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演讲与口才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演讲与口才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演讲与口才教案

第1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演讲口才;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53-02

一、课程定位研究

课程性质:演讲与口才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应该提高和训练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求职,升迁等具体问题。“口才、金钱、计算机”已被当今美国和欧洲各国列为生存的三大法宝和三大战略武器。若不具备演讲与口才这一素质条件,会影响学生的前途发展。所以,《演讲与口才》有必要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专业选修课来开设。

主要任务: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正确把握演讲与口才的特点、运用语言表达的技能、规律以及在不同语境中语言的灵活运用。因此演讲与口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能以及特定的职业口语风范与从业规范,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从事各种类型的职业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一)学情分析

目前一般高等院校还没有认识到演讲与口才对于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全面开设演讲与口才这门课程,没有特定的教学安排和计划,没有一套适用而规范的演讲与口才材,不利于增强学生口才的表达能力,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很难适应我们这个飞快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二)课程理念

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门新型的素质技能学科,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设计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教练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安排并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为课堂实训提供保障;设计能够刺激学生的任务和教学情境,使之产生口语表达、沟通的心理动力;掌控课堂实训环节,建构学生语言表达方式的一般思维操作模型;尝试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课堂行为;通过评价机制和激励性手段,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从而生成更强大的学习心理动力,确保课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3、精讲多练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精简、精要、精练、精彩、精辟。训练过程学生参与多、体验多、感悟多、提高快。精讲指导多练,多练巩固精讲,以讲带练,精讲多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讲练时间比为1:2。

(三)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总目的是提高学生汉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2)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克服低级趣味。

2、知识目标

(1)理解本课程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把握训练的要领。

(3)掌握基本技巧和方法。

3、能力目标

(1)纠正口音,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

(2)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形成明辨是非、分析言语活动优劣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公共场合中的会话能力。

(四)内容遴选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分析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核心技能目标转化为课程设置纲要。根据典型的工作过程传授技能及其相关知识,选择最基本的和最必需的教学内容(选材时坚持技能的主导性和职业的共同性,以经验和策略的知识为主,以事实、概念和理解、论证的知识为辅),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

2、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重组。依训练难易程度形成三大训练模块,每个模块均以“交流表达能力”训练为核心,全方位辐射到其它能力训练(如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

3、在模块内部设置教学情境,每一学习情境下都以训练目标为核心,结构知识点和训练要素,随着训练目标、任务难度逐步增加,训练内容越来越接近实际工作,使得相应能力得到显性的培养。

4、在每一训练情境后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作为课堂训练的补充和拓展。

学习此课程后,学生可以具备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实施

(一)在教学内容组织上,立足于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行动体系,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既顾及到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程序,又密切联系学习者的经验、心理特点。

(二)教学内容安排为三个阶段训练模块,分别侧重演讲与沟通主体外在形式、语言表达内容把握、处理以及两者的综合能力训练。通过阶段模块设置,螺旋式地排列内容,将理论知识、核心技能、工作态度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组合,使学生逐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既分散了学习难点,又增进了学习的兴趣。

(三)在每一训练模块下设置学习情境单元。每一学习情境下都以训练目标为核心,整合知识点和训练要素,设计实训教学。“实训导航”提出训练目标、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课时;“沟通无极限”提供该训练项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运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论风向标”为“课堂实训”提供理论知识点;“链接时空”主要提供一些操作性很强的例文,供学生阅读、学习;“课堂实训”提供了课堂操作的全过程,为学习情境的重心,前几个教学环节都为这一环节服务。最后,“自主学习”可作为课堂训练的补充和延伸。

四、教学建议

通过不断的探索改革,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针对高职学生和本课程的特点,我们不是以灌输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为核心,而是突出训练主线,力求精讲多练,体现实用性原则。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主要有:

(一)案例分析法:从经典的、优秀的口才实例出发,通过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或经验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关键在于做好经典、优秀实例的收集和挑选分析工作。

(二)讨论法: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训练学生的快捷反应能力,交流讨论、即兴交锋的能力。教师要精心设置题目,引发讨论,适时启发指导,并做好组织工作。

(三)活动训练法:设计一些课堂内的小型活动,如思维反应训练中的“超级链接”,能使学生在轻松活动中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课外大型活动,如普通话朗诵、演讲比赛,口才技能大赛,并让学生参与策划、组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四)模拟法:模拟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如模拟迎合,模拟抗回避,模拟推销,模拟求职面谈等等。教师应根据训练的目标创设各种不同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的口才水平在仿真的实战训练中得以提高。

(五)自主学习指导法:良好的口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个人长期坚持的系统化的自我训练,教师要设计提供给学生能自主训练的内容、模式,使课堂课外相结合。

坚持教学手段的创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的融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的各自优势。利用网络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评价方式

基本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过程化,评价标准公开化。评价方法:采用形成性过程评价、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系统,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领域进行考核评价。

六、课程资源开发

(一)教材编写应以实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编写指导思想,在提高口语表达和沟通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教案、教学参考文献、教学课件、训练题等上网,保证较充足的网络教学资源。

第2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实用口才训练;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实用口才训练》课程是高职学院中的一门具有人文性、通用性、工具性、职业性的公共基础技能训练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往沟通能力及职场口才的基础平台,课程以语言基础知识为底蕴,以思维、表达、沟通、从业等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做事”与“做人”的人文熏陶为目标,具备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优势,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通过口语交际、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职场情境沟通风范与职业表达规范,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专业所需的口头表达能力,最终帮助学生解决在与人交往、合作时的沟通问题,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社会生活、职场工作、商务往来等场合中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结合高职学生的表达现状,对接专业要求,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表达、沟通训练和职场演练三大模块,17个学习任务,共36个学时。

三、学情分析

笔者在《高职院校“实用口才”课程教学方法探讨》(2013年)中提到,高职学生在学习上呈现学习意志力不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主学习意识薄弱、人文素质不高等缺点,但是,他们身上也体现了活泼好动、思维灵活、喜欢展现自我的优点。他们在课堂上大多能积极主动地表达,配合教师进行情境演练、演讲等等,但由于他们的表达基础本身薄弱、理论学习的兴趣又不高,要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需要从理论上做深入指导,需要教师用更广阔的平台与他们交流沟通。

四、教学策略

目前,高职院校口才教学已经彻底打破了一言堂,实施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活跃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甚明显,原因有二:首先,这门课程尽管是小班教学,但是四五十个学生的班级,有限的学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久而久之,以讨论、游戏、情境演练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堂逐渐成了极少数学生展示口才的舞台,而另外的大多数,则成了兴趣盎然的看客甚至事不关己的“低头族”;第二,口才学习虽然以实践演练为主,但不可否认,适当的理论指导相当关键。既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演练,也要让学生有必要的理论学习,教师自然感觉时间上捉襟见肘了,从而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认识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知的主体,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应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在高职院校,针对当前学生的“手机控”、“低头族”特色,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就是信息化教学。通过信息化教学延伸课堂,把课前、课中、课后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师生、生生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反复地在教中学、学中做,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一)构建课程资源平台,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

高职学校《实用口才训练》课程借助世界大学城平台,搭建课程资源平台,丰富课程教案、PPT、微课、理论库、案例库和训练题库等学习资源,让学生宏观了解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计划等,并做到提前预习,课后复习。随时随轻松学习。如下图:

图1 《实用口才训练》资源导航图

(二)借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师生、生生互动平台

教师借用世界大学城课程教学平台、QQ、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分配学习任务、交流学习心得、评价学生作品、反馈学习效果等交流,从而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局面。

五、教学流程

以口头描述训练为例,《实用口才训练》教学流程如下图:

图2 《实用口才训练》教学流程图

(一)课前――理论学习

设计中,《实用口才训练》课程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强化,而课前以理论学习为主,学生接收到教学任务以后,按照任务提示观看视频、课件,并进入理论库阅读相关理论,再进入作业系统完成强化作业,同时准备口头延伸练习。当然,学生还可以通过大学城平台或者QQ、微信反馈学习状态和问题,教师则对接学生需求,有效优化教学。

(二)课中――全方位学习

课中的全方位学习分为两大版块,其一为旧任务检测版块,即上次学习任务后分小组布置的口头测试(口头复述:讲成语故事),每组轮流派一位同学参加测试,要求受测试学生根据所给主题写稿、改稿、背稿并脱稿演讲,从而检测学生对上次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

另一版块则是新任务的学习演练,包括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口头抽测、口头延伸作业的效果讨论以及情境任务演练等(根据教学内容有效调整教学环节),有效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情境演练法、任务驱动法以及游戏法等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安排学生做相关的理论评价,教师再加以总结升华,从而达到通过实践演练深化理论认知的效果。

(三)课后――拓展强化

师生在课后分别完成以下任务:

1.学生。首先,学习反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再次观看微课视频、辅助视频及案例分析进一步强化学习任务,在教师设置的“答疑专区”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状况;其次,作品讨论:每周的口头测试,教师都会选取学生的代表作品以视频形式展示在“作品交流区”,学生可以在世界大学城教学平台上观看到其他班的优秀作品或者争议作品,也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学习;再次,准备测试:这个是在平台下完成的,每个小组的测试对象应全力以赴地准备口头测试,组长和其他组员应给予支持;最后,延伸学习:网络平台还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辅助视频、图书资料等等,学生可以根据喜好阅览这些资源,增强学习效果;同样,训练题库里还有更多的延伸训练题,学生也可以自主选做,教师给予评价和加分。

2.教师。首先,在“答疑专区”及时回答学生学习困惑,并正面鼓励;其次,整理学生口头测试作品,展示优秀和争议作品,并给予点评;再次,根据反馈意见,反思、优化教学。

六、教学评价

(一)对教师的评价

本门课程应依据校内督导、校处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反馈意见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

(二)对学生的评价

本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课堂表现和教学平台表现,课堂表现则根据考勤、课堂参与(是否主动上台展示、是否主动表达、是否担任小组长、课代表等等)和过程性口头测试效果给分,占科目成绩的60%,而教学平台表现则根据完成作业状况、网络参与(互动次数、互动质量等)给分,占科目成绩的40%。

七、创新之处

(一)创新了口才类教学方式

口才类课程重在表达实践,现有的实用口才教学研究几乎都着眼于提升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本设计重在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现状,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探索新型的基于空间的信息化实用口才课程教学方式。

(二)丰富了空间教学途径

本设计构建的实用口才训练平台,将口才训练内容模块化、进程有序化、形式趣味化、效果互动化,并构建跨时空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台,真正实现学生在口才方面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泛在学习、开放学习。

参考文献:

[1]贺军李喜梅.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的空间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报,2013(9):21-23.

[2]王淑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英语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12-16.

第3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教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外因,最终只有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在写作教学方面,将课堂作文 和反思以及课下周记结合起来处理,既完成了教材规定的写作教学任务,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写作训练的不足,学生的写作水平较过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二、精讲课本范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地搞好专题练习,如语音题、字词改错题、修改病句题、古诗名句默写题等,有计划地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在处理教材的课文教学方面,充分认识到了本册课本以文学鉴赏为主要教学任务的特点,为配合教学,先后给学生作了“诗歌鉴赏”和“散文鉴赏”两个专题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组织了多次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使学生们成才,必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锻炼学生的朗诵能力;开展演讲 活动,阅读《演讲 与口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来源范文大全)生上讲台表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举行的诗歌朗诵会、诗歌背诵比赛、趣味语文知识问答、非常语文等活动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诗歌朗诵会上,学生踊跃上台,深情朗诵自己精选的诗歌作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诗歌的迷人境界中。在诗歌背诵比赛中,学生们将“课下十年功”展示于“课上的一分钟”中,让诗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以后,又外现为一种气质。其他活动也锻炼了同学,使他们更加喜欢我的语文课!

四、阅读教学长抓不放

高中阶段,特别是理科班,语文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按照“教学大纲”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较有效地组织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不断地把大纲推荐的阅读篇目介绍给学生,要求他们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利用零碎时间读名著,并通过考试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我自费为班级购置了多本经典名著,以期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增长他们的见识,陶冶他们的情操,养成热爱文学的性格!

教学成绩优异:3班和18班分别在同类班级中取得了不同程度地进步。其中18班由入班平均分倒数第一上升为倒数第三,各分数段优生数也取得了很大进步。3在班平均分和优生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本人也光荣地被评为优秀教师,这也是对我这一年来努力的肯定。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在教学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关系密切融洽,能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学工作恰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结合。我们就能落实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伟大构想。在新的学年里,我将继续(来源范文大全)探索讨论式教学法,积极主动地采用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讨论、思维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协助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第4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体系建设

近十几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普通高等教育各占半壁江山的规模发展目标,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中也出现了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忽略能力本位的现象,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就等于技能教育,这严重扭曲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作为主要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高职语文课程面临着处在专业课的夹缝中生存的困境,课程开设逐渐趋于边缘化态势。因此,我们必须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对高职语文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建设,认真思考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培养中有何功能,肩负着培养学生什么实践能力,如何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提供服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构建高职语文课程内容系统模块,如何创新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如何对高职语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教材、实训室等方面进行系统建设等系列问题,这些对于从事高职语文教学的工作者而言,都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学生总体水平低、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教学模式与工学结合模式不协调、各级行政部门不重视、教师缺少职教观念等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总体较低,但个体差异性较大,给高职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二是各级行政部门对高职语文课程不重视,随意删减课时,导致开设课时量严重不足,限制了人文素质隐的发挥,难以确保高职教育中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是教学内容少,很多与高中教学内容重复,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行业特色,职教特色不明显,存在着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的现象。

四是教师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协调,语文教师的职教能力不能适应教学需要,导致语文课程没有达到应用的教学效果。

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是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目标

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服从高职教育的总目标,要符合高职学院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与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总体目标中的定位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素质功能。通过语文学习,运用人文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生的完美,人格的完善,陶冶情操。二是应用功能。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专业服务,为学习专业及后续课程做好准备。三是发展功能。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善于论证、善于总结、善于决策,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根据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与作用,其课程教学目标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三、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方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起点,根据专业人才成长由初始岗位、成熟岗位、发展岗位的基本规律构建课程体系,是高职语文课教学内容选定的思路

高职语文课程内容要紧贴专业人才成长过程来进行系统构建。即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方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起点,根据专业人才成长由初始岗位、成熟岗位、发展岗位的基本规律,构建高职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的新模块。这一模块由基础模块A、专业模块B和拓展模块C组成。基础模块A对应初始岗位,即教学内容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基本写作能力等通用能力,为学生刚胜任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专业模块B对应成熟岗位,即教学内容针对各专业不同岗位而设置不同的子模块。拓展模块C对应发展岗位,即教学内容根据专业要求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设置的,可以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是适宜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较好模式

高职教育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实合一、手脑并用等特点。根据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系统模块,构建了三种基本教学模式,即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即挑选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章节,先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一块儿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评论。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让学生进行了综合实训,形成了能力。延伸式教学模式,即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求,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沟通的教学突破点,从语文出发,激发其专业技能的提升,来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项目式教学模式,即利用特定的项目趋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时,可设定这样的项目:模拟求职招聘现场,可将学生分成几组,扮演求职者、考官等角色,完成个人简历、求职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通过实际的项目演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才,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超越自我。

五、口语训练录音室、写作工作室、课外语文活动系统是语文仿真实验实训操作的重要平台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语文课程教学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应建设仿真实验实训操作开发平台。如为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建立“口语训练录音室”。为了训练学生书面写作能力,可建立仿真“写作工作室”。学生自己扮演写作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角色,学校可以把行政办公的一些文秘工作让学生来承办,如部分会议的组织与筹办、艺术节的召开、各种竞赛设计活动等,学生在“写作工作室”完成整个过程的一些文字材料。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课外语文活动系统。如知识墙报、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会、文学知识大赛、诗歌朗诵、书法等比赛、专题讲座、社会调查、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语文小组等活动。这些系列活动能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

六、校园网络资源和精品课程开发是实现高职语文课程开放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课外教学资源包括课外实训大纲、课外实训指导、学习指南、学习手册、项目习题、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测试题库等等。高职语文课程应构建多功能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教材编写与遴选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诸要素,充分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然后以教材为基础,编制教学录像、实训指导、学习指南、项目习题,供学生使用,并编写比较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供教师使用。还可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构建课程网络教学应用平台,教师把课程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等挂贴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建设,既要注重语文的理论性,更要重视应用性,做到精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使高职语文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提供服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高职语文课程的系统化建设还不完善,许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王燕.对高职语文课程转型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2] 高雅杰,郝春生.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8).

[3] 吕秋薇.浅析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J].商业经济,2008,(9).

第5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学习 注意事项

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同样,放眼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舌灿莲花,纵横捭阖,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在这种社会形势之下,口语交际成为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当今社会许多部门对人才的需求,而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中专,如果还只重读写轻听说的话,那将会为人才的培养带来极不良的影响。因此,口语交际训练对职业中专的学生更为重要,这就要求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口语交际教学在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即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训练。对职业中专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就是指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学会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听清话语内容,听出言外之意,领会说话意图,体会感彩,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为此,在教学中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在与人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不仅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强调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思维能力上的培养与提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口语交际的主体,而不是教师一人包讲,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真正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口语交际训练在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交际也属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口语教学中,“说”是其中重要环节,“听”可让学生收集“说”的素材,“说”才能真正得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训练后,要成为“想说、敢说、乐说、会说”的角色,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开展各口语训练的活动。

(一)把握课堂教学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口语训练

1.利用教材中阅读课文内容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例如散文《牡丹的拒绝》,对于这篇课文学生可能就很有想说的内容,他们可能想对牡丹的种类加以说明,他们可能会对牡丹被贬的故事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我们就不妨给学生提供一次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查找资料,然后每人在课上向大家介绍一种牡丹,看谁讲的精彩,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又贯彻了学校所提出来的“技能大比武”精神。

2.利用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来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在每册的语文教材中都设立了单独的口语训练单元,这些训练内容切合我们学生的实际,都是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在语言表达和交际中应注意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既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口语交际的内容,如语文教材中“感谢与拒绝”、“拜访与接待”等。

3.利用“技能大比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学校在教学中开展的“专业技能大比武”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结合教学实际我们开展了“诗朗诵比赛”、“辩论赛”等,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了自信心,又在寓教于乐中开展了教学活动,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创设特定的情境,锻炼学生的口语

口语交际训练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无法开展,要学生有话可说,单凭教材内容锻炼机会太少,还需在组织教学时,安排一些其它的情境来训练学生的口语。

1.要选择有意义的话题来组织训练

多选择一些学生既感兴趣又对今后的实际工作有帮助的话题,来组织学生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交际能力。如畅想未来、职业规划等。

2.口语交际训练的任务的落实

口语训练教师只起辅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在指导学生口语训练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落实,要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得到锻炼的机会。如在口语教学中设计一个采访活动,把全班学生分组,五六个人学生为一组,每组中安排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被采访的对象,让学生们以记者的身份向该学生进行采访。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采访问题,尽量是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又可以请教到好的学习经验。

(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单靠课堂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强锻炼,生活才是口语交际的大舞台,要在多彩的生活中学会口语交际。学生可在平时抓住任何一个练习的机会,例如朗读名句名篇,朗读古诗词,向他人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同学讨论问题,与朋友说自己的心里话等。

三、口语交际训练的注意事项

口语训练是一个双向活动,单凭教师是不能达到口语训练的目标,必须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训练过程,要落到实处,坚持下去。

1.过好自己的心理关

其实每个学生心理活动特别丰富,面对所见所闻内心有许多想法,但大多数学生是想说而不说,这情况有内心惧怕不敢说的,有想说而不知如何说的。第一种情况要消除自己的恐惧感,要放松自己,把想说内容大胆说出来。第二种情况则需要学生要有一定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把想说内容有条理有思路地说出来。这样,学生们才会从“想说”到“敢说”。

2.拓展自己的兴趣关

每个学生对学习生活中的见闻要多加思索与讨论,并多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由此来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等都有你感兴趣的内容,那在与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有了说的“兴趣”,也有了与人交谈的内容,从而达到了“乐说”的效果。

3.提高自己的思维关

说话的内容是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想法,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要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恰当的反应,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语言进行交际,语言要准确,表达要清晰,这需要从多角度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可多发动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观看一些辩论赛、演讲赛以及记者招待会的录相,学习一些精彩的语句,组织自己的语言。

参考文献:

[1]赵大鹏.语文基础版第二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5.

[2]张可君.普通话口语交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

[3]王群,刘伯奎.口语交际训练教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8.

第6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一、“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的提出及初步成效

“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是周校长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汲取各地名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提出的符合我校校情的教学模式。它的具体涵义是:五步:课堂教学按五个步骤实施。即:自主学习10(9)分钟,基础检测5(4)分钟,合作探究15(14)分钟,拓展练习10(9)分钟,新课导学5(4)分钟,共计45(40)分钟。两段:课后时间分为两段安排。即:强化训练30分钟,新课预习10分钟,共计40分钟。一体:每节课将课内外的85(80)分钟一体化安排设计。循环:前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新课导学”是后一节课的开始,每两节课之间均相互衔接循环。穿插:五步两段七个环节不一定绝对分离,可根据实际需要相互穿行。

为保证“五二一”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提出之初,周校长亲自对全校老师进行了“五二一”教学法的培训辅导,编印了“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简介材料。随着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结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又提出“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实施事项注意事项(一)、(二),作为理论的补充。在不断完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学校切实加强了落实“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教学实践的指导。学校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实地指导老师教学,广大教师积极试验,热情推广。一年来,“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的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一年级学生基本学会了各科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全校大部分教师基本掌握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比较纯熟;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参加市县两级新课改赛教的老师,采用“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授课,都获得了奖励名次。

二、“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模式实施现状

1.“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模式典型课例例举。我观看的是一节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离骚》。上课之初,一位学生站在讲台上即兴演讲,虽只有两三分钟,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让我不得不赞叹,此谓之“课前热身”。新课正式开始,老师用投影打出与屈原有关的一副对联,并由对联引出课文的作者屈原,继而引出课文题目《离骚》。接着是美文美读,在古筝背景音乐《高山流水》伴奏声中,学生像播音员一样完美地朗诵课文,之后其他同学进行重复朗读并点评,从而以读为突破口进入课文的整体感知状态。紧接着学生互查预习效果,进入自学释疑环节。五分钟之后,在学生小组互助释疑之后进入合作探究的阶段,各小组一方面展示预习学习成果,一方面帮助后进同学解决疑难,课堂气氛达到。再接着各组根据自学之后存在的问题,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并各派一名同学陈说。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解答。凡是通过学生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都做精要的点拨。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增强了合作意识,产生了自主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自信。老师对学生有疑虑的问题精要点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感知,真正做到了课堂的“高效”。最后老师要求学生对屈原一生进行评价,写成颁奖词,进行颁奖。课堂气氛再次掀起。这一总结活动完成了对课堂内容的拓展。在学生情绪非常高涨的时候,教师适时出示了下节课的导学目标。

2.“五二一”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从以上课例不难看出,自主学习、基础检测、合作探究、拓展练习、新课导学“五个步骤”,教师在课堂操作中一气呵成,不留痕迹。其中“合作探究”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探究阶段,为确保突破难点,每节课探究的问题一般不超过三个;而学生独立或学生之间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则不作为师生之间课内探究的内容。“拓展练习”是与“合作探究”的问题配套安排的,一般探究一个问题,安排一个课堂练习。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首先要求教师备好导学案而不是纯粹的教案,导学案一定要明确自学要求和方法。其次要论证好“基础检测”题,让学生通过自测知道基础是否达标。三是要合理安排“合作探究”的问题,真正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四是要恰当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去思考把握。纵观这些要求,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法最注重的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是课堂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活动展示或生生、师生互动,二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前需花大量的时间精心准备,老师要编写详尽的导学案,学生则要根据导学案来预习,查找有关资料,功夫在课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

3.“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我校开展“同上一节课”活动的现状来看,我认为,老师的教学观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更新,老师们备课上课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很多老师都意识到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控制讲解,把时间和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的探讨浅尝辄止,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有时问题提出后,学生对该问题思考不够或课前准备不足,老师只能自问自答。究其原因,一是有的老师对学生自学还“很不放心”,上课总要“亲自讲解”才觉得“过瘾”;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习惯于听老师讲解,怕“自主学习”,觉得自主学习特别费力,自主学习意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完善“五二一”教学模式实践的思考

第7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 教学思想 教学模式 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依据独立院校学生的语言学习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材的选择以及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上下功夫,探索出一套适合独立院校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体系、学生考核机制,多种动因促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发生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教改成果,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建立科学性的标准化课上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统一,即明确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应该习得什么的问题。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由同一教材组的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具体落实在标准化教案上。在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时,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促进语言习得。

(2)教学活动统一,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堂操作流程。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因素。教学任务的明确性: 确保所有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实施方法以及各自承担的责任;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差异性:教师要依据不同学习小组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学活动任务的难易度;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学任务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情境的仿真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一致;教学辅助材料的可读性:所选材料的篇幅和难易度适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信息性和人文性;节奏控制与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教学活动节奏过缓,学生则懈怠困倦;节奏过急,学生则疲累不堪,掌握好教学活动的节奏和时间分配有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的助推性:教师应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在学生陷入困境时能够及时帮助学生破冰前行,打破沉默和僵局。在学生表现出色时,要用恰到好处的语言予以表扬,挖掘学生的潜力并期望更好的表现。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对教学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想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受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所限而未能参与;认为教学活动毫无意义而主动放弃;游离于课堂之外,完全不能集中精力。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对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详细记录以上四类学生的百分比并对症下药。

(3)验证体系统一,即如何验证学生的掌握程度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通过学生的掌握程度来验证教学活动的效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其中包括学生对教学目标的领悟,对具体语言点的掌握,对个别语句的理解,对教学活动参与度的欲望,对教师讲解的理解度,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教师的期望以及对改进教学的建议等。定性的问卷调查更易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学习诉求。其次,跟进式测试。依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自编测试题,循环往复,不断跟进,摸清问题,洞悉原因,探索解决方法。最后,抽查作业。抽查不同学习小组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验证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并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

2 建立多样性的课下教学活动体系

2.1 成立院大学生英语合唱团

为了成立本次大学生英语合唱团,所有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从来自全院72个班级,20个系的200多个报名选手中选出32人成立了首届大学生英语合唱团。合唱团在各种场合的大型活动中为全院学生演唱英文歌曲18首,其中Don’t Cry on My Shoulder, Edelweiss,When You Believe, I Am Sailing, I Will Follow Him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的激情和活力感染了全院学生。

2.2 组织全院学生自愿参与的词汇大赛

为了扩展词汇量,鼓励学生多背单词,每学期开展四次词汇大赛,每月一次,所背单词以教材中的词汇为主。教师详细记录了每个学生的正确率,规定文理类四次通过90%的学生免期中考试,期中成绩为满分;艺术类四次通过80%的学生免期中考试,期中成绩满分。通过本次活动在班级中获得免试资格的学生倍感骄傲,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学生努力学习。

2.3 组织全院英语演讲大赛

为了培养讲演人才,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共同开设了英语口语提高班,为那些渴望提高口才的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同时以“外研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为契机开展院级演讲比赛。上一届英语演讲大赛全院决赛选手21人,其中09级日语系的袁纵横同学脱颖而出,并在吉林省赛区获得二等奖,点燃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2.4 组织全院英语朗读比赛

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在全院开展了英语朗读大赛。此类比赛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音面貌,因此在随机抽取的朗读内容中没有任何生词,篇幅短小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通过用心朗读领会到了语言的魅力,自此打破了以往英语课闷不作声、死气沉沉的局面。

2.5 开展“互助学习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选择性地辅导那些学习欲望强烈并积极主动报名的学生,力求通过四学期的跟踪辅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并顺利通过考试。本学期参与互助学习的学生都完成了“互助学习任务书”中规定的学习任务,课堂表现积极活跃,课下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3 建立严格的教师与学生考核机制

3.1 对教师进行考核

教师考核以学生评分和与学生面谈的形式进行。学生评分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与学生面谈所了解的信息比起学生给教师打分的评价方式更精确、更全面、更有用、更可信。学生在给教师打分时主要参考以下因素:

(1)有效开展教学。主要考察项目有:内容的相关性与持续性,即问题的提出与活动的设计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联系起以往学习的内容和相关经历,并为新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手段的低成本与高回报性,即讲解的展现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最本质的核心内容,能持续性地参与并有机会评价与反思;课堂活动开展的条理性,即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并能不断运用所学知识;知识领域的广泛性和错误的可预知性,即教师不仅有广博的专业领域知识,而且能预见并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问题的科学性与高效性,即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表达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评价的适时性与适宜性,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在合适的时间要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信息反馈的客观性与及时性,即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份作业,及时给予反馈意见。

(2)科学管理课堂。主要考察侧重点为:快速摸清学生的各种状况,包括学生的出勤、学习材料的准备、心理状态以及作业完成情况,有必要时做好记录;始终如一地引导学生步入学习轨道,即想方设法确保所有学生自始至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沉着冷静地处理突发事件,即尽可能地降低各种突发事件对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干扰;果断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即维护好课堂秩序,为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延伸课堂教学。主要考察以下两点:辅导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与学生签署“互助学习任务书”,通过课下单独辅导以及考核的形式跟踪学生的进展状况;辅导基础好并且准备考研的学生。当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时,教师要因人制宜,通过课下单独辅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4)深入教学研究。主要考察点有:发现并记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收集并解释相关数据;寻求有效解决方法;进行教学反思。比如,在开展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学生经常利用“中式英语”即中介语(inter language)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英语词汇的各种词性频繁误用、在翻译过程中用目标语来诠释母语文化等,教师根据这些问题开展了行动研究,推动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3.2 对学生进行考核

教学改革后,统一了考核标准,加大了平时成绩比例:文理类学生平时成绩为40分,艺术类学生平时成绩为50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没有扣分,只有不断累积加分,涉及加分的因素有:

(1)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考察以下方面:出勤率,从不缺课的学生给予鼓励分;参与度,经常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依据其表现给予不同的奖励分;表达力,能够清楚表达个人见解的学生加分;思维力,善于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的学生加分;想象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能创造性地协助教师开展活动的学生加分;合作力,能够积极地带动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学生加分;行动力,能够付诸行动去做事,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的学生加分。

(2)独立完成相关作业,主要考察点为:通过自主学习平成听力任务加分;完成口头作文并制作成音频文件上传加分;完成指定阅读内容并正确回答相关问题加分;能够参照教材完成写作任务加分;完成阅读材料中长难句的翻译加分。

(3)积极参与各项比赛,主要加分标准为:帮助教师组织各种比赛活动加分;入选院英语合唱团加分;入选院广播站英语播音员加分;参加全院英语朗读比赛获奖加分;参加全院英语演讲比赛获奖加分;参加全院英语词汇大赛获奖加分;入选院语言类才艺表演奖加分。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每位教师都做到了分层次、分级别、因人而异。比如对艺术类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考核时,就切合实际地降低了作业难度并同时加大各种才艺表演的分值比重,在必要时进行了跟踪指导。部分学生在教学中被委以重任,在活动中被推向舞台,在教学检查中被激励,在与领导座谈中被感染,多种动因相结合提高了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9):4-11.

[2] 萧好章,王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26-29.

第8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及严肃教研时间。

新教材选文大都文质兼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加学生的人生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在施教过程中着重注意渗透文化的观念、审美的观念、个性的观念、时代的观念和哲学的观念。真正体会到教材是知识和修养的引发点,教授新教材不能死板,要激活思维。

如果将教研活动切实地开展起来,那么每周一次的一个多小时对我们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动时间就成了开好会的关键。备课组长每次的活动时间提前通知教师,到点准时开会,决不让时间在无谓的等待与闲聊中流逝。

二、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新学期伊始,就给学生统一配备周记本,提倡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采用命题或随笔等等不同形式,老师定期检查督促,学生学习兴趣日增。

加强书写习惯的培养,实施每日练字计划,坚持较好,学校大厅展览一次,题为“七年级书法比赛作品展”。学生文面质量有较大提高。

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班内集有小型书库互补(学生自带课外读物,互通有无。)

各班都办有手抄报等,很多班级手抄报在教室内展评过。备课组老师积极选送作品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又自愿订购报刊杂志多份,不断扩大学生视野。

这学期我们举行了不同规模的作文大赛两次,一次是漳州市“我最喜爱的教师”征文,一次全年级都参加的作文大赛,并在大厅展出。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了各项全国性作文大赛,如“为学杯全国作文大赛”、第十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全国奥林匹克作文大赛等。

三、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出成绩。

我们的教师队伍也将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备课组采用多种方法让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

1、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2、鼓励青年教师多上研讨课,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教改思路渗透进教学中。

3、老教师做好“传帮代”的工作,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通过以上举措,教研组已经有年轻教师担负起了学校语文教学的重任。他们的一系列的公开课均获得了众多老师的好评。

四、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课前五分钟小演讲,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课本剧的排演,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生动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培养了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开发了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五、加强说课、评课的质量。

1、说课

以往我们忽略了说课的作用,即便是说,也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等方面的设计,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今年我们致力于改变旧面貌,加强说课的质量。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说课,只需以重点说课和微型说课这两种方式阐明你的教学意图,例如在哪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了你的什么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贯彻的。

2、评课

教研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评课氛围,决不光说好听话,大家都从帮教的角度上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今后我们还将把这种好的风气保持下去,同时还鼓励每位教师均能发表看法,在评课中还能体现出创新意识。

六、教师们密切配合,不断探索教学新思路。

本学期,集体备课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我们规定每周一下午为集体备课时间,共商教材教法,材料、进度保持统一;互帮互学,备课组说科、听课、评课逾20次;备课组教师举行公开课时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录音机、等使用娴熟;本学期全组教师都至少开授一次全校公开课,组内相互听课已成惯例。

备课组每位教师教学态度严谨,工作尽职,作业批改及时,辅导认真,面对这一届行为能力和接受能力均不高的的特殊群体,我们初一语文组的同行们真是尽心尽力了。

第9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 医学生 网络化 语文教学

近几年,一些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反映部分医学生实习期间:病案记录书写不规范,层次不清,错别字成堆;与病者及其家属交流词不达意,语言艺术性差;知识面窄,对医学专业以外的相关学科知识知之甚少;个性张扬,合作不协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语文课程教学有很大关联。

传统医类职校偏重于专业课程,所以学生对非专业的文化课程重视不够,而语文教学往往又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使教与学的活动都相对封闭了。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很难体验和享受语文的学习乐趣,更别提综合素质的提高了。所以,在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也应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改革了。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随着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出现,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 备课的网络化

网络具有快速、开放、自由、信息量大等特点,这就可以大大改善以前传统备课“教参+教材”的单一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链接了解相关信息,还可以进入全国乃至全球的图书馆藏资料库,搜索到全面的资料,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不同地区的同仁进行教案交流,借鉴各种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除了教案之外,还可以适当进行动画课件制作,将原有稳定但呆板的文字与各种丰富直观的图像、声音、动画综合,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手、眼、脑并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运用。比如当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时候,笔者录制了名家的朗诵,配以康桥实地的照片资料,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的情境;当讲解《华佗传》时,录制了有关“五禽戏”的示范动作,以激发学生对传统医学的关注和了解。

虽然这样做要花费传统备课的2~3倍的时间,但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查找与整合工作,使知识量和信息量均大幅度增加;节省了板书时间,提高了效率;便于学生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审美愉悦。

2 预习的网络化

许多教师常常会布置预习作业,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不高,多半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开动脑筋研究课文,更不会在课堂上提出疑难问题了。

经过多次实践,笔者采用了“任务+奖励”的办法。在讲授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提前几日布置任务一上网查找有关荔枝的形态、品种、销售、种植、诗文等图文资料,制作相应的资料卡片或幻灯片。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从一而终流水式”的教学模式,改用“模块”教学,将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分类,与课文相关的文字进行对照学习,由此学生不仅通过图片具体地了解了荔枝的形态、习性、历史等知识,还从课外资料的讨论中积极思考,发现“习性-种植-品种-销售”之间在商业经济中的相互关系,与现实生活挂钩不仅超越了课文学习本身,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交叉性、实用性。又如在讲授《游褒禅山记》与《登泰山记》前,让学生先上网查阅有关两山的具体地理位置与环境,根据课文里的描写,勾勒出简要游踪图,在讲解课文时,进行现场展示,看看谁画得最准确、美观。再如《鸿门宴》一课,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背景史实与传说故事,在课堂上按角色进行叙述、表演。最后根据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和课堂发言的情况,进行适当分数的奖励,并将之纳入“成绩考核”体系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锻炼。

3 阅读的网络化

古人云:“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陈金明先生就曾强调过:“在互联网这个最大的信息载体进入社会后,一个人要想跟上时代,成为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分子,他就必须阅读――及早学会网上阅读。”教材毕竟有一个比较长的更新周期,但网络却不同,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华章,尽收眼底,是语文教材的有机延伸和无限补充。所以笔者定期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图书网站,并推荐网上的一些好书、好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

在教授李煜的《虞美人》后,笔者先让学生上网阅读有关《虞美人》的赏析文章,有一位学生通过网络阅读,发现了一首《虞美人致萨达姆》的打油诗,说的是人们对当时伊拉克战争的看法:枪林弹雨何时了,战事知多少。巴城昨夜又遭袭,伊国不堪回首沙漠中。精锐之师应犹在,只是格局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管石油向西流。当这个学生在课上一念,大家听完后不仅从形式上理解什么是“词牌名”,而且从内容上有一种“古诗新作”的新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部分学生进行了类似的“仿作”,以抒发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感想。

有时相关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也能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分析、归纳,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教授《药》时,课后让学生上网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以加深对“国民愚性”的理解。教授《过秦论》时,让学生上网阅读《六国论》,思考强秦灭亡的历史教训。教授《祝福》时,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分析鲁迅笔下的其他女性形象,体会旧礼教与社会吃人的本质等等。

4 口语交流的网络化

传统教学中,偏重于“听、读、写”,“说”往往被忽略,造成“高分口吃”现象。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语文教材改革中,逐渐增加了许多“口语”训练单元,有“介绍、演讲、采访、评析、主持、质疑、辩论、研讨”等模块。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应试没有“语文听力和口试”这一项,所以教师对口语训练的授课时数安排不多,引导泛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平平。而现实是,学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社会的成员,学习、生活都需要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说会道”,怎么融入集体,怎么真正进入社会?

我们都有这样的教学经验:越是贴近生活的人和事,越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例如《学生当众放屁罚五元》在《北京娱乐信报》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网评如潮。于是我便在课前将学生分组,正方观点:好习惯是严管出来的。反方观点:谁在剥夺学生的生理权利。然后要求学生上网浏览这则新闻的具体内容并搜集相关评论准备辩论。在课堂上,正反双方引经据典,古今中外,名家例言,无所不有,辩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也从中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一些家长和老师认为作品浅薄,无聊,低俗,虚假,矫情,是电子化时代的语言垃圾。也有人认为它经典,说它是网络文学的“旗子”,誉它为“开山鼻祖”。笔者认为,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禁读反而适得其反,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读,更要让学生议!通过“议”,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因为阅读之后

的讨论和交流,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质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信息价值判断能力,积累文化底蕴。通过这样的口语训练,既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口才,学生很显然也自信了许多。

5 写作的网络化

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布置完题目,学生在下面咬笔杆子憋文字。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受环境和年龄所限,城市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体验户外生活,作起文章很可能成无源之水,由此他们对作文就会产生害怕和抵触情绪。如蒲公英本是极不起眼的植物,作文课上,教师可利用网络迅速搜集冰心的散文《蒲公英》,也可播放日本作家壶井荣《蒲公英》的录音,学生知道了蒲公英既可以是平凡的英雄,也可以是战争中苦难日子的象征。学生会发现:原来生命的意义可以有这么多的诠释。这就大大的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也在逐步地形成。

又以“非典”话题作文为例,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要求同学上网收集一些有关“非典”的小知识,了解“非典”疫情,浏览有关医护人员忘我奉献精神的报道。然后在课堂上顺势播放《非典人生》,看着画面,听着医护人员的感人的话语,动情处,有的同学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使他们产生了想对医护人员表达敬意的需要。在有了表达的愿望后,同学们开始提笔写下了心中的感激、祝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