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它的重要性的凸现,它逐渐成为各个领域降低成本、提升竞争优势的手段与工具,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课程也逐渐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中的必修课。但是,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没有受到重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提高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本文细致研究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
一、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一)学生知识水平差异较大
大学阶段,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开展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往往会产生差异性,从而使得基础薄弱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严重者导致厌学。当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仍然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无法科学合理地采取因材施教,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二)实验设备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每个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条件不同、实验教学设备层次存在差异性,导致部分学校设备不够充足,只能在普通机房教学。而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部分教师由于实验教学比较麻烦而直接放弃实验教学。有的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时,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缺乏充分的认识,无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另外,有的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通常体现为大班授课制,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三)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由于大多数教师从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一线企业或者酒店管理部门的实践工作经验,因此大多数教师在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时,只能从教材出发,无法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来教学,从而使得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持,无法让学生体会实践课程的意义,无法发挥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真正意义与作用。
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开展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为了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与水平,需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完善,打破原有的大班授课制,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重新分组。针对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逐渐增加教学难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开展实验教学。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采用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可以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二)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由于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与生活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其中,模拟型实验教学可以将学生熟悉的图书管理、教学管理等生活环境作为教学背景,开展实验教学,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分析系统流程,积极参与实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丰富教师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各大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学校的实际安排,深入到一线企业或者酒店管理部门参与实践工作,不断丰富自身经验,从而根据实践经验以及当前社会对该课程的需求来设计教学,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水平。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术交流、讲座等方式创造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四)开展环形教学模式
根据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可以开展环形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根据五个阶段开展教学。第一阶段,需要对酒店管理系统进行认知学习。在这个教学阶段中,每个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为后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对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的认知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及时了解系统实验平台的模块、组成、内涵与特点,还需要了解其注意事项以及具体要点知识,以便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三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模块学习。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水平相似的分为一组,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对每个模块进行系统学习,了解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每个模块的设计内容与相关知识。第四阶段,每个小组需要对模块进行集成学习。需要将之前每个模块的知识熟练掌握,并将其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第五阶段,对系统再次开发与完善的学习。这个阶段中,需要对前几个阶段的知识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进,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再次开发,探讨更深层次的知识与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个小组完成的水平来重新分工,重复前几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充分、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总结
关键字:管理视觉;管理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类;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39-0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主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成为企业变革的催化剂和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武器和资源,社会上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因此,1998年教育部就把《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这门课程作为各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成为培养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的主干课程。然而,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架构的问题,导致该课程在培养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中的实际作用与课程的地位不相符,因此,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对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很大一部分理论体系尚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也是社会系统,它涉及的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同时它还包括数学、管理学、系统论、信息科学等相关理论知识。①教材。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大多选用国内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梯云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薛华成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都是优秀的教材,并且采用率比较高。②理论教学内容。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教学中,内容大多分为四部分:一是基础和原理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其的结构等相关内容;二是基础技术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内容;三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部分,这部分是这门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今后进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四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③实验教学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围绕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以及系统实施进行的。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及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设计。通过此次设计,让学生充分学习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管理信息系统一门是很难教和很难学的课程。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内容太过广泛,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很迷茫,难以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严重挫伤学习积极性。一直以来此门课程的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二、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纵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讲授了太多的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先修课程仅仅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和VF两门计算机课程,缺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涉及的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对信息系统实际应用部门的业务流程了解较少,教学内容涉及的系统的开发方法所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以学习系统开发和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脱离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实验环节效果不好。实验过程中达到的效果与教师的意愿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学生先修的计算机知识不够充分,很多学生不具备程序设计的能力,另外有的团队成员什么也不干,坐享其成,个别成员承担全部工作,因此造成实验环节效果不好,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的目标。
三、基于管理视角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的教学目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学习:技术视角和管理视角。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对薄弱,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应该更多的从管理视度去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将来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让学生对各种应用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管理、组织和开发运行等多个角度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了解、掌握如何使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业务流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业绩服务,从而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2.课程的教学体系。多年的教学经历,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我们不应把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作为一个重点去讲授。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应该从管理视觉去构建:①基础篇,主要讲解信息系统的概念、性质、作用。通过此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在当今如何改变企业,信息系统对运营和管理企业的重要性;让学生评价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分析信息系统如何为获得竞争优势而支持企业战略;让学生了解由信息系统所产生的道德、社会和政治问题以及信息系统技术和互联网给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挑战。②技术篇,介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其趋势。通过此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发展的各个阶段,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发展的趋势;让学生了解提高企业业绩和帮助企业决策的数据库工具和科技有哪些;让学生了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相关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基本防御措施,了解计算机的主要安全威胁以及主要安全措施。③应用篇,介绍信息系统的各种应用系统。让学生能够了解企业信息系统如何帮助企业运营卓越以及企业应用系统带来的挑战。④建设篇,介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了解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方法,了解规划阶段、需求采集和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维护阶段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的至关重要性。
3.课程的实验内容。实验可以分两个环节:一是利用Project软件,确定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并建立项目计划。二是利用Visio软件画出所选项目的业务流程图以及数据流程图。最后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报告。
4.课程的考试环节。笔者认为该课程应该进行考试改革,取消以往的试卷考试,学生的成绩由平时的作业和最后的大型作业两部分取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的积累和消化,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的能力。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会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能够满足当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4):43-45.
[2]郑峰.试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J].滁州学院学报,2011,(1):110-112.
[3]肯尼斯C劳顿.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1.
[4]侯赛因.比德格里.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0.
[5]叶赛.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4):127-129.
[6]孔德汉.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1):65-67.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教务;C/S模式;B/S模式
1.需求分析
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应包括学校管理条例,基本职能,技能信息,教学成果,培养方案,教学通知,校历等基本信息。还应包括院系设置查询,专业设计查询,教学计划查询,课程设置查询,教师信息查询,学生成绩查询等功能。提供教师,学生,管理员三种用户的登录,根据身份的不同,操作权限就不同。系统提供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用户的登录。
2.总体设计方案
2.1 开发模式
B/S模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客户端,实现了客户端的“零”安装,不需要进行客户端软件的维护,所有的维护均集中在服务器端;从扩展性来讲,这种结构是一种松散的无约束结构,系统扩展只是增加服务器端的应用。也就是说,访问本系统的远程用户只要启动Web浏览器,通过校园网(TCP/IP)就可以连接学院的教学教务管理信息所存放的服务器。
2.2 系统网络平台
本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个依托校园网,以Internet作为网络平台的应用,需要考虑的网络平台包括网络硬件平台、网络操作系统、Internet服务器软件、客户机软件等,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因此本系统采用(c#)作为B/S模式下的前台开发工具;作为B端的数据访问技术。后台采用PowerBuilder作为开发设计语言,使用Oracle作为DBMS。
2.3 系统设计与实现
根据系统的业务需求及职能划分,将系统分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学生成绩及学籍管理、考务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考评管理等8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含了若干项子功能模块。每个子系统都具备相应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打印、删改等功能。根据用户对每个子系统的具体需求,每个信息管理子系统有其自身的具体要求和特点。
(1)教学计划管理。功能包括:录入与维护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信息;设置各年级、专业教学计划,产生学期开课计划;详细记录计划变更;设置课程类别。
(2)教学资源管理。功能包括:校区信息、楼房信息、部门、专业设置和维护;教职工信息维护和分析;教学场地及功能设置和维护。
(3)排课管理。功能包括:依据教学计划生成教学任务书,各教学单位为相关课程指定教师;合理科学地完成课表编排;提供教师课表、课程课表、教室课表、学生课表、全校课程总表。
(4)选课管理。功能包括:教务处通过校园网选课的有关规定,提供多种控制选课手段,如分年级、按专业确定预选课程学分上限等;根据教学计划,教务管理人员添加选修课程,学生登录网络平台选课;根据选课处理结果,通过校园网有关课程取消与选课调整等信息,并及时通知相应的学生;选课期结束后,系统会生成选课表和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同时提供多种信息查询,如教师查看选课学生名单,按课程、上课班级查看学生名单,某门课程被选的实际情况等。
(5)学生成绩及学籍管理。一般的学生只有成绩查询的权限;而教师不仅有对所教课程成绩查询的权限,还有录入学生成绩、修改学生成绩、查看成绩的权限。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处理与成绩有关的免修、重修等特殊情况,产生多种实用的成绩分析报表。学籍管理分为几个功能:学生入学报到,生成新生初始学籍档案,分班,记录学生奖惩情况,生成学生学籍异动数据,打印学籍卡片、学生名册、毕业生档案,生成上报的新生电子注册与毕业生电子注册数据、高基报表及学籍异动统计表。
(6)考务管理。功能包括:学生缓考课程登记;考试时间、地点、课程、监考人员确定;学生考试证打印;提供课程考试安排表、监考人员安排表、教师考试安排表和全校考试安排表;学生缺考、考试舞弊登记等处理。
(7)实践教学管理。功能包括:依据开课计划和选课情况,由承当教学单位确定教师、地点、时间;确定学期军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任务和安排;录入相关环节的成绩并进行分析。
(8)教学考评管理。功能包括:设置教学评估体系与教学工作量计算公式;学校督导、指定教师、学生对教师教学考评;计算教学人员的学期工作量,提供工作量查询、打印。
2.4 安全问题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正是这种开放性导致了其潜在的不安全性,所以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必定要考虑的问题,系统中保存着许多“敏感”的信息,如学生的成绩、教师的工作量、用户的登陆密码等等,为此,要对用户及其访问权限做出严格的规定,如非授权用户不可以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查询、更改或删除操作。本系统所采用的是用户在进入系统前首先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如为非法用户,系统会拒绝其访问;即使能够进入系统,系统也会根据其身份确定其访问权限,所有涉及到数据的增加、更改和删除操作的地方一般用户是不能够进行的,只拥有对数据库的读取权限(查询),除非有特殊需要,可以由管理员修改其权限后方可进行。
3.前景与展望
该系统是以本人所在学院实际的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为基础而开发的,一旦投入运行,可以满足学院内外对教学教务信息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查询要求,为学院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然而系统的维护与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修改和调整,使得系统的功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再者,基于ASP技术开发的B/S结构的MIS的开发和应用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前景,主要是由于ASP技术自身的优点和Microsoft平台的广泛应用。
4.结束语
对教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以及模块功能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套系统已基本覆盖了教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层面,安全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高度共享,不仅使教务管理人员从大量的简单重复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同时也为广大师生的信息查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务部门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推动学分制改革,真正发挥学分制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翠平,尚俊杰.网络程序设计-ASP[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2]张固.ASP网络应用系统典型模块开发实例解析[M].人民邮电社,2004.
[3]高林.管理信息系统与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所有工商管理学生均要涉及企业资源与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以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代表了当今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作为一种高效模拟企业运作流程的工具,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越来越多地受到高校的欢迎,大规模的实验室也在各高校相继建立。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然而在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学生大都感觉其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觉得计算机专业知识欠缺,难以理解和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所以在做好相关理论教学的同时,为了更好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教学体系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1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目标定位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根据专业特点有四种定位:(1)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2)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能力;(3)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理论与思想指导具体管理活动的管理能力。(4)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具有从事信息系统研究的科研能力。在以上四种定位中,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应主要定位于第一、三种定位,兼顾第四种定位。
2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安排
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主要针对课程实验;
第二层次:专业综合技能的合成演练,主要针对跨课程、跨专业的实验;
第三层次:专业与实践的结合,主要是企业实习;
第四层次:专业与科研的结合,即参与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
基于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项目应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1)仿真企业管理软件应用环境,适应第一层次要求。
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在企业中普遍应用的管理软件,如用友ERP、金蝶K3、SAP等,用于企业体验(用于体验企业管理流程、角色与岗位等)、战略管理(如何从战略角度动作企业)、专项管理(企业管理专门方法,如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生产型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商贸型经营实战演练、生产制造模拟等。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获得真实和具体的企业工作体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2)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体系,适应第二层次要求。
沙盘模拟课程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受训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由若干个学生组成,每个学生将担任总经理、营销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供应总监等。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4~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受企业发展的典型历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在短期的训练中,学生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他们必须一同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保证公司成功及不断的成长。2005年开始,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始主办“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迄今已经举办六届,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全国大学生赛事。
(3)管理信息系统实习基地,适应第三层次要求。
依托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大力拓展与社会单位的联系,并利用合作单位及合作单位的企业用户资源,为学生提供工商管理类学生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4)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科研基地,适应第四层次要求。
实验室在进行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的同时,加强与学术界、企业界的合作与交流,积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和开发,努力开展企业管理信息化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推广和企业培训工作,成为与企业共同培养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基地,努力推进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3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3.1统一化、系统化的专业实验平台
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往往是分步投入,这样容易形成资源的分散,实验平台多样化、相互重复现象严重,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使实验室建成一个系统的实验平台。
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当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0年教育部成立了全国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专业研究会并每年举行一次研究会,2006年国家首次评选3所大学的经管类实验室为“全国重点示范实验室”,打破了“全国重点示范实验室”由理工科实验室一统天下的局面。ERP是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国家对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国家重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起点要高,步伐要快。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要基本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制造类企业以应用ERP为主”和“其他企业要努力实现比较完善的财务、营销管理信息化”。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培养熟练掌握ERP技能的人才,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基于此,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建设应以ERP实验教学软件为一个统一平台,为相关课程建设与教学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利用此平台可以改变相对落后、分散的课堂教学体系,使工商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可以在ERP平台上实现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生产制造、财务、销售、采购、库存管理信息管理等一体化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成为懂理论、有技术、能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3.2注重实践的实验教学体系安排
根据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建立系统的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仿真企业管理软件应用环境、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实习基地、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科研基地等(图1)。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在某些领域的拓展,及时引入介绍新的与专业相关的系统软件,并能让学生会操作,或是要求学生理解其开发过程。将新的经营理念通过沙盘模拟训练课程导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或是及时增加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产生的新的理论,作为更新的教学内容。
3.3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手段改革
除了传统的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外,场景式教学等教学手段也要引入进来,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获得更为直接的体验。
3.3.1 研究性教学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中多学科内容交叉,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显得抽象、枯燥,学生感觉知识点太多,学起来很累。为了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说教气息太浓、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参与性差等弊端,结合自身的知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了研究性教学,增强了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以问题为导向,拟定一些主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择,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方案,自己动手参阅资料、选择分析方法、计算、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释所得到的结论,最后做主题发言,学生相互探讨、相互评分,老师给出指导性意见。
3.3.2 案例教学
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一般采用三种模式:教师组织案例,教师进行分析的模式;教师组织案例,学生进行分析的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组织案例,并由学生进行分析的模式。通过这三种案例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提高学生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在MIS课的案例教学中,要针对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选择题材丰富的各种案例,包含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失败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并贯穿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实施的各个阶段。
此外,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案例教学步骤的规划与实施。第一,学生自行准备阶段。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教师要把案例材料和相关思考题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第二,小组讨论准备阶段。将学生划分为由三至五人组成的小组,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活动;第三,小组集中讨论阶段。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意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在这一阶段,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扩展和深化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第四,总结阶段。总结可以是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的方式,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以便对案例所反映出来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3.3.3 项目驱动式教学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以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作为载体,来进行引导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应该选择学生所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型项目,以降低项目难度,使学生容易入手并产生兴趣。重点应放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规划、数据库建立这几个阶段,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限制,后续的实施阶段中涉及到具体的技术层面问题可以略过。
4结语
工商管理类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应以此为核心思想,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具有高度仿真、高度参与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平台,调动实验室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庆利.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
[2] 崔金栋,张毅,王欣.《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
[3] 张勇,段君玮,董启明.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
[4] 邓忆瑞.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6).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06-03
一、双语课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熟练运用英语这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在对外沟通和交流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急需既具备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根据这样的发展趋势,高等院校必须要加强专业课程英语教学的力度。[1,2]
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加快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已被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主要观测点。[3]信息管理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基本都来自美欧等国家,这就要求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这些前沿知识,而专业英文阅读能力是学习前沿理论、技术所必需的技能。[4]《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MIS),是教育部批准的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为满足我国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3,4]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学生开展MIS课程的双语教学。
MIS是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校级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上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双语教学的经验几乎为零,因为MIS课程是我专业第一次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尝试。组建双语教学团队、建设双语教材、确定双语教学形式、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确定考核形式、教学情况调查与反馈等,都是项目组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双语课教学改革的内容
1.教学改革目标。根据本校教改立项要求,MIS课程双语教学将达到以下目标:①提高学生阅读专业英语书籍的水平,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学习和研究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②利用原版教材使学生及时地学习到更新更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③借鉴国外的、国内其他高校优秀的双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双语学习兴趣。④制定适合本专业情况的MIS课程双语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2.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双语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双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学团队的专业英语教学能力与水平。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英语教学水平,最好具有在欧美国家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任课教师进行双语教学不仅需要精通学科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能够将教学内容清晰完整地介绍给学生。任课教师还要不断地阅览原版专业书籍、期刊来更新专业知识。我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毕业后赴都柏林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主编一部公开出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教改项目负责人是留学回国博士,项目中一位教师长期教授专业英语,另两位教师长期教授MIS课程。这样的师资队伍具备开设双语课程教学的条件,欠缺的是双语教学经历。我们积极争取项目组成员短期出国进修英语的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双语教学水平。
3.自编双语讲义与教学内容设计。一部适合本专业学生情况的双语教材对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当前国内引进的MIS原版教材越来多,教材的版本更新也很快,每部教材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项目组成员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与以前使用过的汉语教材内容相近的英文教材,如果只选择一部英文原版教材达不到这个目的。为此,我们从三部原版教材中分别选择部分章节组成一部讲义。我们选择的三部教材是:David M.Kroenke编著的Using MIS(Second Edition);Kenneth C.Laudon and Jane P.Laudon编著的Essentials of Bus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eventh Edition);Stephen Haag,Maeve Cummings and Amy Phillips编著的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10 Edition)。由于我专业的三年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没超过50%,所以我们决定补充相应的中文参考书目,如毛基业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应用与方法》,黄梯云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
此外,由于双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思维能力,因此,除了课堂教学内容以外,还建议学生课后从网络上收集、翻译与课程相关的最新英文资料,把这部分资料作为补充案例进行阅读和理解。
4.教学改革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改革的教学组织形式由课堂讲授、案例讨论和上机实验三部分组成。因为本专业首次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根据本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项目组决定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使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即教案和PPT的内容以英文为主,对每章重点和难点进行中文注释。课堂讲授以自编英语讲义为主,在讲授易于理解的信息技术内容时交叉使用中英文,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带入双语教学的环境中,在讲授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与管理相关的内容时,用汉语进行讲解和知识扩充。案例讨论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课前给出专业词汇的解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讨论时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英文互相交流。上机实验同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设计与实现一个小型管理信息系统,并提交设计报告和程序源代码。
5.考核形式。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平时成绩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每次准备案例和课堂讨论的情况进行打分。为了避免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使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每章的重点,要求期末试卷的命题要灵活,在教材中不容易找到现成的答案,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正确理解才能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因此期末考试适合采用开卷方式进行考察。在期末试卷中除了英汉互译的题型之外,其他题型都用英文命题。学生可以使用英文或中文书写答案,但正确的英文答案得到的分值要比中文答案的分值高,这样的分值设计能够兼顾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和英文底子差但对课程掌握较好的学生。
三、教学改革实践与信息反馈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基本达到了MIS双语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要求的目标,项目组对教学效果基本满意。在期末考试结束后项目组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虽然教学成果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肯定,但仍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大部分学生像学学英语一样学习MIS课程。项目组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将英语的学习当做重心,把双语课当成了英语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项目组教师欠缺双语教学经验,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英语的教学上,没有对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重心进行正确的引导。
2.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太多,并且难以理解。因为本科生缺乏科技英语阅读思维的经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太多,学习起来非常困难。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项目组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授课教师通过进修来丰富双语教学经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坚持“以学习MIS知识为主,以学习英语为辅”这一学习重心。
2.对自编讲义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调整,保留MIS课程的核心内容(MIS的分析、设计、实施);同时在讲义中增加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照。
3.项目组将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网上答疑、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以及资料共享。
四、结束语
通过对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三年级学生实施MIS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及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专业英文文献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提高了专业教师采用英文授课的教学水平,并督促教师不断提高驾驭英语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晓兰.MIS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探析[J].成功(教育),2009,(5).
[2]何晓兰.管理信息系统双语课教学改革实践[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2).
[3]黎斌,支萍.双语教学的危机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10,(10).
[4]王长缨,程丽,潘晓文.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双语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9,(24).
关键词:体验式;ERP沙盘;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一、MIS课程的研究
1.MIS课程的特点
MIS是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该课程表现出来的特点有:
(1)理论性强。该课程涉及管理学、系统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其中理论知识的阐述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性高。该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的学习,更加重视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组织学生开发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
(3)综合性广。该课程是一门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经济理论和行为科学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的课程。
2.MI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MIS课程理论性强、综合性广的特点决定了各所高校的教师在讲授MIS这门课程的时候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内容的应用。然而,一方面,纯粹的理论教学往往令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于理解,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时间有限,真正到企业单位去参观会占用大量时间,而且很多企业为了保守商业机密,并不积极配合高校的教学工作。而引用书中的案例,固化学生思维,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常常令教师左右为难。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改进MIS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体验式教学法的尝试。
二、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优势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注重强调学生是一个主动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与接受者,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通过体验来掌握知识。包括情景活动、角色扮演、ERP沙盘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在“全方位体验”中获得自己的知识。
首先,体验式教学能使人的情感和心灵得到升华。可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使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其次,体验式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给予其新的灵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体验式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在MIS课程的教学中,ERP沙盘模拟无疑是最有效的体验式教学工具。
三、基于ERP沙盘模拟的体验式教学法在MIS课程中的应用
1.ERP沙盘模拟简介
ERP沙盘模拟实验是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的Klas Mellan于1978年开发而成的,最初源于军事作战指挥,可以清晰地模拟真实的地形地貌,使作战指挥员不需要亲临现场就能清晰地总揽全局,从而运筹帷幄并制定出最优的决策。ERP沙盘模拟实验是基于军事战场和商业战场的某些共性,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方式,在体验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它通过直观的立体教具――沙盘来营造一个仿真的企业环境,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制定战略、组织生产、策划方案。整个过程涉及了采购、生产、营销等诸多环节。
2.ERP沙盘模拟教学的特色
ERP沙盘模拟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教学创新。借助ERP沙盘模拟,可以强化学生的管理知识,训练管理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战略、营销、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ERP沙盘模拟教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3.ERP沙盘模拟在MIS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应用ERP沙盘,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拓展,恰好填补了MIS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优化MIS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实施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MIS课程理论奠基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企业运营流程的不了解,因此,面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往往照本宣科、死记硬背。ERP沙盘模拟的引入正好弥补了其中的不足,通过角色扮演和岗位体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一下制造业企业的完整运营流程,理解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同作用。
第二阶段,MIS指导管理决策阶段。利用ERP沙盘模拟组织一次对抗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理解信息系统对管理的支持了解,信息系统对不同决策类型的支持,并进一步了解决策的发展方向,掌握企业变革的方式。
第三阶段,MIS的技术基础阶段。本阶段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突出强调让同学们学习并应用一两门数据库语言,为今后同学们自主设计沙盘系统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MIS的分析阶段。引入ERP沙盘模拟以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基于ERP沙盘的功能分析,明确系统分析的目标和新系统逻辑设计方法,更加形象地理解为什么系统分析阶段是决定MIS开发成败的最重要阶段,并且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一个深层次的把握。
第五阶段,MIS的设计阶段。通过前期的ERP沙盘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有一种实质性、直观性的了解,掌握系统设计目标、主要内容和工具,明确如何根据系统逻辑模型所提出的要求进行系统总体结构、代码、数据库、输入输出和系统流程等设计,且设计出来逻辑模型更具说服力。
总之,利用ERP沙盘模拟对MIS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通过生动、仿真的模拟来诠释和演绎抽象的理论和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M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MIS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MIS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这种教学方法,为高校改革MIS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市场营销 营销策划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191-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工具,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也逐渐成为一门学科被广泛地学习和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被引入到中国,中国的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等各大重点高校都相继设立了MIS专业,同时选定MIS为信息管理类、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重点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企事业单位纷纷构建了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针对这一大环境,社会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作为江苏大学的品牌特色专业,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管理、法律与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掌握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以及计算机软件应用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营销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营销中的实际问题,从事企业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及营销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其特色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学、营销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方法,以企业营销活动为对象,着重培养在营销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营销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市场研究技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市场分析、营销策划、客户管理等工作的专业能力。相应的,学校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特色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概要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具有交叉性和跨学科性的新型学科,该课程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其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其内容涉及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数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覆盖面广、容量大、理论性和实践性强。
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专业很多,如财务会计、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等专业。各专业自身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工作环境。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把握课程重点。但是,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有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普遍选用相类似的教材,并且教学的重点为理论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管理信息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以便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教学方面,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原理的基础上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上面这种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模式,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显然是不适用的。因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虽然对公司财务、管理理论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了解却不多,以此种方式授课,必然会导致学生在课程完毕之后仍不能很好的了解和掌握课程的主体内容。基于此,如何针对市场营销专业自身特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灵活的将所学的内容同自身专业发展相结合,使自身综合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在市场营销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实践中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2 市场营销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营销策划能力是优秀的市场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营销策划是指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届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营销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以其独特的人一机对话模式,能够使企业决策者在第一时间获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对市场需求和本企业生产能力有充分认知,制定并优化营销模式。管理信息系统各组成部分在营销策划中具体的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营销策划的重点是对市场的需求和本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充分的认知,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策划者提供所需的各类数据、信息以及背景资料,进而帮助策划者明确市场目标、了解本企业的生产能力,使其对市场及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充分认知,进而建立并修改营销模型,提供多种预选营销方案,同时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营销策划方案。
2.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市场瞬息变化,存在有许多未知因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把握市场需求并作出准确反映是营销策划活动成功的关键。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代替传统办公所依赖的文档和电话,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到市场,进而做出快速、准确的处理。
2.3 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营销策划中,工业控制系统是连接策划者与企业生产现场实时数据信息的纽带,能使决策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信息,并结合市场反馈信息完善营销方案。
2.4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系统能够将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减少数据冗余及数据同应用程序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在建立策划方案前,首先建立数据库,可以简便、有效、快速地处理数据,使策划者在最短时间内对市场反馈回的信息作出准确判断,制定出与市场相符合的营销模型。
3 面向市场营销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3.1 案例式教学
大部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都是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即以理论阐述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该类教学方式通常是纸上谈兵,学生在教师大量的教学内容讲解中,始终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思考的时间,致使厌学情绪产生。
案例教学指的是通过对一些典型、真实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其具有诸多优点,如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增强互动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强调知识点的专业性和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讲解复杂的理论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进而应用一些比较抽象的重要概念。同时,案例教学要注重选择适合学生专业需要的典型案例。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从被动静态变为主动式的动态思考,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3.2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即协作式教学,强调在师生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反馈。参与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同时促使学生在参与中充分展示自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畅通了教与学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加强了教育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特色专业所要求的特色效果。
4 面向市场营销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
笔者从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工作,在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课程授课中,根据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结合专业特点,以帮助学生积累营销策划能力为目的:一方面通过主动联系获取企业营销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以案例的方式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内容运用到营销的具体过程中去,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采取学生自主案例分析、参与授课或团队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通过上网等现代化工具获取与营销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背景资料,并通过演讲、授课的方式,将所查阅的内容展示给大家,在查阅、展示和协作等一系列的过程中,了解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同时激发了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由于开设专业的不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面向的对象也不同。需要结合专业自身的要求,调整教学目标,并采用案例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课程教学思路在本人面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参考文献
[1]薛华城.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单颖.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6(4)
[3]钟有为.“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4)
[5]张弛.《管理信息系统》参与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2011(6)
[6]裴云.论案例教学对师范大学生专业发展的意义[J].沂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4)
[7]李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面向项目 角色模拟 教学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RMIS),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紧凑,理论知识集成度高,实践操作性强,集中体现在系统初始化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模块的操作、报表分析和管理以及员工操作平台。软件教学环节不仅要加深理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达到高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目前国内高校开始尝试面向项目(或面向课题)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入面向应用的教学实践环节,学生则在项目开发和方法论上取得广泛的认知,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新精神。但是国内的项目教学法在经管类大学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方面应用较少。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广泛应用的如今,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还要能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的战略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本文以面向项目的HRMIS课程软件教学模式构建为背景,将HRMIS课程软件实验实践教学与企业实施人力资源ERP项目联系起来,把“模拟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软件教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与探索。
一、面向项目的HRMIS 软件教学模式组织
面向项目的HRMIS软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软件操作流程掌握的基础上,学生对来自企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学习运用专业技能知识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进行管理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平台进行实务训练。面向项目的HRMIS软件教学思路和组织实施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下所述。
1.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首先需要建立HRMIS项目实施小组,作为软件实验实训教学的模拟实施单位。项目组一般由6-8名学生组成,分别代表软件实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员工和咨询顾问。前期软件教学完成后,各小组集体完成一个模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项目实施,包括完成系统初始化设置、运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生成测试报表数据以及用户手册。
2.资深顾问指导
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集团总裁或资深顾问的角色,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拓宽ERP软件教学的师资范围,邀请软件实施顾问或企业项目组成员参与课程教学,或举办ERP软件应用讲座、与学生座谈交流ERP使用心得。由企业的ERP实施顾问来承担部分教学,将实践搬回课堂,由教师进行很好的课堂组织和理论加工,真正有效将教学与实践结合。
3.模拟角色和情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预设的情景放入企业实施过程中,以制造项目实施困境促进各角色成员思考。例如企业的组织架构、组织职责不清楚如何进行项目实施;系统标准流程与已有的管理流程产生冲突如何解决;客户提出需求但系统功能暂时无法实现应如何沟通等。通过模拟场景和角色,学生充分熟悉系统功能,并能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出发去考虑应用系统;通过演讲、沟通和协调,充分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校园网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
实验室全天候开放,运行HRMIS软件的服务器常年运行,项目组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到实验室进行工作;校园网的铺设,为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系统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了保证。虽然面向项目的实训环节只有15学时,但其跨度4周,学生可以在4周之内的学时外时间利用实验室进行研讨、数据运行和报告撰写。
5.教学效果及后续应用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需提交《用户手册》和《数据测试报表》,并进行项目设计答辩。对有进一步开展研究兴趣的同学,一方面可以组织为校园社团进行ERP项目的实施,对有意愿的社团进行流程改造,将HRMIS应用和教学推广到非人力资源专业;另一方面可以组织进行论文的撰写,为HRMIS的教学改革和企业应用做理论研究。
二、面向项目的教学案例设计
目前,国内外ERP品牌众多,各有特色。据统计金蝶、用友、东软3大国内知名的ERP软件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分别占到15%、10%和9%。此外,外资多元化产品中的知名品牌Oracle(14%)和SAP(5%)也受到大型企业的青睐。此外,还有外资品牌施特伟(1%),国内品牌嘉扬、仁科、博惠思华各占1%,万古和奇正更低。另有部分企业选择针对自己的业务需要,自行开发HR软件(18%),这类现象在IT企业中尤为突出。国内三大ERP软件都在高校进行推广,由于金蝶软件在高校应用较为广泛,我们选择金蝶K3 V11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实验实训教学的主要软件。
金蝶软件公司在为客户进行系统实施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实施方法论。在软件教学的过程中,用户需求较为简单,实施环境较为单纯,因此在以金蝶K3 V11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例进行面向项目的教学改革中,面向项目的软件教学案例包含了系统初始化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和操作平台等基本内容模块。在软件教学实践中,简化项目环境,结合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收尾、维护等环节设计案例。
1.项目启动(2课时)
假设整个班级分成2个集团企业,每个集团下面又有多个分公司。
一个是软件建设企业,由一半学生扮演软件建设企业各分公司员工,一名教师扮演集团总负责人。建设企业召集各分公司总经理会议,对项目启动工作进行布置。各分公司总经理需要召开会议,对本公司实施HRMIS的目标进行讨论,对本企业的总体情况进行准备。但每个分公司的项目是独立进行。
一个是软件实施公司,由一半学生扮演软件实施公司顾问,一名教师(外请咨询顾问)扮演咨询公司项目总经理。实施公司需要召开全体实施顾问会议,对如何开展项目实施,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实施公司组成各实施小组,分别负责各分公司项目实施。
软件建设企业和软件实施公司双方签订合约,成立项目组,召开会议讨论角色分工及项目实施方案。需要明确的是实施最终目标是为企业现有业务提供更好的运行平台。
2.项目计划(2课时)
项目组共同制定项目计划,在规定的课时范围内(2周,8课时),完成项目实施,提交实施方案、用户手册和数据测试报表。在计划编制的过程中,要明确各阶段的的工作安排和输出文件。计划制定出来后,项目的实施阶段将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控制。后期项目的变更控制将参考计划阶段的文件产生。
3.项目实施(8课时)
如果说项目启动和计划主要锻炼学生沟通、协调以及合作意识,那么项目实施阶段就是充分考察学生对HRMIS的掌握和应用,能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初始设置,各种代码编制原则是什么,企业如何划分职责和权限,人力资源部如何在系统中运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在此阶段,全部人员应进入系统设置和运行状态,通过培训、数据输入和测试,来确保设置的正确性和运行的稳定性;项目组要对企业现行的管理方法进行讨论,是否要进行管理流程的再造,是否提出二次开发的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写用户手册,实施完成后将数据测试报表与用户手册提交项目验收组。作为集团负责人的教师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置一些合理的障碍,迫使项目组成员面临实施困境,以促进各角色成员讨论思考。
4.项目收尾(3课时)
项目的收尾过程,项目组需要整理所有产生出的文档提交给项目建设方,包括合同、会议纪要、项目实施方案、用户手册和数据测试报表。通过演讲的形式,由每个项目组向集团公司进行项目总结汇报,包括企业的背景、实施理念、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初始数据的设置规则,各种数据报表、用户操作流程等。由项目验收组来评价项目实施效果。项目验收组由扮演集团公司负责人的老师和外请企业经理人或软件咨询顾问共同组成,进行点评总结。
5.项目维护(不占用课时)
在项目收尾阶段结束后,项目将进入到后续的维护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实现项目的后续维护期的工作,但是学生需要具备后续服务意识,因此也应将项目维护条款写入最初的合同,并在项目收尾汇报时进行阐述。
三、总结
面向项目的软件教学模式与思路在HRMIS软件教学中,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软件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公文撰写能力也显著提高。根据软件教学模式实施情况,总结以下几点教学心得与体会:
第一,学生对面向项目的HRMIS教学模式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一方面,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实施中理解和掌握了HRMIS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在企业实际应用技能,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加班加强对企业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务进行研究学习。
第二,培养了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项目管理的各环节工作,充分锻炼沟通与合作能力,学会解决项目冲突,这些知识和能力在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上一般很难得到训练。
第三,通过软件教学中加入专业科研的方式方法,锻炼了学生规范地书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项目管理过程和总结答辩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管理知识和软件应用的理解和操作。
第四,在教学和评价方面,通过校外师资引进,借助校外企业人力资源部或软件咨询顾问力量,向校外展示学生学习HRMIS的效果,为学生创造到企业实习或工作的机会。
第五,在实际应用中,将管理信息化向校内社团推广,帮助有意愿的社团改造管理流程,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项目咨询顾问的角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能推动校内社团管理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乔闪.奥尔堡大学面向项目的高等教育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2]陈美娜,秦燕,赵玉欣.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现状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10(7)
1 学生基础知识缺乏,需要加以补充。
AMIS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用性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档案学、管理学、系统学及信息学知识及一定的系统开发能力。但是,鉴于档案管理专业属文科设置,学生接触的计算机维护与开发等实践过程较少,故在课堂上对AMIS的操作过程与专业知识理解有限,更谈不上实际的开发设计。为改进学习效果,应在低年级增开一些与AMIS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及高级语言等,然后把AMIS专业课程设到大三或大四,使学生不但能彻底理解和掌握AMIS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也可在毕业实习期间对照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开发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技能。
2 教材质量不高,急需更新。
目前AMIS教材存在着内容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知识陈旧等问题。在课程中仍局限于一般信息处理软件的开发方法,并没有结合其理论及专业性做深层次解说,这就模糊了AMIS和一般软件开发的界限。还有,AMIS教材应该用完整的案例贯穿始终,从规划、设计、实施到维护与安全、逐步讲解开发过程与方法,提供统一、衔接的过程描述。但很多教材却是生搬硬套的理论解说、互不相干的程序或图表拼成的过程组合,读者最后仍不能明确AMIS的产生过程,也没有真正掌握AMIS的开发方法。对AMIS开发方法论的介绍也显得陈旧。如今,快速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符合现代软件工程开发的特点,即可重用机制强、易开发、扩展性好、维护方便等,如目前很多教材仍以传统的结构生命周期法为主,对前两种方法往往一带而过,轻描淡写,学生学不到新知识,也满足不了现实应用需求。
真正提高AMIS教学质量,需要改进教材的编写,丰富其基本理论和方法,划清它与一般信息处理软件的界限,并用一个大型开发过程案例来贯穿始终,详细阐述各开发阶段及方法;要用现代的新型建模语言来构建系统模型,并用原型法或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来实现系统模型。
3 教学内容雷同无特色,应加强专业针对性。
目前是传统载体档案和数字档案并存的局面,学生一旦掌握了较全面的档案学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就应传授AMIS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和技巧。对一般计算机知识相对较弱的初级学员来说,为了使其系统地了解AMIS的分析与设计,教师最好利用多媒体或软件操作的方式对AMIS的整个开发过程和方法做系统性的讲解及演示;此外,更重要的是把学员的档案管理学知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融合在一起讲授,从微观的信息处理技术入手,找出档案文献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掌握档案学的信息化管理技巧。
但实际上很多高校无视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中把档案学等多学科知识不分主次、均一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因把握不住它们与本专业的疏密联系,找不出与本专业的结合点,对AMIS的原理及实际运用技术的掌握便感到乏力,等于对AMIS学无所精。这种教学模式是亟需改变的。
4 教学手段落后,需要加以优化。
AMIS因其实践性很强,故教学中需绘制大量的图表,如组织目录树、E-R图、数据流程图及系统结构图等,并配以大量的案例操作演示。如果以传统的黑板绘制方式来表达,课堂内容便会不连贯不清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形式,把案例解说和系统开发过程用动画、声音、流程图表等形式做形象化、整体有序的直观演示,才能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理解透并加深记忆。
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因课堂内容多且信息量大,教师就要随时布置作业,如上机操作、阅读参考资料、进行网上AMIS论题讨论等等,以督促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5 案例教学比例不足,需要增加学时比例。
案例教学是一种寓理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但在管理类教学中并未得到充分应用,主要原因,一是教材中没有足够数量的案例及其分析过程,使教学实践性不强;二是案例选材不当,即案例的专业性与学生的课程之间有偏差,教师分析案例时不能近距离地把AMIS的实现过程与书本中的档案学理论结合起来,学生也只能“雾里看花”般被动地接受陈述。改变这种教学缺陷,就要编写实践性较强的案例教材,并联系档案学理论做详细的分析与说明,理论联系实际,满足AMIS的实践教学要求。
6 不重视实践教学,需要更新观念,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
目前AMIS教学普遍侧重于理论讲解和方法介绍,对实际开发过程、操作步骤、业务流程和AMIS的实际利用效度均了解不足。学生实习时也很少接触AMIS的上机操作与开发应用,所以对AMIS的掌握只是一个中空的框架。学不能致用,无疑是知识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出建议如下:
第一,给学生安排课题设计项目。
首先要求学生任选一个档案管理业务方面,调查、分析、评估、调整其业务流程及人员构成,然后确立其业务管理目标和档案信息需求度;然后,用建模工具把这些需求和目标转化为一种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以用例图、表的形式来绘制信息系统的关系模型;进而,运用恰当的分析和设计手段建立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与系统结构图;最后,产生一个系统分析、设计文档来进行开发过程的总结。总之,通过课题设计,学生不但能巩固AMIS理论知识,加深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及档案学、管理学等知识的理解,还能把抽象的理论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真正理解AMIS的现实意义。
第二, 安排一定的讨论题目。
教师在校园网内申请个人博客,给学生设立专有访问权限,再定期发表一些内涵丰富且论证灵活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见解,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作为补充,教师在其中还可提供一些参考材料、书目或网址以备学生查阅,挖掘题目讨论的深度、拓宽其广度。
第三,购置必备的软硬件设备。
如今一般高校内部均配备了微机房等基本设施,但从AMIS课程的教学要求来说还有欠缺。所以除配置专用网络系统,满足一定的处理速度、传输速度和存储量等方面的要求外,还要配备AMIS开发必需的应用软件,如建模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设计系统、文件处理工具及网络安全监测工具等,使其承担大型系统的开发、运行或模拟任务。同时,还需要配备打印机、投影机等输出设备。总之,完善的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是进行AMIS开发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教学内容完整和教学质量精良的物质基础。
尽管目前高校AMIS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经过逐步改进,必将不断完善,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档案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承慧.关于非计算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6(9):135.
[2]姜海虹,等.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探索. 科技资讯,2006(1):66.
[3]邢铁燕.浅谈计算机相关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特点.专业教学研究,2006(11):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