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年级下册口算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

第1篇: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计算能力;养成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加强练习,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基础的计算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为了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要加强练习。在刚开始练习时,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方法。在算理明、思路清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练习的题量,加快练习的速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使学生感到口算也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每天安排3至5分钟,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使学生看到算式就能较快地说出得数,将算式与得数直接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转化为技巧,达到口算准确熟练。

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浓厚的兴趣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是有效学习的源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都是一个新的开端。策略:利用故事情节,激活兴趣;依托学具操作,引发兴趣;感受生活气息,浓厚兴趣;融入现代技术,延续兴趣;微笑亲近学生,传递兴趣。以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从而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忘我实践,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人教板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8页例7《100以内数的顺序》一课时,我创设了去蜜蜂大城堡做客的故事情节,串联教学内容。课伊始,我深情地宣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蜜蜂王国的国王盛情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到蜜蜂大城堡去做客,高兴吗?蜂王为了表示他的诚意,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请柬。我们只有破译了请柬(即百数表)上的密码,也就是正确地填写出表上空格里的数,才有资格进入城堡中去。聪明的你们有信心吗?情节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他们认真地观察填写,积极的探索表内规律.通过填数,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理解,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将“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等排列规律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对数的顺序的本质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重视口算,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加强口算训练对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发展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口算练习。如:教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为了能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我经常采用“视算与听算”两种形式的练习。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f出得数,引发练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很重要,其中新课标中就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到了教材中,从中就不难看出估算能力的重要性。估算在数学计算以及实际生活当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估算能力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能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提高数学计算与浅析硕士论文能力;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不足;可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基本正确。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四、利用错题资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做练习时,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面对出现的错误,我们不能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而是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我常常用“数学医院”的形式,把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暴露出来。当医院的“红十字”旗出现时,学生都很激动,纷纷争着当“大夫”,“大夫”要说出“病因”,并把“病”治好,就评“好大夫”。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断能力,从错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严格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时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规范的计算过程进行计算,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计算后要及时检查,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3.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预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换加数乘数等验算方法。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孙雪兰.《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2

第2篇: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

[关键词]倾听;教学策略;教育资源

审视我们的“错误”观

课间,班里一名女生好奇地问我:“老师,你的头发为什么上面是黑色的,下面是金色的呀?”我回答:“因为老师的头发枯了”。她笑了:“头发也会kū 呀!”我察觉到话里有什么不对劲:“那你说说,什么叫‘枯’呀?”她双手放在眼前,摇晃着脑袋,嘴里发出“嘤~~嘤~~”的声音:“就是这样‘哭’呀!”

我大笑,解释了“干枯”的“枯”不是“哭泣”的“哭”,并将此作为一件趣闻说与同事听,她们也笑。现在想想:其实,这个女孩子不是“错”了吗?为什么她的错引起的是“大笑”而不是“大怒”呢?设想一下,假如她是在语文试卷上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们会仅仅“大笑”吗?由此看来,我们对孩子的“错误”是区别看待的。因为是课间,因为无伤大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斌在我校的教学艺术报告会上,用我们班的孩子执教了二年级上册的《认识乘法》。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在问一道加法算式“3+3+3+3”中“一共有几个3”时,孩子们数:“一个3、两个3、四个3!”与会教师对学生“为什么不数‘三个3’而直接数到四个3”感到疑惑,对此徐斌老师的解释或说猜想是:学生的口误或想早点数到。

“你怎么数错了?别的孩子没错,你为什么错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能数错?台下那么多老师在听课,你回答错了,不是给班级、给学校丢脸吗?”这些话是对孩子负面的、否定的评价,孩子听了之后的心情可想而知。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是也像家长一样说过许多这样的话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不会呢?”“我都讲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错?”于是一位教育专家分析指出:现今教师的专业素养状况是很令人担忧的。

《美国幼儿园给家长的备忘录》指出:“别让我觉得犯了错就是犯了罪,它会削弱我对人生的希望。” 这句话给我们以启迪: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是不是太苛刻、太严厉了?我们应以怎样的目光来看待孩子的错误?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生中从未犯错的人是很难找到的。”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也有价值的。”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相比较于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所说的“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我更欣赏波普尔说的:“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

因为,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学习活动中真实学情的反应,保留着思维一路走过的痕迹,也是一种思维的成果,体现出一定的价值。所以,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来看,“错误”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的教学材料,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要把科研落实在每一次作业的具体分析上,找到原因,找到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即,不仅要“看到”学生错误的表象,还要“倾听”错误所阐发出的更深层次的本质。

听,孩子的错误在说话

有人说,“没带过一年级的老师不算是真正的小学老师”。从一直带五六年级数学突然改教一年级,还真让我适应不了。拿计算题为例,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启蒙阶段,根据苏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来看,一年级上册学习的计算内容是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一年级下册学习的是20以内退位减、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100以内的笔算。然而,不少学生经常在计算上出问题。有些问题是可预料的、经常出现的,需要教师注意加以引导和避免的,如一年级学生观察不精确,感知事物往往不够精细、准确。而计算题形式单调,不易引起学生兴趣,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字、抄错运算符号等错误。

第3篇: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新课标中也强调指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可从学生平时的作业、试卷看,在计算中出错的比比皆是,更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好不容易理清了思路,可还是在计算上栽了跟头。可见计算的正确率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

二、研究背景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虽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10再减”这一算理已经理解并掌握,但难点在于十位上的数借给个位一个十,就要减少一个十再减。在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三、主要步骤

1.步骤一:集体备课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先出示几道不退位及退位减法的口算题,让学生进行口算,当学生计算到退位减法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再一次感受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借一个十,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学习新课。首先以两个小朋友交流收集的邮票为题材,让学生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直接进入这节课的主题。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其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作十。接着让学生“试一试”,通过两题的经验总结笔算的方法。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先让每一个学生都巩固用竖式计算。然后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为树叶治病,通过找错、改错,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避免学生犯同样的错误。

2.步骤二:研讨分析

我们组7位老师按照以上设计思路上完第一课时后,对学生掌握情况做了统计、分析,进行了交流。从学生作业反馈效果看,学生有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基础,在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的时候,都能够想到要从十位借“一”,并且知道了借来的“一”要当成个位的“十”。 对算理基本能理解,但计算错误仍较多,以一(10)班50人为例,每人练习了8道笔算题(其中7道退位,1道不退位减法)全班共400题,全班第一节新课下来全对10人,错误70题,正确率只达到82.5%,错误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①退位后十位上不减1;②个位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算错;③个位调换减;④个位算好后十位不算等。

3.步骤三:整改提高,形成经验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情况,我们组的老师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展开了讨论,确定了以下一些整改措施,并加以实践:

(1)要让学生弄清算理。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尤其是计算的第一节课,一定要让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看清每个数、符号,做完要及时检查,也可利用估算检查。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地提高计算准确性。

(3)加强基本口算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要把基本功练扎实,要求学生能脱口而出。

(4)多种形式练习,才能在计算时熟能生巧,从而全面提升计算的能力。练习中尤其要注重辨错、改错、对比练习,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错的,怎样改错,可以使学生对错误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4篇: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

一、创设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新教材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一年级下学期的“位置”这一节课也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票按号就坐,学生在寻找座位时就会思考、观察、理解第几组第几个,坐好座位后会很好奇地看看前后左右都是谁。所以这一节课学生们的兴趣也很浓厚。

二、利用童话故事,感受数学之美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打开实验教材,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美丽的童话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的第6、7页小兔盖房子,第14、15页野生动物园,一年级下册第20页热闹的小河边,第41页小熊的一家,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这些也包含了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更能感受数学之美。

三、动手动脑实践,体验数学乐趣

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如,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拼组中,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充分利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课本内容有意识地引入了竞争机制,能起到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配套的学具中的小卡片、小棒棒等都可以在学知识的同时为我们的课堂增添趣味。在学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做抽扑克牌比大小游戏,我们常常活动一节课,学生兴致盎然,课中,学生不知道做了多少口算题,练了多少比大小,这比让他们单纯做题有趣也有效得多。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在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1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如图钉的长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讲台的长大约是1米;米尺的长是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门、电视柜、讲桌、铅笔、身高、步长有多长。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和估测,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第5篇: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下面,我就在小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从低年级做起

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利用导学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重在导学案的编写上,用导学案把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分解,引导学生去学习。一年级数学教材插图多是彩色版,就是吸引小学生看的,许多知识是用图来说明,所以要先启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教给学生怎样看图,引导怎样思维,怎样分析图意,从而进行思想教育,最后,联系数学做到四个字:“看、想、议、说”,看就是引导观察,想就是启发思考,议就是互相议论,说就是指导口述。教师及时总结,重点讲解。例如我在编写导学案时就注重了引导学生看图的思路。如我在备写二年级下册“买鲜花”一课时,这样设计了导学案:1.同学们,看书第14页,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是花店,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能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这里都有哪些花吗?2情境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自己说一说并试着写下来。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了。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将“导学案”中的“学案”提前下发,要求学生预习新课,并完成预习作业。因此,上课时要检查预习作业。检查预习的过程不能纯粹对答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讲题,谈谈其个人对新知识的理解。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课堂上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对学,群学,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交流,互相学习。听讲时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其次,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在小组合作中同学的帮助下解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导学案的引导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第6篇: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

关键词:学困生;研究;培养;师生共同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19-02

研究和培养学习困难学生是一种快乐!进入的是一个美丽的教育世界!有教育专家指出,所谓“学困生”是学习水平偏低的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认为,所谓“学困生”是思维发展存在缺陷,学习技能存在缺陷和实际知识存在缺陷的学生。

前些年,我教一个二年级班的数学,班上有11名学习困难学生。这11名同学当时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他们的基础思维很弱。他们这样想:3+8=10(李同学),7+1=?(说不出来);有6名同学数10以内的数都还有困难;这些学生10以内的加减法仍有困难,比如:0+8= ?,7-0= ?,至于7+9= 、8+5= 等,他们要计算很久才有答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的许多时间未卷入学习活动,有意注意稳定性远低于平均发展水平,而学习成绩与有意注意稳定性的相关程度达到0.5以上。他们缺乏自信心,缺乏意志力和成就动机,在课堂学习时,不能认真、持续地听讲,有意注意的时间短,依赖模仿与记忆,但记忆容量小,且性懒,对待学习不热心,不愿意付出刻苦的劳动。他们不仅概括能力差,不善表达,迁移能力也差;答题懒思考,或难于将思考深入,不懂也不想问人,怕人不搭理、认为他笨。但他们想学习好,有进步的天性,且智商数正常,处于一种有困难又有潜力的状态。

同时,在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上,我有了不少的收获。苏霍姆林斯基坚定地认为“学困生”问题的原因大部分在教育而不在学生;赞可夫进行了长达20年之久的“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认为应在“学困生”的一般发展上不断地下功夫;前苏联教育家主张:应使“学困生”从学习内部获得推动力,口号是“让学生成功!不给‘学困生’打低分!进步就是100分!”。

一、俞同学的“聪明”与“笨”

俞同学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数总分是35.5分。我在二年级上册认识俞同学时,他给我的最大印象是,基础思维很弱,10以内的加减法有困难,比如:0+8=?

7-0=?至于7+9=、8+5=等,要计算很久才有答案。但我发现他上课努力学习的一面,只要他能跟上思维的地方,也就能学好。于是,我有了一个培养安排,先从计算上帮助他成功。我请若干个同学拢流帮助他学习,“10以内加减计算”“20以内加减计算”“100以内不进位加”“100以内连续进位加”“100以内不退位减”“100以内连续退位减”“乘法计算”……于是,俞同学在不断进步,到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时,“直接写上得数、估算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题”答题中,居然拿满分(24分)。有时老师还安排他在课外活动时,去教别的同学做比较难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题。此时,老师领略到了俞同学的“聪明”,享受到了俞同学成长的快乐!

俞同学的进步是我这两年来研究、培养学困生比较满意的“作品”。

二、有困难想到竖式好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调查发现,学困生有这样的外显行为:缺乏上进心,学习敷衍了事,有的还不思进取,但深藏着成功愿望,想把事做好,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所以客观地,学困生需要外力的鼓劲加油,这个“外力”主要是和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与同学。于是我实施了这样的鼓劲加油的行为,在班上不断地宣传“进步就是100分!”,在课堂教学中对后进学生不断地给予激励性评价。

比如,丁同学口算24×1=,她列了竖式计算,如24,同学

×1

24

们笑她。这一做法却得到老师的即时表扬,老师说,有困难想到竖式好!

这一表扬与肯定,给丁同学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使她有了往下学习的信心。也许,这是丁同学数学学习不断进步的主要力量。

有了这一“作品”,我常常“孤芳自赏”,我知道我进步了!有了老师的进步,学生就有了进步的希望!

三、站在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和设计教学

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仍然难以理解■>■,于是帮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时,我使用了一个脐橙平均分成2份,再4份,先后得到■、■、■、■、■,通过比较,学困生也深刻认识到■>■,■

当时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实物(事实)面前,那些在多媒体课件帮助下没有理解■>■的学生,也不得不承认■大。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生活在快乐之中。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示是:多媒体教学,虽然声、形、像具备,也有它的局限,许多图片所具有的是半直观性。因此,探究式教学,要关注实践第一的原则,实践出真知;将一个脐橙平均分所创设的情境,是调动学习情绪引发数学思考的高境界教学。“脐橙里面出分数”,是非数学内容与数学内容的完美统一。可以说,这就是老师提供给学生的“适当的学习条件”。

第7篇: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一课时,第81页。

教学目标 :

1 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2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3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抓紧时间学习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

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表模型。

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教学过程 :

1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师:这节课学什么?

生:认识时间。

师:再读一次。学生读课题。

2、在情境中感知、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师:读得好,奖励你们看动画片。课件播放龟土赛跑的情境。

师:我们来看看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小兔子和小乌龟走到的路程。先数出乌龟走了1大格,再数出兔子走了12大格。

师:谁胜利了?

生:小兔子。

师:是的,在这次比赛中小兔子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抓紧时间终于取得了胜利。看来,只要抓紧时间,就要获胜的把握。

课件播放小兔子变成分针,小乌龟变成时针的情景。

2 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2.1 认识钟面。

(1)认识时针和分针

师:小兔子变成了什么针?小乌龟变成了什么针?

生:小兔子变成了分针,小乌龟变成了时针。

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指认时针和分针。

(2)认识大格

师:从起点(数字12)到数字1的这段叫一大格。

播放课件,学生看课件数大格。归纳出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并板书。

(3)认识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面还有些什么?

生:有一些小点点,有一些小线线。

师:就是这些小点点和小线线又把大格分成了许多小格格。我们先把第一大格剪下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学生随课件数出第一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师:数一数第二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

生:5小格。

师:再数一数第三大格,第六大格,第十大格有几个小格?(两人合作数)

生:每个大格都有5小格。

归纳出每个大格都有5小格,并板书。

师:从起点到数字2一共有几小格?

生:10小格。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每个大格都有5小格,5加5就是10。

师:从起点到数字3一共有几小格?

生: 15小格。因为又增加了一个大格就增加了5小格,10加5就是15。

播放课件:学生随着课件算出每个数字所对应的小格数。

最后归纳出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并板书。

2.2 认识“分”。

(1) 认识1分钟

课件演示: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然后让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说一说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2)5分5分地数认识“分”

师:分针走5分钟,刚好走到几?

生:刚好走到数字1。

师:如果分针从起点走到数字2,走了几分钟?

生:走了10分钟。因为从起点到数字2共有10小格,分针走10小格就是10分钟。

播放课件:让学生知道分针从12走到3、走到4、走到5各是多少分?

请同学们两人合作,数一数,算一算,写一写,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时各是几分?最后说一说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种?(并板书60分)

(3)拨一拨,记一记钟面上每个数字表示几分。

2.3 认识几时

(1)认识几时整。

(2)认识几时多一些

(3)认识几时多一半

(4)认识几时多得多。

2.4 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9时5分的钟面

出示9时5分的钟面。两人合作,一人认时针走的时间,另一人认分针走的时间,再将两人所认时间综合起来;最后教学9时5分的两种写法,当用电子法表示时,说明分钟数不够10分时,要在圆点右边第一位添写一个“0”。

(2)认识6时25分的钟

出示6时25分的钟面,先让学生认一认,再汇报认的结果和方法。

(3)独立认识11时20分的钟面

归纳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2.5 认识时分关系

师: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播放课件: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几个大格?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刚好走了1个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时=60分

2.6 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

听1分钟的音乐,同时做口算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虽然短暂,如果珍惜,你就会不断收获。

介绍课外知识:电子计算机一分钟能运算90亿次,人造地球卫星一分钟能飞477.9千米,银行点钞机一分钟能点1500张人民币。一分钟能做那么多事,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要学会珍惜每一分钟时间。

3 实践应用

3.1 老师出示时间,学生在钟表模型上拨出来。

3.2 老师出示钟表,学生认时间。

4 全课总结。

5 板书

认识时间(时、分)

大格:12个 9:05 6:25

小格:60个 9时5分 6时25分

1时=60分

课后反思: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24时计时法以及推算经过的时间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教学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几时几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我有四个方面体现得好。

1 引入环节设计好。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上午第四节课的学习疲劳,我以看《龟兔赛跑》的动画导入,这样设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通过认识在相同时间内兔子和乌龟所跑路程的比较,为本节课的难点(1时=60分)作了铺垫,也渗透钟面上有12大格,时针比分针跑得慢,还渗透了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的重要性。这样设计既有趣,又为前后知识的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

2 本节课将难点分解,逐个击破的设计思路好。本节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理解1时=60分,二是正确认识几时几分。在突破“1时=60分”这一难点时,我首先设计了在引入部分观看龟兔赛跑的动画,给学生作了孕伏,然后在学生认识了“时”,认识了 “分”,认识了“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设计通过观察分针分针走一圈,时针正好走一大格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理解 “1时=60分”的意义。在突破“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这个难点时,这是一个复名数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挺有难度,因此我分三步进行突破:第一步:单独认识分针走的时间(即1分和几分);第二步:单独认识时针走的时间(即几时,几时多一些,几时多一半,几时多得多);第三步:综合认识时针和分针走的时间(两人分工合作,首先是一人认时针走的时间,另一人认分针走的时间,再将两人所认时间综合起来;然后是两人交换认时针和分针所走的时间,进行综合;最后是每人独立认识几时几分,并归纳方法。)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是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8篇: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长期以来,计算教学一直以大量的练习为核心,一提到计算,很多人立刻会想到“枯燥”、“题海战术”之类的字眼。也正是这部分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却是学生深感厌烦的部分。单调的算式,繁琐的计算,让学生体会不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消磨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很难看到有关于计算方面的学术研讨,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计算方面的课例更是少之又少。2007年广东省第五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大会把赛课的内容定为“计算”和“解决问题”,笔者有幸得以观摩。如何让计算教学活起来?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新课程无论在概念、应用题(解决问题)还是在计算方面的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此三者之间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连的,而计算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把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一、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喜欢的故事或通过竞赛等多种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源于生活,要在生活中学数学,并要求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数学中的计算本来是从生活情境中来,计算最终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计算的得数往往就是生活问题的结果。因此,我们的计算课要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在广东省第五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大会中,几乎所有的计算课例都运用了情境导入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如:《两位数加一位数》一课开始时,教师用课件出示四种韶关特产,标出特产的单价,让学生选择两种食品带回家送给亲戚朋友,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求平均数》一课,通过分组竞赛,在规定时间内穿珠子,并要求学生做好统计,让学生感受到求平均数是由于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我们做过这样的对比: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发现按常规的方法一板一眼去教的话,教师和学生都会感觉吃力不讨好,感到“枯燥无味”,学生学得无精打采。在另一班再教学此内容时,我们尝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参观黎文生态园(这是我们学校附近的风景点,学生对此风景点已非常熟识)”。课堂教学以“参观黎文生态园”为主线,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为参观生态园设计最佳路线的方法,并把新课学习内容穿插在“参观”过程中,这样将计算和解决问题紧密相连,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忘记计算的单调乏味,感受计算的生动有趣。

二、让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自主探索学习

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计算知识的体系中,计算的自身特点决定教学应遵循认知的“同化”和“迁移”规律。而“同化”、“迁移”是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方式之一,主要适用于那些与旧知联系紧密的新知识的学习,而很多计算方法的学习就适合用这种认知方式。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新知的生长点,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刨根究底的欲望,为“同化”、“迁移”铺平道路,在巩固旧知的同时自然牵引出新知。

很多计算课程内容是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同化”或“迁移”的方法来组织教学的。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学好了“9加几”这个内容以后,接下来的“8、7、6加几”和“5、4、3、2加几”就可以让学生在“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

这样,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独立钻研、在小组内交流,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让其感受数学学习探索过程中的“得”与“失”、体验数学探究过程中的成功感和挫折感,达到“做数学”的效果,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中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新课改的背景下,在不多见的计算研讨课中,我们不难看到一种怪现象,就是学生体验探索的时间多,动笔的时间太少,大多都是在课要结束的时候,闪电似的做一些模仿练习,有些甚至一整节课下来,学生都没动过笔的。在广东省第五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的课例中就有这些现象的出现。虽然说课堂不能象以往一样枯燥无休止地进行“题海战术”,但是当学生们理解了算理和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之后,是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笔头训练的,但练习的O计必须要“精”,要有针对性,并注意提问的技巧,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一道很普通的习题,只要在提问的形式上花点心思,效果就会很不一样。如,在上面提到的省优质课评比《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一课中,学生做练习时,林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老师是韶关人,如果以后你们有机会来韶关旅游的话,可以打电话告诉老师,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玩,好吗?

生:好!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电话号码吗?

生:想!

师:老师的电话号码是6……哎,号码后面的数字就隐藏在下面的式题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出示以下题目)

学生信心十足地回答:能!

于是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同样是普通的笔算练习,但是经过老师的提问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注意开展典型计算方法、典型题目的积累活动

对于一个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知识的遗忘率是很高的,如果不进行因势利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会很快忘掉。因此有必要发动、组织学生对典型的计算方法、典型的题目进行积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有些方法或典型计算题建立定性的条件反射。如三年级下册在已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生对乘法的算理已经基本掌握,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相同的两位数相乘的方法,比如15×15=225、25×25=625、35×35=1025、45×45=2025、55×55=3025、65×65=4225、75×75=5625、85×85=7225、95×95=9025,这样学生在计算中碰到这种题目,就会产生定性的条件反射,一口气说出结果;又如四年级学生经常做简便运算,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看到25×4就直接口答出100的结果,看到125×8就直接口算出1000,看到125×32×25,就会想到把32看成4和8的积,然后把125和8、25和4两两结合,达到了简便的目的。

“使学生感受计算教学的课堂生动而鲜活,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促进学习效率提高。”是我们今后的探讨方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数学教学的规律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实践中要不断开展数学计算活动的探索,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