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节课程标准有两条: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教材只着重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根据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课程标准要求,首先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先讲述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速度、周期等基本的运动特点。之后教材再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两段教材,堪称是姊妹篇。这种分述,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地球的运动特征(地球在自转同时还在绕日公转),有助于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运动特征进行比较。
本节教材内容在组织和表述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注重与初中地理相同知识点的衔接。初中地理已经学过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但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地理的这部分知识相比初中地理有了进一步深化,体现在教材中概念的表述更加严谨、图像的选择更接近实际、注重说明地球运动的变化等方面。②注重用图像阐释地理知识。教材中涉及到比较抽象的概念,注意用图像使其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③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地球公转”。通过本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行星,并且在初中阶段也学过地球公转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为本节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储备。所以,学生对本节知识不会太陌生,课堂教学应该比较流畅。
三、设计思路
在学习本节地球公转知识时,可采用演示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可使用列表比较、课堂检测等方法,以实现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准确掌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地理审美情趣观;通过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和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突破方法:使用实物演示和模拟实验演示、多媒体动画演示、图表展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达到理性上的认识。
六、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采用演示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教具使用地球仪、三球仪、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等。
七、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三球仪,转动地球。
(设问)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同学们知道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教师归纳)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自转,另一种是公转。地球是运动的,运动是美妙的。正是由于地球公转,才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四季变化。这节课就来学习地球公转。
[板书] (一)地球公转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三球仪,让学生观看地球绕太阳公转。
[板书]1.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组,推选学生代表转动三球仪(注意:方向为逆时针),让学生细心观察。
(教师归纳)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均为自西向东。
[板书]2.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三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
(学生活动)按照学生的分组,继续让学生代表转动三球仪,让学生细心观察,认识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并让学生试着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
(教师归纳)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时间为一年,约为365日6时9分。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于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板书]3.黄赤交角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三球仪,让学生观察黄道面和赤道面,以及黄赤交角。
(学生活动)按照学生的分组,继续让学生代表转动三球仪,让学生细心观察,认识黄赤交角。
(教师归纳)地球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23.5°。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约为66.5°,即90°-23.5°=66.5°。
[板书](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过渡)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加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产生了一系列地理现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表现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等现象。
[板书]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00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演示实验)运用自制教具演示正午太阳高度,让学生观察。
(学生活动)让学生代表演示正午太阳高度,并与其他学生交流。
(教师归纳)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板书](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图表展示)指导学生总结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并完成表1的填写。
(教师归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所有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所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所有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90°,而一年中有两次。
(活动探究)运用地球仪,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归纳)正午太阳高度H=90°-两地的纬度差(该地的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
[板书]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多媒体演示)读二分二至全球光照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设问)分析二分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
(教师归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设问)分析夏至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
(教师归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昼长最长,达24小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减小。
(设问)分析冬至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
(教师归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昼长最长,达24小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减小。
(教师总结)通过表2引导学生总结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①绘制和判读太阳光照图(指导学生绘画和判读,并提醒学生应注意的事项);②认识晨昏线(指导学生认识不同时间晨昏线的变化)。
(设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地表有何影响?
(小组讨论)学生就此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归纳)①同一纬度受热情况随时间产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四季;②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带一年中受热不同,从而形成五带的划分。
[板书]3.四季的更替
四季更替的表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教师归纳)地球公转使地球中纬度地区产生明显的四季变化。四季的变化是一种天文现象,表现为当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即夏季为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为冬夏的过渡季节。
(活动拓展)四季的划分(北温带国家普遍采用):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过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不仅使地表产生四季的变化,也形成了五带的划分。
[板书]4.五带的划分
五带是指: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五带。
(教师归纳)由于南北纬66.5°是极昼、极夜出现的界线,所以南北纬66.5°称为南、北极圈。南、北极圈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知识小结:
正午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
随纬度变化 随季节变化
读下图,回答(1)~(3)题。(注:图中α的角度为23°26′)
(1)图中所示节气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逐渐缩小
D.松花江干流出现明显的汛期
(3)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当是( )
A.15°E B.30°E
C.15°W D.30°W
分析:(1)无论什么季节什么时刻,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北极星光永远只直射地球上的一个点――北极。图中给出了北极星光线,也即是给出北极点。由α=23°26′可知,此时地球上极夜的范围是北极圈(66°34′N)及其以北地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图中所示节气日是冬至日。
(2)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对应的时间是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到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近日点(1月初)时,受到太阳引力大,公转速度最大。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远日点(7月初)时,受到太阳引力小,公转速度最小。冬至到春分,要经过1月初,因此,冬至到一月初期间,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一月初,近日点最快);一月初到春分期间,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A项错误;此时,北半球为冬半年,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在其吹拂下,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项错误;松花江干流会有两个明显的汛期,在4、5月份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大量融化,使河流发生春汛。7、8月,夏季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降水使其发生夏汛,D项错误,C正确。
(3)解法一:甲地位于晨线上且昼长为10小时,说明其上午与下午的时间长度各为5小时,并以正午12点为分界点,得出其正值日出,时间为地方时7点。晨线和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即图中0°经线)地方时是6点,甲地与之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应相差15°,且甲地位于0°经线以东,应为东经15°。
解法二:甲地昼长为10小时,则其所在纬线对应的昼弧长度为10时×15°/时=150°,图中甲地上午对应的一半昼弧长度为75°,而图中从0°经线到直射点所在经线的跨度为90°,所以,甲地所在经线与0°经线相隔15°。而甲地位于0°经线以东,所以为东经15°。
解题指导:晨昏线所在平面总是和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的摆动幅度是46°52′。晨昏线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当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时,太阳直射赤道。晨线和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6点,昏线和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18点。
强化训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节气为__________,这一天上海是_____(季节)。
(2)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___小时。
(3)图中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
(4)图中B点昼长为_____________小时。
(5)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和热带的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冬至日 冬季
(2)12小时
(3)90°
(4)24小时
一、有利于营造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
对地理教学而言,教师如何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成功导入新课的关键。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要如何创设适当的情景,以便导入新课的内容。恰如其分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展开。
比如,我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为了成功导入新课,首先播放了一段有关飓风的录像,只见狂风席卷着乌云呼啸而来,巨浪排山倒海地冲向陆地,高大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房屋被摧毁,地面的物体随着凄厉的呼啸声在空中飞舞……或播放2008年南方雪灾实况,看完这样的画面以后,学生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接下来,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这是什么样的天气?”“它有什么样的危害?”“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在学生讨论之后,导入新课:“天气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今天就要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天气系统,学习有关天气的各种知识。”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气氛也活跃起来了,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多媒体通过软件控制,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青藏高原,首先显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点击青藏高原的位置,图上出现青藏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在高原上出现高大山脉,直观地反映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景象;接着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电脑上做练习,即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重难点突破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某些内容过于抽象,虽经教师再三讲解,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现代教育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相比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模型,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没有立体感,难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利用各种地理素材,制作一个Flash课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多次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在脑中构建地球公转的动态三维立体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动手绘制“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示意图。在讲述过程中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地面上影子的季节变化),引导学生巩固理解、应用知识。这一课件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真实地模拟了这一地理现象,给学生形象直观地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就不会死记硬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要点,做到一图在心,以不变应万变,《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电教媒体凭借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五、有利于集思广益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备课方式,大都是教师各自为政,在办公室或在家中独立完成,集体备课的时间很少。由于地理教师所受的教育和能力不同,同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上课的教学效果不相同,层次上有差别。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学条件得到改善,许多高中已经配备了教师备课用的计算机机房,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一年级组的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群策群力,编写教案,构建课件框架,列出课件所需的各种素材,由精通课件制作技能的教师负责课件的制作,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制作出来后,同一年级组的教师可以使用同一课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反思
一、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在教学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地理,把生活经验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到平时生活中充满着地理问题的种种奥妙,使他们倍感亲切,内心感到地理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一节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此知识点,上课前我先问学生,为什么人们在装修房间时把暖气装在房子的下边,而把空调装在房子的上边,这有一定的科学性吗?学生都争先答说:“暖气周围空气热,向上运动,而空调在周围的冷空气密度大做下沉运动。”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答得很好,也有助于对热力环流知识的学习。
二、结合知识实际,巧设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疑难,或是学生原有的认识与新授知识冲突,或由于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产生障碍,从而去设计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建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日界线”知识点时,我在黑板上已经画清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向左加一天向右减一天,这是人为规定的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日期早一天,就像地方时与区时计算中东加西减一样,可学生停留在时间计算的误区中还是摇头,觉得不理解。为此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孕妇坐着由西向东行的船上,在日界线西侧生下一个女孩,这时船继续向东行,过了日界线后一个小时,又生下一个女孩。但后出生的妹妹的生日却比先出生的姐姐早一天,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学生很感兴趣,探索、讨论不断,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中。带着问题,最后大家轻松地理解了日界线两侧日期加一天与减一天的内容。
三、恰当运用电脑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由具体生动到抽象概括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某些内容过于抽象,虽经教师再三讲解,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现代教育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相比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地球的公转”一课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模型,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没有立体感,难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地理素材,制作一个Flash课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多次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在脑中构建地球公转的动态三维立体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一课件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真实地模拟了这一地理现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就不会死记硬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从而真正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要点,做到一图在心,以不变应万变,《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电教媒体凭借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四、根据教学实际,设置易操作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营造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操作化情境,如查找资料、动手、演示、观察现象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学习,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例如,在讲低气压系统和高气压系统与天气时,我教学生用左右手进行判断,具体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低压气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方向气流向上运动,四指自然握拳表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运动。学生都用手比画,这样在近地面气旋形成北逆南顺的规律,高压反气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气流向下运动,四指自然握拳表示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学生用手比画,这样在近地面反气旋形成北顺南逆的规律。在这种教学情景下,师生少说多干,在干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很轻松就掌握了容易混淆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处理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在总体框架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材的表达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大幅度更新了学科内容,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为适应高考提前一个月的要求,2003年的正式版又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使教材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里,采用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相应的处理。下面以第一、二单元为例,谈谈对教材的处理:
一、补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或联系实际举出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时事、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有关的事例,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方法。
例如教材中提到,目前能够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地球有150-200亿光年。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大多数天体的寿命与太阳差不多,约为100亿年,那就是说现在看到的最远的天体其实很多已经不存在了。不存在的物体还能被人们看到,宇宙实在是太奇妙了。宇宙的演化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天文学界建立了不同的宇宙模型,其中比较得到公认的是“大爆炸宇宙学说”。教材提到“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而且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作为整体的宇宙,也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体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实际上体现了“大爆炸宇宙学说”的基本思想。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关“大爆炸宇宙学说”的知识。地外文明的话题使许多人感兴趣,并引起了许多科学幻想的故事,然而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有许多谜。教师适当加以讲述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问题在新教材中作了浅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道理。只要求学生知道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而不分析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本节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作为意义之一的偏向问题与地球运动之间有何关系呢?学生往往感到非常困惑。教过老教材的老师都知道,水平运动物体偏向产生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笔者作过比较,在一个班按新教材的要求讲授,另一个班则增加偏向的原因分析,结果第二个班的效果要比第一个班好些。
二、删减
对于教材中一些与主题联系不密切,或超过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点,如果不能用其它方式处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不讲。
“地方时”是中学地理的难点,新教材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用了较大的篇幅(约占了本节内容的一半)来介绍地方时、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区时的计算;并通过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各国在理论时区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计时系统各不相同。如何在短短的一个课时里,讲清楚包括地方时在内的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可能是令地理教师颇感头痛的问题:简单提一下地方时、时区、区时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不过是初中知识的机械重复;稍加发挥,那就可能不是一两个课时所能解决的问题了。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抓住本节的中心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只让学生掌握由于地球的自转,使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即可,其它内容一概不讲,腾出时间来分析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原因(如前文所述)。讲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后,专门安排练习课,结合练习题的讲解回顾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的概念及有关的计算方法;各国的计时系统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显然,这样处理后重点更加突出,教师也容易把握。
教材图2.8所示的“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中,已经删除了老教材中对等压面弯曲情况的描述,但保存了等压面及其弯曲状况的图示。对于高一学生而言,等压面本身就是难点,而且学生也很难理解气压高低变化与等压面弯曲状况的关系。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采取边讲边作图的办法,略去等压面,只画气压中心和气流运动方向,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
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教材用了四幅插图,图中有河口沙坝、滨海平原、潟湖沼泽、汊道间浅滩、侧翼边滩、三角洲平原等名词。显然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最好的做法是不涉及这些概念。
三、分解
把知识点尤其是难点知识进行分解,分步到位,也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方法。
以月相为例:月相的成因一方面是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月球、地球、太阳运动而形成的三者位置的变化,学生要理解就有一定难度了。老师们一般的讲法是列表格进行比较,内容大致包括月相出现的日期、同太阳出没比较、月出时间、月落时间、夜晚见月情形等,然后依照月相成因示意图,按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满月的顺序依次讲解。要让缺乏空间概念的高一学生理解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天体的运动而产生的月相及月相的变化,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部分内容可以作如下处理:第一步,把地球和太阳当成是静止的,即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只考虑月球的公转,结合月相成因示意图,讲解从新月到满月各月相的形成;第二步,把太阳当成静止的,即不考虑地球的公转,但考虑地球的自转和月球的公转,再结合月相成因示意图,讲解各月相的月出时间、月落时间以及同太阳出没比较、月面朝向等;第三步,在学生理解了前两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填表,把知识加以巩固。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两部分内容,可以这样处理:先讲同一天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即纬度分布规律;再讲同一地点一年中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即季节分布规律。
四、重组
指教师把教材中不同的章节但彼此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或把同一章节的部分内容重新组合后进行教学。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这部分内容中提到“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介绍了由于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人类使用电冰箱、冰柜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关于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的破坏,在第七节“大气环境保护”中有详细的叙述。为了不使知识点重复,可把它们组合到一起:讲完大气的组成后告诉学生,“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并不是固定的,人类活动已经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专门来学习。”
在“大气的运动”一节的最后,教材提到:“在实际的海平面分布图上,等压线是弯曲的,形成一个个低压和高压中心。风向与前面所述规律一样,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低压中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压中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文中所述的是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而关于气旋和反气旋,在第五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中有详细的介绍,因此也可以把它们组合到一起。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两部分内容,组合起来讲述效果也不错:通过列表比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等,能加深学生的印象。类似的还有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等等。
五、转换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教材的难点内容作变通处理,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很广。
关键词:学习兴趣;地理课堂;教学素养;师生关系
开学初,学生往往能积极配合,学习较为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再那么积极,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地理课堂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和兴趣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课堂效率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提高教育教学素养,让学生享受地理课堂
教学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一名优秀的教师,须是一个对教育和课程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和领悟、懂得教学规律、深知学生学习心理、巧于驾驭教学过程、善于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人。只有具有了很高的教育教学素养,才能让学生“信其师、得其道”,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地理。
首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言行一致,学生就会观其行,听其言,信其师;如果教师博学多才、旁征博引,学生就能打开智慧的大门。
其次,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专业能力素养。新课程背景下,作为地理教师必须培养多渠道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开发乡土地理教学材料的能力、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能力、指导学生实验和实践的能力、教学调控应变能力、学习评价能力等等。
再次,在不断完善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要利用自己的专长重点发展“核心素养”。发展“核心素养”是广大地理教师提高个性魅力的最有效方式。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
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思维和情感,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合作的情境与机会,营造出探究性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将时事热点材料、生活中的地理素材、相关典故等灵活运用到课堂的教学情境设计中。比如,在学习《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一节时,引用《三国演义》中的“上方谷之战”,利用投影仪展示出相关图文材料,提出问题“上方谷的这场及时雨是偶然的吗?如果有其必然性的话,那其中又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此时,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已被点燃,之后的探究活动自然水到渠成。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教学手段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在课堂教学中,广大地理教师可通过直观教具、投影仪、演示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将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事物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较快地理解掌握相关地理现象、地理规律,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内容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显示地球的公转运动,使学生获得“地球始终倾斜着绕太阳公转”的直观印象,接着播放动画“黄赤交角的形成”,指导学生用硬卡片自制简易的“地球仪”(画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通过以上过程,学生对“黄赤交角的形成”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投影展示图片“图1-3-3黄赤交角”“图1-3-4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并指导学生(同桌相互配合)进行适当的演示:①课桌上整齐摆放一摞书,最上面的那本书看做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太阳位于书的中心位置附近。②A同学用自制的地球仪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地球公转姿势(始终倾斜)。③B同学注意观察并在地球仪适当位置上标注出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四个位置时的太阳直射点。④根据模拟演示结果,A同学制表总结“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并归纳移动规律。⑤B同学作图,表示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课堂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要有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理念。你不会学地理,我来教你学地理;你不愿意学地理,我来吸引你学地理。在教学中要设身处地多为学生着想,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少训斥,并充分运用激励手段,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显其能、各展其才,要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只有对地理学科感兴趣,愿意学,主动学,才能学得好。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这样我们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理教学 过渡语言 使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05-01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使用过渡语言,承上启下,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思维,温故知新,复习加深理解学过的知识,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也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教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增加课堂教学的美感。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过渡语言的使用技巧呢?
一、如何把握过渡环节的时机
过渡的时机一般是:新旧知识间、新旧课之间往往需要过渡;教学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即完成一部分教学内容转入其它内容的教学时需要过渡;教学环节承转时需要过渡,例如由教师讲解到练习、讨论等学生活动,或由学生活动转入教师讲解时需要过渡;由课堂教学联系实际案例时需要过渡;教学结束布置预习任务时需要过渡等。
二、如何把握过渡环节的技巧
1.设置悬疑进行过渡
设置悬疑进行过渡是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事先酿成一个悬而待解、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再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解决,既学以致用又有前后照应之效。例如,在讲解《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节时,预先设置悬疑“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之后,美国公民非常担心受到影响,他们的担心是否多余?”,引起学习的兴趣却又悬而不决转入课堂教学,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学习之后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个问题,最后又可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部分的教学。
2.利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实现自然过渡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有很密切的联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完全可以实现过渡目的。这种方法将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讲解和过渡浑然一体,可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这种过渡方法对于条理性较强的知识内容较为适用,特别是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例如,在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时,完成“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教学后,教师提出“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然后直接过渡到“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内容的教学。
3.通过对比进行过渡
当两个教学内容之间相似时,可以通过对比进行过渡。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学习“地球自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后教师可提出“地球在自转同时还在绕日公转,下面我们来分析地球公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然后通过对比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地理意义等,完成“地球公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的教学。
4.转折过渡
当两部分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别时,可以采用“但是……”“然而……”“却……”等词语达到过渡的目的。例如,进行《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完成“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活动后,教师提出:“这是一种理想状况,而实际情况是地球在运动、地表性质并不均匀”转入“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教学。
5.对上一环节进行小结实现过渡
这种过渡方法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课堂教学环节之末。教师在上环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教学的重点做一小结,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例如,进行《常见天气系统》一节教学时,讲完“锋与天气”教师进行小结:“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锋面活动形成不同的天气现象,这是冷暖气团的相互运动造成的。其实,一个地区大气的水平涡旋也可以形成天气系统,影响天气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这种过渡方法的优点是,能再现教学的重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教学效果。
6.通过拓展延伸来完成过渡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后,通过引导学生向课外扩展,将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关联, 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实现内容或环节的过渡。例如,在进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时,讲完“地域分析规律”之后引导学生读“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并思考:“我们分析的地域分析规律规律,有没有不吻合的情况?如果有请在图上找出,并思考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导学生考虑“非地带性规律”并展开教学。
7.结合对上一环节或内容的评论来实现过渡
这种过渡方法是教师对上一环节或以前所学知识的优劣、利弊进行精要的简评,从而提出新授知识的一种过渡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一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上环节知识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暗示学生学习下环节内容的方法,以便把上环节知识与下环节施教知识进行比较教学。例如,在进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时,完成“大牧场放牧业”的教学后,教师进行评价:“刚才我们通过表格分析归纳了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案例”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很好地理解了形成这种农业类型的区位条件。那么,我们再以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乳畜业’”。
总之,课堂教学的过渡环节对于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具体什么时间过渡,运用什么方法实现过渡,还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和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建林.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刍议[J].地理教学,2010-10
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时间和空间跨度大,长期以来依靠挂图、手画图等传统的教育手段进行教育,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有其局限性,现代信息技术爆炸性发展为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改变教学手段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须尝试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丰富地理课堂。
此前,由于学校条件限制,难以将多媒体教学常态化,这样的背景之下可利用有限的计算机登录各大教育网站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如新的教育理念、优秀教案和试题等。常见网站如:地理学科网、中国地理课程网初中地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吸取成功的教学经验能更快地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除此之外,通过网络还能及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如美伊战争、巴以冲突、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等,在授课的过程中把这些新闻引入到课堂,不仅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了解世界时事,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设备日渐普及,教师能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地理教学服务。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势,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①创设情境,感知氛围,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热情。例如在学习《长江的开发》时,播放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视频,配以歌曲《长江之歌》来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长江,感受长江的豪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课堂的探究学习状态中。②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地球的公转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七年级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让学生观看地球绕太阳公转,还可以让地球停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清楚看到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从而探究和归纳地球公转的现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使得以往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使用最多的PPT课件外,还应尝试不同的教学形式。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的学习中,时刻离不开地图的阅读和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了强大的地图处理能力。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内置有丰富的学科资源供教师使用,而且教师还可以把搜集到的资源(图片、文本、音视频等)分类存储到交互式白板资源库中。比如,在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时,可把我国行政区图和各省轮廓图放在资源库中,上课时,根据学习的需要放大或突出显示某一个区域,便于分区域学习省级行政区和了解各省的相对位置。甚至学生能够利用提供的各省轮廓进行拼图,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又如,在学习《澳大利亚》一节,分析农牧业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时,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别和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图放在一起,比较起来方便,从而能够分析出澳大利亚农牧业与地形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网络主题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团结协作的情感态度,适合于主题性的地理知识教学。比如,笔者和学生曾经结合乡土材料,提出了“水乡南通有必要节约水资源吗?”的探究主题,通过南通水资源专题网站建立,学生可自主浏览网页,了解家乡南通水资源的优势和不利方面,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激烈的辩论,并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及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看到。主题探究模式有利于学生技能、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人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平台与教育同仁交流教学方法,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新形势下学生新的需求。通过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给地理教学带来的影响必将深入每位地理人的心中。
作者:储呈伟 单位:海安县海陵中学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课堂;导学策略
课堂导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堂课高效与否与导学策略应用的是否恰当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常见的地理课堂导入策略有质疑、图表、电教、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只有精心设计导语,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课堂的高效性。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做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质疑式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学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质疑式的导学策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教学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教学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从而达到切入课题、要点明确和深化教学的目的。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中的“区域的基本含义”的教学为例,提问:“区域的概念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我们上学的所在地属于哪个区域?这些区域又是怎么划分的、划分区域的标志是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图表式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学策略
所谓图表式的导学策略,就是新课引入时借助文本插图、教学用图、仪器、图片以及模型等,由教师进行一定的讲解和演示之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期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的导学策略。而且其中的图表式导学策略的作用最为明显和直观,对学生理解疑难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帮组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中的“中国的水资源灾害”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由教师展1998年洪灾的相关图片,学生在感受到水资源灾害的同时着力理解导致这些水资源灾害产生的原因,这样通过展示图片,领悟水资源发生灾害时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努力珍惜当前上学
的大好机遇,从而逐步导入新课。
三、电教式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学策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电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采用电教的手段进行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因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就显得意义重大。通过电教手段,能将抽象化的知识形象化,能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Ⅰ中的“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也可采取视频的方式播放地球公转的过程,在学生观察中帮助其直观而又形象地理解地球公转,从而导入新课。
四、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是学生熟悉甚至亲身体验过的,将这些事物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讲湘教版“中国气候”一章时,可从本地的气候特征与近期天气导入新课,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亲切,这样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总之,导学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不管选取哪种导学方式,都必须以新课改为指导,始终坚持生本原则,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为打造一堂生动而又高效的地理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蒋敦杰,杨四耕.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2004-04.
[2]张昕,任奕奕.新课程教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004-04.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