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第1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插图;口语表达;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的学生应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高年级的学生要“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获得课文的相关信息,激发美感,激活思维。因而,以美丽的图画为切入点,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为阅读文本铺垫引路

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形象直接地诉诸视觉,造成了鲜明的感受。优秀的插图能给学生以情感影响,而不像课文要借助阅读想象来间接地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不妨先引导学生观赏插图,由图引出课文,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通过图文的衔接点为学生迅速有效地进入文本打开了方便之门。如,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里有这样一句话:“小鸡画竹子,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这个拟人化的句子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这句话,我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画的分别是什么,学生很快在图中找到了。然后我又提问:“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子、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学生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就会明白:原来是这些小动物的脚踩在地上印出来的脚印与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样子非常相似,进而了解了这些动物脚的不同形状,自然就不会混淆了。再如,学习《老人与海鸥》一文前,据我了解得知,大多数学生没见过海鸥,又怎么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那份深情呢?所以,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边看边读有关句子,结果老人与海鸥那种难分难舍、依依惜别之情便不言而喻了。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课文,也要备插图,要对文中插图进行仔细的观察,努力挖掘插图中隐含的语言训练因素,必要时也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插图,并把它纳入每篇课文的总体教学设计中。

二、为复述背诵推波助澜

借图复述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时,往往会出现冷场,即使有人站起来复述,不是东拉西扯,就是形同背诵。究其原因,乃是小学生离开了具体的凭借,便无法把握课文脉络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述,而运用插图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则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乌鸦喝水》《小鹰学飞》《狐狸和乌鸦》等寓言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两至三幅插图,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展示插图,让学生复述这些故事,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记忆是智慧之母。”的确,记忆是运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词句、加深理解课文、积累知识、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课文中的插图既反映了课文内容,又能突出课文中心,是帮助学生记忆的好材料。《燕子》这篇课文是要求全文背诵的,第一自然段尤为重要。在背诵前,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想一想燕子的颜色、羽毛以及尾巴,从图中看到燕子的外形,再结合我们平时看到的燕子,这样学生很容易就会背了。又如,《清平乐・村居》,在读了几遍之后,要求学生思考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根据插图逐句交流,特别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想想:小儿卧的姿势是怎样的?看他光着小脚丫,卧在什么地方?卧在那里正做什么?再看他的表情,他静静的,他是那么……也送他一个词――“无赖”。经过这样的启发看图、思考问题、回忆课文内容,学生背诵诗句就不那么难了。

三、为写话训练铺路搭石

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口头表达时或过于简单,或错乱无序,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色彩绚丽、构思新颖的插图能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因此,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在依图说话或作文时,以画面为支点,让学生展开想象,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了解大意后,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先左再右,从上到下,先主再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面作者所带给我们的“无声语言”。引导学生观察重点,把话说得深刻、有意义,把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就是习作训练。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说话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就显得很有必要。

四、为审美教育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展示着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是实施美育的载体。教师应利用这些插图去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学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的理解,如果将包含有茅檐、青草、小溪、翁媪的插图呈现给学生,先让学生感知画面,并运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和想象力去描述画面中正在“相媚好”的“白发翁媪”互相夸赞的内容,这样就在有意识中培养了学生的视听审美感知力,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敏锐地感知客观事物中所蕴藏的独到的美。

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课文着重描写的是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美和声音美,通过欣赏插图,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美已映入眼帘,再让学生一边欣赏插图,一边听老师范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聆听,并说说“哪儿最美?怎样美?”之后学生纷纷发言:“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美,好像一匹宽幅白练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美,犹如乐声奏鸣。”“黄果树瀑布周围的环境美,它在群山环抱中,绿树掩映间。”……瞧,孩子们在欣赏美的同时,还学会了表达美,真是一举多得呀!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材插图中蕴藏着无限的教学资料,它绝不是一种摆设和点缀。它们不仅帮助我们改进了教学艺术,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努力去挖掘和开发,认真地研读和运用插图,让课文插图走进学生的大脑,让学生从色彩鲜艳的图画中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让插图的花蕾绽放出迷人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杨春银.创设学习情境与培养审美情趣[J].小学语文教学,2002(6).

第2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移情体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活泼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

教学《海伦凯勒》一课,首先,上课伊始教师还是采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和同学们作个小游戏:蒙上学生双眼让其去抓另一个学生。同时要求既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说话,还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求助,看谁抓住另个学生的速度快;其次,对被蒙眼的学生进行采访,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被蒙眼后的感受。从孤独无助、害怕惶恐,到不方便,受人嘲笑,学生们议得热烈,生活感受深刻。最后,教师导入课文,移情体验:“现在,海伦凯勒就像你们刚才被蒙上眼睛一样,而且是终生如此……”。通过这种游戏扮演,这种移情扮演,使学生对本文中海伦凯勒的处境及其难受理解理深刻,内化了文本,为后文理解海伦不屈不挠精神,作了完美的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乐趣,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更有创意也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更具活力。

二、融于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开放

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在熟知中凝炼感性认识,从而上升成理性认识。

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出示几幅图片,几个送别的场景:①涕泪交加;②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③潇洒拱手、饮酒告别;④送完就走。让学生体悟,根据自己生活体验,你喜欢哪种送别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选哪种?为什么?如果是两个大男人,两个大诗人应是哪一种?……选完后,让我们来看书,学文。其次,与学生交流,你们与朋友送别时会说什么,心情如何?再与文中李白与孟浩然的送别场景对比:体悟豪情。你还想起了几种送别或有关送别的诗?积累一下。最后,你是即将毕业六年级同学如何与好朋友、好同学告别?具体有什么想法和做法?这几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把送别诗和生活中送别情景融为一体,学文更是应用,拓展更是熏陶。学生在学文中理解男人之间送别的豪情与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睦”相思送别的区别,更会把这其中送别诗,送别的想念诗,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物我两相合的境界。运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本交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方法,会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把学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起来。

三、多重想象,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填补教材的空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文本表达的内涵,使教学活动更创新,更具生气。如《船长》一文中,诺曼底号被玛丽号巨轮撞击后,人们“乱的不可开交”场面的想象也是一例。“乱得不可开交”就为船长指挥大家救人“井然有序”,产生鲜明的对比,并以此来烘托船长高大形象。因此想象“乱得不可开交”也属丰富课堂一类。合理的想象,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由于是自己的想象,带有自己个性化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丰富想象,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还能产生新的智慧火花。为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起了推波助澜和激荡回应的作用。

四、多管齐下,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第3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创新;尝试;实践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堂是体现学生主体的主要阵地,也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只有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为此,创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应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主要方法。

目前,还有不少语文课堂单一封闭或千变万化,没有一定规则,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这与课标不相符合,也不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想打破这一现状,就必须创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何创设灵活多变的课堂,提高学生主动意识,我想,具体的实践做法可从以下开展:

1、移情体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活泼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人情、移情人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移情体验和角色激情扮演,以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移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

教学《詹天佑》一文课,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学生对于“人”字形铁路,只流于表面,未曾通过文字形成具体表象。于是,我采用角色扮演来批文人情。让学生一是当小画家;二是当小司机。先根据课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动手画“人”字形铁路示意图、练习讲清图意;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小司机赛车”,看看哪位小司机第一个顺利地把“小火车”开上山去。这样学生一个个地动手操作,不少高明的“司机”成功登顶。这样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演,不仅让学生立即从中领悟到詹天佑设计的意图,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詹天佑的才干由衷地佩服。再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首先,上课伊始教师还是采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和同学们作个小游戏:蒙上学生双眼让其去抓另一个学生。同时要求既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说话,还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求助,看谁抓住另个学生的速度快;其次,对被蒙眼的学生进行采访,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被蒙眼后的感受。从孤独无助、害怕惶恐,到不方便,受人嘲笑,学生们议得热烈,生活感受深刻。最后,教师导入课文,移情体验:“现在,海伦凯勒就像你们刚才被蒙上眼睛一样,而且是终生如此……”。通过这种游戏扮演,这种移情扮演,使学生对本文中海伦凯勒的处境及其难受理解理深刻,内化了文本,为后文理解海伦不屈不挠精神,作了完美的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乐趣,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更有创意也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更具活力。

2、融于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开放

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在熟知中凝炼感性认识,从而上升成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点,揣摩好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在学文中融人生活情感,同时也把课堂中的知识带人课外生活中去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为应用的具体目的。

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出示几幅图片,几个送别的场景:(1)涕泪交加;(2)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3)潇洒拱手、饮酒告别;(4)送完就走。让学生体悟,根据自己生活体验,你喜欢哪种送别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选哪种?为什么?如果是两个大男人,两个大诗人应是哪一种?……选完后,让我们来看书,学文。其次,与学生交流,你们与朋友送别时会说什么,心情如何?再与文中李白与孟浩然的送别场景对比:体悟豪情。你还想起了几种送别或有关送别的诗?积累一下。最后,你是即将毕业六年级同学如何与好朋友、好同学告别?具体有什么想法和做法?这几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把送别诗和生活中送别情景融为一体,学文更是应用,拓展更是熏陶。学生在学文中理解男人之间送别的豪情与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睦”相思送别的区别,更会把这其中送别诗,送别的想念诗,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物我两相合的境界。运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本交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方法,会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把学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起来。

3、多重想像,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只有这样才能填补教材的空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文本表达的内涵,使教学活动更创新,更具生气。如教学《嫦娥奔月》一文。嫦娥奔月,大家为纪念这件事,即产生了中秋节。为什么要纪念嫦娥?文中只说了其美丽善良,经常接济贫苦乡亲。但如何接济,文中只字未提,试想大家思念嫦娥,纪念嫦娥,其本来就应是“接济乡亲”的结果。于是,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让学生想象嫦娥是如何接济乡亲的?“×××病了,嫦娥_________;××家里没有吃的了,嫦娥_________;××家盖房缺钱,嫦娥_________;×××,嫦娥_________;无论众乡亲家谁_________,嫦娥都_________。”这种引导式想像其目的就是拓展文本内涵,丰富嫦娥善良接济乡亲形象,也是补足教材中对嫦娥被人思念的原因。这一系列想像,既达到了让语文课堂更丰富的目的,又加深了课文理解。其实,这种想像我们还可以经常应用,也有多种应用的空间。再如《船长》一文中,诺曼底号被玛丽号巨轮撞击后,人们“乱的不可开交”场面的想像也是一例。“乱得不可开交”就为船长指挥大家救人“井然有序”,产生鲜明的对比,并以此来烘托船长高大形象。因此想像“乱得不可开交”也属丰富课堂一类。合理的想像,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由于是自己的想像,带有自己个性化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丰富想像,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还能产生新的智慧火花。为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起了推波助澜和激荡回应的作用。

4、读写结合,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其中除了强调要注重圈点勾画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动笔写。读能陶冶性情,写方能抒其心态,光读不写,学生往往犹如蜻蜓点水,只能获得浮光掠影的粗浅认识。只有读写结合,学生才能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和独特感受,从而享受读书和审美乐趣。记得几年前,有一位教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学生沉痛而悲伤地结束最后一句“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后,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溢于言表,而那位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轻轻用电脑投影一首,刘倩倩小女孩写的诗《你别问这是什么》。让学生在配乐的情景中聆听诵读,再轻声跟读,读着读着,有的泪流满面,有的轻轻抽泣,老师没有劝阻,没有评价,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呢?拿出笔写写,让在天堂的小女孩知道你的心意”……学生“情到深处自然浓”,有不少学生仿写出一首首送给小女孩的诗,也有不少学生议论热烈,也有的想像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欢乐情景等,学生写得真挚动人!紧接着,那位教师又适时推荐《安徒生童话》……学生读得动情,写得高兴,议得热烈……抓住了这个读训练点又达到了写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还告诉了学生学语文,写作文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读书就是要有自己的经验等等。这种读写自然结合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又调动了其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5、多管齐下,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第4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情境创设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大量的多媒体进入了课堂,成为了新的教学资源。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方向,也是语文课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行系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优势,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又有非线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可为语文课堂教学创设多种情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面貌,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和认知方式。

但目前多媒体课件大多都遵循传统的教育理论,课件设计的目的在于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形象化演示,或是对某些特殊内容的模拟和虚构,依然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辅助工具,而没有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还有的教师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理解为简单的图片、视频、音效的欣赏以及对视觉、听觉的冲击,强化记忆,更有甚者只是原来课堂板书的翻版,走入了误区。其实,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不应只是多种媒体的集合,界面的设置和交互式要素的体现,更不应是教材内容的搬家或一种教学手段的更新,而应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应把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教学的目的。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

一、巧设导入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多媒体可通过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和有趣的动画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有效调动他们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授《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新课伊始,在充满幻想的乐声中,大屏幕上出现了秀丽的山水风光,那形态万千的青山,那无瑕翡翠般的碧水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引发了他们无限的遐想,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诱发出来了,借此引出新课,水到渠成。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了敲响了动人心弦的第一锤。

二、再现文本情境,活跃学生形象思维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色、光,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形声信息,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文字叙述生动化,从而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理解。例如,教授《观潮》一文时,传统教法很难使学生领会钱塘江潮声音大、气势壮的特点。用多媒体视频就可以直观、生动、感性地将钱塘潮浪头翻滚、一浪卷一浪、汹涌澎湃、震天动地的壮观场面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钱塘潮雄伟的气势,对文本有了更具体、更贴切的理解。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情境、进入情境时再播放配乐朗读,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整节课,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获得的知识丰富而扎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用来重现课文中语言文字所描写的情景,而且还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一个真实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例如,教授《黄果树瀑布》一文,当大合唱响起,气势磅礴的黄河展现眼前时,学生们的思绪会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这时,我让学生和我一起依据课文内容,为母亲河写一段解说词。此刻所有学生的精力都聚焦一个点上,为了出色完成任务而积极主动地研究课文,理解、筛选、整理、运用有效信息,反复尝试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商量讨论,进行了真实的口语表达,课堂充满了凝聚力和生命力。

四、展现审美情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多媒体可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场,召唤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运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进行阅读活动,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进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审美化的教育历程,把文本解读导向审美领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综合性学习《荷》专题,选取的多是精美的抒情散文片段,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池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蜻蜓飞翔而过的景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美仑美奂的世界。学生伴随着《雨打芭蕉》的乐曲,在老师的范读中欣赏着美景,很快入情入境。很多学生想起平日里积累的古诗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诗意般境界中欣赏美、体悟美,甚至产生表达美的欲望。

第5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情视角: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B-0065-04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与水平,引导他们经历积极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经历了“怎么教”到“教什么”的辩证升华后,小学语文教学亟需突破教师“教”的思维局限,设计以“学”为基点,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活动,让语文学习在课堂上得以真正发生。直面教学现场,检视学情视角的重要意义,探寻学情视角下的教学路径,对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益和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面现状:“教”与“学”错位的现实之困

在一次赛课中,笔者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中“读起来觉得嗦”的语言,体会萧红的语言特色,感悟其内心的自由快乐。自以为精巧的设计思路,体现在课堂上却“波澜不惊”。学生学得疲惫,学习目标也没有达成。课堂上“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产生错位并非偶见现象。教师仅考虑自身“教”的意愿,忽视学生“学”的状况,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发生。

1.漠视先有知识经验,认知无法迁移

先有知识经验是学生在进入新的学习与思考之前,已经积累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先有知识经验是学生接纳一切新的信息的基础,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会借助先有知识经验把新信息联系起来,进行推论假设、建构重组,纳入有助于自己认知迁移的概念框架。课堂上,如果学生游离于教学之外,往往是因为学生没有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新信息与先有知识经验建立相关链接,学生大脑中的先有知识经验对新信息产生了排斥效应,导致新信息无法顺畅迁移。

2.发展水平与学习内容脱节,最近发展区无法穿越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学生学习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意义在于把学生可能发展的水平做了限定,从而为有效的教学提供依据。当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又能够接受的学习内容,学生就能很好地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当教师所教内容超过学生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学生无法穿越最近发展区,就会对学生的下一步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设计中,学习萧红的语言特色已经超过了一般情况下五年级学生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因而学生最终只能在“嗦”上打转,而无法深入其本|。

3.教授方式与学习方式错位,意义无法联结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具有独特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展开必须尊重和依据儿童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并非是自在自为的行为,而是为了学生的“学”的行为,指向的是学生立场。在上述案例中,对于感悟萧红的语言特色这一教学目标,归纳思维、体验思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嗦”一词为教学的切入口,违背了儿童的学习规律。如果把教学作为一种简单的信息传递,教师的讲授与演绎并不能引发学习,甚至会阻碍学习。

二、内涵透析:学情视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检视

在许多一线教师的备课里都有“学情分析”这项内容,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迁移点”“学习盲区”都缺乏具体的分析,因而教师也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有针对性的教学。

学情视角是指教师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出发展开课堂教学的特定角度,它涵盖“学情分析”,更超越“学情分析”,强调教师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把教学的重心回归到对学情的关注与研究上来,重视学生“学”的需求与方式,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

1.关注起点,回归学习本义

学情视角强调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关注。《学习的本质》一书指出:“对学习者的先有概念的考虑必须成为一切教育计划的出发点。”[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把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先有概念基础之上,学习才得以真正发生。

有效的学习起点分析应当包涵两个维度的内容: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是学习内容观照下的学生经验分析。仅仅关注学生的先有学习经验,而脱离了学生即将面对的学习内容,会造成学习起点“去意义化”,对于语文课堂学习来说没有实质效益。过多地关注学习内容,忽视学生的实际先有经验,将会导致“起点”定位不准,影响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

从学习内容的角度观照学生经验,教师能够准确有效地把握学习起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监控状态,优化学习过程

“学情视角”的确立就是始终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放在教师关注的首要位置。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状态,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可能只是一种假象,学习内容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

考察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的意愿,学习的行为和内在的思维活动。监控学习状态,教师可以不断改变教学活动,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拥有学习的“求索欲”,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饥饿感”,享受“满足感”与“成就感”,学习便得以真正发生。

3.评估结果,提升学习效益

“学情视角”打破传统“学情分析”单一分析学生学习起点的局限性,把对学情的关注拓展到整个课堂过程,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

评估学习结果就是评估学生“学习后的学情”,要回答“学生在课堂究竟学了什么”“学得怎么样”两个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学习后的学情”得不到一线教师的重视。教师的“目标意识”重于“结果意识”,认为有了“目标意识”,结果的达成是水到渠成之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学习结果评估的缺失严重损害了学习目标的达成,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我们必须认识到,“结果意识”与“目标意识”相辅相成,只有把对结果的评估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目标真正落地。

对学生“学习后的学情”的评估既是对学生当前语文课堂学习效果的检验与回应,同样也是对下一次课堂学习的预热和铺垫。课堂上,教师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指导或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判断评估、咀嚼回味,从而让学生“一课一得”,获得切实的发展与提升。

三、路径探索:让儿童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一)深入学生,以儿童的视角关联教学设计

让儿童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儿童视角出发开发教学内容、组教学活动。

1.直面经验,确立合宜的学习起点

已有经验能够极大地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以及组织环境和解释环境的方式。布兰思福特在《人是如何学习》一书中指出:“如果教师关注学习者带到学习任务中的已有知识和观念,将这些知识当作新教学的起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概念的转化,那么就可以促进学习。”[2]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为例,学生已经在五年级《黄果树瀑布》一文中初步学习过“移步换景”这种描写方法,但印象并不是特别深。教师可以把这一学生先有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先入为主”提出“移步换景”这一描写方法,既唤醒了旧知又激发了兴趣,通过“作者用‘移步换景’这种写法向读者描写了哪些景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沉潜文本,在思考、质疑、激辩中不断深化对“移步换景”的理解。

准确地进行学情分析与诊断,选择最为适恰的教学起点,既消弭了学生对已有知识概念的倦怠感,又避免了对未涉认知领域的畏惧感,这种“熟悉的陌生”正是学生乐于学习、深入学习的“阿基米德点”。

2.把握需求,甄别适恰的学习内容

从本质上来说,学生的兴趣是其对未知领域的迫切探求。陈隆升教授指出:“‘教’的前提是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和发展儿童的心灵。”[3]课堂教学就是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引领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思想历险”与“行动探险”。

教学四年级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感受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艰辛。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篇课文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一读就懂,他们感兴趣的是能否自己讲这个故事,是文中对各类中草药的有趣描述,是李时珍不顾生命危险亲自尝试草药药效的情节。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文本特征,教师把“复述故事”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把“亲尝草药”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了解草药的效用,走进情境体悟李时珍的心境,从而更好地把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情感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首先要培育学生的语文情感。表面的新奇并不能唤醒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符合学生的口味,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3.遵循规律,选择最佳的学习路径

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在情境和结构中发生。安德烈・焦尔当在《学习的本质》中指出:“当学习者的思维结构较单薄或存在错位时,他只会接收孤立的信息……他被淹没在信息中。”[4]如果只是简单地往学习者的大脑中输入信息,真正的学习其实并没有发生。

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桂花雨》教学为例,抓住语言文字感受桂花带给人们的快乐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哪儿感受到桂花带给人们的快乐呢?”“我”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抱着桂花树使劲的摇”,享受着摇桂花的快乐;而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这种独特的举动学生很难理解。教师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拓展佛教中的相关礼仪,让学生知道“母亲”是信佛之人。学生再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能够体会到桂花之于“母亲”是纯洁的、虔诚的信仰,能够带给“母亲”心灵的宁静祥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乐”。

学习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会对它所寻找的信息进行“消化”,但并非原封不动地接纳和储存。教师能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规律,不拘泥于学习的方式,用精彩的引导与讲授赋予语言文字以伦理、美学或情感价值,促进学生更好地建构新知。

(二)建构支架,以“促学”的立场改进学习活动

“教学支架”是指在儿童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维果茨基指出,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中主要通过教学支架发挥作用。如果教师能够转化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就能更好地实现“让学”和“促学”。

1.自学导航,促进认知迁移

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是步步递进,环环相扣的,“旧知”与“新知”的断层会阻碍学生认知的迁移。自学导航指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行必要的前置性学习,借助认知链接、初步探索和提出疑惑等,促进学生主动地依据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的自学导航中就有如下设计:

课文第13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落,作者通过用反复的、充满想象的语言传达出内心独特的感受,需要学生仔细体味。而自学导航的价值正是在于给学生的思考提供必要的帮助,既不是“和盘托出,一手包办”,也不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初步的感知,获得初步的学习经验,为课堂上的进一步探究打下基础。

2.核心话题,激活学习思维

真正的语文学习需要有话题来驱动。精准的话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思考起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质疑问难、感悟发现,体验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设计核心话题,就是要整合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话题的驱动下高效地学习。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爱如茉莉》教学为例,教师把感受细节描写作为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核心话题“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爸爸和妈妈之间茉莉般的爱”组织学生走进文本,关注语言文字。有的学生关注到爸爸出差回家没见到妈妈后的一系列行为表现,有的学生感动于爸爸和妈妈两人执手而眠的画面,还有的学生发现景物描写背后所蕴涵的深厚情感。

围绕核心话题组织教学,教师则可以退居幕后,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要说,通过适时适度的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让学生的学习向文本深处“漫溯”。

3.思维冥想,打开反刍时空

学习科学强调帮助人们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认为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所谓“元认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程的认知,学习者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对自我学习进行监控与理解,从而控制他们自己的学习,提升学习智慧与能力。

课堂上,教师不应该把一节课的时间填充得满满当当,要舍得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建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反刍自己的学习经历。每一次的语文教学,教师都可以在下课前留出三分钟时间,通过多媒体出示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与核心概念,引导学生沉思,然后在小组内或全班范围进行总结性分享,最后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个性化建构。思维冥想其实是一个个体思维不断生长延伸的过程,它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并从整体上加以理解和把握,从而获得智慧的生长。

让学生学会叩问自己“学了什么”“怎么学的”“学得怎么样”,学生就能学会对自己学到的内容负责,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与低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力也会不断提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儿童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课堂的落脚点放在学生身上,考察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开展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当我们的立场转换了,视角转换了,目光始终注视在学生身上,真正的学习便自然发生了。

参考文献:

[1][4]安德烈・焦尔当. 杭零译.学习的本质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0.98.

[2]约翰・D・布兰思福特.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

[3]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46.

Chinese Learning from the Angle of Learning Situation

ZHU Jin-tao

(Nanjing Dongshan Primary School, Nanjing211100, China)