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中国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嶙峋的怪石夹杂着呼啸的北风坠入了山涧,无数鲜活的生命成为了过去。余震接踵而至,毫不留情地制造了一幕幕残酷的景象。唐山变为了血山,无数鲜血洗涤着溪旁的茵茵绿草,残阳如血,染红了同样鲜红的河流,那是对无数生命的无限哀思。

片中的母亲缓缓抬起头,满目苍夷的街道与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映入了她的眼帘,令她恍若隔世。她回过头,在她旁边的是已目光涣散的丈夫,凄厉的呼唤在空旷的山谷里格外响亮,不时传来的回音在一片血色中增添了几分悲壮。曾经的天伦之乐变为了满腔的忧思。膝下的两个儿女不知身在何处?

曾经的一幕幕在母亲心中流淌,然而此时她只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哀伤。她涌动着情感的热血。终于在救援人员和她的共同努力下,儿子被救出来了,女儿却依然生死未卜。我想,她对丈夫、女儿的离去可以融合进一句“老天爷,你是个王八蛋”里。后来她微笑着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你姐、你爸都在这儿,我不走”是否也暗暗隐藏着无限痛楚?是否她的坚强中,是痛并微笑着?

母亲,好一位伟大的人物,好一个伟大的名词!

我不禁暗暗钦佩起那个母亲,钦佩起那个名词。如同氤氲雾气无法消散,母亲无时无刻的牵挂让我为之动容。铅华洗尽后是母亲在山谷嚎哭的身影。母亲如同一杯淡淡化在新泉间的香茗,用甘霖滋润了儿女的心田。正如片中的母亲一样,爱并痛着,在无限的苦楚与思念中守望着永别的丈夫与天各一方的女儿。或者,像片中的母亲一样始终如一地希冀着亲人地到来,一生伴莲子清如水,也未偿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在母亲的心中,应该有“天堂”。

“天堂”二字,其实也不妨理解为充满爱的心中圣地,理解为母亲的伟大之处与对爱的执著。如同虔诚的麦加朝圣者一样,每个人都充满敬意地向这人性的最光辉之处走去。始终不忘记保持自己心底的那份圣洁,用最耐心的动作和最纯洁的思想呵护那件圣物或这片土壤是任何一位母亲应有的举动。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它,它是人类最简单又最复杂的真理之一。这片心灵的天堂、爱的天堂,孕育了无数光辉的生命,它是母亲执著与力量的源泉,给了母亲活下去的勇气。它是人性的光辉,是真正的净土。人生中若没有这片“天堂”,实在是乏味透了。

于是细细想来,母亲的力量好强大。因为支撑她的是一个真正的“天堂”,纵使地晃天摇,又如何?

中国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前几日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感慨颇多:以假乱真的场面,撕心裂肺的哭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染力,足以赚足观众的眼泪。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还原的是人间的真情。

影片一开始,就是关于救姐姐还是救弟弟的艰难抉择,无疑母亲是悲痛欲绝的,也就是这个生死抉择,折磨了亲情32年。姐姐竟然在雨水的冲刷下,奇迹般的复活了,那孤零零无助的身影,多少让人有些伤感。上帝对于姐姐是不公平的,包括那个小小的西红柿分配,这兴许是当时那种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在做怪吧,好在最后作了交代,那几颗火红的西红柿,不正是代表着团团圆圆的一家人吗?

知恩图报的姐弟俩,在汶川地震的救灾现场相逢,可以说是本片的最大看点。巧妙的构思令人赞叹。母亲那发自肺腑的“对不起”,那心灵深处无法弥补的创伤,揪心的选择,痛苦的煎熬,一瞬间就此愈合。也许是机缘巧合,龙凤胎姐弟竟然给他们的孩子都起名叫点点,是不是寓意着我们每个人就是生活中的一点点,也就是这些小小的一点点,汇聚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呢。

一个女人,生活中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何况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是多么地痛苦和煎熬。32年,无法挽回的人间真情;32年,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婆婆那句责备:“我儿子要不是为了你才不会留在唐山”,言外之意也不会失去生命。“你一个女人家怎样才能带好我的孙子”,意即你没有那个资本和能耐。这些话语,无疑是在她悲痛的伤口上撒盐。一个女人,是无比坚强的,她宁愿孤守清寡,一辈子也不离开唐山。因为,她是丈夫用自己的生命换回的,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她。就是搬了家,也要在祭日的时候,向远在天堂的丈夫告白,不要走错了路,呼唤着丈夫回来。

社会是个大舞台,影片里中国元素和符号的运用,走进新时代主旋律的畅想,每逢春节的无尽思念,都布排的不露痕迹,相得益彰。弟弟由一个蹬三轮的野导游发展为开着宝马车的旅游公司老板,姐姐也在被解放军收养后几经艰辛旅居国外,可以说这些情节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真实的缩影,记录了时代的步伐。

关于地震的刻画,无论是震前那飞舞的蜻蜓、从浴缸里蹦出的小鱼儿的这些前兆,还是那唐山地震凄惨的景象、汶川地震悲壮的场面,“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的专家级断言,声势浩大的救灾场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影片中都表现地淋漓尽致,折射了人间真情的难能可贵。

我是含着眼泪看完这部片子的。当年用茅草搭建的防震棚、拼命奔跑、近乎绝望的人群,还有楼体坍塌骇人的瞬间都深深印在了脑海里。“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仔细想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中国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昨天是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全国公映日,我第一时间买到了票,在二十点三十分,我坐在了滨海新区塘沽大剧院的沙发上,在开场的一片蜻蜓中,被带入了1976年的唐山。

地震的特技效果在国产电影里还算的上不错,当然我们不去和好莱坞那些经典的灾难片去比拟,此片根据小说《余震》改编,其情节的曲折弥补了场面上的不足,片中众星云集,且演技一流,真实的反映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惨烈以及震后唐山人民重建家园的勇气和毅力,展现了三十二年的重建历程中,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唐山人民无法愈合的内心伤痛,得到了观众的深切共鸣。

此片在前期宣传中着重强调的感情戏,在实际放映中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在真实的灾难面前体现的人性的光辉,母性的伟大,残忍的抉择以及命运的捉弄,让很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以及经历过地震的人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影片深深的敲击着我们每个国人的心灵,尤其是2008年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以及后来的玉树地震,这些惨痛的画面犹然在目,这些救灾的经历就在眼前,每一个走进影院的人都怀着一份悲情,一份感动,一份怀念,一份沉思去观看这部影片。并不是因为它商业性的宣传,也并不是因为它吸引人的场景,而是那份感动影响着我们。当灯光伴着片尾结束曲亮起的时候,很多人的眼中泛着泪花,也许片子中主人公的相逢是一种缘,但这三十二年的伤痛,却永远无法弥补。

本片真实的反映了1976年唐山遭遇的罕见大地震,以及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唐山人民在废墟中抉择,从无奈中生存下来,体现了人性光辉和伟大,以历史的长镜头记录了唐山大地震所影响的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其中的感情描写生动深刻,真实感人,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令人感到,发人深思。我们不禁责怪大自然的无情,我们又不禁感叹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和珍视所拥有的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人生短短数十寒暑,当一切和生命的伟大与崇高比起来,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回到现实,当我们为了利益、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的时候,我们是否去体会了身边的那一份份情谊,那是一种真情,更是一种真爱。徐帆在影片中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听到这句话,我和在场的很多人一样湿润了眼眶,我想用生命去爱一个人,不仅是爱情的光辉,更是人性的伟大。

第2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天灾,总给人们以最残忍,最严厉的惩罚,有些灾难是难以避免的,而有些却是人类自作自受的下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防灾减灾科教片观后感7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防灾减灾科教片观后感700字1

防震减灾的意思是预防地震,减少灾难,保护生命和财产,是人们都希望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灾难来无踪去无影,而且无情无义。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科学家们发明出很多探测仪器,如果有地震,仪器就会显示出来,提醒人们及时转移。寒假里,我在市科技馆里体会了地震所带来的灾难,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我认识了地震波。地震波是从地球深处传出来的,而且会越来越剧烈,会将处在震源区域的所有房屋、树木等倒塌、毁坏。我从一些贴在宣传栏的'图画上看到,许多在震前美丽的景色都被地震给破坏了,还有许多孩子和学生被地震无情地吞噬了他们如花似玉的生命,真是令人悲痛和惋惜呀!地震不但使房屋倒塌伤人,还会引起火灾,造成煤气爆炸等灾难。而靠近海边的居民更是受苦,因为地震会造成海啸,这是一种比地震更可怕的灾难,它来势凶狠,能淹没海边的一边:房屋、高楼、村庄、城镇,而且速度极快,让人逃之不及。

不过,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虽然地震非常可怕,可它总拿一些动物无可奈何。因为有些动物拥有特殊的本领,它们能预感地震,从而躲避灾难。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在地震将要发生时,地球的磁场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动物能感觉到这种磁场的变化,从而得知灾难的降临。

地震可以分为12级:1~2级,只有先进的仪器能感测到时;3~4级,物品晃动,比如吊灯会晃动得很厉害地;5~6级,物品会落地摔坏,房屋轻微损坏;7~8级,房屋严重损坏,桥梁出现裂缝;9~10级,桥梁、堤坝严重破坏,大地开裂;11级,地面严重破坏;12级,毁灭性的破坏。地震来临时,我们一定不能惊慌失措,要学会自救,先躲在坚固的床底下、桌底下是最好的选择,以免被掉落的物体砸伤。等第一次震波过去后,则必需逃出房屋,跑到空旷之处。

地震虽然可怕,但是,只要科技发达,应对得当,我们就要以不怕地震,而是去勇敢地面对它、战胜它!

防灾减灾科教片观后感700字2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绍兴科技馆参观“地震及防震减灾”科普展览。

在那里,我学到的科学知识还真不少。首先,我懂得了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固体外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它的平均厚度约33千米,在它以下2900米的深度范围被称为地幔,地幔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被称为地核。当我了解了地球的构造后,心想:啊!原来地球有这么大呀!这时,我的心中立刻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当我看见下一段文字的时候,我心中的疑云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原来,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累积到岩层承受不了的时候,岩层便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产生强烈振动,这就是地震。

其次,我又明白了地震的发生和种类。地震分为两大类:天然和人工,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构造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总量90%以上;火山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总量7%左右;陷落地震次数很少,接着,我知道了什么是震级、烈度,震级 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次就只有一个,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来划分,用“级”表示;烈度指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

最后,我又懂得了人类要如何预防地震,减少灾难,为了防震减灾,我们人类在楼房里“造”上了抗震元素,就连中国古代都懂得如何抗震:如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巅峰之作:应县木塔,我想:要是我们住在像应县木塔那样结构的水泥楼房里该多好呀!原来该木塔经历过大震30余次,甚至被军阀用炮轰过还依旧巍然屹立着,假如你室外,可地震突然暴发,那你要马上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要避开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筑物如楼房、水塔等,高耸支撑物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等。

参观了“防震减灾”科普展览,让我懂得了许多有关于地震和防震的知识,我真希望下次还能再参观这样的科普展览。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难免会发生一些自然灾难,如地震、洪水、海啸等等。

刚刚我在绍兴科技馆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吧!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发生急剧的破裂,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强烈振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分为三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发生地震时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和高大支撑物或悬挂物。一定不要在高楼附件狭窄的胡同里过,天桥下躲避地震,以免被倒下的建筑物砸伤。如埋在废墟里时,收音机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灾情,得到救援信息,黑暗中手电筒可以带给光亮和信心,吹哨子或敲击金属声音,可以传得更远,并有效节省体力。

地震是可怕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地了解它,也就不这么可怕了,再说现在的科学越来越先进了,加强各建筑物的防震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灾难远离我们吧!

现在我们周围,这些自然景观,都是地质运动的结果,没有地球的运动变化,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美丽多彩的世界。主题队会

防灾减灾科教片观后感700字3

说起地震,我就联想到唐山大地震和四川大地震,这两次地震使大片的房屋倒塌,使无数的人员伤亡,亲人们忍受着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场面太惨痛了!

今天,我参观了“防震减灾”的科普展,里面一幅幅画都在向人们展示地震是如何形成,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等。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1.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 、3.塌陷地震 、4.诱发地震 、5.人工地震 。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家要爱护地球,因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

防灾减灾科教片观后感700字4

天灾,总给人们以最残忍,最严厉的惩罚,有些灾难是难以避免的,而有些却是人类自作自受的下场。

地震,是天灾的一种,是地球的内部运动造成的。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害。地震可能会因为未及时熄灭火源、燃气泄露、电线短路等而导致火灾的发生,还会造成山崩、滑坡,从而引起洪灾,如果是毁灭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最重要的还是地震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1558年陕西省华县大地震死亡人口83万人,汶川大地震也造成人员伤亡24、4万人,人员的大量伤亡使家属们、地震中侥幸存活者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也许一辈子都会生活在地震的阴影之中。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在地震中失去了双腿的女孩,又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亲人,那她以后的人生路该怎么走?康复以后她怎么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地震带给她的不仅仅是病痛的折磨,还有心灵上的重重一击,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生命安全。地震时不要慌张,应该按指挥紧急疏通,做到效率高而快,尽量跑到空旷场所,这样不易被房屋压到。最重要的'是保持体力,不要大喊大叫,用石块敲击等方法告诉他人自己的所在位置。如果被压在下面,应保持冷静,设法自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呛闷。同时要设法避免上方可能压下来的重物,以免在余震中发生危险。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只有不幸,虽然我的家乡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毁灭性的地震,让我们不必为地震的发生而心惊胆寒。但是,中国有23条地震带,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地震,所以,我们仍应学习关于地震的知识。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但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让全中国人携起手来,“防震减灾”,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防灾减灾科教片观后感700字5

今天中午,我们组织看了防震减灾科教片,我从中知道了许多知识。

在地震来临时,不能慌张,应该找一些合理的地方进行躲藏。哪些是合理的地方呢?就让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知识来为大家讲讲吧。

在学校里,地震要来时,应该及时地躲到课桌下,并且将头部保护好,因为头部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家里,地震要来时,应该及时地躲到比较坚固的桌子底下,还可以躲到床底下,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家里时,千万不能躲在阳台上。因为阳台与主体连接不够紧密容易造成伤亡。那,在室外,这可怎么办呢?不用担心如果在室外的话,应该在附近没有建筑物的草坪上,抱着头蹲下,这样比较安全。如果在电影院里,也不要惊慌,可以躲在椅子底下。知道了地震来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但在买房子时,应该选择怎样的房子比较安全有效地预防地震的冲击力呢?别着急,让我来告诉你吧:

在买房子时,应该选择以下这些房子:竹楼、矮房等。知道了应该选择怎样的房子。有些人肯定还会问,政府是怎样预测地震的呢?别急,别急,让我来告诉你。

政府有效地运用了地震波。如果你在地震波仪器前用力地跳上几下,这个仪器上就会出现地震波。别担心,这不是真的地震要来了。其实,我国知识的火炬在古代已经点燃了。在古代,科技不是很发达,但这台地动仪可以预测到几百万千米以外的地震,并且很准确。地震会在水里发生吗?

但是水下无人居住,一般不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死存亡。但如果地震发生在海岸边的话,就会引起海啸,才会威胁到人类。

第3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一、关于德育的作用

自古以来,德育就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说:“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在信奉天命的古代,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无疑是对“德”的高度肯定。那么,在当今社会中,“德”的作用自然就更不能忽视了。具体说来,德育有如下作用:

1. 德育是国家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幸运。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该铭记于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把德育提到重中之重的地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睁开眼睛、看清世界。学校的德育既要针对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又要着眼于国家的未来。这样,德育的重要位置自然就被凸显出来。而我们的德育做好了,才能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少年强则国强”。

2. 德育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我们通过媒体看到过太多的悲剧,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一桩桩血案让人触目惊心。不能否认,他们的悲剧有一部分也应该由家庭教育来负责,在学校教育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个案。但是更多的还是应该由学校的德育来负责。至少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他们只能算作是“半成品”。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更是家庭的未来,悲剧发生后,痛苦只能由涉案家庭去承受,而更多的人除了感受到震惊和惋惜之外,恐怕也不会有太多的感受吧!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识到德育的作用。

3. 德育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国家曾把人才的标准定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见品德的重要性。每一个成功者身上都有着能决定自己成功的必然因素,也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或者理想远大,或者坚毅顽强,或者诚实守信,而这些品质都是得益于德育的成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也许只有锒铛入狱和自取灭亡两条路可走。

二、关于德育的方法

既然德育如此重要,那么在学校中又应该如何进行德育呢?结合我校的具体做法及本人的一些想法,笔者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德育:

1. 从教材入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现行的教材,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到各科知识的同时,也在情感和人格上受到了熏陶和锤炼。这不仅集中在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知识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也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比如理科中的实验精神就是对学生细心、谨慎、求实、坚持等品质的培养和锻炼。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他们未曾思考的问题思考一下,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要比教师硬性施加给他们的效果好得多。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指挥者。

2. 在各种活动中加深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寓教于乐是很有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德育也同样适用。现在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通过课本进行教育,还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电影、电视等途径让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社会,让他们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教师需要适当点拨,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主题演讲、写电影观后感、德育知识竞赛、参加辩论赛等,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认识。在活动中,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必要时,也可以把贺岁电影引入学校,比如《叶问》系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正义和爱国;《唐山大地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亲情和宽容等。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