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意识形态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幼小衔接;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6-0020-03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创立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1〕生态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的或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Aline-Wendy Dunlop (2003)认为,对处于教育衔接期的儿童来说,他所在的环境中至少包括三个微观系统,即家庭、幼儿园和小学。〔2〕一个或多个微观系统的相互交叉产生了中观系统,中观系统是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观系统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这些相互关系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对于幼小衔接来说,中观系统是指幼儿园、小学、家庭三者所做的课程衔接工作及其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儿童生态环境的第三个水平是外层系统,它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对儿童有着影响的环境。各地的教育政策、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父母就业和当地设施以及对这些因素的调整,都有可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是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政治团体的影响、意识形态、文化、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变化(比如国家的就业政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如父母的职业状况),进而影响到中观和微观系统(如家庭的环境质量),以至于影响到儿童本身。在环境变化或处于过渡阶段时,个体会面临新的挑战,必须学会适应,发展由此发生。因而,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观察个人如何应对变化是理解发展的最好的基础”。〔3〕
二、运用人类发展生态学进行幼小衔接研究
Kay Margetts(2003)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做了一项研究,旨在探测儿童的个性、家庭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变量、学校、儿童的保育历史等因素与儿童早期入学适应之间的复杂关系。〔4〕结果表明,儿童入学适应会受到个人和家庭特点、社会和家庭发展趋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性别、年龄、出生顺序、脾气和社会技能都会对儿童的入学转变产生影响;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等也影响儿童的发展过程和能力;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经历同样影响儿童的入学适应。因此,研究者必须全面考虑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Aline-Wendy Dunlop采取一种衔接的生态模型研究幼小衔接。〔5〕他认为,现代研究必须采取一种生态系统的取向,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儿童都无法独立于他人,儿童、教师、家长都是在他们的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下对衔接进行共同建构的。Stig Brostrom认为生态模式这一术语源于布朗芬布伦纳(1979,1986)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美国的Pianta和Walshde,欧洲的Fabian和Dunlop都对这一理论进行过论述,他们都强调家庭、幼儿园和学校之间的各种联系。〔6〕
从国外近几年的研究可以看出,生态模式作为一种体系,包含了影响幼小衔接的全部因素,拓宽了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生态模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幼小衔接研究。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对幼小衔接的研究呈现出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趋势。
国内单独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幼小衔接的探讨不多。综观国内学者对幼小衔接的论述,他们认为目前幼小衔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的幼小衔接观念有所更新,但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7〕 虽然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认为应该用全面的准备观来代替纯知识角度的准备观,儿童入学准备应是习惯(学习、生活习惯)、能力(学习、自理能力)、意识(规则、任务意识),或者说是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但在实践中仍以传授知识为主。(2)教师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较少,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8〕 一些小学教师从未到过幼儿园,对幼儿园大班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3)对于由谁来承担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有的学者说要重视家长工作,有的认为应该由学校和教师承担,有的认为应该是家庭、小学和幼儿园三方共同参与。〔9〕 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幼小衔接的研究一般只涉及家庭、学校和幼儿园这三个方面的微观系统,较少涉及它们之间的中观系统,对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的研究则更少,导致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有限,幼小衔接质量有待提高。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小衔接的启示
1.以儿童的终身发展为落脚点
幼小衔接应该与儿童的终身发展相联系,以儿童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把目光局限于幼儿园大班阶段或小学一年级阶段,更不能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应该为儿童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做好各方面准备。
2.重视多种因素的影响
入学过渡是复杂的,儿童不只是背着书包进入小学,幼小衔接背后的因素,如儿童的生活经历、性格、家庭环境、父母职业状况等都值得研究者在进行幼小衔接研究时加以综合考虑。
3.重视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研究幼小衔接时,研究者不仅要考察单个因素的作用,还必须对与幼小衔接相关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考察;不仅要对各种因素作全面考察,还要对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因为各种关系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例如,在考察幼小衔接时,研究者不仅要对教师、家长、儿童这些处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的因素进行研究,还要去了解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方针政策、指导原则等;不仅要对家长的职业状况、教养方式有所了解,还要对儿童的生活经历等加以关注,这样才能综合把握儿童受到的总体影响,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出儿童不适应小学教育的原因,对教师的幼小衔接工作给予有效指导。
4.加强各方面的配合与协作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各方面的参与和协作。教育部门要加强科研和立法,制定详细的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大纲;社会、社区要增进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并更新观念;家庭、幼儿园、小学要为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作好各种准备。只有各方面加强配合,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才能有效提高幼小衔接质量,促进儿童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3〕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2〕〔5〕ALINE-WENDY DUNLOP.Bridging early educational transitions in learning through children’s agency〔J〕.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 2003,(1):67-86.
〔4〕KAY MARGETTS. Children bring more to school than their backpacks:Starting school down under〔J〕.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2003,(1):5-14.
〔6〕STIG BROSTROM.Problems and barriers in children’s learning when they transit from kindergarten to kindergarten class in school〔J〕.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Monograph,2003,(1):51-66.
〔7〕曹凤英.浅谈学前班教育与幼小衔接〔J〕.辽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8〕周蔓雪.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新认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9〕徐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J〕.幼儿教育,2004,(6).
The Enlightenment of Ecology on Immature Curriculum Transition
Wang Wenqiao, Yang Xiao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关键词】保育员;保育工作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提高人口素质是我们国家所大力提倡的,而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奠基石,也是终生教育的基础工程,但是幼儿时期的保育和教育。一方面,由于它在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中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担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由于它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以及幼儿期发展的特点,而不易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它不同于中小学,不能以“教育”为主,它也不同于家庭,不能以保育为主,它是介于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中间环节。,即要重视“教育”又要重视“保育”其实就是教育与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一、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教育,轻保育
保教结合是幼教工作的基本原则。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些家长和教师的教育重心过多地偏向智育,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年龄 和实际承受能力。这种急功近利、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既不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不利 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严重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重教轻保的认识偏差直接导致幼儿园的保育质量下降。
2、重经验,轻科学
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每一项都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技能要求。保育工作内容杂、头绪多、时间长、责任重的的特点,要求保育员掌握科学正确的工作方法,形成规范有序的操作体系。但是,目前一些保育员依然习惯于凭经验、靠感觉工作。保教并重仍然停留在意识形态上,并未转化为工作行为。保育游离于幼儿园工作中心之外,表现为保育研究工作开展困难、教师对保育工作漠不关心,保育人员则对教育工作存在畏惧心理,保育工作流于形式。尤其是对个别幼儿的照顾不周到,对幼儿情绪观察不仔细,对幼儿的心理保育关注不够。
3、重生理,轻心理
现代健康观告诉我们,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要协调发展,不可偏废。一直以来,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心理保育意识缺乏。部分保育员对保育工作理解片面,认为保育只是负责班级日常清洁及对幼儿的生活护理,其他工作都是教师的职责范围。二是心理保育技能落后。由于缺乏幼儿心理教育等相关基础知识,没有形成正确的儿 童观、教育观,所以保育员不知道该如何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在与幼儿的交往中, 自身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对待幼儿的态度和行为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不良影响。
4、保育员的现状
保育员在岗年龄趋向中年化;保育员整体学历低;保育员非正式编制多,由于没有专业的保育员管理系统,大多数幼儿园均把保育员归为后勤人员,与门卫、厨师一并管理,往往管理不到位,更谈不上专业化管理;保育员的培育机构少;保育员的地位低,不利于保育工作的发展。
二、 加强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全面落实各项保育工作任务
看似平凡、琐碎的保育工作,其实质蕴涵着较强的科学性,要突出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保育中心工作,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育员职业技能标准(试行)》等规定的要求,围绕保教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幼儿生活管理、清洁卫生、配合教育活动等内容制定保育工作细则, 明确具体的操作规范,使保育工作形成规范、科学、有序的操作体系,也可使保育工作评价有章可循。
当下的现代保育观认为,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和养育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完成,更应该关注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 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在实施保育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暖、信任、互爱的环境,使幼儿的积极情绪能够经常得以体现,这是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2、优化管理,建设稳定合理的保育员队伍
建立奖惩机制,紧紧围绕提高保育员业务水平这一目的,以幼教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为依据,以现代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婴幼儿教育理论和保育工作操作规范为核心内容,全面、系统地开展培训鉴定工作。将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上岗的准人证以及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不断规范保育员队伍建设。
3、重视心理保育,积极预防儿童心理障碍。
消除导致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防止各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的发生,是幼儿园心理保育的重要工作。因此对幼儿存在的不良情绪及时疏通、品行障碍及时纠正,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与观念都应该成为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组成部分。
4、加强学习,提高保育工作质量
(一)强化培训规范保育工作要求
懂科学、懂教育,高水准的保育老师队伍是实现保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必备条件。因此在管理上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网络。此外要结合园本自身培训开辟多渠道的保育知识、技能培训,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她们自主学习,不断完善实行优胜劣汰,使保育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化发展 ,优化了保育队伍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保育工作质量。
(二)鼓励保育员积极参与保育科研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幼儿园保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保教结合。合理地综合地组织保教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寓保于教,以保促教,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此外,面向全体和因材施保相结合。例如,日常的保育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是保证保育工作质量的基础。因此在进餐、睡眠、衣着 、排泄、个人卫生等生活活动中我们严格规范每个环节的保育程序,如在进餐的护理中为幼儿提供科学、平衡的膳食,同时还注重对其良好饮食习惯培养和对膳食的调查与评价。在学习活动中,在安排幼儿活动中实现动静交替的原则,还注重发展幼儿动作、启发幼儿智力,同时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一、评价体系适度——从积极道德评价体系向合理的消极评价体系转向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缺少政策制度等规范性因素的支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些规范性制度是具有较强的现实合理意义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能运动用这些本已优化的制度时,在社会大众化、世俗化的风气下,改变了制度的结构,甚至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那么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道德评价体系的失败就是整个小学德育教育出现问题的有力例证。
所谓积极的道德评价体系,主要在于通过对个体道德教育塑造成功的典范进行鼓励和奖励的激励机制,它通过对个体道德行为的过度社会认可激励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作为,从而达到固定道德教育成果,以点带面的效果的一种教育评价体系。我国目前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所普遍采用的也是这种积极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从幼儿园的乖孩子、乖娃娃、小红花、小红旗、好孩子称号到小学的各种纷繁复杂的荣誉称号使得接受教育的客体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荣誉和炫耀的世界中。
固然,这种积极的评价体系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它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社会道德的强烈认同,使自己在意识领域树立积极的榜样和楷模:达到以点带面,使受表扬和鼓励的教育客体产生积极的道德认同心态的效果。然而我们当然不能就简单的据此认为这种积极的道德评价体系从整体上和长远上而言所达到的效果也是积极的。
在理论研究领域容易看出,在总的以积极评价体系为小学德育教育框架中,教育者已经很难走出在德育教育中将道德和荣誉或者奖赏因果倒置的悖论,很难道德作为工具的现实使然。笔者认为,唯一的可能在于打破这种框架,使小学的道德教育整体评价体系转换为以消极评价体系为主,辅之以适度的积极评价。从理论根源上来说,这恰恰与积极的道德评价体系相反,预设人性是善的,道德的行为是人之为人的理所当然的基本行为。受教育者更易将道德观念内化成一种基本的人格。这较之以前是培养道德的楷模(甚至这些楷模都不是成功的楷模),后者则是遵循了自然规律培养着全民的道德素养,则更为成功和符合人性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当然它也难免其在现实中的部分消极影响,如小学阶段的受教育对象在初始阶段难以激发作出道德行为的兴趣等。这必然要求教育者辅之以少量的积极暗示(积极暗示是个别行为,不连续的,不成系统的,并非积极评价体系。)把握好这一个制度层面上的适度是小学德育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意识形态教育适度——避免小学德育教育的过度意识形态化从本质上而言,小学德育教育应该定位在培养完全意义上的人,张扬人性的高度上
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这必然要求教育主体保留其在政治领域的权利,留给接受教育的对象自己在政治选择上的权利。
教育主体面对在知识上和鉴别力上有着不足的受教育对象自然是强势群体,也正是因为教育主体处于这样一种强势地位才更容易使教育者无法正确的认识到在政治权利上对这些弱势群体粗暴的宰制,甚至是过早的剥夺了其在理性能力前提下自由选择政治生活的权利。他们可以过度的对意识形态进行宣传而不会遭到任何反抗,教育机构可以在受教育者根本就没有认的性质和宗旨时就通过铺天盖地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其十分顺从的加入少先队。并且这种意识形态教育是这样的成功和根深蒂固,它使得没有加入或不愿加入的小学生在同龄群体中被自然的孤立甚至是感到不安和羞愧。
三、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当前,要着重纠正一些学校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克服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上存在的“教学是硬任务,德育是软任务;分数是硬指标,表现是软指标”、“德育要为智育服务”、“升学率上去了,一切工作都上去了”等不正确的认识,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真正在头脑里扎根
【关键词】幼儿园;剪纸艺术;传统文化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不得不说是时代的沉淀与中华民族智慧的折射。在学习剪纸的过程当中不仅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古老的中国艺术特色,还能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传统社会的文明发展、审美取向以及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此外,剪纸作品本身还具有非常大的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将剪纸艺术应用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有利于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内的艺术和文化气息,从而使幼儿在优秀艺术与文化气息中受到熏陶,帮助激发幼儿在此方面的学习兴趣,逐渐形成对构图、颜色以及造型的初步认识,为幼儿日后对其它艺术类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将剪纸艺术应用于环境创设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剪纸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艺术的对称美、曲线美等,利用这些直接的视觉元素以及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能够促使幼儿更深入的感受艺术之美、理解艺术之美,进而产生对艺术的极大兴趣。由于幼儿自身动手能力的限制,他们的剪纸内容应以一些简单的样式为主,常见的图形包括小花、小树等。教师要分解和展示剪纸步骤,然后以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动手制作。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网上搜索一些精彩的剪纸视频播放给孩子们观看,以此来激起孩子们对艺术家精湛的技术的向往之情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幼儿的参与率较低。国内有很多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往往只有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制作和布置走廊墙面文化和教室环境文化;还有些幼儿园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虽然允许幼儿参与进来,但通常也只是由大班的孩子或者由一小部分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协助教师进行操作。正是这种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表现与教师图省事造成了使环境教育沦为一纸空谈的后果。此外,有些孩子参与环境创设活动时,教师都是选择课下时间来进行活动,然而由于课下时间过短、过于零碎,导致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开发过程受到很大限制。对于幼儿园环境的要求应该集中在整洁、活力、美观、文化和素养上,如此才能使家长和幼儿走进校园后产生一种亲切感与认可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并在班级文化评比中取的好成绩,有些教师就会限制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活动。
(2)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的。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核心精神。可见,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与独特的教育意义。但是,许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的过程中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反到过于向西方节日文化倾斜。比如到了圣诞节时,教师们似乎很热衷于准备圣诞树和圣诞礼物,甚至在万圣节时将活动开展到深夜。在庆祝这些西方节日的时候,校园显得非常热闹。对比之下,在庆祝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教师们所做的相关主题环境创设工作却很少,严重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三、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剪纸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同时,环境创设本身也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幼儿园教学实际、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特点来进行环境创设,确保创设出来的校园环境能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确保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获取知识、提升修养、获得身心上的愉悦感受。
(2)利用剪纸艺术作品美化校园环境。剪纸活动是一项具有美感的艺术项目,教师与学生一起手握剪刀,共同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最终将这些优秀艺术品应用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去。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剪纸作品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在以往的剪纸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一些作品后,往往就会在课后扔掉或者全部让幼儿带回家把玩,使得剪纸艺术品无法真正融入到校园环境中,更无法使孩子们受到这些文化、艺术的启发。发现了这一教育误区后,教师应改变传统思路,将与幼儿共同创造的剪纸艺术作品应用到校园环境创设中。
(3)剪纸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提供丰富材料。在开展剪纸活动的过程当中,m然孩子们的技术水平比较低,无法剪出复杂的形状,但是各种各样的剪纸艺术作品是包含了孩子们最真实的想象力的丰富材料。将这些材料应用到校园环境创设中,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更能影响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此外,剪纸作品本身的成本低廉,并且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教师可以联系实际情况规定创作主题,例如“春天来了”,孩子们便可围绕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剪出藤蔓、小花、小草、蝴蝶等作品。将这些作品极大地丰富了环境装饰材料。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当中,剪纸艺术发挥着独特作用,无论是从剪纸活动的艺术价值来看,还是从活动的使用价值、教育价值来看,都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罗娜.快乐体验:幼儿园美术创意角落的实践研究[J].儿童与健康,2013(6)
工作总结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形式主义,而是过去深刻的自我批评,为自我完善做出应有的努力。以下是给幼教老师的个人总结作文,希望能帮到你。欢迎阅读学习!
幼儿教师个人总结作文1
时光飞逝,仿佛那只是一瞬间。回顾过去一年的经历,虽然工作很忙,但也很忙。“为每一个孩子进步”,这是我不懈努力的动力。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尽了最大努力,投入了热情,努力了一个学期。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热爱我的工作,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尊重领导,团结同事,遵守园区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园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履行教师职责,协助班里老师认真负责地做好班级工作,努力保证孩子在幼儿园有一个安全快乐的一天。在教学中,我尊重孩子,营造平等、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用眼睛关注每一个孩子,从孩子身上画出亮点,点亮孩子自信自强的灯塔。我帮助孩子们发现他们优越的智力,并建立他们对集体的信心和归属感。比如上课讲故事的时候,我会使用各种生动的视觉教具,用丰富的表情讲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
第二,认真备课
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实际,设计班级类型,制定教学方法,认真编写教学计划。每节课都要“做好准备”,每节课都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各种有趣的教学玩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坚持学玩
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上课技巧,力求讲解清晰、有条理、准确、情绪化、形象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讲解简单。在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强教师与孩子的沟通,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让孩子动静结合,学会玩耍,学会轻松,学会轻松,学会快乐。
第四,虚心求教
教学中,一定要提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在听和说的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征求自己的意见,改进工作。我热爱学前教育,因为这个职业纯洁美好。
动词(verb的缩写)父母的工作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因此沟通成为一个关键项目。我主动和父母亲切沟通。我充分利用上午接待和放学的时间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公园的情况。我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区的表现和问题,积极联系家长,及时应对问题,让家长了解情况,让双方配合辅导,帮助孩子更好的进步。努力让父母满意和安心,把爱传播给每一个孩子。有人说过,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你。当我和父母交流的时候,我真的把他们当成了我的朋友,但是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很热情的去帮助他们。所以我觉得父母只有出钱才能肯定我的工作。
总之这学期很忙很累,收获肯定不小。我在工作中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常规教育,注重孩子自身能力的培养。并与父母密切联系,实现家庭同步。团结和配合指定班级的老师共同确定教育活动的主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活动形式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要因材施教,对个别孩子进行个别教育。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积极开展专题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和学习活动,努力做好以后的工作!
幼儿教师个人总结作文2
“滴答……“随着时钟的转动,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的点点滴滴,有悲欢离合。孩子们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归功于每一位老师的努力,当然,父母的支持和合作在我们的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看着孩子们活泼可爱的笑脸,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意识形态方面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学期为了把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老师一起学了《纲要》。并在生活中实践: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坚持正面教育,提倡通过鼓励表扬来引导孩子。依法提高教学水平,认真履行职责,关爱每一个孩子,严格遵守幼儿园规章制度。
二、教育工作
所谓泛经济主义,乃是指那种视人的一切行为为经济行为,以经济发展为根本,以经济效益或效率为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奉市场化规则为圭臬的一种全社会流行的理念与实践的规则。虽然事实上从未有一位学者自称为经济主义学说,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声称完全实行经济主义的意识形态,但事实上“经济主义是渗透于现代文化(广义的文化)各个层面的意识形态,是最深入人心的‘硬道理’。”[2]当前中国大众社会文化的现实,恰恰流行着一种泛经济主义的价值观,社会政策也多是不同经济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
一、泛经济主义冲击下教师职业地位变化而引起身份认同危机
一个社会群体或职业人群在社会中的地位高低,一般认为可以从社会声望、财富及权威三个维度进行衡量。社会地位虽然与其经济收入的多少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获得的社会声望的高低。在中国,社会声望的获得与个人在社会群体组织中的身份固然有关,但更取决于从事该职业群体成员行为与主流社会理想追求的目标和大众文化的认知之间的一致性如何。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崇尚非物质利益的政治、道德等为核心的,泛政治主义、泛道德主义长期以来是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民间社会与国家主导的理想价值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但在对道德、精神等价值的崇奉上,民间社会和国家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却达到了高度一致。追求物质享受被视为可耻,而精神境界则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学校被视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工具,作为传播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
如果说泛政治主义意识形态的流行,使教育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同样泛经济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不仅颠覆了整个社会传统的信仰体系,使人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同样也使以育人为职业的教师的声望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经济主义对教师职业地位的作用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发生影响。
直接的作用便是在影响社会地位高低的权力、经济、道德诸因素中,经济的比重加大,经济收入甚至成为民间社会乃至政府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经济地位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地位的升降。教育工作的性质,使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在整个社会阶层中排名永远不可能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根据许多社会学研究者的调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声望排名远高于一般的私营业主和蓝领工人。[3]问题是为何中小学教师的怨恨心态较比其声望排名低的工人、农民大,发生职业倦怠的几率也大?事实上,基础教育实行绩效考核之后,收入已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然而这并未从根本上激发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也未消除其职业倦怠的现象。美国学者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对于知识分子的一段分析颇有启示:“知识分子觉得他们是最有价值的人,为社会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社会理应根据他们的价值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4]当整个社会呈现出极为现实的经济主义文化,知识分子将永远没有幸福感。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社会文化不仅仅是在经济收入上给教师带来了压力,最为关键的是社会文化取向在精神上给予年轻人以挫折。因为在现今经济主义的环境下,安于现状的年轻人甚至可能被同龄人视为平庸的代名词。
如果说成为“成功人士”只是部分人的梦想,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影响尚不大的话,那么间接的作用便是指社会经济主义氛围的形成导致教师精神寄托的消失。在泛经济主义的社会文化场域中,一方面所有人可以被还原为经济动物,似乎一切都可以“物”的价值或利润予以衡量,任何高尚精神的追求均被消解、取笑。对向以精神贵族自居的教师而言,其神圣性的地位也正在被消解。教师如果在与社会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的接触过程中,再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为遁词时,似乎不再有效;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主义文化的形成,教师群体成员一改传统羞于言利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特点,而对物质利益的争取也不再忌言。当然在社会其他成员均倡导市场法则的同时,却要求教师群体必须依然信守道德法则,就会造成教师在心理上对自己职业的不满与后悔,对自己教书育人的身份认同产生危机,职业倦怠现象亦由此而生。
二、教育经济主义下学校属性的模糊与教师角色的激烈冲突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类的口号或行动常常见诸中央或地方各种媒体,“恭喜发财”一类与个人切身物质利益相关的话题成为民众普遍流行的问候语。这种社会文化的变化,标志着长期被压抑的民间经济意识的复苏以及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强力引入的决心,使中国迅速从一个基于传统非物质因素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社会,转型到一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这不仅带来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颠覆了传统的泛政治化社会中权力等级秩序以及对个性和个人物质享受的忽视,同时也使原有的精神信仰体系在这种新的经济文化中被消解。
经济主义的猖行,使教育的经济功能被极力放大。“教育产业化”之类的教育经济主义的流行,教育属性是“公益性”抑或“私益性”之类问题被反复争论,使教育一方面与经济接轨,改变中国教育仅仅成为身份象征的传统,使教育更多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另一方面,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为弥补经费短缺,往往会出现围绕学校创收、经营、转制、收费、产权等方面,以增长效益和提升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权学交易、钱学交易、招生腐败、学术腐败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和公正性。这一教育发展的现实,使公众对教育的评价降至最低点,教育在舆论和民意中成为“暴利行业”和“腐败重地”。不仅使学校长期以来树立的公益、公正、清廉的形象遭到普遍质疑乃至完全颠覆,而且导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认识变得模糊。愿意付出更多的金钱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被认为是符合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的合理行为。
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给教师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而且由于他们认定该职业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能够在与比自己年轻一代的无私交往中感受到快乐,同时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年轻一代从无知到有知,为社会培养了有用的人才,因而使自己常常能够在良好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的神圣感中找到慰藉。然而,在教育经济主义社会文化下,传统学校教育拥有的那种“清高”被嘲笑,教育职业不再能享受到“崇高”(尽管可能只是理论上、精神上的)的待遇,教育部门与社会其他机构和组织一样,只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部门而已。尤其是家长和学生动辄以“消费者自居”,学校常常以“学生乃我们的衣食父母”为训诫,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早已荡然无存。对于教师职业,不仅社会普通民众常常以一种鄙视的“商业人”视之,教师们对自己的教育者角色也常常发生困惑:教师到底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者,还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将自己的职业仅仅看作是一个获取报酬的饭碗而已,一旦感觉到这个“饭碗”所获得的收益与付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们往往会使自己处于一种无激情的状态之下工作。而当社会大多数成员均可按照市场法则行事,却唯独要求教师等少数群体成员必须要有牺牲精神时,这种怨恨情绪更是油然而生。
三、经济效率崇拜下巨型学校的形成与教师团体认知的减弱
泛经济主义渗透社会文化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全社会个体与机构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经济效率最大化的追求。优化组合、注重办学的规模和效益等侧重于“经济成本”降低等一系列举措成为学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政府拨付的教育经费与教师编制有着直接的关系。换言之,当编制一定时,招生人数的多寡直接决定着学校运行成本的高低和学校效益的大小。招生越多,当然学校的经费也就越宽裕。因此,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默许学校通过扩招来解决经费问题,而某些学校尤其是某些“热门”学校,热衷于办校中校、招议价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同年级的平行班级有的达到三、四十个,而班级人数有的小学多达80余人。
对于学校的巨型化给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研究者多从教学质量的影响出发。事实上,教师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归属感的降低和职业倦怠的形成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态的状况。这种影响可以从作为被管理者的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断裂之中表现出来。
在巨型学校中,全校教职工人数一般在300人以上,为此学校在组织机构上建立了科层化制度,有的学校在学校管理者之下还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在这个人数众多的学校团体中,个体之间相互交往的频次受到极大影响,特别是教师与学校最高管理层之间的直接交往更少,而“团体之成,端赖个人间意识的交通……聚群盲于暗室,虽接近而无交通,有目者若熟视无睹,则彼此间意识亦不能通,二者均不得成为团体”[5]。当群体中人与人尤其是组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往较弱乃至断裂之后,群体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便被削弱。
与此同时,教师在与人数众多的学生群体的交往过程中,由于疲于应付课堂秩序的整治,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频次也会急剧减少。一旦教师与学生的交往难以深入,教师就不可能融入学生群体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就难以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在学生群体中也就难以实现自己的成就感。
四、经济管理模式下校长非人文化管理方式对教师成就感的降低
在泛经济主义的影响下,经济管理模式曾被视为一切社会管理的“圭臬”,政府的管理模式也开始从意识形态(尤其是非理性的意识形态)治国转型到利益治国。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系统的一部分,也在管理模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
对于学校政策或措施的制定者、决策者而言,如何提高学校对社会的吸引力,为学校增值创收,是体现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事实上,教育管理者对于升学率的追求,乃是因为看到它是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重大事情。只有升学率高了,报考的学生才会增多,接受学生的费用也才会增多,当然也可由此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生活与工作的条件。将经济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之中,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因此,在中国当下的中小学中,与升学相关的学科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他们晋升的机会也远远大于音、体、美的教师。
当前中小学对教师管理上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通过对教师工作的定量化考核而予以评价,并将其与教师的物质报酬直接挂钩。对于校方管理者而言,教师与其他社会群体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实施严格的管理,势必会导致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懈怠,影响教学质量,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不满。有效管理的方法莫过于管理措施的规范化、数据化、经济化。
然而,大多数教师在内心并不认可校方的管理方法。各教师出于不同的目的和立场,反复强调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过于定性化的评价将抹杀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特色,否定教师们的专业立场,同时也是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为了学校的经济利益,甚至害怕得罪家长而不惜牺牲教师利益和尊严的做法,更是使教育者无法开展工作。事实上,尽管由于学校管理者的权力,使教师并不公开反抗校长等管理者的指示,教师工作的激情亦将不再。
总而言之,如果校长们不能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教师自身又不能自尊自强,那么,想要使学校之内的教师消除职业倦怠,让学校之外的社会人士尊重教师,尊重教师从事的事业,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参考文献】
[1][日]作田启一.价值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卢风.经济主义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4(7).
[3]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
[4][美]罗伯特·诺齐克.苏格拉底的困惑[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2).
关键词:幸福感;真诚;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4.216
由于受教育体制及师资来源局限等诸多因素,当前我市的乡镇幼儿园自聘教师队伍比例较大。就我园而言,54名专职教师中,自聘女教师达47人,占87%,这些不同年龄层、不同性格、不同生活背景的女性形成了我园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她们的工作心态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2012年初,我们曾对本园教师进行过无记名职业幸福感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其中有19.1%的教师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倦怠感。而分析造成她们职业倦怠的原因,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强度超负荷。与其它教师相比,幼儿教师不仅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幼儿教师既要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又要承担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既要布置环境,又要准备教具;既要搞好家园合作,又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要同时演绎教育者、保育员、勤杂工、记录员等多个角色。平均每天要连续工作10小时左右,即使下班后,往往还要做许多白天来不及完成又不得不完成的案头工作。如此重复、超载又繁琐的工作任务是形成职业倦怠的首要原因。第二,社会认同感低。多年来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偏见、尤其是对自聘幼儿教师的异样评价,造成很多自聘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归属感。尤其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被曝光后,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一次次被推倒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社会认同感却越来越低,压力大而理解少。这种环境下,教师很难体验到职业的尊严和从教的幸福,更谈不上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与信念。第三,收入不均衡。虽然每天都担负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精神压力,但由于政策等诸多原因,自聘幼儿教师与公办幼儿教师之间的收入一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而女性天性敏感、处事细腻,感性思维偏强,更加关注精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这就非常容易导致自聘教师的心理失衡,影响她们的工作成就感和自我价值体现,从而造成职业倦怠。
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自聘女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这是提高教育质量、创建良好园风的关键。如何借助“情感支持”这一管理团队与一线教师团队联系的重要纽带,树立情感管理机制,构建人性化的管理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结合实践,笔者认为提升自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主要应做好“诚”字文章,可从以下“五个凸现”入手。第一,“诚”应凸现“尊重”。每个教师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独立个体,她们有不同的个性脾气和意识形态。我们不能苛求“千人一面”,而应本着尊重、接纳的原则,帮助她们发挥出更积极的一面,消除消极的一面。首先要珍惜她们的劳动成果。老师们每天除了连续带班组织活动外,还要做备课、案例观察记录、区角计划、主题计划及周计划制定等等一堆的案头工作,工作繁杂且强度又大。在每月资料检查或每周巡视检查中,难免会发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如果我们不问缘由就对其进行责备或扣分,就会使她们产生抱怨甚至抵触情绪。这时的“换位思考”就尤为重要,除了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外,还要尝试站在她们的角度设想她们的出发点,与她们沟通时,注意自己的用词、语气甚至表情,把尊重写在脸上、神态上,不能总以“掌控者”的姿态武断地加以压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让她们在认识自己的问题的同时,感受到上级领导的包容和尊重。如在一次家园栏设计评比中,有个老教师别出心裁地用废布条缝纫成背景边框,但是,布条颜色搭配不是很协调,有些刺眼,而且布局不是很合理,过长的花边挡住了所要展示的内容。园领导小组认真倾听了该教师的设计意图后,肯定了她的用心和创意之处,然后细心和她沟通、分析该设计的不足之处,并一起出谋划策商讨了改进的办法。这样既呵护了该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自尊心,又一定程度上帮助她提升了设计布局的技巧,委婉的建议使其心悦诚服。其次要充分发扬民主。在各种决策之前,能多听听一线老师的建议或意见,比如让老师们参与幼儿园大环境的美化设计、六一节和三八节等各种节日的策划安排。“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广开言路不仅能收获许多思想碰撞后的集体智慧,而且也能使老师们感到自己也是幼儿园的主人翁之一,从而提升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再次要呵护每个老师的权利和义务。园中大部分是非正式编制的自聘教师,她们虽然学历参差不齐,但是工作都非常用心,有的甚至一点都不逊色于正式编制的老师。为了尽量缩短老师们心中的“落差感”,园领导一次次千方百计地替自聘教师向上级争取各种福利待遇,而且每次争先评优活动(包括先进班级、先进个人的评选),都给自聘教师和在职教师同等参与评选的机会,只要符合条件的自聘教师都有机会获得各种荣誉。公平的举措,使老师们深刻感到园领导是真心为她们着想,无形中产生了归属感,对园领导产生了心理认同的同时提升了群体价值观。第二,“诚”应凸显“关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人都有被关怀、被呵护的情感需要,尤其是日夜奋战在教学一线,有着来自方方面面压力的老师们。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繁琐的工作,制定计划、组织教学、投放材料、做各种反思记录、还要管好幼儿的安全、开展家长工作、参加业务学习……经常加班,还要承担家庭的责任,不胜繁忙。但幼儿园老师工作的辛苦常又不被外界所理解,难免身心疲惫。她们把自己的爱无止境地奉献给了一班又一班的孩子们,她们自己也需要被“关怀”。因此,作为“知根知底”的幼儿园管理者,应放下身段,多走到教师中间去,细心观察她们的情绪变化,适时为她们排解压力、解决困难。尤其是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管理者要主动做好解释、沟通和疏导工作,适时地化解她们心中的困惑和疑虑,最大程度上避免负面效应,因为身体上的疲惫缓解很快,但心灵上的“不舒畅”和“委屈”则有可能会日积月累而渐渐产生一种“带情绪”的工作。管理者除了关注教职工在园工作外,也应多关心、多了解她们的生活需要和负担,如为她们解除孩子入园、入学等后顾之忧;保证哺乳期教师喂奶的时间;参与教职工家中的婚丧嫁娶甚至生产等。这些简单、平凡的举动,都能使教职工感到幼儿园大家庭的无限温馨。此外,在落实各项制度之前,必须向每个教职工做好解释工作,提前给她们打好“预防针”,在落实的时候做到公平、公正。注意制度落实的弹性,当老师有特殊困难的时候,要善于心理换位、将心比心,能给予理解和包容,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要体现“人情味”的一面。其实,女性都是很易满足的,有时一句轻轻地问候、一份悄然而至的小礼物,也会带给她们温暖如家的感觉,让她们感受到来自上级的尊重、体谅和关心。如在去年三八节那天,老师们都意外地收到了一个粉粉的小礼盒,里面是工会领导悄悄整理装饰出的每个老师在平时各种活动中精彩瞬间的照片剪辑,中间一张粉色爱心卡片上是园长的留言:团队的精彩离不开你的闪光,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亲爱的姐妹!一句轻轻的话语霎时温暖了每个教职工的心。第三,“诚”应凸显“支持”。
无论在平时的教学设计、环境布置还是在各种争创活动中,老师们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潜力真的是无穷的。我们总是在说:“对于孩子,要学会关注和支持,给予他们阳光,让他们茁壮成长。”其实,我们的老师也同样需要管理者不断给予她们支持,使她们在溢满阳光的天地里,自信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尤其要肯定、支持她们创造性的工作,做她们坚实的后盾,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智慧、潜能、激情完全释放出来。反之,如果管理者事事加以约束和限制,制定太多“这样不许做、那样不该用”的条条框框,不仅会抑制老师们的工作思路,更会打击老师们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信心。比如在全市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评优中,园领导鼓励老师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学才能,让老师们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放手设计、大胆地去实践创新,幼儿园给予各班材料和经费上的保障。老师们大获鼓舞,她们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地设计制作,领导者的身影也不时出现在加班队伍里,和一线的老师们一起出谋划策,及时肯定老师们每一点小小的创意。领导的支持成了老师们创新工作的最大动力。于是,一个个洋溢创新教育理念又充满吸引力的区角布置起来了,一件件闪烁着教育智慧又颇具操作性的教学具在老师们灵巧的手中诞生了……在最后的全市评比中,我园班班有特色的区角环境创设及老师们独具匠心的教学具设计,赢得了评审团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集体一等奖和特色班级一等奖的出色成绩。第四,“诚”应凸显“肯定”。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有时管理者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放大老师们的成就感,给予“做得更好”的奋斗目标,当然这种肯定必须是发自管理者内心的,真诚的。
在教师观点报告活动中,许多三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都踊跃报名参加,还做了图文并茂的PPT,虽然她们的文笔都很稚嫩,观点也很浅显,有的甚至语句不通。但看得出都是自己用心去反思和整理过的,写得也都是自己工作中一些真实的困惑和感受。业务园长在全园老师面前充分肯定了她们的进步和潜力,并在私底下一个个指导她们如何进行文字的整理、修饰,帮助她们一起罗列讲述的重点。并有意安排了一次三年以下新教师观点报告活动,给每个新老师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她们大胆、自信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新老师们略带羞涩的报告,也获得了一阵阵的掌声。事后许多新教师都感言:通过这次活动感觉自己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第五,“诚”应凸显“欣赏”。人各有所长,即使再不起眼的教师,也有其优于人之处。善于发现每个教职工的闪光点,并能“知人善任”,这一点尤为重要。许多管理者总是习惯于拿自己的能力去衡量下属,以自己做事的方法去要求教职工,殊不知很多事情都需要一个成长积淀和适应的过程。管理者应怀着真挚、朴素的心态,潜心做一名能“慧眼识珠”的伯乐,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独创性,使他们各尽其能,各放异彩。让每位教职工能够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人心齐,则动力足;人心顺,则发展顺。作为管理层,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语,多些关爱与尊重、多些鼓励与肯定、多些体恤与理解,学会平易近人、学会沟通赏识、学会开诚公布,用自己的“真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成为老师们用心工作的助力,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意识,才能真正让工作的“幸福感”浸润到每个老师的心里,洋溢在每个老师的脸上,让人性的光辉在充满“阳光”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放大。那么,最后收益的不仅是自己和团队的每个成员,也将是我们可爱的孩子们!
参考文献:
[1]赵圣华.名校师资团队建设力[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8-201.
[2]成彦明.办好学校的关键策略[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8-112.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制机制,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队伍。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全县开展“一个都不能少”班集体创建活动,推动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
二、重点工作
(一)认真开展两个摸排,建立两个数据库,强化预防管理能力。3月24日前形成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清、状态清。同时建立校长、政治处(德育)主任、班主任三位一体帮助机制,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关爱和帮助,实施有效管理。二是进行未升入七年级就读、未参加初中毕业考试学生和初中毕业后未升学流向社会未成年人摸排,建立初中毕业后未升学流入社会未成年人监测数据库。
(二)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一个规范(《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一个标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要求,加强人防技防物防条件建设,重点做好三个百分百(保安员配备、警务室建设、一键报警装置安装),完善学校视频监控,年底之前应全部落实到位。
(三)加强学校重点部位管理。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加强学校门卫、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管控。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严禁社会人员随意出入校园,加强学生出入校园管理。严禁校内食堂、小卖部、宿舍、操场角落、走道楼梯拐角、厕所等场所滞留学生。强化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管理,严格执行女生宿舍封闭式管理。加大课后服务的力度,规范学生课后行为。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严禁非法、暴力图书、音像制品等流入校园,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做细做实学校法治安全教育。压实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安全和预防教育职责,各校要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发挥德育课等课程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教书育人贯穿到各学科中,大力普及法律知识,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法治副校长到校给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每学年至少安排两次以上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的团队活动,着力提高学生防、防侵害等自我保护能力。在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开展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演讲、作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针对学生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案件,每学期组织一场专题法治报告会,以案说法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规范学生行为,加强团结友爱教育,严防校园暴力、校园欺凌发生。向学生公布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救助电话,提高校园暴力、校园欺凌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及时处置能力,对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教育惩戒并重,涉嫌违法犯罪的,学校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查处。
(五)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职业素养,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善良之心、责任之心的班主任队伍。强化教职工育人职责,关心关爱学生,充分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让每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愉快成长。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
(六)推动家校共同育人。将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定为“家校共同育人活动周”,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面对面座谈、家长会等方式,宣传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化未成年人监护人法定责任意识,推动监护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切实做到不让未满16周岁的在校学生单独居住,不让在校学生沾染吸烟、酗酒、迷恋网络等不良嗜好。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结对帮扶,互通信息,对重点关爱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及时发现制止在校学生夜不归宿,及时发现制止在校学生与社会不良行为人接触,加强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在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七)重视校园意识形态工作。发挥各校网络信息员作用,强化青少年网络文明和安全教育,注重网络舆情引导和风险防范处置,防止出现网上犯罪。积极开展防范和抵御渗透专项整治和警示教育,严厉打击各类和非法传教活动,切实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对校情民意中具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分析研判,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三、相关要求
(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配合公安、文化执法等有关部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及时制止学生进入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
(二)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学校发生发现违法犯罪、学生受侵害等情形,要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规定上报,不得超出2个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密切配合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相关部门,加强学校与综治单位的主动联络沟通,建立学校与公检法司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将学校周边无正当职业、长期逗留、滋扰学生的社会人员和需要反映的事情及时报告公安机关等综治部门。
(三)挖掘培育关爱未成年人典型。积极沟通有关部门,发现和培育“留守儿童之家”等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的典型,学习典型的做法,与有关部门配合培育发展更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组织机构。
(四)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东山县教育系统未
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各校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关键词:学前儿童;感恩意识;缺失
一、学前儿童感恩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前儿童人格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就像一块还没有被着色的洁净画布,他们最早接收的教育会从根本上影响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塑造及思想意识的健康形成。所以从一开始就对学前儿童加以正确的引导,从小就在学前儿童心里播下感恩的种子,在他们的辨识能力尚且不明确的时候,增强感恩教育,比如,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帮爸爸妈妈拿鞋,感知父母每天工作的辛苦;与爷爷奶奶或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学会与人分享,防止学前儿童产生自私心理,潜移默化中,使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思维模式,通过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诸多感恩教育引导,使学前儿童人格健康发展得以加强。
2.有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四周与我们共同生活的人群。如何使学前儿童在社会中快乐生活,在学习中与同伴们和谐相处,学前儿童感恩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有感恩意识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他人的付出。不懂感恩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朝有利于他个人的方向发展,吃的东西是他一个人的,活却都该是别人干,毫无责任感可言,令同伴厌恶。更有甚者,因感恩意识缺失,产生嫉妒心理,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总是抱怨他人、抱怨环境,甚至无法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或成功。长此以往,如果不及时进行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很容易使学前儿童因心理问题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与学习。
二、学前儿童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不良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导致感恩意识缺失
家庭是学前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生活所处时间最长的一个环境,也是学前儿童成长过程必然经历的第一个环境。家庭可以称作是一个小小的团体,它比社会环境小也比社会环境简单。但如何创造优良的家庭环境,提供利于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氛围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仍然还很困难。人的某些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成年人应该能够明白,有些思想意识是在外界不断地影响或强化引导、甚至是灌输下才产生的。家庭作为学前儿童最原始的生活环境,对学前儿童成长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形成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对儿童一生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学前儿童感恩意识的缺失,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们在评判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时,常常喜欢用“没家教”来形容,足见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起始教育阶段中,对儿童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众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使儿童在家庭中受宠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但过多的溺爱,使儿童把一切所得都视为理所当然,感恩意识缺失。真正的爱,不仅仅是使儿童从物质上得到满足,使其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让儿童从小有一颗健康的心,能真正快乐地成长。
2.教师忽视学前儿童感恩意识的教育
教师作为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施教者,是儿童社会生活环境中除父母亲人外最可信任、尊敬、亲近的又一个群体。在儿童心中,教师与父母的区别是:父母更多时候是他们撒娇的对象,但教师却是他们心中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在儿童学习成长中的影响力比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力更强。但教师可能会因其工作压力及社会家长对其不同期望的影响,致使教师对儿童的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进而忽视儿童感恩意识的培养。
3.教育机构对感恩意识教育重视不够
教育机构常常把学前儿童当成某种工具。如,幼儿园常常以幼儿学会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只是把儿童当成了教育工具,甚至将儿童看作幼儿园声誉、生存的工具。结果必然是幼儿园通过教师加大知识内容、增加特色技能,压缩甚至忽略其他教育(如美育、劳动、实践)。这种应试教育不会给儿童带来愉快,儿童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儿童会认为不是我想学,而是家长、教师要我学、强迫我学。我们只有把“工具教育”变成“主体教育”,让儿童认识到教育是自己成为真正的人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他(她)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对学前儿童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
1.为儿童创设一个适宜心理成长的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特别是儿童,因其心理还处于一个发展多变的阶段,很容易被四周环境所影响,更多时候儿童甚至会去模仿一些人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小伙伴间的一些行为表现很容易感染身边的其他伙伴。幼儿园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应为儿童提供更专业、更科学、更适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通过创设感恩课堂教育、亲子教育等,培养儿童感恩意识,也可以通过观看一些流浪小动物等影片,增强儿童的爱心,使儿童能够互相传递一种健康快乐的思想。
2.做好感恩的表率,让儿童在感恩中体会快乐
记得电视上有一则公益广告:画面是一位年青的妈妈在给一位慈祥的长辈洗脚,站在门口的孩子看到后,踉踉跄跄地也端来一盆水帮妈妈洗脚。画面生动感人,温馨亲切。这则公益广告,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也是一种上行下效,做好表率,在有意无意中,使儿童从内心深处逐渐萌生出一颗知恩、感恩、报恩的心,同时使儿童明白,感恩不仅是付出的快乐,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收获的喜悦和满足。
3.注重情感体验,激起情感共鸣
感恩教育是一种净化心灵的教育,是温暖情感的传递和接力过程。感恩是一种对付出的感知及认可,同时又是自身渴求回馈的一种情怀。如何培养儿童的感恩意识,激发儿童的感恩情怀,注重情感体验,激起儿童情感共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感同身受的体验,比单一说教更利于儿童对情感的接收,更利于儿童感恩心理的培养。过儿童节时,父母为使孩子能过上一个快乐的节日,不惜请假陪他们玩,同时还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那么,过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儿童又该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呢。引导儿童从自己过儿童节时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思考,想想自己能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4.重视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感恩意识形成的作用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与儿童早期跟父母感情的联结有密切的关系。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而良心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使之当父母不在身边时也能按照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而,在早期的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家长应重视儿童日常良好道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对子女的一些不良心理和行为,要及时发现纠正,决不能姑息迁就。比如,一些儿童生气或不高兴时,就会用手打父母或是用脚踢父母,此时,父母一定要制止并加以正确引导。对儿童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更需从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因而,父母自身首先要有“感恩”行为,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比如,父母要相互恩爱、相互尊重,并对自己的长辈关心、体贴,要尽孝道;在与人交往时,要知恩图报、有情有义。家长还应重视与子女的亲子关系,时常与子女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做一个可与子女谈心的朋友,从心理上拉近与子女的距离,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