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导师评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xx同学在本校实习班主任期间,能坚持每天全程跟班,主动与班主任交流班级情况,与同学谈心,进行个别指导。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并虚心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与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大哥哥”。在此期间,独立主持了一次班会,组织了一次课外活动,参与组织了校运会的筹备、组织和管理。通过“家长联系本”用笔谈的方式与每一位同学交流、指导,受到学生的好评、欢迎!
2、该生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能够虚心听取。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该生能够严格遵守我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能与同事和睦相处,表现出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该学生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4、xx同学在实习期间,非常出色的完成了教育实习方面的工作。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思想上对教学实习工作非常重视,意识到位。从开始实习第一天起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顺利地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其次,虚心好学,肯于钻研,对于指导老师的意见虚心接受,听课积极认真。更加难得的是xx同学乐于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交朋友,以亲身经历向学生传授学习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当中遇到的难题,真正做到了学生的良师益友。另外,xx同学认真学习教材、教法,备课当中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探究实验的教学模式,并在授课当中展现了较强的控制课堂的能力和优秀的教师基本功素养。总而言之,经过这次教学实习工作,相信xx同学已经具备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5、xx同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6、该学生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7、贵校某某同学于某某时间来我单位某某部门实习。在实习期间,该同志总体表现优秀,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听从安排。为人谦虚、认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业务。尊敬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人员。经过(多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和锻炼,能将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善于思考,举一反三。总的来说,经过实习期间的工作和学习,该同学基本上完成了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达到了实习的目的。
8、该实习生表现高度热忱,讲解钜细靡遗,能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亦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教师指导调整板书、速度、教学方式、内容……,努力求得学生最大利益。批改作业认真,评语多样、丰富而恳切。上课秩序掌控得宜,收放自如,优秀稳健。发现问题能主动提出讨论,讨论中自然流露极佳学养与见识。
9、该实习生实习期间认真负责,能独立处理教材,备课完整。课堂教学组织严密,应变能力强,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教师指导调整板书、内容,教态自然,优秀稳健。批改作业仔细、正确,并能注意学生共同的错误,晚自修期间能下班辅导,具备了一个教师应有的素质。 经验。通过担任助理班主任,使我们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和辛苦,也了解和积累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经验。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对现今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对今后从事教师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10、xx在我校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服从分配, 尊敬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人员,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虚心听取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能将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爱护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该生严格遵守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同事和睦相处,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师德。经过实习期间的工作和学习,该生基本上完成了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达到了实习的目的。
11、该生在实习期间,态度极其认真,工作积极、细心、踏实,能虚心接受指导;同时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具有较强地外语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还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12、**同学在实习期间,非常出色的完成了教育实习方面的工作。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思想上对教学实习工作非常重视,意识到位。从开始实习第一天起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顺利地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其次,虚心好学,肯于钻研,对于指导老师的意见虚心接受,听课积极认真。更加难得的是**同学乐于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交朋友,以亲身经历向学生传授学习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当中遇到的难题,真正做到了学生的良师益友。另外,**同学认真学习教材、教法,备课当中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探究实验的教学模式,并在授课当中展现了较强的控制课堂的能力和优秀的教师基本功素养。总而言之,经过这次教学实习工作,相信**同学已经具备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13、新课程改革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给我们很大出动,并深深觉得现代教育需要不仅仅是这样的想法,更需要这样的实践。除了了解本专业课程以外,同学们还与办公室其他老师沟通以了解各学科目前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当今中学教育状况积累了实际经验。通过担任助理班主任,使我们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和辛苦,也了解和积累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经验。
14、该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师德。实习态度极其认真,工作积极、细心、踏实,能虚心接受指导,较好地掌握运用管理方法与技巧。我们一起起早贪黑,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能较快地熟悉班情,独立妥善处理班级日常事物。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特别注意了学生的个别教育,效果良好,班级各项考核均居年级首位。因此深受学生爱戴。被师生一致认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习班主任。
15、该生综合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充实,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希望xx同志继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断总结提高,为毕业后投身祖国建设打下扎实基矗
16、实习生活的感悟通过近两个月的实习,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和应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教学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从指导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同时也感受了高中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引发了我们对新的课程观和教学理念在高中课堂如何贯彻的思考。
17、**同学在本校实习班主任期间,能坚持每天全程跟班,主动与班主任交流班级情况,与同学谈心,进行个别指导。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并虚心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与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大哥哥”。在此期间,独立主持了一次班会,组织了一次课外活动,参与组织了校运会的筹备、组织和管理。通过“家长联系本”用笔谈的方式与每一位同学交流、指导,受到学生的好评、欢迎!
18、该生在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踏实、敬业,能够虚心求教,善于思考,举一反三。热爱学生,特别关怀班上成绩较差、行为偏差的孩子,耐心为他们补课,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深得学生的喜爱。教学上有良好的素质,教学目标明确,板书工整、语言清晰,能够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注重教案的编写和反思,作业批改认真细致。相信今后的工作中定能更好地注重备课的针对性(备教材与备学生)、课堂的有机调控和难点的有效突破,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19、该生综合素质较好,爱岗敬业,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工作组织能力,能和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是个出色的教学能手,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的出色的成绩
20、xx同志待人诚恳,作风朴实。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21、xx同志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龋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毕业设计过程中工作态度较好,潜力较强,任务完成状况较好。软件设计贴合工程规范,文档及程序清单比较齐全。推荐毕业设计(论文)评为中等。
2、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设计,并较好地到达了任务书所提出的要求。演示效果良好。
论文书写格式比较标准。界面设计合理,文档齐全。推荐毕业设计评为良好。
3、该生能圆满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方案合理,方法正确,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范美忠现象的评价,社会各界评论很多。我认为,教师道德的评价首先要对教师道德有个定性:该教师的行为是属于职业伦理问题还是个人道德问题。涂尔干认为,道德规范分为三种:第一是每个人与其自身相关的个体道德准则的规范,第二是我们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第三是特殊活动领域的道德,包括家庭道德、公民道德和职业伦理。职业伦理是职业实践中遵守的道德规范。现代社会高度的分工造就了职业之间的高度异质性,也带来了职业群体之间的高度异质性,职业伦理只能对特定的职业生活产生影响。范美忠对自己的辩护之中,没有提到职业伦理,而是从个人道德大谈自由、平等。这反映出他没有意识到社会角色赋予自己的责任。而我们对于范美忠的批判也往往跟着他走,从个人道德层面去赞扬和批判,认为他的言行或者是冲击社会的虚伪道德,或者是违背人类的道德准则。
就职业伦理来说,范美忠现象的辩护说明社会以及部分教师对于社会赋予教师的角色及其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关于教师是否有义务舍身救学生,成为从职业伦理角度评价教师道德的关注重点。有人根据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认为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在前几年的关于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中,一致达成的共识是学校负有“教育责任”和有限的“监护责任”。这里的有限就是指限定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因此,教师的职业伦理不仅是教书育人,而且在极端危险的时候,应当有保护自己学生的责任甚或义务。如果是在学校之外那就属于个人道德的问题了。虽然教育部日前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次写入“保护学生安全”,但是仍没有回答这一问题。因为在现代社会里,教师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社会里作为社会规范代表的“颜回”形象、近代社会“教育国家化”下作为政治同盟军与启蒙者的教师形象到当代社会“教育产业化”下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形象,走下神坛的现代教师成为了技师或培训者。现代学校只是社会分层的工具,抛弃“教育神圣”的虚假的美丽外衣,教师的任务就是监管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帮助学生取得值钱的文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逐渐成为一种契约关系。教师的职业伦理就是承担这种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取得文凭的责任。这样,保护学生自然难以被教师认可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出现“范跑跑现象”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就个人道德而言,“范跑跑现象”也是教育去道德化的反映。教师从事的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与人的生命交流与影响,比如身教。因此,教师的个人道德本身也是教育的途径或者教育内容。人们将教师道德视为达成教育的道德目标的关键性因素,无批判地认为教师应该有道德家一样的高尚道德。教师扔下学生不管自己逃命的行为,从道德教育角度而言,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对教师个人道德提出了较高的道德要求,身正为范,成为师范生的重要要求。这也是我们的争论混乱模糊的原因。
关键词 “读思练”模式 高效课堂 实践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25-0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教学科研成果引领教学实践,运用“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推动课改,打造高效课堂,通过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教学与有效的评价密不可分。
一、“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实践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
2011年秋季,全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是2011年春季开始的,为了响应市教委的减负提质,落实县教委“135”的总体工作目标,县教委有意让石柱中学初中部走在全县的前面,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确立统一思想,全面实施的工作思路。专门成立学校课改办公室,一、二、三年级全部行动,全体任课教师以及后勤的门卫保安人员,都得参加学习和讨论,要求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教育改革是国家意志,不能说不利于课堂改革的话,不能做不利于课堂改革的事,一切要以课改为中心展开工作。
(二)总结提炼,统一模式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校的课堂改革也是如此。课改之初,我们通过看视频,学理论,尝试实践,却总不得法。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首先,学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派领导和教师到杜郎口中学去学习,学校还给每位老师买了《有效课堂――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解读》一书,自学后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又请了昌乐二中的苏云龙主任到校给全体老师讲“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还带领全体老师到丰都县的南天湖中学参观学习。其次,学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让每位老师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并参加学校的过关考试;并且派部分领导和老师到永威中学学习取经。最后还带领全体班主任到长寿的行知技师学校参观学习。
看得越多,学得越杂,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同年级同学科也不相同。学校领导和教委领导听课后都认为,这种教学改革不行,应有一个可遵循的统一模式。最后请来教委主任谭平来给全体教师作报告,谭主任提出我县的课改模式应该有自己特色,结合县情校情的实际,我们就用中学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教研员谭小林老师的“读思练”教学模式,“读思练”教学模式是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是石柱中学的一个课题科研成果。“读思练”教学模式是我县本土研究的课题成果,我们应该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它,把理论成果付诸教学实践,赋予它新的时代特色,让它为我县的教育教学争光添彩。
二、“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评价
用评价改革来引导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而教,以学论教。”好教师是夸出来的,这说明好的行为,是不断得到肯定和表扬强化的结果。教学也是如此,“读思练”教学模式的好坏如何评价?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有较完备的考量,教师的教学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判,才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行。在县教委和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谭小林老师和县教研室的同志到校进行听课评课,交流和办讲座,最后形成“读思练”课堂导学模式教学评价量表。
(一)学生评价
加强小组建设,转变学习方式的评价。首先,加强小组建设是关键。小组以6~8人为宜,分别按成绩好中差,性别男女,秉性等综合考虑,体现同组异质的原则。小组内有学、卫生组长和纪律组长行政管理成员,有各科课代表,每人任1~2科。小组有组名、组徽、组训、组规和个人格言等。
其次,转变学习方式是根本,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后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要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强化小组凝聚力,教学中不仅是个人的学习和表现,更是小组的。以小组学习为主,让小组成员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形成独学、互学、群学的好氛围,每天、每节课的学习的讨论、交流、展示、违纪和卫生等都有考核记载。据此,我们拟定小组合作学习考核量表。
值日班长利用生活指导每天一小结,值周班长利用班会课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考评结果,计入每学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成长档案,同学生的中考总成绩里的综合素质考评挂钩。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大胆举手、大声发言、敢于质疑,踊跃展示,板书工整。小组内敢于交流,积极讨论,勇于担当。在我校的课堂上,这已经形成常态。
(二)教师评价
导学案评比。变教案为编写导学案,重在学案,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从备课入手的,备课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教学效果,我校是分学科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的,如语文学科就分为一年级备课组,二年级备课组,三年级备课组。利用每周的年级备课组教研活动,开展提前一周的集体备课,集体智慧总比单打独斗强,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就要在年级合作教学上做出表率。备课组长就安排老师讨论下周的备课内容,先由主备人发言,其他老师作补充。让负责导学案编写的老师做好笔记,综合各位老师的建议,按照“读思练”的导学模式的模块进行编写,提交年级备课组长审核,然后交课改办公室审批复印,教务处将定期检查导学案编制和使用情况。
三课落实检查。“读思练”导学模式的课型分为三类:预习课,展示课,训练课。课改之初各学科预习案放在课后完成,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后来确立了上课就是预习,自学其实就是预习,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后不留作业的办法,学校将检查教师课堂落实情况。
变讲堂为学堂。关注学生的“学”,有效课堂不是看老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教师课堂上的放权,就是解放学生和自己;教师课堂上的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教师课堂上的少讲少说,就是还学生课堂上的话语权。把预习和作业放在课堂上解决就是给学生留下时空权;教师教学中创造性使用导学案,就是创新意识的启迪;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一定可以授人以渔等等。预习课上自主学习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自思后的大胆质疑是求真求知的态度;展示课上的精彩发言是自信的表现,多人表演是综合性学习的体现,及时到位的补充是个性的表达;训练课上独立完成是检测是否学会,精准讲解是传达是否学懂,总结规律是检验是否学通。
(三)学校评价
课改以来我校的课堂成了开放的课堂,听随堂课,推门课,教师领导包括家长,都可以进教室听课。我校的课改两年多来,教师们积极性都很高,涌现了一批大量的课改新星,课改名师。2011年秋季的全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荐会在我校举办,随后到我校听课的老师就络绎不绝,有县内兄弟学校的同行,也有忠县、丰都县的老师。2012年全县的课堂教学技能大赛,12个学科,我校就取得9个第一名,今年的5个学科每个学科都进入了决赛,如今语文学科已经取得第一名,并代表石柱县参加全市的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
总之,课改没有终点,只有一个个的起点,“读思练”主体导学模式也一样,只有不断地探索、实践,与时俱进,才能赋予它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早稻;施肥状况;调查分析;广东恩平
中图分类号 S511;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003-0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Fertilization Status of Early Rice in Enping City
LI Shui-yuan 1 GUAN Li-lan 2 CHEN Jian-zhang 1 TAN Wei-na 1 ZHANG Xin-ming 2 *
(1 En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uangdong Province,Enping Guangdong 529400; 2 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aper is to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s of local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of early rice planting in Enping City,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balanced fertilization of local early rice production.[Method] Through investigating,fertilization status of 18 early rice planters in Enping City were analyzed.[Result] The number of fertilizer used in early rice production in Enping City was 1-3 times;the main species was compound fertilizer(N∶P∶K =15∶15∶15),using urea,superphosphate,potassium chloride as supplement,no organic fertilizer.Average amount of N,P2O5,K2O fertilizer were 192.36 kg/hm2,62.75 kg/hm2 and 132.92 kg/hm2,respectively,and N∶P2O5∶K2O=1.00∶0.33∶0.69.[Conclusion] In the early rice production in Enping City,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is high,especially nitrogen fertilizer,organic fertilizer and base fertilizer were ignored.
Key words early rice;fertilization status;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Enping Guangdong
恩平市位于北纬22°11′,东经112°18′,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端,北靠大陆丘陵,南临南海[1];是广东省40个产粮大县之一,水稻常年播种面积2.8万hm2以上[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3]。2013年和2014年广东省早稻种植面积分别为90.536万、75.99万hm2,分别占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9.27%和18.82%[4]。肥料在作物生产中有突出的作用[5]。陈 蔚等[6]研究表明,早稻高产施肥的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看苗巧施穗粒肥。谢保忠等[7]提出早稻施肥管理的关键是合理安排大田各生育阶段施肥比例,大田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看苗适施穗粒肥。不同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对早稻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8-9]。近年来,有关广东省恩平市早稻种植过程中施肥现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选取广东省恩平市具有代表性的早稻种植户,深入调查,走进农田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了解广东省恩平市早稻生产过程中肥料施用种类、施用量等。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广东省恩平市具有代表性的18户早稻种植户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于2016年5―6月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进行。
1.3 数据处理及方法
共收集有效问卷18份,各类化肥中氮、磷(P2O5)、钾(K2O)含量数据从调查的种植户所提供的肥料袋上的标示所得,其中:
关键词:振动;废橡胶;阻尼比;损耗因子
中图分类号:TQ33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Base on the Amenity Appraise of Vibration Test
Li Yong1Bao jian ye2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 010051; 2. Highway Conservancy of Ulanchabu City, Jining,012000)
Abstract:Using of tire vibration attenuation test determines damping ratio and dissipation ratio on two kinds of pavement . Th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damping ratio and greater dissipation ratio of pavement structure can be clearly shown the road for the tire vibration absorption, there by to improve the car's driving comfort.
key words: Vibration; Scrap rubber; Damping ratio; Dissipation ratio
1 引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车流量增加,交通噪声日趋严重,尤其对行车舒适性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降低路面噪声已经刻不容缓。相关研究发现噪声的主要来源于轮胎与路面的相互振动。为此本文从道路对振动的吸收入能力入手来评价道路舒适性。
为了增加试验对比性,沥青混合料中添加了废橡胶。众所周知废橡胶粉是一种内损耗、内摩擦大的材料,当材料受到轮胎振动激励时,可使相当部分的轮胎振动能量被损耗而变成热能散掉,从而减弱了轮胎和车体的振动,对轮胎的振动具有较大的衰减作用。其中的废橡胶以损耗因子1/Q值和阻尼比D值作为衡量阻尼的特征值,表示当材料受到机械振动激励时,耗损能量和机械振动能量比值的大小。1/Q值和D值越大,阻尼性能越好[1]-[6]。
2 轮胎振动衰减
2.1 试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轮胎分别在普通AC沥青混合料试块、AC沥青混合料试块以及水泥路面试块上进行轮胎衰减振动测试。试件尺寸为300 mm×300 mm×50mm,轮胎气压为250kPa。试验开始时先使试验轮胎离开试块约3cm,然后使其自由垂直下落,通过固定在轮胎表面各测点的加速度传感器拾取其振动衰减过程的加速度信号(如图1所示)。
图1 轮胎振动衰减试验装置
Fig 1 tire vibration attenuation tester
2.2 数据采集与整理 (如图2所示)
图2 轮胎振动衰减曲线
Fig 2 tire vibration attenuation curve
通过对以上曲线进行后期的分析和处理,得到如下数据。
表1振动试验数据
2.3 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上表分析可以发现,废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系统的阻尼比D值和损耗因子1/Q值明显大于轮胎/普通沥青混合料试件和水泥路面试件的阻尼比D值和损耗因子1/Q值,换句话说,在同样的汽车的振动作用下参有废橡胶的沥青混合料可以很大程度上吸收振动能量。因此,使用废橡胶的铺筑沥青路面可明显地降低轮胎的振动,从而减少车辆的振动辐射噪声,达到减小车辆行驶噪声的目的,提高行驶舒适性。
2.4 试验结果验证
为了验证轮胎衰减试验结果,本文通过国家标准试验测量了实体路面的噪声等级。试验采用AWA6270型声级仪,测点布置要求测试话筒位于20m跑道中心一侧,距距离最近车道中心线7.5m,距离地面高1.2m,用三脚架固定,话筒平行于路面,其轴线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测量时车辆使用常用档位,油门保持稳定,分别以不同的车速通过测试区域。声级仪用“A”计权网络,“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时声级仪表头的最大读数。同样的测量往返各测量两次。试验结果如下。
表2噪声试验数据
从表2结果可以看到参有废橡胶的沥青路面噪声等级相比普通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其在不同车速下分贝数最低,从而验证了具有较大阻尼比D值和损耗因子1/Q值的废橡胶沥青路面可以明减小车辆行驶噪声,提高行驶舒适性。究其原因就是参有废橡胶的沥青混合料可以很大程度上吸收振动能量,降低轮胎的振动。
3结论
通过测定路面的阻尼比和损耗因子可以准确反映路面对振动的吸收效果且试验过程简单实用。其值较大者的路面结构可以降低由轮胎与路面引起的振动和相关噪声,建议作为今后评价道路行驶的舒适性的指标。
参考文献
[1]杨玉明,王佐民等. 碎石沥青玛蹄脂路面的声振特性实验初探[J].同济大学学报.2003,31(3):370-373.
[2]周海生等. 阻尼减振式低噪声沥青路面的研究[J].上海市公路学会第六届年会学术论文集.
[3] 周海生王,肇赚. 两种路面材料吸音降噪性能的评价[J] 上海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论文集
[4]方正东等. 胶粉在阻尼板材中的应用[J]. 特种橡胶制品.2004,25(1):21-23.
[5]曾海泉等.改性废胶粉阻尼性能的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2,6(2):112-114.
关键词:水稻区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鉴定;湖北省;2006-2011年
中图分类号: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2-5490-03
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水稻的安全生产,同时也是湖北省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严重制约着水稻的高产、稳产乃至稻米的品质。化学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频繁的使用会带来残留、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复杂性和易变性,加之水稻品种自身的遗传变异,可能使一个抗病品种在连续种植多年后丧失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导致病害的流行[1-4],目前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新品种鉴定和大面积推广之前,鉴定和评价其对稻瘟病的抗性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研究对2006-2011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明确水稻区试品种(系)的抗瘟性现状,为湖北省水稻新品种的合理布局、抗稻瘟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2006-2011年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767份,详情见表1。
1.2 鉴定方法
1.2.1 栽培管理情况 病圃位于湖北省远安县荷花镇望家村。该地四面环山,雾多露期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复杂,是稻瘟病常发疫区。病圃土壤肥沃、肥力均匀,排灌方便。田间布局按照文献[5]操作。区试品种(系)按季节正常播种育秧,采用水育秧,每品种(系)栽4行,每行10穴,单本种植,株行距16.5 cm×16.5 cm,其后插2行10穴诱发品种(系)。小区间隔45 cm,中间栽一行诱发品种(系)。病圃四周种植诱发品种(系)。增施氮肥,防虫不防病,人工除草,试验区周围栽保护行。
1.2.2 田间调查 苗瘟在水稻3叶期每品种(系)调查发病较重的20~30株;叶瘟在水稻分蘖盛期每品种(系)调查发病较重的20~30株;穗瘟在水稻黄熟期每品种(系)随机调查120穗,以穗瘟和主轴发病为主。计算发病率,病级划分及记载按参考文献[6]执行。
1.2.3 数据归纳 抗性综合指数=叶瘟病级×0.25+穗瘟病级×0.25+穗瘟损失指数病级×0.50,抗性综合评价的分级标准见表2。感病率=(高感数+感病数+中感数)/合计数×100%;抗病率=(高抗数+抗病数+中抗数)/合计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照材料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情况
共鉴定2006-2011年对照材料80次(份),鉴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抗稻瘟病鉴定没有高抗和抗病对照材料,表现中抗的有1次,占1.25%;表现中感的有19次,占23.75%;表现感病的有40次,占50.00%;表现高感的有20次,占25.00%。6年对照材料的感病率分别是100.00%、100.00%、100.00%、100.00%、90.00%、100.00%,平均感病率为98.33%,总的感病率达到98.75%。
2.2 感病对照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情况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区试试验结果,每年均设了早、中、晚稻的感病对照(表4)。在早稻中,有3年达到高感水平,3年达到感病水平;在中稻中,有3年达到高感水平,3年达到感病水平;在晚稻中,6年均是感病水平。整体来说,每年早、中、晚稻的感病对照材料对稻瘟病均能达到感病或高感水平,且发病稳定。
2.3 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
2006-2011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在687份鉴定材料中,抗稻瘟病鉴定没有高抗的品种(系),表现抗病的品种(系)有5份,占0.73%;表现中抗的品种(系)有23份,占3.35%;表现中感的品种(系)有328份,占47.74%;表现感病的品种(系)有220份,占32.02%;表现高感的品种(系)有111份,占16.16%。结合各病级数量统计(图1)可知,所有区试品种(系)中,对稻瘟病表现感病的品种(系)多于抗病的。
由2006-2011年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病率情况(表5、图2)可见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病率较低。从图2还可看出,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随年份推移,呈先下降、后平缓、继之上升再下降的特点,说明近年来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的抗瘟性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可能与稻瘟病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有关,同时也说明湖北省水稻抗稻瘟病育种还有待加强。
3 小结与讨论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流行除了与品种抗性、栽培管理有密切的关系外,还与气候条件和菌源数量有关[7-9]。特别是采用病圃自然诱发方法鉴定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时,病圃地点选择尤为重要。2006-2011年,研究共鉴定了水稻区试对照材料80次(份),结果表明区试对照材料有较高的稻瘟病感病率,感病率为98.75%。早、中、晚稻感病对照材料的稻瘟病病级为7~9级,达到感病或高感水平。试验所用稻瘟病抗性鉴定病圃设在湖北省远安县荷花镇望家村,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优势,区试对照材料和感病对照材料均能正常发病,且发病稳定,为水稻区域试验的抗病性鉴定打下了坚实基础。张舒等[4]对湖北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稻瘟病、纹枯病鉴定也将病圃设在湖北省远安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稻瘟病的鉴定结果表明,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表现抗病的占4.08%,表现感病的占95.92%,感病品种(系)所占的比例大于抗病品种(系),说明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稻瘟病的水平较低,这与林志强[10]和陈志谊等[11]对福建省和江苏省水稻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结果一致。2006-2011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的抗瘟性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可能与稻瘟病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有关,也说明湖北省水稻抗稻瘟病育种还有待加强。
研究通过对2006-2011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明确了湖北省近年来水稻区试品种(系)的抗瘟性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水稻新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抗瘟性育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曾凡松,向礼波,杨立军,等.251份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及抗性多样性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11,41(4):399-410.
[2] 张 舒,喻大昭,陈其志,等. 湖北省水稻大面积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鉴定[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94-97.
[3] 刘晓梅,郭晓莉,李 莉,等. 1999-2008年吉林省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59-160.
[4] 张 舒,陈其志,吕 亮,等. 自然诱发条件下湖北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纹枯病的抗性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 25(3):236-240.
[5] DB42/T 157-2003,水稻白叶枯病及稻瘟病抗性鉴定操作规程[S].
[6] 杨仕华,廖 琴.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 李明贤. 稻瘟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7(1):36-37.
[8] 刘晓梅,任金平,郭晓莉,等. 吉林省水稻新品种(系)稻瘟病抗性鉴定[J].吉林农业科学,2004,29(2):30-32.
[9] 颜 群,高汉亮. 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试新品种(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5):540-541.
关键词:真实评价;多元解读;以生为本;尊重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80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关注学生学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显学生学习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矫枉过正,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误区日益明显地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之上,即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的开放性,造成了教师课堂角色的模糊、教师课堂功能的弱化。
二、案例描述
上《伤仲永》一课时,教学环节进行到了最后一项――笔者要引导学生探讨方仲永悲剧发生的原因,并从中获得启示。笔者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方仲永这个天才儿童最终会“泯然众人”?造成方仲永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原本以为在前面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会很明确直接地说出是因为方仲永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学习,所以即使他天资出众,最后也只落得一个悲剧的下场,由此让学生认识到后天的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样我们这一课的语文教学目标就算达到了。
笔者问学生:“为什么方仲永这样一个天才儿童最后会‘泯然众人’呢?”一个很踊跃的学生一站起来就说:“全怪仲永他爸爸!是他令仲永从一个天才少年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因为他每天拉着仲永去拜访乡邻,不让仲永学习。”这一回答完全在笔者的意料之外,完全没有注意到学生已经把问题从“是什么原因”换成了“是谁”,笔者只觉得他的想法显得很有道理,于是笔者先肯定了他的看法:“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不是仲永的父亲拉着他整天去拜访乡邻、赢取蝇头小利,不让他学习,方仲永一定不会被埋没的。”然后笔者问其他学生:“大家是否还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呢?”另一学生立刻反对说:“全怪仲永他自己,因为他不爱学习,他却任由他父亲带着他去拜访乡亲,获得好处,放弃了学习的好时机。”这位学生说得也很有道理,笔者对他的说法也表示了肯定:“这位同学说得也很有道理,其实造成方仲永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他自己停止了学习,这位同学认识到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这时有学生坐在下面不服气地叫:“这么说来,王安石也有责任!”笔者注意到他别具一格的答案,对他说:“你的答案很别具一格啊,你来说说,为什么你觉得王安石也有责任呢?”他说:“要知道王安石是宰相,他应该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你看他第一次见仲永,就发现了仲永是个人才,但是他没有注意培养仲永。而且他发现仲永的才能不能和以前的名声相符时,没有提醒仲永要注意学习。仲永的爸爸是文盲,仲永自己还小,而且当局者迷,王安石是最有能力提醒和帮助他们的,但是他没有做,仲永被埋没全怪他。”学生的振振有词、头头是道令笔者大吃一惊,笔者发现学生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了,其他学生也听得入神。正当这时,又有学生说:“还有乡邻们!”我觉得他的答案更独特了,就对他说:“你给了我们一个更令大家意想不到的答案,你来说说你的理由。”他说:“乡邻们把仲永当成怪物来观赏,还利用金钱去引诱仲永的父亲,间接造成了仲永的悲剧。”
听完学生的回答,笔者赞叹不已:“老师很为大家思维的多角度和有创意而感到惊喜,同学们的有一些回答是我根本就没有设想到的,你们的回答体现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体现了你们积极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课堂的气氛此时可以说到达了一个,同学们都为自己能参与这样热烈的课堂讨论而感到很大的成就感,但是怎样对他们的回答进行总结,把课堂引到笔者自己最初的设想上去呢?笔者当场犯了难,这堂课的目的并不在于讨论谁造成了仲永的悲剧,我们可以从仲永的悲剧中获得的启示也不在于“大家都对仲永的悲剧负有责任”这一点上。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这些听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又显得偏颇的回答呢?正当笔者在犹豫时,下课铃响了,这堂课就在笔者和学生的各自困惑中结束了。
三、课后反思
课后,笔者一直在认真地反思自己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原本目的性指向性很明确的一个问题,笔者的学生们讨论到最后却成为一桩“无头公案”,作为教师的笔者,究竟要负上什么责任呢?笔者想到了在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去寻找应该对悲剧负责的人的时候,原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应该对悲剧负责的人对悲剧负责的方法,即可以用“仲永的父亲原本可以怎样让仲永成才呢?”、“仲永原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避免自己的悲剧发生呢?”、“王安石本来可以怎样帮助仲永呢?”这样一些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仲永这个悲剧发生的根本和避免发生仲永这个悲剧的最终的方法――即让原本天资出众的方仲永加强后天学习,最终成为有所作为的人――这应该也是王安石写作这篇文章以及这篇文章一代一代广为流传的原因。但是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笔者在评价时过于强调评价对学生的激励意义,过分注意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余地,忽略了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结合作者的创作原意对文本进行解读,使课堂最终脱离了有意义的目标轨道,成为了能放不能收的高谈阔论,没有挖掘出文本最重要的意义,使这堂课的价值和完整性大打折扣。
四、案例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
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要求教师重视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树立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度”把握得不好,那就会出现忽视文本的意义构想和科学的教学价值的取向,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统一模式化的理解,走向涣散、混乱的与文章文意完全背离的解读,让课堂学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说,课堂评价的作用之一是指引课堂,而只有真正真实的评价才能指引课堂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什么是课堂评价语的“真实”呢?
真实的评价的第一层涵义是指课堂上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必须是恰如其分的,不能言过其实。要做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真实的评价首先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恰如其分的描述,既不能忽略学生真实的进步与成长,也不能隐瞒学生思想与语言表达上的错误与缺点,该肯定的肯定,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而且应该用真诚的语言加以恰如其分的表述,不能言过其实,夸得天花乱坠;该引导的引导,对出现的错误进行价值引导,该批评的批评,对于一些明显的错误绝对不能姑息或者是讳莫如深避重就轻,当然在批评时也要显得真诚,讲究批评的艺术,注意不要使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动辄对学生进行言过其实、充满溢美之词的评价,长此以往,只能是让学生失去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正确评价,尤其是会失去对自己学习上弱点与不足的警惕,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评价的不真实也会令学生的思路发生偏离,令语文课堂教学失去明确的方向。
真实的评价的第二层涵义是要尊重文本,必须承认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我们的语文课是围绕文本展开的。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语文教材理解的“多元性”上出现了新景观:对课文的理解不再定于一尊,允许有多种答案;对课文的评价不再定于一尊,允许有个人偏爱;让学生从课文的理解和评价引申开来,观察讨论社会现象。课堂教学由“群言堂”取代“一言堂”,给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学生的个性意识在觉醒,个性能力在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矫枉过正的现象:因为过于注重多元,学生对文本有很多种的理解,有的甚至多到十几种。各执一词,众说纷纭。其中有的切中主旨、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辄止,甚至有的是误读错解。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在此要么是“听其不语”,要么说些不着边际的赞赏之语。一堂课下来,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满头雾水,最终是无果而终,课堂教学往往滑向失控的边缘。
因此,我们要强调基于对文本科学理解的真实评价,教师绝对不能因为尊重学生而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与我们的价值取向。因为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彼此在某些细节上难免会有些差别,而在基本性格上还是那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堂吉诃德。
参考文献:
[1] 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MOOC;互动;发展
一、MOOC概述
当代的教育面向全球,同时体现出信息化的趋势,全球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势是“开放共享”,开放即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是指教育资源全球共享,这和全球化的趋势不谋而合。在这样的背景下,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产生了。有翻译称之为“慕课”。MOOC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产生于2007年。最早的开放课程是“intro to open education”,全球互联网用户可以共享课程资源,同时可以参与其中。接下来在2008年,加拿大某大学又推出一门网络课程,这两门课程对于现如今MOOC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为MOOC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MOOC分为两类:xMOOC和cMOOC。xMOOC强调视频演示、小测验、测试等传统的学习方法,cMOOC强调创建、创造性、自主性和社会网络学习。
二、MOOC的优势
MOOC相对于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一)规模大
1、学生的规模大。截至2013年数据,2012年创办的Coursera已有注册学生28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另一个著名的平台Edx已吸引超过67.5万学生。2、课程活动的覆盖面广。不仅包括高等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职业企业培训。
(二)互动性、开放性强
与在线教育相比,MOOC具有较强的和互动性。例如,一些课程的安排是学习10分钟,进行小测验,检验你掌握的情况如何,同时还有教师反馈与评价,让你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与传统教育相比更具有针对性,效率也比较高。
(三)教学质量提高
传统教育教师行业重复性很高。一次备课需要重复给好几个班级在不同时间授课,耗费精力。MOOC学习的前期过程比较繁琐,耗时。但效果确是成功的。MOOC面向的学生群体受众面广,这提高了工作效率。大量的受众也会受到不同的反馈,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估与改进是实用有效的。同时MOOC会增加教师间教学岗位的竞争。广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会有数以千计的学生大规模的选择,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就造成了教师的优胜劣汰。
(四)学习环境开放,个性化
MOOC的教育资源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同时具有开放性,不收任何条件的限制。学习者有很大的学习自由的空间,可任意选择时间、地点、工具、平台、教师,极具个性化。
三、MOOC发展遇到的瓶颈
(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MOOC现如今的教学模式和远程教育、在线教育、数字化教育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视频加文本,包括信息反馈和课后测评。MOOC的教学模式是一个从教与学的互动-作业-在线及线下讨论-考试-结业过程。没有体现出MOOC的特点和特色。
(二)课程认证不规范统一
MOOC平台已经各自有自己的认证方式,但没有权威的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例如Coursera,它们平台颁布的结业证是由教师认证和签署的,不代表机构的立场。Edx在完成一门课程后可获得一个结业证书,一种是指定一个荣誉代码,还有一种是经过监考之后授予的。这两种证书上面都会印上Edx和学校的名字。有以上可看出,三大主流机构各有各的认证方式,然而要想MOOC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准,得到社会认可的认证,但是现如今MOOC正是初步探索阶段,订立条约,可能会束缚MOOC探索之路,两者自相矛盾,如何找到适合MOOC发展的认证之路任重而道远。
(三)盈利模式不清晰
MOOC平台有盈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模式。在这里重点讲一下盈利模式。因为MOOC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会吸引大量的学习者,学习者会按照事先组织好的内容来学习,从中就可以销售额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免费注册可以收集数据探寻潜在收入。MOOC公司一般采用的策略是“从免费使用到额外收费服务”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关键在于产品对用户的吸引程度以及用户对免费产品的消费,而这需要提供一个平台分析注册用户数据,来针对一些用户销售收费的产品和服务。当使用免费产品的用户不断增加时,对收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一方面的利润来自于某些授予学分或者学位的课程的收入。但是这种依靠学习者数量的增加来增加利润的方法是不稳定的。很多高校对在线教育不予重视,财政拨款少,影响了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大平台应当探寻一种低成本,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以保证可持续发展。
(四)受众面窄
MOOC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缺乏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MOOC学习的进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同时,MOOC对学习者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学习者可能还会面临三个困难。其一,平台壁垒。各个平台都力图是自己成为行业的标准,一方面有利于MOOC的发展,也方便学习者在统一平台上不同课程之间自如转换,但同时也给不熟悉平台或因为网络等原因不能够接入平台的学习者带来困难。其二,数字鸿沟,完全基于互联网的MOOC学习者必须具备比较流畅的网络条件和比较灵活的联网设备。其三,语言屏障。很多MOOC平台都采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这给母语非英语的学习者带来了语言上的困难,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受到了限制。
(五)学习者自觉性差,授课效果不理想
由于MOOC具有自主性、随意性,人们不按时完成任务。平台可以设立固定时间段的授课资源免费共享。一旦错过这个时间段,开始收费。这样可以增加学习者的自觉性。
(六)商业运作模式不清晰
MOOC的商业模式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初期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并不能持久,除了广告盈利模式,应该探索出新型的盈利模式,现如今MOOC平台百花齐放,但将来会朝着统一或者并购的方式迈进,同时这样规范了市场。上海市平台现在是上海市教委承担费用,将来会市场化。
(七)信任危机
面对技术的日新月异,资源的海量涌现,除了三大主流机构,还涌现出大量的平台。这些平台鱼龙混杂,可信度低。如何让大规模的学生参加考试并保持它的信誉是MOOC一直面对的质疑。Udacity在2012年3月使用了自动作业评分系统,2012年8月与电子考试公司合作,这些旨在树立自己平台的权威和认证的含金量。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莉,斯蒂芬・鲍威尔,比尔・奥利弗.后MOOC时代:高校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6月,第20卷,第3期.
[2]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中国远程教育.
[3] 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远程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