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课外文学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外文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外文学常识

第1篇: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模式 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69-01

在语文课标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独立阅读中不断积累情感体验以及阅读经验,逐步形成语感。同时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能够通过自主阅读,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等要求。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一、积极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

进行课外阅读,实际上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累知识。所以,在引导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作为教师,首要的的一点,就是课外阅读教学应该立足于课内,而不应该为了课外阅读而漫无边际地将阅读范围扩大,淡化阅读的针对性。毕竟学生阅读的精力有限,应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其次,在对课外阅读教学指导中,作为教师应该将课内阅读的学习目标,有机地延伸到课外。另外,也应该将课内中所运用的阅读方法,合理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促使学生将课内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促使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书籍

课外书籍浩如烟海,如果让学生盲目地东找一本,西找一本,或者为了消遣、猎奇,追求刺激,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课外阅读,其功用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对书籍进行选择。在遵循延伸课堂阅读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知识性强,文学艺术性高,健康有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好书籍来读。比如《红岩》《钢铁是怎炼成的》《安徒生童话选》以及四大名著等等,还可以引导初中学生读一些《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学习。

三、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进行精读

在书籍选定以后,就是学生进行阅读的阶段。作为教师,应该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逐字逐句地读,而且要反反复复地读,但不贪多,只要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真正地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则是毫无益处的。

四、在课外阅读中注重对知识积累的指导

课外阅读,让学生跟文本进行有效地对话,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而积累是阅读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说的就是积累的问题。没有记忆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积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对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毕竟学生的语感来自于学生长期不断的阅读积累。一个人,他的聪明才智,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头脑里记住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指导好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建立各种各样的笔记,对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雅词、成语、佳句、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名言哲理、等进行分门别类地积累,达到“积沙成塔”的目的,以便在运用的时候,左右逢源。

五、在课外阅读中加强语感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中,不论课外还是课内阅读,语感培养是阅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目标。因此,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加强对语感的积累。而语感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目标。所以在课外阅读中,特别是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这些独立阅读中,进行自主学习,逐步提高语感,同时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六、在课外阅读中如何有步骤地进行阅读

第2篇: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1 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文学作品教学形式单一化。文学作品与其他实用性文章相比,它有自身的特点,如形象多元、思想含蓄、情思细腻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在于唤起学生对外部世界和全部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注重对作品的整体化感知与体会,它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的美感。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主要不是求真,而是审美。

当前有不少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把文学作品混同于一般实用性文章来处理,进行穷形尽相地讲解,拖沓冗长的分析,一味追索词句的“微言大义”,教法单一机械。学生背诵词义,死记常识,应对考试。好端端的文学作品被肆意肢解,生动优美的形象或意境被抽象为干巴巴的几条筋。这样的文学作品教学,实质上是把文学作品的鉴赏看成静态的、获取终结性结论的过程。

1.2 文学作品阐释拔高化。文学作品的教学当然要讲思想性,但不能等同于政治课。它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文学作品鉴赏的整个过程中。然而,我们不难看到,在今天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上,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总是着眼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的功利性目标。这样,不管文学作品如何经典,还是会像“歪嘴和尚念经”,讲偏、讲走调、讲得了无生趣。在这些语文老师的眼中,仿佛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只要堂而皇之地树起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体现人民性的大旗,对作品形象的分析、主题的开拓,就顺理成章,完美无缺了。

让人忧心的是,我们的学生在诸如此类的大话、高调和刻板教条的影响下,已经缺失了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的生命体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越来越众口一词,对文本的阐释正在远离文学的生动性,多数时候,只是意识形态的图解,变得越来越符号化、公式化。

1.3 课外文学阅读荒漠化。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外阅读,在其“总目标”、“阶段目标”和“附录”中均有表述。课外文学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有如飞机之两翼,缺一不可。只想在课内学好语文,无异于痴人说梦。学生进行课外文学阅读应是学语文的题中之义。

笔者曾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过一次专题调查,在被调查的275名农村初中学生中,一本课外书也没有的有7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2.7%。课外书总数在50本(册)以下的有14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7.58%。一种报刊杂志也没有订阅的有17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9.64%。农村初中学生课外文学阅读荒漠化迹象十分突出,令人堪忧。另外,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文学阅读的情况也难尽人意。笔者曾向本地5个乡的报刊发行员了解过报刊发行情况,发现农村教师很少订阅报刊杂志,订了文学类杂志的仅有3人8种。我们不难看到,农村初中大多是远离文学的教师在口若悬河地向学生诠释文学作品、循循善诱地教学生写作。

2 关于解决策略的思考

2.1 注重文学作品教学的感悟性。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像实用性课程教学,凭严谨有序的理性思维,耳提面命,口耳相传,就可使学生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文学作品教学要求从自我感受和形象入手,凭借学生个人的体验和品味,达到对作品形象和意境的深刻理解,这是一个自我开放的过程。

文学作品中的有些东西,对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却难以凭借知识去理解,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正像《红楼梦》中香菱评说的一样:“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理解文学作品,是非常个性化的体验过程,须得学生凭自己的直觉、灵性去感受,去领悟。教师若把文学作品当作知识来传授,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必然会被残暴肢解,学生就会以旁观者的身份漠然地、被动地去接受所谓知识。他们明白了是什么、为什么等外在的、间接的问题,却失去了放飞想象和联想的乐趣,作品所蕴含的无穷魄力也随之荡然无存。

2.2 强化文学作品阅读的自主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话,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关键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只能是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阅读,必须还学生独立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

怎样加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呢?首先,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初中生的文学阅读应以积累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为主。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解读意见。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们的接受心理不仅与成人有别,同伴之间也是迥异的,所以,面对同一作品,他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第三,要帮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初中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决定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教师必须拓宽他们的“期待视野”,帮他们发生“视野的变化”。譬如,在教学鲁迅作品时不必急于把文章的含义(反语、讽刺蕴含的深意)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去读一读关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文章对课文的写作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去体会鲁迅文章的丰富内蕴,自然省力多了。

2.3 加大课外文学阅读的针对性。直面农村初中文学教育的现状,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学生无书读,不会读。面对课外文学阅读严重的“荒漠化”,教师何为?笔者认为,作为农村教师的我们至少在如下两个方面能有所作为。一是解决书源。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方圆几十里地都找不到一家像样的书店,学生无处购书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呢?其一,学校要建设好一个标准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保证全校学生有书借有书读;学校还可在开设的小商店内设置专门的购书架,定期购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方便学生选购。其二,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和社会各界多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坚强后盾,还学生时间与空间,把学生在家的时间由原来实际上的“课堂延伸”变为“精彩阅读”。其三,班主任还可以组织本班学生建立“图书角”,号召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放到图书角来,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互通有无”,弥补书源之不足。二是教给方法。其一,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切不可认为课外阅读是花瓶,可有可无。抓课外阅读要立足于语文课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提倡课外阅读,走“自主杂读”(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之路。其二,语文老师要掌握学生阅读的生理、心理、理解和认知方面的特点,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的课外文学阅读选择适合的范围。还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做到“动静结合”(既会安静地读,又会做读书笔记),同时也要有一些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精心安排。阅读的时间应主要安排在课外,但语文老师必须经常在课内给出阶段性的要求,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可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按计划进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检查就有了可操作性。其三,还要帮学生解决如下问题:①为什么读?也就是读书的动机问题,要想方设法变“要学生读”为“学生要读”。②读什么?也就是要教给学生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的本领。③怎么读?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要“用眼,更要用心”,要潜心阅读,要善于想象,长于联想,要从无字之处读出“字”来。④学会“杂读”。也就是多读、广泛地读,要想尽办法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广”字上做足做好文章。

不少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进入教师角色后,同时也就远离了文学书册,失去了关心文学发展、文学现象的兴趣,他们不知道或者根本就不想知道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进展。这是十分荒唐的,也是非常有害的。文学作品教学亟待教师提高文学素养,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一是要尽快提高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解读;二是要养成勤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把广泛阅读作为自己必备的第一课,紧密追踪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最新成果;三是要经常动笔写作,努力成为文学作品创作或者其他写作的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第3篇: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中考说明》是中考的“纲”,中考试题是“纲”的具体化。因此,研究二者十分必要。通过对我省的《中考说明》和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考古诗词试题常常涉及到以下几种类型:1.古诗词的背诵默写(这类题目通常出现在“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2.对诗词的思想、内容、感情、意境等表述正确或者错误的选项作出判断或选择(这类题目一般出现在判断或者选择题中);3.对诗句所展现的动感画面用语言作出描述,如品味《渡荆门送别》全诗,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对诗的“颔联”进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其所展现的画面;4.放飞思绪,对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行拓展并写出感受,如通过自己的想象,写出“《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如果一旦与‘亲人’相聚了,会说些什么?”;5.名句的欣赏;6.探究性地体会诗词创作的风格。针对上述题型,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采用相应的策略,比如,给课本中的58首古诗词进行分类,可以分成“爱国”的、“咏史”的、“言志”的、“思乡”的、“绘景”的、“伤感”的等;可以将其写景的归成“写春天的、写夏天的、写秋天的、写冬天的”等;还可以将写景的再进一步分类归纳为“写山的、写水的、写虫的、写鸟的、写风的、写花的、写雪的、写月的”等。又如,让学生精选名句进行欣赏,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欣赏,也可以通过电脑、多媒体特有的功能进行直观地欣赏(有画面、有音乐、有朗诵,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再如,对重点的诗词要重点地揣摩其意境和表现手法,最好能做到仿写几首相应的小诗。这样在弄清考试题型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自然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紧扣教材,注重知识积累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其内容取之于课本的较多,约占80%,取之于课外的约占20%,而课外文言文的选文,相对来说,大多比较浅显。学生只要将课内文言文的基础夯得牢固了,知识掌握扎实了,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自然也就会提高了,所以,复习好课内文言文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的关键。在复习时,我们要紧紧扣住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整理和积累文言知识。1.积累文言实词。凡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所涉及的要求解释的实词,大多数是课文下面的注释,所以,对课文下面的注释,我们必须强调学生要牢记,对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也必须强调学生要认真地加以积累,对课文中一些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比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我们也要注意整理,以加深学生的记忆。2.积累文言虚词。只要研究一下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就会发现所考查的文言虚词、出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有很多种,学生若没有一定的积累,在做题时,就容易丢分。因此,我们在复习中也必须做到有意识地整理和积累。3.积累文言句式。初中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四种,它们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复习时也要颇费一番功夫,否则,在翻译时,就极容易出问题。4.积累文言名句。初中语文课本中古诗文共计115篇,而“背诵优秀诗文80篇”是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而这80篇中的名句尤其应该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下来,并准确无误地默写下来,做到不丢字、不增字、不出现错别字。这样做的好处是:(1)完成默写类的试题;(2)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3)提高语文素养。5.积累文学常识。古诗文中的文学常识部分,也常常出现在课文下面的注释里,比如古代的“名号称谓、人物典故、礼俗名物、历法时节、职官科举、历史地理”等,从近些年的中考试题看,不一定对其直接考查,但是,它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所以,在复习时也需要注意积累。

三、强化诵读训练,提高理解感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文言文复习中,诵读的确是提高理解和感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有助于学生断句停顿、掌握句式;有助于学生揣摩语气、增强语感;还有助于学生理解主旨、体会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熟读成诵,积累名篇名句的目的。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的综合复习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当作重中之重来对待。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会断句,读准文章的停顿;学会顿挫,读出文章的节奏;学会抑扬,揣摩文章的语气;学会品味,感悟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分析,理解文章的词语和句子。其实,诵读的功夫练到了炉火纯青,或默写、或断句、或解释、或翻译、或理解、或运用,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理解感悟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第4篇: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文言文阅读的复习,首先要掌握阅读方法。许多学生往往不认真读文章,而只是到文中去寻找答案。文章没有读懂,想正确回答问题是不可能的。做文言文阅读题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通读必须完成以下五个任务;了解记叙的是什么事;弄清所记之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析所记之事涉及什么人,他们之间有没有主次之分,关系如何;查看记叙中作者有没有议论,议论什么;留心叙事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如果文言语段是议论性的文字,就要找出表明论点的句子,再找到证明支撑论点的论据,最后看看是用什么方法证明论点的。

第二步,品读细节,把握人物。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品质和内心。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第三步,精读文章,对症下药。深入到文章内部,利用文章本身的语境、命题的题目、文章中的原话、注解及文章的主旨来解答相关试题,对症下药。

词语解释题。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直译,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然后意译,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

筛选信息题。要求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教学论文 )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是建立在理解文章基础上的,它可以促进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所有材料的目的。

归纳概括题。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具体内容有;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

观点态度题。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可从文体特点人手;记叙性文体,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会融会在他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中,也有少数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简要的议论,概括时就应抓住这些特点。议论性文体,作者观点就是文章的论点。同时注意两点;一是概括完整性、全面性,作者的情感态度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顾及,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二是概括的准确性、恰当性,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概括。

其次,对课内文言文应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复习,如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加以整理,把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列一个表格;这样更方便复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主旨,做更深入的思考,并且能有独特的个人情感体验,古为今用;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其哲理。

第5篇: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一)从试题导向来看,紧扣课标,淡化教材,注重对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

试题材料新颖,突出能力立意,注重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贴近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等多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能力与水平;考查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从整份语文试卷来看,涉及到课内的内容很少,但是每个考查点,都离不开教材中所学的知识,离不开平时语文学习中应获得的能力,注重对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

(二)从命题思路来看,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今年中考语文试题在保持往年命题特点的同时,有3点变化:

1.整合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试题,突出试题检测的有效性。

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整合在同一背景下设题,一方面有效节约试卷版面,减少文字阅读量,另一方面突出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所设的5道小题以“书博会”为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让学生在书香浓浓的情境中,去创作设计并写出感受,考查了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关于读书的重要意义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2.设置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今年文言文阅读增加课外篇目,设置课内与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而且今后课外文言文的比例将逐步加大,最终将全部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旨在正确引导文言文教学方向,有利于改变教学中猜题押题、机械训练的现象,不断提高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设题主要涉及文言词语、文言句子、主旨把握、内容理解等内容。所设题目切中重点知识,而且所设的课外文言文句子在翻译上只要通顺即可。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在课外文言文试题中的得分反而比课内试题得分高。

3.淡化作文审题,更加关注真情实感的表达。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减少了审题障碍,作文试题改变了以往考查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设题方式,设置了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着重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基本的写作能力。作文题目为两选一,两个文题都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的抒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既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

(三)从试题的科学性来看,语文试题的命制严谨、规范。

语文试题内容丰富、合理;表述严谨、流畅;问题清楚、明确;图形清晰、美观;形式灵活、生动;试卷布局合理、规范。试题命制坚持原创,屏蔽所有复习资料中的成题,全部由命题人员自编或者改编,较好地把握了难度,易中难的比例控制在7:2:1,有效地检验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体现新课程中考命题的要求,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区分度,试卷结构、考查点的覆盖面更趋于科学性、合理性。

(四)从考试结果来看,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业水平。

2011年牡丹江市区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为6 919人,试卷满分为120分。根据统计,牡丹江市区语文平均分为84.79分,如果折合成百分制,平均分为70.66。从图1可以看出,90分~100分的人数最多,为2 287人,占考试人数的33.13%,110分~120分的人数最少,为22人,占考试人数的0.32%。低分人数比较少,30分以下的占2%。总体来看,语文考试成绩分布比较分散,从30分到100分,各个分数段人数呈上升趋势,100分以上人数相对减少。如果折合成百分制,72分以上为及格,及格率为80%左右。

二、从学生答题情况看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1.书写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的丢分是因粗心、马虎造成,如第1小题,将所给的文字“用楷体字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一些学生因为马虎大意,出现了抄写错误的现象,填字、漏字,甚至写成错别字;在古诗文默写和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比较常见,一些学生卷面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错字、别字现象严重。可见学生在汉字的规范书写和习惯的养成方面存在问题。

2. 课内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主要表现在:(1)古诗文默写中出错率较高,本属于教材中客观性的内容,却因为记忆不清、掌握不扎实、书写错误而丢分。(2)文言文阅读中课内词语解释(书写注释的内容)、翻译丢分的学生较多。(3)一些学生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辨别不清,掌握不准确,造成混淆。

3.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须加强。如第4题、第9题,对于图表中的内容不能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进行概括,往往只概括图表中的部分信息,缺少对材料的全面把握。再如第16题,许多学生只是从原文中摘抄句子,不善于从文章中提炼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4.作文中套写、仿写现象仍然存在,内容缺乏真情实感。尽管近两年中考语文试题强化了对学生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作文中出现一些套写、仿写、改写的文章,一些作文大段篇幅套用作文书中的华丽语言,内容浮华,不知所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一些教师应试指导中为了学生得高分,鼓励学生背范文,以备考场应试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鼓励学生抄袭,鼓励学生说假话,作文也自然就没有真情可言。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问题,对学生作文要求标准过高,用一些优秀作文或者范文的标准要求去“规范”学生的作文,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鲜活的思想和独特的经历,不是可以规范的,被“规范”了的学生作文,一定是失去了血肉的模式化东西。此外,学生作文中套写、仿写的现象,也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缺少知识产权教育,缺少诚信教育,应该引起语文教学的重视。

三、当前语文教学的侧重点

1.强化写字教学,培养良好习惯。

让学生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当前学生字迹潦草、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比较多的现象,语文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从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抓起,学生的每天、每节课,每一个写字的机会,都要注意规范写字要求,加强指导,持之以恒,不可松懈。其实语文学习归纳起来就两个字――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循序渐进,关键看教师有没有恒心,有没有耐心,有没有决心。

2.夯实语文基础,研究学习规律。

教材中一些文学知识、字词、经典句子、优秀古代诗文等基本知识和常识,需要学生牢固掌握,无论课程怎样改革,语文学习中的必备知识是不可省略不可忽视的,不能因为新课程中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忽略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关注和培养。三维目标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更不可偏废。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语文基础,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并在反复训练中不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语文学习是有规律的,掌握了学习规律,学生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语文教师要不断研究语文教学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按照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

3.加强对语文教材的有效使用。

尽管我们中考语文试题中涉及到语文教材中的原题很少,但是,所有语文试题的考查点都来自于以教材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我们不能因为中考试题中不考课内阅读就省略教材中的自读篇目或者舍弃教材中的精美篇目去搞课外阅读训练。叶老先生很早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发挥好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走进去,又要跳出来,运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第6篇: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一、往年试题内容概括分析

众所周知,中考语文更多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考查,准确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范围。文言文阅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篇目为主,现代文阅读材料以与课内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这具体而明确地指出了初中语文课本在中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识字与写字:认识3500个常用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写字能力的考查,强调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知识积累与运用:强调了对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理解能力的考查。提出了“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的要求,去掉了“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增强语意的理解与表达”“能对语段及句子作适当的修改”“能对一组逻辑混乱的句子作恰当的排序”“能对广告语、宣传语等作简要的评价赏析”等内容。

文言文阅读:增加了“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的要求,原来的“概括文章中心”改为“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现代文阅读: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具体要求。

写作:明确提出了对各类文体的要求,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需要,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对于文章表达还提出了“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2011年学科说明要求更具体,如“根据提供的资料,设计活动的简单方案”“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认识”等。

二、2012中考考点及应对策略

1、考点分析。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 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

2、2012年中考应对策略。

第7篇: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1.每天让一位学生上讲台背诵自选课内文言文,其他学生当堂提问,时间限制为五到十分钟,提问的内容包括字词句和文学常识等。

2.学生定期把自己认为的重难点知识写到黑板上,标明期数,知 识出处,供大家随看随记,在耳濡目染中掌握知识。

3.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结合学生自己的听课笔记和参考资料,总结课内字词句;每组承包具体课文,量化及细化课文所含知识,并派代表上台讲授内容,本组其他人负责补充。教师和其他同学提问,最后将总结好的资料复印,实现资源共享。

4.精x《二十四史》中篇幅短,故事性强,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且与课文有联系的文言文进行拓展性的阅读:

①溺爱《刘义恭传》――《触龙说赵太后》

直谏《刘行本传》――《谏太宗十思疏》

②将“陛下不以臣不肖,署臣左右”中的“以”与课内文言文联系: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老臣窃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5.“一言以蔽之”

以精练文字概括课内文言文主旨:

如:《过秦论》――仁义

《种树郭橐驼传》――致其性

《触龙说赵太后》――爱

《五人墓碑记》――义

《劝学》――专一(积累,自省)

6.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课文,将文言文的主题复习与作文复习有机结合,实现文言文的重新整合。

如,人才:《劝学》《游褒禅山记》《师说》

生命:《兰亭集序》《赤壁赋》《将进酒》《短歌行》

反腐倡廉:《谏太宗十思疏》《过秦论》

7.总结历年高考文言文中考到的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的出现频率,如“于”“以”“之”“而”出现次数最多,实词共考了71个。

心得:(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紧扣课本,落实基础知识。

(3)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相互依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分实现了课外文言文的辅助作用;用“字”将课内外文言文连接起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做到“文”与“言”的结合。

(4)探索高考文言文命题规律,熟悉近年常考及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三)困惑及反思

1.如何更好地把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好为人师”的乐趣。

2.如何更大程度地落实文言文基础知识,寻找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3.从学情入手,探索最适合学生的反馈形式。

五、文言文语境的创设课题小结

古代诗文的阅读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古诗文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所以,平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有效的对话环境。

营造有效的对话环境在师生对话方面,即表现为营造平等的对话环境。这种对话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转变。一是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两者是平等的。二是转换角色,从权威的灌输者转变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长期的串讲法造成了语文教师的权威意识和话语霸权,也造成了学生思想上的惰性。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蹲下来”与学生真诚对话,才能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来发表自己的见解,“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学习的需要,毫不顾忌地承认自己的知识漏洞和学习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传统文言文的学习阴影中走出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高中阶段新文言文的学习。

第8篇: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导学案 先教后学 目标确立 成果展示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推行将近一年时间,从2013年到宁海西店中学学习,到尝试落实,进而自觉深化,导学案的使用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学生怎样学,学得怎样,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教师口头布置的预习内容缺乏条理性,无疑会影响预习效果,同时教师不能检查学习效果。所以,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先学”中,学习任务的布置就起关键作用。现我就在导学案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实际问题与各位教育同行商榷和交流,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制作高效的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制定:明确目标,指明方向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制作导学案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既钻深吃透教材,又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学习目标。

导学案目标与教案目标有很大的区别,导学案的目标具体明确,让学生有的放矢,收效颇大,从字到词到句,以及欣赏、理解等都能达到目标。

二、导学案的学前准备:利用工具,扫清障碍

学前准备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读音,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教师介绍关于作者、作品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这篇课文的背景资料。字词的理解与掌握,既能让学生积累词汇,又能为学生顺利阅读课文扫清障碍。介绍文学常识及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明确知识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当然,安排资料的形式可以有所不同。如《皇帝的新装》,学生在小学就阅读过安徒生的很多作品,可以填空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如《郭沫若诗两首》,学生对郭沫若比较陌生,在文学常识方面,教师可全面介绍查阅的工具,让学生主动了解。

三、导学案的编排顺序: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明确学习过程,即告诉学生如何学习这篇课文。既要告诉学生学习内容,又要告诉学生学习方法。

在课文理解难易程度的安排上要先易后难,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的题目放在前面,难点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学生才不会一开始就失去信心,才能够走一步再走一步地做学习单。如果一开始就遇到拦路虎,很多学生就没自信再做下去了,导学案就失去了意义。

导学案的难度梯度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吃好带头的,吃饱后来的,留足找不到吃的。

四、导学案外疑问区域:生生合作,师生共研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有一些见解和看法,或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而老师又不能帮助解答,所以在导学案上要留下学习疑问区让老师了解学生现存的问题,以解答或借鉴。

生生合作是新课改中的重要环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对于导学案外的问题,老师可以启发学习方法或提供相关知识。如《金色花》学习单的制作中,我把“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作为最后一个问题,在问题后面,我附上结合课文对金色花的注释,供同学间讨论完成。如在制作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的学习单中,在问到“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后,我附上想象和联想的定义,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想象和联想,并能运用,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

五、导学案中的资料拓展:立足课本,放眼社会

学习拓展资料是学生学了课文以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训练。资料应根据课文主题、作者、文体等相关内容或知识点来选。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又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金色花》一文的学习单中,根据课文歌颂母爱的主题,我选了《母爱是绿色的》这篇语段阅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母爱。

对于文言文、诗歌、优美的散文,除了导学案上注明学生至少读几遍,语文教学要注重对课文的朗读外,尤其对课外文言文与诗歌的阅读欣赏更要提出目标。七年级学生很少接触过文言文,刚开始学的几篇文言文可以在导学案上划好朗读节奏符号,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帮助其利用注解等工具书自学。当然,教师还要针对不同课型设计不同的学习单。

以上是我在导学案制作过程中的思考,要想让导学案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不断地思考和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郑金渊.教育通论.

[2]钱在森.教育经验总结的原理和方法.

第9篇:课外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渗透;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15

众所周知,语言习得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由 J.Schumann 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acculturation)。Schumann 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just one aspect of accultura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a learner acculturates to the target language will control the degree to which he acquires the second language.”(Schumann,1978) (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对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明确的归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包括: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英语中常见典故和传说;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英语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的异同;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英语国家主要宗教传统。新课标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更突出语用,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形、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用方面内容的考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内容呢?

一、通过词汇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比如 dragon(龙) 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Asian Four Dragons,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Asian Four Tigers。比如在学习第二册Unit 10, Lesson 39时,可就汉语里的“酒”字进行文化渗透。英语中不同的酒类有独自的名称,如spirit, wine, beer, brandy,champagne等。而汉语里没有分别表示不同酒类的单独名称,而要在统称的“酒”字前加上其他的词来区分种类,如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中外不同的饮酒文化。对于英语中大量的成语、典故、谚语等,在学到相关词语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介绍给学生。如to shed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泪,猫哭老鼠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Penny wise,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等等。告诉学生对一些词语切不可望文生义,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处理。

二、在对话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高中教材中的对话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自然对话教学中的语言呈现、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

三、在阅读课文学习中了解英语文化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英语国家的地理、语言、饮食、音乐、媒体等。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对英语语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 B.Kaplan 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胡泓, 175 )。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错误。

除了对语篇模式进行分析外,对课文中出现的习语、典故等需要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了解言外之意。

四、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文化知识的讲解上,应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文化有差异的交际规则及言语行为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操练,做到举一反三,熟练掌握。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中不同的语言(下转第30页)(上接第15页)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把握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在课外阅读中多向学生介绍积极健康的内容。涉及到颓废的、不健康的或不同意识形态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