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第1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关键词】教材 中小学英语教材 教材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语言技能分为九级目标,小学六年级毕业需要达到二级目标,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需要达到三级目标。显然,要落实好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的衔接问题,注重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本文笔者即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期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

一、语言技能维度的对比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首先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读、写技能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以体现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目标,进而对比初中和小学衔接部分教材内容在听、说、读、写技能上的差异(见表1)。

笔者将表1里涉及的各语言学习项目按照年级进行了整理,以六年级和七年级教材中每个新授课单元为基准,以课文中的每个独立语言练习项目为单位,汇总形成了表2。

从表1、表2所呈现的教材在听、说、读、写四项中安排的操练栏目所占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结合表1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实践活动设计的项目总数上大致相当,其中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每个新授课单元下设Warm-up, Reading,Speaking, Vocabulary等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设有具体的相关听、说、读、写的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总体来讲包含的实践活动要稍多于北师大版小学教科书。

第二,结合表1、表2,对比两个年级栏目设计的类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在听、说方面和读、写方面的教材训练形式和数量相当,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和读、写方面存在差异,初中阶段读、写部分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听、说部分。除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的单项训练,我们还看到六年级、七年级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性及趣味性的栏目,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其中可以明显对比出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部分的训练要多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设计的栏目种类较丰富。

第三,从栏目设计侧重点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侧重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上的要求,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应该能够满足语言知识三级的要求,即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故事。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过渡。

二、语言知识维度的对比分析

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内容。笔者主要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中各单元的话题做一些归纳。由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还不涉及系统的语音、语法知识,所以结合课程标准只做概括介绍。

通过对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的统计,笔者发现每单元涉及的话题主要有校园生活、课外活动、物品价格、电脑游戏、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培养和自然环保等话题。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涉及的话题主要有家庭、学校设施、课程安排、购物饮食、季节天气、情绪、动物等话题。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所选话题均涵盖在《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中,话题多为学生所熟悉的学校、家庭生活,题材贴近实际,语言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

第二,从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范围来看,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每单元的话题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主要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进入初中阶段之后,每单元的话题逐渐丰富起来,教科书中所列的话题内容引导学生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

对于语法部分,结合《课程标准》对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的要求,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更加凸显了对语法部分的关注,突出语法的表意功能,对于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语法知识如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等作了具体的描述。

三、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维度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其中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要求,包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而到了七年级,则要达到三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表3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呈现方式角度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呈现的方式角度大致相同,都是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大的维度下,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为话题,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体如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热爱大自然等。

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的具体教育内容来看,两套教材设计的内容均比较广泛。但相对比而言,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双向渗透性,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多是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同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

通过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上的文本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北师大版中小学教材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差异,广大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差异进行合理化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甘玉国.中小学英语现状衔接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

[3]陈利.找准中小教学的衔接点[J].四川教育,2007(5).

第2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一、涵泳体味,建构意义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诠释、语言重组、再造想象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解放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和作品、作者、教科书编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进而达成智慧的启迪、知识的迁移、情感的陶冶以及能力的构建。这就需要教师有层次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涵泳体验。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和时间赛跑》一课第四自然段时,笔者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思考:爸爸说了几句话?是围绕第几句来写的?在了解了文本的内容之后,让学生找出“昨天”“童年”“生命”等表示时间的词,引导学生把这些词与生活相联系,回忆与亲人在一起以及亲人慢慢变老的画面,最后再反复朗读品味交流“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这句话里的深刻含义。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场景对文本的关键词语不断涵泳体会,师生互动交流,思想不断碰撞,学生就易于产生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二、创新解读,触发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潜心的文本细读,选择、建构教学内容;还要匠心独运地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的解读方式,深入感悟文本。如,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在课即将结束时,笔者抛出一个问题:“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到底老班长有没有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有学生提出: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因为他没有照顾好我们,还没走出草地就牺牲了。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老班长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理由是老班长为了照顾我们,什么苦都受,什么活都干,找野菜,挖草根,洗衣服,无微不至照顾三个伤病员;为了给病号加强营养,他费尽了心思,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为了维持三个病号的生命,把他们带出草地,老班长自己忍饥挨饿,还不让别人知道。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反复的品读感悟,学生最后终于明白:老班长忠诚于革命,为了三个伤病员最终倒下了,临死前还记挂着三个伤病员,他已经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展示了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学生在深刻感悟文本内容的同时,既发展了思维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水平。

三、朗读体会,训练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反复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一般说,语感强的人,不仅能准确灵敏地理解、感受语言的外在意义,还能准确地捕捉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我站在铁索桥上》,全诗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了诗歌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的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先是通过今昔对比使一幅静止的画面变成鲜活的场面,引领学生感悟英雄事迹,使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文本的叙述受到感染。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配乐读、师生对读等多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潜心品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在熟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又比如教学北师六年级下册《瑞雪图》中“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段话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品析叠音词和“儿化音”的意义和韵味,体验作者的喜悦之情,感受文本语言的优美,与此同时培养了语感。

四、抓住“留白”,即席演讲

教材常常给我们留下无限的想象与表达的空间,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留白”,为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与表达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我们可将“即席演讲”引入课堂,抓住文本“留白”,引出话题,引导即时表述。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最后写道: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课文虽已结束,但意犹未尽,读者的情思未断。圆明园烧掉的是什么?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什么东西永远也毁灭不了?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笔者创设话题情境: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脚步不能停止。我们时刻要反思,有着5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什么东西永远也毁灭不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如何实现自强?通过言语的激发,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勇于参与即时演讲。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在即席演讲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同时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第3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一、变废为宝创作美

多姿多彩的鲜花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优雅、一份宁静、一份热情、一份执着……花给我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心情的愉悦,置身于花海人美不胜收。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四《创意工作室》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做创意花,教材中的三幅图非常美,我引导学生欣赏它们的美,研究其精心的制作,启发学生利用哪些材料可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布置班级,并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创意成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完成自己的创意,六年一班一位学生的“玫瑰”和用易拉罐做的“”等作品得到了一致认可。创作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从中体会到美无处不在。

二、设计“毕业纪念册”留住美

从一个稚气未脱的一年级小学生到一个即将步入初中的学生,在这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中,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最亲近的老师。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用什么留住自己最难忘的、最开心的、最遗憾的……美好童年记忆呢?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八给了学生一个绝佳的选择――做一个《毕业纪念册》。

教材呈现了以下内容:我的学校、我的班级、我的老师、我的同学、班级的全家福,并让学生给纪念册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装饰封面,设计扉页,写好前言。

每一项内容分别有相应的提示项目,内容十分丰富,我引导学生精心设计,完成每个步骤之后告诉学生这就是美好的记忆。当你以后拿出它欣赏时,会陷入童年美好的回忆中。

三、赏析品鉴欣赏美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社下册《秦汉统一》一课介绍了青铜器摆件马踏飞燕――中国汉代青铜雕塑的一朵奇葩。我首先让学生读教材中的文字,并理解“矫健的身姿、生动的造型”。

接着,利用书中的造型图片和网上查找的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品鉴,在了解汉代精湛技术的同时,体会“矫健的身姿、生动的造型”的生动描述,欣赏铜奔马的美。

“矫健俊美,别具风姿。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

体型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的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蕴含了构思巧妙的美。

四、数学课上画出美

数学课看似枯燥无味,但是只要我们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不难发现美。如轴对称图形中的蝴蝶、蜻蜓体现出对称美,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欣赏与设计》中的风车图、太极图、心脏线、螺旋线无不显现出线条美。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画风车、太极图,并完成相应练习,体会数学课上的美。

五、语文课上体会生活美

《清平乐・村居》中,词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简陋的茅屋坐落在小溪边,周围绿草茵茵,江南农村居家特色跃然笔下,从老公公和老婆婆带有醉意、温柔、有趣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精神愉快、生活的美满,几个孩子懂事有趣,更让两位老人倍感幸福,普通的农家是多么幸福和快乐,《清平乐・村居》让我们体会到淡淡的生活美。

每一部教材中都蕴含着美,只要在教育教学中挖掘,就会发现美,从而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科教学与美育结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和理想,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品德健康地成长。学科教学与美育结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巧妙整合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1

1 巧妙整合信息技术,有效丰富学习情境

信息技术具有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将教材上不易呈现的教学情境生动地再现给学生。

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由于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故事,而身处和平年代的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基础的局限性,无法深入到文本的意境中,与文本语言产生共鸣。该如何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呢?课堂上,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二战期间,法西斯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接下来,我出示与文本有关的课题画面“生死攸关”,然后结合图片提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的情感被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所感染,纷纷去阅读课文。同时,本文人物心理描绘的品读也是一个重点,它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文中的对话和蜡烛越来越短能让读者感受到“危机时刻”和“生死攸关”。课堂上,我借助多媒体展示“危急情境”,并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去对话、朗读,然后师生一起结合情境品味语言,于是,文本所传递的情感和展现人物勇敢、机智的一面在学生脑中渐渐地清晰了起来。

2 巧妙整合信息技术,有效提升感悟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都是经典,它凝聚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和谋篇本局,蕴含着作者或爱或恨、或喜或悲的情感。但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有些文本比较抽象,光靠字面的理解可能会比较难,这时,巧妙地引入信息技术,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例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一文,文本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能触动学生的心灵,释放着人间的“大爱”。基于这个文本,如何紧扣语言,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上课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配乐朗诵,将文本语言用朗诵的形式触动学生的听觉,让学生随着配乐朗诵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是文本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提升感悟能力,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我让学生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我”的不理解。当学生找出这句话后,我用课件将这句话投影出来,让学生结合文本语言和“我”内心的想法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而在学习“父亲捐献角膜”段落时,当学生对语言有一定的感悟之后,我特意用多媒体展示“眼睛”和“盲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3 巧妙整合信息技术,有效拓展学生视野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这个能力也包括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个能力关系到学生是否具备再学习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海量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共享于网络之上,如果学生能结合课内文本的学习去获取,就能产生阅读的兴趣,极大拓宽视野,从而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美猴王》一文节选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书,《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如何以本文为契机点引导学生课后去阅读《西游记》呢?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是《西游记》里最重要的人物,我要从文中挖掘出精彩的语言让学生体会文本是如何描写“石猴出世”、“寻找源头”、“发现水帘洞”和“拥戴为王”的,通过语言品味去感受作品的精妙之处,进而掌握故事情节;同时,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我结合多媒体展示美猴王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对孙悟空的形象产生兴趣。当课文学习完之后,我借助互联网展示《西游记》的精彩片段,使学生产生要阅读《西游记》的欲望,我再趁机引导学生如何从互联网去拓展阅读。可以说,学好语文并是不简单地从课本上获取就够了,真正的语文知识需要学生课后自主去获取,而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

总之,语文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整合信息技术,用开放的心态整合信息技术,只有紧扣学科特点,巧妙整合,才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获取知识、积累语言、培养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5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教版 北师版 综合性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提出来,与传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

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众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特点、理论基础、价值意义等;另一类研究则重在探讨具体实施和操作,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实施要点和评价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熊梅把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概括为: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的课程组织形态,它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统一的发展。它强调从外在的内容形式转化为内在实际的结果,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段到结果的统一。[1]

刘云生在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定位的思考中有这样的阐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2]

郑国民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即是语文学习方式,也是语文课程形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的内总整合,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潜在课程,而不应作正式课程。[3]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综合性课程”,也不同于“研究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新的理念,是全新的课程概念。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传统语文课程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开放性与整合性。

二 两版本教科书综合性学习领域的共性分析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材有许多版本,这些教材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又体现了自己的特色之处。下面就先谈下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领域编写所体现出的一些共同特性。

1.科学性

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两套教科书综合性学习领域的编写既考虑了语文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按汉字、汉语本身的规律编写,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各个部分环节的安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为例,在安排综合性学习的时,即关注教科书的整体性,考虑各个专题及课文的内在关联,如,根据我国国庆节的时间和大部分地区的教学进度,将“祖国在我心中”这一“小综合”专题安排在第二组,便于教学,并将“大综合”“轻叩诗歌的大门”安排在后半学期。“大综合”以了解诗歌为中心,“诗歌朗诵会”是主要活动之一,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特意在“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专题中选编了朗诵诗《中华少年》,朗诵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学习要求,学生从中可以学到一些诗歌朗诵知识。

2.整合性

综合性学习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整合性强,它要求活动情境中的学习个体能够整合多渠道的学习资源、多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多方面的语文能力,从而克服传统学习的相对单一片面的不足。人教版北师大版两套小学语文教科书都围绕重点或专题组织教科书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整合语文学习活动。

3.语文性

学习语文,是一个不断积淀知识的过程,没有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阅读和书面表达就寸步难行。但在很多情况下学习语文却有自己特殊的规律。比如,在一定的语境里,我们通过倾听、模仿、实践,学会了正确、明白地说话,而不是事先学习语法知识然后根据规则遣词造句。学生通过大量、自主地综合性学习,接触到许多材料,发现语文规律,进而学生语文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两套教科书都有计划地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每学期安排两次左右,低年级要求比较低,尝试着做一做。到了高年级,用活动来贯穿始终,所提供的材料只是一种参考。一方面,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重习得,重发现、重感悟,重积累,重语感的形成。另一方面重视个人独特的学习体验,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掌握语文规律。

4.生活性

综合性学习,要求回归儿童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把学生拉出枯燥抽象的文字符号泥潭,越过文字符号的屏障,寻求与生活经验和文化环境丰富而深刻的内在关联,在多样化的相互作用中引发学生的心灵碰撞和个性发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调查生活用字情况,这些话题,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使学生感觉到语文也是生活的需要。北师大版综合性学习如五年级下册的以“读书”、“劳动”等为主题的活动,也都是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

5.主体性

综合性学习借助活动的亲历与体验,让学生互助合作并感悟意义,引起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设计活动方案,自主组织并合作探参与活动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渐增强。

如人教版过多种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注重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除了在练习、复习、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等标题形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还通过活动中在学生的充分参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自信心,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体现了我要学,我会学”的自主精神。

6.开放性

综合性学习克服单纯选文教学的弊端,克服以往“语文实践活动”的给出活动目标、程序与方法的刚性设计特征,把以前作为教科书内容之外的课外活动内容搬进教科书,在合理安排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又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余地,尤其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可能性。两套教科书中大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实现学生个性的灵活、生动发展。

三、两版本教科书综合性学习领域的个性分析

要对两套教科书进行比较,必须要明晰它们各自是基于什么思想编制?由哪些内容构成?这些内容怎样来组织?如何有效呈现这些内容?这四个问题也就是教科书编写理念、编排体例、选题内容、呈现方式,任何教科书编制都必须回答,也是必须倾力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5]因此,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两套教科书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领域的进行比较,分析其个性特色,。

(一) 编写理念的比较

1.人教版:人教版教科书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领域的编写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完成各阶段目标的前提下,力求抓住重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倡导简约。系统的综合性学习共有15次,主要安排在中年级之后,且不设定过多的条条框框,对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留下充足的开发和选择空间。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2.北师大版:北师大版的教材强调每个单元的整体与综合。除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活动外,还要进行观察、调查、参观、访问和搜集查阅资料等,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活动中运用各种方式不断呈现学习、探究结果。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形成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策略、方法等。

(二) 编排体例的比较

1.人教版:这版教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编排体系上体现了由隐到显,“大”“小”结合的方式。如在五年级上册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小”的综合性学习,出现在“我爱阅读”专题中,编排方式和四年级相同,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诸如调查访问、搜集资料之类的活动,并交流发现和得到的启发。另一次则是“大”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安排在第五组,完全改变以往教科书的编排方法,突破了以往课文单元主体的结构,采用了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活动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活动板块,按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

2.北师大版:北师大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上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观念。从第九册开始,有三个单元把语文天地改为综合学习,这与前面语文天地的综合学习相比,其综合性更加深入,尤其在十二册中,把语文天地都改为综合学习。因此说,北师大的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品、以及兴趣特点为基础,并结合每册每单元的思想主题,兼顾识字、阅读、习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三)选题内容的比较

1.人教版:人教版教科书综合性学习领域的选题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在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注重给予学生系统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基础上,关注语言文字背后蕴涵的人文精神,选材主题面向自我、自然、社会,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获得情感的共鸣和熏陶。

2.北师大版:由于这版教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结合到单元中,因此在内容选侧上是与单元主题学习相配套的。总体来说,这套教科书坚持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和现代化,注重让孩子通过对文学精品的品味与感悟,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学会学习的理念。

(四)呈现方式的比较

1.人教版:灵活多样,层次分明。[5]低年级不开展专题的综合性活动,而是结合单元学习每册安排1一3次主题活动。中年级阶段的综合性学习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两个特点:一是主题不“特立”,不“独行”,不“另起炉灶”,而是与单元专题保持一致;二是提示与要求不是整体呈现,而是弥散在整组单元中。以“保护自然”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例,它散布于第5课、第7课课文之后以及“语文学习园地”之中。高年级阶段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还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培养策划、组织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

2.北师大版:充满童趣,操作性强。北师大在综合性学习领域创新了呈现方式,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科书通过多种鲜明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和图标提示,引导各种语文学习任务、活动,适时给学生以情感支持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策略的指导。如安排两个小朋友丁丁冬冬的提示语,引导学生们学习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新时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是一片全新的领域,它的出现对于教材的编写者和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是一个挑战,它的成功实践将带来语文学习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它的合理评价将影响到整个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

人教版和北师大版 “综合性学习”在设计思路和编写形式上做了有意义的开创性工作。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毕竟是一个“新大陆”,还需要课程理论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程中的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创新,挖掘综合性学习的功能与作用,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个“奇葩”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上越长越茁壮。

参考文献

[1]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云生.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定位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4).

[3]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1

第6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语文阅读;构建平台;语言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69-02

小学生的情感是细腻的,又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纵观北师大版小语教材,情感类题材的文章占了很大比例,这类文章表达了作者或快乐或忧伤的情感,凝聚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对学生来说是成长的重要“营养剂”。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阅读课堂巧妙运用情感教学法,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探究,从而实现阅读课堂的增值。

一、深挖情感素材,以情促学让阅读课堂增值

在阅读课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特别重要,纵观北师大版小语教材,课文感情丰富,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这对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发展期的小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营养素材。但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发现,有些课文情感直白,学生容易理解,而有些课文,对于语言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想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语言感悟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策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认知基础,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共鸣点,通过搭建感悟平台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抓住文本关键点深入思考,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最终理解文本。比如,和平年代的学生和战争年代的学生对教科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珍贵的教科书》中,标题用了“珍贵”两字,突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意蕴。想要让学生通过品悟“缺书、取书、护书到最后嘱咐”这一线索明白教科书的珍贵,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需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描述的情感相融合,从而使学生体会文本的情感。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播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并利用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没有书的孩子多么渴望有一本新书。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深入课文自主品读,通过品读抓住关键字句进行感悟,这其实也是教师挖掘文本情感素材的重要策略。先让学生自主品读,通过品读找出能让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的句段,使感悟能力得到培养。在课堂交流时,有的学生抓住了张指导员生命最后一刻说的话进行感悟,通过感悟体会张指导员把书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此段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突破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交流深挖课文,如让学生说说“好半天”是什么意思,从“好半天”“微微睁开”“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看出什么。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感悟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内心情感去感悟,从而真正体会张指导员将书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引导学生感悟的句段还有很多,教师要巧妙抓住重点句段让学生细细品味,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融为一体,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提升能力。

二、构建情感平台,以读促学让阅读课堂增值

在阅读课堂上,读是学生参与阅读探究的基础,只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读去理解课文,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阅读探究中。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情感激活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对课文产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再顺势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为了让学生读出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话题细细品读,并能抓住关键点串联起课文的整体情感,最终在品读中融入情感,获得对作品的完整理解。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穷”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正是因为“穷”,而彰显出穷人的高尚品质。课文运用了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感悟能力,可以通过阅读理解人物的内心,进而逐渐理解文本。因此,教师不能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搭建阅读平台,让学生自主深入文本,通过品读理解人物复杂的内心。在“穷”的现实面前,桑娜和丈夫要做出收养西蒙的孩子的决定是多么艰难,这一决定能让学生感到震撼,蕴含着“穷人不穷”的高尚品质。教师应该如何搭建阅读平台呢?可以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当作突破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文章,如有的学生抓住了天气描写的段落进行感悟,“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表现出主人公桑娜的内心是多么复杂,她担心丈夫在狂风大浪中的安全,这其实就是走进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生只有深入品悟才能为下文的理解做好铺垫。又如,“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桑娜内心复杂的想法在这句话中表露无遗,作为母亲,她有自己的孩子,却又可怜邻居西蒙留下的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当她做出决定之后,就要面对抚养五个孩子的任务,生活将会更加艰难。可以说,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但又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必经之路,教师只有搭建平台让学生自主感悟,才能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作品,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开展语言实践,抒感让阅读课堂增值

语言实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渠道。语言实践离不开阅读课堂,教师要抓住阅读课堂蕴含的语言实践因素,巧妙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搭建平台,无痕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情感体验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教材的情感点,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融为一体,并在情感的熏陶下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有效进行语言实践,从而既让学生在情感抒发中理解课文,又能获得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本课文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永生”象征着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崇高精神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器官捐献,学生的理解也不会很深,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寓意,并感受人物内心的高尚和人性的真善美,还是比较难的。对此,教师可以先将器官捐献的背景资料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器官捐献对拯救病人的意义,并在资料介绍中理解器官捐献的重大意义。接着,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品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进行感悟,并作上标注,据此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也为后面的课堂讨论、交流作好铺垫。想让学生对课文形成深刻的感悟,学生的自主感悟最重要,而语言表达是学生自主感悟所得的表现形式,所以课堂上的交流很重要。而在交流中,师生互动又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注入了活水,如教师问:“课文中几次出现带有‘骄傲’的句子?同学们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含义吗?”学生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入课文,并结合自己的认知体验联系上下文进行阐述,在阐述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会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理解。如文中有一句“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温迪在得知捐献角膜后,并没有“痛苦难忍”,反而为自己的亲人帮助他人感到自豪,学生在感悟此句时,必须联系前文,从“我”和温迪在相同年龄时的思想去感悟、交流,进而体会父亲留给下一代的宝贵思想。再如“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在感悟此句时,“我”的思想已经逐渐成熟了,学生在感悟时必须体会到“我”对女儿温迪美好心愿的支持和认可,与前文14岁的“我”进行对照,形成对比,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为了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将原文的结尾部分呈现,温迪在一次事故中丧生了,“我”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但“我”还是按照温迪生前的意愿将她的眼角膜捐献给了别人。课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学生的眼眶红了,他们的情感渐渐与课文融为一体,不少学生都能结合课文的情感进行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在讨论中提升了一个高度,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成长的洗礼。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细腻的,想在阅读课堂有效运用情感教学法,需要教师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情感素材。结合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训练点,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并结合自己的情感深入课文,从而让阅读课堂更加理性,学生的思维更加多元,促使学生、教材、教师三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实现阅读课堂的增值。

参考文献:

第7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1.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部分课文过长,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课文中,长篇课文不少,翻译的外国作品也很多,而且普遍较长。在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中,《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虽然是中文作品,也达到了全文33个自然段。 而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翻译的课文竟然达到了47个自然段。这么长的课文,让我们成人来理解也要费一番心思,对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更不要说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去学习课文。如果教材在编排时能选取一些同样主题但是篇幅较短的文章,或是选取了较长的文章进行删改再做为主体课文,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清楚明白,学得轻松愉快,也能学有所获。

2.小学作文要求应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些作文要求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

比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为鸟,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在①我熟悉的一种鸟;②我见到过的鸟;③我养过的一只鸟;④我想象中的鸟四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习作。对于现实中的孩子,虽然都见过鸟,但是对鸟并不熟悉,更没有条件去观察鸟、了解鸟,那么前三个题目会无法下笔,第四个题目,因为欠缺对鸟的了解,也会很难在鸟的特征的基础上去展开想象。

所以,我认为作文的要求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在身边找到要写的事物,能亲身去体验,然后写出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才会有物可写,下笔有据,才能学会怎么写文章,把文章能写清楚、写好。

二、教师、家长要配合,给学生创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

在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比赛,家长也很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但我们不重视培养孩子了解自然,研究科学的能力,导致我国艺术人才很多,科学人才却很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很多人才发现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很少,动手操作能力很差。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为植树,在每年的植树节时我们只是组织很多成年人去植树,而给孩子创造了解植树的机会很少,导致在教师教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学生对植树还是停留在模糊状态,并不知道怎样去植树,也不知道一棵树它是怎样长大的。我想,学校在每年绿化校园时,可让学生参与一些种树的具体操作过程,或是家长可带孩子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上的植树活动,农村的家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房前屋后种一些花草树木。有了亲身体验,学生自然能了解怎样种树,感受到种树的乐趣,树的美感,也会发自内心产生保护树木的感情。这样,在教这一单元的课文时学生才能有实际经验,才能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而不是让老师去给学生灌输怎样保护花草树木的生硬道理,那么,也就让学生从小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对于从网络上查资料,家长缺乏指导孩子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在一次调查中,老师让学生从电脑上查找为什么地球有吸引力,而飞机却能在天上飞,不被地球吸引。在一个班上,有10个学生家里有电脑,可是只有一个孩子查到了资料。究其原因,是家长重视的程度不够。有些大一点学生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玩网络游戏,不允许家里的电脑联网,更不让孩子接触电脑。对于这一点,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科学引导,让电脑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工具,使其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视野更广阔。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长孩子的聪明才智,让孩子能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

三、留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让他们去观察、去了解现实生活

为了应对考试,为了考上大学,学生不得不埋头于题海战术,补课,上晚自习,对身边的事物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而我们的很多老师也是整日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攀比考试成绩,却没有去研究怎样把课本与现实结合,让学生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能够学以致用。

我认为,对于每期考试的的科目,应当设定一个合理的评分标准,比如及格率达到95% ,优秀率达到百分之85% ,平均分达到85分至90分,就可以评定成绩合格。而不是由于一味追求高成绩,导致出现严重脱离实际的及格率、优秀率,把对老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只定位在掌握课本知识上。我们也常常强调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在考试科目上的成绩差异呢?美国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作出选择。”而应试教育往往把有灵性的人训练成适应环境的庸才。

第8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一、研读教材,系统整理,理清教材体系

针对六年级复习课的内容,教师需要通过研读复习课教材的活动,结合12册数学的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

案例: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这课为例,在教材的呈现上是有关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知识只是两句话。在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5页的第8题中提到: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们通过研读整个数学教材体系之后发现,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安排一课时来学习。我们将有关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对立体图形建立了初步的概念,然后学习了平面图形相关的知识了解了什么是面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到六年级的时候学习了圆柱和圆锥。从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建立模型,明白立体图形表面积,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研读教材的活动,六年级的数学教师在针对复习板块的教材的理解上更进了一步。

二、解读教材,细化知识,把握重难点

1.细分小知识点,读懂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确定了总的知识框架,教师需要将每一部分的复习内容进行细化,同时要读懂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数的认识这部分的复习内容中,教材先将数分成整数和分数,再把整数分类成正整数、零和负整数,接着把正整数和零归类成自然数,并且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如果我们也用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去呈现数的整除,小数、分数和百分数,常见的量,那么整个内容就可以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

案例:空间与图形部分课时安排《图形的认识》是6课时,这只是一个总的课时建议,具体的图形认识这部分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去划分课时。课题组讨论之后,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线与角,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第三课时平面图形的面积,第四课时立体图形的面积,第五课时立体图形的体积,第六课时整理巩固图形的认识。

细分课时后,复习课的目标具体化,操作起来更加简单。然后在每一个课时的内容具体化,就能更好地实现复习的目标。

2.解读教材中的练习题,关注与知识点的匹配

习题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通过初读和细读教材的方式,结合课程标准,结合教学目标,结合复习教材的知识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中习题的部分。

案例:我们还是以常见的量的习题为参考,教材中只有3道习题,练习的角度、层次性以及练习的重点明显不具有个体性的特点,所以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加入其他形式的练习题,例如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和相应的有关常见的量的解决问题。

补充的习题要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人民币,在改写的过程中形式也要多样,有高级单位改成低级单位的也要有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在时间的单位复习中,也要加入平年、闰年,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知识练习。

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一些练习不以量为主,而以质为主,哪些复习题中重复了,我们进行整合,哪些习题的知识面窄了,我们加以拓宽。让习题的设置更加符合复习课的要求。

三、梳理知识,满足学生需要,促进自主认知

从学生角度解读教材,梳理知识,考虑学生知识形成线索和学生认知线索,针对性的利用教材。

在研读教材梳理知识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学生良好的认识结构可以是个人思考形成的,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班级交流,教师指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

案例: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这节复习课时,我们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教材的编排是先在三年级下册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到了5年级下册再学习其他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六年级上册的时候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他们虽然会计算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但是对平面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每个计算公式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却不是非常清楚。

我们在梳理知识的时候将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和对应的图出示出来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公式是怎么转化来的。在梳理好知识的联系之后,再用课件动态的演示出来,这对部分后进生就能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现出来,也能更清楚地领会了。那对于部分优等生而言,再让他们自己去联系圆面积的推导公式和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公式的联系。

第9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也常用到“比”,生活中所用的“比”一般只涉及第一种外延,即同类量相比的情况。如男女生的人数比、果汁和水的质量比、模型和实物的长度比。再如,黄金比、连比、百分比、比例尺等等都是同类量的比,日常生活生产中几乎没有不同类数量相比的例子。在人们的印象中,“比是同类量相除”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与数学中“比”的概念有出入,不完全一致。

当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不一致时,我们在解读教材和教学实践中总存在困惑和质疑。在多次教学探讨中,我发现老师对“比的定义”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

(1)“神舟五号”的路程和时间的比“42252∶90”不是两个同类量相除,与生活经验不符,那么算一个“比”吗?如果是一个数学比,那么比应该是没有单位,而42252千米除以90分钟的商怎么会有单位名称?比的结果应该是唯一的,而路程除以时间的结果却不是唯一的(42252千米÷90分钟≈469.47千米/分钟,42252÷5400秒≈7.82千米/秒)。怎么解释呢?

(2)生活中比赛的比分3∶0是一个数学比吗?如果是一个比,那么比的后项可以为0,是不是比的定义不够完整?

(3)不同类量相除形成的比,有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对于“比的定义”的疑问,时常困扰着教师,我觉得有必要对“比的定义”进行研读和思考,对这一知识进行学习,解答疑问,帮助教学。

一、研读

1.横向对比——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发现

人教版教材是这样定义“比”的,并以国旗的长宽之比和“神五”的路程和速度之比举例说明。那么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比”的概念又是怎样定义的呢?于是,我查找了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认识比》一课指出“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例题所举的比是:果汁和牛奶的杯数比是2比3;路程和时间的比是900比15。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比的认识》一课指出“两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

题所举的比是:羽毛球比赛输赢场数的比是6比2;马拉松选手所跑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0比2;苹果的总价和单价的比是15比3;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6比4。对比这三种教材,我发现对“比”的定义,其内涵都是“两数相除”,其外延都包含了同类数量和不同类数量相除两种情况。

2.权威数学论述的查找发现

三种教材论调一致,那么数学论述上,对“比”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呢?我查看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算术辞典》,其中对比的论述是:“比,最早是同类量相比,比较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这两个同类量的比,在单位相同时,两个量的比可以用表示这两个量的数的比来代替。在实际中,有同类量相比,也有不是同类量相比的,所以可以说成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由此可见,不是同类量的两个数相除,也是比的一种形式。

有的文献上明确指出:“比是两个数量的一种对等关系。”根据情境的不同,这种对等关系有四种形式:一是组合关系,两个量都是同一全体量中的部分,如亲子游戏需要2名成人和3名孩子参加;二是母子关系,两个数量为同类量,且一个是全体量,一个是全体量的部分,如一打(12件)衬衫中蓝色的件数是5件;三是交换关系,两个量指两堆物体具有相同的价值,可以交换。如拿12本杂志换得了等价值的5本小说;四是密度关系,两个不同类的量,描述同一种物体的不同性质,比值作为密度,如30立方分米的水重30克。这四种对等关系都可以用数学比来表示。这里提到的第四种就是不同类量相除的形式。

3.纵向对比——对其他数学自然学科概念的影响

除了横向地对不同教材和权威论述的资料研究,我还纵向地研究了“比的定义”对数学中其他概念以及自然学科的部分概念定义的影响。由“比”衍生出来的数学概念还有比例、正反比例等。比例是指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36页第1题,两个箱子的质量和数量之比30∶2和120∶8,可以组成一个比例30∶2=120∶8,在这里的两个比都是单位不同数量相除的形式。正比例是指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如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39页,当圆柱的体积和高度之比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成正比例关系,这里的圆柱体积和高度的比也是单位不同的数量相除的形式。

在自然学科中,还有类似于比重、压强等概念。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这里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就是不同单位数量相除的形式;物理学中的压强是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力的大小的物理量,其表现形式是压力(单位:牛顿)和受力面积(平方米)两个量的比值,也是不同类量相除的比。

可见,对于“比的定义”,如果去除了第二种外延,将无法进行其他的数学概念的定义,无法进行其他学科中有些概念的定义了。

二、释疑

综上所述,我认为数学的“比的定义”的外延应包括两部分。即同类量和不同类量的两数相除的形式都是比。

也就是说,“神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42252∶90”毋庸置疑是一个“比”,那么怎么解释单位名称和结果不唯一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42252千米除以90分钟的商是有单位的,那是比值所指的含义,这与是不是“比”并没有直接关系;两个不同的答案是两组不同比的比值,即52252∶90和42252∶5400,结果当然不同,如果要参考其意义,那么严格来说,这两个比值所指的还是相同的,都是飞船的速度,而飞船的速度无论用什么速度单位来表述,其本质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数学和生活密切相关,但是数学的严密概念与生活的直观经验并不是等同的。数学概念有着它本身的逻辑性和严密性,生活经验更多地受个人的认知、情感的影响,我们应该严格将两种区分开来。把比分3∶0看成数学比的教师,就是将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相互混淆了,从“两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个概念出发,3比0根本没有3÷0的含义,也不存在两个比分的倍数关系,所以它不是数学比,仅仅是比分书写的一种形式,这个比分的意义更多的在于比“差”,即看谁比谁高或低多少。

和生活中的“比”相比,不同类量相除的比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数学上我们常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有其独特的灵活性、简捷性和广泛性,而所用的也是不同类量相除的比,如果规定“比”仅仅只能表示“同类量相除”,那么很多实际问题都不能用比例来解决了,那么“比”就失去了学习研究的意义;不同类量的比在实际生活中很少出现,但是它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概念定义上,作用却很大,数学中的“正比例”“反比例”,自然科学中的“比重”“压强”等,都以这类比来定义,如果把“不同类量相除”这一外延剔除,那么很多数学或其他学科中的概念将无法描述了。所以“不同类量的比”其意义和价值不可小觑。

三、思考启发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有的与生活经验完全一致,有的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相去甚远。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的不一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