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管理范文

课堂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管理

第1篇:课堂管理范文

【关键词】课堂管理 概念 内涵 外延 特征 功能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

第一,课堂管理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管理中的“人”,教师是课堂管理的实施者,学生是课堂管理的执行者。二者同为课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第二,课堂管理的客体。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一切有益的事情,如课堂纪律,教与学的相互过程,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都是课堂管理所要关注的客体。第三,课堂管理的中介。为了达到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即达到教育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各种促进良好课堂行为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也包括了实施课堂管理的机构和场所。

(二)课堂管理的特征

课堂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课堂管理的基础——以人为本;(2)课堂管理的过程——自我形成;(3)课堂管理的方法——实践创新;(4)课堂管理的目标——整体发展。

二、课堂管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课堂管理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领域,即包括教育的一般方法,也包括具体行动。为了更好地探讨课堂管理,进一步揭示其本质和特征,我们有必要比较分析与课堂管理相关的概念。

(一)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简单来说,教学管理就是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具体说,教学管理应该是利用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全面管理。

从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来看,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有着明显不同的任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依据教育的方针政策,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协调教学活动中的相关因素,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都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而展开,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在教学上互相延伸。好的课堂管理为教学管理提供帮助,而教学管理反过来也促进课堂管理的有序开展。

(二)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

西方国家把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同样翻译为“classroom management”,说明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理论有其重合和相似之处。但探究起来,这两个概念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调节、整顿某一团体的教育条件,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的行为。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分析,班级管理不仅包括对课堂的管理,还包括对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生活、学习各方面进行的管理。它的核心工作时建立一个良好运作的班集体,其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而非课堂管理中的科任老师。

从实施角度来看,班级管理的工作更为繁杂琐碎。除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管理活动外,班级管理工作还牵涉了课外、校外以及家长工作等其他方面。从任务角度来看,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也不尽相同。课堂管理主要为教学而服务,班级管理则更侧重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三)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育现象,人们从20世纪中叶开始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学术观点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工作。目前对教育管理的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如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认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简单来说,教育管理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从宏观管理角度,它主要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微观管理角度主要指学校的内部管理。

从两个概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二者明显的差异。课堂管理主要针对课堂上的教师、学生以及二者教与学的中介。而教育管理的范围要大得多,涵盖了教育中出现的各方面要素。而从实施的主体来看,除了课堂管理中的教师和学生,教育管理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人员,更包括了校外的家长和整个社会与教育相关的工作者。

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课堂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个分支。二者的区别虽然明显,但有着教育统一的宗旨,即管理是为教育而服务的。二者管理的目标都落实在育人,要为了育人而管理。

通过对以上四对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主要是针对单个班集体,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形式有其相似之处,其区分点主要是管理的关注点不尽相同,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关系而展开。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总的来说,更侧重于教育的行政管理。其中教育管理明显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都包括在教育管理之中,属于教育管理的分支。

课堂管理是构成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领域还有待开垦。国内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给予课堂管理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在我国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但随着当前的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需要,课堂管理必然会引起人们进一步的关注,最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2篇:课堂管理范文

一、巧用课前三分钟,做好课前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习惯,上课我都要提前3~5分钟进教室,不是去上课,而是走进教室,和学生亲切地聊一聊,提醒一些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下午第一节课,是学生最容易犯困的一节课,如何让他们不犯困?一日,下午第一节课,上课起立之后,我发现学生像霜打的茄子精神不振,这样上课的话,课堂无疑是失败的!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动一动?“来,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我叫体育委员喊口令,把头部运动、肩部运动等体育课的准备动作搬进了地理课堂,学生都试着动了动,我明显感觉课堂有了生气,一节课,没有学生打瞌睡,效果很好。以后只要我有下午第一节课,我都让学生先做运动,精神抖擞之后再上课。我想,哪怕是我耽误课堂几分钟去做这项活动,课堂效率无疑会提高。用几分钟去换取高效的课堂,何乐而不为呢?

二、巧妙化解课堂矛盾,和谐生美,和谐生高效

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化解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

一日上课铃刚响,我站在讲台上正准备教授新课,一个女生急匆匆跑上讲台给我请假:“老师,我要上厕所!”声音很大,也有故意撒娇的样子,刚营造好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又被打乱了,学生都哄堂大笑,我很气恼,怒斥:“才打上课铃,你刚才干什么去了?”然后我用非常严厉的口气命令她回到座位上去,开始了上课。看得出来,那女生确实是需要上厕所,人有三急,我不能忽视她的生理需要啊!但是课堂纪律也是不能违反的,如果我今天让她去了,也许明天后天又有学生提出此要求,课堂管理就会有难度。我一边上课一边注意那位女生,书也没翻开,心思根本没有在书本上。这节课讲的是海南岛的开发,我趁机问学生有哪些同学去过海南,并要求他们给我们讲一讲在海南的所见所闻。学生一提到旅游很兴奋,争先恐后地讲旅游经历。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记得海南人说‘我要去上厕所’说的是‘我要去唱歌啦!’(没有考证)”同学们哈哈大笑,我也趁机说:“某某某,你去唱歌去吧!”学生又是一片笑声,那位女生脸上也阴转晴,跑出去上厕所去了。没有想到我利用这个意外的收获,巧妙化解了我和那位女生之间的矛盾,让她认识到上课之前要做好准备,也认识到老师既通情达理,又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从此以后,我的课堂上没有学生请假上厕所,都在上课之前就做好了准备。

第3篇:课堂管理范文

一、教师课堂管理技能与课堂效率之间的关系

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必要的课堂管理技能。课堂管理技能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使用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手段。由于教学目标不同,学生各异,因此,教师也要掌握尽可能多的课堂管理技能,这样才能在完成教学目标和课堂遇到问题时进行有效的管理。

学生课堂上的实际收获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提升的。而应取得的收获则是教师在备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所拟定的,也就是说教师所希望学生所达到的预期效果。从概念上我们可以发现,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收获。而学生的实际收获则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则主要指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师所营造的教学环境。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但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要从教师自身出发做出努力。综合两方面因素,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起到了桥梁和兼容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是重中之重。

二、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提高体现在提高课堂效率

在评判一节课的效率高低时,教师通常通过测试情况来进行评判。但对于初中英语学习而言,学生所处的语言h境的局限,对他们成绩影响巨大,因而考试成绩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评价一节英语课的课堂效率的高低,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在一节高效的英语课中我们总能发现以下特征:

1.教学目标明确

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率。有些英语教师在课前面对学生公布课时教学目标,这样对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具有启动、导向、凝聚、调控、制约、激励等心理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一些相关活动;在一节课学习之后,如课教师和学生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成功愉悦的心情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时,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堂。

2.关注每个教育对象

在高效的课堂中,教师能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授课时尽量适应每个学生的特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采取阶梯性教学的策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初中不难的是课堂上的讲解,难的是能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尤其是课上的功夫作为教师要下的功夫多些,省着到下课占用更多时间去辅导。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高效率的课堂是热烈的、活泼的。这种热烈、活泼的气氛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他们认真倾听、仔细阅读、大胆质疑、深入讨论、主动配合,以此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一首英文歌曲作为开场白,一段英语影视电视片段的呈现,一段师与生的英语对话等,都将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三、教师课堂管理技能对初中生课堂效率的作用

第一,教师课堂管理技能与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关系。初中英语课堂效率守诸多因素影响,教师课堂管理技能是其中影响因素之一,其功能的发挥制约着其他因素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第二,课堂管理技能影响教师知识水平的发挥。俗语说,“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在教学中亦是如此,即使你英语水平很高,但讲出的课很平淡,你的水平也得不到体现和发挥;相反,有些教师虽然水平平平,但课堂上却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是超长发挥。为何课上会有不同的体现?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堂课如何把握重难点,哪些用时长,哪里用时短,哪里采用何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去学等,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课堂管理技能与学生行为的关系。课堂管理技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初中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如,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恰当运用教师课堂管理技能有助于建立课堂秩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管理技能建立一定的课堂秩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如课堂秩序有点些乱,教师适当的暂停便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恰当运用教师课堂管理技能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运用还可以维持课堂秩序。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突发问题会破坏原有的和谐气氛,影响教学进度。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管理技能来维持课堂秩序,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课堂效率。恰当运用教师课堂管理技能能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管理如果无视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外因也只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相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管理如果从学生的正常内需出发,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才会被活跃起来,教学目标才会顺利实现,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第4篇:课堂管理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行,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管理的理念上,已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发展,认为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管理的策略上,由注重行为控制转向注重协调课堂中其他因素,满足学生需要。在课堂管理的方式上,强调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承担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对于课堂管理作用学者们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认为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数学老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课堂一般是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管理一般是指统一组织协调工作各部分而为目标服务的过程行为。因此顾名思义课堂管理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参与课堂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事项,包括准备课堂环境和资料、建立和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等内容。

要上好一堂课,调动学生和积极性很重要,中学学生目前处在一个年龄段的成长与成熟期,学习环境的好坏与生长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纪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课堂要求,强调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是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等多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强调要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学习方式,要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更加主动的积极学习,教师要进行引导和激励,这些都对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

有学者曾就新课改后课堂管理难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2.5%的教师认为在新课改后,由于对课堂教学过程有更高的要求而造成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难度加大;6.7%的教师认为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0.8%的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变轻松。由此可见,现实生活中教师已经感受到新课改后,课堂管理难度的增大。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的引导作用,重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改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这也正是目前课堂管理中教师要做到的。首先是要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乐于接受的引导方式;其次是用合理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再次是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养成思考的逻辑,善于总结和概括;最后是在引导方式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不盲目注重学生个性,要进行一定的监督和指导。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课堂上的有效管理是关键,也就是说“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与主持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堂管理是围绕着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的,是课堂有效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手段和保障。”因此,通过树立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建立课堂管理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来保障课堂管理的有效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呈现的隐性问题也越来越多。教学问题的多样化使我国教育教学出现了很多障碍,为了合理和科学的控制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各项管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必须得到有效的创新。

1.教学要多样化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并没有进行 有 的和正确的引导,而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在当前的教学体制与要求下失去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授课内容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教学的有效性。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的就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会跟不上课程内容缺乏和掉队的现象,针对这些要求学生根本无法掌握所学习的知识,老师也不能进行统一化的调度与安排。

2.让学生的参与教学

数学教学本身就具有难度性,原因是数学教师大多以理论性教学内容为主,引导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展开教学引导,这样就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厌倦。数学知识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教学基础与自律性的基础太差,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思想不强,对实际工作中加入数学应用的意识较差。

3.提高学生兴趣

第5篇:课堂管理范文

一、尽量减少无谓的课堂时间消耗

1.课堂时间无谓消耗的原因

(1)组织教学耗时过多。包括导入新课、教学过渡过于复杂,组织学生活动、讲解注意事项用时过长等等。

(2)管理课堂耗时过多。包括维持课堂纪律、进行思想教育、处理突发事件用时过多;以及课堂上对学生行为的评价过多、过于复杂等等。

(3)重复教学耗时过多。有的教师总有太多的不放心,不断重复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不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导致部分学生未能掌握教学内容,教师不得不再次进行讲解。

(4)“旁逸斜出”耗时过多。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有时会离题万里地讲时政、说笑话、做游戏;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生成性教学,有时会沿着与学习目标无关的学生话题展开教学,致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渐行渐远。

2.减少无谓时间消耗的措施

(1)简约组织课堂教学。有些教师刻意追求教学环节的全面和完整,处心积虑的新课导入,面面俱到的教学过渡,纷繁复杂的资料堆砌,常常使课堂教学的组织太复杂、太冗长,大量挤占了学生学习主要知识的时间,有时还会因信息太多,使学生难以分辨学习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回归自然、真实、简约、实用的课堂组织形式,如开门见山地导课,简洁明了地过渡,不着痕迹地引导等等,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着力提升自身魅力。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不强,是课堂管理耗时过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切实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信赖感、亲近感和共鸣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被教师的教学深深吸引,形成刻苦学习的习惯和决心,对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心领神会,教师就不需要中断教学去管理课堂秩序。

(3)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师生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可以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需要组织分组讨论、辩论和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有的教师在每次活动时,都要忙于划分小组、变动座位、讲解注意事项等等,组织的时间甚至超过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如果能在学期初建构好几种合理的分组方案,并对学生训练有素,每次活动前,教师只需宣布采用何种方案,学生就能快速展开活动,进而免除重复的准备工作,降低课堂教学时间的无谓损耗。

(4)合理把握教学方向。一方面,教师要减少自身语言的随意性,摒弃无价值的搞笑、说教、闲聊,减少莫名其妙的语言。另一方面,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调控好课堂教学的方向。例如:教师在根据课堂情境的变化调整、生成新的教学程序时,一定要基于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话题加以鉴别、筛选与加工,并通过适当的指引、点拨和启发,使课堂教学保持正确的方向;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放任学生信马由缰地谈天说地,将课堂教学变成秩序混乱、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闲谈。

二、着力扩展学生的课堂“用功时间”

在课堂教学的有些时间段,学生会专注于学习并努力进行认知建构,卡罗尔称之为“学科学习时间”,布卢姆称之为“用功时间”。“用功时间”直接决定学习效果,教师除了要尽可能减少无谓的课堂时间消耗外,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去,设法延长和充分利用“用功时间”。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打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自由驰骋;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要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要引入具有学科意义、有趣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进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学习的兴趣,延长他们乐于学习的时间。

2.重组教材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再组织,将符号化的知识转换成各种鲜活的形式,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处、学生认知的冲突处、以及学科知识的综合点上设置问题或悬念,使学生面临挑战,进而产生解决具有一定难度问题的欲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

3.把握教学的方法和方向

能否称为“用功时间”,不仅与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有关,还与学生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否有意义有关。教师只有紧扣教学目标,把握正确的方向,选择合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延长学生的“用功时间”。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其“用功时间”会较短;教师如果能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角色扮演、个人自学、集体讨论等自主活动,效果会明显改善,但是,教师如果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有无必要,都让学生探究、讨论一番,学生看似忙个不停,有价值的思考却很少、很浅,其“用功时间”也较短。因此,教师要掌握好学生动手、动眼、动嘴和动脑之间,以及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的平衡点,既要组织必要的小组学习活动,又让学生有静心思考和必要的接受学习时间,让他们的思维触角不断向深处、广处和新处延伸,将学生的课堂学习纳入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学习轨道上来,使他们的专注学习时间真正升华为课堂“用功时间”。

三、高效利用既定的课堂教学时间

1.把握最佳教学时段

王仁甫先生在“45分钟价值曲线”一文中指出,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生理、心理状态呈波谷(起始五分钟)――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波谷(调试时区5分钟)――波峰(回归时区15分钟)――波谷(终极时区5分钟)的波状起伏变化规律。虽然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不尽相同,但这种波峰、波谷交替出现的总体规律依然存在。教师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并结合课前的精心设置和课中的细心观察,将学习任务的重点和难点置于波峰时段,让学生在学习状态最好的时间里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按照教材呈现知识的次序,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不分主次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2.巧用课堂“垃圾时段”

整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高度集中,思维活动也不可能一直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合理利用其中的“垃圾”时段。例如:在“调试时区”,教师可以运用针对性、激励性、趣味性强的精练语言或案例,帮助学生放松心态、走出疲劳,激发新的学习动力。这样,既可以使课堂教学节奏有张有弛,又能为学生进入新的“用功时间”助推发力。再如:在“终极时区”,教师可以不安排新知学习,而是激励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借助板书和教师的语言提示,学生完成任务的难度并不是很大,而这一过程又是建构新知体系的必要环节。这样,可以“变废为宝”,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力求做到因人施教

第6篇:课堂管理范文

“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策略,往往发生在刚刚大学毕业踏入教学岗位的职初教师身上。他们在大学系统学习了很多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脆弱的,需要特别呵护,所以要无条件地尊重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在这种教育信念的驱使下,不少职初教师在课堂上看到一些幼儿“窃窃私语”、“东张西望”“推推搡搡”等“小动作”,甚至看到个别幼儿“欺负别人”“故意撒谎”等恶意行为时,他们往往采取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课堂管理策略,要么是假装看不见敷衍过去,要么是不痛不痒地批评几句。之所以出现这种“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策略,是因为受到学习的儿童发展理论的影响,他们担心过于严厉的批评,会伤害到儿童幼小的心灵,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在这个时候,这些职初教师往往会对这些行为不良的幼儿更加容忍,目的是企图通过这样的“宽容和爱”感化这些顽劣的幼儿。教学案例:在一次公开展示的活动中,我听了一位职初教师的小班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活动中,老师布置了草地、花、树的环境,场景非常逼真,幼儿仿佛在公园里一样。教师和小朋友进行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完全沉浸其中,都“严严实实”地藏了起来,非常兴奋。但到了学唱歌曲的环节,基本上幼儿没有围坐在老师的身边,而是在树木和花草的旁边追赶打闹,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整个课堂显得非常混乱。这名职初老师见到小朋友在课堂中没有任何秩序却束手无策,在众多听课老师面前只好硬着头皮把活动上完。这位新老师在活动前对幼儿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任其自由活动,对于幼儿课堂的表现没有进行语言提醒,“高估”幼儿的表现,由于过于“宽容”,过于降低对幼儿的要求,压不住阵脚,导致课堂管理秩序的混乱。“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策略,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整个课堂氛围“过于活跃”,幼儿开始“乱哄哄”“吵嚷嚷”“闹翻天”,教师“压不住阵脚”,使课堂走向“一团乱麻”的失序状态,最终当然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主动和有效。在这里,我要讨论的不是儿童发展理论有错误、有偏颇,之所以出现上述的情况,是因为职初教师往往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存在机械化、表面化、狭隘化的倾向。事实上,一旦职初教师感到自己“管不住孩子”,立即就会受到来自于幼儿园管理者及老教师非议的压力,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很强,立刻就会采用老教师惯用的“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

二、“高压控制”课堂管理策略面临的“怪圈”

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为了维护课堂管理秩序及教师权威,我们常常能够听见教师说“在教室里不能乱丢玩具”、“吃午餐时不许大声说话”、“在课堂活动时不要东张西望”、“你们给我站好”、“你们给我闭上眼睛,马上睡觉”等限制性话语。这些包含“不能”、“不许”、“不要”等指令性字眼的言语,鲜明地反映出教师以“高压控制”为主旨的课堂管理策略。这种课堂管理策略,更强调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教师为了维持严明的课堂管理纪律和维护教师的尊严,主要采取“防备式”,即教师处处防备幼儿,生怕幼儿做“错”什么,对于课堂中的任何风吹草动,动辄就会给予惩罚。“你们给我站好”、“你们给我闭上眼睛”,又反映出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教师企图通过采取高控制的“维稳”手段,不敢放手让幼儿自主地活动,以求得表面的“井然有序”、“天下太平”。教学案例:中班幼儿天天是个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在一次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小朋友天天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一不留神把玩具架上的积木撞翻了。老师看到非常生气,要求天天将玩具捡起来,天天不捡,于是教师痛斥天天,不允许其参加任何活动,并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反思自己的行为,天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再跑出来。表面上看似天天已经安静下来,而且彰显了老师的威严,这样的方法很有效。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且起不到发展幼儿责任意识的作用,反而会伤幼儿的自尊心,造成教师和幼儿的对立,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会限制幼儿的自主性。“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教师更多地用权威的、统一的、规范的尺子看待幼儿,更注重课堂纪律的严明与行动的整齐划一,长此以往,就会使幼儿失去思维的自主性和行为的主体性,缺乏幼儿园课堂应有的活力和朝气,幼儿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让幼儿容易形成“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性格。这种课堂管理策略,其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它仅仅把课堂管理看成了维持课堂秩序、促进有效教学的手段,反映的是一种教学实践中的“工具理性”。另外,高控制的课堂管理也很容易陷入难以走出的“怪圈”:高压控制形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依赖,幼儿的行为处处要得到教师的“批准”,很容易使幼儿的自主性和规则性丧失殆尽,从而导致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差,而这种状况又为教师强化对课堂的控制提供了不容质疑的借口、无可争辩的理由。

三、基于幼儿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策略不应单纯地具备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的功能,也不是仅仅为教师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活动提供便利,而应为幼儿个体服务,应该是基于幼儿发展的。

1.“关怀生命”意识是课堂管理的前提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提出:“课堂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历程,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生活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可见,课堂生活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都具有个体生命的价值。从个体生命价值的角度看待课堂管理的策略,我们就能很清楚地认识到,尤其对于幼儿园的课堂活动,“如何焕发幼儿的生命活力”,应该是课堂管理的永恒主题。“焕发活力”的课堂管理策略,就是让幼儿回归课堂的主体地位,成为课堂管理的主人,教师充分信任幼儿、理解幼儿,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管理氛围。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时,常常有一些积极的幼儿举手回答,另外一些幼儿总是坐在一边,无所事事,充当旁观者,明显两极分化。在课堂中,我会注意到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幼儿,会请他们回答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他们基本上站起来也不肯讲话。我思考他们不举手的原因,尝试采取不同的对策。例如,陈然小朋友胆子小,性格内向,在集体面前不敢表现。于是我在平时活动中就多多给予她说话的机会,多和她交流,让她和老师、和同伴说,在集体的活动中鼓励她大胆表现,并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扬。对待自尊心较强、不想说、怕说错的小朋友许华骏,在个别指导中,我有意识地请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及时肯定他正确的回答,并鼓励他将话说完整。就是在这样多次鼓励下,增强了他的自信心。无论幼儿在课堂中的回答是否正确,我都会以鼓励的方法肯定他的这种行为,然后从他的角度补充或者纠正他的回答,尊重幼儿,使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人。“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最严重的危害就是教师仅仅将课堂管理策略作为获取教学效果的工具,漠视课堂生活对于幼儿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这样的课堂管理策略,将幼儿仅仅看做“沉默的羔羊”、“黑压压的一群”,直接忽视幼儿主体性的存在,换来的必然只是课堂秩序表面上的“天下太平”,付出的代价就是幼儿自主性的丧失殆尽。因此,基于幼儿发展的“主动•有效”课堂管理策略,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生活是幼儿生命的一段宝贵旅程,是童年生活中一种难能可贵的经历,树立“关怀生命”的教育信念,才能实施基于幼儿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实现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成长,教师教学有效率、有效果的愿望。

2.培养规则意识是课堂管理的核心

基于幼儿发展的课堂管理,并不排斥良好的课堂秩序对于教学效果的价值,更不主张“放羊式”的课堂管理思想。“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要不得,“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也要不得。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课堂管理的根本价值和终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规则作为社会和集体组织对个体的行为要求,有了课堂规则的约束和指导,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才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增强自身行为的目的性与意识性,发展必要的自律能力,增强幼儿的责任感,从而使课堂管理秩序有条不紊,教学效率提升。尽管教师可以利用“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让幼儿勉强地接受、遵守某些课堂规则,但这并不能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和执行能力。“无为而治”的课堂管理策略,更是无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能力。教学案例: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小朋友之间会磕磕碰碰发生许多事情,每天来告状的小朋友很多,为了减少告状的事情,我和小朋友一同制定了课堂管理规则。至于是什么规则呢,我让幼儿自己说说看。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可是又遇到问题了,这么多的规则记不住怎么办?于是又有小朋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画出来,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规则。如床代表午睡表现不好的幼儿、嘴巴代表上课喜欢插嘴的幼儿、碗代表午餐表现不好的幼儿、脚代表运动时候没有排好队的幼儿,等等。幼儿根据自己的一日表现将自己得来的动物贴纸贴上去,最后在每周的周五我们会一起来统计。这些标记对幼儿来说起到了督促作用,无需老师多说,逐渐地幼儿就建立自己的规则意识。教师实施“高压控制”的课堂管理策略,往往是采用恐吓手段,直接要求幼儿遵守大量行为规则,没有帮助幼儿理解规则是如何产生的及内在的规则需要,从而造成幼儿“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懦弱心理状态。基于幼儿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就是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由一味地限制转变为积极的期望、鼓舞和指引,支持幼儿对规则的主动建构,帮助幼儿体验到规则或纪律为自己带来的乐趣。少说包含“不能”、“不许”、“不要”等指令性字眼的言语,多说“你能做到……”“如果你能……我们都会为你感到高兴”“你会……”。如果是这样,那么幼儿在课堂生活中怀着的将不再是一颗惶惶不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而是在一种安全感的驱使下自信满满地自主活动,他们会将自己对规则的直观感受表达出来,他们的规则意识会积极地生长。由于“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

第7篇:课堂管理范文

一英语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堂管理中教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课堂管理意识,认为课堂纪律应该是辅导员或是班主任负责的事情,自己只要上课即可。对于课堂中学生说话、发信息,甚至听音乐等不认真听课的现象或者违纪行为,不予以管理。部分老师也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没必要像中小学生那样严格抓纪律,对于学生旷课,也视若不见。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造成教师不了解他们的基础、需要,因而不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是不利于英语教学的,英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汉语的表达,增多英语的表达,也可结合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让学生们猜测意思。如果实在是无法理解的,再结合汉语给学生们进行讲解。课堂管理就是师生共同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课堂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融洽的,学生应该是在快乐中学习。

二英语教师课堂管理对策

英语老师必须有一套课堂管理对策来尽可能防止学生们出现以上不良情况,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1.营造和谐民主、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英语教师进行课堂管理需要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保证有积极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展示自我。英语老师可在课堂随时与学生们保持互动,增强课堂提问的随机性,而不能为了使学生们能回答出问题,就请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来回答。对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老师应保持耐心,给予引导,帮助其建立信心。英语老师讲课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如果能在课堂上充分运用面部表情和一定的幽默语言,会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们也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对英语产生兴趣,提高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效率。教师需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更轻松地融入英语课堂中,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积极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言的能力,尊重他们发表的意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开口说英语的愿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2.明确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每个学期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充分激励学生,例如让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等,利用考证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作为英语教师,可以将英语的学习和就业的职业技能培养联系起来,保证实施“能力本位、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更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3.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纪律保障方案,规范学生行为为了高效地组织英语教学,教师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纪律保障方案,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上课准时点名,学生们的考勤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们养成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们在教室前排就座,不允许分散坐或者选择教室后排就座等。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英语课堂上的正常秩序,才能让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当然教师不能在讲台上“一站到底”,应经常在教室走动,对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做其他与课堂无关事情的学生予以提醒。总之,英语教师的课堂管理不仅仅对学生有要求,对教师更是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给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开展有效的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陈彦希 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8篇:课堂管理范文

一、把握轻重缓急,有效控制节奏

现代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节奏加快,但这个快又是相对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如果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一般说来,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语言操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教学环节的更替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还可以跳跃,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尤其是教师发出的指令,评价性言语等更应简化和加快语速,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节奏宜缓,缓而不松,疏而不虚,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把握知识容量,合理控制分配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脑筋思考理解消化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弛得当,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制定课堂常规,营造有序氛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在有序的课堂规则中实现的。课堂规则应使学生明确课堂的行为要求,使学生明白行为所依据的标准,从而使课堂行为规范化。规则一旦建立,教师首先要严格遵守,同时监督学生是否严格遵守。教师对学生要平等看待,一视同仁,要言必行,行必果,建立自己的威信。切忌管理前后不一致,否则会使课堂管理失控,使教师和学校陷入被动局面。首先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抓好期初工作。在第一节导言课上,就要向学生提出一些行为要求。如,专心听讲、不讲废话、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等,使他们明确在英语课上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案例A】

一个刚入职的英语教师A,带了一个新班。

第一堂课,学生先试探性地故意胡乱提问,他给予了热情的解答;学生再试着小声讲话,他仍然微笑着讲课,视而不见;学生胆子大了,开始打闹起来,他客气地请学生遵守纪律,学生胆子更大了……后来,这个班的课堂纪律失控,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目标无法按时完成,甚至遭到家长投诉。

【案例B】

一个刚入职的英语教师B,带了一个新班。

第一堂课,在讲新课前,他花了10分钟先给学生讲课堂要求,重点强调纪律。对于上课时讲话、做小动作、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和不交作业等行为,他都设立了明确的要求和惩罚措施,最后以一句“相信能和学生愉快合作,学好英语这门学科!”结束了课前“约法三章”。他讲话时中气十足,学生感到很有威慑力,之后的课堂纪律上,他按要求“惩罚”了几个学生,学生更加遵守纪律了。这样教了一学期,他的课堂效率高,课堂气氛活跃,家长评价一直很高。

由此可见,在课堂上与学生第一次见面,不要忙着讲授知识,而要有理有据有节地做纪律要求,和学生“约法三章”,才能为今后形成良好的纪律氛围奠定基础。

三、掌握多项技能,灵活控制课堂

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课堂问题会多种多样。最好的调控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是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适应课堂环境,逐渐减少问题的发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行为,教师要学会灵活处理。

1.暗示控制

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地观察课堂上每个学生是否专心听讲,当某一学生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一个成功的教师,其管理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给一个无声的眼神、一个无声的动作都可以起到绝妙的作用,一旦课堂问题行为发生,教师可采用暗示的手段不惊动他人、不影响教学及时予以制止。

2.语音语调

通过教师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学生能分辨出教师是否在强调重点,还是在个别提醒,或是情绪交流等,这不仅对英语课堂中沉闷的学习氛围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而且还能对于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起到提醒和暗示的作用。

3.提问

当英语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或者和别的同学讲话、捣乱时,突然问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教师刚刚讲过的,只要注意听一定能回答出来,但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这可引起捣乱学生的重视,使之不敢再捣乱下去。一般来说,这样的学生答不上来,此时,万不可讽刺、挖苦他,因为教师突然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提醒捣乱的学生,停止他们的不良行为,否则会起副作用。

4.课后处理

第9篇:课堂管理范文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管理问题十分突出。学生不认真听讲、玩手机、吃零食、交头接耳、看课外读物、打瞌睡、迟到等现象严重干扰了语文课堂的正常进行。课堂秩序混乱,课后环节也无法有序开展,有些同学不做课后作业,少写或找人,应付了事,这直接影响了下一次上课的复习和新课进度。课堂管理成了一件令语文老师十分头疼的事。

二、问题分析

1.生源质量一般。初中毕业生中成绩突出的学生大部分被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录取了,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多是成绩平平且不愿失学的学生。他们大多学习基础差,不自信、不勤奋、易受挫,缺乏探索精神。

2.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中职学生大多是十六七岁,且是独生子,知识的宽度和广度不足,社会阅历更不足,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语文学习。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逆反情绪严重,不能理性学习,兴趣成了学习的方向标;个人意识强,集体意识差,无视课堂纪律。

3.语文学科的独特特点。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知识序列性差,学习语文周期长、见效慢,这就特别要强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

4.中职语文课的地位。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是基础课,是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服务的。虽然语文课重要,但相对来说,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更高一些,而不愿把时间花在语文学习上。

5.语文课教学条件简陋。大多数情况下,上语文课时学生面对的是毫无新鲜感的同一间教室、同一块黑板,很少有机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6.学习环境封闭。学校是寄宿制管理,大多数同学是第一次住校生活学习。长时间地在校生活难免会让他们产生烦躁厌学情绪。

7.语文无用论。上海市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2010年1月24日《长江日报》)学好语文并不能带来直接的既得利益,例如评职称、考研究生等,所以语文日渐受冷落。然而,功利色彩明显的学习动机,无疑将会把学生引向一个人文品质缺失的可怕境地。“语文无用论”的泛起在国力日益强大的现实环境中显得极不正常。自主考试科目轻视甚至排斥语文学科的现象突出,令人担忧。毕竟,考试的指挥棒直接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中职学生在对待语文课时也表现出了“语文无用论”的态度,他们认为来学校是为了学技术的,将来不当作家,不当诗人,没必要多学语文,够用就行。

以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或轻或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所以也就影响了语文课堂管理。

三、解决办法

语文老师作为一个个体,不可能也没能力同时解决影响语文课的种种不利因素。这时语文老师应该向内求助,不断超越提升自己,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将语文课讲的精彩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课堂管理的方法,开创一种“人和”局面,即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处。那么建立一个开放、包容、有序的语文课堂环境就容易多了。

1.做一个幽默、责任心强、和蔼开朗的好老师,做一个主动关注、了解学生,善于和学生沟通的好老师。在我国第26个教师节前夕,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进行的一项专题调研发现,学生们认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身上应该具备的最主要特征依次为:富有幽默感(23.52%),责任心强、尊重和关爱同学(23.42%),和蔼、开朗(21.72%)。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希望老师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36.21%)和思想道德水平(31.89%),其次为学业和身体健康方面以及人身安全和其他。这充分表明学生普遍有被老师关注、了解、沟通的内在需要与渴望。(2010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报》)比如我常向学生学习方言,使用一些网络语言,讲一些笑话故事,和学生一起唱歌等等。老师自己的心态要阳光、乐观、积极、包容。学生不讲理,老师不能不讲理。我把自己的QQ号和手机号向全班同学公布,鼓励和邀请每一位同学和我沟通交流。这些方式使我获得了更多的学生信息,增进了师生友谊,让我在课堂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轻松自如。

2.任用更多的语文课代表和志愿者。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当语文课代表,一般会有七八个同学举手,那么就将这些同学全部任命为课代表,能起到规模效应。以后将语文课的好多事务平均分配给他们去做,比如收发、统计作业,做课上小组辩论的组织者、发言人等等,还要不时地让那些不是语文课代表的同学来做志愿者,以此来扩大参与语文课事务的人数。老师要经常公开表扬他们,也要优先推荐他们参与学校事务,在学期、年度评先进,进入校团委、校学生会及社团组织,向报纸杂志投稿时也要优先推荐他们等。这些同学是语文课的中坚分子,他们会感染和吸引更多的人团结在他们周围,也就更加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和课堂的管理和稳定。

3.突破陈规,营造新意,创造有利的契机。老师在课前三分钟就应走进教室,和学生们聊聊天,了解他们最关心什么。这样做既了解了学生的情况,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又联络了师生情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管理的效率。我上课时不要求值日干部喊起立的,铃声响过我会拍拍手说一声:“孩子们上课啦!”教室立刻就安静下来了。

4.课堂纪律大家管。利用学习应用文“建议书”的机会,我向学生发出倡议,让他们写作《如何管理语文课堂纪律》的建议书,经过同同学们商讨,从中选定了几条可操作的建议:(1)为大家唱一首歌,或者说个笑话、讲个故事。(2)做一件好人好事。(3)成立语文课纪律管理委员会。由五位大家公认的公平、公正,有爱心、有辨别力的同学组成,对课堂上发生的纪律问题该怎么管和老师一起决定。

5.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同学注意力不集中,在干别的事,不要在讲台上大声点名指责,而应微笑着用眼神示意他,或示意他周围的同学提醒他,或者老师走到他跟前轻轻敲一敲他的课桌,这些柔性的管理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6.换位体验,请学生当老师。我经常会请那些自我约束力不强还心存侥幸的同学做我的助教,邀请他到讲台前听课,还要请他观察并处理课堂的纪律情况。这样做可以一举多得,这些同学往往比坐回他自己的座位上听课效果要好,既锻炼增强了他的自我约束力,还维护了课堂纪律。

7.从国学中寻找语文课堂管理的源泉。学生人手一册《弟子规》,每次上语文课先诵读一段《弟子规》:见人善/即思齐……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诵读之后学生的情绪明显就稳定下来了,上课时更能集中注意力了,课堂纪律也就有序多了。让学生领略国学的魅力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其懂得笃志勤学的道理,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