既定目标,有目的地学习和综合运用多媒体的知识与技能,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掌握知识脉络;这样参训学员从做中学,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熟练掌握技能和方法。任务流程如图4所示。最后,借助慕课平台的丰富资源和活动,扩充学习内容,巩固培训效果;利用论坛和讨论区,安排学员与培训师、学员与学员进行交流沟通,让学习者提交阶段作品做展示,提交心得体会报告,记录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
5.培训项目实施
由培训组织者事先通知学员时间地点,在培训教室以面对面的形式展开第一次线下(Offline)培训。培训为期三天,包括O2O培训的流程介绍、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课题组根据训前的调研结果和事先的设计安排培训内容,采用专家讲座、优质课例展示、边学边练等培训方法,激发兴趣和热情。
由于信息技术是实践为主的课程,学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在集中培训后即开展在线(Online)学习。学员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通过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当完成一个内容模块学习后,学员需要完成阶段性的任务。课程还设有相应的课后作业、讨论互动、作品展示、评价等,用来强化和巩固培训效果。
开展在线学习半个月后安排为期三天的第二次线下集中培训。这次培训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要求学员事先按微课大赛的要求在线完成各种实用小工具的学习,带着学习中的问题、带着多媒体习作来到培训教室。在面授的过程中完成选题、微教案、微学案、微课件的制作,完成教学过程的录制,完成微课的后期合成工作,并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由专家学者对学员作品进行点评打分,并评选出优秀作品。
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应以学员为主体,以学员的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为目的。为了有效评价培训的实效性,应充分发挥慕课平台的功能,根据登录平台的次数、学习时间长短、论坛发贴跟贴的数量和质量、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微课作品的等级等情况,对学员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四、结语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能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实效性,是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是“互联网+培训”的一种实践,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搭建了一个长期、有效、专业的教师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安晓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王长丰.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2007,(7).
[3]李涛.整合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开发[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3).
【关键词】微课;高校数学;效率
一、相关概述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指的是为了适应我国教育发展进程,满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求而开展的以视频播放为载体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清楚体现知识点,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相对短
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教学时间相对短,传统教学方式一般以45分钟为一节课,而微课的课程一般是在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的教学时间相对传统教学方式较短.微课的特点也很显而易见,微课教学问题比较聚集,主题也比较突出.微课的主要特色是课时时间短,但内容更加精进,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微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视频,其虽然简短但生动,容易被大众接受.
2.教学内容比较少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的教学方式所教学的内容相对少,而是将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集中,并且突出主题,微课主要针对的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或者存在疑问的方面,通过微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更加直接化、简单化.微课的内容虽然精简,但是能够突出主题,提高教学的效率.
3.教学主题较突出
微课教学方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主题突出,通过一个视频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中包括教学的反思、学习方式和方法等.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发现知识重点和难点通过传统方式传授,学生比较难吸收或者理解,因此,通过微课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将重点和难点简单化.
二、微课在高校数学中应用的意义
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微课作品为主题的微课教学评比大赛,大赛的举行引起了我国各个院校的重视,并且微课在高校中的应用同样吸引了高校众多教师们的眼球,微课的概念和应用成为高校教师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微课虽然教授的时间比较短、内容比较少,但是能够集中将教授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解说.微课教学被限制在10分钟以内,是根据心理学对注意力集中研究所做出的决定,研究表明正常人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都是在10分钟以内.微课的理念也非常符合我国现代化教学的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微n作为我国新型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弥补我国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微课教学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微课教学能够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和负担,并且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多方面素质和能力.而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缓解学习的疲劳和枯燥.在《中国高校微课报告》中曾指出,未来微课在高校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并且可能成为学者对院校进行综合评价和考量的标尺,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力.而高校数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课的方式开展高校数学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的进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提高微课在高校数学中应用的建议
(一)确定适合微课教学的大纲
微课虽然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高校科目都适应微课这种授课方式.经过实践和科学证明,微课这种授课方式比较模式化,它就是对其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目的性的讲解并且收集各种有用资源加以利用,经过一些完善和实践过程.事实证明数学比较适合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因为数学一般涉及的公式的推算、基本原理,都是比较不容易听懂的内容,一定要确定教学大纲是否适合微课,然后录制微课小学堂,录制完成后,学生们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下载,更可以在任何空余时间进行复习和联系,对“微课”上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
(二)组织微课教学团队
微课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作为,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有所作为,它不仅工作量比较大,而且效益也不见得那么理想,所以拥有充足的时间、优秀的团队精神、丰富的资源共享更为关键,微课资源必须根据每位教师的工作特长,建立专注研究微课课堂教学的微课教学组,对其进行合理化工作分配并且对相应课业进行研究探讨,微课课堂内容的选择必须针对其自身的特色建立一定的思想框架和理念.视频录制的内容必须多元化,例如,一些资料管理、课堂上的疑难杂症、随机测试等等.所以,微课教学必须把团队精神放在首位.
(三)开展微课教学的培训
微课在高校数学中的应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只有制订明确的目标和方案才能保证微课教学的顺利开展.第一,开展微课视频制作、剪辑等相关培训,高校数学教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视频制作和剪辑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需要对视频制作和剪辑进行培训,不但要将时间进行控制,并且要制作出简单、大方的画面;第二,培训教学内容的提取,受微课时间限制,一定要培训教师学会对知识难点和重点进行总结和提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国培计划(2015)”宜宾县工作坊小语2坊工作汇报
宜宾县研培中心 舒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做“国培”教育的追梦人》,自2010年12月第一次参加国培,便与国培接下不解之缘。期间多次参培,也多次担当坊主,从网络培训工作坊到省名师工作坊,与坊员们一起经历了一场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之旅。其间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继教网和各级领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耐心指导。感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教网这一平台,为我们打造出一片知识的海洋,创建出一个小学语文研修的精神乐园。在学习和辅导中,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既有交流、分享带来得快乐,也有在辅导与工作矛盾无分身之术的无奈、艰辛和委屈,感悟颇多。
一、网培四步行,真诚是纽带
教师培训需要的是培训者平和的心态,培训者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真诚!因为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我坊按照以下四步进行网络培训。
(一)自我培训,诚学操作
我在做坊主前参加了宜宾学院组织的教师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和宜宾县组织的坊主专题培训,明确了培训的任务。通过自学操作指南,
1
了解网络学习的操作步骤,并制定出小语2坊的学习指南。提前去浏览了网络课程,了解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具体内容,为有针对性的辅导奠定基础。
(二) 组建团队,诚邀参培
1. 组建团队
召开三人行主持人会,统一思想,交流规划,做好分工。坚持“小分工大合作”的原则,由我统一协调督促学习进度,批改师德追求板块的作业。一副坊主是一线教师,重点批改参训计划和培训总结作业。另一副坊主是片区教研员,主要批改信息应用成果。
根据学员的个人信息和采访了解,共51名校长,镇小7人,基点校和村小44人,是宜宾县51所最基层基础教育基地的领航人。了到他们年龄参差不齐,有的还是民转公人员,便将学员随机分组,由组员推荐选出班委和组长,并借助群视频,召开班委会,指导参加网络学习。
2. 诚邀参培
建立QQ 群后,文件、短信、电话齐上阵,邀约学员申请加入QQ 群, 进入平台、熟悉平台、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培训任务和要求,积极参加培训,确保学员按时登录学习。及时在群里转发培训指南和登录用户名,在QQ 群和学习平台上新学员须知及编辑的学习步骤微课,告知学员学习分几部分,每一部分怎么操作。提出作业审核的要求,要求不符合要求作业一律不批改,由分管主持人电话通知重新
2
提交。
(三)激发激情,诚赞助难
1. 激发激情
坦诚交心、彼此尊重、答疑解惑、及时反馈。培训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班长,组长,班干部随时在群里提醒大家,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如在视频观看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员不会计时,造成学习了很多次学习时间仍然为零。发现这样的学员,我们总是一边打电话,一边在电脑上截图传过去一步一步引导。部分学员学得非常认真,能及时做出反馈,并且能在研修日志中把自己的学习感想与心得乐于与大家分享,在帖子板块与大家讨论。我们会认真阅读学员的日志,与学员一道在论坛上分享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的喜与忧,交流中对学员从陌生到相熟再到相知。
2. 优化评价。
学员的作业既是是他们认真学习的见证,又是他们平时工作的经验总结,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所以,每一位学员的作业,我都认真地读,慎重地下评语,我想通过精短的评语,为学员们加油喝彩,让他们感受到“国培”的意义。
优化评价,以鼓励为主,我们多次以光荣榜代替学情,温馨提示代贴通报,以调动学员积极性。学情及时上传下达,沟通交流。对学习进度快,作业优秀的学员,高高杨起表扬的武器为其点赞。真诚的期待促进学员创新学习,尽可能让网培收到实效。
3
3. 提醒督促。我每周的周一上班后,周五下班前在群里公示一次学期,以提醒大家及时参加学习。充分利用好班级公告、小纸条、简报等平台及时通报学习近况。督促学员认真对待各级组织的学习活动,并鼓励把研修收获运用于实际教学中。特别提醒那些掉队的学员,督促因为工作繁忙而耽搁了学习的学员,鼓励因为地处偏僻地区网络不通畅和因为学校及家里电脑较少的学员,期待他们与全班的学员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4. 凝聚合力。下班回家,我会经常登录“国培”网及QQ 群,查看有没有小纸条或新的动态,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帮助学员学习,并参与各类讨论。如果浏览到好的文章,及时在群里分享,与学员共享“心灵鸡汤”,增强学习群的凝聚力。
5. 温馨助难。对时间和条件有限的学员采用温馨提示、电话、QQ 微信谈心,帮助分析学习落后的原因。极少部分因为年纪大和条件差需要技术和设备支持的,我通过电话联系当地的主管行政部门,寻求当地有条件的镇小或者基点校提供帮助,周末到有条件的学校专题学习。如:因为偏辟,学校和家里都没有网络的村小校长金校长,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镇小学习,一直坚持了四个周末,最后以100分的好成绩结束培训。
(四)齐心协力,喜获佳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语2坊的在春秋两个学期的参训率100%,合格率100%,优秀率100%。共成绩公示光荣榜12次,作
4
业提交的温馨提示14次,作业提交不合格与原因的温馨提示提示4次,成绩未满90分人员温馨提示3次,简报6次,推荐优秀作业22份。
二、面授六策略,落实是关键
怎样把网络学习中学到的一切运用到实践中去呢?集中面授就是实战演练的场地。在集中面授学习中,我们坊采用了以下六个策略。
(一) 调查分析,目标定位
调查了解培训者的需要,访问有经验的本土专家,采访校长,采访老师,了解需要接受哪些板块的培训。召开坊主会讨论、分析、交流,统一统领思想,统整课程的设置,着眼实际和实效,确定培训的目标。
(二) 统整课程,分项实施
严格遵循课程设置原则,即主题化,递进式,接地气;以课题引领,实现教培一体化;课堂“三非”:非课改课不上,非课改的教研不搞,非课改培训不做。我们通过研究决定采用国培与课题研究及推广相结合,集中研培与“游学式”研培相结合,总分总结构操作的集中面授培训方式。第一次主题“探寻有效管理”,第二次主题“探寻有效识字和阅读”,第三次主题“探寻快乐交际与习作”,第四次主题“探寻诗意语文教学”,在诗词教学后展示、总结、反馈。在交流、反思中收获提升。
采用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递进式螺旋上升培训方式,目的
5
是让校长们不仅自己能上课,还能研课、磨课,做到科学有效的指导课堂。
(三) 引领互助,措施落实
1. 专家引领、名师引领。结合课程,除了重温网上的经典视频,我们还聘请了多位教育专家进行精彩的讲座。他们用生动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宝贵的经验引领引领着学员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让校长们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如:聘请广汉市实验小学校长张兴述做校园文化主题交流,给校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学校怎样打造文化的论坛交流。
2. 名优带头、坊内互助。坊内有极少的省、市、县级名师和名校长,我们通过组织研讨、交流、思维的碰撞,对办学思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课,评课,议课,导课有了提升,对课堂的指导途径,方法等研磨得内容丰富,详实、实用。
3. 自主管理、互评推优。出勤签到、组织活动、磨课评课、讨论交流、作业收交、互评推优都采用自主管理。如分组交叉推荐优秀作业。
(四)融入课题,科研引领
“国培”课程设置中融入县内课题研究和推广,让参培学员办学思路更清晰。
在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板块,我们融入了省级研究课题“区域推进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教学研究”。聘请市和县的课题负责人
6
分别做了2个专题讲座,全市示范课2节,县优课展示5节,学员对比课10节。
在诗词教学板块,我能们融入了市级研究课题“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示范了高效课堂“三环六步”操作模式。通过“怎样的课堂才高效”论坛交流,学员们在实战演练中对课题的推进步骤更加明确。
在识字教学板块,我们结合了市级推广课题“三自识字法”的推广。聘请了2位课题主研人员上示范课,研磨后学员抽签同课异构展示收获。还给予每位学员3分钟进行识字教学的论坛交流。
(五)“游学”研培,受益基层
1. “游学式”集中培训怎么“游”?
借用“游学式”送教下乡的经验,把研培活动“游”起来,动起来。“游学式”培训即把班级学员按地点轮流培训,送教到乡镇,每到一处,该乡镇便组织涉及的学科教师参与到培训中,50名学员扩散为100名、150名......
2. “游学式”集中培训的目的
让培训真正做到了辐射乡村,这样聚力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让基层的教师和孩子更受益。在与各地的教师交流学习中,不少学员成长很快,感觉见识广了,当初的迷茫逐渐变为豁然开朗。
3. “游学式”集中培训的成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到一处,学员不仅能全方位观摩所
7
到校园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体会借鉴教学精髓,还能促进承办学校的发展。如在观音镇小的诗词教学研培中,该校师生结合学校实际,展示了经典诵读活动的节目,学员也即兴同台PK 。五节不同类型的课吸引力不少老师,也让观音镇小的孩子们领略了校长们不一样的教学风采。培训后,不少村小和基点校的校长都说收获颇丰。横江镇小的肖校长当场发出挑战,要PK 观音镇小,同时发出邀请,希望其他的学员届时积极参加见证。国培培训延伸为学员们的互动培训。这恰恰就是我们培训所要达到的目的:那就是唤醒校长们对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激发校长们沉睡的教育激情。
(六)“听诊”研培,体验提升
1. “听诊式”研培的形式多样
聘请专家做专题讲座引领,邀请一线名优教师上示范课,学员临时抽签上模拟课,观摩一线教师的研究课,学员通过观课、研课、磨课、评课、专题研讨、集体备课、分组说课、对比教研、剖析诊断、重构设计、微课演练、同课异构、论坛交流、综合展示、参观访问、组内推优等形式研究课堂。
2. “听诊式”研培的课型丰富
在培训时渗透了团队体验式培训活动,激发了培训的兴趣。体验式课型有专题课、模拟课、诊断课、研究课、示范课、微课、实践活动等。学员们在体验中提升,表现为出勤率高,认真笔记,参与积极性高,思维碰撞效果好,作业上交质量高。通过“听诊”研培,让校
8
长学员们不光会管理学校,还要能上课,会观课,研课,磨课,指导课。与专家型校长缩短距离。
三、成果日渐丰,愿景终实现
(一)办学理念得以更新,有了新思路。
(二)指导教育教学的技能得到提高。
我们总结会上选出上汇报课的五位校长中一位是镇小的,一位是基点校的,三位是村小的。通过课堂的呈现,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三)教育教学成绩得以提升,办学幸福指数得以提升,更自信。
(四)形成了《研修计划集》《优秀教师故事集》《优秀教学案例集》《优秀培训手册集》《优秀微课作品集》《学习心语集》《国培计划集》《教学设计集》《优秀教学反思集》《优秀成长记录集》《论文集》《集中面授简报集》《学员研修总结集》等成果集。
四、困惑与反思
(一) 困惑
在面授中,我们感到工学矛盾比较突出,音像资料收集困难,游学中部分学员感觉路途远,学员回校的报销困难,各组之间的成果收集有差距,少部分学员培训任务强调不到位,网络设备较差,以致个别学员参与线上学习较困难。
(二) 反思
怎样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线上学习时间可不可以再拉长一些,让学员学得再扎实一点?线下集中培训可不可以一学期一次多天来
9
完成。以免学员一学期奔波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